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5:43

社会资源的含义篇1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双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格;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036-02

近些年来,马克思的经济学一直被边缘化,而西方经济学大受追捧。究其原因,主要是马克思的经济学一直被大众甚至学界一些人误解,一些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缺乏市场理论,不涉及市场供求,不谈资源配置,因此不能解释市场经济。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不足导致的。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均衡价格理论是其基石,马克思的经济学主要研究生产关系,劳动价值论是其理论基础,但是马克思的经济学中同样包含资源配置思想,西方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经济学通过对经济运行本质的研究解释经济现象。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经济运行问题的本质,从本质规律上寻找改革的方向。

一、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超越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超越体现在对价值的准确定义,以及对使用价值和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区分上。马克思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因此抽象出了价值范畴,因为在商品交换中要用到价格,还要说明一下价格的形成。马克思经济学认为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的实质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现象形态。而西方经济学对价值的研究只停留在交换价值层面,并且忽视对价值形态的研究,所以对价格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价格本身,比如什么影响价格,什么决定价格。西方经济学曾经有过“劳动决定价值”的思想,古典经济学派的配第最早提出这个观点,他认为开采金银的劳动或者农业劳动产生价值,但也仅仅是这些劳动产生价值。斯密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他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决定,他比配第进步的地方在于他认为一切生产部门的劳动都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归结为无差别的一般的社会劳动。但他曾经又说过价值来自于工资、地租和利润。李嘉图批判性地继承了斯密的一些观点,他认为商品价值来自于工资、利润和地租是错误的。他指出,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李嘉图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代表了古典经济学派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最高成就,但他以及配第和斯密对价值的研究最多只停留在交换价值的层面,因为他们没有抽象出“价值”,以至于“劳动决定价值”这个理论体系无法解释经济领域的很多问题。边际革命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甚至完全摒弃了价值论,只讲供求价格论。

二、双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的市场经济思想体现

社会资源的含义篇2

[关键词]生产力;概念;内涵;嬗变;扩展

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到当今出版的几乎各种《政治经济学》,给生产力的定义基本上是:“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尽管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内容是相同的。应该说,这种说法是历史和现实的归纳和反映,似乎无可厚非。但是,现实正在发生着与原来的经济发展轨迹不同的变化,经济学应当敏锐地洞察这种变化;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作为规范经济学,也应当对人们“应该是什么”进行正确的回答,生产力的概念自身应当包含“价值判断”。

一、现存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局限性

《政治经济学》的各种教科书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生产力不同的定义,如较早的王学文先生的定义为:“劳动生产力可以说是人们在特定的生产系统下在一定的劳动组织中由劳动所发动掌握以劳动手段为媒介,对自然发生作用,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劳动的社会条件,劳动的技术条件等等方面所发挥出来力量之总和。”《政治经济学辞典(上)》的表述则为:生产力“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的表述为:“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较近期的如钱伯海的表述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三要素构成的,它体现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又如程恩富先生的表述:“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早期的表述既符合当时的现实,又充满着对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渴望;而当今的表述则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强大支撑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充满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过程中的冲天豪气。

现存各种定义无论是从那个角度进行的论述,无论是简捷还是全面,都包含着如下含义:生产力是物质产品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所使用的对象是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及其环境,所采用的手段是代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生产工具和人们的经验。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这种提高的后果是在给一部分人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给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们制造出来的核弹头足以将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毁灭;即便是和平利用,诸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也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这样的生产力怎样使人们获得享受呢?人们往往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物质产品不丰富归因于生产力不发达,即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产力发达的代价已经呈现在了人们面前:环境灾难、资源匮乏、社会问题日益增加。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受着生产力概念内涵的强烈影响。这些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意义何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意义何在?经济发展的意义究竟何在?

在这样的问题考问下,生产力概念所包含的意义就不仅仅只具有实证的意义,而应当包含规范的内涵。也就是说,生产力的现存定义的经济浪漫主义色彩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到今天,现存生产力概念的历史局限性已经表露无遗了: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表现出对待自然的不友好的粗暴态度,把自然当作人类役使的对象,把自然看着人类的对立物,“万物皆备于我”。而事实上,人们在获得更多物质利益的同时忍受了更多的痛苦;人们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取得局部胜利后所得到的惩罚和报复往往是全球性的灾难。以局部的征服自然换来自然对于人类的全面报复,从全局来看是不经济的行为;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于现时代的要求了,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角度对生产力进行重新定义。

二、狭义生产力内涵的嬗变

现存的生产力的各种定义所包含的都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我们不妨将现存的生产力称为狭义生产力。在狭义生产力的含义中,人们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及其产出物。如前所述,现存狭义生产力的水平、规模和速度是人们从自然获得各种物质资料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对于资源的有限性、环境容量的有限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石油价格的迅速上涨并没有让人们真正意识到石油的急速耗竭,因为人们并没有采用有效的方式来节制石油的开采,而只是更进一步加强了对于石油资源的争夺,这种激烈争夺的结果是加速石油的耗竭;这种激烈争夺推动着石油开采、运输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表现为现在意义上的狭义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又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按照如此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道路走下去,人们将面临或已经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是: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耗竭,酸雨、臭氧层耗损、厄尔尼诺现象、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沙尘暴和水土流失等等,人们将遭受难以预期的灾难。改变生产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的唯一出路,人们应当在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节约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前提下谈论生产力的提高。

社会生产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能够认识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正因为我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人们往往把自己的能力放大到自认为可以彻底征服自然,这是人类应当彻底改正的一个错误。生产力的涵义应当包括人们和谐自然的能力。

十分明确,人类又必须从自然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当然应当包含从自然界获取物资资料的能力;又由于人们只能从自然界获得有限的资源,而且人们对于物质资料的欲求不断增加,那么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自然成为了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因之,狭义生产力在新的前提下应当定义为:人们利用自然、和谐自然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能力。

三、广义生产力的内涵

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逐渐丰富,人们的需求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产品,而且表现为对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人文资源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资源,这种重要性不仅表现为人文资源与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的紧密联系,而且表现为人文资源对人类自身的特殊意义上。显然,仅仅把生产力的内涵归结为物质产品生产的能力即狭义生产力是不够的;应当充分注意人类新的大量的需求的不断形成,这种新的生产力所利用的资源不同于狭义生产力所包含的资源。因此,客观上,人类社会生产所利用的资源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围,人们对于人文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样构成生产力。如果将生产力仍然定义在原来的范围之内是远远不够了,生产力的内涵需要扩展,即将生产力扩展为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能力。

社会资源的含义篇3

关键词:无主资源;公地悲剧;竞争;垄断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310-02

引言

公地悲剧(tragedyofthecommons)是经济学家非常熟悉的一个模型,它泛指一种公共资源或无主资源的过度使用。1968年英国加勒特・哈丁教授(GarrettHardin)在《thetragedyofthecommons》一文中首先提出“公地悲剧”理论模型,随后即被制度经济学广泛引用,在今天已进入初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成为经济学的常识之一。但是我们在研读了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约翰・里奇《公共经济学教程》、约翰・亚当斯《公共经济学》等著名国内外教材的公地悲剧模型之后,发现他们对于公地悲剧的论述存在着重大缺陷甚至错误。本文先摘录国内外著名教材的公地模型,然后再讨论其存在的问题。限于篇幅,另文论述我们自己提出的公地悲剧模型。

一、国内外著名教材对于公地悲剧的论述

(一)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公地悲剧模型

考虑n个农民的村庄共同拥有一片草地,每个农民都有在草地上放牧的自由。每年春天,每个农民要决定自己养多少只羊gi。G=gi是羊的总量。v代表每只羊的平均价值,v=v(G),且存在草地最大放羊数量Gmax,当G

πi(g1,g2,…,gn)=giv(gi)-gic,i=1,2,…,n

最优化的一阶条件是:=v(G)+giv′(G)-c=0,i=1,2,…,n

上述n个一阶条件联立,可以解出每个农民的最优放羊数量g*i,从而纳什均衡的总饲养量G*=g*i。将n个一阶条件相加,可以得到:v(G*)+v′(G*)=c。

而社会最优的目标是最大化社会总剩余价值:Gv(G)-Gc

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v(G**)+G**v′(G**)=c

由于[v(G)+Gv′(G)]′=2v′(G)+Gv″(G)<0,因此v(G)+

Gv′(G)是一个减函数。由v(G*)+v′(G*)=c两边同加上G*v′(G*)可得

可知G**

(二)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11章的公地悲剧模型

1.整体最优:用x表示公地上放牧的奶牛数量,每头奶牛每天可产奶1公斤。牛奶需求函数为p=a-bx,其中a、b>0为常数。于是奶牛的边际收益函数为mR=a-2bx。

每只奶牛的所有成本为1000元,即边际成本mC=1000。从而整个乡村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满足mR=mC,即a-2bx=1000,从而x**=(a-1000)/2b。

2.个体最优:设x1表示某个典型的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x2表示其余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需求函数p=a-bx=a-b(x1+x2)。

典型村民的私人收益tRp=p・x1=ax1-b(x1+x2)x1,于是其私人边际收益mRp=tRp’=a-bx2-2bx1=a-bx-bx1。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一样,也是1000元。故典型村民的私人利润最大化条件为:a-bx-bx1=1000。

令x1=kx(0≤k≤1),代入上式,可得实际放牧量x*=(a-1000)/(1+k)b。当k=1时,即当典型村民拥有乡村的全部奶牛时,有x*=x**,这时候实际的放牧量将等于最优的放牧量。当0x**,这表示实际奶牛放牧量超过最优的放牧量。当k=0时,即当典型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相对于整个乡村的奶牛总量来说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x*=2x**。这表明,在极端情况下,村民的数量极多时,实际放牧量达到最大,为最优放牧量的2倍。

教材进一步总结道:由于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的差别造成了公地的悲剧。当个人决定增加奶牛的数量时,仅仅把个人的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成本进行比较,而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他所增加的奶牛将使得所有其他村民放牧奶牛的收益均下降。

几本国外教材的公地悲剧模型与上述模型大同小异,为节省篇幅,此不赘述。

二、公地悲剧的精确含义

从上面选录的国内最著名经济学教材有关公地悲剧的论述可以看出,它们把公地悲剧定义为:无主财产的私人竞争性使用数量大于此财产被某个人所有或社会整体所有时的最优使用数量;换言之,无主财产的竞争性消耗数量大于完全垄断占有的消耗数量。

显然,这样理解公地悲剧是一个巨大的误解。因为任何资源,市场竞争性数量总是大于垄断性数量。如果把市场需求也看成一种资源,那么市场供给即是对市场需求这一资源的消耗。上述两个所谓的公地悲剧模型,其本质不过是说明一种无主资源(市场需求或市场容量),市场竞争的消耗量要大于完全垄断的消耗量。在通常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中,会讲述市场结构的内容,较深的教材还会比较完全垄断市场与竞争性市场(包括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完全竞争市场三种结构)的卖方厂商对于市场需求这种资源的消耗,结论通常是,完全垄断的市场产量小于竞争性市场的产量,即卖方完全垄断厂商对于市场需求这一种无主资源的消耗要小于竞争性市场卖方对市场需求这一无主资源的消耗。因此,如果把上述两个模型放在市场结构中垄断市场与竞争性市场中的产量大小比较一节,就非常吻合了。换言之,上述两个模型只不过说明竞争性产量大于垄断性产量,或者说竞争性市场的厂商过度使用了市场需求这一无主资源,竞争性厂商与完全垄断厂商相比过度满足了市场需求。显然,竞争性厂商与完全垄断厂商相比过度满足了市场需求,并不能证明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的真正含义是无主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数量大于资源正常生产能力的最大上限,从而导致资源的生产能力降低,以至于不再具有任何生产能力。草地过度放牧不过是指草地作为一种无主资源,牧民们竞争性放牧的牲口数量大于草地正常新陈代谢能够供养的牲口数量的上限,从而导致草地的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最后导致草地所能提供的草料数量越来越少,以至于完全消失。但是仔细研读国内外一些著名教材的公地悲剧模型之后,发现上述公地悲剧的真正机制根本没有被认真考虑。

实际上,无主资源被过度使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无主资源的实际使用数量超过其正常新陈代谢所能提供服务的最大上限。但是公地悲剧这一术语通常并不等同于无主资源被过度使用。公地悲剧这一术语通常特指下面这种情况:无主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数量>资源服务能力上限>无主资源的完全垄断使用数量。而无主资源被过度使用还包括:无主资源的完全垄断使用数量>资源服务能力上限。

下面以《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公地悲剧模型所设定的符号来说明公地悲剧的真正含义。比较三个关键的变量的大小关系:无主资源竞争性使用数量G*,无主资源垄断性使用数量G**,无主资源的服务能力上限Gmax。通常的微观经济学教材都只是证明了G*>G**,但是对于它们与资源服务能力上限的大小关系没有任何说法。

考虑到G*>G**之后,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下面三种情况:

(1)G*>G**>Gmax>0

这种情况存在着无主资源的过度使用,但是通常不是公地悲剧这一术语的含义所指。但如果把公地悲剧这一术语定义为资源的实际使用数量超过资源的服务能力上限,那么这种情况也属于公地悲剧范畴。不妨把这个含义称为广义的公地悲剧。

(2)G*>Gmax>G**>0

这种情况存在着无主资源的过度使用,而且通常正是公地悲剧的精确含义所指。为与第1种情况区分,不妨把这种情况称为狭义的公地悲剧。

(3)Gmax>G*>G**>0

第3种情况不存在着无主资源的过度使用。因为当无主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数量G*小于资源服务能力上限时,资源仍然能够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不会因为竞争性使用而逐渐枯竭,因此不能称之为“公地悲剧”。如果这种情况被称为公地悲剧的话,那么我们也只好断言,竞争性市场供给由于较完全垄断市场供给消耗了更多的市场需求这种资源,而存在市场需求被过度使用的公地悲剧了。这显然非常荒谬,因为竞争性市场提供更多产量,通常不是悲剧而社会福利较大的表现。

结论

综上所述,公地悲剧的含义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1)广义的公地悲剧:无主资源实际使用数量大于资源服务能力上限。(2)狭义的公地悲剧:无主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数量>资源服务能力上限>资源的垄断性使用数量=单个所有者的最优使用数量=社会整体最优使用数量。无主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数量大于垄断性使用数量,只是狭义公地悲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狭义公地悲剧的充分条件。因此,国内外大多数著名教材都错误地理解了公地悲剧的精确含义,或者说它们的模型未能成功论证公地悲剧的精确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82-85.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89-392.

社会资源的含义篇4

   近十年西方许多企业在组织设计、复杂环境、信息技术方面面临着比较广泛的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引起了对管理会计变化的需求,许多经验研究的证据表明了这种变化。如传统的管理会计技术(如预算)尽管仍很普遍但通常与新的会计技术一同使用;新信息技术在许多组织中使常规的会计任务中心化(或从外面取得),管理会计由原来在组织内部由一小部分专家所拥有变成组织内部分散化的知识;管理会计师转向为企业持续经营提供直接的支持或内部经营咨询。管理会计的变化当然通常被推断为好的现象-将现实变得更好,但是人们发现,变化也可能与负面的发展相联系。如带来大量的问题、引起倒退、甚至迅疾的大破坏。而且,尽管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对管理会计系统的变化施加了强大的压力,管理会计系统的变化还是比较困难和缓慢(Granlund,2001)。

   管理会计变化的这些特点,引起一些西方学者的关注,管理会计变化研究因此成为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重点。

   根据macintosh和Scapens(1991)的观点,现代管理会计变化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是经验案例研究、基于经济学理论的实地研究和专注于社会制度的研究。专注于社会制度的研究认为,管理会计变化与环境和围绕它的更加广阔的社会和制度力量有关,管理会计可以视为个别组织中的制度,在特定的组织中管理会计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巩固思维和行动中的理所当然的方式。专注于社会制度的研究关注概念体系、转变条件和原因,涉及制度和行为方式、制度行为如何在不同时期持续等问题。macintosh和Scapens(2000)认为,会计文献所使用的社会学制度理论有三种:新制度经济学(或交易成本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社会学(newinstitutionalsociology)。新制度经济学对于会计的研究,基本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由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于合理性和均衡的核心经济学假设,因而更为关心预测合理的或“最优的”结果,而不是解释从一种均衡走向另一种均衡所呈现的过程也即变化过程。新制度社会学对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会计实践的外部组织制度(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一般影响。旧制度经济学则将视角集中在组织的常规和常规的制度化,认为管理会计系统和实践能够产生组织的规则和常规,因而研究管理会计的变化同时也是研究组织常规的变化。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重点介绍和研究macintosh和Scapens(1991)的管理会计变化的结构理论和Burns和Scapens(2000)的基于旧制度经济学的管理会计变化制度理论。

   二、管理会计变化的结构理论

   macintosh和Scapens1991年在《管理会计研究杂志》上发表“管理会计与控制系统:结构化理论的分析”一文,提出将:Roberts和Scapens(1985)、macintosh和Scapens(1990)以及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Structurationtheory)运用到管理会计系统的研究中。认为结构理论包容了adamSmith的古典经济学和Karlmarx的经济决定论(macintosh和Scapens,1991),对理解管理会计的性质很重要,是解释管理会计系统在组织社会秩序的产生、调节和转变中的作用,理解推动该系统的不太明显的动力的有价值的手段;管理会计系统在组织中可以形成和复制含义、权力和道义。

   (一)结构性及其三个方面

   结构性理论由英美传统的领先社会理论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1938)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发。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既能解释社会制度又能包含理解其转变条件的概念体系。

   其最终的目的是一种Spencer,weber,parsons和marx传统下的一般社会理论(grandsocialtheory)。

   其基本假设是任何完整的社会理论,必须包括行为(agency,有自我意识的人的主观行动)和结构(来自行为和相互作用个人和团体的社会结构的结构资产)两部分。结构是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形成和安排社会行为和为社会活动提供约束的规范、样板、蓝图、准则和规则,是社会相互作用和活动的“Dna”。行为将社会生活描述成由主动的个人所组成。这些个人在社会环境中主观地产生引导他们的共同理解。行为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一种有目的性的、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的能力。吉登斯认为,结构和行为间存在递归的关系,它称其为结构性(structuration)。其基本假设是任何完整的社会理论必须既包括个人在其中相互作用(结构)的社会结构,又包括有自主意识的人的行为。结构性表达了个人和社会结构间的双重或相互依存。

   结构性和结构的双重性是行为过程所形成的行为方式的社会模式常规的持续复制,是理解社会繁衍和持续性的一个关键概念。结构性同时发生在三个方面:含义(signification)、支配(domination)和合法化(legitimation),有时也被称作含义、权力和道义。含义结构是用作产生意思的语义规则;支配结构是用作产生权力的资源;合法化结构是产生道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社会系统的这三方面紧密交织难以拆分,它们一起在组织与制度中影响社会活动和行为人间的相互作用,它们限制和强制行为人获得为维护社会秩序所需的合作。下面对结构性的这三个方面作进一步描述。

   含义是行为人社会生活中彼此交流的认知方面的抽象,是结构性中的语义方面。含义由三部分组成:含义结构(significationstructure)、说明体系(interpretivescheme)和分散的活动(discursivepractices)。含义结构是语义规范的相互关联的组织网络;说明体系是行为人在使用含义结构时得到的共享知识、累积技巧和相互认知规则的储备;分散的活动由行为人将意思交流给其他人时的讲解、书写和其他形式的言论组成。含义就像其他所有的社会结构一样,行为人利用它彼此理解时就复制了,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持续复制,就形成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方面。

   结构性的第二方面“支配”是社会制度中依存与自治关系和秩序的规章和范式,通过两种资源进行仲裁。第一项资源是“支配性”资源,来自对物质实体和货物的支配;第二种资源是“命令性”资源,吉登斯将其定义为某些社会行为人支配其他行为人的结果。它是对人的控制而不是对实物的控制。支配结构以控制的辨证性为特征,即权力关系有两方面,在控制的辨证关系中,上、下级都有权使用和通过行为利用他们的权力资源。如企业委托人既拥有支配性资源(对企业实物资产的命令权),对待经理又拥有命令性资源(选举权和所有权赋予的层级控制权)。但是经理也拥有权力,对人经理来说,所接触的可能的产出、员工的管理技能和知识等信息是重要的支配性资源。当支配结构由双方产生与复制时,不对称的信息与知识给经理提供了某种控制措施。在控制的辩证关系中,尽管经理对于委托人来讲缺乏命令性资源,但双方都能采取行动利用其权力资源。

   合法性结构是社会生活的道德规章,可以被视作保障整个社会秩序和谐性的制度上的“集体良知”或“道德舆论”。为了社会的一致性,任何社会秩序中的大多数居民不必使占优势地位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内部普及化;重要的是,占支配地位的联合体成员持有这些价值标准,即“制定规则群体的观点就是规则的观点”。合法化结构由合法的规章、符合规范的准则和道德义务组成。它们是那些共有的价值观和理想,如什么是美德与恶习、重要与琐碎、可以发生与不可以发生等。合法性的规范由适宜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组成,而道德义务是伴随行为人的行为准则。行为人在行为和相互作用时通过行为的规范化准则对其行为和相互作用进行仲裁而接近合法化结构,通过奖励和制裁其他人遵守或者不遵守行为规范复制了道义。

   (二)常规、危机和复制行为对管理会计系统变化的意义

   结构性理论中的常规、危机和复制行为概念对管理会计变化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常规(routines)指在时间与空间范围内按习惯做事。日复一日地以相似的方式行动的重复性是社会生活分散本质的重要基础。在日常事务中,社会结构趋向于支配活动,行为人的许多社会行为和相互作用处于实践知觉的水平。常规化(routinization)对于行为人的“本体安全(ontologicalsecurity)”是至高无上的,常规对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十分重要,它帮助他们建立处理日常事务的信心。危机(critical)状态产生于日常生活中所习惯的现有模式严重被破坏的情形。吉登斯的常规危机划分法有关社会系统变化的可能性。在常规条件下,即使不是大多数也有许多行为人对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反身监督可以在知觉的实践水平处理,此时现有系统通过活动发生变化的机遇似乎比较渺茫。相反,在危机情况下有一种“不可预测的急剧的分裂,它影响许多个人,威胁或摧毁了对制度化的常规信念”(Giddens,1984),此时一个社会系统似乎不可避免地将通过活动者个人的行为变化。如果这些新的社会系统持续被复制,新的结构将通过结构化出现。变化在没有如此剧烈的“危机状况”下也能发生。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即在分散的知觉水平下采取的行动,也能带来社会变化。吉登斯(1976)认为,“贡献于一个结构的每种复制行为也是一种生产行为。一个企业如此可在行为复制的同时改变旧有的结构而发生变化”。每一位行为人都有潜力带来社会变化。然而,他们自己的个别行为将不会变化社会结构;但是如果他们成为社会系统的制度化特征,新的结构将会诞生。

社会资源的含义篇5

关键词:货币资金;时间价值;产生根源

货币的时间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是经济及财务管理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一,指不同时点上数量相等的货币资金的实际价值不等。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包含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减少,即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资金比未来等量的货币资金具有更高的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的客观存在不仅在理论界得到了公认,而且其产生的作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众所周知,20年前的100元钱和现在的100元钱的购买力显然不同。因此,掌握货币时间价值规律,研究其产生的根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前理论界对货币时间价值根源的几种解释

对于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理论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研究,也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认为货币资金周转使用后产生增值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

此种观点认为,货币资金被当做资本进行投资时,通过资本运动形式进入到生产领域,从而创造出了价值。通过资本循环运动最终使原来的货币资金产生了增值,这就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

2.认为通货膨胀的存在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

此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通货膨胀使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量的货币所包含的价值在减少。因此,要保持货币原来的购买力应该使其增值。这种由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客观上要求货币保持购买力的内生动力是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的根源。

3.认为机会成本的存在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

此种观点认为,货币的持有者推迟了消费,而将货币用于了其它用途。对于货币持有者的这种推迟消费的行为应该给予补偿,推迟消费的时间越长,应该给予的补偿就越多。因此,这种补偿客观上要求货币应该增值。这就是产生货币时间价值的根源。

二、当前货币时间价值根源理论的局限性

货币时间价值存在的根源确实比较复杂,再加之受到客观研究条件的限制,上述理论再解析货币时间价值根源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资金周转使用后产生增值是资本保值增值属性的内在要求,只是其时间价值在经济意义上的体现,而不是货币产生时间价值的根源。这种理论认为,货币只有通过资本循环运动才会产生增值,即才具有时间价值;储存起来或者没有参与使用的货币是不具有时间价值的。很显然,在广义的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货币都具有时间价值,因为存在家里的现金要贬值,就恰恰证明存在家中的现金具有时间价值。因此,参与资本运动的货币才具有时间价值是具有局限性的。

2.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时间价值的根源也是不完善的。通货膨胀和货币时间价值一样,只是现象不是本质,其原因是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内的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现代信用社会,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某些时期,相对范围内,通货膨胀是负的,或者说是通货紧缩状态,而货币的时间价值是不能反向的。因此,通货膨胀不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

3.资金的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一般指的是因资金用于了某种用途而放弃的其它用途,而在放弃的用途中起最大作用的用途带来的价值就是其机会成本。很显然,按照机会成本的定义,货币资金因用于某项投资后而放弃的其它投资带来的收益就是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根源是不合理的。因为,货币用于了投资等其它非消费用途,从而推迟消费,就产生了推迟消费的机会成本,导致了时间价值,显然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可见,机会成本可能是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一个因素,甚至可以理解为,机会成本是货币的时间价值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

三、货币时间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及衡量

从量的规定性来看,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理解为资金的社会平均使用价格,是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的利润率,表现为利息率。马克思对利息的来源和本质问题做过深入的研究。他的主要观点是:利息以货币转化为货币资本以及货币资本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为前提条件。利息来源于利润,利息的本质同利润一样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因此,从形式上看,利息率是借贷资本的价格,也就是说,利息率是货币时间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在忽略通货膨胀及风险的条件下,通常以利息率来衡量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

四、对货币时间价值根源的再认识

讨论货币时间价值,追溯其源头,笔者认为货币时间价值形成的根源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正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才使货币产生了时间价值。

1.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总财富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财富的增长客观上要求单位货币包含的价值含量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而当货币供给量随着社会财富量同比增长时,单位货币包含的价值量虽然没有变化,但是其对于微观个体的购买力相对下降,这就客观上要求其增值,以保持其相同的购买力,于是产生了货币时间价值。

2.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同一产品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缩短,一定单位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增加,其对应的单位货币所包含的价值也就增加。比如,原来生产a产品需要2小时,设与2小时对应的货币为1元钱。当社会生产力提高后,生产a产品需要1小时,那么1小时计应对应2元钱,即2小时对应4元钱。因此,货币产生了时间价值。

3.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类消耗的必要物质财富所占比例不断降低,可支配的社会总财富就以加速度递增并积累,使与之匹配的货币总量不断增加,为保持单位货币的价值含量不变,客观上要求货币增值,这一点也就是马克思对资本的本质属性的解释。

综上所诉,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是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所致。因此,客观理性的认识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有助于更好的研究和制定货币政策,完善货币制度;为利用货币时间价值规律指导现实生产生活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郭晓晶等.金融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谢利人等.财政与金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社会资源的含义篇6

山西省怀仁一中038300

1.教材分析

《市场配置资源》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节的教学内容,从理论上说,我国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根本区别,为此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1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

2.2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具体运用中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别。

4.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6.课前准备

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导学案的印制

7.课时安排:1课时

8.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案例分析: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学生讨论:邓小平的上述讲话说明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教师分析: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可以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分。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照目标,理解学案的有关要求,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其预习情况解决疑惑。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加强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与共同富裕)决定

(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它们的关系如何?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

回顾:(1)什么是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含义分解

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延伸: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共同富裕。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原因:一是公有制决定了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

注意区别: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需要宏观调控;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手段

概念区别: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五年规划等法律手段: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包括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活动等

行政手段: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9.板书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含义

2、基本特征

加强宏观调控

1、必要性分析

2、宏观调控的含义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4、宏观调控的手段

社会资源的含义篇7

论文关键词:评价理论,新闻报道,态度系统

 

一、引言

系统功能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不仅表达人们心里的想法,还反映社会现实,构成社会事实。韩礼德提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其中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如何使用语言与其它人沟通、建立人际关系,如何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或用语言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JamesR.martin)认为传统的系统功能语法对语言的人际功能分析还不够全面,所以他提出了评价理论(appraisaltheory)来进一步完善人际功能。该理论能有效揭示出隐藏在新闻文本背后的主观因素。

新闻报导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体,因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受到重视,人们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多。评价理论(appraisaltheory)是功能语言学(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领域又一新兴的语篇分析(Discourseanalysis)方法,它给予了新闻话语分析以重要的地位。评价理论是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interpersonalmeaning)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对说话人表达和协商特定的主体间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进行了归纳(white,1998),旨在评价语言使用者如何运用话语资源表达语义,解释语言如何用来评估、表示、构建语篇角色及调节人际关系。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协商的态度类型、涉及的情感强度、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方式。

二、评价理论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有三个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的人际功能就是指语言能够表达人际意义态度系统,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性、对话性和互动性,是指发话人作为言语事件的参与者所表现出来的交际意图、个人观点、态度、评价以及发话人所展现的与受话人之间的角色关系。系统功能语法对人际意义的研究经历了从小句到语篇的全面的认识过程。

在m.a.K.Halliday系统功能理论的基础上,martin发展了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创立了评价系统。其定义是:“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态度系统,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结盟读者的各种方式”。它包括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级差(Graduation)三个子系统。态度是评价系统的核心,涉及评价者对行为(behavior)、文本/过程(text/process)和现象(phenomena)的评价论文的格式。从不同的标准,态度子系统可以分成不同次系统: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和鉴赏(Graduation);根据态度表达方式的不同态度系统,可分为显性(explicit)和隐性(implicit);根据评价意义的不同,可分为肯定(positive)和否定(negative)。显性表达通过评价性词汇、情态动词、情态助动词等体现;隐性表达通过在特定语境中的隐含意义表达。对被评价者的隐性描述能唤起受话人的态度回应(依赖于受话人的社会立场/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具体来说,它通过对不寻常行为(extraordinarybehavior)的描述和隐喻(metaphor)实现,受话人必须对处于特定语境中的隐含意义作出推测。肯定评价表明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态度是肯定的态度系统,即赞许、提倡;否定评价表明评价者对被评价者持否定态度,即批评、谴责、介入涉及态度的来源。

三、态度系统

本文运用态度次系统展开分析。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behavior)、文本过程(textprocess)及现象(phenomena)做出的判断和鉴赏。态度系统分情感、判断和鉴赏。情感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情感反应,既可通过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来体现,也可以通过表示态度的词汇手段体现。判断系统是对行为举止的评价,分社会认同和社会制裁,二者都有正面(肯定)和负面(否定)的含义。社会认同的正面含义让人羡慕,负面含义被人批评。被人批评的行为不具法律含义,只可能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社会制裁的正面含义受人表扬,负面含义被人谴责。被人谴责的行为有法律含义。社会认同的裁决与评价对象的正常性、能力和顽强性有关。社会制裁的裁决与评价对象的诚实程度和伦理观念有关。鉴赏主要是运用美学的价值观念进行的。鉴赏是对语篇、抽象事物或自然事物进行评价。它分为个方面,即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和价值(valuation)。

四、新闻报道中的态度系统分析

情感子系统包括了说话人用以表达情感的语义资源。人们在说话过程中表达感情时,有两种方式。心情好时,运用积极词汇;相反,趋向于使用消极词汇。因此,情感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本文关键词汇表现出了消极的情感,而且这种消极的情感正在不断升级。如:

(1)Furtherheighteningregionaltensionsafterthenorth%slastlongrangerocketlaunchingonapril5anditsnucleartestonmay25.

(2)thenorthKoreantestsonSaturdaywereboundtoraisetensionsbetweenthenorthanditsneighbors.

(3)themovewasthelatestsignofescalatingtensionsontheKoreanpeninsulalaafternorthKoreaconducteditssecondnucleartestonmonday.

判断是根据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评价语言使用者的行为。新闻语言中的判断也涉及社会评判(social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sanction)。社会评判分正面含义和负面含义。社会评判与行为规范(normality)、做事才干(capacity)和坚忍不拔(tenacity)有关。社会约束与是否真实可靠(veracity)、行为是否正当(propriety)有关。在新闻报道中,媒体会尽量使用客观的语言,避免自己的主观判断,但是事实上,主观性的表达仍然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在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报道可以找到相当多的主观性判断,而这些判断基本都是消极的。其中社会约束又占了大部分。社会约束也分正面和负面。正面含义是表扬性的,负面含义是谴责性的论文的格式。谴责性的行为有法律含义,是严重的。媒体认为朝鲜是一个好战的国家,不但公然挑衅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和自由民主精神,还用核武器来威胁,敲诈美国及其盟国。

如:thenorthhasadoptedabellicosestancetowardallUnitednationsactions.

鉴赏是事件或过程的感受,它是属于美学范畴。就像情感和判断,对事物的鉴赏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该系统围绕三方面形成,即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和价值(valuation)。在反应这个子范畴里,评价是人际的,依据过程的影响或质量来进行的。结构评价是面向语篇的,对语篇结构的复杂性或细节进行评价。价值评价是社会性的,是根据社会价值对过程进行评价。在对朝鲜和伊朗的鉴赏中,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消极的鉴赏。对朝鲜核问题的消极鉴赏主要集中在反应(reaction)。鉴赏的对象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朝鲜发展核力量的反应。朝鲜核技术和导弹技术取得进展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对此的反应是震惊,而且一时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厌恶和反感。

如:thetestclearlycaughtSouthKoreaandtheUnitedStatesoffguard.

五、总结

尽管硬新闻强调的是客观和公正,但新闻写作者并不是无法表明他们的态度、立场和观点,只不过比较隐蔽罢了。表达观点、态度和立场的手段是多样的,如对报道事件内容的选择、消息来源的选择及遣词造句等。本文运用评价理论尝试性的对英汉新闻的态度系统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评价理论在新闻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做出贡献,也希望为其他语篇中评价资源的研究提供方法。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London:edwardarnold,1994.

[2]martin,J.R.&white.p.R.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newYork:palgravemacmillan,2005[3]王振华.硬新闻的态度研究[J].外语教学,2004

[4]段业辉,杨娟.论新闻语言的主观化[J].江海学刊,2006

社会资源的含义篇8

关键词:红色资源;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78-01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及意义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资政、兴党、育人功能的历史遗存,是一种以物质(旧居、旧址、遗迹等)、信息(标语、文件、书信等)、精神(革命精神、奋斗精神、抗战精神、开放精神、楷模精神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资源;红色资源形成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不同的历史内涵,体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但红色资源的特质是一脉相承的;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二)红色资源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意义。红色资源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帮助中学生真正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各个历史阶段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使中学生自觉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结合起来;帮助中学生自觉树立起坚定理想信念,并教育中学生将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奋斗结合起来;帮助中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定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政治教育中现状 

利用红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日益被中学教育界的重视。在积极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充分挖掘科学高效的运用途径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当前利用红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局限于临时性、阶段性成群结队到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地参观游览等,缺乏相应的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计划方案、实施细则、效果评价等内容不成体系,效果不佳。 

(二)重形式轻内容。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红色资源的应用往往局限于形式和感性认识,不能通过静态和动态形式使学生体悟到其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致与学习生活实际脱节,影响到中学生思想政治教 

(三)利用形式单一。现有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参观革命遗址、博物馆、名人故居;参观图片展览和实物展览;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听取相关报告会等。这些教育形式过多的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缺乏对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深层次的挖掘,导致教育效果十分有限。 

三、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教育途径。作为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运用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增强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红色资源进“进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和发挥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直观生动的优势,对其中所蕴含的伟中革命精神和教育意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 

2.完善课堂教学中的红色资源应用考评机制。传统书面闭卷的考核形式外,可以探索数字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使其更好地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将考核的着力点放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 

(二)实践体验途径。运用红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将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精神与实践体验活动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从而使红色资源得到更好更有效的运用。 

1.积极开展“红色旅游”。学校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红色圣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区参观学习,体验革命烈士的奋斗足迹,选派优秀学生赴有关地区考察等,通过亲身实践来让中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和奋斗历程,了解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光辉历史和伟中成就,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创建红色学生社团。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学校党委和共青团委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培养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精髓,如学生社团的红五月红为主题的读书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论文评比、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实践报告等。 

(三)文化感染途径。运用红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独特优势,将其与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相结合,形成一个整体育人的校园环境,给学生一种精神感召和情感激励,无形中帮助中学生塑造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爱国热情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红色资源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对中学生的特殊作用,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增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社会资源的含义篇9

关键词:生态时代;意识形态;社会批判

中图分类号:b82-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4-0014-04

当反对生态危机、要求对环境友好的生态意识被社会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生态时代。生态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后进入的全新时代,它必然要求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显现新时代的基本精神和面貌。然而,生态时代作为批判、解构工业资本主义文明的生成物,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的生态批判,对社会主义社会合理性进行生态论证,蕴含着强烈的意识形态性,预设着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愿景。

一、生态时代的生成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自然灾害、疾病……人们发现人类共同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于是在反思引发危机的根源和找寻解决危机办法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生态伦理学的探讨,绿色技术的不断涌现……均标志着人类社会已悄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生态时代。生态时代是一个过程化的历史概念,不是某个具体时间的节点,它是指人类正在走出征服、掠夺自然,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时代。

生态时代的生成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后,尤其是反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工业时代的产物。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时代的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却要面对着资源短缺的尴尬现实;改善了自身生产生活环境,却要面对着整个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状况。在这个时代,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经济掠夺甚至是军事侵略的手段到处掠夺资源和能源,以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这样,在带来世界动荡不安的同时,造成了资源大量消耗、资源分配不公及全球贫富两极分化的工业时代典型弊端。而且,工业时代还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就是无限制地追求物欲。他们以“消费越多越体面”为原则,以能否体面消费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从而极力拉动消费。在追求奢侈之风的鼓励和刺激下,人们变得越来越贪得无厌,越来越不珍惜和爱护资源,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浪费”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过度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过度的资源消耗,最终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从而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惊人提高和新技术、新发明的不断涌现,充分显现出工业时代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但是,工业时代在对待科技问题上缺乏规划和控制,把科技滥用于军事,制造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威胁。科技在为人类创造大量实惠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产生了一些预想不到的负面后果,如化肥、农药的成功研制,虽然解决了粮食问题,但造成了生态破坏;汽车的发明和使用,解决了交通问题,却带来了空气污染等。

工业时代的这些弊端,带来了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生态危机,并日渐突出。人们强烈关注人类所面临的这些共同困境,并找寻出引发危机的根源就是不顾一切、盲目追求现代工业文明的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即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必然被一种新的、合理的社会制度所替代,只有如此方能克服工业时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带领人类走出笼罩当今世界工业文明的巨大阴影,进入健康发展的时代——生态时代。生态时代的到来,其意义不仅在于应对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还在于它作为批判、解构工业资本主义文明的生成物,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生态合理性论证,蕴含着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二、生态时代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生态时代是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协同发展的时代,人与自然间更应该是相互依存和平等互利的关系。然而,资本主义社会自工业革命以

来,尽管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但人类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环境危机既然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何在?人们各抒己见。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福斯特认为,生态环境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资本主义制度对待环境的种种弊端,在当今我们通常称之为‘环境危机’的领域里是显而易见的。”[1]4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不正确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毁灭性破坏,造成了人与自然间关系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就是生态环境危机的制度性根源。至于资本主义是如何割裂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又是怎样陷入不断破坏生态环境的怪圈之中而不能自拔的,福斯特认为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使然。“为什么现代社会要拒绝承认人类也需依附于自然,则很大程度上还要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主义中寻找答案。”[1]1-2一方面,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的本质使然,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着,其追求利润和追求资本无限增长的真实本性就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一要务是利润的增长,也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经济增长”,而“急如星火地追求增长一般地说总是意味着迅速消耗能源和原材料,总是意味着与此同时把越来越多的弃物堆积到环境之中,从而也总是意味着环境退化的日益加剧”[2],这就会使“资本主义积累的逻辑无情地制造了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的断层,切断了自然资源再生产的基本进程”[3]。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也导致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背离,生产者不断扩大生产只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还会通过广告等各种手段来刺激消费,导致人们的消费不只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异化成一种欲望消费、奢侈消费,并陷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福斯特接着解释道:“在这种体制环境下认为问题可以通过消费者限制消费,而不是限制存款和投资来解决,这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是幼稚的。投资意味着生产能力更大规模的提高,‘踏轮磨房’生产方式的继续扩大。”[1]40最后,资本主义与生态之间是相互对立的矛盾面,福斯特在他的《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一书前言里是这样说的:“生态与资本主义是互相对立的两个领域,这种对立不是表现在每一个实例之中,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1]前言1这一矛盾的消除必须从其根源上着手,即变革造成这一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性根源,推翻资本主义社会。“要想遏制世界环境危机日益恶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仅仅解决生产、销售、技术和增长等基本问题是无法实现的。这类问题提出的愈多,就愈加明确地说明资本主义在生态、经济、政治和道德方面是不可持续的,因而必须取而代之。”[1]61

生态时代就从造成人与自然间关系断裂的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时代的本质要求间的格格不入,深入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并指出,必须对其进行彻底的变革,采取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合理地控制和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方能最终解决人与自然间的紧张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生态时代对社会主义的生态合理性论证

既然生态环境危机的愈演愈烈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可调和矛盾的必然结果,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从生态时代的本质要求上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试图建立一种人、自然和社会间和谐统一的生产关系的社会制度,而生态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社会就实现了对克服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积极扬弃和超越,是合理的社会制度,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首先,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和按劳分配制度,实现了社会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的良性发展,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能更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是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马克思说:“只有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的那种社会,才能允许工业按照最适合于它自己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的原则分布于全国。”[4]其次,社会主义生产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生产,其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交换价值向使用价值的复归,并且在这样的前提下,还实现了有节制地开采、使用各类自然资源和能源,从最符合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利益要求上,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马克思说

:“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30再次,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劳动已成为人的需要,它摒弃了资本主义条件下造成的劳动异化、人的异化和消费异化,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可能。因为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类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并引起自然的变化,且采取有用的形式占有着自然物质,实现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间发生关系,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展开了整个世界的人类史。马克思说:“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5]310劳动改变了自然界,更改变了人自身,它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规律间直接结合起来的社会全过程,是人、自然、社会相统一的表现。最后,社会主义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共同控制物质变换。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曾说过,资本主义制度是与合理的农业相矛盾的,即合理的农业同资本主义制度间是水火不相容的,它所需要的,要么是自食其力的小农的手,要么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控制。只有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社会主义与生态的紧密相连体现着生态时代的本质要求,因为社会主义真正克服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自身而造成的人与自然间的主奴关系及人与人间关系的不平等,同时社会主义对生态概念不仅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平等,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彻底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及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对立,也使自然界从被资本主义破坏的惨境中得以真正复活,彻底实现了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真正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总之,生态时代的来临使人们认识到生态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保护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它内蕴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吁求,蕴含着强烈的意识形态性。生态时代意识形态性的揭示,又从全新的视阈和更深的层次剖析了造成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真实根源,既找出了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办法,又增强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还为相关学科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思路,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fosterjb.ecologyagainstcapitalism[j].monthlyreview,2001,53(5):2-3.

[3]fosterjb.theecologyofdestruction[j].monthlyreview,2007,58(9):9.

社会资源的含义篇10

关键词:HeForShe演讲评价理论态度资源

引言

联合国妇女署发起HeForShe全球倡议项目,邀请男性加入性别平等对话,推动实现女性权益。2014年9月20日,著名影星爱玛・沃特森作为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在联合国发表HeForShe演讲,作为项目的启动仪式。HeForShe是爱玛・沃特森作为平权主义者(feminist)的首次发声,获得普遍赞誉。本文运用评价理论对爱玛的演讲进行分析,阐释她如何运用态度资源表达平权主义(feminism)及鼓励男性承诺支持两性平等。

一、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

martin的评价理论通过对文本中的词汇资源进行分析解读语言使用者对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拓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语言人际功能分析的范围。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穆从军,2010:41)。评价系统包含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极差(Graduation)三个系统及各自下属子系统。

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系统,是语言使用者对人类行为(behavior)、文本/过程(text/process)及现象(phenomena)做出判断和鉴赏的语言资源。态度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情感系统(affect)、判断系统(Judgment)和鉴赏系统(appreciation),分别属于心理、伦理和美学范畴。

态度系统帮助读者解读语言使用者对于描述对象的态度。情感系统用来解释语言使用者对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感情反应。判断系统用来解释语言使用者按照伦理/道德(规章制度)对某种行为做出的道德评判。鉴赏系统用来解释语言使用者对文本/过程及现象美学品格的欣赏(王振华,2001:15)。

二、爱玛・沃特森演讲中的态度资源分析

本文参考评价理论中态度系统,对爱玛・沃特森演讲稿中的态度资源进行标记,发现判断资源使用最多,且三个态度系统都较多采用表达负面意义的语言资源。

1.情感资源分析

情感系统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描述对象的主观心理感受,是语言使用者立场的直观反映。情感系统包括品质情感(affectas“quality”)、过程情感(affectas“process”)和评注情感(affectas“comment”)(王振华,2001:16)。品质情感指语言使用者运用语言资源说明被描述对象的品质。过程情感指语言使用者运用语言资源描述由外界引发的自身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Behaviouralprocess)。评注情感指语言使用者运用副词对所描述对象表达情感。情感意义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有程度强弱之分。在HeForShe演讲中,爱玛较多使用了评注情感资源,且负面情感资源多于正面情感资源。

(1)Butsadly,icansaythatthereisnoonecountryintheworldwhereallwomencanexpecttoreceivetheserights.

(2)Sadly,manyofthethingsthatshewantedtochangearestilltruetoday.

作为平权主义者,爱玛・沃特森的演讲指出平权运动历经多年未引起根本性改变,饱含了对于女性现状的担忧,因此较多使用了负面评注情感资源。这两处sadly表达的情感并不是以个人经历为主体的情感,而是由演讲主题相关的事件引发的情感,即运用了情感引发判断模式(affect-invokingjudgmentpattern),可以迅速引起听众共鸣,展示平权运动任重道远。

2.判断资源分析

判断系统依据伦理道德的标准来评价描述对象,包含正面和负面意义。判断系统划分为社会评判(social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sanction)两方面。社会评判与行为规范(normality)、做事才干(capacity)和坚韧不拔(tenacity)有关,其负面意义与法律意义无关。社会约束与是否真实可靠(veracity)、行为是否正当(propriety)有关,其负面意义与法律意义有关(王振华,2001:17)。

(3)apparently,iamamongtheranksofwomenwhoseexpressionsareseenastoostrong,tooaggressive,isolating,andanti-men,unattractiveeven.

在描述自己所面对的歧视时,爱玛・沃特森使用了一系列社会评判资源,如strong,aggressive等。这些评判资源都包含负面意义,展示了作为一名年轻女性由于追求男女平权而被误解与排挤的现状,表达了谴责之意。

(4)i’veseenmenmadefragileandinsecurebyadistortedsenseofwhatconstitutesmalesuccess.

(5)iwantmentotakeupthismantle...sothattheirsonshavepermissiontobevulnerableandhumantoo.

在阐释HeForShe主题时,为了呼吁更多男性加入到平权运动中,爱玛指出平权运动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女性,男性也同样受益。Fragile,insecure,vulnerable等负面社会评判是男权社会带给男性的压力与束缚。爱玛・沃特森认为,正是由于男性的刻意忽视与不作为,才导致现今社会男性和女性都受到歧视的局面,因此,平权运动也是男性的运动,只有通过男性自身的抗争,才能改善“被迫强势”的局面,让男性能够释放内心真实情感。

3.鉴赏资源

鉴赏系统是对描述对象所拥有的特质的评价,该系统包括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和价值(valuation)三个方面,分别描述了语言使用者对描述对象的反应,描述对象的构成特性和描述对象的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使用者尝试使用各种鉴赏性语言资源向读者/听者传达态度,避免了直接的情感表达和判断输出,因而具备较强的客观性。同样,鉴赏资源也有正面和负面意义。

(6)Butmyrecentresearchhasshownmethatfeminismhasbecomeanunpopularword.

(7)whyhasthewordbecomesuchanuncomfortableone?

在描述平权主义(feminism)的现状时,爱玛・沃特森使用了负面鉴赏资源unpopular和uncomfortable。对于这种现状,她并没有直接表示失望或是反感,而是将大众的感受呈献给听众,表明这种思维方式不是自己的臆断。大众对于平权主义态度冷漠,甚至有些女性本身惧怕被贴上平权主义者标签。爱玛・沃特森在承认自己是平权主义者后使用这两个句子引发听众思考,到底什么是平权主义,建立与听众的互动。

(8)itistimethatweallpreceivegenderonaspectrum,insteadoftwosetsofopposingideals.

这句话出现在演讲结尾部分,是对演讲开头部分提问的回答。爱玛・沃特森使用了spectrum和opposingideals展现自己的观点,即平权主义不是以女权取代男权,不是仇视男性,而是在无性别差异化的前提下建立动态平衡的性别关系,性别平等之下,性别差异远小于个体差异。

结语

爱玛・沃特森在HeForShe演讲中策略性地使用情感资源向听众展示女性在当今社会的现状,引发听众共鸣。为呼吁男性加入平权运动,爱玛・沃特森较多使用评价性态度资源,向听众表明平权并不是仅仅是女性面临的问题,还是男性的议题。在阐释平权主义及平权主义者的内涵问题上,爱玛・沃特森使用鉴赏资源客观阐明平权的实质并非推崇女权之上或者仇视男性,而是将个体看做是人,其差异就是个体差异。此次演讲,爱玛・沃特森成功跳出了平权运动所谓的“女权至上/取代男权/男权藐视”的怪圈,通过精心运用态度资源,与听众分享观点,建立情感联盟,达到了较好的演讲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穆从军.中英文报纸社论之元话语标记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4).

[4]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