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3:57

社会教育理论篇1

一、全面地把握社会理想的构成,树立科学的社会理想教育观

社会理想的概念十分广泛。它涉及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人们对社会理想的理解歧义颇多,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对社会理想的正确认识和宏观把握应围绕着这样一个基本核心,即社会理想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总体设计,和社会成员对此设计的奋斗目标的共同追求。社会理想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从理想所属的对象(主体)来看,可分为社会的理想和个人的社会理想。

社会的理想对个人来说,是前进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对社会来说,则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设计,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它们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离开了未来社会的理想,个体的理想追求就会偏离社会发展的轨道;离开了个体的理想追求,社会的理想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社会理想是社会的设计与个体的追求的统一,亦即社会的理想与个人的社会理想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的社会理想仍属于个人理想的范畴,它与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是并列的关系。那种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割裂开来甚至绝对地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一种机械的观点。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社会理想无论是社会的设计,还是个体的追求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文化的、道德的等方面的理想。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理想却往往仅指政治理想这一方面,这显然是不够的。还有的把道德理想仅仅看成属于个人理想的范畴,这也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政治理想在社会理想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也不否认道德理想在社会理想中的重要意义,但我们毕竟不能以偏概全,以部分等同整体。

我们探讨社会理想的构成,是为了确立全面的科学的社会理想观。科学的社会理想观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其一是社会理想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律和时代的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其二是社会理想必须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够成为一定社会、阶级、集团成员的共识并为之奋斗的目标,使其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一定社会、阶级的绝大多数成员对社会设计的认同和对奋斗目标的追求,就凝结成为一种共同的理想。我们今天所说的对青少年的社会理想教育就是特指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一共同理想的内涵,我们就会发现,它涉及到社会理想的各个方面:政治上民主、经济上富裕、科学文化发达、社会文明,等等,并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线,贯穿在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对青少年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就在于通过这一共同理想的教育,把社会的理想内化为个体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的实践,使自身的精神需要和追求目标调整到社会理想的轨道上来,使青少年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规定。社会理想教育是一项旨在培养有理想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

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初见端倪。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青少年将是被争夺的主要对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来。因此,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几种错误认识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否定社会理想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以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来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科学性;三是以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不合理现象来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等。这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通过社会理想教育实践逐步加以澄清和解决。

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我们在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中,必须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最高理想都是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就是我们党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这样一些具体的现实的奋斗目标相结合的产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现阶段我们所进行的社会理想教育就是要用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去动员和鼓舞青少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中去,最终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是社会理想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发展可能性的预测和理论的概括,科学的社会理想是明天的现实。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中,既要坚持社会理想的科学性和原则性,又要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社会理想和社会现实的辩证关系。不能因为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以及某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存在而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产生怀疑,更不应该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丧失信心。邓小平在1989年曾指出,“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注]。对我们来说,可谓语重心长。

三、从青少年的理想特点出发,提高社会理想教育的针对性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理想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社会理想的形成是以对社会理想的认知为基础的,这是个体社会理想形成的准备阶段。在此基础上进入社会理想的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理想是与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密切关联的。随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理想教育的促进,个人理想升华到高层次阶段,表现为对社会理想有着内在的体验和行为上的追求。低层次理想的发展孕育着高层次理想的胚芽,是高层次理想产生的基础;而高层次理想的产生是低层次理想的升华。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必须根据这一特点,欲高先低,循序渐进。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理想教育,首先必须科学地确立社会理想教育的目标。社会理想教育目标的确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面向共产主义的未来,遵循青少年社会理想形成的发展规律。我们要通过社会理想教育,使青少年树立科学的社会理想观,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社会理想教育根本目标之所在。当然,社会理想教育目标可以进一步具体化、层次化。青年和少年有不同的要求,工人、农民和青少年学生也有不同的社会理想,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只要愿意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就应该团结起来,共同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奋斗。

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就必须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把握社会理想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社会理想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信仰、不同经济利益、不同职业的人们可能有不同的社会理想观。就是处在同一文化环境中,人们的社会理想也不尽一致。在我们的社会中,能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只是少数,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则是全体人民都应当而且能够达到的要求。它本身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基矗。因而,在社会理想教育中必须用共同理想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导不同思想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社会教育理论篇2

关键词:社会分层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纺锤形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062-02

面对我国新的任务新的要求,针对目前社会结构的特点,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社会调解功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在社会当中,由于社会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社会成员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同,造成了各个社会成员所占有资源存在普遍的差异。社会学家将地质学中原指“不同地质构造的层面”的“分层”一词套用于此,故而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理论。即将社会成员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层次和等级的过程与现象。本文从社会分层角度对思想教育的社会调解功能加以分析。

一、李强教授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概述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学者往往会向着新的社会结构变化。在此,笔者比较赞同著名社会学家李强教授的观点。李强社会分层理论是基于经济收入来划分的。李强教授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方法,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的职业数据计算,发现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整体呈现出一个“倒丁字形”。目前中国社会存在一类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又拥有众多人数的巨大群体。该群体内部的社会状况高度一致,即为倒丁字的那一横。同时,中国还拥有人数不多而且社会经济地位多层化的一系列的群体,累叠起来即为倒丁字的那一竖。这无疑是比“金字塔”结构更危险的社会结构。

1.“金字塔”或“倒丁字”社会结构的基本矛盾

在“金字塔”社会结构中,极少数处于社会经济地位顶层者在极力维护自身固有利益的同时也在尽力扩大自己的利益。随着上位者的利益扩大,使得基层的下位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处于中层的社会成员及处于基层的人数众多的下位贫困者为了得到足够的社会资源则会想尽办法往金字塔顶端钻。不难看出,在这种情况下底层越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也就会越大。现下,中国的社会结构是比“金字塔”结构更尖锐的“倒丁字”结构,巨大的社会经济底层人数使得中国目前的社会存在明显的潜在危机,更易发生难以调节的社会冲突。“金字塔”结构或是“倒丁字”的社会结构造成的典型负面影响是使大部分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社会成员中极少数人的手上。直接导致不同社会成员因其所在的社会层面不同,所拥有的获取社会资源自然而然的不同,造成富者更富,贫者越贫的恶性循环。长时间的积累不仅使得社会分层化愈来愈重,即从“金字塔”社会结构发展成更加不平衡的“倒丁字”社会结构。而且,随着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处于劣势者的生活状况会愈来愈差,从而负面情绪不断的积累,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消极影响。

2.“纺锤形”社会结构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相较于“倒丁字形”或“金字塔形”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纺锤形”则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无论在怎样的社会形态下,一支拥有庞大数量的中产阶级无疑是社会能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该群体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差异性不大,同时亦可以满足其自身的生活要求,使得成员之间的矛盾甚微,融合性强。相较于下位者,中位者拥有一个较为满足的生活状况同时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具有较强的维护意识。所以,在面对社会矛盾与冲突时,他们会普遍持有保守态度,会更倾向于理性选择。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使得这一层次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稳定性。当这一阶层变为社会的主体时,发生矛盾冲突的概率会变得特别低,这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是极具有积极作用。无疑是我国当今社会形式向“纺锤形”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当下畸形的社会结构正常化应具备的条件

现下国内无法办到使下层等级的人群对于他们目前的地位特征达到认同的程度,而直接导致上层阶层成员利用其自身的权力与地位对不安于现状的下层人群强力镇压,其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的可持续的方法。这无疑使社会矛盾越来越僵硬,最终达到无法调节的地步。目前,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将不合理的“倒丁字形”或“金字塔形”社会结构向科学合理的“纺锤形”发展。要使中国社会结构往“纺锤形”方向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现在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结构由“倒丁字形”向“纺锤形”转换是中国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针对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成功转化为“纺锤形”社会结构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至少要满足三点。

第一,积极发展中国经济。在当下这种社会成员间的社会资源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矛盾愈发激化的情况下,发展经济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基础。只有使社会总体资源得到保证,使得人均所得的社会资源普遍升高,从而下层者可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才能实现消除社会矛盾的根源问题,还能实现下层者向中层流动的可能性。

第二,要保证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主要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及社会成员与外部的正常有序的状态。社会是由众多的个体的集合体,个体的行为对于整体的影响是必须由强硬的社会制度和规定来规范的。社会的稳定性关乎国家的法律是否可以具有有效性,国家的成员是否可以履行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稳定性是实现社会发展前提。这两点也是政府管理部门所负责的首要任务。

第三,为保证利益可以往下流动,利益的向下流动是实现“纺锤形”社会结构的核心步骤。在社会资源充沛社会稳定的情况下,若不能实现利益向下流动只能使上层者聚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下层者还是保持着糟糕的生活状态,下层者的“仇恨”心理只会更加严重,反而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只有实现利益的向下流动才能保证下层社会成员得到足够的社会资源,进一步向中层发展,减少下层贫困社会成员的数量,使人们渐渐向中层涌动,最终达到“纺锤形”的社会结构。这也正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做到的,也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纺锤形社会结构中的调节功能

如何使社会下层人群接受现下中国的社会结构,同时上层人积极配合社会结构向正确方向改变的工作,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团结安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第一,通过上文所述,不难看出稳定下层人群的情绪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到达的第一目标。由于社会资源分配的极不合理性使得大量社会下层人群所占有的社会资源远远不及极少上层人群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由于中国现如今的总体社会资源不足,引出了下层人群不满情绪的根源所在,即为下层社会成员难以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长此以来,大量存在的贫困人群会大大消减国家的凝聚力。与此同时,贫困人群由于长期的消极态度所致,难免会发生不理性并危害到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使社会秩序难以统一管理。所以当务之急即为建设完善的健全的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制度。在满足他们基础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为该群体提供如最低保障制度、农村扶贫脱困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济制度等保障条例。实现让下层人群的生活质量向中层人群靠拢,提高这类人群的社会兴奋感,安抚他们的消极情绪,达到缓和社会阶层矛盾增大社会稳定性的目的。

第二,在保证下层群众安定的同时,也要动员他们积极争取其自身利益。为了使下层群众思想达到积极争取的这一高度,首先要使他们了解上层人群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增进两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引导下层群众对于收入分配的差异性和现在所出现的两极分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进而缓和不同社会阶层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在保证上层群众与下层群众相互了解的前提下,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下层社会成员的思想素质。凝聚弱势社会阶层内部思想,提高这一社会阶层的影响力,从而为争取利益下流奠定基础。召集此社会阶层的社会成员共同通过合法的途径争取自身的利益,集体向执政团体发出呼吁,引起社会全体成员的重视。此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要让该阶层的人群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其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动员这一阶层人民接受教育,通过提到自身的素质修养,丰富思考角度来提高自身的价值。以知识为武器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现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得到质的改变。着重强调争取途径的合法性,避免由于下层群众通过不理性的争取途径而导致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第三,通过思想教育使上层人可以学会割舍利益,达到利益向下流行的效果。这不仅需要政府推出强有力的相关政策,使上层社会人群的思想上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前者而言,国家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规范分配标准,在达到基本的按劳分配的条件下,实现公正,公平的二次分配。将上层群众的资源与利益通过规范的分配秩序流向下层人民,进而减少上下阶层的收入差距,充分合理地利用税收政策来调节社会之中的资源财富分配。通过法律确立相关制度无疑是使社会资源向低收入人群流动,减小社会收入两极化的最有效的方式。对于上层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必要的,如若可以起到使富人们主动将利益割舍给贫困人民的效果,这不但可以使社会资源均一化进程加快也能有效地缓和了社会上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偏见与矛盾。相关部门应大力开展相关的思想改革,弘扬社会慈善事业的伟大高尚意义,培养上层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多开展相关的慈善活动,并要适当地奖励以与社会名誉相关的奖励。由上可知,公平公正的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与相应的慈善活动是缩小社会资源不合理分配和经济收入两极分化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建设科学合理的纺锤形社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调节功能,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所以,思想教育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加以构建,才能保证其调节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强.社会分层与小康社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王小章.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一个理论的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1(1).

[3]莫秋婵.建构橄榄型社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嘉兴学院学报,2006(5).

[4]李辽宁.社会分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社会教育理论篇3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社会制度;法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064-02

作为西方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亚里士多德在许多学科中,如哲学、伦理、物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开创性的意义,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中《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之一,被评为专门的政治学研究的“创始之作”[1]。《政治学》一书内容基本涵盖了希腊城邦生活的全貌,论及了奴隶、致富的方式与方法、财产制度、社会制度以及对当时希腊世界几个城邦政治制度的评述,城邦教育的设计与城市的规划等等。其中亚氏的社会制度思想、独特的法制理念与教育规划,使其与其师柏拉图区分开来,独创了属于亚氏的社会体系。

一、社会制度

《政治学》一书中开篇论述了社会制度几个基本要素:家庭、村坊、城邦、个人。首先亚氏定义城邦本质为一个社会团体,至高而广涵。其次在论述城邦形成过程中,论述了两种关系,一种是男女关系,另一种是主奴关系,这两种关系组成了家庭,在家庭中有三种关系:主奴关系、配偶关系、亲嗣关系。家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形式。若干家庭联合的初级形式就是村坊,而城邦就是村坊的集合。至此,社会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而城邦的目的不同于家庭,其目的是为了一种优良的生活,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在三者排序中,亚氏认为城邦本性上先于个人和家庭,以正义为原则,其衍生的礼法可判断曲直,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通过对上述几个基本要素的论断,在卷二中,亚氏借批驳柏拉图的城邦过度划一和妇孺公有,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社会制度体系。亚氏理想中的社会制度,非妇孺公有,这个社会中存在不同的品类的人,存在着普遍的友爱精神。政治社团的组合方式必居其一:一切东西归公、完全不归公、一部分归公,而柏拉图的公妻制度实际上是不可实行的,其并未做出应有的详细的说明,过度的划一化会使城邦本质消亡。一个城邦必须由不同的品类组成,过度划一不是良好的政策。而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人们都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事物。柏拉图的社会制度还会遭到一些其他诘难,如人们不知相互间亲属关系,这样会使伤天害理的罪恶容易发生,违背伦常,而妇孺公有的社会中,友爱精神一定削弱,而友爱削弱不利于内讧的消除。

在《政治学》一书中,亚氏对奴隶进行了论述。在亚氏社会制度中,奴隶制度存在是合乎自然的,主奴关系却是友爱的。卷一中,亚氏认为奴隶属于那些本性不属于自己人格而从属于别人的人,其缺乏理智仅能感应别人的理智,确实应为别人财产,这财产在生活行为上被当作工具可以转让或出卖。通过一些证明,比如体格卑劣的人要从属于体格较高的人,有些人天赋有自由,有些人自然为奴隶等,认为奴隶现象是正当的。但是,亚氏却否定了战争造成的强迫奴役,认为在合乎自然奴隶体系中,双方各尽其职,存在着友爱和共同利益,应以善良和卑恶为准则,而不是非正义的战争强迫所形成的主奴关系。

在亚氏的社会制度中,亚氏阐释了自己的社会阶级体系,而且此阶级体系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界限明确,肯定了中产阶级的地位。在卷二中批判柏拉图《法律篇》中,亚氏提到了统治者应该与被统治者区别清楚,在从整体体制上批判柏拉图时认为各级组成分子地位欠明确。

在第四卷,通过批判柏拉图社会分工,认为其分工体系下的城邦不再是以善德为其生活目的而是仅在寻求经济供应。亚氏认为城邦组成部分包括八个部分:农民、工匠阶级、市廛阶级、农奴阶级、武士、司法审判人员、富人、行政人员。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李普塞特在其名著《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前言”之前专列一节“亚里士多德论政治人及民主秩序的条件”,其中推崇地载录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最好的政治社会是中产阶级公民组成的”[2]论述。亚氏认为公民分为三个部分:极富、极贫和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具有中庸美德,不趋向于某一个极端,过美、过强或者过贵等,他们很少有野心,最能顺从理性。

其次亚氏在卷三定义了其社会制度中公民的定义,即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工匠不应列入公民籍,凡能够参与城邦官职与光荣的公民是最尊重种类。在卷二论斯巴达政治制度时,认为对于妇女不应纵容,要有合理的农奴管理制度。同时亚氏在卷六论平民政体时,阐述了其重农思想,认为农民是组成城邦人民中最优良级类,爱好实力而不重名位,牧业人口为次优良。

因此,亚氏社会制度几个基本要素:家庭、村坊、城邦、个人。在这个社会制度中,奴隶制度合乎自然,但是主奴关系是友爱的,公民们积极参加议事与审判事务,工匠等低下阶级不列公民籍,没有公民权。社会阶级分为贫者、中产者、富者。中产者最顺从理性,农民与牧民都是较优的人民级类。亚氏的社会制度思想,尤其是其对阶级的分类,对于当今社会结构有一定的启示。当今我们倡导的最理想的社会结构趋向于亚氏的社会结构,即“橄榄形”社会结构,这种结构是最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冲突大部分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而不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动荡。这种社会结构对于社会各种机制的形成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法治理念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今之探讨法治者“几乎不可避免地都回头求助于亚里士多德”[3]的论断。亚氏在《政治学》一书中关于法治更多是一种理念,其关于法治直接的论述很少。在卷四亚氏提到了法治的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在这里,第一重意义强调了亚氏对遵守法律的重视,无论制定多少法律抑或法律有多么完备,不去遵守其实质只是一纸空文而已,这是亚氏的第一个法制理念:守法。在第二重意义中亚氏提到法律质量的重要性,公民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是良好的法律,服从恶法的后果是严重的。这是亚氏的第二个法治理念:评法,即无论法律制定还是评价只有是良好的法律才可以去颁布施行。在这里之所以用“评”这个字,一方面因为在古希腊时代,法律大多是宣布的,也就是将一些惯例或者习俗宣布为法律。因此对法律的评价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制定出的法律不一定是良好的法律,还需要参与主体的评价才可以最终确定其良莠,因此用评法作为亚氏法治第二个理念。

其次,在卷三中集中了亚氏对于法治一些代表性的论断:(1)“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法律恰恰正是全没有感情的;人类的本性(灵魂)使谁都难免有感情”[4]166。(2)“一切政务还得以整部法律为依归,只在法律所不能包括而失其权威的问题上才可让个人运用其理智”[4]166。(3)“法律可能规定得并不周详,人们根据积累的经验,修订或者补充。个人的智虑虽然可能比成文法更为周详,却未必比所有不成文法还更广博”[4]171-173。(4)“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4]173。(5)“许多事例上,群众比任何一人又可能做较好的裁断。多数群众也比少数人更为不易腐败。单独一人就容易因愤懑或其他任何相似的感情而失去平衡,终致损伤了他的判断力;但全体人民总不会同时发怒,同时错断”[4]167。

以上可谓是亚氏经典法治论述。其中第一段(为论述的方便,简称为论一、论二、论三、论四、论五)揭示了感情因素对治事的影响,指出了法律和人在感情问题上的区别[5]。论二强调了法律对于整个城邦的重要性,即一切政务都应按照法律的规则去运行,而且法律要有基本的权威来保证其施行。虽说亚氏提到了法律不足时个人智虑重要,但是其侧重点还是法治普及性的重要性。论三亚氏则是明确告诉我们对于法律修订和更新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可以使法律尽可能的完备与周详,同时也强调了不成文法的重要性,不成文法也可以作为法制完备的一个重要因素。论四亚氏则指出了自己对于法治的客观评价,法治与亚氏正义以及实践哲学相互响应,其影响到亚氏的哲学理念。论五则指明了法治是大多数人的裁断,甚至我们可以指明是整个城邦政务的运行原则,而大多数人比一个人做更好的判断,也更加不容易腐败。这里亚氏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表明了法治的重要性,无论对于公务裁判、腐败行为还是一个人的统治形式都是更优的。

三、教育规划

亚氏最优政体中关于教育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释:(1)遵循生理性自然阶梯论教育观;(2)基本教育理念。在卷七中,亚氏认为育儿应以健康和天赋为主,重视体格教育。儿童和青年以与习惯为主,侧重于行为教育。青年至成人以思辨和理性为主,重视其哲学教育。而在儿童阶段,亚氏进行了大体的划分:婴孩期末―五岁止为儿童期内,此阶段要安排游戏或其他娱乐方式,这一方面需要教育监导去具体负责。七岁以下教育主要在家中进行,全邦需要杜绝一切秽亵的语言与图画以及戏剧,要端正语言。亚氏大体是按照出生到七岁(儿童期),七岁到14岁(少年期),14岁到21岁(青年期)三个阶段来安排其生理性教育阶段内容的。当然,亚氏重视体格的培育,如冬季生子为宜,婴孩就应尽早去训练其耐冷的习惯,可见其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的认可。

其次亚氏在卷八也有一些关于教育的理念:(1)强调了政体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应作为公共要务安排的集体措施。其小学四门课程基本为:读写、体操(以培养未来士兵为目的,多模拟军事等课程)、音乐、绘画。由此亚氏强调了政府在教育中的整合作用,教育应是一个国家的公共项目,表明了教育在城邦中的重要地位。(2)人们繁忙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闲暇而已,而闲暇是有其内在的愉悦与快乐的幸福境界的,课目并不完全非得必要的切合实用,事事求实用是不合豁达与自由的精神的。在此亚氏运用了一个闲暇的概念,通过此概念教育人们闲暇其实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人生追求。而后面对课程实用的论断则是亚氏对知识的一种看法,过于追求实用而忘记了学习知识的本质。其实如亚氏所说学习或许就是为了一种闲暇,既是对于以后忙碌的练习也是对心灵幸福感觉的准备。(3)关于音乐方面的论述。亚氏认为音乐的作用有三种,娱乐与憩息、操修善德、操修理智。不让少年们亲自演奏尤其是在比赛中,音乐的三种利益:教育、祛除情感、操修心灵。由此亚氏强调了音乐对于个人的作用,既可娱乐又可利于修养,当今流行乐充斥社会之中,社会过多地忽视了一些不同类音乐的作用,音乐地位亟待得到当今社会基础教育的认可。

以上的关于亚氏法治两重意义的论述以及其五个经典法制论断、亚氏遵循生理性自然阶梯论教育观和基本教育理念共同构成了亚氏理想政体的法治与教育体系,其对于我们当今的法治与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恩裕.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高道蕴,贺卫方,等.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21.

社会教育理论篇4

一、从党的历史看理论创新

回顾党的90余年的奋斗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在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在面临每个历史课题时,都是靠创新精神和无畏斗志,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理论创新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

(一)理论创新的第一个成果——思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未曾预见到的畸形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民主和现代文明的四分五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何开展夺权斗争,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艰难探索,先在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四大又对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等进行了正确分析。大革命失败后又成功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1938年10月,更是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到1945年召开七大时,党第一次庄严宣布,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之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第一个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不承认并实行经济封锁和遏制的情况下,在一个人口众多、一穷二白、有着5000年农耕传统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这又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历史性挑战。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苏共二十大后,提出“以苏为鉴”,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并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为探索开了好头。虽然后来有过重大失误,但其深刻的经验教训也给后来人以不可缺少的宝贵启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奠基作用。

(二)理论创新的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过程性与前进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立、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结束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在经过了20多年的曲折发展后面临一场生死抉择的严峻考验。一方面是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与西方发达国家原本已开始缩短的差距又拉大了;另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西方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迈上了新台阶,而我们还被温饱问题所困扰。贫穷与落后,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再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就将失去吸引力。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党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一个原本认为早已解决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敢于拨乱反正,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创造性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以此为主题开始了又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此后的15年时间里,党的领导核心和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的概括和论述从未间断,直到党的十五大将这一划时代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它的主要创建者的名字正式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且写进,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世纪末期,在我们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同时,国际社会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动荡。东欧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在发展进程中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出现了剧变和解体,共产党丧失了政权。中国共产党也经历了1989年那场严峻考验。在十三届四中全会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总书记必须面对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经过10余年的探索,到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高州考察工作时第一次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年5月14日,他又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此后,经过理论和实践不断的探索和开拓,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多次进行了阐述、总结、概括。到党的十六大,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进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身建设的理论创新。

(三)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六大之后,随着新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中国必须深化对“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为了能够适应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局势,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创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正式提出。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指导方针地位,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谱写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结合的新篇章。

科学发展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发展道路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发展理念贯通起来,赋予党的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科学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丰富和发展,集中了亿万民众多年实践积累起来的智慧,可谓博大精深。它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具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思想品格。

(一)立足国情,强调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自己的路,这是时期就已提出并进行了探索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从1957年开始就出现的失误,使我国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大的框架体系上还是照搬苏联模式,并未进行根本的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是邓小平拨乱反正、领导进行的改革开放,才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真正具有了“中国特色”: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照贡献参与分配成为原则;在经济体制上,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传统计划经济。这种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未论述,在以往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中也没有。

(二)拨乱反正,重新明晰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结束后,邓小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曲折失误的根源,即“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提出要重新认识和思考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并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回答和解决了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写进党纲;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填补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空白,还重新定位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同志的“七一”讲话、十六大报告等很多重要文献都强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当彼此尊重,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同原来那种认为两种制度是绝对对立的关系、社会主义终将战胜资本主义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

(三)与时俱进,拓宽执政党建设的新视野

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是每个执政党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通过民主新路、解决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现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党在执政后的“两个务必”。前后也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明确阐明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中国问题的“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进一步认识到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对党的历史方位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研究,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两个转变”:从革命党转变到执政党,从计划经济条件下执政转变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它强调的中心思想是执政,突出表明了我们党执政意识的新觉醒。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能力、执政方式、执政体制等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新观点,标志我们党的建设开始进入新阶段。

(四)继往开来,强调必须坚持发展的新观念

围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实践和理论创新,形成指导全局的发展观念,是党的成功经验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党的确立“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初步建立起国民经济体系;结束后,邓小平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依据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强调重点发展,使我国实现了由南向北、由东到西的次第梯度开放,逐渐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和产业布局新态势,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背景下,强调要与时俱进,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都指导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新形势下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前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倡导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经验的结晶。

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师生头脑

在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我们更应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各项活动的指南。用这一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必须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一是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但世界并不太平,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国际上各种力量的分化整合进一步加剧。三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深化过程中,我国同一些国家的贸易摩擦和争端呈上升趋势。四是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日益加快,如果我们不能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就会落伍。五是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已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重要因素。在多数国家看好我国发展前景的同时,少数敌对势力却把矛头集中指向我国,利用海洋争端、思想渗透、价值观念、粗涉甚至更激烈的手段,千方百计地频频向我们施压,企图限制我国的发展。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尤其需要政治坚定、思想明确,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势头,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正视经济社会严峻的挑战,发展、创新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21世纪过去的十余年,我国开局良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是也应该看到,近几年我国基本国情已表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是处在各种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主要表现就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西方国家在过去几百年内围绕工业化等陆续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发展的短时间内集中凸显,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各地发展进度不协调、社会发展层次不全面、各界发展收益不公平等,使得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群体多层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空前增大。另一方面是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挑战: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短缺,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等。这些都在制约我国未来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所以,要教育师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存在的问题,在前进中解决遇到的难题,把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以教育工作者特有的使命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在实践中发展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新时期对青少年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重点

总书记在“7·23”讲话时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四个特色”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也是我们当前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重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就是要把改革开放全面引向深入,一方面要大力展示、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党和国家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巨大成绩和教育系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另一方面深入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加深青少年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是要使这一理论得到升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正确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更是帮助学生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契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强化民族复兴的使命感,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健康自信和朝气蓬勃的人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贴时代脉搏,顺势而行,与时俱进,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程中,不仅使学生明晰理论框架,掌握理论精髓,更要联系生活实际,善于借鉴和吸收当代世界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政治自觉。

社会教育理论篇5

一、学校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单纯地强调道德的价值和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真正地做到将外在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内化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情感里,体现在每个学生的实际行为上。可纵观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学生“被动”接受

当前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主动”学习远胜于“被动”接受。因此,不论是一轮又一轮的课改,还是一次又一次的调整,都以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为主,强调多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和需要安排教学活动。但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学生的地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在学校,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与教条的“容器”,成为一个“美德袋”。[3]学生对道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缺少对道德认知的独立思考和基本评判,在行为上也只是机械地服从道德准则和规范。这种“被动”教育无形之中忽视了被教育者的心理和性格特征,更多的是将学生看成一个无感情的“接纳器”,没有顾及到学生作为生命体的一系列特征,学生的情感、气质、能力、性格成为一个一个被忽视的“领地”!这样的教育必然无法起到应有的德育效能,使道德教育变成一句空话。

2.教师多“言”少“行”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4]自古以来,教师都是学生汲取“能量”的最佳源泉。学生能从为师者那里学习到文化知识和为人处事之道。但不知从何时起,教师逐渐成为知识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一个直线的“传话筒”。道德教育更是如此,教师在课堂上或学校生活中所传授的道德理念并没有体现在自身的现实生活中,说一套做一套是常有之事。一些教师成为了“双面人”:教育学生要有爱心,自己却对别人的生命漠不关心;在课堂上一口一句“仁义道德”,遇事却只顾自己。汶川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就是一个例子。教师本来是学生学习为人处事的良好榜样,但部分教师却践踏道德、轻视生命,这在无形中给学校道德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道德教育方法“灌输式”

美国知名道德哲学家柯尔伯格曾说:“灌输不是一种传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说它不是传授道德的方法是由于真正的道德包括对那些可能处于冲突中的价值体系作出审慎的决定;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则是由于合乎道德的教学应尊重儿童正在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5]但长久以来,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还是“灌输”和说教。不但教师说、学生听,而且学生但凡有不合教条的表现,教师就轻率地下结论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这种简单的教育方法和粗暴的道德评价在一些学校里已成了根深蒂固的顽习。

4.道德教育体制“模式化”

曾几何时,被人们誉为最富有人性化、充满人文关怀的道德教育被割裂成条条框框。德育内容分散化,德育方法单一化,德育评价简单化。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科技现代化的今天,学校也不能免俗。德育工作被要求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校的道德教育体制在大环境下形成了一种“模板”:建立一个德育处,上几堂思想政治课,看几场思想汇报……这些“技术手段”大大损伤了道德教育中对人性的关怀和爱护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面对这样的问题,上起教育权威专家下至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地想办法以求寻找一种合理的、体现人性关怀的道德教育理念。不仅能让学生从认识到情感都能接纳道德准则,又能让道德准则充分地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者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用认识和行为的联结来观察人的社会学习,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这一理论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方面也有一定的启示。

1.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从社会学习观点看来,心理的机能就是人、行为以及环境这三种决定因素之间的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交互的”(reciprocal)一词是就事件之间的相互行动的意义说的,而不是指那些狭义的相似或相反的对应反应。”[6]按此推理,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只单一考虑内容、方法、个人、或环境是远远不够的,道德教育要建立在一个以个人、行为、环境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的平台上,忽略哪一个方面都无法实施道德教育。

2.观察学习论

班杜拉认为,我们的大部分社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学会的。“通过观察而学习的能力使人们能够获得较复杂的、有内在统一性的、模式化的整体行为,而毋需通过行为主义设想的那种沉闷的尝试错误逐渐形成这些行为。”[7]人们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得出某种认知意象,随后以此为标准,指导个人的行为,这使个人减少了尝试的错误,能够尽快以较恰当的方式对情境作出反应。因此,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成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以及动机过程。将此理论运用到道德教育中,就可知所谓的“灌输式”教学有些地方并不符合人类学习的习惯和情感认知规律。因此单纯说教的作用远远不如教育者身体力行所起到的作用。

3.自我调节论

自我调节研究是班杜拉理论与其他行为主义理论最显著的差别。自我调节指的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人有自我调节的机制,这使个体有可能做出对自我导向的改变,并且有能力影响自己的行为。换而言之,对于瞬息变化的世界,人们自身需要这样一种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反应。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单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德育知识是没有效果的。学生在生活中必然会对接触到的现实信息进行筛选,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和判断对它们做出反应并呈现在自己的行为中。

4.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人的能力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行动,而是一种可以将认知与技能结合成统一的行动并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协调适应的本领。改变行为的始发与调节是由个人对自己操作能力的判断所决定的,这种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就是自我效能。“在特定的合适技能和合适的刺激条件下,效能预期将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境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撑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8]在道德教育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说多少,听多少”并非最关键之处,而是要在行为实践中真正地贯彻道德准则。因此只有在现实中使学生和教师意识到良好的道德行为所能带来的高效预期和意义,才能为他们今后的行为带来有效的动力。

三、社会学习理论下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重构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道德在本质上说是属于社会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同时,道德又是属于人的,一切道德均需要由人的行为来体现和张扬。离开人的道德,便只有抽象的教条和规范。[9]所以,在道德教育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班杜拉的自我调节论中,人在不同环境里都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和意向。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其自觉意识到道德的意义何在。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想法的“人”。在道德教育中应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教师要起到榜样带头作用

班杜拉认为,社会环境对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榜样的示范学习进行的。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强化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作为教师不能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而应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力争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思想、情感的学习榜样。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想到为人师表。同时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各种道德现象,分清是非,见诸行动。

3.道德教育方法要人性化

在多年的道德教育中,单纯的“灌输”所产生的弊端不容忽视。在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中,提到人的行为和环境也是影响到道德接受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大环境的因素。多视野、多角度地理解和分析道德教育的内涵,将道德准则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价值观,有目的地进行道德行为引导。

4.构建多元化学校道德教育

班杜拉的交互决定理论将人、行为、环境有机地整合成一体。在学校道德教育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道德教育孤立出来。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资源,大到校园建筑小到教室黑板,都能成为道德教育的材料;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学校的一些“软件”资源,用校园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道德教育的内容。

在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固然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然而对此仅有担忧和焦虑也是无济于事的。认识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就为现阶段学校道德教育的改进提供了一些参考: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对教师行为的约束,教法的灵活多样等等,最终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多元、更人性、更贴近生活的道德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邵士梅.大学・中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2]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9]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师说(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社会教育理论篇6

第一,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理念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开放的深度,也决定着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和发展水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情况下,银行业作为现代金融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近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各项业务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较好地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管理水平和服务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全市农村信用社持续协调发展的动力不足、发展质量不高、县域间发展不平衡、个别联社历史包袱沉重,经营效益不佳。究其原因,有全市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各地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不足等制度层面上的因素,还有思想不够解放、观念相对陈旧、创新意识不强、发展眼界不宽等主观因素。要加快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展发展思路。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最管用、最有效的科学理论。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才能有效推动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进而推进各项业务的科学发展。全市农村信用社各级领导干部要抓住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机遇,大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自觉性、紧迫性,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更好地贯穿和运用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大力推进思想解放,以思想大解放来推动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大发展。

第二,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的根本要求。现代经济条件下,发展方式决定着发展的质量、结构和效益,决定着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最终决定着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时刻,不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可以说是无路可走。我们要自觉贯彻落实省联社党委的决策,在省联社的领导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使我们的发展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开展系统的学习实践活动,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完善管理体制,为长远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不仅关系党的形象,也是战斗力、生产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强调,各级党委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结合起来,切实改进作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锤炼,树立良好作风,为科学发展提供保障。目前,全市农村信用社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对照,仍然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进程。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认真查找和解决党员干部队伍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对实现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的正确方向

根据省联社党委的统一部署,办事处结合实际,制定了《*市农村信用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对全辖学习实践活动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各联社、合行要严格按照省联社党委的要求,认真学习把握,全面贯彻落实。

(一)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

根据省联社党委的要求,把握和贯彻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关键是要高举一面旗帜、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一个总要求、明确三个着力点。

高举一面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旗帜,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伟大旗帜来高举,作为正确道路来坚持,作为科学理论来运用,作为共同理想来追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多做贡献。

突出一个主题,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要自始至终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以“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服务“三农”职责,着力构建社区银行,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要载体。

围绕一个总要求,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是近年来党内几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实现这个总要求,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明确三个着力点,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全市农村信用社业务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员工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农村信用社工作的各个方面。

贯彻落实省联社党委总体要求,要注意把握好三点:

第一点,要认真学习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中央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的精神实质,始终把握正确方向,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不出偏差。

第二点,要紧密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牢牢抓住关键环节,下功夫理清发展思路,下功夫解决突出问题,下功夫健全完善制度,切实取得实效。

第三点,要积极探索创新,既要高质量地完成好省联社党委的“规定动作”,又要创造性地提出并做好“自选动作”,从实际出发,科学设计具有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大胆创新富有实效的工作方法,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使学习实践活动既紧扣省联社党委的要求,又具有各自的特色。

(二)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

按照省联社党委的统一部署,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着重把握以下四条原则:

一要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思路的转变、发展难题的破解、机制体制的完善,都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二要突出实践特色。实践性是科学发展的本质特征。这次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了实践性。各联社、合行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紧密结合实际,确定活动的实践载体。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结合起来,把发展业务和组建*市农村合作银行结合起来,把支持“三农”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构建社区性银行和支持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把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把实践特色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三要充分发扬民主。民主是党的作风的重要体现。各联社、合行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主动同地方政府、相关经济部门、涉农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和其他金融机构联系,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他们和辖内信用社及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把辖内分支机构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

四要正面教育为主。正面教育是充分调动党员干部主观能动性、激发党员干部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实现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一种有效形式。整改学习实践活动都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人人过关,引导党员干部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事求是查找辖内分支机构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全面总结经验教训。

(三)准确把握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

通过扎扎实实的学习实践活动,要实现以下目标要求: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这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才能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的要求上来,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信用社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农村信用社改革和业务发展工作。

二要解决突出问题。这是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各联社、合行要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在贷款营销、支持“三农”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问题;解决领导班子与中层干部上下沟通、汇报请示的问题;解决机关管理部门与分支机构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的问题;解决机关管理部门管理与服务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促进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完善科学发展规划。

三要创新体制机制。这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体制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的活力、实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各联社、合行要着重完善推动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和体制机制,着重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四要促进科学发展。这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促进科学发展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联社、合行要紧密结合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实际,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实现科学发展。

三、联系实际,狠抓落实,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住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方法,深入扎实推进,对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

第一,要突出思想发动,进一步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搞好思想发动是先导、是基础,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各联社、合行党委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扎实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讲清楚,把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和鲜明特色讲清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消除模糊认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学习实践活动,做到业务工作和学习实践活动两不误、两促进。

第二,要突出理论武装,进一步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搞好学习实践活动,首先要抓好学习。要把理论学习放在第一位,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的头脑。在理论学习的内容上,要按照省联社党委的要求,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好规定的“两本书”、“三本书”,做好学习笔记,下功夫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深刻本质和丰富内涵,为贯彻落实打好思想基础。理论学习要注重联系实际,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学习中央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努力把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在理论学习的方式上,要广泛采取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集体研讨、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的效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注意把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理性思考结合起来,围绕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发展、强化内控、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等重点进行思考,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要突出解放思想,进一步理清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解放思想,是全市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着力点。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把思想从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上形成新共识、提出新举措、走出新路子。

第四,要突出实践特色,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实践、注重应用,要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与做好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充分体现实践特色,做到查找问题对照实践来进行,制定措施以实践为依据,解决问题用实践来推动,检验成效以实践作标准。要突出实践特色,关键是要根据农村信用社发展实际、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把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广大员工的新期待结合起来,找准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把解决问题贯穿于活动始终。具体讲,在突出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上,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切实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客户和服务对象,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甘当“小学生”,求智于员工和服务对象,问计于员工和服务对象,问需于员工和服务对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中征求意见建议,真正把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全、找准,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本单位、本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以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措施,为整改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要坚持边学边改、即知即改。要从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就要做到边查边改、即见成效,让员工和服务对象不断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当然,解决问题要注意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条件具备、能够解决的要抓紧时间解决,对条件暂不具备、需要长期解决的,要列出大体的时间表,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解决。三是要注意走群众路线。广大员工和服务对象是农村信用社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评判者。要坚持开门搞活动,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真诚接受监督,严格按原则处理各种问题,力争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赢得广大员工和服务对象的拥护和支持。

第五,要突出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务实高效,有利于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的新的制度体系。制度创新,要本着缺什么建什么、什么薄弱加强什么的原则,抓紧建立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又符合农村信用社工作实际,既能管当前,又能管长远的制度体系。既要与组建*市农村合作银行的各项要求相衔接,又要从各联社、合行实际出发,着重创新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体现自身特点的制度和办法。要坚持积极稳妥、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强调查研究,严格分析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四、统筹安排,落实责任,确保全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

从今天开始,全市农村信用社学习实践活动将全面展开,各联社、合行要按照省联社党委的要求,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加强领导、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宣传发动、坚持做好表率,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要落实领导责任。省联社*办事处已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任副组长,各联社、合行党委书记、办事处综合管理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我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组成,负责学习实践活动的日常工作。办事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还派出3个指导检查组,加强对各联社、合行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各联社、合行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切实抓好本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具体抓,其他成员要贯彻落实好党委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工作分工,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真正发挥好表率作用。

二要统一工作步骤。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省联社*办事处按照省联社党委的部署和要求,制定了《*市农村信用社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经省联社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审定,就全市农村信用社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主要目标、工作步骤以及加强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各联社、合行党委要按照办事处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在征求指导检查组意见后,报备省联社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各联社、合行要在今天的动员会结束后,一周内全面启动学习实践活动。

三要紧密联系实际。学习实践活动要在坚持总体要求的同时,从全市农村信用社实际出发,针对各联社、合行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办事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指导检查组,要进一步熟悉政策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要采取巡回检查、驻点指导、总结交流、定期抽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各联社、合行也要组织好离退休职工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四要搞好舆论宣传。搞好学习实践活动,需要舆论宣传鼓动引领。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要通过编发学习实践活动《简报》等形式,及时挖掘总结和宣传推广好的典型、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及时报道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社会教育理论篇7

关键词:实践;结构化进程;思想政治教育;惯习

作者简介:徐梅(1963-),女,四川泸州人,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部,政工师。(四川成都61007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18-02

社会实践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此后不断得到发展,其中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将其推向了一个高峰,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拟从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角度来探讨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构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结构和心态结构。社会行动者的社会位置是由其生活的社会空间中的特定社会关系网络决定的。存在于社会场域并受社会客观环境和结构制约的社会行动者,拥有着特定的资本和惯习,凭借着这些资本和惯习,行动者不断地创造着自身和自身的社会。因此,布迪厄的实践概念是社会双重结构双向同质化的动力源和结构更新的源泉所在,也同时构成了社会结构和行动者心理结构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教育的手段和环节之一,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结构化和再结构化的过程。大学生对自身和自身所生活的社会的创造与建构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进行。通过不断改造自身的心态结构和惯习,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无意识或隐蔽性的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用道理说服人,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实践,让学生从实际中切实感到存在的各种矛盾,用课堂上习得的理论知识寻找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也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增强其有效性,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1]

一、实践与结构化进程

布迪厄认为,揭示社会世界(socialworlds)和社会宇宙(socialuniverse)中隐藏的深层结构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所在,在揭示这些结构的同时能够使人们明了哪些机制能确保这些结构得以再生产或转化。但是以往的社会学研究主要是从一个二维的“关系体系”角度来理解社会,即从社会中各群体或阶级间的权力关系,包括它们之间的意义关系角度进行解释,这样就形成一种“双重解读”,即社会物理学(socialphysics)的方式以及借助社会现象学(socialphenomenology)和常人方法学(ethnomethedology)主观主义的方式,前者认为人们可以从社会外部把握和认知社会,将社会看做是一种客观的结构。后者认为社会就像是从这些个人的决策、行动和认识中所涌现出来的产物。[2]但是这两种解读都是从二元对立的角度进行研究,为了超越这种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二元对立,布迪厄提出了“实践”的概念,并建构了社会实践(socialpraxeology)的理论大厦。布迪厄认为实践可以在结构和个人之间起到互通的中介作用,从而能解决社会学研究中的结构和能动性二元对立的问题。

布迪厄的实践概念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有所区别的。①布迪厄的实践概念是人的实际活动,主要是指一般性的人的日常社会活动,包括生产劳动、经济交换、政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活动。因此,这里的实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并充斥于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布迪厄据此给出了一个实践的公式:(惯习×资本)+场域=实践。这个公式清晰的展现出了惯习、场域和实践的关系,从中人们可以看出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场域作为一种空间结构为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场所,惯习作为一种内化的机制为实践提供了规则,而资本在布迪厄看来是行动者在场域内斗争的武器。因此,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场域、惯习和资本为实践的生成提供了动力和存在的基础,而行动者通过实践又会产生新的规则,并使新规则作用于惯习,形成新的内化机制,同时实践也能形塑场域的结构,并使行为体的资本得以转化或者获得新的资本。因此,它们之间是一个循环往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本文主要集中讨论实践与结构化进程,即惯习的关系。

布迪厄认为,惯习具有能动的实践意义,是一套持续的、可转换的性情倾向系统。[3]首先,惯习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它是历史的经验在人身上的体现,之所以人们容易忽视它的历史性是因为人们把它视为人的第二天性;惯习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持续不断地塑造、组织实践,生产着历史。[4]因此,人们可以认为个人自身的一系列历史经验的沉淀构成了惯习,惯习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内化的产物。但是惯习并不是单纯的由历史经验的沉淀所决定,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内化的产物,惯习还是一种生成性结构。人们的实践具有能动性,通过不断地产生新的实践,以创造性的方式重塑和改变着历史并以自身的内化图示来感知、理解、体验现实世界。因此,惯习在社会结构和心态结构两个层面同时发挥着作用。在社会结构方面,行动者的能动性实践会产生新的社会结构;在心态结构方面,实践进程使得客观的社会结构不断内化,进而建构成能被人们认识和感知的惯习结构。所以说,惯习是一个辩证统一关系,即外在的内化和内在的外化的关系。[5]由此看来,惯习既来自于实践—实践产生新的结构并作用于惯习—又进一步塑造着实践进程。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进程,个体在惯习和场域的限定下有序稳定的进行实践,也即外在结构影响着个体的实践,使得个体形成内在的心态结构。同时由于惯习这种性情倾向具有能动的实践意义,因此又不断的塑造着个体的实践进程,从而使心态结构不断的外延化为外在结构。这样的进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二、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性质和任务以及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同时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都需要融入实践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继而影响人的行为方式,是思想见之于行动的中心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大致有三个方面,即培养理论感知力,理论抽象、判断和推理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运用并指导实践行为。[6]要达到这些目标,仅仅依靠单一的理论灌输显然不够,这就需要实践的参与。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把主体意识教育更好地融入教学环节,积极发挥大学生的实践能动性,并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不断拓展教育空间,创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因此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课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两课”教育是思想教育课主要的教育方式。[7]“两课”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德育课。

在课程设置的目的上,“两课”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目前高校“两课”教育效果不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两课”教育缺乏实践环节。从上文的理论分析可知,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进程,个体在惯习和场域的限定下有序稳定的进行实践,即外在结构影响着个体的实践,使得个体形成内在的心态结构,同样道德作为一种心态结构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是实践的。道德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以及道德的发展都需要实践才能得以形成,因此道德教育的首要出发点应是实践,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德育的实践观而非唯理论观。从德育目标来看,德育需要达到的目的主要包括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这既是德育过程的起点,又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而德育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是要达到学生道德信念的统一,即知、情、意与行的和谐统一,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和实践上。因此,德育目标的实现主要还是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备了道德实践能力,是否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按照德育的要求践言践行,只有这样才标志着德育目标的完成。[8]

此外,社会实践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伟大成就,大学生都能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到,这样对在课堂上学习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就能通过实践的形式在现实中予以深刻的认知和体会。通过实践的学习体会,大学生能对历史使命较之课本知识更好地理解与认同、并在了解社会需求的情况下,自发的形成并树立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2.社会实践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实践对个人惯习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在社会结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个体能够反思性和创造性的通过实践对心态结构进行再结构化,从而形成新的惯习。解决学生“知”的问题是通过课堂教育完成的,而“行”的问题需要实践予以完成。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待学生“知”的问题上,往往过于偏重,大量的思想政治课程都是强调传授马列理论、道德规范、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等理论知识和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论认识,而严重忽视了学生“行”的问题的解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实践环节的教育以及学生行为动机意识和生命本身的内心需要,不利于学生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塑造。事实证明,这种纯粹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不仅不能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使学生们产生了对理论学习的抵触。因此,应该适当还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根源,[9]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心态结构的再结构化进程。通过主体与社会和人的社会实践交往,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社会伦理道德之间必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是某种价值观或情感的生成,或是产生拒绝、厌恶、羞愧、内疚、痛苦的情感或是认同、敬畏、崇高、快乐、信任的情感。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和困惑,学生们此时就会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并形成一种自学的意识,积极参与理论学习,用习得的有用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因此,社会实践一方面解决了理论学习的单一模式,丰富了理论学习的内容,消除了学生“抽象枯燥”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从而从内心感受到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3.社会实践有利于充分发挥无意识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由“知”到“行”转化的复杂过程,它包含了知、情、意、行等多个环节。无意识教育可以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任何环节,任何一个方面和任何一个阶段,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发生着作用,不仅能有效弥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意识教育的不足,而且自身优势也能在此得到充分体现。[10]弗洛伊德最早提出“无意识”这个科学的概念。无意识教育是相对于有意识教育而言的,又称隐性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不为受教育者自身所意识到的。无意识教育本身就能带有与实践相结合的意思。

在大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整个过程常使受教育者产生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这主要是由于该过程中理论学习时间太过集中性、并且理论的观点具有鲜明性且理论的语言带有一定的绝对性,显然如果加上灌输意识明显或强度太大,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就会降低,甚至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不同的是,无意识教育在这一块就具有自身的优势,无意识教育是一种含而不露的“非标签式”教育。[11]无意识教育过程并不是直接把道理和要求灌输给受教育者,也不是开门见山地讲道理,而是通过载体把教育的意图和目的传授给受教育者,以淡化灌输的痕迹。而实践的隐匿性的优势恰恰符合这一要求。个体通过实践能够潜移默化的接受和改变自身的结构化进程,从而改变自身对知识接受的惯习,从理论学习的枯燥和抵触,过渡到从实践中认知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并从实践中得到理论的真实含义。

此外,作为一种愉快而轻松的教育方式,无意识教育也得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普遍肯定。[12]人类认知能力的动力来源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情感和情绪。无意识教育中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受教育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增强人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在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上表现的更为活跃,而有意识教育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很好的做到这些。学校在进行无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带到基层去,带到工农群众中去,让学生到现实中去寻找思想上疑问的答案,带着理论学习的成果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使受教育者在社会调查和服务等实践活动中深化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实现思想政治课堂和社会实践课堂的有效对接,并且在情感上满足大学生兴趣多样化、生活多彩化、情境愉悦化的愿望。

三、结语

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结构化和再结构化的过程。社会实践既是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行为过程,又是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人格塑造、角色转换、专业学习、专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活动,是实践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其中实践是教育的载体、前提和基础,而教育是社会实践的核心目标,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实践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意识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在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完善等方面的综合效能,而且也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大难点问题的解决。

注释:

①马克思的实践是作为一切认识源泉的感性活动的实践,这种感性活动与外部感性的对象世界是直接相关的: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具有的创造性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把历史性作为人的能动实践活动的本质规定,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又是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将人的一切活动都认定为是实践的,尤其是把人的精神生产活动与精神交往活动也认定为是一种实践活动,才是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本真含义。

参考文献:

[1]卢萧.实践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复归统一[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88.

[2]王洪玉.超越结构与能动性的二元对立——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浅述[J].甘肃高师学报,2010,15(1):130.

[3][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0.

[4][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72.

[5]周冬霞.论布迪厄理论的三个概念工具——对实践、惯习、场域概念的解析[J].改革与开放,2010,(2):192.

[6]谢其梅.增强实践意识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34.

[7]苗雪莲,王显军.基于生活实践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52.

[8]杨少文.加强高校“两课”实践环节的思考[J].探索,2002,(5):80.

[9]骆郁廷,杨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根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55.

[10]施修华.德育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4:15.

社会教育理论篇8

[关键词]校内教育;校外教育;社会冲突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2010)12-0006-02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在吉林省长春全面实施了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取消“改制校”的决定。也就是说,所有中小学生都要按照有关规定,不分重点校、普通学校,学生一律就近入学。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实际的问题。由于家长经济水平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家庭对教育投资的能力逐步增加,许多学生学习的侧重点转到校外,校内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家长尽管对现在应试的教育体制感到不满,但都逃脱不了发展中国家这一社会教育的现实,不得不在小学阶段就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不同名目的校外教育,如校外辅导等。这些社会上的办学力量,在中国的几十年发展中,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新时期,特别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校外教育如何与校内教育协同发展、有效融合,如何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已成为影响社会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一、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及主要观点

社会冲突理论是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功能主义正是适应了美国社会的这种现实需要,迅速成为整个西方社会的主流社会理论。进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美国社会矛盾不断凸现,社会动荡日益突出。结构功能主义在解释这些新的社会现象时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人们渴求对这种冲突和矛盾进行理论上的解释,以达伦多夫、科塞等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应运而生。社会冲突理论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的有益成分,同时对它所宣扬的社会均衡、稳定、和谐与秩序进行批判,指出了普遍存在于当时社会的各种利益分歧和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合理地解释了困扰人们的种种社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而树立了它在学界的地位。

社会学家鲁尔夫・达伦多夫是当代辩证冲突论的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针对结构功能主义的辨证冲突论加速了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进程。他攻击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只强调均衡、共识而忽略冲突。他认为,社会现象本身具有辩证关系,而且呈现出矛盾的二重层面,即: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正功能与反功能。他相信社会冲突与社会变迁无时不在,社会中的任何要素都可能促成社会变迁。

美国西方社会学家路易斯・科塞是功能冲突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理论既有结构功能论的背景,又有有关价值、对稀缺地位的要求、权利和资源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立双方的目的是要破坏以至伤害对方。

二、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间的冲突形成

(一)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不同性质

校内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并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社会活动。小学阶段的校内教育对提高我国文化水平极为重要,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把其定位为实施义务教育的目标。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公益性的。

校外教育是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是在课余时间开展的,其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其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校外教育定位于基础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并举的方针,充分肯定了校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现阶段的校外教育鱼目混杂,许多社会上的办学力量打着校外教育的旗号,课外辅导、补习班都混入其中,将原本侧重学生特长发展的校外机构,也夹杂着考级、加分等名目,成了应试教育的一项工具。

校内教育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学体系的设置较为完整,对学生各项的评估也较具体,从学生角度讲,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也较高。而校外教育实施的出发点是开发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也较灵活,在这一方面,校外教育占有绝对的优势,可以弥补校内教育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学方法在大班教学和教师水平的限制下,形式较单一的弊端。但在对一些家长和教师的访谈中发现,由于校外对学生学习的评估不够具体和完善,一些校外教育机构为了保住生源,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估的过程中采取宽松政策,只要学生高兴、家长满意,至于所学的效果如何家长无从知道。有校内教师反映,由于校外教师要求低,在校外学习的学生都觉得自己学的不错,可学校对教学质量要求高,一考试学生都不会。家长还不理解,为什么孩子外面学得好,学校学不好。最后都归结到学校教学水平不高上,给教师的工作增加难度,同时对学校教育造成极不利的影响。

(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利影响

学生从步入小学校门开始,学习的负担就变得很重。尽管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倡导下减去了一些校内的课业负担,但由于不同名目课外教育的大量存在,减去的校内课业负担又一次加到了学生身上。同时,本应把学习重心放在校内的学生,将学习精力转移到校外,由于学习内容的重复,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漫不经心。从学生的心理角度讲,孩子正处在天真、活泼、好动的时期,校外教育占用了孩子大量游戏活动的时间,同时将孩子和小伙伴、家长的沟通交流的时间占用掉,大部分的精力不是在学校的课堂就是校外的课堂,学生越来越缺乏主观能动性,一味地在别人的支配下学习,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自主学习意识下降。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一旦有闲暇的时间,自己都不知道应该做什么。甚至有些厌学情绪在小学阶段便产生了。

(三)校外教育是对教育公平性的挑战

从家庭的角度看,由于现阶段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步加大,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尽管从2010年开始,长春市开始实施取消择校制,尽可能缩小学生受教育质量的差距,体现教育公平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教育的不均衡已经从校内转移到了校外,许多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在以后的竞争中更具优势,不惜拿出高额的费用进行校外教育投资。这对一些较富裕的家庭来说是很容易获得的教育资源,但对于较贫困的家庭来说就是沉重的负担,有的甚至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放弃接受校外教育的机会。

从教师的角度看,一些在职的教师为了增加个人的经济收入,利用各种渠道兼做校外的辅导教师。据调查,很多教师在校外的收入比校内的收入还要可观。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教师会将大量的精力放在校外,校内的工作应付了事,

这对一些不能上课外班的学生来说,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教育的公平从何谈起?还有些教师明确要求学生到自己办的课外班学习,如果不参加会跟不上校内的学习进度,甚至有的教师故意冷落不参加自己课外班的学生,家长迫于无奈,也只好顺应。

(四)对新一轮素质教育改革实施提出新问题

素质教育改革在我国实施难已在社会上达成一种共识,研究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公平、教育政策、教师素质、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这些关注都放在正规教育的内部进行,而往往忽略了校外教育的外部因素,其在社会上造成多方的影响已经毋庸置疑。有研究者发现:越是实施素质教育比较彻底的地区,校外的一些相关教育机构越兴盛;而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地区,校外教育发展得却相对缓慢。一些校外教育机构并不以高举素质教育改革的旗帜,标榜改革创新的教育形式,往往坦率地以提高分数为名,成为加深应、试教育又一有利的教学机构,使校外教育的目标和性质背道而驰。

三、冲突理论对小学阶段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问题的启示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分数选拔、应试教育的教育现状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思想等决定了当前很多家长将校外教育作为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有利场所,这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

(一)树立正确的冲突观念

社会冲突理论认为,社会冲突是社会结构所固有的,冲突并非总是可见的,它可以是隐形的,同时也是能够受到调节和暂时受控制的,但冲突不可能绝对的消除。社会冲突具有普遍性,在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存在,并相信具有正功能。这种现阶段校内外教育的冲突是和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利益冲突,因此科塞对于社会冲突发挥正功能的定义的限定是符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国情。能够正确地对待和解决冲突,这种冲突就可能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

(二)建立社会冲突的整合机制

社会学者认为,避免社会冲突离心力的增大,促进社会的整合和团结,重点是建立解决社会冲突的整合机制。校外教育应充分发挥自主性、开放性的特点,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应看到自身的不足,应对其教师素质缺乏,管理层监管力度层次不齐、重盈利轻教学的现状进行整改。同时,要提高校内教师的工资,也要努力提高校内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缓解校内教育资源有限的问题。同时对只重校外不重校内的一些教师加以严惩,规范学校教师的道德行为。尽可能改变校内大班教学的现状,给学生自主学习、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为教师创设更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和教师在更优质的条件下工作和学习。作为学生家长也要调整心态,不要盲目地为孩子选择辅导班,要做到少选、精选,不要颠倒校内和校外学习的主次关系。

(三)架设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间和谐的桥梁,化解社会冲突

我们应该认识到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教育的过程、方式、方法的确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校内教育因受到教学大纲、教材、考试的限制,对于培养学生兴趣、个性潜能开发的顾及较少。我们应试图将校外的教育形式引进校园,依托校外教育内容弥补教育的不足。而校外教育要发展,从长远看,也要借鉴学校的管理模式,提升校外教育机构负责人的专业素质和领导能力。使其能用战略眼光审视、引领此类组织的变革,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深知更好更长远的社会效益是更丰硕更久远经济效益的保障和基础。

(四)树立大的教育思想,倡导社区教育

教育是复杂的社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儿童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太的环境,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方面与教育部门一道努力。因此,必须树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结合的教育思想,顺应终身学习教育观的国际潮流,倡导社区教育,构建学校与社区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实现学校、社区一体化,使学校和社区走向整合,达到真正实现教育与生活相统一。

[参考文献]

[1]雷万鹏,高中生教育补习支出: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5,(1):39-42

[2]卢阳,小学生课外教育情况的调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12):257-259

[3]王有升,补习教育:一类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J],上海教育科研,1997(6)

[4]毕云天,论社会冲突的协调与控制,学术探究,200B(2)

[5]王金生,家教的“越位”[J],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10)

[6]范晓慧,影子教育的思考:多种视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2)

社会教育理论篇9

论文摘要:多元文化政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文化、社会和谐和教育平等。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社会建构主义对多元文化教育有着指导意义。以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为蓝本,从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这四个原理出发探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世界各多民族国家共有的现象,但各种文化在同一社会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各有不同。在西方,由于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同化的抗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很多国家开始实行多元文化教育。

笔者发现,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提倡的一些教学观可以应用到多元文化教育中。他主要依据社会相互作用和文化环境来解释学习,认为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工具和活动影响个体的发展和学习。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借鉴该理论中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这四个原理的启示可以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及移民的教育问题。近年来美国教育界对多元文化教育这个主题给予了较多关注。本文主要以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为蓝本,探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及其维度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有多种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多元文化教育是通过学校的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公平;狭义的多元文化教育则是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特殊学生的教育平等。(靳淑梅,2010)

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学者詹姆斯·a·班克斯(jamesa.banks)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1)一种教育思想或理念:所有学生,不论他们属于哪一类群体,譬如在性别、民族、种族、文化、社会阶层、等方面各不相同或属于某种特殊群体(例如有精神障碍、失聪、失明的儿童或天才儿童),他们在学校中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教育。(2)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它规划并引起学校的改革,以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取得成功的平等机会。(3)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说明它努力去实现的理想目标,例如教育平等和废除所有形式的歧视——在人类社会中短期内不能完全取得,需要一个过程。(白亮,2009)由此可见,多元文化教育目的在于改变整体学校的环境,使来自不同种族的不同性别的学生、身心残障学生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享有均等教育机会。而且这种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不仅需要学校,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

班克斯(1999)在他的《historicaldevelopment,dimensions,andpractice》一文中探讨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主要维度,即内容整合(contentintegration)、知识建构(knowledgeconstruction)、减少偏见(prejudicereduction)、公平教育(equitypedagogy)及授权式多元文化(empoweringschoolculture)。内容整合是指教师使用各种不同文化的实例、数据和信息。例如讲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作出的贡献,选用教材中包含大量非主流群体的作品及女性作品等。知识建构指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如何产生及如何受到种族、民族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的。减少偏见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包括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关系,包括更民主宽容地对待他人。公平教育则是采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促进不同民族和社会阶层的学生获得学业成功。有证据表明,某些民族和种族群体,尤其是墨西哥裔和非裔美国学生,采用积极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效果最好。授权式校园文化指学校机构设置和实际运转能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及促进其情感发展。例如,取消分轨制和能力分组,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而非对他们乱贴标签。

二、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的现状

曾有数次学业成就测验研究表明,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测验分数明显低于欧裔和亚裔美国同学,这与上述群体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非常一致。

现在,非裔美国人、拉美人及白人儿童之间的学业差距正在以缓慢的速度缩小。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不同民族的儿童在阅读和数学成绩上的差异基本稳定。同时,他们在sat上的成绩差异也在减小,但速度同样很慢。

为什么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成就测验成绩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原因有经济、社会、家庭、文化及学校对他们不公正的对待等。许多非主流群体居住的社区普遍存在着长期失业、无业及工薪微薄的现象,对其家庭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个不利条件是他们所能进入的学校,如市郊、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甚至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欠佳、合格教师过少且学生人数过多。通常,少数民族学生之所以表现差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其文化背景不一致。而学业成绩出众也很可能不被学生所在的群体认可。相关研究发现,在许多非裔美国学生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他们中努力学习的孩子会被同伴指责为“模仿白人”。相反,许多亚裔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出色的学业成绩,因此会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于是,许多亚裔儿童在学校里表现非常出色。非裔美国人、土著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一般喜欢与他人合作,他们在合作条件下比在传统竞争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如果学生的母语和方言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则他们可能会降低对学校的认可度。另外,由于对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抱有低期望,同时也是出于好意,教师或管理者将这些学生不恰当地安置在低能力组中或进行分轨,或让他们接受某种特殊教育。学校的低期望导致了学生的低学业成就。

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低学业成就也许只是暂时的。近几十年来,随着非主流群体逐渐有了稳定的经济保障并跨入中产阶层,其后代的学业成就将有望与其他群体保持相当。而学校这个中产阶层机构具有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功能,它所要做的就是为贫困儿童多提供成功的机会。学校若要提高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和土著印第安学生的学习成绩,则应实行全面的教育改革或采取一些已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措施。

三、社会建构主义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代建构主义的一个分支,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有很多有益的启示。他强调个体学习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社会可以对个体学习发展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该理论中有四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它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内容整合、知识建构、减少偏见、公平教育、授权式多元文化等,是内在统一的。

1.社会学习

维果茨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指出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与成人及有能力的同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的,故主张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学习。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的学生之间应该消除偏见,将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后合作学习。因此多元文化教育应该倡导双语教育、公平教育,反对能力分班,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能充分接触多样文化的合作学习。

2.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儿童对处于最近发展区中的概念学习得最好。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时,他们中可能有这样一个同伴,该同伴能在稍高的认知水平上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且在最近发展区内,则他可以帮助或影响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他们自己单独不能完成的任务。可见,比起和学生处在不同认知水平线上的教师,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之间互相协助使得学生更容易在最近发展区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取得较快的进步。此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学习中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

3.认知学徒

认知学徒是指学习者通过与某个专家的相互作用,逐渐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这里的专家既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比自己优秀的同伴。让学生当老师的“学生教学”是认知学徒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性的学习小组中活动,使较优秀的学生帮助不太优秀的学生完成复杂的任务。例如,来自亚洲的学生对亚洲文化有比较直观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可以向其他非亚洲文化背景的学生讲解亚洲文化并在讲解中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理解。

4.中介性学习

中介性学习即提供支架的情境性学习。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困难的、现实的任务,然后给予他们充分的帮助以完成这些任务,而不是只教授点滴知识,并期望某一天学生能够完成复杂的任务。情境性学习主要是指现实生活中、真实活动中发生的学习。多元文化教育中应利用学校的多元种族特色,让学生置身于和多种族、族群直接接触的情境。身处白人、拉丁美裔和非裔为主的学校或社区的学生,十分缺乏与不同种族和社会阶层团体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可利用影片、录像带、照片等替代性方式。另外,还可以在多元文化校园中举办民族集会或某个团体的特殊庆祝活动,在学习他族文化的同时还能联络感情,消除成见。

综合上述四个基本原理,笔者认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时,在社会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间在最近发展区内,扮演认知学徒的角色,进行中介性的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内容整合、知识建构、授权式多元文化,以达到减少偏见、公平教育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多元文化教育越来越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多民族文化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文化歧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通过文化教育的平等实现政治权利的平等等。总之,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文化、社会和谐和教育平等,类似于中国自古以来倡导的“和而不同”的人际观念。为了能实现上述目标,各国也做了很多多元文化的教育实践,其中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较多。班克斯在1999年提出了多元内化教育的内容整合、知识建构、减少偏见、公平教育及授权式多元文化五个维度。这就为多元文化教育制定了一个较完备的研究框架。

笔者在分析了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现状及来自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在成就测验上的分数远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的原因后,认为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等四个基本原理对多元文化教育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班克斯的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维度相辅相成,对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及移民的教育问题及多元文化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dennism.mclnerney,valentinamclnerney.educationalpsychology:constructinglearning(edition4)[m].sydey:prentice-hall,2006.

[2]jamesa.banks.dimensionsofmulti-culturaleducation(revisedfrom:jamesa.banks,“historicaldevelopment,dimensions,andpractice”)[m].newyork:simon&schustermacmilan,1999.

[3]白亮.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运动的困境与反思[j].外国教育研究,2009,(2).

[4]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5]靳淑梅.多元文化教育及其实施途径探析[j].黑河学刊,2010,(11).

社会教育理论篇10

abstract:theloftyidealfaith,isapersonlifespiritualprop,wasalsodrivingthepeoplepursuethehappylifetheenergeticpower.Carriesontheidealsofsocialismfaitheducationtotheuniversitystudent,thesignificanceissignificant,thisarticlemainlyfromthetheoryinheritance,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aswellasthemodernizationthreeaspectscarriesontheelaboration.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keyword:UniversitystudentSocialismtheidealfaitheducates

作者简介:刘云华(1980-),女,湖南新化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确保马克思科学理论代代相传的需要

邓小平1974年3月在谈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指出:“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①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期望的社会形态和必须坚持的社会制度。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由于学习、就业、成长的烦恼和压力,会产生理想信念上的困惑与不懈,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学生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一般意义上看,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大体分为三大部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在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和灵魂。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大学生指明了政治方向,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当代大学生就是社会主义祖国的未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一旦为当代大学生所掌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就会赢得青年,赢得未来。邓小平说:“人的因素很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②因此,推进共产主义运动从一个阶段尽快地发展到新的阶段甚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关键在于着力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即信仰马克思主义、追求马克思主义,立志为共产主义献身的人。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确保马克思主义代代相传的需要。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反渗透、反颠覆、抗腐蚀,确保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也在影响着大学生。

面对新的事实和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只能加强不能放松。高校必须对青年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增强他们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侵蚀的政治免疫力和辨别是非的政治鉴别力。只有这样,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才能不辱使命,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夯实人才基础。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最终实现的需要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年龄上已经进入了青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的成型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他们还没有广泛的接触社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并不深刻,加之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蚀着大学生,因而,常常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就不能牢固的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③理想信念的缺乏和不正确必将导致青年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片面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所以,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这对于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形成完美健康的人格,从而走向未来的人生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和知识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是未来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极其重要性。只有具有了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他们抵御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才能在此激烈竞争的时代,抵制各种诱惑和攻击,充分发挥才干,使自己的价值在为祖国贡献中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4-1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