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0:44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篇1

关键词:存货计划成本核算优越性

一、前言

存货指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是企业的主要资产构成。由于存货处于销售、耗用,或是处于重置的状态,所以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具有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新经济环境之下,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以及全球化经济的影响,要求企业需不断提升其存货更新速度和流转速度,在企业更新和流通过程中,需进行准确科学的存货计量和核算,明确其总体状况,方便企业决策。因此,企业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存货成本核算法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新经济环境下存货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优越性

(一)将日常核算手续化繁为简并提升月末的核算效率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应用计划成本核算方法对存货进行计算,能够有效提高月末的核算效率。特别是在新成本法规定下,同一存货仅有一个单位的计划成本,能够极大的节约日常的核算登记手续,具有化繁为简的作用。在进行存货等统计时,可以只登记收发存货的数量,无需登记收发存货的金额。在需要了解收发存货物的金额时,可应用存货单位的计划成本与相应的数量相乘,得出结果。

(二)应用存货计划成本核算法实现企业对经营管理的有效控制

计划成本核算法,能够明确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间的差异,而分析成本差异能够为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以及相关部门的考核提供核查依据。在新的计划成本法下,成本差异所登的账目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间的差异,在月末,仅需对存货成本进行比较,便可找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不相符的成因,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也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三)应用存货计划成本核算法能够有效简化会计工作

应用计划成本核算法对存货进行核算,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存货的经营管理,并且能够有效的简化会计工作。在大中型企业中,尤其是在制造业,由于其材料出入库比较频繁,而且材料种类繁多,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归类,并且不同材料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从而加大了会计工作的难度。应用分类计算,能够对同种材料所产生的材料差异在同类材料发出金额中分摊,促使材料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具有按实际成本简化核算的优势,有效的减少会计工作。

(四)计划成本法相较于成本核算法其实用性强

应用计划核成本核算法对存货进行计算,仅需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价格,便能够满足材料核算和收发的需要,不会受到其他条件的限制和干扰,其适应性较强。若是采用实际成本法,需在库房使用的库存管理软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进行大量的计算,方能进行会计计算,需要以较高的库存管理作为支撑。同时,计划成本核算法能够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采购计划和业务程序控制等。计划价格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控制生产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各项费用,促使其能够控制在企业的预算范围之内,提升企业对财务信息的应用效率,促进企业的革新与发展。

三、新经济环境下存货计划成本核算方法实现优越性的措施

(一)实际成本核算方法

存货实际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是,从存货的收发凭证——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都按照实际的成本进行计价。通常规模比较小、采购业务较少或存货的品种比较简单的企业均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法。因此不难看出,实际成本核算方法主要侧重的是实际成本,即每批货物的存放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实际成本的计价。这一样的核算方式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每天记录和计量的繁重,加大了工作量。在为了解决实际发出存货的过程中,采购成本同销售成本和期末成本间的分配问题,《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对此作出规定,即可采用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以及移动平均法等的计价核算方法进行实际成本的计价核算。

(二)计划成本核算方法

计划成本法指的是指企业的存货收入、存货发出以及结余都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计划成本进行计价核算,另外设置“材料成本差异”一项,用作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作为为基础,进行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登记,计划成本法的存货明细分类和总分类核算也都按照计划成本来进行计价。

计划成本核算方法,比较适用于存货种类较多、收发货较为频繁的企业。例如,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较多的大中型企业等。针对自制半成品和成品品种较为繁多,或要求在管理上将其计划成本与成本差异进行分别核算的企业,也可以在存货中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法进行计价核算。企业运用计划成本核算法进行日常核算,其基本方法如下:

一是企业首先要预先制定出各种收发货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目录。主要包括原材料的名称、分类、规格、计量单位、编号以及计划单位成本等。一般情况下,计划单位的成本在一年内基本不作调整。二是企业平时收到的原材料,必须按照计划单位成本和算法计算出收入的原材料其计划成本,将其填入收料单内,并分类将“材料成本差异”作为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进行详细的登记。三是企业日常领用以及发出的原材料,必须按照计划成本法进行计算,将本月发出的原材料应该负担的成本差异在月底时进行分摊,并与企业本月发出的原材料计划成本一同记入相关的账户,最后将企业发出的原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另外,企业发出的材料应该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进行分摊,不得拖延至月末或者年末时进行一次性计算。

企业发出的原材料应该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照当月实际差异率进行计算,且计算方法一旦确定后,不得随意进行改动。具体材料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成本实际差异率=(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核算中采用的计划成本应尽量接近实际。企业在进行计划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计划成本的高低虽然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成本差异成为实际成本,对收发以及结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什么影响,但如果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差过多的话,企业很难随时根据两者间的差异计算来对采购部门的成绩进行考核。因此,企业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必须尽量使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相贴近。具体可让企业采购部门与财会等相关部门共同联合,通过参照同类存货以往的实际成本,再根据物价涨幅等情况一同研究制定。如出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差异过大的情况,立即作出调整。

四、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变革之下,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更加的复杂,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来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以及应对各类影响企业的决策因素。企业可将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内、外部因素融合到计划成本的核算当中,在季度末和年末结合各类变化因素制定出新的更加接近实际的计划成本,减少繁琐的计价方法,有效地减少会计的工作量,将核算方法化繁为简,促进企业决策,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涛.如何运用计划成本法来进行产成品的核算[J].职业,2011,15(6):114-116

[2]程传灵.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新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2(7):43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篇2

关键词: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2

征税与纳税是一种永恒的、充满智慧的动态博弈对局。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纳税筹划可以降低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纳税意识,改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科学、合理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做好纳税筹划方案设计有助于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目标。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及原则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遵守税务法律法规和其他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在既定的税制框架内,为达到降低税负和防止税收风险,运用自身的权利对企业的战略模式、经营活动、投融资行为、理财涉税事项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安排规划,以达到节税、递延纳税或降低风险为目的的一系列税务规划活动。

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一部分,必须按照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依法合规原则。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依法合规是区别逃税、偷税的根本性标志,税务筹划的概念已被大众接受。企业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开展纳税筹划,必须按照法律规定选择各种纳税方案,而不能违反制度规定,逃避税收负担。税务筹划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纳税筹划从某个角度上看是“钻了法律的空子”,但依法办事是硬道理,务必以法律法规制度为准绳,在规章的制约下从事税务筹划活动,没有法律依据的税务筹划必将以失败告终。

第二,总体利益最大化原则。企业在制定筹划方案时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税务筹划是通过滞延纳税时间以及降低税务负担来取得税务利益,追求公司效益最大化。企业不能将眼光放在降低个别税种上,要通过测算分析综合各个税种的税负影响,选择能使公司整体负担最低的最优纳税方案。

第三,成本效益优先原则。纳税筹划的根本目标就为了公司利益最大化。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为了获取额外的税务利益,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开展支付相应的费用,以及因为选择该筹划方案而需要负担其他方案的机会成本。企业的纳税筹划不是税率税金的单一比较筛选,务必参考财务思维模式计算资金时间价值。

第四,事前规划原则。税务工作一般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纳税筹划要在事前借助多项手段开展设计安排、统筹规划提高事前管理行为能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纳税义务通常滞后于应税行为,为了节省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效率延迟缴纳税金,客观上提供了在应税行为前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有利于开展各项税务筹划工作。

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目标

纳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交叉领域,融财务会计、税收、法律和管理为一体。纳税筹划方案设计,是一种融战略规划、经营模式、商业模型及管理模式于一体的,以税收规划设计为核心要素的智慧。

纳税筹划方案设计,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创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管理目标是:

1.规避企业税收风险

规避风险是纳税筹划方案的目的之一。虽然纳税筹划在概念上不等同于偷逃税款、漏缴税金,但在实际生活中两者之间经常出现混淆。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要吃透法律精髓,领悟税法内涵。纳税筹划方案设计过程中,企业不定期进行税务工作自查自检活动,过滤、清理、消灭隐患;谋划即将开展的纳税工作,设计规避未来税收风险的方针战略。

2.探索规律性的税务模式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和运作管理有规律性,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纳税筹划最优方案。研究设计方案过程无疑就是去挖掘最为有效、最为合适的纳税模式,将其固化于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长期对企业的特定业务发挥作用。虽然每个企业都有其特点,但在税务管理上却有共同共通的部分。在税务策划方面,出色的纳税模式是可以复制、嫁接和移植的。成功解决企业税收问题的纳税筹划方案,可以成为一种优秀的创新模式,规律性地推演到其他相邻行业企业中。

3.实现企业合法权益

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推动税务工作在重大涉税业务的事前参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重大涉税事项的决策流程中,挖掘了税收操作的最佳模式,加入税务咨询环节,探寻了合理纳税的最优方法。提前开展税务尽职调查和税务筹划,节约纳税成本,确保应当获得的合法权益,规避纳税风险,在合法基础之上的节税效应是没有法律风险存在。纳税筹划方案要实现企业效益增值,需在设计过程中评价方案的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并从法律角度维护纳税操作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三、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切入点

纳税筹划方案设计必须依法合规,不是所有的经济行为都可以进行合法地税务筹划,税务管理有其特定的客观空间。课税范围、对象、税率、应纳税额有选择性的开展筹划,并不是所有税种都具有筹划空间,进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要选择合适合规地切入点:

1.确定节税幅度大的税目切入

从根本上看,所有税种都可以进行税务方案研究设计,但由于不同税种的性质不同,税务筹划的办法、渠道及其效益也不同。在判断节税事宜上,重点关注两个因素:

(1)税务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在经营管理中某些税种对企业的效益影响深远,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特殊比重较大作用明显。这些特别税种通常就是税务筹划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在进行方案研究设计之前要排查确定哪些税种具有筹划价值。

企业作为市场活动主体,在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时,即要自觉地使本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规定保持同步,也要考虑个体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显著的产业倾向时,税收作为有效的经济手段直接作用于市场,鼓励并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强势竞争力的行业、市场和产品。因此企业在重大涉税经营事项决策时,就应当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放弃限制发展的行业,以此来增加营利能力,减少财务风险。

(2)潜力大的税负弹性。税负弹性具有很强的引导性,税负弹性越大,税务筹划的潜力也越大。按照以往的规律,税种的税源充足,税负的弹性伸缩也大,重点税种是纳税筹划的主要关注对象。税制要素构成也是影响税负弹性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税率、税基、扣除额和税收优惠。税收扣除额越大,税收优惠越多,税负就越轻。税基越宽,税率越高,税负就越重。

2.依据税收差别待遇切入

税收优惠既税收差别待遇是税制设计的基本要素,用足用好用活税收优惠政策本身就是纳税筹划的过程。国家为了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体现产业政策,通常在税种设计时,制定了不同经济行为的税种差别、优惠政策差别和税率差别。税收差别待遇为企业税收筹划开拓了空间。纳税人应充分了解税收优惠政策,并按规定程序进行申请,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失去应有的税收权益。税收政策还存在种种不成熟与不规范的规定,有许多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地方,企业不得滥用税收优惠条款,曲解税收优惠政策,杜绝以欺诈手段骗得税收优惠

目前,我国经济体系尚不健全,税制不完善,市场波动性教大,法规法制力度较差,企业在财务税务方面与政府机关有很大协调沟通空间。因此,企业应主动与各财税机关建立保持长期稳定的政企关系,了解国家财政、税务统计动态,多沟通多交流掌握国家在财税上有何特殊优惠政策及要求,积极争取政策扶持照顾,获得最大税收利益。

3.从纳税主体构成切入

根据法律规定,每一税种都明确规定出各自的纳税人,凡不属于某一税种的纳税人,则无须缴纳该项税收。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在某些特定范围上税法未给予准确的界定。做纳税筹划调研时企业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利弊分析,全面综合的考虑争取选择避开成为某一税种的纳税人,尽量从根本上减轻税收负担问题。

4.从应纳税额的动因切入

影响应纳税额的动因主要有两个,即计税依据和税率。计税依据越小,税率越低,应纳税额就越小。反之,计税依据越大,税率越高,应纳税额就越大。所以纳税筹划的操作方法就是要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找到合法的手段控制应纳税额,实现降低税负的目的。

四、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结合点

纳税筹划方案设计需要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的结合,即:

纳税筹划=业务流程+税收政策+筹划方法+会计处理

因此,抓住三个关键结合点是做好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必要条件,即将现行的有关税收政策和业务流程结合起来;将税收政策与其相适应的纳税筹划方法结合起来;将恰当的纳税筹划方法与相应的会计处理结合起来。下面就对这三个关键结合点进行具体阐释:

1.业务流程与税收政策的结合

所谓的业务流程是指企业开展某项工程业务的全过程,如企业开展大型投融资行为、扩大某类产品的市场份额等。在发生业务的全过程中,纳税人必须要了解自身从事的业务与之相关的税收政策、税率各是多少,自始至终涉及哪些税,采取何种征收方式,过程中有无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有效运用,法律和法规是怎样规定的,有无可以利用的规章制度漏洞来获得额外的税收利益。在深刻分析以上情况后,企业应高效、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些动因来开展纳税筹划节税增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2.筹划方法与税务政策的结合

纳税人在准确掌握与自身经营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合理有效的税收筹划方法对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安排,选择与自身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纳税筹划切入点。

3.财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的结合

纳税筹划的终点是降低税收负担,减轻企业税收成本。其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的。实现该目标只有税收政策和筹划方法还不够。税收筹划应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企业的所有经营业务的结果最终都要在会计核算中体现,在确定税收筹划方案时,企业还要利用好会计处理方法,不能一味地仅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把纳税筹划结果恰当地体现在会计处理中,以期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的最终目的。

五、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关键期

1.企业建立、调整组织架构时

企业建立环节是进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关键时期,税收政策中有许多法规尤其是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都是针对新成立的企业制定的。企业的组织架构调整会给财务管理带来很多影响,包括税务和经营方面,调整组织架构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时期,所以要走在组织架构调整之前进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2.企业开展重组整合时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进行分立合并,在并购重组中寻找纳税筹划的节税空间极为重要,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规范企业的合并分立活动。在资产整合及分立合并之际对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不仅可以降低并购成本,获得较大的纳税筹划空间,而且对企业并购的后续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3.签订合同契约时

在对外签订契约时,企业要综合考虑合同条款对纳税活动的影响,否则会给企业的后期经营带来隐患。因此,对于合同条款的仔细斟酌甚为必要,为了达到纳税筹划节税目标必须调整或改变合同条款。

4.开展特殊重大业务时

企业发生重大特殊业务时,也是进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的关键时期。因为业务特殊影响重大,会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上。企业准确掌握充分了解相关税务规章制度,设计最优纳税筹划方案,可以利用该特殊业务一举筹划成功。

5.调整税务政策时

国家出于调节经济结构的目的,不定期会对税收政策作出改变调整,重大税收政策变化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研究税务方案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往往忽视或看不到税收政策变化带给企业的影响,而只有那些关注税收政策变化的企业才能够找到纳税筹划的空间。比如,"营改增"企业利用该税制调整时机,把一些设备购置时间适当推迟到"营改增"之后就可以享受进项税额抵扣的好处。

企业的纳税筹划必须符合国家的法规政策要求,在减轻纳税人负担的同时,要牢记税收筹划不是万能的,谨防税务筹划的风险。企业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即要实现税收成本最小、企业财务利益最大化,又要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内在价值。因此,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纳税筹划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依法合规地进行税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袁园.浅谈企业税收筹划的四个契入点[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1(8).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篇3

关键词:线性规划;运筹学;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0(c)-0206-01

一、线性规划在企业中运用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其获利能力,在生产、销售、新产品研发等一系列过程中只有自己的优势,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过去很多企业在生产、运输、市场营销等方面没有利用线性规划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使企业的利润不能达到最大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果还按照过去的方式,是难以生存的,所以就有必要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对战略计划、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在各类经济活动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统筹安排,改进生产组织或计划,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组织生产过程,使总的经济效益最好。这样的问题常常可以化成或近似地化成所谓的“线性规划”(Linearprogramming,简记为Lp)问题。线性规划是应用分析、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的人、财、物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有效管理。利用线性规划我们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在不违反一定资源限制下,组织安排生产,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产量最多、利润最大、效用最高)。也可以在满足一定需求条件下,进行合理配置,使成本最小。同时还可以在任务或目标确定后,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如资金、设备、原材料、人工、时间等)去完成任务。下面我们用线性规划方法对企业在生产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二、线性规划的模型。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1947年丹捷格提出了一般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的方法---单纯形法之后,线性规划在理论上趋向成熟,在实际中日益广泛与深入。特别是在电子计算机能处理成千上万个约束条件和决策的线性规划问题之后,线性规划的适用领域更为广泛了。

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为:

max(min)z=c1x1+c2x2+L+cnxn

s.t.ai1x1+ai2x2+L+ainxn=bi,i=1,L,p

ai1x1+ai2x2+L+ainxn≥bi,i=p+1,L,m

xj≥0,j=1,L,q

Xj(≥,≤)0,j=q+1,L,n

其中xj,j=1,L,n,为待定的决策变量,已知的系数组成的矩阵称为约束矩阵。

以前人们在用这个模型求解时计算非常麻烦,而近几十多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应用的飞速发展,应用计算机处理线性规划问题使人们求解变得越来越容易了。LinDo软件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力工具,它可用于解决50000个约束条件,20000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所以线性规划的具体运用也越来越受管理者的重视了。

三、线性规划在企业中的应用。下面我们从企业在进行制定生产计划、设备使用、材料的使用、配料分配、运输、广告促销几方面看看如何运用线性规划使企业得到最优方案。

(一)设备利用。

例2:某加工配送中心应客户要求,加工配送甲、乙两种产品,而这两种产品的加工可使用a、B、C三种加工设备。每种设备对两种产品的加工效率不同,怎样合理安排加工任务,使一个工作日内成套(甲乙各生产1件)产品最多。

解:设a加工甲、乙产品的数量为;设备B加工甲、乙产品的数量为;设备C加工甲、乙产品的数量为.从而可得数学模型为:maxz=x11+x12+x21+x22+x31+x32

x11+x21+x31-x12-x22-x32=0

x11,x12,x21,x22,x31,x32≥0

运用LinDo软件,求得x11=45,x12=0,x21=40,x22=30,x31=0,x32=55,z=170

即用a加工甲件,用B加工甲件,加工乙件,用C加工乙件,使产品在一个工作日生产170件(85套)达到最大。

四、把线性规划知识运用到企业中的作用和意义。把线性规划的知识运用到企业中去,可以使企业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及时、准确、科学的制定生产计划、投资计划、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过去企业在制定计划,调整分配方面很困难,既要考虑生产成本,又要考虑获利水平,人工测算需要很长时间,不易做到机动灵活,运用线性规划并配合计算机进行测算非常简便易行,几分钟就可以拿出最优方案,提高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其决策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大量基础数据,经严格的数学运算得到的,从而在使企业能够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对企业是大有益处的。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管梅谷,郑汉鼎.线性规划.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

[3]郎艳怀.经济数学方法与模型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0)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篇4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改革经济制度

自80年代初,苏联在冷战中由攻势转为守势,其国内经济开始衰落,直至停滞。但使各国吹响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却是“剧变”。在本文笔者不想探讨东欧剧变的原因或是社会制度孰优孰劣的问题。只将剧变作为前提和背景。

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方面广泛,很难一下给出完美的说法。只能略谈几点,管中窥豹而已。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各国在改革时面对的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但计划经济的程度和特点不同。要谈论改革,就要弄明白旧经济体制在制度变迁中对改革的不同影响。虽说改革前,苏联、东欧国家与中国都是“计划经济”,但两者实际情况有很大不同。人们现在经常强调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更深层次是的是经济类型不同。一种是古来既有,希克斯称为“命令经济”的类型。这是农业时代的产物。他不需要“工业文明”,不需要“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不考虑“投入产出系数”,没有严格的、数学基础上的“计划均衡概念”,没有最优化原则,仅以人们的主观意识,长官的个人需求或社会的某种道德激情来支配经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这种体制非常发达。

另一种是建立在工业文明、理性、科学主义的基础上的现代计划经济。上述“命令经济”是一种无法“及时纠错”的体制,除非旧的命令着退出,新一代命令者有可能改变。而现代计划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无政府的,造成纠错过程滞后并造成效率损失,这种状态下生产是盲目的,必须经过市场的调整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因此相信数理逻辑的人们认为完全事先将一切计划好,避免接触市场后才发现的种种错误,通过计算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解。

这两种经济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很大不同。命令经济不仅不人道,缺乏效用生产效率,其“无法纠错”的特性比计划经济更糟糕。计划经济在这方面有长处,起码是“次优的选择”。但反过来说,从命令经济这种无序状态走出来却相对容易,而对计划经济的改革却容易产生无序变得一团糟。一般来说,命令经济的改革较简单,可以使用两种方式:一是放弃命令,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就能实现过渡,二是使用更精确的数理模型制定更精确的计划。这两种方式,无论使用哪种付出的代价都较小。因为命令经济本就是不科学非理性的,要拨乱反正,回复计划或市场都很容易。

可是,对于有计划经济成分略多的国家来说,问题就有点复杂了。通过改善计划,可以使计划更精确周密,越来越吻合完善的数理模型。但是,在“完美计划”上走得越远,要回归市场就越困难。使用数理模型计划的越精确,整个经济链条上就越环环相扣、紧密联系,计划一改变,整个经济系统会受极大影响。

二、改革中的公平

这算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通常改革说的是两方面的改革:一是公平,一是效率。现在看来,命令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主要区别在效率方面,从人道的角度看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是否公平是人主观的感觉。这里说的公平是指一种权力与义务的对等。一种体制把人束缚起来,同时又给人某种保护。如果体制所给与的束缚与保护是对应的,是平衡的,处于和谐状态,那么这种体制就是“公平”的。要摆脱体制,就面临摆脱束缚和失去保护。得到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这就是所谓“代价”。如果失去的保护多于摆脱的束缚,人们就会觉得权利义务失衡,会感觉“不公平”。

一些体制权利义务并不对等。或束缚多一些,或保护多一些。就“前计划经济国家”来说,对农民来说,中国、东南亚等国家对农民的束缚多一些。因此,在改革时,农民阶级会成为急先锋。苏联农民,在斯大林时期也受体制束缚很厉害。但苏联完成工业化后,开始反哺农民,1966年之后,全苏农民开始享有工资、医疗和养老保险,他们受体制保护更多一些。这种时候改革就会遇到阻力,增加了转轨的社会成本,降低了效率。对于那些失去保护多于摆脱束缚的人,就会感觉不公平。

总之,改革前中国的体制比苏联等国家更无效率,而中国对于农民束缚多于保护的体质更少公平。因此在改革前期受到的阻力较小。但这种效应是逐步减少的。

三、经济的自由化和私有化和稳定

迈向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体制的改革。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走市场经济就要建立市场竞争的制度。东欧国家建立这制度的过程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只要政府放弃一些权力,做市场的守门人就行了。价格自由化――开放物价,用市场规则取代计划,是改革的第一步。

第二,产权私有化。公有制的国家,专向市场经济,要解决产权的初始配置问题。为此,东欧搞了私有化,中国搞了产权明晰化。

第三,稳定经济。改革前计划经济积累下的很多问题,在转轨时都可能爆发出来。改革一开始就要纠正失衡的经济,而治疗的过程是个对症下药的过程。对于经济严重失衡的国家,首要就是稳定经济。

而东欧各国、俄罗斯在这三个问题上情况不太相同。

比如捷克,稳定化任务不大,在剧变之前,捷克经济并无严重失衡,外债很少。但比起剧变前就搞过“市场社会主义”的波兰、匈牙利来说,它体制僵化,自由化任务很艰巨。

波、匈两国正相反。他们都经历过市场化改革,计划的束缚已大为减轻。但经济状况较差,急需稳定。

而俄罗斯这三方面都急需解决。俄罗斯通货膨胀极其严重,这是前苏联的遗留问题,急需解决。另外,俄罗斯缺乏市场经济的基础,国有制比重也很大。改革的阻力不小。

四、总结:没有理论的运动

东欧剧变之后,改变的不能仅仅是政局,随着社会的剧烈震荡,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局面。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极复杂牵扯极广的事件。剧变之后,无论是政府首脑,还是普通百姓,无不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经济制度的转变,既源于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的改变,又反过来影响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百多年前,人们怀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带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进行社会制度改革的伟大尝试,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的国家。百多年后,虽然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但在我国却是落地生花,相信这是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而我们只需站在前人的足迹上,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金雁,秦晖.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篇5

纳税筹划的观念近年来正不断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理解,并逐步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成为影响企业各级领导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我国当前的纳税政策环境下,纳税筹划存在一定的空间,但不是无限区,有时违法与不违法仅有一步之遥。纳税筹划作为纳税人的一种理财手段,可以为企业节约纳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但也存在筹划不当违法偷税的风险。因此,纳税人只有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纳税筹划的方法,遵循科学的纳税筹划原则,才能真正取得纳税筹划的成功,为企业创造出经济效益。

纳税筹划具体方法

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繁多,在财务工作实践中主要运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围绕税种进行研究,筹划的结果最终体现在税种上;二是围绕经营方式进行研究,筹划的最终结果体现在适应纳税优惠政策上。为实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在进行具体筹划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综合权衡,可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将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在我国目前的会计实务处理中,一般通行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企业的纳税筹划:

1.缩小课税基础。指纳税人通过缩小计税基数的方式来减轻纳税义务和规避纳税负担的行为。缩小税基一般都要借助于财务会计的手段,一种比较常用的做法是使各项计纳税入最小化,尽量取得不被税法认定为是应税所得的经济收入。如我国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税所得额,因此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时,当国债利率高于重点建设债券和金融债券的税后实际利率时,应当购买国债,取得纳税利益。

另一种常用的做法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和限额内,尽可能使各项成本费用最大化,如对已发生的成本费用及时核销入账,已发生的坏账、资产盘亏毁损的合理部分及时列做费用等。笔者所在企业是70年代成立的大型国有企业,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企业效益逐步提高,但多年沉积的坏账也比较多,其中最大的一笔是与一个关联企业近2000万元的应收账款,该关联企业已经停业多年,但由于不符合税法规定一直无法处理。2004年12月当地政府根据国家有关精神出台了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办法,根据这一规定,关联方的坏账经中介机构出具鉴定意见,并取得税务部门关于企业已经停业不具备还款能力的证明后即可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损失,经批准后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利用这一政策,企业积极开展工作,很快就按规定提交了税法规定的全部材料,获得了全额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损失的批复,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近2000万元,减少企业所得税支出660余万元,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适用较低税率。指纳税人通过降低适用税率的方式来降低纳税负担的行为,一般可采用低税率和转移定价法。低税率法是纳税人通过合法的途径,选择不同的地区、行业、所有制等,使自己直接适用较低的税率。如我国税法规定,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三年;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征收所得税;投资于第三产业,可按产业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等等。笔者所在企业近年来对外投资业务较多,在投资可行性论证时就充分考虑了新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问题,并成功运用这一方法成立合资企业一家,水产养殖企业一家,新办旅游企业、国贸企业两家,主辅分离改制企业一家等,充分享受了低税率和减免所得税的优惠,降低了企业的整体税负。转移定价法是在母公司与子公司、总公司与分公司以及有经济利益联系的其他公司之间,为共同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在经营活动中进行的合理的价格转让。如母公司适用的税率较高而子公司适用的税率较低,母公司就可以通过转移定价法,以低于市场正常交易但仍比较公允的价格将货物转移给子公司,从而实现成本和利润的转移,取得少缴税款的优惠。还有在购销活动中利用地区性税负差别在低税区设立分支机构,将货物调到分支机构销售,就可以通过转移定价,减轻企业税负等。从实践来看,企业的规模越大,成员越多,经营范围和区域越广,利用转移定价法筹划的空间和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

3.延缓纳税期限。资金有时间价值,延缓纳税期限,可享受无息贷款的利益。一般而言,应纳税款期限越长,所获得的利益越大。如将折旧由直线折旧法改为加速折旧法,可以把前期的利润推迟到以后期间,就推迟了纳税的时间,即可获得延缓缴税的利益。另外,对能够合理预计发生额的成本费用,采用预提方式及时入账;以及尽可能地缩短成本的摊销期限等方法,都可收到合法延迟纳税的效果。笔者所在的企业是一个国有大型水力发电企业,由于受上游来水影响,全年发电十分不均衡,大部分的发电量和收入均集中在上半年实现,汛期和汛后发电量和收入只占全年的30%左右,而成本费用又集中在下半年发生,造成企业上半年盈利巨大而下半年又亏损严重的局面。如果按照税法规定按月预缴企业所得税的话,上半年需要预缴企业所得税近3000万元,这些预缴的所得税只有在下一年度实现利润时才能抵缴,将会长期大量占用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转。经认真研究国家税法,仔细筹划后,企业与当地税务主管部门充分沟通协商一致,针对水电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情况,税务部门同意企业按照近三年的实际收入及成本费用发生情况,采用配比的方法在对全年预计发生的成本费用每月进行预提计入成本,均衡了全年的利润实现与预缴所得税金额,为企业争取了巨大的资金时间价值。

4.合理归属所得年度。所得年度的合理归属可以通过收入、成本、损益等项目的增减或分摊而达到。如企业销售货物有不同的结算方式,结算方式不同,其收入确认的时间也不同,收入归属所得的年度也就不同,因此,企业通过销售方式的选择,可以控制销售收入确认的时间,合理归属所得年度。另外,期末存货计价的高低,对当期的利润影响很大,不同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会得出不同的期末存货成本,出现不同的企业利润,进而影响企业所得税的数额。比如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时,发出的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可以多计本期发出的存货成本,相应地少计期末库存存货的成本,这样就会产生较低的期末存货,较少的税前收益,从而减少当期应交所得税;反之,若物价水平持续走低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比别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期末存货低,从而加大了当期成本,减少当期应税所得额。但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时,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变更的相关内容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从而实现合法筹划。

5.适用优惠政策。指纳税人充分利用可享受的优惠政策直接减少应纳税额,来减轻或免除纳税义务的行为。国家为了鼓励某些特定地区、特种行业、特别企业、新特产品和特殊业务的发展,照顾某些特定纳税人的实际困难,制定了大量纳税优惠政策,纳税人完全可以通过合法途径,依靠纳税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每一项纳税优惠政策就是一个避税地,企业只要挂上一个避税地,就能够充分利用纳税优惠政策享受纳税优惠,这是目前企业最主要的纳税筹划措施。如笔者所在企业近年来发电机组等设备更新改造业务较多,为充分享受国家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在每次设备改造前都要进行缜密的研究筹划,制订切实可行的纳税筹划方案,尽量在改造过程中选用符合国家政策的国产设备,按照要求取得有关各方面的审批文件,并与当地税务主管部门密切保持沟通和联系,及时得到最新的纳税政策咨询,成功地进行了多次筹划,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约企业所得税1000多万元。

纳税筹划原则

综上所述,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数不胜数,成功的纳税筹划案例也不胜枚举,但一个企业的纳税筹划要想真正取得成功,除了掌握正确的纳税筹划方法外,还必须切实遵循以下纳税筹划的原则,以规避税收风险:

1.合法性原则。合法性是纳税筹划的根本原则。由于纳税筹划不是偷税、骗税,更不是钻政策的空子,或打政策的球,纳税人只有深刻理解、准确掌握税法,并具有对纳税政策深层次的加工能力,纳税筹划才有可能成功,否则纳税筹划可能成为变相的偷税,只能是“节税”越多,处罚越重。

2.前瞻性原则。纳税筹划作为一种高层次、高智力型的财务管理活动,是企业运用税法的导向作用,通过事先对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等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与安排,达到减少或降低税负的目的。因此开展纳税筹划必须着眼于生产经营全过程,注重于事先筹划,如果经济业务已经发生,纳税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已成定局,就无法事后补救。

3.时机性原则。纳税筹划的成功概率取决于各种相关因素的综合作用,而种种因素都处于变化之中,许多纳税优惠政策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企业只有讲求时效,抓住机会,选准纳税筹划的切入点,才能不失先机,取得成功。

4.协调性原则。由于税法强制性和不完备性的特点,决定了税务机关在企业纳税筹划有效性中的关键作用。在实务中,只要是税法没有明确的行为,税务机关都有权根据自身的判断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因此,纳税筹划人员应与税务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多做协调工作,在某些模糊或新生事物的处理上得到其认可,以增加纳税筹划成功的几率,这一点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尤其重要。

5.基础性原则。纳税筹划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一种理财活动,而会计核算规范、账证完整是纳税筹划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因为纳税筹划是否合法,首先必须要通过纳税检查,如果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不能依法取得并保全会计凭证,或会计记录不健全,则纳税筹划的结果可能无效或大打折扣。

6.目的性原则。纳税筹划的最终目的是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而不单纯是企业税负最小。如某一方案虽然可以使企业税负降低,但可能使企业在此领域丧失优势,结果总体利润减少,则是不可取的。

7.全局性原则。根据目的性原则,纳税筹划不能只注重个别税种税负的降低,或某一纳税期限内少缴或不缴税款,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减轻。也不能仅仅着眼于税法的选择,而要着眼于企业总体的管理决策,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8.经济性原则。只有在纳税筹划成本低于筹划收益时,纳税筹划才是可行的,否则,应当放弃筹划。

9.可操作性原则。企业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应当全面权衡利弊得失,充分考虑节税方法的可行性,保证不能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篇6

按照上述原则,我们认为中国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当包括: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效益审计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等三个部分。

一、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的特点是一般均可以直接运用价值量指标、实物量指标或劳动量指标反映其效益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其表现是经济总量的增加。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初级阶段的现状,我们认为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由以下指标构成:

1.成本降低率。是反映投资经济性的指标。成本降低率为负表示节约,说明投资具有经济性。计算方法是:

成本降低率=(某项投资的实际成本/该项投资的目标成本)×100%-1其中:目标成本=(商品预计价格×(1-税率)/1+成本利润率

2.投资回收期。是反映投资经济性的指标,回收期越短,说明投资的经济性越好。计算方法是:

投资回收期=(某项目的全部投资额/该项目预计的年现金净流入量)×100(%)

投资回收期也是反映投资效率的一项指标,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投资的效率越高。

3.存货最优采购批量。是反映项目经营经济性的指标,最优采购批量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它说明的是在此数量上进行采购可以获得最低的采购费用。计算方法是:

最优采购批量=(2*某种存货每次订货采购费用*该种存货年生产的计划需要量/该单位存货的年储存保管费用)的根号

存货最优采购批量也是反映经营效率性的一项指标。该指标还有“存货最优采购频率(次数)”、“存货最优采购批量周转天数”和“年存货最优采购批量总成本”三个辅助指标,具体计算方法是:

存货最优采购频率(次数)=(某种存货生产的计划需要量/该存货的最优采购批量)

存货最优采购批量周转天数=(360/某存货最优采购频率(次数))

年存货最优采购总成本=(某存货最优采购批量/2)=该存货最优采购频率×每次订货费用

4.原材料利用率和原材料节约量。是反映经营经济性的两个指标。原材料利用率指标越高、原材料节约量指标负值越大,说明生产成本越低。计算方法是:

原材料利用率=(一定量商品中包含的原材料总重量/生产该一定量商品所消耗原材料的总重量)×100%

原材料节约量=本期原材料消耗总量-(本期商品中原材料的实际数量/原材料的计划利用率)

5.流动资金周转率(次数)。是反映流动资金使用效率的指标。流动资金周转率(次数)越快,说明经营效率越高。计算方法是:

流动资金周转率=(流动资金周转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流动资金周转额/期初流动资金余额+期末流动资金余额)

“流动资金周转期(天数)”是该指标的一个辅指标,周转期越短,说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好,计算方法是:

流动资金周转天数=(360/流动资金周转率)

6.存货周转率。是尽映流动资金使用效率的指标。存货周转率越快,说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好。计算方法是:

存货周转率=(一定时期商品的销售成本/同期平均存货成本)=(一定时期商品的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存货周转天数”是该指标的一个辅指标,周转天数越短,说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好,计算方法是: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7.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流动资金使用效率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快,说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好。计算方法是: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该指标的一个辅指标,周转天数越短,说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好,计算方法: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8.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是反映生产效率的指标。两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劳动效率越高。计算方法是:

全员劳动生产率=(一定时期的总产值(或总产量)/同一时期生产工人的平均人数)×100%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一定时期的总产值(或总产量)/同一时期生产工人的平均人数)×100%

应当注意,在实际运用时两指标应当结合起来使用。因为有时候虽然被审计单位的工人劳动生产率比较高,但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则会由于非生产人员过多而表现为不高甚至非常低的的现象。所以,应当将两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才能比较准确的说明被审计的实际生产效率的高低。

9.有效工时利用率(作业率)。是反映生产效率的指标。有效工时利用率高,意味着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生产效率比较好,计算方法是:

有效工时利用率=(实际工时数(不包括加班加点工时数/出勤工时数)×100%

10.固定资产更新率和固定资产净值率。是反映固定资产稳定生产效率的指标。两指标数值越大,说明被审计单位持续的生产效率越稳定。计算方法是:

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固定资产更新的增加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

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土地的价值)-本期固定资产折旧/期末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土地的价值)×100%

11.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反映生产经营效果的指标。两指标数值越高,说明经营效果越好。计算方法是:

销售利润率=(一定时期利润总额/同一时期商品销售净收入)×100%

其中:商品销售净收入=商品-销售折让与折扣-销售退回

成本费用利润率=(一定时期利润总额/同一时期全部成本费用额)×100%

实际中两指标应当结合使用。

12.总资产报酬率。是反映资产运用效果的指标。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说明总资产的运用水平越好。计算方法是:

总资产报酬率=(一定时期(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13.资本保值增值率。是反映资产所有者投资回报效果高低的指标。只有当该指标数值等于或大于100%时,才说明资产所有人的资产得到了保值或增值。计算方法是: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应当注意的是,当市场价格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当消除市场价格的变动对期初和期末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后再进行比较,否则该指标的确定没有实际意义。

14.资产负债率。是反映经营水平效果的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定的负债经营是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但是如果负债过多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故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应当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计算方法是: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15.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是反映宏观经济效果的指标。两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企业为社会所做出的经济贡献越多。计算方法是:

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

其中:企业社会贡献总额是指企业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性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的所得税及其他税金(不包括消费税)和净利润等。

需要说明的是:现行有关“企业社会贡献总额”的规定中是包括有“应交增值税”和“应交消费税”的。但是,因为上述两税的实际负税人是消费者而非纳税的企业,企业只是代收代交税者。所以我们认为它们不属于企业的社会贡献,不应包括在“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

二、生态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效益多数具有难以用货币计量价值的特点,因此生态效益审计评价多以实物或劳动量指标为主。由于生态效益常常不一定会增加社会总产品数量,所以生态效益往往表现为服务范围的扩大、环境质量的提高或恢复。我国生态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本着“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大众普及”的原则,不宜照搬国外的现成模式。据此,我们认为我国生态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由以下指标组成:

1.计划投资资金节约率。是反映生态效益项目投资经济性的指标。计划投资资金节约率为负且越大,说明项目投资的经济性越好。计算方法是:

计划资资金节约率=(某项生态效益项目的实际投资额/该项生态效益项目的计划投资额)×100%-1

应当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计划投资额应当是具有科学依据并经过充分论证的。

2.投资回收期。是反映生态效益项目投资经济性的指标。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项目投资的经济性越好。计算方法是:

投资回收期=(某项目的全部投资额/该项目预计的年现金净流入量)×100%

3.光能利用率。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积累的化学潜能与同期投入该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之间的比例,是反映生态效益效率性的指标。光能利用率越高,说明生态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作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能)×100%=(作物的产量(克/厘米[2])×1克作物于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17782焦尔/厘米[2])/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能)

4.森林覆盖率。指绿色植被(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等)的覆盖状况,是反映生态效益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森林覆盖率越高,说明生态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森林覆盖率=(成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5.能量投入产出率。是反映生态效益效率性的指标。能量投入产出率越高,说明生态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能量投入产出率=(总产出能量/人工投入总能量)×100%

投入(或产出)能量=投入(或产出)的能量(焦耳)×f(能量折算系数)见表1.

表1 能量折算系数表

名称

实物量(千克) 能量当量(焦耳)名称 实物量(千克) 能量当量(焦耳)

标准煤

1

29288

小麦

1

16568

原煤

1

20920  玉米

1

16527

原油

1

41840

稻谷

1

15480

农机具耗能

1

209200  甜菜

1

2427

标准氮肥耗能

1

24016

土豆

1

3724

磷肥耗能

1

8494  鸡肉

1

4481

农药耗能

1

100416  鸡蛋

1

7991

1度电

3598

牛肉

1

11631

1马力小时

2678

羊肉

1

15857

1人力小时

268

猪肉

1

25062

粪便(干物量) 1

17782

牛奶

1

2845

稻草

1

14058

菜籽油

1

35450

麦秸杆

1

14727

鸭肉

1

4606

玉米秸杆

1

14518  鸭蛋

1

8786

6.土壤有机质含量率。是反映生态效益效果性的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率越高,说明生态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土壤有机质含量率=(一定厚度体积中土壤内有机质的含量/同一厚度体积土壤的总重量)×100%

7.水土保持率。是反映生态效益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它有水土流失率和水土流失治理率两个具体指标,水土流失率越低、治理率越高,说明生态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水土流失率=(一定时期水土流失面积/同期土地总面积)×100%

水土治理率=(已经得到治理的水土面积/水土流失总面积)×100%

8.土壤沙化治理率。是反映生态效益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土壤沙化治理率越高,说明生态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土壤沙化治理率=(已经得到治理的沙化面积/沙化总面积)×100%

9.盐碱地治理率。是反映生态效益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盐碱地治理率越高,说明生态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盐碱地治理率=(已经得到治理的盐碱地面积/盐碱耕地总面积)×100%

10.自然灾害抗御能力系数。是反映生态效益效果性的指标。自然灾害抗御能力系数越高,表明生态的良性循环能力越强,生态效益的效果越明显。计算方法是:

自然灾害抗御能力系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成灾面积/农作物受灾面积)

其中:农作物成灾面积是指农作物产量比常年减产30%以上的耕地面积。

11.环境污染治理率。是反映生态效益效果性和效率性的指标。它由“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废水处理达标率”、“废气处理达标率”和“废渣处理达标率”等四个具体指标构成,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反映着生态环境的治理情况(指标数值越高,说明环境治理的效果越好)。具体计算方法是:

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某地区企业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地方)标准的项目数(个)/同一地区考核的全部项目数(个))×100%

废水处理达标率=(一定时期已经处理达标(或利用)的废水数量(吨)/同期废水总量(吨))×100%

废气处理达标率=(一定时期已经处理达标(或利用)的废气数量(吨)/同期废气总量(立方米))×100%

废渣处理达标率=(一定时期已经处理达标(或利用)的废渣数量(吨)/同期废渣总量(吨))×100%

三、社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具有相同的特点,即多数难以用货币计量价值,因此社会效益审计评价也多以实物或劳动量指标为主,并多表现为服务范围和质量的提高或改善。我国社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同样应当本着“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大众普及”的原则,不宜照搬国外的现成模式。据此,我们认为我国生态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由以下指标组成:

1.资金节约率。是反映社会效益经济性的指标。在项目建设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资金节约率为负数且越大,说明公共项目建设的成本越低,社会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资金节约率=(某项项目竣工决算总额/该项项目预算总额)×100%-1

2.工期计划完成率。是反映社会效益经济性的指标。在项目建设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工期计划完成率小于1(100%),说明公共项目投资建设的速度越快,社会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工期计划完成率=(某项项目实际验收工工期/该项目计划工期)×100%

3.植被覆盖率。是反映社会效益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植被覆盖率越高,说明公共项目的环保效果越好,效率越高,社会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植被覆盖率=(一定区域内植被总面积/同一区域内土地总面积)×100%

4.公共设施增长率。是反映社会效益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公共设施增长率越快,说明社会的服务越强,社会效益越好。公共设施增长率一般由以下具体指标组成,各自的计算方法是:

城市标准道路增长率=(报告年城市标准道路里程数/对比年城市标准道路里程数)×100%-1城市公交营运线路增长率=(报告年城市公交营运线路数/对比年城市公交营运线路数)×100%-1人均绿地拥有量增长率=(报告年人均绿地拥有面积/对比的上人均绿地拥有面积)×100%-1教育经费增长率=(某地区报告年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同一地区对比年教育经费支出总额)×100%-1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提高率=(报告年政府部门某项工作平均办理时间/对比年政府部门同样工作平均办理时间)×100%-1每万人拥有病床数的增长率=(报告年财政投入在公益性事业上的经费总额/报告年GDp总额)×100%

5.公益性事业经费占GDp的比重。是反映社会效益效果性的指标。公益事业经费占GDp的比重越大,说明财政对公益性事业的资金投资越多,政府对公益性事业越重视,社会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公益性事业经费占GDp比重=(某地区报告每万人拥有的病床数量/同一地区对比年每万人拥有的病床拥有的病床数量)×100%-1

6.适龄群体就业率。是反映社会效益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适龄群体就业率高,说明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安定,具有比较好的社会效益。计算方法是:

适龄群体就业率=(适龄群体中已经就业的人数/适龄群体的全部人数)×100%

会效益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是适龄群体就业率的反指标。适龄群体失业率低,说明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安定,具有比较好的社会效益。计算方法是:

适龄群体失业率=(适龄群体中失业人员数(含长期待岗人员)/适龄群体的全部人员)×100%

反映社会效益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教育水平人员结构比的变化,能够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人民接受教育的状况,是其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是否稳定、健康的晴雨表。计算方法是:

教育水平人员结构比=全部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接受中等教育人数;接受小学教育人数;未接受教育的人数)。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篇7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科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几成甚至更低。资源产地及其企业使产品进入市场的自主权和活动余地极小。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显得越来越不合理。“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可以因原料低价而毫不费力地取得良好的效益,而资源型产业部门却负担着巨额的行政性亏损。于是,加工型产业部门毫不珍惜廉价的原料,资源型产业部门更无积极性去提高资源产品的产出率,从而造成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据统计,我国能源投入系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高居首位,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另外,资源的计划配给还造成了隐性的浪费:资源产品被国家指令性计划调出产地,而产地的资源加工型产业部门又被迫去资源非产地购回这些产品(例如黑龙江省的原木被源源为断地调外省外,省内造纸等行业每年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省外购买原木),这对于运输部门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还造成了资源产品的损耗及人、财、物的浪费。

可见,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层次低、转换慢的根本原因。此外,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还造成了其他一些消极影响,计划体制使基层单位的领导者没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感,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计划体制损害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公平竞争不能得以体现,严重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计划体制常使资源产品的消费者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常出需要者无供给而不需要者却又被迫购买的现象;计划体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还引发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二、自然资源市化与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

1.自然资源市化对资源型产业的影响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由于需求大于供给,各需求者竞争的结果必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上升。摆脱了长期以来计划体制制约的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将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困扰我国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危机”将得到缓解。经济状况的改善使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自然资源的产品产出率也随之有所提高。但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也必然会上升,在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资源已处于超强度开采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成为自然资源市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实,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在计划体制之下已经存在了,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必然结果,并非市场经济的产物。计划体制下的过度开采,一方面是由于管理部门为满足加工产业部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而对资源产业部门下达超强度开采的指令性计划,另一方面是由于资源产业间门为补帖计划内产品的政策性亏损而自行大开采强度,使企业能够获得以高于计划价格出售的超额产品的收入。其他一些因素,如集体和个人违反政策私自开采等也是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的原因。

可见,正是由于计划体制的约束才使自然资源不能在市场机制下达到供需平衡,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低产出和过度开采。解决自然资源过度开采问题的合理途径是自然资源立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健全的法制才能使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自然资源立法中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方式仍然是经济手段。自然资源立法中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有:①自然资源产权关系。要改变目前那种“谁开发就归谁”的现象,真正的将自然资源所有权收归国有,使所有权与使用权完全分离;②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要向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资源管理部门交纳合理数量的税金;③实行自然资源消耗补偿制度。根据自然资源的性抽和数量等收取自然资源消耗费,,以使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环境的保护得到资金上的保障,这一费用的收取要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的速度要大于资源开发强度的冲加速度,以避免超强度开发;④对破坏自然资源及无视自然资源法规者进行弄事和经济制裁。

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避免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采无疑比单纯的行政手段要有力得多。资源型产业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市场中价格升高对面求的限制,必然会把着眼点放在自然资源的产口产出率上,这对于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和节约是十分必要的。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加工型产业的影响

我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在长期受到计划体制约束的同进,还受到许多保护,廉价的自然资源产品的供给便是其中之一。在目前原材料价格很低而成品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仍存在亏损,一旦自然资源进入市场,资源产品价格上升,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那么自然资源市场化是否应该暂缓呢?

我国各产业部门所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使我国的经济运行与世界经济接轨,并融入世界性的经济竞争之中。“入关”之后,能够接受保护的产业部门是很少的。大部分产业部门必须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工产业必须要以质优、价廉而取胜。目前廉价的原料来源使企业缺乏提高原料利用率的积极性,于是出现了加工产品成本虽低而原料消耗却很高的奇怪现象。自然资源进入市场是必然的,一旦失去了廉价原料的供应,加工型产品的成本会随之升高,竞争力会被极大地削弱。现在世界上技术进步飞快,自然资源市场化越晚,加工型产业部门所拥有的对市场原料价格的适应期也就越短,所面临的冲击也就越大。如果在与世界市场接轨之后才能放开对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脆弱的加工型产业的生存将更加艰难。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扫国际惯例,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加工业的原材料价格和产成品价格。

3.自然资源市场化将促进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使资源型产业部门加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可以使其他产业部门(例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增强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这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供需平衡时的需求量)在经过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必然出现的波动之后稳定下来,这一需求量将低于目前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可见,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于抑制产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提高其产出率及减少其浪费,均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自然资源市化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换言之,要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必须将自然资源推向市。

三、自然资源市场化与产业布局优化

1.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产地的影响

由于资源型产口指令性计划的下降直至取消,使资源的就地加工成为可能。资源型产品经加工后产品技术附加值增加幅度很大,效益明显。例如1吨原油卖价1200元,加工成汽油价格为2800元,加工成睛纶价格就猛升到1.4万元,可见产品加工程度越深,所获效益也就越高,多年以来,一直试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资源产地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提高资源产品的深加工能力。

资源产地的加工工工业在与原加工区域的加工工业的竞争中,存在着与原料产地距离近的优势,但多数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只注重对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在加工工业的技术方面处于劣势,在资金等方面也困难重重,于是造成加工产品的质量低下,加工工业投入不足等问题。在“肥水不外流”,这些地区将可能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地方保护主义使市场的自由平等竞争受到影响,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增长。如何避免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成为自然资源市场化后所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出现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转换政府职能,使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②切实明确产权关系,并以法律的手段保护资源使用者的权利不受地方政府的左右;③以立法的方式保护自由竞争,防止地区性垄断现象的出现。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匮乏地区的影响

我国地域差异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较发达的地区一般资源都较匮乏,其优势在于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而资源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经济一般都不很发达。自然资源的加工工业一般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大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仅能输出资源型产品。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资源匮乏区域失去了廉价资源产品的计划供应,被迫加入对资源产品的竞争之中。这些地区将很快意识到资源加工工业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将着眼于发挥其经济技术、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而不是对资源产品的争夺。这些地区有较大发展前途的产业有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大进大出”的外贸型产业等。这些地区原有的资源加工产业一方面进行技术改造,着眼于产品的精深,另一方面其产品原料来源由单纯依靠国内转向国内与国际并重,产业发展的弹性极大地增强。

3.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资源产地的乡镇企业利用其优势发展起了一些资源型和资源粗加工型产业,这些乡镇企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即的促进作用。但这些乡镇企业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资源立法不完善,使这些问题难以彻底解决。伴随自然资源市场化的一系列自然资源立法和有偿使用、消耗补偿等制度将使乡镇企业失去原有的价格低廉等方面的优势,而其产吕质量差等劣势却会很快地显示出来,这些企业的生存将受到极大威胁。

我国经济较争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大多是建立在丰富的劳动的优势之上的。市场经济对这些企业所起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其消极作用。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乡镇企业发展最有利的方面,资本密集型的资源型产业对乡镇企业并不适合。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篇8

用地计划直接下达到县市,全年计划一次性下达,保障性住房用地纳入省级计划……今年以来湖南用地计划管理方式在短时间内集中调整变化,其背后的动因何在?

新常态,是当下中国经济关键词。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三湘大地也将成为他的主场。

用地计划直接下达到县市,全年计划一次性下达,保障性住房用地纳入省级计划……今年以来湖南用地计划管理方式在短时间内集中调整变化,其背后的动因何在?对湖南土地利用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何在?这些调整变化是否会成为计划管理的“新常态”?

疑问和关注的背后,是对湖南国土资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期待。

计划管理的“得”与“失”

近年来,湖南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逐年增加,同时用地需求也日益高涨,各地对计划指标的诉求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对计划管理的质疑之声。个别地方动辄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计划制约,将计划冠以“瓶颈”之名。事实真是如此吗?计划到底是制约地方发展的“瓶颈”,还是保障科学发展的“调节阀”和“助推器”?计划管理在现实操作中存在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在百度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用地计划”的名词解释。用地计划,全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对计划年度内各项用地数量、结构和时序的具体安排,包括新增建设用地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等的具体安排。通俗地说,用地计划就是土地领域的“年度预算”。

对土地利用实施计划管理,这是党和国家基于我国资源国情和发展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摸索,计划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指导性到约束性、从无关紧要到至关重要的发展历程,其职能从模糊走向明晰,其手段从单一变得多元,成为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从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提供的数据和工作成果中可以看出,计划管理“助推器”和“调节阀”的作用显而易见。

数据显示,2007年湖南GDp突破9000亿,2013年突破2.45万亿,年均增长近14%;从同时期用地计划情况看,2007年国家下达湖南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4.1万亩,到2013年加上各类试点计划全省可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达到27万亩,年均增长13.5%。“这意味着,土地计划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总体上相互匹配。通过计划管理,既维护了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也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省厅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是计划管理助推经济发展最有力的证明。

同时,从湖南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看,根据2013年中期评估结果来看,现行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按历史速度推算还有10年的使用空间。这充分说明我省的计划管理工作是有力有效的,为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序实施发挥了重要“调节阀”作用。

“土地计划管理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位负责人解释说,“利用计划管理手段对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投放的总量、结构和时序进行适时适度调节,把好土地‘闸门’,有效保障扩大内需用地需求,坚决遏制产能过剩项目用地,大力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驾护航作用”。

当然,各地对计划诉求越来越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客观上计划供给与计划需求存在矛盾,如果没有供需矛盾,也就不需要实施计划管理。另一方面也与计划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关。主要表现在“计划分配模型需要进一步优化;计划使用的刚性约束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一些地方浮夸、虚报用地计划,节约集约用地有待加强;个别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城镇轻农村、重计划争取轻计划执行、重新增轻存量、重数量增加轻结构优化’等方面”。

新形势赋予新使命

“未来计划管理的地位不但不会削弱,反而将越来越突出,对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对此我们有充分的自觉和自信。”从事了多年国土规划工作的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认为,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日益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宏观背景下,对新增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从国家层面讲,我国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政治经济制度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我国的土地利用不可能走无计划、无管控、放任自由的路子,也不可能走外延式、粗放型、盲目扩张的老路。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耕地数量少,而人均土地资源才是直接关系一国人均国民收入、土地产品产量的重要指标。

从湖南省情来看,当前新增建设用地供需双端呈现出的逆向变化,决定了湖南的用地计划供需矛盾十分尖锐且长期存在。在供给端,国家当前的宏观取向是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重点控制优化开发地区建设用地规模,对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地区相应减少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可以预见,国家今后几年下达给我省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肯定会呈缩减趋势。在需求端,当前湖南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不论是重大基础设施投资,还是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都需要实实在在的新增建设用地支撑。

因此,既要多渠道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保障合理用地需求;但更重要的是,调整完善计划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计划引导、调控和宏观管理作用,力求在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天平上维持平衡。

通过强化计划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增量和占用耕地数量,有利于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促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从而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或许才是用地计划核心价值所在。

调整方向:精细化科学化

“除了宏观形势的新要求,计划管理本身发生的变化也需要我们逐渐调整适应。”省厅规划处一位从事业务的资深人士说,“为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直管县等需要,也是为了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重计划争取轻计划执行、重新增轻存量、重数量轻结构’等问题,湖南计划管理在下达层级、下达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相应调整。”

取消计划下达的市环节,将计划直接下达给县市。“以前的计划下达方式是省、市、县三级层层下达,由于计划总量有限,计划指标由省一级下达到市级后,可能会出现市本级为保障项目用地,将市级计划指标留存过多,下给县级的用地指标不足。”省厅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据测算,用地计划由省直接下达到县市之后,县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较往年增加幅度在15%以上。“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增加计划总量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提高了各地政府对计划指标的可预期性,各地可以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计划投放的方向和结构,在计划有限的前提下,形成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

计划下达调整的另一内容,就是将预下达计划的时间从当年3月提前到上年的12月,取消“关窗”制度。按照惯例,国家通常是每年5月向省里下达本年度的用地计划,国家用地计划正式下达之前,会造成地方“无地可用”的状况;因此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在当年3月“预安排”部分用地计划,但也会出现当年3月前“无地可用”即建设用地申报“关窗”的问题。调整后将时间从3月提前到上年12月,确保用地申报窗口不因计划未下达而关闭,将极大方便各地及时报批急需落地的重要建设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从今年开始,国家将对计划下达方式进行调整,全年计划一次下达。“湖南也要进行调整,在国家计划正式下达后,除留省单独选址用地计划外,城镇村圈内用地计划全部一次下达给各地。”上述省厅规划处一位资深管理人士说,计划一次性下达,既提高了计划的可预期性,便于各地根据计划下达情况做出科学安排,也对进一步提高计划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出了要求。

计划管理“微调”的内容还体现在,保障性住房纳入省本级计划,做到应保尽保;对用地量大的项目分期分批安排计划,确保项目及时落地。计划分解方面,优化分解测算模型,力求科学合理、统筹兼顾,针对不同地区实际实行差别化管理。还有前几年就开始实施的对超期不取批文的计划收回统筹安排,对供地率不达标的地方暂停用地审批,同时专门安排专项用地计划奖励节约集约先进单位。

拓展新途径

不仅仅是计划管理模式的改变,湖南已经开展多年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正在岳阳、衡阳两市开展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也是拓展用地计划空间的尝试。

据相关报告统计,2008年经国家批准,在全省推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6年来,共批准增减挂钩试点项目154个,共实施拆旧区面积5680公顷,批准建新区面积5605公顷。2012年,在衡阳、岳阳两市开展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试点期限5年,每年开发建设规模1000公顷。“通过这些改革试点,不仅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少占用优质耕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拓展了用地计划空间,缓解了计划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针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适时对用地计划进行了一些调整完善,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新情况也不少。”上述省厅规划处的负责人说,比如现在计划指标直接下达到县之后,重大建设项目的用地保障、计划执行的考核管理、计划调剂及统筹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篇9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思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思想逻辑脉络清晰,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出发,经过一系列艰难探索,得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结论,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最终目标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逻辑脉络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思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必须解决“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能不能搞市场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思想有着清晰的逻辑脉络,经过一系列艰难探索,得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结论,进而明确指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最终目标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起点: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邓小平在1979年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时指出,“过去‘’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那是荒谬的”。1980年4月,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怎么说呢?宁肯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其本质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穷的”,“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我们选择并坚持社会主义,就是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应该体现在哪里?邓小平也说,“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就要表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和较量的现实中并没有切实体现出自己的优越性。因此,邓小平又具体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甚至提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在这一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的著名论断。

穷则思变。贫穷落后的状况迫使人们反思当时的政策和体制。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改革的步子要加快》中明确,“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因此说,“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也就成为人们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

探索: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要解决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能不能搞市场经济的问题,至少要明确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是否存在根本矛盾

1.两对概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说明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该社会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统治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经济体制范畴,说明的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计划和市场是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经济体制作为一定经济制度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必然以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为基础,但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因为经济体制的选择不仅受经济制度的制约,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等。所以,相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一个国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正如实行市场经济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将实行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因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总之,“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可见,萌芽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与社会主义之间没有根本矛盾,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因此,“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计划和市场一样,既具有优点又存在缺点。“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邓小平认为,“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所以,经济体制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进行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取消计划经济实行单纯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而是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1989年6月9日,邓小平在接见首都部队军以上干部讲话时进一步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思想的指导下,1992年10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正式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具备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所有制基础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交换经济,体现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交换各自商品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两个市场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二者能够交换成功,必须承认对方具有特定经济利益,拥有对特定商品的私有权,因为交换双方只能交换属于自己的商品。因此,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主体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即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需要相应的所有制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大二公三纯”的公有制,在单一的公有制条件下,没有进行商品交换的必要,也就不会产生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1978年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有制改革也随之展开。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问题,“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的说来还比较低,又很不平衡,在很长时期内需要多种经济形式的同时并存”;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已经进行的改革,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至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至此,我国就逐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为搞市场经济提供了必需的所有制基础。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固定下来,在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目标: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上的新事物,没有任何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和参考。同时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崇尚价值、追求利益,鼓励效率优先,承认优胜劣汰。因此,人们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如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会不会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以及会不会走向资本主义?面对诸多顾虑和担忧,邓小平也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为了取得改革的成功,邓小平明确了市场经济的性质以及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我们实行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把这(市场经济)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否违主义的原则呢?没有。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坚持这两条原则,就一定能够发展生产力,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986年9月2日,邓小平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提问时强调,“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邓小平又于1992年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将这一目标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83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篇10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成本优化;工程造价

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为了讲效率、要效益而大干快上,结构设计偏重保守,“密筋厚板、肥梁胖柱”现象层出不穷,造成了大量建筑设计浪费。设计优化是目前建筑设计领域逐渐被认识和应用的一种优化成本的手段。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保证建筑功能及品质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筑结构设计目标成本及工料消耗资源要素,建立设计成本优化模型,在设计各阶段、各步骤中向设计人员提供成本优化构件设计量化指标,以成本最优来引导、控制、调整设计。

一、建筑结构设计成本优化的必要性

根据长期的数据积累和实践经验反映,建筑工程前期的策划和设计阶段,包括建筑项目策划、结构的初步设计和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对建筑项目投资的影响非常大,据资料显示,结构成本占到建筑总成本的40%~60%,要想使得建筑的工程造价更合理,必须对影响建筑成本最大的建筑结构设计成本进行优化,这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影响建筑结构设计成本优化的基本因素

影响建筑结构设计成本优化的因素很多,贯穿整个设计和策划的全过程,在建筑项目投资前,我们要对项目的结构类型、建筑物的经济高度、高宽比、结构延性等众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使建筑成本优化在最科学、最合理的范围。

(一)结构类型的选择

选取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对工程造价有较大的差别。结构工程师应充分考虑项目的结构类型的可行性,通过对比找出最适合的建筑结构设计类型。例如:结构规范里对a级高层建筑抗震等级的按高度划分要求体现,建筑高度大于60m且小于80m,若选择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及构造措施只需满足四级要求。

(二)建筑物的经济高度

建筑高度不仅影响到结构类型的选择,还直接影响建筑结构成本、土建成本、设备及运营成本。对于一般中档住宅来讲,上部结构的层高每减少100mm,成本可减少30~40元/m2,地下室还会更高些。同时对结构梁高的控制,对各设备专业每层的管线布置间接起到成本的协调和优化,另外个别部位还可以采用变截面梁或在梁中预埋套管等措施来保证楼层净高的要求。

(三)高宽比的经济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高宽比超限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建筑高宽比是建筑物的总高度H和倾覆方向支承体系的总宽度b之比。建筑高宽比越大,主体结构抗倾覆力矩也越大,安全所需抗侧力构件(剪力墙)便越长,由此便会增加结构成本,因为同等面积情况下,高宽比越大的外墙长度越长。控制高宽比成为了结构优化设计的显著环节。一般说来,建筑物的造价p和高宽比H/b成正比例关系,在外力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抵抗倾覆力矩有效宽度的降低,柱所承担的荷载与高宽比成正比例关系,即框架柱所承担的荷载随着结构高宽比的增大而增加,因此,造价也会相应的提高。

(四)平立面设计的影响

建筑物平面形状越简单,用钢量就少。每层面积相同或相近时,外墙长度越大的建筑其用钢量就越大,平面形状是否规则不仅决定了用钢量的多少,而且可以衡量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劣。

(五)结构延性对造价的影响

目前,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如果把建筑物设计成在强烈地地震作用下仍呈弹性的反应,那么建筑物的造价将是十分昂贵的。因此这就需要提到结构延性问题,延性是指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在承载能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的情况下,具有足够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如果合理选用抗侧力机构,将各种结构构件做成延性,使之刚度不太大,在遇到地震作用时,结构就不易出现突然破坏,这种情形所带来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反之,如果结构延性不好,则必须有足够大的承载力抵抗地震,这样会多用材料。因此,对于地震发生概率极少的抗震结构,延性结构是一种经济的设计对策。此外,延性可以使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得以充分重分布,形成塑性铰区,从而使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能够按塑性方法进行设计,使配筋合理,节约钢筋用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六)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采用高强钢筋如HRB400钢筋比HRB335钢筋贵约2.9%,强度提高20%。因此,设计中使用HRB400钢筋代替传统的HRB235钢筋和HRB335钢筋作为受力钢筋(吊钩除外)可有效降低工程的钢筋用量,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并且新规范有明确的要求使用。

而整个建筑物混凝土造价与混凝土价格成正比,而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混凝土标号每增加一级,单价提高约5~8%;对由轴压比控制的墙柱,提高标号可以显著减少墙柱的尺寸,提高建筑利用率,应优先选用高标号混凝土;对梁来说,标号高低对梁的承载力无显著影响,应选用低标号混凝土;对板来说,则应越低越好。因此,不能一味追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必须综合考虑项目规模、构造物成本、材料运输及单价、材料质量及供给等,避免出现质量问题、经济损失以及其他不必要的影响。

三、建筑结构设计成本优化的策略

(一)方案与初步设计阶段的成本优化

初步设计阶段主要应把握建筑形式、结构选型、设备选型、材料选样,为下一步施工图设计做好准备,这一阶段将从技术的角度对方案设计进行优化。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本优化

施工图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结构工程师应严谨认真的对待每一根梁、每一根柱、每一面墙,梁、板、柱等这些骨架虽然最终会经建筑装修而隐蔽掉,但它们的支撑作用和经济影响却伴随着建筑工程的始终。因此,结构工程师要胆大心细,克服保守主义的思想,严防“截面大、钢筋粗、肥梁胖柱、深基础”等现象的盲目发生。

1、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

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主要指的是建筑的地基结构方面的设计,地基结构设计对于整个建筑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基设计不好也就意味着这个建筑结构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也会为这个建筑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基础工程的工期约占整个建筑物主体工期的25%~30%,造价约占总造价的10%~20%,基础工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结构工程师必须对施工地进行严格的勘察,了解该地的地质情况及建筑平面布局,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在确保建筑物安全性良好的前提下,再参考当地的工程造价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有效降低建筑成本。

2、柱

在实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框架柱应该达到剪压比的需要,它的截面关键应该让轴压比来掌控。不过在结构设计里面常常会产生轴压比μn达上限甚至超限的现象,但箍筋的体积配箍率ρV却无法达到规程需要的状况。这就违背了框架柱的强剪弱弯准则,同时对柱的延性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一部分设计师也对这个的理解很片面,常常忽略了条例里面的首要条件是适用于剪跨比>2的柱,但是在实际结构设计里,一些软件的计算结果里面根本没有直接供给剪跨比的数值,而且要先进行判断,所以使得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差异。

3、梁

如果梁的截面尺寸偏大,防止梁侧形成垂直梁轴线的收缩裂缝,在建筑结构设计里面对腰筋有很严谨的条例限制。其中有条例限定一旦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在梁的两个侧面应该按照高度配置纵向钢筋,同时间距不应该比200mm大。此外,若在结构计算中抗扭的框架梁却没有按要求标明抗扭腰筋而只是设置构造腰筋的话,就会使得建筑结构在其抗扭过程中的安全性能留下隐患甚至危害结构安全。

4、板

在具体的工程设计当中,板配筋可适当选取三级钢以达到节省钢筋用量的目的。

(三)依据实际状况,合理选择上部结构及材料

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主要就是指建筑项目在地面上的结构,也是建筑项目的主要结构部分,在上部结构中需要在墙体结构、梁板结构、管道设计以及建筑材料设计与应用等方面进行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造价的优化。工程设计尽量使用符合节能、环保及强度要求的轻质墙体材料。

(四)选择合理的构件截面和配筋率

一般情况下,构建截面尺寸越小,配筋率越大,钢筋用来越多,反之亦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建筑结构构件的最低配筋率具有一定的联系,合理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和规范,能够使得建筑的使用性更强,有效利用混凝土的使用强度,并杜绝楼板、墙体出现裂缝现象,既保障了建筑物的质量,又延长了它的使用寿命,这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问人们节约了建筑维修的费用。在满足建筑结构总体施工布局的情况下,尽量在结构规范的各项限值内,保障建筑的规则性,并且有效控制长宽、高宽比例、平面凹凸尺寸等,有效避免立面产生刚度突然变化,从而有效减少钢筋用量,合理进行工程成本优化。

四、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对工程整体造价进行合理优化尤为重要,结构设计人员应努力学习结构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切实注意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与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建筑结构设计成本的合理优化,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杰.谈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J】.黑龙江信息.2012(12):98.

2、李洋.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现状及其问题探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7):34――37.

3、黄民辉.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