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3:01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篇1

关键词:绿洲城市城市绿地生态环境博乐市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塑造城市景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重要的休闲、交往空间,具有生态、美学和功能等价值。绿洲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如何将其特点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体现出来,本文以博乐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分析绿洲城市的特征,探索绿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

2.绿洲城市的基本特征

“绿洲城市”是依托于绿洲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城市建成环境。相对于其他城市,绿洲城市普遍出现于干旱缺水的地区。绿洲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水资源的主导性,水资源是绿洲城市存在以及不断发展的前提保障。(2)生态环境的恶劣性,导致绿洲城市生态系统较为单一。(3)景观资源的独特性,绿洲城市具有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物质基础。

3.博乐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绿地现状

博乐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中部,全市地形为东西走向的四座大小山脉所形成山间谷地,形成高山、低山丘陵、谷地平原相间的复合地貌,全境呈四山、三谷二川的地形地貌特征。市境内的水系(博尔塔拉河流域水系、呼苏图水系和赛里木湖水系)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水网交错,博乐市周围山地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广泛分布的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混生阔叶林、次生灌丛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境。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城市绿地可分为五大类:公园绿地G1,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包括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和特殊绿地;其他绿地G5。博乐市中心城市绿地现状指标构成见表1。

表1―中心城区现状绿化指标

备注:2013年城市居住人口为16.56万余人,建成区面积为22.5平方公里。

3.2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博乐市人均公园绿地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基本指标,但现状分布不平衡,并且城区中居住区级公园和小游园不足;

(2)生产绿地虽已达到国家标准,但苗木品种不够丰富;

(3)城市防护绿地建设不合理,工业区与城区之间缺少防护林带;

(4)附属绿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达标率较低。

4.博乐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及思路

4.1规划目标

规划结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的建设需求,依据城市环境肌理与功能布局,充分利用山、水、林、城等自然资源,根据“绿地布局合理、功能设置健全、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效益良好”的城市绿地建设要求,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地系统空间结构,打造“景秀滨河、繁华中轴、乐道环廊”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将博乐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4.2规划思路

(1)以目标为导向,打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制定合理的规划内容,全面推进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力争2015年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考核验收。

(2)以数量为基础,提高城市生态绿量是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保证。在本次规划中,不论是在近期创建部级园林城市的目标,还是远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绿地总量都是一个基本的指标。因此,绿地系统的重点之一是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特别是老城区的改造和博河新区的建设,以塑造大的环境作为首要任务,保障环境能够同步改善,这才是绿洲城市应有的发展路径。

(3)以质量为突破,提升城市品质。以城市绿地建设为契机来提升城市形象是一个较为可行也比较有效的办法。以水系为骨架,以文化为内涵,切实加强城市绿地建设质量,增加市民的活动场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打造现代文明气息浓厚的生态园林城市。

5.博乐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5.1市域绿地系统布局

以博乐市自然人文资源和现有绿化条件为基础,结合农田林网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形成北部自然生态区、中部人文景观与农业生态区及南部自然生态区,通过滨河绿化、山林绿化、交通干线(公路、铁路)绿化、农田林网绿化,形成“三区、五廊、六片”的绿地空间布局框架。(图1)

“三区”:北部自然生态景观区、中部人文景观与农业生态区、南部自然生态景观区。

“五廊”:建设市域绿色生态廊道,以沿铁路、公路、河道两侧的绿化带建设规划市域绿色生态廊道。

“六片”:在市域范围内,依托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资源,结合市域森林公园、风景区和大型分蓄洪区的分布特点,规划控制六片对城市生态影响和生态敏感性较大的绿化生态空间。

5.2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首先对城市景观要素进行分析,确定出若干个特色景点节点、景观轴线和景观区,然后强化这些节点、轴线和区的景观特征,使得各自的形象概念具形化。其次,利用城市的道路广场系统和绿地水域系统把这些景观节点、轴线和区有序衔接起来,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系统。最后,在表现力度上要有大小差异,表现形式上要有差异,形成一种主次鲜明,对比有序的特色景观系统。

根据对博乐市中心城区总体布局结构,充分利用现状发达的水系,结合城市的交通和景观特点,着力营造城市“景秀滨河、繁华中轴、乐道环廊”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图2)

“景秀滨河”:以滨水为特征的博乐新滨水优雅空间格局。

“繁华中轴”:以北京路为载体的博乐新中心现代城市风貌格局。

“乐道环廊”:以乐道为串联的水绿相环的博乐新都市公共空间格局。

博乐的生态构架可以概括为“乐道环廊、长藤结瓜、水绿相环、一廊九园”,乐道是结合博乐特色、贯通市区的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是连接水系、湖泊、城市公园绿地、历史文物古迹、山体、城市森林、文化体育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自然和人文资源,集生态保护、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设施共享等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复合型、网络式的绿色乐活廊道。

结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相协调,还应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筑城市特色风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行规划。本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通过分析和梳理博乐市的总体布局结构和景观要素,挖掘与城市特色相关的内容,从城市场地特征中寻找规划布局特色,展示城市特色风貌个性。

参考文献:

1、《博乐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25年)》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篇2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abstract:thecityisamanualsystem,traditionalurbanlandscapedesignconceptsandmethods,hasbeenunabletosolvetoday'sprecariousecologicalenvironmentdeteriorating,theapplicationoflandscapeecologicalplanningconceptdesign,theuseofecologicalprincipleswithinthecarryingcapacityoftheecosystem,landscapedesignmethodandsystemtobuildareasonablesystem,theculturalsystemofsocialharmonyandecologicalhealth,landscapesuitableecologicalenvironment,economic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ahighdegreeofunityofmaterialandspiritualcivilization,naturalecologyandhumanecolog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urbanlandscapeecological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自然界孕育人类,人类在自然界中生产、生活。随着社会经济、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有着越来越高的质量、审美要求;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已经对大自然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响:空气、水系被污染,山体植被遭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这种状况,已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通化市位于长白山系,城市群山环绕,水系发达,“水沿山而走、山依江而展,山水相绕;峰峦绵亘,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在《通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中,城市发展目标为:宜居秀美的山水生态园林城市。依据总规,城市景观规划发展目标定位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视山水资源保护和园林绿化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山水的特有优势,做到显山露水,努力创造个性鲜明、结构清晰、环境优美、富有时代感的城市环境,为建设文明富裕、通达开放的经济强市服务。

首先,要进行生态环境与本底保护。通化城市四面环山,山体绿化犹如绿色屏障保卫着城区。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规划建立哈泥河水源、王八脖子遗址、自安山城遗址、北大顶子山、九仙峰、桦树岭、烟囱山等十个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文物古迹、自然环境,同时调节小气候,起到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还要加强城区范围内绿地建设,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景观以河流为骨架,规划将重点打通城市生态轴脉,将绿色生态延伸至城市内部。在原有绿地基础上扩大面积,形成散落于城市各区的一个个绿肺,与河道骨架构成绿色大本底。其中,南山、玉皇山、哈泥河生态涵养区南北成一线,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廊道。以生态健康为目标,确保生态安全。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合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

根据通化城市建筑、道路布局以及周围自然地理条件,城市景观格局划分为“一环、一轴、一带”。

“一环”指通化城市的绿色山体,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开发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生态通廊的通畅,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视廊,提供较好地视线空间,凸显城市山水形象和自然景观特色。

“一轴”指浑江景观轴,是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载体,贯穿承载了城市三大片区,是城市景观风貌的特征。

浑江景观轴是以浑江为主脉的景观水轴,体现“山水融城、五彩浑江”的景观主题。该景观轴是城市贯通的景观主脉,规划建设连续的滨河绿带和局部放大的滨河公园,同时控制滨河地段的城市建筑高度,留出充足的实现通廊,营造开敞优美的景观区间。通过弘扬浑江生态和东北文化,使更多人关注、保护通化浑江的环境、生态。

“一带”指生态景观带,连接南山、玉皇山、哈泥河生态涵养区南北成一线,形成南北贯穿城市的重要生态走廊。

城市周边拥有较好的山体资源,规划中应首先确定对山体的保护界限,明确建设控制边界,保护山体不被破坏。开发山体之间脚下的缓坡地,让出山脚线,形成连绵的山体绿化公园。改善避免建筑过度占用山脚线的局面,需用道路隔开,建筑由低向高过度,将山体景观展现在人的面前。

其次,要规划建设具有通化城市特色的景观风貌。

从城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历史文脉延续、城市发展特征这三个方面去理解、描述、体现通化的“历史文化”和“山水城市”特色。尊重城市成长的过程,营造“通天化地、水秀山城”的城市形象,营造宜居宜业的多种类型城市空间。

城市景观特征区根据性质和风貌要求,可以划分为商业特征区、居住特征区、景观特征区和产业特征区四类。每类特征区又结合其区位和周边环境特色,具有不同的风貌控制要求。

同时,控制城区的开场空间。

完善空间结构,通化城市开敞空间包含广场、滨水景观区和城市生态涵养区,是城市自然环境的主要载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媒介,也是城市与大自然互相沟通和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通道。加强城市周边大环境的绿化建设,利用山体、水库周边、江河沿岸等地,扩大和开辟林地、果园、及防护林带,形成城市绿色大背景。通过河道绿化及道路绿化将城区周边的绿色引入城市,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由山、水、园、林有机组成的复合型生态绿地网络系统。

规划空间布局,塑造具有独特个性和城市特征的公共开敞空间系统,最大限度的融合绿地、广场、水面、山体、街道,提供适合人们生活、游憩的多样场所。措施包括:结合老城区改造,增加一定比例的公共活动空间;补充街头绿地、城市广场,完善绿地系统;在公共开敞空间中植入文化元素;打造郊野公园体系;恢复城市生态廊道,利用河流、绿脉,丰富线性公共空间。

城市景观规划建设已经从简单的物质需求上升为精神需求,从人类向自然界索取到人类开始保护生态环境。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先进的景观规划理念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西蒙兹(俞孔坚、王志芳、孙鹏等译),2000,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篇3

关键词: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绿地是城市重要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基础设施,它可以为改善环境发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阻隔噪声、保土蓄水、防风减灾、抗震避灾、美化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为市民提供游憩空间等多种功能,除了创造环境效益外,其中城市绿地中的果园、林带、苗圃、花圃及生产绿地,还为社会提供园林产品、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城市多是人口集中、建筑密集、环境硬化度高、能源消耗大、热岛效应加剧、垃圾、污水产生量大,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问题将更趋严重。唯一能自然缓解这种环境恶化的就是绿色植被,因此,大力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是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必要手段。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近年来,颍上县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建设发展成效卓著,为确保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框架,在战略上争取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权,最终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一、颍上县城市特征

安徽省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河与颍河交汇处、华北平原最南端。西接本市颍州区和阜南县,东靠淮南市凤台县,北依本市颍东区和亳州市利辛县,南邻六安市霍丘县及寿县。

纵观颍上县形成建设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颍上是座历史悠久、环境优美、颇具特色的城市,颍上县城市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这颍上绿地系统规划为提供了基本的构成要素。

1.空间特征:颍上县位于淮北大平原上、地势平坦、平畴沃野、河网密布。淮河主要支流颍河穿城而过,西靠五里湖,南邻八里河。颍河、八里河水面宽广,水质清澈,沿河两岸枝繁叶茂,景色宜人。城区内内河蜿蜒曲折,与颍河相连,城市有水、水中有城,形成城水相依的优美景观。

2.文化特征:

①历史名人

颍上土肥水甘,民风淳朴,在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中,孕育了一代代英才。这里曾孕育出“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杰出政治家管仲,记载其思想的学术典籍《管子》,博大精深,至今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苏轼称之为“世风备于南北,人物推于古今”,先秦时期的政治家有管仲、鲍叔牙、甘茂、甘罗等等。“管鲍之交”、“鲍子知我”等成语流传至今。

“一代名相泽后世”,当代又诞生了学界大师常任侠、文坛大家戴厚英、两院院士郑守仁、陈国良等一代名流。

②文物古迹

颍上县文物古迹包括管鲍祠、甘罗墓、清凉寺、尤家花园等人文景观。其中管鲍祠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管鲍祠原名管子祠,为纪念春秋管仲专祠,位于县城管仲商贸城内,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牌匾上题着“佐霸肇开新政局,分金晓见故人情”,后人对管仲、鲍叔牙评价颇高,有“相齐桓公一匡天下,交鲍叔牙万古高风”的赞誉。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

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花鼓灯艺术、四句推子、端公戏、杂技、民间舞蹈等。其中颍上花鼓灯代表安徽花鼓灯三大流派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④景观绿化成就

2007年2月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园林县城”,2011年被住建部评为“全国园林县城”,县内两处全球500佳:小张庄、八里河风景区,三处部级4a级风景区:八里河风景区、五里湖湿地公园、迪沟风景区,一处部级3a景区:尤家花园。

3.经济条件:201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7亿元,增长12.2%;财政收入30亿元,为安徽省全省十强县,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78.7亿元,增长33.8%;规模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增长23.6%;非煤工业总产值74亿元,增长36%。

4.绿地建设现状:2004年以来,围绕“建设生态颍上,构建和谐颍上”,加大创建全国园林县城工作力度,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着力提升城市绿化的品位和档次,初步形成了以公共园林绿地为面、道路绿地为网、单位和小区绿地为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园林绿化格局,使城区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各项绿化指标逐年提高,生态环境和城市绿化景观得到较大改善。颍上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颍上县城区新增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各项绿化指标逐年提高,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同时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①城市绿地系统的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城市绿地主要以城市水系游园、五里湖生态湿地为主体,城区内部还较为缺乏公园绿地,楔形绿地建设还较为滞后,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

②城市各类绿地发展不平衡,公园绿地尤为突出:颍上县绿地总面积相当可观,但各类绿地所占份额存在较大的差距,县城现状绿地资源主要以生态绿地为主,其次为城市防护绿地,在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方面,所占比率较小,欠缺较大。具体分析参见图2-1。

图2-1县城现状绿地组成分析图

③城市绿地建设质量有待完善:近年来,颍上县加大了环境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了一批公园绿地和广场,但是精品绿地较少,绿化水平和档次有待提高,绿化的生态效应和生物多样性有待改善;绿地系统细节处理不够科学,如部分道路的沿线边坡开挖后,未予进行专门的生态修复;绿化植物结构单一,乔、灌、草、藤等未能合理运用等问题,需引起重视与更正。

二、绿地系统规划的设想

(一)从自然生态背景出发,优化绿地规划结构

颍上县园林绿地规划应从自然生态背景出发,以组团城市用地布局为基础,结合颍河老河道成为城市内河、老城区三环两水的地理特点,突出水道与绿道建设,以新老颍河交汇的江心洲为中心,以颍河为纽带,环轴为骨架,形成“一心、三廊、三楔、五轴、六园”的城市园林绿地布局,最终形成“廊轴成环,轴线成网,节点成珠,绿廊成楔”的绿地系统。

一心:新老颍河交汇的江心洲,以弘扬管仲文化为主题,以绿化为主,建成城市旅游风景区。碧水荡漾,树木葱茏,规划建成城市绿色的肺,体现颍上县组团式滨河城市的特点。

三廊:即沿颍河沿岸生态景观带和城市西部五里湖大沟绿地廊道;合淮阜高速沿线生态防护廊道;五里湖大沟沿岸防洪生态廊道。

三楔:甘罗路与新北一路所夹区域的水域与生态防护的楔形绿地;利颍路道路沿线生态防护带引绿入城的楔形绿地;城南新区颍河南段的生态楔形绿地。

五轴:即管仲大道、南纬一路、工经一路、解放路、颍泰路沿线防护绿地。

六园:城区中的六个主要公园绿地,包括中国管园、果林公园、玫瑰园公园、管仲公园、城中公园、迎宾公园。

(二)从城市特征出发,创造多样化的城市绿色空间

1.城市水空间设计

城市水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中具有生态、景观、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价值。世界上许多城市景观都是以水景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六朝古都南京以长江为屏障,以玄武湖为依托,形成了“襟江抱湖,虎踞龙盘”的城市形态,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山、水、城一体,形成了“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城市格局。

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水空间,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城市中的作用,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城市特色的有力手段。颍上县做为我国北方的平原城市,水量丰富,河网纵横是城市最重要的自然特征。颍上县城市风貌的设计应以颍上的用地形态为基础,对水空间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2.树种选择体现地方特色

颍上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土地肥沃,适合多种生物生长。树种的选择是城市风貌特色的画龙点睛之地。绿化骨干树种应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引入有利身体健康的树种;城区绿化侧重观赏,城郊绿化与生产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兼顾,加强慢生树种的利用;常绿灌木与落叶灌木的发展保持适当比例;立体绿化优先考虑抗性强、见效快的植物,有污染的工业区选用抗污染性强、环境效益好的树种;发展乡土树种与引进新种结合;经济林木要注重优良品种的选择。

3.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维持现有动植物稳定性和动态平衡。控制与减缓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衰竭,使人类生存的环境处于良好状态。建立完善的自然保护体系,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4.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

颍上历史悠久,管仲故里,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先辈们在此勤植树,致使古树名木代代相衍。只是到了近代,由于战火不断,树木屡遭破坏,所剩无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为破坏;二是基本建设挤占了古树名木的生存空间。由于基本建设用地日益聚增,使为数不多的古树不断受到威胁,或被移植(成活率很低),或被砍伐;三是环境恶化,使一部分古树名木生长不良。为此,颍上县政府采取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成立组织,明确责任,实施保护,真抓实干等措施,取得了较好成绩,形成“五里湖湿地公园”国家4a级风景区,以及管鲍祠等森林景点。

三、结语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篇4

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首先应该基于湿地的典型特征上,就是说要基于地表水的净化和调节;其次才是使湿地环境具有观赏性,并兼具野生的和园林的自然特征。这其中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系统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2。在系统保护的原则中,需要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湿地环境的完整性、湿地资源的稳定性;在合理利用的原则中,强调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水资源、矿物资源,开展休闲与游览、科研与科普活动;在协调建设的原则中,强调城市与湿地整体风貌的协调、限定湿地公园人工设施的数量与规模、湿地公园内建筑风格等。这些原则实际上是在阐述城市湿地保护和利用的辩证关系。城市湿地生态价值高,保存这些生态价值最直接的办法是彻底保护,类似与自然保护区的做法;但城市需要发展,人们有生产、生活的需求,对湿地的利用也是合乎情理的。因此,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在保护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和保证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自然演替的条件下,利用湿地资源可持续的为人们利用。对城市湿地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为人类服务,而对城市湿地的合理利用反过来又促进了对它的保护。

二、建设的流程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首先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中通盘考虑,从规划的层面建立城市湿地公园体系;通过前期的详细调研和科学分析,对公园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其次寻求合适的运营方式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后是建设后使用情况的评估、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建设经验总结,供其他类似建设参考。

1.纳入城市总规、绿规、建立城市湿地体系

城市湿地对城市的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城市规划应该把城市湿地考虑进去。《办法》要求“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纳入强制性内容严格管理”,这使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有了法律保障。但这仅仅是针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而言,中国目前大多数城市湿地仍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规划,城市湿地在城市用地分类标准3中无名无份,这可能也是造成中国城市湿地退化与破坏的原因之一4。城市湿地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需要一个完整的城市管理体系。体系的建立有两个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典型性原则。前者指城市湿地作为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可能对整个湿地系统产生影响,应将城市湿地与周边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制订合理的保护、利用策略,以确保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不致遭到破坏;后者则需要据湿地特征的典型性,使用生态敏感性分析来划分城市湿地的保护等级——核心城市湿地、重点城市湿地、一般城市湿地,典型性特征可能体现在城市湿地的水文、土壤、动植物、微生物方面,城市湿地的等级划分应确保城市湿地的典型特征不至发生改变。

核心城市湿地的典型湿地特征明显,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生态敏感度高,应作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优先用地,需要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杜绝一切城市建设活动。这些湿地对于城市生态格局的建立最为重要,它们大多位于城市周边,面积较大、保存较好,适宜建设天然类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有效的保护。一般城市湿地的生态环境已经不甚敏感,典型性特征也不再明显,它们大都位于城市内部,受到人为干扰程度高、湿地面积较小、湿地斑块破碎度高,自然气息较弱,湿地退化现象较重。这些城市湿地的生态价值有限,适宜在恢复的基础上建立人工类城市湿地公园,更好的丰富居民生活。重点城市湿地的生态敏感性和生态价值则处于前两者之间,规划中应加强湿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部分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用地,但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对于以上三类城市湿地,只要设置公园的条件具备,就应积极的建立城市湿地公园实现城市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尚不具备建立公园的城市湿地也要在总规和绿规中明示,划定区域,保护先行。

2.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湿地和城市湿地公园的体系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城市湿地公园组成的,接下来的步骤便是对公园本身进行规划设计。一般城市湿地对于城市生态格局的意义有限,适宜进行生态修复后作为展示型人工城市湿地公园为人类利用。这类展示型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相关的研究较多,本文不做涉及。核心城市湿地和部分自然程度较高的重点城市湿地适宜于建立天然类的城市湿地公园来更好的保护、利用可贵的城市湿地资源。位于城市的天然类城市湿地公园对限制城市无序扩张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运营、管理、评估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篇5

关键词:主城区;Landsat;空间特征分析;格网化

1概述

本文通过1992、2002、2009、2014年四期Landsat成都市区遥感影像进行成都城市空间形态动态特征分析,并对影像进行预处理。

2数据预处理

从USGS研究区云覆盖度较少的四期影像进行下载,进行了波段叠加,并对影像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影像预处理。

3研究区建筑物提取

3.1选取样本

运用enVi软件,进行建筑区样本选取。图1为tm影像在RGB为321时选取建筑区样本。通过训练样本,为分类做准备。

3.2建筑区提取

运用监督分类经典方法――最大似然分类法提取建筑区。基于象元的分类会出现大量的碎图斑,为了后期成都市城区空间形态分析图斑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对分类结果进行去除噪声处理。图2红色区域为提取建筑区去噪前后对比图。

3.3提取结果

通过去噪处理,得到成都市1992年、2002年、2009年、2014年的成都市影像分类图(图3),图中黄色区域为叠加影像后的城市建筑区提取结果。

4成都市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空间形态是城市总体布局形式和分布密度的综合反映。由影像上可以看出成都市的空间形态特点呈同心圆向外扩展,地形平坦。通过形态特征、空间紧凑度、空间破碎度等评价指标对成都市主城区最大斑块面积做分析。

4.1成都市空间形态评价指标1:形状特征

形态特征采用形状率反映,由于成都市呈圆形状,所以用圆形率表述形状特征。圆形率是以圆形为标准形状,用区域面积与区域周长平方的比值表示,越小带状特征越明显。表1为成都市主体城区形状特征统计,由表1可以看出,成都市主城区板块的周长和面积在1992-2014年间呈增长趋势,形状特征指数逐年减小,带状特征越来越明显。

4.2成都市空间形态评价指标2:空间紧凑度

城市轮廓形态的紧凑度被认为是反映城市空间形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城市紧凑度面积周长紧凑度来反映。面积周长紧凑度是以区域面积和周长的比例关系表示,越小离散程度越高。

成都市主城区最大斑块面积和周长比例计算空间紧凑度,结果如表2所示,1992-214年间,成都市主城区空间紧凑度指数值越来越小,主城区空间紧凑度在减小。

4.3成都市空间形态评价指标3:空间破碎度

景^破碎度是指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景观破碎程度与自然资源保护密切相关,许多生物种要求有一定面积的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同时,景观破碎度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空间破碎度采用分形维数反映。具体方法为根据分形理论,采用网格法计算覆盖有城市轮廓边界线的格网数目与覆盖图形区域的格网数目之间的关系获得,越大破碎成都越高。根据研究区面积和形状,在整个研究区域生成5km×5km的网格。

为了更客观分析成都市区空间形态,生成网格的同时生成每个网格的中心点(点文件),在统计覆盖有城市图形区域的格网数目时,城市图形覆盖半格的网格,该轮廓边界线覆盖了该网格中心点,则计入网格数,否则舍去。如图4所示为成都市区格网化及中心点效果图。

采用网格法计算覆盖有城市轮廓边界线的格网数目与覆盖图形区域的格网数目之间的关系获得。

表3为成都市主城区空间破碎度变化分析,空间破碎度数值越大,破碎度越高。1992-2014年空间破碎度值升高说明成都市主城区空间破碎度在加深。

5成都市空间形态变化原因及发展建议

分析1992-2014年引起成都市空间形态和景观格局变化的原因有许多,主要为:

(1)研究区城镇化加速:城镇化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增加了城市的景观破碎化。

(2)自然地理因素:成都市地处平原,市区呈圆形向外扩展,布局较为紧凑,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的紧凑度增加。

(3)城市规划起导向作用: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导向,政府部门城市规划发展也是导致空间形态变化的原因之一。

成都市空间形态发展建议:控制城市规模,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可有效改善成都市空间形态分布。在实际规划方面,以路网规划为引导,拓展成都市主城区与卫星城的联系,统筹兼顾优化城市格局和土地利用布局,设定长远规划,使成都市空间形态健康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治清,贾敦新,邓仕虎,等.城市空间形态与特征的定量分析-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15(2):297-306.

[2]薛丽芳,梦瑶瑶,江燕,等.徐州市空间扩展特征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5,13(6):26-29.

[3]王婧,方创琳.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11,30(11):1440-1448.

[4]阳文锐.北京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J].生态学报,2015,35(13):4357-4366.

[5]陈利顶,孙然好,刘海莲.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33(4):1042-1050.

[6]邢容容,刘乐军,马安青.青岛市1990--2011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3):220-225.

[7]李莹莹,黄成林,张玉.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上海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梯度及其多样性时空动态特征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6,25(7):1115-1124.

[8]赵晶.上海城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空间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9]牟凤云,张增祥,谭文彬,等.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与时空演化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05):94-98.

[10]马士彬,张勇荣,安裕伦.山区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空间分布特征-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2(03):489-496.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篇6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概念特征原理生态城市

在全球环境气候恶化的前提下,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建设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因此,低碳城市的规划既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实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低碳城市的概念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

2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2.1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等。

2.2高效性

城市作为一种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2.3循环性

“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

(2)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3)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

(4)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

(5)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2.4和谐性

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3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1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未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其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系统性原理

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

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

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

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区域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

3.2生态调控原理

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锋军,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的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3.3层次原理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①资源短缺;②人多地少;③经济贫穷。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建设只能走资源、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贫穷决定了我国不能停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70%以上的能源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走向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潮,中国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经济,立即动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4结语

总之,促进城市良性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个重要战略。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循序渐进,不仅仅需要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更需要城市居民对于低碳城市生活的真正领悟,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进步才能建设成真正的低碳城市。

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篇7

关键词:山地型城市;城市森林;森林生态网络;西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68(2012)01-0108-04

ResearchonCharacteristicsofUrbanForesteconetwork

inmountainousCitiesofSouthwestChina

maLihui1,2,FanGwen1,2,3,LiUYang1,2,3,Heping1,3,wanGHaiyang3

(1。ChongqingacademyofForestry,Chongqing400036,China;2。ChongqingHanyeGardenengineeringCo。,

Ltd,Chongqing400036,China;3。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thispaperclarifiestheconceptsofurbanforestandurbanforesteconetworkinmountainouscities,andelaboratedresearchprogressofmountainouscityforestecologicalnetworkinhomeandaboard。thesystemcharacteristicsofforestecologicalnetworkofmountainousCityreflectednaturalecologyandecosystemstability,andrealizedmountainouscityharmoniousunityamongpertinenceofmainfunction,diversityofoverallfunctionalandoptimizationofspatialpattern,andotherlandscape。themainresearchcontentsofmountainouscityforestecologicalnetworkconstructionincludethemountaincityforestecosystemhealth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landscapeecologicalplanningandcommunitycompositionandchangeofgradient。

Keywords:mountainouscity;cityforest;forestecologicalnetwork;SouthwestChina

收稿日期:2011-12-08;修回日期:2012-02-13.

项目来源:国家林业局2010年度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64)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马立辉(1983-),男,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方向:城市园林生态。email:306901302@qq。com森林作为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最大的生产力及生物量、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环境维护功能,因此,国内外已经把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改善宏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我国已确立了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及建设秀美山川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而城市森林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三生态”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城市森林作为生态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平衡、环境质量、人体健康与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森林城市蜕变为城市森林已成为时代的呼唤。目前,根据我国森林现状和宏观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江泽慧等建设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的构想,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及其工程体系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地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西南地区多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其国土面积的比例都超过了80%,不同历史时期已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特征的山地城市,如贵阳、重庆、遵义、自贡等[1]。山地城市选址并修建在山坡或丘陵的复杂地形之上,城市的各项功能,如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组织、绿化空间、景观特征等是在起伏不平的地形上来组织和形成的。山地自然条件和城市空间构成的特殊性带来了比较丰富的景观多样性,给人们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提供了比平原地区更充分的条件和可能性,构成了与平原城市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环境特征的城市。山地城市山峦起伏,建筑、植物、道路依山就势,分隔出步移景异、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形成“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城市景观[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城市主要存在4个突出问题:生态环境脆弱、人为活动干扰敏感、自然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发。

基于西南山地型城市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构建西部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是统一和优化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途径。本研究以河谷、台地及山脊等山地城市的基础框架为基础,探讨郊区或城市内部山脉、丘陵自然林的重要性,自然林、人工园林的嵌合性,综合分析西南山地型城市森林的内涵及生态网络特点,为西南山地型城市森林研究与建设提供参考。

1山地型城市森林的内涵和生态网络特点

山地型城市由于山地区域复杂多维的地貌特点,沿河流水系、冲沟沟谷变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山地景观,且往往形成交叉的网络结构,具有垂直梯度变化明显的河谷、台地及山脉。山地型城市森林结合河谷、台地及山脉不同空间尺度和特点的基本景观单元,引鉴区域性自然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特点和群落演替规律,以乔木为框架,以维管束植物为主体,艺术、科学地恢复区域性自然森林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

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是具有山地特征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城郊森林植被和乡村森林植被的有机统一体,是各类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山地自然森林群落类型构成的复合多功能系统;是由不同山地景观形状特点的城市森林景观要素构成,由斑块、廊道、基质合理组织形成的空间格局优化的山地景观生态系统。因此,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应体现郊区或城市内部山脉、丘陵自然林的重要性,遵循地带性自然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通过自然林与人工园林的结合,艺术、科学地恢复区域性自然森林群落的特征。

2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林业调查规划第37卷第1期

马立辉,等:西南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特点分析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促使人们致力于把森林引人城市,使城市坐落于森林之中。20世纪中叶,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森林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北美发达国家出现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城市林业(urbanforestry)的概念(Grey等,1978)。尤其是欧洲的荷兰、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日本等国,开展了比较广泛的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如1970年,美国成立了环境林业研究所,专门研究城市森林,改变美国人口密集区的居住环境;197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城市环境林业计划8817号议案;197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城市森林法》;德国在1975年就通过了《联邦自然保护法案》,该法案的实施有效地防止了城市周围绿带和森林被开发和破坏。进入21世纪,许多现代化城市紧紧围绕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主题,把建设城市森林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4]。

从我国对城市森林的研究情况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一些文章发表(吴泽民,1989;彭镇华等,1993;王义文,1992;王木林,1995;桂来庭,1995;王永安,1995),但大多是理论上的探讨,或者是本底特征分析、宏观规划与树种抗性方面的调查(孙冰等,1997;曹洪麟等,1999),对具体城市的城市森林组成与结构特点的研究则很少。1996年北京市林业局和原林业部共同下达“北京市城市林业研究”项目,由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局共同承担,研究北京市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北京市城市林业概念与范畴的界定、北京市城市林业的结构与功能、北京市城市林业的发展模式、21世纪北京城市林业发展规划设想等。

对于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研究,我国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8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了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支持立项的“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率先在哈尔滨、大连、上海、合肥、厦门等地针对城市森林布局、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生态效益等城市森林建设问题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5]。

贵阳、遵义、南宁、重庆等城市相继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在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着重围绕城市森林建设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讨。对于城市森林建设实践方面的理论和研究较多,学术研究较少。如未强调山地森林资源优势的重要性等。而对于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研究现在国内外研究还很少,因此对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研究将弥补这类研究的空白。

3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系统特征

3.1体现山地型城市森林的自然生态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山地城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城市建设时需要结合城市自然环境,以实现山地特殊自然生态条件的有效利用。

1)山地城市由于受山脉、江河和沟谷等自然地形条件的影响,城市建设不可能集中连片,而是结合地形条件分成几块,使城市的分布呈组团式状态。比较多的出现在山区丘陵地区2条河道的交汇口,或河流环绕蜿蜒的山峦地带,如重庆主城、合川、宜宾等。山地城市中许多不可建设用地的存在,客观上增加了城市森林的数量和自然生态性。

2)在山地丘陵地区,由于受高山,峡谷和江河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有的城市常沿江河的一侧、两岸或沿谷地的狭长地带伸展,形成带状的布局结构,如延安、安康、万州、巫溪、彭水、武隆等。

3)在山区地带,由于山峦起伏或河流弯曲廻转,城镇之间保持有较大的间隔距离,并由公路、铁路或河流将它们串联起来,如内江、自贡、乐山等。在地貌的分割下,由此便产生了相应的小气候植物群落,极大地丰富了山地城市的生态多样性。同时,由于其山水环境的特征,往往在山地城市的边缘甚至城内形成森林公园或风景区,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实现山地型城市森林局部主要功能的针对性和整体功能的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和景观生态功能。在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建设中,某一局部的森林景观要素应根据山地条件实际情况确定其主要的服务功能,并在森林结构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得到具体的体现。山地城市的小气候表现出阴、阳、洼、窝、湿等变化[6],在山地城市的山顶和阳坡部分有充足的光照,形成具有山地特色的森林群落,其群落整体表现为强阳性,树冠呈伞状,分枝点较高,叶片气孔密,蒸腾作用大,生长速度快,耐干旱脊薄。其生态效应表现为覆盖率高、防暑降温效果好,而群落内部由于强阳性植物的存在,其林下的幼树及喜荫品系得以庇护,根系的层次性发达,整个绿地的生态倾向于良性演替,其生态功能反映为,防噪、防尘、吸收有害气体、供给氧气功能强,减少山地城市地表径流,保持水土等,体现出山地型城市森林局部主要功能的针对性和整体功能的多样性。

3.3实现山地型城市森林空间格局的优化及同其他景观的和谐统一性山地城市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多建立在山坡、丘陵、山区和平原的交错带等复杂的地形上,随山势、交通条件、经济条件、历史发展呈现团块状、星状、组团式、带状群组等不同形态类型,山地城市在长期适应自然山地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特有的多层次空间格局,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是森林与城市建成区衔接的一种方式。重庆组团式城区布局,遵义凤凰山公园与周围城区的关系,说明城市森林与城市建筑景观的统一关系。从这一点上看,山地城市的森林生态系统除尽力增加森林斑块的面积,争取矩形、圆形森林斑块之外,还应以其他办法弥补其多样性上的缺陷。在实际建设中主要表现为市区公园和其它各类绿地等斑块要素的大小、形状、服务半径及类型的多样化和分布的均匀性,重要斑块要素如城郊森林风景区或自然保护区的选址等。

4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构建的主要内容

4.1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森林是一个宏观、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对不同城市来说,自然地理特征、社会人文、历史背景迥异,而对同一个城市来说亦存在着地形、小气候、用地类型等的区别,将导致其城市森林建设的要求不同以及城市森林建设发展的演进规律不同,相应地也将会有不同的属性。目前国内对于指标的选取主要有2种方法:①彭镇华为代表的数量—质量相结合的思路[8];②王祥荣为代表的结构—功能—协调性相结合的思路[9]。根据山地型城市的环境差异,选取城市森林共性指标如数量指标(森林覆盖率、林木覆盖率、人均乔木占有量)、景观空间格局指标(森林斑块面积、森林均匀度指数、森林破碎度指数、森林斑块连接度)、群落结构特征指标(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生态功能指标(负氧离子指标、水土保持指标、地表渗透率)和景观游憩功能指标(景观多样性、景观可达率、景观可视率)。

另外再补充强调山地城市森林建设的特殊性指标,如山地沟谷占用率、屋顶绿化面积占绿地面积比重、立体绿化率、水土保持指标等,通过对山地型城市森林建设及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掌握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演进规律,使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2山地型城市森林景观生态规划途径

山地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范围内,其建设用地的地形地貌以山地、重丘为主的城市。开阔平坦的场地少,狭长的山沟却很多,山体植被较好;城市中普遍有河(溪)流穿过,且多为季节性河(溪)流;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山交映,互为补充;在城市形态上呈现较为丰富的轮廓线,能够融建设、环境、生态等为一体的“山水城市”。

根据山地型城市的历史资料与气象、水文地质及人文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结合3S技术,建立城市景观的数字化表述系统,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森林植被、土地利用状况等,通过景观过程分析(景观阻力、隔离程度),建立防止或促进这些过程的城市森林景观安全格局。城市森林景观安全格局作为景观生态规划途径,俞孔坚等[10]曾提出生态基础设施(景观元素)建设的一些关键战略:①完善和强化山地型城市森林的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②保护和建立山地型城市森林多样化的城乡一体森林生态网络格局;③保护和恢复山地型城市湿地系统;④将城郊生态屏障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融入到城乡一体森林生态网络格局中;⑤建立绿色生态廊道;⑥开放专用绿地,融解公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⑦融解城市,保护和利用基本农田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山地型城市森林景观生态规划途径是在了解山地地形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山地型城市的水流、土流等生态流及景观生态过程,强调山地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与森林规划的关系,建立防止或促进这些过程的城市森林景观安全格局。

4.3山地型城市森林群落组成与梯度变化

山地型城市气候特点除呈现水平地带性气候外,同时还有垂直地带性的特点。因此,山地型城市植物多样性也呈现水平和垂直2个方面的地带性,具有更加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为选育构建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乡土型树种提供了充足的种质资源。

在水平梯度及垂直梯度上分析山地型城市森林群落结构。水平梯度上,城市——城郊——乡村,城市森林群落主要包括风景林、公用林地、居民区林地、防护林、企事业单位林地、行道树等林地类型:城郊森林群落主要包括城郊城周生态森林屏障及自然森林群落,乡村森林群落主要包括自然森林群落。垂直梯度上,河谷——丘陵——低山,主要包括自然森林群落结构。

在此基础上,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筛选出的乡土树种及配置模式更加合理,为未来城市绿化提供乡土苗木,为构建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提供了依据,是维护土地资源和生命过程的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可以获得可持续城市森林生态服务的需要。

5结语

我国西部地形以山地(山区和丘陵)为主,山地中坐落着大量的城市,西部山地是复杂的相互依存的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由经济发展、人为活动和城市扩张引发的高敏感性、脆弱性和频发性生态问题日趋严重。根据西部山地型城市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在西部山地型城市构建森林生态网络与景观建设,将有益于解决突出的生态问题,建设宜居山水之城。

参考文献:

[1]黄光宇.山地城市学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5.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篇8

1.关于生态城市的认识

生态城市(eco-city)是由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

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诠释。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认为生态城市的全部内容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健康和活力。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指出,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环境,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黄肇义等(2001)提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杨志峰等(2008)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王如松(1987)将生态城市定义为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城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的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富足、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戴天兴(2002)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有利于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以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自然系统和谐,即“人―社会―自然”和谐为其发展目标的。彭晓春、李明光(2001)认为,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其一自然地理层次,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趋适、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其二社会功能层,重在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子系统之间的冲突关系,增加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共生能力;其三文化意识层,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冯端翊(2001)认为生态城市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内涵: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倡导清洁消费;建立城市清洁交通体系;搞好市区立体绿化;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城区周边环境,缓解中心城市的生态压力;控制区域城市密度,保护绿色城市间隔;改进和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办法及指标。

关于生态城市内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从系统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由社会―自然―经济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建立生态产业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为目的的理想经济运行系统;从地理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二重体,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意识观为主导观念,社会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3.生态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人类对生态城市的理解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而不断加深。国内外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果见表1。

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在国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其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经验也较成熟。而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经验不多,且在国际上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理论

1.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通过分析城市经济运行,解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经济、外部经济、聚集和扩散经济以及分布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系统和城市经济结构,以指导城市建设的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任务正是通过阐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为经济政策、对策等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系统地研究城市经济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研究城市的性质、功能和产业结构升级,预测城市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协调城市内部经济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关系,对城市的经济要素、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回答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揭示城市经济的本质和发展的动力与条件,为管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城市经济、形成有效的调节和控制系统奠定理念和方法基础。

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生态城市的建设适应了这两大主题的要求,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向。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见表2。

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具有与传统城市不同的特点,较传统城市的建设更为复杂,甚至在一些层面,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原有的城市理念是冲突的,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因而,需要根据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城市经济理论的创新,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否则生态城市建设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城市经济理论创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客观需求

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了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城市经济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城市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从城市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很少,又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能拿来照抄照搬。现有的城市经济理论主要是以传统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其理论成果为传统城市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而针对生态城市特点所开展的理论研究却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因而,为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城市经济学必须进行理论创新,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全面研究生态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其产生的基础与条件、内部经济结构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目标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三、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且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外在的城市形象和环境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考虑眼前目标多,长远目标少,出现了与生态城市内涵相背离的情况,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2.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

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3.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力度缺乏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

5.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

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总之,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诸多背离其独特内涵的问题,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缺乏生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因而创新城市经济理论的研究,形成适宜生态城市建设需求的城市经济理论成果,纠正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偏差,为构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的城市生态体系,促进城市的良性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四、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的思考

生态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理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基于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实际和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目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应重点围绕如下方面进行:

1.生态城市的本质与内涵

对生态城市本质和内涵的正确认识是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关于生态城市内涵的解释,学术界尚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城市经济学应该在已有的关于传统城市本质与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通过与传统城市的比较研究,深入研究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内涵,明确生态城市运行的目标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域。

2.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3.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4.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5.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6.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区别对待,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7.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五、结语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篇9

关键词:城市客车形态特征线

前言

城市客车造型的好坏是决定整车外形美观与否的先决条件。客车造型犹如人的身材和脸蛋,身材、脸蛋的美观与否是给人最直接的第一视觉印象。大多数人出行,一般选择的交通工具多为城市客车,因而广州城市客车外形的好坏也能体现广州城市的风貌。为此,整体外观的设计对广州城市客车的整体设计来说尤为重要,它不仅影响整车的视觉效果,也影响城市的风貌。

1 城市客车总体布局设计

从总体布局而言,城市客车造型主要分为方基调和圆基调。方基调线型简单生产容易多为城市客车采用;圆基调线条柔和,多为中高档城市客车采用。随着制造水平的提高,方和圆的区分己不明显,两者互相结合,体现城市客车造型柔中带刚的气质。其外观设计的主题是“滞圆角的立方体造型,去除棱边塑造优雅、亲切、安全的形象”。

相对来说,城市客车的侧面造型以简洁明快为特征,头部则最能反映造型的风格,体现出城市客车的特点。

目前主要流行的城市客车车头结构可分为平头型、半长头型、大曲面流线型。平头型客车在世界各国得以广泛采用,其特点是空间利用率高、驾驶员视野好,制造工艺简单,但空气动力性能不佳,多用于低速的城市客车造型。缺点是客车前部碰撞安全性较差,空气阻力系数一般较半长头型客车大。半长头型客车主要在欧美国家的轻型客车中采用,其最大优点是客车前部碰撞安全性好,空气阻力系数一般比平头客车要小。两前者线条挺拔,视野开阔,车内空间利用率高,大曲面流线型充分考虑了气动特性,给人以饱满、圆润之感,但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且车内空间利用率较之平头型为差,主要用于高速客车造型。由于城市客车的车速比较低,所以空气动力性能的影响不是很大,但随城市公交车的速度在提高,空气动力性能的要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大曲面流线型是未来城市客车车型的发展方向。

2 广州城市客车形态的特征线分析

为了使客车的设计过程变得简单,人们以造型法则为基础,引入了“特征线”的设计方式。特征线定义为:在产品造型中,对产品的特征形态、表达意象产生重要影响的线条,即影响产品特征与造型风格的关键线。本文则采用“特征线”来对广州城市客车的外形进行研究。

2.1广州城市客车的整体轮廓特征线

英国知名设计师Baxter在其著作《产品设计与开发》(1995)中提出:“人们观察物体时,先快速扫描整体,然后才注意其细部。通常前期的认知过程具有整体意象优越性,因此整体意象优先性也会形成对细部观察的影响或支配。”根据Baxter“整体意象优先性原则”,城市客车的外形整体造型在视觉前期中,占影响人类视觉的统治地位。由此推断出,外观整体轮廓的线条更易影响人们对城市客车的观感与意象,这也正符合设计中的“先整体后局部”的规则。

我们将红色轮廓线定义为a1、a2、a3。我们知道造型的基本元素由点、线、面构成。点构成线,线组成面,面再构建为体积。a1、a2、a3的轮廓线则可以构建成各种样式的城市客车造型。我们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a1轮廓线决定城市客车的侧面的轮廓,a2轮廓线决定城市客车正面的形状,a3轮廓线决定城市客车前围或后围的上下面和前围或后围弧度的大小。当a2、a3轮廓线形态保持不变,而改变a1轮廓线的形状时,城市客车的前围或后围的形态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果a1轮廓线在前围或后围位置运用直线、斜线、曲线时,城市客车的前围和后围会明显的呈现出直面形、斜面形、曲面形。城市客车前围和后围的直面形、斜面形、曲面形即前面提到的平头型、半长头型、大曲面流线型型客车车头结构。由此看出,a1轮廓线决定半长头型、大曲面流线型客车车头结构的总体轮廓。因此,可以判别a1轮廓线对整体客车造型的影响最大,a1轮廓线时客车造型轮廓的主特征线,a2、a3轮廓线形为次要的特征线。

2.2 广州城市客车的整体轮廓特征线规律

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任何一个时代的造型艺术形式总是与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技术水平和生活水平联系着的,造型艺术形式不可能跨越当代的生产方式与技术水平,也不可能脱离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各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随之不断改变,这些改变也同样反映到各个时代的造型艺术中,同样地,城市客车造型也不例外地随着汽车生产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改变。城市客车造型同样受到各个时代的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变化,在造型形态风格上有比较明显的改变,广州城市客车外形的发展变化也符合这一规律。广州城市客车的形态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19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广州城市客车的车型少,大多数车型为凸型。这一时期汽车行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国内没有汽车生产厂家,所有的汽车、客车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而且客车都是由卡车改装而成。这一时期各个城市的城市客车的车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第二个时期是从我国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期。这一时期是模仿期,广州城市客车车形的特征轮廓线是圆滑平头式线形。与同时期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的城市客车相比,广州城市客车的前围突出,具置是在风档下线和栅格上线部分广州城市客车的挡风玻璃与侧面连接采用了圆角化过渡处理,这样增大了驾驶员的视角范围。这一时期,广州城市客车的底盘仍然是由卡车底盘改装。发动机前置、拖挂式铰链城市客车在广州部分地区运营,这也是国内少有的城市客车车型。

改革开放前期,广州开始大量使用铰链式城市客车。80年代后期,广州从香港引进一批双层巴士,此时城市客车的轮廓线逐步向平头式过渡。

第三期是从90年代到现在。90年代初期,铰链式城市客车双层巴士、在广州停运。这一时期,广州城市客车的外轮廓线以直线为主,即平头式客车比较流行。近年来,大曲线、曲面流线形城市客车开始在广州出现。

2.3 广州城市客车的局部特征线分析

对广州城市客车的局部特征,从前围、侧围和后围三个方面来进行特征线的分析。前围包括风窗上下线、前灯区上下线;侧围包括侧窗上下线、窗柱线、腰线(上下蒙皮分界线);后围包括风窗上下线、车身装饰条等等。局部特征线的处理对城市客车的外形关系极大,线条的粗细、方向、转折、位置与排列都要仔细推敲。为了使城市客车的造型有一个整体性,我们必须对局部特征线的构成进行分析整合。在城市客车的造型中要注意线条的多样性,做到既重复又有变化,既多样而又统一。

2.3.1 前围

城市客车的前围总成在外形上具有重要意义。前围可大致分成四个部分:线路显示部分、风窗玻璃部分、灯区与中网部分、保险杠部分。

从城市客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客车的前围造型经历了几次大变革:由凸出形式到半包围形式,最后发展到全包围形式固定下来。在前围轮廓线不变的条件下,城市客车的前围造型主要取决于风窗玻璃部分和前灯区上下线部分的特征线变化。为此,本文对广州城市客车的前围部分的分析主要从风窗玻璃部分和前灯区上下线部分来进行特征线分析。由于线路显示部分是城市客车的特有设计,本文对广州城市客车的这一部分也作简单的分析。

(1)前围风窗上下线分析

当城市客车发展到箱型结构后,初期城市客车的前围风窗玻璃由2块或4块组成,在风窗的中部立柱将风挡玻璃从中问左右分开。这种结构主要是由于加工工艺决定的,其风窗上下线多以平行线为主。风窗的高度比现在城市客车的要矮。后来城市客车前围风窗玻璃发展为单块整体结构。

风窗上下线线形对前围造型的影响。

风窗上下线归纳看出,风窗上线的线形变化很小,平行于地面。风窗下线的线形以直线、弧线、折线、曲线、斜线为主要变化形式。弧线分为上弧线形和下弧线形两种形式。在40~60年代,下弧线形在前围应用较多,这主要是因为客车的发动机为前置,进风栅格的造型所决定的。当后置发动机逐步取代前置发动机后,进风栅格的造型逐渐变成前围的装饰部分。此时风窗下线的造型变化就更自由,其变化特征就更加显著。

目前广州城市客车的风窗下线基本上以弧线为主。这种造型给人以喜悦的感受,因此应用较广。斜线、不规则曲线在广州城市客车风窗下线中应用较少,因为其造价成本较高,事故后维修难度也较大。

(2)前灯区上下线分析,

前灯区的分割线造型是由车灯的形状和中网保险杠部分组成,构成了前灯区上下线的部分。车灯区上下线主要有直线和弧线两种线形构成,形成不同曲线在前灯区部分的分割。前灯区上下线的变化主要形式。

(3)线路显示

线路显示部分是乘客区分的重要信息来源。设计这一部分时要注意显示的远距离可分辨性,并根据车型的大小规格达到我国公交车辆的显示区长宽尺寸要求。在造型方面要注重前围左右上角部与车顶、侧面的过渡处理。线路显示系统由传统的指示改为电子路牌后,乘客很远可以看到线路显示,方便乘客,但电子路牌容易老化、损坏,造成线路显示不能识别。使用电子路牌城市客车在没有发动时,在始发站不能辨别线路造成延误,电子路牌系统将来有待改进。

从广州各个时期的城市客车来看,其线路显示部分从只在车顶显示“线路名”到在车顶显示“始发站”、“线路名”、“终点站”,再发展到车顶既显示“始发站”、“线路名”、“终点站”,车身侧围也显示各个“站点名”,现在“始发站”、“线路名”、“终点站”的显示又从车顶位置改为前围玻璃窗内,线路显示系统也由传统的指示改为电子路牌。近来广州出现了各个“站点名”的线路显示从车身侧围位置变化到前围下部位置的城市客车,这样有利于乘客看清来车的行车路线,方便选择所乘车辆。

广州城市客车线路显示部分的形状也有变化。起初在车顶位置,是凸显出来的,后来在车顶位置与车顶是半融合状态,最后是完全融合状态,最后则从车顶位置改到前围玻璃窗内。由此看出,广州城市客车的线路显示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方便乘客出行。

2.3.2 后围

后围的设计与前围有许多相似之处,应与前围的风格保持一致。在功能上后围对视野的要求不高。后围的风窗上下线和车身装饰条的设计限制较少,设计变化较大,因而造型变化多,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城市客车为后置发动机车型,则必须有发动机舱通风的设计,以保证发动机机舱的有效散热。

2.3.3 侧围

城市客车的侧面主要有侧窗、车门、侧围板组成。当今城市客车侧面的曲面形状总体上是比较简洁平滑的,主要靠各部分的分界线来实现总体的分割和比例的协调。由于我国车辆右侧通行的原因,所以上下车门、线路显示牌装置等均设计在右侧面,所以比左侧围的设计更为复杂一些。在布置这些门、窗、围板及其分块的时候要注意总体的协调性。由于这些部件的矩形特征,使侧围成为直线集中的部位,这些部位的少量曲线设计可以给整个侧面带来生动的效果。广州城市客车的玻璃窗形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以前广州的城市客车多为活动式车窗,改革开发前为升降式,由于广州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降雨量多,为了关窗方便,将车窗改为推拉式。由于大量空调城市客车的出现,广州城市客车的车窗变成固定示。

(1)侧窗的特征线分析

对广州城市客车的侧窗上下线进行特征线分析,可以发现其线形规律。广州城市客车的侧窗上线都是直线,没有变化。广州城市客车的侧窗下线线形有以下几种形态:与车头、车尾部分连接的侧窗下线为折线或曲线,中段以直线连接;与车头连接的侧窗下线为折线或曲线,其后部均为直线;与车头连接的侧窗下线为折线或曲线,中段为折线或曲线,而与车尾连接的侧窗下线则为直线带有阶梯的形状;侧窗下线为一条直线。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特征线是构造城市客车形态的关键线,局部特征线通常是各种线形的组合,它使城市客车的外形既具有整体统一性,又具有特点。城市客车局部特征线使用曲线,会使城市客车外形不显得单调呆板;但曲线过多,会造成直线与曲线的均势,得不到统一的效果。城市客车局部特征线采用折线,通过线条在方向上的变化可以产生明显的节奏感。而线形问的连续圆滑过渡可以产生流畅活泼的动感效果。

3 广州城市客车的设计分析

就城市客车的形态设计而言,其难度是否能有更为新颖的创意,在保证形态新颖的前提下是否能与现有的城市客车有很好的统一。针对广州城市客车外形特点,设计方案以传统的方基调为主体结合圆基调线条,突出客车的车内空间利用率高,视野开阔,体现城市客车外形柔中带刚的气质。线条为圆弧形塑造出广州城市客车优雅、亲切、安全的形象。因此,以圆润、活泼、可爱为主题,作了部分风格较为前卫的新造型供参考。设计方案如下:

对城市客车前围来说,在整体外形上可以有几个方面作评价:

曲面及曲线:确定整体造型风格,广州城市客车的外轮廓线目前多以直线为主,近年来,大曲线、曲面流线形城市客车开始在广州出现。结合圆基调线条,使硬朗直线向曲面及曲线过度,使的城市客车外形给人以饱满、圆润之感,增加客车的亲和力,突出广州城市的文化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篇10

关键词高校景观设计;新思想新设计

一、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第一步就是要对景观定位。要充分了解校园空间的主要服务人群,从而决定如何设置相应的绿化空间。校园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学生和教职员工,景观设计时我们第一个要考虑就是学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做景观的设计时,要满足他们各自的需要,以人为本。

校园的植物选择植物的选择要采用常绿和落叶相结合,要四季有景可观且有季相变化。春季观赏的植物有玉兰、碧桃、春鹃、樱花等;夏季观赏的植物有栾树、紫薇、睡莲等;秋季观赏的植物有银杏、栾树、五角枫等;冬季观赏的植物有腊梅、等。

硬质景观区的植物要整齐、大气、树形饱满、色彩明快。在软质景观区的植物要以群落为主,体现出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营造出舒适的放松的休闲环境。可以给植物做标志牌,写上植物的名称和习性。让这些植物向人们作“自我介绍”。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植物,了解生物的生长过程。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提醒学生,又是一年春来到,要好好珍惜时间。还可选择一些有美好寓意的植物。如选择紫叶李和碧桃,象征“桃李满天下”。选择梅兰竹菊,象征学生有四君子一样的高尚品德。校园绿化忌用松柏类植物,因松柏类常用于陵寝园林。

校园文化的体现形式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校园的文化气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校园景观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地引导作用。文化作为景观的灵魂,是体现景观内涵的重要途径。景观作为文化的载体,向师生传递着一种内在的气质,提升了景观的价值。我们应该创造符合校园精神特征的优美的教学环境和理想的生活家园。只有挖掘出学校的文化底蕴,才可以使校园景观更具魅力。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该挖掘出学校的文化内涵。

二、表现艺术美

在遵循功能的同时也要表现其艺术美,已是表现美感,是造型艺术的美的表现,包含材料美,形式美和内容美三种要素。艺术的素材是呈现题材内容的线、形和色。艺术的形式素材的组织结构,形式的功能传达普遍的美感概念,各部分的素材适当结合成为“有意味的形式”,能引起审美反应。美感法则几位美学家从艺术中所发现的各种形式的基本形式,包括对称均衡、反覆与渐层、调和与对比、比例与节凑、统调与单纯等。艺术的内容是指作者所欲表达的思想内涵、反应浑沌现实,或一派超然洒脱。其题材内容表达作者的审美和对校园景观的理解。

三、新思想新设计

在吸收传统的校园景观的思想,也要学习新的思想新的理念。田园理念,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汇在自己的校园景观设计当中去。新的形式,简约而又富有传统园林的手法。

1.以人为本原则。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景观设计都要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一个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它满足人类户外活动的需要的程度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程度。

2.生态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项建设的不断扩展,使得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退化,滋生城市病。景观规划设计对象不再局限于一定的人群,应上升到景观生态学层次上,这为解决日益尖锐的城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遵循生态的原则,注重环境容量,保护环境敏感区,加强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促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增加绿化空间。

3.尊重历史、地域、文脉的原则。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应结合城市的历史性和地域性,突出自身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特色,切不可对其他城市的景观设计照搬照抄,应保持自己的城市风格,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基础。

4.整体性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要要符合城市的基调和整体风格,体现城市形象和个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特征,城市中各景观元都拥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市民也有共同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所以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既要确保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又要保证各景观元的丰富多彩,做到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5.多样性原则。设计时应针对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系统少的特点,增加景观的自然成分,但要注意避免绿地建设中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的状况,保持物种多样性。

6.结合自然的原则。景观设计应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特征,促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7.系统性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时要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在以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为基础的情况下,加强与城市水环境、市容卫生、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在了解了城市生态和地域环境的条件下,符合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做出合理的景观设置。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规划设计,使景观不仅具有一定美学价值,而且符合生态学原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市景观设计、生态绿地空间规划设计和景观敏感区的保护规划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充分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景观生态问题。

校园的生态景观设计要考虑校园风貌与建筑景观的总体规划布局,创造优美的城市生态景观,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要适应城市自然条件,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特征和自然斑块,并加强景观设计与这些元素的联系。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城市的地形地貌,保留场地的起伏或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堆土成山,积水成池,形成局部的自然生态景观。景观设计还应结合城市规划,加强对主要特殊点、主要道路和街道、中心广场和步行林荫道等处的景观控制,使建筑物的轮廓、色彩和绿化、小品等要素更符合审美和生态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裘鸣菲.撷校园文化创环境特色--华中农业大学绿地规划[J].中国园林,2000(2):60-75.

[2]朱育嵩.新世纪校园规划实践与思考[D].清华大学,2004.

[3]千茜.关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创作思考・景观十年[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周妍.浅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J].工程与建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