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4:14

中医药文化创新篇1

一、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发展中医事业的需要

由于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冲击.近百年来中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怀疑、改造与肢解。[1]前几年社会上风行一时取消中医的风波与思潮,最直接的说明中医药文化被现代科学用自己的科学标准定义为非科学。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发扬中医文化,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的中医院基本上全是中西医‘结合’医院,从看病诊断、处方用药、住院治疗到疗效检验,都是以西医为主。”很多中医药专家都感到很无奈。很多中医的特色科室收人占医院收人的比率越来越少,十足中医的氛围很难找到,一些中医院中医科室与西医院没有什么区别。透视、化验、B超、Ct、核磁共振等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几乎成了所有中医院的“法宝”。有专家指出,目前有的中医院无论是从中医特色科室的设立、中医疗法的应用,还是中草药的使用上,都还远远不够。全国等级中医医院的药品收人中,中药只占40%,西药则占60%,甚至是三七开。“能用三个手指头看病的中医大夫越来越少了”。[2]中医药文化面临的这样现状,不得不让我们把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到保护民族文化的高度。

2.弘扬中医文化的人文精神,保持和发扬中医学传统本色和优势的需要

中医人文精神,遵循“医乃仁术”的宗旨,但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经济杠杆的巨大作用撬起了医院的经济模式,也撬翻了中医济世救人的仁爱之心,在行医诊疗中违背了中医精神。在当前国家重视中医重归卫生事业公益性,医疗为民的时刻,我们应该保持和发扬中医人的治病救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中医发扬光大,造福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弘扬中医人文精神,仍是中医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然的话,中医学将失足于根本,丧失民族精华。

二、建设中医院中医药文化的实践内容

面对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只有在感悟、理解、传承中弘扬发展好,才能使之永葆生机和活力。中医院文化建设要结合国情、院情根据自己的经济基础,实践创新,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建设活动,使传统中医文化在现代文化中得以传承与提升.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设具有中医药文化氛围的医院环境

医院环境影响患者的心情,有效利用医院建筑结构,环境,主要做好建筑风格,内装修、绿化等到方面的工作,使患者一走进医院就充分感受到中医文化的熏陶。

1.1中医院建筑应具有中国传统风格,如大门可以设计为中国传统的门楼形式,还可以陪衬上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对联,使对联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相结合。院内可以设置李时珍、扁鹊等名医的塑像,院外绿化建成藤式走廊、周围种植宜赏宜药的药材花木,如女贞子、杜仲、芍药等,同时要配石碑做简单介绍,使患者在休息之余能了解中药。

1.2内装修要充分体现中医文化氛围,

首先在文字、图形、颜色、材料的使用上赋予传统的韵律,对整体辅之以一定的编排设计,多使用具有较高文化品味内涵及高度美感的传统文化素材及有关的传统可视艺术图形。[3]其次,利用中医院的资源优势,内部装饰成为传播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场所,在候药区建立中草药标本展示橱窗;在针炙推拿康复区和理疗室周围张贴经络示意图、穴位挂图和有关针炙推拿的古典论述;在医院门诊大厅地面制作阴阳八卦图形。通过文化墙、文化窗、图板等,展示名医肖像、警句、格言,宣传介绍中医知识与养生保健的方法,介绍医院特色、科室特色以及专家特长,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2.加强员工素质掊养及医院制度建设,开展中医药文化软环境建设

在文化建设中,医院发展的诸多要素中职工的素质起决定性作用。职工素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技术文化素质,两者缺一不可,通过给职工进行中医文化教育、宣传使职工了解中医“博爱为怀、和谐为美”、“以文化人、以德载物”、“天人合一、德艺双馨”的文化内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通过提高医术水平,吸引病人。另一方面,医院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政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工作氛围,给人以工作、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使员工自觉满意地为医院建设服务。通过确立科学务实的引才思路、坚持传统师承的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建立中医人才的培养基地.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人才优势。[4]

3.建设中医特色治疗科室

根据医院病源实际情况和社会医疗卫生的需要,开设具有中医特色的科室。加强专病研究,研究治疗专病中药,充分发挥中药在治疗慢性病上的优势,使医院专病有专科,专科有专医,专医有专药,改变中医用西药的现象。

也可以探索按西方“学科群”的管理模式,将相关学科的科室组合在一起成立医疗中心,如将针炙科、按摩科、心脑血科等安排在一起,成立心脑血管治疗中心,发挥中医疗法的综合治疗作用,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4.培养年轻中医药师的中医药文化修养

采用中医“拜师学艺”的方法,发挥名医传帮带的作用,是年轻人能够更快的改变“中学西”的做法,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使中医药文化能够传承,鼓励年轻中医药师搞科研,把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中医药文化创新篇2

目前,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正处于上升中的转型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和组织已经对“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形成共识,近期全国中医药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因此,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握时机,探索中医药现展的新路径成为新的历史选择。在多年承担国家中医药软科学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超前部署,创建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发展的综合配套措施,形成官、产、学、研一体化的中医药创新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为此,在认为中医药具备文化创意产业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和做法,我们提出一个初步的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建设方案,以供参考。

1建园思想

创建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首先要解决对中医药的认识问题,正确把握中医药和现代科技的关系。与以前科技园区的性质不同,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建设应立足于文化创新,确立以文化引领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才能发挥中医药服务现代社会的作用。

1.1中医药产业具备文化创意产业特征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为中医药的现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①中医药的个性化医疗保健和养生康复服务的特色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目前,国内外一般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那些从个体的创造性、个体技艺和才能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其中特别强调基于个人灵感、理念、技艺的创造力,并把个人看作具有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特质来思考。创意产业的上述特点与中医药的医学理念不谋而合,中医的每一次望、闻、问、切和辨证施治都可以看作一次创意,这使得中医药独具特色。②借助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可以建构中医药发展的产业链。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个人创作是集群中创意互动的基础。而目前实施的中医药“六名”战略的基础是“名医”战略。古人认为,“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中医药的“以人为本”不仅表现在理论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实践的各个方面,从而成为首尾一贯的产业链。③按照国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中医药博物馆建设具有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例如,英国政府选定了软件开发、出版、广告、电影和电视、广播、设计、视觉艺术、工艺、博物馆、音乐、流行以及表演艺术等13项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法、美、澳大利亚等国家也与此相仿,选定标准包括就业人数多或参与人数多,产值大或关联效益大、成长潜力大,原创性高或创新性高及附加价值高3个原则。根据中医药的文化特色,我们可以以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创意建设为核心,创造性地发展作为支撑和辅助其功能建设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链。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在“中国制造”面临转型的大格局下,提升“中国创造”的竞争能力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中医药是我国的原创文化与科技,是“中国创造”的集中代表。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的形势来看,中医药现代创新发展的时代机遇正在到来。一方面,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发展能够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意志的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根本改变文化贸易的逆差现状,有力回击当代的文化侵略,而中医药具备这个潜力;另一方面,中医药产业的自身发展也在经历从“科技”到“文化”的转型,在数十年中医药科研难以支撑中医药现展的情况下,文化回归成为必然。只是这种回归不是复古,而是借助一切现代技术手段来表现中医药的精神,从而打破多年来对科技手段的“误用”。

1.2中医药现代化应借鉴文化创意产业促使传统产业成功转型的经验

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以及国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尝试和经验来看,不仅当地政府的协调机制建设非常顺畅,而且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面貌。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政府已经把文化产业扩展为一个全市性的、各个部门联合推动的事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扩大到了各个部门。而从国际经验来看,英国从1997年开始,文化创意产业就已经把文化产业跟所有其他部门都打通了,特别是通过强调广告和设计,很多传统行业的性质和面貌都发生了变化,使得建筑业已不再是传统的建筑业而是建筑设计业,农业则是观光旅游业。文化遗产的整体部门现在也开始纳入到文化产业的范围,形成了通过创意联结上游和下游、打通和带动许多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而整个上游是国家带队,下游的发展趋势则是借助于创新消费的形式,促进大众的消费。因此可以说,协调机制和传统面貌皆因创意而根本改变,这个经验非常值得中医药界借鉴。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和战略问题。利用创造性的活动形成知识产权,依靠知识产权市场化运作去自我就业,这是创意产业最大的特点。创意产业把专业知识和目前已经个性化的高技术文化设备结合起来。有了这个手段,可以自我就业,可以自我开发知识产权,这是创意产业的基础。创意产业的这个特征为中医药的继承、创新、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新经验,特别是在如何通过再创造而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方面开辟了新路径,从而成为国家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战略不可动摇的基础,解决了制约中医药发展最关键的问题。

1.3创建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关键在于配套工程设计和支持

借鉴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和做法发展中医药,或把中医药作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来发展,可以说是个大方向,也是大趋势。以这种新眼光和新思路再来分析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建设问题,其中的关键是既要通过整体设计以表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要通过各种创意使中医药作为具体的载体“活起来”,成为现代人能够直接体验、得益,并在精神上融入个人生活的文化产品和科技产品。只有通过创意改变人们的认知,才能使中医药重新融入现代社会和生活,发挥其不可限量的原始创新潜力。

必须恰当设计与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相一致的配套工程。从某种程度上说,配套工程比主体工程更重要。我们看到,中医药的现展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不是因为中医药本身不现代,而是因为现代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所构成的软环境与中医药不配套。因此,建设适于中医药发展的软环境应当是建设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基础,这是决定创新的非技术性因素。软环境建设包括周边、区域、国家和全球4个层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根据时代精神和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借鉴我国解决民族、文化、宗教和政治问题的大思路,设计和建设能够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大环境。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社区自治”是未来国家宏观管理鼓励发展的大方向。实际上,从中医药的学理和文化精神来看,其关于健康、家庭、社区、国家、天下的治理原则就是建立在“自主发展精神”的基础上。保障中医药行使自主发展权,这是所有中医药标准的基础。只有建立这个基础,当前制约和阻碍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根据以上分析来设计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配套工程,它实际上是一个中医药特区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中医药社区”。在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生共存的当代世界,中医药的独特性必须以“特区”的形式才能充分显现。

1.4放眼全球,着力建设“中医药社区”

从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一个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全球性“文化创意经济社会”正在悄然诞生。因此,建设“中医药社区”是大势所趋。从性质上看,在“社区”内工作、生活和发展的“社员”不分内外,应当具有大致相同的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自觉认识到中医药对自身和全球的健康意义。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文化精神才能通过“现实的人”与现实相应,才能彻底消除“古”与“今”的隔阂,从而使园区成为促进当代创新的活水源头。一旦园区具备了这样的功能,“中医药社区”必然具有示范意义,通过活生生的实践带来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知识的聚集效应,并在“社区”特殊政策的支持和激励下,促进中医药的大发展,重铸中医药的辉煌。

在性质上,中医药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之所以以“社区”来展示内涵,首先是因为社区生活质量是创业园区新经济增长的基础。例如,引起全球关注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科技园吸引并保留人才精英的秘诀在于:一是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社区声誉;二是丰富的经济机会;三是三角科技园自身懂得如何吸引并抓住专业人才。其中生活质量和社区声誉是吸引人才、促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其次是因为中医药的最大潜力表现在改善和提高生命质量上,从社区概念出发将使中医药产业链自成体系,独具一格,消除科技、文化与生活、人性的隔阂。再次是因为中医药的文化特色使得这个园区既是中医药产业的总部基地,同时也是一个中医药主题公园,更是中医药人才同舟共济、开拓进取的大家庭。只有高举文化大旗,才能避免国内同类医药科技园区萎靡不振的遭遇。文化引领中医药科技则生,反之将死,这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本原理。因此,着力打造“中医药社区”是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

2建园机制

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标志着我国中医药创新发展战略的方向性转变。为了保障这种转型的顺利进行,除了继续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之外,更为基础的是加强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应当按照宪法精神给予中医药自主发展权,在保障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合法性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合作共赢局面的形成。

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将意味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创造,从而使中医药产业的从业人员急剧增加,专业界限发生变化,有关管理制度将面对全方位、跨领域、多层次的挑战;而仍然停留在以前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将很难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顺利度过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产业发展转型期,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要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增强促进产业发展的服务意识和职能;另一方面,国家应当逐步增加中医药的开放度,允许社会资源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实现开发主体多元化,在加强宏观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我国主动利用全社会和全球资源发展中医药的能力。

具体到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建设机制,同样面临如何创新的问题。我们看到,在我国长期执行事实上的中西医不并重发展的情况下,中医药传统反而靠非主流的民间发展机制得到保护和继承。由此我们认为,充分发挥中医药民间基层力量的积极性是建设中医药创新体系的关键。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国家善于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采取共建共享的方式,通过给予“民间力量”以“合法名分”,再辅之以相应的管理、投融资、产业发展政策和人才进入政策,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如此则各界奔走,全国感应,齐心协力,促使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平地拔起,既从内心深处激发起各界共同振兴中医药的爱国热情,建立最广泛的中医药统一战线,又通过机制创新,使国家能够引领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开拓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

3文化保障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全民健康保障体系的构建工程。从现有进展来看,有关思路仅限于技术保障、专家参与,存在重大缺陷,没有看到和发挥广大民众的自生力量,没有走群众路线,所以做不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建设将弥补这一缺陷,采取以文化作为基础的整体保障机制,既取之于民,又在更高层次上还之于民,将是一项真正充满活力的民生工程。

4园区功能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应当涵盖祖国优秀文化、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产业孵化、居住生活、对外交流、开发、利用和旅游等内容,是一个起点高、具有超前意识的大文化、大科技工程。鉴于国内有关省市单纯以药物研发为科技园区的主旨,不能承载文化创新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不足,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应当成为大健康社区的示范园区,使之成为创新型城市或创意型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产业链的构建出发来看,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可以成为一个城市新区,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在充分集聚当地内生力量的基础上,有机结合现代健康服务的产业发展,将园区建设成为全球健康高速公路的一个节点,成为地方发展战略的重要或支撑基础。所以,因地制宜,灵活设计,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基本功能。

4.1四位一体功能

所谓四位一体,是指中医医疗、科研、教育(师带徒)、中药生产与销售之四位一体。中医医疗与科研相结合,直接从临床进行科研,总结提高,并带徒培养学生。中医教育以师带徒为主,其徒弟们每年集中几个月在园区的中医学院内系统学习理论。名师的临床、带徒及授课尽可能摄像,留下资料,总结整理。

4.2连锁功能

所谓连锁功能,是指进入园区的名医和公司在有条件时,组建连锁集团,以进入园区的单位为龙头,在全国各地设立连锁服务点,方便患者就近就医或咨询,并在将来把连锁店推向世界。中医不适合建立大医院,连锁店会成为造福13亿人的主要方式。将来在全世界建立连锁店,会使中医药惠及世界人民。

4.3社区自律、中医自治功能

园区可以设立园区中医学会或健康学会,组织医务人员、健康咨询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学习理论,提高医德,甚至实行自律,对不合格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帮助,直至清除出园区,使所有人员都能做到“大医精诚”。

4.4宣传健康新理念功能

2005年6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国际健康峰会上,专家得出的结论是:东方和西方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即都把卫生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治疗上。中医历来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魏慧强教授提出“新世纪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医生做的治疗、保健与养生)与主动(医生指导下患者自身做的治疗、保健与养生)相结合的医学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强调了中医以导引为主的非药物疗法的意义,特别是在医生指导下患者自己进行导引等非药物疗法对自身治疗、保健与养生的意义。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就要宣传这一中医“治未病”和自我养生的健康新理念。

4.5医疗与旅游结合的功能

中国到处都有历史文化遗迹,这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不及。可以说,中国各地都是旅游胜地,尤其是中原地区。西方国家对于多因素疾病以及病毒性疾病束手无策,包括戒毒、艾滋病等。园区可以通过我国旅游公司有意识地组织国外患者到我国旅游,将之引到园区,既可以通过他们宣传中医药文化,也可以借以到海外设点,是为“请进来走出去”。因此,建议首先考虑在历史文化景点多的地区如运城或洛阳试点。

中医药文化创新篇3

[中图分类号]R19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96-01

中医与京剧、书法、武术并称“四大国粹”,中医药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作为基层中医医院可根据群众的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推动中医药的业务不断发展,巩固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成果,掀起中医药事业发展热潮,以利提升中医药业务技术水平,开创中医药工作新的局面,同时造福社会。基层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工作的基础和动力,在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底子簿、基础差、起步晚,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一些难点和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保障,政策引领,明确重点,统筹兼顾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医院须成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挂帅,由专人具体负责,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评审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具体计划和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针对继往进展慢、内容少、投入低、特色差、措施弱等情况,强调“三个重点”,做到“四个坚持”。“三个重点是”:培育医院核心、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优化医院环境形象;“四个坚持”是:一是坚持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二是坚持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努力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现状、人员、资金、设备、程序、范围、方式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四是坚持紧紧围绕医院业务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水平的提高。

2多措并举,扩大宣传,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几千年来人民群众在认识生命、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形成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从实践来看,中医药文化建设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关系到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理解与支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更应当从传承发展中医文化的高度,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中医医院可以结合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下,扩大宣传,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力度,以中医药政策、理论、技术、演变、特色、成果等为内容,院内采取图板、视频、讲座、带教、参观、自学、培训等形式,院外采取城乡义诊、电视专题、知识竞赛、对口支援、理论培训、技术推广、发送资料等形式,丰富内容,形式多样,长期宣教,力求实效。

中医药文化创新篇4

中医与京剧、书法、武术并称“四大国粹”,中医药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作为基层中医医院可根据群众的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推动中医药的业务不断发展,巩固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成果,掀起中医药事业发展热潮,以利提升中医药业务技术水平,开创中医药工作新的局面,同时造福社会。基层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工作的基础和动力,在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底子簿、基础差、起步晚,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一些难点和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保障,政策引领,明确重点,统筹兼顾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医院须成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挂帅,由专人具体负责,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评审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具体计划和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针对继往进展慢、内容少、投入低、特色差、措施弱等情况,强调“三个重点”,做到“四个坚持”。“三个重点是”:培育医院核心、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优化医院环境形象;“四个坚持”是:一是坚持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二是坚持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努力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现状、人员、资金、设备、程序、范围、方式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四是坚持紧紧围绕医院业务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水平的提高。

2多措并举,扩大宣传,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几千年来人民群众在认识生命、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形成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从实践来看,中医药文化建设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关系到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理解与支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更应当从传承发展中医文化的高度,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中医医院可以结合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下,扩大宣传,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力度,以中医药政策、理论、技术、演变、特色、成果等为内容,院内采取图板、视频、讲座、带教、参观、自学、培训等形式,院外采取城乡义诊、电视专题、知识竞赛、对口支援、理论培训、技术推广、发送资料等形式,丰富内容,形式多样,长期宣教,力求实效。

3充分做好三项工作,努力夺取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基层中医医院更加光荣的、艰巨的历史使命,必须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让中医药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为烘托中医氛围,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需长期侧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普遍认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可以概括为“仁、和、精、诚”4个字,即: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可把这些理念融入到医院发展规划、院训、院歌、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员工手册》、医院管理及环境形象建设的方方面面,并以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活动;二是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业务建设。主要是招聘中医药院校毕业生,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创办中医特色学科,鼓励中医传承创新,设立中医发展基金,购置中医诊疗设备等,不断探索和完善诊疗行为、医患关系、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三是在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上注意突出中医药元素,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在院内显着位置布展华佗、李时珍、扁鹊、张仲景等中医药先辈的图像资料、中医名家名言警句、院训、院歌、中医药防病治病图板等,并向群众制发宣传图册资料;在新院建设上可与设计单位一起进行了整体筹划,在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医院标识等方面,以彰显中医药文化为主线。

总之,中医药文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内外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加强组织,统筹协调,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细化要求;同时,基层中医医院应在中医药的文化建设及业务发展上积极发挥龙头作用,扶持、带动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业务的发展,使中医中药的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中医药文化创新篇5

关键词新医改药学创新人才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pharmacyinnovativetalentstrainingSystemResearch

underthenewmedicalReformenvironment

CHenGJinsheng

(medicalCollegeofJiayingUniversity,meizhou,Guangxi514031)

abstractobject:todiscoveranovelroutetotheinnovativepharmaceuticaltalentscultivationsystemunderthecircumstancesofthenewmedicalreform.methods:inthispaper,westudiedtheinnovativepharmaceuticaltalentscultivationunderthecircumstancesofthenewmedicalreformaccordingtotherecentresearchexperiencesoftheauthors.Results:thestudytakeinnovationidea,innovationthoughtandinnovationabilityasthecorepointsofthisstudy,fiveimportantpartsincludingkeyunder-graduatecoursesdesigning,teachingsystemreforming,practiceteachingdesigning,multi-modedesigningofprofessionaleducationandteachingsystemmanagementastheskeletonoftheresearch.meanwhile,problem-basedlearningmethodswerealsoinducedtothisresearch.Conclusion:wediscoveranovelroutetotheinnovativepharmaceuticaltalentscultivationsystemunderthecircumstancesofthenewmedicalreform.

Keywordsthenewmedicalreform;medical;talents;research

1现状及背景

2009年,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即“新医改”,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新医改”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医学、药学高等教育带来了重要发展契机。①②药学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较为普遍,很多综合院校或医科院校均开设有药学本、专科乃至硕、博专业。当前,我国医药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及专业技能要求均呈现动态变化。在“新医改”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形势下,药学高等教育模式如何适应形势的动态要求,建立与“新医改”政策、医药事业社会需求等相适应的药学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构建适合“新医改”及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这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③④

国务院“新医改”文件((中发〔2009〕6号))及相关细则(《“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指出,要创新卫生人才培养使用制度。要深化药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要重视医药职业素质教育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逐步完善药学继续教育制度,加大职业药师、临床药师、全科医生、卫生监督及医院管理人员等“新医改”急需专门人才的培养。允许具备职业药师资格的人员在多个地点执业,进一步深化完善职业药师的注册、备案、考核、评价以及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建立药师管理档案。这无疑对新时期药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养适应新医改形势的医药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国家对高等医药教育提出的目标。⑤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粤发〔2006〕3号)》鼓励新型创新人才培养,这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从高校角度看,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医药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等医药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当前形势下,各医药院校怎样利用各自优势和教育特色,逐步建立与当地医药事业发展阶段和“新医改”实施情况相适应的药学创新人才体系,对我国大多数医药院校来说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⑥⑦

尤其是在“新医改”形势下,如何紧跟时代需求,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转变药学专业教育理念,确立“医药兼通、通识教育,药学服务”原则,将药学教育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及医学伦理教育相结合,结合“新医改”情势,合理设置药学人才的知识体系及框架,以培养与“新医改”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医改中推进医药事业发展,将为新时期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与研究基础。

我国早期的药学本科教育过去一直沿袭前苏联学术化的“专业对口”的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实施,对药学人才的人文素养、职业素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这使得原有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新时期医药事业的发展,主要包括:

1.1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教育面临着专业结构的调整

“新医改”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除全科或专科医生外,同样需要一批既懂得药学知识和卫生属性,又具有临床医学、临床药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背景,还懂得卫生政策学、卫生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事法学等知识的药学复合型人才。这对药学从业人员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有必要调整原有药学培养方案,加强通识教育,重视医药互通,多学科交融,培养适应新医改形势的药学创新人才。

1.2新医改使面向基层社区的医药卫生人才需求大增,但对药学从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方面要求也显著提高

新医改提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提高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在政策引导下,面向基层社区的医药卫生人才需求大增。新医改也首次提出增设“药事服务费”,号召“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这无疑对药学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新医改”形势下,药学从业人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药品的研究开发、药品的配置和调剂,更需要学习掌握必要的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医学伦理学及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提供各项技术服务。

1.3医学院校(系)与新医改互动性明显加强

新医改形势下,医药院校(系)肩负着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神圣的使命。同时还要结合新医改政策,调整药学等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模式,更要发挥自身科研平台优势,为医药卫生技术进步提供根本动力,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政策研究参考;为社会培养一批实用的医药创新人才。

1.4医药人才日益具有“医药兼通”的特点,通识教育亟待强化

自古以来,医药人才就注重将药学技能与临床医学技能相结合,如“药王”孙思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皆是既擅长疾病诊断,又熟悉各种中药材功效的医药大家。近贤陈嘉谟、伍连德亦是精通医理、通晓药性的国医大师。在“新医改”形势下,药学人才培养也要按照“医药兼通”培养方向,着力培养既具有药学知识,又通晓临床基础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同时,药学人才也需探索具有普适性、人文性、医药兼通性的通识教育教育。

2教改实践内容

本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突出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从实践中存在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讨和阐述。基于学科平台课程,遵循多层次教育相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人才质量的总体品质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课堂创新创业理论辅导与社会创业引导相结合等原则,按照“医药兼通、通识教育,药学服务”理念和“新医改”精神,对新型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设计,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2.1按照“新医改要求”整合相关学科,构建学科体系

确立“医药兼通、通识教育,药学服务”原则,构建以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人文通识教育为基础、药剂学、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等药学学科为核心、分子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学科为前沿的基于学科的平台课程。结合“新医改”形势,按照“医药兼通”原则,在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大类的课程的精细设计,重新规划调整各模块核心课程;构建以各模块单元为基础的的教学体系,并采取一定灵活弹性学习模式,打破课程教学的一些旧有模式,尤其注重与“新医改”形势相结合,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构建药学学专业学科教学体系。按照“医药兼通、通识教育,药学服务”新医改理念,在新教学体系内要设立一定比例的选修课程(如一些前沿课程、艺术人文课程、临床专业课程等),还要允许学生跨专业甚至跨年级选课,深化学分制改革,鼓励学生学习双学位,逐步建立鼓励创新、适合“新医改”形势和社会需求的学生个性化人才培养新方案。

2.2按照“新医改”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按照“新医改”形势下药学创新教育的要求,倾力打造药学精品课程,加强特色课程的构建与创新;因人而异,积极实施个性化教育,根据各学生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结合各医药院校自身特点实施教学改革,创新教师指点方式,改变原有填鸭式和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鼓励引导式、互动式、问题式教学,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药增加药学及临床实践教学的内容在所有教学中的比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综合性实验,尤其是学生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要积极把学生带出校园,鼓励与制药企业、科研机构、疗养院、社区卫生院、大型医院等联合构建教育实践基地,尤其让学生尽早适应“新医改政策”,适当采取一定比例的双语教学,拓展学生视野。

按照“新医改”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积极采用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加强“pBL”(problem-BasedLearning,也称问题式学习)教学新模式引入力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文献检索、独立设计实验、团队协作等完成相关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师则转变角色,主要起着引导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可获得极大的提高,并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素质。

2.3按照“新医改”理念,鼓励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分阶段构建多模式的药学教育体系

“新医改”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技能,能多学科融汇贯通,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体系设计中予以考虑,并日益重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如药品开发、药品营销、卫生管理、临床技能等)技能相结合。各医药院校学生新生入学后,可按学科大类别进行招生,第二、第三年鼓励学生按照兴趣自主选择专业,从制度上允许学生辅修双学位。在高年级阶段,积极实施开放式教学,鼓励教师将优秀的科研课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尽早接触到实践内容;同时,要加大各实验室,尤其是各医药院校最好的实验室开放水平和开放范围,学生可以利用平时甚至是晚上、周末空余实践在实验室自主开展各项实验,培养自主思考及自主创新能力。

2.4按照“新医改”理念,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新型药学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要通过为新型创新人才在学籍管理中开设特殊通道、在选课上提供最大的自由度、从制度上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新教师导师制,逐步建立严肃严格的教师培育机制,倡导创新教育,适当允许一定比例的教师淘汰或增补,明确“教授”、临床主治大夫、临床药师、高级实验师及校外资深专家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让学生接受最优质教学资源,要全面铺开“学生评教”模式,让学生资助评价各授课教师的授课质量,对各学期排名最后的若干名教师给予调岗或暂停教学安排,努力创建适应“新医改”形势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3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率先在地方医科院校(系)中提出创建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创建“零距离”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的构想和实施,突破了产学研结合的空间瓶颈,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深入生产实践现场,有助于学习的深化和转化,给创新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2)提出分阶段设计多模式的专业教育体系,在“新医改”形势下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糅合不同层次人才,建立了多学科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3)率先在地方医科院校(系)中提出“pBL”教学方法,引领了药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总之,本文结合长期教学实践,以新医改形势下新型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着眼点,探讨医科院校(系)中适应新医改形势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及未来发展之路,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将改革思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期走出一条新的人才培养之路。

注释

①黄敏,龙泉.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经济师,2010.10:226-227.

②张旺凡,汪友容.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8.

③陶秋贤.新医改环境下对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探讨.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17-618.

④phillipwR.educationreformandequitableexcellence:theKentuckyexperiment,apublicationofthekentuckylone-teampolicyresearchcenter,2000.7(2):1-12.

⑤赵云,吴琪俊.新医改政策推动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变动分析.卫生软科学,2009.5:526-528.

中医药文化创新篇6

关键词:Swot法中医药科技创新现状

应用Swot法重点分析影响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内部、外部因素,系统阐析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优势分析(S)

1.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逐步健全。随着“健康中国”、“健康甘肃”战略的实施和《中医药法》、《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甘肃省“十三五”时期中医药发展规划等颁布实施,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保障措施逐步健全。

2.中医药科技创新需求日渐增长。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激发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迫切需要释放中医药科技创新服务健康的潜力和活力。当前,加快卫生体制改革,满足群众简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加快中医药的科技创新,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

3.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力度持续增大。目前,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力度持续增大。2014年,全省中医从业人员达到9914人,占全省卫生人员的19%,同时,中药医务人员获得了更多的进修、培训等受教育机会。

4.中医药医疗机构与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甘肃省中医药医疗机构与设备数量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i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医疗机构相应增加,从事中医药服务的人员随之上升(含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由于设备经费投入较大,省市两级中医药医疗设备相对齐全。

5.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甘肃省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甘肃省获批省部级以上中医药科研项目521项,争取科研经费1.4亿元。省级投入1043万元,资助科研课题412项。取得中医药授权专利37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1项。评选出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150项。

二、劣势分析(w)

1.中医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甘肃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全省中医医院普遍存在投入少、欠账多、规模小、设备不齐全、功能不配套、基础建设、人才培养、设备更新等缺乏资金。虽然当地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力度仍然偏小,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2.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不完善。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绝大多数市州缺乏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甘肃各级政府出台了有利于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诸多政策法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市县仍然没有实施。

3.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质量偏低。目前,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质量偏低,主要表现在学历层次低、职称比例不合理等方面。由于进修培训数量有限,补充专业人员数量较少且相关科技人员素质偏低,能力有限,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能力不够。

4.中医药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甘肃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中药产业集中度低、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不能满足当前健康需求,这些因素制约着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三、机会分析(0)

1.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是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条件。甘肃不仅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也是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例如,甘肃庆城是岐伯故里,甘肃灵台是皇甫谧故里(针灸文化发祥地),敦煌医学。历经千年,在甘肃留下了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造就了许多优秀名医,这些医学典籍为中医药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2.中医药科技创新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甘肃农村和中小城市的基层群众看病时,普遍选择中医。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甘肃就建成了省级中医药医疗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又建成甘肃省中医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药专业人才。除此之外,甘肃还出现了许多中医制药企业,其中兰州佛慈药业更是闻名中外。而全省乡镇卫生院也更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疾病,向老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等理念也被老百姓普遍理解和接受,这无疑是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良好的社会基础。

3.《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使中医药科技创新具有更高层次的法律保障。201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专门条款规定中医药科技创新等内容,这为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法律保障。此外,还有国务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甘肃省人大和省政府颁布实施的涵盖中医药科技创新等内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中医药文化创新篇7

关键词:和谐管理医药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互动关系

医药产业作为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行业,相比其他产业尤其需要专利的保护,对其依赖性更强。因此在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开发阶段、生产开发阶段、市场开发阶段中,融入专利机制的内涵,建立起二者之间良性的和谐互动,对医药企业更好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文章针对二者间存在的问题,运用和谐管理理论对现有系统进行优化,以期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制度间和谐互动,进而促进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1.存在的问题

1.1现行专利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不足

自1978年7月到1985年4月1日,历时7年有余,我国的《专利法》正式诞生。之后为履行承诺(1992)、顺应世界贸易组织需要(2000)及进一步完善(2008)专利法经历了三次修正,现行应用的专利法是2008年12月通过的第三次修正案[1]。我国的专利法为配合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政策虽历经三次修正,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我国专利制度建立较晚,难免会存在着一些需要长期消化和弥补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我国现行专利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不足的重要原因。

1.2医药企业缺乏有效的专利管理机制和方法,运用专利权利能力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医药企业没有制订适应国际大环境的专利战略,在新药研发过程中更是缺乏专利管理,专利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一是医药企业专利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专利管理方面的基本制度;二是医药企业的专利意识薄弱。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缺乏统筹全局的专利管理思想,对专利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三是医药企业运用专利权利的能力较低。在新药研发中既不懂得如何避免侵权,也不知利用专利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于医药企业如何运用专利战略来参与市场竞争,更是很多企业领导层没有考虑过的。

1.3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低、创新专利流失严重

由于我国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加之专利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医药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盲目跟风,使得开发出的一些技术创新成果没有发挥其效益,造成效益流失。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50%左右,如英国的专利实施率50%左右,日本52%,而我国却只维持在10%-20%之间[2-3]。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取得部级科技成果3万多项,但只有1万多项发明专利申请被受理,其他成果由于没有进行专利保护,被无偿地“奉献”给了世界,专利流失严重[4]。

2.基于和谐管理理论构建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和谐互动关系

和谐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其基本思想在于,如何使得各个子系统中形成一种和谐状态,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目的。系统和谐性反映了系统能在多大程度上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并达到产出最大化目的的结构状态。按“和谐”的范围分,可以分为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两大部分。[5]就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互动关系而言,二者之间要能达到和谐的互动状态,要以相互促进共同为医药企业的整体利益服务,则就有必要在完善外部和谐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优化医药企业内部和谐管理体系。

2.1外部和谐文化生态环境的建立

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之间存在的外部和谐性缺失问题,主要是因为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科技政策不健全、社会大众专利意识薄弱、外部相关的信息渠道不畅等。因此,首要措施还是要从外部和谐机制的建立入手,以保障二者和谐互动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1.1加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对医药技术创新的激励和扶持措施

一方面,政府在制订医药产业科技发展规划中应强调并凸现专利的重要地位,并且要为医药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与专利机制运行做好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如,通过设立专利奖励专项基金,对其申报专利给予奖励,以此激励医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要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保护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建立提供专利相关综合的中介机构,为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专利申请创造便利;政府通过利用网络化等手段搭建技术创新专利成果交易平台,为大学、科研院所、医药企业间创造沟通合作的机会,从而促进彼此间的合作交流,使技术创新的专利成果实现其价值。

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快建立促进二者有机结合的良性机制,使医药企业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部门、专利部门之间通力配合,将专利信息工作贯穿于医药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专利信息在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要协调好与相关专利法律、法规间的关系,明确专利政策的激励作用,形成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政策体系。

2.1.2全面提高公众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医药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必须使社会大众特别是各级政府官员和医药企业意识到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医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的意识。如,政府可通过举办“知识产权进企业、社区、大学、科研院所”的活动,宣传知识产权(专利)的相关知识,使大众意识到知识产权(专利)的重要性;另外,在全社会提倡创新,营造全社会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专利)的良好氛围;对于医药企业的管理者和研发人员,要加强专利知识培训,使其将技术创新和专利意识融入到企业的管理、研发、营销当中,进而形成企业的特有创新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在进行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1.3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推动医药企业整体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水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技术合作成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因此,医药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其外部创新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如在医药企业技术创新中,要与各科研院所及各企业间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尤其是针对一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要通过联合攻关的形式产生专利成果。医药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联盟,可以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部门要制订相关扶持政策,来激励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创新,其产生的技术创新成果要与医药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以此提高专利技术的转化率,使技术创新成果价值最大化,进而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进程。

2.2健全医药企业内部和谐管理系统

有了外部和谐环境的保障,医药企业还需优化自身,使影响二者间互动的内外部环境同时协调,达到和谐互动的最佳状态。建立二者间和谐互动的内部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建立健全医药企业专利相关管理体系

首先,医药企业要设立专门负责本企业专利管理的部门[6]。其次,医药企业要制订相关的专利管理制度来促进其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在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可以以其进行技术创新的任务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专利检索制度、技术专利学习制度,以此形成知识累积和资源共享的氛围,从而提高医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在专利相关制度的实施方面,要在保证发明人利益的前提下,激励其继续进行技术创新,逐步实现创新成果在医药企业的内部无偿转让与应用;另外,医药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时,要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或进行中间试验,以此来提高医药企业的专利实施率。

2.2.2加强医药技术创新中的科研投入,增加技术创新专利实施的资金投入力度

在加强医药技术创新中的科研投入方面,即可以通过企业重组或企业融资等方式,也可利用民间资本、风险投资等方式来加大医药企业进行创新研发的投入,使医药技术创新更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成果,并辅以专利策略加以保护。对于加大专利实施经费方面,医药企业要通过建立专利实施基金的方式,对专利做进一步的技术开发,从而使专利技术转化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此外,医药企业通过科技研发产生的专利成果,应该加大有关专利申请、审查、等费用的投入,以确保医药企业开展的专利工作和实施的专利战略顺利进行。

2.2.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培育以创新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首先,医药企业可以对现有的研发人员和专利管理人员,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专利知识培训和指导,即请知识产权(专利)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医药企业研发人员、技术人员、专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指导,帮助医药相关领域的企业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其次,采取“走出去”的策略,即加强与科研院所及国家政府部门的合作,将医药企业的科研人员和专利管理人员定期送出去进行系统培训;另外,要充分利用大学、科研机构的教育资源,加大医药企业科技人员和专利人才的引进力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三是医药企业建设要以培育和推动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促使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产生,从而使专利机制的实施深入人心,保证医药企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鲍薇.国内企业在专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n].学习时报,2012-03-26.

[2]周喜安,蔡萍.着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n].经济日报,2003-02-10.

[3]张雪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方式[n].经济日报,2002-12-04.

[4]云利珍.外来“专利覆盖”之忧[n].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0-04-11.

中医药文化创新篇8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中医药人才培养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中原经济区建设”专项课题:“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医药产业是一个系统的产业链条,包含中药种植、加工、制造、新品研发、人才培养教育、医疗和养生保健、医用器械、商品流通、文化产业等环节。中医药产业各个链条的生产和发展都离不开中医药人才,人才培养教育既是中医药产业链条中的一项,又是整个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中医药人才培养对中医药产业的盛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视角去探析中医药人才培养问题。

1、中医药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中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药材种植面积已初具规模。但中医药产业目前面临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如:中药企业缺乏名牌产品及名牌企业、国内市场的高端领域被进口或合资产品占据、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中药资源的无序过度开发、国外教育机构抢占国际中医药人才市场等等。近年来,世界医药保健发展潮流对养生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大、国际市场中药需求旺盛、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等等,使中医药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自2006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意见。2011年,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提升中医药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这使中医药产业发展将面临巨大机遇,为提升我国中医药产业规模和技术、增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2、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没有中医药教育,就没有中医药人才,没有中医药人才,就谈不上中医药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才能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的发展。

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模式是师带徒教育。此模式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等教育起源于1951年国家相继建立的17所中医进修学校,这成为新中国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雏形。1956年,国家建立了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4所中医学院,这标志着中医教育正式步入国家高等国民教育轨道。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6所,其中中医药大学11所,中医药学院14所,中医药专业在校生总数460939人。全国高等西医药院校中,中医药专业在校生总数57364人,全国高等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35174人,这些在校生包括统招博士、硕士、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和网络本专科生。这些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药人才,他们拥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科研力量,在中医药领域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3、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教育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也对新时期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也对中医药教育体制、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3.1、中医教育模式西医化

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建立起来的模式,这种模式西医化的特点表现在:①教学方面:安排了大量的西医学课程。以往中医药学生学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理论,而目前中西医课程比例最先是8∶2,渐而达到7∶3和6∶4,西医占的比例渐高,用西医理论诠释中医理论的内容越来越多,中医传统文化的课程越来越少,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联系未能很好体现,中医药特色很难得到传承;②科研方面:对中医药的研究多采用实验研究、动物模型、还原分析、客观标准、定量数据等方法,通过植物化学研究提取有效成分的思路成为主流,中药药性的丰富内涵被“据效而用”的线性思维所代替,用中医理论指导中药治疗的思维源头被截断;③实践方面:照搬前苏联的基础、临床和实习三段式西医学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被分割为几个阶段。传统中医药教学都是边学习边实践边积累,但在现在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学校更重视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严重脱节。④培养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学术特点。本科生阶段重理论,研究生阶段重实验、重论文。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动手能力弱,创新意识差,缺乏学术流派特点。

3.2、专业设置偏离市场需求

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要有中医药基础研究和临床专业人才外,还应该有既能掌握中医药专业知识又能适应中医药产业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在中药材种植、加工、制造、中医养生保健、医用器械、中医文化、中药商业流通等众多领域发展的需要。他们必须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管理学理论,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及获取知识的能力。现行专业设置过于集中于中医药专业,而外语、法律、管理、营销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大,导致学生的专业性太强,知识面太窄,就业面不宽。一部分毕业后从事医疗器械和药品商业流行业的人才,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才能适应市场,中医药产业化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尤其匮乏。

中医药文化创新篇9

中医药的理论和辨证诊治方法以及医疗保健模式符合未来医学发展趋势,显示出其独特而旺盛的生命力。为此,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共服务平台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保障服务能力,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探讨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开展人性化的中医药知识服务,是构建我国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研究的必然。

1平台的环境氛围与服务群体

1.1良好的环境氛围

整合应用已经成为未来中医药文献信息的主流趋势。要把握这个趋势,更好地建设中医药信息网络,为和谐社会服务。中医药文献应该以一种直观的方式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以人为本”的多元信息应用整合。通过整合改变以往网络分散、条块分隔的状况,将科研、医药、临床、教学资源等多种多样的沟通形式被集成于单一平台之上,资源共享,技术共享,标准共享,成果共享,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帮助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人士实现中医药信息商务的大提速。同时,通过构建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人性化的知识服务,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建良好的环境氛围。

1.2中医药服务群体

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直接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我国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积极探索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中医药知识化服务这一目标。使之达到以全国各省、市、县三级中医医疗机构为主体,农村、街道和社区中医药服务为基础,民营中医医疗单位为补充的覆盖全国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群体,基本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对中医药知识服务的需求。让人们真正体会到中医关于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以及关于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一体的综合防治理念、方法和手段。

2平台的框架构建与组织模式

2.1框架结构

平台框架结构是由各个单独事物共同遵循统一的原则、标准、规定,打破原来的界限,形成有机的统一体。是将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为用户提供条理化的信息服务,为后续信息的管理与使用提供规范,从而实现信息的增值利用,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空间范围和基于知识内容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提示。并为探索形成“依靠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中挖掘创新源泉”的科研与服务互动的新机制,为受益大众群体提供最便捷的求知途径。

平台的框架搭建整合可涵盖以下4个方面。①数据整合:数据标准、主题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基于语义的全局数据视图。②应用整合:使用统一用户认证、统一的数据交换、使用门户实现应用集成。③内容整合:信息规划、信息导航、统一搜索、信息专题、信息门户。④流程整合:统一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流程、统一数据存储管理、统一数据访问和调用接口。

2.2服务内容

平台的服务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医之窗:医政导向、法律法规、热点关注、知识产权、医德文明、中医史话、杏林逸闻、医药典故、民族医药、远程教育等。②歧黄医苑:百家论坛、名师讲座、前沿学科、创新机制、实用信息、技术指导、经典探微、疑难解惑、典型案例、优生优育等。③科普文献:养生保健、中华饮食、美容美体、针灸技法、气功按摩、长寿健身、食疗药疗、偏方验方、四季起居、心理驿站等。④媒体影像:名医简介、名院介绍、特色专科、医患互动、未病预防、中基培训、卫生百科、健康人生、中草药箱、家庭医生等。

2.3组织模式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是全国中医药文献收藏最多最全的单位之一,故可以此馆的调研数据模式为基础,对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图书馆的现状、服务内容以及网络运行情况进行调研,为建立和完善独具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作出新的尝试,为领导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和建议。积极探索完善中医药科技公共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同时探讨图书馆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如何开展无差异的中医药信息服务。通过第一手调研数据的整合,筛选出更适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台的建设方案,做出可行性报告。

3平台的信息调研与系统整合

3.1文献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中医药文献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医学未能充分吸收近代科学的成果而始终保持着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相对于现代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普及水平的快速提高显得发展缓慢,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生活条件下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我国的中医药信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呈现出“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的状况。

此外,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盲目性,由于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发展速度,缺少全局考虑和科学论证,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软件与数据库的制作缺乏深入细致的用户需求分析,在研发流程上存有一定的缺陷,特别是部分图书馆的硬件设备远没有达到中心城市的标准,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克服,诸如网络流量的智能管理与多链路优化,效率、访问速度的要求以及网络系统本身的问题,离整合公共服务平台差距甚远。

3.2文献资源普查

在我国,由于现存体制的限制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够均衡,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在内的各高等院校图书馆,大批极为丰富而又宝贵的知识财富还停留在纸质文献里,其利用率仅在千分之几。虽然有些图书馆整理了部分文献和建立了局域网,但都只能是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规划、整理和开发利用,没有从实质上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整体。全国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都没有真正对社会开放,面向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上是一个空白。为此,搞好资源普查,调研全国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结构、种类、数量、规模,是构建当今公共服务平台的前提条件。

3.3网络管理调研

由于地域与环境不同,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在开发、管理、运行、计算机硬件设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摸清各馆研发力量的薄弱程度,有哪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公共服务软件开发和数据库建设模式、研发流程是否完整,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是否符合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整合统一的要求,将会有利于加快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进程。

3.4规范基础数据

建立全国中医药文献信息系统平台,其整合的首要任务是规范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包括业务基础学科数据库(科研、临床、教学)、中医药典籍、科普讲座、影视图片、名医名家、医案医话、民国书刊以及针灸推拿、美容保健、药膳食疗等各种纷繁复杂的现代文献数据库。在统一规划和相应条约的保障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离散的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实现对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及其高效利用。

3.5整合信息平台

在中医药信息数字化虚拟服务系统的建立中,系统的用户认证、安全、同步及处理机制环节容易出现技术障碍,信息交换部分尤其如此。其次,也是难度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体系统的设计和架构。各馆所处省市、地区不同,他们要跟不同的厂商、不同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打交道,网络系统的制作会有一些局限性。应将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统一到一个可用接口。

3.6技术整合创新

信息技术在中医药文献中的运用有一个创新问题。我们要思考这种创新是否更加有利于读者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三维领域更好的发展。这应该是我们进行信息技术整合最基本的切入点。即:从文献内容上,信息技术应有助于文献内容的丰富、完善,能够体现社会和时展的特征,贴近读者的现代生活,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拓展读者的认识领域;从技术结构上,图书馆专职工作者应凭借信息技术探索适合读者学习的阅读模式,提高阅读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读者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从知识互动方面,信息技术应帮助读者有着更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4平台的现实需求与支撑力度

4.1团队协作

建立一支由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整合领导团队。在信息系统整合之前,由专职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参与,具体针对图书馆专职工作人员在信息技术与文献整合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和难点问题,从理论指导、程序设计和操作实践三个层面进行专题培训与行动研讨。在此方针指导下,各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的知识载体,相互学习他人先进的创新理念,研发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4.2网络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已经具备了提供统一的网络承载、信息交换、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等能力。借助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的支持,构建我国中医药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可以集中使用资源,减少“技术高消费”及“信息孤岛”现象,也可以实现全国各地区中医药机构的联网,加快各地区部门的横向和纵向网络的整合过程,有助于推动各图书馆之间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4.3财政投入

国家创新体系包括民族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科技创新体系。现代科技已经跃居强势地位,在许多情况下成为“科技”的唯一代言者;民族科技则由于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很难跻身于主流态势或主导地位。这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严重缺憾。民族科技的振兴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已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应把民族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科技创新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构建中医药公共服务列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统筹安排,重点支持。加大对中医药科技经费的投入,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和国际合作资金,形成支持中医药公共服务创新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整体推进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4.4人才培养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注重中医药信息人才的培养与合理利用,强化管理。针对目前我国中医药信息人才稀缺的状况,将分散在隶属于不同科研部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院所科室及行政管理部门中有一技之长的中医药信息人才在不同的层面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实体,让他们专职或兼职为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

4.5机制创新

构建我国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以科普知识载体为主的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工程。建议坚持以“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大众受益”为目标,既注重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又注重科技创新链条的完整性,以增量激活存量,以开放避免重复,以机制促进共享,整合遍布于全国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展和培育信息员队伍。利用公共服务平台为契机,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服务机制上,由政府主导向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运营机制转变;二是服务内容上,由单向、片面的“技术灌输式”的信息服务向双向、全方位的“需求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转变;三是服务方式上,由中医药科技人员服务大众和受益群体相互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尊重大众,感情上贴近大众,行动上深入大众,工作上依靠大众,切实解决受益大众最需要、最关心、最现实的中医药知识的基本公共需求,让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中真正发挥其特有的核心支撑力和推动力。

5结语

当前,各中医药院校、各地区科研部门已经从信息门户、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等方面为实现网络对整个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和应用的汇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定将给中医药事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进我国中医药医疗保健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

3.3网络管理调研

由于地域与环境不同,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在开发、管理、运行、计算机硬件设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摸清各馆研发力量的薄弱程度,有哪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公共服务软件开发和数据库建设模式、研发流程是否完整,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是否符合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整合统一的要求,将会有利于加快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进程。

3.4规范基础数据

建立全国中医药文献信息系统平台,其整合的首要任务是规范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包括业务基础学科数据库(科研、临床、教学)、中医药典籍、科普讲座、影视图片、名医名家、医案医话、民国书刊以及针灸推拿、美容保健、药膳食疗等各种纷繁复杂的现代文献数据库。在统一规划和相应条约的保障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离散的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实现对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及其高效利用。

3.5整合信息平台

在中医药信息数字化虚拟服务系统的建立中,系统的用户认证、安全、同步及处理机制环节容易出现技术障碍,信息交换部分尤其如此。其次,也是难度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体系统的设计和架构。各馆所处省市、地区不同,他们要跟不同的厂商、不同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打交道,网络系统的制作会有一些局限性。应将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统一到一个可用接口。

3.6技术整合创新

信息技术在中医药文献中的运用有一个创新问题。我们要思考这种创新是否更加有利于读者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三维领域更好的发展。这应该是我们进行信息技术整合最基本的切入点。即:从文献内容上,信息技术应有助于文献内容的丰富、完善,能够体现社会和时展的特征,贴近读者的现代生活,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拓展读者的认识领域;从技术结构上,图书馆专职工作者应凭借信息技术探索适合读者学习的阅读模式,提高阅读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读者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从知识互动方面,信息技术应帮助读者有着更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4平台的现实需求与支撑力度

4.1团队协作

建立一支由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整合领导团队。在信息系统整合之前,由专职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参与,具体针对图书馆专职工作人员在信息技术与文献整合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和难点问题,从理论指导、程序设计和操作实践三个层面进行专题培训与行动研讨。在此方针指导下,各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的知识载体,相互学习他人先进的创新理念,研发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4.2网络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已经具备了提供统一的网络承载、信息交换、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等能力。借助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的支持,构建我国中医药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可以集中使用资源,减少“技术高消费”及“信息孤岛”现象,也可以实现全国各地区中医药机构的联网,加快各地区部门的横向和纵向网络的整合过程,有助于推动各图书馆之间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4.3财政投入

国家创新体系包括民族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科技创新体系。现代科技已经跃居强势地位,在许多情况下成为“科技”的唯一代言者;民族科技则由于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很难跻身于主流态势或主导地位。这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严重缺憾。民族科技的振兴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已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应把民族科技创新体系与现代科技创新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构建中医药公共服务列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统筹安排,重点支持。加大对中医药科技经费的投入,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和国际合作资金,形成支持中医药公共服务创新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整体推进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4.4人才培养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注重中医药信息人才的培养与合理利用,强化管理。针对目前我国中医药信息人才稀缺的状况,将分散在隶属于不同科研部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院所科室及行政管理部门中有一技之长的中医药信息人才在不同的层面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实体,让他们专职或兼职为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

4.5机制创新

构建我国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以科普知识载体为主的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工程。建议坚持以“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大众受益”为目标,既注重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又注重科技创新链条的完整性,以增量激活存量,以开放避免重复,以机制促进共享,整合遍布于全国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展和培育信息员队伍。利用公共服务平台为契机,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服务机制上,由政府主导向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运营机制转变;二是服务内容上,由单向、片面的“技术灌输式”的信息服务向双向、全方位的“需求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转变;三是服务方式上,由中医药科技人员服务大众和受益群体相互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尊重大众,感情上贴近大众,行动上深入大众,工作上依靠大众,切实解决受益大众最需要、最关心、最现实的中医药知识的基本公共需求,让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中真正发挥其特有的核心支撑力和推动力。

中医药文化创新篇10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富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曹维新,副省长徐济超、赵建才,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河南省委主委高体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中国医药集团总经理佘鲁林,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王瑛;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郭永清,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夏祖昌;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李楚源,深圳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占军等出席开幕式。

南阳市委书记李文慧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市长穆为民主持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还有:国家有关部委、省相关厅局的领导;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天津、湖北、四川、河南、广西、黑龙江等国内知名中医药大学负责人及专家、教授;各省省直中医院及各省辖市卫生局、中医管理局的负责同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医药导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以及香港大公报等30余家中央、省新闻单位的领导和新闻界人士等。

著名作家二月河、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耀志等知名人士和南阳大中专院校负责人,在宛投资的企业家等也出席了开幕式。

王国强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本届医药科技文化节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在发展中医药上具有明显的历史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南阳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形成了中医医疗、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希望南阳以第十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的举办为契机,认真做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张仲景中医药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努力将南阳建设成为国内外都有影响的中医药健康之都,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燕华在讲话中说,大力弘扬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大发展的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希望通过本次节会,为广大企业、院校、客商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开辟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径,为中医药产业发展,为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的弘扬作出积极的贡献。

徐济超在讲话中指出,南阳依托医圣张仲景的人文资源优势、中医药文化和产业资源优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经过十年来的探索、培育和完善,医药节会已成为弘扬中医文化,推动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为加强区域交流,促进文化旅游,推动经济合作的广阔平台。他说,在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医药节会必将在更高层次实现跨越和突破,在更宽领域促进中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中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为源远流长的中华医药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李文慧在致辞中说,南阳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医圣”张仲景品牌璀璨夺目。近年来,我们在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医疗网络初步形成,中医药教育水平全面提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初具规模,现代中医药企业快速崛起,逐步形成了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格局。

李文慧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节会为平台,紧紧围绕建设“中医药都、养生之都”的发展定位,把中医药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深入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打造规范种植、企业引领、科技为先、文化传承的中原药都,让传统的中医药瑰宝在南阳大地焕发生机,永放光芒,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当桑国卫宣布中国・南阳第十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开幕时,全场上下掌声雷动,一片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