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3:29

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篇1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中音乐;含义;应用价值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速,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工具,为高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认知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因此,对现代教育技术含义的精确把握是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下面就讲讲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新课程改革标准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音乐教育发展的指导,现代教育技术是顺利推进新课改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过程的优化都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所以,对现代教育技术含义的正确理解非常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包括以下几点:

(一)教育理念c教育技术的结合

科技在发展,社会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以老师教为主,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自学为主、以老师指导为辅的教学观念,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音乐对同学们陶冶情操的作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主要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这些现代技术不仅可以让老师快速、方便的得到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让同学们对课堂上的知识理解更透彻。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它的出现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结合,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界引入的新型技术,其对高中英语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教学需要的资料有效的进行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整合多元化的资源,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比如,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让同学现场欣赏音乐,通过同学们自身的体验和理解,感受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不同特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老师的教学课堂更活跃,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上面已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进行了大致的阐述,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综合体,是教学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高中音乐教育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高中音乐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既具有一般学科的普遍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高中音乐对声音的要求比较高,靠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没办法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的出现正好可以满足高中音乐教学的需要。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把不同的教学资料、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无声音乐和有声音乐进行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因素,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要求,现场给他们查找他们喜欢的音乐或者他们一直想欣赏而没有条件欣赏的音乐。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们对音乐的体验效果,从而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音乐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高中音乐教学的开展基本都是局限在一个小教室里面,同学们上课的时候都要带着巨大的乐器到教室上课,老师们也需要提前将自己的乐器搬到教室,这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极其的不便。同时,乐器的频繁搬动也会对乐器材料造成一定的磨损,从而造成音调不准,教学效果不佳。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高中音乐的教学模式有了创新,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和差异,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老师和同学的教学场所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室,根据需求不同,同学们可以选择网络学习,在家也可以和老师面对面上课。到底选择怎样的教学模式,要视同学们的特点确定。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在教室上课,或者自制了不强,那他可以选择去教室上课;有的学生不喜欢去教室上课,那他可以选择网上学习,既方便又有效。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给高中音乐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对高中音乐教育具有实现教学资源有效组织和管理、创新音乐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价值。它的实践应用使得音乐教学和学生心理特点相适应,它可以让老师们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现代教学技术也给了同学们更多的选择,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朱琳娜.浅谈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意识[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3):223-223.

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03.028

abstractthepaperanalyzethemeaningof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andpointoutitisessentialtoteacher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Combinedwiththedemandofteachersundertheinformationenvironment,itdiscussthetrainingmechanismtoimprovethequalityandabilityofteacher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ordertoprovidesomereferenceforteachers'trainingof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Keywords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training;highervocationalcollege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各级部门和高职学院的高度重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迫切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对现代职业教育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教育理念更新不快。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能掌握和认识不充分。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只把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媒体作为教学演示的工具,没有用来解决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效用,没有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国内外研究表明,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仍处在一般的理论研究层面上。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非常有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这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是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必须掌握的知识。首先,要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在教育技术学界,教育技术的含义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我国教育技术界给予高度的关注,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积极讨论、研究。从aeCt94发展到了aeCt2005,在2005年的《教育技术的含义》一书中,aeCt2005定义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2005定义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对象: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2)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3)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对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的创建、运用和管理。(4)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领域:研究和实践。(5)教育技术的三个范畴:创建、利用、管理。因此,为提升教育绩效,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并提高素养和能力。

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必备素质

当今,我们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同样也面临着信息化,在信息化大环境之下,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每个教师每天都会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如何及时地搜索、分析、整理、应用有用信息,成为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实践证明,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改革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恰到好处而又富有创造性地制作教学课件,并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提高教学课件的教学性和艺术性。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程度,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3建立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工作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在组织、经费、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在培训方式上做到科学合理,确保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1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培训小组

学校应针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成立专门的培训领导小组。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成立由分管院领导亲自任组长、教务处牵头、人事处协助、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培训领导小组,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同时,应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或课程,成立具体的培训小组,该小组应具备丰富的教育技术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拥有一支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的培训小组,发挥这支队伍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和充足的资金保障,专门负责全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培养这些方面的工作,专门承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师资培训任务。

3.2明确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培训目标

在每次培训之前,培训小组应进行调查研究,深入调查各专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的高低。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需要,确立准确的培训目标。如果高职院校教师具有学历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的特点,培训重点应放在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方面和使他们掌握好课堂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过程调控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优化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效果测评技巧等与课程教学有关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培养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的意识,侧重理论同时兼顾实践。如果高职院校教师是文科类教师,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一般不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也不是很强,那么,培训的目标就要定位在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会他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培训内容侧重实践,目标应侧重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3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评价考核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学院应同时制定一系列的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进行考核,可采取一个学期考核一次的方式,把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纳入年终考核与晋升晋级的条件指标之一,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情况纳入督导考核范围,以鞭策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技术水平。对新进学校的教师,在开展岗前培训时,应对其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培训,提高其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并严格评价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补课补考制度。

3.4采取操作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法

(1)举办专题讲座。根据培训的具体目标,培训小组可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邀请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或者在某一方面突出的专业教师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强化教师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术素质,增强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术能力。

(2)采用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法指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如何处理棘手问题的典型案例,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分析、评价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的培训方法。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不能随意捏造。案例要和培训内容相一致,培训教师则要组成小组来完成整个过程,包括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在集体讨论中发表自己小组的看法,同时听取别人的意见,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通过案例的研究学习,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教师要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案例,及时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并争取做到以此类推。

(3)实行师徒方式。这种方式是由一位在某一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或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负责指导的“师傅”的任务是教给受训教师如何做,提出如何做好的意见,并对受训教师进行鼓励。这种方式一定要有详细、完整的教学步骤。这样能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师徒”关系,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一旦师傅有人事变动时,学校就能够让训练有素的教师顶替他的工作。通过师傅的带领,从事教学实践工作,以此来促进徒弟的教育技术素质发展。

(4)鼓励教师自学。鼓励教师利用日常的空余时间自主学习。学校为教师征订一些专业报刊杂志和购置一些专业书籍,发放给广大教师,对积极学习者和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鼓励教师参加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探讨会、交流会、进修教育技术硕士。根据自学成绩,分别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是考核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应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促进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慧.高校教师现代教育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2014(12).

[2]董彦,孙宗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探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5):110.

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篇3

关键词:技术本科;现代职教体系;技术

作者简介:刘文华(1978-),男,河南商丘人,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技术教育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编号:10JDGC008)成果,主持人:夏建国;上海市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编号:79003099)成果,主持人:石伟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9-0047-03

现代职教体系是当前我国职教理论界较为热门的议题,也反应了实践领域的真实诉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也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未来十年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可见,现代职教体系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内容。

而现代职教体系,不仅要中高职衔接,而且职业教育要有本科层次,甚至研究生层次。在中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往往与“专升本”联系起来。正因为如此,在第一轮三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教育部要求学校明确在“十一五”期间不升本,在第二轮三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也要求学校在2020年前不升本。在2011年初,教育部在学校管理体制调整过程中,已把高职高专处、继续教育处划归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而大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则未作调整。由此可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似乎对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还未作明确思考和安排。而作为一种特点鲜明、相对“年轻”的技术本科教育,对于现代职教体系意味着什么?挤压?抑或拉动?[1]

一、现代职教体系析解

现代职教体系由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纳要》中体现而受到各方重视,“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提法,站在很高的政治高度,必将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但实际上,现代职教体系并不是一个新有名词,早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把它作为一个重要任务。现代职教体系,由三个意群词汇组成:“现代”,非古代、近代,是“时间”意义。“职教”,即职业教育,而非别的教育类型,是“属性”意义。“体系”,非单一的类型,而是整个职教系统,是“范畴”意义。

(一)现代职教体系蕴含技术教育

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和现实使用中,我们都已习惯使用“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但实际上,这个“职业教育”是一个大职教,既包括学校职业教育,也包括职后培训,既包括狭义的职业教育,也包括技术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技能型人才主要负责设备操作,动作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技术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技术型人才主要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以及解决一线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智慧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这两种类型的人才目前主要由职业教育培养,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使用的职业教育,实际上是包括了技术教育的。虽然从国际经验和学理上看,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差异迥然,但由于约定俗成的称谓运用甚广,我们可暂且抛离文字之辩。但我们应该明白,当前所提的现代职教体系是涵盖技术教育的。

(二)现代职教体系应至本科及以上层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现代职教体系提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它还提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要“协调”发展,而当下的状况则是发展不甚协调: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到重视,而专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则未获发展空间。而且,仅从职业教育体系的情况来看,目前仅有高中层次的中职教育和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而在广大落后地区,尚未大力发展初中层次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也没有对应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本科层次乃至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很明显,这个职业教育体系也是不完整的。从目前情况看,很多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学生都希望通过一定途径能向更高层次的教育求学,如果基于职业和岗位的职业教育仅到专科层次就不再有上升渠道,那么,高职毕业生只能去基于学科知识体系运行的普通本科院校就学,这既造成了人才培养上的混乱,使高职生难以适应,也是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类型:横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不是一种层次;而高等教育则是一种教育层次,而非教育类型,它既有专科层次,也有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符合高等教育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其层次也理应不仅仅局限于专科层次,可以到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因此,存在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只是缺乏比较统一的称谓,有的称为“本科高职”,有的称为应用型本科,有的称为“技术本科”。但不管用何种称谓,职业教育需要发展到本科甚至以上层次,这是毋容置疑的,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篇4

【关键词】教育技术;新课程;教育改革

一、教育技术的内涵

教育技术一词的定义,诸多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本上都是从教育和技术这两个词的定义开始讨论起的。然后在归结教育技术定义时又引用各个专家的不同说法。包括了国内和国外的,

1970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简称aeCt)的成立。aeCt成立后,致力于教育技术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分别于1972年、1977年和1994年三次提出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其中以1994年提出的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最为简洁、明确,最具有代表性。

国内的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从不同侧面对教育技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有代表性的论述主要有: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李克东,1998)

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何克抗,2002)

仔细思考各种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不管是aeCt的94定义还是国内各位专家的说法,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不仅仅就是简单的把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教育技术的一个含义是在教与学过程中应用的媒体及其开发与应用的技术。另一个含义指的是分析和解决教与学的总体过程,从而获得优化效果的系统方法,即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系统设计的技术。

二、教育改革的发展

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变民族命运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了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包括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等。近几年来,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新举措层出不穷,大多数都把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起点。从素质教育的深化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志了我国教育改革正走向良性轨道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三、教育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教育技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有着必然的联系。显然,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教育技术也有联系。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由“刺激———反应型”向“双向互动型”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要求教师真正地尊重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推理、归纳、实验等过程。那么如何做到将课堂动起来,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就是要运用多媒体去探索一些教学新方法,让学生的思维的空间扩大、变活。使学生成为课本的真正主人,成为教师的真正朋友。这里面说运用多媒体去探索教学新方法就符合了前面教育技术的两层含义: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用媒体的技术;二、析和解决教与学的总体过程,从而获得优化效果的系统方法。

其次,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换这一问题上来看,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水平的高低的原由中就包括:“教师需要理解和专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善于在汹涌而来的信息面前指导学生学会处理信息。”只有教师完全的掌握并熟练运用教育技术才能达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达到若干目标之一“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当然,仅这些还不能全面反映出教育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密切关系。教育技术本身也面临着改革。那么对于高中新课程改革来说从多方面够需要更先进教育技术的支持,对于教育技术来说正好趁着这场教育改革将自身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相互提高,相互促进。将全新教育技术融合到新课程改革中去,以取得整个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尹俊华等.《教育技术学导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2]李龙.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体系.chinaet.org.2005-6-10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moe.edu.cn.1993-02-13

[4]张巧英、庄如虎.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的转变.ep-china.net.2005-04-08

[5]基础教育改革专题.cqschool.com.cn.2005-04-11

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篇5

【关键词】教育技术;新课程;教育改革

一、教育技术的内涵

教育技术一词的定义,诸多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本上都是从教育和技术这两个词的定义开始讨论起的。然后在归结教育技术定义时又引用各个专家的不同说法。包括了国内和国外的,

国内的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从不同侧面对教育技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有代表性的论述主要有: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李克东,1998)

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何克抗,2002)

仔细思考各种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不管是aeCt的94定义还是国内各位专家的说法,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不仅仅就是简单的把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教育技术的一个含义是在教与学过程中应用的媒体及其开发与应用的技术。另一个含义指的是分析和解决教与学的总体过程,从而获得优化效果的系统方法,即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系统设计的技术。

二、教育改革的发展

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变民族命运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了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包括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等。近几年来,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新举措层出不穷,大多数都把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起点。从素质教育的深化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志了我国教育改革正走向良性轨道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三、教育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教育技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有着必然的联系。显然,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教育技术也有联系。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由“刺激———反应型”向“双向互动型”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要求教师真正地尊重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推理、归纳、实验等过程。那么如何做到将课堂动起来,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就是要运用多媒体去探索一些教学新方法,让学生的思维的空间扩大、变活。使学生成为课本的真正主人,成为教师的真正朋友。这里面说运用多媒体去探索教学新方法就符合了前面教育技术的两层含义: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用媒体的技术;二、析和解决教与学的总体过程,从而获得优化效果的系统方法。

其次,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换这一问题上来看,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水平的高低的原由中就包括:“教师需要理解和专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善于在汹涌而来的信息面前指导学生学会处理信息。”只有教师完全的掌握并熟练运用教育技术才能达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达到若干目标之一“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当然,仅这些还不能全面反映出教育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密切关系。教育技术本身也面临着改革。那么对于高中新课程改革来说从多方面够需要更先进教育技术的支持,对于教育技术来说正好趁着这场教育改革将自身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相互提高,相互促进。将全新教育技术融合到新课程改革中去,以取得整个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的胜利。

【参考文献】

[2]李龙.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体系.http://www.chinaet.org.2005-6-10

[4]张巧英、庄如虎.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的转变.http://www.ep-china.net.2005-04-08

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篇6

关于人才分类和教育分类,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多种分类方法。在这方面,已经有过很多文章作过阐述。自1995年起,以杨金土、孟广平为首的研讨组曾发表过三篇文章,即《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教育研究》1995年第6期),《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巧一16期,《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25期,《职教通讯》2002年第19期)。这些文章都提出了人才分类和教育分类可以相对应地分成四类,即学术型人才—学术教育、工程型人才—工程教育、技术型人才—技术教育、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这个分类方法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但也听到一些不同意见。一是认为杨、孟等人所提出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工业系统制定的,并不具有普遍性,难以概括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等方面;二是认为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属于同一类型,不应分成两类。本文针对以上意见就这方面问题作一些补充论述(对于“人才”的含义,我们一直按照广义的人才概念,将一切有知识、有技能的人都作为人才)。

一、为什么要把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区分开来?

人才分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为了把问题说清楚,本文将对形成技术型人才以前的情况作扼要叙述。

(一)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创造和科学知识的萌芽等因素,开始形成了古代的教育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以学习文字、书本知识为主的早期学校教育,一类是通过学徒制对劳动人民传授生产技能的教育(当时不作为教育)。前者逐步发展成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学术教育,后者是早期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

(二)大工业出现后,19世纪20年代开始培养一种能将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应用于生产实际的新型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把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培养这种新型应用型人才的两类教育区分开来,国外通常将前者称为学术教育(aeademieedueation),把后者称为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eation)。这种专业教育的内涵实际上包括工程和技术两个方面。

(三)形成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原因在于技能型人才某些岗位的智能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两个方面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自动化生产的发展使科学原理进一步应用到技能型人才的具体工作上(也可称技术领域),完全改变了原来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主要是提出了智能化要求;另一方面,生产工件不断向大型化、精密化、结构复杂化等方向发展,要求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提高技能等级。在教学计划中,如果要提高技能等级,就要把更多时间用于生产实习;如果要提高智能化方面要求,就必须增加足够的专业基础理论并相应强化文化基础知识,还要增加学会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性课程。但是,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无法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于是在20世纪40一50年代,很多发达国家把原来的职业教育一分为二,在提高技能等级方面要求仍由技能型人才担任,仍归属职业教育;而把提高智能化方面要求改由一种新型的技术型人才担任,培养这种人才的教育称为技术教育(介ehniededueation)。

(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促成了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eation)的分化,这是由于不论对工程和技术哪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工程方面,对理论知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仅就生产自动化这一个方面为例变化就极大。在大生产出现初期,自动化程度不高。19世纪后期,电机、电信等电气技术的创造发明促成了20世纪电气自动化的大发展,不论传动、调速、控制等技术都出现了质的飞跃。20世纪中叶,电子技术的应用促成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一,程序控制技术、遥控技术等应用使生产自动化又一次出现质的飞跃。这些都使专业教育的学习领域拓宽了,理论要求加深了。在技术方面,科学原理应用到技术领域后,增加了技术工作的复杂性,同时,由于对技能型人才提出更高技能要求,也要求专业教育进一步加强实习,提高技能。即使把专业教育的学制从高等专科提高到高等本科,也无法容纳工程和技术两个方面的发展要求。通常做法是把技术方面要求,例如第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等改由技术型人才担任。这样,专业教育就较少涉及技术部分,成为比较单一的工程教育,所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

(五)技术型人才的存在,可以使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都工作得更好有了技术型人才,工程教育可以把原;来专业教育中所学的技术课程,特别是实践性课程予以压缩,从而专心提高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着重解决工程方面问题。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将智能化任务交由技术型人才担任后,可以专心提高技能,也可工作得更好。

(六)杨、孟等人提出的人才分类和教育分类方法与国际通常分类方法相一致美国的工程教育与技术教育是区分的。美国普度大学(purdueUniversity)曾发表过多篇区分工程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文章,在这所学校内,这两类教育分属两个机构。英国有专门管理技术教育的技术教育委员会(介ehnieianedueationCouneil)。法国通过管理技术教育的“技术中学毕业会考”规定和发放“高级技术员证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1984年再版,介rnlinol-ogyofteehniealandVoeationaledueation,Re-visededition1984)中,第7条为“技术和职业教育”(teehniealandVoeationaledueation),第8条为“技术教育”(teehniealedueation),第9条为“职业教育”(Voeationaledueation)。明确技术和职业教育不属于普通教育,而工程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部分。

二、杨、孟等人的分类方法不仅适用于工业领域,也适用于非工业领域

人才分类和教育分类的发展变化从工业领域开始,然后影响到其他领域。在四类人才与教育中,主要是工程型人才、工程教育和技术型人才、技术教育这两个方面容易引起误解,认为只适用于工业领域。其实,这里的“工程”与“技术”都是广义的概念,并不限于工业领域。

(一)“工程型人才”、“工程教育”同样适用于非工业领域前文已说明,能将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是一种工程型人才,同理,科学理论、科学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也有其他领域的应用型人才。非工业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所从事的工作也可能采用“工程”这个名称,例如“菜篮子工程”、“希望工程”等。这些工程的规划设计者和部分管理人员都应是工程型人才。如果将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就成为系统工程。《辞海》对“系统工程”条目的释义是:“系统工程应用于不同部门和领域,形成工业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科技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社会系统工程等。”这也说明“工程”的概念不限于工程领域。#p#分页标题#e#

(二)“技术型人才”、“技术教育”同样适用于非工业领域技术型人才的产生主要由于工作岗位的智能化,这种情况在非工业领域同样存在。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后,掌握“技术”已不是工业领域所独有。例如,秘书工作要学会正确使用整套办公系统,国外通常称为掌握“文字处理技术”。同理,会计人员要学会掌握“数字处理技术”,服务人员要掌握各类服务技术等。此外,非工业领域也有一些人担任工程型人才的辅助工作,其中很多属于技术型人才。《教育大辞典》第3卷“技术”条目的释义称:技术是“为实现生产过程和非生产性需求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与手段的总和”,“可分为生产技术(包括各种机械和工艺过程)和非生产技术(包括市政、科研—文化、教育、医学等)”。

三、关于各类人才、各类教育的命名及其他

(一)关于各类人才、各类教育的命名这方面的命名是一个困难问题,因为工程、技术、技能这些名词的含义是交又的。不仅工程与技术两者的含义有交叉,技术与技能的含义也有交叉。技术这一名词的最初含义是技能型人才所掌握的经验技术,指通过反复练习所形成的工作经验和熟练技能,至于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应用到技术领域所形成的理论技术仅有一百年左右历史。而且,技能也可以分为心智技能(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运动技能)。这两个术语与理论技术和经验技术的含义明显是交叉的。现在采用的方法是尽可能沿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如四种类型教育—学术教育(academicedueation)、技术教育(teehniealedueation)、职业教育(Voeationaledueation)都是国外通用名称,只有工程教育这个名词国外使用的面并不很广,较多地仍然沿用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这个词。考虑到在出现技术教育后专业教育这一名词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而且我国的中等专业教育已办了半个世纪,属于技术教育。因此,不宜沿用专业教育这一名词,应定名为工程教育。人才类型的名称一般与教育类型相对应。学术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工程教育培养工程型人才,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但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不宜称职业型人才,因其含义过广,宜改为技能型人才。

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篇7

1.1信息技术的定义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1.1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1.1.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1.1.3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1.1.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1.2信息技术的分类

1.2.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1.2.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

1.2.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1.3信息技术的特征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3.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1.3.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2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2.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2.1.1教育信息化“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①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③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④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⑤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⑥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⑦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⑧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⑨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1.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2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2.2.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①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2.2.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同时,为了实现创新教育,必须抓好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创新素质不会凭空产生,它必须在创新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创新过程逐步培养;创新方法的掌握、创新技能的形成,必须灵活采用多种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篇8

 

一、探讨教育技术本质的方法论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认识论的指导,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认识也需要相应的认识论。本文以认识一般事物本质的过程为基础来探讨教育技术的本质。

 

(一)认识事物的两个思维阶段

 

认识事物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主客观之间的矛盾,认识的目的是形成一定的概念,并使主观的概念与客观的事物达到辩证统一。这一过程,要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但是,人们常习惯于把理性认识看成一个阶段,不区分它内部存在着的两个不同思维方式的阶段,以为通过一次性的飞跃就可以得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种对认识的阶段和概念的发展的忽略,阻碍了对教育技术本质的深入探讨。

 

马克思把理性思维过程明确地表述为两个阶段。“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这样,就把整个理性认识分为了由感性具体到抽象思维和由抽象思维再到具体思维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一般被西方哲学称为知性思维,这里称之为“经验理性”,它是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后一阶段一般称为理性或辩证思维,这里把它称之为“理论理性”,它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认识的产物也是概念发展的两个阶段:由感性具体到抽象思维的阶段获得的认识成果是抽象概念,其基本特征是具有抽象普遍性;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阶段获得的认识成果是具体概念或辩证概念,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具体普遍性。

 

抽象概念一般不能很好地解决主客观之间的矛盾,因为它本身有着局限性,一般只限于描述事物的某些部分,不能反映事物的普遍特征。理论理性思维突破了上述局限,使其产物一具体概念更逼近客观现实。它通过对抽象概念的扬弃将其作为一个积极成分包含于具体概念中。

 

(二)事物的质和本质

 

事物的质和本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质”,是“指事物在性质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规定性。……事物的质取决于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的矛盾,而这种特殊的矛盾构成事物的本质。因此,质和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质比质更深刻质的基本特征是:其深刻性处于现象与本质之间,是无矛盾的规定性,体现事物的性质、特征,以与他物相区别。和抽象概念相比较,它属于经验理性思维,从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表象中分析出固定的静止的规律来,反映处在一定关系中的事物的一定侧面的同性,主要是事物的区别分析。在比较中可以看到,抽象概念反映和趋近的是事物的质。

 

本质“是决定物质体系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向的一些深刻联系、关系和内在规律的总和”,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具体概念是以具体、紧缩的形式反映事物内外矛盾整体的本质规定的思维形式,是多样的统一。而且,具体概念之相对于抽象概念,如同本质之相对于质一样,更为深刻。可以说具体概念反映和趋近的是事物的本质。

 

(三)对教育技术本质认识的方法论

 

目前我国探讨教育技术的本质多数是对“质”的研究,是对教育技术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技术的特征进行的研究,而对教育技术的本质研究并没有深入展开。本文以教育技术现象为着眼点,以教育技术的本质为引线,借鉴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教育技术的本质。

 

二、教育技术现象

 

教育技术现象是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技术”使用现象,因此教育技术现象是教育现象的一种“子”现象,有教育技术现象必然有教育现象,而有教育现象却未必有教育技术现象。因此,我们探讨教育技术现象必然要和教育现象结合在一起,必然要从教育现象中区分出教育技术现象。

 

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在教育现象出现的时候教育技术现象就已经客观存在;美国学者则把在近代教育中出现的技术现象归结为教育技术现象。这两种划分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之处在于国内和国外学术界对教育技术采取了不同的定位:一种是广义教育技术;一种是狭义教育技术。广义教育技术虽然把教育技术现象扩大,然而对这样一个庞大的领域进行划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狭义的教育技术划分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教育技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色。

 

描述教育技术现象要与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相结合。美国学者把20世纪初期教育领域兴起的“视觉教育”运动当作教育技术的开端,认为教育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沿着“视觉教育一视听教育一教育技术”这一轨迹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教育技术、个别化教学技术和教学设计逐步融合,直到20世纪70年代,教育技术才成为一个包括媒体教育技术、个别化教学技术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的整体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现象在上述的历程中表现为三种形态:直观教育到视听传播体现的是有形的物质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个别化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育中体现的是有形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并形成相应的技术制度;系统理论影响下的教学设计体现的是教育中技术思想的使用。因此有形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技术制度和技术方法的融入是教育技术现象区别于其他教育现象的三个根本特征。教育现象中凡满足上述三个特征之一者都可以归结为教育技术现象。

 

三、教育技术的‘质”

 

关于教育技术“质”的研究权威机构应该是美国aeCt组织,他们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关注。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他们对教育技术领域进行了多次限定,了很多有关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其中在我国最受人们重视的是aeCt的1994定义。目前在我国教育技术界影响很

 

深很广的一种译法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一定义,清晰地描述出了教育技术和其他现象的不同,归纳了教育技术的归属和定位。对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理论指导。

 

四、教育技术的本质

 

我国学者刘美凤在多篇文章中都将教育技术定位于“技术”,该提法得到了我国教育技术学者的认可。本文结合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技术的本质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的前提之一:教育技术是技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技术本质研究可以借鉴有关技术本质的研究成果。

 

(一)马克思对技术的本质的认识

 

马克思对技术进行的研究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就有所体现。在这部书稿里,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在人与大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的本质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关系。只有从上述两种关系出发,才能从总体上把握技术整体,把握技术与人、社会和自然所构成的综合体,才能揭示出技术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始终以普遍、辩证发展的原理去考察技术,把技术和社会生产、现实社会诸因素联系起来,从技术的依存性来考察技术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对技术的本质的认识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他认为,人不是由一系列固定不变的可描述的特征定义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也不把技术简单地看成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物,而是某种深层关系的体现。技术的本质不是某种抽象物,它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客观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技术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如他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阐述的“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二)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认识

 

海德格尔早期并没有对技术进行研究,但是在技术无孔不入的时代,技术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了直接左右人类命运的力量,技术必然会引起海德格尔的注意,促使其对技术进行深入的思考。

 

海德格尔认为,对技术的哲学反思必须就现代技术的本质和根源进行深入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技术与人类命运的关系。故此,海德格尔从剖析“流行观念”开始,逐步探讨现代技术的本质。

 

所谓“流行观念”是指当时已经成熟了的关于技术的定义,归纳起来可以表述为两种观点:(1)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2)技术是人的行动。海德格尔把上述两种定义称为工具性的和人类学性的规定,称之为“流行观念”或“旧的学说”。海德格尔认为,关于技术的这种工具性的和人类学的定义都有一定的道理,他们可以解释早期技术和现代技术,同时他们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设置目的、创造和使用有关的手段,都是人的行动。

 

但是,“熟知并非真知”,正确和真实之间是有区别的。正确只表示了一种不错的判断,但这种不错的判断可能并没有触及事物的本质。“唯有真实的东西才把我们带入一种自由的关系之中,即与那种从其本质来看关涉于我们的关系中。照此看来,对于技术的正确的工具性规定还没有向我们显明技术的本质”。因此,“为了达到这本质,或至少达到接近这本质,我们必须穿过正确的东西而寻找真正的东西”。

 

海德格尔通过事例验证和引用诗人里尔克的话揭示出:技术所到之处,无不构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某种新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技术的本质呢?海德格尔认为,“本质”的含义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那样是与现象相对的概念,而是一种展示方式或“现身方式”。追问技术的本质,就是追问现代技术所开启的存在世界如何显现自身的。

 

现代技术作为一种展现方式,它不是自然界中花开花落、草木枯荣的那种自然展现,而是征服、利用、控制、挑战,迫使自然和人类都进入非自然、非本真的状态。这种挑战的特征在于“限定”和“强求”。

 

1.限定

 

“限定”事物意味着从某一方向去取用某物,从某种有用性和功能性来评价和定位某事物,如此一来事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就荡然无存。技术的这种限定,不仅作用于事物,而且还作用于人,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技术时代里,人成了技术的动物,一切外在事物的价值都是由满足人的暂时需求而给与评价,事物存在的价值也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人只从技术的标准、技术的视角看待事物,市场价值、个人需要的满足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原本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人,在技术社会中变成了只从技术的狭隘视野看问题、思考问题的人,人变成了一种技术动物。

 

2.强求

 

现代技术是一种挑战自然的工具,它限定自然,也按照特定的要求去“强求”自然,向自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干扰事物顺其自然,按其本性的展现方式。

 

以上对技术本质的分析表明:“唯一地从技术交往中得到自己的规定性的事物,被降格为单纯的物质和材料(a),这只有通过消灭他们的天然的和自主的本质,即通过齐一化才能被达到(b)。这样就有可能为一定的目的而把事物功能化(c),这仅由于人的绝对性的要求,即通过世界的对象化才是可能的(d)。这对象化是与事物和世界的纯计算的交往的前提条件(e),纯计算的交往确保了人的有意识的贯彻和统治(f)。以这种方式,事物在纯粹的可生产性中构造自己,并成为劳动的单纯的物质,这样就听任耗尽和替代。”岡

 

(三)本文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认识

 

抛开教育技术的归属、定位、研究领域等问题,仅从教育技术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联系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技术社会,对培养人的领域进行的技术处理,是人对人进行理性控制的手段。这是因为,教育技术有以下特性:

 

1.历史性

 

教育技术是历史的,它的产生和演变是和时代分不开的。教育技术产生于技术时代,是技术理性逐渐发展的时代,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必然带有技术时代的色彩,带有技术理性的色彩。教育技术是理性控制人的工具,是促使人适应社会的工具,是技术改造教育的工具;教育技术工作者是技术工作者,是一个具有狭隘视野的人,是一个“技术人”。

 

2.时代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技术和教育是同源的,但是为什么教育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教育技术很少受到人们的注意?教育需要技术还是技术改造教育,还是两者兼有?为什么教育技术在技术时代产生?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到历史中找答案,只能到技术时代找答案。因此教育技术的历史和技术的发展不谋而合,教育技术是技术时代的产物,教育技术的本质发展和时代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3.社会性

 

教育技术的实践是什么?当我们打开教育技术的定义时,一长串的“为了……”进入我们的眼帘:教育技术就是“为了……”,教育技术的实践就是“为了……”,可是教育技术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吗?表面看来也许是这样,但是当我们对比有关教育学对教育技术的思考时,深层次思考教育技术时,得出了新的结论:教育技术是为了社会,是为了社会的发展,是为了社会机器的有效运转。

 

4.技术性

 

教育技术定位于“技术”是很多人知道的,但是多数人都不知道技术尤其是现代技术是什么。技术是手段,当代技术是“控制”。当我们把教育技术和技术定位统一时,教育技术又是什么?教育技术是手段,教育技术是“控制”。

 

(四)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

 

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一种,它也深深地带有现代技术的烙印,形成了一些特征:

 

1.物质化

 

在现代技术的限制下,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自身的质、自身的独立性、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被当作单纯的可加工的物质,成了遭受技术暴政的物质。教育技术就是一种暴政的现代技术,它把对象看成是物质一样的东西,它像对待自然一样对待它的研究领域,而忽视了研究领域中人的主体性。在教育技术作用下的人不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是可以计算的、可以被改造的物质。我们以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为例,虽然每个教学设计模型中都包含学习者分析,但是那是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认知能力起点等的量化或者说精确化的分析,只是把学生当作一种可量化的客观存在一物质。

 

2.功能化

 

在技术世界里,万物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被用特定的需求、特定的功能来衡量。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技术,也具有类似的倾向。教育技术的核心方法一系统方法就是这样对待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在系统方法中各个构成要素的意义要服从于整体的意义,各个要素的价值由整体价值来决定。以教学设计为例,在教学设计中,包含了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学习者、教学策略、评价等客观教学要素。这些教学要素的价值是由整个教学系统来决定的,每个教学要素不具有自身的绝对价值,只具有相对的价值,甚至学习者在教学系统设计中也不具有主体地位,其真正的主体是学习需要,是教学系统的功能。

 

3.主客两极化

 

在技术的世界里,人的本质发生了变化,技术人成为实际的第一主体,与他们相对的其他存在物都成了客体,技术人具有相对于其他存在者的优越性,人成为超越其他存在者的特殊存在,一切事物的意义都在技术人这里生成并得到证明,技术人成了存在者本身关系的中心。教育技术也是主客两极化的技术,在教学系统设计中,教学设计者具有优越于其他工作人员的地位,可以指导一些学科专家进行工作。在教学设计中,教学设计者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还包括有关的工作人员,甚至学科专家的工作也在教学设计者的指导下进行。

 

4.理性思维

 

在技术的世界里,理性思维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现代技术,抛除了理性思维就不能进行。在技术过程中一切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去做,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理性思维还包括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教育技术虽然也提倡一些经验类的技术,但是在教育技术领域并不是主流,占主流的是所谓的科学化的技术过程、科学化的决策过程等。

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篇9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75-01

在教育、教学领域,用最高效的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认知过程,实现教学目标是每个教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交互性正在该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产生的"感觉相乘"效应人类对于信息的感知和接收主要由五个感觉器官完成,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其中视觉和听觉占了接收信息总量的94%,很显然,视觉和听觉的相互影响对人类记忆驻留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今成为信息领域大热点的多媒体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多种媒体的结合和利用。由于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同时刺激人体的各感觉器官,尤其是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从而大大增强了对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多媒体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或说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某种初级阶段,在这其中有两种主要的应用:课堂演示应用和个人自学练习应用。课堂演示应用的特点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由授课教师控制,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传授的知识。这种应用的设计着重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力强化和支持。

现在,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处于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的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接下来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信息技术走进语文教学是历史的必然,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

因此,针对这些现象,利用正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途径改变这些现象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以下笔者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出有效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增强理解力

语文是一门非常丰富的课程,其容纳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以及历史名人、名事,是我国重点教学课程之一,但是,由于语文课程的情感非常丰富,而许多情感大多都需要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才能够完全地理解课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前,教师可根据语文课程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情境教学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时,需要注意情境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利用吸引力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有效作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图像、声音等功能来创设教学情境。

2.利用多媒体技术相互协作,调动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态,拓展思维,提高对语文课程内容的消化能力。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应与学生多进行互动,增强沟通与交流,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例如,教师在根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网络课件,利用课件的形式来呈现马克思生前的种种贡献,但是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可将其中一部分的课件制作工作交给一小组的学生,学生小组的选择为了公平起见根据每组轮流而来,教师将课件的制作工作交给学生后,可指引学生上网去搜查马克思的生平资料以及种种事迹,然后再将搜查资料交给教师进行整合。

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出课程问题,开发学生思维

语文课程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还要加强学生对隐藏含义的理解,隐藏含义是在语文课文中时常出现的隐喻表达方式,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学生来说,往往难以看懂字里行间中真正的含义,只能看懂字表面的浅层含义,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些含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片功能,将语文短句进行提炼,再根据语文短句提出课程问题,让学生能够根据一段看似普通但实际具有隐喻的短句进行反复的研究与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篇10

关键词:中职卫校;青年教师;教学艺术;技巧

近年来,中职卫生学校生源稳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师队伍也逐渐庞大,中青年教师成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其中大多数专任青年教师是来自医学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教学能力比较低,教学实践经验比较薄弱,因此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成为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主要内容。教学艺术是每个教师必备的素质,只有努力学习和掌握教学艺术技巧,才能提高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探析教学艺术的科学含义,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组织管理三方面探索青年教师应用教学艺术的技巧。

一、教学艺术的科学含义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同一般文化艺术相比,教学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教学目标的从属性;教学艺术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活动带有特定的艺术性。笔者认为教学艺术是一种从属于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的艺术,亦即教学的技能、技巧及艺术感受。教学艺术的含义有狭窄的不同,平时我们说的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主要指教学的艺术感受,是狭义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在广义上说,包括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形成的技能技巧。笔者认为取其中义为好,以区别于一般的教育学理论,突出技能、技巧的艺术感受的特征,即从技能、技巧、艺术感受角度形成教学艺术概念。对理解教学艺术的深刻含义很重要,概括地说教学艺术从属于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又有自己的艺术特性。教育既然作为一门艺术,就应该有它自己的系统。由于教学艺术包含广博的内容,可以对它进行多角度的分门别类;又因为教学艺术从属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这就提示我们,应该从与教育活动、教育学相关的艺术角度探讨教学艺术的系统。教学艺术包含一般的艺术,如语言表达艺术、书写艺术等,具有综合艺术特点,然而这些艺术又融汇于教育学、心理学与组织管理学艺术技巧中。所以,青年教师仅有专业知识还不行,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教学艺术,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教育学技巧的应用

教育学技巧就是“怎么教”的教学艺术问题。教学活动受教育规律的指导,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方法可以套用,因此,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做知识的搬运工、教科书的传声筒。每上一堂课,就是一次创造性劳动,一次艺术的加工。青年教师必须熟练教学理论,系统了解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专业的特点,熟悉教材,进行最佳教学方案设计与研究,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育规律和教育学技巧的灵活运用就是最基本的教学艺术成分,掌握教育理论是形成和发挥教学艺术的前提条件。当前教育学理论发生了深刻变革,产生新的教学论与教学法,如“角色扮演法”,“微观互动教学法”,“pBL教学法”,等等,探讨如何把教学从传授知识为主转移到重在开发学生的智能为主,或者说既传授知识,又发展学生智力,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与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的作用贵在一个“导”字,正是有了教师的讲授和指导,才使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如果只是让他们自己阅读教材,则多数人难于理解和接受知识,必须提纲挈领地讲授教材,并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介绍学习方法,突出重要概念,重要的代谢过程,加深理解,学会归纳,全面理解,重点记忆,并通过复习题启发学习,巩固所学内容,对“差生”加强辅导,这样不仅能提高讲课效率,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即“授渔”,而且学生的反映也会比较良好。教学艺术就是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是教育内容的艺术升华。

三、心理学技巧的应用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教学过程有丰富的心理活动内容,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心理接触和作用。教师必须掌握心理学技巧,有效影响、组织管理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通过心理技巧的应用能处理好师生间的相互作用,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感人,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样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心理艺术的内容很丰富,如教师如何吸引和感染学生,如何进行师生间心理交流和对话,如何在教学第一次活动中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何建立教师的教学威信,等等。学生的心理受年龄、时代、民族和社会的影响,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有广博的知识面。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态,有针对性地应用心理学技巧,才能获得预期效果。智力性的心理因素和非智力性的心理因素相互联系,同属于教育主体———学生的基本心理范畴。以往教学着重于思维、记忆等智力性心理因素的培养,对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因素重视不够,如对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他们的智力、知识水平都比较低,若由此推论他们学习一定很困难,难得成才,这样估计就是忽略对他们学习心态、学习努力程度作用的考虑。中职学生虽然智力基础相对差,但学习成才、为社会服务的愿望强烈;同时由于基础较差,学习感到困难,往往有些自卑感。因此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及时鼓励,使他们形成自信、自尊的心理,消除自卑感,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勇敢追赶现代科学知识的潮流,努力学习,以勤补拙,促进智力因素的转化和发展。学生的进步也体现了教学心理艺术的奥妙,应用心理学技巧往往事半功倍。

四、教学组织管理技巧的应用

教师讲授及指导学生学习是教学管理的过程。教学组织管理是教育、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相互渗透,要上好一堂课并非易事,教师要有驾驭、调节课堂学习气氛的本领,把握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并根据学生的表情反馈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环节,掌握教学的主动权。这种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的技巧也是一种艺术。对学生的教学管理、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现代管理知识的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渗透,这类知识对教师上好课大有裨益。发扬教学民主,是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开班干会了解学生的意见,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做工作,多了解,多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促进他们进步。学生对教学反映的意见,能够启发教师思考和发现,集中大家的智慧改进教学,也就是提高了教学艺术。教育学技巧、心理学技巧、教学组织管理技巧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是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的。如以提问这种教学的手段为例,其目的有的是造成悬念,激发兴趣,有的是启发思考,加深理解,有的是出于维护教学秩序的需要。“留心处处皆学问”,三尺讲台是教学的艺术舞台,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传授的信息量大增,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可以省去一些教师的讲授,但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知识与信息,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课堂讲授仍然是最重要的基本功。要上好一堂课,青年教师应修好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这些知识是形成教学技巧即教学艺术的基础,但学习这些知识并非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或一次学习就能学好的,教学艺术的提高有赖于教学实践的锻炼。

总之,教学艺术可以被认识与学习,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作者:刘庆苗单位: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