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1:11

电子合同的好处篇1

电子音乐的音响听觉特性,和电子音乐的技术处理具有不可分割性,通过电子音乐的音响听觉特性才能更好的创作出具有丰富情感的电子化声音。掌握了电子音乐中的音响听觉特性分析,才能够运用这种电子音乐的特性去更好地分析各种电子音乐作品,才能辨别出来乐音构成的电子作品和非乐音构成的电子作品。而只有不断地积累听觉经验,才能丰富自身对于电子音乐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进而能够更准确地分析电子作品的形成过程。

一、理论界定

所谓电子音乐,可以简称为电子乐、电音。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电子音乐是指使用电子设备所创造的音乐,比如说以鼓机、电脑音乐软件、电子效果器、电子合成器等电子设备产生的电子声响,都可以称之为电子音乐。而狭义上讲,所谓电子音乐是指涉及出神、科技等种类的音乐乐曲。电子音乐包含的范围非常之广,在某些摇滚乐、流行音乐、广告配乐、电影电视配乐中都经常性的会出现,只是一般都为人所忽略而已。

不管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还是西洋乐器,电子音乐的创作者都可以利用不同的乐器以及技术设备本身的声音特性来进行样品的采集,然后通过对声音的分析、对比和筛选,最终创造出具有电子音乐音响听觉特性的电子音乐。

二、电子音乐的音响听觉特性分析

(一)电子音乐的音响听觉模式

音乐产品的听觉模式通常是通过人的耳朵听到的声音,从听觉开始探索音乐声音的听觉特性,进而感受到音乐产品的独特。而电子音乐与传统音乐的音响听觉模式有很大的区别,电子音乐由于其音乐设备、电子器械的不同,所产生的音响听觉感受就不一样。

音乐音响材料的两种基本属性就是非可视性和非语义性,这是音乐声音的特性。音乐是具有一定的幅度和一定频率的,按照时间的顺序组合音响,那么它会具备两个最为基本的特征,就是音响与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为在本质上它没有语义的性质,不能直接表达想法和意见;还有就是音乐没有可视化建模的能力,所以它没有视觉体验的特点。在这两方面的基础上,我们对音乐的分析和创造,最直接的就是通过电子音乐的音响听觉特性来感受。

(二)电子音乐音响特性及空间布局

电子音乐的音响听觉特性以及这一理论的空间布局,同样适用于电子音乐的听觉感知和创作之中。例如,不同的电子音乐设备会显现出截然不同的声音。比如说管弦乐中音区基础设施的高频音系、中频音系、低频音系会将电子音乐划分为不同的时段,并随着音系的变化时增时减、时高时弱。举例论证就是,在同样的一个听觉空间中,同样的一个电子设备,因为它高频、中频、低频音系的不同,会给人一种不同的听觉效果。当它在描述树木时,你所能听到感受到的,或者是高大茂盛,或者是稀疏寥落,或者是郁郁葱葱,或者是低矮细长,有时听到的像是红叶,有时听到的又像是绿叶。有时在电子音乐的听觉中,或者像是嫩芽在不断地茁壮成长,抑或是枯木在飒飒作响。由于声音在每个波段之间来回的滑动,因而能够体现出不同的韵律,给听众以不同的感受。

而听电子音乐同样会对色彩有一定的感触和触摸,在听电子音乐时,脑海中往往会随着电子音乐浮现出相应的画面,或者是有黑暗走向光明,或者是由黑白走向多彩,有时单调,有时丰富,有时统一,有时孤立,这就是随着音乐频率的不同构织的一个声音的色彩体系,构成了一个声音的听觉特性,在电子音乐作品中听到声音的听觉感知。

(三)数字化效果器对声音创新听觉感知的影响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科学技术也迅猛的发展起来,各大相关的公司都致力于研究新型的声音处理效果器,这是因为不同的声音处理效果器在声音的处理上也是不同的。除此之外,在对音乐作品的创造上,声音处理效果器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而,研究新型的声音处理效果器对于音乐作品的音响听觉特性具有重要价值。

电子合同的好处篇2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电气故障处理

目前我厂原料车间原矿槽起重机采用河南卫华起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型号QZ30t-22.5m的抓斗天车。该天车是为氧化铝生产供料的最初环节,担负着上料的重任,因原料车间现场灰尘的侵蚀以及很高的工作频率,其发生故障的频率也相对较高,当设备在线发生故障时,必须尽可能地缩短检修时间,以保证正常的生产节奏。这就要求维修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技能,必须加强日常维护以提高设备运转率。故结合笔者五年来对抓斗天车的维护经验,给出一些常见电气故障的处理方法和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一、抓斗天车的主要驱动设备及主要电器设备

1、主要驱动设备:大车驱动电机2台、小车驱动电机1台、抓斗起升电机1台、抓斗开闭电机1台。

2、主要电器设备:联动操作台、保护柜、限位开关和安全开关、电阻器、制动器。

二、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1、保护盘主接触器不能吸合:原因①检查线路中有无电压;②各控制器是否在零位或连线断;③保险丝是否熔断;④启动按钮、紧急开关闭合可能不好;⑤过电流常闭触点闭合不好;⑥各舱门开关、安全门开关闭合不好;⑦线圈损坏或连线断;⑧活动磁铁卡住,检查处理。

2、主接触器吸合后不能自保:原因①主接触器辅助触点闭合不严或连线断,调整辅助触点,检查线断点;②大车小车方向连锁点或限位同时断开,逐段查线。

3、控制器开关后,主接触器不释放:原因①动静触头烧灼粘住,锉削烧焦部位使其平滑;②触头撑住弧形室内,调整触头位置。

4、小车(大车)只能单方向运行:原因①限位故障或有断线处,应检查小车(大车)的限位开关接触是否良好及连线处是否有断线;②检查凸轮控制器左右互锁点运动方向的触点是否接触不良。

5、小车(大车)行走时发出比较大的异响声:原因①小车转子缺相,检查小车的转子接线部分,碳刷、电阻箱、线路是否正常;②电源缺相,检查控制小车凸轮控制器、电机接线确定定子回路电源是否正常。

6、抓斗不能升(降):原因①上升限位开关断开,检查限位开关;②检查凸轮控制器上升时闭合点是否接触良好;③绕线式电动机定子缺相,检查电机接线盒及接触器是否缺相;④绕线电动机转子缺相,检查转子电阻是否有断开处,检查转子碳刷是否接触良好。

7、抓斗升降不同步:原因①升降切换接触器可能不同步,检查时间继电器间隔时间进行调整;②检查升降抱闸动作是否正常。

8、抓斗闭合不紧:原因①抓斗闭合切换转子电阻的接触器部分不动作,档位未全部切换,检查接触器辅助触点;①抱闸动作不正常;③检查闭合电机转子电阻箱是否正常,是否有烧断或虚接点,进行更换处理。

9、上升(下降)接触器不吸合:原因①限位或连线断,检查限位查找线路断点;②控制器内上升(下降)触点接触不良,检查触点;③上升(下降)接触器辅助常闭触点不通,检查调整触点;④线圈损坏或无电压,检查线圈及线路电压是否正常。

10、接触器嗡嗡声增高:原因①接触器磁流通路表面有污垢或静触头表面烧灼不平,消除污脏并打磨静触头使其光平;②线圈过载,检查减小接触器触点压力;③磁力通路自动调整系统中有卡塞情况,检查磁力控制系统消除卡塞部分。

三、现场维护实例

例1主电源一送电,主接触器就吸合并发出“嗡嗡”的响声:原因线圈电源线一相接地。

首先,将主断路器送电,这时主接触器就会吸合,将万用表打到电压档,测量主接触器线圈电压,发现线圈电压达不到aC380V,显示电压aC220V左右。再用万用表分别测该线圈电源进线电压,发现其中一相进线电压接近0V,此时将主断路器断电,将万用表打到电阻档测量该相对地电阻为0。由此判定线圈进线该相有接地处,这就是主接触器能吸合同时要发出响声的原因。最后,顺着这根线按照图纸查出大梁上的门开关内线路有破头接地处。

注意:在排除故障时,要先从故障点入手,每一步要严格按规范执行,这可以避免我们走更多的弯路。

例2抓斗上升主接触器吸合正常,切换转子电阻档接触器也正常动作,但电机不动作:原因接触器缺相。

首先,观察主接触器吸合后抱闸电机正常工作,抱闸液压机构能正常提升。然后,在主接触器吸合后,使用万用表测量主接触器的三相输出电压,发现其中一相缺相。打开接触器灭弧罩发现一相出线动触头烧熔化,更换该动触头试车后电机动作正常。这就是造成接触器虽然吸合但电机不动作的原因。根据自己的经验,天车的电机是绕线式电机性能较好耐用,除特殊情况外不会轻易烧坏,当电机不动作时,要么转子有问题,要么定子电源有问题,一般先从最容易的入手,假定转子正常,检查定子电源是否正常,由此便查到问题所在,节省了时间和人力。

例3操作室照明不亮:原因变压器出线烧断。

首先,打开操作室时照明灯的开关,经测量无电压。然后,检查供电的变压器,用万用表测量变压器出线接线柱两端电压不足aC220V,变压器进线端电源aC380V没有问题,确认变压器内部有问题,经检查变压器二次绕组出线端有烧断处,重新修复后变压器出线电源正常,操作室照明灯正常。对于我们从事维护的人员来说,应该熟悉天车的电气控制图,才能在处理问题时事半功倍。

例4小车行走时发出比较大的异响声:原因小车转子缺相。

一次,小车行走正常,但发出较大的异响声。这种声音应该是小车缺相造成的,可能小车转子缺相或者定子缺相,根据我们日常维护的经验,绝大多数发生的是转子缺相造成的而且是由于转子电阻箱的问题。当打开小车的转子电阻箱时,发现电阻箱内切换电阻的线有烧断处,经修复后试车小车声音正常,工作也正常。

四、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电子合同的好处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子处方;药房

[中图分类号]R8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a)-167-0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药房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发展较快,不断有新系统、新功能模块涌现。通过一些新系统模块的初步建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模式也在发生快速变化,越来越多的医院实行了电子处方。电子处方的出现提高了药房药品的管理质量,加强了药品的管理力度,使药房的各项信息和管理工作朝科学的、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更便利、更快捷的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实行电子处方。所谓电子处方,是指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实现的数字化和无纸化处方[1]。电子处方系统按流程包括挂号、就诊、收费、配药四部分。患者到医院初诊挂号时就会在系统中登记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基本资料,获得诊疗卡,医师问诊后直接在电脑上开电子处方。患者就诊完毕即可持诊疗卡缴费取药。该系统在我院运行3年多,极大地提高了我院门诊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处方的质量,深受患者的好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2方法

通过未实行电子处方与实行电子处方后的比较,探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药房中的应用。

2结果

实行电子处方后与未实行电子处方相比较,有以下成效:

2.1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候诊时间

电子处方系统由于采用无纸化的电子处方,特别是医师应用电脑录入处方和门诊收费采用了刷卡缴费的方式,缩短了患者看病和缴费的时间[1]。患者缴费的同时,药房后台自动打印处方,药剂人员基本可以在患者到达药房前完成药品的调剂,尤其在非高峰时段随到随取,优势明显。药师根据非常正规、清晰的配药单配药,配方速度快。因为有打印的用法清单交给患者,省却了粘贴用法的时间,又可以加快一些配方速度,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取药的时间,保证了工作效率。

2.2提高了工作质量和配方正确率,减少了药房调剂差错

未实行电子处方旧模式下的手写处方,普遍存在字迹潦草、处方缺项或错误的现象,电子处方字迹清晰,格式规范,给药师调剂的工作带来方便。

2.3提高了处方正确率

药房维护的药品信息能及时到达医师的电脑上,所以药品信息正确、及时,医师开方过程是在电脑上做选择的过程,药品的剂量、规格一般不会出错,处方的正确率比手工处方有明显提高。我院实行电子处方后与未实行电子处方比较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我院实行电子处方后,不合格处方率大大降低。

2.4提高了管理效率

药品消耗情况和药剂人员工作量统计是药房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电子处方后,药品的消耗可以随时查询、统计;药剂人员的工号输入电脑,工作量情况可以一目了然;以往出现问题时就要查找手工处方,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电子处方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2]。这些在手工处方时既费时费力又难保证结果正确的统计,现在可以省时、方便、正确地完成。医保、保险等政府部门对药品的使用情况可以方便地实行实时监控。

2.5提高了医疗质量

如果医院信息系统配合使用配伍禁忌提示软件,用药安全性则有了进一步保障。

3讨论

实行电子处方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提高处方正确率。目前,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医院对医疗服务工作采用电脑网络化管理,一些医院的纸质处方正逐渐被电子处方所替代。由于信息化管理的便捷性特点,医院采用电子处方无疑有很多方便之处,但也引发了一些隐患:

3.1电子处方尚无明确的法律地位

按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和卫生部2007年《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方是医师为患者开具的、用于疾病治疗的书面文件,具有技术、经济和法律方面的意义。这里所说的合法的处方,指的是传统的纸质处方。目前一些医院使用的电子处方应该不在此列。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传统的纸质处方可以用电子处方来代替[3]。

3.2电子处方不能反映原始处方的所有信息

住院药房接到的所谓电子处方充其量只是一个药品领取单,这种电子处方连基本的处方格式都没有,反映不出原始处方的所有信息,是一种不合格的处方,药剂人员根本无法判断药物的配伍是否合理、用法及用量是否得当。

根据电子处方存在的隐患,笔者提出完善电子处方的几点建议:

3.2.1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普通处方时,应当同时打印出纸质处方,其格式与手写处方一致;打印的纸质处方经签名或者加盖签章后有效处方必须有执业医师的亲笔签名以示负责。医师在录入电子处方后,必须打印纸质处方并签字[4]。

3.2.2电子处方一般只有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没有详细的用法、用量、临床诊断以及麻醉处方要求的患者住址、身份证号码等,这些内容都必须注明在打印的纸质处方上。

3.2.3规定电子处方传到住院药房后,不经药师依据同时打印的纸质处方审核确认的,不能进入本科药品数量合计(可以改进系统以达到这一目的),以确保药师先审方合格后才能调配发药,药房调剂人员应认真审核药品是否与临床诊断相对应,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3.2.4电子处方系统可以设计各种合理用药的预警系统,包括可以在HiS系统中嵌入一些软件公司开发的处方自动监测系统(paSS系统)。如果医师开出的药品剂量过大、有配伍禁忌等不合理现象,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甚至拒绝向下执行,这有助于监督、促进医师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朱士春.医院电子处方应用前后的变化及相关问题[J].中国药事,2007,21(3):177-178.

[2]李艳芳,庄华玲,陈飞苑,等.加快确立电子处方管理制度合法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9):1144-1145.

[3]匡玉霞,刘生友.门诊电子处方问题分析[J].中国药师,2006,9(9):862-864.

电子合同的好处篇4

【关键词】电动机;绕组;过载;技术方案

1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三相异步电机是感应电机,定子通入电流以后,部分磁通穿过短路环,并在其中产生感应电流。当对称三相绕组街道对称三相电源以后,即在定子,转子之间的气隙内建立了同步转速n旋转的旋转磁场。由于转子上的导条被这种旋转磁场切割,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转子导条内会感应产生感应电动势。因为转子上导条已构成闭合回路,所以转子导条中就有电流通过。根据安培定律,导条在旋转磁场中,并载有由感应作用所产生的电流,这样导条必然会受到电磁力。所有导条受到的电磁力会形成一个逆时针方向的电磁力矩。于是转子就跟着旋转磁场逆时针方向旋转,其转速为n。如转子于机械连接,则转子上受到的电磁转矩将克服负载转矩而做功,从而实现了电机能量的转换。

2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过程

(1)当三相异步电机接入三相交流电源(各相差120度电角度)时,三相定子绕组流过三相对称电流产生的三相磁动势(定子旋转磁动势)并产生旋转磁场,该磁场以同步转速n0沿定子和转子内圆空间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2)该旋转磁场与转子导体有相对切割运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转子导体(转子绕组是闭合通路)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右手定则判定)。

(3)根据电磁力定律,在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转子导体中将产生与感应电动势方向基本一致的感生电流。载流的转子导体在定子产生的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电磁力对电机转子轴形成电磁转矩,驱动电机转子沿着旋转磁场方向旋转,当电动机轴上带机械负载时,便向外输出机械能。由于没有短路环部分的磁通比有短路环部分的磁通领先,电机转动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同。

3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动机缺相运行、过载运行、绕组接地都会造成烧损故障。现就电动机定子烧损故障的原因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系统解决及处理维修技术方案,对从事电气工作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1缺相运行

3.1.1故障现象及分析

电机不能起动,即使空载能起起动,转速慢慢上升,有嗡嗡声;电机冒烟发热,并伴有烧焦味。造成缺相运行的原因主要是线路和电机引线联接不妥,如瓷插式保险丝,挂保险丝的螺钉没有拧紧,或拧得过紧而将保险丝几乎压断了,有浮接现象,或是把保险丝绕在铜插头上没有接触好,或是电机出线端处理得不好未焊牢等等,这些都引起电阻大。卸开电机端盖,看到电机绕组端部的1/3或2/3的极相绕组烧黑或变为深棕色,而其余的两相绕组完好无损或稍微烤焦。则说明是缺相运行造成的。

3.1.2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方案

(1)电动机供电回路熔丝回路接触不良或受机械损伤,致使某相熔丝熔断。

(2)电动机供电回路三相熔丝规格不同,容量小的熔丝烧断。应根据电动机功率大小,更换为规格相同的熔丝。

(3)电动机供电回路中的开关(隔离开关、胶盖开关等)及接触器的触头接触不良(烧伤或松脱)。修复并调整动、静触头,使之接触良好。

(4)电动机绕组连线间虚焊,导致接触不良。认真检查电动机绕组连接线并焊牢。

3.2过载或过热运行

3.2.1故障现象及分析

电动机电流超过额定值运行属于过载运行,电动机温升超过额定温升。由于电动机长时间过载或过热运行,绕组绝缘老化加速,绝缘最薄弱点碳化引起匝间短路、相间短路或对地短路等现象使绕组局部烧损。

3.2.2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方案

(1)负载过重时,要考虑适当减载或更换容量合适的电动机,尽量避免电动机过载运行。

(2)电机长期严重受潮或有腐蚀性气体侵蚀,绝缘电阻下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大修或更换同容量、同规格的封闭电动机,保证电动机洁净并通风散热良好。

(3)避免电动机频繁启动,必要时需对电动机转子做动平衡试验,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需加装三相电源稳压补偿柜。

(4)轴承缺油、干磨或转子机械不同心,导致电动机转子扫膛,使电动机电流超过额定值。首先应认真检查轴承磨损情况,若不合格需更换新轴承;其次,清洗轴承并注入适量脂。然后检查电动机端盖,若端盖中心孔因磨损致使转子不同心,应对端盖进行处理或更换。

3.3绕组短路

3.3.1故障现象及分析

绕组短路分为匝间短路和相间短路。因匝间短路而烧坏的电机绕组,现象较为明显,在线圈的端部,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几匝或一圈或一极相组烧焦,这部分电磁线往往被烧成裸铜线,而短路部分以外的本相或其他二相线圈都比较完好或稍微烧焦。相间短路往往是端部相间绝缘薄膜、漆布或双层线圈的层间垫条没有垫好,在电机受热或受潮的情况下,这些薄弱处绝缘下降,最后击穿形成相间短路。

3.3.2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方案

(1)电机制造时的下线质量问题。端部碰伤,或原设计并联路数多,选用导线时线径太细,端部机械强度太差,或线径太粗,不易弯曲整形,都易使绝缘层损伤而造成匝间短路。处理方案如下:可以局部修理,换一圈或一组线圈即可。如果双层绕组而且绝缘已烤硬老化,或槽满率较高的情况,则不宜局部翻线,还是全部换线圈,质量较有保证。

(2)对于下线时导线表面绝缘划伤或绕组端部绝缘不好的电动机,应将烧伤的导线挑开,清理后焊好,并包好绝缘压平,下入槽后刷上绝缘漆并烘干。若无法修复时,应按原数据重绕。

(3)检修时注意搞好电动机的每个部位的密封,例如在各连接部位涂少量密封胶,在螺栓上涂抹油脂,必要时在接线盒等处加装防滴溅盒,如电动机暴露在易侵入液体和污物的地方应安装防护罩;对于长期受潮或在腐蚀性气体中工作的电动机,应更换为封闭型电动机。

(4)绕组间连线及引用线的套管必须与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等级相适应,连线的绝缘套管应比焊点长15~25mm。

4结束语

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烧损故障现象分析,能及时发现并快速排除电气设备故障,对设备加以防护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因此必须按照规定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准确判断和处理电气设备的运行故障,减少设备事故损失,保证现场生产正常顺利进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参考文献:

[1]孙丽玲.异步电动机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

电子合同的好处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推动人类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一些先进的科技早已进入人类的生活中,现如今已经扩展到生物领域、电子领域和化学领域,等等。现在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本文通过阐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概念,对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计算机网络技术

1.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如今它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所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不再成为光能计算的工具,它也成为一门新型的科学技术及专业。同时,计算机技术与不同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创造了新型技术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例如;与通信技术结合,促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开发智能化、集成化的计算机软件;研究一些保密技术等,使计算机越来越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1.2计算机的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些简单、形象的图形方式,把那些具体事项之前的内在联系表现出来,并加以分析它们的内部规律,从中得出高效化的计算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由传统的模拟阶段逐步转变成为人机互动的信息高速公路阶段。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使硬件资源共享、软件的资源共享以及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资源得到共享、信息发送快,管理更方便,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

2电子信息工程

2.1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项用来控制和处理电子信息的技术。它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建立和应用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等等。它不仅仅包含计算机网络系统,还包括了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因此电子信息工程又被称之为信息类系统化工程。

2.2电子信息工程的特点

作为传输信息的现代化工具,该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传输信息的方式。既加快了传送信息的速度,又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对信息进行过滤整理,保证了信息的具体化和系统化。同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的结合实现了信息高效化、便捷化和智能处理化。从这些方面也突显出电子信息工程覆盖面广,包含的技术多,实用性强、传送信息量大、速度快的特点。

3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对信息发送和接收的速度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要求越来越高,而电子通信工程技术刚好满足了人们当前的需求。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电子通信中的信息加以优化,将那些传输的分散信息进行整理集合,提高其传输功能。同时通过利用一些广域网等技术,将电子信息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力争能够延伸到那些偏远地区,以此来扩大信号传输的面积和范围。信息的接收主要是由网络技术中的结点和链路来完成的,通过对信息的接收采取合理化的控制,使其在传输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和接收空间,有利于信息能够快速的传到集中器中。从电子信息工程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对信息的发送还是接收,都必须做到快、准、稳,不能给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负担。同时在接收过程中,要及时给信息做好分类,加密,以防信息泄露。通过对加密技术的运用,使信息在接收的过程中更加完善,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在信息发送和接收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相关信息的处理情况。在电子信息工程中,既要保障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又要保障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信息量大,而且传送速度快,因此,要加快对信息的删除和更新是必不可少的。自从电子信息工程与网络系统连接后,相关的信息还受到了网络的冲击。而电子信息工程在处理信息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这就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信息工程处理信息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可靠的空间,并通过利用相关的安全技术对互联网外部攻击进行有效的阻挡,提高处理信息的安全性。还要做好对信息破坏的修复措施,对重要信息要做好备份,以防应对数据被改写或丢失等情况,使电子通信得到更好的优化,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4计算机网络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仅与电子信息工程相结合,同时也能够促进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设备三者是分不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需要电子设备才能体现,相反,电子设备需要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促进其发展和完善。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促进其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内部人员的沟通,同时也方便研究者和开发者查询资料,帮助试用研发,有效地推动电子设备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设备提供了一个服务器,通过该服务器使电子设备在投入电子信息工程中有了一个可靠的数据分析。同时,该服务器还能够为电子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5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事情,给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便捷。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更是推动了通信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实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愿望,而且三者的结合更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目前相关技术方面发展的还不是很成熟,但我们还应充分发挥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优势,从而推动相关技术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窦慧晶,吴强.电子信息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C]//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2010.

[2]晏寄夫,孟长流,胡鹏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C]//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02.

[3]张增年,邬国扬.以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开展电子综合设计训练[C]//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2005.

[4]吕明.电子信息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C]//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电子合同的好处篇6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电子政务整体建设规范。制定了《2013年电子政务工作要点》和《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管理办法》,规范了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项目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政府资金投资效益,推动我区电子政务的集约式发展。健全完善电子政务工作考核、奖惩机制,促进工作落实。

(二)政府门户网站功能完善。今年新建了亮诺行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职业道德建设、四德工程建设、讲文明树新风、乡村文明行动、志愿服务社会、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第三届感动文明楷模人物评选等专题专栏。上半年共本地新闻652条,反映热点民声506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信息867条,向市政府网站报送信息1800余条,指导镇街、部门建设升级网站12个。近年来,“中国黄”网站在宣传政府形象、推动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督、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及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扎实推进。严格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区电子政务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现已批复了建设资金,即将进行工程的招标工作。将现有协同办公系统全面向政务内网迁移,全面提高应用支撑和资源整合能力,打造安全、稳定、高效的电子政务内网平台。

(四)行政权力阳光运行系统建设完成。已整合完成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处罚、法制监督、政府信息公开网上管理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办事窗口的同时,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制作完成行政权力阳光运行系统的宣传片,对系统进行更好的宣传和使用。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各项征收与处罚程序,加强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过程监管,实现行政事务公开、事项办理监管的全程信息化处理,区电子政务中心于2013年3月19日至28日在信诚电脑培训学校举办以行政处罚和行政征收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9期,共计379人次。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完善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推进区政府门户网站改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网站服务功能,全面提高政府网站建设水平;整合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处罚、法制监督和电子监察系统,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办事和网上监督窗口;整合完善市民心声、在线访谈、网上、领导信箱、公众评议和网上调查等网站栏目,形成统一的互动平台,注重同类栏目内容的整合共享,健全机制,利用优势,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大力推进全区政府网站群建设。构建统一集中的政府网站群,初步形成网站“资源集约、信息集中、业务集成”的三集成模式,全面提高政府网站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整合全区政务网站资源,共享区党务政务网站信息资源,加强部门网站的应用,构建全区统一的政府网站集群,进一步提高网站综合绩效和服务水平。

(三)升级迁移协同办公系统。进一步完善电子签章、公文收发统计等模块功能,加快协同办公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公文收发及单位内部流转的网络化、一体化,推进无纸化办公;做好协同办公系统自电子政务外网向电子政务内网的迁移工作,管控好搬迁进度,确保电子政务设备搬迁和数据迁移安全进行。

(四)探索实施电子政务服务外包。将协同办公、门户网站、机房设备、空调及网络线路的维修维护做服务外包,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保障网络安全。

(五)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完善电子政务内网机房基础设施,保障核心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快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研究数字认证在办公中的应用,逐步推广使用数字签章技术。

电子合同的好处篇7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建筑电气工程是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一个主要分部工程,它的施工质量好坏对建筑物正常使用有着直接影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下面是常见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问题及其控制措施的整理总结,供同行参考。

2常见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问题

2.1电气主要设备和材料方面

(1)导线截面小于标称值.绝缘差。温度系数大尺寸不够等

(2)电缆耐压低绝缘电阻小、抗腐蚀性差、耐温低。内部接头多绝缘层与线芯严密性羞。(3)动力、照明插座箱外观差几何尺寸达不到要求.钢板、塑壳厚度不够,影响箱体强度.耐腐蚀性达不到要求。(4)开关、插座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符.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强.接触不好.易发热,达不到安全要求.塑料产品阻燃低、耐温安全性能差等。(5)灯具光源粗制滥造.机械强度差,防锈防腐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6)各种电线管壁薄强度差.镀锌层质量不符合要求,耐折性差等。

2.2电线管敷设方面

(1)薄壁管代替厚壁管,黑铁管代替镀锌管.pVC管代替金属篱。(2)穿线管弯曲半径太小,并出现弯瘪、弯皱,严重肘出现死弯。管子转弯不按规定设过渡盒。(3)金属管口毛刺不处理,直接对1:3焊接,丝扣连接处和通过中间接线盒时不焊跨接钢筋,或焊接长度不够.“点焊和焊穿管子现象严重。镀锌管和薄壁钢管不用丝接.用焊接。(4)钢管不接地或接地不牢。(5)管子埋墙、埋地深度不够.预制板上敷管交叉太多,影响土建施工。现浇板内敷管集中成排成捆影响结构安全。(6)管子通过结构伸缩缝及沉降缝不设过渡箱,留下不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电气安装中的技术要点

3.1配电箱安装技术

(1)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选择导线的颜色,配电箱在采用三相配线时,其电源进线、负荷出线和箱内电气元件的连接线。

(2)导线连接施工中必须牢固紧密,箱体有安全可靠的中性线接线端子和保护接地接线端子。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导线与电气元件接线端子连接必须配装弹簧垫圈并要达到牢固紧密的质量要求。连接导线、电源进线和负荷出线与电气元件的连接必须精密牢固、不松动。

(3)施工中应保持配电箱的内外整洁,并清晰的标注箱面的编号。施工人员在配电箱安装施工完毕后应清除箱内外碎屑、杂物保持相内外干净整洁。

3.2管路敷设技术

(1)管路敷设前的准备:首先要求在施工结构的预埋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认真熟悉图纸,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的管线规格、型号及敷设方式进行管路的敷设施工。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配合上建作好各楼层的暗管敷设施工。在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24h后,应立即拆除出线口分线盒上用于封堵的塑料盖装置;彻底清除管路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并合理的利用热风按系统将线槽内部吹千,使线槽内部清洁千燥。

(2)敷设线缆原则:线槽内导线的总截面不应超过线槽内截面的3o%;强、弱电回路的设置应分槽进行敷设;同一路径不同回路的绝缘导线设置于同一线槽内。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必须能同时切断施工电源;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在分线盒处采用金属隔板的隔开处理;线缆敷设完毕,应及时的检查和检测处理。

(3)关于管路的连接、防腐、弯曲半径、跨接地线、保护层、固定盒位置、弯扁度、管口处理、标高等要求见技术交底。在管路敷设的施工过程中应认真的加强看护、并合理的保证管路的畅通-及时做好自检、互检灯处理,对于隐形的工作并及时报验监理部门,严格的保证施工符合实际和规范要求。

3.3防雷接地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物内需要对保护干线、设备金属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金属结构等相关部位进行合理的联接处理。凡使用正常不带电.绝缘破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穿线钢管、电缆外皮、支架等均需要可靠与接地系统连接。在搭接焊施工时,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两倍进行三面施焊处理。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六倍,双面施焊处理;接地干线至少应在不同的两点与接地网连接处理。

4建筑电气安装中施工质量控制

4.1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初步装修过程也是建筑设备与电气安装的高峰期,在多个专业安装施工队伍的交叉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互相之间的配合,安装调试施工期间需要注意注意产品保护。在整体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后期都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联系,以共同完成好建设为己任。注意时间和空间的配合,需要提前做好全面准备工作.组织必要的施工材料和技术人员,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安装工作。要完成电气管道、供配电电缆、灯具、避雷设施的安装施工,这就要求在安装施工组织等方面要和电气安装专业施工员进行密切的配合方能处理好施工工作。

4.2线管正确敷设方法的改进

掌握规范要求,间距~致,在大距离敷设桥架时应对承重量进行计算;每节桥架问应作电气连接,连接螺栓时将垫片处油漆去除,做好复点接地并测量接地电阻值;进入盘箱内线管敷设完成后统一切平,以露出基础面50~80nm为宜逐根去除毛刺,并磨圆管口,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体;布管时走向合理,掌握弯曲角度不小于90º为宜根据不同材质和厚度对管子进行煨弯,弯管要专用弯管机,使其表面平滑,不出现扁折、裂纹现象,温度严格控制,弯后进行外观检查;埋地敷设时,严格按规范施工控制深度要求。电线管埋入墙内,离墙面不应小于l5mm,管道敷设应“横平竖直”。

4.3配管安装工程的控制

暗配在混凝土内的电管,混凝士保护层一般不少于20mm,消防线管埋深不少于30ram;施工中要保证各种管子畅通,可在管口塞人废纸,以防水泥砂浆等杂物进人管内;配管工程施工时。应对原材料加强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具有合格证、质保书;硬塑料管豁结,应用小刷子均匀涂抹配套供应的胶结剂,并用力转动播人到位,偎弯时,应灌砂用电炉间接烤或用火烤;管进箱(盒)应采用带护口固定件连接,金属线槽内应穿塑料铜芯线做接地线,使金属线槽可靠接地。

电子合同的好处篇8

啤酒的酿造方法因啤酒种类不同而异,但其大致工艺一般分为制麦芽、糖化、发酵、洗瓶及灌装4大工序。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几乎每道工序都有以废水为主的废弃物产生,废水主要来源有原料浸泡水、降温水、装置清洗水以及灭菌用水。不同来源的废水水质及水量都不相同,以拉萨啤酒厂为例。拉萨啤酒厂每生产1t产品产生废水量约12.2m3,CoD为700~1700mg/L。从废水来源来看,啤酒生产过程废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方面:大量的冷却水,包括糖化、麦汁冷却、发酵等,水质污染程度不高,水量约占废水总体积的70%;洗涤、冲洗水,包括各种罐、瓶的冲洗水,其中麦芽制作、糖化、发酵罐的涮洗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约占总量的5%~6%,洗瓶、冲洗、杀菌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约占废水总量的20%。

2啤酒废水回用技术

以前,啤酒厂都是将各个工序的废水排放到同一个蓄水池中混合后再进行综合处理,处理后根据水质特性考虑排放或再利用水处理工艺进行循环利用。目前已有将不同来源的废水根据水质不同分别处理或回用的报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水源:(1)应用于啤酒产品的初级水;(2)用于降温的冷却水;(3)用于清洗酒瓶及灌装过程产生的低有机浓度清洗废水;(4)经过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废水。这些废水经过进一步处理能够回用作为冷却水、清洗水、制麦芽用水及其他不直接加入啤酒中的次级水。由于啤酒工艺排放废水的复杂性,现阶段全面实行水封闭循环还有很大难度,因此笔者主要针对以上几种水源情况综述啤酒废水回用新技术。

2.1啤酒废水的预处理技术

啤酒废水的预处理主要是针对一些高度污染的啤酒工艺废水,这些工艺废水必须经过一定的预处理,降低原有废水的各项污染指标,通常情况下是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回用。啤酒废水的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以及以上几种方法的联用,最近几年还兴起了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

(1)物理和化学方法。啤酒废水一般会含有一些肉眼可见物,包括悬浮物(SS)及可沉降的固体物质。废水回用处理第一阶段一般采用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根据悬浮物密度的不同使低密度物质上浮、高密度物质沉降,包括筛滤、气浮、重力沉降、均衡调节、离心分离以及机械絮凝法。但是多数情况下,物理方法并不能完全清除这些污染物或将其完全分离,需要进一步采用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加入pH调节剂使废水得到中和、加入絮凝剂使胶体物质混凝沉淀以及加入氧化剂(如o3、Cl2、空气)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分解。a.GangagniRao等将厌氧生物反应器中产生的Co2作为酸化剂调节废水pH,既减少了向环境排放的废气量又节约了购买酸化剂的费用。t.pavón-Silva等发现聚合氯化铝为预处理阶段最佳絮凝剂,废水经过絮凝沉淀后再进行生物处理能够达到回用标准。郭浩等采用臭氧活性炭—超滤—紫外臭氧联合消毒处理工艺对酿酒行业洗瓶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水质各项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回用率达到100%。化学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去除一些大分子污染物质,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处理可溶性有机物。

(2)生物方法。目前国内外啤酒厂工业废水处理都是采用以生化法为中心的处理系统,根据生物处理过程中是否需要曝气,将生化处理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大类。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氧气存在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通常为细菌)消耗水中的有机物产生Co2、H2o和nH3,从而将可溶性固形物转化成可沉降固形物,随后进行沉淀。现阶段应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法主要有3种形式: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及氧化塘。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在没有空气(或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成沼气(CH455%~75%、Co225%~40%)的过程。根据装置设计不同,现阶段厌氧处理方法主要有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床(UaSB)、厌氧流化床反应器(FBR)以及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等几种形式。厌氧生物处理较好氧生物处理动力耗能低、产生污泥量少,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CoD>2000mg/L、BoD5>1000mg/L)并且有沼气产生,但是对温度、pH要求高,启动慢,出水CoD高。因此,生物处理法正朝着厌氧+好氧综合处理法发展,实践证明,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啤酒废水是成熟可靠的工艺,目前正成为我国啤酒废水处理工艺的主流技术。幸响付等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床(UaSB)+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a2o)+化学除磷组合工艺对啤酒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并回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后的废水经过过滤单元、消毒单元和供水单元后达到了回用标准,回用水可用作啤酒厂的非生产工艺辅助用水,如酿造、包装车间场地设备外表冲洗用水、冷却循环用水等。李耀阳等在高浓度啤酒废水处理及回用方面做了相关探究,其采用微滤—厌氧水解—接触氧化—气浮工艺,使高浓度啤酒废水经厌氧+需氧综合处理后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随后废水经过高效过滤—活性炭吸附—加氯杀菌工艺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冀贞泉等采用厌氧—好氧工艺技术对啤酒废水进行处理,随后进一步去除浊度和进行消毒处理,使白马山啤酒厂排放废水达到或接近饮用水标准,能回用作间接冷却水、清洗水等。可以看出,通过厌氧+需氧对啤酒废水进行预处理是废水回用的前提。

(3)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利用酶或微生物作为阳极催化剂,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氧化产生电能的装置。由于mFC能在处理有机废水的同时获得电能,因而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在微生物细胞内将可降解的有机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代谢分解,并通过呼吸链将此过程产生的电子传输到细胞膜上,然后电子进一步从细胞膜转移到电池的阳极上,阳极上的电子通过外电路到达电池阴极,在阴极表面,电子最终与电子受体(氧化剂如氧气)结合,有机物代谢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质子则在电池内部从阳极区扩散到阴极区,从而完成整个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子传递过程。mFC预处理啤酒废水具有如下特点:(1)直接将底物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利用率高;(2)有机物利用率高,废水中各种有机物都可以作为燃料发电;(3)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条件温和;(4)不需要充电;(5)产生的气体不需要处理,主要产生Co2(无n2、H2S、CH4、H2等产生);(6)产生污泥量低。YujieFeng等应用mFC对啤酒废水进行处理,在20、30℃下,啤酒废水CoD为(2250±418)mg/L时,去除率分别为85%、87%。a.S.mathuriya等报道连续的mFC处理啤酒废水对CoD去除率能够达到94%。可见,mFC连续处理后的啤酒废水经进一步深处理可在回用的同时产生再生能源,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新技术。

2.2啤酒废水的回用技术

啤酒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一步处理可达到循环利用的标准,也可以将污染程度不高的啤酒废水直接处理使其达到标准后回用。

(1)膜过滤。国内外研究最热门且应用最多的废水回用技术为膜过滤技术。它是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差作为推动力,对废水中的各组分进行分离、分级和提纯富集的方法,依据操作压力及孔径大小分为4类: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及反渗透(Ro)。多篇文献报道了膜过滤技术在啤酒废水回用中的应用情况。L.Braeken等将纳滤应用于啤酒废水的循环利用,采用4种不同的纳滤膜(UtC-20、UtC-60、Desal-HL-51、Desal-5-DK)对4种不同来源的啤酒废水(经过生物预处理排放的废水、洗瓶水、清酒池清洗水和发酵室清洗水)进行过滤,结果发现经过生物预处理后的废水经纳滤后除电导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回用标准。m.Vourch等应用反渗透对废水进行处理回用,结果表明经过反渗透的废水与蒸馏水相似,达到回用标准,能够应用于煮沸、清洗及冷却环节。沈兴研究了啤酒废水常规处理工艺并在其出水水质基础上采用超滤和反渗透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水质满足中水回用要求,可用作冷却水和蒸汽锅炉系统的补充水,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B.VanderBruggen等以膜过滤为主要技术对洗瓶废水、发酵室清洗水进行处理回用,通过超滤膜去除颗粒性物质、纤维和悬浮固体物质,之后采用纳滤膜去除可溶性盐和有机物质,出水CoD、电导率等均达到回用标准,可用作所有非接触啤酒用水。

(2)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已被证实的可高效去除废水中有机、无机污染物以及病原菌、病毒的具有发展前景的废水处理新技术。它综合了传统生物处理法及膜过滤法的特点,即通过微生物降解大分子物质或难溶性颗粒物形成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然后再通过膜过滤将小分子物质滤除,从而得到净水。近几年mBR正不断应用到废水处理与回用中。t.melin报道,截止2004年德国共8家大、中规模的污水处理厂(>2000m3/d)应用mBR对废水进行处理,3家不同规模mBR应用于废水回用。表3为mBR对废水各项指标的综合去除率。HaipingDai等应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床+膜生物反应器(UaSB+mBR)对啤酒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啤酒废水达到城市回用水标准(GB18921—2002)。秦百晶等根据啤酒废水特点提出了中水回用方案,方法之一即采用mBR法对UaSB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经过比较和投资估算认为这种方法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王连军等采用好氧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直接处理啤酒废水3.5~5h,对CoD、nH3-n、SS、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99%、90%、100%,出水水质好且稳定,宜于回用。

(3)低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是对气体放电产生的高度电离的具有化学反应性,与其他物质状态不同的特异性能气体,又称为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由电子、正负离子、激发态原子、分子以及自由基等组成。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废水,是基于高能电子辐射、臭氧氧化与紫外光分解3种原理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新技术。a.Doubla等应用低温等离子体对啤酒废水有机污染物进行去除,结果显示啤酒废水BoD5为385、1018mg/L时对应的去除率分别为74%、98%,并且发现低温等离子体能使碱性啤酒废水得到中和。基于低温等离子体能在短时间内去除有机污染物及微生物,作者提出低温等离子体能够与生物处理法联用以进一步降低有机污染物浓度,从而简便快捷地达到回用标准。尽管有一部分关于低温等离子体对啤酒废水处理的报道,但目前并没有工业化的等离子体水处理装置,该技术需要解决工艺流程、结果评价、控制技术和装置以及连续流动水处理的问题。

(4)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在外加电源下对废水进行电解,根据去除机理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电化学絮凝、电化学氧化与电化学还原,常用于去除难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其中电化学氧化是基于阳极产生的氧化产物对废水中有机物质进行氧化降解。电化学方法处理啤酒废水不会受到水压的影响,也不像生物处理方法产生有毒物质且处理时间短,因而受到人们欢迎。F.manea等对电化学方法降解废水中有机物质做了相关探究,认为电化学絮凝法能够代替传统絮凝剂去除有机物质,电化学氧化法非常适合降解及氧化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t.Zayas等采用絮凝沉淀+电化学方法澄清经过生物处理的酒糟废水,可使废水CoD去除率超过95%,且颜色和浊度的去除率达到100%,经进一步处理即可回用。

3总结与展望

电子合同的好处篇9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试验;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厂家制造工艺的水平逐步提高,复合绝缘子凭借着电气性能优越,机械强度高、耐污性能好、抗污闪强力强等优点逐步在越来越多的高压输电线路中得到使用,特别是运行中的输电线路防污调爬,处在iii级及以上污区的线路悬垂串通常选用复合绝缘子。面对日益增多的复合绝缘子的使用,如何保证复合绝缘子安全、稳定的运行,成为目前架空线路维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1.绝缘子掉串事故浅析

1.1事故现场基本情况

2009年11月10日,500kV蓄能电厂aB联络线π架B相复合绝缘子发生断裂,断裂绝缘子为单串耐张挂线方式。该故障复合绝缘子为德国RoDURflex公司于1998年生产,1999年投入电网运行,是广州地区电网第一次引进国外的进口绝缘子,产品基本参数:等径伞直径φ166mm,共67个伞,结构高度为4370mm,最小电弧距离为4040mm,爬电距离为11990mm,SmL225kn,均压环为闭环,型号460×400-φ46。从故障绝缘子外观看来,绝缘子伞裙及护套积污较重,伞裙颜色褪化,变成灰黑色(材料基色为天蓝色)。

同批次产品在我局电网中仍然有不少运用,截止故障发生时,初步统计:500kV蓄增甲、乙线、aB联线共计451串挂网运行。

1.2事故绝缘子外观检查

我们对故障复合绝缘子进行复原。故障区域发生在高压端附近,金具处与高压侧第4伞和第5伞之间分别有一个断裂口。

从断裂口检查芯棒变化情况,可以看到断裂处芯棒大部分区域已经碳化发黑,没有变黑的区域也开始发黄。仔细观察金具处断口,可以发现金具与伞裙材料之间结合处有灰尘等异物,并存在一圈锈蚀的痕迹。金具处的断口较平整,属于脆性断裂,而高压端第4伞和第5伞之间的断口呈拉丝状。

图1分别为密封良好绝缘子金具部分和故障绝缘子金具部分轴向剖面情况。由图中可以看到:从故障绝缘子金具、芯棒及护套材料的三结合处开始沿着芯棒向低压端方向有一条发展越来越严重的放电烧蚀通道,通道内芯棒已经碳化发黑。

图1完好的绝缘子与事故绝缘子端部轴向剖面对比

我们也对故障绝缘子其他部位进行了检查:仔细检查伞裙及护套材料外观后,发现护套材料表面从高压端第1伞裙到第33伞裙位置均有出现很多电弧烧蚀口,现场表明芯棒内部放电通道可能已经发展至高压侧第32、33伞裙位置。

1.3同批次同型号绝缘子常规试验分析

2007年,我们对广州供电局500kV蓄增甲线#08塔与故障复合绝缘子同批次的产品进行了抽检,共12支。

试验结果为:电气及机械特性基本良好;当时外观检查项目包括憎水性、外观检查,发现伞裙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的粉化、硬化,伞裙对折能够折断。表1与表2分别为拉伸试验与渗透性试验结果。

表1拉伸试验

试品编号耐受负荷值kn耐受时间min破坏负荷值kn破坏状态平均值Xkn标准偏差sknX-3s

n0.12251242球窝拉开246.0811.51211.55

n0.22251233球窝拉开

n0.32251260球窝拉开

n0.42251245球窝端拉脱

n0.52251230球窝端拉脱

n0.62251258球头拉断

n0.72251258球头拉断

n0.82251257球头拉断

n0.92251240球头拉断

n0.102251251球头拉断

n0.112251251球窝拉开

n0.122251228球头拉断

表2渗透性试验

试品编号额定负荷kn规定负荷kn施加负荷kn耐受时间min渗透剂作用时间min试验结果

n0.1225157.5158.2120经剖检,金属附件与绝缘护套间面无渗透现象,试验通过。

n0.4225157.5158.0120

n0.10225157.5158.5120

在2007年度的复合绝缘子抽检报告中,根据外观检查项目的总体结果给出了对运行中同批次复合绝缘子加强抽检的建议。

2009年11月,结合停电检修的机会,蓄能电厂拆下aB联线的4串同批次复合绝缘子进行抽检试验,试验结果为:电气及机械特性基本良好;当时外观检查项目包括憎水性、外观检查,发现伞裙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的粉化、硬化,伞裙对折能够折断。表3与表4分别列出了拉伸试验与渗透性试验结果。

表3机械负荷破坏性试验结果

试品编号破坏值Kn破坏状态

n0.1265球窝开裂

n0.2265球头拉断

n0.4271球头拉断

表4密封性能试验结果

试品编号额定负荷kn施加负荷kn耐受时间min渗透剂作用时间min试验结果

n0.110070.1120经剖检,金属附件与绝缘护套间面无渗透现象,试验通过。

2009年11月,广州供电局委托华北电力大学对事故绝缘子同批次、型号的绝缘子进行了材料化学分析。主要进行了绝缘子表面微观形貌分析、绝缘子表面憎水性分析、绝缘子表面材料红外分析、绝缘子试样内部电荷及陷阱能级分析等。通过对比分析现场老化硅橡胶绝缘子伞裙材料以及国产未老化的橡胶材料相关性能可以得出:

(1)长期运行硅橡胶绝缘子伞群表面将会积累起较严重的污秽,污秽层可能会完整地覆盖伞群表面,从而使伞裙表面失去原有的蓝色而整体呈现出黑色的状态;

(2)虽然长期运行绝缘子伞裙表面会被一层完整的污秽层覆盖,但该污秽层在经过长时间的憎水迁移后仍可获得良好的憎水性,且迁移后污秽表面的憎水性随杆径处、伞群上表面、伞群下表面依次减弱,这是与绝缘子表面的老化程度及污秽积累状态有关;

(3)长期运行绝缘子伞群上表面及杆径处的污秽量较多、但结构相对疏松,而伞群下表面污秽量少、结构相对致密;伞群的污秽表面及洁净表面均存在大量的裂纹,这些裂纹长度介于数十微米到2毫米左右,洁净伞群表面的裂纹宽度在5到30微米之间,表面粉化厚度介于150到300微米间;杆径硅橡胶护套材料洁净表面仅出现了极少量的微裂纹,裂纹长度较短且伞裙表面粉化层厚度也要远小于伞群表面。这些说明绝缘子伞裙材料的老化程度要远严重于杆径护套硅橡胶材料表面;

(4)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老化后硅橡胶伞群表面的Si-o-Si基团和Si-C基团发生了严重的裂解,伞群上表面比下表面严重,而杆径护套表面的Si-o-Si基团和Si-C基团并未出现严重裂解现象,进一步证明绝缘子伞群表面的老化要远远严重于杆径处;

(5)通过伞裙材料进行热刺激电流分析发现,现场运行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两端伞群材料内部的陷阱能级要高于中间伞群材料内部的陷阱能级,且均高于国产伞群材料内部的陷阱能级,由于高陷阱能级将可能导致高能破坏粒子的产生,为此将可能进一步导致硅橡胶材料的老化裂化,从而将可能导致现场运行硅橡胶绝缘子伞裙材料出现加速老化现象。

综上,通过对该串现场运行绝缘子进行微观物理化学性能的分析可知该绝缘子串表面硅橡胶材料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粉化老化现象,伞群硅橡胶材料的综合性能发生了严重的下降,且伞群部位的老化程度要严重于杆径部位的老化程度。这是由于绝缘子串在长期现场运行过程中除了要承受电、热的联合老化,导致硅橡胶表面材料出现逐步的老化所致,同时由于伞裙材料还长期承受着太阳紫外光的照射,为此将导致伞裙材料出现更为严重的老化。为更进一步了解该批次绝缘子的综合性能快速下降的原因,需要在后续研究过程中针对该批次悬挂于不同位置处的绝缘子、具有相同配方的新绝缘子、同期投运性能良好的国产绝缘子以及国产未投运新绝缘子的微观物理化学性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获得该批次绝缘子性能快速裂化的根本原因。

1.4本章小结

根据运行人员叙述,发现跌落地面绝缘子的两部分:高压侧4个伞裙和金具两个部分位置在一块,结合复合绝缘子故障前受力,判断高压侧第4伞裙和第5伞裙之间位置断裂口属于运行中损坏,而金具处的折断口是随导线跌落地面时绝缘子再次折断形成。

经现场初步分析,造成复合绝缘子断裂的可能因素有:

(1)端部密封性遭到破坏。虽然故障复合绝缘子端部附件采用了压接式连接工艺,但金具、芯棒及护套材料的结合面未采取防受潮措施。故障复合绝缘子高压端附件三结合面存在锈蚀发黄痕迹说明密封已经遭到破坏。

(2)均压环装置设计不合理。复合绝缘子端部加装均压装置的目的一是改善端部电场分布,二是均压装置具有引弧作用,使放电发生在均压装置间,保护伞裙、护套以及端部不被电弧灼伤。故障绝缘子采用环形均压装置,均压装置与端部金具边缘处于同个一水平面,罩入深度不够,起不到均匀端部电场的作用,使复合绝缘子高压端承受大部分的运行电压,场强高度集中。

(3)护套材料的性能不佳。经现场检查,高压端硅橡胶材料憎水性下降到了HC4-HC5,局部地区已经形成连续水膜,分级已经达到HC6-HC7。护套材料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硬化、粉化现象。材料配方没有达到最优,高电场、多气候等恶劣运行条件下,材料抗老化性能不足,端部材料容易老化,潮气伺机进入端部。

从以上分析可知,本次事故应该是由于均压环装置安装设计不合理使得高压端电场高度集中,污湿条件下端部绝缘材料持续放电老化,密封遭到破坏导致端部水分侵入,环氧树脂芯棒产生酸腐蚀和电腐蚀,不断向低压端发展,且径向范围越来越大,在径向范围足够大的地方机械强度下降到断裂程度,最终导致芯棒整体断裂,导线脱落。

2.广州地区近年复合绝缘子运行状态简析

2.1近年广州电网复合绝缘子抽检结果概述

每年,广州供电局都会抽取约30支左右挂网运行的复合绝缘子进行试验。近年来,试验结果表明,多数运行超过7年的复合绝缘子伞裙均有老化现象,憎水性较差,大部分达到HC4-HC5级,绝大部分试品额定机械负荷耐受试验通过,但其破坏值分散性较大,安全稳定运行性低。

2.2广州地区近年复合绝缘子典型缺陷简析

(1)500kV北增甲线#59塔B相复合绝缘子断裂

2008年11月19日,输电部在例行巡视中发现500kV北增甲线#59塔B相双V串复合绝缘子中的一支断裂。现场检查杆塔、导线、挂线金具无异常。

断裂的复合绝缘子型号为FXBw4-500/210,系广州市迈克林电力有限公司2001年产品,位于#59塔B相(中相)双V串的左后位置(面向大号)。制造工艺为:硅橡胶外套整体注射、金具与环氧耐酸芯棒压接。开绝缘子在运行中未发生雷击闪络及其他异常情况。

在高压端附近区域,由于护套与芯棒界面之间存在放电,致使芯棒表面被高温碳化,形成局部导电通道。分析认为上述灼伤口是由于芯棒与护套材料界面形成局部导电通道后,外部湿污产生局部放电电弧引发的烧蚀。

经过分析,事故原因是由于故障绝缘子护套与芯棒界面在折断处附近存在界面粘接不紧密,存在气隙,导致电场局部集中。其次,绝缘子均压环结构不合理造成绝缘子高压端的复合绝缘子伞裙承受到比其它部位高3~5倍的电场强度,而绝缘子断裂处正处于高场强位置,并且,在轴向电场作用下放电沿着芯棒与护套界面不断向低压端扩展,芯棒表面被电弧高温碳化,甚至出现烧穿护套的现象。而且金具端部的均压环还对高压端附近芯棒相当于施加了一个切向电场,综合电场作用下使得放电还会向芯棒体内发展,即伴随有体击穿。放电产生的硝酸也会沿轴向和切向腐蚀芯棒,加剧了芯棒机械性能下降。最终,运行复合绝缘子载荷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发生断裂。

(2)220kV黄开甲乙线#03塔绝缘子闪络

2009年2月4日晚上,广州供电局输电部夜查过程中发现,220kV黄开甲乙线#03塔(与220kV开华甲乙线#09塔同塔四回路架设)的绝缘子出现强烈爬电现象,特别是晚上20:00-22:00前后湿度大于80%时,肉眼可见整串绝缘子“点灯笼”,爬电现象持续不止,严重威胁到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如图2所示:

图2绝缘子爬电现象

经各专家现场核实及讨论分析,该现象是近期才发生的,主要是由于临近220千伏黄开甲乙线#03塔的黄埔电厂7个冷却塔的水汽中含有大量的导电介质,出口的高温水汽顺着南风(或东南、西南风)吹袭笼罩复合绝缘子串时,每串绝缘子多个伞裙就会同时出现外绝缘爬电现象,200米外明显可见。电弧产生的高温已烧蚀硅橡胶表面,红外测温表面温度最高达34℃,高于运行标准,严重危及线路运行安全,属紧急缺陷。广州供电局输电部对现场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后决定立即启动线路抢修应急预案,申请紧急停电进行绝缘子更换处理,并在新的玻璃绝缘子表面涂喷pRtV以提高绝缘子的抗污能力,避免绝缘子闪络造成事故。更换后,无爬电现象。

3.总结与建议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推广使用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以来,线路维护工作量大大减少,绝缘子闪络跳闸次数明显降低。但由于当时国内复合绝缘子制造技术水平落后,我国早期内楔式复合绝缘子产品生产工艺上带有缺陷,特别在南方雨多以及海边盐雾潮湿地区长期运行后,个别早期复合绝缘子容易发生断串和内绝缘击穿事故,给输电线路带来隐患。

经上述分析,目前广州区电网发生的复合绝缘子事故、缺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环境问题。广州地处沿海,雨多、盐雾、潮湿使得挂网的复合绝缘子运行在一个环境极差的状态中,加速了复合绝缘子表面硅橡胶的老化,减短了复合绝缘子的实际运行寿命。

(2)结构和工艺原因。复合绝缘子相对悬式瓷、玻璃绝缘子而言易遭受工频电弧损坏,表现为伞裙和护套粉化、电蚀和漏电起痕及碳化严重、芯棒暴露和机械强度下降。所以复合绝缘子一定要在两端安装均压装置,使工频电弧飘离绝缘子连接区不因漏电起痕及电蚀损导致密封性能破坏,但均压环的安装位置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均压环与端部金具边缘处于同个一水平面,罩入深度不够,不但起不到均匀端部电场的作用,更会使复合绝缘子高压端承受大部分的运行电压,场强高度集中。

针对目前,随着复合绝缘子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复合绝缘子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运行的线路中,为保证复合绝缘子安全运行,初步建议如下:

(1)建议电网中220kV及以上复合绝缘子均采用双串布置方式,增加线路运行安全系数;

(2)针对运行超过10年的复合绝缘子进行更换,如无更换条件,应增加抽检、巡视密度;

(3)均压环的安装无疑有助于改善高压端,尤其是前几个伞裙的电位分布情况。为使得均压屏蔽环的均压效果发挥得更好,建议有关机构开展复合绝缘子表面电场优化的研究工作;

(4)针对不同时期的各厂家复合绝缘子,特别是类似结构的复合绝缘子,制定合理的抽检周期,特别是运行超过5年的复合绝缘子应加强抽检;

(5)加强复合绝缘子红外热像测温,做好统计,积累资料,对发现问题即行处理;

(6)V型串运行方式下复合绝缘子不仅需要承受轴向力,而且又受到切向力的作用。目前,复合绝缘子V型串布置方式已有不少运用,但是机械性能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参考,因此,有必要开展运行条件下并联绝缘体受力状态的计算工作,为实际运行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兆广,刘俊勇.500kVV形复合绝缘子串芯棒断裂故障分析[J].广东电力,2009(11).

[2]张福林.复合绝缘子压接界面的性能监测及机械性能分析[J].电网技术,2001(12).

[3]张畅生,王晓刚,黄立虹.500kV惠汕线合成绝缘子芯棒脆断事故分析[J].电网技术,2002(06).

[4]孙昌富,梁曦东,周远翔,王成胜,王宁华.合成绝缘子动载性能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2(12).

[5]张鸣,陈勉.500kV罗北甲线合成绝缘子芯棒脆断原因分析[J].电网技术,2003(12).

电子合同的好处篇10

关键词:离子膜电解槽腐蚀形式防止方法

一、离子膜电解槽电解反应的基本原理

离子膜电解槽电解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将盐水电解,生成naoH、Cl2、H2,如图1所示,在离子膜电解槽阳极室(图示左侧),盐水在离子膜电解槽中电离成na+和Cl-,其中na+在电荷作用下,通过具有选择性的阳离子膜迁移到阴极室(图示右侧),留下的Cl-在阳极电解作用下生成氯气。阴极室内的H2o电离成为H+和oH-,其中oH-被具有选择性的阳离子挡在阴极室与从阳极室过来的na+结合成为产物naoH,H+在阴极电解作用下生成氢气[1]。

图1离子膜电解槽电解反应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二、离子膜电解槽的类型

离子膜电解槽按照单元槽的结构形式不同,分为单极式离子膜电解槽和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单极式离子膜电解槽是指一个单元槽上只有一种电极,即单元槽是阳极单元槽或阴极单元槽,不存在一个单元槽上既有阳极又有阴极的情况。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是指在一个单元槽上,既有阳极又有阴极(每台离子膜电解槽的最端头的端单元槽除外),是阴阳极一体的单元槽[2]。

三、离子膜电解槽通常的腐蚀形式及防止方法

离子膜电解装置(主要指单元槽,阴、阳极液进、出口总管等)通常存在三种腐蚀,即:化学腐蚀、间隙腐蚀、泄漏电流腐蚀[3]。

1.离子膜电解槽化学腐蚀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化学腐蚀主要是阴阳极系统不同的化学介质对材料的腐蚀。在阴极系统中,主要是90℃的32%(质量分数)naoH对材料的腐蚀,在阴极系统,各公司选用的材料大致有三种:镍(ni)、不锈钢(SUS310S或00Cr25ni20)和非金属材料(CpVC、pVC+FRp、peFe、pFa等),但在既要耐naoH腐蚀又要导电的部位(如阴极盘、阴极筋板、阴极网等),最好还是使用镍(ni)材料,因为ni既有良好的耐碱腐蚀性,又是电阻较低的材料。在输送naoH液体的部位,可采用SUS310S、非金属材料或钢衬里材料(如总管、包括阴极液进出口总管)。

在阳极系统中,世界各公司都无一例外地选用了耐腐蚀性能最好的金属材料—钛(ti),当然在阳极液输送管等部位也有选用CpVC+FRp增强树脂等非金属材料。

在离子膜电解装置中,ti材料在通常使用情况下,其电位接近钝化区,通过溶液中的Cl2溶解后生成的次氯酸或次氯酸例子的氧化作用,来维持钝态。

Cl2+H2oHCl+HClo

HClo+oH-Clo-+H2o

因此,离子膜电解装置的阳极系统中,钛(ti)材料表面有流动的含Cl2电解质溶液部位,有很高的耐腐蚀性,几乎是不腐蚀的。

2.离子膜电解槽间隙腐蚀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2.1间隙腐蚀产生的原因

在离子膜电解装置阳极系统的密封面部位,极易发生间隙腐蚀,其原因为:在单元槽阳极密封面部位,垫片与钛金属表面之间有时会形成很小间隙,电解质溶液进入间隙中,此间隙中溶液是不能流动的,因此,通过Cl2溶解生成氧化剂的量受到限制。其反应过程:

titi4++4e-

ti4++4H2otio2·H2o+4H+

锐态矿型水合氧化钛不能作为钝态膜,同时所产生的氢离子在原电池中还被还原为氢原子,消耗氧化剂,并在钛金属中溶解发生氢脆。这样的腐蚀一旦产生便会急剧地进行,这样的腐蚀就是我们常说的间隙腐蚀。顾名思义,缝隙腐蚀产生的部位,是在能存留电解质溶液又不能流动的太表面缝隙中,比如离子膜单元槽阳极密封面、阳极侧进出口总管的法兰密封面、所有阳极液进出口接管的钛法兰密封面等处[4]。

2.2间隙腐蚀的防止方法

防止间隙腐蚀的对策:在离子膜电解装置中,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三种,随着材料技术的新发展,今后还会有新的方法出现。

方法一:在钛密封面处涂微量贵金属并进行烧结的技术能有效防止间隙腐蚀。目前常采用的贵金属为钌(Ru),将RuCl3盐酸水溶液涂覆在打磨、清洗干净的钛表面,在空气中和高温烧烤条件下(钛加温到暗红色),使RuCl3转化成金红石结构的Ruo2,同时钛表面也形成金红石结构的氧化钛,通过调节加热温度和时间使钛密封面表面形成适当厚度的金红石型氧化保护膜,致密坚固,无电离子传导性,有很好的防止间隙腐蚀的作用。

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是价格低,不足之处是在加热时大型结构件会发生变形,同时在长期使用中,钛表面的保护膜一旦被划伤碰破,很快就会产生间隙腐蚀。

方法二:在钛结构的密封面处采用含有贵金属元素的钛合金材料,目前常用的有钛钯合金材料和钛钼镍合金材料。采用这一材料结构的机理,就是在钛材中添加贵金属钯(pd),与钛金属元素形成局部钝态电流电池,使钛(ti)阳极极化达到钝态电位,从而不产生电化学腐蚀(间隙腐蚀)。

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加工、组装方便,不用对工件表面进行加热,因而也就不会有受热变形问题,更主要的是这种结构不怕吊装、运输,特别是更换密封垫的划伤,能稳定地保持防间隙腐蚀的性能。

它的不足之处是相应的材料费用要贵一些,制造成本高一些。

方法三:采用耐腐蚀性好的材料,这就要求选择适合氯碱介质的非金属材料,同时要在结构方面解决好导电问题,目前尚存在一定的难度。

3.离子膜电解槽泄漏电流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3.1泄漏电流产生原因

离子膜电解槽有槽内短路杂散电流和槽外对地两种泄漏电流,零电位在最中间一个单元槽时,无对地泄漏电流,零电位偏移时才有。

对于离子膜电解槽来说,由于每个单元槽在电解的过程中,均有一个相对的槽电压,所以,单元槽对于零电位有一定的电动势,在这种电动势的作用下,若有金属导体或具有导电离子的电解液,就会发生电流自高电动势的部位流向低电动势的部位,从而形成泄漏电流。离子膜电解槽的总管是接地的,处于零电位,单元槽虽然和总管之间不存在金属导电连接,但通过进出口软管中的阴阳极电解液,可以形成泄漏电流[5]。

3.2泄漏电流防止方法

3.2.1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防止方法

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在防止泄漏电流腐蚀方面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3.2.1.1整台电解装置的单元槽有良好的绝缘;

3.2.1.2在单台离子膜电解槽的氧化区(即高电位区)采用外加牺牲电极;

3.2.1.3在电解液总管内增加牺牲电极;

3.2.1.4整台离子膜电解槽的总管具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3.2.1.5有效控制零电位的漂移。

3.2.2单极式离子膜电解槽防止方法

单极式离子膜电解槽在防止泄漏电流腐蚀方面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3.2.2.1整台电解装置的阴阳极单元槽有良好的绝缘;

3.2.2.2在单台离子膜电解槽中,不同组的单元槽外加不同的牺牲电极;

3.2.2.3整台离子膜电解槽的循环系统管路上外加牺牲电极;

3.2.2.4每台离子膜电解槽均安装有碱液滴流器(断电器);

3.2.2.5有效控制零电位的漂移。

四、结论

离子膜电解制烧碱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烧碱的方法,为了确保离子膜电解槽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深入了解离子膜电解槽产生各种腐蚀的原因及防止方法,才能够有效地避免离子膜电解槽发生化学腐蚀、间隙腐蚀或泄漏电流等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聂巨亮.离子膜电解工艺[J].河北化工,2010,33(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