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基金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1:38

不动产基金管理篇1

第一条为维护企业年金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根据劳动法、信托法、合同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年金基金的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托管以及投资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第三条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及其职工作为委托人与企业年金理事会或法人受托机构(以下简称受托人),受托人与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账户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托管机构(以下简称托管人)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管理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书面合同关系。

书面合同应当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条企业年金基金必须存入企业年金专户。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

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管理、运用或其他情形取得的财产和收益,应当归入基金财产。

第五条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终止清算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第六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债权,不得与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固有财产的债务相抵消。不同企业的企业年金基金的债权债务,不得相互抵消。

第七条非因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本身承担的债务,不得对基金财产强制执行。

第八条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

第九条劳动保障部负责制定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有关政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进行监管。

第二章受托人

第十条本办法所称受托人,是指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年金理事会或符合国家规定的养老金管理公司等法人受托机构(以下简称法人受托机构)。

第十一条企业年金理事会由企业代表和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依法管理本企业的企业年金事务,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营业性活动。

企业年金理事会理事应当诚实守信、无重大违法记录,并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

第十二条法人受托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注册;

(二)注册资本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1.5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

(三)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四)取得企业年金基金从业资格的专职人员达到规定人数;

(五)具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六)具有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七)近3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八)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受托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选择、监督、更换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以及中介服务机构;

(二)制定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策略;

(三)编制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

(四)根据合同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进行监督;

(五)根据合同收取企业和职工缴费,并向受益人支付企业年金待遇;

(六)接受委托人、受益人查询,定期向委托人、受益人和有关监管部门提供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报告。发生重大事件时,及时向委托人、受益人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七)按照国家规定保存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有关的记录至少15年;

(八)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四条本办法所称受益人,是指参加企业年金计划并享有受益权的企业职工。

第十五条法人受托机构具备账户管理或投资管理业务资格,可以兼任账户管理人或投资管理人,但应当保证各项管理之间的独立性。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受托机构职责终止:

(一)违反与委托人合同约定的;

(二)利用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为其谋取利益,或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三)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被依法接管的;

(四)被依法取消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业务资格的;

(五)委托人有证据认为更换受托人符合受益人利益的;

(六)有关监管部门有充分理由和依据认为更换受托人符合受益人利益的;

(七)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

企业年金理事会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按国家规定重新组成。

第十七条受托人职责终止的,委托人应当在30日内委任新的受托人。

受托人职责终止的,应当妥善保管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资料,及时办理受托管理业务移交手续,新受托人应当及时接收。

第十八条受托人职责终止的,应当按照规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受托管理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报委托人并报有关监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账户管理人

第十九条本办法所称账户管理人,是指受托人委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的专业机构。

第二十条账户管理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

(二)注册资本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

(三)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四)取得企业年金基金从业资格的专职人员达到规定人数;

(五)具有相应的企业年金基金账户信息管理系统;

(六)具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七)具有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八)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一条账户管理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企业年金基金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

(二)记录企业、职工缴费以及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

(三)及时与托管人核对缴费数据以及企业年金基金账户财产变化状况;

(四)计算企业年金待遇;

(五)提供企业年金基金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信息查询服务;

(六)定期向受托人和有关监管部门提交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报告;

(七)按照国家规定保存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档案至少15年;

(八)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账户管理人职责终止:

(一)违反与受托人合同约定的;

(二)利用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为其谋取利益,或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三)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被依法接管的;

(四)被依法取消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业务资格的;

(五)受托人有证据认为更换账户管理人符合受益人利益的;

(六)有关监管部门有充分理由和依据认为更换账户管理人符合受益人利益的;

(七)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账户管理人职责终止的,受托人应当在30日内确定新的账户管理人。

账户管理人职责终止的,应当妥善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资料,及时办理账户管理业务移交手续,新账户管理人应当及时接收。

第二十四条账户管理人职责终止的,应当按照规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账户管理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报受托人并报有关监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托管人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所称托管人,是指受托人委托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商业银行或专业机构。

单个企业年金计划托管人由一家商业银行或专业机构担任。

第二十六条托管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

(二)净资产不少于50亿元人民币;

(三)取得企业年金基金从业资格的专职人员达到规定人数;

(四)具有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条件;

(五)具有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系统;

(六)具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七)具有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八)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商业银行担任托管人,应当设有专门的基金托管部门

第二十七条托管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安全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

(二)以企业年金基金名义开设基金财产的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

(三)对所托管的不同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分别设置账户,确保基金财产的完整和独立;

(四)根据受托人指令,向投资管理人分配企业年金基金财产;

(五)根据投资管理人投资指令,及时办理清算、交割事宜;

(六)负责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核算和估值,复核、审查投资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财产净值;

(七)及时与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核对有关数据,按照规定监督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运作;

(八)定期向受托人提交企业年金基金托管和财务会计报告;

(九)定期向有关监管部门提交企业年金基金托管报告;

(十)按照国家规定保存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业务活动记录、账册、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至少15年;

(十一)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八条托管人发现投资管理人的投资指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其他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应当拒绝执行,立即通知投资管理人,并及时向受托人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托管人发现投资管理人依据交易程序已经生效的投资指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其他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应当立即通知投资管理人,并及时向受托人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托管人职责终止:

(一)违反与受托人合同约定的;

(二)利用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为其谋取利益,或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三)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被依法接管的;

(四)被依法取消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业务的;

(五)受托人有证据认为更换托管人符合受益人利益的;

(六)有关监管部门有充分理由和依据认为更换托管人符合受益人利益的;

(七)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托管人职责终止的,受托人应当在30日内确定新的托管人。

托管人职责终止的,应当妥善保管企业年金基金托管资料,及时办理托管业务移交手续,新托管人应当及时接收。

第三十一条托管人职责终止的,应当按照规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托管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报受托人并报有关监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二条禁止托管人有下列行为:

(一)托管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与其固有财产混合管理;

(二)托管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与托管的其他财产混合管理;

(三)托管的不同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混合管理;

(四)挪用托管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

(五)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投资管理人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所称投资管理人,是指受托人委托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专业机构。

第三十四条投资管理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受托投资管理、基金管理或资产管理资格的独立法人;

(二)综合类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不少于10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10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其他专业投资机构注册资本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

(三)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四)取得企业年金基金从业资格的专职人员达到规定人数;

(五)具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六)具有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七)近3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八)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十五条投资管理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企业年金基金财产进行投资;

(二)及时与托管人核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核算和估值结果;

(三)建立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风险准备金;

(四)定期向受托人和有关监管部门提交投资管理报告;

(五)根据国家规定保存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和投资记录至少15年;

(六)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资管理人应当及时向受托人和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一)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市场价值大幅度波动的;

(二)减资、合并、分立、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决定申请破产或被申请破产的;

(三)涉及重大诉讼或仲裁的;

(四)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发生重大变动的;

(五)可能使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价值受到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六)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资管理人职责终止:

(一)违反与受托人合同约定的;

(二)利用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为其谋取利益,或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三)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被依法接管的;

(四)被依法取消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资格的;

(五)受托人有证据认为更换投资管理人符合受益人利益的;

(六)有关监管部门有充分理由和依据认为更换投资管理人符合受益人利益的;

(七)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条投资管理人职责终止的,受托人应当在30日内确定新的投资管理人。

投资管理人职责终止的,应当妥善保管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资料,及时办理投资管理业务移交手续,新投资管理人应当及时接收。

第三十九条投资管理人职责终止的,应当按照规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投资管理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报受托人并报有关监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条禁止投资管理人有下列行为:

(一)将其固有财产或他人财产混同于企业年金基金财产;

(二)不公平对待其管理的不同企业年金基金财产;

(三)挪用企业年金基金财产;

(四)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六章中介服务机构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所称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企业年金管理提供服务的投资顾问公司、信用评估公司、精算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

第四十二条中介服务机构经委托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为企业设计企业年金计划;

(二)为企业年金管理提供咨询;

(三)为受托人选择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提供咨询;

(四)对企业年金管理绩效进行评估;

(五)对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六)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业务。

第四十三条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企业年金中介服务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职业准则。

第七章企业年金基金投资

第四十四条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应当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充分考虑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实行专业化管理。

第四十五条投资管理人的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从业人员,不得担任托管人或其他投资管理人的任何职务。

投资管理人与托管人不得为同一人,不得相互出资或相互持有股份。

第四十六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包括短期债券回购、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和企业债、可转换债、投资性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

第四十七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投资,按市场价计算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投资银行活期存款、中央银行票据、短期债券回购等流动性产品及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20%;

(二)投资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及可转换债、债券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50%。其中,投资国债的比例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20%;

(三)投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及投资性保险产品、股票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30%。其中,投资股票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20%。

第四十八条根据金融市场变化和投资运作情况,劳动保障部会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适时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投资产品和比例进行调整。

第四十九条单个投资管理人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投资于一家企业所发行的证券或单只证券投资基金,按市场价计算,不得超过该企业所发行证券或该基金份额的5%;也不得超过其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总值的10%。

第五十条投资管理人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投资于自己管理的金融产品须经受托人同意。

第五十一条企业年金基金不得用于信用交易,不得用于向他人贷款和提供担保。

投资管理人不得从事使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

第八章收益分配及费用

第五十二条账户管理人根据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和净值增长率,按周或按日足额记入企业年金基金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

第五十三条受托人提取的管理费不高于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0.2%。

第五十四条账户管理人的管理费按每户每月不超过5元人民币的限额,由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另行缴纳。

第五十五条托管人提取的托管费不高于托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0.2%。

第五十六条投资管理人提取的管理费不高于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1.2%。

第五十七条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情况,劳动保障部会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适时对有关管理费或托管费进行调整。

第五十八条投资管理人从当期收取的管理费中,提取20%作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亏损。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风险准备金在托管银行专户存储,余额达到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10%时可不再提取。

第九章信息披露

第五十九条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情况,并对所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六十条受托人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15日内向委托人提交季度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报告;并应当在年度结束后45日内向委托人提交年度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报告,其中年度企业年金基金财务会计报告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第六十一条账户管理人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向受托人提交季度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报告;并应当在年度结束后30日内向受托人提交年度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报告。

第六十二条托管人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向受托人提交季度企业年金基金托管和财务会计报告;并应当在年度结束后30日内向受托人提交年度企业年金基金托管和财务会计报告,其中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第六十三条投资管理人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向受托人提交经托管人确认的季度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报告;并应当在年度结束后30日内向受托人提交经托管人确认的年度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报告。

第十章监督检查

第六十四条法人受托机构、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开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相关业务应当向劳动保障部提出申请。法人受托机构、投资管理人向劳动保障部提出申请前应当先经其业务监管部门同意,托管人向劳动保障部提出申请前应当先向其业务监管部门备案。

第六十五条劳动保障部收到法人受托机构、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的申请后,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规定进行审慎评审。经评审符合条件的,由劳动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确认公告;经评审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专家评审委员会由有关部门代表和社会专业人士组成。

第六十六条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开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相关业务,应当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管。

不动产基金管理篇2

始于2011年四季度的固定收益类基金大发展对基金行业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从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募资产管理规模,到部分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募资产管理结构,均出现显著变化。在债券市场反弹、管理层加快市场发展的背景下,截止2012年7月13日已成立的固定收益类基金基本数量已达236只,其中债券基金185只、货币基金51只。

(一)公募资产管理规模

2012年以来,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出现波动,由一季度的继续回落转为二季度的快速回升。我们认为,引起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创新产品的发行与债券类产品的扩张。

从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募资产管理总规模看,2012年二季末较去年年末已出现上升,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规模正增长。与2011年末相比,基金总规模增加了507.01亿元;与2012年一季末相比则增加了2365.9亿元。这种变化说明,2012年二季度创新产品的发行对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产生了积极作用。

从公募资产管理净值总规模看,基金管理公司的排名变化则凸显出债券类资产对管理规模的影响。与2011年末相比,2012年二季末新进入排名前15名的基金管理公司有招商基金和鹏华基金,其中招商基金的债券类管理资产规模增长了60.74%、鹏华基金则为81%。同期,前15名中排名出现上升的基金管理公司是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这三家公司的债券类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上升99.58%、1178.55%、54.19%。

(二)公募资产管理结构

结构变化进一步说明了规模增减的原因。2009年以来的数据显示,主动固收类基金和被动指数类基金成为规模逐年上升的品种;截止2012年二季末,占比提升最快的品种也是主动固收类基金和被动指数类基金。因此,着重在这两类品种上进行创新与发展的基金公司成为规模变化的受益者。

主动固收类基金包括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2009年至2012年二季末占比分别为13.06%、12.39%、21.42%、27.1%;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各类股票基金,2009年至2012年二季末占比分别为42.02%、41.87%、36.29%、32.04%;主动混合类基金包括保本基金和混合基金,2009年至2012年二季末占比分别为31.7%、31.77%、28.3%、25.3%;被动指数类基金包括股票指数基金和债券指数基金,2009年至2012年二季末占比分别为13.22%、13.97%、13.99%、15.55%。

在国内固收类基金中,债券基金与货币基金的比例也在发生变化。其中债券基金占比由2007年的36.38%上升至2012年二季末的44.31%,期间2010年曾达到49.43%。

这一比例变化说明,货币基金是固收类基金的主力,2007年以来其占比从未低于50%;但2012年货币基金占比出现下降、债券基金有所上升,因此在2012年以来主动固收类基金的规模上升中,债券基金的扩张速度更为显著。

实际数据显示,与2011年末相比,债券基金规模增长了1244.03亿元,增幅为76.71%;同期货币基金规模增长652.57亿元,增幅为22.13%。按基金管理公司数量统计,2012年二季末债券基金管理规模出现上升的占比为60.29%,其中增幅超过1倍的比例为22.06%、增幅超过50%的有20.59%。

引入基金全效资产规模:基金公司增量不增收

在基金公司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上升的另一面却是基金公司收益并未同步上行。以全效资产规模口径统计,2012年二季末计入统计的68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募全效资产规模总计为17818.92亿元,较2011年末增加778.8亿元,较2012年一季末增加787.03亿元。但是与公开披露的基金资产净值规模相比,2012年末的差值为-6617.49亿元,这是自2007年以来差值又一次超过负的6000亿元。

所谓“全效资产”,是从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费用收入的角度出发,以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1.5%作为基准管理费率,各只基金的全效资产根据该基金的管理费率和基准管理费率的比例,对资产净值进行折算。因此,全效资产为投资者呈现出基金管理公司实际管理费收入的变化趋势。

基金管理公司的全效资产规模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趋势扩大,说明基金管理公司的实际管理费收益上升幅度远低于同期资产管理规模的升幅。这一现象自2007年开始有所加剧,即体现出基金行业的竞争激烈,还反映出创新对推动基金费率改革的作用。

导致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增量不增收的主要原因是,创新产品及债券基金的管理费率普遍低于1.5%的基准费率。目前,我国债券基金的管理费多为0.7%、货币基金为0.33%,而新推行的理财债基进一步减低为0.27%。

无论是2007年还是已过“中局”的2012年,发展最快的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指数基金均为全效资产与资产净值差距最大的品种。因此,对于基金管理公司而言,规模影响力与规模效应正处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阶段,或者说在激烈的竞争下,市场份额更为重要。

财富管理行业竞争加剧,基金管理公司积极转型

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发表了题为“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的主题讲话,他指出“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加快创新发展步伐,服务实体经济”,为基金管理公司转型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不动产基金管理篇3

关键词:不动产投资信托法律

不动产投资信托(简称Reits),常指一种聚集大众资金用于不动产投资和管理,并由上述活动的收益分配给投资者的组织或形式。不动产投资信托最早起源于美国。不动产投资信托与成立投资公司后再投资不动产相比较,不动产投资信托有其独特的便利和优势。如果成立公司的话,投资人成为股东,分享公司买卖、经营不动产的利润,是一种传统的投资方式。缺点是除了公司获利要缴税外,股东分配的股利也要缴税,这就形成了双重缴税,而不动产投资信托一般无须双重缴税。此外,不动产投资信托的份额经常可以如证券一般在市场上进行流动,具有流动性好,投资起点低等特征,为投资者所喜爱。除了个人投资者外,机构投资人(如养老基金等)也在其投资组合中包括了不动产投资信托。目前美国约有180多只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的不动产投资信托,总规模达到3750亿美金。

不动产投资信托的类型和结构

根据其对不动产不同的投资和收益取得模式,不动产投资信托又可分为资本型不动产投资信托和抵押型不动产投资信托。资本型不动产投资信托主要从事购买和管理不动产的活动,并从中获取资本收益。而抵押型不动产投资信托则主要将募集到的资金直接贷放给不动产商(以不动产为抵押物),有时也向银行借款后再以更高的利率贷给不动产企业,其收益主要来自于利息、利息差等债权性收益。此外,还有集合资本型不动产投资信托和抵押型不动产投资信托功能于一体的混合型不动产信托。

这些类型的不动产投资信托通常采取三种结构:传统式、伞型合伙式以及下式不动产投资信托。传统不动产投资信托以信托名义直接拥有自己的资产。伞型合伙式和下式不动产投资信托的结构则相对复杂。

在伞型合伙不动产投资信托中,不动产经营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和不动产投资信托组成新的合伙关系,称为“营运合伙组织”。为了在新成立的营运合伙组织中取得股份(营运合伙单位),不动产经营合伙人在其中投入不动产,而不动产投资信托则投入资金,如果不动产信托具有可分割的份额,则营运合伙单位可以与不动产投资信托的份额进行互换。从形式上,营运合伙组织直接拥有所有的不动产及投入的现金。不动产投资信托的首席合伙人通常拥有大多数营运合伙组织的股份。过了一段时间后(通常是一年),营运合伙中的不动产合伙人可以用自己的营运合伙单位兑现现金或不动产投资信托的份额,和不动产投资信托的其他投资者享有相同的流动资产。这种现金或基金份额的转换可能会导致不动产合伙人须支付在营运合伙成立时延期支付的税金。不动产合伙人可以选择将营运合伙单位转换为现金或基金份额的时间以递延付税的时间。可见,伞型合伙不动产投资信托的出现是出于为不动产商套现提供一种递延付税和流动性选择,这无疑对房地产开发公司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不动产投资信托的结构与伞型合伙不动产投资信托类似,但由不动产投资信托拥有并管理不动产。不动产投资信托的董事由股东(基金份额持有人)选出,并对股东负责,董事可以任命基金的管理人员。不动产投资信托的董事通常是不动产公司及专业团体中的资深人员。不动产投资信托的管理人员要对董事会、股东和债权人负责。很多下式不动产投资信托是从私人企业转为上市基金的。在这种情况下,原先私人企业的主要股东会成为上市后的不动产投资信托的资深管理人员或董事,并将自己的所有人地位转成新上市基金的股份。

不动产投资信托的立法模式

从法律规范的角度,不动产信托主要可以分为美国式的税法驱动为主,其他法规为辅以及其他国家的单项立法为主两种模式。

美国不动产投资信托的设立主要由有关的税法所决定,其最主要的法律条件来自于针对不动产投资信托的税法。在美国,只要符合税法规定的一定条件,不动产投资信托就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此外,不动产投资信托还可以通过提高不动产投资信托的负债率和降低房地产资产折旧年限等方式来实现不动产投资信托的“账面损失”,这样就可以降低其应缴纳税收的基础,转移其它收入。由于不需要或者规避缴纳企业所得税,美国不动产信托的发展很快。有关不动产信托的一些重要规定也主要体现在美国的《国内收入法》中。比如该法规定为满足特定的免税或减税要求,不动产投资信托必须是和法人一样可征税的实体,由董事会或受托管理人管理,拥有可完全转让的股份,至少有100名股东,在前一个税收年度的下半年,由五人以下人数拥有的股份不超过50%,总资产至少有75%投资于不动产资产,毛收入额至少有75%衍生自不动产租金或不动产贷款的利息,由应纳税不动产投资信托的子公司股票构成的资产不超过20%,每年至少有90%的应纳税收入以股东股息的方式支付等。其他辅法律则主要包括《联邦解决计划》,《不动产投资信托改进法2003》,《证券交易法》等。

亚洲各国和地区如日本、新加坡、韩国和我国香港近年来推出的不动产投资信托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不动产投资信托在美国的发展经验。如新加坡货币管理机构在1999年颁布了《财产基金要则》,并在2001年的《证券和期货法则》对上市不动产投资信托作出相关规定。日本在2000年11月修改了投资信托法,修改后的投资信托法准许投资信托资金进入房地产业。2001年有2家不动产投资信托在东京证券交易所首次上市。韩国在2001年7月颁布了《房地产投资公司法》,为不动产投资信托发展提供相关的法律制度。随后,韩国证券交易所修改了上市规则,制定了不动产投资信托上市的相关条例。2003年7月香港特区证券和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颁布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对不动产投资信托的设立条件、组织结构、从业人员资格,投资范围、利润分配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由于美国金融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也以复杂、细致以及相互关联性强而著称。而其他国家虽想借鉴美国经验,但毕竟各国之间的法律体系不完全一致,很难完全“照搬照抄”他国的法律制度,因此将美国不动产信托基金的法律法规集中起来而形成一个单独的不动产投资信托的规则是很多国家不约而同的自然选择,而且这也是相对立法成本较低的一种选择。这些国家或者采用专项立法形式,或者通过修改现有的投资、信托、基金等有关法律,对不动产投资信托的设立、结构、投资资产、收入及其分配等方面予以明确的规定。但很多时候,单项立法会造成考虑不周,时间延缓等问题,并且作为不动产信托发展最重要驱动力量的税务规定可能无法得到完全地体现。

发展我国不动产投资信托的法律问题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投资需求不断上升,房地产市场资金需求也不断上升。但从资金供给的情况来看,多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资金供给渠道十分单一。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和销售回款,而自筹资金只占项目的极少部分。由于销售回款在时间和运作上成本过高,市场绝大部分项目开发和运转资金,乃至房地产消费贷款资金均来自银行,资金集中于银行体系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金融系统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风险。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各环节中超过80%的资金来自银行的贷款,一旦房地产业发生问题,银行业是最大的受害者。为此,央行2002年底开始关注银行房地产信贷资金。2003年6月了121号文,严格控制银行对房地产信贷资金的发放规模,对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供给形成了较大的限制。目前市场资金供给的另一方是信托投资公司,但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资金供给量占市场总供给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一,规模微小。

与国外不动产投资信托的规模相比较,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房地产信托功能有限。其目前主要弊端在于:产品单一,绝大部分信托计划针对单一项目开发;运营模式单一,多数以贷款形式运营;资金和产品流动性比较弱,仅限于信托凭证的转让;运营规模小,多数规模在2亿以下;利率定价单一,多数参照银行贷款定价;销售周期短,多数信托计划销售周期不超过1周。

如果需要降低我国银行业在房地产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以及丰富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品种,发展我国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对于不动产投资信托的发展,首先需要明确几个法律问题。

(一)不动产投资信托的法律主体地位

不动产投资信托在我国应该按照现在我国《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的要求,将其定义为一种集合性的信托理财计划,还是将其定位为一种类似于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这是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首先要解决的基本法律问题。

如果将不动产投资信托当作一个信托计划由信托投资公司来管理,则由于我国目前的《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对资金信托计划有200份的限制,而房地产开发所需资金一般数额较大,投资周期长,经常需要上亿的资金。如果不动产投资信托的组成也受到不得超过200份信托合同的限制,那么对单个投资人的资金要求就会很大,这不利于融资规模的扩大。除非对于不动产投资信托,监管层网开一面,允许其可以不受200份信托合同的限制。我国银监会于2004年10月18日向社会了《信托投资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对经过银监会批准的房地产信托业务可以不受200份信托合同的限制。但至今该《办法》尚未正式出台,显然,监管层对发展不受信托合同份数限制的不动产投资信托还是存有一定的顾虑。

另外,中国信托计划期限普遍都较短,不像日本、美国等国家信托计划呈现出中长期融资特征。信托在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还十分微弱。尽管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规定信托投资公司接受由其代为确定管理方式的信托资金,其信托期限不得少于一年。但就现有的信托计划而言,尽管都符合这一要求,但大都局限在1至3年间,而未出现期限长至5年甚至10年以上的中长期信托计划。

当然如果将不动产投资信托当作一个类似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产业基金来管理,比如出台相应的不动产投资信托法规,则其可以不受到200份信托合同的限制,而且证券投资基金对单个投资者的资金要求很低(证券投资基金的最低认购标准一般仅为人民币1000元)。从国外的Reit的发展情况来看,它可以在交易所上市,可以自由买卖或转换,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更类似于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

在美国,不动产投资信托可以选择公司、商业信托或者其他组织作为其运行的法律主体,这种宽松的运行模式显然与美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是分不开的。尽管我国目前金融控股集团已经出现、银行设立基金公司,汇金公司、建银投资注资证券公司等表明我国已经出现了金融混业经营的萌芽,但从法律层面上看,金融行业依然应该是进行分业经营的。所以,我国不动产投资信托必须选择一种确定的组织形式作为其经营的法律主体,而不可能出现类似美国的自由选择模式。从美国不动产投资信托的产品特性来看,其与上市的股票、基金等相似,遵循证监会(SeC)的监管,因此如果我国要引进不动产投资信托的话,将其定位为一种基金公司也许更适合我国目前的法律现实。

(二)不动产投资信托的管理模式

美国不动产投资信托的管理有两种模式:内部顾问模式和外部顾问模式。所谓内部顾问指不动产投资信托的管理人也是投资人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于投资人(当然是指在不动产投资信托中占有较大比例的投资人)的利益与管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因此成本比较低。外部顾问模式则相反,不动产投资信托的投资人和管理人不为同一人,不动产投资信托只能作为所持有不动产的所有人而不可以管理或者运作所拥有的不动产,基金的管理人为独立的第三方。外部顾问模式类似于我国信托法、基金法所规定的信托模式。在我国的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模式中,委托人(即投资者)一般不可以为受托人,而受托人一般也不可以将自己的财产与受托财产相互混同或者进行交易。除了接受受托报酬外,受托人应该不可以利用信托财产为自己谋利益。

美国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般普遍采用外部顾问的管理模式。但这种情况在《1986年美国税收改革法案》出台后发生了改变。根据该税收改革法案,不动产投资信托的持有人可以自己管理和运营不动产投资信托所有的资产。于是受托人和委托人同为一人的内部顾问模式在美国发展起来,到1996年时其规模已经大大超过采用外部顾问模式的不动产投资信托,成为美国不动产投资信托行业的主要管理模式。

但我国的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在《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要求下普遍采用的都是“外部顾问”的管理模式,即信托财产的管理人和信托财产的所有人不为同一人。为了避免道德风险,我国立法层、监管层都不鼓励受托人将自己的财产与受托管理的财产混同或进行交易。而且即便在目前相当严格的委托人和受托人互相分离的法律规范下,我国还是出现了受托人利用信托财产进行利益输送的违规事件。在信托公司行业比较典型的有金新信托的乳品信托计划关联交易事件;在基金行业,也有“基金黑幕”等耸人听闻的事件发生。因此我国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其管理模式是否可以参照美国采用内部顾问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金融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再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备性,继续实行委托人与受托人相分离的外部顾问模式也许是更稳健的选择。

另外,鉴于我国目前已经普遍在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中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种对受托人管理行为的监督机制。这是由于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或者上市公司之后,受托人负责全权管理这些财产,而投资人或者出于“搭便车”的考虑而疏于监督,或者由于专业所限,难以对管理人进行有效监督,而独立董事相对而言可以比较中立地对管理人的行为做出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目前我国的信托公司尚未建立起独立董事制度,而基金管理公司都已建立起了该制度,并且信托公司历经整顿,其受托资金规模、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信息披露、国际化程度、人才贮备、社会信用等各方面都不及基金管理公司发展的规范。因此,不动产投资信托管理人的重任应由相应的基金管理公司承担为妥。

(三)不动产投资信托的募集方式

如果将不动产投资信托被认为是一种信托计划,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制度,那么其募集方式就是私募形式的,而如果不动产投资信托采用的是基金形式,那么其募集方式也许就可以采用公募形式。募集方式的不同将决定不动产投资信托信息披露方式的不同。对于私募产品,监管层一般不强制要求其进行严格的信息披露,但对于公募产品,则世界各国一般都规定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严厉的惩罚措施。按照美国法律,公募要严格执行证券交易法律规定的义务;而私募,由于其披露对象多是拥有信息、资金或专业等优势的投资机构,因此证券法律对信息披露的规定也相对宽松。

不动产基金管理篇4

1国内股票市场结构和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资产配置结构分析

1.1国内股票市场结构分析

经过20多年发展,国内股票市场形成主板(沪市+深市主板)、中小板(2004年6月推出)和创业板(2009年10月推出)的结构。市值分布上,2014年年中,国内股市总流通市值超过23万亿元,其中主板流通市值19.5万亿元,占比83.02%,较2009年同比降低了近15%;中小板流通市值近2.9万亿元,占比12.31%,较2009年同比提升了近10%;创业板流通市值1.10万亿元,占比4.68%,详见图1、图2。

1.2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资产配置与股票市场结构的偏离度越来越大

以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为研究对象,分析最近5年来其在各个市场板块的配置发现,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整体资产配置结构在2009~2012年基本与市场结构相匹配,基金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配置比例甚至略低于这两个板块流通市值占全市场流通市值的比例。自2012年年末,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对创业板个股的持有比例由5%左右的均衡水平迅速提升至10%以上,2014年年中达到20%以上,而同期创业板市值占整个股票市场流通市值的比例仅为5%;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对中小板的配置比例由2012年年末的18%提升至2014年年中的27%,同期中小板市值占整个股票市场流通市值的比例仅为12%。与在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超比例配置不同,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在主板市场的配置比例大大降低。2009年年中,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在沪深主板市场的配置比例合计近95%,同期沪深两市流通市值占整个市场流通市值的比例为96.65%,而2014年年中这两个数字分别为52.25%和83.02%。也就是说,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在主板市场的配置比例与市场结构的偏离度从2009年年中的1.65%扩大到2014年年中的30.77%,详见图3、图4。

2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资产配置与市场结构发生偏离的原因分析

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资产配置结构与市场结构发生偏离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2.1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

近几年我国产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集群日益衰落,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主导产业集群快速成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第三产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率连续4年上升,而工业贡献率呈下降态势。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国防安全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公司纷纷上市。根据申万证券行业分类统计,截至2014年年中,计算机行业流通市值达6826亿元,比2009年年中流通市值1360亿元增长了近4倍,成为近5年来流通市值增长最快的行业,其次是电子、传媒、国防安全等行业,而传统的钢铁、房地产、有色金属等行业流通市值增速排名居后。

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中上市公司总流通市值排名前五大行业来看,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集中了相对较多的新兴产业企业,且创业板上市公司对于新兴产业的代表性更为突出。根据wind数据统计,计算机、电子、传媒行业流通市值占创业板流通市值的比例接近40%。对创业板和中小板中新兴产业资产的超额配置,体现了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适应国家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主动从中发现投资机会、获取超额收益的投资思路和逻辑。

2.2新股发行影响

国内股市先有主板,再有中小板和创业板。随着新股发行机制的不断改革,2009年至今,新股发行数量和市值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和中小板。根据wind数据统计,最近5年来,新股发行合计988只,其中创业板400只,占比40%,中小板453只,占比46%,而沪深主板仅为135只。从流通市值结构来看,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2009年以来上市的新股流通市值合计为29591亿元,其中创业板流通市值为12075亿元,占比33%,中小板流通市值为9844亿元,占比41%,主板新股流通市值为7672亿元,占比仅为26%,见下表。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推出,为a股投资者特别是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提供了更大的投资标的选择范围。

2.3新发基金规模效应影响

自2009年年底以来,国内每年新发行基金数量猛增,但是单只基金规模并没有同等比例增加。截至2014年年中,国内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合计398只,规模为6985亿元,平均单只基金规模为17.55亿元,仅为2009年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平均单只基金规模33.24亿元的一半左右;规模50亿元以上的基金仅有36只。近5年来新发行成立的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的规模普遍较小,2009年后成立的235只基金中,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基金仅有4只,平均单只基金发行规模仅为7.63亿元。资产规模较大的基金产品倾向于类指数化操作以降低冲击成本,规避流动性风险,因此配置上更倾向于选择流通市值较大的个股,而资产规模较小的产品则不受此限制,资产配置更加灵活。因此,近年来单只基金资产规模偏小也成为基金资产配置与市场结构产生偏离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资产配置效果分析

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资产配置实现了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明显的超额收益。

以各板块指数作为相关市场的表征,2012年年初至2014年10月,上证综指、深成指、中小板综指、创业板综指累计收益率分别为10.04%、-7.77%、61.63%和130.36%,且近两年中小板、创业板指数涨幅明显超越沪深主板市场指数。

根据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半年报和年报中所披露的持股情况,以基金在沪市、深市、中小板、创业板的配置比例为权重,以各市场指数(上证综指、深成指、中小板综指、创业板综指)当期涨跌幅为乘数,测算基金板块配置获取的收益率。将其与业绩比较基准(即各板块按照流通市值比例加权计算的收益率)相比较发现,2013年后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实现了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明显的超额收益,其中,2013年上半年、2013年下半年、2014年上半年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配置区间超额收益率值分别为4.50%、3.56%和3.25%,而2009~2012年平均超额收益率仅为0.24%,见图5。

4关于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资产配置的思考

基金是投资者低成本、高效率分享国民经济增长的一种工具。基金经理依赖专业化研究,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超比例配置创业板和中小板等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获取超额收益的思路似乎合理,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采取的操作方式。但是,这样操作存在三方面问题。

4.1影响基金产品的透明度和行业公信力

众所周知,由于法定信息披露要求基金产品界定投资范围、投资比例和投资策略,与其他产品相比,公募基金产品相对更透明,这也是基金行业保持公信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如前文所述,大多数基金成立时选取的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300指数,该指数不覆盖创业板或中小板等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基金通过调整仓位使得资产配置结构大幅度偏离业绩基准,增大了基金产品投向的不确定性,容易造成基金投资风格的漂移,模糊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不仅不利于投资者选择基金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而且对未来FoF产品开发造成困难,长此以往将给基金行业遵循契约、专业管理的行业诚信度带来负面影响。

4.2对基金管理人考核基础提出挑战

基金资产配置与市场结构大幅偏离看上去产生了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实际上,这部分超额收益主要源于业绩比较基准选取不合理,未必真正是基金经理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体现。因此,依赖调整基金持仓使得基金资产配置结构偏离市场结构的做法,不利于基金公司客观评价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对基金经理的绩效考核基础提出挑战。

4.3提高交易成本,对基金业绩形成拖累

不动产基金管理篇5

关键词: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控制

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规范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形式,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其特点可以概况为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但是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要比证券投资基金大。从产业投资基金风险产生的环节上看,可以将风险分为两部分:一是源自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对象的风险;二是源自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而这两方面的风险又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构成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因素很多,此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和基金市场发展初期,基金市场中各类行为尚未完全规范,因此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对这些风险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各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使产业投资基金得到健康发展。

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

(一)流动性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产业投资基金本身或者所投资的资金是否具有合理的流动性而产生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的存续期有5-10年,投资对象是特定的企业,需要一定的投资回收期,所以流动性不是产业投资基金的固有特性。流动性风险是产业投资基金的最大和最突出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能否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对流动性风险是否能够达到有效规避和防范。其次,由于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见效周期较长的实业、未上市企业或上市企业的未流通证券,因此其投资的资产缺乏流动性。缺乏流动性使资金的周转存在困难,一旦所投资项目经营状况不佳,基金的处境将会十分艰难。特别是当基金的存续期满后,基金仍不能从所投资资产中变现,那么,整个产业投资就以失败而告终。

(二)市场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风险指市场主体因市场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盈利或亏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包括经济周期波动、利率变动、通货膨胀导致的购买力变化等宏观经济因素的改变而产生的风险,以及行业政策的变化所引起的行业供求关系改变所产生的风险。从微观环境来看,市场风险指投资企业产品市场风险,包括:市场容量的不确定性。其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商业总价值,产业投资基金一般投资规模较大,最后形成的产品对本行业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如果产品市场的容量不大,会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利润甚微或亏损。市场接受新产品的时间不确定性。产业投资基金所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是市场中尚未出现的新产品。新产品被市场认可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不管产业投资基金是投资于新兴产业或者是传统产业,都会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如果投资的产业市场竞争激烈,高的预期投资收益一般就难以达到,投资结果不理想。

(三)经营管理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经营管理风险是指基金管理人的业务能力,及其在具体项目经营管理上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项目选择风险和决策管理风险。项目选择风险指由于对投资项目选择失误而产生的风险;决策管理风险则指由于管理技能缺乏或管理方式不当所造成的损失。产业投资基金运行,通常遇到的经营管理风险有:体制风险。体制风险是指由于产业投资基金所采取的设立方式,及其基金运作过程中责权利的划分方式而产生的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主要由项目选择风险和规模选择风险两部分组成。项目选择风险是由于对项目的选择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项目的规模风险是指项目在选取规模和种类上存在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人才的流失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个别技术人才的流失有可能导致整个技术的崩溃,因此人力资源风险也是时时存在的。

(四)投资环境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环境风险指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三类:

第一,政策环境风险指由于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对待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发生了变化而引起收益变化。随经济形势的变动政策不断变化,从而使产业投资基金政策不明朗。

第二,法制环境风险是指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执法部门执法不力等造成对产业投资基金损害的可能性。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各种规范市场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特别是投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就可能存在与其它法规产生冲突、甚至由于理解不同而出现触暗礁的现象。同时,由于我国执法队伍的素质原因,在产业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与有关部门发生纠纷时,产业投资基金的正当权益保护就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第三,市场环境风险指由于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不完善而对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产生收益减少的可能性。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干扰,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行政干预更加普遍。

(五)市场交易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交易风险指由于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因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风险。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一般是依封闭式方式设立的,与封闭式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其它股票一样,产业投资基金一旦上市流通,就要接受市场法则的检验。普通股票的风险同样存在于产业投资基金中,买进卖出、市场炒作等二级市场的各种风险都会发生。另一方面,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变动(通货膨胀)也可能使同样数量的货币在不同时期的购买力产生差异,从而引起产业投资基金收益变动。

(六)道德信用风险

道德风险指基金管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或收益减少的可能性。投资过程是基金管理人对资金的运作过程,除了资金因素,还有投资水平、投资技术等因素。其中基金管理人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对基金收益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在投资项目选择、论证决策、经营管理、获取收益等一系列环节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有关人员的道德品质的影响。同时,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秩序还比较混乱,专业性的组合投资和高素质投资队伍比较欠缺,资本市场特别是产权(股权)市场不够有效。最突出的问题可能是企业会计做假账,审计结果缺少诚信,使得产业投资基金无法对项目做出科学判断,增加投资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

产业投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为了避免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需要不断探索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对策与方法。

(一)以预期的高收益性抵消流动性风险

由于产业投资资金大都投资于特定的企业,有一定的投资回报周期,因此,流动性风险是产业投资基金最大和最突出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能否生存和发展,往往取决于对流动性风险能否有效规避和防范。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流动性不足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为了弥补这个不足,产业投资基金常常是以预期的高收益来抵消。

(二)以科学的管理决策控制经营管理风险

对于项目选择风险的控制,一方面要具有科学的决策机制,使选择的项目具有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要尽量利用有效的渠道争取到有益的项目。而对于基金管理风险的控制,则要求尽量提高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吸引高素质的基金管理人才。要从根本上规避经营管理风险,还必须建立有效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使基金的运作过程有一套高效、健全的投资决策机制。

(三)以规范完善的市场法律体系控制环境风险

对于投资环境风险的控制,要不断地完善市场体系和规范市场行为,理顺政府职能,使行政干预从微观经济领域中脱身,让位于市场机制。同时,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等多种途径逐渐减少和消除这类风险。

(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规范道德信用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外,要避免道德风险,最根本的措施是强化规章制度的管理,将个人收益与业绩真正挂起钩来,制定合理的激励约束制度,让每一个基金经理在获得合理报酬的同时相应地承担风险及其它责任。

不动产基金管理篇6

基金市场的最新进展

基金市场总量

一季度基础股票市场大幅下挫,然而基金总体的份额总数并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大规模减少,反而发生了微量的增长。截至2008年3月31日,中国大陆基金市场已成立证券投资基金总数达到349只,发行在外的基金总份额为21734亿份,比2007年四季度末的21084份基金总份额增长了3.1%。(表1)

虽然基金的份额规模没有减少,但是基础股票市场的大幅下挫却带来了基金单位净值的大幅下跌,导致一季度基金的资产规模发生了较大程度的缩水。

从市场总量变动的情况来看,基金市场在2008年一季度未能延续07年的扩张趋势,基金总体的管理资产规模不增反降。其主要原因是,在基础股票市场震荡下挫的影响下,主动投资的偏股型基金未能维持大量新增资金流入,加之本身原有的净值损失所致。

2008年一季度期间,仅有债券型和货币型两类基金的资产规模有所增长,其余类型基金资产规模均表现为下降。低风险类型的基金总量增长,主要是因为基础市场的持续走低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短期市场的信心,加大了其对系统风险的关注,使得投资者对低风险的投资品种更加青睐。

不同类型基金市场份额

按管理资产的风险水平划分,08年一季度高风险的偏股型基金占有89.3%的市场份额。高风险基金占比较去年四季度(92.8%)下降了3.5个百分点,显示了震荡下行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投资那些收益与市场指数高度正向相关的高风险投资产品需求的下降。

总体而言,对共同基金在2008年一季末的市场结构分析显示,各类基金的市场占比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重大的改变,高风险的主动投资偏股型基金仍然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其中股票型基金相对混合型基金市场占比更高。

一季度末的结构分析还显示,与高风险基金资产规模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风险基金产品一季度的市场总量明显上升,由去年四季度末的2277亿元增至2709亿元,市场占比因而有所增加。这说明持有人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正逐渐由高位向低位转变。

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市场总量增幅较大,主要是由于在市场信心不足,不确定因素增多和震荡加剧的情况下,谨慎的投资者出于风险因素的考虑,将部分资金撤出股票市场,暂时将高风险基金转换为风险较低的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待市场走势较为明朗后再做决定。而货币基金作为市场风险的避风港,成为震荡环境中投资者的次优选择。

基金净值增长和投资回报

截至2008年4月18日,主动投资的偏股型基金最近一季度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在-23.1%~-31.5%之间,近半年净值增长率在-23.3%~-31.7%之间,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在11.2%~18.0%之间。

从主动投资偏股型基金的绝对净值增长率来看,由于07年四季度基金净值几乎没有增长,加之08年以来至今基金净值大幅下降,已经基本将07年2、3季度的累计收益侵蚀掉,主动投资的偏股型基金在过去一年间为基金持有人取得近一年的投资回报率仅仅介于10%~20%之间。同时,主动投资的股票型基金近一个季度的跌幅略高于混合型基金。

若以沪深300指数作为市场比较基准,则各类型的主动投资偏股型基金在一季度、半年和一年的投资期内均取得了超额收益,而在两年的投资期内则未能获得超额收益(表2)。

总的来看,偏股型基金在06年和07年上半年的累积了较高的回报,但在07年下半年和08年一季度市场环境的恶化中被侵蚀大半。同时,大幅震荡的市场环境对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是较为不利的。随着中债指数逐渐走高,债券型基金债券组合部分的收益可望提升,但其股票投资部分给整个组合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整体收益将受其拖累。

基金管理公司与基金管理业

截至2008年一季度末,已经成立基金管理公司59家(不包括未发行基金的基金公司),其中内资基金管理公司31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8家。

产业组织形态

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的分布仍然不平衡。数量上仅占基金公司总数20%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全部基金资产的近60%,而剩下的80%的公司所管理资产之和只占全部基金市场资产的40%,资产管理规模最小的后20%的公司所管理的资产之和仅占全部基金市场管理资产的2%左右。

截至2008年一季度末,前5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总资产占全部基金管理总资产的31.9%,与三季度末的31.7%基本持平,前10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总资产占全部基金管理总资产的49.7%。

从产业组织形态来看,国内基金行业显然是行业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一季度末,规模最大的公司的管理规模2330亿元,而规模最小的公司的管理规模为17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37倍。

行业内领先的品牌公司通常在股东背景、营销渠道、新业务经营许可的获取、产品创新、以及配套设施等多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在目前市场环境之下可以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而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这些大规模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场占比将会维持在当前的较高水平。

在国内基础股票市场经历了半年多的调整,指数由前期的宽幅震荡到后期的大幅下挫之后,基金所面临的压力与日剧增。经历了一轮市场的洗礼,基金投资者亦渐趋成熟。震荡环境下,基金持有人由前期一味的追求高收益,逐渐转向追求收益和风险的最优配比,开始更加重视基金在震荡市中的抗风险能力、应变能力、和机会把握能力,这无疑给基金管理者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而投资者则应把市场的每一次大调整都看作是一次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过程。目前的困境给基金管理行业一次绝好的自我完善和改进机会,逆势中成长起来的基金业和基金公司将更加成熟。

不动产基金管理篇7

关键词: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大宗商品基金

2016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有色金属需求增长较缓,铝、铜等基本金属市场延续过剩,产品价格下行波动趋宽。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国亟需设立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基金,加快培育市场竞争的新优势,有效改善产业结构布局和助推转型升级,加快运用市场风险控制的新工具,熨平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盈利风险。

一、大宗商品基金的基本情况

(一)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大宗商品包含三大类:能源化工商品、金属商品和农产品商品。金属商品可分为贵金属和基础金属两种,贵金属以金、银为代表,而基础金属包括铝、铜等有色金属和钢、铁等黑色金属,本文所指的大宗商品主要是指有色金属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具备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除使用价值外,还具有国家战略储备价值。从对价格波动分析来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从对相关商品指数统计分析来看,大宗商品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点,与股票市场走势相关性较低,有利于投资者优化投资组合。

目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期货市场,以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为核心,受证监会监管。二是现货市场,主要有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以及现货电子盘市场,此类市场归商务部监管。三是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主要是部分利用期货交易规则进行商品中远期和类期货交易的地方交易所。

(二)大宗商品基金。大宗商品基金是以大宗商品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基金品种,基金投资标的主要包括大宗商品现货以及期货、大宗商品上市公司等。根据基金的功能和目的,大宗商品基金分为大宗商品投资基金和大宗商品交易基金。大宗商品投资基金是指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由资金管理人运作管理,专门投资于大宗商品现货、衍生品及相关公司的有价证券等金融产品,并将基金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的投资制度。根据性质不同,大宗商品投资基金可以分为大宗商品价值投资基金、大宗商品对冲投资基金、大宗商品战略投资基金。大宗商品交易基金是指跟踪黄金、石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化,且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型基金(简称“etF”)。

(三)大宗商品基金的发展。过去十余年中,大宗商品市场发展迅速,交易品种日趋丰富,交易规模呈几何级爆发增长,为发展大宗商品投资基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交易基础。国外大宗商品基金发展较为成熟,据国金证券大宗商品基金专题分析报告统计,全球大宗商品基金共有约1088只,约占全球基金总数的5.88%;资产规模约为307亿美金,约占全球基金资产规模的8.17%。相比而言,国内大宗商品基金出现较晚,发展相对滞后。截至2015年5月,国内以大宗商品为投资标的的基金共有28只,规模约为154亿元人民币。

二、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基金设立的必要性

(一)大宗商品基金是规避商品价格波动风险的新工具。以中铝、五矿等为代表的中国矿业资源类公司着眼于多金属国际化的战略定位,近年来立足国内面向海外,积极整合资源,加快开拓全球业务及广泛的产品组合。从主要产品价格来看,当前有色金属产品正处于以全球化调整为代表的产品周期中,产品价格波动区间渐宽,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越来越复杂。我国亟需发展大宗商品基金作为新的金融工具和运营策略以规避商品价格波动风险。

(二)大宗商品基金是提升市场影响力的新手段。国内有色金属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在科技人才、技术开发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拥有较强优势。但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与金融业交织程度越来越高,大宗商品市场主要产品定价权的主导因素已从传统的生产商向金融投资投机者转移。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发展大宗商品基金提升国内有色金属生产商的金融实力,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来确保在有色金属商品市场价格方面的话语权。

(三)大宗商品基金是深化产融结合的重要方式。金融资本发挥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产融结合已成为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趋势。大宗商品基金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方式,可利用各种金融工具、产品和人才服务产业进行高度协同,加快产业资产周转率、流动性,提高产业的资本回报和抗风险性。

三、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基金设立

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基金的发展要建立在管理人的行业地位和条件基础上,序时设计,分层推进,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私募后公募,先低风险后中高风险”的选择原则,培育和发展大宗商品投资基金。

(一)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基金业务范围。根据业务风险度的不同,大宗商品基金业务范围可以分为低风险业务、适度风险业务和高收益高风险业务三类。

1.低风险业务。投资于流动性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国债,高信用等级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或通过衍生交易、分层结构、外部担保等方式保障本金相对安全的产品。

2.适度风险业务。投资不提供本金保护,但是本金亏损概率较低的业务。主要投资于对冲套利类权益类产品、高收益的债券信托类产品、期权对冲套利类产品及其他资管产品。(1)期货Cta对冲产品:以商品、金融期货为投资标的日内、隔夜量化策略类型对冲套利交易为主的产品。由于量化交易风险可控,在市场大波动时通常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2)商品宏观、量化对冲产品:以商品趋势强弱,供需矛盾为切入点,进行对冲,风险可控,收益较高。(3)内外盘套利产品:以大宗商品的内外盘定价不合理造成的异常价差为进场逻辑,同时参照进出口成本的产品,其特点是风险可控、收益适中。(4)股指、商品期货高频趋势、套利产品:以期货价格瞬间的变化,或者合约间价差、期现间不合理价差为进场逻辑,进行高频交易,风险较小,收益较高。(5)期权类套利产品:主要包括场内期权对冲套利产品,和与大宗现货结合的场外期权对冲套利产品。

3.高收益高风险业务。投资范围主要包括:(1)商品衍生品投资业务,包括指数类投资产品,如以大宗商品实物和期货合约为标的的大宗商品etF产品,期货趋势性投资和期权趋势性投资等。(2)外汇类投资业务,包括定期外币储蓄产品,外汇理财产品,期权型存款(含与汇率挂钩的外币存款)产品和外汇汇率投资产品等。

(二)有色金属大宗商品运作模式。目前,市场上投资基金投资模式通常分为两类:mom(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FoF(基金中的基金)。mom是由mom基金管理人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基金经理投资过程,挑选长期贯彻自身投资理念、投资风格稳定并取得超额回报的基金经理,以投资子账户委托形式让他们负责投资管理的一种投资模式,其核心是分账户和基金经理的评价选择。FoF是一种专门投资于其他期货投资基金的基金,其投资范围仅限于其他基金,是结合基金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的基金新品种。FoF将多只基金捆绑在一起,投资FoF等于同时投资多只基金。

建议大宗商品投资基金采用FoF模式,因为可以对大类资产配置决策具有主动权,更好地分散风险;灵活制定在各类资产类别和投资风格上的配置比例;灵活挑选各类资产的投资团队和相应的资产管理计划。

(三)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基金实施路径。

1.发展初期。以低风险业务为主,适度风险业务为辅,高收益高风险业务暂不参与。人员配置上发展初期,也是向流动性资产和对冲套利型产品人员倾斜。预期收益目标基准为同期固定收益类产品。

2.发展过渡期。风险偏好有所加强,适度风险业务比例有所提升,尝试参与高收益高风险业务。大部分资金参与现金管理型为主的低风险业务,少部分资金配置对冲套利型产品为主的适度风险业务,较少资金适当参与趋势型产品为主的高收益高风险业务。权益类资产人员配置进一步加强。预期收益目标基准为同期高收益信托类产品。

3.发展成熟期。风险偏好跟随市场变动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大适度风险业务和高风险业务参与度。半数资金配置对冲套利型产品,少部分资金配置权益类产品投资。其余资金配置无风险流动性资产投资,保证资金流动性需求。人员配置进行全市场覆盖,能够根据不同市场特征进行动态调整。

四、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基金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市场监管环境风险。市场监管环境风险是指国家监管部门、交易所推出的各项应对紧急情况措施或者市场规则的修改可能造成的风险。这就要求管理者针对不同情况尽可能提前编制预案,以便及时应对。

(二)道德风险。对于大宗商品投资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可以在整个基金市场上精选顶尖的基金经理,但是基金经理自身原因会导致一些风险的出现,比如有些基金经理个人品行问题,信用度低、未严格履行职责、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不够等,而导致投资计划亏损。基金经理风险无法准确的预料,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可控性,关键是看基金管理人自身的应对风险能力和选人用人的能力。

(三)技术风险。技术因素是指信息技术系统发生技术故障,导致行情中断、交易停滞、银行转账不畅,或在容量、运作等方面不能保障交易业务正常、有序、高效、顺利地进行,而可能给客户造成损失。还包括因软件设计缺陷,造成投资者交易数据计算错误,给投资者财产造成损失。应对技术风险可以通过增加备用系统等方式一定程度上规避。

(四)流动性风险。如果由于基金产品设计不当,致使交投不活跃,就会造成有行无市的窘境。为了规避流动性风险,应尽量选择交易量比较大的投资合约和仓位总量控制。

参考文献:

不动产基金管理篇8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退市金融

一、公募基金发展现状及退市机制变更

1、公募基金发展现状

从1997年11月国务院颁布《基金法》开始,基金行业开始正式形成。1998年3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新成立的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分别发起设立了规模均为20亿元的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由此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的序幕。2001年9月11日国内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成立。从2008年起,国内基金市场开始进入规模化时期,各类型基金开始密集发行,截止2016年09月底共发行3415只基金。根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2016年10月20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规模截止2016年9月底,已达8.83万亿。

2、退市机制现状

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发起式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三年后,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两亿元的,基金合同自动终止”,“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二十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二百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连续六十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基金合同等,并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从运作管理办法中可以看出,对于发起式基金的终止,只在规模上做了一个规定。对于开放式基金没有达到相对应人数或者净值的,给出了三种解决办法,而合同终止只是其中一种。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9月汇添富理财28天债券型投资基金清盘退市,成为国内首只退市清盘基金,到2016年4月已有37只基金清盘退市。截止2016年三季度末,共有多达201只公募基金产品净值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基金总数的6.32%。此外,还有多达542只基金净值规模在5000万元到2亿元的危险区域,有48只公募基金净值不足2000万元,处于极度迷你状态。

二、公募基金退市机制存在问题

1、对市场的规范影响

公募市场上产品发行量也越来越大。但相应的退市机制并未跟上,导致市场上产品参差不齐,产生大量迷你基金。201只迷你基金的成立日期,有一半在2014年之后成立,多达52只在2015年成立,而迷你基金中股票及偏股型基金占据了大部分。根据Copula相关分析,我国基金市场与债券市场线性相关小,在0.1左右,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高达0.7。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公募基金的审查为注册制。这意味着基金产品的发行彻底市场化,发行量完全由市场决定。而2014年起的牛市,导致了基金产品发行量的猛增。2014年2015年两年市场共发行了1135只产品。也不难看出,2015年的牛市转熊市对基金市场的冲击强烈。但由于未有相关退市机制的跟进,使得一些满足退市条件的基金,仍然在市场上苦苦挣扎,形成了大量的迷你基金。

从基金的市场需求来看,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需求不是无限增长的。而如果市场上没有相应的与发行产品匹配的退市机制,那么市场基金产品的供给可以看成无限的。这违背需求供给规律,不会使得行业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迷你基金的僵化及不退市,不符合投资者需求及市场规律的产品得不到主动退市,导致了行业创新进行缓慢,无法营造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2、对管理人的影响

由于基金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管理费用,而管理费用的计提主要根据资产净值进行提取。在如今市场产品同质性强,基金公司仍然通过发行更多的产品来进行管理规模的扩充,使得许多基金公司忽略了单个产品的持续性规模和持续的效益。而由于退市机制的不完善及配套措施的跟进程度不够,使得管理人之间仍然以发行产品个数及总体规模为主要竞争条件,而对于产品本身的关注度仍然不够高。

对管理人的维护成本来讲,由于符合退市条件的基金大多规模小,说收取的管理费较低。而对于其投入的人员,营销等固有成本与其他基金相同,导致对于单个基金来讲管理人维护成本较高,占用了管理人有限的资源,影响了优质产品的推广和新产品的研发,阻碍了公司本身的长期稳定发展。而对于这些迷你基金,基金公司往往定期引入机构客户、利用固有资金增持等方法,使得基金不满足连续六十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二百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情形。也就使得基金无法进入清盘退市的程序,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启示

1、从监管文件上完善退出规则

从已有的退市基金来看,市场在渐渐接受基金的退市。退市机制是市场健康发展的良好机制。一个成熟的市场需要由充分的流动性。注册制使得进入市场较为容易,而高效的退市制度则能够淘汰不符合市场的产品,使得市场保持活力。但现行的我国的退市制度仍然比较形式,对于主动退市的决定机制仍然没有相关明确规定。需要明确公募基金退市的几种情况,规范相关的信息披露,加强对管理人的管理,鼓励迷你基金主动退市。引导投资者投资品质优良的基金,使得行业进行良性循环,提升竞争力及生命力。

2、加强对管理人的引导及投资人的保护

纵观今日市场上众多的迷你基金,可以看出,管理人对于这些迷你基金的退市依然是最后的选择,只要能够经营,仍然不肯放弃这些迷你基金。对于管理人,应当定期对现有产品进行评估,对于产品的持续性及是否需要退市进行关注。行业协会等应该有效的指引,使得管理人将退市作为管理基金产品必要的更新流通方法。市场也不应以管理人有退市产品而对管理人信誉能力有所质疑。应当引导管理人不断提升投研能力,提高单个产品盈利能力及净值,重视基金业绩的长期发展。

对于投资人来说,在购买产品前,应当充分了解市场及产品风险,并根据自己的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分析并筛选产品进行投资。不符合市场要求的基金的存在使得投资人的投资收益受到损害。迷你基金的退市,虽然也会损害到投资人利益,但无疑是对投资者的投资进行止损。投资人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属于弱势群体。应当更好利用基金持有人大会,使得基金持有人能够进一步参与到基金退市决策中。对于如何在产品面临退市时,用相关法律条文最大化保护投资人,需要市场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宇辉,《公募清盘危机:200多只基金跌破5000万元红线!最小基金不再死扛决定清盘》[n],中国基金报,2016.10.27

[2]毛淑琴,股票、债券与基金市场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

不动产基金管理篇9

关键词:投资基金风险管理

截至2004年末,国内规范化发行并实际管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已有40多家,共计54只封闭式基金和近百只开放式基金,拥有约三千亿份基金单位,若以60%的持股市值计算,基金拥有的股票市值占股市流通市值比例已近20%,成为了一支举足轻重的市场投资力量。因此,基金的风险管理引起人们关注。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及资本市场监管体制的完善、法制的健全都将使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的背景和环境发生巨大变迁,从而对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金业风险管理根基不稳

证券市场市场化发育程度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使基金管理机构的风险管理处于根基不稳的不利处境。我国现有的基金产品多为股票型基金,投资对象结构布局也多集中于股票,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位一开始即把支持国企改革作为基点的历史局限,导致证券市场实际上成为了国企筹资解困的重要途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市场化功能被置于次要地位,使得投资行为预期极不稳定,助长了市场投机风盛行,投资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成为长期以来不能很好解决的市场之痛。

证券市场承载过多的政府意图、行政意志等非市场化的功能和任务,证券市场“政策市”的色彩挥之不去。证券市场不仅要承接数量庞大的国企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的扩容黑洞,又要面对大量非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这必然助长投资行为的短期化,加大市场价格的波动频率和幅度,增加了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投资者普遍缺乏专业素养和监管滞后,众多不规范投资者和投资行为的存在以及由此衍生的羊群效应,叠加并放大了市场风险,而监督层并未细分市场风险源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结果是严重牺牲了市场的效率和功能,限制了市场竞争和活力,造就了市场对政府政策投入的过度依赖与股市长期以来“不牛则熊”极端走势的市场格局,对于追求长期收益的基金来说不利于有效开展资产风险管理。

市场交易制度不够完善,风险管理手段严重不足。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投资品种单一,基金的投资组合品种选择范围狭窄,通过构建多元化资产组合分散非系统风险存在困难,而同时指数期货、无风险套利等规避系统风险的交易手段尚不具备,基金管理机构既不能根据市场趋势在做多与做空之间顺势转化,又不能运用其他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这降低了基金抵御风险能力,加剧了股市的波动。

市场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评价集中在收益性上,忽视了从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的综合角度展开评价,使基金出现了单一片面追逐净值的倾向,从而产生过度投机行为。

基金业风险监管效能不高

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监管生态不佳,监管效能不高,致使基金业运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和问题,不利于基金管理机构建设有足够功效和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不完备,基金在实际运作中存在风险生存的制度漏洞。尽管作为纲领性大法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业已颁布,还缺乏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特别是证券市场发展和变革快速,更需要对基金业的监管动作向前移位,加大事前监督力度。

相关的投资比例限制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如不同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在利益冲动下,通过幕后的默契和联手可以操控单只股票绝大多数的流通筹码,在短期利益驱使下个别基金投资在个股上过度集中极易诱发流动性风险。

在证券投资基金运作实践中,缺乏独立、公正和权威的第三方责任审计和问责制度,而基金管理人掌握着基金的实际控制权,仅依靠基金管理人的自律不足以有效制约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基金契约。

虽然基金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基本分离,但基金持有人没有适当和相应的诉讼、追偿权利,持有人大会功能形同虚设,基金持有人对基金管理人不拥有实质性话语权,而且由于基金托管人一般由基金管理人选择,基金资产托管协议由基金管理人与托管人签订,基金托管人演变成基金管理人的人,这种错位导致基金托管人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放弃了托管监督和委托管理责任,形成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事实上的利益趋同,基金持有人利益往往不能放在最优先位置,极易诱发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

基金管理机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尽完善,管理费计提办法弊端较多,不利于刺激基金管理公司提升资产运行效率,降低资产风险水平。

基金业风险管理制度存在风险

内部治理存在缺陷,形成制度性风险源,损伤了基金的风险管理制度优势。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普遍存在“一股独大”问题,基金管理公司决策高层和管理高层来源于或受聘于公司股东,其股东背景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倾向,在基金投资者成为弱势群体和基金持有人的约束严重软化情况下,实际上基金管理公司行为的利益考虑当然地将公司股东利益置于最优先地位,偏离了证券投资基金兼顾基金投资者与基金公司股东二元利益平行的设计初衷。

基金管理公司董事、独立董事和监事由大股东和高管提名选任,薪酬由董事会决定,这种利益关联格局很难保证其独立性。

基金经理权限过大而缺乏有效制衡。有的基金经理甚至将投资建议、评估投资建议、构建投资组合、下达投资指令与执行投资指令等职能集于一身,这种把控制决策和操作失误风险寄托于对基金经理人的充分信任和道德判断的幼稚做法显然没有制度、规则和机制的约束更有效、更先进。

加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过程存在的诸多弊端,必须从制度安排、监管方式、市场结构等若干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证券投资基金业加强风险管理的动力和压力,全面提升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以促进证券投资基金业稳健发展。

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进一步推动证券市场市场化改革,营造市场运行新生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市场大环境。认真落实“国九条”,积极实施“全流通”战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促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改变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状况,以有利于基金管理机构坚持崇尚充分研究和清晰价值判断以及“稳定持仓、长期投资”的理性投资理念,引导市场投资理念逐步走向成熟,降低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从完善市场交易制度、推动沪深股市与国际市场接轨和促进市场走向成熟着眼,在尽快推出我国统一指数基础上适时推出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一方面通过基金实施套期保值动作和在做多与做空之间顺势转化,提高基金资产管理效率,增加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达到活跃和繁荣市场、降低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效果,以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增加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手段,增强应对系统风险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资产风险管理水平。

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评价要全面结合“新兴加转轨”的不成熟市场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特征的实际状况,从单一的收益性考量转向对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的综合评估,评价体系要有利于引导基金重视风险管理和提高风险管理质量,改变单一、片面追求净值的倾向。

进一步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监管

促进证券投资基金业合法合规经营,促使基金管理机构构建有足够功效和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监管层要抓住《基金法》颁布和实施的有利时机,提高本行业依法经营的自觉性;提高《基金法》在实施中的可操作性,特别是要加强现场监管和不定期巡访,对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高效、公正和严格处理,硬化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力和严肃性。

从有效提高基金资产流动性出发,防止发生操控市场价格的情况,在监管办法上要更具体地明确基金投资比例限制,特别是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股票总和不得超过该股流通市值的10%。

证监会应指定部分具有证券从业资格和诚信卓著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定期或不定期对基金管理机构进行业务运营合规性、资产流动性、内控运行状况的现场稽核,加强第三方责任审计,建立独立、公正和权威的问责制度,以提高监管效能、促进证券投资基金业增强合规经营意识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监管层要引导、支持和鼓励基金单位持有人依法启动持有人大会机制,切实发挥持有人大会对基金管理机构的制约作用。为了增强基金持有人对基金管理机构的实质话语权,建议对基金持有人适当的诉讼地位和追偿作出安排。

完善基金管理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栏,提高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竞争性。若基金在收益、资产流动性上存在限期内不能改变的问题和状况就必须终止运作,以强化基金管理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

改变目前基金管理机构管理费从基金资产中计提的做法,建立基金持有人和基金管理人最大的共同利益目标函数。基金管理人的收益只能来源和体现在其运营带来基金净值不断增长中。

完善基金管理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

消除制度性风险源。在基金管理公司筹建审批时,要关注其股东出资结构状况,严格审核股东诚信记录等,以均衡股东权利和增加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使基金管理机构高管层不仅代表股东利益,更要维护基金持有人权益,实现基金管理公司二元利益平衡格局的设计初衷。

为了确保基金管理公司的独立董事、监察员履行职责的独立性、公正性,打破独立董事、监察员与股东、高管层的利益关联格局,建议基金管理公司的独立董事、监察员一律由监管层指定有专业水准、诚信良好的相关专业人士担当司责,以形成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

针对目前普遍基金经理权限过大问题,从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出发,基金管理机构在制度层面要做到基金的投资建议、投资建议评估与构建投资组合、执行投资指令的投资过程关键环节做明确的人员区分和操作隔离,也就是说,研发人员采取定性与定量的技术手段,充分尊重统计规律,对价值高估或低估的品种进行科学遴选排列,提出具体的投资建议,基金经理要利用现资管理技术对投资建议作出评估和判断,在征询意见基础上依据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构建投资组合,并向交易人员下达投资指令,从而建立完备火墙机制以有利于基金强化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贝政新,陈瑛主编.证券投资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美]查尔斯•w•史密森著.管理金融风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美]艾伦•J•马科思,亚历克斯•凯恩著.投资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不动产基金管理篇10

[关键词]政府引导基金;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154-02

政府引导基金顾名思义就是以政府作为主导,出资投资来吸引国内外社会资本的专项投资。但是政府引导基金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通过以股权,债权等方式投资于新设的创业投资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或者是其他创业机构,用以支持并鼓励创业企业的发展和地区经济产业的发展。

政府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增加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失灵等问题。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产业转型提供条件。首先,通过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筹资资金,解决企业的融资难等问题,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提供新的机会。其次,通过政府融资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担保,使其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的行业中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行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也不是梦了,而是变成了真真正正的实际行动。这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奠定了基础。

一、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发展的现状

自2002年,我国第一次政府引导基金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来,政府引Щ金经历了初步的探索,快速的发展,规范化运作三个阶段,2015年更是进入了蓬勃的繁荣期。据《2016年政府引导基金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2月31日,我国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数量达到780支,管理的基金总量规模达到21834.47亿元。2015年新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为297支,基金规模15089.96亿元,分别是2014年引导基金数量和基金规模的2.83倍和5.24倍。(见表1)

正如表1所示,我国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数量正在逐年增加。所以完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体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是目前,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设立的引导基金效应尤为

明显。2015年成立的国家新型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为400亿元,带动的社会资金超过了1800亿元;省级政府引导基金除了自身能带动社会资金外,还可增加引资的倍数。为经济产业的发展再创佳绩。

据资料数据库统计,截止2016年底,政府引导基金筹集的资金有--都投向了处在初创期的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发展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

近年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发展此起彼伏,其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却未成立一个统一的引导基金管理机构进行管理。过度分散的管理模式,使得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与预期效果出现偏差。首先,缺少核心管理部门的统筹管理及安排,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与配置不均,基金投资方向不明确,覆盖范围不准确。其次,成立基金的种类繁多,数量大,又缺少专业的统一管理机构。然而,实行分散的管理体制增加了不必要的管理费用,由此加大了成本的投入,减少了效益的输出。

2、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主体性不足

由于,我国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起步晚,产业基金管理细化方案还在逐步完善和摸索当中。所以,很多地方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采取了专业社会机构管理,政府根据发展规划进行调节和干预。实际上政府行政控制仍存在着较大影响,政府与基金的管理操作主体关系尚待明确。由于行政手段和市场规律往往存在一定冲突,如何把控好效率和合规的平衡是一个需要在发展中摸索和研究的课题,不仅要减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所暴露的风险,也要用市场手段取得符合预期的成果。

二、政府产业发展的问题既解决对策的分析

1、优化监督激励机制

一个国家的发展要有法律的支撑,同样一个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机制的约束。建立健全的监督激励机制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机制,对其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科学的考核;另一方面,推行合理的激励措施,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管理的作用。制定一套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

2、合理扩大投资领域

投资领域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发展的基础和场所。合理扩大投资领域,使其更多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享受到政府基金的融资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机会,也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支持地方产业的发展,促进处于萌芽期有优势的行业加快成长的步伐,是政府作为引导角色的职责,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保障。

3、建设有保障的信用体系

诚信,是一个人的最基本行为,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建立有保障的信用体系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发展的根本。目前,我国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建国后又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质之下,真正的信用市场体系关系十分淡薄,再加上国家信用管理体质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导致有些无信用的企业照样可以发展。所以,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是保障我国更多企业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通过立法,建立一个信息使用开放、公平、共享的法律环境,是规范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保障,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

4、提高专业投资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提高专业投资能力,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政府产额引导基金发展的源泉。作为委托方的政府引导基金应该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及时跟进及关注引导基金的发展情况,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要善于发挥政府的职权,为被投资企业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解决市场失调等问题。首先,政府应该定期派专门的管理团队去了解创投基金的相关问题,掌握其投资项目的详细情况,并定期举办创业投资基金的论坛会,和相关业内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以便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动态,提高专业投资能力的培养。其次,政府应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吸引优秀的人才入伍引导基金发展的团队中来,鼓励和激励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引导基金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价值,完善收入分配,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发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新模式,而加快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发展是经济在新模式下运行的基础。加大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基金管理体制和对人才的科学考核机制,是发展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关键;也是加快中小企业和创业投资,促进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