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学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9:38

对生态学的认识篇1

课堂是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关于课堂生态的研究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课堂生态系统属于微观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心理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多种因素同时并存,并相互制约,不同程度的作用于课堂教学。

一、对于生态课堂的认识

生态课堂最本质的特点是生态性,或曰生命性。它的宗旨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致力于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品质,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风采,还孩子一片清新明朗的心灵空间,让每一个孩子有尊严地学习,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发出夺目的光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

语文学科教育是一种塑造人、培养人的教育。它的目标设定要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考虑,要围绕国家的教育方针考虑。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要承载传承文明的重任。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用人性化的氛围润泽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用生活化的气息感染学生,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和生活的联系;用实践性的操作来引导学生,使学生感悟到知识的内涵,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溢着“生态美。”

二、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

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利用生态系统的原理有机的渗透整合于现实的课堂活动,成为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目标。

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在课堂教学生态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的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要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把全新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现代人本教学伦理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

独立行使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和显在的独立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过程中,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也相应是一个从“大我”到“小我”,再到“无我”的追求过程。

三、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的方法

教师如何启发和诱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就需要教师多动脑筋,多下功夫,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要全面把握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明确各学段具体要求,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熟记对各学段具体要求,浏览通读教材,全面把握,从整体上把握每个知识点在本册书本单元中所处地位。

其次要目标完整,要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重视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不能只关注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品质、学习习惯、注意力、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生在三维度的目标上都获得发展。

再者要依据学情。教师要研究学生、研究学情,不研究透学情就谈不上成功的课堂教学。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筹备、能力发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根据教材,制定出适切的学习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要从学情出发,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现状和学习需要而制定,即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储备,是学生感兴趣的。同时要有挑战性,不能是简单的知识重复,也不能距离学生生活经验过分遥远。

能创造性地修改与设计教学课程,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创造性使用教材,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能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准确找出教学难点,并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教学策略。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主要是设置矛盾,激疑思考。

四、构建生态课堂需要关注的问题

由于学生间存在客观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目标设置要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在一节课上完成任务的要允许学生延时实现目标。目标定位在每位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到,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基础较差的同学能力有所提高,优等生有时间去钻研与课本有关的开放性练习题和研究性学习。作业设计深浅适度,容量适中。用心精选习题,用心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学生可根据情况自己选择作业。

对生态学的认识篇2

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得益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指导。运用离散选择模型方法(probit),采用广东省广州市在校大学生的抽样数据,考察基层群众对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认识现状。结果发现,认识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趋同关系、意识形态主导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等因素都会显著地影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大发展,更好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基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实证分析

Doi:10.15938/ki.iper.2016.05.00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5-0015-06

一、引言

在2013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这也充分突显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和平崛起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基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是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以利于我国未来的发展。

2008年11月,国家统计局以了解社会基层群众对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形势、发展理论、发展政策等的评价为重点,进行了“社会各阶层思想动态调查”。调查以问卷方式为主,在全国范围内东、中、西和东北地区18个地级市的500多个居委会、20个县(县级市)的100个村镇展开;共发放样本10000个,其中城镇7000个、农村3000个;同时辅以调研座谈的方式。调查显示,基层群众对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理论、发展政策具有很高的支持率和认同度。数据结果表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基层中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2]那么,基层群众对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怎样?他们的认识又受什么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毫无疑问,对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有实践意义。

由此本文选择高校在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来考察基层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产生的原因与机理,从而为我们创新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更好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基层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准备。

二、理论分析前提与研究假设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王永贵指出,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将愈加复杂和激烈,西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更具隐蔽性、迷惑性和欺骗性,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强烈冲击。[3]这使得指导基层群众坚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进步中的作用认识变得非常迫切。

2.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意识形态趋同关系和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趋同论”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战略,罗伯特

哈贝尔一针见血地指出:“意识形态终结论”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开拓市场。[4]这说明两大意识形态的趋同并不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作用的发挥。

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多样性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王翠芳认为,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元性指导与多样性发展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非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规范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管理。[5]因此,面对意识形态性主导性和多样性关系时,要坚持和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

4.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6]邓小平也强调:“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7]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解释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现象,基层工作实践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以保持其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这也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所在。

5.文化媒体传播与基层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英国当代社会学家汤普森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析必须把大众传播的性质与影响放在核心位置,虽然大众传播不是意识形态运作的唯一场所。[8]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在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作用,但文化媒体传播非主流意识形态是否会显著削弱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6.对西方提出的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博爱等)的态度与基层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侯惠勤认为,当下的“普世价值”热就是一些人蓄意挑起这一争论的新由头,把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文明的轨道,是他们热衷传播“普世价值”的根本目的。[9]学者们认为接纳西方提出的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将有损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7.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尖锐地指出:“中国如果照搬你们的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10]可以说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会削弱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8.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任俊英指出,当苏共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当苏共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法西斯,当苏共拥有2000万党员时,却亡了党。尽管苏共亡党原因很多,但决定性因素在于苏共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原则,丧失了党的先进性,被她原来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抛弃。[11]这说明共产党党员总量人数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间并不一定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关系。

9.政治体制改革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张保权认为,必须科学认识和谨慎对待二者的关系,维护二者之间适度的张力。也就是说,长期忽视政治发展的作用而过于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是不合理的。同样,一味地推崇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不顾世情、国情、民情的变化而忽视意识形态建设,也可能会引起政治局势的动荡甚至国家政权的更替。[12]当然,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应重视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和借鉴。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来增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机制和途径对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产生影响。在目前条件下,我们假定认识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趋同关系、意识形态主导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文化媒体传播、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政治体制改革等都会显著地影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运用probit模型的基础上,来检验这些因素对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分析及处理数据的主要工具软件是eViews(6.0)。

三、变量设定和实证分析

本次调研于2015年11月在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开展,选择调查对象时结合使用了重点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采取无记名调查方式,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则申明调查数据不作为任何评比和思想品德评价的材料。因此,所有选项的选择结果完整可靠。此次调查项目共计发放调查问卷957份,回收调查问卷913份,其中有效问卷895份。

1.变量设定

我们采用了离散选择模型(probit)中的定性变量赋值方法,对调研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定性变量赋值,然后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赋值如下:

2.实证结果及分析。

我们发现,选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基层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和比较重要作用的人数占比达到76.4%,这表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基层工作中的确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把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作为被解释变量,即本文研究的问题。我们运用离散选择模型(probit)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见表11。

表11显示了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性的显著并且稳健的解释变量包括:认识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主旋律影视节目的吸引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说明以上各方面是影响人们对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关键因素。而其他的解释变量包括新闻媒体在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任务、对西方提出的人类社会普世价值(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的基本态度、对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态度、中共党员数量等并不会显著影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根据实证结果我们分析如下:

一是人们认识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就越显著,表11结果显示,认识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呈正相关关系,其作用系数是0.784221,这表明人们心目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就越重要,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基层事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与研究,才能达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好促进基层建设发展的目的。

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趋同关系和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呈负相关关系且十分显著,其作用系数是-0.229615。表11结果显示,在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趋同关系增加,会相应减少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同样,结果显示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呈正相关关系且十分显著,其作用系数是0.176877。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增加,会促进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面对意识形态性主导性和多样性关系时,要坚持和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以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作用。

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呈正相关关系且十分显著,其作用系数是0.216719。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力量在于其自身的感召力和政治动员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对现实现象上的逻辑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解释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代所观察到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就显得特别重要,这种实践的结合过程本身就是保持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越与时俱进,其作用就越重要。作为一门科学应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是不管新闻媒体更多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还是传播非主流意识形态,都不会显著地影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但从作用系数的方向上看,新闻媒体更多传播非主流意识形态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因此,规范非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管理,有助于凸显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而主旋律影视节目的吸引力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呈正相关关系且显著,其作用系数是0.423487,这表明主旋律影视节目吸引力的增加,有助于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五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基层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呈负相关关系且十分显著,其作用系数是-0.213446。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一单位,会相应减少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近年来,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期,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大发展来弥补经济发展的瓶颈。

六是对西方人提出的人类社会普世价值(民主、自由、平等)的基本态度和对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态度,都不会显著地影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普世价值和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从作用系数的方向上看,两者与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令人瞩目的是将“自由”加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实事上,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就是在于不断地给人们释放自由政策,这也验证了我们应该批判地吸收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

七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和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员数量越多,并不会显著影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相反,苏联解体是在苏联共产党员最多的时候。苏联共产党在拥有20万多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二月革命了沙皇专制统治;在拥有35万多名万名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执掌了全国政权;在拥有554万多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人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为结束二次世界大战立下了不朽功勋。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执政地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就出在苏联共产党党内。[13]邓小平曾经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他为何格外重视这个问题呢?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兴旺都是内因起关键作用。我们党内部的问题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在指导思想等原则问题一致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团结。如果我们的党内不团结,不仅我们的领导力会严重削弱,而且很容易为各种别有用心的其它势力所分化和利用,那样的话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只要我们的党在重大问题上团结一致,就能把我们的党员教育好,就能始终保持旺盛活力,就能永葆先进性。[14]因此,我们要在准确测算各基层共产党组织的党员适度规模和结构的基础上,探讨加强和完善基层共产党党员退出机制,以确保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从而促进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作用。

四、结论

我们运用离散选择模型方法(probit),采用广东省广州市在校大学生的抽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影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显著解释变量包括:认识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关系、意识形态主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主旋律影视节目的吸引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我们认为:

第一,基层社会建设中产生的诸多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间的并存和兼容程度造成的。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趋同论,在意识形态主导性和多样性关系中,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犹若一次“急行军”,经济总量规模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处于世界第二的地位。但经济现象中一些深层面的问题开始在各界别浮出水面,如消费不足、资源耗费过大、企业没有道德底线等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政治改革和文化大发展的方式加以解决,而中国特色的政治改革实施的是一种平缓的增量改革。因此,在现阶段就应突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作用。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文化市场,生产出有吸引力的精品文化产品,以达到更好发挥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目的。

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基层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发展。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中国国情、改革实践、民族传统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能够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现代化命运问题。

第四,深化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改革。结合中国实际,以渐进、稳妥的方式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吸取世界各国政治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法治水平,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来遏制腐败。

第五,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总量控制管理,明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结构管理,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中国共产党党员素质和基层共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威信。截止2013年12月底,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总量已达8千6百多万,超大规模党组织的管理成本是非常巨大的,管党治党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教育党员的任务也就更加繁重,应该探索中国共产党党员退出机制,尽快出台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实施细则,不断纯洁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

第六,必须加强对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意识形态的学习、宣传、研究、发展。正如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5]政府、企业、学校、街道、社区、社团等社会组织在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都应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15]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R].

[2]石云霞,周太山.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力研究[J].学术论坛,2010(3):61-64.

[3]王永贵.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意识形态交锋的基本特点[J].理论探讨,2006(2):13-15.

[4]瓦格斯曼编.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辩论[m].newYork:Funk&wagnalls,1968.

[5]王翠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7(3):41-4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7]邓小平文选(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8]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86.

[9]侯惠勤.“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和实践陷阱[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9):20-25.

[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4.

[11]任俊英.共产党先进性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5(9):77-79.

[12]张保权.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与政治发展互动关系探微[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3):91-97.

对生态学的认识篇3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74-02

美国学者安东尼・奥罗姆说:“国家建设的核心是确立和维持一套共同信仰。”[1]而国家共同信仰的确立和维持主要是通过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来实现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关系到党的事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当代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既存在一般共性,也存在特殊差异性。本文试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认同是个体的一种带有肯定性的心理判断。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接受和遵从。通过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性别、年级、专业及干群身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具体表现为,一是从总体认同程度来看,特别是基于认知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女生高于男生。这与女生强于接受性有关,与男生相比,她们更加善于消化、理解理论知识和接受既定结论。二是从认同深度来看,男生往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更为深层,但也更容易产生偏颇。相比于女生,男生思维往往具有更强的发散性,同时也更具批判性。面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理念与社会实践的反差,他们更易于产生质疑,并常伴随着强烈的外在表现。女生在此方面往往表现得较为平和,但认同深度往往不及男生。三是从认同内容来看,男生对于国际国内形势与国家发展等问题,如世界格局、国际战略、反腐倡廉、社会改革等议题总体上更为关注和敏感,而女生对于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四是从不同方式的认同影响来看,总体来看,男生由于更擅长逻辑思维,对于透彻的理论逻辑和理性分析具有更高的接受度,而女生更擅长形象思维,对感性方式的教育影响具有较高的认同度。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年级差异

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年级差异。一是从理论认知程度来看,一、二年级理论认知程度偏高,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三、四年级。这应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安排在这一阶段有关,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二是从理论接受态度来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看,大一学生最为认真,随年级提高大体呈反向趋势。大一新生刚走出高中校园,原有的应试备考学习习惯仍然有所延续。课堂上能够比较认真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思想理论教育,课堂抬头率、参与度都相对较好。而大二、大三学生的表现明显不如大一学生。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更呈现出功利化取向,如形势政策课的出勤率受到较大影响。三是从认同程度来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加深的趋向。大一学生的书本理论认同掌握较好,但由于社会经验还比较少,所接受理论还未经历与现实的对接,因而往往浮于表面。而随着年级上升,大学生社会认知程度逐步提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会相应加深,当然往往也会伴随认同反复现象。

(三)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专业差异

通过对政治、历史、中文、思想政治、外语、物理、数学、交通运输、工业工程、电气工程等不同类别专业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存在明显的专业类别差异。总体来看,文科诸如政治、历史、中文等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理工科大学生。其中,思想政治专业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最高。这一结果可以归结于接触效应,即文科大学生总体上会更多接触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影响。同时,文科大学生往往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中会涉及更多的社会历史内容,并有更多的机会来发展自身分析社会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这会使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更加深入。而相比之下,理工科大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当然,这也与文科大学生中女生比例相对较高存在着一定关系。

(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干群”差异

通过对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对比研究,发现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存在明显的干群差异,学生干部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普通学生。这种结果的影响因素大体上包括:一是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较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都是大学校园中的精英分子,他们在学习成绩和政治思想诸方面表现往往更为突出,正因如此,他们能够成为学生干部而在学生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学生干部具有更多的社会实践经历。他们通过组织和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诸如党团活动、志愿者活动、义工活动、迎接新生、演讲比赛等,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三是学生干部基于自身优越感而更具有正能量。学生干部属于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往往对国家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评价比较倾向于积极和乐观,更加易于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影响。

基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差异性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断增强教育针对性。

第一,基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性别差异采取更加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方式。要深入挖掘性别差异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影响,从而发挥认同优势,弥补认同不足。一般来说,和男生相比,女生情感更加细腻,更容易和他人形成情感连接,有更强烈的共情体验和同情心,因此,对于女生及女生占比高的班级可更多地采用感性为主的教育方法。在进行国际国内形势等宏观理论教育时,应注意加入感性情节因素,使得女生更易于融入其中进而认同相关理论。针对男生思维逻辑性和发散性较强的特点,对于男生以及男生为主的班级,要注意授课的理论逻辑力量和宏阔视野。针对男生的认同外显特点,应关注男生的认同反应,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认同冲突与认同危机,因势利导,进行针对性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照顾到男女生的认同特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情理交融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认同特点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表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包括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阶段[2]。大学生要达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层认同,理性认知是基础,但不能停留于理性认知。能否形成情感共鸣、进行思想转化、实现心理调适,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沉淀固化都非常重要。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任何教育途径和手段都无法一次性地完成全部任务。因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应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大学低年级即一、二年级阶段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阶段。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强化主流意识的理性认知,适时地推动其情感共鸣,为思想转化奠定重要基础。在大学高年级即三、四年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跟进,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关心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困惑。在此基础上,以专题讲座、辅导谈心、学术讨论、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各种形式来进一步增进其理性认知,激发其情感共鸣,促进其思想转化和心理调适,不断释疑解惑,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沉淀固化,从而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深度和稳定性。

第三,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途径,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表明,一般来说,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一种外在刺激因素,增加其呈现频次,会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也就是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更多接触对增进认同具有提升作用。因此,要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多管齐下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使其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当然,教育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们愈少感到落在他们身上的教育设想,教育效果就愈大,一旦他明白了你专门找他谈话是为了教育他――他的心灵,便会整个封闭起来。”[3]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避免简单重复,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第四,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环节,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实践中加以夯实。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主流意识形态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是增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所在。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干部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高也说明了这一点。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并将之做到实处,通过校内社团活动及各种文体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并通过参考观察、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走出校门,初涉社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让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体悟理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理论与实践反差的心理冲突,此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好跟踪指导,及时进行思想疏导,使学生思想从“山穷水尽疑无路”转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断增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张华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43.

对生态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时代意蕴

作者简介:陈仁秀、谷松岭,遵义医学院。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提出,也是中国建设五位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依据。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知识分子,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他们如何看待生态问题,形成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观,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意义。

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

美丽中国应该是这样的中国,人类的实践活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得到足够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公民自觉自发的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并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对于美丽中国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由此可见,美丽中国不仅仅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包括丰富的物质财富、怡人的人居环境,以及最重要的人的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目前学界对于生态文明观概念的描述还比较少,比较普遍的有三种观点,包括纯自然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和广义生态文明观。笔者认为第一种生态文明旨在解决纯生态危机,第二种生态文明旨在解决“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旨在解决广义的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系统危机和社会系统危机),显然第三种生态文明观更具有研究和推广的价值,即:生态文明观是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以和谐发展观为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因子矛盾和社会因子矛盾,实现“人.地”共荣的系列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安全观、消费观及科技观等。

二、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出新要求

美丽中国的内涵不仅局限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才是根本要义,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际之间的和谐”两重指向,因此,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基础

我党在对美丽中国的描述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其根本上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生态观,学术界对生态观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自然中心论,然后是人类中心论,到现在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哲学思想。在美丽中国的内涵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凌驾于大自然的承载力之上,当然,也不能任由大自然作威作福,给人类带来灾难。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荣、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人类既不能竭泽而渔,也不能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这就为指导实践奠定了认识基础。

(二)人际之间的和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题中之意

什么是美,和谐就是美,两极分化不是美,因此美丽中国另一个重要方面的思想是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社会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也需要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共生,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对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社会生态文明观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未来社会的和谐和个体充分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

生态文明素养主要包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状况、生态文明意识状况、生态文明行为状况、生态文明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文明认知状况

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不能正确解释其含义。但是,大学生对坚持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说明社会、学校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宣传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但是,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低层次,对于和日常生活靠近的领域的生态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节约用水和用电,对于远离日常生活、比较边缘的生态问题,比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不了解,也不关心。生态文明认知留停在低水平和浅层次,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保护认知”。

(二)生态文明意识状况

什么是意识?简单地说,意识就是自我感觉+主动做出决定。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们内在的对生态文明的意识,并且用这种意识来指导实践活动,它包括生态理论、生态文明观念、生态责任感和生态自觉等内容。这里的生态理论是区别于生态学专业知识,而是为大众所应知应会的常识性生态环境知识。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于比较日常的生态知识,比如:什么是白色污染,节约水的重要性等比较熟知,但是对于中级、高级层次的环境知识,比如: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垃圾如何分类,pm2.5的具体含义等,不清楚的大有人在。生态文明观是“人正确处理其与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总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当代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时,更多是从自身利益权衡出发,首先考量的是人的利弊得失,然后才是环境和社会的承载力,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保护认知”的延伸。生态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和意识。部分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感表现在口头上信誓旦旦、热情澎湃,实际生活中,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面前缺乏挺身而出和敢于批评的勇气。(三)生态文明行为状况

总体来讲,大学生群体具有合符社会要求的环保文明行为,比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明显滞后于自己所宣扬的环保理念,表现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面对路上的垃圾视而不见,看到教室里的长明灯也视若罔闻;不敢与污染、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斗争;高消费、超前消费,购买名牌,出手阔绰等。这些行为与大学生自身的形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相去甚远,不利于整个社会环境保护工作持续长远地发展。

(四)生态文明教育状况

上面我们谈到大学生在生态文明认知、意识、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教育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生态环保知识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教学体系,没有单独编排的教材,没有对所有中学必须开设生态环保课程作出政策性的指令要求。在现行的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家长、学生功利地注重应试科目的学习,像生态知识等未作考试要求的学科则颇受冷待,缺乏主动学习的激励机制。生态环保知识更多地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节目、论坛等载体上出现,每个受众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不一,吸收能力和水平各异,所理解和接受的生态知识则不同。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实现路径

素养,一般指的是修养。我们要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应该从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知水平,筑牢思想防线

和众多学者所认同的一样,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首先是认识觉悟的提高,而提高认识觉悟,首要的必要的渠道就是增加认识和了解。首先,媒体、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要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节目类型,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普及生态保护知识,让公众认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其次,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聚居地,不仅在课程开设方面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课程内容,并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写入《学生守则》,同时塑造好校园小生境,以境育人,触境生情,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认知。最后,家庭作为社会生态环境的一个小单元,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向子女灌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不仅有利于建设一个环保的、低能耗的家庭环境,同时也是对建设环保社会的一份贡献。

(二)增强实践能力,将生态认知外化为行为

首先,创设生态文明校园环境,发挥环境隐性的影响作用。学校在规划校园布局的时候,引入环保理念。不仅建设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同时还要恰如气氛地融入环保元素,安放环保小标语,比如“青青小草,踏之何忍”;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同学们分类处理垃圾,而不是乱扔一气;安装感应水龙头,避免水长流现象的发生。环境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作用,通过创造环保的校园微观环境,让同学们不自觉地受到耳濡目染地影响,从而塑造热爱环保事业、真心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其次,践行环保要求,树立科学、节俭的消费观。正确的思想认识只有外化为正确的行为,才最终实现了思维到行动的转化。大学生践行环保要求,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比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杜绝长明灯和长流水,饮用桶装矿泉水来取代各种瓶装饮料,按需购买食物,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提倡朴素简朴的生活作风,减少服装开支,避免高档服装消费。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反对学生宴请摆阔绰、讲排场。坚持实用原则,反对购买高档手机和电子产品。

(三)作环保知识的宣传者和播种机

对生态学的认识篇5

【关键词】中国哲学生态法律

当今全球都被生态破坏这一问题所困扰,相应的更多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如何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生态问题上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生态的问题在态度和解决方式上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对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也在加剧,对如何解决生态问题,哲学学者对此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早在几千年以前,我国的古代哲人就已经对生态问题有过认识,所以无论是如今的法律构建还是哲学思考都应当重新审视古典哲学对生态的观点,继而引领现代走向未来,为我们的生态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一、古典哲学对生态的表达

我国的古典哲学以儒家、道家最具有代表性,两家都对生态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理念,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对此笔者做如下介绍: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生态最为有影响力也是最能表达儒家思想的观念,从大范围上说“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中国古典哲学对待生态的最有力的总结,是从古至今哲学的基本观念即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笔者在此对“天人合一”思想作如下理解:

人是“天”的一部分,“天”是人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生态的认识,即对天的认识与西方的上帝观点大为不同,生态是指自然界的所有,是真实存在的,而其形而上的才是超乎现实存在的天道、天德,这两方面在传统的儒家看来是统一不可分的。儒家对人的认识是与自然紧紧相连的,认为人来源于自然,依靠自然而生存,也即为天人合一的主张所在,人是“天”的一部分,“天”是人的一部分。北宋哲学家提出:“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无与也。”乾坤是天地的代称,天地是万物和人的父母,人世间所有认识和知识的来源都是自然,天、地、人三者混合。

而汉代的董仲舒认为人在生理上与自然也是统一的,这种学说在如今看来似有不科学之处,但是从人来源于自然,与自然同生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这样的理论有其合理之处,可能在未来这一观点会得到相应的验证。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有过“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表达,是说世间万物都是人生存发展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身体的一部分。首先人的生活物质来源离不开自然界,人的衣食住行依靠从自然界中所获得;其次人的思想意识也是由对自然界的认识发展而来;再次,“天道”“天德”思想体系也是对自然生态的体悟。人对天的认识实际上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只有人在认识行动上与自然的发展规律相适应,才能够从自然中得到物质支持,才能发展人类自身,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所以说中国古代儒家认为的“天人合一”明确体现了人与生态相依相存的特点,儒家的先哲们也从中总结出了天即自然生态是人内心思想的源泉,只有人心与自然生态相伴发展、互为体现时才能进步,只有人善待生态才能在自然界不断的繁衍发展。

(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

道家与儒家在生态观点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存在着哲学上的认识差异,传统道家认为宇宙是由太极发展而来,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组合而成,《老子》中最经典的表述是这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所说的“一”代表了生态的整体性观点,“二”“三”则体现的是人的动态发展及与自然发展的和谐性,万物是我们在发展中所产生的、遇到的各种新层次的事物,体现了生态的多样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最为有价值的,也是现今所提倡的和谐理念。

道家哲学思想对生态的观点重在“以天和人”,认为生态在其演化发展中对人具有包容性,而这一观点的弊端也正在于此,对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认识不到位,相对于儒家哲学思想对人的重视存有不足。但是关于人与生态的地位认识上道家哲学思想却有其先进性,道家认为人与生态万物都是平等的。

从道家哲学总体上看,强调生态的价值多于儒家,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上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和谐的关系要不断维护,人的发展要放到整个自然生态大环境之下,尊重生态的发展规律。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的哲学都是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共生发展的,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都是一种生成论的世界观,是不可分的整体,但是两家在观点理念上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总而言之对生态的关注要注重和谐,要善待我们的源泉,要走双赢的发展道路。

二、生态哲学中的宗教问题

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在有形的物质世界的自然生态视野之外,还存在着形而上观点的“天道”“天德”思想体系,这是我国古典哲学与西方哲学最为明显的区别所在。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并不是超乎现实的空想理论,而是与生态自然统一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新体现,它来源于自然,也为自然的发展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功能。“天道”“天德”对人而言强调的是自然的主宰作用,在整个自然界孕育生命的大背景下,“天道”“天德”是依附于自然界而存在的,但是在功能作用上又是有主宰作用的,从而使人们对自然界,对“天道”“天德”有了敬畏之心,即儒家“敬畏天命”的宗教精神。这一哲学精神对生态的意义非同凡响,从中可以领悟自然生态并不是单纯的认识领域,自然界与人的关系也不是以人的主观意识来构建的,是需要人们认真、理性的去对待的,敬畏天命就是要求人们在与自然相处时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尽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才能继续的生存发展下去。相反,如果肆意破坏自然生态,上天会对人有所惩罚,从现今来看我们人类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了自然对我们的惩罚。过去在工业化发展建设中对生态的破坏已经超乎了必要的限度,对生态毫无克制的掠夺和污染、破坏,使现在的生态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人类本身。

中国哲学的宗教精神,除了上述“敬畏天命”,还体现在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回馈这一方面,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的先哲,都认为天地是人的父母,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要对自然生态报答恩德,要有仁爱之心和敬爱之情,这是度人的内心宗教情感的反映,这种积极的宗教情感对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有益的,对今天的哲学和生态发展都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三、传统哲学思想对当代生态问题的启示以及局限性

以儒家典型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例,其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一的思想,对我们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生态问题,重新使生态回归良性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万物中比较人并不比其他物种在价值上更高,人高于其他物种的只是在德行方面,儒家称这种德行为“仁”,在生态上的体现就是要求与生态和谐相处,这种认识观念值得我们今天来弘扬,因为过去对生态的破坏急需我们来修复这段不和谐的关系,审视我们自身的德行,到底该如何发展。对比现今的主流生态价值观,儒家哲学早就对此做出了指导,所以对我们今天和未来的生态发展是有很深刻的价值可借鉴的,是对待生态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是社会发展至今,原来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会经济结构也由原来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完成过渡,并逐步向着信息社会发展,“天人合一”的基础土壤也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生态环境受到的也是深层次的破坏,传统的观念已经不能根本改变这一现状,所以对传统的哲学生态观应当取其精华,不断丰富发展其内涵,与现代科学和哲学价值观相结合来解决现今全球性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才能奏效。

第一,儒家哲学对伦理秩序的维护重在人际关系方面,而忽视对自然生态的规范和调节,对整体以及深层次的生态缺乏深刻的认识,时展至今,需要我们对传统思想继承、弘扬和发展创新,对儒家的哲学生态观结合当今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新的发展观念加以改造,解决自然生态与人在发展上的矛盾,克服传统哲学思想的片面性。

第二,对人的教育感化以人自身参悟为主,使思想的指导作用局限于道德层面,而对实践中践行和谐发展观没有重视,所以在解决问题方面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对推动和解决实际的生态问题还没有系统科学的论证。所以我们对此要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结合科学,运用于调节人与生态关系上。

第三,仁的思想给生态观冠以了神学色彩,儒家“天人合一”是以仁作为理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对自然生态也赋予了仁的色彩,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使得神学的色彩更加浓厚。我们对此在理解时应当从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角度来看清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用这样的密切关系来指导我们看待生态的态度,树立和谐共生的发展观。

总而言之,用古典哲学的生态观来解决目前所遇到的严重的生态问题,需要对传统的思想理念进行批判的吸收,取其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与时代的特点紧密结合,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相处的美好愿景。

产生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人们价值观念的问题,也有制度内容的缺陷等等,环境变化体现着价值观念的变化,也正因为此,法律生态化是对生态哲学的一种反映,是传统的哲学生态观逐渐发展为制度保证的一种趋势,是指导价值观念树立的一种国家活动,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四、结语

自然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也是所有财富、意识、价值的来源和动力,人是生态中的人,这早已被我国古典哲学的先人所意识,也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价值理论观念。传统的生态价值观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也有不可忽视的不足与缺陷,对于我们今天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并不断发展创新,结合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指导新的和谐生态观念的树立,为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释放力量,力求实现人与生态自然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从亚,李峰.人的自然之源——论儒家传统生态伦理观[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2).

[2]佘正荣.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出路[J].中州学刊,2001(6).

对生态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意识形态;科学;认识论断裂;社会现实;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B5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5—0011—03

路易·阿尔都塞的著作《保卫马克思》完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马克思主义陷入了由资产阶级的狂暴攻击而造成的困境当中,而斯大林教条主义引起的狂热不仅没有起到保护马克思思想的作用,反倒造成了各种混乱状态,而且充分暴露了法国思想理论传统的贫乏。意识形态不断威胁着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也变得岌岌可危,作为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在这本论文集进行的探讨,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保护马克思思想免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意识形态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其思想核心。本文通过回顾和总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观,以探求保卫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路径,并为当代在认识马克思思想为什么是对的之后,以此为指导进行的更深入探索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意识形态作为想象的观念体系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什么是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说,“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体系,它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1〕(p227-228)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这一基本界定来看,阿尔都塞在传统定义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突显,尽管他自己承认这并不是一个深刻的定义。我们知道,特拉西的意识形态的本意是科学的观念体系;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是由颠倒的现实构建出来的虚假的表象意识。在阿尔都塞这里,“这种自我意识又透过其自身的神话体现着世界的总体。”〔1〕(p136)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是属于意识的范围的,它是人们在某个时代中认出(不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给人们体验自己的行动提供了一种可能。但是,意识形态的存在形式往往又是无意识的,大多数情况下和意识毫无关系,它反映出人们同他们的真实生存条件的体验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始终以意识的形式出现。意识形态作为历史的产物,以历史的形式产生作用,能以镜面的形式投影出人们生存的客观背景,认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但是往往无法达到科学的认识。意识形态甚至以神话的形式体现出人们的对其真实生存条件的体验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失真。

(二)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影响

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体系,影响着每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甚至引导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种种事实表明,没有这些特殊的社会形态,没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1〕(p228)这表明意识形态具有普遍性,任何个人出生后都不可避免地为意识形态所包围,意识形态就像人们呼吸的空气和生活的必要成分一样不可或缺。意识形态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社会都不能没有意识形态,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它也只会在形式和关系上发生变化,但绝不会消失。其次,“意识形态具有能动的本质,它在想象的关系中加强或改变人类对其生存条件的依附关系。”〔1〕(p230)人们对其生存条件有两种基本的关系,一种是真实的关系,一种是体验或想象的关系。意识形态对人们的能动作用体现在想象对真实和真实对想象的多元决定当中,它通过一种想象的关系将社会现实进行颠倒。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似乎向人们提供免受痛苦的避难所,其实只是掩盖裸的残酷事实的遮羞布。我们不可能将意识形态的这种能动作用永远单纯作为一种工具作用,谁要执意这么做,只会陷入其中而不自知、不可自拔,甚至与科学相背离,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科学被意识形态制造的迷雾所遮蔽

意识形态一方面能引导人们观念的形成和行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却存在颠倒事实,违背科学的危险。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阿尔都塞指出科学是通过与意识形态进行彻底决裂而达到的客观认识,但是常被意识形态制造的迷雾所遮蔽,我们必须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其内在的本质。

(一)科学和意识形态本质上存在“认识论断裂”

阿尔都塞认为科学和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质的中断(用巴什拉的话来说,就是“认识论断裂”)。藉此,他认为马克思思想也存在着认识论断裂,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断裂点,在此之前为意识形态阶段,之后是科学阶段。阿尔都塞说,“马克思的立场,他对意识形态的全部批判都意味着,科学(科学是对现实的认识)就其含义而言是同意识形态的决裂……”〔1〕(p66)科学所达到的认识是现实的、真实的认识,而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想象的观念体系,与科学所达到的认识是有差距的,二者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断裂。科学和意识形态的认识论断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思考的总问题不同。意识形态是针对想象的现实关系提出问题,而科学则是把真正的现实关系作为总问题;第二,提出问题的方式不同。意识形态采用的是一种分析目的论的方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折衷主义),而科学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原则(是一种科学的原则,发展的原则)。正是思考的总问题和采用的分析方法的不同,使得科学和意识形态在本质上存在着决裂的倾向,科学也是通过与意识形态彻底决裂才能达到的。总之,在阿尔都塞看来,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人们之所以难以区分二者,是因为它们在形式上是一种交织关系。

(二)科学和意识形态形式上交织一起

“纯粹的理论实践是不存在的,任何科学在其历史过程中不可能……不受包括它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威胁和玷污。”〔1〕(p162)也就是说,尽管科学和意识形态是对立的,却总会互相侵染、交织在一起。正如人们对自己的生存条件的关系,虽然存在正确反映客观条件的真实的关系,但是真实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被包括在想象关系当中,作为反映真实关系的科学往往容易为反映想象关系的意识形态所侵蚀。阿尔都塞进一步指出,当我们进行一项科学的理论研究时,也与意识形态脱离不了干系,因为“不研究意识形态环境,就无从研究某个独特的思想整体;而为了研究意识形态环境,又必须研究独特的思想整体。”〔1〕(p52)我们研究马克思的思想,要整体把握他的精神内核,就需要结合他所处时代的特殊背景以及当时的意识形态环境来进行考察;而在考察意识形态环境时,也需参照马克思的思想来进行总结。这两个具体过程,其实是一个总过程的两个方面。这或许也是阿尔都塞为了保卫马克思,进行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原因之一。正因为科学和意识形态始终交织一起,人们往往容易陷入认识的迷雾之中,甚至被卷进大规模的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把科学当作一般的意识形态,对现实情况估计错误。纯科学实质上是一种相对真理,在形式上却像是一种绝对真理,为人们所向往,却只能不断追求而难以达到。换言之,纯粹的科学是不存在的,任何科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包括它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威胁和侵蚀,被迫与其交织一起。

(三)科学始终与意识形态进行坚决的斗争

纯粹的科学被意识形态制造的迷雾所遮蔽,人们容易陷入思想混乱的境地,如果不破除意识形态幻象,就不能促进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幻象的形式之一就是唯心主义,“我们还知道,纯科学只是在不断清除唯心主义的条件下才能存在”〔1〕(p162),唯心主义对科学的危害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只有在揭示其危害并以切实可行的方式将其彻底清除,并随着不同问题的出现而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才能达到科学的认识。其次,科学还要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所制造的其他幻象,因为“科学只是在不断摆脱那些窥伺、袭击和缠绕它的意识形态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在历史的必然中的自由科学。”〔1〕(p162)既然科学与意识形态本质上存在认识论断裂,那么,科学要破除意识形态幻象就必须在总问题和方法论上与之斗争,进而彻底决裂。首先,科学必须与意识形态的总问题进行斗争。什么是意识形态的总问题呢?意识形态总问题指的是它的基本概念的有机前提以及它的大部分基本概念,也就是意识形态能够接触到的那个实在的领域。科学与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就是要抛弃这种总问题,确立一个以全新的科学总问题为核心的新理论活动。其次,科学必须与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进行斗争。一方面,科学要与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划清界限;另一方面,科学要同经验主义或感觉论的意识形态幻想决裂。阿尔都塞告诉我们,完成这些任务要发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作用,寻求破除意识形态幻象的途径。

三、破除意识形态幻象的有效途径

(一)对意识形态的危险保持警觉

阿尔都塞回顾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知识分子甚至整个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指出对意识形态的危险产生一个清醒的认识至关重要,告诉我们“最大的意识形态危险正是一些假理论的建立和统治,它们同真理论毫无关系。”〔1〕(p163)意识形态不断威胁着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包围着科学,尤其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烙印盖在知识分子的身上,表现为唯心主义、教条主义、改良主义或实证主义,这种意识形态残余成为他们欠下的一笔债,迫使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偿付”。

马克思的思想本来是一种科学,却也被人们当作一般的意识形态,逐渐在哲学界失去听众。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不惜冒着弄假成真的危险乔装打扮为胡塞尔、黑格尔去保卫马克思的思想,他们既要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偿付欠下的债,同时又要担心尽不到自己的责任而保不住马克思主义的遗产。意识形态就像一个怪圈一样包裹着他们,把他们推到了理论的死胡同里,真实的、具体的历史也被当时的意识形态论题所遮蔽,剩下的只是意识形态的体系。意识形态和人们的关系似乎是一种父女相依为命的关系,意识形态担当着一位父亲的形象,他制造了一个虚构的环境,为了让女儿保持对他的理解而将邪恶的现实之身“杜加索”杀死。他总是使女儿生活在幻想的世界当中,当她真正遭遇残酷的现实的时候,除了感到恐慌、痛苦便无他法。但是,人总要面对真实的世界。意识形态就像衣服上的补丁,将衣裳的坏处遮盖住,一旦脱落,那些破洞便会呈现在眼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不断地往衣服打上新的补丁,使其保持完整?阿尔都塞认为这是不可行的,因为如果一件衣服都打上了补丁,其实已经暴露了破旧不堪的事实。在这里,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的意识确实是落后了。如果我们对意识形态的危险是如此的后知后觉,那么当危害真正产生时,我们或许已经无能为力。面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并在这种警觉的基础上重新退回社会现实,以科学的认识取代意识形态的各种幻象形式。

(二)“重新退回”社会现实

认识到意识形态可能产生的危害,还不足以达到科学的认识,“因而必须从意识形态的大踏步倒退中重新退回到起点,以便接触事物本身和真实历史。”〔1〕(p65)阿尔都塞指出他强调“重新退回”这个词是经过考虑的,这一后退实质上是对被意识形态所窃取、掩盖、歪曲并被弄得面目全非的现实的一种弥补、揭露和恢复。

马克思也是立足于现实而促进其思想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不是也要我们停止空谈哲理,即不要再作意识形态的幻梦,而回过头来研究现实吗?”〔1〕(p10)我们在前文提到,要达到科学就必须与各种意识形态形式决裂,而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作用,通过运用辩证法来研究现实,从而对此形成科学的认识。什么叫辩证法?阿尔都塞同意列宁的看法,认为“辩证法是研究事物本质中的矛盾,是事物发展、停滞、出现、变化和消亡的本原。”〔1〕(p213)这种本质的矛盾是一种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矛盾,其特殊性表现为不平衡性以及多元决定性。社会是一个既与的、有结构的复杂整体,这一复杂整体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矛盾,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我们考察社会现实不能脱离开矛盾,必须抓住矛盾间的根本的不平衡关系,必须到矛盾的内部不平衡处找出根源,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这种辩证法来分析客观现实,从而破除意识形态幻象,达到科学呢?关于这个问题,阿尔都塞做了具有启示意义的尝试,他在附言“致读者”中明确表态,他批判的不是意识形态本身,而是意识形态理论的各种后果。对于当时盛行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阿尔都塞指出“在马克思思想中,‘社会主义’是个科学的概念,而‘人道主义’则仅仅是个意识形态的概念。”〔1〕(p217-218)虽然人道主义确指一系列客观存在的现实,却是用一种特殊的即意识形态的方式确指的,它并没有提供认识这些现实的手段,所以它仍是一种意识形态。因此,重新退回社会现实可以发现甚至承认社会的存在条件极其矛盾关系,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获得了问题的真正解答,还需重视一场正在进行中的理论革命,即通过理论实践来改弦易辙。

(三)通过理论实践“改弦易辙”

“关于实践,我们一般指的是任何通过一定的人力劳动,使用一定的‘生产’资料,把一定的原料加工为一定产品的过程。”〔1〕(p157)鉴于此,阿尔都塞将实践分为四种:一是生产实践,即有计划地将原料加工为日常用品的生产;二是政治实践,即改造旧有的社会关系的政治活动;三是意识形态实践,它以人的“意识”为加工对象;四是理论实践。承认理论实践的存在,对我们深入研究理论以及破除意识形态幻象,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另外,我们必须明确理论的定义,“关于理论,我们指的是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也属于一定的人类社会中的‘社会实践’的复杂统一体。”〔1〕(p158)科学和意识形态本质上存在着认识论断裂,这种断裂是科学同它史前时期的、意识形态的理论实践划清界限,它正是在科学的理论实践中完成的。要真正实现改弦易辙,理论实践的具体过程如何进行呢?阿尔都塞首先明确了三种概念:“一般甲”,指最初的一般,即科学的理论实践用以加工的原料;“一般丙”,指具体的一般,即科学的理论实践的产物,它是一些特殊的概念;“一般乙”,指把人从生产资料中抽象出来之后得到的东西,它由一些概念的矛盾统一体构成。在破除意识形态幻象的过程中,“理论实践通过‘一般乙’对‘一般甲’的工作,产生出‘一般丙’。”〔1〕(p178)这个过程包含两个重要的命题:第一、“一般甲”和“一般丙”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认识论断裂,它们之间发生的转化就是从意识形态一般转化为科学的一般的过程。第二,意识形态所走的路线是从“具体”到“一般”,而理论实践把“一般甲”加工为“一般丙”,遵循的是“正确的科学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那么,我们在通过理论实践“改弦易辙”以破除意识形态幻象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这两个命题。阿尔都塞还提出,作为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去保卫马克思的思想,必须破除意识形态幻象,进行深刻、科学的理论实践,将企图强加于它的意识形态抛弃掉,代之以另一种已经发生质的飞跃的理论。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无时不刻地遭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挑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曾经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些西方学者以此诋毁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漠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但是,周期性的金融风暴、经济危机又促使人们重新重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内在矛盾的批判,这都表明马克思思想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阿尔都塞的探索历程也启示我们,解决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危机,必须破除意识形态幻象,时刻对其危险保持警觉,在深入研究马克思相关著作的基础上重新退回社会现实,结合客观事实和具体情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社会实践。这样,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发挥其真正的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对生态学的认识篇7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高中英语时态教学运用

中学英语课标明确指出,中学阶段英语的课程目标以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及学习策略等方面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而,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需从学生的时态掌握能力着手。而在时态教学中运用学习策略特别是元认知策略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在时态学习中的效果,所以,在高中英语时态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1.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法教学一直是广大中学教师所关注的问题,然而,经笔者调查发现,目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高中英语课堂仍然以英语教师为主体,仍然强调语法本身的教学活动,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从而造成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低下,学生被动的接收和存储知识。这种英语语法教学环境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如:磨灭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等。因此,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亟待改进,高中英语时态教学方法更应该如此。

2.元认知策略的基本概述

2.1元认知策略的概念

元认知是指认知主体对自身和对他人认知活动以及对各种影响认知活动因素的认识。元认知策略是元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进行计划、监测、管理及评估等高层次语言学习策略,它能够大大地促进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元认知策略可以划分为计划策略、监测策略及评估策略这三大类。

2.2元认知策略与语法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思维更具有概括性,更能集中注意力进行独立思考,且学生对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表现的更为自主,这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然而,高中生也存在局限性的问题,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所了解的语法知识特别是时态知识只是零散的内容,语法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框架结构。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在时态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3.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时态教学中的运用

3.1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意识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元认知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培养学生时态学习的能力,具体展开途径为:首先,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指导。给学生介绍元认知的相关书籍或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其实,很多学生在平时的时态学习中运用到了元认知策略,但是自身对元认知策略很陌生,所以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策略。因此,在高中英语时态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的第一步就是对学生进行实时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传授元认知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时态学习;其次,提高学生对教材的了解。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每个单元内容的详细讲解,来提高学生对英语教材的了解,学生在反复的单元学习中不仅能够提高语言意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优化课文理解方式的意识。

3.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在英语时态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计划管理能力和意识最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在时态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

3.3提高学生自我监测和评估的能力

英语教师可以在时态学习后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在提高学生英语时态学习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众所周知,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时态学习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错误,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已有错误分析、分类和总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监测并评估自身的时态学习,才能了解自身知识点的缺陷。所以,学生自我监测和评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英语时态学习的计划及管理。例如:在学习将来进行时这一时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初中所学过的现在进行时,回想其概念和用法,并让学生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别。现在进行时:是指说话时或者现阶段正在发生或进行的动作的情况,其构成形式是Be动词+现在分词。在复习完现在进行时后,学生可以据此猜想将来进行时的用法,其构成形式是will/shall+be动词+现在分词。当然,此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顾情态动词will/shall的用法.英语教师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法、时态规则的回顾,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测和评估的元认知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自我纠正能力。

对生态学的认识篇8

一、强化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进学生身边的案例,对案例逐一深度分析并予以情景再现,让学生成为危机中的“主人公”,让学生对生态危机有更深刻的体验与带入感,对生态危机意识有更强的生活感官。让学生通过生态学的课程学习,切实感受到生态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学老师可以巧妙地设置课程内容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并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强化学生的认识。

二、分析生态危机的背后机理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在通过案例强化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学科角度和理性思维去分析和掌握生态危机发生与防治的背后机理。学生只有对生态危机有了科学认知,才能形成科学的生态意识,才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生态危机的发生,从科学的角度去构建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从而思考生态危机防治的具体措施。生态学课程老师通过分析生态危机背后的机理,来让学生从理性上对生态危机有深层次的认知,进而通过生态学课程的理论来帮助其形成生态意识。

三、注重生态行为的日常“落地”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生态学课程老师应更加注重将学生所形成的生态学意识转为日常行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尤其是在生活中能够将生态意识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将其内化为一种生态素质。如不乱丢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注意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以践行生态文明的载体与路径,我们可以做的、可以结合的还有很多。在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中,要注重将所学知识予以“落地”,要更多地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生态理念,把生态意识运用到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

四、加强生态意识的立体宣传

生态危机已经到了无法躲避的阶段,但是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理解普遍不深刻。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生态危机的立体宣传,将生态文明意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举办系列讲座、知识竞答、辩论、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作为课程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使学生生态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叠加效应,深化对生态意识的认知与落实。

五、整合各方资源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过程复杂而曲折,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仅仅凭借某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仅是课堂、学校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事,需要形成合力。一是课程教学要注重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结合,要不断拓展社会资源,开辟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同时社会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与平台,要更多地利用教育载体承担社会责任,相互促进。二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路径尚未健全,高校应加强制定与有效引导,给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与引导。三是强化多媒体运用于社会监督,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优势与监督作用。四是及时抓取和把握社会主流思想与生态意识之间的结合,如在慈善、植树等活动中开创具有鲜明特征的生态主题活动,协同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借此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六、结语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意识的培育是必经之路,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尤为关键。本文对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与认知升级、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2]孙丹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3]崔晓芳.我国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及其哲学思考[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1.

[4]杨淑萍,马玉香,奚秀梅.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环保教育课堂教学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123,160.

对生态学的认识篇9

这一工作开展起来相当困难。这是因为“经济学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是极其复杂的,也许无法获得结论性的和毫不含糊的解决”,[3](31)“而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困难还在于在马克思那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意识形态定义”。[4](1)总体看来,国外许多文献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只理解为一个否定性的概念,如有人认为,“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偏见和假相本身”,[5](14)萨缪尔森则指出“卡尔・马克思认为它(指意识形态――引者注)代表阶级立场因而是虚幻的(荒谬意识)”。[6](37)国内学者中,有的基本赞成这种看法,如俞吾金、周宏,有的却认为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如杨生平。实际上,马克思是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使用“意识形态”。其一是特殊的具体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它指的是“以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最近的德国哲学和以其不同的先知为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是一个否定性的概念;其二是一般的“意识形态”,它是指统治阶级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把这种思想体系称作“观念上层建筑”,该思想经列宁合理发展后意识形态成为一个较为中性的概念。

新制度经济学明显受到了马克思经济学的影响,因而存在着一些理论上的共识。[7](7)比如,两者都承认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都强调意识形态和法律规范的协调与相容。尽管如此,二者在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功能、意识形态的根源与变迁、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一、两种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歧

(一)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功能

诺思认为,意识形态的本质是指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包括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的一整套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在意识形态上,我是指所有人在解释他们周围世界时所拥有的主观观念(即模型和理论)。无论是在个人相互关系的微观层次上,还是在有组织的意识形态的宏观层次上,它提供了对过去和现在的整体性解释,诸如共产主义信仰,,个人所建立的理论都具有根据世界应该是怎样组织的规范看法色彩”。[8](36)意识形态的制度性作用或经济功能表现为:第一,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一致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以“世界观”的形式出现,从而减少信息费用与谈判费用,使决策过程简化。第二,意识形态与个人所理解的关于世界公平的道德伦理判断不可分割的交织着。意识形态能够克服“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交易成本。第三,意识形态教育具有动员激励整合功能。

马克思认为,实践性是意识形态理论的根本特征。其意识形态的根本含义: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在没有阶级对立的原始社会,它表现为社会意识,充当着人类文明发展载体的角色;当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社会物质实践的变化,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就具有了阶级性和虚假性――即作为“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而存在,这是其本质的规定,此时的意识形态要担负双重功能: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和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9](48)

可以看出,第一,诺思的意识形态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它不研究意识形态的社会性质。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阶级意识,原始社会虽然存在各种社会意识,但并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马克思还深刻揭示了意识形态背后的利益集团关系。第二,诺思特别强调经济价值观(公平)且对其经济功能分析较为全面透彻,较少涉及政治和文化价值观。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完整包括了经济价值观(公平与效率)、政治价值观(民主与自由)和文化价值观(先进和多样)。第三,“市场意识”是诺思的重要价值取向。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文本里没有“市场意识”,后来邓小平开创了“阶级意识”与“市场意识”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二)意识形态的根源与变迁

在诺思看来,由于人总是要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同时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又总是处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环境中,于是在交易中就会发生欺诈、偷懒、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而意识形态就是防止机会主义而缔结的重要制度。可见,诺思是以个人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为背景来理解意识形态的,认为交易是意识形态产生的源泉。然而,他又认为“每个人的意识形态的一个固有部分乃是关于制度的公平或公正的评判”,[10](55)带有“天赋公平观念”的神秘性质。诺思指出,“不同的意识形态起源于地理位置和职业专门化”。[11](56)这总体上符合“实践――意识”的规律,但不同地理位置和职业对于意识形态的作用机理诺思却并没有研究。对于人们的意识形态为什么会发生改变,诺思也没能提供清楚的解释。难怪他承认“伦理规范也仍有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是什么使伦理演进或消失?”“我们没有一个对社会伦理规范的合理解释”。[12](59)

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照相机中一样倒现着,那么这种现象也就是从人们的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象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13](29-30)从这些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坚持的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即意识形态的真正根源在于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特别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实践,物质生活实践不仅决定了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性质,也决定了意识形态的更新和变迁,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只是物质生活实践的历史发展的观念表现。至于意识形态的不同,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生产和分配中的地位决定了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而处于不同阶级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

(三)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制度变迁分为渐进式变迁与激进式变迁。诺思对渐进式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作了精彩的说明。他的制度变迁包括根本性变革和边际调整,正式制度偏离习惯所指示的风险的程度决定正式制度的“边际”的大小,在“边际”,人们是按“习惯”(意识形态)来行事的。改革只能从原有习惯的“边际”开始,意识形态为改革起了先导作用,制度在边际上连续的演变造成了正式制度的演变。若没有足够时间来改变“习惯”,新的正式制度成了没有基础的“金字塔”,改革者最终会因支付不起维持正式制度的成本而“破产”,新制度只能缓慢地从旧制度的孕育中产生。诺思指出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决定了制度初始选择的差别,并详细考察了其具体机制,是颇具洞察力的。但他进一步认为,“如果不认识主观偏好在正规制度约束逻辑下的重要作用,我们就不能理解历史(或当代经济),它使我们以零或非常低的成本表达我们的信念和思想,有组织的意识形态以及宗教狂热在决定社会和经济中起的重大作用”。[14](60)这里“观念决定历史”的历史观暴露无遗,而对后者的批判恰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

马克思也不否认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重要影响,但这是以承认意识形态的受动性为前提的。他观察到,以往的意识形态理论“认为观念统治着世界,把观念看作决定性的原则”,[15](16)“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16](739)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的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7](31)正是生产物质生活的物质生产实践为全部人类历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物质生产实践及其所赖以进行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也为意识形态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另外,马克思从阶级斗争出发,合理地解释了激进式变迁或称革命式变迁。而诺思承认自己未能说明“常常是暴力和革命的结果”的“非连续性变迁”。[18](65)

综上所述,两种意识形态理论尽管存在着共识,但也存在着较大分歧。总体看来,诺思对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和连续性制度变迁进行了颇具洞察力的刻画,但他的分析框架对意识形态的生成机制、变迁及未来发展的解释力明显不足,用意识形态充任连续性制度变迁的长期动力和激进式变迁解释的缺位更加引人诟病。比较而言,马克思虽没有对意识形态进行特别微观的分析,但它“提供了整体社会的视界”,对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演进作了逻辑一致的说明,其“生产――产权――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迄今仍是最有说服力的分析框架。

二、意识形态理论分歧的根源

我们认为,导致两种制度经济学范式意识形态理论分歧的根本原因是方法论,因为方法论决定了概念和理论逻辑。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制度个体主义和建构理性主义,马克思的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制度整体主义与制度个体主义的统一、演进理性主义与建构理性主义的统一。

方法论个人主义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传统。卢瑟福指出,“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关键假设可以概括为三项陈述:(1)只有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2)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的行为;(3)所有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终都应该根据只考虑个人,考虑他们的气质、信念、资源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加以解释。”[19](38)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理论思路是,只有个体才进行选择和行动,而群体本身既不选择又不行动,社会总量只是个体所作的选择和采取行动的结果。运用个人主义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个人的主观动机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行为是考察问题的出发点。

如前文所述,新制度经济学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引入意识形态范畴是为了克服个人之间市场交易行为的机会主义,服务于制度变迁模型。因此它采用的是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这给它带来了不可克服的困难。新制度经济学将意识形态和认知结构等范畴纳入人类行为理论之中,本意是说明意识形态在人类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但是,在其体系中,意识形态本身又是人类行为在动机驱使和认知结构的约束下的产物。因此,陷入“意识形态决定动机和认知结构,而动机和认知又决定意识形态”的无限循环论证和个人与社会二律背反的困境之中。

在演进理性主义的代表哈耶克看来,人类社会只能是演进的,对人类活动起着制约作用的制度规范,都是人类理性长期演化的产物,而不可能是人为设计的。诺思对此提出了批评,他反对将制度看作无目的的个体行动的集合,他不认为个体的目的在制度变迁中无所作为,甚至在很多历史场合,个人对制度的设计在制度变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制度建构主义的思想本来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当把它与个人主义结合在一起,容易得出的逻辑结论是“个人动机和观念决定历史”,滑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则在充分肯定人类生存需求的作用的基础上,从人类系统与自然界系统间的关系入手,首先引入劳动实践确立历史前提和起点,从满足需求的方式、社会手段入手,肯定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通过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住社会分工协作体系中对社会生产有不同支配能力的各个集团的性质,并由集团的性质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去认识“现实”人的本质。这样,马克思利用制度整体主义方法清晰地阐述了具体个人动机和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作用的性质以及个体利益决定的机制。[20](59)显然,马克思把社会及其历史发展规律性对个人活动的规定作用放在第一位,其观点和方法论个人主义是格格不入的。

当然,制度整体主义并没有完全否定个人自由意志的作用。马克思就说过,“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社会的运动是由个体的选择和行为汇合而成的。但是,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60)人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因此也就不能自由选择由生产力决定的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相反,从社会的整体变迁过程看,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中形成的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着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利益关系、价值取向和心理特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空间。

总之,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他的方法论是制度整体主义与制度个体主义的统一、演进理性主义与建构理性主义的统一,只不过在他那里制度整体主义高于制度个体主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增刚.制度经济学的三大范式[a].邹东涛.经济中国之制度经济学与中国[C].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10][11]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6]萨缪尔森.经济学中的意识形态[a].温特劳布主编.当代经济思潮[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J.Larrain,maxismandideology,macmillanpress,London,1983.

[5]H.m.Drucker,thepoliticalUsesofideology.macmillanpress,London,1974.

[7]程恩富.新制度经济学[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8][12][14]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9]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3][15][16][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8]林岗.诺思与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道路理论的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1(1).

[19]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0]林岗等.制度整体主义与制度个体主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ideologytheoriesintwoparadigmsofinstitutionaleconomics:

DisparityandRoot

SunFengyiabstact:asthetwoparadigmsofinstitutionaleconomics,thereareobviouslydisparitiesintheinnatecharacterofideology,thefunctionandsourceofideology,thechangeofideology,therelationofideologywithinstitutionalchangebetween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andmaxismeconomics.maxsanalysisframeisstillthemostpersuasiveuptothepresent.thebasicrootthatcausesdisparityis:methodologyof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isinstitutionalconstructionlismandinstitutionalindividualism,maxsisthecombinationofinstitutionalindividualismandinstitutionalholism,thecombinationofinstitutionalconstructionlismandinstitutionalevolutionism.

Keywords:institutionaleconomics;ideology;ideologytheory;disparity;root

对生态学的认识篇10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综述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探析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研究意识形态视阈下的当代大学生教育问题探析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青年大学生教育问题浅析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策研究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及对策研究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引领下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新媒体时代深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探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路径研究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影响研究论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下的校园教育环境建设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差异性分析及教育对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特征及教育对策我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及探究刍议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5.

[2]林艳,冯德军.关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若干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