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成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7:40

气候变化的成因篇1

Chentao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工作处,南京210044)

(instituteofClimateChangeandpublicpolicy,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technology,nanjing210044,China;

StudentaffairsDepartment,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technology,nanjing210044,China)

摘要:极端恶劣天气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而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与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通过对3489名网民的调查,了解中国网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认知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应对气候变化。

abstract:extremelybadweatherseriouslyeffectourproductionandliving.itiscommonconcernto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howtopositivelyrespondtoclimatechange.Respondtoclimatechangeneednotonlygovernment'seffortsbutalsopublicparticipation.themotivationofthepeople'srespondtoclimatechangehaspositivecorrelationwiththepeople'sperceptionlevelofclimatechange.weinvestigate3489civilnetcitizensinordertoknowthecognitionofcivilnetcitizensinChinaonclimatechange.weshallcarryoutpublicityandeducationactivitiestoraisepublicawareness,forbetterimplementingtheenergyreductionplanonclimatechange.

关键词:中国网民气候变化认知调查

Keywords:thecivilnetcitizensinChina;climatechange;cognition;investigation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142-03

0引言

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这些气候变化现象及其引发的后果越来越引起人类社会的关注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对于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家们在科学层面上的探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关政治、经济以及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环境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与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换过程,包括刺激、感知、环境认知和行为等一系列内容组成。感知是从环境中提取和接收信息的过程,而认知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产物,是对环境的识别与理解。行为是在认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选择与行动。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让公众自觉参与并不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必须要让他们知道和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究竟到了一种怎样的情况?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气候变化已经给人类和即将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严重的影响?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采取哪些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只有对这些问题了解了,清楚了,应对气候变化才能成为公众自觉自愿采取的行动。为了对中国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状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我们通过中国天气网开展了“中国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认知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共有3599位网民参与,其中有效问卷3489份,有效率为96.97%,样本分布(参见表1)符合调查需求。

我们对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1网民对气候变化状况的总体认知

关于网民对气候变化的总体认知情况,我们从5个方面设计了11个问题进行考察,包括“对气候变化了解程度”、“对气候变化关注程度”、“对气候变暖的认识”、“对于气候变化主要现象的认识”、“了解气候变化的路径认知”。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运用SpSS16.0对网民气候变化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①。得到Cronbach'salpha为0.734,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总体认知情况(见表2)。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中国网民对于“气候变化”的了解程度比较高;②中国网民对气候变化问题非常关注;③中国网民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现象是“气候变暖”和“台风、暴雨、洪涝频发”;④中国网民认为气候正在变暖并有强烈地感受,他们关于“气候变暖”的判断主要源于自身感受而不是天气变化和各种演绎;⑤网络和电视是中国网民了解气候变化的最主要途径。

2网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认知

关于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我们从3个方面进行考察,即网民“对引起气候变化原因的了解程度”、“对造成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原因的认知”、“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受政治影响的认知”。共设计了6个问题。运用SpSS16.0对网民气候变化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alpha为0.724。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3)。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中国网民对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比较了解;②近八成网民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③大多数网民对于科学家提出的全球变暖结论是信服的;④一半以上的网民认为气候变化的研究结论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3网民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认知

气候变化之所以会引起重视,原因就在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深远。我们通过6个方面13个问题来对网民进行气候变化的影响认知考察,包括“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的整体认知”、“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影响认知”、“气候变化引发粮食危机的认知”、“气候变化对于环境影响的认知”、“气候变化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的认知”、“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认知”。运用SpSS16.0对“网民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alpha为0.749。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4)。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网民认为气候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目前造成的影响比较严重;②网民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气象灾害频发,引发疾病与死亡;③网民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首先是冬天变暖,其次为减少能源消耗;④网民认为气候变暖会降低农作物收成;⑤近八成网民相信气候变化会引发粮食危机;⑥超过85%的网民相信气候变化会造成环境恶化;⑦81%的网民相信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⑧超过六成的网民认为气候变化会给国家安全带来影响,并会引发冲突和战争。

4网民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认知

为了了解网民对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情况的认知状况,我们从4个方面设计了8个问题进行考察,包括“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程度认知”、“对国际社会所做工作的认知”、“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理解”、“国际气候政策的政治学因素认知”。运用SpSS16.0对“网民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alpha为0.719。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5)。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网民认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够努力;②网民并未真正了解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作的工作;③网民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内涵理解不足;④网民认为美国和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不够努力,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期待;⑤网民认为国际气候政策受政治影响,国际气候政策的基础是国家实力。

5网民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认知

为了解网民对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认知,我们从3个方面设计了3个问题来进行考察,包括“对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程度及做法的认知”、“对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有效性认知”、“对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支持程度的认知”。运用SpSS16.0对“网民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alpha为0.826。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6)。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网民认为我国政府在努力应对气候变化;②网民表示了解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采取的措施与行动,但了解程度有待提高;③网民认为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采取的措施与行动的有效程度不够高。

6网民对应对气候变化个人及政府行动期待认知

为了了解网民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对个人行动及政府行动有哪些定位与期待,我们从4个方面设计了7个问题进行考察,包括“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总体认知”、“个人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认知”、“个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认知”、“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期待”。运用SpSS16.0对“网民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alpha为0.789。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7)。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网民相信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赞成公民参与国家气候政策制定;②网民愿意为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做出努力,并支持政府各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③网民选择“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和“减少垃圾”来应对气候变化;④网民认为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和教育、鼓励技术创新来应对气候变化。

在从六个方面对中国网民的气候变化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后我们知道,中国网民对气候变化问题是非常关注的,并对气候变化问题有所了解。他们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现象是“气候变暖”和“台风、暴雨、洪涝频发”,对气候变暖有强烈地感受。网络和电视是中国网民了解气候变化的最主要途径。网民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相信气候变化的研究受国家利益影响。网民认为气候变化会造成环境恶化,影响人类健康,粮食减产,引发粮食危机;甚至会引发冲突和战争。中国网民对于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具体工作不够了解,认为努力程度不够,具体应对措施效果不够理想。人们愿意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努力,并支持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网民希望政府能够加强立法和教育,鼓励技术创新,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注释:

①因大学生的指标体系与网民相同,问卷内容一致,因此,大学生问卷的信度将不再测量.

②本文中对于可以选择两项及以上的多选题,为了使列表清晰简洁,统计表中只列出选择比例排在前四位的选项。以下各类似统计结果同理,在表格中不再做重复说明.

③本文中对于可以选择两项以上的多选题,为了使列表清晰简洁,统计表中只列出选择比例排在前五位的选项。以下各类似统计同理,在表格中不再做重复说明.

气候变化的成因篇2

关键词:气候失律;灾疫失律;气候伦理;层累原理;突变原理

中图分类号:B82—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05710

当代人类存在境遇,正如贝克尔所言,是由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构成。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的集中表现,就是灾疫(自然灾害和流行瘟病)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要从根本上解决灾疫这一世界性难题,其唯一出路就是重建生境。①重建生境所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和首要前提,是全力恢复失律的气候。恢复失律的气候,需要从理性认知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得到一种全球共识的伦理指导。所以,正面展开气候伦理研究,构成探讨气候失律的全新视角和恢复失律的气候的重要社会方法。

一、什么叫气候失律

20世纪60年代中叶,人们开始关注并探讨气候异动现象,于是,“气候变化”、“气候变暖”、“温室气候”、“极端气候”、“极端天气”等概念得到普遍传播,但客观地看,这些概念并没有真正揭示当今气候异动的本质,因为气候异动在本质上是“气候失律”。

面对“气候失律”这个概念,须先理解“气候”。所谓气候,是指宇宙星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即“下垫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运动、变化的天气过程。气候作为天气过程,变化是它的常态。作为天气过程的气候,其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可在宏观尺度上表述为“第四纪气候”、“全新世气候”、或百年气候规律、灾变周期、疫病周期等等;也可在中观尺度表述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而如气温昼高夜低、晨凉午热晚寒等等,却是微观表述。同时,气候作为天气过程,其变化也可能是无规律的,比如冬暖、春寒、夏冷,或者下雨就寒冷,天晴就暴热。气候变化的无规律,是指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致使本有规律地变化的气候丧失其规律性地运行,比如人们所描述的“极端气候”、“极端天气”、“极端气温”等,都属于气候失律的表现。

气候失律是指因多种外力的作用,致使天气丧失其变化的自身规律而朝向无序方向运行的状态与过程,它同时体现三个特征:一是无节制性,气候失律就是气候运动、变化丧失自我节制(规律)而处于野性暴虐状态;二是无序化,气候一旦失律,则以暴烈无序的方式敞开;三是无方向性,气候失律,其混乱无序的异动体现其盲目的、没有持续方向感的混乱过程。以此三者来衡量,“气候变暖”或“气候变冷”都不是气候失律,因为它们都有其特定的方向并朝着某个方向展开自身的规律性,即“气候变暖”是一直朝着“暖”的方向敞开;“气候变冷”是一直朝着“冷”的方向展开。30年来的气候变冷学说或全球变暖论,都只静态地看到了气候变化的一个方面,没有看到气候变化的无序与混乱一面。概括地讲,气候失律,是指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冷、酷热与高寒、暴雨与干旱的无序爆发。比如1955年1月和2010年1月湖南的大冰冻,2010年7月5日,北京市地面温度超过68.3℃,路面井盖上3分钟能烤熟鸡蛋,与此同时,亚洲海湾地区气温普遍超过40℃,法、德、美等国也遭受高温袭击,整个北半球笼罩在高温热浪中。再比如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就是气候失律导致的。

二、人类行为推动气候失律

由于气候是指宇宙星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运动、变化的天气过程,所以气候失律与宇宙星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异动变化直接相关。

在一般人的眼里,气候的变化与宇宙星球没有什么关联,其实则不然,宇宙星球的运行才是气候营运、变化的宇观动力。比如公元536年这一年全球性天气恶劣,世界各地饥荒四起,民不聊生。英国树轮年代专家迈克·白利(mikeBaillie)认为这一恶劣气候是由当年那颗陨星撞击地球,将大量寒冷尘埃播撒至全球各地所致。白利的论断并非虚妄,2004年9月3日,一颗自身拥有100万kg重量的大陨星闯入地球的大气层,释放出超过一颗千吨当量的核弹威力的能量,留下的尾迹将烟雾和尘埃扩散到大气层里,它们停悬在56~18km的高空连续几个星期不散去。澳大利亚科学家安德鲁·克莱克希克(andrewKlekociuk)指出:“陨星带到地球上的尘埃的总量目前虽然无所确定,但每年大致的数量有4万吨。”进一步研究表明,太空尘埃的确可以导致气候异常,因为“它们反射阳光,使地球变得很冷,它们吸收阳光,使大气层变得很温暖,它们也可以向被子一样悬浮在大气层上,使地球上的热量难以散发出去,它们还可以促进雨云的形成,给地面带来更多的降水”[1]32。

气候变化的成因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水土保持因素 人类因素

中图分类号:p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103-03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非常重视的一个全球性热点难题。气候变化不仅和各种自然因素有关,例如太阳辐射的变化、宇宙沙尘浓度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大陆漂移、火山爆发和植被变化等,并且还受到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气候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稳定到突变的过程,并且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这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十分复杂,因为不仅每种影响因素都难于定量定性研究,而且这些复杂的影响因子还是多尺度重合的。

tHomaS研究了近一千年的全球气温变化,认为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气候变化主要由太阳辐射和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控制,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活动的影响则成了主要原因。例如,人类的工业排放和土地,土地覆盖变化等改变全球地表反照率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进而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地表能量交换过程,最终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广泛而且巨大的改变。另外拉迪曼认为,人类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在农业诞生时就开始了,欧洲、印度和中国的早期农民砍伐森林是造成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同时,种植稻谷和驯养牲畜产生的大量的甲烷,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温室气体。而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与自然变化的最大不同是他的变化趋势是非周期循环和单调发展的,其积累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在2009年,eoS发表了一份关于地球科学家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观点的研究概要。有一个问题是:“你们认为人类活动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吗?”地球科学家们达成统一认识后认为,虽然自然因素造成气候变化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类的影响也很重要,出了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外,这些影响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第一级影响因素,并且这些关于人类对于区域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被持续关注。poGeRpieLKe和KeitHBeVen等在eoS中建议,在今后的气候评估中要包含所有的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除了温室气体排放之外,还包括人口膨胀、城市化、土地覆盖和土地管理的变化、动物和昆虫的动力学影响、区域和地区的水源可利用性变化、水污染和极端水文现象(洪水和干旱)等。实际上,水土保持对上述多个因素都有涉及,并且甚至会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的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土地植被的变化、土地利用、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后激发的极端水文灾害。

1、土地利用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历史上的长期垦伐,以及近代的过度开垦、放牧和深林砍伐等,引起了植被覆盖状况的巨大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在中国所有的土地利用情况中,四川的旱耕地又是其中很典型的情况之一。四川地域辽阔,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农耕地分布广泛,早耕地比重大,水土流失和与之相关的旱、洪灾害等生产。生态问题突出,既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又给长江中下游带来安全隐患。像这样的土地利用不当而造成当地生态破坏的例子在我国比比皆是,积小成多,这些土地利用情况的改变必将引起我国甚至全球气候的改变,因此土地利用的变化一定是预测气候变化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如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过去的接近60年以来,已经迅速向荒漠化发展。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自然因素,但是人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极大的加快了荒漠化的发展,主要包括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加剧了天然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土壤盐碱化。例如塔里木河下游泰特杩湖和玛纳斯河的玛纳斯湖的干涸,两大沙漠的流沙面积和土地荒漠化面积的扩大以及天然植被的退化,均与人口的不断增长、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日俱增等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对新疆地区气候变化参数的分析表明,新疆的气候增暖不仅与中国甚至于全球的气候变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年内变化中冬季升温最明显:另外新疆沙尘暴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也与全球的变化一致。因此可以看出,某一地区的环境变化,不仅对当地,甚至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同步影响。然而这一地区的气候变化较之全球又有其特殊性,比如新疆年内变化中冬季升温最明显,因此也反映出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由于全国的土地利用情况在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探讨其对我国气候造成的变化,高学杰等使用RagCm3区域气候模式,嵌套欧洲数值预报中心在分析资料,分别进行了中国区域在实际植被和理想植被分布情况下各15年时间长度(1987-2001)的积分试验。他们估算的结果是:中国地区冬、夏季的季风环流加强;植被改变引起长江以南降水增多,黄淮、江淮气温降低,华南气温上升;中国北方降水减少,气温在西北部分植被退化的地区升高。这样的结果和我国的气候现状基本一致,也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的情况的变化在研究气候变化时是不可忽视的,而且是相对重要的。

2、植被覆盖变化对于区域和全球气候影响的预测

植被对气候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研究认为全球气候中已经包含了植被对气候的反馈作用。就全球来说,植被的存在降低了反射率,增大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同时,蒸发的增大,加强了全球水循环,在行星尺度上,植被的存在加强了经圈环流,还影响了季风环流。目前各国科学家都对各地的气候变化做了各种各样的预测,使用的模型主要有美国的nCaR模型和陆气双向耦合模式等。例如吕世华等对三江源的草地荒漠化做的预测。他们利用美国nCaR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mm5V36模拟分析了三江源区草地荒漠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总面积31万km2,占整个青海省的总面积的43%,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根据预测,草地荒漠化后,地表反照率增加引起地面辐射平衡变化,昼夜温差加大: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明显减小,不利于现有植被生长:潜热通量减小。总的来说,三江源的草地荒漠化后区域气候变得更加干燥,不利于植被生长和水土保持,气候变得更加恶劣。陈玉春等也使用nCaR区域气候模式RegCm2研究了西北植被覆盖面积变化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分别设计了三组试验,植被面积扩大试验、控制实验和植被面积缩小试验。结论认为,植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是明显

的,它对地面温度、环流场、降水和土壤湿度、径流量等都有明显的影响。植被扩大,有利于高原及华北地区的降水,改善气候环境,其模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比较可信,对于开展水土保持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实际上,植被不仅会影响区域的气候,还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曾红玲等利用陆气双向耦合模式R42aVim,通过有无植被覆盖的对比试验分析,总结了全球植被分布对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的潜在影响。认为全球植被的变化会对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只是局限在陆地表面及近地层,还可以向上延伸到对流层的中高层。植被的存在还增强了三圈环流,从而使现有的气候和植被分布更加稳定。

3、生物土壤结皮对全球气候的响应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现象,生物土壤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和极地、亚极地区等脆弱生态区广泛存在,生物土壤结皮对脆弱生态系统的稳定、碳氮循环和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沙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结皮是随着沙地的逐渐固定而渐渐出现的,它的形成过程是:沙地中的蓝藻随风流动,先是流动性较大的丝状蓝藻在不稳定的沙地上定居,随着沙地的固定,形状较小的蓝藻出现,然后早期的地衣和苔藓出现,然后随着沙地固定时间的延长,演替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地衣、苔藓伴随着藻类结皮的生物结皮。虽然在沙地生态系统中,苔藓不是最初的沙丘定居者,但是它确实固沙的主要贡献者,一次有人提出可以将苔藓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或者退化的重要指针之一。

实际上,在全世界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都广泛存在着生物结皮系统,在那些植物生产力较低的生态系统中,结皮的常常成为当地的主要植被覆盖,因此它对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许多研究者都认为生物结皮是干旱与半干旱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碳源和氮源,例如在阿拉斯加的北极海岸的苔藓和地衣组成的结皮的平均覆盖度达到25%,在极地地区他们因其产生的大量的泥炭更成为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源:究指出,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地衣的种类已经由于气候变暖而减少,这更说明了生物结皮各项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随着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的破坏,进入到大气层之类的紫外线也大量增多,而其中的UV-B对地衣会有较强的影响,因为有研究表明UV-B会对脱水地衣的光和作用、色素系统及Dna造成损伤:面对当前的气候变化,特别是降水的改变,对生物土壤结皮也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土壤结皮仅在合适的水分条件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研究证明,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亚,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夏季降水频率的增多,地衣的生态多样性急剧下降。

现在沙地和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特点。而一方面,结皮在沙地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生物土壤结皮的生长极其缓慢,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一旦破坏,荒漠和沙地生态系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研究土壤结皮和气候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解决干旱与半干旱区域尺度下生物土壤结皮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极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成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4、结 语

由于当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气候变化的风险评估都是基于全球气候模型的,是不全面的,因此我们今后应该加入基于环境和社会资源的地区性的风险评估。比如说,通过提高洪水频繁地区或者台风地区的发展规划和调整,做到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气候变化,我们都能成功的有效适应。

气候变化的成因篇4

关键词:气候变化风险;社会经济影响;风险评估;风险管理;CGe模型;ipCC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1-0074-07

ReviewoftheResearchesonRiskassessmentfortheimpactofClimateChangeonSocietyandeconomy

tanLingZhia,wanGGuoyoub

(a.YangtzeUprivereconomicResearchCenter;b.experimentCenterforeconomicsandmanagement,

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abstract:Besidesthecharacteristicssuchasuncertainty,perniciousnessandsoonofriskingeneralperspective,climatechangehasthefeaturesofcomplexity,difficultlycompletequantificationofinnervalue,dynamicstateandobjectivityandsoon.Currently,theresearchoneconomicandsocialriskassessmentofclimatechangeathomeandabroadmainlyincludesmodelingandassessingriskprobability,modelingandassessingindexsystemanddynamicmodelingandassessingmethodonsituationsimulationaswellassocialandeconomicevaluationiconsystemforclimatechangerisk.Duetotheacrossperiodfeatureanduncertaintyoftheimpactofclimatechangeriskonsocioeconomy,therearestillmanyunknownresearchfieldssuchasquantification,atlasbaseddescription,methodsforevaluationonnaturalimpactandtheirdistinctionandcombinationandfutureresearchstillhasmanyspaces.

Keywords:climatechangerisk;socioeconomicimpact;riskevaluation;riskmanagement;CGemodel;ipCC

一、引言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近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174℃,最近50年有加速之势,未来全球仍将表现为明显的增温,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可能更加严重。许多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威胁:加剧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引起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某些传染病的传播过程等,甚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来管理和控制这些气候变化衍生的风险。

对于气候变化潜在的社会、经济及环境影响,许多学科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考虑到风险管理方法对于决策的各种优势(不确定性管理的方法、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政策选择的方法评估、多学科研究的综合等),ipCC(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在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别强调要在风险理框架下,采用更为系统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但气候变化具有内在混沌的特性,且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存在多元性,目前对其运作方式和反馈机制尚未完全了解,研究者对气候变化的许多过程及其可能影响的认识还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争议性,许多气候变化风险还处于灰箱,甚至是黑箱状态,故而对各种评估方法及其评估结果仍存诸多争议。

谭灵芝,王国友: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风险评估研究评述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现实中的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各种风险的原因难以用单一的方法进行评估。早期气候变化风险以自然生态评估为主的方法显然难以合理及完全地评判其后果,以此为基础的各种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因此存在偏颇。而气候变化风险的多结果性与单一评估方法之间的矛盾困境,促使学术界在反思评估方法和评估对象局限性的同时,逐渐转向重视人类经济社会相对应的安全建设研究,把风险评估与相应风险管理体系的形成相联系,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风险对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系统影响的研究(wiedeman,2003;Umana,2003;Kleiber,2003;apel,2008)。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已形成自然风险评估、社会风险评估和综合风险评估3个研究方向,不少世界气候变化管理组织以及政府部门都把气候变化风险研究的重心转移到社会风险评估和综合风险评估及分析管理方面。在国际多学科、多领域气候变化风险研究中,除强调气候变化系统内在机制和风险评估外,越来越关注从社会、经济、人类行为等角度,对人类自身接受风险水平开展综合研究(Remy,2003;tudesetal,2010)。

二、气候变化风险概念及特点

对气候变化风险进行界定和识别是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基础。气候变化涉及不同种类的风险,不同的人群以及非人类社区会面临不同的风险(马修・帕特森,2005)。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可以次生国家经济的不安全,风险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研究建构的主要框架之一(Hamsun,2006)。

气候变化风险结果不一而足,但目前科学界对于气候变化风险的定义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气候变化风险问题首先是由国际自然科学界提出并推动的,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ipCC。ipCC的评估报告确认了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社会和经济可能造成的各种风险,是国际社会确定目标、制定政策、采取措施的重要依据。借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历年ipCC的报告,一些研究者根据具体研究靶区和研究目标,从风险的基本概念出发,将气候变化风险定义为气候因素的波动给经济社会发展运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相应的,造成风险事故即形成损失的事件称为气候风险事件(张建敏等,2000)。张月鸿等(2008)根据气候变化的特征,提出气候变化风险是气候系统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尤其是造成损失、伤害或毁灭等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过程是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的复合过程,受许多易变因子的制约,特别是气候因子,任何程度的气候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及其相关过程带来潜在的或显著的影响,这种气候变化引致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经济社会损失,即是农业生产事件中的气候变化风险结果(段海来等,2010)。李景宜等(2009)将气候变化风险可定义为不同强度气候变化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显然,这一定义确切地反映出气候变化风险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气候变化的风险分析和评价是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和决策的依据,也是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核心和基础。除一般意义上风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等特点之外,气候变化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复杂性。由于气候变化风险的最终受体包括整个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及其各个组建水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乃至区域),考虑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组建水平的相互联系,即风险级联,因此相对于单一类型的风险而言,气候变化风险的复杂性显著提高。

二是内在价值性及难以完全量化。气候变化风险的后果主要包括经济损失、生命威胁以及各种系统的产出、特性以及系统本身的变化等。经济学上的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常用经济损失来表示其大小。而气候变化风险应体现和表征气候变迁系统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气候变化系统的内在价值为依据,因此不能用简单的物质或经济损失来表示。且气候变化风险的影响具有多向性,许多社会影响、政治影响难以完全量化,同时气候变化还存在代际代内公平性和外部性。因此,经济损失的货币化难以完全包括上述的各种后果,缺乏公平性。

三是动态性。任何系统都不是封闭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由于影响气候变化风险的各个随机因素也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气候变化风险具有动态性。

四是客观性。任何系统都不可能是封闭和静止不变的,它必然会受到诸多具有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因素的影响,也就必然存在风险。由于气候变化风险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来说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进行气候变化风险评价时要认识到这个客观性,并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评价。

上述各种气候变化风险概念和特点,代表了气候变化风险研究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对气候变化风险理解的不同角度。总的来看,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从风险自身角度,将气候变化风险定义为一定概率条件的损失;(2)从气候变化影响因子的角度,认为气候变化风险是各种风险因子出现的概率;(3)从气候变化风险系统理论定义出发,认为气候变化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社会及经济三者共同作用,并重视人类社会经济在气候变化风险形成中的作用,即人类自身活动会对气候变化风险造成的“放大”或者“减缓”作用。但或许是由于对经济学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抱有怀疑,因为在增长和减缓之间确实存在着十分尖锐甚至不可调和的矛盾,或许是由于受古典经济学的视野所限,加之主流经济学对无止境的GDp增长的迷恋,在市场体制固有的成本转移倾向的支配下,人类往往不顾后果地滥用资源,气候变化风险无可避免,庇古税、产权界定等新古典理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风险问题(张林,2006;Schelling,2007;诺德豪斯,2009;约克等,2009)。

三、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的政策领域往往从风险计算方面来关注风险。因此通过利用风险评估的方法,人们可以计算出风险发生的几率。从研究方法学的进展来看,风险评估是针对不确定情况的判断。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优势包括使用已成形的方法管理不确定性、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政策方案评价方法的使用、不同学科方法的整合以及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主流纳入到更广泛的决策范畴(Unep,2007)。但总体而言,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而又综合性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和数据很多,包括自然环境数据、空间地理数据、人口分布数据、土地利用与规划数据、经济和社会统计数据等,需要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保险等学科的综合研究。

1990年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从大量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事实出发,有力地得出了全球气候正在变暖的结论,也由此揭开了气候变化风险自然评估的发端,也因此,许多气候变化风险评价多基于生态风险和灾害风险评估的指导方针。典型如proVention联盟与UnDp启动的“全球风险辨识计划(GRip)”,就是一个全球性评估、辨识和分析灾害风险和损失计划。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Ri)和热点计划(Hotspots)都以全球尺度进行灾害评估,DRi提供了第一个以国家为单位的人类脆弱性指标,开发了两个脆弱性全球指标(相对脆弱性和社会―经济脆弱性指标),运用emDat等灾难数据库,把死亡人数与自然灾害暴露人数的比值作为脆弱性的度量指标(proVentionConsortium,2006)。

1996年的第二次评估报告充分论证了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因果关系,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风险评估逐渐进入更多研究者的视野,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及评估的议题在判断某种政策的实施是否合理中也变得极受重视。如alean(2006)年对哥伦比亚的大气、水、土地、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环境政策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判断有效的减缓和适应性政策措施的实施是否达到当初的设计目标,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目标与现状对比,在总体上有一些对气候变化风险社会经济影响费用和效果的评估。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只是一份政策评估报告,并不是一项专门对社会经济风险评估的研究,但其研究方法和角度仍值得借鉴。

理论上,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可由其产生的极大化的成本或损失分析而得(tietenberg,2000)。但是准确计算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仍难以实现,因为此时所谓的成本或者损失包含各个层面的影响,诸如经济性、社会性、人文性与环境性等,并且影响效果更是跨期性的,同时亦不可忽略各层次影响效果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此,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涉及如何评估许多非市场性价值的困难性,使得要满足上述范围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必然牵涉许多不同层次的问题,诸如:损害评估、市场折现率、经济个体调整机能、减量效果的决定与资源配置的影响,故不同研究的结论存在显著的歧异(agostinietal,1992;proostetal,1992;manneetal,1992;Jorgensonetal,1995;whitmarsh,2011)。典型的,从1990年代初开始,经济学界就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关于提前采取措施预防气候变化是否合适的辩论,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代价和气候变化有可能带来的经济代价进行了比较。以诺德豪斯等人为代表的消极派主张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时采取慢行战略(slowstrategy)(黄卫华等,2010)。诺德豪斯认为,2100年因全球变暖趋势延续而导致的世界总产量的损失将是微不足道的。在其2008年的著作谈到均衡问题时,诺德豪斯根据成本―收益模型的计算,就全球变暖政策的选择权衡提出了气候政策斜坡理论(climatepolicyramp),主张最优的全球减排路径是先期缓慢减排,然后逐步加大力度,最后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700ppm的水平,因此减排不是一个紧急行动(nordhaus,2008)。诺德豪斯的这种观点被斯特恩斥责为在道德上是不可饶恕的(Stern,2007)。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影响,调查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和经济损失,“斯特恩报告”曾选用集成评估模型对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总体影响进行评估。斯恩特认为没有谁能够精确地预测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我们至少能了解这些风险。减缓,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去减少排放,应该被看成是一项投资,它是一种现在花费而使将来几十年免受严重后果侵扰的一种投资。“斯特恩报告”的评估结果显示,气候变化的影响很有可能要比前人的评估要高;当然这种评估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斯特恩报告”也指出了这一点(斯特恩,2006)。

对气候变化风险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认识存在差异,导致在研究方法上的多样性。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社会经济评价工具更加模型化,评价由定性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常定性评价可以用例如低、中等、高或者有、无来说明风险级别,这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定量评价对于风险的精确估算,在数据和信息有限的条件下,定性评价可能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是,定性评价对于多重风险表达不足,不能用数学运算(如相加求和等)来表达,而且定性的风险评价目前至少不能满足两个重要的科学原则――透明性和可重复性。当数据、信息资料充足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定量的方法来评价风险。定量风险评价允许对可变性进行适当的、可能性的表达;能迅速地确定什么是未知的,分析能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功能组分,从数据中获取更加准确的推断;并且适合于反复的评价。但是,定量的风险评价存在不“客观”的问题,即所有的可能性推断都依靠统计模型,而统计模型的选择本身就是十分主观的。因此,针对定性和定量评价的优缺点,在不同条件下,两种方法通常被综合采用。目前常用的定性和定量的转换方法有:层次分析法、量化加权法、专家打分法,或者是定性分析中夹杂着一些数学模型和定量计算(阳文锐等,2007;tudesetal,2010)。

利用模型进行分析已经成为趋势。早期对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的研究,一般是用相对静态的方式来表征的,通过前后对比来判断社会经济变化情况。然而,对于复杂性问题这显然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因此,更多研究者强调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必须集中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动态的资源因素和经济因素,并特别注意极端的气候事件,同时应考虑到人口和技术等其他因素。如pizer(1999)使用的基于最优动态行为的综合气候―经济模型,该模型估算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另外,Xie等(2000)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开发了一个适合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政策分析的环境经济模型,但要得到使用该模型的可计算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参数非常困难。基于斯恩特的分析基础,一些研究者从代际公平的角度,利用跨期一般均衡模型和气候变化风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模型(pauletal,2007;Laffont,2007;whitmarsh,2011;woodetal,2011)阐释了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效果是跨期性和扩散性的,因此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结果必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利率的变动、贴现及对资源的如何配置等,而较早采取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和控制可以减少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后果。

从ipCC报告使用多情景模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碳减排的不同结果开始,基于情景模拟的气候变化社会经济风险评估是成为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情景模拟主要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风险模拟中(mcBumey,2003;Kapur,2005;marshall,2005;LopezBaldovin,2006;wei,2006;eeRi,2006;poskaetal,2008),以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此外,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评估也较多地借助较为成熟的气候变化损失的经济评估研究方法,目前主要运用的气候变化损失评估模型有部分均衡法和一般均衡法两类(陈迎,2001)。但从各国对模型的运用和发展来看,CGe模型逐渐发展成为该领域的主流分析工具之一。由于CGe模型基础理论清晰、结构规范、代码公开,能够进行多种政策分析,许多国家都开发了自己的CGe模型用于本国和世界的环境及GHG减排问题研究,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模拟功能促使它广泛地应用于气候政策的定量分析,几乎涉及所有的焦点问题(ipCC,2001)。但CGe模型反映的是各种均衡状态,一般认为更适合于长期比较静态分析,而不能给出由一个状态调整到另一均衡状态的具体过程。另外,CGe模型中的大部分参数是通过校准得到的,其可靠性受到计量经济学家们的质疑(Harrison,1993),而且其稳定性普遍不理想,特别是受基准年(Roberts,1994)、参数(ableretal,1999)、函数形式(meKitriek,1998)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实际应用中,这类模型更多的是用于对某个具体能源部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如应用在电力部门温室气体减排的经济影响研究分析中。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研究方面,国际上已出现一系列CGe模型,其中较为著名的模型有:经合组织(oeCD)的“GReen”模型和“LinKaGe”模型,美国能源部的“SGm”模型和“CrCubed”模型,美国“西北太平洋国立实验室”的“miniCan”模型,荷兰的“worldSean”模型、“imaGe”模型和“HaSa”模型,日本国家环境研究所的“aim”模型和京都大学的“maRia”模型等。它们分别在全球尺度、国际与区域和国家尺度上研究了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各种减排机制、适应性政策对国民经济的综合影响。

我国研究者较早仍是借助国外的研究方法,对某种特定的气候变化领域进行社会经济风险评估。Lave等(1998)给出了一个对变化的损害进行模拟和评估的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分析。王铮(2001)等根据上述模型提出了一个评价气候变化复杂性影响下的环境经济安全影响评价模型。葛怡(2006)等则利用Hoovering改进模型,选择湘江流域的长沙地区为研究区,对研究区内的家户进行了社会脆弱性评价。借助情景分析,陈文颖(2004)等人在研究Co2排放对中国GDp的影响时,将中国未来Co2减排设计了6种情景,运用能源环境经济耦合的中国maRKaLmaCRo模型进行了研究。郑艳等(2006)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增温的影响。秦大河(2007)列举了包括气候变化使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气候变化使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使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等气候风险可能给我国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孙小明等(2009)计算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冀、蒙、辽交界地带)1961―2007年的气候风险指数,将其与土地易损性系数综合得到生态风险指数,分析了气候风险和生态风险的时间序列变化和空间分异规律。段建军等(2009)则依据1957―2006年近50年的气象及水文监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另外,李志军等(2010)则讨论了北极气候变化对加拿大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在行业研究方面,巢清尘(2000)较早提出可以设计一个气候灾害对交通系统影响的分析评估框架模型,对气候异常对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评判。最新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方面,更多地体现在农作物气候风险分区和适应措施的研究方面。郑艳等(2006)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工业行业、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主要部门的影响。马树庆等(2008)通过建立玉米低温冷害的气候―灾损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将东北地区划分成5个玉米低温冷害灾损综合风险区域。方一平等(2009)系统地对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脆弱性评估方法进行了梳理,介绍了主要评估方法的目标、框架、测算指标和基本要求,分析了这些评估方法在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应用中的局限性,并指出了不同方法在空间尺度降次、升级转换过程中的不足和难点。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可以定性地反映区域的灾损敏度,许多研究者利用社会经济易损性指标来进行气候变化风险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程度和易损性的大小的评估,一般认为社会经济条件可以定性反映区域的灾损敏度,即易损性的高低。社会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城镇密集,产业活动频繁,承灾体的数量多、密度大、价值高,遭受气候变化时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大。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区域承灾能力相对较强,相对损失率较低,但区域绝对损失率和损失密度都不会因此而降低。社会经济易损性分析一般以一定行政单元为基础,从而可直接利用各类统计报表与年鉴。关于采用何种社会经济指标来反映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大小,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会因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周成虎等,2000)。

四、现有研究的总结与不足

当前,国内外对于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风险评估可归纳为:

一是对风险概率的建模与评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以往的气候变化数据进行分析、提炼,找出气候变化发展演化的规律,以达到预测评估未来气候变化风险的目的。

二是指标体系的风险建模与评估。建立以指标为核心的风险评估体系,在方法上侧重于气候变化风险指标的选取、优化以及权重的计算。

三是情景模拟的动态风险建模与评估方法。其基本方法:首先对已发生的灾害、影响程度与范围、灾后救援、恢复和重建进行全面调查;之后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极端危害场景模拟,以评估和预测未来灾害造成的损失和范围;最后进行验证或辅助制定控制预案。

四是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评估图标体系。在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评估中,通过不同形式的图表反映评估的依据和评估结果,多种不同内容、不同用途的图表组合在一起形成风险评估图标体系,主要反映气候变化类型、特征、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果等;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成本或者损失评价与防治工程效益评价图表,则可反映破坏损失评价模型、评价参数、期望损失、损失分布以及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等。

诸多学者在气候变化风险的评估和管理的研究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工作,但至今关于社会经济风险评估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尤其是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回顾总结近期国内有关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仍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管理文献资料以自然影响评估较多,而综合进行气候变化复合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动态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而且在时效和精度上远不能满足实际评估的需要。因此,必须开展气候变化风险的动态综合评估,强调气候变化发生后对气候变化而引发的灾害链或多影响复合群进行实时评估。另外,有关气候变化自身规律的研究较多,而对气候变化造成社会经济影响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内容尚有待完善。

第二,由于不确定性存在于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中,例如,在风险源的识别、风险可能性的判断、各种外推(如物种间外推、不同等级生物组织间外推、由实验室向野外情况外推、由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等)中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要加强不确定性评估。可以通过实验方法的改进和对生态系统的深入认识,发展各种外推理论,建立合适的外推模型,逐步减少不确定性。

第三,由于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评估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它需要采用各种模型,应尽量综合利用数学、系统学、计算机和GiS等先进科学技术来建立不同层级水平、不同链级的社会经济系统风险评价预测模型。

第四,针对目前大多数的社会经济风险评价结果偏重于定性表述,而缺少定量表征的情况,为了使评价结果具有预测未来变化的能力,在评价中要加强定量方法的研究。同时,以后对评价标准的建立也要全面,可以考虑通过制定相对评价标准和绝对评价标准来实现。另外,也要重视对气候变化事件的社会经济风险的定量评价及适应性对策的研究,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巢清尘.2009.气候政策核心要素的演化及多目标的协同[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5):151155.

段海来,千怀遂,杜尧东.2010.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气候风险评估[J].地理学报(3):301312.

尼古拉斯.斯特恩.2009,2010.气候变化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6):113,2010(1):4754.

潘家华,赵行姝,陈正洪,汪金福.2008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分析与政策含义[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9):309314.

apeLH,aRoniCaGt,KReiBiCHH,tHieKenH.2009.Floodriskanalyses―howdetaileddoweneedtobe?[J].naturalHazards,49:7998.

aDGeRwn,HUGHeStp,FoLKeC,etal,2005.SoeialecologicalResiliencetoCoastalDisasters[J].Science,309(12):10361039.

ammannwJ,DannemannS,VULLietL.2006.RiSK21CopingwithRisksduetonaturalHazardsinthe21stCentury[m].London:taylor&Francis:181190.

amoLDm.,CHenR.S,DeieHmannU,etal,2006.naturalDisasterHotspotsCaseStudies[R].washingtonDC:HazardmanagementUnit,worldBank:1181.

BaLDaSSaRReGD,CaSteLLaRina,montanaRia,BRatHa.2011.probabilityweightedhazardmapsforcomparingdifferentfloodriskmanagementstrategies:acasestudy[J].naturalHazards,50:479-496.

CaRDonaoD,HURtaDoJe,CHaRDonaC,etal.2005.indieatorsofDisasterRiskandRiskmanagementSummaryReportforwCDR[R].programforLatinamericaandtheCaribbean,iaDBUnC/iDea,1-47.

CUtteRS.L,2003.theVulnerabilityofSeienceandtheScienceofVulnerability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J].Geographers,93(l):112.

DowDeSweLLJa.2006.theGreenlandiceSheetandGlobalsealevelRise[J].Science,311:963964.

poSKaa,Seppe,VeSKiS,KoppeLK.2008.UsingquantitativepollenbasedlandcoverestimationsandaspatialCa_markovmodeltoreconstructthedevelopmentofculturallandscapeatRougeandSouthestonia[J].VegetationHistoryandarchaeobotany,17:527541.

tUDeSS,YiGiteRnD.2010.preparationoflanduseplanningmodelusingGiSbasedonaHp:casestudyadanaturkey[J].BulletinofengineeringGeologyandtheenvironment,69:235245.

wHitmaRSHL.2011.arefloodvictimsmoreconcernedaboutclimatechangethanotherpeople?theroleofdirectexperienceinriskperceptionandbehaviouralresponse[J].JournalofRiskResearch,11(3):351374.

wooDLJ,DRaGiCeViCS.2011.GiSbasedmulticriteriaevaluationandfuzzysetstoidentifyprioritysitesformarineprotection[J].BiodiversityandConservation,16:25392558.

气候变化的成因篇5

作者简介:许光清,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气候变化管理。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11Xni017)。

(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本文首先总结了气候变化意识的定义和内涵,认为气候变化意识包括对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等问题的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两部分。其次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了企业管理人员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的各项问题的得分率。在气候变化的认知方面,受访者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对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认知水平非常低,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水平比较高,对于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措施的认知程度则有明显的差异;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方面,大多数受访者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也有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企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利益相关方之一,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是强制性的标准和法令的执行以及经济激励政策的引导,中国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淘汰了落后产能、开展了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等。

关键词企业;气候变化意识;认知;行为意愿

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1)07-0062-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7.011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工商业的重要议题,作为社会责任的履约者以及气候变化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国内外学者开始意识到气候变化背景下企业受到的影响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邓梁春认为气候变化本身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国内行动都将对企业产生影响,气候变化还将使得企业的原材料投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价格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生产运营方式和产品服务市场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1]。潘家华等认为企业界之所以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有其内在原因。第一,企业已经或者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的限制,提前行动可以规避因气候变化以及监管措施变动所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二,越来越多的公众也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因此,采取积极态度有利于企业迎合社会舆论,体现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商业形象,增加无形资产;第三,关注气候问题有利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保持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第四,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2]。

国内也有研究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界在企业战略层面上的欠缺,如姜克隽等认为,中国企业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认识起步较晚,大多数中国企业还没有从战略角度来思考低碳发展问题,也没有以全球视野来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3]。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国报告发现,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多数还是将气候变化视为风险,尤其是将其视为政府的政策要求,被动应对,但也有部分行业的龙头企业采取了更积极主动的策略[4]。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公众气候变化意识的调查非常多[5-12],但这类调查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公众的研究,而对于作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主力军的企业,专门的调查研究非常少。

气候变化意识属于广义的环境意识的一部分,是伴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而产生的。气候变化意识也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水平,其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程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气候变化意识主要指企业管理人员做为企业决策、企业行为的主体时的气候变化意识,不完全等同于其做为普通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13]。

本文基于作者所做的一项针对企业管理人员气候变化意识的调查,认为气候变化意识包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两部分,其中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包括对气候变化原因的认知、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认知、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的认知、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和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几个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主要包括愿意采取的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各利益相关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分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等。

1被调查者的原始信息

本次调查采用访问调查的方式,时间从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366份,其中有效问卷358份;回收率为96%,有效回收率为94%。

1.1性别比例、年龄及受教育程度

在所有的被调查者当中,有男性240人占67%,女性118人占33%。年龄在36岁到45岁之间的占到39%,26岁到35岁之间的占31%,46-55岁之间的占18%。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占到了近八成,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近两成,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占3%。

1.2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

从被调查者所在企业来看,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居多,分别占到总体的50%和49%;第一产业仅占1%。国有企业占到被调查者的一半,其次是私营企业,占到27%。同时,来自大型企业的占34%,来自中型企业的占44%,来自小型企业的占22%。

1.3所在工作部门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企业管理人员所属的工作部门的分布如下:董事和监事占17%、技术占22%、销售占21%、人事和财务占29%、其他占11%。

2企业管理人员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

2.1气候变化的原因

表1列出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受访者的正确答题率。总体来说,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的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状况,平均正确率为44%。58%的受访者认识到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人类活动造成的,36%的受访者认识到气候变化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造成的,32%的受访者认识到温室气体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59%的受访者认识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绝大部分是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排放的,37%的受访者认识到人类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也造成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

2.2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

表2列出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基本问题以及受访者的正确答题率。总体来说,企业管理

表1对气候变化原因相关知识的了解

tab.1Understandingofthecausesanddrivingforces

ofclimatechange

人员对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认知水平相当低,平均正确率只有27%。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的三个灵活合作机制――排放贸易、联合履约和清洁发展机制,有35%的企业管理人员选出了正确答案。在被问及《京都议定书》定义的人类活动排放的六种温室气体时,正确率只有25%,大多数受访者将氮气排除在温室气体之外,但很少有人能将二氧化硫排除在温室气体之外。

受访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欧盟提出的全球升温的安全幅度的答题正确率只有21%。2℃上限属于共同愿景的部分内容,是当前国际谈判的一项重要议题,共同愿景是《巴厘行动计划》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中列出的要素之一,是一个非常综合而复杂的问题,交织着科学、经济、政治、伦理等诸多因素,与减缓、适应、技术和资金等议题都有联系。无论是欧盟推崇的2℃上限,还是450ppmv或550ppmv危险浓度水平,以及3w/m2或4.5w/m2辐射强迫的稳定情景,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2]。由于该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受访企业管理人员的答题正确率偏低是可以理解的。

只有约1/4的受访者正确选出了中国2020年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目标。该40%到45%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并且广泛宣传。受访者对该问题的答题正确率依然很低。由此可见,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和中国政策的知识有所欠缺,由于传统媒体、网络和看到或听到的环保宣传活动是企业管理人员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主要的途径,企业

表2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相关知识及中国政策的了解

tab.2Understandingoftheclimate-changerelated

globalagreementsandprotocolsandChina’spolicies

管理人员了解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被动的,自觉程度较低,其气候变化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应有的深度。

2.3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的认知上,受访者的平均正确率达到了60%,远远超出了对气候变化原因的认识和对气候变化全球协议及中国政策的了解。75%的受访者认识到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增加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65%的受访者认识到局部地区的洪涝、干旱加剧也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64%的受访者认识到海平面上升也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63%的受访者认识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受影响也是由于气候变化,55%的受访者认识到气候变化还会影响人类健康。由于这些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直观,也由于近年来中国国内气象、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媒体报道的力度也比较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使得受访者对这部分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水平比较高。但是仅仅有35%的受访者认识到气候变化会使粮食产量受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主要分布在第二、第三产业,缺乏对农业领域的直观认识。

2.4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在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上,受访者的平均正确率也达到了60%,75%的受访者认识到改变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可以减缓气候变化,73%的受访者认识到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66%的受访者认识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缓气候变化,52%的受访者认识到提高能效可以减缓气候变化。这些减缓措施的认知程度比较高,主要因为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主要分布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对上述减缓措施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得力于媒体的广泛宣传。但是,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具体技术,仅有约1/3(35%)的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推广使用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可以减缓气候变化,主要由于该技术的成本过高,很难在现阶段大规模推广,导致其在企业管理人员中的认知偏低。但是该技术做为一项重要的在未来有巨大潜力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在国际社会上已经得到众多政府官员、研究人员、企业界人士的认可,由此可见,国内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对具体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还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2.5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在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上,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的平均正确率达到了46%,但是对各项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的认知程度有明显的差别,说明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系统知识,其知识呈现零散化的特点。强化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受访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的最主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有88%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一项;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也是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的比较主要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分别有58%和42%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两项;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访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控制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和保护红树林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分别有35%和27%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两项,可见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普遍对海岸带环境与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中的脆弱性和我国海岸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在农业领域,仅仅有23%的受访者认识到选育推广农业抗逆优良品种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这与前述仅有35%的受访者认识到气候变化会使粮食产量受影响相

呼应,再一次印证了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农业领域受气候变化影响及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

3企业管理人员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

3.1愿意采取的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

企业管理人员也是社会公民的一分子,首先应当承担作为一个公民的环境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表3显示了受访者作为公民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愿意采取的个人行动。总体上看,分别有86%、84%、77%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非常愿意采取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购买节能产品等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分别有61%和60%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愿意采取低碳办公和减少奢侈品的购买和使用等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然而,在购买当地当季水果和蔬菜、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减少坐飞机的次数等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上,选择肯定会这么做的企业管理人员比例明显下降,分别为40%、39%和28%,这可能与企业管理人员普遍生活节奏紧张、公务繁忙有关,可见当

表3愿意采取的减缓气候变化的个人行为

tab.3intendedindividualbehavioralchanges

inmitigatingclimatechange%

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与工作效率发生矛盾时,大多数人的选择还是以工作效率为主。

3.2各利益相关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分担

表4是受访者选出的应对气候变化各利益相关方应当承担的责任,可见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利益相关方。

表4应对气候变化各利益相关方应当承担的责任

tab.4Dividedresponsibilitiesofstakeholders

whenaddressingclimatechange%

3.3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

图4是调查中关于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的结果。从图中可知,69%的受访者选择了强制性的标准和法令的执行、61%的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了经济激励政策的引导,这两项是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同时,46%的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了新商机和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驱动,有43%的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和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有36%的企业管理人员选择了企业管理观念和意识的转变,由此可见,已有少部分的企业管理人员主动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并能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机遇。

另外,仅有24%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竞争和开辟国际市场的需要,这可能与此次调查的大多数的企业管理人员来自内向型企业有关,同时也说明大多数的企业管理人员无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还是在企业发展问题上还没有全球视野;仅有23%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由于受到了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这说明了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氛围还比较弱,同时也说明在我国,对企业行为来说,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很小。

3.4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图5是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采取的具体措施。从图中可知,57%的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53%的企业已经提高了能效;有49%的企业已经采取了淘汰落

后产能,39%的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另有38%的企业利用了可再生能源。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已经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主要是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能效、淘汰了落后产能、开展了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利用了可再生能源。

仅有11%的企业申请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虽然CDm项目在我国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底,我国企业通过参与CDm项目,已获签发的减排量达2.2亿tCo2当量,但是,对大多数的企业来说,由于信息、能力等障碍,或者产业类型、主营业务的不同,并没有从CDm项目中受益,也没有通过CDm项目获得相关的气候变化知识,从而提升气候变化意识。

4结论与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和总结,并综合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观点[14-17],本文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气候变化意识,从而使我国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1)与媒体宣传相结合,对企业管理人员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培训,使企业管理人员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更加具体化、系统化。

(2)积极实行促进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激励政策,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认证、自愿碳减排协议、碳交易、碳中和等尝试,使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气候变化意识进一步提高,使中国企业从被动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转变为从企业战略的高度上主动出击。

(3)与节能减排政策相结合,重视强制性的标准和法规的作用,进一步实行可再生能源强制入网、提高能效标准、循环经济立法和试点、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并转、上大压小等一系列命令控制型手段,促进企业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行动。

(4)积极发挥学术团体和环保民间社团的作用,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创造全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氛围,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对企业行为加强监督,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气候变化意识。

(5)通过增加投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种形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技术行业,创设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企业创新能力,使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和潜力主动应对气候变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邓梁春.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J].世界环境,2008,(6):60-62.[DengLiangchun.ClimateChangeandLow-carboneconomy:BusinessRisksandopportunities[J].worldenvironment,2008,(6):60-62.]

[2]潘家华,陈迎,庄贵阳,等.2008-2009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分析与展望[m]//王伟光,郑国光.2009气候变化绿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8.[panJiahua,ChenYing,ZhuangGuiyang,etal.2008-2009:theSituationandprospectofaddressingClimateChangeintheworld[m]//wangweiguang,ZhengGuoguang.annualReportonClimateChangeactions:2009.Beijing:SocialSciencesacademicpress,2009:1-38.]

[3]姜克隽,苗韧,郑平,等.气候变化与中国企业[R/oL].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世界自然基金会,2010[2010-07-01].省略/wwfpress/publication/climate/CCandCe.pdf.[JiangKejun,miaoRen,Zhengping,etal.ClimateChangeandChineseenterprises[R/oL].Beijing:ChinaentrepreneurClub,2010[2010-07-01].省略/wwfpress/publication/climate/CCandCe.pdf.]

[4]商道纵横.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国报告[R/oL].2010[2010-12-01].省略/new_theme4Detail.asp?themeiD98&t4aR3&page_iD13324.[Syntao-SustainabilitySolutions.CarbonDisclosureproject2010ChinaReport[R/oL].2010[2010-12-01].省略/new_theme4Detail.asp?themeiD98&t4aR3&page_iD13324.]

[5]BordRJ,Fishera,o’ConnorRe.publicperceptionsofGlobalwarming:UnitedStatesand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J].ClimateResearch,1998,11:75-84.

[6]StevenRB.ComparativepublicopinionandKnowledgeonGlobalClimaticChangeandtheKyotoprotocol:theU.S.Versustheworld?[J].internationalJournalofSociologyandSocialpolicy,2003,23(10):106-131.

[7]Lorenzonii,nickep.publicViewsonClimateChange:europeanandUSaperspectives[J].ClimateChange,2006,77(1-2):73-95.

[8]Lorenzonii,nicholson-ColeS,whitmarshL.BarriersperceivedtoengagingwithClimateChangeamongtheUKpublicandtheirpolicyimplications[J].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2007,17(1):445-459.

[9]JanCS,DavideH,etal.publicperceptionofClimateChange[J].americanJournalofpreventivemedicine,2008,35(5):479-487.

[10]SampeiY,aoyagi-Usuim.mass-mediaCoverage,itsinfluenceonpublicawarenessofClimate-changeissues,andimplicationsforJapan’snationalCampaigntoReduceGreenhouseGasemissions[J].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2009,19(2):203-212.

[11]潘葳楠,余潇潇,潘根兴,等.大学生气候变化意识的一次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5(5):304-307.[panweinan.YuXiaoxiao.panGenxin,etal.aQuestionnaireSurveyonGlobalClimateChangeConsciousnessam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Undergraduatesanditsanalysis:aCaseof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J].advancesinClimateChangeResearch,2009,5(5):304-307.]

[12]whitmarshL,SeyfangG,o’neillS.publicengagementwithCarbonandClimateChange:towhatextentisthepublic‘CarbonCapable’?[J].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2010,20(7):1-9.

[13]许光清,郭会珍,原阳阳,等.企业管理人员气候变化意识及影响因素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1):59-64.[XuGuangqing.GuoHuizhen.YuanYangyang.DongZhiyong.evaluationandinfluenceFactorsofClimateChangeawarenessofenterprisemanagementpersonnel[J].advancesinClimateChangeResearch,2011,7(1):59-64.]

[14]徐冠华.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6,(10):1-14.[XuGuanhua.theimportantissuesonDevelopmentofaninnovativenation[J].ChineseSoftScience,2006,(10):1-14.]

[15]李俊峰.发展好新能源产业,政府应该做什么?[J].绿叶,2010,(8):9-14.[LiJunfeng.whatShouldtheGovernmentDoinDevelopingthenewenergyindustry?[J].Greenery,2010,(8):9-14.]

[16]唐丁丁.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引领可持续消费[J].环境保护,2010,(16):32-34.[tangDingding.DevelopingLow-carbonproductsCertificationtoGuideSustainableConsumption[J].environmentalprotection,2010,(16):32-34.]

StatisticalanalysisontheClimateChangeawareness

ofenterprises’managementpersonnel

XUGuang-qing1DonGZhi-yong2GUoYing2

(1.SchoolofenvironmentandnaturalResources,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

2.Schoolofeconomics,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气候变化的成因篇6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灾害;法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F84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51-02

在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甚至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暖是一个关键措施。然而,由于森林是一个极易遭受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侵袭和意外事故影响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必将对森林灾害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森林灾害是世界七大自然灾害之一。森林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变异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并对森林资源的正常发育或者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或者损失,进而给林业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自然现象及人类行为。[1]研究已经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森林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系统结构、空间格局、组织成分、分布范围以及系统生产力等都将发生变化。此外,气候变化还会使得部分物种的适生面积扩大,种群迅速扩张,一些生态系统出现干旱的频率加大,荒漠化加重,脆弱性增加等等。[2]森林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一类物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气候变化将导致森林灾害风险的增加。

一、气候变化现状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普遍关注的国际化问题。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问题就引起了国际各界政府、社会组织和科学机构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导致气候变暖的关键因素就是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大气Co2的浓度已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280μmol/L增长到了现在的387μmol/L。并且,近十年大气中Co2的浓度仍以4%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以后,大气中Co2的浓度将会是现在的两倍。[3]因此,随着气温升高,温室效应的加剧,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趋势将会长期存在。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森林生物灾害的影响

森林生物灾害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表述,即森林病虫害和森林鼠害。据普查,我国森林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为934万hm2,超过年人工造林面积,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达880(亿元/a)。全国森林鼠害的年均面积约为150万hm2,其中以西部地区最为严重。[4]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森林灾害发生面积最大,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在新的气候背景下,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森林生物灾害的严峻性。

1.气候变化使有害生物的繁殖速率增加,种群快速增长

温度对生物的繁殖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暖,森林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森林害虫的生理过程、发育周期将大大提前,繁殖速率、适应能力和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从而导致世代数和群密度增大,种群快速增长。

2.气候变化使病虫害的适生区域扩大,危害程度加重

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区系和危害范围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使森林害虫的越冬代北移,越冬基地增加,迁徙范围扩大,从而大大的拓宽森林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域,主要呈现出向高海拔和两极方向扩展,区系分布由南向北变迁的整体趋势。[5]

3.气候变化缩短病虫害的发生周期,增大发生频率

随着气候变暖,森林植被的物候期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由于有效积温增加,许多昆虫的物候期提前,从而导致世代数目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例如天幕毛虫的发生周期一般为14或15年,但近些年曾于1971年、1985年、1995年在牡丹江,1965年、1974年、1984年、2002年在吉林白城相继爆发;安徽的潜山马尾松毛虫1973年以前爆发周期为10年,1973年以后则为3-5年。[6]由此可见,气候变化使得许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缩短,发生频率加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严重下降,抗灾能力大幅降低。

4.气候变化使森林鼠害面积明显增加,危害程度严重加剧

我国森林鼠害主要发生在生态脆弱区,以内蒙古林区以及西部干旱地区最为严重,每年发生约66万hm2以上。[7]随着气候变暖,新的环境对老鼠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条件,活跃期延长,加之当前人们对综合治理鼠害的疏忽,使得老鼠大量繁衍和种群密度急速增加,鼠害的危害程度将远远胜于过去。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非生物灾害的影响

1.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火源、可燃物、气象等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素是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气候变化对自然林火影响的范围、程度和频率取决于森林经营历史、干旱频率及程度、病虫害爆发以及其他因素等。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地被植物干燥,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气候的频率和发生强度加大,从而森林火险等级和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将明显提高;[7]其次,森林植被的种群组成和分布区域改变,使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呈现出一定的时空规律性;再次,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的频发,促进了可燃物条件的形成,加剧了极端高温干旱区火灾频率及特大火灾的可能性;并且,由于火源分布、气象条件和可燃物的分布改变,林火的发生的准周期也将发生明显的波动,并逐渐呈现出缩短的变化。[8]

2.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气象灾害主要有冻灾、雪灾、风灾、旱灾、洪涝、雹灾、高温等。其中冰雪、洪涝等灾害又会进一步的引发水土流失、流泥石、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或者火灾的发生。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林木大批折断受损,并且地表可燃物大量增加,平均地表可燃物载量超过50(t/hm2),严重超过高强度大火的标准30(t/hm2)。[9]1987年的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也是由于长期干旱引发的。目前,气候变暖导致的旱灾是我国影响面最广的气象灾害,并且还常出现多种灾害复合叠加的现象。

三、关于森林灾害的法律防治

(一)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的必要性

在气候变化凸显的今天,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方针为指导,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加快建立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制度,完善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不仅有利于推动和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防止气候变暖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就环境保护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历程中,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森林碳汇功能,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森林资源是主力;其次,就推进经济发展而言,气候变化将增加林业灾害的易发性和频发性,从而增大林业产业的风险,保护森林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再次,就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而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森林破坏在规模和程度上都会有一定的扩展,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控制森林灾害的发生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方面;最后,就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体制而言,我国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机制严重滞后,不够完善,在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加快完善森林灾害法律保障机制的步伐,是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关于森林灾害法律防治的几点建议

1.将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

森林灾害的频发与气候变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森林灾害法律防治体系应该把灾害防治与气候变化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防治森林灾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制定森林灾害防治的政策规划和开展的法律活动中,把气候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跳出为防治而防治的定势;另一方面,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防治森林灾害的战略行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其中,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减缓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加大人工造林力度,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来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与森林灾害防治的结合就是:在更好的掌握气候变化形势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灾害防治政策,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机构的建设,加强森林灾害应急系统的构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培训和宣传工作。

2.完善森林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发生往往出现新型灾害、复合型灾害、次生灾害或者衍生灾害跨区域发生或一起并发的现象,针对常规森林灾害制定的的单行法现和政策制度已严重滞后。亟需制定综合性的防灾治灾法或以森林保护法为统帅,再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森林灾害制定更加具体、实施性强的单行法规,从灾害的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管理、恢复重建、救济救助等各层面都做出具体规范,并在防灾治灾的各个环节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体化要求。

3.健全森林灾害地方管理体制,确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灾害管理体制层次比较广泛化,不够具体细致,以致无法应对新的森林灾害防治局面。因此,在各级政府设立由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专门机构,根据灾害发生的等级和特征,形成同一灾害区域多个地方政府参与的联合防控机制,协调建立森林灾害跨区域防治的检测预警系统,实施资源和信息共享、应急响应联动等措施。

4.加强森林灾害的防治能力建设和法律救助机制

以法律手段为保障,高效运行救助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森林灾害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森林灾害后果严重,需要建立森林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通过金融、保险等多元化机制实现森林灾害的经济补偿和损失转移分担,如生态补偿政策,森林保险制度和建立专门的森林灾害保障基金等。风险分担机制应与森林救济、产业恢复等减灾和适应手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的捐赠救助基金体制,充分的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森林灾害保障中的作用,拓宽救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充分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联合防御、救助发挥的作用,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魏书精,孙龙,魏书威,胡海请.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J].灾害学,2013(4):37-38.

[2]张文勤,纪成俭,王文烂,等.福建省森林灾害的发生情况与主要成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1(3):175-178.

[3]李艳丽.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初探[J].灾害学,2004,19(2):87-91.

[4]李剑泉,李智勇,易浩若.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35-38.

[5]赵铁良,耿海东,张旭东,等.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3(3):29-32.

[6]谢晨,赵萱,王赛,袁梅.气候变化对森林和林业的影响及适应性政策选择——基于全球和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10(6)96-102.

气候变化的成因篇7

【关键词】林业经济;林业发展;因果关系;气候因素

前言:

作为林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森林资源深受气候的变化所影响。通过气候的变化,会对森林里的结构组成以及功能和生产的能力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森林资源最害怕遇上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换这种极端的气候事件的产生,这种气候的产生会对森林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比如说森林火灾的发生会增加,虫害的频率也会增加,这会直接的对森林资源造成伤害,对林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因素。

1林业发展的主要气候影响因素

适宜的气候是植被生长的关键,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笔者将对林业发展主要气候进行分析。1)气温气温,实际上是用来衡量大气冷热程度的一个标准,气温升高便能促进植物加速生长,如果气温有所降低,那么植物的生长便会缓慢起来。但是,不同的植物也是有不同的生存条件,打个比方,比如说香蕉生长的环境,必须要温度高,因为香蕉生长的地区温度较高,因此,这样才能给予植物充足的温度。2)湿度湿度主要用于衡量空气含水量及潮湿度,植被的生长离不开湿度,适宜湿度的保持是促进植被生长的关键。也因此,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3)光照对于光照的定义,我们把它定义成太阳的辐射,植物只有通过光照才能保持生长,所以,植物能够接收到太阳辐射所带来的能量。光照对植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光照的强度、接收光照的时间以及光照的光线是怎样组成的原因,通过这三个方面,进行合理适宜的光照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4)降水量降水量是用来指降水未经蒸发,流失,中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植被的生长是不能缺少降水的,缺水的植物根本无法存活,也因此,降水越充沛的地方,植物生长的越茂盛个,比如热带雨林地区的植物,由于经常降水的原因,茂密而丰厚。

2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

1)对森林物候的影响在气候因素中,温度是重要的内容,适宜的温度是促进森林植被生长的关键因素,中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后,大部分春季植物候期会有所提前,但依然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举个例子来说: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的物候期均会有所提前,而长江中游地区物候期则会逐渐延迟。另外,温度的变化于春季植物花卉的生长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总之,温度变化幅度越大,对森林植物的影响也会越大。2)对森林分布和组成结构的影响气候的变化会对森林结构起到直接影响,相关调查表明,随着气候的变化,我国部分森林形式发生了空间转移。以黑龙江为例,该省于1961年到2003年,温度逐渐升高,这也导致大兴安岭落叶,小兴安岭的红杉等植被分布位置发生了明显北移。气候变化也会对高山草甸形成一定影响,不仅会提高树木死亡率,还会对森林生态结构起到作用。3)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气候的变化对于森林的生产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气候的变换下,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大幅度的增加,虽然在理论上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森林的生产力也会有所增加,但是,不同地区的森林生产力所提升的幅度都存在着不同的但是巨大的差异,因此,较为湿润的地区,森林生产力会增加,相反,极端的气候条件的产生会导致森林生产力降低。4)对于林火和森林有害生物的影响气候的变化致使反复无常,也因此,会增加干旱天气的发生频率,这样一来,森林的可燃物便会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在干旱的期间,发生火灾的可能性特别的大,并且春季和夏季还是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且火灾发生的地理分布面积逐渐扩大。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林对气候最为敏感,春夏季防火期最长,火灾对该地区形成的损害非常明显。

3林业经济发展对于气候的影响

林业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林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全面实施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时提出,我国需要完善土地开发和环境保护机制,加快环境的建设,保障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由于看来,林业受到了社会的更多重视,并且能够为林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实现经济建设与我国的物质文明的共同创建,是当下非常明显的集中发展形式,因此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之间实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发展的基本核心。1)合理利用的积极影响对于森林资源,要进行合理的利用,基于这种情况下能对气候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林业资源能对全球变暖形成的环境问题有所改善,降低温室效应带来的诸多问题,合理利用资源能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净化空气,水资源,并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通过森林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扩大林业资源发展,促进林业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2)过度利用的消极影响我国目前林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着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过度采伐的问题,森林资源看似庞大,但并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森林资源总有用尽的一天,这种过度开采会对于森林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程度的损害,进而这种损害不止对森林资源造成伤害,还会对气候产生作用,导致森林资源更加贫乏。就现阶段而言,林业经济主要就是以木材加工为主要项目,但是一旦涉及到木材就要涉及到对于森林资源的采伐,这就导致了人们为了林业的经济发展,从而对森林资源进行大面积的采伐,从而对森林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有些地方更为严重,肆意的砍伐且不注重对于新林的培育,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树木的光合作用,还减少了森林中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随着森林资源被过度的砍伐,也因此,土地流失更加严重,土地沙漠化等自然灾害也随之而来,这种现象很容易就产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等的自然灾害,就长远来看,过度采伐对于林业的经济发展更加不利。

结论:

森林资源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又与气候存在着因果关系。在气候因素里,其中气温、光照、湿度和降水等等都对森林的生长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林业的生产深受气候的影响。与此同时,林业经济发展会对气候产生正反两面的作用。也因此,在发展林业经济的时候,人们会首要考虑到气候的变化,从而才能保证林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慧斌.林业经济发展与气候因素的因果关系[J].时代农机.2016.01

[2]曹华玲.分析林业经济发展与气候因素的因果关系[J].现代园艺.2013.11

气候变化的成因篇8

从去年冬天美国的桑迪飓风,到连续四年的云南等西南地区连旱。一系列反常的极端事件频繁发生,让学术界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后果愈加忧虑。与此同时,这些案例警示人们,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不仅有渐进、缓慢的气候演化,更有灾难性极端事件发生频率的增高和灾害损失的增大;更暴露了过去二十年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对过度侧重“温室气体减排”(mitigation)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策略”(adaptation)的研究不足的问题。

作为能源产业,不管是电力系统还是油气和煤炭产业,不再仅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排头兵,也是面对气候变化的脆弱行业。

因此,能源行业不仅要继续探索节能减碳的技术进步路径;也要重视能源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研发;更要在投资和布局时,将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纳入思考。

减排努力已成“鸡肋”

由京都议定书界定的现行气候变化管理和谈判框架,一直讲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作为首要议题,而视应对气候变化为较为次要的话题。这是基于1990年代末,研究界普遍认为气候变化是相对较为缓慢的过程,其负面后果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才会显著呈现。

相应而言,如果温室气体排放得不到及早控制,等到负面后果呈现后,削减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不仅成本昂贵而且社会损失巨大。因此,当时学界普遍认为,除农业外,在短期内尚无大规模推进和研发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需要,但降低排放却迫在眉睫。

依据此判断,过去十余年,世界各国的政策焦点都集中在到了鼓励新能源发展上。京都议定书签订后,以风电、太阳能发电技术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被寄予厚望。相较之下,保证能源系统更好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挑战的相关技术和策略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能源产业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产业,既是现有气候变化框架管制的重点对象,也是技术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现,由于对减排技术的认知不足,政策设计的失误使减排技术发展速度快、但减排效果不理想。

更为严峻的是,过去十余年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对放缓全球气候变化进程效果极为有限。最新的研究指出,基于过去十余年的国际数据分析,不可调控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电——和传统能源并非替代关系。

相反的,一些证据还显示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关系更类似于互补品。即更多的太阳能和风电补贴,激励了更多的传统能源投资而非鼓励储能等清洁技术的发展。这就导致过去十余年的大规模新能源投资,带来的减排效果远远不及预期。而中长期内,这种鼓励新能源却减排效果堪虞的局面也难以得到改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的后果已经越来越明显的呈现,气候变化后果呈现的速度远远快于人们早期的预计。从去年印度因为雨季的异常高温和干旱,造成电力供求出现了巨大不平衡,最后导致大面积停电;到美国桑迪飓风冬天袭击高纬度的纽约等地区,造成数十万居民长达数周甚至数月停电的严峻后果;再到中国西南四年降水时空分布高度不均,造成对水力发电的挑战。

这些都显示,能源系统不仅需要减排,更迫切的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策略框架。现行的国际气候管理框架亟需调整;而中国作为有大面积气候变化脆弱地区的过渡,更需及早的重视能源系统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以及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应对之道

由于能源系统不同行业特点各异,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行业的可能影响是有差异的。但是,总结起来,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对能源系统带来的影响包括以下几类:

首先,极端天候(如突发性强降水)频发对能源基础设施(如输配电设备)和系统安全的威胁。

其次,气温反常频发造成的能源消费总量、地理和时间分布的异常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基础设施(如输电线)的损害。

再次,反常气候频发造成的能源生产和供给能力下降(如干旱频发导致水电发电能力下降、水资源稀缺导致的煤电发电紧张和石化用水不足等)。

这些影响不仅仅会让各个能源行业面临更高的事故风险,还会造成能源系统、水资源供应系统和全社会能源、水资源消费之间的混乱。

面对这些可能的挑战,需要政策制定者设计完整和合理的政策,将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对电网稳定和安全性的影响、气温异常对需求的影响和因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预测误差长尾等问题纳入对能源布局、技术选择和政策框架设计中。

具体来说,政策制定者应加大对能源系统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将目前的着重强调鼓励新能源等缓减气候变化技术的政策体系,转变为缓减和应对技术并重的政策体系。

例如,应当对不同地区输配电设备和系统在极端天候事件中的稳定性进行摸底和分析;对暴雨、暴雪和大风发生频率升高后,电网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设计进行研究;设计补贴,鼓励降低地下输电、分布式应急供电体系等提升电网应急能力的相关技术成本等。

除了新技术鼓励政策上的调整,对未来能源系统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选择,也应纳入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考量。在推进相关改革进程时,不仅要考虑到更加有利于新能源的利用,还要重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战略布局问题。

例如,在权衡大电网模式和分布式模式的决策中,应当纳入适应气候变化的视角,将气候变化进程中发电和输配电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问题纳入对大电网的稳定和分布式的灵活的权衡中。又比如,在中国石油产业布局时,充分纳入对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区域水资源分布变化的评估。

与此同时,将一些已有的政策框架,如电力行业的节能节水鼓励和管制政策体系,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短中长期部署。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复杂,不同地区面对的气候变化后果不尽相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而言是艰巨的任务。作为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的国家,中国已经并将遭受到因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严峻挑战。气象灾害和天候反常等发生频率的增加和更加无序,将给中国电网等能源系统设施带来威胁,也会对中国已定的能源布局带来新的变数。

气候变化的成因篇9

一、全球气温的分布

1.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存在差异;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20°n―30°n的沙漠地区,最冷的地方在南极大陆(7月),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西伯利亚(1月)。

(1)全球等温线分布规律及原因

全球来看,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气温分布规律是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北半球,等温线分布较曲折。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而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纬度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造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南半球,等温线分布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特点(海洋面积广阔,地表性质均一)。

同纬度地带,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经过处气温低,暖流经过处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高低)和洋流(寒流或暖流)。

(2)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差异大(纬度位置,即北方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南方正好相反)和冬季风影响强弱(大气环流,北方冬季风影响大,南方冬季风影响相对小)。

我国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差异不大(南方太阳高度大,北方白昼时间长)。

(3)世界最热地区分布及原因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20°n―30°n的沙漠地区,原因是北半球陆地最热月为7月,这个月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地区,这些地区的地面充分吸收了强烈的太阳辐射而天气炎热。同时,这些地区又在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因而干旱、天气晴朗且气温较高。这些地区沙漠遍布,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增温迅速,而沙漠向深层导热的能力较差,所以当沙漠表层的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沙漠表层的热量就会不断地向大气中输送,使大气强烈增温。另外,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亚、欧、非三大洲紧邻且陆地面积大,而非洲半岛和海湾较少),广大内陆得不到海洋湿润空气的调节,这也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炎热。

2.气温的时间变化及原因

(1)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的大小主要受地面增温和冷却的影响,气温主要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地面辐射量的多少又取决于地表吸收并储存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太阳辐射从日出到日落产生了日变化,气温也相应出现了日变化。由于热量传递有一个过程,不同的物质比热容有差异,所以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太阳辐射最强,而地面吸收、储存和传递给大气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不是正午,而是14时前后。最低温也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弱的日落时,而出现在黎明前后。

气温日较差反映气温的日变化程度,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地形、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有关。总体来看,气温日较差由副热带地区向两极减小。气温日较差夏季大于冬季,陆地大于海洋,盆地(谷地)大于平原,沙漠大于湿润地区,晴天大于阴天。

(2)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与气温日变化原理一样。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北半球中、高纬度的陆地气温最高值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的夏至日,而是推迟到了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由于比热容的差异,海洋吸热和放热都慢于陆地,因此海洋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出现在2月。

气温年较差,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植被、天气等因素有关。赤道上气温年较差小,中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在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陆地大于海洋。

二、全球降水的特点

1.降水的形成条件

(1)水汽遇冷凝结(上升气流或水平气流由低纬向高纬运动)。

(2)来自海洋的气流,水汽足够多。

(3)凝结核较多,促使水汽凝结。

2.降水的类型

(1)锋面雨:当冷、暖气团相遇,暖湿的空气被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雨。锋面雨的降水时间长,雨区范围广,主要出现在中纬度地区,也是我国降水的主要形式之一。

(2)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上升,冷却凝结形成降雨。对流雨强度大,降雨范围小,历时短,常伴有风暴、雷电。其分布在赤道地区附近和夏季的中纬度大陆地区。

(3)地形雨:暖湿的气流在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被迫沿山坡抬升,上升时水汽因冷却而凝结成云,并导致降水。通常在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甚少,形成雨影区。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降水量随高度而增加,因此往往山腰降水最多,其后因水汽减少,降水量也减少。我国西南山地和东南丘陵的地形雨最为显著。世界雨水最多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其主要是受西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地形暴雨造成的。

(4)台风雨: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空气因上升冷却而成云致雨。台风雨的强度很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破坏力较强。台风雨多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夏秋季节。台风雨可解除或缓和江南地区的伏旱,给农业带来一定好处。

3.降水的时空分布

(1)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受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制约。从纬度分布看,全球可分为赤道多雨带、温带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和极地少雨带。

(2)降水量的时间变化

①季节变化:降水量在一年内的变化或分配状况,称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世界上有的地方在一年内各月降水量相差不大,分配比较均匀,例如赤道地区、西欧等地;有的地方降水量在一年内分配不均,例如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而地中海地区则夏季干燥少雨,冬季多雨。

②年际变化:降水量在各年间的变化状况,称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海洋性气候地区的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而季风气性候地区的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内陆干旱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最大。

三、世界气候类型

1.气候类型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

2.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归纳

3.气候判断的一般方法

(1)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确定南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峰形,则该地点位于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1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谷形,则该地点位于南半球。

(2)根据最低气温的数值判断热量带。最冷月均温>15℃,属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四种类型之一;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之一;最冷月均温

(3)据降水的季节分配(冬雨型、夏雨型、年雨型、少雨型)以及年降水总量确定气候类型。

四、几处特殊气候类型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1.4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它们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且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有地形的抬升,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3.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五、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气候作为自然要素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而作为一种资源广泛被运用在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旅游和医疗等领域,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气候的变化。

1.气候资源的利用(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例,下为知识导图)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烈,雨热不同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

温带海洋气候降水有余、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但有利于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解决灌溉,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

2.近代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后果(以全球变暖的影响为例)

①对农业: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大,农业产量增加,热带半干旱地区更加干旱,农作物减产,中纬度地区“谷物带”产量下降,高纬度面积小,世界农业总产量下降。

②对海平面和海岸带: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海水入浸,地下水盐度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和破坏港口设施,影响航运和水产养殖业。

③对生态系统:全球变暖使大多数陆地生物不适应,物种减少或消失,也影响海洋渔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

④影响工业:限制产生温室气体的工业发展,鼓励节水节能技术发展。

⑤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导致疾病发病率升高,范围扩大。

六、小试牛刀

下图为南美大陆沿34°S纬线1月均温、7月均温、11―4月降水量、5―10月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处位于横坐标()。

a.200km附近

B.300km附近

C.400km附近

D.900km附近

(2)该大陆在图示纬度带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a.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时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

B.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主要是由于洋流的影响

C.5―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由于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11―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由于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

气候变化的成因篇10

关键词:气候变暖;影响;工业革命;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Q93文献标识码:a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得出,在近一百年的社会发展中,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的发展波动。在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世界各个经济水平的上升,全球气温变化更为突出,就我国的气温发展趋势而言,与全球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就这种现象出现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人口因素。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时间里,世界人口总量急剧增长,这也是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口不断增多一方面造成各种社会资源消耗的增加,另外也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平衡。目前,世界总人数已经高达六十亿以上,这么多的人口每年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的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直接表现在地球气候表面,也造成了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

1.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截至目前,环境污染已成为构成全球经济发展威胁的重大问题,是阻碍和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更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环节。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的指出,自从上个世纪末期自地球表面温度的不断上升,这种现象表现的越来越突出,也是整个气候变暖原因的具体体现。

1.3生态环境的恶化。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是保持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遏制土壤破坏的主要手段。但截至目前,人类在社会发展中为过多的获取木材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或过度放牧,从而造成了各地植被的严重破坏。就目前全世界平均现象分析,世界整个破坏极为严重,土壤侵蚀和土壤肥力的保持极为严重,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和沙尘暴的出现,给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并且严重恶化了环境。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影响

目前,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极大的改变了世界各地的温度场,并严重影响到大气的运行规律,使得各地蒸发量和降水量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而且,气候变暖的出现造成了海水、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海水受到热膨胀的影响而出现上升,这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以农业为例,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影响。

2.1对农作物生长习性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将明显的提高了我国各地的气温,使得各地无霜期不断延长,这种时展现象一方面有利于各种复种、耐温性植物的生长,并造成了喜温农作物逐渐向高纬度延伸,但是也意味着我国农作物生长习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温不断变暖使得整个管理模式出现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在工作中出现了众多新的、适宜种植区的变化。各地的农作物种植安排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动,虽然目前种植区的不断北移有效的促进土地资源的利用,但是温度的升高也造成了整个植物生长习性出现了严重影响,更或是造成了极大的农业生产阻碍。

2.2对农作物种植面积造成影响。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使各地冰川逐渐融化,导致了海平面的不断上升。自从十九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冰川几乎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后退,就有关数据统计得出,时至今日,全球冰川面积总体减少了13%左右。随着全球的进一步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来说,这可能会淹没东南沿海大片肥沃的低地,并造成地表水排泄受阻,地下水位提高,带来大片土地沼泽化。

2.3洪涝的增加。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增暖,气候变率势必也发生变化,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研究表明,在气候要素平均值的变化与极端事件(灾害)发生概率的变化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非线性关系:即使温度、降水平均值发生微小变化,也可能导致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显着增加。这意味着干旱、洪涝、台风、暴雨等发生频率将会增加。新世纪以来,各种极端天气就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10年更是反常,北方出现冬天暴雪奇冷天气,春季西南5省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受灾耕地面积达到1.11亿亩,2212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持续干旱近五个月,仅云南一省就损失170亿元。

3全球变暖的应对策略

碳循环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物地化循环,它支配着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深刻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动态及其反馈效应密切相关。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因此,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我们有以下措施:(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有实现的可能性。(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3)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于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于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4)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结语

气候变化对我国在能源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我们长远的能源战略有很重大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能源怎么样实行一个转型,从高碳能源转到低碳能源,适应气候变化。概括起来,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高碳、又低碳,先污染、后治理。我们要走的途径是一边发展一边要降低碳排放,一边发展一边要治理污染。

参考文献

[1]陈剑锋.依靠科学技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