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3:54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篇1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汉语教学、国别化、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是没有所谓的“对外”或“对内”的区分的,我们理解所谓的“对外汉语”,其实质是“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也就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它是与汉语作为母语相对而言的说法。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始于1950年7月,当时清华大学开始筹办“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同年12月份,第一批东欧学生入校学习,而今,对外汉语教学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仅仅满足于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需要,汉语正在走向世界,特别是在2005年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开始把关注点转向汉语国际推广。

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形势大好下,似乎没有问题了吗?当然不是,本体研究和教学应用研究的结合还薄弱,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问题,可能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孔子学院

2000年左右,国家汉办开始调整工作重心,致力于派遣更多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出国教授汉语。从以前的“请进来”学汉语,转变为“走出去”教汉语。因此,出现了“汉语国际推广”这一提法,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建立,2007年,国务院学位办下发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其别提到,要超常规、大规模地培养汉语教师,加大派出规模,同时也指出,之所以把这个硕士专业学位定名为“汉语国际教育”,是基于以下的考虑:体现“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内涵;有别于国内双语教学中的汉语教育。

而今,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范围扩大。截止2010年10月,全球有322所孔子学院,369个孔子课堂,不仅如此,还有大量来华学生,他们由原来的语言学习层次,扩大到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二、对外汉语教学逐渐系统化、制度化。对对外汉语教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要经过考核和考试,尤其是从各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派遣志愿者出国教学,保证对外汉语教师的质量和来源。

三、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和科研成果逐渐增多。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规模的扩大,从事对外汉语方面科学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并且各高校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积极编写对外汉语教材,体现了不同的特色,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

随着我国政治影响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稳步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学实践的探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二、引起注意的问题

汉语要走向国际,就要汉语国际推广,汉语要扎根外国,成为当地的主要社区语言或者第二语言,就要汉语在当地的本土化,这也就是国际汉语提法的兴起,如何从汉语国际教育到达国际汉语教育,这中间可能就要进行“国别化“教学。另一方面,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权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值得我们思考。

(1)、汉语国际教育VS国际汉语教学

前文,已经阐述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兴起,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国际汉语教学,这里,国际汉语教学只是前者的一个研究方向而已。这里所要阐述的却不是这样的一个学科设置。汉语/(国际)教育,(国际)/汉语教学,前者主谓结构,后者偏正结构,修饰语“国际”处在的位置不一样,引起的方向性也有变化,前者是把汉语作为主体,以中国汉语为中心,将汉语推广或者发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而后者――国际汉语是指包括中国大陆、台湾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和非华人所使用的汉语的总和。

当英语随着英国殖民主义漂洋过海,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数百年与本地语言、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美式英语”、“澳式英语”、“印式英语”、“新加坡式英语”等等,尽管它们仍属于英语,但无论是从语言或文化的角度,他们同英国的英语之间的差别却是显而易见的。汉语在海外的形成与发展同英语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的历程,两者之间又许多的相同之处。现在,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呈现剧增状态,这些学习者不会在无干扰、无偏误的情况下直接从母语到达目的语,而是持续受母语影响,并处于逐渐趋近但始终不同于目的语的中间过渡状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些学生的母语、文化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汉外汉语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学生能使用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使用这些语言、具备各种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从而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我们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准确、流利的汉语,但也要正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学习者他们母语在与汉语相互迁移的存在,可能正视各国的“国际汉语”,使得汉语与本地语言、文化交流中顺利实现本土化,更有利于汉语国际推广。

(2)、国别化教学

以前,面对多国家、多母语、多文化背景的学习群体,汉语教学比较重视汉语学习上的共性特征,较多关注汉语自身系统特征,而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重点以及难点则难以一一关注,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因此,一批学者也注意到这样的问题,编写了国别化教学的教材。

对国别化教学的关注和研究可以追溯到对比分析法,王力先生早就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我以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中外语言的对比教学。要突出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中国人看来容易,外国人学习困难的地方”张志公先生也提出:“对比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后来,根据对比分析的弱势说法又演绎出跨语言干扰学说,也就是说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着重探讨语言干扰造成语言学习的困难。并且根据有关研究,有30%―60%的错误是由跨语言干扰引起的,跨语言干扰给外语学习者带来如此大的困扰,那么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不考虑母语对汉语的影响,也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国别化的教学。

就拿汉语的声调和语调来说,如果学生的母语有声调和语调(如越南语和泰语),汉语老师需要通过对比分析,先看看汉语和学生母语的声调和语调有什么异同,然后对不同的地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母语、汉语的知识,以及母语对目标语的干扰,研究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声调教学法。而对于母语非声调语言的印欧学生来说,首先,他们没有声调语言的意识――每个音节都要有声调,当他们有声调意识后,不经过大量的输入练习,他们的声调也是不自然的,也就是所说的“洋腔洋调”,这本质上就是跨语言干扰问题,虽然印欧语没有声调,但是跟任何语言一样他们都有语调,以往的研究表明,英语的基本句子语调一般都是句首高一点,句尾低一点,但是疑问句的句尾语调要比任何句式的句首语调要高。这些英语语调总趋势与汉语基本一致,但是,英语句子的语调只是赵元任先生五度调标的23/33度之间徘徊,而汉语句子中每个音节的声调则有升有降,这对学习汉语的欧美学生来说自然是很大的挑战。更不用说文化等其他方面的跨文化干扰。

(3)、语言与文化孰轻孰重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一个核心和先决条件是交流双方在交流时使用的词语能够准确表达自身的意图,并避免因文化的差异造成双方的误读,但是,这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引起误会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1,对相同词语,相同事物,因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所赋予的含义、感彩不同或者部分不同,在母语和汉语之间作比附,比附导致对汉语理解和使用上产生偏误。

2,留学生已经把握汉语某个词语或某物的意义,但在有时,因为不知道汉文化背景和使用的特殊场合,仍然用原义去理解这个词语或事物,造成冲突。

上面两种情况造成的误读,是究其整体而言的,但是,具体到某个词语、事物上时,其误解主要的是体现在文化含义上,如“狗”,作为客观实体,把它扔进众多动物中,不论哪个国家的人,在正常情况下都会认出这是狗,不会因为“狗”的文化含义不同,就把它当猫,可是,他们对狗的态度却是不尽相同的。

我们再换一个视角,语言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符号系统,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产物,它一定同产生它的文化紧密融合、不可分割。人们在交际中,也并不是单靠词语随意堆砌,英国语言学家尼尔.斯密斯在论及语言交际的基本模式指出,言语交际的基本模式必须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因素:

(1.)一套语言知识(一种语法)

(2.)一套非语言知识和信念(一部百科知识)

(3.)一套推理规则(一种逻辑)。

显然,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就是语言、文化知识和逻辑不断运行的过程。在第二汉语教学中,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跨文化;其次目的是跨文化的交际;最后是不仅仅学习汉语、汉文化知识,还需要把知识转化成实际交际技能。这三个特征也决定了外国学生想学好汉语,同中国人进行交际,单靠掌握“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是不够的,他还必须了解“百科知识”,并知晓“一套推理规则”。

前面阐述了大量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理解差异,但是,我们还得注意,在低水平学生和初级阶段学生,文化教学不宜过分强调,即使在高年级,也不要遇到文化的知识就开始长篇大论,要针对性的讲可能引起交际矛盾的文化,我们不要误以为凡是差异,一定就会引起误读,比方说筷子,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都以筷子为餐具,日本筷子起源于日本本土,头是尖的,设计极为讲究,而中国的筷子是细圆头或不那么尖,欧美国家不用筷子而用刀叉,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这自然是文化差异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差异并不会直接影响交际,引发误会。所以,即使是文化差异,就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揭示直接影响交际、引起误读的那些文化因素上,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的词语都大讲特讲文化含义。

三、结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也再教学法上带来一些问题,如照搬国内教法,不适应当地教育情况等,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在不同国家有效传播汉语,我们必须得重视“国别化”教学。此外,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理清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吴中伟、郭鹏.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姚晓波.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3]洪历建.全球语境下的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篇2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

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重要。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跨文化教育。

一、重视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词汇本身的产生、消亡和新陈代谢,提供了有关文化发展的信息。同时,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化意识会影响词汇的意义。英语中一些句子和词汇不能逐字翻译。它们的真正含义与其文化及背景紧密相关。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挖掘词语的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如英语的星期五是“Friday”,英美人很多都信仰基督教,而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Fridayface”,意指“愁眉苦脸”;“BlackFriday”,意指“灾难的一天”。而星期日“Sunday”,会使人想到耶稣复活、做礼拜、过节,常常有神圣、欢乐等含义。这样,人们就把最漂亮的衣服说成是“Sunday”或“Sundaybest”。没有这样文化背景的汉语词汇“星期五”或“星期日”则没有以上之意。这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中俯拾皆是。从词汇着手,简单明了,成效大,能避免学生望“词”生义的毛病出现。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进行有意识的跨文化教育。

二、重视口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模拟情景,要有所针对地介绍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因素,把语言放到具体的语言背景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语言“鲜活”起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错误。例如:“小+姓”,在汉语里是个亲切的称呼语。但若如此称呼一位美国人,却是极不礼貌的。反过来美国人喜欢用名子称呼对方,以示亲切。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儿子甚至对其父亲直呼其名。但在中国,直呼其名在很多场合则显得不够尊重,孩子直呼其父母之名更是忌讳。别人也会认为这孩子不懂规矩。这是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语义上的差别。

三、重视习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英语正如汉语一样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成语及典故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比如,Dog一词,很多英语初学者听到自己被别人称为aluckydog时,以为自己被称为“狗”而感到很不舒服。因为在我国的文化中,“狗”有奴仆,低贱的追随者之意。其实在英语中,dog是bestfriendofaman,所以有“Loveme,lovemydog”,而aluckydog和“狗”更没有丝毫的联系,很多外国朋友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时,末了总忘不了加上他们的狗的名字,在他们的眼里,狗相当于自己的家庭成员。

四、重视风俗习惯的跨文化教育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而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尤其要注意各民族语言风俗的差异。透过对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感性认识,来了解中西方在节日文化中的异同。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mother'sDay(母亲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重视其他形式的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不但可以在语言教学上进行,而且还可以利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广。例如,在讲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录像;还可以请外籍教师到校任教,鼓励学生与nativespeaker面对面交谈,让外籍教师把自己在中国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告诉学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总之,实践证明,跨文化教育对我们的英语教学。尤其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交际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应当引起重视。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篇3

关键词:文化;文化词;文化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129―03

一、汉语文化词本体研究

(一)文化词的概念界定

何谓“文化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但界定标准尚未统一,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如下:

常敬宇(1995)认为:“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王国安(1996)指出:“文化词指那些直接反映中国独特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词语。”孟子敏(1997)强调:“所谓文化词语,是指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或短语。”杨德峰(1999)提出:“文化词语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词语,或与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词语。”李大农(2000)界定:“文化词既包括反映汉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内容的词语,也包括含有比喻义、象征义、褒贬义及语体色彩的词语。”汲传波(2001)认为:“词的文化义是词义中隐含的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状况、、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心理态势等诸多文化因素的意义。”张慧晶(2003)提出:“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指一个词在指称实物的同时所蕴含的特定民族文化信息。”陈英兰(2006)强调:“文化专有词指一定民族文化所特有的或包含和传递着特殊文化信息的词语。”李晓琪(2007)界定:“文化词语特指那些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能直接从字面上了解其含义,具有固定的文化附加意义的词语。”赵明(2008)认为:“文化意义是社会赋予词或短语的感彩、风格意义、比喻意义、借代意义以及特有的概念意义。”

在众多概念界定中,笔者更倾向于李晓琪的界定方式。我们通过对学者们概念界定的观察,可以明确得出结论,即学者们对“文化”的理解不同导致“文化词”在概念界定时出现分歧。学术界的这一现象为一些学者提供了研究的基础,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者们的概念界定进行了梳理,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如下:

赵明(2009)从“文化意义说”、“文化内容说”和“文化附加义说”等三个角度梳理了以前学者们的概念界定。王海平(2010)认为无法确定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标准是学者们对“文化词语”和“词语的文化意义”概念混淆所导致的。杨建国(2012)从如何看待文化和汉语文化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先前学者的研究,主要借鉴常敬宇、王国安、苏宝荣的观点,以自己的方式界定了汉语文化词。

在学者们的研究述评中,笔者认为赵明的梳理方式较为合理,且具有一定的突破。无论是概念界定还是对这些界定的梳理,都对文化词的相关研究做出了贡献。

(二)文化词的分类标准

学者们对文化词概念界定的不统一,使得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词进行了分类。笔者通过研究,认为以下四位学者的分类较具有代表性。

1.王德春(1990)认为国俗词语可划分为七类:(1)反映中国特有的事物;(2)外语中无现成对应词语;(3)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4)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5)国俗熟语;(6)具有两种以上国俗语义的词语;(7)具有修辞意义的人名。

2.常敬宇(1995)将文化词语划分为十五类:(1)表达辩证观念的词语;(2)表达伦理观念的词语;(3)反映中庸和委婉意识的词语;(4)反映汉民族心态特征的词语;(5)典籍文化词语;(6)宗教文化词语;(7)民俗文化词语;(8)礼俗文化词语;(9)形象词语;(10)象征词语;(11)饮食文化词语;(12)数词;(13)颜色词;(14)人名;(15)地名。

3.王国安(1996)强调文化词应划分为五类:(1)反映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的词语;(2)反映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的词语;(3)表现中国独特的精神文化的词语;(4)表现中国独有的物质文化的词语;(5)表现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词语。

4.李晓琪(2007)根据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将文化词划分为四类:(1)物态文化词;(2)制度文化词;(3)行为文化词;(4)心态文化词。

在学者们对文化词的分类方式中,笔者较认同李晓琪的分类方式。笔者认为文化词中“文化”是关键,因此,从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划分相对应的文化词较为合理。尽管学者们的分类存在差异,但都以汉文化的主要素作为划分标准,这也是目前学术界普遍采用的分类标准。

二、汉外文化词的对比研究

吴利琴(2005)从汉英对比的角度,分析了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历史原因、地理环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吴利琴在此基础上对汉英两种语言民族词汇在词汇构成及词汇意义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文化的角度将汉英词汇在语义层面上划分为四种情况,即语义相等、语义内包、语义交叉和语义空缺。笔者认为吴利琴的汉英对比涵盖范围广泛,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一些学者从翻译的角度对汉外文化词进行了对比研究。谭勇(2003)从文化蕴含的不等值对应性或称半对应性、文化蕴含的非对应性、文化蕴含的零对应又称为词汇空缺对应等三个方面对汉英文化词汇进行对研究。赵明(2008)按照文化意义的对应关系,将汉俄文化词语的关系归纳为三种:同一文化词,不同文化意义;不同文化词,相同或相近文化意义;不同文化词,文化意义也不同。吴元元(2009)认为对等关系、平行关系、全空缺关系、半空缺关系和冲突关系是不同文化中文化词汇内涵意义的五种类型。笔者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认为从翻译的角度研究汉语文化词是具有一定局限的。这要求研究者对两种语言能够熟练运用,否则可能会出现误译现象,从而影响研究所得出的观点结论。

[13]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4]廖长敬.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材中的文化因素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5]马银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物词文化附加义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6]麻慧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7]孟子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c]//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7.

[18]彭君.中荚动物词汇语义对比分析[J].安徽文学,2009(8).

[19]史云波.汉英动物词汇的语义探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2).

[20]谭欣.《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的文化词语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1]谭勇.跨文化交际中词汇文化的盲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11).

[22]王德春.汉语国俗词典[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

[23]王国安.论汉语文化词和文化意义[c]//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24]王婧雯.留学生汉语交际文化词习得情况调查――基于四本教材[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5]吴利琴.第二语言文化词汇的构成与教学[J].山东外语教育,2005(5).

[26]吴元元.文化词汇的内涵意义对比研究与跨文化交际教学[J].科技资讯,2009(20).

[27]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8]张高翔.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29]张慧晶.试论汉语词语的文化附加义[J].汉语学习,2003(3).

[30]张凌波.浅析第二语言教学下的汉语文化词语习得策略――以动物文化词为例[J].当代继续教育,2013(8).

[31]张仕海.汉语文化词习得实证研究――基于汉文化圈与非汉文化圈留学生的比较[J].语言与翻译,2012(4).

[32]张仕海.汉字圈与非汉字圈留学生文化词习得比较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1).

[33]张仕海.中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文化词习得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3).

[34]赵明.对俄汉语文化词教学初探[J].中国海外教育,2008(1).

【35]赵明.汉语文化词语界定研究述评[J].现代语文,2009(4).

[36]赵明.论国际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教学策略[J].国际汉语学报,2013(1).

[37]赵明.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教学[J].中国文字研究,2013(8).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篇4

论文摘要:汉语言中的普通词语虽然很容易对译为外语,但它们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独特意味却在对译时丧失殆尽。汉语言中的普通词语很多都代表着中国式的文化意蕴。本文主要明确了汉语言元素,即汉字的演变,阐明了词语在汉语言文学中的核心地位,并将明月、流水等具有中国式特色普通词语进行分析、剖析其中的中华意蕴。文章最后论述了研究普通词语的中华意蕴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普通词语;中华意蕴;传统文化

中华汉语言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流传至今的珍贵财富,汉语言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体现着我国传统哲学、价值观、审美观等。历史上人口的不断迁移,致使汉语言文化不断扩散,得到推广,发挥着其交际文化的重要作用。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古代汉族人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汉字有其独特的属性结构,古代称之为六书,即发挥着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特点。由此可见,汉字已经不仅仅是单独意义上的符号,更是表情达意的生动图形,体现着我国民族的传统思维及民族心理等。

一、汉语言的文字演变

中华传统文化为汉语言所直接体现,汉语言的字、词、成语、语法等都是汉语言不断成熟发展的文化体现。若想了解汉词语中的中华意蕴,首先要清楚汉语言元素汉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据史料记载,仓颉发明了汉字,远古时期的华夏民族已经可以通过语言来实现相互表达与沟通,接着又融入了手势来帮助语言更好的发展,然而某些抽象事物是难以通过语言或手势来表达的,不久有人提出通过做记号来表述难以表达的事物,后来记号出现得越来越多,发生了混乱,最后想到用独特的图形来表述意思。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汉语言文字也在不断改进,早期的图形进化到了象形字,接着在秦王朝时期,小篆与隶书遍及全国,后来三国时期又出现了楷书,自此汉字就正式确立了其方块形态的模样,之后又历经多朝代的更替,中华民族又创造了行书、草书等多种版本形态的字体,书法也由这其中产生。

二、语言的核心成份是词语

语言需要依托文化而存在,语言与其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记载着民族的物质与精神历史。词语作为语言中的核心成份,在其诞生之时,就已经烙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普通词语作为中华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发挥核心作用的同时,体现着中华多方面文化。丰富多彩的汉语言词语独特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一些词语只有结合文化背景辅以阐释,方可被更好地理解与认识,汉语言词语传递并表露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与文化情调。

中华汉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及思维方式,这也是汉语言迥异与西方语言的重要特征及语用功能。其实在远古时期,人类各民族具有共同的思维模式,只是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民族的原始思维才发生了分化。中华汉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继承着原始思维当中的观物取象、格物致知的观念,进而形成侧重表象的形象思维,即所谓的具象思维。这种思维在看待事物时为一种形象的运动,会不自然地将事物之间进行衔接,进行融会贯通、追求浑然一体、万物合一的境界。这种思维方式既不是脱离物体的纯粹抽象,也不是对物体外在的形象描述,而是一种蕴含情理的方式对待物体特征。最终表现在词语上则是一种重视功能、重视意会的性质特征。汉语词语在表述具体事物方面非常丰富、活跃,然而在说明抽象问题或关系时,缺少西方语言的精确性。

词语和文化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词语是与社会同步发展变化的,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镜象。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汉语言词语也经历着历史的沧桑洗礼,日益积淀更加浓厚,并自不同角度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文化习俗、审美情趣等。自汉语的文化意义入手分类,汉语包括文化词语与普通词语两类,文化词语反映着中国各时期的独特文化、是中国各时期文化的特产,并被保存下来,不断流传及发展。

三、普通词语的传统意蕴

我国汉语言词藻丰富绚烂,其中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发展历史,本文特以“明月”、“流水”这两个普通词语为例展开分析,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意境。

(一)“明月”。月亮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是一个通人性的意象,可以让人怀念远方、牵动乡愁,载入情思,派遣孤独,预示哲理,启发思考等作用。月亮在国人心中具有母性的象征,人们望月心生牵挂之情,这也是和我国早期母系社会的传统遗留有关系。中国古人在长夜不眠之时,举头望月,自然地会生发思念他人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月而惹情思、添愁绪。在古代,人们望月以托相思之情,让月亮化作邮差,表达自己的深切怀念。诗人李白吟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在李白心中发挥了心思相通、聊以慰藉的灵性作用。

不仅如此,明月在古人眼中除了通达人意之外,甚至具有人的品性。苏东坡在《点绛唇》中指出“月可与人同坐晤谈: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我们熟知的《月下独酌》中也提及到明月的人性化特点,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从古至今,明月的出现始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缤纷的意境,从而中秋节,举家团聚,共赏圆月就是在如此一个佳节中,欢聚一堂体验明月带给的美好亲情。明月作为国人钟爱的意象之一,滋养了无数世代人的敏感心灵,哺育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情思。综上所述,在柔美的月色中,蕴含着中国人的乡情、亲情、爱情、友情等,至今表露着国人的各种情感。

(二)“流水”。不管是潺潺的溪流,还是湍急的江河,其不停歇地奔涌前行,给国人一种时光迅速流逝,无法挽回的悲伤情感。流水在空间上以任意的形态展开,好似为匆匆流逝的时间富裕了形象,同时展现了跨越空间的隔阂。流水在中国人心中代表着一种无情、一种逝去。古人诗歌中关于流水的描述,更多透露着分别后的情思或是受阻隔难以相见的哀叹。

流水展现了离别之情或是断肠之苦,宋朝诗人姜夔在《过德清》一诗中唱吟,“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栏杆一点愁”。所描述的哀愁,好似流水似的绵延不绝,伴随着离去而渐远、延伸,同时又随着迟迟的不归而更加与日俱增。唐朝女诗人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中》:“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其中啼血的思念犹如流水一样永恒,因为其遥远渺茫的特点让人更加愁思不绝,肝肠寸断。

国人面对狂澜的汪洋流水,时常感叹自身的渺小,同时心灵为壮阔景观而震颤,自然地产生一种具有悲剧倾向的敬畏情感。人们在怨恨流水无情之时,更多地表露了对自己所处环境被局限的无奈之感,是人们美好理想受到阻碍、挫折之后的沮丧情感流露。通过对流水的无情描述,更深层意义上是表达了自己的有情有意。

除了明月、流水以外,山、树(木)、花等众多普通词语,均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情趣和意味,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成果,每个词语都体现着中华的自然或历史意蕴,汉语言文化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爱护与善用,只有如此,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崇高的地位。

四、研究普通词语的中华意蕴的意义

(一)语言教学意义

我国的语文教学自1949年建国以来,一直在工具性和思想性或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摇摆不定,现在的课程标准虽已明确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具体到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言本身的人文性(含民族性)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容乐观。现在已有不少人论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问题,但多数是关于文章内容的,而从语言本体角度阐述语言的民族性的尚不多见,而从词义的角度论述语言和语言教育的人文性尚属空白。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实际上一直是着眼于工具性,即止步于词典释义,普通词语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意蕴一般很少涉及。从根本上说,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人文性的认识尚未真正把握。

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之一就是词语的感情色彩,而我们的词典却一般不进行这一方面的解释,对普通话词语的民族独特意蕴的进行梳理和解释将开辟一条对外汉语教学的新的词语教学途径,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语言学研究意义

语言学是20世纪以来的“显学”,欧美各国高度重视语言的研究,涌现了诸多语言学流派,其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20世纪以来语言学研究大致经历了语形学(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三个阶段。当代语言学的热点是语用学,而语用学最为关注的是语境。语境概念可以用来解释语言的民族意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诸多学人的共同努力下,“语言美学”的学科形态逐渐显现、清晰,但应该说,语言美学尚处在发展完善中。人们在语言美学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在套用美学的一般概念体系,研究方向多集中在语言的美学观念、语言的美学形态等等,尚不能做到对语言的每一个要素进行美学的分析研究。而从词义的角度进行美学研究尚属空白。

词典是“工具书”,在词义的解释上一般只着眼于词语的工具性解释,这固然方便了语言教学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但也让词语丧失了鲜活的民族情趣,让语言的人文性丧失殆尽。应该运用词义学、语用学、语言哲学、语言美学的最新理论建设一种新的词义解释方法——在工具性解释的基础上兼顾民族文化意蕴的解释。

(三)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意义

自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任务以来,涌现了很多关于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论文、著作,但几乎所有的论述都是着眼于道德观念、理想信念、信仰追求等思想教育层面,很少有人关注语言教育层面,尽管2008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主题定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实际上,按照语言哲学的认识,语言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层面,因此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一个较为迫切的任务。

语言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更多的把语言当做一种工具,虽然也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但实际上注重的是语言所传达的内容,其实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语音、词汇、语法都承载着民族的情感与情趣。语言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篇5

【关键词】理解障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

翻译作为语际交流手段,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转换过程。翻译准确和通顺是检验翻译质量的两个重要标准,正确地理解原文是准确翻译的基础。从翻译中的语际交流过程可以看出,翻译始于理解,落实于表达,即译者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所传达信息意义的基础上,才能用合适的译语将原文的信息意义表达出来,并传达给译语读者。译者的理解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尤为突出。美国翻译理论家e.a.nida所指出的:“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

一、宗教文化

在宗教文化方面,有些词语虽然在汉语英语里都有对应的词汇,但由于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不同,因此,在翻译时必须灵活处理。如“龙”与“dragon”,其表面意义都是一种想象中的爬行动物,但它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英语中的“dragon”是“怪物、魔鬼、凶残”的象征。然而,在中国,龙代表着吉祥、如意、神圣、高贵、权利。“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因此,中国人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直接译成“tohopethatone’ssonwillbecomeadragon”,应意译为“tohopethatone’ssonwillbecomesomebody”,“亚洲四小龙”译成英文时则变成了“fourasiantigers”。

二、地理位置的文化

语言文化离不开人类生活的环境,正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语言渐渐形成,因而各自的文化被赋予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有浓厚的地域风采。

英国是一个海岛,渔业和航海业在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中国传统是内陆文化,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因而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英语很多与水有关,但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对应。例如:allatsea(全在海上,比喻不知所措);hanginthewind(在风中摇摆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三、社会风俗习惯的文化

例如打招呼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areyougoing?Haveyoueaten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问对方:“Haveyoueaten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

四、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文化差异意识,克服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障碍问题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文化差异意识。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克服翻译中产生的理解障碍问题。

2.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翻译的培养。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文化差异翻译中必须加以重视。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克服翻译中产生的理解障碍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文化差异意识,从而在英汉翻译中做到近似原文的翻译。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D.Jin&e.a.nida.ontranslation.ChinatranslationpublishingHouse,1984.

[2]e.a.nida.translatingmeaning.thomasnelsonpublishers,1982.

[3]e.a.nid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4]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英汉翻译[m].外文出版社,2003.

[5]陈宏微,李亚丹.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7]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王欣.纵横:文化与翻译之间[m].外文出版社,1999.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篇6

关键词:语境理论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对语言的运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同时也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所谓语言环境,简而言之,就是语境。语言的内部环境和语言的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语境,其中,语言的内部环境即上下文,指的是交际中为了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所使用的话语结构、表现方式及构成因素,如口语中的前言后语、内部衔接等;语言的外部环境即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情景语境等,它包括诸多因素,如社会政治背景、社会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角色、交际双方的百科知识等。由于所包含内容的宽泛性,目前在学术界仍没有对语境分类的统一标准和广泛共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来看,我们比较赞成将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即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因为这种分类方式在将语境进行了二分这样的传统观念上又加入了“文化语境”这一类别,充分体现出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特点。

随着近些年语用学理论研究的扩展和深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其中,强化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更好地解决了以往对外汉语教学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借助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巧妙的语言环境,以利于留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一些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起到增强留学生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利用上下文语境找出话语所表达的真实含义,使学习者能够准确地掌握词汇意义或整个会话的正确意图。例如“由于今天刮大风,我不会骑自行车,我要步行去学校”,在这个句子中“我不会骑自行车”常被理解为“我没有骑自行车这个能力”,这也是一种正确的、通常意义上的理解。但是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这个意义与“今天刮大风”和“我要步行去学校”不构成语义上的因果关系。所以,由此可以让留学生认识到“我不会骑自行车”在这里的含义是“我不想骑自行车”。再如,将“这种日子我受够了,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和“我们打算选个好日子去领结婚证”,在第一个句子中“日子”的含义是“生活”,而第二个句子中“日子”的含义是“日期、天”,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就会有不同的含义,只有联系上下文语境才能找出词语的正确含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贯穿始终的重点和难点,留学生中文说得是否准确、地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正确地运用词汇,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上下文语境区分一些近义词以及一词多义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在掌握词汇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它的用法及使用的环境,提高运用词汇的能力。

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交际双方、交谈的话题、交谈的正式程度、交谈的方式或媒介等存在于交际活动中的具体因素。培养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情景语境的充分利用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与情景语境相关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师给学生描述一个具体的情景,规定谈话双方的身份,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在对话结束后总结这段对话的主要意思,并表达个人的观点或想法。在情景教学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对整个交际活动产生影响。教师也可以采取变换情景因素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情景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交际过程的变化。这种改变情景因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交际环境的适应力,提高学生对交际场景的辨识度。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设置情境、充分地利用情景语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进入特定的情景之后,更容易对所学的词汇和语法形成深刻的记忆和全面的认识。情景教学是把语言的教学放在交际这个大背景下,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系统的语言知识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社会语境主要包括文化风俗、社会心理、认知方式、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语境”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是语言存在的土壤,文化的差异映射到语言上就会表现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对语言的使用、语义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语境对于正确领悟言语含义、减少语病、语误是一项重要因素,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留学生可以在语言本体教学中学到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相关知识,但是离开了文化语境的教学,就极有可能造成留学生误解对方话语含义,产生了交际困难的情况。例如,外国留学生与一位中国同学对话时说“你穿这条裙子真是太漂亮了”,中国学生回答说“哪里,哪里!”,留学生就会产生疑惑:“哪里?哪里都漂亮!”。这段对话就是由典型的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中国文化中以谦虚为荣,而外国留学生则没有受到过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自然不懂中国学生言语背后的真实含义了。中国式交际偏重于“意会”,属于强交际文化,所以在与熟人见面打招呼时会说“吃饭了吗?”、“去哪儿啊?”,其实说话者并非真正想知道对方有没有吃饭或者对方想要去哪里,这只是一种常见的打招呼的方式,而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对这种现象很难理解。

语言对语境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语境也制约和限制着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语境理论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其在语言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近些年学术界对语境理论的研究愈加深入,将语境理论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语境教学同其他汉语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然、生动的会话环境中习得语言,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自然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淑云.论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

[2] 彭元玲.略论语篇中的语用推理与语境分析 [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

[3] 陈婵娟.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作用[J],语文学刊, 2009.

[4] 李美杰.浅析语境、语境导向与对外汉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篇7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增多,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不断增加,对外汉语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本文旨在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文化融入层面上作一些探讨,以期让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能有所参考,让留学生汉语语言的学习更加有效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和交往与日俱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在不断增长,对外汉语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年3月22日新闻报道,2009年,共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38184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1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中学习。从上面谈到的数据我们得知,在来华学习汉语和文化的外国留学生中,他们的背景知识、学习目标、学习方式都将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界定“文化”一词时说:“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通过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语言的交际过程,语言学家们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语言和文化是双向互动,互为概括的。要想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就必须注重在教学中融人中国文化。

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一)对汉语语言学习的意义

教授语言本身是很重要,但不理解文化含义的语言是苍白的、无用的。文化教学应是一直贯穿于语言教学之中的。让留学生记住一些特定的中国文化现象不难,难就难在要把握汉语语言中的文化含义,并可灵活运用。通过我的教学实践,发现留学生学习汉语最难的是把握相关汉语难词的文化含义,特别是一些生僻词以及成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留学生自己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对学习我们汉语及汉语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了负迁移作用,这种负作用会让留学生对二外,也就是汉语产生误解和误用。这就迫使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融入文化内容,提高留学生的中国文化内容认识。

(二)对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是为双向交流服务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虽然西方文化带来了现代化,但也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文化相结合,才能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改革开放需要我们学习西方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华文明曾经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今后还将为人类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更要注重传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比如,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自然和谐和人与自然协调的理想。它把人、自然、社会融合为一个整体,以道德化标准规范人类行为。而以实现人的最大利益为驱动力的现代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了难以弥补的负面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为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积极的认识前提。再如,1993年,芝加哥《世界伦理宣言》把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作为人类伦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可见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向世界传播,使之发扬光大,造福于全人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人中国文化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异国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不同文化的宽容度。

(三)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意义

语言是世界观的载体,是思想的化身,任何语言都包含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语言是传达信仰、意识、价值观等的基本文化手段。汉语课程蕴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具有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可行性和便利性。因此,对外汉语教学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文学和文化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应该承担起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依墉,在不同文化的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使其对年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更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以利于各种文化的交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方式

(一)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比重

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汉语学习来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内容的比重已成为当务之急。教材选用适当增加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范文。如适当融入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气、习俗、典故等内容,还可增加一些优秀英文文章的经典汉译作品,或从我国权威报刊上摘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另外,还可以从国外现有的各国著作的汉译本中摘选适合大学生学习水平的部分内容进人汉语教材。

(二)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必修或选修的中国文化课程。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许多学生都建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关于中国历史、哲学、文学、民间风俗等课程,至少是提供中华饮食这种类型的文化课程。此外,这种课程也应安排学生用汉语介绍自己国家相似的历史文化,这有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阅读和综合课程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中文报刊以及介绍中国文化的汉语读物;在听力方面,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以及中国之声广播节目是很好的选择。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汉语表达方式方法的积累,又可以使他们对中国当前的国情有所了解。

其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融人,要按照学生的学习层次、文化背景以及掌握汉语的程度,遵循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实用的、适度的教学原则,逐步融人文化内容,以达到合理地进行教学的目的。

中华文化知识的融入,正是为了培养外国留学生实际运用汉语语言的能力。结合我国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情况看,在具体方法上,我们可以采用归纳对比法、同步解释法、多媒体教学法、课堂内的教学与课堂外的引导相结合法、主题讲座法、文化实践法等多种方法来实施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三)提高汉语教师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

建设具有较高中国文化素养的汉语教师队伍,培养“学贯中西”的优秀教师,是当前对外汉语教育的迫切要求。倡导教师在介绍、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学习和研究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学、历史、风俗等内容,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具优势,会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和高度的智慧。作为汉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了解自己的文化,用汉语传授并且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汉语教师除了要大量阅读中国文学作品,还应该阅读优秀的各国著作,这样才能具备广博的双语文化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修养和准确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只有自身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地掌握语言技能。汉语教师在传授中国文化的同时,应有意识地保持甚至提升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修养。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篇8

关键词:中美文化;认知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3-0097-02

一、中美两国在文化认知上存在的差异性

1.中美对“软实力”内涵的认知差异。美国专家认为,软实力包括三个维度,即文化、政治理念和外交政策的吸引力。中国学者将软实力研究的重点落在“文化”层面上,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来自于民众对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认同,具体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2]中国政府已经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到战略的层面上。

2.中美对“软实力普世价值”的认知差异。美国一些专家所推行的普世价值观集中在文化领域,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大众文化,比如好莱坞电影式的娱乐文化、麦当劳肯德基式的生活方式等;二是精英文化,比如传播领域的系列理论、政治层面的制度建设等。而中国学者虽认为“软实力”具有普世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领域,但是认为还包括经济实力,这种普世价值的载体是话语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话语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主要是以流动转移为表现特色,并且可以通过具体的指标进行测量:“文化软实力=政治制度的效率与国内外认同程度”,而后者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比较主要的,具体来说,“国内外认同程度”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国内认同程度,指的是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文化创新能力、国民受教育的水平以及社会道德水准;二是国外认同程度,指的是国际形象、国际文化产品推广力以及国际影响力[3]。

3.中美对“中国软实力现状”的认知差异。美国一些专家对“中国软实力”现状的评价比较悲观,他们认为中国在“软实力”的指标,如“国家凝聚力”、“文化全球普及性”、“国际机构中的作用”等方面比较落后,特别是否认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文化发展成果。而中国专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全球文化吸引力的,目前中美之间在文化领域处于一种“竞合关系”,而非“零和关系”,倡导建立多元化的、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这就否认了美国一些专家的西方霸权中心的观点。

4.中美在意识形态层面和价值观上存在差异。一是美国的“霸权主义”与中国的“以和为贵”,美国文化精神中以自我主义为中心,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多为互利关系,不顾他国利益,强权侵略他国,而中国文化的渊源来自中国几千年来的儒家文化,这决定了中国人非常注重面子,注重尊严,任何有损于面子及集体尊严的事是不可饶恕的;二是美国的独立竞争意识与中国的集体观念,中国文化侧重整体思维,整体思维就是按照整体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世间万物,分析问题总是从事物的总体出发,注重思考整体事物整体功能、复杂关系和运行过程,而不注重事物的内部结构。美国人侧重个体思维方式,它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的要素,逐个地进行研究;三是在也是中美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这2000多个春夏秋冬里,其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人。更深深地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对中国的词汇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成语都是与佛教有关的,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五蕴皆空”,“半路出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这些词语如果单单从字面上来译成的话。会让美国人无法理解。同样,作为美国的主流宗教,基督教也深刻地植入到了美国文化之中,“绝大多数美国人相信的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有的上帝”,“1991年盖洛普民意显示,有一半美国人相信上帝大约在一万年前创造了人。”因此,在美国文化中,“上帝”(god)这个字代替了“佛”在中国的意义,一些习语和谚语也与这个上帝有关.如“godsendsfortunetofools”(傻人有傻福),“godblessyou”(愿上帝保佑你)!

5.非言语交际的差异。中美非言语交际也有很大差异。首先,在中国,我们不善于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亲近,例如拥抱、亲吻。而在美国文化里,父母和儿女之问、兄弟姐妹之间、好友之间,从小到大都没有问断过拥抱和亲吻。其次,在美国,当人们相互交流时,互相注视着对方的眼腈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有句话说:“nevertrustapersonwhocan’tlookyouintheeyes”(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不敢看着你跟睛的人)。但是在中国却不需如此,甚至一些中国人为了表达他们的谦虚或尊敬而故意避免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再次,中关两国人民对于各自的空间距离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多数美国人在交谈时都不愿意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电梯、公交车或火车上,中国人可以容忍互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而美国人却无法忍受这样的身体接触.因此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上面.中国人要比美国人小得多。不仅如此。文化差异也体现在学校里.中生通常必须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以示尊重。而美国学生一般都坐着。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汉语教育者的必备素质,提升国际汉语教育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发展使然

最早提出“跨文化交际”概念的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edwardt.Hall)。1959年,在其出版的著作《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中,霍尔首次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他认为,跨文化交际学科可以解决国际商务活动中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沟通与管理上的冲突。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如果立足于对外汉语专业的需要来界定,国内专家认为跨文化交际是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交往时产生心理距离是自然的,因而文化碰撞、人际鸿沟、交际失误、人际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的,国际汉语教育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务必要突破跨文化交际的瓶颈制约,方能成功地对交际与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活动。

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发展情况看,有学者做了一个统计:2003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是2000万;2004年是2500万;2005年已达3000万;2006年超过3000万;2007年达到了4000万;但从2007年到2011年,年均4000万的数字没有发生变化[4],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停滞不前?有不少专家分析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上的不足成为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升国际汉语教育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必然。

三、克服认知差异性,提升国际汉语教育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树立国际化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态度

国际意识(internationalawareness)“指的是对跨国事务或国际事务的认识和了解,国际意识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或者社会团体在看待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及整个国际形势发展状况时所表现出来的敏锐度、关注度极其了解的深度等。简而言之,国际意识就是是否能够自觉地、迅速地、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5]目前,国际汉语教师应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树立国际化思维方式,具有多元文化意识,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已渐成专家学者的共识。要增强国际意识,必须做到第一,自我“切割”,即暂时搁置在国内使用的观点、角度与方法。第二,积极参与,融入世界语言教学大家庭,认识、了解教学环境、对象,过于强调汉语的特殊性而拒绝与外国同事进行教学上的沟通,对汉语教学有害而无益。第三,主动借鉴,国际汉语教师通常与多国籍、多语种外语教师相处,有机会见识各种类型的语言教学活动与文化传播活动,了解不同的语言教学理念和文化传播特点,在教学进程、学生评估中“左顾右盼”、反观自己也大有益处。

跨文化意识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从事交际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种特定的思维。它需要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思维模式、非语言行为规则、时空观念、礼仪习俗等诸方面打破在相同文化背景下从事交流的思维定势,使其在主观上能够对异质文化获得正确的反应和理解,以保障跨文化间的交流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国际汉语教育者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还要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同时对中国与所在国的文化认知差异、思维方式差异、风俗习惯差异、差异等有清晰认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自然地包容并欣赏学习者的文化特性、,从而达到缓解文化休克带来的巨大冲击,可以减轻精神压力提高工作效能。就更广泛的意义而言,正确的跨文化态度,则可以在教育活动中突破教育瓶颈,促进汉语言文化的广泛传播。

(二)转变观念,丰富内涵,创新教学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单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美国学习汉语的人有疲倦之感。为此,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丰富教学内容。一是在汉语词汇、字句教学中,要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教学的难点并不在于词汇的读音、本义,而在于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说文解字等途径对汉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汉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美语、英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如: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的不对应上。要让学生了解:这是由于不同的民族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而造成的。二是在汉语教学中增加介绍中国独具特色的食文化、庆典习俗文化、自然遗产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娱乐文化、武术文化等等,以吸引美国学习汉语者对汉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达到预期的汉语对外教学与汉语对外交流传播的目的。

同时,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利用游戏、娱乐、文体表演活动,采取开放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进行跨文化交流,引导学生知晓中华民族交际的基本礼仪,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不同的交际氛围和文化氛围;组织开展汉语和中国问题研究等学术活动;推介中国的各类文化产品(如图书及音像制品、传统艺术品、纪念品等),不同文化的学习者展开文化辩论赛,促进文化交流,从而调动汉语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重视对自身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四)培养真诚待人、尊重他人的交往心态,把握平等待人的人际交往基调,养成宽诚待人的做人品格

现代人际关系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中应该遵循主动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正直原则、换位原则。

1.要主动沟通。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美国,有许多汉语教师尽管与人沟通的欲望很强烈,但仍然不得不常常忍受孤独的折磨,他们的友人很少,甚至没有友人,虽然他们同样处于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世界,却仍然无法摆脱心灵的孤寂。要知道,别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国际汉语教师要想赢得美国汉语学员的好感,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起一个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就必须做沟通的始动者,处于主动地位。

2.培养真诚待人、尊重他人的交往心态。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与美国学习汉语者人际交往中,只有以诚实的心境、率真的态度对待,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敞开心扉,真诚交流,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接纳和认同,才能更好地融洽人际关系。一般而言,美国人的性格比较直爽,你在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之后,他是会有所感悟的,是会接纳和理解的。

3.把握平等待人的人际交往基调。现实生活中,人际之间真正要做到平等交往比较困难,特别是汉语教师身在异国他乡,美国人的高傲时不时流露出来,所以国际汉语教育者要克服自卑心理,不要妄自菲薄,自视低人一等。

4.养成宽以待人的做人品格。每个人自尊心都很强,不允许别人冒犯自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时也要学会忍耐。这就要求在人际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恪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训。

5.要多进行换位思考。多站在美国汉语学员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感受他们的感觉如何,知道该如何行事而不会把事情搞砸,这就是换位思考的好处。适当地运用换位思考,可以使沟通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达到沟通的目的,更容易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思想被对方所接受。

综上所述,国际汉语教学主要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学,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要重视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培育提升国际汉语教育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交流与传播,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012年4月13日,搜狐新闻[Z],作者:孙浩杜静

[2]胡惠林:“文化民权: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的战略基础和价值取向”[J],《文化研究》(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11年第6期,第3页.

[3]贾海涛:“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及测评公式”[J],《文化研究》(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11年第7期,第44页.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篇9

关键词:习语;含义;文化差异

一、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每个词汇都有其本身的含义,但是当其出现在特定的富有喻意的句子中时,这些词汇就被赋予了内涵。许力生对内涵的定义是:内涵指的是单词或短语超出其中心含义所具有的附加意义。他认为,人们通过这些附加意义来表达其在特定场合的态度和感受。不论在中英文中,人们都会用不同的动物隐喻表达其情感或描述其行为活动。但是因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异同,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在英语和汉语中有的相近甚至相同,有的则截然不同,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习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

(一)同一动物词语在英汉习语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在英汉习语中,某些动物的文化内涵是相近甚至相同的,这说明文化是相通的,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产生共识,进而产生文化重合现象。

“蛇”在英文和汉语中都是贬义的,暗含狡猾、残忍之义。如英文中的“asnakeinthegrass”指的是暗藏危机,“aserpentin

one’sbosom”意思是姑息养奸。在汉语中,人们用“蛇蝎心肠”来形容心肠狠毒的人,用“佛口蛇心”来比喻说话好听,心肠却极狠毒。在英汉习语中,马的内在含义也很相似。英文会用“likea

horse”来赞扬某人辛勤工作,而中文也会有“马到成功”、“一马当先”等祝福语。“鼠”在汉语中是“怯”的代名词,在英语中也如此。英文中有“astimidasamouse”,汉语中则有“胆小如鼠”,都是用来形容胆子特别小的人。再者,“狼”一贯象征着凶残和贪婪。“crywolf”和“wolfinsheep’sclothing”就是英文中的惯用表达,而汉语中则常说“中山狼”、“狼子野心”、“豺狼当道”等。“狐狸”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狡猾”的代名词,英语中用“ascunningasafox”形容某人很狡猾。汉语中也不乏“狐假虎威”、“进退狐疑”等用狐狸来暗喻狡猾的成语。

(二)同一动物词语在英汉习语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必然会导致人们对一些动物产生不同的认识,这就使得一些动物词

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甚至的相反的文化内涵。

在英汉语中,龙都是虚拟出来的一个形象,但其文化内涵却截然不同。在英语中,龙是

凶猛、邪恶的化身。英语中“dragon’steeth”指的是斗争的根源,而“likeadragon”用来形容残忍凶暴的人,“thegreatdrag

on”指的是恶魔撒旦。可是,在汉语中,龙是神圣而吉祥的象征。在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是最高的权利象征。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用“望子成龙”来表达对儿子成才的美好希冀。狗在西方人眼中是最忠诚的动物。从“thereisnothinglikea

dog’sfidelity”这句英文习语中就可见一斑。他们甚至用狗来暗喻人,如“luckydog”意为幸运儿,“topdog”意为当权者,“gay

dog”意为快乐的人。而汉语中狗的含义却暗含贬义,如“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鱼在中英文中的形象也不同。在英文中,鱼常与贬义词联系在一起,如用“aloosefish”来形容放荡不羁者,用“apoorfish”代指可怜之人。而一个新囚犯则常表达为“afreshfish”。然而,在汉语中,鱼却象征着吉祥。汉字“鱼”和“余”同音,象征着富富有余之意,因此,鱼是中国人春节团圆饭上的必备吉祥菜,喻意为年年有余。

(三)不同动物词语在英汉习语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不同的动物可能具有相似的联想,因此有些不同的动物词汇有时具有相似的。

英语中的“马”和汉语中的“牛”就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英语中的“asstrongasahorse”对应的汉语就是“状得像头牛”。而英语中的“talkhorse”指的就是“吹牛”。此外,英语中还用“will

inghorse”来形容某人全心全意且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孺子牛”。英语中惯用“狮子”来象征力量、权威,而汉语中则常用“虎”来表示。“狮子”在英语中是王者的的代名词,从经典电影《狮子王》中就可以看出狮子在西方人眼中不可侵犯的形象。而在汉语中,老虎才是森林之王。很多英语习语中的狮子一词译为汉语时就是用虎代替的,如“beardthelion”译为虎口拔牙。“putone’sheadinalion’smouth”译为置身虎穴,“a

lionintheway”译为拦路虎等等。

二、英汉习语中动物词语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一)地域环境差异。地域环境差异对于人的生活影响不容小觑,也会使语言使用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在英汉动物习语中就窥见一斑。

航运业和畜牧业是英国两大支柱性产业。众多的海洋、河流及湖泊为期发展航运业提供了极佳的地理条件,因此英国人对水情有独钟,而大量的与动物有关的习语都与航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英国温和的气候和辽阔的平原地形促进了其畜牧业的发展。“allwoolandayardwide”、“looseone’swool”以及“blacksheep”等都是在其畜牧业发展中产生的习语。

中国地域辽阔,三分之二的地区都是山地和高原。而中国又是典型的集约型农业大国,大部分人都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因此中国人对于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而役用为农耕的家畜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牛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汉语中大量的习语都与牛有关,如“汗牛充栋”、“舐犊情深”、“老黄牛”等。

(二)差异。语言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而宗教是中西方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已深深根植于文化之中,并为不同民族的习语提供了丰富的语料。

基督教是西方主要宗教之一,《圣经》是其最为经典的书目之一。很多动物习语也都出自《圣经》中的一些小故事。“Beardalion”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圣经中这样写道“Yourservantused

tokeepsheepforhisfather.andwhentherecamealion…icaught

himbyhisbeardandstruckhimandkilledhim”(456)。“cast

pearlsbeforeswine”也出自《圣经》,意为对牛弹琴。而中国文化深受佛教影响,很多动物习语都含有佛教元素,如“佛口蛇心”、“象牙之塔”等。

(三)价值观差异。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是导致文化差异的又一主要原因。西方是个人主义至上,他们提倡自由、平等、独立,追求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认为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要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集体利益。“Godgives

everybirditsfood,butdoesnotthrowitintothenest”就是一个反映西方“个人”价值观的典型例子。而中国则更崇尚集体主义。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根植于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宗族是中国最初的“集体”。同宗族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不同宗族之间的裙带关系都是人们联系的基础,人们对于本族都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为中国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人多力不单,蚁多能半山”就很好得阐释了我们集体主义的思维模式。

结语:不同语言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通过比较动物词语在英汉习语中的异同,我们不难发现,动物词汇在使用中不仅有其本身的形象,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地域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文化差异都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篇10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非汉语环境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61-02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来华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大批的外国人来中国自费学习汉语。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1998年,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人数已近24万,国内接受留学生的学校也达到300多所。另外,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日渐成熟,全球范围内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也持续升温,特别是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召开以后,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仅表现在海内外汉语学习者的跨越式增长和海外孔子学院的成立,更表现为中国政府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的超强力度。

面对海内外汉语教学规模的高速增长,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现状却远远落后于时代。因此,亟须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一般来说,师资队伍的构成大致可分为三类:任教于国内高等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师、由中国派往海外的汉语教学志愿者和海外本土汉语教师。本文侧重探讨非汉语环境下对外汉语应如何教学。

一汉语环境语言学习与非汉语环境语言学习的差异

1.汉语环境与非汉语环境对所学语言运用的差异

众所周知,语言环境对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有很大的影响。在汉语环境中我们从小学习英语,不仅学习的时间长效果不明显,而且工作后没有机会使用,英语水平退化很快。但不少来到中国的留学生们在中国一年或两年后,对日常的生活用语已运用自如。同样,到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外语水平进步也很大。这并不是说他们到了外国之后,智力有何飞跃,只是生活环境迫使他们不断接受新的语言、新的概念,以便尽快融入环境。学以致用是我们掌握一种新技能、巩固一项新知识的最好途径。

2.汉语环境下与非汉语环境下对语言理解的差异

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把不断学习的新词汇运用到语言中,表述所要表达的情感,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同一个意思,又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选择褒义的还是贬义的或中性的词语,而同一个句子,根据语境和语气的不同,又可表达好几种意思。例如:“你这个坏蛋。”这句话本身的结构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坏蛋”的意思,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如果我们告诉学生,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气说出这句话将会有不同的意思或者在“坏蛋”这个词语之前加上“小”或“大”之类的定语,还可表达一种友好亲昵的感情,学生就比较难以理解。但在汉语环境下学习的学生,通过学习语言,他们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并会进一步加深对这个民族的了解。他们偶尔从街头、从电视上,或从周围普通人的生活中,看到一个大人面带微笑对顽皮的孩子说“你这个小坏蛋”;看到一个姑娘似嗔似笑地用拳头擂一个小伙子,并说“你这个坏蛋”;看到一个大妈怒目指责一个行为不端的人,并咬牙切齿地说“你这个坏蛋”时,他们就非常容易明白“你这个坏蛋”中所包含的多种不同情感,并会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使用。显然,在非汉语环境下学习的学生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让他们深入实际,切身体验和理解这句话。他们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举例,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抽象的概念,一旦到了具体环境中,他们使用这个句子就显得木讷或词不达意。有时候中国人说话还要结合说话人的表情和动作,就是所谓的体态语,往往有时候由于情况的需要,说话人的话语和表情会不一致,但表情语却表达了真正的意思。如邻居的孩子经常夜晚弹琴,搅得邻居们睡不好觉,中国人说话含蓄,批评人的时候就会说:“您家的孩子太用功了,晚上还在练琴。”听话的人结合说话人的语气和表情,就会知道自己的孩子练琴影响了别人的休息。非汉语环境下学习的学生们就不会读懂上面说话人的意思,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就要多进行情境教学训练,使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语言的场合和机会,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使用语言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

3.汉语环境与非汉语环境学生学习动力的差异

语言是一种工具,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必须要过语言关。他们不管在校园还是生活在居民区,都需要和周围的中国人打交道,这就迫使这些留学生必须使用汉语,以便达到沟通的目的。当然,在学习汉语的最初阶段,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的同时,还可通过身体语言或面部表情帮助别人理解他们的意思。但身体语言或面部表情表达意思毕竟有限,因此要轻松自如地表达复杂的意思,语言成了唯一、也是最好的交际工具,这种环境迫使留学生会更自觉地努力学习第二语言。

而非汉语环境下学习汉语的学生,他们有的是华裔子女,学习动机有些是受家庭影响,出于对族裔文化认同感和寻根的需求;有的是非华人家庭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动机是出于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不管背景如何,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汉语环境这种外在的紧迫感使他们必须掌握这门语言,因此他们在学习上需要更多的自觉性,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努力实现目标。

综上所述,与汉语环境下的汉语学习相比,非汉语环境下的汉语学习存在着缺少语言环境、缺少实践机会、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学习方面的不利因素,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消极因素,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非汉语环境下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1.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

由于非汉语环境中学习汉语的学生接触汉语的机会远远少于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因此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注重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交际性原则,多进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言语训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实物、图片、简笔画或录音、录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或干脆以小品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在教学“买东西”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对话形式及内容。在进行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插话或提问,让学生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实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回答,借此达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效果。

2.多种途径加深学生对汉语的理解

我们知道,要彻底理解一句话,不仅要根据句中各成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要通过上下文了解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当这句话通过口头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时,我们还要根据说话人的语气来判断这句话所含的感彩。给非汉语环境下的学生上课时要创设大量的情境进行练习,让学生能结合实际运用语言。但如果我们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掌握课本内容,这对非汉语环境下学习汉语的学生显然很不利。因为脱离了课堂,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使用所学内容,更不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让非汉语环境的学生也能达到在汉语环境下学习汉语的学生的水平,需要对外汉语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当学习新的内容时,我们可以把其中的关键词语提出来进行分析和讲解;可以通过大量的例句告诉学生这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也可以找出这个词语的同义词或近义词,让学生进行替换练习。但在进行替换时,一定要让学生分清为什么有些词语可以进行替换但其意思并不改变,而有些词语尽管意思相同却不能相互替换。汉语中词语与词语间的微小差别,有时会对句子的含义及感彩产生很大的影响。为让学生体验一句话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多次有感情的朗读。在语言学习中,有感情的朗读不但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还可以使学生在相似的语言环境中有更快的反应。非汉语环境下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说机会较少,让他们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或复述显得尤为重要。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3.全方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要学好一门语言,关键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非汉语环境虽然对学生学习汉语有不利的因素,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是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的。首先,汉语教师要制订整体的教学计划;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他们制订学习目标。学生们有了学习目标后就可以按目标进行。例如,短期目标和实施计划可以是每天记几个单词,背诵多少课文、阅读几篇文章等,有了目标和实施计划,学习就有了方向,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其学习兴趣。在语言学习中,词汇很重要但也是比较枯燥的一部分,学生如果死记硬背则很容易遗忘。教师可以把某一方面的词语进行归类,然后创设情境,使这些词语产生一系列的联系以方便学生记忆。如教师在初步讲解人体部位的词汇后,可以马上进行训练,指点自己身体的部位让学生迅速回答。在学习称谓语时,教师可以用做家庭树的形式,让学生把中国的亲属称谓牢牢记住。此外,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汉语角,举办中文歌曲比赛、中文演讲比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增加了他们的语言意识和信心。

参考文献

[1]蔡绿.文化依附矛盾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谈对外汉语教师素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2]刘晶晶.试论对外汉语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