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4:45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

信息化社会里,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更替迅速,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发生变化。学生的人际交流、团队合作、创新革新等核心素质成为用人单位首先考虑的职业素养。所谓核心素质是指,在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通用能力,包括自我管理、人际交流、团队合作、竞争意识、信息处理、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国际视野八项核心技能。它是个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岗位变换等必备的能力。无锡是全国经济强市,处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期,技能人才需求发生着变化。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以跟上无锡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变化步伐,是当前无锡职业教育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区域经济视野下的无锡职业教育

无锡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位于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无锡市为江苏省省辖市,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强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升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首先,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其次,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再次,民营经济持续壮大,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另外,无锡居于长三角腹地、上海强辐射范围之内,经济发展水平高。无锡可与上海形成衔接互补、错位发展,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交通枢纽、商贸中心、旅游胜地,打造现代滨水花园城市和智慧城市。随着无锡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无锡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走向高级化、高端化和规模化,无锡职业教育悄然发生变化。首先,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教育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其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受到重视。职业教育又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出现将会产业出更多的就业岗,从而保障职业教育学生就业,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更多的人愿意投资职业教育。其次,受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目前,“无锡有职业院校44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所,五年制高职校和中等专业学校20所,技工院校14所,在校生突破21万人。全市中职院校共开设56个专业,涵盖教育部中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19个专业门类中的13类。高职院校共开设90个专业,涵盖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19个专业门类中的15类。”无锡藕塘职教园区是亚洲最在职业教育园区,其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再次,由于新兴产业兴起,市场对人才的专业需求发生变化,职业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也因此产生明显变化,职业院校纷纷开设物联网、物流管理等新专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作用下,新的学科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传统专业群。最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外向型经济深入发展,无锡职业教育摒弃了传统的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培养专业技能与核心从业素质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无锡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二、区域经济视野下的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还是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或是区域物流中心,这都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但作为人力资源重要内容的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存在着些许问题,不能满足当前无锡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

1.忽视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工作,人力资源开发偏位

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职业教育一直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法方针。受这种社会本位思想影响,无锡市各职业院校大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理论课学习和车间实训学习上,以培养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为顺利毕业和就业服务,而忽视了“人”本位的理念,不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自我管理能力、合作竞争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使人力资源开发发生偏离,影响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

2.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体系不完善,影响人力资本形成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它可以增加人力资本数量,加快人力资本增长速度,而各种形式的正规教育都离不开教师、课程、设备等要素。学生核心从业素质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方面,培养过程离不开教师、课程、设备等要素。但当前,无锡市职业院校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教育师资队伍还未建成,绝大多数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未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体系不完善,大多数学校仅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借助《德育》《就业指导》等少数课程开展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工作。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形成。

3.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水平不高,阻碍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能显著地提高产业资源转移弹性,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人力资本承载者较一般能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适应新的生产环境。产业活力来自于该产业的从业人员,真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创新源于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即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承载者。由此可见,创新的基础与源泉,产业发展的活力、动力在于雄厚的人力资本积累。调查发现,当前职业教育环境里,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部分,无锡地区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具有以下特点:理论课学习能力不强、个人发展目标不稳定、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人际交往缺乏技巧、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国际视野狭窄、学生自控力不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等。这抑制无锡地区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影响地区产业活力的提升,阻碍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区域经济视野下的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策略

当前,无锡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正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时期,我们应顺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提高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从多方面入手,创造有利氛围,提升劳动力素质,为无锡地区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人力资本要素。

1.中央政府发挥导向作用

(1)顺应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将核心从业素质培养法制化为积极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劳动力多方位的需求,增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我们可借鉴德国,从国家层面将职业教育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法制化。早在1998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明确了职业核心技能的内涵并组织开发核心技能,做出一系列努力和尝试。就目前而言,这些努力和尝试并未带给职业教育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明显变化,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培养遇到了诸多阻力。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完善《职业教育法》,将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写进职业教育法,发挥法律的强制力,促使地方政府和学校切实执行。(2)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完善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制度吸取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经验,政府要发挥制度的引导作用,制定完善的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相关制度,如实行统一的国家资格证书制度,将获取核心从业素质资格证书作为职业学校毕业的必备凭证,以推动各职业学校核心从业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同时,对职业学校学生实行核心从业素质培训计划,健全学生核心从业素质评价制度,批准成立学生职业核心从业素质培训机构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的环境中,将我国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深入发展。

2.地方政府做好统筹规划

(1)拓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深入推进核心从业素质培养教育和经济之间存必然联系,经济发展则决定了劳动力的需求,教育可以助推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直接面向就业市场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教育,它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无锡市政府要不断拓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深入研究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口素质提高,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推进职业教育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2)利用市场主体作用,增强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的针对性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无锡地区工业经济发达,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5284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达804家。无锡市政府应充分利用丰富的企业资源,积极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参与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过程,如让行业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配合学校开发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课程,制定培养目标,研讨培养方法;积极向学生提供资金、设备、场所等。这将会丰富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主体,既可减轻政府和学校的负担,也可增强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规章鼓励和要求行业企业积极性参与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如对那些积极主动配合学校为毕业生进行核心从业素质培训的行业企业,给予税收等方面优惠,对那些拒不参与核心从业素质培训的行业企业给予应有的教育引导或一定惩罚等。(3)发挥职教资源比较优势,开展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的本土研究由于有庞大的产业群的支撑,无锡地区职业教育发达,仅无锡市惠山区藕塘职教园区就集中了10余所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资源丰富,优势明显。无锡市政府应发挥职教园区的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组织一批职教专家学者结合无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根据无锡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深入开发利用职教资源,进行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的理论研究,构建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指导无锡地区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工作。这既可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创新职业教育理论,又可丰富无锡地区教育实践,推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3.职业院校健全培养体系

在培养核心从业素质过程中,职业院校应紧密联系当地企业,紧扣职教改革主题,结合无锡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状,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调整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策略,培养“生长型”而不是“生存型”的人才,为他们的“完满人生”奠定基础。笔者结合无锡技师学院核心素质培养体系建设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紧盯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确立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目标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在一个开放的竞争市场里不管是商品市场还是人才市场,当处在卖方市场时,可以用数量抢占市场;当是买方市场时,靠的是质量、品牌、服务去赢得市场。当今的人才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要紧盯无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与趋势,以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人才质量观,准确把握学校自身的定位和目标,确立培养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教育目标。

(2)利用市场资源,开发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课程

首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开发校本教材。无锡地区职业院校要整合各校师资力量,凝心聚智,深入调查分析,探讨无锡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编写一套针对性高、实用强、学生易于接受的核心从业素质课程校本教材。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可深入企业中,充分利用市场重要主体——企业的优质资源,为校本教材开发提供专业技能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寻找教材编写的第一手资料。其次,积极利用企业文化开发隐性课程。文化是人力资本的一种形态,文化是无声的课程,学校重视企业文化在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让这种无声课程发挥出正能量。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学校应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建设了企业文化室,发挥企业文化的育人作用,丰富学校隐性课程内容,丰富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教育中的企业文化知识,这是学生毕业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必要前提。

(3)推行多种举措,提供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保障

首先,与企业建立人才交流制度,提高师资力量。在核心从业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学校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特别是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由于企业的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具有优势,学校可与企业建立人才定期交流制度,将教师送进企业学习,同时邀请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讲解新兴产业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核心从业素质的要求。通过互动,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校内外互补、量足质优”的核心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为学校核心素质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师资保障。其次,加大硬件设备投资,搭建优质平台。完备的硬件设施设备是开展核心素质培养课程教学和相关活动的重要基础。学校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学生活动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课程,加大各种硬件设备投资,着力提高现有的楼宇设施利用率,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建立学生社团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各种活动中心,从而延伸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提高搭建优质活动平台。再次,强化班主任角色,推动人力资本形成。班主任是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各种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重要“见证人”,在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班主任要深刻领会其内涵,做到熟记于心,外显于行,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表率。结合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应有计划地开展班有主题活动,形成核心从业素质教育系列活动。班主任还应针对核心从业素质多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内容选择、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有选择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从业素质。

(4)联手企业参与,健全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评价机制

为了确保评价合理性,学校要联手企业,发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影响力,建立社会、企业、教师、同学、自我四位一体的评价主体体系,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向行业企业咨询,了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要求与建议,制定顶岗实习学生、工学结合学生、冠名班学生的评价指标与评价原则。学生核心素质评价体系建设是一项导向性的工作,职业院校应积极组建专业的评价体系建设团队,以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导向,实现有效评价,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诊断功能,推进无锡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

作者:杨磊云韩仁美单位:无锡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核心竞争力;低碳竞争力;社会责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能源的过度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导致气候变暖,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威胁到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

“低碳经济”源自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提出:“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2006年10月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的报告中指出:全球每年GDp1%的节能降耗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模式转型。2007年5月美国参议院提交了低碳经济法案,2007年9月时任国家主席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倡导“低碳经济”,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决议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发展低碳经济。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重点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主动控制碳排放,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落实减排承诺。”国内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新规则,包括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五个构成要素,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三大特征,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模式,是一个科学、经济、社会、环保系统交织的综合性问题,发展低碳经济的切入点为低碳社会、低碳市场和低碳产业。”可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世界发展潮流,已成为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低碳竞争力

wordeconomicForum(世界经济论坛)按照决定国家竞争力的12个要素的成熟速度,将国家的发展分为需求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三个阶段。美德两国目前处于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而我国刚刚完成了从要素驱动到效率驱动的阶段。2012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底党的十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新驱动中促转型,推动提质增效升级,为长远发展铺路搭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阶段,在实施低碳经济过程中,政府是推动者,而低碳经济的实施主体主要在于企业。传统的条件和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获取财务资源和原材料的能力能为企业创造一种竞争优势,但在节能减排的压力和能源与资源的约束下,企业面对更加严峻和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和威胁,更要将关注的视角转向企业内部,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和构建有别于其他企业,为本企业所独有的超常竞争能力,也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1.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管理学与经济学交叉融合的理论成果,它主要源于经济学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对持续竞争优势的逻辑探索。

2.企业经济学的研究与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最早萌芽于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分析劳动分工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马歇尔折中了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效用理论,在1925年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中把企业看作是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投入产出的生产函数,指出:企业内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差异分工之结合与各自的技能和知识有关。以科斯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的集契约理论、产权理论、委托-理论于一体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学理论,主要探究内部治理结构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以马歇尔、潘罗斯、理查德森等人为代表的企业内部成长理论则关注在企业固有的能够逐渐拓展其生产机会的知识积累,认为企业成长和使企业可能拓展生产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密切相关。1982年尼尔森和温特在《经济变革成长论》中,以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对企业进行分类。同年,里普曼和罗曼尔特在《不确定模仿力:竞争条件下企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中推断:如果企业无法有效仿制或复制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的资源,那么,企业间业已存在的效率差异将无法消除。沃纳菲尔特在潘罗斯的《企业成长论》和里普曼和罗曼尔特分析的基础上,于1984年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以独特方式运用和配置资源的特殊资源,逐渐成为企业资源基础论的研究焦点。

3.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理论。

3.1基于环境、市场分析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①钱德勒的战略决定结构思想。钱德勒于1962年在《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中提出:企业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适应环境,必须在对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而组织结构又必须服从于战略目标的实现,钱德勒的战略决定结构思想奠定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石。②安索夫的战略计划理论。安索夫于1965年在《公司战略》中提出:战略构建是一个有意识、有控制的计划过程,企业高层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计划。并于1972年在《企业经营政策》杂志发表《战略管理思想》正式提出“战略管理”的概念。③安德鲁斯的战略设计理论。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在1971年出版的《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出公司战略思想问题、战略定义和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阶段的基本战略管理模式。他的两个重要贡献是:一是提出了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的两阶段基本战略管理模式;二是提出战略制定的Swot模型。

4.基于产业结构、竞争优势分析的现代战略管理理论。迈克尔•波特在他所著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中提出:面对强劲的竞争压力和新竞争对手的威胁,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即:现有竞争者的激烈程度、潜在竟争者的进入威胁、替代品的威胁、消费者和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迈克尔•波特的现代竞争战略理论主要是基于产业结构,企业竞争战略制定偏向外部分析,会导致决策的波动性和战略的不连贯性,其战略定位都会被竞争者快速模仿。

5.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美国、英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哈默尔(G•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中首先提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在1994年,共同发表了《竞争未来》,提出了“90年代执行官的能力将要用他们是否能够识别、培养和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衡量)”的新的管理思想,描述了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和特点。“真正能够创造(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公司管理上的一种能力,是一种能够协调、集中和整合公司内的所有知识、技能和技术等资源形成优势从而使各项经营能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机遇的管理能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本思想。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自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明确提出之后,国内外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作研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些研究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1资源流派

代表人物是杰伊•巴尼(JayBarney)对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的VRin属性在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认同和广泛接受,即价值性(valuable)、独特性(rare)、不可模仿(inimitable)和不可替代(nonsubsititutable)。

5.2技术创新流派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是从技术和产品创新观研究核心竞争力的代表。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从技术与产品创新的角度提出并研究了核心竞争力的思想,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过程伴随在企业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5.3知识流派

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是该流派的代表。巴顿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是使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包括四个维度:技巧和知识基础、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观系统。

5.4文化流派

代表人物拉法(Raffa)。拉法和佐罗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企业的操作系统中,而且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技术核心竞争力、组织核心竞争力和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结合。

5.5组织系统流派

代表人物彼得•圣吉,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企业内部组织系统,他提出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克服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可以看成是组织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所必需的条件。

5.6国内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认为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融合的企业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核心竞争力思想从研究阶段转向应用阶段,尚有一个过程。正如丹•辛普森认为,从具体意义上说,“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难于精确定义的,而且通常是在事后发现的。即正如你所经历的,你只是通过简单地描述你的成功与失败来定义你的能力”。公司要保持较强的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重新认识和分析现行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寻求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如何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以谋求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可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企业建立在依据市场需求而进行的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之上,能确保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与核心能力的有效整合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取决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否具有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可以概括为:整合价值性、难以模仿性、知识互补性和持久创新性。

6.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低碳竞争力.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所(theClimateinstitute)与英国第三代环境主义组织(e3G)联合的《G20低碳竞争力报告》对低碳竞争力作出了定义:国家在能源及气候环境的约束下,以低碳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繁荣和增长,同时为其居民提供更多当前的和未来的福祉的能力。企业低碳竞争力将成为低碳经济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企业的低碳竞争力主要通过企业的低碳表现形成的,具体在企业通过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的方式;其次,企业低碳竞争优势的来源自身具有低碳价值的资源,即碳资产(有低碳贡献价值的资产,包活有形与无形的资产)决定了企业的低碳竞争力;再次,企业低碳竞争力的直接表现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中,具有比其他竞争者更低的碳排放,能耗更低,污染更小;直接目的是与竞争者竞分更强的优势资源,包括政策资源、生产要素资源和市场资源等,从而获得有别于竞争者的竞争优势地位;最后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和利润,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低碳经济时代的企业社会责任

低碳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企业是低碳经济的主要践行者,就企业而言,除了创造利润外,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要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关键方面,环境、供应链问题和劳动者关系。首先,企业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改进生产流程,以低能耗、低排放的方式运行;从产品设计、生产、回收利用提高效能,降低排放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经营观念。切实遵守2015年1月1日实施的《环保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开发新技术。包括生态修复技术、减量化技术、减排技术等。

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看,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其中企业家才能是创新的核心要素。马歇尔认定企业家才能是超越古典经济学“三位一体论”的第四大要素。企业家应作为主体,积极倡导实施包括环境管理和相关国际质量体系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健康与安全iSo18000标准、Sa8000标准,以及国内本土的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标准CSC9000t等,企业通过贯标、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产品的可追索性,建立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和健康和谐的劳工关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再次,加强企业供应链体系的建立与严格供方评审制度,企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切实做好低碳生产供应链体系,完善供方评审制度,实现企业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做好低碳管理,践行社会责任。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创新

会计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发会计的变革,会计与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不可割断的“血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着重大变化。例如,知识经济导致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空前发展,全球网络的形成,将创造出许多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规模从大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规模生产;生产形式从扩大再生产转向创新再生产;市场和贸易行为越来越电子化;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垂直管理转向网络式水平管理等。经济形式的巨大变化,必然对一个社会的文化教育、政治法律及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并使之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形成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会计,与其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方法和会计政策规范等方面,都要从原有的工业经济环境中蜕变出来,重新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模式。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内容的影响

1、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将日益扩大。知识经济将高科技术大规模应用于生产,产品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技术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这种形式,会计必须树立“大会计学科”观念。在研究范围方面,应从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扩大到社会会计,如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社会保障会计、无形资产会计和环境会计等;在研究内容方面,应从研究一个国家的会计扩大到研究世界会计,如国际会计准则、跨国公司会计、股份制会计等;在核算内容方面,应从研究会计客体的会计,如财务会计、责任会计、税务会计等,扩大到研究会计人员,如人力资源会计、会计哲学、会计行为学、会计论理学和会计心理学等;在研究会计模式方面,应从研究会计工作的具体方法,如实证会计和质量会计等,扩大到研究会计工作手段,如会计方法学和财务电算化等。

知识经济要求会计人员扩大会计学科的工作范围,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计算机为中心,建立会计信息网络和经济信息网络,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会计活动空间变小,出现了所谓的“媒体空间”和“网上实体”。这种空间或实体因发生业务而结合,随着业务的完成而解散,使得会计主体所依附懂得空间更加变幻莫测,同时由于交易决策的加快,又使得经济风险大大增加,不确定性水平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企业的跨国经营及其信息传递的快捷,企业的活动空间变大,各国市场的变化与风险全部结合在一起,包括利率的变化和股价、汇率的变动以及政治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企业完全暴露在各种不确定性和变动的风险中。针对上述这些不确定性和风险,会计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和核算,以降低其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没,成为会计在知识经济面临的另一重要任务。

2、会计核算的重心和内容将发生转移。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不以物质资源为主,而是以无形资产为主。这些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正日益决定企业未来市场的价值,是现金流量的主要动力。鉴于无形资产在企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要求企业核算时应以无形资产核算为重心,详细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取得、使用和摊销,建立无形资产会计,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会计核算的要求。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也会比传统会计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留给会计人员选择和判断的问题也会更多,因而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分析与抉择的能力。

3、会计报表将发生变化。由于会计核算重心和核算内容的变化,必然带来会计报表的变化。首先,无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或现金流量表,都要将已经确认的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前者由主要的、正常和持续经营的业务组成。把非核心信息从核心信息中加以分离,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将有很大帮助。其次,增加分部信息。一个企业如有很多部分,其报酬和风险有明显差异,不论属于地区分部或行业分部,都应当补充报告它们的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最后,推行“简化财务报表”。为解决因为信息“过量”而使现行财务报表不易理解的缺陷,可以推行“简化会计报表”,作为年度报表的摘要,对报表使用者起“导读”作用。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篇4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网络经济;管理体制;企业文化;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037-04

1、概念的基本分析

1.1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1990年,美国战略研究学者普拉哈拉德与英国伦敦商学院教授麦哈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就企业而言,企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它们的集合。概括地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提供企业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组合。

本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而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独特的知识和能力。它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核心竞争力不但是企业获得明显竞争优势的保障,还是企业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寻求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让消费者得到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服务和文化。

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如下六个方面的要素:

1.2.1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获得的基础,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定者、执行者、创新者和评估者。如何留住人,发挥人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和把人力资源与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问题。

1.2.2 核心技术

拥有自身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条件,核心技术表现为专利、产业标准及不同形式的知识,核心技术重复使用会使价值连续增长,具有报酬递增特征。

1.2.3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性能、工艺水平和服务水平就会越高,产品进入市场的障碍就越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就越强,企业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1.2.4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使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按照企业一致性的发展目标而努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使员工自觉的协调配合,减少内部冲突及管理费用。

1.2.5 管理体系

通过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方面,对企业资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管理,实施各项管理的职能。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企业系统的优势,产生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方法,从而把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

1.2.6 营销系统

营销系统包括营销技术和营销网络,企业通过营销技术将高效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向顾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劳务;而营销网络是企业推销产品和售后服务的前沿阵地,其主要功能是产品的销售、市场调查、营销宣传、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

1.3 网络经济的概念

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为主)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态。绝不能把网络经济理解为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与传统经济完全对立的纯粹的“虚拟”经济。它实际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

2、网络经济给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带来的机遇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和生命线。网络经济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网络信息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效益

网络经济具有和传统的经济形态不同的生产方式和交易媒介。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更好的适应网络环境,一种以信息资源、技术为基础的企业合作规模效益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交易成本,其具体表现在:

(1)规模效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成本。企业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就需要建立规模经济。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沟通需求信息,共同采购,从而实现低价格带来的成本优势。利用网络进行商务活动则只需要增加少许成本就能增加新客户。

(2)规模效益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合作经营内的企业可利用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各地区,各种产品的供求信息与市场价格,从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供应商和销售对象。信息技术减少了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环节,从而缩减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费用。另外,良好的沟通也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减少因理解不同而产生的成本。数字化产品可以不依赖物质载体就能够完成交易,减少了交易双方的时间和费用。因特网和其他信息工具的标准化也有助于减少商家的转移成本,使其能在较低成本上增加选择,提高效率。

2.2 网络经济下可以实现按需定制、差异化生产

由于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与发展,大规模生产方式下的统一标准和规格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企业必须向按需定制的、小规模的、柔性化的生产模式转换。网络经济环境为建立这种差异化的生产模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网络经济可以使企业根据需要转换经营模式,能够及时地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建立起基于网络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在网络经济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方式,企业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向消费者提品和服务,制定具体的差异化策略。

2.3 网络经济为企业战略联盟拓展了企业合作范围

网络经济时代,全球化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迅速建立适应新环境的企业战略联盟。它是企业之间或企业的单元组织之间通过互联网而形成的临时性、松散性,为分享共同成本而形成的网络化的战略联盟共同体。不同的企业将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或资源作为联盟企业内部进行贸易的合作资本,与其他企业交换本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资源,实现技术、信息资源的优势互补,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另外,通过建立或加盟虚拟企业,企业可以寻找合适的资源、技术或产品销售;也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达到降低技术研发风险,新产品迅速推向市场的目的。由于参加战略联盟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优势,从而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联盟内各企业的竞争力。

2.4 网络经济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电子商务和计算机网络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加强了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并减少了管理层次,从而导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

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使信息顺畅、及时,使各方信息向决策中心的反馈更加迅速,从而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组织,使组织能更好的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2.5 网络资源促进企业实现优化配置

网络经济的核心是电子商务,它将成为一种经济主导模式而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视持续地、更快地获取知识,并努力实现组织中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使企业实现持续性发展,建立竞争优势。互联网络的兴起,使得传播信息的速度、传递的信息流量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电子商务借助它实现了公司内部信息的沟通与知识的共享,完成外部信息的收集,使得企业能够建立和完善具有学习能力的组织结构,并不断地将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和总结。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使组织具有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企业能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促使企业间的技术、设备等要素合理运作,避免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2.6 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延伸

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延展性,拥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总是在不断地寻找一个新的供其延伸的核心业务。网络经济作为一种直接经济模式,使中间商的业务受到极大的冲击。电子商务使得市场交易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拓展,企业甚至可以在零库存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商贸业务,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此外企业可以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发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达到建设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网络经济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3.1 制定适应网络经济的企业发展战略

在网络经济时代下,资源整合机制是核心竞争力赖以生成的重要因素。在制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时,一是要着眼于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需要,利用互联网络平台,在考察企业当前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充分调动和有效运用各种有效资源,通过内部挖掘和外部获得等手段,卓有成效地培育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二是在继承和发挥现有经验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审视自身的产品、核心技术、组织管理和市场竞争四个方面的能力状况。三是要适应国内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并与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体现统一性和连续性。四是要把企业构建和发展成一个创新型的学习组织,在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增加企业所特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竞争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 挖掘网络资源下的企业资源优势

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企业网站,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了解企业及产品的窗口。互联网可以加强企业内部各组织、各成员之间的联系,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信息反馈的速率。在营销运作的虚拟网络平台上,企业可以宣传产品品牌、企业形象、服务内容,沟通与外界的商贸联系,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同时,建立全面涉及企业内部生产、销售、供应、经营以及管理等几个主要环节的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企业网站的交流可以帮助企业以最快、最详尽的方式获得市场的需求信息与供给信息,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并确定企业及产品的市场定位,设计、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并制定合适的价格与分销渠道,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的产品信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形式传递给市场用户。

企业要将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并且要在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建立一种全新竞争战略。因此,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通过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全面的管理变革,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

3.3 建立网络经济下的企业技术联盟

网络经济的出现,企业规模经济的竞争日益加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任何一个企业以其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不可能长期保持某种产品的技术优势,也不可能长期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最优生产技术。企业单独进行研究与开发的风险也不断地扩大,一旦竞争失败,投入巨额建立的专用性资产及在技术开发中积累的资料都将作废,这种巨大的损失往往也是单个企业所无法承受的。而建立技术联盟可以分担研究与开发的技术标准,促进技术的兼容性,避免单个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的风险和盲目性。通过建立技术联盟,共同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共享信息资源,实现技术优势互补,不断使各自技术的独立价值尽可能提高,而且使共同网络外部价值最大化,以达到双赢的协同效应。

3.4 构建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模式

网络经济下,企业的管理正发生深刻的变革。一些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的管理创新应朝着知识管理、战略管理、人本管理、绿色管理、组织结构柔性化、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一体化的特征,要求企业组织成为一个集规模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一体的有机系统,使得应用网络技术的企业对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管理得到改进和强化,各种先进、规范的管理软件及其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应用。企业之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合作,使得企业组织的各个环节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分摊管理成本。同时,利用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层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打破了传统企业对管理幅度的限制,提高了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和效率,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5 利用网络优势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企业面临着新的市场环境。消费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中小企业有效地实现与顾客之间的直接沟通,从而使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重视和最佳满足。企业将不再急于制定产品策略,而以研究顾客的需求为中心,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要求进行产品生产和服务,开展定制营销以满足不同需求。企业通常利用互联网上的电子公告栏或电子邮件与顾客进行讨论,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设计出符合顾客个性特点的产品,从而建立一种适应网络环境的差异化生产模式。

在网络平台上以客户为中心,能够在服务客户、满足其需求的同时,传播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增强顾客对品牌的认识,保证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创建品牌,进行一系列营销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它使企业真正具有优势竞争力。只有在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灵活、反应迅速的企业才能得到最好的需求,企业的价值和利润也相应会得到最大的实现。

3.6 加强对企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企业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创新型科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及其组织方式。作为创新型的科技人员,不仅要发明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而且要产生新思想、提出新观念、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制度、追求新管理。在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更要加强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在网络经济的强烈冲击下,要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来避免市场的淘汰。这就需要企业把人力资本的重心倾斜到科技创新,给科技和管理人员更多的自由,在工作方式、作息制度、经费开支等方面采取不同于一般员工的管理方法。这样才可以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科研成果与物质奖励相脱节的体制,对在市场开拓、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培训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给予重奖,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建立一种有利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的新机制。要把科技人员的创造发明、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等以股份的形式参与分配,用科学的方法把他们的知识和技术转化为资本,从而使他们的贡献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另外,企业要尽快完善机构设置,加快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培养,使人力资源管理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以便具备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使员工在企业制度的规范下能够具有安全感;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适当拉开薪酬差距,运用灵活的工资形式,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3.7 借助技术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在当前,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变化如此迅速,企业必须以全新的学习来全面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企业要在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信息集散机制,强化市场信息的收集和调查分析,重视市场信息反馈,根据用户的意见改进产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技术创新的核心所在就是要开发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企业要积极引进和培养自己的研发人员,同时要设计出一套合理、明确和及时的激励机制,以鼓励创新的行为;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依托机制,凭借他们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成果,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4、结论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在于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支撑,以技术、管理、资本、企业文化等为手段,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企业发展的战略运用,形成一种互动的自我强化动力发展系统,使企业不断突破成长上限,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汉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发展新趋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李新家,网络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何有缘,穆维松,等,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管理[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2―36.

[4]芮明杰,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理论与策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篇5

[关 键 词]企业理论史   效率内涵   拓展   内在关系

对效率的分析是企业理论的重要内容。企业理论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或流派即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能力理论和新经济社会学对企业效率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解,由此先后出现了“资源配置效率”、“交易效率”、“核心能力效率”和“适应性效率”四个不同的效率范畴。分析表明,资源配置效率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效率,交易效率、核心能力效率和适应性效率分别是三种不同意义上的“制度”效率。最终我们发现,企业效率是资源配置效率和制度效率的统一,但制度效率对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

(一)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资源配置效率”

新古典企业理论也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不过厂商理论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理论。这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研究企业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证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性。这决定了,新古典理论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结果,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效率是“资源配置效率”。

从资源的稀缺性出发,以经济人、理性选择和完全市场为基本假设,采用“边际增量”和“均衡分析”的方法,新古典经济学试图证明,市场均衡标志着市场配置资源达到了最优状态,而生产者均衡与消费者均衡对应共同构成市场均衡的主要内容。生产者均衡是说:企业只要根据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约束,在一定技术水平下,在目标成本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生产要素最优配置实现产量最大化或是在目标产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生产要素配置实现成本最小化,也就是实现了企业效率最优;否则,企业就处于配置低效率状态。

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投入产出关系是与企业组织中每个人的决策行为无关的纯技术关系。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一旦确定,企业的效率也就确定下来,企业只要实现要素配置最优也就实现了效率最优。因而,新古典理论研究的企业效率是不包含制度变量因素的纯粹资源配置效率。

(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交易效率”

科斯将企业生产展开成为带有制度结构的生产过程可视为新制度企业理论或现代企业理论的发端。新制度企业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易成本”,因此又被称为“交易成本企业理论”。在“正交易成本”的前提下,新制度企业理论将企业看作为“一种治理结构(一种组织构造)”,企业和市场是备选的两种治理模式。[1]

相同生产成本[2]和正交易成本假定前提下,生产如何选择它自己的制度结构,也就是说生产是通过市场分工进行,还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取决于两种合约或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比较。虽然交易成本是很难度量的,不过只要能够指出这些交易成本是在不同的可见环境下怎样变化的,就可以避免度量问题,而且从边际变化看,它们的不同类型也是可分的。[3]所以企业的目标是通过合约当事人根据各种不同合约安排的交易成本高低进行比较来达到的。威廉姆森明确地表示:交易成本经济学坚持认为,经济组织的主要目的和效果在于节约交易成本。[4]在这一逻辑下,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的交易的成本为止[5]。

由此可见,本质上新制度企业理论将企业看作为一种相比市场和其他企业而言更加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因此,企业效率的基本内涵也就相应被理解为交易成本的节约。这就是企业的“交易效率”。

(三)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能力效率”

企业能力理论承继斯密的生产分工理论,突出研究企业的能力分工,试图在知识特性的基础上解释企业的存在和效率。

在企业性质问题上,企业能力理论首先把企业看作为具有生产功能的单位,但与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生产功能的理解不同,企业能力理论将企业看作一个行为实体,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个能力体系。企业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在企业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企业能力确保企业以自己的特定的方式更有效地处理企业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企业能力可能分别地属于企业内的不同经济行为人,但其更突出地表现为企业组织的整体性资产或者资源。

在企业的目标问题上,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即在于通过其所拥有的特殊能力资源来赢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从而获取超额利润或经济租金的最大化。企业的这一目标是通过其核心能力的形成来达致的。这是因为,企业能力主要的是指一种“知识”,随企业组织演进这一知识具有不断积累和报酬递增的性质,而且这一知识是“默会性”的,也就是说是难以模仿的。最终,企业形成了某种“异质性”的核心能力,这一核心能力同时也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由此获得了市场上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可以长期获得正利润。当然,企业知识增长的路径依赖性也同时限定了企业的拓展边界。这就是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能力效率”。

(四)新经济社会学企业理论的“适应性效率”

历史地回顾,企业演进是效率追求与制度环境选择的统一[6];现实地考察,有效率的企业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必然是高度“契合”的。亦即,企业制度必须适应制度环境才有效率。这决定了,由于各国不同的制度环境,企业制度本身必然是“异质性”的,企业效率追求也会因由增加了的制度环境的新约束条件不再是原来的那种“最优效率”而变为现实中的“次优效率”。当然,在特定制度环境约束下这种“次优效率”就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制度安排必须也必然“适应”制度环境才能达致这种效率,我们称之为“适应性效率”。[7]适应性效率的最显著表现,是现代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多样化与其同样显著经济绩效的并存。

新经济社会学(亦即“经济生活的新社会学”,the new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8]的“嵌入”[9]和“社会建构”[10]理论是对上述现象的敏锐发现和精辟概括。新经济社会学认为:(1)从制度整体主义视角出发,经济组织、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其实是“嵌入”于社会网络当中的。这就是说,企业制度是“社会(比如制度环境??笔者)建构”的,企业制度不可能以某种必然的形式自动地产生,而只能通过“社会建构”的形式形成;(2)从制度个体主义视角出发,摒弃了“社会化不足”[11]和“过度社会化”[12]这两种非现实的观点,认为现实企业当中的行为人并非是纯粹意义上的经济人,而是理性被“社会化”了的经济人。于是,在经济人参与博弈所达成的动态均衡中,不仅会有纯粹经济因素的考虑,其他非经济性质的考量也会在最终的企业合约或制度安排中沉淀下来。显然,如果说前者是对企业制度必然“适应”制度环境的宏观观照,那么后者则说明了企业制度如何“适应”制度环境的内在机理,进而共同解释了现实世界存在多样化企业制度模式的事实,以及企业制度在制度环境变量约束条件下所达致的“适应性效率”。

(四)四种不同企业效率观之间的关系及其启示

四种不同内涵的企业效率既有区别也存在内在的联系。一般认为:

(1)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资源配置效率观在本质上仍旧是对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证明,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效率,其最大缺陷是忽视了企业的组织和制度形态;(2)新制度企业理论的交易效率观将企业生产函数展开为带有制度结构的生产过程,虽然打破了“企业黑箱”,揭示了企业制度作为交易关系规制结构所发挥的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却由于过分强调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区分而忽视了企业之间大量存在的动态竞争优势和利润的差距;(3)企业能力理论虽然看到了新制度企业理论的缺陷并对企业动态竞争优势和长期利润的来源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考察,其“核心能力”的最终结论却混淆了企业的生产属性和交易属性,并陷入了一个循环论证[13]的怪圈。事实上,企业的核心能力效率最终仍要通过企业的交易属性和制度框架来进行解释。这是因为作为一种默会性知识的核心能力其实就是一种“潜规则”或制度,社会成员通过遵守规则来弥补理性的不足,不仅可以尽可能减少不确定性世界中决策的失误,可以达到高度的激励兼容,更重要的是它把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凝聚为一个共同体,同时对外构筑起了越来越高的学习成本门槛,从而保证了对其他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和对正利润的获取。这就是说,企业制度事实上还具有培育和塑造企业核心能力的激励功能[14],企业核心能力效率在本质上仍可归结为制度效率;(4)以上三种企业效率还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缺乏对企业制度与其制度环境之间契合关系的考察,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和“社会建构”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提出了次优的适应性效率,从而最终揭示出了现实世界中的企业效率。

根据如上分析,有如下启示:

1、企业效率首先是一种制度效率。

考察发现,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效率归结为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还没有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及其效率纳入研究的视野。从新制度经济学开始,企业生产获得了“制度结构”从而真正发现了企业本身。新制度经济学将企业效率归结为企业制度的交易成本的节约功能;对企业能力理论的反思发现企业制度还具有激励功能;新经济社会学对经济学的批判使我们了解现实的企业效率其实都是面临制度环境变量约束下的适应性效率。最终我们发现,企业效率是资源配置效率和制度效率的综合,企业制度效率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起着重大的能动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企业效率首先是一种制度效率。

2、企业制度效率具有双重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但其局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以及企业——市场两分法的视角,因而仅仅发现了企业制度作为交易关系规制结构的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企业能力理论及其反思发现企业制度还具有培育和塑造企业核心能力亦即核心竞争力的激励功能。这是对企业制度功能的一种拓展。这揭示出,企业对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寻求必须首先从优化企业制度安排方面考虑。

3、企业制度效率是一种“适应性效率”,企业制度具有“非普适性”。

新经济社会学的考察表明,现实企业都只能获得适应性效率,其根源在于企业制度对于制度环境的嵌入以及社会建构性质。这预示着,不存在某种带有普适性的企业制度安排,任何国家为了提升企业效率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其自身制度环境必然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⑴  参见:威廉姆森,《治理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⑵⑷⒀  参见:安同良 等,《后现代企业理论的兴起》,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2年第三期。

⑶  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二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⑸  参见:科斯,《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⑹  参见:孙早,《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经济效率与制度适应的统一》,载《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六期。

⑺  制度环境和企业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但一般来说制度环境具有相对静止性。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篇6

山东省县域经济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县域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资源环境压力较大、质量效益不高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未得到较好的解决。2014年6月,山东省在21个县开展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工作,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即墨,作为山东省县域经济的一个代表,在优化产业结构、产城一体发展方面,有哪些尝试?带着这样的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蓝色硅谷核心区、即墨汽车产业城。

从引资到引智

当一个小镇遇上科技之光,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如果说即墨的县域经济有何与众不同,那么包括即墨鳌山卫、温泉两个街道的“中国蓝色硅谷”确实可圈可点。

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批成为“十二五”时期首个国家战略,青岛市作为领军城市,勇于承担国家使命,力争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引擎和我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争创国家海洋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蓝色硅谷,海洋科技新城”的靓丽名片,被镶嵌在了东海岸的鳌山湾畔。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自然是即墨的宝贵财富,而不论是否出于地方主动、自发的选择,蓝色硅谷的落户,都将成为未来即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能绕过去的话题。

多年来,即墨凭借着繁荣的民营经济、对外经贸、商贸等,成为经济发展位居全省前列、全国县级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第17位的县域经济“排头兵”,而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即墨又成了青岛市发展蓝色经济的主战场。

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人才集聚中心、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海洋成果孵化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和海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这些响当当的名号,为曾经沉寂的小小城镇带来的,将是脱胎换骨的巨变。“现在我们走的这条道路,在去年5月之前,这周围还都是庄稼地。”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副主任岳国峰指着车窗外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建筑说道。

自2012年初蓝色硅谷核心区工委、管委正式成立以来,随着一所所科研机构、高校的陆续落户、开工建设,原先的鱼虾池、庄稼地已经改头换面,变成了平整的道路、美观的建筑。

走进蓝色硅谷核心区的“核心”一一创新科技园,记者看到主体已封顶,据介绍,目前创新科技园主体正在进行室内外精装修和孵化器资质认定申报,这个致力于推进海洋科研成果孵化的科技园,采取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合作建设运营的模式,它将成为青岛市孵化器建设的示范工程。未来,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中德新能源与环保研究院、中航动力非晶材料研究院、即发海洋生物蓝色硅谷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将入驻,而这些科研机构引进的一大批全国乃至世界顶尖的科研团队,将为蓝色硅谷核心区孵化项目产业聚集带来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实际上,“引智”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截至目前,蓝色硅谷核心区在建和签约项目90余个,通过项目引进,已经累计引进各类涉蓝人才3.4万人,其中硕士或副高以上高端人才1.2万人,两院院士、国家、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通过项目建设,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亿元,增长15.6%;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7亿元,增长60.5%。

借力“中国蓝色硅谷”,曾经沉寂的两个小镇,已经大大超脱了县域经济的固有范畴: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船重工七二五所青岛分部……

目前,核心区“国字号”重点项目达到12个、高等院校达到8个。正如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一样,拥有优质自然禀赋带来了优质的科研资源,也将带来大量高端人才,一座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幸福新城值得期待。

产业转型引领城乡统筹

作为山东省确定的21个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之一,即墨的中心任务,是在城乡统筹方面进行试点。城乡统筹发展,产业的转型发展是引领。

除了纺织服装、市场商贸、旅游会展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面向“蓝色、高端、新兴”的产业发展方向,即墨实施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战略,开始培育高端新兴的产业力量,从而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提质增效。

汽车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从根本上改变即墨以轻型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关键一环。烟青一级路沿线,即墨市规划建设了93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新城,先后引进了总投资240亿元的65个重点项目,形成了从核心配套项目到整车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不久前,一件注定载入即墨汽车产业城发展历史的大事已然发生:2014年7,q7日上午,在总理和默克尔总理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建立一汽―大众新生产基地联合声明”。依次在青岛和天津建立一汽一大众华东、华北生产基地,以满足产能和市场需要。

有人说汽车工业是一个1:10的产业,汽车工业的1个单位的产出,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各环节总体增加10个单位的产出。如此巨大的带动作用是任何其他产业都望尘莫及的。多年来,青岛的汽车产业尽管有量的积累,却一直难有质的飞跃,特别是缺少叫得响的整车生产项目。而总投资100亿元、设计产能60万辆的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正式落户青岛,将跟进80多家配套企业,带来120亿元的投资。

而总投资44亿元的一汽商用车基地,是即墨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另一个龙头项目,主要生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J6型轻重型卡车,今年7n整车下线,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600亿元。走进一汽商用车的焊接车间,看见焊接全部由机器人完成,据项目经理杨广军介绍,过去这个生产基地就在市区娄山路2号,青钢旁边,受厂房、设备的限制,技术较为落后,而随着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推进,一批企业进行了搬迁,搬迁的过程中,实现了技术的升级,一期商用车生产基地的自动化程度由原来的40%提高到了现在的90%。

蓝色硅谷的以海洋科研促进产城一体化发展,汽车产业城通过产业升级引领经济的转型,这两个即墨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已经成为了“双核”。

但是,差距依然是明显的。据统计,江苏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60亿元的县域(仅包括县和县级市)达到9个,比山东列入考核的县域多5个,其中昆山、江阴、张家港分别为244亿元、182亿元和154亿元。可以说,山东缺少像江苏昆山、浙江萧山、广东顺德、福建晋江等在全国叫得响的“标兵县”。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篇7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制度创新;对策及建议

建立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中央企业全面实行年度经营业绩责任制和任期经营责任制,各地也都要对所监管的国有企业实行严格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可见,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对出资企业实行经营业绩考核,是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必然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开创性,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

一、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出发,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国有企业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发展速度、结构、效益的统一,既要有持续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骨干力量,肩负着经营好国有资产、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任,要自觉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比如,部分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结构调整缓慢,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不强,发展中存在大起大落现象;少数企业亏损严重,部分企业能耗、物耗过高,成本费用增长过快;少数企业管理薄弱,决策程序不规范,盲目投资,资产负债率过高等等。为此,必须进一步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促进国有企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企业管理和资源配置水平,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二)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是促进国有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利的保障。加快建立健全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搞好经营业绩考核工作,无论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是对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良好的导向和约束作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善考核方法,优化指标体系,健全考核制度,形成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业绩考核对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经营方向和企业经营行为的导向功能。概括起来,业绩考核有“五个导向”作用:一是对国有资本有保值增值导向作用;二是要把企业引导到加强战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上来;三是要把企业引导到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上来;四是要把企业引导到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来;五是要把企业引导到节约能源资源和提高增长质量上来。发挥好了业绩考核工作的上述导向作用,业绩考核工作就能够较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能够成为国有企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助推器,也就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这样从制度上为国有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提供重要保障。

(三)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是引导和激励国有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国有企业必须进一步树立正确业绩观,在追求效益最佳化、股东回报最大化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企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加注重科技投入、自主创新、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促进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加强内部管理,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职工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是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出资企业共同肩负的神圣职责。要做好保值增值的事,管好保值增值的人,关键是加强监督和管理。没有考核,就谈不上监管。过去,企业负责人“任命没有任期、任期没有目标、目标缺乏考核、考核和奖惩不挂钩”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不落实、经营质量和效益不高。实践充分表明,建立健全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做好业绩考核工作是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有效增强企业负责人的利润和资本回报意识,形成责任落实和压力传递机制,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资产经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业绩考核与收入分配挂钩,实现激励和约束同步,更好地体现效率和公平,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当前经营业绩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一)关于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的确定问题

目前大多数采用的是目标考核办法,考核目标值主要是根据企业现有的业绩基础,结合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加以确定的,重在纵向比较,企业的业绩主要是看企业超额完成考核目标值的程度,容易导致企业在上报考核目标建议值时留有较大的余地。在确定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时,总体上要求企业“自树目标,自加压力”,上报的目标值原则上要符合“两个不低于”的要求,即不低于前三年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不低于上一年实际完成值。大多数企业上报的目标值能够满足上述条件,但是随着企业近几年由于整个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较好,企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之后,按照上述原则来确定考核目标值的难度在逐年增大。如何与监管企业博弈确定合理的考核目标值,是一项十分艰巨、困难的工作。

(二)关于如何更多关注企业价值创造的问题

目前,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都比较注重利润指标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的考核,大都使用了两项基本指标,即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应当说,在现阶段强调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很重要,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利润指标并非至善至美,也存在一些缺陷。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财务专家和企业管理专家认为,在传统会计制度下利润为正的企业并不一定真正创造价值,换句话说,利润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资本经营的效率和价值创造。如国务院国资委在2006年组织了一个eVa

专门小组,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对全部央企2005年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测算。结果发现,在测算的183家中央企业中,2003年净利润为正的企业有156家,亏损的有27家,但eVa为正的企业只有49家,为负的企业占到134家。

(三)关于经营业绩考核与战略规划如何有机衔接的问题

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考核的最终目的是引导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水平,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为了避免企业负责人短期行为的产生,要在实施年度考核的同时,更要实施任期考核,把企业战略规划和任期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但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省属企业,战略管理都相对薄弱。以中央企业为例,在2005年之前,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有较为完整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根本没有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其余三分之一的企业介于这二者之间。

(四)关于中长期激励约束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从经营业绩考核实践看,目前考核的激励手段主要偏重于短期激励,中长期激励措施还未真正实施。只有少数省份在这方面研究了一些制度和办法,大多数还处于前期学习和调研阶段。

(五)关于考核方式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相衔接的问题

这几年地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绝大部分已改制为多元化持股企业,集团公司本部的改革改制也在不断加快。如何适应这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依照《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合理做好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对企业业绩考核的职权划分,研究出台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的考核办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六)如何正确对待经营业绩考核结果

一是正确认识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的关系。由于国有企业行业分布宽,规模大小不一,基础条件不一,要切实引导企业负责人树立正确业绩观,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结果固然重要,正确对待和运用考核结果更为重要。年度考核是任期考核的重要基础,但又不是决定性的。年度业绩考核结果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那就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任期考核目标。二是要正确对待兄弟企业的考核结果。国有企业大都分布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处于不同行业,行业内部客观上也有较大差异,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业标杆企业的对标,多看、多学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切实提高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创造更加良好的业绩。三要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差距。业绩考核制度的建立,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业绩目标和工作要求。要求处理好纵向比和横向比的关系,进一步开阔视野,着眼于国内、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查找自身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差距,深入开展对标挖潜,取长补短,不断做强做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业绩观为指导,加快建立健全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的对策

(一)积极稳妥处理好几个关系,提高经营业绩考核的质量

提高国有企业业绩考核的质量,核心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业绩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企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要求国有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保持一定的增长,至少要保持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水平。要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体制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国外资源等有利条件和因素,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是处理好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关系。要求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的考核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历史包袱多、企业办社会负担重、潜亏挂账数额大等问题,通过深化改革、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分离办社会职能、清产核资等措施,近几年的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但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在考核时,消化的历史包袱和潜亏挂账部分,在经过审核批准的基础上,可考虑视同当期业绩利润。

三是处理好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经济效益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没有利润的增加,就谈不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核心竞争力的内容,除利润的增加外,还包括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资源占有和配置能力、价值创造能力等更为丰富的内容。从出资人的角度,不可能对所有的指标都进行考核,只能选择出资人最关心的指标。但作为企业,一定要从战略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将涉及到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和下属企业,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奖罚分明。

四是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国有企业所处的地位决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都要做出积极贡献。但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所监管的企业资产都是经营性资产,是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成本、讲回报,在创造企业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构建股东满意、社会放心、企业发展、职工高兴的和谐企业。目前存在着一些片面性的倾向:有的企业偏重于社会效益,放松了对资产效益、资本效率的追求,个别企业甚至提出“最好不要考核企业的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有的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这些倾向都是偏颇的,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业绩观,必须加以纠正。

(二)加快完善考核体系,切实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

围绕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一五”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组织体系、方法体系、激励约束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具体为完善“五个体系”,实现“五个结合”。

一是抓紧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把坚持完善基本指标与优化改进分类指标相结合。要牢牢把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关键绩效指标,抓住出资人最关心、对企业当前和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指标进行考核,下功夫引导和促进企业加强战略管理,改善薄弱环节,加大科技投入,注重资源节约,提高综合竞争能力。考核指标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切忌“把考核当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要进一步完善目标值的确定方法,确定的目标既要使企业能够达到,又要具有挑战性。要在坚持“同一行业、同一尺度”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对标工作,掌握并运用好国际、国内同行业最好水平这“两把尺子”,推动企业追求卓越,创造国际、国内一流水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内部的情况也很不一致,健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要从实际出发。

二是抓紧完善考核组织体系,把业绩考核与强化经营责任制相结合。要自上而下层层建立业绩考核的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形成自上而下的“目标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激励层层链接”的组织体系,形成国资监管机构被监管企业下属企业基层岗位的责任链条,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层层传递好、落实好。

三是抓紧完善考核方法体系,把继承完善与借鉴创新相结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内部的情况也很不一致。继承完善考核方法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推行能够体现行业特点和战略方向的“精准”考核,尽可能把考核的共性要求和企业的个性特点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分类考核和分类指导的水平。要在保持考核办法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考核理念和方法,大胆探索和创新,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成功道路。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把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绩效管理方法引入业绩考核体系,积极研究把上市公司市值纳入考核的方法,不断增强企业负责人的股东回报意识和资本成本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如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都比较注重利润指标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的考核,大都使用了两项基本指标,即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利润指标并非至善至美,也存在一些缺陷,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资本经营的效率和价值创造。

四是抓紧完善考核激励约束体系,把业绩考核与奖惩任免相结合。重点在规范,关键在考核。要坚持年度业绩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紧密挂钩,任期业绩考核结果与奖惩任免紧密挂钩,逐步建立起短期激励和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体系。对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业绩优秀的企业负责人,给予和贡献相称的薪酬和奖励;对超额完成个性化指标的企业负责人,给予单项特别奖励;对困难企业实现大幅减亏、扭亏为盈的企业负责人,给予特别奖励和重用。

转贴于五是抓紧完善考核信息管理体系,把业绩考核与动态监控相结合。要认真做好经济运行动态分析工作,抓紧建立健全财务信息、风险防范的监测体系,依法加强财务监督,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真实,为提高考核质量和水平畅通信息渠道。要推动建立会计、审计、统计“三计”协调统一、有机衔接的出资人财务监管机制,实行事前控制、事中约束、事后整改的全过程监控。

(三)完善业绩考核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配套各项制度,建立健全业绩考核工作的监督制度,维护考核工作的严肃性

一是要扎实做好年度和任期考核目标值的确定和报送工作。当前,国有企业要围绕“十一五”规划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年度目标,也是第二个任期考核期间。要求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建立“三个三”的业绩考核工作体系,即在考核主体上建立决策、咨询、操作三层架构,在考核目标确定上抓好事前摸底、指标选择、目标值确定三个环节,在执行过程中坚持季度分析、情况通报和跟踪督导三项制度,把业绩考核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国有企业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深入分析本行业本企业面临的利好条件和不利因素,未雨绸缪,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更加科学、准确、合理地确定年度及任期考核目标,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报送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审核确认。

二是要切实加强业绩考核动态监控。搞好动态监控,对确保企业圆满完成年度和任期考核目标都至关重要。要把经济运行监测和业绩考核动态监控结合起来,注重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的紧密结合,切实加强对企业经营业绩责任书执行情况的跟踪,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指导、督促企业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和任期考核目标。

三是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工作。要深入总结推广业绩考核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边实践,边总结,深交流,广借鉴,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业绩考核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第二个任期考核时,紧密结合企业战略规划完善目标确定机制、分类考核机制、价值创造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与董事会评价办法和其他制度的配套衔接,建立健全经营业绩考核谈话制度,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实施精准考核,引导国有企业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工作机制。

四是建立业绩考核工作的监督制度,维护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在加强激励的同时,也要加强约束和惩罚。对因重大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资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完不成考核目标的要降低薪酬收入,对不胜任岗位要求的要予以调整。有功必奖,有过必罚,进一步树立业绩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如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首个任期考核(2004-2006年度共3年的任期考核)结束,严格经营业绩考核契约管理,维护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共有15位央企负责人任期考核不称职而被免职。

五是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业绩考核队伍,是高质量、高水平地做好考核工作的重要保证。

六是出资人经济责任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国有资产损失责任制度。在第二个任期考核周期中,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将与董事会的评价办法、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和其他制度相衔接,实施精准考核。

总之,建立健全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政策性强,要求高,难度大。需要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业绩观为指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提高业绩考核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实践,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吴春波.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评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02).

[2]杜萍,王兰.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的现实选择[J].求实,2004(S4).

[3]余振昌.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5(03).

[4]金波.建立在eVa基础上的经理人激励制度探讨[J].特区经济,2004(11).

[5]孙克新,王晓艳.薪酬规划中业绩衡量标准的评价[J].财会月刊,2004(24).

[6]郝冰.论完善国有大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制度[J].煤炭经济研究,2005(01).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篇8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新经济

一、新经济的由来及特点

新经济这一概念最先出现在美国的《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后来,克林顿总统在2000年1月28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正式指出了新经济的特点和性质。2000年4月5日,他在白宫召开了有格林斯潘、比尔.盖茨等人参加的新经济会议。这就是“新经济”的大概由来。

实际上,对于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形态,一些未来学家早就有所察觉。其中最著名的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在这两本书中都已指出,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和几百年的工业社会,即将进入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对这个新经济形态的命名,学者们看法不一。克林顿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之为“新经济”,经合发展组织(oecd)称之为“知识经济”,美国国会及商务部在他们的报告中称之为“数字经济”,还有人叫“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或“因特网经济”。我国著名学者成思危教授对新经济的含义和特点通过三个侧面来概括:知识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新的经济活动模式;网络经济是新的经济运行方式。

1.新经济在知识经济这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呈现如下特征:

(1)以知识为基础。企业从全能生产到专注于某个环节、面向过程的生产,灵活生产,传统的产权关系转变为脑体产业分离的契约式合作方式,全球化范围。

(2)产品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由于知识重复使用的边际成本很低,出口产品中的技术含量越高,其实际利润越大。国际贸易中知识含量较高的产品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3)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知识的集中程度就代表了核心要素和集中程度,企业越是做大做强,就越是更加倚重于知识要素。工业经济时代是资本决定企业命运,而知识经济时代,则是知识和思想决定企业命运。

2.新经济在虚拟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活动模式下,呈现如下特征:

(1)复杂性: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复杂系统,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间的非线性作用容易产生混沌现象,但系统本身的自组织作用却可以呈现一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2)介稳性: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具有耗散结构的介稳系统,各组成成分必须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在此过程中还存在反馈作用。

(3)高风险性;虚拟经济系统的风险是很高的,有时是难以预测和难以承受的。由于企业的虚拟化运作中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又加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许多经济活动都是一次性的,独特的,无先例可借鉴的。

3.新经济在网络经济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下,呈现如下特征:

(1)信息技术是基础。信息技术将遍布全球的企业、经营单位和业务职能悄无声息且持续不断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信息前所未有且不露痕迹地在不同的业务职能、不同的经营机构和地域界限间传播。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帮助企业降低库存、减少核心业务流程的成本即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透明度高,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大大消除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不良影响。由于互联网为全球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直接联系的大量机会,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空间和自由度越来越大,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进入互联网就能得到它需要的产品的各种信息,并可以通过对不同生产者所提供的信息的分析比较,直接选择满意的个性化需求,网络经济使企业降低了市场进入障碍,留住客户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对企业的客户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3)集成度高。网络经济是一种集约型经济,它通过信息将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进行综合集成,从而可以实现整体优化。虚拟企业有了其发展和成长的条件,企业只要构建起联系供应链各环节的网络,就可以由主导企业将先进技术规范设计的数字化图纸,通过网络分别传辖到在技术、装配、经济等方面都最合适的节点处进行制造,并在地理位置合适的节点处组装后直接交付给顾客。这样,既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质量、缩短交货期,又可以节约大量的设备投资及人力资源,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

二、新经济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战略,竞争力-[飞诺网feno.cn]

1.对信息和知识的成功管理和运用能力。

工业经济时代以整齐划一和规模优势为特征的企业管理体制,正在逐步走向新经济时代以多样化、小型化、虚拟化为特征的企业管理体制。知识优势将会更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必须靠成功的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来支撑。这包括对信息和知识的建设、获取、加工和分析等。企业中对信息的管理已经涉及到从基础设施中的oa、mis、dds到技术研发到产品设计中的pdm、到采购与生产制造中的cad/cam/cae/capp及cims、mrpⅱ、erp、edi、scm等、到市场营销与售后服务中的crm等的全过程。

作为信息管理基础的企业的信息化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新技术的应用,绝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工具的改变,更涉及到企业的体制、机制的运作,以及生产流程、管理流程的重新组合等各方面。还包括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分工格局、一直到思想观念的全面变革。但是,如果单纯将信息化战略等同于以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组成的一个平台的话,仅从这个平台的确无法区分两个规模相当、定位相似的企业。正如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一样,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支撑和制度保障,信息系统就不可能“内化”为企业的“个性”,就依然停留在“两张皮”阶段,而如此核心竞争力将在竞争中很快变得毫无价值。所以,信息化必须和组织、人员及其她企业资源进行战略整合与集成。企业信息化能否转化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取决于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管理能力,即从战略层对企业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和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进行合理规划。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在新经济时代信息爆炸的状况下,企业现有知识存量决定企业发现市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资源发挥效率的程度与企业拥有的知识密切相关。从信息和知识管理的战略角度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的不是获取信息和知识,而是在于企业对信息和知识进行加工和分析的能力,使信息和知识对决策有用,才是真正对信息和知识的成功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决策者的注意力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成功的企业在于创造新知识,并在企业内迅速扩散新知识。可以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中去,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所以,信息和知识管理战略是新经济时代的必然战略选择。

2.企业对项目管理应用的水平。

新济时代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企业的结构随着产品的技术进步、市场的变化而快速变化,时效经济和消费个性化会不断增强。大部分的新情况新问题都是以前不曾遇到过的,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去参考,而且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许多经验已经不再适合新情况、新环境和新问题,为此,企业会出现更多的突发性、无先例可借鉴的事件,这使得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将有更广泛的空间。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全球管理的新热点,新经济时代可以说也是一个项目化的时代。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项目存在的方式的多样性和类型的广泛性;(2)企业内部管理项目化;(3)项目管理信息化。另外,新经济下成本、风险和客户满意度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而项目管理的体系和方法就是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由此,新经济下在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如何提高项目管理在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也应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

3.系统整合的能力。

过去,在“商场如战场,竞争如战争”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研究竞争战略,夺取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创立独家名牌,消灭竞争对手,占据垄断地位,压低进料价格,套住顾客用户等一系列手段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做法。企业为了在市场上求生存,就非要与竞争对手拼个你死我活不可。近年来,随着所谓“无国界世界”趋势之到来,企业无论大小似乎都朝向全球化的经营模式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单纯强调竞争的思维定势有许多缺陷,但是,什么是全球化经营模式?似乎是人言言殊:有人界定它是指一企业的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有人认为它的分支机构遍布不同国家;有人强调它的品牌全球知名;但也有人重视它的经营和供应能力。事实上,今后对于企业的思考已不能局限于一个别企业的组织、能力和作为,而是一种超国界、超功能,尤其超组织的网络系统。这可以通过虚拟企业来实现,即企业仅保留某些最关键的功能,而其它的一些功能则被虚拟化,即以各种方式借用外部力量来整合,所借用的力量可能是上游供应商,可能是用户,也可能是竞争对手。总之,是突破企业的有形界限,借用外部资源整合,以延伸企业的功能。不同于过去的企业更多地考虑单个企业自身的利益,新经济下则要求企业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思考,与供应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其供应链上实现高度的分工和彼此间密切的协作,以求得各个环节的多赢,这是一种寻求综合优势的价值链思想。所以,选择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研究scm系统整合中的不确定性及不确定性在scm中上下传播的方式,通过建模来优化scm,可能会得到新的企业运作战略和目标。

4.客户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建设能力。

网络经济彻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竞争方式。首先,它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面对中间商(如批发商)的竞争,逐步改变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竞争;其次,使企业从以往的以产品或服务设计与管理为中心的竞争,转变为以产品或服务营销为中心的竞争;最后,由以往的产品和服务成本与质量的有形竞争转变为争取消费者信心的虚拟竞争,为此,企业只是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企业文化所透射出的企业形象宣传更能长远地吸引消费者关注的目光。企业要抓住某个特定的客户群或某一局与市场,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机网络营销的手段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所以,客户关系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也应该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需考虑的重要的战略选择。

以上几方面不失为新经济下企业培植其核心竞争力的又一思考视角和必要手段。它们是在工业经济时代所要求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有益补充。企业若能将它们提升为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是构建符合新经济需求的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三、当前的国内外研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战略管理研究的主要观点,可通过以下几例具体说明。

观点一:我国企业今后所要发展和依赖的竞争优势,不在于本身的条件和能力,而在于一个网络系统内各成员的选择以及其联结是否具有优势上面。以美国计算机厂商戴尔(dell)为例,其竞争优势并不在于其产制或设计能力,而在于它选择与管理供货商的能力。这样所构成的网络以满足顾客需要的效能,他人难以匹敌。

观点二:加入wto以后,采用国际化运作战略是我国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以我国计算机大厂而言,他们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居有一席之地,表面上看,主要依赖低成本和交货弹性优势,但是整体而言,乃在于它们多年来所发展的全球运筹管理能力。在这系统下,他们能整合协力厂,选择适当地点,建立灵敏物流和存货管理效能,使它们所拥有的优势一时也难以被他人取代。

另外,过去的台湾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所依赖的竞争优势,最先为低成本,其后是专精化。但是,近年来似乎已提升为全球运筹管理能力,经由后者整合了前两种优势来源;由于全球运筹管理能力的提升,才让前两种优势的“综效”(synergy)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种优势主要建立在所谓“联结性”(connectivity)的特性上。这种特性本身又建立在两个条件上:一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利用,尤其是网际网络的发展,使信息传输脱离实际载体的限制,大大增进企业与企业间,活动与活动间之密切配合效能与效率;另一则是“信任”关系的加强,克服了对于层级组织或市场交易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与低效率的限制。换言之,今后全球化企业所依赖的关键竞争优势乃在于这种“联结性”之增强与改进方面,也代表企业经营者应有的新的认识和努力方向。

观点三:企业必须具有在价值链设计中的快速回应能力。这要求快速而又持续性地评估价值链中的创造价值部分和非创造价值部分,charlesh.fine等人给出了一种价值链战略决策框架工作模型可以指导企业在进行产品、工艺、能力和技术方面的投资和资源决策。gm的高能汽车的消耗系统工程和ibm的外部资源决策工作都是应用该模型改进他们的产品、工艺、能力和技术方面的投资和资源决策的范例。

观点四:kathleenm.eisenhardt认为企业的战略应当尽量简单化、组织化、分阶段化。

另外还有关于“战略和信息技术的动态同步研究”、“战略的调整速度和知识应用速度关系的研究”、“企业内部竞争要素(诸如技术、生产线等)的管理战略研究”、“基于抽样方法的两阶段分析在组织行为的战略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及“如何使定价能力成为企业的战略武器”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大多是围绕着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观展开的。

管理学和组织学中传统的思路是从自身出发来研究核心竞争力,未来的研究应从经济的和社会的内涵来研究核心竞争力,这相对来说是一种新思路。将核心竞争力看成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有诸多好处:第一,它可以从企业财产角度阐释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而且在一些细节方面,核心竞争力具有物质财产的特性;第二,它通过将组织资本引入核心竞争力概念中高度评价了能力的“协调”和“有机结构”内涵;第三,它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概念将社会环境引入能力中;第四,将社会环境包括在能力概念中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可塑性问题。

大量的研究工作还需深入进行,特别是:战略的实施行为方面需要深入研究。比如,创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如何发生。特别是在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象中,如果能从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进行,既能使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又可以将两个领域的研究都纳入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理论中。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财务计划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107-02

企业是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经济组织,其生存、发展和获利的目标要求财务管理自身固有的地位和作用要在企业管理中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贯穿了企业经济行为的全过程,所以实现全面科学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是这个永恒的主题的核心。提升企业全面管理水平,企业领导人应当具有强烈的财务管理意识。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从事企业财务管理的同人认真研究思考的。

一、确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财务管理在企业科学化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和重视。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或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凡是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发挥得好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也比较高。因此,对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的认同是实现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关键性因素。为什么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呢?这不是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同人自封的,而是财务管理自身的地位、作用所决定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从学科理论上讲,财务学产生于经济学之前,有关资本、资金循环周转,货币、计价、利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表面上表现为财务学和经济学共有的内容,但其实质是财务学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实际情况看,虽然我们不能把财务学与经济学关系和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简单地对比,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的内容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不容质疑的。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资金运动增值的过程,财务管理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然而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所以企业科学化管理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才行。

(二)财务管理是综合性的管理

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大都可以资金运动中综合反映出来,而通过合理地组织资金运动,又可以对企业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财务管理的各项价值指标,是企业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将企业生产情况与财务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并深入分析,寻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措施,堵塞漏洞,提高效益,加强成本管理,以更低的耗费获取同样或更高的收益。所以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科学管理中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在发展中求生存,取得利润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的如生产、质量、销售等管理工作,而这些管理工作的轴心是财务管理,它们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来。

(三)财务管理是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经营全方位。搞好财务管理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企业资金运动过程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无论是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还是资金的补偿,经营成果分配都离不开财务管理。也就是说,财务管理可以把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纳入管理范围,它融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这种管理上的优势,同样是企业其他任何一项管理所无法替代的。

二、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管理资金的运作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血液,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资产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无形资产以及递延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中要破除只讲满足需要,不讲采购成本和资金占用的观念。要树立低价少储的观念,使得储备的物资既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要节约占用资金;要抓好固定资产的管理,避免资产的闲置与流失,同时盘活闲置资产,使其保值增值,给企业带来效益;要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形象与信誉,是给企业带来效益的重要保障;要树立极强的经济意识,让企业的资产活起来,流动起来。另外,还要考虑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趋势,合理安排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之间的结构,以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

(二)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

财务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一般来说它应与本企业生产周期相吻合,它应包括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检查五个环节。这些管理环节,互相配合,紧密联系,形成周而复始的财务管理循环过程,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

(三)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

要以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为纽带,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实行严格、全面地预算管理是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控制成本费用、减少损失浪费的重要手段。把预算管理延伸到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一是处理好全面预算和财务预算的关系。既可以成为控制支出、降低成本费用的工具,也可以成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有效管理模式。二是扩大预算管理的触角,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和标准体系。成为企业日常管理的行为准则和自我约束的机制。三是防止预算执行的软化,特别是对“有权”人员和职能部门的预算执行应有刚性。

三、不断深入实践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思想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的,在实践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的过程中,企业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赋予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给财务管理以足够的重视。同时,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纲”,充分发挥以财务管理带动各项管理的综合与组织作用,形成以实现企业管理主要目标为方向的合力,并使之最大化。在具体实践中,应抓好以下工作。

(一)形成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共识

企业领导、财会人员和其他管理部门人员,都要正确认识、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树立财务管理核心论并不是说其他管理诸如质量、生产、安全等管理不重要,这只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因为其他管理只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一个重要方面实施管理,而财务管理则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提高财会人员政治、业务素质,是实现财务管理核心论的关键。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是企业处理财务会计事务的规范和准绳,可以说,没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就无从谈起。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包括:财务指标层层分解制度;存货库存定额制度;应收账款周转率考核制度;加强考核、监管,完善内部经营目标责任制度等等。各项制度的实施,都依赖财务管理来保证。

(三)财务部门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当好企业管理参谋,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把好筹资、投资、分资等决策关。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广泛收集市场信息资料,总结历史经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按照企业价值、利润最大化原则,结合考虑风险系数,测算经营管理每个环节和全过程的财务数据,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提出各种分析、预测报告作为依据,最终形成各种备选方案,以供决策需要。

(四)财务计划是企业经营计划体系的核心

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企业应更加重视内部经营计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适合本企业经营特点、围绕当前经营目标兼顾长期战略构想的企业经营计划体系。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分头编制的各项经营计划,最终由财务计划综合平衡计划。在计划实施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处在财务管理的监控中,真正做到事先有资金预算、事中有费用控制、事后有分析报告,保证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组织形式,强化对财务管理部门的考核

企业不仅要注重财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考核,更要加强对财务部门自身业绩的考核。根据企业实际设计企业内部财务状况考核指标,如资金到位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资金监督部门通过这些量化指标对资金筹集、资金管理部门跟踪监控,并将考核结果加工成有效的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确保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财务信息是企业经营信息系统的主体

在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要发挥财务信息的重要作用。财务管理能够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由于财务管理的固有职能在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得到了充分发挥。在it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财务管理信息更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灵敏性,能够快捷、准确、全面反映市场信息和企业经营动态,要发挥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作用。

总之,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后,更要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不断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范晓英.浅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6,(4).

[2]刘桂珍.如何有效的发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5).

[3]韩英.浅议现代财务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J].会计之友,2006,(7).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核心竞争力;博弈;非核心技术创新;产业集群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中小企业创造了新增产值中的76.7%,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是国际性的,难免遭遇具有强劲实力的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我国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站在战略的高度,实施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创新模式,培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发展策略,才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然而中小企业有其天然的劣势。探讨扬弃劣势来创新、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更为重要。

一、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动力和源泉

1.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的含义。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实质是对客户的争夺,谁能让消费者从口袋里掏出钱来,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消费者买谁的账归根结底就是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换一种说法就是谁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而使企业持续地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的根源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企业为顾客创造别人所不能创造的价值的能力。从核心竞争力产生的逻辑出发,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需具有价值性、稀缺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和延展性。

关于创新的概念,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创立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的组合。具体包括5种情况:(1)创造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取得或控制原材料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由以上5个方面可以看出,创新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技术与经济相统一的概念,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过程创新。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可以通过创新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只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产生一种新的、独特的产品、工艺,或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最终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取得了经济效益,就是实现了创新。

2.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动力和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可表现在企业的技术优势、战略决策、反应能力、产品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而这几方面除了通过经验积累之外,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动力和源泉。首先创新本身可以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企业不断创新的过程。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杜拉克宣称:企业组织需要一个核心专长——创新。“海尔”如何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张瑞敏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不断的创新。其次,创新能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竞争态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能否快速发展已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不断创新则能保证企业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若不想让既有的核心竞争力随时代的发展变为普通能力,并不被淘汰,就应把既有的能力作为知识储存起来,并不断更新充实、发扬光大。第三,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相伴共生。没有创新,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就无从谈起。从产业来看,企业成长就是创新的过程;就企业内部产品项目来看,每一个新产品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如录像机产品的创新开发过程。开发初期,美国人对终端产品无法描绘出准确清晰的轮廓,甚至对产品的性能也无法提出特定的要求,但开发出了录像机技术与产品。在这一产品开发过程中,除了技术的创新发展,更关键的是由创新所导致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录像机技术最基础的部分是由美国人发明的,但市场技术却是由日本人挖掘的,最终这一由技术形成的创新为日本企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整体和持续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创新有着天然的缺陷

1.智猪博弈。现实市场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存在着较大差异——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大,创新的效果也更明显;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小,创新的动力则明显不足。更为现实的是,企业规模会对创新效率产生异化作用,如大企业的创新成本比小企业更容易消化。此外,由于创新是一项非常不确定的活动,厂商很可能不会同时取得成功。假定a为大企业,b为小企业,a的技术创新贡献率高于b,这时就会出现如下的博弈矩阵:

在这个博弈中没有“剔除劣战略均衡”。因为a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劣战略。但是,b有一个劣战略,即“创新”,因为无论a做何选择,b选择“不创新”都比选择“创新”更好一些。所以,b会剔除“创新”,而选择“不创新”:a知道b会选择“不创新”,自己只能选择“创新”。因为“不创新”,收益为0。所以,这时的纳什均衡是(创新,不创新),是一种“重复剔除劣战略的占优战略均衡”。其中b的战略“不创新”占优于战略“创新”,而给定b剔除了劣战略“创新”后,a的战略“创新”又占优于战略“不创新”。所以,在市场上,小企业花费巨额成本去进行技术创新是不经济的。但是长期不创新,小企业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利于自身成长壮大。

2.不对称信息下的博弈。自主创新不经济,外购创新技术就会成为一种选择。但外购创新技术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对称信息是指一些局中人拥有别的局中人不拥有的“私人信息”。当前,在技术交易市场上,卖方比买方更多地知道创新技术的实际情况(创新程度、应用难度、市场前景等),但卖方不会将创新技术存在的问题如实告诉买方。买方也知道这种情形。因此,买方在开出价格时会考虑到该技术的有效性问题。假定没有问题的好的技术价值20万元,有问题的技术只值l0万元,并且假设买方认为市场上出现好的技术和坏的技术的可能性各占一半。这时,买方开出的价格不会高于1/2*20+1/2*10=15万元。这样,如果卖方的技术果真是好的技术,他就不会出售,好的技术退出市场。但当卖方的技术是坏的技术时,他会十分积极地将只值10万元的技术按l5万元卖给买方。但买方知道愿意按15万元卖的技术一定是坏的技术,从而认定市场上全是坏的技术。所以,除非他愿意买一项坏的技术,否则他会退出市场。当他愿意买一项坏的技术时,他只开出l0万元的价。于是,技术交易市场或者建立不起来,没有买主;或者全是坏的技术,真正的好的技术退出市场,而坏的技术在不断成交,但价格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也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中小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途径

1.非核心技术创新。根据创新概念,创新有核心技术创新和非核心技术创新之分。通过核心技术创新取得核心竞争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越来越表现为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实现从最初始的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转换。而能在这条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上取得创新优势的企业也只是占据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而己。更多的产品价值需要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来创造。对于那些并未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来说,只要专注各自领域的创新,同样也可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创新并不一定表现在核心技术上,有时甚至并不表现在技术细节上,如杜拉克所说,这种创新有时候“甚至可以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并无直接的必然联系,核心技术不等于核心竞争力。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掌握某项核心技术,并能够充分地利用这项技术,找准自己在生产链上的定位,那么该企业完全可以靠它赢得市场,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如果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严重脱节,经营管理不当,那么无论技术如何先进,都无法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对于那些并不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来说,避开在产品核心技术研发和生产上的障碍,在非核心技术以及非技术环节上进行创新,同样可以为其产品附加更多的价值,是企业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这种创新包括产品功能改进、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手段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等等。计算机厂商dell公司壮大就是得益于其创新的销售方式直销。海尔集团的由oec管理模式到建立“市场链”的管理模式创新也堪称典型。

2.发展产业集群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例如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设施的提供者。集群还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

产业集群一方面通过竞争与合作促进集群内企业的自主创新。波特(1998)说:“群聚区提升了竞争与合作两方面。竞争与合作可以共享是因为它们发生在不同的范围以及不同的参与者之间。”集群内的企业从事相同、相似、互补或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着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强调的是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在水平方向上,也存在着众多生产者,他们之间进行充分的竞争。这种相互学习与竞争,将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生产经营知识的传播,从而刺激企业的不断繁衍和产业集群的不断扩大。因为在不断出现的技术创新过程中,一家企业很难也没有必要独立完成,这时与竞争的同行合作,分享产业集群内的知识和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企业间的这种竞争合作关系既提供激励,又避免了过度竞争。产业集群内企业逐渐形成以群体目标为引导、信息流为驱动、组织文化为维护,依次经过交流、竞争、合作、分享、评价5个基本阶段的动态循环累进过程,极大地提升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形成长期合作提供基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单纯地依赖传统产业迟早将会力不从心。中小企业要逐渐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军高科技产业。这时,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作为中小企业,单枪匹马实力薄弱,很难独立与科研机构形成长期合作,而产业集群可凭借其自身的优势迅速与科研机构合作、交流,一起攻关技术难题、研制新产品。初期可以借鉴日本模式,运用协会、地方政府力量疏通知识创新发源地与生产管道,将科研机构、大学与产业集群连接起来。

四、结束语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当然离不开企业创新的支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创新手段或者途径都适合中小企业。所以,选择可行的创新才是重要的。希望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郑筱婷,张永刚.加强非核心技术创新打造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4).

[2]陈抗,郁明华.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