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习汇报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6:46

教师实习汇报总结篇1

转眼间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也结束了。还记得当时,还天天盼望着实习结束的一天,而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自己才发现,虽然是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可是自己早已不知不觉中习惯了这个环境,融入了这个集体,早已把自己当成了这个集体里的一份子。

想到自己要离开了,是那么的不舍。看到自己相处了两个月的学生和老师,想到今后就不能再见面了,真的不想走。突然间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好亲切,自己的学生都万分可爱。看到他们一个个不舍的眼神真的很想留下来。时间过得真快,两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回想起在这短暂的两个月内所发生的和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真的学会了很多。

实习是大学阶段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实习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了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在实践中体会了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在这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认真的向自己的指导老师学习。认真的听取老师们对我的评价和建议。认真的听好老师上的每一堂课,吸取老师的宝贵的教学方法。认真,充分准备每一堂课,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教导。认真,仔细批改学生每天的作业,做好作业讲评工作。帮助作业中错误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讲解,尽全力做好一名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观察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耐心的教导。

同时在工作上也得到了其他老师们的帮助和关心。得到了学生的配合和支持。短短的两个月,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都让我的实习生活变得难忘和丰富多彩。

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生活,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师着职业的伟大和老师的艰辛。刚开始实习,我的主要任务是听课,听指导老师讲课,再回顾我的任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我从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发现了每个老师都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或许这就是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我深深佩服老师在课堂上的应对自如,他通过讲述他身边的故事和例子,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

在听课过程中,我深感,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语言是这种艺术的传达方式。听课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在了解教学流程的同时,也应注意教学方式和组织教学能力的积累。听了一周的课后,我开始走上讲台,开始慢慢适应课堂气场。由于经验不够,应变能力不强,这几堂课纯粹是灌输知识,毫无艺术感。

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听课就有了针对性,可是当我上第一堂真正意义上的课时,还是出现了“上课重点不突出”、“讲课顺序不清楚”等问题。这时,指导老师要求我多听课。并且为我指出了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出现的缺点和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听课和实践,我开始有了一些进步。这时指导老师给了我多次机会,分不同层面锻炼和培养我的授课能力。带给我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着的不是自己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他们不会像自己的同学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他们在听不明白的时候会突然提问,或者干脆就趴在桌子上看书和睡觉。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困难。如课堂秩序。正是这些小小的挫折,让我越战越勇,更让我懂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一些队员在刚开始时心情特别紧张,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教学思路不流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科任指导老师要求这些队员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多研究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并且面对面地指出课件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自学能力,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我的体会是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我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启发式教学,适当列出提纲,设置思考题,加以点拨。由此而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始发挥作用,由“要我学”的教学方式转化为了“我要学”的学习方式。让这群学生学的轻松快乐。之前大家可能有抱怨老师上课的种种。可是实习结束了,自己亲身经历过了才知道其实上好一堂课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当老师没有以前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只有在穿上他的鞋走上一英里,才能真正的体会他人的经历。体验之后大家都对老师这个词有了自己的感悟,但相信有一件一定是一样的:要做好一名老师不容易。自己距离心目中的那个角色还有很多路要走。其实,教师是既伟大有很艰辛的职业。

整个实习期间,我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最让我难以忘怀。当看见那些十三四岁青春活泼的学生时,我们都感觉自己似乎时光倒流回到六七年前的中学时代。初中的学生还不失去童真,善于思考问题,但是在道德、情感方面还有待发展。也许我们的年龄与之相近,他们既把我们当作老师,还当作朋友,许多心里的问题都愿意与我们交流。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逻辑,遇到问题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办法。他们已经不喜欢老师牵着他们走,也不喜欢老师完全教他们怎么做。

由于我年纪和他们差距不大,他们都很愿意和我讨论问题。这时我就以朋友的角色与之倾心交谈,适当的给他们建议。将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我的平台,将心比心,他们也就会报以我同等的尊重。日复一日地监督早读、课间操、眼保健操和晚修,认真的班主任工作是很累人的事情。学校是一个规训的场所,学生接受的教育都是在控制之下和有目的的,目的是完善道德和形成良好的人格。

班主任的素质主要体现在日常行为中。班主任要以作则。说到做到。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叫学生不要乱扔垃圾,自己就首先要做到不扔垃圾。班主任可以体现出班主任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班主任通过良好的素质征服学生,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爱,才能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教育,班主任就通过自己良好的素质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教师实习汇报总结篇2

关键词:英语专业精读课合作学习有效应用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与意义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约翰逊兄弟(D.w.Johnson&R.t.Johnson),他们定义合作学习为: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开展学习和交流以实现共同的进步和发展[1]。该教学理论与策略早于18世纪在英国广泛使用,并于19世纪在美国得到较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引入合作学习理论,90年代越来越多的外语老师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发展至今,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

(二)合作学习的意义。

语言教学最终以交际为目的,因此,语言教学中学生是重心,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2]。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处于主导位置,各组员目标一致,取长补短,汇集众人智慧,齐心协力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创造友好平和的课堂氛围,有效缓解学生在个人学习中的焦虑和压力感。一方面,学生的交际能力得以提高,生生相互交流能激发更多灵感,另一方面,学生互相尊重和支持,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为毕业后适应社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合作学习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就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外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3]。英语专业学生除了要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还要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辨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精读课是其必修基础课与核心课程。该课程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交际能力。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把学习重心从老师讲授为主转向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获取、运用知识,主动参与和探究,勇于表现,大胆实践。

二、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精读课中的应用模式及实例

合作学习可运用于英语专业精读课堂的各种教学活动中,较常用的模式有合作式口语活动与合作式写作活动。笔者以某理工学院2013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课堂应用为实例,加以分析。该年级精读课程选用了何兆熊教授主编的《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修订版)综合教程》系列。

(一)合作式口语活动及实例。

合作式口语活动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项口语训练任务。该任务的内容包括与所学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或社会热点话题,小组亦可自定话题。课堂汇报的形式不限,鼓励多样性。集体汇报、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访谈节目等均可采用,视主题而定。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必须强调各小组在准备任务与课堂汇报两个环节中确保每个成员都参与[4]。对任务完成的评价,必须包括每个组员在准备工作中的参与态度、汇报中各组员表现及整体效果三个最基本方面。

上述学生在第三个学期所学《综合教程3》的第32页有与Unit2“theCompanyman”课文主题密切相关的两项口语活动:“Havingadialogue”与“Havingadiscussion”。教师在该单元教学的第一周就布置了这项活动。除了课本指令外,教师还在堂上列出一些实用的词汇与表达法,明确完成任务的注意事项与评分标准。为保障学习进度,规定每组课堂汇报的时间为10至15分钟。学生有四天的准备时间。一共有六个小组报名在课堂上汇报表演。教师把六个小组的表演分列在3次课,每次课两个小组,避免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疲劳。汇报的时间安排在每次课的下半课时(上半课时学习课文与完成课后练习),以求课堂活动多样化。汇报开始前,教师通过组长了解各组员在准备工作中的投入度。教师要求观众边看边做点评笔记。汇报结束后,有五分钟的答疑环节,表演的小组解答观众的疑问。教师请两位观众就各成员表现与整体效果点评与打分。最后由教师点评。课后教师与小组组长为各成员打分。

合作式口语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营造了轻松友好的学习气氛,让学习变得简单快乐。各小组在准备工作中自发讨论明确任务要求,澄清疑点。后分工合作,各成员信息、资源共享,在汇总过程中组员们再次沟通,精挑细选,集众人智慧共同完成团队任务。学生分头准备时不会感到焦虑,而有了充分准备后再上场汇报,焦虑感因有备而战而减半。汇报时组员如战友般拧成一股绳,互相鼓励与扶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二)合作式写作活动及实例。

写作是语言学习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在英语教学中,即使是英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也会有惧怕写作的心理。学生们通常觉得“无话可说”或“有话不知如何说”。写作离不开思考与创造,个人思考的深度广度,个人创造的新颖性与灵活性毕竟有限,而合作写作充分调动个人力量,汇众人智慧为团队精华,正如鄂温克族的谚语所言:“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上述学生在第二个学期所学《综合教程2》的第292页有一项写作任务,题目是“Collegestudentsshouldbeencouragedtotakepart-timejobs”。班委协助教师把学生重新分组(有别于平时固定的小组),四至五人一组,并指定新组长。不定期与新组员合作,令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给15分钟时间,让各小组brainstorm(头脑风暴)论点及简明论据,并记录下来。讨论期间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启发并答疑。接着教师请四个讨论气氛热烈的小组在黑板上写下讨论的结果,请另外四个小组在黑板补充或更正前面四组的结果,再由教师在黑板上逐个点评,对精彩之处给予充分肯定,需要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再结合课件内容讲解,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摘抄。如此,文章的提纲就完成了。40分钟的合作写作,解决了50名学生的“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难题,为其独立创作打好了根基。对学生初稿修改的工作可由教师给出详细的检查清单,由学生交换初稿进行一对一的阅读修改。

在合作写作中,学生集思广益,互动交流与启发,不太善于写作的学生由于启发而打开思路,写作兴趣得到激发;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帮助其他同学时能反思、整理和修改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完善作品。由此,合作写作帮助学生攻破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难关,令思路变得顺畅,令思考过程变得有趣,整体上增强了学生用英语写作的信心。但写作终究以个人思考与创作为主,合作写作在个人写作过程中起的是润色作用,如果能巧妙运用,就可令学生作品更上一层楼。当然,教师需视写作要求而设定具体的合作任务。

三、如何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如果能运用得当,就可以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英语专业学生的精读课一般是小班学习,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已养成用英语沟通的习惯。小组学习能把大团队细分,让学生放松交流,有助于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坚持应用该模式三年,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合理地分组。

分组原则上由学生自由组合,必要时由教师调整。英语专业班通常男生较少,教师可要求男生分散到各小组;英语水平较高者与较低者搭配;外向的学生与内向的学生搭配;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对组长的要求是英语水平较高并有责任心。分组工作在学期初进行,学生初步分好组后,由教师与班委商定是否需要调整,因为班委对各小组合作的可能性与方便性会比教师更清楚。分组后,一般固定时间为一个学期,课堂上短时活动的分组可随时变化。新学期到来可重新分组,选出新组长,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承担责任并与新同伴合作。

(二)明确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的要求。

在学期初分组工作完成后,教师需提出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的要求:组员听从组长指挥,人人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明确参与准备工作表现与汇报表演表现在评分中所占的比例,杜绝个别学生不参与活动而坐享其成的现象。

(三)教师如何帮助小组自信、有创意、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布置任务时,教师可适当提供任务的背景知识与实用的词汇与表达法,告知学生从何处查找更多资料。新生完成第一次汇报的准备工作后,可在正式汇报前先让教师过目并给出改进建议,作适当修改与调整,充分准备。只要有备而战,学生的信心就会倍增。汇报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一气呵成,切忌中途打断学生。如有改进建议,可在观看过程中记下来,待点评时再一一细述。每一小组汇报完毕,可安排五分钟答疑环节,由观众向汇报的小组提问。一方面解答观众的疑问,另一方面有利于汇报小组做有效的即场反思,在学生记忆还是鲜活的时候作即场反思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如何有效点评。

点评是对小组表现与合作成果的总结与评价,是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教师在点评的基础上为小组评分,纳入该学期平时成绩。时间许可的话,点评最好安排在汇报结束后,此时汇报者与观众都有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强化点评效果。点评应该由三部分组成:小组自评、观众点评与教师点评。点评内容主要是各组员的表现、小组合作产出的效果与给出改进建议等。笔者的做法是小组汇报结束后,让小组继续留在讲台上(保证表演者与观众有面对面的交流),先请两位观众点评,其次是小组各成员自评,内容为准备工作、汇报表现与往后改进的方向等,最后是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应具体到各组员的表现,以肯定与鼓励为主,特别表扬积极的学生,激励他人。如果发现表达或语法错误等,此时也是与学生探讨的良机。课后教师根据点评给各小组成员评分,做好记录。

四、结语

由于文化背景、成长环境、个人性格等原因,很多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是羞于开口,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这在英语专业的学生中也不罕见。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生生与师生互动交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了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一方面强化了英语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令其终生受益。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该模式时,教师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课后需及时反思,不断改良。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真正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明峰.英语专业研究生合作学习探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VoL32(5).

[2]胡咏梅,胡丹.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专业精读课中的应用.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8,VoL33(8).

教师实习汇报总结篇3

一、从“师讲”变为“生讲”——从被动听讲变为自主探究。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发现者,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主动为学生搭建锻炼的平台,把学生推向发现者、研究者的位置,把讲台让给学生,成为学生展示成果的舞台。如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苏教版高年级科学教材进行分析,对于一些领域,如地球和宇宙空间领域、生命世界领域等无法采用固有的模式开展探究,教师采用讲解方式进行授课,大大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个问题,学期初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确定小组名称和感兴趣的单元与主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研究能力。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不硬性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汇报交流,而是让学生自愿报名参与,参与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一学年来共收到汇报课题一百多个,上台汇报学生人次达两百多次,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想研究的问题,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探索、去尝试,充分发挥个体创造潜能。

从“师讲”变为“生讲”,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仍然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及时调控学生在展示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如讲述内容过多,或过于深奥,听者不感兴趣,等等,教师此时应及时点拨,调整汇报节奏,或修改汇报内容,或改变活动方式。如有些课题由几个小组共同研究,展现内容又很相似,在这种情况下,不提倡学生再采用讲解式汇报,而建议其他小组采用竞赛提问方式进行展示汇报,汇报效果大大增强,深受学生喜爱。

二、从“被考”变为“自考”——从被动应考转化为主动反思。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这种观念和思想构成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很大障碍。以往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出一份纸质考卷考学生,学生处于“被考”状态,教师关注的是学习结果,为了让学生从被动应考转变为主动反思,自主探究,教师改变以往的做法,一个阶段性活动结束时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加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与理解。如学生自己总结一个单元的收获和不足,或出一份考卷考自己,教师只是提出出卷要求:如1.考题量要足;2.题目质量要高;3.题型要活;4.版面美观、字要端正。从学生所出的卷子来看,效果很好。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思考复习,避免以往教师拽着学生学的现象。如《进化》单元学生自己出的选择题:①什么东西能演变成化石?②黑猩猩的()与海豚的鳍状肢很相似?这些小小的考题显现出学生的创造性。《我成长了》单元总结,学生围绕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自己与同伴身高、体重曲线图、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想象60年后自己会怎样生活等内容,用画图、表格、文字等展现,制作精美,效果很好。《遗传与变异》单元学生还能自己找资料,做成小报,如转基因技术、遗传与变异的进展等。从“被考”变为“自考”,教师关注点发生转移,从关注学生学习知识最后答案转移到关注学习反思上,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让学生重新建构自己的理解,激活个人的智慧,使单元活动总结成为一种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从“师评”变为“生评”——由旁观者转变为合作交流的互动者。

教师实习汇报总结篇4

本文设想了新的审计报告互动教学法,该方法要求教师准备四组审计工作底稿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周仔细阅读所给审计工作底稿资料,并按组完成应做的汇总表、试算平衡表、审计报告初稿、会计报表注释初稿,并经小组内项目经理复核、小组内项目合伙人复核等整套流程。课堂上由学生ppt展示介绍各小组所做工作底稿及审计报告初稿及会计报表注释初稿,再由教师作为总审一一点评,提出总审意见,最后由小组再修改后上交教师。

【关键词】

审计报告;互动教学;小组合作

一、引言

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往往要学到《审计学》这门课,而《审计学》这门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的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在哪种情况下出具:无保留意见我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也能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互动掌握审计报告的实际编制方法;更能通过学生的演讲展示,使每个同学都留下深刻印象。

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由教师搜集四组可能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四个公司各科目的审计工作底稿;四个公司各科目的调整分录、未调整分录、重分类调整分录;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控制测试的工作底稿;以及公司基本资料。

三、学生预习及教师指导并监控

在教学开始前将学生分组,每组5人左右,每组设组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合伙人,将教师所准备资料提前一周下发给各组学生,要求学生们仔细阅读,并要求第一做出: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未更正错报汇总表、列报调整汇总表;第二做出:利润表试算平衡表、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第三做出:重要事项概要汇总表;第四做出:审计报告;第五做出:会计报表附注。上述工作完成后由组长———项目经理复核工作底稿并修改、副组长完成项目合伙人复核工作底稿并修改。要求每组做成ppt。上课前教师应通过微信或QQ与学生及时沟通,解决学生自学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达到监控过程和进度的目的。

四、课堂上分组展示演讲及教师总审计点评

第一,上课时,教师简要介绍审计工作底稿汇总的基本方法、审计报告编制的基本方法。第二,由各小组上台汇报演讲,演讲的内容应包括:公司基本情况、风险评估的情况、账项调整分录汇总的情况及理由、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的情况及理由、未更正错报汇总情况及理由、列报汇总调整情况及理由、利润试算平衡表及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审计报告初稿及会计报表注释初稿。第三,由各小组长介绍项目经理复核情况,副组长介绍项目合伙人复核情况。第四,由教师作为总审对各组工作底稿及ppt演讲进行总审点评,并列明所需改进的地方,由各小组课后再修改,并完成正式审计报告及会计报表注释,连同修改后的审计工作底稿一并交给教师作为评定教学效果的依据。

五、结语

教师实习汇报总结篇5

1.1对象

选择2011级两个护理专科班352人,一班175人,二班177人,均为全国普通高校统招学生。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另外一班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学习成绩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在第三学期开设护理管理学课程。

1.2方法

实验组以讨论结合汇报的考试方式,即讨论汇报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小组成员随机按照学号分配,小组成员间学习成绩无显著差异。对照组采取常规考试方式即平时成绩40%(出勤率+作业),期末考试成绩60%。实验组考试方法包括:任课教师根据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综合管理案例,提前两周将案例发给同学,案例内容基本涵盖所学教学内容,只是案例侧重的章节不同,制定讨论汇报要求、内容、评分标准;学生以小组合作式完成讨论汇报,制作成ppt汇报小组情况,最后选派一名同学负责最后汇报。

1.3评价方法

1)课堂评价标准:讨论汇报共安排2次,每次课2学时,每个小组10分钟汇报时间。邀请3名护理管理教师做评委,评分标准以百分制计分,分值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问题环节占30分、书面汇报材料20分,以及汇报讨论情况50分,最后总分100分折合成40分。2)课堂评价实践:小组同学按顺序上台做汇报讨论,上台汇报学生由老师随机选取,汇报讨论的分值包括多媒体的制作20分,同学汇报情况30分,汇报完毕后由现场老师对学生做出提问1~3个问题,问题由老师随机选取小组成员做回答,综合学生的回答情况评分。最后由小组成员整理ppt材料以及问题回答情况上交。3)期末考试评价:考查课成绩一般由任课教师给予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将考试成绩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z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1.4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新考试方法的效果评价,问卷内容涉及6个问题,每项以支持、中立、不支持作答。共发放调查问卷352份,回收352份,回收率100%。

2讨论

2.1汇报讨论考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学生自发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使学生有较大的学习自主性,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整个过程,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享受到了学习乐趣。89.74%的学生认为汇报式考试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深受学生欢迎。

2.2汇报讨论考试可提高教学效果

从期末考试成绩看,两组同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作为考查课,历来不被学生重视,而此种考试方式使学生有新鲜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出勤率明显提高,课堂效果明显加强,下课有很多同学咨询和课程相关的知识,所以这种考试方式客观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2.3汇报讨论考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汇报式考试方式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多媒体制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有帮助。在调查问卷中,95.08%的学生表示讨论汇报式考试方式能够提高对护理管理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汇报式考试方式是以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相互配合为基础的,从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到最后的汇报考试,整个过程需要小组每个成员认真协作,由于最后的考试汇报及回答问题的同学是随机的,每个成员需要对每个环节都有所掌握,因为每个成员的回答都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最后分数,这就需要成员把大家看做一个整体,否则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分数,调查问卷也显示90.32%的同学表示这种考试方式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和大家的合作精神。同时为了最后的汇报考试,每个同学都要做好上台汇报的准备,据课代表反映,很多同学都会在课余时间到讲台做汇报预演,考试结束后的问卷调查也显示85.67%的同学认为这种考试模式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同学们反映这次的汇报考试也锻炼了他们走上讲台的勇气,使他们对语言的组织、表达都有所提高。此外,87.93%的同学表示,这次汇报表演使他们对电脑运用能力有所提高,在汇报考试中多媒体的制作占20分,所以小组同学对多媒体的制作很用心,以期提高多媒体制作的分值。

3结语

教师实习汇报总结篇6

1教学过程

此次pBL教学法在无机化学元素部分展开,实施对象为我校2014级药学专业本科生,共64人。无机化学元素部分主要包括s区、p区和d区元素,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对s区和p区元素比较熟悉,本次pBL的案例分析重点在d区元素。参考d区元素的学习方法,完成s区和p区的自学。

1.1提出问题

pBL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适当的问题。充分考虑到药学学生专业特点,结合教学大纲,以新闻事件为导线编写案例。案例1:英国政府目前对中国传统中药的“有害性”调查进入了空前严厉的阶段。英国药物安全机构称,已发现了5起中国传统中药产生严重副作用的案例,并发出严重警告。这些副作用包括心脏疾病和肝功能损伤等,数量在今年上半年增加了4倍。其中一种“复方芦荟胶囊”的中药,因为其中含有“朱砂”(即硫化汞),经检测发现其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调查的范围是进口至英国的中药是否含有超量的重金属、杀虫剂、违禁化合物和类固醇等。案例2:2013年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网站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饮食品抽验结果,其中一项结果是,44.4%的大米及米制品抽检产品发现重金属“镉”超标。经溯源查实,抽查结果显示,8批次镉超标的大米及米制品中,有6批次来自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和衡阳市衡东县,值得注意的是,株洲与衡阳均是湘江流域的工业重镇。而实际上在今年2月,就有媒体报道湖南有上万吨镉超标大米于2009年流入广东。事实上,食物中镉含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案例并不少见。日本在二十世纪发生的“痛痛病”公害事件就是因为河流被含镉污水污染后,河水、稻米、鱼虾中富集大量的镉,然后又通过食物链,使这些镉进入人体积累下来。请从以上案例中思考下列问题:(1)案例中描述的是哪种元素?简单描述该元素(或单质、化合物)的性质;(2)该元素(或单质、化合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包括药品的结构、组成、性质、药用等方面的知识;(3)该元素(或单质、化合物)在食品方面的应用,例如食品添加剂;(4)该元素(或单质、化合物)在材料方面的应用,包括典型的金属、硅酸盐、合成高分子和复合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5)该元素(或单质、化合物)在环境方面的应用,例如居室环境、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三废”处理等污染的后果及治理办法、如何变废为宝;(6)该元素(或单质、化合物)含量(允许)范围、如超标(或不足)将会有怎样的影响。

1.2分组讨论

全班分为2个大组,每大组分为5个小组,每组6~7人。每个大组1个案例,各小组分配1个问题进行汇报。参照案例,另选d区一种元素(铜、银、锌、汞、钛、铬、锰、铁、钴、镍)进行汇报。每个大组推选1名主持人,每小组选组长1名,记录员1名。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工作开展和统筹安排。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同学的提问和回答问题情况。各组成员都要钻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图书馆期刊资源和网络资源获取与问题相关的资料,整理,进行小组内讨论,并做相应的记录和小结。同时要求组与组之间相互设疑,增加学生的信息需求量。教师提前一个月将教学安排和案例发给学生,定期组织小组组长开会,了解各组准备情况,解答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地准备。

1.3小组汇报

每组需汇报案例中的1个问题和另选元素的性质及其在医药、食品、材料、环境等方面的应用。每组20min,其中,汇报时间为5min,讨论时间15min。在讨论环节,其他组需向汇报组提问,如汇报组回答不出,其他组应做相应地补充。

1.4小组讨论汇总

在小组汇报过程中,其他小组和教师对汇报小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见表1和表2),综合进行小组间排名。

1.5教师归纳总结

在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在班上进行归纳讲评,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同时进行全面的总结,查漏补缺,更正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补充学习过程中漏掉的知识点。

2教学效果评价

pBL教学结束后,我们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pBL学习模式的态度(见表3),和在实施pBL过程中的自我评价(见表4),调查表共发放64份,回收64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和表4。

3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同学认为自己在本次活动中能积极准备、和同组同学之间积极交流讨论,他们认为pBL教学法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对课程的理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有利于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他们的改变也让无机化学实验课授课老师深有体会,此次实施pBL教学法的药学专业学生,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68.42%的学生表示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继续使用该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强调学生为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了大部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同学对pBL教学法不适应,认为教师没有参与其中,准备时间和汇报时间不充分,节奏有点快,面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不会解析等,这也是目前无机化学pBL教学面临的问题,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4小结

教师实习汇报总结篇7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强烈。”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特别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是作为探究的“主体”的学生,他们需要探究什么,如何去探究,探究的结果怎么处理等都是我们科学教师一直以来面对的问题。下面,我就自身教学实践经历谈谈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开展。

一、创设探究情境,唤醒探究需要

西方学者德加默有这样一种说法:“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探究的目的,也就是了解探究什么,为什么而探究,探究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学生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观察、提问、实验、推理、掌握事实。

在教学中除了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之外,还需要创设有趣、新奇的情境,诱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发现”“探究”之欲,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一课中,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创造出一个有趣情景:卡通人物“瘦子”使用不同工具,将米袋垂直送到三楼的窗户口,第一次米袋上去了,第二次“瘦子”被吊在了空中。接下来,提出目的明确的“探究”问题:“请同学们通过实验自主探究,两个工具到底有什么不同?”

二、选择多种方式,完成探究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标理念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让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的主要方式有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是他们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思考,每个学生也无法代替别人的思考。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机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观察、提问、实验、推理等活动,才能“再认识”“再创造”。

合作探究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助学习、相互促进的一种学习方式。一个人要有所创造,除了个人努力钻研和有开拓精神外,还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协作创新,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互相合作与讨论,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教师有目的地选择探究内容和探究方式,把学习过程转化为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交替进行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探究的效率,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用摆计时的钟》一课中,学生要制作简易摆,完成摆每分钟摆动多少次的测量实验,实验中需要操作员、计时员、记录员等不同身份的“探究者”。只有采用合作探究才能顺利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三、多样成果展示,提升探究效果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核心方式,展示交流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教学中的交流展示,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前精心设计,教学中因势利导,保证这些教学环节的落实,从而保证科学课的顺利进行,达成提升探究效果的目标。

选择合适的方式,才能将探究的成果充分展示出来,让每个探究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我认为好的展示方式有以下几种:

1.实验报告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一切猜想都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并以实验报告汇报。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进行实验,使科学能力得到提高。而实验报告是实验过程的汇报、总结,是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收集事实、整理事实从而形成概念、获得知识,是科学思维的梳理。因此,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工具。好的实验报告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实验能力、设计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2.课堂演讲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表演家。学生完成探究后,都希望得到展示的机会,这时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在这个过程中,演讲者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升,台下的“评委”通过倾听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判断能力和总结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3.汇总比较

光有个人或小组的演讲还不够,将探究获得的成果汇总比较,才能找到学生探究过程的思路和结论的不同之处,进而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板书汇总是比较好的一种汇总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黑板板书等方式完成汇总比较。在备课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探究后会出现的结论,进而确定板书的内容和样式,达到汇总直观明了的目的。

在《昼夜交替现象》教学中,每位学生对为什么产生昼夜交替现象都有自己的假说,全班汇总起来大概有4~6种。通过汇总板书,所有假说都能展示出来。再通过一一验证,各个小组使用不同的标记表示出验证结果。整个板书就是一张汇集了每位学生观念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图,有利于假说间产生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师实习汇报总结篇8

关键词:出纳项目教学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F23;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6-0120-04

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信息的瞬息万变,企业迫切需要具有综合财务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分析、解决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问题。财务分析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是在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提升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的核心能力,该课程强调会计及经济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实践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企业对应用型财务分析人才的需要。

一、传统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缺少因材施教和针对性辅导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受学时所限,教师课上偏重于理论和方法的讲解,而对于知识的应用主要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学生个体差异大,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各异,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内容有的学生全部理解、有的学生一知半解。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教师没有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学生也没有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越来越多没有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缺少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师生互动有难度

财务分析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规模庞大、业务复杂,学生对于陌生的行业领域一无所知,加之课前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没有自主学习的考核机制,大多数学生课前不会主动收集案例公司资料、了解案例公司行业背景,学生仅仅停留在教师的口头灌输,参与案例分析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导致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冷清。

(三)实践教学方法单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财务分析课程,教师支配整个课堂教学,整个授课过程单调、枯燥乏味,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很难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积极性。

(四)不重视财务分析工具的应用,难以满足企业基本要求

财务分析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信息挖掘,不掌握数据处理工具就无法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虽然财务分析课程普遍利用多媒体教学,但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对财务分析软件辅助教学的实际应用较少,多数教材没有介绍如何应用eXCeL等工具进行财务分析,学生对基本的分析软件工具不熟悉,大量财务分析工作依靠手工完成,既影响财务分析的效率也不符合企业的基本需求。

(五)期末闭卷考试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核,不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传统财务分析考核以平时+期末为主,平时成绩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构成,期末成绩由闭卷卷面成绩构成,该考核方式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会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重视财务分析应用能力的训练,期末靠突击复习应付考试,这显然与学生财务分析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相背离。

二、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设计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财务分析人才,必须解决目前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缺少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辅导、课堂师生互动有难度、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不重视财务分析工具的应用、不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先教后学”被动方式为“先学后教”主动方式,即采用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知识与能力有效融合”的转变。

(一)总体思路设计

传统学习过程包括课上信息传递和课后吸收内化,而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是重构学生学习过程,包括课前完成任务实现信息传递、课上讨论互动实现吸收内化、课后修订完善实现拓展提升。首先,课程组将财务分析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目标,然后再将每个单元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子任务,分别实现各个单元目标,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节设计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前环节、课上环节和课后环节,课前环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自主学习相关资源并完成指定任务,可以获得教师的在线辅导,实现信息传递;课上环节教师根据信息传递中反馈的信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课后环节学生根据课上讨论互动不断完善任务,进一步深入拓展。

1.课前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首先将财务分析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目标,即基本理论单元、分析方法单元、财务报表分析单元、财务效率分析单元,然后再将每个知识单元分解为若干个具有可执行性、易操作性以及便于评价的子任务。其次,围绕子任务收集、整理、制作相关学习资源(如微视频、课件、习题、测试等)并上传课程平台,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自主学习。然后,编制并下达任务单,任务单中包含团队成员分工、自主学结、团队研讨学习的有关内容、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完成的分析任务以及自我评价等。教师下达任务时要求每个班级在中小板或创业板选择同一行业,班内的每个团队选择同行业内的不同企业,这样有利于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对比分析。

(2)学生层面:按照5―6人组建团队,成绩优异的学生覆盖每个团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学生团队接受任务单,选定分析任务的企业,在团队负责人带领下首先学习相关资源,明确分析任务,其次对分析任务进行合理分工,然后通过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完成所选企业的分析任务,最终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

(3)交流互动:教师课前提供学习资源、下达分析任务,学生学习资源、完成分析任务。学生在学习资源、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可通过在线平台得到教师的指导或学生的帮助,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课上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通过在线平台以及任务单信息反馈初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中存在的疑问,确定答疑解惑的重点,课上组织团队汇报、互动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效果以及任务的完成质量,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首先,课上组织各个团队汇报课前学习情况和任务的完成情况,其次,调动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进行提问或解答其疑问,然后,教师对汇报团队点评并组织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将微视频中零散的知识加以系统的梳理,使学生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个知识点在知识图谱中的地位,整体把握财务分析的概貌和脉络。

(2)学生层面:学生团队通过课前学习、讨论及完成任务,进一步明确有疑问的知识点,课上汇报学习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团队之间的讨论、相互答疑解决知识点中的疑惑,获得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学生团队内部、团队之间的评价加强了过程性的考核,形成多主体、多元化的财务分析考核方式。

(3)交流互动:课上通过答疑、汇报、评价三个环节实现交流互动。答疑包括团队间互动答疑和教师集中答疑,实现师生、生生多范围内的交流互动。汇报是基于团队内部讨论后进行的,团队成员先期已围绕任务开展了充分的内部交流。评价包括四方面评价,即学生个人自主评价、团队负责人评价、团队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多主体的评价能够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3.课后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综合评定各团队上交的财务分析报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知识的辅导,如针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撰写科研论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引领者。

(2)学生层面:通过课上团队间的讨论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对解决的疑惑进行归纳总结,不断完善财务分析报告并及时上交。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扩充和深入学习,撰写并发表科研论文,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交流互动:教师进行成绩综合评定,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深入学习,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三、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实践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为翻转的“先学后教”模式,课前通过下达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传递;课上通过学习成果汇报、相互答疑、解决问题、实践操作等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课后通过知识拓展延伸、撰写科研论文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下面以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为例说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

(一)课前下达自主学习任务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目标明确的自主学习,教师下达的任务单通常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成果展示、拓展提升等,如表1所示。

(二)课堂教学组织

1.引入案例,提出问题,检测课前学习效果。

问题1:阅读教材资产负债表,你能获取ZXZ公司哪些信息?

问题2:你认为ZXZ公司2015年表现如何?为什么?

问题3:你如何帮助ZXZ公司管理者了解资产负债表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个人任务实施汇报,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受篇幅所限,下列各项任务的具体内容省略)

任务1: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任务要求:(1)编制简易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2)分析资产的变动及原因;(3)分析权益的变动及原因;(4)资产变动合理吗?

任务2:区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任务要求:(1)该公司总资产发生怎样的变化?(2)该公司股东权益发生怎样的变化?(3)请举例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他们对公司的财务报表有影响吗?

任务3: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案例分析。

任务要求:利用[任务2]资料分析当剔除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后该公司资产、权益的变化情况。

教师围绕学习主题设计任务,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后通过任务的实施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

3.团队合作学习成果汇报,知识的吸收内化。

任务4:团队所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任务5:团队成果展示汇报。

团队所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汇报,主要内容包括团队自主学习情况(学习笔记、收集的资料、视频);任务完成情况(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结果);汇报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提问,或解答汇报团队提出的问题,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4.多主体评价,加大过程性考核。翻转课堂的前提是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事先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大自主学习在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见上页表2。

任务6:完善成果,拓展提升。

教师根据学生个人任务和团队任务的完成情况,结合学生反馈的问题对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学生整理完善学习笔记及团队所选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报告并及时上交。教师引导学生对如何判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撰写科研论文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有效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学生在任务单要求的时间内自定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完成课前任务,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教师个性化辅导,大大增强了学生自学的信心和动力。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课堂师生互动沉默的问题,课堂上通过个人任务的汇报、团队任务的展示,相互答疑解惑,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课前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建议,加大对自主学习过程的考核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学生通过对真实的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既熟练掌握eXCeL工具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X

参考文献:

[1]徐芳奕,梁毕明.本科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实践困境之思考[J].商业会计,2015,(04).

[2]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

教师实习汇报总结篇9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

一、如何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

1.设计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环境

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的课堂互动的基本前提。在课堂上,学生只有在安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可能产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欲望。没有这个前提作保证,再精彩的互动内容,再好的互动形式都不可能有好的互动效

果。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当课堂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则长期充当着教师命令的执行者和接受者。由于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了,其积极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课堂师生互动常常流于形式,难见实效。教师需要改变观念,转换角色,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互动氛围,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丰富互动内容,选择更好的互动形式,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广度和密度,提升师生互动的效果。

2.充分利用肢体语言

运用肢体语言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英语课上,教师经常会碰到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的孩子。运用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生性活泼、爱动爱玩,求知欲强。作为儿童英语的启蒙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保持长久的兴趣。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方面---面部表情、手势、眼神接触、身体接近与姿势来说明教师如何在教学上善用肢体语言的技巧。面部表情最生动的部分就是眼神,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艺术大师达芬奇有一句名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眼睛反映出来。

3.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最好是多鼓励,平时做一些活动,多让学生发言,比喻开课10分钟让学生轮流讲一些自己的故事或者看到的故事及自己的感受总结等等。反正开始没办法,有的人性格比较腼腆,开始必须要逼。坚持下去学生都活跃就好了,尤其要多给比较含羞的同学机会。要鼓励学生用于提问,首先老师讲课的方式和内容得把学生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不要通过加分或者其它的奖励方式,因为这样或让学生觉得自己提问不是出于疑问,而是带有某种目的。最重要的偶觉得还是在于表述人。

二、有效互动的个案分析

事件1:授课老师对学习任务进行明确并安排活动

t:well,youwillworkingroupspracticingspeaking.First,pleasecountfromonetofourinturnandifyousay“one”andyouareinthesamegroup,“two”inanothergroup…Fourstudentsformagroup,understand?(Studentsbegangroupforminginorder)nowiwillgiveeachgroupasetofpicturesandyoucandiscussinclassfortenminutes.afterthat,youarerequiredtomakepresentationaboutwhathappenedaccordingtothepictures.onestudentfromeachgroupwilldothepresentation.

通过对行动反应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明确了学习的任务,然后进行分组。学生接受老师的任务后通过实际行动来响应授课教师的“安排”,授课教师通过一些简洁的语言输入,然后学生进行有序分组,通过授课教师的图片进行讨论,使得整个过程秩序井然。

事件2:通过对学生输出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

通过学生代表上台针对各小组对图片的描述进行汇报的过程。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对图片上提供的生词进行了应用。教师、汇报者和全班同学形成一个三角互动格局。汇报者面向全班同学汇报,授课教师适时的跟汇报代表进行沟通,然后进行意义协商,比如说:

S:atruckcomenear.

t:Youmeanatruckisapproaching?

S:Yes.atruckisapproaching.

S:themanbendhisheadtoride.

t:themanisbendingoverriding(作弯腰骑车状)

S:Bendingoverriding?

t:Right,heisbendingoverriding.

S:well,themanisbendingoverriding

S:theambulanceiscoming.(重音第二个音节)

t:theambulanceiscoming.(重音第一个音节)

对话语诱导进行分析:

为了应对授课教师的安排,汇报者面向全班描述事件经过,这样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良好的展示学习效果,同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如果汇报者在汇报过程中出现受阻的情形时,会有其他同学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帮忙”,这样的话也说明了听众也把自己融入到了汇报的行列中,跟汇报者形成互动。授课教师对学生语言输出时的形式进行观察,适时的进行“语言诱导”。

比如:Youmeanatruckisapproaching?ayoungman?areyousure?Cyclist,Bendingoverriding,approaching,notice,theyarenotdoctors.theyareparamedics.Stretcher,injured,notwounded.theambulanceiscoming.进行汇报的学生代表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之下,对语言输出的形式进行调整,跟随者授课教师的思路和意图,这样的话学生的输出质量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关促进英语课堂中的互动这个问题,是很多教师一直都在积极探索的,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了很多有用的方式。但是在本文看来,最根本的还是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总之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通过教学实践,采用适宜的互动方法。

教师实习汇报总结篇10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是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在小学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要求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共同制定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共同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是一个建议者、倾听者和协调者的作用。

一、建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从合作学习的概念中可见,合作学习对小组成员的构成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不是几个学生的随意组合。教师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仔细观察、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学生的个性、成绩、能力、思维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之后,要注意收集小组成员的“磨合”信息,并酌情做出调整。这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

二、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应合理分工,明确各角色的职责,使主持、记录、把握主题(讨论跑题时负责把话题引回主题)、汇报、记时等各有所属,人人有“事”干,以便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作用。角色分工可以由学生协商进行,也可由教师在了解、熟悉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每个人的角色可以相对固定一段时间,以便学生适应角色要求;可以定期轮换,以使每个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并可避免因长期担任一种角色带来的懈怠感。如,小组合作后谁来汇报结果?可以由小组选定的汇报人汇报,可以由教师临时指名确定,如专门给性格较为内向的、或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提高汇报机会,也可以是教师在各组中随机叫起某个同一编号的学生担任(这需要事先约定各成员的编号)。不论采用何种方式确定汇报人,教师在学生实施合作前均应明确告知,以便学生做出相应的准备。各种确定方式各有利弊,教师可轮换使用。事先选定汇报人的方式益处是承担汇报任务的学生因任务在身会用心倾听、整理同伴的观点,汇报的质量可能较高。弊端是非汇报者可能会产生事不关己的松懈心理;临时指定和随机叫号的方式,因每人都有可能被教师叫起成为汇报者,而汇报质量又决定本组成绩,可促使每位学生成为认真的倾听者。当然,因每个人是否成为汇报者只具有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学生也会存有侥幸心理,并因此影响汇报质量。由内向或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汇报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要求各组记录员做好记录工作,为他们的汇报提供心理支持。

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合作学习中要使每个学生倾力投入,教师要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其中,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对“异类”的观点可以组织小组或全班学生讨论、争论甚至是辩论,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轻易否决或不屑一顾。

四、提供合理的合作学习时间

教师应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现场的进展情况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合作学习时间。合理的标准如:小组各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研讨产生的方案都有时间进行演算、实验探究和验证;需要留出出错耽误的时间,需要有时间沉思默想,还得有时间去思考总结个人经验,去进行相互交流。那种只因预定时间已到而强行打断学生讨论兴致的做法,不仅无益于合作学习的质量,更会败坏学生可贵的参与热情。

五、合理调控合作过程,加强学习指导

首先,应向学生说明合作的内容和要求;其次,在学生进入合作之前,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第三,及时了解合作的进展、讨论的焦点和认知的难点;第四,要合理调控合作过程。教师既应是平等的参与者,又应是冷静的观察者和有效的调控者。这要求教师既能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讨论,又能适时抽身了解各组的合作进展情况,并能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合理调控合作的过程,如合作的时间是否需要延长或缩短,是否有跑题现象需要纠正,是否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讨论的声音是否过大需要提醒,等等。教师完全被“裹入”其中而忘记自身职责,或在讲台上忙于熟悉教案、准备课件和教学用品而对学生合作进展不听、不看、不问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六、注重评价学生在实施研究性课题时,获得哪些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形成什么样的信息素养

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应主要采用实际操作和学生作品展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