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十篇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十篇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0:42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篇1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0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管理研究方法论(managementResearchmethodology)阐述管理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途径和程序,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研究工作规范,包括问题阐述、文献综述、假设提出、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判断以及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规范。研究过程规范化、结构化和清晰化,提高研究效率是管理研究方法论的目标。

纵观管理学研究的历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占据主导地位,管理学家出于各自背景和偏好的不同倾向于使用这种或那种研究方法。从早期的归纳法、演绎法到稍后期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和工具主义以及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等,管理学历史上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管理学界再次兴起了一次把科学哲学应用于管理学及其独立的管理学方法论的大讨论,极大地表现出了哲学思想与方法论上的新特征,在方法论上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数学模型化、演化论思想方法的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管理学方法论的广泛应用。

目前的进展是把博弈论、企业理论、信息管理学、非线性理论与演化管理学进行一次更大范围的组合,开创了进化博弈论的方向趋势,这将大大提高现代管理学的真实性,加快学术成果的解释和运用,而且还将进一步加强历史与逻辑、真实与抽象、理性与非理性、完全理性与不完全理性、牛顿力学的管理学框架与演化物理学的管理学框架、连续与渐进、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结合。在管理学中,企业在此基础上,打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通道,更有利于克服由前范式危机走向更高更大的视界溶合,建立一个更具适应性、针对性和解题力的管理学框架和范式。

1管理研究的类型

(1)按研究层次分,管理研究可分为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微观层次:一是企业组织内部的各部分功能、关系以及本组织与外部组织关系研究;二是组织内部个人和群体的行为、人际关系以及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宏观层次的管理研究是将企业组织放在社会整体中进行研究,从经济、技术发展和文化传统等角度来研究企业组织发展和管理者行为等问题。管理研究偏重微观层次,并且偏重在企业。

(2)按照功能分类,管理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通过对管理现实问题的观察、概括和抽象,探讨有关管理学科规律性的知识,对管理行为、机理和现象作出理论解释,证实或证伪现有理论并提出新理论。应用研究要求解决现实的管理问题,并为社会、某些组织或群体带来实际利益。绝大多数管理研究属于应用研究。

(3)按照研究目的分类,管理研究可分为描述型、解释性和规范性。描述型研究是收集数据以检验有关研究对象状况假设的工作过程,回答who,what,where和howmuch之类的问题,旨在将现象和事件描述和识别清楚。解释型研究回答why的问题,在描述清楚现象和事件以后深入探索现象和事件之间的关系。规范型研究回答“应该怎样”或“应然”的问题。描述型、解释型研究结果是作出诊断,规范型研究则是作出决策,采取行的。

2管理研究活动的五阶段

2.1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确定阶段

2.1.1概念

概念是指人们思维的产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观测和感受到一群相关联现象具有某种共同属性即同一性,于是将这种共性构造成一个概念并冠以一个名词,供人们在沟通中使用。然而,这个概念名词的本身并不存在,概念是通过概括和抽象而得到的。管理研究要使用许多概念,如描述个人行为的“创造性”、“积极性”和“满意度”等,描述群体行为的“活力”和“凝聚力”等。人们在听到像创造性这类概念时,大脑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涌现出与此概念相关的一组具体现象,心理学称此为思维心象。人们通过一组心象形成概念的过程称作“概念化”过程。

2.1.2定义

定义的含义是提示概念和名词所表达的共同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在管理研究中,对概念和名词的定义需要做到清晰、确切,而且在同一研究中一以贯之,不得做随意的更换和置换。

2.1.3变量

变量是指具有可测性的概念,其属性在幅度的强度上的变化程度是可以衡量的。可测性既是变量的特征,又是设置变量需要满足的要求。另外,变量值间的关系需要在研究中进行明确。

2.1.4命题和假设

命题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关系的陈述。而假设是命题的一种,是对某种行为、现象或事件做出的一种合理的、尝试性的并有待检验的解释。提出假设之前必须查阅相关文献;假设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理论基础之上;要尽可能清晰和具体地表达变量值问的关系;必须是可以验证的;已经被证实的假设,其适用范围需要慎重设定。

2.1.5理论

理论是一组结构化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用来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的现象。理论须由三个要素组成:概念框架、说明各种特性或变量间关系的一组命题、供验证的背景。理论探索的过程无疑是研究思考的过程。“反应起于刺激,思考启自疑难”,一个人遇到疑难,就要思考去谋求解决。最初是一种单纯判断,逐渐问个为什么,追究其根据,产生“假设”,再求其证明。经过检验后,如果假设与事实相符则是确实可信,否则,放弃假设另立新假设。每轮思考可分为四部:感觉疑难、辨识疑难、提出假设和推理论证。

2.1.6推理

推理则是从命题出发,逻辑地推出另一个命题;换言之,是遵循一定的逻辑规范,根据前提推导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严格的逻辑规范是推理的正确性和可信度的保证。推理研究包含对推理程序的研究。具体分为两类:归纳和演绎推理。

2.1.7分类

分类是辨明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需要遵守完备性、准则一致性、种的独立性、不得跳跃逻辑等级等四个规则。

2.2管理研究设计阶段

研究设计是对研究课题的规划,也是谋求新发展的策略。研究设计内容可以多种多样,然而都围绕两个目的:辨析问题、提炼主题;论证和验证主题。问题辨析的重要性在于明确一个问题域的研究视角和切入层面,并为寻找主题打下基础。问题辨析阶段需要明确以下内容:分析单位、研究的侧重点、时间维度。主题是对主要问题的说明和研究者的主观回答。管理研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且在研究开始之前就应该有一个主题,亦即“主题先行”。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对研究的主要贡献及研究结果是什么在心中有一个设想。而后续的研究工作则是深入和具体论证该设想的过程。这可以保证整个研究都是围绕创新点而进行的。论证和验证主题,需要将研究中的各种概念转换成现实中的可观可测的变量。

2.3数据观测和收集阶段

确定主题、设计变量之后,就要着手论证所提出的主题,论证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事实观测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或若干个具体事实或证据而归纳出结论。同时,研究工作中理论推理仍然也很重要。实证研究又可进一步分类为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非实验研究又可分为统计研究、实地研究和无干扰研究,每一种论证的路径都有特定的规范。

(1)实验研究中,为了比较试验组和控制组的状态并确定试验变量产生的影响,两组的组成要素必须尽可能类似。可以采用配对和随机化两种方式来保证两组的类似。实验研究还需要注意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时,应当注意排除历程、成熟程度、测试经验、测试工具等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为了保证外部效度,需要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以及可以采取双盲试验的方式降低实验环境效应。

(2)统计调查研究要收集样本或总体中所有成员规范化的定量信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应对所有被调查者提出同样的问题.通过问卷法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至关重要。问卷设计应当尽可能遵循简明、便于回答、有吸引力、不带诱导性等原则,还要对问卷填写做处必要的指导。

(3)实地研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研究者以何种身份进行观测。也就是说,需要考虑研究者身份的暴露可能会对研究产生的影响。实地研究的缺点在于非规范性,观察和研究结果取决于研究者个人的经验和技能。对这种非规范性,还是尽可能加以抑制。

(4)无干扰研究可分三类:文本分析、现有统计数据分析和历程比较分析。文本分析借助各种文件报纸期刊和书籍等书面出版物发现和分析问题。现有统计数据分析则顾名思义,利用所能收集到的统计数据进行论证。历程比较研究旨在从历史记录中掌握关键情节。

2.4数据分析阶段

数据分析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分析和推断统计分析。分析方法的选择必须结合研究目的和研究的假设、变量设计、观测方法以及数据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考察问题阐明、变量输出以及管理情景的可测性。考虑管理研究的信度及可靠性问题。关于系统科学方法论本身提供的研究方法,简述如下:

(1)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原理进行目标、结构、功能、环境及其他变化规律的深入剖析,从中选择达到预期目标的最诱惑最满意方案。系统学派的理论和认识结构是系统分析法在管理研究中应用的一个例证。

(2)信息方法。撇开对象的具体运动形态,把系统的运动过程抽象为信息过程,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组织管理、人员激励、部门协调、市场经营等活动,都贯穿着信息在各要素之间的流动。撇开具体运动形态,简化了研究。

(3)黑箱方法。这是一种在不知道系统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考察系统的输入、输出来认识系统的功能特性、行为方式、运动规律的控制方法。

(4)绝热消去法。快驰豫参量对系统的演化不起重要作用,为简化研究,可忽略其影响而主要考虑慢驰豫参量的变化。

(5)其他还有功能模拟法、系统模拟法、三维结构法等等。

3小结

管理研究的方法论和管理研究工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管理研究的进展需要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支持,同时前者也会促进后者的发展。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涌现新的经济问题,相应地对管理学的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研究方法的选用,始终要与时俱进,联系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选择并不断创新管理研究的方法,力求在管理学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从而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特别是管理研究需要兼用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将他们结合起来灵活应用,以期解决更多更复杂的管理问题,为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梅钢.中国管理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3]刘芳,吴欢伟,刘卓.对“管理研究方法”的理性解读[J].科技与管理,2006(6).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篇2

关键词:管理的实质;管理的职能;逻辑简单性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05-03

一、问题的提出

管理是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一项活动,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群体组织的出现,管理工作逐渐演变为一项独立的活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管理活动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应当是同步的,也就是说从有人类历史活动开始,就有管理活动。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之中,有关管理活动的记载和论述也是文化内容中的重中之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可以看成是社会管理思想。小到个人生活的管理,大到家庭、企业、组织、国家乃至天下的治理,都是管理所研究的范围。管理学应当是研究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有关方法的科学,是人类管理经验的总结的基础上人类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成果。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科学也会不断地发展。所以出现不同的理论观点、不同的思想主张、不同的原则方法是不足为奇的。但是,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管理科学的正式产生应当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算起,即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1911)的问世算起,为此,泰罗也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这种尊称的获得与人们对科学的见解有关,即认为科学必须是通过严格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这一观点也是科学界所认可的。不过一门科学的产生往往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出现的普遍现象的反映。在泰罗时代,与其同时或稍前稍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许多管理学家,如(法)亨利·法约尔、(德)马克思·韦伯、(英)林德尔·厄威克、(美)切斯特·Z·巴纳德等,他们都对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管理科学也与其他科学一起迅速发展,并成为当代科学群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突出地表现为各种管理理论的不断涌现,就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情况来看,除科学管理理论之外,又相继出现了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等不同的派别。这些理论的提出,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科学的内容,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管理学界,人们在引进和消化国外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1997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原理》指出,学术界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1)忽视理性的重要作用而过分注重经验;(2)任凭经验简单积累,对离散型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理论混乱局面,理论工作者一直无力进行成功的梳理;(3)随意使用“新潮”词汇;(4)管理理论越来越偏离管理实践的需要;(5)非理性的人本主义潮流利用了人们的情绪,而渐渐将管理引入一种新的神秘主义境地;(6)强调了企业的外环境而忽略了企业的内环境,将企业的命运之宝押在体制等方面,在实际的效果上形成了又一次淡化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强调环境影响的“工具论”的回潮;(7)几乎所有管理理论工作者都注意到了一个事实,管理理论的主干思路在近几十年里几乎没有多大的进展。从“古典科学管理学派”到“行为科学学派”、“现代管理科学学派”,再到“综合的现代管理学派”,主干思路似乎已经发展到了尽头。之后出现的许多自称学派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仅仅是一些枝节观点,根本称不上是一种理论学派。最起码的是无法与前面的这样一些理论学派相提并论。我们认为,以上问题确实存在。但从学术发展的过程来看,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问题是面对这些现象,学术界应当采取什么方法予以解决?有人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这是一种积极的推进科学发展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应当引起学界同仁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探讨和厘清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对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进行重新整合,以期使管理科学的理论概括更精辟、更深刻、更简明、更系统、更有说服力。这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着这一原则,我们试图从管理的实质问题入手,对有些观点进行一下整合,抛砖引玉,贡献些绵薄之力。

二、管理的实质

科学研究中为了准确地揭示所研究的对象的实质,经常使用定义的方式对其核心概念加以界定,用以表达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概念的逻辑关系。因此,不同的定义往往反映着立论者对于对象的不同看法或不同的理论假设。所以,厘清概念的工作不是无聊的消遣,而是“正名”,是认真的理论思考。特别在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的争论时,每一种理论都不是无稽之谈,都有它的道理和依据。因此,理论的整合就要求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根据逻辑简单性的原则加以概括。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有关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人们对管理本质的看法是各式各样的。比如:mp·福莱特(1942)认为,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其基本观点是将管理界定为“完成工作的艺术”,并强调了“通过其他人”这一特征。这个定义的问题是排除了自我管理,即将自我管理没有包括在内。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单个人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如家务管理、饲养管理等对于非人的物的管理。p·罗宾斯和m·库尔塔(1996)认为,“管理这一术语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他们强调的是“活动过程”,并突出了“和其他人一起”这一特点。同时,强调了“切实有效”的要求。“活动过程”的看法,无疑是可取的,但如果不和其他人在一起难道就不存在管理了吗?切实有效固然重要,但那些效率不高的管理活动,也不能被排除在管理之外。S·路易斯、H·古德曼和m·范特(1998)认为,“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也是“过程”论,但他们强调的重点是“支配合协调资源”与“达到组织目标”这两个特征。我们觉得这一表述是比较精确的。还有R·普伦斯特和F·阿特纳(1997)认为,管理者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而管理则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定并达到目标的活动”。这一定义更为详细,突出了“行使相关职能”这一特征。以上定义反映了国外学者对于管理本质认识的变化和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在吸收和消化国外学者观点的同时,在他们所编著的教材中,也提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定义。例如:杨文士和张雁(1994)主编的管理学教材中认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徐国华(1998)等编著的教材中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喻晓航、齐善鸿(1997)编著的教材认为,“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某项活动的最佳的目标而进行的包含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的综合性的活动”。这个定义符合逻辑简单性原则。周三多教授(2000)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定义的基础上,为管理提出的定义是:“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该定义详细地罗列了管理的职能,并且是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观点。但在他编著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中,又有不同的表述,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协调活动,也具有逻辑简单性。

综观上述有关管理定义的各种论述,说明管理学界在不断地寻求对管理的本质的最简要的科学的表述。面对以上有关管理实质的不同陈述,我们能不能综合各家之长,求得一个相对简要且能深刻揭示管理的本质特征的定义。这里我们冒昧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讨论。我们认为,从以上学者的论述中,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管理是一种过程;又认为管理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还认为管理与对于相关资源的调配有关;同时管理有许多职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另外,在这些不同的职能中,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最为核心的职能。我们认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五大职能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决策、计划、组织和领导只不过是实现控制的不同方面而已。因此,我们可以简要地将管理的定义表述为:“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对于相关资源进行调配与控制的过程。”这个定义避免了关于人数是单数还是复数的争议,也消除了有效和最佳的要求。关于职能种类的问题,我们想作进一步的辨析。

三、新定义的特点及管理职能的辨析

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不得不对管理的定义和职能方面的争论,进行认真地思考和辨析。我们认为,将管理定义为“是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对于相关资源进行调配与控制的过程”。甚至再简单一些,将“调配与控制”简化为“调控”,也是可取的。因为在这个新的定义中包含着下述特点:首先,它汲取了“过程论”的观点,虽然没有出现“活动”二字,但是,只要一讲到“调配与控制”或者“调控”,人们就会知道这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次,定义突出了“调控”的实质,因为“调配与控制”正是所有管理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特别是从上个世纪中期,随着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提出和成功应用,使人们耳目一新。许多管理学家也重视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来阐述管理学的问题,例如将企业看作是多因素的、多层的、多功能的、动态的、开放型的社会技术系统。而控制论又和有目的活动有关,控制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调节与选择的活动过程。此外,我们强调“实现预期目标”,是为了突出一般的管理活动。如果强调科学管理,可以增加“有效地”这一副词,所以“有效地”三个字可有可无。但是,管理的目标问题非常重要,它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是不能省略的。另外,定义用相关资源概括了管理的对象。其中包括有人、财、物、信息、时间等。总之,在新定义中大体包含了管理活动的所有要素:管理者是“人们”;管理目标是“预期目标”;管理对象是“相关资源”;管理职能是“调配与控制”或“调控”。这个定义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周详性和逻辑简单性。

当然,定义只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的特征,有一些特性是定义所不能涵盖的。例如,管理的手段(工具)和有些职能,在我们的定义中没有反映,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出现。在讲到管理的实质问题时,有的学者非常重视,甚至以罗列职能的方法来定义管理。我们也赞成将管理的职能特征作为最重要的“种差”。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合乎“属加种差”的逻辑规范的科学定义。但是,从管理学的历史上看,人们对于管理职能看法一直存在着分歧,最常见的有三职能、四职能、五职能和七职能之说。那么,究竟哪一种提法比较合适,这也是有必要深入讨论的问题。目前管理学界关于管理职能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对其种类的划分上。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最早提出了企业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基本活动包括:技术、商务、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而管理的职能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是长期以来为多数人所认同的划分方式。不过几乎在同时,英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则认为,管理有三大职能,即计划、组织和控制。他又提出了与其相对的三项原则,即预测、协调和指挥,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与完善。我们认为,厄威克的看法是非常精辟和深刻的,他不仅抓住了管理的最重要的职能,而且揭示了管理职能与其相关活动的关系。后来大多数教材将管理的职能压缩为四种: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上世纪中期,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将管理视为“决策”以来,人们纷纷将决策从计划中提取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职能。这样在四职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决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信息和创新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所以人们又将信息的获取与创新作为管理的新的职能。这种与时俱进的努力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此而来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上的重复、交叉和逻辑上的混乱。例如,当人们将计划作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时,并没有忽视决策的作用。因为决策与计划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决策是形成计划的前提,它与厄威克讲的“预测”相类似。计划是决策的逻辑结果,所以不提决策并不意味着排除决策,只不过是隐含着决策而已。如果将计划和决策都作为管理的职能,难免有重复的嫌疑。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新的概念来概括两者,即“策划”,这样也许比较妥当些。也有些学者将人员配备、指导、指挥、激励等作为管理的职能。但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人员配备是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指导、指挥和激励是领导的主要作用。如果将它们与组织和领导并列作为管理的职能,显然是一种重复,因此可以完全省去。

信息获取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先决条件,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作为一项单独的管理职能提出。关于创新的问题,有的学者将其作为管理的重要职能,并认为这也算是一种管理理论的创新。但是,当我们仔细翻阅有关管理创新的内容时,觉得它们完全可以放到组织变革之中去。因为,所谓任务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等均属于组织变革的问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喻晓航在其《管理学原理》中,统计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国外十三种管理学著作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其中组织、计划和控制为多数学者所认可。指挥、激励、人事、沟通等,所涉及者均在三至五种以上,如果将这几种职能归纳在领导之中,其统计数也在十种以上。这远远地超过了对其他职能的认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值得强调的管理职能理应概括为“策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根据逻辑简单性原则,也不需要再增加其他项目。至于这些项目之下的细目问题,尚可以进一步商讨。在知识激增的情况下,在各种观点层出不穷的时代,从逻辑简单性原则出发,对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原则进行整理和综合是很有必要的。它对于形成管理科学的范式以及该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会有所帮助。最后大家看到,这里我们对于管理职能整合的结果和以往大多数管理学的教科书的四职能归纳几乎没有区别。唯一的变化是将“计划”改成了“策划”。其实不做这样的变化也没有关系,因为计划中包含着决策。这种螺旋式的回复现象,是否可取?或者这种回复是否意味着大家有可能在新的条件下达成新的共识?这些问题有待于学界学者的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喻晓航,齐善鸿.管理学原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3.

[2]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4,183-184.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篇3

一、逻辑起点之标准

科学的认识论认为,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均有着统驭的作用。根据这一原理,笔者认为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该学科研究所揭示的最终成果。它之所以能成为逻辑起点,是因为它是关于该学科研究对象的一般规定性的理性认识,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这样,以它为出发点,并沿着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再现抽象进程的路径,就能把该学科的其他理论要素再现出来,达到有机的统一,形成理论体系。

   

基于上述对逻辑起点的一般认识,笔者认为能够充当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理论要素,应当具备下列主要标准:

   

(一)它是关于财务管理实践的一般规定性的理论认识,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

   

(二)它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基点,从此开始,通过逻辑推演,层层递进,再现其他理论要素,就能构建起前后一贯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三)它在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能起到统驭的作用,即它不仅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并且对其他理论要素的建设和发展以及相互协调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各种观点之评价

充当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理论要素是什么?目前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6种观点:

   

(一)环境起点论认为,财务管理理论是从财务管理实践中产生的,而财务管理实践又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应根据环境的需要确定出财务管理目标,进而确定出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比如有人认为,“西方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以企业为中心,随着企业生产条件、经营条件的变化,先后经历了筹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和投资财务管理等几个阶段”(张传明等,1994年)。诚然,财务管理环境对推动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性是无法否定的,但并不能因此而把它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理由主要有:第一,它是极为复杂且不确定的,因此以它为逻辑起点,就很难建立起相对稳定、成型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第二,它只是财务管理及其理论发展的外因或条件,而且对其他任何活动及学科研究都有影响,因此它不能将其自身与财务管理及其理论联系起来,更不能演绎推论出财务管理其他理论范畴。

   

(二)假设起点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然而在财务学的研究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它对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陆建桥,1995年)。财务管理假设作为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高度抽象与提炼,反映了财务管理同其环境之间的联系,是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及其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自然也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要素。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认为它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理由主要有:第一,财务管理假设作为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高度抽象和提炼,总是与特定的财务管理环境相联系,因此当财务管理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之后,原来的假设就可能失去其效应;第二,财务管理假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要素,既包括对财务管理有全面性影响的假设,也包括对财务管理有局部性影响的假设,还包括对某种财务管理活动或事项有影响的假设;第三,财务管理假设只是对财务管理活动的前提条件的理性认识,而不是对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定性的理性认识,因此不可能在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起到统驭作用,更不可能由此再现其他理论要素。

   

(三)产权结构起点论认为,“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必然受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说,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王仲兵,1994年)。产权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企业财务管理确实有着较大的影响。如资本结构、资产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等内容均会受到产权结构的影响,因此在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考虑到产权结构的影响,对于完善财务管理,理顺财务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尽管如此,但仍不能把产权结构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理由主要有:第一,实际工作中,在产权结构与财务管理的联系中财务管理可能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这是因为通过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包括优化资本结构、有效配置资产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等内容,就可使产权结构得以调整或重新安排,变得更加合理。所以,如果以产权结构为逻辑起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便势必会限制财务管理的这种能动作用的发挥;第二,产权结构是产权经济学所必须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它虽与财务结构有一定的联系,但它本身并不是财务范畴;第三,产权结构实际上属于影响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因此它同上述的环境起点论一样,也不能成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四)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我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是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出发点……”(王化成,1994年)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于规范和指导财务管理活动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把它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有其片面性。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只是对财务管理目标达一实践要素的理论性认识,而不是揭示财务管理实践一般规定性的基本概念,因而它不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理论要素;第二,目标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因此它必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具有较大的主观成分;第三,由上述逻辑起点的一般涵义可见,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与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财务管理活动的起点是不同的,如果把它们等同起来,就违背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五)对象起点论认为,财务管理对象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针对性较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关于财务管理对象的理论只是对财务管理对象这一实践要素的理性认识,而不是揭示财务管理实践一般规定性的基本概念,因而它不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一抽象、最简单的理论要素;第二,财务管理对象是一个历史范畴,其范围及深度要受到财务管理的环境、目标、方法、主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而它在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不可能起到统驭的作用;第三,财务管理对象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因而这种具有复杂性的理论要素,是不可能成为逻辑起点的。

   

(六)本金起点论认为,本金是财务理论的基本细胞,财务应用理论无不与本金的运动联系在一起,财务基础理论也蕴含着“本金”这一基本概念,因此现代财务理论的研究,应从分析本金及其运动规律开始(郭复初,1997年)。的确,本金是企业十分重要的财务资源,加强对本金的管理与研究,对于保证本金的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把本金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缺乏科学性的。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本金属于财务管理的对象,因此它和上述的财务管理对象一样,也不能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第二,尽管本金是财务管理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毕竟不是财务管理对象的全部,因此如果以它为出发点来从事财务管理及其理论研究,就势必会限制财务管理的作用范围,很难构建起内容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第三,财务管理的对象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显然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问题,正如森林不是造林学的研究对象一样。本金属于前者,而这里所研究的逻辑起点则属于后者。可见,把本金作为逻辑起点就违背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上述各种观点虽有见地,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有必要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加以重新选择。

   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逻辑起点之我见

   根据上述选择逻辑起点的标准,在对上述各种观点评价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是财务管理的本质。其理由主要如下:

   

(一)在把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认识过程中,必须从反映事物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规定性出发,才能把事物各个方面的规定性统一起来,达到多样性的统一认识。财务管理本质作为关于财务管理实践的一般规定性的范畴,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所揭示的最终结果,是造财务管理理论要素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所以从此出发,并沿着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再现抽象过程的路径,就能把其他财务管理理论要素再现出来,达到有机的统一,形成理论体系。相比之下,其他每个财务管理理论要素包括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环境等在内,都是关于财务管理实践某个要素的具有多样性规定性的具体范畴,所以均不能成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二)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构成的,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标志。毛泽东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括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毛泽东,《矛盾论》)因此,财务管理本质是财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财务管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从这种意义上讲i财务管理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其关键就在于它把揭示财务管理本质作为其研究的根本任务,否则,就不能成其为科学了。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环境等要素虽然也都是财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财务管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但是由于它们均是财务管理实践某个要素的规定性,并从某特定方面来表现财务管理本质,因而并非是根本性标志。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篇4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二、

1、

2、

3、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篇5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二、

1、

2、

3、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篇6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

(―)国外“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

1.p产缪尔森体系

1936年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看作第一部系统论述宏观经济问题的著作,也是凯恩斯学派出现的标志性著作。凯恩斯认为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接下来30年中,凯恩斯的思想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萨缪尔森),于20世纪60年代建成了一个系统化、模型化的“凯恩斯学派”。各种“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学者对经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结,教科书中比较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内容差异不大,但在具体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体现出编者的观点和思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占据当时教科书的主导地位,这和当时正处于顶峰时期的学派有直接关系。总需求理论是萨缪尔森体系的核心。

2.曼昆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时期,西方世界普遍蔓延着滞涨现象。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相伴的经济现象是“凯恩斯主义”所不能解释的,于是新的经济现象激发了经济学家的思想火花。弗雷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高峰。之后,以卢卡斯、穆斯、萨金特、巴罗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发动了“理性预期革命”。学派纷争最后的结果是很多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理论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多数学者认可“古典理论用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规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在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行为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的说法。聚焦到教科书理论体系上,萨缪尔森第15版《经济学》被一些评论家委婉地挑明“其流行势头似成强弩之末”。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教科书都开始引起轰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内容组织上很明确地将宏观经济理论分成两部分内容一长期和短期分析,这基本是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不同时间范畴的应用,称之为曼昆体系。

(二)国内“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系

国内“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组织也经历了从萨缪尔森到曼昆体系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学课程引入国内,萨缪尔森体系也就最早地体现到国内教材中。“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编著大体按照短期到长期分析的理论演变脉络,按如下顺序安排宏观经济学内容:基本概念和理论铺垫、宏观经济分析概述、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及政策效应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下)为代表。随着曼昆体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著作的中译本在中国的流行势头逐渐超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国内选用较多的原版经济学教科书。同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也逐渐被更多的中国经济学者接受,成为国内学者编著“宏观经济学”参考的对象,黄亚钧的“宏观经济学”即为主要代表。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及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一)“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前者是以价格理论为核心,采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后者是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宏观经济学学科体系由一个总量指标、三大模型和四大问题构成。总量指标指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大模型分别指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核心是iS-Lm模型;四大问题分别是失业问题、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周期问题。整个体系框架包含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首先对宏观经济学进行概括性描述。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进,以及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其次,阐述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重要的iS恒等式,为引入三大模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是封闭条件下的三大模型,重点阐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观点及总需求分析模型。一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外生变量,不受利率影响,只分析产品市场的均衡,也只涉及消费需求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二是iS-Lm模型。与简单模型不同,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内生变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引入投资变动分析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进而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三是aD-aS模型,为接近现实,放宽假定,引入aD-aS模型,分析总需求、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也有非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第三部分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分析。通过引入Bp曲线,建立iS-Lm-Bp模型,分析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

第四部分是宏观经济学问题分析。运用上述模型探讨失业、通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四个主要宏观经济问题。

第五部分探讨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主要分析货币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1.经典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不完全适用

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看,宏观经济理论从来都是与现实经济环境紧密相连的。虽然不同学派针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得出不同的经济理论,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环境的。市场经济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中国说来仅仅几十年的事情,几乎是全新的概念。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建立的过程中,通货膨胀、失业会出现明显的过渡阶段的特征,成熟市场机制下的的失业、通货膨胀理论有时难以准确解释中国特有的失业、通货膨胀现象,出现非完全的适用性。

(1)失业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是基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运行历程总结出来的失业理论。最早定义自然失业概念的弗里德曼主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周期性失业由凯恩斯提出,他认为经济衰退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周期性失业的根本原因,主张以扩张需求为手段,通过看得见的手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体制仍然存在,且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够通畅。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失业、转制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隐蔽失业转化为公开的失业,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中国特有的失业背景是我们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失业理论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2)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依据发达国家发展规律总结出来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两种。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通货膨胀是微弱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严重,如果忽略中国经济转轨的背景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的经验标准,显然不够准确。中国80年代末到90年中期的通货膨胀从生成机制上看更多的是和当时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有直接的关系。经济转轨中,市场货币化表现为长期的成本推进,从而造成了结构性物价上涨。经济转轨之前,中国的初级产品、基本服务实行福利化低定价,工业品高定价,生产要素的低回报。转轨过程实际是上述价格向市场化合理价格的调整过程,表现为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涨,初级产品、基本服务价格价格回归合理、价格上涨,实物性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推开基础上的工资成本真实化。这样的过程分解到各年度表现为成本推动,也必然会使各年度物价水平出现上涨。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经过程。

2.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和丰富

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因此,对于经典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国内教科书大都予以继承。要完成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使命也需要从现阶段实践中总结教训。加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这种意图,同时也是宏观经济学现实性的一种体现。

(1)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

总体看我国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可以分成萨缪尔森体系和曼昆体系,围绕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开放经济等基本问题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但上述理论源自于对西方经典教材的借鉴,也就是以西方国家的国情为基础的,其中的案例和资料、数据也以西方国家为主。

(2)“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既要体现理论性又要体现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更加客观。西方经典宏观经济模型和理论得出的假设前提当前在中国适用与否、中国特色宏观经济问题出现的现实背景一定要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明确,这更加能够体现“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实用性。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引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进入教科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入后,篇幅的大小也需要谨慎对待。目前看国内编者主要的引入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以案例或者阅读材料的形式将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引入“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同时详细论述该问题的市场条件。第二,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后,在章节总结处,通过介绍理论在中国的不完全适用性引入并简单交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第三,单独列出一个篇章,详细讲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以第一和第二种方式引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一般所占篇幅不大,论述不够详细,但重在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和西方经济理论的直接对比,结论鲜明。第三种方式虽然论述全面,但初次接触宏观经济学的学生容易产生中国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理论脱节的印象。总之,任何方式引入带有中国市场条件基础的宏观经济问题都有其优点,缺憾也无法避免。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的主体内容

目前围绕“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改革,国内学者并没有很大争议,主要原因就在于讲授式的教学很难解决理论的抽象性,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想完成宏观经济理论同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实践,有一定难度。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却可以根据不同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讲授宏观经济的测量时可以采用仿真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理论的掌握也就更加准确。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学习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的方法学习,通过课前的资料准备和课堂上的分组报告使得复杂的理论更加条理化,不仅满足学生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愿望,也能降低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难度的愿望。同时,多样化教学包含学生课前准备的阶段,课时安排也会缩短。

(二)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

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即改变教师一言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研究式教学适合培养理论研究型的重点院校的学生;由于普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优点高度契合,因此互动式教学是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比较适用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的实现可以有很多方法如专题讨论、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以下以自然失业理论为例对互动式教学课前准备和具体过程设计做一简单陈述。

1.教科书选用

选择一本合适的具有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清晰完备的教科书是互动式教学的首要课前准备。本次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用贺金社编著的《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下),2014年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该教科书内容的特点是借鉴曼昆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和理论框架,反映经济思想的演进历程,同时注重理论内容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

2.内容选取与教法的确定

其次,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互动方式选择对互动式教学的成败也很关键。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大学生会由该问题直接联想到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对国内的就业环境和失业的具体情况有很强的了解动机,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强大意愿。同时在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已经学习了不同类型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宏观经济部分学习了测度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指标。该部分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如下的知识基础:世界劳工组织对于失业的定义、失业率测量方法,我国的失业率测量手段,我国官方失业率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学生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基础知识。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缺乏实际的失业率调査数据,较难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失业理论学习采用专题报告和讨论具有可行性,但专题讨论更加适合学生高度参与。自然失业理论为教科书的第十七章,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本章内容课时设置4个学时。2个学时时间可以安排第一至第二节“失业的分类和职业搜寻”理论。

3.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

开展互动式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做到对教学目标和内容了然于心,以免互动中偏离主题。本次失业理论的学习最后要达到以下效果:

(1)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自然失业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典学派的失业理论。另外失业理论与现实联系紧密,对教学内容应该适当展开,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寻找“中国目前失业总体状况”这一问题的答案。

(2)教学内容

主要完成三部分教学内容:失业的分类,职业搜寻理论对自然失业的解释,我国的失业现状及治理。

4.互动式教学的任务驱动

基于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互动前心中有数,互动时言之有物。因此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做足课前准备,査阅资料、预习理论内容,否则,互动讨论或者转化为教师的一言堂,或者浮于生活争论,脱离理论学习。

(1)教师的任务驱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4组,然后分组抽签,根据教学大纲设计自然失业的4个讨论主题,分别为自然失业的分类及中国现阶段的自然失业类型、职业搜寻理论以及中国就业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发达国家的失业治理对策以及有中国特色的失业治理对策。基于讨论主题,制定3篇必须要査阅的经典参考文献,组织学生査阅资料,引导各小组成员代表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可以反驳、质疑该观点,进而形成辩论、产生思想碰撞,最后主讲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的任务驱动

本次课要求学生对失业理论和中国的失业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作为讨论课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根据教师的安排每组学生必须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査阅以下3篇参考文献:(1)袁志刚的《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失业问题〉〉?;⑵张怡的〈〈有关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考》Ct;⑶张少为、贾明德、刘艳的《改革30年中国失业统计的测算与评析》。然后根据本组抽中主题,小组成员进一步査阅及丰富参考资料。根据本组抽中的讨论主题,合理安排宣讲组员、辩论组员、质疑组员等身份,团结协作。

5.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小结

第一,国内教科书呈现百家争鸣状态,很多高校都编著了自己适用的教科书,因此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取面很广。教科书选取应该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是否具有经典性、教科书中理论是否和现实有机结合。

第二,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丰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可能都有比较适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每个教师可能都会针对自己的授课对象和授课内容做出选择,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相对于授课对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对象的可参与程度。

第三,互动式教学最忌形式主义,互动一旦脱离教学目标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互动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要严谨,确保内容能够互动,同时互动不脱离内容。

第四,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一个主导者,无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掌控互动不偏离主题;内容上,教师设计的程序合理、任务驱动准确是关键所在。好的程序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始终不偏离主题,而且能充分考虑授课时间。好的任务驱动应能够在内容主题下实现充分互动,不至于无话可聊。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由上述“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是以现实的经济环境为基础的,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性兼具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被引入到教科书中,为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基础。

第二,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引入中国,“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也顺应趋势出现,这就要求“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仅是西方经典理论的总结,如果加入中国实际的教学内容则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容易开展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又进一步加速了教科书的改革。

第三,“宏观经济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共融共生、联系紧密,抛却其中一个谈另一个问题很难说清,这也是本文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的最主要原因。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间互相促进的良性作用下,教学机制得以改善,最终达到契合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推进“宏观经济学”互动式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一,在教材中加入更多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任何一种教学法的实践或教学理论的提出,往往是通过教材来实现的。因此,提高互动式教学效果,教材建设是基础。为了使学生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内经济现象,教材中应该加入更多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

第二,进一步改进互动式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的形式应灵活多样、不断创新。借鉴国外互动式教学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可尝试采用以下方法:(1)采用多媒体动画教学。“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特点是图表多、模型多,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对模型、图表有更直观的了解。⑵开展课堂讨论,加强师生、生生互动环节。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篇7

【关键词】教学行为活动目标指向观课记录

新时期、新课程、新理念,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学习研究新课程理念是教师迎接挑战的重要举措,但仅停留在理念上的东西没有价值,关键在于实施,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反思,都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活动。

观课评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通过此项活动,可以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会交流与合作,进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因而是最廉价而又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因此,研究观课评课,理所当然成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修炼。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论述化学课堂教学观课记录的思维框架。

一、框架设计:观课记录表的制定

1.对观课的认识

观课包含“观”“听”“思”“记”等行为。“观”主要指用视觉器官聚焦师生的教学行为,包含组织管理行为(时间管理、情绪调控、引导帮扶等)、呈示行为(师生体态语、板书、多媒体运用等)、师生互动行为;“听”主要指用听觉器官收集师生的言语信息,包含问题刺激行为、评价行为等;“思”主要指观课者运用教育教学理念及自身的教学经验,综合分析教学设计行为和重要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设计意图);“记”主要指观课者运用观察表及时记录课堂中的重要教学行为和活动目标指向。“观”“听”“思”是“记”的基础,“观”强调细微性、“听”强调专注性、“思”强调深刻性。“记”不仅强调选择性、简洁性,更强调科学性,因为科学的记录能帮助观课者有序、全面地评价课堂教学。

2.观课记录表设计

表1观课记录框架设计

学科:班级:任课教师:时间:

课题:

教学环节教学行为活动目标指向

教学设计行为组织管理行为呈示

行为交流互动行为

环节一

环节二

……

表1说明:①课堂教学由若干重要活动环节构成,每一环节均包容不同教学行为及活动目标指向,其中活动目标指向分为两个维度(学习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培养)四个层级[学习能力培养(知识技能要素的习得;知识技能结构的形成;活动经验结构的建构);情感态度培养]。②教学设计行为主要记录简洁的教学思路及对教学设计的评价;组织管理行为主要记录重要教学活动使用的时间并评价其合理性、教师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手段、引导帮扶手段等;呈示行为主要记录教师的体态语(语言的简洁性、语速及声调变化、面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辅助教学手段)、对板书的评价、对多媒体运用的评价等;师生互动行为主要记录讨论交流的主题、目的、形式、内容、学生参与度、交流的氛围,并分析其必要性、合理性等。③活动目标指向需要观课者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方能定夺,因为有些教学活动是指向学生习得知识技能要素的,有些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形成知识技能结构,还有些教学活动则是为了让学生构建活动经验结构,对活动目标指向的分析是评价一位教师专业素养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实践研究:“氯气的性质”观课记录

教学环节一:导课

教学设计行为:教师简述教学目标教师提供学习素材(江苏淮安氯气泄露事件的4幅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依据图片氯气的性质?)引导学生分类叙述性质(学生集体回答2次、个别回答1次)多媒体呈现结论。

评价: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有效拓展教学资源;问题设计基于文本材料,能确保学生在获得足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抽象,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管理行为:开场白简单明了,有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呈示行为:多媒体提供学习素材并呈现结论,使用合理。

交流互动行为:学习素材引发学生浓厚的注意,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活动目标指向:明确学习任务并引出氯气的物理性质(知识技能要素)。

教学环节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行为:教师提出问题(请用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化钠、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学生讨论交流二学生到黑板演练学生评价、完善教师演示实验(铜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并提出学习要求(①用简洁语言叙述实验现象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学生观察记录集体叙述实验现象二学生到黑板书写反应教师提出问题(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总结氯气与金属反应的规律)师生共同分析氯气与金属反应的规律阶段小结。

评价:教学思路清晰,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与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善于运用启发性教学方法,信息传递方式多元化。

组织管理行为:讨论交流与学习小结时间得当,能用多种描述来刺激学生与问题的对话,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过度兴奋时教师能使学生归于平静,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能因势利导。

呈示行为:教师演示实验规范,板书有序、整洁,是核心内容的浓缩。

交流互动行为:互动模式多样,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

活动目标指向:知识技能要素(①氯原子结构示意图;②用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化钠、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活动经验(①结构推导性质;②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找寻反应规律)。

教学环节三:当堂训练

教学设计行为:多媒体展示练习(3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探查并指导学生呈报结果引导学生提炼解题经验

评价:练习设计具有目的性、层次性,选择题是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能正确回答的。主观题的综合性稍大,学生自主解答时出现较多思维障碍,但在分析时,因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将他们的思维障碍暴露,并指引学生对症下药,最终学生收效较大。

组织管理行为:练习时间合理,自主练习过程中,教师对解题茫然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

呈示行为:运用多媒体进行习题教学,习题解答程序清晰、明了。

交流互动行为:体现习题教学的主体性、激励性、探索性、合作性、竞争性。

活动目标指向:巩固知识技能、提炼解题经验。

教学环节四:知识整合

教学设计行为:多媒体呈现问题(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氯气有了哪些认识?②本节课我们获得了哪些规律性的知识?③本节课我们运用了哪些已有经验推导新知识?)逐一引导学生集体回答并完善。

评价: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小结,既有知识技能的整合,又有学习方法的整合,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培养的指向性。

组织管理行为:构建问题组培养学生进行反思评价的习惯,以群体力量促进个体反思。

呈示行为:运用多媒体整合知识。

交流互动行为:师生共同完成学习小结,学生学习与探究愿望强烈。

活动目标指向:进一步明确目标并反思评价教学效能:知识(氯气的性质及相关实验知识)、技能(绘画结构示意图、书写反应、实验设计及操作、语言表达等)、策略(结构推导性质、运用演绎归纳推导同类物质的性质)。

三、经验交流:对使用者的建议

1.有目的纪录:对于观课者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必须做好翔实的纪录,这里的详记不是对授课者的口述笔录,而是把观课者的思考及时融入并记录,对于授课者的某些设计或行为,观课者还应及时记录遗憾。

2.听课的问题准备: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件,这些事件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事件时的行为、态度、思想情感,提出问题的思路等,观课者应及时纪录这些问题,并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

3.整理听课笔记:这是观课后必不可少的环节,如目标指向这一块,有时需要听课者在课后进行综合审视才能定夺,因为有些问题及目标指向具有综合性。

4.结合有效教学行为分辨表进行观课记录。

表2有效教学行为(部分)分辨表

维度层级评价指标

教学

设计

行为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明确,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能够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逻辑,重点突出,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学生已有经验知识,有效拓展教学资源

教学技能教学思路清晰,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与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

课堂结构合理,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处理得当,符合教材内容要求,重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善于运用启发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得当,信息传递方式多元化,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

提出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能正确回答的;对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能突出重点;练习设计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典型性、综合性

学习进程中,既有阶段性小结,又有课时学习小结,既有知识技能整合,又有学习方法整合

组织

管理

行为时间管理准备上课或开始上新课的开场白简要明了;教学环节过渡简要明了;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思考问题时间;学习小结时间得当

情绪调控当学生精神不佳时,教师能使学生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教师能使学生归于平静;当学生有不当行为时,教师能巧妙地制止这些行为

引导帮扶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以多种描述来刺激学生与问题的对话;在学生思维受阻时能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呈示

行为体态语教师能以简洁语言准确讲授知识使学生不误解;自然恰当地运用说话节奏、声调高低变化辅助教学;自然恰当地运用微笑、惊讶等面部表情辅助教学;自然恰当运用注视、凝视、监视等眼神辅助教学

板书教师的板书有序、整洁、准确;教师的板书是核心内容的浓缩

多媒体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素材;运用多媒体进行习题教学(提供练习或分析习题);运用多媒体整合知识。

师生

互动

行为交流互动在进行讨论交流时,明确规定讨论的主题和目的;课堂教学主体性、激励性、探索性、民主性、合作性、竞争性彰显鲜明;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教师采取随机应变策略;师生交流互动必要且有效

观课评课是全面提升专业素养的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形式,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一个多维度的观课记录框架,可以增强教师听课的有效性,更加全面地将课堂教学行为二次呈现,从而在评课时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能加强听课者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进行反

不断改进,促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篇8

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篇中曾云:“论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由此可见凡融通种种见解而深入阐发某些道理的文辞,一概都可称之为“论”。“申论”作为应试的文体,是针对给定材料,总结概括问题或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立场,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办法展开论证。从2000年到现在,作为一种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应试文体,“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但内容上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形式上更灵活多变。它要求应试者从一大堆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考察应试者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当今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纵观几年来的申论考试文题及要求和文本得分的实例,写好“申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备考的阅读思维训练

审题,是写好申论的第一关,这需要具备阅读的概括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形式。其逻辑思维形式,是归纳推理,由一般到特殊,即小前提推出大前提。也就是甲地存在某问题,乙地和丙地也存在这个问题,连续到若干地都存在同一问题,就可得出这个问题的存在及包含的问题的特点。

1.1扩大阅读的知识储备,诸如语言文字,各行各业知识和术语,还要有一定的辩证哲学观点的储备,这样阅读起来才能把握材料大局,辨别材料是反映那个领域的问题,驾驭材料游刃有余。

1.2速读把握材料大局。要边看边总结,每看完一段材料,就写出本段的一句话的总结,并且标上段落编号。看完材料要简单的进行分类,把内容相近的段落编号归为一类:发现某两个段落有因果、对象一致、角度相同等异常亲密的关系,就把他们的编号用线条连接起来,注明何种关系。为下一步回答问题打下基础。

1.3带着问题阅读与答题。在阅读充分把握材料基础上按此前归类的提示,迅速扫描与答案有关句段,尽量采用材料的语群、句段、关键词、中心词、主题词作答。如果是简述概述题可采取缩写的形式进行总结概括,切记千万不要丢失信息。

2.写作的准备与方法训练

2.1写好申论的语言能力训练

写好申论,语言是必备的要素,申论这种文体属于论文范畴,它的语体集合应以政治性术语为主,要大量储存丰富的行政管理,哲学概念,社会人文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概念及行业术语。从文件,报纸杂志网络上的相关文本上汲取,及时输入最新的管理理念方面的概念和术语。其实在备考行政测试时,就输入了大量有关知识信息。只有储备大量的适用于申论语体的语言,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申论,才能取得好成绩。

2.2理论水平与思想政治观念的修养与升华

申论写作的要旨,是站在政府角度,对某一领域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要想写好申论,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辅之有一定的社会经验。通过阅读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辩证唯物理论水平,较高的政策水平,树立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意识。掌握党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方针政策。紧跟社会发展的前沿理论和行政意识,管理意识。

2.3论证方法的采用与推理形式的选择

既然申论是论文的一种,那么就具备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就是对材料所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所持的观点,论据则是为论证所持观点正确所运用的理论和材料,申论的理论论据多以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大政方针为主及某些领导在相关事务领域方面的讲话中的经典语段,和社会公众认可的公理。现实材料就是社会活动中的事件,这两种论据都可以从申论题面所提供的信息摘选。所谓论证就是证明所持观点正确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申论的论证形式大多是立论,只有文章里的局部为了说明某一做法是错误的可能运用驳论的论述形式,作为申论的立论,就是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证明所提出的观点和做法。一般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归纳法、分析法、例证法、类比法、引证法、比较法、引申法、递进法等。申论的文章结构,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出层次。如果按写作的写作思维流线可概括为四个字――引、议、联、结。

所谓“引”,即引出论题。开头宜引用原文材料,提出概括某一社会问题,自然导入议题,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所持的观点。所谓“议”,就是展开议论,分析问题的原因。把一般性的问题归纳为规律性的问题。一般可采用层层深入的分析方法。所谓“联”,概括起来就是联系实际,提出对策。提出对策一定要务实,要联系实际,结合相关法律和政策,科学论证,客观的拿出方案。所谓“结”,就是做结论,也就是再次重申论点,结论出解决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最好升华到一定的社会意义。

古人云,做文章,要做到“凤头、猪肚、貂尾”。写作申论的“引”就是凤头;“议”“联”两部分就像“猪肚”;“结”也就是“貂尾”。

3.理论与时政信息的收索与贮存

3.1如何做到写作申论的社会意义的拔高

申论的立意,要有社会意义,并且需要有一定高度,具有解决问题的操作性、指导性、推广性。所谓的拔高,就是申论的指导意义的升华,从局部的某一角度问题的解决办法,升华到普遍指导意义。如时下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前沿理论,社会主流导向、新近出台的政策,都是申论写作立意拔高的思维工具。如2007甘肃的申论题是垄断行业现象,就要拔高到建立公平正义、充满诚信的和谐社会的高度。申论意义的拔高与升华必须建立在解决问题的指导意义上有内在逻辑关系,这样的拔高才是合情合理的。

3.2掌握时下热点问题,注重平时积累

过去几年的“申论”试题,集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时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如前几年的国考的生态文明,北京的行业自律,浙江的小康社会,都是社会现象的体现。所以在考试前进行热点的收集十分重要,掌握的考点越多,对考试的帮助越大。如环保,政府信息公开,医疗体制改革,房价上涨,节能减排等。对于这些问题要了解它的基本概念。如节能减排方面的问题和现象,一要知道节能减排的内涵和外延。二要在分析问题原因时,要认识到问题严峻的趋势。三要明白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四要使节能减排工作落实的办法。这些信息单靠申论题面所提供的是不足的,平时就应学习一些社会热点方面的知识信息、这样写起来才能运用自如。

3.3行政测试知识链与申论写作的关系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篇9

关键词

周文骏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史

周文骏先生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当代中国享有盛誉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他于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考入刚刚建立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为该科公开招收的第一批学员,从此与图书馆学结下不解之缘。经历了近“一个甲子”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涯,如今已桃李满天下、著述宏丰,蜚声学界。进入耄耋之年后,先生仍孜孜于图书馆学研究且气象不凡,于2004年主持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史”。该项目在王红元老师的全力配合下,潜心研究三年,至2007年顺利结题。其成果《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史稿》(以下简称《史稿》),于2011年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引起学界广泛关注。

《史稿》凡12章30余万言,集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资料性与实用性为一体,是我国首部反映1949年10月至1979年12月间图书馆学研究和发展状况的断代史。它是周先生继“文献交流学说”之后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据周先生介绍,研究并编纂这段富有色彩和极不寻常的史实,旨在理清图书馆学的发展脉络,把握图书馆学的发展规律,总结图书馆学史研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其特殊意义在于:①从局部看全体,强化对图书馆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掌控;②剖析特殊事件,寻求图书馆学遗产的传承、分析和创新之路;③以最新近的历史经验滋养图书馆学发展和图书馆事业建设;④摸索图书馆学当代史的编纂经验,尝试以记述为主、评论为辅,以及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并重的编纂方法;⑤向同道提供一种内容比较丰富而系统的图书馆学史专门参考材料,为研究工作添砖加瓦。

笔者认为,周先生编纂图书馆学研究史,简要言之在于总结过去、绵延学脉、崇厚学术、开拓未来。这项成果鉴定时获得专家的充分肯定,本文试图分析《史稿》的编纂特色,提炼其对学界的启示。

1《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史稿》的编纂特色

史学著述有没有特色,关系到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也关系到它的实用功能。《史稿》编纂者以图书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讨论图书馆学史的研究论文和专门著作为线索,结合亲身经历,力图推陈出新,从而形成诸多特色。

1,1以专题为纲,多维彰显

我们注意到,在近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史著述中,论述当代者,其内容一般是理论为首,历史次之,方法最后且语焉不详。《史稿》却不同,它三者并重,分布均衡,覆盖整个图书馆学,堪称全面。同时,书中还记述图书馆学发展中批判、学习和探索三大因素的作用、互动和广泛影响。此外,编纂者在不同程度上采用纪传、编年、纪事本末三大史书的传统体裁,也折射出内容上的全面性。

《史稿》采用的是以专题为纲,按专题组织内容的方法,设置的专题有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事业建设、藏书建设、图书分类、图书馆目录、读者服务、中国书史和图书馆事业史、图书馆学先驱等。大多数专题内容以时间为序,着重阐明重点、热点的变化以及不同观点的交锋,描述研究工作发展的轨迹和受挫情景。

上述专题内容及其编排序列起到纲举目张、引人入胜、印证史事、可读可信的作用,使得全书总貌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把史事记述、文献资料、人物事迹等统一于一个有机体内。

1,2以客观性为原则,重在记述

编纂者凭着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学术良知,以客观性为原则记述史实,并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剖析图书馆学发展中的现象和本质,从而展现出存真求真的史书魅力。《史稿》内容的客观性可以用“旧词旧事,说旧如旧”概括之。其内容建构在当时通行的图书馆学知识框架基础上,行文中使用的概念和术语也多采用当时人们的习用者,议人议事以史实为依据,尽量避免主观评断。此外,书中提供包括引文出处在内的真实而全面的书目文献信息,以确保《史稿》能经受历史的检验而具有生命力。

追求客观性是史学著述的优良传统,编纂者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史稿》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最明显的特点是“五记”,即记问题、记著述、记观点、记事件和记人物。图书馆学研究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是《史稿》的基本内容。编纂者不仅说明它们的产生背景,而且还记述讨论和研究的过程以及阶段性的认识。对于图书馆学各类著述,编纂者通过简介、撮举、引述和引文等手段将文献资料的内容忠实地层示在读者面前。对于各家观点,编纂者既记述主流观点、强势观点,也关注非主流观点和弱势观点。记述各类观点的互竞、消长和转化。对于图书馆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编纂者在纷繁的史事中,善于把握那些影响较大、较能反映图书馆学发展进步的事件,如全国性图书馆工作会议、科学讨论会、集体研究项目、学术思想批判和群众运动以及地区性和相关部门的重大事件。对于人物,编纂者不仅如实记述他们的业绩,还反映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

以上“五记”相互为用,使当代中国图书馆学30年的发展史研究更具全面性、真实性、充实感和立体感。

1,3以多元为理念,不弃弱势

为了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史实,编纂者坚持“多元并包,不弃弱势”的编纂理念。周先生认为,认识上的多元化是图书馆学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多元化将图书馆学研究推向前进。尊重它、容纳它,记录它,这不仅是责任,而且是研究者的胸怀和气度。多元化会带来多元互竞,这并不意味着多元认识在政治上、理论上和方法上必然要归结为诸如左或右、是或非、新或旧、进步或落后等等二元对立的模式。而不弃弱势是建立在辩证的观点之上的,在一定条件之下,弱势可以转化为强势,反之亦然。

图书馆学理论的“要素说”、“规律说”、“矛盾说”;编目和检索上的“分类本位”、“主题本位”、“分类主题本位”;分类法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何者在前何者在后;借阅制度中的“开架”和“闭架”等等,都无不说明多元认识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基于对“多元并包“的坚持,《史稿》既记述主流观点、强势观点、专家观点,也记述非主流观点、弱势观点和读者(民间)观点,力求反映多元观点互竞的客观图景。与此相对应,书中不仅记知名人物,也在不同场合记一般人物甚至默默无闻者。

1,4以史实为依据,随录感受

《史稿》不仅仅是记述,还有编纂者亲身经历中的感受和心得。这一部分内容基本上采用评述、思考、分析、补充、建议或小结等形式,零星分散在各章的相应部分。它们的内容偏重在研究路线、研究方法、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等方面。

人物是科学研究和事业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故编纂者特别以一整章的篇幅对杜定友、刘国钧和王重民三位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历史地位

等方面作专门的评价。如对已故图书馆学、目录学专家杜定友先生的学术生平及其代表性著作《图书馆通论》、《图书管理学》、《世界图书馆法》、《图书目录学》的梳理,用“丰富多彩”四个字评述了杜先生无私献身图书馆事业、学术和教育的一生。“丰,即他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立下了丰功伟绩,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富,即他富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尊心,富有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富有科学创新的无限激情;多,即他多才多艺,学术研究涉足的学科多,探索的对象多,采用的方法多,科研的成果多,撰写的著作多,科学的创获多;彩,即他的一生光彩夺目,绚丽多彩!”尽管当代人说当代史,比后代人研究这段历史的框框可能更多,对人物的评价亦然,但编纂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寓褒扬于事实之中,寓议论于记述之中,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而慎重地评价人物,做到了重点突出、定位准确、不溢美、不拔高。

史料的诠释和应用、人物的评价、篇章的概括,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编纂者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如在“小结”中,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总结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周文骏先生的图书馆学研究史对学界的启示

长者不惑,手笔不凡。周先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对图书馆学一个时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效果作了系统而严密的阐述和例证,并对一些重要内容和突出人物加以剖析点评。《史稿》为史学著述的编纂探索出一条路子,给了我们三点有益的启示。

2,1讲究原则和方法是保证著述质量的重要前提

史学著述的质量和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纂原则和方法,《史稿》编纂者高屋建瓴、着眼整体、把握全局,用11个专题,把精心挑选出的诸多文献资料按理论、方法、历史等内容性质加以归纳,使纲目丰富而科学,展示出严谨缜密的魅力。这方面首先体现在贯通全书的严格体例上,《史稿》之“前言”,对编纂者运用的体例作了规范说明。体例精当得体,体现了编纂者的史学功力和经年思考。其次体现在贯通全书的体裁结构上。正文之每一专题都有纲文,纲文之下还有目文,以目释纲。从图书馆学史文献的角度来说,纲文实际上相当于文献的标题或主题词,目文则是该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背景。这种编排序列清晰,便于阅读。有些重要条目,还附有文献的原文。这些都增强了书中内容的历史感和真实性。编纂者意识到,史学著述不是史料大全,有文必录,其工作方式也不是简单的编辑,原则上应围绕主线展开,是带有再创作性质的工作。它让人们领悟到讲究原则和方法的重要性,如果按陈旧的套路或随意编排,是不可能编纂出高质量的史学著述的。

2,2记述要客观、全面、系统而准确

编纂图书馆学研究史要以相关文献资料为主要根据。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的专著、译著、参考工具书、论文集、规章制度汇编、资料集等图书馆学目录学书籍有260多种;期刊上发表的图书馆学目录学研究论文、科普作品、翻译文章、工作总结、调查报告、通讯报道、文献综述等等约有万篇之多。编纂者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挑选出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珍贵的文献资料,做到纵向不断线、横向不缺项,反映事物的全貌及本质。研读《史稿》,我们会发觉书中以记述期刊资料为主,对专门著述、通俗读物和专业参考工具书只是择要介绍。其缘由是周先生认为,许多专著都是在吸收论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论文的内容往往比专著更具原始性和优先地位,需要编纂者真实地记录和历史地解读。周先生还认为,对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原则上应一视同仁,不加区分。尽管他没有读尽相关的文献资料,但凡寓目的都“提要钩玄”,通过引文、撮举、表格、引述、文摘、提要等方式将它们的内容客观真实地揭示出来,如“特色”中所述的“五记”,资料翔实,不遗不滥,行文考究,言简意赅,语言平实,文约事丰,使人开卷有益,信之用之。

2,3内容要去伪存真,辨析考证

《史稿》对真实性要求甚高。周先生在编纂过程中以求真求实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有争议或有疑义的史事进行反复辨析考证,或访问当事人,或比较不同版本,或查阅有关年鉴核对,从而做出有理有据的科学解释。正是由于编纂者全身心地投入,对每一个疑问都不放过,善于辨析,长于揭示,才大大增强了《史稿》的学术价值,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翔实可靠的信史。周先生曾说过:“科学本身无疑是美好的,有了科学良心,科学研究工作也必然是美好的”。这“科学良心”,周先生殚精竭虑、一丝不苟地用实际行动去诠释,从而让我们获得诸多领悟。

参考文献

1王知津,樊振佳,燕园幽兰清香淡远――周文骏先生学术人生,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4):90-93

2周文骏,“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史”项目最终成果报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7:l,3,8,12

3周文骏,王红元,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前言

4金明生,周红,周文骏“文献交流学”的学术特色及影响,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2):89-91

5同2

6同2

7同2

8同3:264-265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篇10

一要注意论文格式规范

(1)题目(仿宋_GB2312,三号字)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尽量避免用英文缩写。

(2)学校(仿宋_GB2312,四号)。

(3)学系(仿宋_GB2312,四号)。

(4)班级专业(仿宋_GB2312,四号)。

(5)作者(仿宋_GB2312,四号)。

(6)学号(仿宋_GB2312,四号)。

(7)指导老师(仿宋_GB2312,四号)。

(8)摘要:200—400字左右(摘要两字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号,加粗。内容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号)摘要的内容应客观真实,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应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表述研究内容及结论,交待相关的研究条件、方法等,必须重点突出、文字简练。摘要中要突出描述作者所做的工作,不要或尽可能少地出现“介绍”、“总结”之类的词,用“本文研究了??”“本文提出了??”。摘要一般应包括论文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果、所得的结论以及适用的范围六方面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论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有关自己论文的信息。

(9)关键词:3—5个(关键词三字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号,加粗。内容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号)要符合学科分类及专业术语的通用性,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一致。关键词是论文论述的核心议题,使读者通过关键词即可大致判断论文的主要内涵,关键词的另一个作用是方便检索。

(10)引言: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要明确提出论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重点表述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并作为引入正文的引子。(提出问题)

(11)正文格式:(正文字体全部为仿宋_GB2312,小四。但大标题或小标题均加粗)正文中的序号及标题层次:文中的各种序号,全部用阿拉伯数字(或中文数字)按顺序左起顶格书写。标题层次不宜过多,有标题才有序号,标题层次按第一层1,第二层1.1,第三层1.1.1,第四层1.1.1.1的顺序逐级标明,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分隔,最后一位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写法如下:

1(章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1.1(条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1.1.1(顶格,接正文)

1.1.2(顶格,接正文)

或:

一、

(一)

1.

(1)

正文内容要求:正文是全篇论文的核心、主体。论文作者在引言中提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而正文则是用什么方式、方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2)结论:是对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是对研究结果及其价值的描述,也可包括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结论与引言相呼应,同摘要一样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和抓住论文的要点。

(1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加粗。内容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注意根据自己的论文题目和大纲来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取舍,即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控制和组织资料,而不是被资料控制。参考文献的另一个作用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明确论文中属于他人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的那一部分。要特别注意格式的规范。注意所搜集材料的正确性及用词的规范性。如:主要参考文献:

[1]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12月

[2]吴清一.《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12月

[3]丁俊发.《2005年美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考察报告》.[eB/oL],2005年11月25日

[4]吴剑刚.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15-17.

文献标识符:m---书籍,J---杂志,eB/oL---网上资料。

(14)全文字数:4000-6000字。

二要注意毕业论文的写作

(1)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

(2)撰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做论文大纲。大纲可以统率全文,使得在撰写正文前即对自己的论文有一个总体而清晰的认识,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论文写作。

(3)使用文字:论文一律用中文书写,黑白色打印。

(4)注意撰写时的语法、语气及叙述方式等:尽量少出现第一人称,如需使用,则用“作者”、“本人”代替;以科技论文的方式进行论文的撰写,要写得像论文,而不是小说;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三要注意论文写作要点

(1)根据所选题目收集相关资料,仔细阅读、研究、理解,并提炼出自己的见解。

(2)构思论文的大体框架,形成论文提纲。要尽可能体现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

(3)拟写正文,按论文提纲进行写作,力求层次清晰,语言简洁,逻辑性强,论述的内容有说服力。

(4)归纳总结。

(5)整理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