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术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2:41

急救技术的重要性篇1

本调查结果显示,山南地区急诊疾病谱具有如下特点:(1)急性高原病作为高原地区特有危急症仍值得关注和重视,但目前其发病率有所降低,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重症患者已不多见,这可能与近年来强调预防和早期救治有关,当然高原病的科普宣教也功不可没。(2)消化系统急诊仍占据重要地位。这与当地卫生条件及饮食习惯不无关系,也与高原地区胃粘膜常常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密切相关〔2〕。高原地区急性胃粘膜病变更加严重,出血量大、时间长,这给预防和治疗增加了更大的难度。(3)创伤患者比例逐年升高,特别是与建设事故相关的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增加尤为明显。近年来西部大开发致地区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各种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但其管理水平仍不够完善,导致相关事故受伤人员明显增加。另外,到观光人数近年明显增加,其中包括大量自驾游的人群,但由于高原地区特有环境条件对司乘人员身心的影响,加之当地交通条件的限制,导致各种车祸受伤人员比例增加。急诊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急诊科采取的模式应由其救治患者的疾病谱来决定,因此,高原地区急诊医学同样应根据这些急症的特点,进行急诊科建设和发展,以更好地开展临床诊治工作。树立并强化急诊医学理念急诊医学有别于传统的临床专科,它不是以独立的器官系统来界定自己的专业范围,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和危重程度来界定,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3〕。从本调研结果及既往临床工作发现,急诊患者占总就诊数比例不高,其绝对数量也较为有限,但急诊患者常常发病急,病情多较为危重,涉及的疾病谱广,需要进行紧急救治,其急救技术具有复杂多样性,对设备配置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准都有较高的要求,其救治水平和效果对患者家庭甚至社会均可能产生明显影响〔4〕。因此认为,应重视急诊医学建设和发展,树立并强化急诊医学观念,根据急诊医学的自身特点及高原地区急诊患者疾病谱,建立和完善急诊科的发展模式,培训合格的急诊医师,抓住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救治手段,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防止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5〕。

规范设置急诊科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进步,各种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救治成为现代医学追求的目标。急诊医学也不例外,各种危急重症的诊断及器官功能监测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其有效救治同样有赖于各种急救设备。因此,要提高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和救治成功率,特别是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必须规范设置急诊科并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强化训练并熟练掌握急诊急救技术急诊急救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急诊科和急诊专科医师的地位有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和保证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的基础。急救技术可分为手术性急救技术和非手术性急救技术。一个合格的急诊专科医师应掌握伤病员所需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脑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呼吸支持治疗、电击复律术、有创和无创监测技术等非手术性急救技术;如有条件,也可开展一些手术性急救技术,以尽可能达到救命和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的目的。特别是近年来创伤患者比例明显增加,而这对大多数严重创伤救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措施包括手术止血、切除或修补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减压等〔4〕。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手术性和非手术性急救技术,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急诊专科医师。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急诊医学具有它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专业技术,以体现急诊医学的特色,而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则是现代急诊医学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6〕。

急诊医师既不是外科医师,也不是内科医师,更不是全科医师,急诊医师就是急诊专职医师。急诊面临的患者往往不是单一系统的单一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的复杂急症也越来越多,这样的急症不是某一专科医师能够解决的。急诊专科医师首先面对急症患者并给予及时、整体的救治,因此,急诊科医师就是急诊专科医师,是发展急诊医学的主力军。但是本次调研的两所医院缺乏专业的急诊专科人员,仅仅由门诊医师兼管急诊患者,没有经过急诊医学的系统培训,不具有现代急诊的理念,对于各种急救技术也未能熟练掌握,这严重制约了急诊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建议分阶段完成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以提高急诊工作人员专业化、知识化程度,真正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急诊专科医师,从而提高急诊临床救治水平和危重病抢救成功率。综上所述,由于等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地理及环境条件,加之经济条件限制,急诊医学建设和发展仍具有明显差距。要提高这些地区急诊患者的救治水平,应不断完善急诊科的建设,改善配套急救设施,加强急诊专科医师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各种危急重症的病理生理学机理和高发病及特发病特点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提高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屈纪富胥全宏文亮刘明华彭顺舟

急救技术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应急医学救援;人员结构分析;优化配置;玉树地震

[中图分类号]R12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0(a)-0132-03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强烈地震。震后,卫生部第一时间启动了卫生部抗震救灾应急响应Ⅰ级机制[1]。同时,青海省迅速组织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前往灾区开展应急医学救援。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对应急医学救援医疗队的结构进行分析,为应急医学救援队伍优化配置提供有力的基线数据,为建设一支技术水平、作风素质、适应能力全面过硬的应急医学救援队伍提供可靠参考,促进灾难应急医学救援的经验交流。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调查组于2010年12月赴青海,通过简单抽样,以电子表格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参与玉树地震紧急医学救援的来自44个卫生单位的911名医疗队员进行全面问卷调查及部分访谈。在911名医学救援队员中,行政后勤人员占28.2%,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占71.8%。根据卫生力量原本保障区域的不同,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省内力量占46.0%,省外力量占54.0%;在行政后勤人员中,省内力量占38.1%,省外力量占61.9%(表1)。在省内卫生行政后勤力量中,卫生管理专业人员占28.6%,其余均为车辆或救护车驾驶员。在省外卫生行政后勤力量中,卫生管理专业人员所占的比例高于省内力量,为40.9%。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描述分析省内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科专业抽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的结构差异,为应急医学救援的研究,提供基线的实证数据。

表1研究对象的构成与结构(名)

1.2研究方法

1.2.1基本要素筛选本研究在查阅有关应急医学救援文件和报告的基础上,主要运用专家咨询、头脑风暴两种方法,筛选出5项关于应急医学救援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素,即学科专业抽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均与相关领导、应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在这5个要素的优选上进行深度的讨论和交流。

1.2.2资料收集及数据库建立资料数据主要采用现场调研、电子邮件、信函以及随访的方式,通过自制的封闭式调查问卷收集获得。考虑到基线数据主要反映的是救援队客观情况,而非涉及过多的价值判断,并且在预调查中,笔者发现医学救援队员并不排斥对这类信息进行实名制填写。因此,在整个调查中,所属医疗队以及参与调查的救援队员都是明确的,以确保调查能反映应急医学救援人员结构的真实情况,提高数据的质量。同时,笔者对调查数据中含有缺失值的项目进行及时处理,并通过与被调查医学救援队员积极地沟通,纠正逻辑错误。两人同时使用microsoftexcel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以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有关要素的频率、集中趋势、离散趋势以及分布等进行分析。

2结果

2.1性别结构

在总体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男性占70.8%,女性占29.2%,男女比例为1∶0.4,其中,省内男女比例为1∶0.57,省外男女比例为1∶0.31。医生和护理人员性别结构呈现明显不同的两个性别趋势。在医疗人员中,男性占86.51%;在护理人员中,女性占98.51%。其他人员基数较小,不做性别结构分析。

2.2学科专业抽组情况

总体上看,外科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最多,覆盖了普通外科、脑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腔镜外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等专业,其次为相关护理专业,内科专业占第3位,覆盖呼吸内科、心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等。省内外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抽组基本上做到“重点加强,普及需要”。

省内在心理卫生、感染科、全科、急救、外科等专业上人数具有相对优势,抽组重点在外科、内科、护理、急救、全科、心理卫生等专业,具体来讲,没有覆盖到腔镜外科、神经内科、肿瘤科、高原病、传染病;省外在高原病、传染病、五官科、药学、妇产科、辅诊、儿科、藏医、麻醉、内科、护理专业上具有相对优势,抽组重点在外科、内科、护理、儿科、妇产科,没有覆盖到神经外科、肝胆外科、肾内科、精神及心理、放射辅诊(图1)。

在省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护比为1∶0.4,辅助诊疗人员占2.1%,药剂人员占1.1%;在省内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护比为1∶0.6,辅助诊疗人员占2.1%,药剂人员占1.8%。

2.3年龄结构

整体上省内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分布基本趋同。省外人员年龄中值为38岁,省内人员年龄中值为41岁,25、50、75、90百分位数相同,分别为32、38、43、48岁。省内医疗人员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6~45岁,占同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56.8%;护理人员年龄则集中在23~32岁,占同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50.4%。省外医疗人员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2~42岁,占同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57.9%;护理人员年龄则集中在21~30岁,占同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55.0%。见图2。

2.4学历结构

本次调查的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总体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6.4%,本科学历者占53.6%。具体地说,省内外医疗人员中,本科学历者占大多数,分别占同类专业技术人员的62.4%和57.9%。而省内外护理人员则以大专学历为主,占同类专业技术人员的71.4%和65.3%。见图3。另外,辅诊人员和药剂人员均以本科学历为主,分别占57.1%和50.0%。

2.5职称结构

省内外医疗人员职称结构大致相同,以中级职称为主,分别占同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35.1%和40.2%,副高级职称以上者分别占同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67.0%和68.4%;省内外护理人员则以初级职称为主,分别占同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45.5%和68.3%,中级职称以下者分别占同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7.1%和96.2%。见图4。

3讨论

3.1深化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制订和完善救援队内部结构配置标准

在紧急医学救援中,一个完善的救援队内部结构十分重要,良好的内部结构有利于提高应急医学救援队伍的救援效率和效果。以单个医疗队,根据人员专业、年龄、性别、学历和职称等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协调的组织结构,形成一组有生命力的应急医学救援队。一般来说,根据灾区环境特点,按照“两不两优先”原则配备精兵强将,即年龄不超过45岁、身体不能有慢性疾病,优先抽组参加过卫勤演习和救援任务的人员、优先抽组灾区急需的专科人员[2],从强化行动力和执行力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宜的男女比例、医护比例以及学历和职称结构,以确保有令则行,有行则通,保证医学救援队伍内部的执行效率。组织结构方面,灾难应急救援常设医疗队应由业务院长担任队长,下设由后勤院长、医务处及急诊科、护理部牵头,包含急诊、骨科、手术、麻醉、后勤、供应、iCU、血透、药房、院感、宣传等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体系。如此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缩短信息传递的距离,减少中转环节信息传递错误,避免多头领导带来的信息不统一[3]。从本次调查的数据来看,玉树地震抽调的卫生人员中,具有较好的年龄结构,合适的医护比,较为平衡的支撑和学历结构,但是缺少心理方面专业的医师。

3.2提高医学救援队伍配置的统筹水平,在更大的范围实现专业优化配置

主观上,我们希望建立一支一专多能、体魄强健、自救经验丰富的灾难应急医学救援队员,而在客观上,这样团队的形成是十分困难。一方面,虽然灾难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4],但我国暂未建立灾难应急医学专业;另一方面,医学生培养最终都偏向专业化分工,为社会提供专业化的卫生服务,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而这并不利于建立一支优秀的灾难应急队伍。从现实出发,我们应该提高医学救援队伍配置的统筹水平,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专业的优化配置。医疗队伍应以15~30人形成一个可独立行动的专科治疗单位,实现专业化分工,这样有利于提高应急医学救援服务的效率与治疗效果。事实上,在玉树地震的高原病治疗上,我们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实践证明,专业化可独立运作的医疗队确实取得了让人满意的诊疗效果。因此,应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人力资源库,根据各区域不同情况(如环境、地方病等),制订不同紧急医学救援队的专业配置方案。

3.3科学选拔、增强训练,全面提高灾难应急救援队员的综合素质

20世纪末“国际减灾十年”提出要将急救医学与预防医学有机融合打造院外急救与灾难应急救援的工作平台[5]。随着近年来灾难频发,对应急救援医疗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建立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救援队伍,随时处于待命状态[6]。一个不满足救援条件的卫生人员前往灾区,很可能降低救援效率,并增加救灾的负担。因此,应该全面提高灾难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从科学选拔,到全方位训练,按照灾害现场救援搜索、营救、医疗,“三位一体”的需求,进行分层次、针对性训练。首先是通用技能训练,即每名队员都必须进行体能、心理、自救互救训练;其次是基本技能训练,医疗队员不仅要掌握5项战救技术及心肺复苏、检伤分类技术,还要掌握基本的搜索、营救技术;再次是专科技能训练,重点是野战外科、野战内科、卫生防疫、心理疏导等训练[7]。

3.4规范应急医学救援队伍的救援记录

本次调查笔者发现,应急医学救援队的救援记录不规范。从调查得到的数据来看,虽然平均每5名医疗专业技术人员配就有1名卫生行政后勤人员,但是各卫生行政后勤人员的记录各不相同,到达日期、开展救治时间、接诊量、手术量等概念界限不明确,对记录的科学性和数据的科研价值产生极大影响。

综上所述,玉树地震应急医学救援人员结构相对合理,但是也要深化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在更大的范围实现专业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姜洁,李幼平,李正懋,等.玉树地震卫生应急指挥绩效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4):377-382.

[2]钟道柱,余漩,欧阳伟,等.参加青海玉树地震医学救援的实践与思考[J].人民军医,2010,53(10):737-739.

[3]王东.医院应急救援医疗队的建立与实践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5(12):1152-1154.

[4]姚卫光,张树华,苏大为,等.灾难医学救援组织的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急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5):320-2.

[5]陈锋,林才.经院前急救与灾难的紧急医疗救援[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5):479-480.

[6]朱飒飒,康宁,周建丽,等.地震紧急医疗救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8,24(11):721-725.

急救技术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a、B、C理念;基本技能;小儿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R0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7(b)-0191-03

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是对心搏呼吸骤停需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的经典古老话题,已被所有医护人员所掌握,但笔者认为a、B、C对所有高危患者,包括心搏呼吸未停危重患者亦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院前急救这一特殊环境的特殊群体中有其重要意义。基本技能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将基本技能落实在患者身上尤为重要。本科于2010年2月以来应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实施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4年2月本院小儿院前急救病例175例,根据时间点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75例分为甲组,2010年2月~2014年2月100例分为乙组,两组病例入选标准均按国际治疗分类为红色区域患儿,甲组75例,年龄0~14岁,其中小儿呼吸道疾病21例(28%),交通事故、外伤15例(20%),腹泻病伴中重度脱水12例(16%),小儿惊厥8例(10.7%),溺水6例(8%),异物吸入4例(5.3%),其他9例(12%)。乙组100例,年龄0~14岁,其中小儿呼吸道疾病26例(26%),交通事故、外伤22例(22%),腹泻病伴中重度脱水14例(14%),小儿惊厥10例(10%),溺水9例(9%),异物吸入5例(5%),其他14例(14%)。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科在2010年1月在科室进行小儿院前急救讨论,对基本技能进行规范化培训,并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流程,于2010年2月开始应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实施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经实践4年,将应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实施基本技能前后(甲、乙)两组病例,查看当时转运回本院的交接记录,送到医院时有生命体征定为成功,无生命体征或途中死亡定为失败。回顾性采用多位医师分析两组急救过程中是否规范存在缺陷,统计两组的成功率和规范率。

2结果

甲组75例中院前急救成功67例(89%),失败8例(11%),急救过程中规范66例(88%),不规范、存在缺陷9例(12%);乙组100例中院前急救成功94例(94%),失败6例(6%),急救过程中规范95例(95%),不规范、存在缺陷5例(5%)。乙组急救成功率、规范率明显高于甲组。

3讨论

3.1a、B、C理念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院前急救患儿多为突发、病史多不详、环境复杂、辅助检查缺如,诊断一时不明,但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尽快实施有效救护,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失去抢救机会,造成不可逆伤害,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在这一特殊情况下,有时医生不知道如何处理患者,应该先做什么,最该处理什么临床问题,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哪种疾病、小儿情况如何,均应遵循a、B、C,把a、B、C作为首要的重中之重问题来解决,任何处理均应建立在a、B、C之后。任何患者均应首先开放气道,保持良好的呼吸、良好的循环,院前急救只有首先做好a、B、C三点,才可能挽救小儿生命,或为之创造其他更多治疗机会。a目标为通畅气道,实施手段:摆,清除异物;手法开放气道;口咽通气管;喉罩;气管插管(必要时)。B目标为有效呼吸,维持一定氧饱和度及氧分压;实施手段:鼻导管、头罩给氧;必要时仍需气囊面罩通气或机械通气。C目标为良好循环,维持重要脏器灌注;实施手段: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止血,输血,胸外按压(必要时)。

3.2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到达某一目标的手段有很多种,医护人员应尽可能掌握院前急救更多基本技能技术,很多院前急救经过简单、有效、及时的基本技能处理,有可能挽救小儿生命或为之赢得更多抢救时间,或进行手术的机会,基本技能为“三基”核心,有时不需要更高医疗技术及昂贵医疗设备即可达到目标。

常见基本技能技术,其中一般技术包括手法开放气道、摆、清除异物、普通氧疗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更深一步技术:液体容量复苏、气囊面罩通气给氧、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气管插管是最可靠的通气途径,但气管插管的操作在儿童较困难,且有可能产生并发症。所以只能由受过儿科急救培训、有良好插管经验者才能操作[1],且在抢救中如果没有给患者通气时,千万不要反复地尝试气管插管,气囊面罩给氧与气管插管的两种通气方式具有相同治疗效果[2]。选择插管通气方法应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转运到医院急诊所需的时间和急救人员的实际经验进行确定,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给氧的操作技术。低氧血症及低血容量是可避免的危及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必须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儿科医生还应掌握王一镗教授推荐的异物卡喉海姆立克(Heimilich)手法[3-4],这些基本技术关键时可挽回患者的生命。现代医务工作者在掌握高科技医疗技术同时,切不可忘记基本技能操作技术。

3.3a、B、C理念及基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真正以患者为中心,将a、B、C理念及基本技能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仅停留在理论上、模拟人上,未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并不少见,要掌握达到目标所要采取的方法,保证采取方法的正确性,并遵循:评估决策实施再评估再决策再实施的程序,切忌一种方法到底,不评估有效性。一般30s~2min评估一次,一种方法达不到目标应及时更换另一种方法方法。

要掌握快速评估小儿气道、呼吸、循环、意识基本的方法。评估应在2min内完成,通过患儿哭声、问话、观察小儿面色、呼吸是否费力,即可快速评估小儿气道、呼吸;通过血压测定、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数6s心率或脉搏(6s心率×10=1min心率)即可快速评估小儿的基本循环功能,对小儿血压测定有困难时可通过触摸脉搏来初步估计,笔者的经验是触摸到桡动脉搏动收缩压≥70mmHg,触摸到肱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触摸到股动脉搏动收缩压≥50mmHg;对意识评估可采用aVpU系统评估:清醒(awake,a),对语言指令有反应(verbalresponse,V),对疼痛刺激有反应(painfulresponse,p),无反应(unresponsive,U)。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把握在你手中的理念。院前急救应遵循快速、简单、安全、有效原则,快速询问病史,快速评估病情,及时有效现场救护,切忌在问病史、查体上消耗有效时间和决策犹豫不决,如新生儿心率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普及急救知识,科学构建急救医疗体系。儿童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主要部分之一,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院前转运、启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科学构建我国小儿急救医疗体系是广大急诊急救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6-7]。我国儿童急救体系在直辖市和各省已基本形成规模化,部分儿童专科医院拥有院前急救系统,参与院前转运,但是鉴于我国的国情和儿童急救体系的发展史,各地急救体系的模式和发展程度很不一致,医疗规范尚未基本一致[8]。目前边缘地区医护人员对新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了解甚少,我国大多数医护人员尚未接受过儿科急救技能培训,因此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aLS)培训和初级创伤救治培训及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迫在眉睫[9-10],其次加快完善统一的儿科急/重症疾病的诊疗(技术)规范[11]。据报到院外心跳骤停(Ca)心肺复苏后存活率为2%~9%,而院内存活率可达18%,Ca后开始CpR的时间越晚,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越低,开始时间对预后至关重要[12]。因此对大众非医务人员普及急救知识,以便目击者第一时间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对患儿的最终恢复非常重要[13-14]。早期伤害预防、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启动急诊医疗服务系统、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复苏后综合救治5个环节[15]构成了儿科患者的生存链,只有把握好每个环节,才能确保急危重症患儿与创伤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绿色通道”。笔者认为小儿院前急救应遵循a、B、C理念及加强基本技能技术操作,加强对医护人员“三基”培训及“适宜技术”培训,并将“三基”及“适宜技术”真正落实到患者身上,这样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推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莹.儿童心肺复苏期间与复苏后通气策略[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1):5-7.

[2]黄国英.儿科主治医师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98-600.

[3]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急诊医学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3-54.

[4]王一镗.急救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22-23.

[5]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4-446.

[6]武秀昆.从“两个体系”建设的开篇说起―院前急救机构的职能定位与规划设计[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1-4.

[7]武秀昆.从战略高度科学构建我国的急救医疗体系[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85-87.

[8]陆国平,任晓旭,宋国维.我国儿童急救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1):23-27.

[9]王莹,钱素云,李壁如.我国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现状与推广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2):189-191.

[10]杨子初.普及“高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灾难应对能力[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1):1032-1035.

[11]刘春峰,宋国维,钱素云.加快完善统一的儿科急/重症疾病的诊疗(技术)规范[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1):1-3.

[12]陆国平,程晔.复苏后综合征得预后判断及相关因素[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6):415-418.

[13]王一镗.再论发展我国急诊医学重要方针之一三分提高、七分普及[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2):97-98.

[14]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86-490.

急救技术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无缝隙链接;急诊转运;规范救治

无缝隙链接技术是一种集信息网络告知、现场评估、规范救治标准、急救转运、院内急诊抢救、eiCU及专科延续治疗等融为一体的信息化、整体化、环环相扣的新急救模式。它改变了独立型、院前急救型、指挥型、依托型等常见急诊急救体系存在的因指挥调度、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导致的三环之间的不协调的格局[1]。为了提高急救质量,2010年6月以来我院采用无缝隙衔接技术急救模式对急诊患者进行急救,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经过院前急救、急诊转运并院内急救患者共718例,把2009年6月~2010年6月资料346例设为对照组,男性172例,女性174例,年龄15~92岁;2010年6月~2011年6月资料372例设为实验组,男性187例,女性185例,年龄14~93岁。两组患者除急救模式不同外,其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以往不同阶段两种急救模式病例资料,并统计相关数据做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院前、院内急救评估观察指标有出诊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现场明确急救诊断救治的例数、现场急救成功例数、转运成功的例数、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的例数、收入iCU或专科病房两小时内死亡的例数。

1.3无缝衔接技术急救模式我院急诊科无缝衔接技术从2010年6月开始,主要在下述方面加强了急救建设:(1)提高急救专业技术,急救人员均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统一的救治评估模式:如CpR、气管插管、aCS和介入治疗指征。(2)更新、添加院前、院内急救设备:双向波除颤监护仪、快速血糖测定仪、气管插管、急救呼吸机、多参监护仪、心电图机等急救设备。(3)完善通讯设施:从病员呼叫我院“120”开始出诊一直到院前急救医生与我院急诊及相关科室医生电话交代病情,及时做好相关应急准备。(4)缩短出诊时间:我院绘制本市各地区详尽地图,清楚标明各通行路口及特殊禁行说明;对出诊医护人员及司机要求熟知地形、路线,选择最佳路径,快速到达现场。(5)转运服务途中保障:急诊科医生既是院前、院内急救医生也是转运服务医生[2],他们在转运服务途中与护士一起担负不断评估、监护患者生命体征,CpR不间断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接转运呼吸机,建立相关液体通路,记录出入量,护送回医院,及时交接,做到环环相扣。(6)加强制度建设:急诊科有严格的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制度,有aCS及急性心、脑血管病绿色通道制度及程序,先救命后挂号、交费,先在急诊药房借药,先住院后交费,保障了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快速到达导管室,需要紧急手术的病人快速到达手术室。(7)院前与院内急救病历记录完整:包括八项评估指标(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神志、心电图、血糖)的记录。(8)患者辅助检查途中及住院途中安全:在急诊科危重病人到相关辅助科室检查时,由急诊医生携带急救设备陪同检查,如气管插管接转运呼吸机的患者到Ct室做检查。病人在急诊住院,由经治医生联系好相关科室,并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再收住院,危重病人由急诊医生与护士共同送往住院科室重症监护室,与病房医护人员交接病人,包括八项评估指标、辅助检查及用药的书面交接(急诊病历详细记录)。

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使用SpSS12.5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即X±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观察指标相比较p<0.05,见表1、表2。

表1两组患者院前急救观察指标比较(X±S,n)

表2两组患者延续急救观察指标比较(n;%)

3讨论

3.1无缝隙衔接在急诊救治过程中的重要性急救医疗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沈伟锋等[4]认为,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应以“三环理论”为指导,其基本内涵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三个基本环节,即院前急救体系、院内急诊体系和重症监护治疗体系,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院前院内无缝隙衔接涉及到院前急救体系和院内急救体系两个方面,因为两个急救体系都有自身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流程,如果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沟通机制,将导致院前院内衔接不畅,影响了急救医疗体系的救治效率。院前急救是院内抢救的基础,院内抢救是院前急救的延续,对每一位患者都存在一个抢救衔接的问题,衔接的速度和全院应急小组的协作能力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救治效果,急诊患者无论院前还是院内,病患都表现在病情急、时间急,要求尽快处理,我们要根据患者病情的情况,毫不拖延地迅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治,做到随叫随诊和院前院内无缝隙链接,以提高了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3.2院前院内急救环节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目前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与iCU和手术室之间大多也尚未建立起无缝隙衔接的抢救机制,各类病员到医院后都要经过急诊科分诊,才能进入iCU或手木室,而不能根椐特殊情况将病人直接送入iCU或手术室进行抢救。院前急救医生与院急诊室医生对患者病情多以的是口头上的交接为主,虽然对患者的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初步诊断、抢救和治疗情况有院前急救病历,但内容较为简单、在病历项目、书写等方面尚不能做到院前急救系统的统一、规范。总之因诸多客观因素,现在存在的院前急救与医院间的链接实为“松散形式”的链接。因此急需建立和完善急救体系,即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的机制:院前急救为患者在院内进一步的治疗作好充分准备,院内急救为院前现场急救提供专业指导,相互配合,统一协调使患者真正在第-时间内享受到人性化、准确、及时、有效救治,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3.3我医院顺应社会需要,建立并实施无缝隙链接急救模式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是我市的龙头,同时担负着服务周边约五十余万居住民众的急救医疗保健,新时期形势下如何加强院前院内急诊急救的管理,做到“拉得出、展得开、救得快、治得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借鉴国际急诊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建立并采用无缝链接技术尽早实现诊治一体化的无缝隙急救模式对急诊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急救,使病人在黄金时间得到有效救治,收到满意效果,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急诊科的医生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与院前急救医生联系,提出和指导院前急救医生做出诊断、确定抢救治疗方案,实现院前与院内急救良好互动,实现信息传递的“无缝隙”链接;更为重要的是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技术水平同步提高和发展,实现专业技术的无缝隙链接;管理的无缝隙是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链接“无缝隙”的重要保证,有院前院内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同时还有政府行政部门加大支持和管理、监控力度,协调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共同发展,注重链接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标准、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法律和法规,[5]进一步规范健全急救体系无缝隙链接的运作体系。

4小结

我们建立并实施院前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技术,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对促进和提高院前急救的医疗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实验组缩短了出诊时间,在现场初步评估,尽快明确了急救诊断,尽早进入标准化治疗,并及时安全的把患者转运到医院并在急诊科得到有效的后续治疗,安全护送到eiCU或专科病房。现场救治、急诊转运、院内急诊科急救及eiCU或专科病房延续抢救等多个环节之间形成了有效无缝隙链接,保障了急救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命存活率,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侯连英,侯连玉,龙辉,等.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9):21-22

[2]闫波,姜正伟,王连馥.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151例研究报告[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4):370.371

[3]赵永春.对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设的设想[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8):573―574

[4]沈伟锋,干建新,江观玉.以“三环理论”为指导建设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0):595―597

[5]赵永春.急救体系建设中院前――院内的无缝隙链接.中国急救网

急救技术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状况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9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92-01

随着急救事业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急救中心均建立了急救护理队伍,其主要任务是与医生协同进行现场急救、灾难处理、危急症现场处置、现场途中监护等。院前急救中的护理工作时急救医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许多医院的院前急救工作由急救医生、急救护士、驾驶员组成,有条件的医院已配设专职担架员。急救护理在院前急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前进,人类的进步,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及意外疾病呈增长趋势,这些都需恰当及时的院前救护。院前急救工作还是医院的窗口,代表医院甚至政府的形象,是政府的福利工程。为了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2007年初,笔者在医院护理部的指导下,对15名急救护士作一次院前急救护理工作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15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40岁,护理专业毕业,从事急救工作1~20年。

1.2方法。采用现场提问回答的调查模式,通过设置项目:是否热爱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是否愿意长期在院前急救站上班;认为院前急救站上班的最佳时限是多久;以及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提出建议。随机选择我院急诊内、外科、院前急救护士15名,由2名护士现场提问并做好回答记录。现场调查的结果更真实和准确,能切实了解她们的真实感受。

2结果

80%的护士不愿意在院前急救中心上班,上班的最佳时间为3~9月,没有人愿意长期从事院前急救护理工作。

3原因分析

3.1工作风险大。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完成离不开救护车。在当今社会交通事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医生、护士、驾驶员在出诊过程思想高度集中,人身安全风险系数较大,而且患者对急救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无论从时间、技术、体力上都力求完美,这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3.2不利于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我院急救中心目前出诊平均每天10余次(包括市内急救和长途转运),护士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接触病人的机会相对在院内工作时较少,而却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况且护士在各种护士在各种急救技术的运用上受环境、社会及个人意识的影响,很多技术不能运用在日常急救工作中,业务容易生疏。

3.3工作时间长,无法照顾家庭。因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急救中心从成立之日起,护士就得24h连续值班,有时要连续值48~72h班才能休息。上班时间长,对家庭无法照顾,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

3.4生活枯燥,无规律。院前急救是很单纯的一项工作,无出诊任务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驾驶员就待在院前急救站,无其它工作任务,更无休息学习场所。而且出诊无规律,长期不能按时进餐,许多护士已患上了胃炎。

3.5其它。女同志在特殊时期(如妊娠期)不能胜任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许多护士对本科室业务环境熟悉后不原到新的科室(如院前急救)适应新的环境。

4讨论

为了加强我院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建设,提高护理队伍素质,减轻护士心理压力,让更多的护士热爱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我们建议如下:

急救技术的重要性篇6

社会发展催生区域性急救网络建立

急救体系是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急救体系发展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公共管理、医疗水平及公共福利的综合能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率的提高,以及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对健康保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的高发态势造成了社会疾病负担日益加重,社会亟需要快速反应、快速行动和快速诊断治疗的急救体系,而近些年来大城市的“空巢老人”问题更是直接将城市老年人的急救体系问题暴露出来。

由于中老年人中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病率高,疾病突发性强,并且经常处于发病时不能挪动的状态,许多病人特别是独自在家的老人无法及时打电话给救治单位或亲属,有的即便打通了,也由于紧张或病况等多种原因,不能告知救治单位发病的情况和地址,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酿成许多悲剧。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有心脑血管病患者2.7亿,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近300万――这个数字已经占到总死亡构成的45%。据统计,我国每12秒就有一个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毫不夸张地说,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国人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同时,我国每年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及劳动力损失逾2000亿元,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而医疗资源有限所诱发的医患矛盾日渐突出,更是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病人多、医生少、费用高、信任低、血案频发――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成为大国不可承受之重。

但是,解决急救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似乎又十分困难。现实条件下,现有的急诊室和急救站的急救医疗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急救医疗工作的需要。国内目前已有的急救模式主要包括独立型、院前型、依托型、行政型、联动型等(表1)。

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一方面,医疗保障面临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且配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如何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更适宜的技术为居民提供公平、高效、可及的医疗服务是一个摆在我国医疗界的重要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又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急救医疗网络,使得具有紧急抢救性、同步协作性、多种综合性和社会群体性急救医疗工作的顺利完成,就成为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区域协同急救网络:

抢回救治的黄金时间

在医疗急救领域,有1小时“黄金时间”之说。

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脑卒中、急性外伤等多种致命性疾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发病初期的90分钟,便是救治的黄金时间。这是因为心肌梗死的发生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动脉血管――冠状动脉内面长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而形成血凝块而闭塞血管,几分钟之内,心脏肌肉开始死亡,在第1小时里,肌肉组织的死亡速度比较缓慢。如果“黄金时间”剥去,那么心肌组织就加速死亡,直至整体坏死。

在传统急救条件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衔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对高危人群也无有效监护,常常失去了救治的黄金时间。

急性心血管事件院前急救处理的要点可归纳为7“D检诊(Detection),派送(Dispatch),转运(Delivery),收入急诊(D000,资料(Data),决策(Decision),药物(D前三个‘D’”是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阶段。

在美国,通过缩短从发病到再灌注的各个环节时间,Stemi患者的平均门-球(D-to-B)时间已经由2005年的95分钟降至2010年的64分钟。在国内,北京急诊胸痛注册研究显示,即使在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北京大型医院,平均D-to-B时间仍在138分,与国际水平差距甚大。如何将急救服务从优化院内救治流程延伸到院前急救和转运,是各痛治疗中心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那么依托物联网技术建立的区域协同急救网络系统,在针对以上急危重症的抢救有什么优势呢?

医疗急救物联网系统的主要优势是“快”和“准”。在实际生活中,专家鲜有跟着救护车接患者,即使医院与基层医院或者与救护车人员通过电话事先进行病情沟通,也往往因为口头描述的不准确,无法掌握心电图等具体生命体征,最终延误治疗。

在区域协同急救物联网系统中,各项生命体征通过无线蓝牙技术来进行监测,继而通过3G网络实时传输给院内专家,并且系统有回放功能,即使途中有信号中断,也可以完整地保存数据信息,方便专家查看及分析。这就等于在救护车开向病人时,系统将医院的设备和专家都搬到了病人面前,减缓了入院后治疗延迟的情况。

时间对于危急病人的重要性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就像急性心梗这一胸痛急症最常见的疾病,患者常在夜间与凌晨突然起病,常无先兆,起病急,进展快,可致命,死亡病人中很大比例的人甚至未能到达医院。但该病的另一面是明确的可救活性,只要治疗及时,确可起死回生。如果患者入院前完成心电图监测和传输,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从而缩短救治时程,降低死亡率。所以,这被认为是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典范,也是医疗行业技术革新的体现。

在救治上,急救物联网可以实现多方联动、快速响应,提高救治效率,挽救患者生命;更重要的是,急救物联网可以通过中心医院的专家团队与基层医院展开远程会诊、医技培训、健康教育宣传等多方位、立体的深入合作,把中心医院的触角真正深入到基层,把基层医院变成总医院的虚拟分院,实现一个中心医院的优秀团队带动几十、甚至上百个基层医疗团队共同发展,形成信息化、网络化立体救治体系,从而提高区域整体救治水平。

多个地区进行急救医疗物联网建设

急救医疗物联网的最初产业导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均是从以心脑血管疾病为急救目的的胸痛中心开始的。

从国际先进经验来看,美国胸痛中心的建设经过30年努力,目前已有5000多家胸痛中心、20个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中国于2013年9月14日刚刚了自己的胸痛中心建设标准。急救医疗物联网将现代医学技术同信息网络化技术相合,实现医学专家对远程急救现场的具体诊疗指导,提高急救抢救成功率。正因为如此,厦门市、贵阳、哈尔滨、太原市、广州等地区纷纷开始通过急救医疗物联网来促进区域协同急救网络的建设。

2014年1月,我国首个地级市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在这里正式投入运营,挂牌为“玉林市胸痛中心”,截至目前已收治急性胸痛患者过千名,全部得到急诊介入手术治疗。

同样在2014年1月,厦门市“区域协同胸痛急救服务体系”在厦门市心脏中心胸痛中心指挥室正式启用。该体系整合了厦门市二级、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120”急救中心等资源,按美国胸痛中心国际标准建立规范化胸痛救治流程,实现了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的无缝衔接,做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信息共享、协同救治。依托厦门市心脏中心胸痛中心牵头搭建、覆盖全市的急性胸痛患者网络救治平台,基层医院可通过3G网络和卫星传输技术实时上传心电图、血压、血氧、血糖、肌钙蛋白等生命体征数据及抢救现场的视频、音频和医学影像,让心血管专家能够实时远程指导抢救。患者拨打急救电话后,将同时激活该患者此前的健康档案。救护车到达医院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直接进入手术室,为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同样,中国西南首个区域协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网络启动,贵阳市联合8家医疗机构搭建的“绿色通道2.0版”,在2014年1月正式落户贵阳。据悉,该网络平台是指以120急救中心信息平台为纽带,以两家医院的胸痛、脑卒中中心为核心,带动5家社区医院的区域协同胸痛、脑卒中急救网络体系。通过协同建立的物联网体系,可以将120抢救现场、转运途中、基层医院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血压、血糖、血氧、肌钙蛋白、血气等生命体征数据、医学影像、视频通过3G或4G实时连续传输到中心医院的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

目前,应用物联网平台协同建立的区域协同急救网络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先前在广西玉林、厦门市、广州市和贵阳市建立的区域协同急救网络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以广州总医院为例,该医院通过国内首个胸痛急救物联网,将中心与30多家基层网点医疗机构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区域性协同救治网络。在胸痛中心成立后的一年中,通过院前传输心电图、实施绕行急诊和CCU、院前启动导管室等措施,使Stemi患者进入医院后的再灌注时间显著缩短。胸痛中心救治的急性胸痛患者中,年平均D-to-B时间从前一年度的127分钟缩短到72分钟,最低月平均52分钟,最短纪录21分钟的国际先进水平。与前一年度相比,胸痛中心建立后,Stemi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从6.5%下降至3.4%,急诊pCi的死亡率2%,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降低10%,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了20%。目前该胸痛中心正式通过了美国胸痛中心协会的认证。

面向未来的物联网急救系统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医疗急救任务繁重。面对繁重的急救任务,建立以物联网为平台的区域协同急救网络,不仅可以形成急救中心、医疗机构、健康咨询机构等相结合,集监测、定位、呼救于一体的健康救助系统,更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医疗救治模式与系统中形成了创新,将“急诊室”部分功能前移,变以前的被动式救治到主动式救护,进一步提高急救速度和质量。

在这一点上,欧美发达国家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急救医疗技术引入到院前急救中,已经日渐成熟,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体系和管理模式。

而正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国,各种突发事故正在急骤上升,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恐怖事件以及急性传染病疫情等正在急剧增加。面对这些巨大的挑战,物联网技术可在突发事故的医疗救治处理中发挥巨大潜力,不仅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医疗对象(如病人、医生、护士、设备、物资、药品等)的智能化感知和处置,还可以解决局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正因为如此,目前基于物联网的矿山安全、突发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交通事故、能源基地、重要的工厂和工程设施、森林防火等应急救援系统都处于规划和建设中。

从这一点上考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区域性急救体系不仅满足了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社会医疗的需求,而且可能在总体上提高我国在抗击突发灾难、反恐急救、大规模战争的急救水平。

急救技术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一体化救治;无线移动数据通信;3G

[中图分类号]R605.97[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24-53-0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期望得到更高的医疗急救服务,同时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支持也是医疗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正值新昆明建设方兴未艾之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救治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新城区医疗基础相对薄弱,医疗力量不足,医疗急救流程有待改进。本研究旨在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的运用,建立高效、可行、低投入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有效、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为新昆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1国外急救的发展史和现状

创伤急救起源于战争年代,最早在公元18世纪拿破仑时代就开创了战场救护的先例。当时是将伤员运送至安全地带做进一步救治,并建立了战地救护站,为现代创伤救治奠定了基础。随着运输、通讯、医疗装备的不断改善,以及救治人员素质和技术的提高,创伤的致死率已逐步得以下降。因此建立一支快捷的战伤急救队伍,开展合理及时的战场救护,能有效地提高创伤急救效能。

在和平年代,随着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大大增加,加上其他因素导致的伤亡创伤已成为当今人类的主要死因。美国科学院在1966年发表了题为“意外伤害导致的伤亡,被现代社会忽视的疾病”的纲领性文件,改变了人们对创伤的认识,有效地推动现代创伤急救系统的发展。此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建立创伤急救系统,开展各自的创伤紧急救治。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伤急救网络,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从而大大提高了创伤救治的成功率。

1.1美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美国1979年正式将急救医学列为一门学科,并配备了直升机用于院前急救,随后又建立了设备齐全的iCU(加强监护病房)和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形成特殊医疗体系。目前,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又建立了全美统一的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的各相关单位建立统一的创伤急救信息登记、报告管理系统,包括伤员致伤原因、损伤严重程度、现场救治情况、院内救治过程以及康复情况等,并定期进行各类数据分析和总结,以指导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改进,合理调整创伤急救中心的布局,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备,进一步完善创伤急救网络系统,提高创伤救治的效率。

1.2德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德国最早在1884年提出雇主必须提供强制意外保险,从而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来预防意外创伤的发生。随之出现了认证专科创伤的外科医生,并成立了专门的认证部门来评估创伤后的严重性、后遗症及其分级。目前在德国,每1000例道路交通事故中约有40人死亡。因此德国社会创伤外科开发了一个计算机模型,通过收集分析德国红十字会、汉诺威医学院等机构的各种数据,来评审从发生创伤到出院时间段内的最低限度治疗费用,同时推算出不同阶段(救援、急诊室、外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正常护理等)的治疗情况,从而得出在不同急救时间下可采用救援方式以及急诊室内的诊断和治疗程序等一系列的举措。

1.3法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法国的院前急救水平比较高,且这种急救方法往往要涉及到一个监管系统。这个系统最初由配备一个单一号码(15或112)的电话交换机、紧急医疗援助服务(SamU)和指挥中心组成,主要是通过电话方式给监管的医师提供资料信息决定需要哪些资源,而监管医师可以采取两个形式进行急救:派一个急救小组或一个医疗小组。这些救护小组来自于“可移动应急和复苏单元”(SmUR),即基于医院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一个民间组织。SmUR主要由护士、医师、复苏救护车、值勤室以及电信系统等组成。其急救流程是:通过急救电话启动院前急救,并了解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确定应急方案,包括急救路线、运输工具、送往目的地以及急救措施;院内救治和康复治疗等。

1.4日本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1964年日本消防防卫厅修订部分法律,规定转移急救伤员是消防队的一项责任。1965年,日本原生省和福利事业单位颁布了一项法律,划定了急救定点医院。但由于没有确切的标准和政府财政支持,从而导致各医院之间推卸责任。因而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政府制定了一个5年规划,即建立一个国家或公共应急医疗中心,并划分为三类等级:初级紧急护理设施、二级应急医院、三级急救医院或中心。目前在日趋递增的交通意外刺激下,各种突发事件的创伤患者按三种类型应急医疗中心模式进行救治,但在院前急救上还比较落后。

2国内急救网络现状和急救特点

2.1国内急救网络现状

我国急救医学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卫生部1980年10月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文件;1984年6月颁布《关于医院急诊室(科)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综合医院要建设急诊科。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于1987年5月在杭州成立。至此,我国急诊医学正式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向前迈进。1995年卫生部了《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第39号令,这对提高我国灾害事故医疗救援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家卫生部和世界银行帮助下,我国在浙江金华、江西九江、陕西宝鸡推行“区域卫生发展计划”,将发展急救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全国急诊(救)科和iCU的崛起,急诊医疗体系逐渐形成。但我国急救中心模式繁多,患者的救治和常规急救患者一样,由急救中心承担。从1982年卫生部颁布急救中心的建设标准以来,医疗高层管理者也一直在探索急救模式的运作问题,由于受各地区人口、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急救中心的运作模式和救治水平参差不齐。

在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医疗急救机构积极行动,参与急救;但在整个过程中仍然以“激情救治”为主,缺乏高效、合理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未能充分发挥医疗急救力量的作用,急救信息的及时采集、整合、分析、共享成为了急救网络建设的当务之急。

2.2目前国内急救医疗的特点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部分社会矛盾的突出,目前国内的医疗急救对象主要集中在各种创伤和突发的急性心脑疾病方面[4];此类疾病的突出特点均是在短期内由于严重的原发病导致休克的迅速发生,造成各器官组织的严重缺血、缺氧,而心、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极差;在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提出,大脑皮层对缺氧的耐受性仅6~7min,超过此时间限度即可造成大脑功能的不可逆损伤,在此之后,虽可通过现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维持心肺功能,但意识回复极为困难,由此不仅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很多家庭可因此而返贫;据此判断,不能达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效果很难说是成功的救治[5]。而目前国内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往往有所延误、甚至脱节,错过了急救治疗中宝贵的“黄金时间”,不能充分体现急救中的重点:即争分夺秒。从目前的院前、院内急救模式来看,在“120”接到求助电话后到患者现场,首先通过病史采集,以初步了解病情并做出相应急救处理,由于救护车医疗条件的限制,随后即开始转诊过程,到达接诊医院后,需与接诊医务人员交接病情,接诊医生尚需进一步采集详细病史、完善相关检查,此后才能做出相关处理;对于需要进行器官支持和心肺复苏后的病人,此过程每多一秒钟则救治希望就小一分。研究表明,在北京市区救护车平均行驶时间为11.55分,平均救治距离为5.82公里。院前急救反应能力不够理想,反应时间过长,抢救距离过大,难以满足市民医疗急救需要。昆明的急救网络建设远远不能与北京相比,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急救网络系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建立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已成为目前急救工作的当务之急,而移动数据通信的迅猛发展为此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3G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在急救中的应用

通过对国外医疗急救网络的了解和对国内急救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得出这样的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效、有利、安全的急救医疗服务,但是以前由于流程不畅和信息通信手段等的限制,很难达到院前、院内治疗的无缝连接,延缓了救治过程。只有通过移动数据通信技术的深度介入,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1技术可行性

随着中国3G牌照的发放,2009年中国的综合移动通信业务正式步入3G时代。中国联通的wCDma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3G技术,不但能提供基本的语音、视频等服务,还能够提供稳定、高速、安全的数据通信服务。完全能满足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对移动数据通信极高的要求,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提供可靠的数据通信技术支持。同时,由于联通的wCDma标准已经在世界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投入实际运用多年,有大量的成熟可靠的平台、终端、软件以及经验、模式等可直接利用或参考。可根据医院急诊的实际需求,以最快的速度,较小的投入,水到渠成地促成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

3.2技术实现

中国联通3G移动通信技术基于wCDma标准,它具有技术成熟、网络覆盖全面,终端丰富完善、功能强大等优势。医疗数据通过wCDma网络传输具有可靠性高、保密性和安全性强、传输速度快的优点,可以实时完成救护车、120调度中心、急救接诊医院之间的多向无线高速数据信息传输。

利用中国联通成熟的wCDma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在院前急救的救护车中配备移动终端,与现有急救车设备结合,在急救医生采集病史同时即将急救病人的血压、脉搏、心跳等主要医疗数据及病历文档、图像等各种类型的相关文件实时发送至接诊医院中心平台,接诊医生可在病人到达之前即可比较全面的了解基本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同步完成必要的人员和医疗器械、药品的调度等准备工作,提前安排下一步抢救措施。并可同时对救护人员进行远程救护指导,为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

3.3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在我国3G业务正式运营前,通过卫星通信或自建无线通信专网等技术手段,也可基本满足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在通信技术层面的需要,但实现起来技术上比较复杂,设备相当昂贵,对使用人员的专业要求也很高。从网络建设、终端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在绝大部分地区和医院都几乎不具操作性。

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各运营商都将在国内构建起覆盖全面的可靠的移动数据网络。其中,中国联通的wCDma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的标准,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中,能提供覆盖完善的可靠的数据通信网络,同时还有数量最多最成熟的通信终端及丰富的附属外设,能够在成熟的平台上以低廉的价格构建起一体化救治通信网络。此外,3G的数据通信费用也十分低廉,对使用和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是比较低的。能以极小的社会经济投入实现较高的使用回报。

通过3G移动通信技术促进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建立,将极大地提高急救的效率和成功率,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恢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秒抢救时间的争取,即多一分康复的希望,甚至是对生命的挽救。对整个社会来说,将节约大量的后续医疗资源的投入,意味着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4展望

在3G高速移动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再整合车载GpS定位系统、无线远程视频、呼叫中心等手段后更可充分发挥全市医疗力量,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分步投入,实现了调度网络化,将中心调度室、接诊医院、救护车、急救现场等各个关键环节有效地组建成一个高效的动态网络,保持信息敏捷、畅通的传递,为急救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提供了可靠流畅的信息保障系统。急救中心与现场医疗进行数据、图象传递及实时监控和指导。中心与现场医务人员分享信息,共同分析处理病人,从而形成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统一高效的急救指挥调度系统。

4结论

无线移动数据通信在急救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起步较晚,这主要是因为受到通信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等技术条件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但随着我国3G牌照的正式发放,为急救车、医院及急救中心间进行稳定高速的大数据量的信息交流和传输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手段。而城市急救车无线远程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明确。可以预见未来一两年内,基于联通wCDma的3G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将会极大的推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的迅速实施和快速发展。将填补急救医疗通信指挥调度中缺乏医疗急救高速移动数据信息通信的空白,弥补当前急救系统在完成呼叫受理以后,急救医院、救护车、患者等各个关键点脱节的缺陷,推动现代医疗急救系统向移动信息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传苗,黎爱军.创伤急救网络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华急诊医学,2008,17(9):1007-1008.

[2]陈开红,关金宝,陶丽丽.对北京院前急救网络运行的思考[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53.

[3]吕旺盛,刘婷婕,张克明,等.联动机制在意外伤害事故中临床急救效果的评估[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4):380-382.

[4]李得溪,张俊晶,谭福勇.我国院前急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9):353-354.

急救技术的重要性篇8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危重病人的第一线,急救质量直接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而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更是医院综合质量的重中之重,护士素质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水平和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1][2]。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培养专科护士的重点,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是专科护理发展的趋势。急救工作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各种抢救预案和应急预案外,培养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反应迅速的急诊护理队伍对急诊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介绍当前急诊科护士素质培养进展、培训项目、内容与方法,为从事急诊科护士管理和培养提供参考。

1培训项目:急诊护士的急救意识、判断能力、应急和护理技能、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对保证急诊抢救的效果和质量尤为重要,针对目前急诊护理队伍素质现状存在的思想素质不稳定、专业知识不扎实、法律意识淡薄、心理疲劳的普遍性、护理科研意识薄弱等问题,王宏哲、张利岩、高歌等提出培训项目包括:(1)急救意识、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及急救操作技能的培养,(2)院前急救及急诊分诊、群死群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培养,(3)沟通技能和增强法律意识的培养,(4)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及行为规范和礼仪的培养,(5)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6)提高信息素质、自学能力及护理科研能力的培养[3-4]。

2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加强人才培养

2.1急救意识、技能,应急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专业素质,

2.1.1培训项目张环英[5]等在急诊护士急救技能阶梯式培训的方法中将卫生部的颁发的50项护理技术操作列入培训计划,再结合急诊专科特点,选定18项急救护理技术及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院前急救及急救分诊的培训、群死群伤及突发卫生事件的培训、综合模拟急救演练等。王力[6]等选择急救护理技术操作为徒手心肺复苏、电动吸痰、电除颤、深静脉穿刺,4项操作以《基础护理学技术操作程序、测评与考核》、《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教材,统一操作及评分标准;模拟抢救演示包括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性中毒、颅内高压综合症、外伤性失血性休克和羊水栓塞7种危急重症,均以《急诊护理学》为教材,统一抢救程序及评分标准。

2.1.2培训方法及效果目前,各医院在岗位培训工作中开展最多的是一些院内活动,几乎很少组织短期或长期脱产学习培训。贾胜欣[7]等采用体健式培训在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培训效果。许乐芬[8]等认为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方式普遍受到护士的认可和好评,增强了护士综合急救技能,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强护士的自信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葛宝兰[9]等认为情景模拟和个案分析的培训方式应用于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无论在加强临床理论知识水平方面,还是在提高综合能力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夏丽[10]认为应急预案演练的重点在与急救过程的整体协调与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是各项急救技术的整合。廖全全[11]等采用“社区―院前―院内急诊”三位一体急救技能培训模式社区护士,结果首次培训、复训考核合格率均为100%;首次培训优秀率31.3%,复训优秀率75.3%,复训优秀率显著高于首次加强对急救技能的培训。定期复训,尤其是基本生命支持[12]技能的定期复训非常必要,这也是急诊医学界的共识。同时还应具备因其它特殊原因如:火灾、突然停电、停氧、停水等造成的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有力的保障[7]。

2.1.3国内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式国内对急救专科护士培养尚在起步阶段,主要以在智教育为主,培训基地为医院,安排急诊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授课,如2007年安徽省认定具有急诊转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的医院有6家,江苏省论证评定的急诊护士培训试点基地的医院有2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承担了江苏省首届“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同时注重与其他国家及地区合作,如上海创建了中医合作的急救人员培训中心,北京也正在创建与加拿大、香港合作的危急重症专科资格培训中心。

2.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正确价值观能使人产生持久的内在动力[2]。工作在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承担着抢救生命的重任,在心理上要有为患者忠诚献身的高尚情操,珍视生命,对不同民族、种族、信仰、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位的人都要平等对待[13]。充分启发护理人员的工作动力,行业树新风,教育大家在商品经济飞跃发展的新形势下,不忘奉献、不忘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2.3护士语言素质及沟通能力培养:大多数急诊患者及家属都有急躁、焦虑、恐惧等心理,对护士的语言非常敏感,护士在抢救操作过程中说话的内容、声调、态度、表情对患者及家属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护士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加强护士语言修养和在紧急情况下恰当揣摩他人意图、把控和驾奴病人及他人的能力。使增强语言的逻辑性、准确性,用词恰当得体,语言表达清楚、亲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给患者和家属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交流气氛。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和过激的语言和行为,应耐心解释、安慰、体谅,以实际行动来感化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医院“实行绿色通道”,对医患紧张的情况,护士首先要保持镇定,用恰当的语言向家属进行解释,对不同情况、不同的对象用最恰当的方式进行调节,使患者和家属都得到满意的答复;另一方面,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掌握分寸,不要在患者面前埋怨、抱怨,所以语言素质的提高是减少急诊纠纷的一个重要方面[14]。

2.4锻造稳定的心理素质:急诊面对突发及应急事件较多,而酗酒、吸毒、自杀、他杀及恶性事故就诊时本身就带有法律纠纷,面对这种情况,情绪稳定性差的护士可能心理准备不足,造成抢救工作忙而乱,直接影响抢救效率。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护士心理素质的敏感性训练,锻炼他们在应急情况下使实力、技术、心智、意志处于最佳状态;另一方面作为领导者应重视急诊护士的心理问题、加强关怀、合理安排护理人员、适当提高待遇,并通过制定一些确实可行的措施来减轻护士的压力,降低护士的疲劳程度,从而使抢救质量得到保证[15]。

2.5加强法律和安全意识教育:法律在不断走向健全和成熟,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必然。然而目前急诊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却落后于形势,在执业中不注意自我保护,为此强化急诊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者迫在眉睫的任务[16]。通过对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规范各种文件的书写,时刻绷紧护理安全这根弦,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明确患者的基本权利,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真正树立起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意识,有效地堵塞工作中的漏洞。

2.6提高信息素质、自学能力及科研水平:信息素质是一种综合的、具有独特性的本质,是一个人通过培训能把信息资源应用到其工作中的能力。采用针对性讲授法、实例系统应用法、小组讨论法培养护士的信息素质[17-18]。为护士制定读书计划,指导他们有重点地阅读中外期刊和书籍,定期写小结;并逐渐培养他们在实践和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收集、整理资料,每年写1~2篇专业论文。同时加强对论文的质量把关,并提供必要的条件,鼓励他们大胆思维和创新。

2.7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19],现代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现代的医患关系已经逐步发展为“共同参与型”,在急诊工作中,医务人员不能仅仅将患者看作是一个单纯的生物个体,而更应该将他们看作是具有丰富情感和社会属性的人,真正关怀、体谅和同情患者,如果患者由于疾病的痛苦而出现不礼貌或蛮横的行为,医护人员应理解[20]。急诊患者一般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医患之间没有充分的感情交流,缺乏心理上的沟通和相互信任的建立,彼此仅仅是治疗和被治疗的关系,因此,在急诊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更应注重对在职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当前倡导人性化护理的今天,急诊科护士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熟练的创造技能和丰富的护理经验,急诊胆识、应急意识,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平、稳定的思想状况、高度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及敏感的信息素质。只有加强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培养,才能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

[2]裴少梓,包家明,赵燕.护士形象礼仪与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进修杂志,2007,22(16):1516-1517.

[3]王宏哲.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培养[J].医学信息,2010,23(10):316-317.

[4]张利岩,高歌,王颖等.现代护理管理中如何提高人员与素质更新管理理念[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407-409.

[5]张环英,张翠雁,卢秋香,等.急诊护士急救技能阶梯是培训的方法探讨[J].现代医院,2009,30(18):2186-2188.

[6]王力,陈新怡,刘诗文,等,军队医院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探讨[J]。护理杂志,2007,24(6):98-99.

[7]贾胜欣,吴景梅,张会然,等,体验式培训在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3):22-23.

[8]许乐芬,王茂桂,陈慧,等,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48-149.

[9]葛宝兰,常娜,杨海娥.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在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17-19.

[10]夏丽。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急救能力[J].护理管理杂志,2008,8(3):42-43.

[11]廖全全,张文武,王立军,等,三为一体急救技能培训模式在社区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21):7-9.

[12]沈洪,赵世峰庚炎.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自动体外除颤(aeD)与除颤方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4):253-257.

[13]李欧,壬重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7.

[14]比古丽森,沈艳涛.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急诊患者职业素质培养的见解[J].健康必读杂志,2011,11(11):299.

[15]陈丽花.急诊科护士倦怠现状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61-562.

[16]黄秀金,许萱荷.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防范医疗纠纷[J].广西医学,2003,25(10):2065.

[17]刘雪松,詹洁,李冬梅等.急诊科护理人员信息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9):53-54.

[18]周满英.基于现状调查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素质[J].中医教育,2010,29(2):25-28.

急救技术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规范培训;急诊护士急救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1-232-01

1培训内容

1.1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培训方法

2.1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由护士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2.2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1)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2)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3)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护士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4)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5)新护士包括见习期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护士跟班带教,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护士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

2.3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1)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护士接听出诊电话时更有条理。(2)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提,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护士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3)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通过培训使护士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4)急救知识的培训: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和护理查房1次;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进行讲课,内容要求与工作密切相关,平时容易犯错及要注意的问题,常见急病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所学内容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复习,并作为次月的晨会提问内容。这样可加深记忆。对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贴于抢救室,护士随时可学,并定期集中护士进行培训学习。对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要求熟练掌握。小组长督促本组护士学习,护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来提高护士的记忆。积极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急救知识学习班,为做好专科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5)培训后考核:抽查护土抢救车、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内物品的取物时间要求在5-10s内完成。急救知识的考核: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当月制定好次月提问的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知识、急救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应急预案,合格分>90分。每2月进行一次笔试考核,合格分>90分。见习期护士每月急救护理常规理论考试1次,合格分90分。急救技术操作的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术每年考核2次,要求合格率100%。护士长每个月指定抽考1-2项急救技术操作,每半年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等考核一次,合格分>90分。成绩列入护士考评表。考试不合格与质控挂钩,并补考至达标。

3体会(1)规范的专业培训计划有助于护士又快又安全地获得专业训练,但在实施中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可pCDa循环动态调整,以保证培训计划工作圆满完成。例如在培训的操作及业务学习可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选题;当月的学习内容制定为次月的提问及考核的内容,以加深护士的记忆。(2)培训计划及考核记录让每一位护士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有了正确评估,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差距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提高整个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工作。2009年至2010年没有出现抢救患者时因技术过失而引起的投诉和差错。医生对护士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5%,未发生因接电话不详或转运过程的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3)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演练让护士在抢救及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分清轻、重、急、缓,并快速、准确地执行各项抢救治疗护理措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4)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做好对本组护士的引导工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护理工作中融会贯通,使护士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学习,培养了一批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应变能力强的急诊科护士,同时提高我院的急救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急救技术的重要性篇1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0”急救电话已深入到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120”呼救范围越来越广泛,出诊愈来愈频繁,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门独立的集医学和社会性相对统一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分阶段急救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院前急救护理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院前急救护理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社会性强、时间紧急、随机性强、急救环境条件差、院前急救车辆设备、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医疗纠纷或事故。因此应加强院前急救知识、技术的学习与培训,组织实施急救技能的演练,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1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

1.1出诊前常见隐患

1.1.1接听“120”电话或者呼救电话记录不详细、未详细询问患者的地址、联系方式、大概伤情、受伤人数等,特别是同一地区有重地名时,救护车容易跑错方向,导致空跑或延时到达,延误病人的救治。

1.1.2出诊不及时出诊速度慢,急诊急救意识淡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诊,特别是基层二线值班人员临时抽调时无法及时出诊,造成出诊到达现场时间延迟,对伤员延时救治。

1.1.3出诊时救护物品及药品不完备护士出诊忘记带听诊器、氧气枕,特别是需徒步到远离急救车的现场,病人病情危重或猝死,忘记带听诊器无法听心音判断心脏情况,或平时对急救器材准备不重视,氧气筒未及时充足氧气,备用物质不足,放置不规范,影响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1.2现场急救常见隐患。

1.2.1“120”出诊护士业务技术不熟练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动作迟缓,专业技术不过硬,反复静脉穿刺,不能一针见血,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

1.2.2“120”出诊护士专科护理知识欠缺专科病人护理知识欠缺,对病人护理不当,如不能正确指导担架员正确搬运病人,脊柱骨折病人搬运不当会加重损伤;传染病人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会造成医护人员和急救车的感染。

1.2.3现场急救处理不当外伤骨折病人未及时止血包扎固定造成途中颠簸加重病情,胸腹部内出血病人现场未及时作恰当的处置,造成严重休克危及病人的生命。

1.2.4在急救过程中不能准确评估病情对病情的危重程度不能正确识别,预后、转归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无预见性,未及时向陪伴或家属交待清楚,如严重多发伤病人危及生命未及时与家属交待,病人死亡引发纠纷。

1.3转运途中易出现的隐患。

1.3.1转运本身存在不安全因素对患者未作妥善包扎固定,途中颠簸病人从担架上摔下造成继发伤、意外伤加重患者损伤;输液瓶固定不牢摔下打伤病人,液体外渗反复为病人进行穿刺引发纠纷。

1.3.2途中监护不严因责任心不强,坐驾驶室未在病人身边,或晕车对病人观察不到位,处理不及时,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引发医疗纠纷。

1.3.3急救设备或仪器性能不稳定吸痰器突然无负压,不能正常吸痰,呼吸机突然坏了,不能对病人实施呼吸支持,血糖仪测量数值不准确,影响医生做出正确的病情评估容易引发纠纷。

1.4护理文件书写常见的隐患。

1.4.1时间记录不准确出诊时间、接诊时间、到达医院时间记录不准确,医生与护士记录时间不一致,甚至因抢救病人未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1.4.2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差记录不详细,关键的阳性体征遗漏,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时间有涂改;语言描述不确切,未使用医学术语;抢救记录书写不规范,过于简单,记录不详细,未及时记录所用抢救药物,未测量体温,护理记录上却记录了温度。

2防范措施

2.1院前急救护士应选派热爱急诊工作、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业务技术熟练、服务态度好、独立工作能力强、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综合处理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的护理人员从事院前急救工作。

2.2努力提高出诊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拓展业务技术范围,增强护理人员的急诊急救意识,提高急救水平,时刻牢记“病人第一,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理念,定期对护士进行急救技术培训、演练,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击除颤、呼吸机的使用、外伤止血包扎固定等操作,并定期进行考核,提高院前急救队伍的应急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降低伤残率。

2.3出诊护士应认真接听“120”呼救电话,接到电话后应问清详细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病人的大概病情,出诊护士迅速做出判断,备齐必要的抢救器材和药物及时出诊。

2.4出诊护士应配备通讯设备,通讯联络在出诊抢救工作中至关重要,一旦出车,及时与呼救者联系,了解病人情况,指导患者作必要的现场自救。危重病人及时与科室联系,让病人得到及时的进一步救治。

2.5加强急救物品器材的管理,急救物品药品器材班班交接,做“四定二及时”: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量贮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用后及时补充,急救药品物品要注意失效期,及时更换。

2.6规范院前急救人员的言行,在患者面前要沉着、稳重、严肃,抢救有条不紊,护士热情耐心细致地关怀病人,满足患者的需要,注意语言表达,切忌当着病人面说“病情不重,没事的”,转诊病人切忌当着病人面说下级医院的过错。容易引发纠纷。

2.7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文件是一种客观资料,急救记录在医院纠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护士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件,不得有遗漏、涂改,特别是时间,护士书写完毕要签全名,保证护理文书真实完整,举证有据。

2.8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定期组织院前急救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工作中加强责任心,妥善保留抢救过程中的有效物证如抢救药品用后的空安瓿等。

2.9加强护理质量控制,认真分析护理过程[1],急诊急救一体化,优质服务和质量控制全过程,抢救治疗全方位,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确保终末质量,保证病人的安全,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