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的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3:37

古典园林的特色篇1

关键词:园林建筑;命名;文化内涵;诗画意境

园林是以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这四个要素加以协调产生的具有实用和观赏意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将自然的水体和植物与人工堆叠的半自然属性的假山以及人工建造的建筑巧妙的进行搭配,使它们融为一体而又各具特色。

园林建筑的命名之所以独具特色,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具有一种文化内涵。比如有些名字出自诗词之中,则使建筑带有诗画气息,显得更加宁静致远;有的则强调了周围景物,将人们的视线自然巧妙地引向配置在建筑周围的植物,手法显得更为高深;有的则是以观看的特定景观来命名,表现建筑的作用;有的则更加独到,看似以建筑本身的外形来命名,实则是用来暗讽一些事实,显得更加发人深省。若要用一句话表达建筑与其名字的关系,那就是建筑是实体,而名字则是灵魂,只有被赋予灵魂,建筑才更加有意义。本文主要讲述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的命名特色以及对当今园林造园的启迪。

中国古典园林因其造园者以及园主人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因此以诗句命名的建筑数量很多。它不仅可以赋予建筑诗画意境,还可以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怀。就如我国四大名亭中的陶然亭(现位于陶然亭公园内),其名取自白居易“更待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诗句。在当时这座小亭颇受人们喜爱。从诗句中不难看出,陶然亭是文人墨客饮酒会友,谈诗作赋的地方,被誉为“周候藉卉之地,右军修禊之所”并受到来自全国各地文人的青睐。再比如四大名亭中的爱晚亭,(现位于清风峡中),其名原为红叶亭,后改为爱晚亭。亭名出自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亭子为重檐,翘脚高起,四周遍植红枫。使峡中的这个建筑与诗中景色融为一体,又巧妙地将诗中的景色还原到了现实中。虚虚实实,让人们在驻足观赏中身临其境地融入到杜牧美妙的诗句中。濯缨水阁与沧浪亭皆出自屈原的《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其意为"江水清澈,我用来清洗我帽子上的红缨,江水混浊,我用来洗我的双脚。”以江水来比喻朝廷,当朝廷清廉,我就做官。当朝廷混沌,我就回家种田。这两个建筑正是为了表达园主的这种情怀才被取名为濯缨水阁和沧浪亭的。以诗句来命名的建筑还有揖峰指柏轩,镜桥,四美轩,仰止亭和翠玲珑等,数不胜数。这些建筑与诗画气息相融相通,让人回味无穷。

以周围景物命名的建筑更加突出其周围景物的美,起到点景和呼应的作用。如拙政园中的荷风四面亭,从亭名中可以看出该亭是赏荷的,又与亭中"四面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的对联相呼应,在水面上十分应景。以所观之景来命名建筑的例子也很多。如网师园中的月到风来亭,它所观看的即为夜晚的月亮,以中秋时的满月为最佳。中秋佳节,在亭中伴着清爽的秋风欣赏月景,另人向往。颐和园中的夕佳楼,一听便知道是欣赏夕阳美景的,其名夕佳二字还取自"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想必这园中的夕阳美景可在这夕佳楼上尽赏无余,只是乾隆皇帝无福欣赏罢了。

最特别的一类就是具有暗喻的建筑了。拙政园中的舫式建筑香洲,表面上表达出园主归隐山林田园之中的隐逸之情,但却也暗喻了园主人自己在官场失意后,希望为官时道路通顺,“不翻船"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古莲花池中的莲叶托桃亭,暗指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连夜逃到保定这一历史事件,“莲叶托桃”暗指的就是“连夜脱逃”以此来讽刺慈禧与光绪的狼狈逃离之态。

结束语: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的命名可谓是各有不同,博大精深。其命名也寄托了园主和造园者的思想内涵,使得建筑不单单只是建筑,丰富了建筑的文化内涵,也使我们深受启发。因此古典园林中建筑的命名也启示了当今在造园过程中要注意赋予建筑更深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吴靖宇,拙政园[m]南京工业院出版社1988

古典园林的特色篇2

关键词:园林铺装古典美;园林铺装现代美,比较以及应用现代美运用到真实的生活中。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Chinesegardenshopofclassicalbeauty

andmodernbeauty

abstract:throughtheclassicalandmodernbeautyofChinesegardenshopisintroduced,theanalysisofthefeaturesofChineseclassicalandmoderngardenshop,hopesomeenlightenmenttotoday'sgardenshop.analysisandbycombiningwithexamples,thegardenofclassicalbeautyandmodernbeautyshopisusedinreallife.

Keywords:thebotanicalgardenshopisclassicbeauty;Gardenshopismodernbeauty,comparisonandapplication

园林铺装是指在园林应用中以硬质材料对地面进行覆盖,形成一个坚固的地表层,既可以防止尘土飞扬,又可以承载车辆通行、人流聚集的场所,又能起到组织交通、引导游览、划分空间、构成园景、聚集人流等作用的硬质地面[1]。古典园林铺装通过各种纹样图案精心雕刻来营造一种“寓情于景”的环境氛围,注重生态性的表达,同时也具有地域性的表现。现代的园林铺装的景观设计虽然不及古典园林铺装的古典美但是更加注重人性化,科学化,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的现代美进行古典与现代的研究分析可以使得园林铺装的古典元素与现代科技更好更和谐的结合,继承和发扬古典美的同时可以保持和延伸现代所特有的的园林铺装的美。

1中国园林铺装的历史与发展

我国园林起源于“苑囤”。古代最早出现“囿”是部族首领们狩猎的地方。我国考古发现,我国的园路铺地不管是在结构还是在纹样,都是丰富多彩的。《园冶》铺地篇中所提及的地面铺装材料有乱石、鹅子石(鹅卵石)、瓦片、石板、青版石、诸砖等。运用素平、压地隐起的雕刻手法,其铺装形式有长方形、菱形、梯形等形状,还有多宝格上陈设古玩字画等博古图,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体现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2]。

如今的园林铺装迎合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要求其铺装材料更坚固更耐压更耐磨,主要以混凝土、沥青、橡胶等高科技材料在继承古典美得同时更深刻体现了现代的技术与科技美。

2中国园林铺装的古典美得特色分析

2.1注重意境营造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寓情于景”意境的营造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是中国园林最本质的一个特征[3]。例如个园入口处的“冰裂式纹样”营造出了一幅“春景”的意境,徜徉其中一股初春笋发、冰雪融化的气息飘入人心。还有就是浙江杭州三潭映月的一段园路的铺装,以棕色卵石为底色,以橘黄、黑2色卵石镶边,中间用彩色卵石组成花纹,营造出一种古朴而而不缺乏阳光充满活力的暖色意境。

2.2装饰性较强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善于根据园景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纹样、质感、尺度、色彩来铺装。路面或自然、或古朴、或活泼、或粗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装饰形式大体分为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字体图案、混合图案。这些装饰图案都有各自的寓意,比如拙政园的海棠春坞,地面的海棠图象征文人的高雅品格;还有留园的蟾蜍和凤纹图象征着长寿寄寓了园主人希望长寿的表达。

2.3注重生态性

中国古典园林铺地注重生态性,首先体现在“因地施材”。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则常常会根据特定的环境条件、使用功能等选取最合适的材料。中国古典园林铺地注重生态性其次体现在美观与功能并重。《园冶》中就有“鹅子石,宜铺于不常走处”的论述[4]。而在南方园林中普遍使用的花街铺地与卵石铺地,不仅美观富有情趣,而且透水性好,非常适合南方多雨的气候条件。中国古典园林铺装的生态性还体现在材料本身的天然性和废物利用方面。

2.4地域性较强

按照性质来分可以分成北方皇家园林铺装,例如颐和园,圆明园;江南园林铺装私家园林主要是苏、扬、沪、宁、杭;岭南园林比江南园林更公共开放的私家园林主要是广州、福建、台湾。北方园林建筑富丽堂皇,风格粗犷,所以北方园林铺地多呈现大气、粗犷的风格,如汉白玉、青石和北太湖石等。岭南园林由于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兼容并蓄的特点。

3中国园林铺装的现代美的特色分析

3.1注重科学性

现代园林铺装在继承和发扬古典园林铺装的基础上有了切合当代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新的现代美。例如在城市公园,风景区利用天然的碎石、砂砾、木屑等材料其透水性超过了硬质材料而且更加经济和环保。

3.2更加重视生态性

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大面积铺装广场的盛行,导致城市绿地急剧减少,所以园林铺装更加注重生态性。生态透水环保型铺装材料日益增多,包括透水性沥青铺装、透水性混凝土铺装、透水性地砖。可以保护地下水资源,改善周围生物生长环境,调节温度改变小气候环境。如公园采用透水沥青、透水性草皮路面的铺装,材料的价格低廉而且对环境的破坏少。现代园路采用的嵌草铺装构成不同的图纹,而且与周围的环境的协调系数较高,可以满足路面对当代人流和车流压力的要求。

3.3注重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园林铺装设计并不仅仅是其单一的设计技术,可以和其他相关技术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还有高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也可以同样运用到园林铺装中去。例如济南泉城广场,其铺装利用多种广场砖、花岗岩、水洗石、砂砾等形成不同的图案起到视觉的色彩美和构形美,在中间设置了喷泉与周围的铺装形成了和谐的情境。

3.4强调人性化

对于园林铺装而言,满足安全、易行的基本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行走的舒适性和心理的愉悦感是对园林铺装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现代的铺装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表达,从色彩、质感、尺度形式等方面表现的面面俱到。根据场地的环境选择相应的符合人心理的色彩,例如游乐园是孩子的玩耍的地方就相应选择代表安全的绿色和海洋天空的暖色。还有济南燕山立交桥下的园路铺装主要是过路人和附近居民就科学采用了中间青石板使用过路人加以鹅卵石镶嵌两边适合居民锻炼身体。这也是园林铺装人性化的一种很贴切的体现。

4园林铺装存在的问题

现在园林铺装在园林的整体设计中往往处于无足轻重的位置,大多的铺装都只是迎合了它所在地方的功能性,从而忽略了它具有创造艺术性的功能。此外铺装的工艺技术方面也是存在粗糙,工艺细节大意处理的现象。随着科技和技术的发展园林铺装的设计以及工艺日益受到重视,所以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园林铺装的古典美,延伸和拓展园林铺装的现代美。

5结束语

园林铺装是园林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不管是古典美还是现代美都是在展现铺装的特有功能,都在为园林营造空间整体形象服务。本文对中国园林铺装的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特色分析让我们对中国的园林铺装有了比较清晰和全面的了解,我们在园林铺装设计的时候可以将古典美和现代美加以利用和柔和。我们在继承和发扬园林铺装古典美得同时更应该延伸和发展铺装的现代所特有的美。

参考文献

[1]廖振军,张海平(工学/工程建筑http:///).浅谈园林铺装的艺术表现[J].山西建筑,2004,30(23):234-235.

[2]谌莉.园林铺装艺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150.

古典园林的特色篇3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古典园林怎样在继承、发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值得深思。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挑战;继承;发扬;创新

1.中国古典园林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五王时期就有建宫苑的活动,她的形成主要受统治阶级的思想及佛道、绘画、诗词的艺术影响,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争夺激烈,国家呈分裂状态,加之道、佛盛行的影响,产生了玄学,这时的士大夫,或人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导致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治园特点也多为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1.1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1.1.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1.1.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不拘泥于庭院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

1.1.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局部交错,以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

1.1.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1.1.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

2、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

在我国古代不论是皇家苑囿或私人园林多以自己欣赏和生活,且极反映出主人的意识和价值取向,或炫耀气势惟我独尊,或夸耀显贵光宗耀祖,或避世取幽修身养性。这些园林的设计修建思想无一不是当时统治阶层的思想反映。这也进一步巩固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的古典园林腾达于这一时期而无法飞跃。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况。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中国的造园师在海外建造中国古典园林的想象,近30年来不断得到发展。

中国的古典园林犹如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2.1我们在国外进行造园活动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2.1.1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名义参加国际园艺或博览会建园;

2.1.2中外友好省、州(县)、友好城市之间互赠建园;

2.1.3承接国外政府、社会团体或私人建园等;

中国的古典园林走向世界是我国的园林设计师和技术工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宣传、介绍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增进中外园林界和人民之间友谊、促进我国园林事业发展作出宝贵贡献,不仅有很好的设计效益,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思考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海外的一些优秀作品,不是模仿国内哪一风景名胜,就是各景点的精美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希望外国人能通过一个园就能够吸收并理解中国的园林。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

中国古典园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后世无法超越的程度,但是我们可以把握古典园林的精髓,在现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材料和技术,再造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的辉煌。

日本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演变出具有他们特色的枯山水园林,他们的枯山水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发展得很好。中国也应该有进军世界的新的改革方针去应对世界。日本“禅”的思想领导着他们的园林,我相信,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样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魂”的景观。

4、中国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应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

我们应该把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时代的变化推动园林建设全球化,这不仅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的要求,而在实施园林建设的全球化时,我们首先要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国外建设园林不能简单的抄袭或者迁移,而是在新的条件下创作,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又要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例如:

4.1公园建设

在公园建设方面,我们在强调民族特色、地域异性的同时,适度地融入异域民族风情,积极应用多学科成果,必能将公园建设成具有感染力、创造力、风格鲜明的''''现代的中国古典园林”。

4.2城市园林规划

在城市园林规划方面,应整体综合考虑,建立必要的框架,掌握延伸的角度与层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空间,而摒弃中国古典园林的单一成体,就无法研讨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与文化,其园林生命、园林生态、园林文化就不能永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在园林建设中既考虑继承传统,又考虑有所创新。既考虑中国文化,又考虑世界发展,积极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保留中国古典园林的人伦空间和“天人合一”精神,克服她老的功能缺陷和过分封闭的文化负面效应,使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艺术,更好地将中国园林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5、中国古典园林在国内的发展

在国内,古典园林同样也是一切造景设计的基础。近些年来,在它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多个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如:园林设计、环境设计、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等,这些学科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其所共同追求的“普遍和谐”的传统观念都是一样的。古典园林中“天道与人性和谐”的一贯思想指引着他们将自然山水比德、仁智、“道发自然”为探求规律,遵循“反璞归真”、“朴素自然”为审美标准,以自然而然的大自然才是真、善、美的。

5.1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5.1.1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需要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地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的文化特征,这样才能设计出“土生土长”的风景园林作品。

5.2中国古典园林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需把握两点

5.2.1开拓思路,拓展中国园林的设计领域

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现代设计师更要开拓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5.2.2融会贯通,探索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

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古典园林的特色篇4

关键词:极简主义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融合

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历史带给我们丰富的艺术宝藏,在园林艺术上也拥有独特的、神奇的古典之美。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上更是在与世界逐渐融合。而具有独特中国韵味的古典园林,也随着国外流行理念的冲击,逐渐失去了中国原有的特点。西方设计席卷中国,往往使部分人们盲目追崇,而忽视了其在中国发展的不适应性,而只追求形式的创新,却不注重内容的和实际应用性,也极易导致结果与预期的不符合,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损失,甚至更多的问题。很多园林景观设计者喜欢模仿国外极简主义园林大师级人物的设计特点,将其设计的精髓点盲目的、牵强的放入到自己的设计中,而忽视了实际的实用性,这样的生搬硬套,也往往造成其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最终结果。因此,极简主义园林设计若想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落地开花,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实际,结合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实现真实的本土化发展,而不是表面上的、浮华的中国化。中国的历史造就了中国的百年文明,中国园林的古典之美同样震撼着世界人民,为世界各地带去中国特色的独特风景,因此,若能将国外的极简主义园林的精华特色与中国古典的园林艺术相融合,打造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特色极简主义园林,必然能创造出新的园林景观风向标。这种中国式的极简主义园林,不但是对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承,更是在传承下的发展,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的时代相结合,既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人对审美的需求,从而打造出适合中国的新式园林景观。

一、极简主义园林的主要特点

极简主义园林将园林当作一种艺术品来对待,极其重视园林的整体性,并通过整体构图对全局进行的布局,实现色彩、形式等发面的整体统一。另外,极简主义园林也正如其名字一样,善于将天然素材通过规整而做出规则化的表达,通过单一因素的重复,形成整体的震撼效果,产生让人惊叹的目的。并且随着空间概念的流行,极简主义设计师们也在不断的改善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独特的空间整合设计,打造出非比寻求的园林效果。

二、我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点

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并且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底蕴,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正是深受了文化传统的熏陶,既有独特的魅力。并且,我国古典园林十分重视天人合一思想,追求虚实结合的设计理念,实现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设计风格。因此,我国古典园林大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追求自然和谐的布局理念,我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山水,其各元素的设计都在极力追求着天然的韵味,使得置身其中仿佛有回归自然之感。其次是对于曲线的运用,中国园林具有含蓄之美,往往将各条路线回廊都设计成曲线行驶,从而增加层次感,让人产生柔和不生硬的空间体验。

三、极简主义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融入

极简主义园林主张直接,中国古典园林主推含蓄,看似完全不同,实则一脉相承,只要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不难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一)从古典园林的形成特点中寻找结合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孔孟之道现也已在世界范围能形成了新的学习热潮。而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往往也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神,每一时代的园林特色也充分体现其所处时代人们对精神物质文明的追求方向。而中国特色极简主义园林的发展,也可以在规划设计上融入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并将其化繁为简的体现出来。注重现代人对园林的实用性需求,采用石阶、水、树木、草地等对园林进行规划,并在总体上对其布局进行掌控,体现出中国味道的极简主义园林设计。并且,注重诗情画意的空间处理。写意山水画中所表现出来的园林之美影响着古典园林设计者对空间和意境的追求,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的极简主义园林也是从绘画中应运而生的。所以,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将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如在整体表达中体现疏密有致,形散魂不散的表达方法,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极简主义园林。

(二)从古典园林自身挖掘结合点

中国的园林特色提倡通过有限的空间对寂静进行无限的表达,犹如一叶知秋的表达出园林设计者的设计理念。通过诗画、题词与植物搭配将园林的已经表现出来。注重细节处理,可从小处看出无限禅意。而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可与极简主义园林相结合,利用特殊的造景手法,表现出无限深远的意义空间。将园林要素提炼,并进行艺术化表达,形成理想的,让人眼亮的震撼效果。通过对色彩和线条的把握,选取具有文化意蕴的植物等对园林进行装点,从而在极简主义园林中体现中国古典韵味。并且,中国的古典园林中每一丛花,每一处水都可透露出匠人的别出心裁,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极简主义园林结合中国特色就要着重细节的处理,体现出每一处的立意深远,达到烘托整体意境的目的。

结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带给我们丰富的艺术宝藏,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不断的发现、传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不应该只是一种文化上的遗产,其在艺术上也拥有独特的、神奇的古典之美,更应该被我们发扬光大,随着国外流行理念的冲击,我国的传统园林特色正逐渐失去其特色,通过古典园林与极简主义园林的有机融合,使其更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设计只是表面浮夸的运用古典传统文化,这些设计看上去古典但是却没有深层次的精神支撑,很容易造成画蛇添足的感觉。这不光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也不能满足人们的切实生活需要,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只有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与现代极简主义园林进行结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成符合时代标志又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园林,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的文化更好的发展,传递出去,使世界了解中国,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使中国的园林发展走上崭新的高度。中国的历史造就了中国的百年文明,中国的古典文化之美同样震撼着世界人民,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义务将中国的文化思想传承下去,而将极简主义园林的精华特色与中国古典的园林艺术相融合,必然能创造出新的园林景观风向标。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的时代相结合,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内涵的传递,和现代人对审美的需求和生活诉求的满足,从而打造出适合中国式的新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陈崇贤,夏宇,孟洋.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几何形语言――解读勒诺特尔、丹・克雷、彼得・沃克的设计语言[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09).

[2]楚芳芳.中式园林景观意境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2,(02).

[3]林飒生,山口阳平,郭靖.传统庭院中的新式沟通[J].城市环境设计.2012,(10).

[4]谭静,王军.中式园林景观的意境与现代景观园林融合的探讨[J].中外建筑.2010,(11).

古典园林的特色篇5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园林铺装;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他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它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英,显示出华夏民族的“灵气”。它以起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被学界公认为风景园林的渊源。

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而言。它、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成长,比起同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一、古代园林铺地材质及类型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园林铺装材料有条石、卵石、石板、湖石、石片、方砖、碎石片、碎瓷片、瓦片、缸片等。常见的古典园林铺地类型有雕砖铺地、卵石铺地、方砖条石铺地、花街铺地和嵌草铺地等。中国古代园林铺地材料往往就地取材,随手可得。材料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具有自然的纹理、粗糙的表面、不规则的形状,能充分发挥出自然素材固有的天然美,很好的体现出古典园林景观整体空间的自然协调,而铺装图案与设计则体现了人工与自然高度结合。

二、中国古典园林铺地图案纹样设计

园林铺地式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成分,他完美的体现出了人类的俩大功能,所以,一般我们所见的园林中,纹路及样式较为复杂的铺装,都是通过借用铺装,来表达人类的感情而已。他是设计者的一个实体的象征符号,也是传递其创作思想的一种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铺地纹样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对宗教或礼仪、仪式的需要和观念的表达、对吉祥的象征和市井文化的体现等。

现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可以选用的铺装材料十分多,如马赛克、人造文化石、压印混凝土、水刷石、机剥板、金属、玻璃等,铺地纹样也随之丰富多样,整体构图不断创新。但在施工的过程中,铺装不认真,使整个工程看起来十分的低质,缺少了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的细致精美,显示不出任何的意蕴。很多景观,都是只能远远的观看,若你身处其中,感受不到文化内涵。由此可见,古典园林铺装纹样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很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中国古典园林景观铺装设计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铺装往往精雕细刻,具有各式各样精美的图案,可谓是巧夺天工。然而,现在我们常见的一些景观铺装设计往往富于时尚感,最求快速和便捷,不能体现其景观特色和文化,经不起细琢。现代材料日新月异,诸如马赛克、压印混凝土、人造文化石、玻璃等各式各样的铺装材料不断的创新,然而,在设计上却并没有达到相应的进步,铺装设计看起来相对粗糙,少了一份精致。因此,现代的园林景观铺装设计,应该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景观铺装设计的特点,吸取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优点,优化现代园林景观铺装设计的形式,将材料的特性发挥到极致。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园林景观铺装,要体现设计与材料的和谐统一。在地面铺装材料上,通过自然的纹理、不规则的形状和粗糙的表面反映材料的天然美,在园林设计中,要保留这些材质的天然的纹理和形状,并加以雕琢,体现人工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在如今,我们拥有各种高科技和新材料,我们可以既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和材料模仿自然,创造朴实无华的景观,也可以通过材料本身的高科技属性,创造新颖时尚的新景观。

、因地施材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讲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比如说在厅堂或大门入口等比较正式的场合,要选用平铺方砖、青石板或石雕铺地,烘托厅堂壮观、高雅的气氛效果。花园的游步道上,铺装一些卵石、碎石片,体现出零乱而清新的自然野趣。在深深的庭院和幽巷之中,使用青砖来铺道,显得庭院的环境愈加清幽复古、庄重沉稳。所以,选择不同的材质铺砌地面会带来不同的纹理和气氛效果,在现代的景观铺装设计中,不能一味强调时尚高贵的石材,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使用不同的材质,达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

、意境营造

中国古人非常讲究意境的营造,习惯借景寄情或寓情于景。园林景观的意境营造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同样在我国古典园林的铺装设计中,也讲究“言必有意,意必吉祥”。在古典园林中,人们通过铺地来渲染环境、烘托气氛,使游览者在欣赏景观的时候,能够把自身的情感更好地融于欣赏的景物之中,从而获得一种美感,形成一种心灵的愉悦。如沧浪亭入口庭院内的铺地上,有五只蝙蝠围着一个寿字的图案,是五福捧寿的美好寓意。

、效法自然

古典园林讲求因地制宜、因地施材,景观的铺装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并且符合生态发展,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如青砖、卵石等材料与植物的互称效果也非常好。在南方的古典园林设计中,人们就常常用花街铺地与卵石铺地,这样的铺地材料具有很好的透水性,适合南方降雨量多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吸水、排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

、艺术装饰

中国古典园林铺装,通常根据景观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形式,从纹样、质感、色彩和尺寸等细节来雕琢,因此,装饰性很强。铺装图案也极其丰富,有几何图案、字体图案、混合图案、植物图案和动物图案等等,像莲、海棠、鱼、凤、寿字、福字等纹样,图案精美、寓意美好。借用古典园林中很多既简单又精美的图案,在铺装设计中加以变化,可以让铺装设计更富有艺术感。

四、中国古典园林铺装的特色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景观设计的发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铺装设计有了两大分歧,一方面是讲究实用性,注重铺装的质感、质地以及行走功能,往往忽略了其装饰效果和文化承载力。另一方面随着设计专业中艺术设计的加强,有时又把铺装设计装饰过头,让人产生喧宾夺主的感觉。

随着景观设计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现代园林的景观铺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园林的景观铺装设计要体现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和向往,因此,现代的园林铺装设计要如何继承古典园林铺装的优点,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变得尤为紧迫。虽然很难,但仍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如深圳万科第五园,就其铺装设计来看,将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石材的自然结合,既体现了景观铺装的设计装饰性和文化韵味,又有与时俱进的现代时尚感。

五、古典园林铺装色彩的分析和继承

在园林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园林美学的追求不知停留在好看的基础上,跟多的追求是植物颜色的搭配,同时对其功能和搭配也提出种种新的要求。因为植物色调的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相同,比如冷色调的园林材料给人感觉或清爽明朗、或庄严肃穆、或恬静舒适。在不同的园林背景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意境。植物色彩给人的感觉不仅是视觉上的影响力,同时给人一种心灵的感触。冷色系的园林材料在我国沿用已久,影响深重,很多冷色调材料的应用能在现代园林中很好的继承下来并开创更多的表达形式。正因为冷色系色彩所具有的独特性深受现代人喜欢,并能很好地表达现代人的意念和精神追求,冷色调园林材料的研究应用必然会在园林造景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衍生出越来越多的表达形式,为园林景观造景手法的更新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总而言之,日本景观设计师都田彻曾指出.“地面在一个城市中可以成为国家文化特殊象征符号”我国古典园林铺地以其独特的艺术观和表现手法,呈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完全可以成为我国文化特殊象征符号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园林工程的发展中,所用材料与施工技术必然会更新,这对所有的园林设计者是一个考验,他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是只对于传统工程的继承,而且也要与时俱进,对所用材料及铺装技术都是最新的技术。在设计的过程中会,结合地理、人文、行为心理、生态科学等层面挖掘铺装景观设计的内涵,建设处符合当地文化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罗瑜斌,刘管平.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J].风景园林,2006,01:21

古典园林的特色篇6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挑战;继承;发扬;创新

1.中国古典园林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五王时期就有建宫苑的活动,她的形成主要受统治阶级的思想及佛道、绘画、诗词的艺术影响,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争夺激烈,国家呈分裂状态,加之道、佛盛行的影响,产生了玄学,这时的士大夫,或人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导致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治园特点也多为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1.1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1.1.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1.1.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不拘泥于庭院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

1.1.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局部交错,以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

1.1.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1.1.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

2、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

在我国古代不论是皇家苑囿或私人园林多以自己欣赏和生活,且极反映出主人的意识和价值取向,或炫耀气势惟我独尊,或夸耀显贵光宗耀祖,或避世取幽修身养性。这些园林的设计修建思想无一不是当时统治阶层的思想反映。这也进一步巩固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的古典园林腾达于这一时期而无法飞跃。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况。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中国的造园师在海外建造中国古典园林的想象,近30年来不断得到发展。

中国的古典园林犹如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2.1我们在国外进行造园活动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2.1.1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名义参加国际园艺或博览会建园;

2.1.2中外友好省、州(县)、友好城市之间互赠建园;

2.1.3承接国外政府、社会团体或私人建园等;

中国的古典园林走向世界是我国的园林设计师和技术工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宣传、介绍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增进中外园林界和人民之间友谊、促进我国园林事业发展作出宝贵贡献,不仅有很好的设计效益,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思考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海外的一些优秀作品,不是模仿国内哪一风景名胜,就是各景点的精美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希望外国人能通过一个园就能够吸收并理解中国的园林。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

中国古典园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后世无法超越的程度,但是我们可以把握古典园林的精髓,在现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材料和技术,再造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的辉煌。

日本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演变出具有他们特色的枯山水园林,他们的枯山水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发展得很好。中国也应该有进军世界的新的改革方针去应对世界。日本“禅”的思想领导着他们的园林,我相信,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样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魂”的景观。

4、中国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应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

我们应该把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时代的变化推动园林建设全球化,这不仅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的要求,而在实施园林建设的全球化时,我们首先要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国外建设园林不能简单的抄袭或者迁移,而是在新的条件下创作,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又要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例如:

4.1公园建设

在公园建设方面,我们在强调民族特色、地域异性的同时,适度地融入异域民族风情,积极应用多学科成果,必能将公园建设成具有感染力、创造力、风格鲜明的''''现代的中国古典园林”。

4.2城市园林规划

在城市园林规划方面,应整体综合考虑,建立必要的框架,掌握延伸的角度与层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空间,而摒弃中国古典园林的单一成体,就无法研讨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与文化,其园林生命、园林生态、园林文化就不能永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在园林建设中既考虑继承传统,又考虑有所创新。既考虑中国文化,又考虑世界发展,积极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保留中国古典园林的人伦空间和“天人合一”精神,克服她老的功能缺陷和过分封闭的文化负面效应,使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艺术,更好地将中国园林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5、中国古典园林在国内的发展

在国内,古典园林同样也是一切造景设计的基础。近些年来,在它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多个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如:园林设计、环境设计、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等,这些学科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其所共同追求的“普遍和谐”的传统观念都是一样的。古典园林中“天道与人性和谐”的一贯思想指引着他们将自然山水比德、仁智、“道发自然”为探求规律,遵循“反璞归真”、“朴素自然”为审美标准,以自然而然的大自然才是真、善、美的。

5.1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5.1.1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需要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地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的文化特征,这样才能设计出“土生土长”的风景园林作品。

5.2中国古典园林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需把握两点

5.2.1开拓思路,拓展中国园林的设计领域

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现代设计师更要开拓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5.2.2融会贯通,探索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

古典园林的特色篇7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202-02

一个园林可以没有小桥流水,可以没有建筑雕塑,但却不能没有植物。植物是园林的灵魂,有了植物,园林才有了生机,有了春夏秋冬,有了鸟语花香。而植物配置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然而,在现代的园林绿地中,植物配置却有着不同时代带来的独特风格和特征。比较两个时代植物配置的不同特色,对于探索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1]。

一、植物的布置

古典园林被称为“写意山水园”,而且古典园林多为私家园林,所以,植物配置必然以不整形、不对称、不成排成行的自然布置为基本形式,力求形成自然山林景观。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讲究“师法自然”,不只是反映大自然的风光美景,还是园主抒发感情、倾诉理想的寄托。也就是说,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不仅有营造景观,具有写景的功能,而且还有创造园林意境,具有写意的功能[2]。

现代园林在经过了几千年的中西方文化积淀下,植物布置已有了多样化,而不在局限于“师法自然”。现代园林类型很多,有私家花园,公共绿地,城市广场,森林公园。不同类型的园林中植物的布置必不相同。有古典园林力求体现的“虽未人造,宛自天开”的布置,也有融合西方园林文化,磅礴大气的组合图案式布置,更有完全天然不加修饰的森林自然式布置等。

二、植物的选择

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植,在空间分隔较小的情况下,往往采用适于近距离观赏的园林植物,并讲究花木的色、香、姿和古、奇、雅。植物种类的选择则以传统的乡土树种为主,具有季节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色,往往根据园主的爱好,并受封建意识和人格化、意境化的影响。如以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腊梅的傲雪、芍药的尊贵、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来表现刚直、高洁、雅逸、潇洒的精神品格,借以来抒发园主的高尚情怀,而对植物的生态习性较少加以考虑。而且古典园林中的植物种类偏少,重复率较高。我国拥有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其中木本植物8000多种,而古典园林中尤其是江南私家园林,其种类不超过200种,仅占2.5%。

现代园林设计在植物选择上,由于在植物功能上的拓宽和生态、防护、生产功能的增加,对植物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再拘泥于少数具有观赏寓意、诗情画意的植物,开始注重植物配置的生物多样性原则和乡土性原则。并且更多的考虑植物的实际应用功能,如在医院周围以种植卫生防护和噪音隔离的树种为主,在城市绿地以种植美化环境、休憩避荫的树种为主。在植物种类上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越来越重视品种多样性,充分利用大自然丰富的植物品种,不同的植物品种甚至在不同的生长周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表现,如绿色就有淡绿、粉绿、浓绿、墨绿之分,红色更是粉红、玫红、橘红、紫红、深红等不胜枚举[3]。

三、植物的意境

古典园林中,植物不仅有其自身物理属性的美学意义,更具有精神层面的美学意义。植物的物理属性美:色彩美、姿态美、香味美、声响美和光影美分别满足了人们在视觉、听觉、嗅觉这个三个方面的心理需要。例如杭州十景的“柳浪闻莺”、“曲院风荷”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的主题而命名的。此外,雪、雨、阴、晴等气候的变化,春、夏、秋、冬等时节的变化,往往都借助植物为传递信息的媒介,让人感受出不同的空间意境。拙政园中的听雨轩,就是借雨打芭蕉而产生的声响效果来渲染雨景的氛围。“花气袭人知骤暖”表明植物的生长、盛开或凋谢会因时节的变化而更迭,从而让人们从嗅觉上感知季节的变化。拙政园的“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等景点无疑是借助桂花、梅花、荷花的香气袭人而得名。

现代园林很好的继承了古典园林流传下来的造园意境,不但在艺术内涵上有所创新,而且结合时代特色让植物既可赏又可用。如现代社会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使得人们意识到植物具有基本的美化和观赏功能,而且还看到了它的环境资源价值,如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等作用。植物配置形成的人工自然植物群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并为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因此,尊重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如今植物配置设计的必然准则。在设计中要求设计师以人为本,结合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多学科设计是一大趋势,如芳香保健植物园、森林Spa等[4]。

总之,古典园林中,不论任何一种配置形式,都非常注意树木与群体、周围环境、时令季相、主人情怀等的协调,也即是十分重视意境的形成和特色,这就是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显著不同之处[5]。而现在我们应该把文化修养、文化意识作为造园造景、植物配置的思想基础,将外来文化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加以科学的技术手段,密切配合,发挥特色,营造一种既具有传统风格、又具有发展性的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车生泉.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J].上海园林,2004,(2).

[2]张声平,刘纯青.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4).

[3]赵黎黎.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室内景观中的植物造景[J].艺术与设计,2008,(12).

古典园林的特色篇8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的具体表现

(一)理念上师法自然

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中国人有着强烈的自然崇拜意识,在民族的长期发展中逐步积淀为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文化心理在哲学上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庄子曾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思想已深深渗透到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因而,古典园林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在造园过程中设计师极力模仿自然,以表现和模仿自然山水本色为特色,并将文人雅士的理想追求、思想境界等融入园林设计之中,用自由的方式实现建筑与山水花木的交融,体现生命的勃发自然生机,使园林之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深刻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师法自然”却又不拘泥于自然,人工设计却又不留人工开凿痕迹,充分表现了设计者对自然山水的崇拜之情。在古人看来,自然山水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境界,园林之美不在于它的外在形式和对自然本身的模仿,而在于它体现了“返璞归真”、“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的境界,以及通过感悟自然中蕴藏的道,体现设计者对自然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追求,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具有了独特的艺术追求。

(二)文化上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文化是孕育中国古典园林的沃土,使中国古典园林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生命力。我国拥有大量的、优美动人的诗词歌赋,这些古典艺术被广泛应用于造林中,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书法是一种有民族特色的抽象艺术,运用笔墨可以对汉字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蕴涵着生命力的、鲜活的艺术形象。书法艺术也被广泛应用到园林设计之中,在设计园林时将中国的书法诗词铭刻在园林中,既可以增添园林的诗情画意,又可以起到点景的作用,还可以使观赏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陶冶。“无文景不意,仅景景不情”,诗文书画在造林中具有润饰景色和揭示意境的作用,因而,也成为我国古典园林意境美营造的一种重要元素。

(三)建筑形式上顺其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亭、台、楼、阁、榭等,这些建筑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巧妙布局的,这些建筑融合在自然山水之间,给人以天然生成之感,毫无造作之感,这也表明了中国园林对自然的崇尚。园林中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的美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出无限意境,实现了建筑形式美与山水美的有机结合,创造了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意境美。

(四)君子比德的思想

比德就是寓意于物,从山水花草等自然景物中体会人格美。君子比德思想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理念,也是古典园林意境美的重要表现。君子比德思想可以引导观赏者感悟园林的主题思想和品格,使园林拥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如岁寒三友、四君子等,这些植物都象征着一种品质和性格,造园者抓住了自然形象的诗意特征,使这些自然形象具有了主观色彩,实现了融情于景、以景传情的目的,产生了余言未尽的韵味。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的营构

意境是一个有着浓厚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古老的园林艺术清晰记载着时代的更迭与文化的嬗变。园林中处处蕴藏着诗情画意,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言,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因而,意境营造成了古典园林设计、建造的重要内容。

(一)用多种元素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多从大自然中选取素材,将自然山水、花草树木作为造景的基本元素,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模拟、概括与艺术加工,实现“缩千里江山于方寸,一拳则太华千寻”的目的,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效果。在园林有限的空间内,通过人工造景让人产生广袤自然的意境,领略无限的空间。水体、山石、花木等是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水体是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妩媚而有灵性,常令人陶醉。园林中的山石不仅源于自然,还有着自然山石的形与神,古典园林也常常借助山石来抒怀,如在个园中就用不同的背景陪衬春、夏、秋、冬四种石头,以显示一年四季的景象。花木是古典园林空间环境建构的直接参与者,对园林景点的意境表达有着重要意义。如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周围有许多高大乔木与腊梅,在大雪纷飞的冬季,梅花与瑞雪交相辉映,成为欣赏冬景的绝佳之处。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与周围的山水、植物等相融合,能够形成完美的意境,如拙政园中的香洲就是一座画舫状的建筑物,三面环水,水中长满了荷花,能使人产生一种置身于画的感觉。中国古典园林在追求自然美的同时,赋予自然更多的意境,使园林中的景物充满了象征意义。

(二)在暗示对比中营造意境

古典园林建造时讲究“欲露先藏、欲显故隐”,常用引导、暗示的表现手法,让人们按照游廊、小路、曲桥等顺序欣赏景色,使人产生一种空间纵深感。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都处于城市之中,空间面积较小,常用花墙、曲径、游廊等来扩大园林的虚化空间,产生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当游人循径而去时,会感到空间有曲有直、时放时收,犹如音乐中流动的音符。空间对比也是古典园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如通过大小空间相连来以小衬大。留园的设计就用了空间对比的方法,入口部分空间狭窄、封闭,当走到园林之内就会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此外,对比还表现为情趣对比,如相邻的、不同情趣的院落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三)用情感空间来营造意境

古典园林的特色篇9

关键词:现代园林设计;古典园林;天人合一;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融合了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展现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载体,能够反映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在园林造景中,将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相结合,可以使得园林景观同时具备功能性和审美价值,打造出特色鲜明的现代景观。

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园林建筑,其漫长的演进过程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随着封建王朝的形成、鼎盛,直至朝代的消亡,中国古典园林也在不断演变进化。古典园林主要有4个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中国古典园林与“自然”不谋而合,从自然的基础上进行打磨、修饰,力求创造与自然相一致的园林,体现了其“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思想。自然美与建筑美相融合是指一种达到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境界。我国古典园林大多都将诗中所描述的园林意境融入园林设计中,达到林中有诗的意境。意境的涵蕴中的“意”即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游人不仅可以通过视觉的感受,而且还能通过听觉、嗅觉的感受从而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

2现代园林的特点

现代园林具有2个与古典园林不同的特点:具有普适性。现代园林如公园是人们经常出入的场所,其目的在于服务大众,服务人民。因此,在现代园林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大众的审美观念以及需求。如,公园的盆栽设计以及公厕设计都需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满足大众的审美;与城市建设保持一致,与城市的功能、环境等融为一体。现代园林除了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之外,还要满足城市所需的其它功能,如减少噪音、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降低环境中大气污染物含量、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为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等。

3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古典园林设计应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香消玉殒,反而在不断地打磨和抛光中越发的丰富多彩,向世界展示着我国的艺术水准和我们的古典文化。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条件之下,充分利用园林的所在地及其背景文化,打造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概括来讲,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主要遵循“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设计技巧、“意境创造”的文化内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现代园林设计观也得到了发展,很好地继承了我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思想,将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及技巧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增加现代园林的设计感且有利于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提升中华儿女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增加文化自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符合现代文化的创新。

3.1“天人合一”设计思想的应用

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蕴含着人文历史以及当时的哲学思想,中国历史上奉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将艺术进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细心雕琢、研磨,将自然融合到园林艺术中,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修饰,推崇各项建筑设计充分与自然的有机融合,顺应自然的发展,做到“天人合一”。在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中,应该参考古代相关的设计思想。在实际的施工设计中,若条件允许,可创造小型的实景山或假山,再配合以水流的形式,并加之用散土栽种的自然植物、花香、虫鸣等,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维持自然和人文的自然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平衡。

3.2“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设计技巧的应用

虽然工业经济在近年得到了很好发展,但其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及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使得园林发挥空间大大减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总是在工作以及生活中忙碌,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自然的美缺少时间去欣赏和感受,导致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受到一定束缚。为了让人们能够在城市之中感受到自然带来的美感,“因地制宜”设计技巧在现代园林设计上体现出了非凡的意义,各地区结合自身文化和自然资源特点,确定具体的园林设计方案,为人们提供接触自然的空间场所。将这一技巧运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发挥巨大的作用。还可将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花、草等元素融合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力求打造一个立体且多样的现代园林。

3.3“意境创造”文化内涵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蕴含着我国古代文明,是人类4大古文明之一,是中华儿女乃至人类的骄傲。其体现并彰显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园林设计进行融合,能激发欣赏者的文化传承以及对于我国文明的骄傲和自豪感。通过设计者对这片土地进行情感氛围的营造,充分应用古典园林的激发情感理念,将古诗词中的意境美体现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可以使游客或观赏者身临其境。虽未能在古时代感受文化,但利用园林设计,却使观赏者在现代就能感受到古时的文化意境,为观赏者营造出更多的遐想空间,如诗歌散文中的意境营造,使其置身其中时能够体会到景观的自然气息,并找到情感寄托,实现景观意境的升华,从而更好地体现园林景观的艺术感。要想将古典园林中的文化内涵与现代园林设计结合起来,就需要设计者在有限的面积,对景观进行布置以及修饰,力求观赏者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并享受文化的魅力。古典园林这一特点与现代园林设计有机融入结合在一起,虽然对设计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可以使得园林景观更富于变化,对现代园林设计而言是一项重大突破。使得现代园林不仅是美化人们起居生活环境的辅助角色,更像是一件耐人寻味的艺术品,在不知不觉、日常生活中传承中国古典文化。

古典园林的特色篇10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地面铺装设计;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收入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尤其是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城市园林景观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不仅重视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以及植物的选择,同时还强调这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地面的铺装设计的色彩搭配等。我国传统古典园林就在这一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审美造诣,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越发的注意这种细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尤其是对整个城市环境所带来的重要作用。

1传统园林景观地面铺设的简要概述

我国古典传统园林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典园林在审美造诣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杰出特点。不仅仅是在植物和颜色的整体搭配,还有地面铺装设计也引得园林设计师的高度赞扬。园林中悠长的小路是整个景观的脉络,是整个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园林园林小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园林小路设计中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1因地制宜

我国古典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的特点来设计风景园林,小路的设计也自然是要根据园林的实际特色来进行设计。并且在许多古典文献中都有记载风景园林小路的设计,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出,遵循设计的整体法度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地面铺装中极为重要的一点。

1.2遵循自然特色

园林景观全部都遵循着自然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也就是我国董仲舒强调的“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也就是在园林景观各种因素的选择和设计中都要保持和谐统一,不论是材料还是整体的设计。园林地面的铺装材料也要遵循着这一原则,一般都选择小石头或者鹅卵石等石头的天然纹理表现出整体所具有的自然美,能够表现出人工以及整个自然的一种高度和谐的状况。

1.3园林所呈现出的意境

意境是整个园林所表现出来的精髓,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之处。在精髓的表现过程中,园林的地面铺装设计起到十分重要的烘托作用。园林地面的铺设多数设计师会选择传统语言中的双冠修辞手法来表现出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氛围,从而能够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身心合一的一种境界,给人带来一种心灵上的愉悦感。就比如我国知名的古典园林,“拙政园”的地面铺装就用“五福捧寿”这样的图案,也寄予了主人希望长寿身体健康这样美好的愿望。同时,利用这种小角落的细节,能够将整个园林衬托出自己想要达到的一种意境美。

1.4材料节约使用

我国许多古典文献中都强调在园林的设计和建造中,不仅强调意境和美丽,和谐和自然,还要强调这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要节约,要秉持着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例如一些废弃的瓦片可以在地面的铺设中使用,这样不既能够表现出地面铺设的自然性,还能够体现出一种节俭的中国美德。

2现阶段我国园林地面铺装设计的主要情况

自古以来,在园林的设计中一直强调的是园林景观的美学特色和价值,强调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呈现出来一种和谐的颜色关系,线条方面的和谐统一。现代社会的园林设计也一直秉承着这样的观念,而忽略了整体的地面铺装设计。从而经常会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设计方式,这样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整体园林的美感,成为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一大败笔。

现阶段我国园林地面铺装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经过笔者的分析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无主题、模式化严重

受现代工业化的影响,园林铺装程式化、趋同化现象明显。无论你走到哪个小区、广场、公园等,都会发现地面铺装差别不大。

2.2现代交通发展的负面影响

城市道路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但随之而来的是公共空间的消失。而园林作为城市的“绿洲”,却因为交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自目改造,使其渐渐地缩小存在空间,弱化了铺装在园林意境设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3只重功能,忽略意境

现在的铺地设计,将园林铺地仅仅等同于硬质或软质的界面,只讲究其作为一个起码的“地”的功能,而忽略了铺地景观与园林设计意境美的融合与创造。

2.4铺地设计生搬硬套

在现在园林设计中,个别设计师懒于构思,往往生搬硬套国内外优秀案例,随意搭配铺地材质,造成园林铺装失去地方特色。

3现代园林铺地设计的营造

3.1现代园林地面铺装材料的选择

地面铺装的材料,是直接反映铺地景观设计意图的载体。铺装材料的质感、颜色、尺度都影响着园林景观的氛围营造。首先,铺地材料的质感体现是最直接的材料本身能够直接给人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其次,色彩是景观标清定位的首要元素,我们设计铺地色彩时,不仅要考虑色彩本身给人带来的心理和视觉感受,还要考虑色彩同周围景观及植物的层次搭配关系。再次,铺地材料应在不同的空间呈现出不同的尺度。大面积铺装应使用大尺度的图案,这有助于表现统一的整体效果,较小型的、私密性的铺装宜选用自然的形态与质朴的材料。

3.2现代园林铺地景观主题性的表现

中国古典园林讲求“寓情于景”,当然现代园林景观同样也十分注重这一点。不同的空间主题,对地面铺装的设计要求也不相同。铺地景观作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起到的是烘托、补充和诠释的作用。所以地面铺装非常精致典雅,材料上不追求豪华,破砖烂瓦也能表现得恰到好处。在纪念型或知识型的空间园林里,通过铺地景观的塑造来全是其文化主题。

3.3现代园林铺地景观的生态性原则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态铺装己成为构建生态城市的基础。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应把握景观铺地与周围生态的和谐统一。首先,要考虑是否采用环保铺装材料;其次,还要考虑是否采取环保铺装形式;再次,在现有的条件下,怎样做到更好地减少材料的使用及浪费,积极采用镂空形式的铺装和各种生态材料。

结束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反映中国五千年文化史的一面镜子,而铺装设计则是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虽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景观铺地的材料种类不断丰富,但是不论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园林铺地都要围绕“精而合宜”的原则进行精心设计。

参考文献

[1]黄传勇.园林景观中的地面铺装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与文化:学术版,2013(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