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技术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8:48

多媒体信息技术专业篇1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交互性、虚拟机;仿真技术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20.145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相互之间有联系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遍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如多媒体教学、可视电话、交互式电视与视频点播VoD、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查询系统、远程医疗诊断系统、游戏与娱乐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而多媒体则是学习的“良师益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它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随机、灵活、立体化的把知识信息形象、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求知欲望,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利用各种多媒体软件(如:powerpoint、Flash、Dreamweaver、premiere、photoShop)等制作出图文并茂的课件,并把它有效应用在课堂上,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很难有效沟通,而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实行双向教学,让机器及时提供高质量的反馈;通过人机对话,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所学知识内容上,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变为具体,复杂变简单,化难为易。例如:在计算机房上课时教师可用广播平台进行广播教学,可让学生坐在电脑前一目了然地看到教师的所有操作过程,教师也可不离开讲台随意了解任何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有效的功能是下面的学生可与讲台上的教师点对点地进行互动,学生对信息的掌握更加生动、准确、及时,使教学产生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2实验教学操作环节可得到充分演示

实验教学操作环节可得到充分演示,在有效的条件下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教学环节中教师能否规范准确的演示是学生实验成与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实验演示往往是教师一人站在讲台或仪器前,面对几十位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分别在不同的方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现象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尤其是一些演示范围小或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往往有很大部分学生观察不清或根本看不到现象。而此时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实验课堂,教师利用摄像机(DV)把自己的演示或操作拍成实时录像,学生通过大屏幕的投影即可实时观察教师每一动作和整个操作过程。教师还可事先把演示或操作拍成录像,在学生实验时投影展示给学生,并对那些现象不明显或容易出错的操作适当利用推拉、静像、慢放等特技展示到学生的眼前。例如:上电视机维修实验课维修演示时几十个学生围在一部电视机旁观察教师演示,要求学生观察清楚谈何容易,如果把学生进行分组演示或手把手教,则要花掉大量的时间,效率会很低。而利用录像和投影,课前或课间把老师的操作过程拍成录像或制作成DVD光盘,再用电脑投影展现在学生眼前,不仅收效好,而且还可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操作时间。再如: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网络实验课,一套完整的网络设备包含1台服务器、2~3台交换机、2~3台路由器、1台防火墙和5~6个工作站,需投入一二十万的资金。如果要满足一个班50个学生的正常使用,就至少要十套这样的设备。这对于一般的学校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而言是件可望不可及的事,而多媒体虚拟机的出现使这些学校开设网络实验课成为现实。只要在普通计算机上安装神州数码或华为虚拟软件,就可使该机成为虚拟机,学生可在虚拟机上完成所有的网络实验。学校只要配备1~2套完整的网络设备,让学生先完成所有的虚拟实验,再分批完成真实的网络实验。这样既有效地弥补了不足的资源,又能让学生学到完整的操作技能。

3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

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或事件的分析处理和加工能力。传统的信息反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老师在课堂上发现问题然后反馈给学生;二是学生课后做练习和作业由老师修改再反馈回给学生。用以上两种方法获取反馈有明显不足之处:课间单靠老师发现问题然后反馈信息不够全面,反馈的信息仅仅代表小部分学生的问题;课后通过练习或作业反馈不仅所花的时间周期长,而且对那些操作性强的实验靠课后练习和作业很难获取有效的反馈信息。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生机。例如: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广播功能及时把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进度收集上来进行分析并及时作出解答,也可运用QQ空间、电子邮件、BBS网站,甚至开设个人的博客来解答学生的问题。

4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突破实验过程的难点和重点

灵活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突破实验过程的难点和重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使其对实验现象和实验内涵的消化和理解。例如:汽修专业,讲到汽缸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时,老师如果利用汽缸实物和挂图进行演示教学,学生普遍觉得抽象空洞。老师可利用autoCaD机械制图软件画出结构原理图,再利用authware或Flash软件进行加工处理,制作出具有动态和交互功能的Cai课件,让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抽象空洞的内容。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数控电路课,可用电子仿真软件来模拟复杂电路的工作过程,这样可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课堂气氛浓了,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5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和视野

灵活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和视野,延伸学生学科的知识储备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平时积累的理论大多数是靠实验技能课来验证和消化理解。一个学生实验或实践能力的强弱往往是检验该学生是否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标志。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学生先观察老师的演示,然后通过自己动手做来完成实验,很多学生都觉得即单调又枯燥,学习兴趣普遍不浓,收效甚微。而在课间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机电、机械专业上操作课时老师可利用录像(DV)并结合投影把镜头推到工厂工人在紧张操作的大场面,并采用推、拉、慢放、静像等特技播放部分工人的规范的,娴熟的操作技能。通过媒体播放这些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可进一步认识到实验技能的重要性。如:电脑专业课老师讲到CpU、主板、内存、硬盘等硬件课时,可利用网络资源把电脑连接到太平洋电脑网或微软、联想等几大公司的网站,再用投影把玲琅满目的硬件产品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此情此景让学生大开眼界,似乎漫游在这些产品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气氛一下提起来了,学生的知识接触面也广起来。再如:Flash、photoShop、3DmaX等是操作性很强的课,教师在上操作实践过程中,除了运用课件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网站,如太平洋电脑、中关村、华军等网站的软件资讯栏目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作为学科知识的延伸,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接触面和视野。

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给现代化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它改变了中职业学校常规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分析,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模仿实验”的被动局面。学生不仅可通过亲自做实验,而且还可利用媒体进行仿真实验。它把学生从封闭的狭隘的实验室解脱出来,把学生带到了现实的充满诱惑力和奇妙的实践中去。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造就新一代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性强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慧华,蔡军英,李萍.多媒体设计与制作[J].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多媒体信息技术专业篇2

关键词:多媒体高职高专教学质量

1.引言

多媒体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把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集成在一起,它是用来扩展人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多种技术的综合。多媒体教育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近年来关于教育技术的国际性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与多媒体有关的论文占到70%至80%,教育技术正朝着多媒体化的方向迅速发展。

与采用其他媒体的教学系统相比,多媒体教学系统拥有以下优点:(1)多重感官同时感知;(2)传输信息量大且速度快;(3)使用方便,操作简易;(4)传递信息质量高,应用范围广泛;(5)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迅猛发展,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发展更是惊人。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并广泛运用于课堂,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在我国大中专院校的教学过程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因其专业和教师素质等特点,使得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展示其巨大魅力的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本文结合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对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感受以及对如何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思考。

2.多媒体教学与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突出以实践案例教学为主的技能培养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交互性、增大教学信息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首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高职高专学生的一个普遍特点是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较差,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去“填鸭”是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直观生动、注重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利用计算机进行现场演示教学是必须的,“照本宣科”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教学中,专业知识注重易懂实用,不要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注重实用性和综合性。根据对学生技能培养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等课程的重点难点通过计算机运行实例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实际解决问题。

其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教师通过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拥有更大的操作自由度,可以完全按照自身的教学意愿去控制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以计算机专业课程JaVa程序设计为例,教师在演示运行实例的过程中,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调整运行程序代码,通过实例运行过程中的人机对话更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

最后,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课堂容量大,教学效率高。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多并且相当一部分课时用于学生上机操作,多媒体课件集中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多媒体课教学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正好满足了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

3.关于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受到欢迎和重视,在重视多媒体教学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上。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师来说,关于多媒体教学的相关操作和运用技术已经比较娴熟,而提高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质量的重点在于先进教育理论的支撑。为了避免多媒体教学成为传统教学现代手段的翻版,关键在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提高多媒体的教学质量。缺乏先进教育理论支持的多媒体教学质量很难有质的改善。

在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教学信息量太多、课堂教学节奏过快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节省了很多板书的时间,使用计算机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换也很方便,比较容易出现教学信息展示过多、过快的现象。运用多媒体教学应要注意教学内容适量,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要注重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种课堂授课与沟通方式,维持教学过程的适当节奏,给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空间。

4.总结

本文介绍了多媒体技术以及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结合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对如何提高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质量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与其他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高专的教育更应体现实践性与实用性,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培养出合格的技术技能性人才,就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结合先进教育理论,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从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强大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韦小梧.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改革.贺州学院学报,2007,23(3).

[2]袁金戈,贺林茂.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利弊探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

[3]胡丽竹.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探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5).

多媒体信息技术专业篇3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职业记者和传统媒体所生存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新闻生态日趋复杂,“公民记者”的涌现,职业新闻人的行为失范,引发了对当下职业记者角色认知的讨论和热议。

一、职业记者角色危机

新闻记者的职业理念在学术上被称为“新闻专业主义”,源自于美国,是一种职业规范以及评判标准,是“一套论述新闻实践和新闻体制的话语、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社会控制模式”[1],核心原则包括客观性理念、自由与责任的观念、服务公众的意识以及自律与他律的原则体系。伴随着新媒介的高速发展,在自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调整了新闻从业人员的结构和职业定位,我们听到越来越多“去职业化”和“去专业化”的声音,职业记者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改变,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职业角色危机。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新型传播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解构了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给职业记者角色认知带来一系列的危机和困境,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手段消解把关特权

传统新闻背景下职业记者曾被冠为“无冕之王”,最彰显其职业权利的是作为“把关人”的信息把关。“把关人”的概念由传播学者卢因提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够进入传播的渠道。在传统新闻活动过程中,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符合传统媒体单向传播性强的特点。在传统新闻活动中,新闻把关无处不在,职业记者作为信息把关人有对信息监督选择的特权。新媒介环境下“把关人”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首先源自于媒介技术发展的原因,数码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生产趋于简单化,只要手中有一部智能手机,传统的采访、撰稿、几乎可以一气呵成。同时技术的便捷使用也使得信息的大量复制瞬间成为可能,无论是文字、音频还是视频形式,轻松海量复制并得以快速传播。信息传递障碍曾经是“把关人”特权的最大保证,在目前,即便是较为复杂的非技术障碍诸如制度、经济等层面的因素依然存在,但技术障碍已被轻松突破,在技术上可以做到实时传递、轻松,网络的信息传递障碍远远低于传统大众媒介。互联网传播因为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信息的门槛,技术的可能使得职业记者作为“把关人”角色定位进一步泛化,把关权利进一步去中心化,传统的“把关人”特权优势受到严重冲击及消解[2]。

2.传受界限模糊职业身份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在人人都可以拥有传播渠道的当下,在拥有了诸如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日臻完善的技术设备,这些操作简便、携带方便、灵活的工具给任何人自由出入信息传播领域提供了采制新闻的基本条件。普通民众可以即时的、快速的利用各种传播工具,以传者为中心的传统传播结构在新媒体的范畴下显然失效了,大家既可以是传播者也可以是受传者,传受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一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甚至瓦解了职业新闻人的专业身份。在传统的大众媒体中,传受的单向流动结构非常明显,传者和受者的地位也相对稳固,传者与受者之间存在清晰界限,居于传者地位的职业新闻人专业身份不容置疑。但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这种长期的传受单向流动的传播结构被打破了,受众可以自由利用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传递新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公民记者”、“全民记者”的称谓严重模糊了职业记者的专业身份。

3.公共参与沦陷新闻伦理

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占据传播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局面,越来越多地公众参与到了信息传播的领域,非专业机构和非专业新闻人介入的新闻业似乎正在背离传统新闻人一直丰收的新闻伦理和职业操守。技术的发展保证了信息传递的便捷,但是也出现了公共参与的悖论――新闻伦理的沦陷。因为新媒体生态瓦解了传统的信息把关,且“公民记者”作为信息主体身份的非专业性显然缺乏客观、理性和自律意识,加之网络空间的匿名性,都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虚假新闻泛滥、新闻视角主观、入侵个人领域,甚至网络暴力频发的现象。

二、职业记者身份确认

新媒介生态下,职业记者的职业身份日渐模糊,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职业身份确认的危机,到底我们还需不需要职业记者,“公民记者”是否可以完全取代职业新闻人的地位,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互联网提供了获取新闻信息的快捷通道,但也使不实消息和误导性消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普通的受众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并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来辨别真伪,记者这一职业在新媒介发展的当下还远远没有达到“去职业化”或“去专业化”的地步,相反我们更需要职业新闻人。新闻人的职业范围在新媒介环境下不是被弱化或消解,而是深化和加强,因为其职业优势以及存在的意义不存在于技术优势,而是来自于受众的信息需求。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如何进行选择,普通受众更需要专业建议和解释,以便帮助他们认清所处的复杂环境,选择切实有用的信息。新闻专业主义是职业记者在新媒介生态下生存与深化的保证,而职业新闻人可以从以下三点确认和深化自己的职业身份。

1.专业性的信息解释。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信息,可事实上个人所能接受和消化的信息一定是相对有限的,我们急切需要有效信息的专业选择分类,这个工作显然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记者来有针对性的完成,将有效信息提供给广大的受众。记者不仅仅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角色,他们并不只是在新闻报道中简单地加入解释或分析,相反,这种新型新闻从业者必须核实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并加以整理分类,使它能被人迅速有效地理解和接受,有效地减少受众在面对信息极度泛滥时出现的无力感。因为这种选择和解释的工作呈现出一种规模化的运作,这是普通的“公民记者”所无法完成的,大型的事件解读绝不是像发条微博、转个朋友圈那么简单,它需要专业知识的解读、专业记者团队的调查、专业理念的影响才足以支撑,规模化的新闻运作依然离不开专业记者。

2.主持公共议题讨论。公共性是新闻职业的首要原则,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所在,这也是“公民记者”与职业记者之间的区别所在[3]。不能否认“公民记者”虽然也会关心社会公共事务,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个体受制于现实因素,他们当中能够始终坚持公共利益、坚守公共话语的少之又少。如果不再需要记者职业的存在,用“公民记者”的概念取代职业记者,可以想象,真正公民的公共话语权必然容易受到侵害,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却很难找到一个共鸣。“公民记者”很难跳脱个人的利益,多将自己的视线局限于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或那些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很难最大化的保持客观独立性,难以对事件的公共性和社会性作过多的考量,更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机制来有效约束。虽然我们并不能否定“公民记者”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他们所提供的重大新闻线索,但显而易见,记者作为一种职业必不可少,职业者们应当有效地弥补“公民新闻”的这一显而易见的缺陷,继续坚持公共性的职业要求,有效主持公共议题的讨论。

3.坚守职业道德准则。在新闻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新闻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准则来约束职业记者的职业行为,传统职业记者一般具有注重保护新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通公民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传播的自由度较高且问责机制的规范度较低,以致于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量的假新闻,这也是网络新闻最大的问题所在。“公民记者”群体没有记者职业的道德操守来约束行为,在信息传播中呈现明显的随意性和片面性,有些公民的新闻报道动机并不单纯。大多数网民对于网络上流传的信息持有一种本能的怀疑,原因就在于网络虚假信息实在是太过于泛滥。对“新闻事实”的过度挖掘而出现无法保障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人肉搜索”事件层出不穷,这都是“公民记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乏职业记者的道德操守约束而导致的。这种环境下,记者职业的深化就要求其秉持职业道德操守,提供真实的、客观的报道,不能被网络的舆论所左右,而需要清醒的舆论引导。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下,职业记者仍不可或缺,更需要记者职业的深化和重构,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介环境下不是终结,相反是更有力的维护。

三、职业记者理念重塑

构建一个良好的新媒体生态环境,重塑职业记者理念,重构新闻专业主义,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处于媒介核心地位的传媒人,记者应明确媒介性质,清楚了解作为传播者的角色定位具有现实重要意义,应不断提高职业记者的综合素养。在信息高度泛滥的新媒介环境中,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职业记者能坚持真实报道的理念、坚持人性化报道的要求、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保障。

2.积极融入新媒体的技术环境。新媒体高速发展,职业记者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和发展,要正视公民新闻的蓬勃发展,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发现“公民记者”提供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加以正确利用,信息的选择分类、深度解读和专业性的规模化制作,将成为新媒体环境下职业新闻记者的最基本技能。

多媒体信息技术专业篇4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高职;高职教育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大量引进,促进了高职教育中高职教学的不断更新和改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专层次的技艺型、操作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如何实现将多媒体引入高职教育的过程,是当前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多媒体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象、动画和声音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使之变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的集成,并可直接输出的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生动、形象的显示出来,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另外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这些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实现了教学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超文本化、教学过程交互化、教学信息存储数字化和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及全天分侯教育等。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等,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完成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高职教育及其特点

2.1高职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此相适应,高职教育的内容强调技能训练为主、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不管是专业理论,还是专业技能,要有效地获得和掌握,都需要学生会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有效地获得技能并提高技能水平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中反复练习是技能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途径。此外,技能的获得仅仅依靠课堂上提供的时间和学校提供的练习机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抓住机会,创造机会练习,这不仅能增加学习的时间,还可以接触到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技能呈现的方式,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2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应用”,培养技艺型、操作型技术人才的整个过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要求有系统的工艺实习、工场实训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贯穿着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专业技能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和在工件制作过程中得到全面技能培训。因此,高职教育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与保证。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高职的传统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3.1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必然性

多媒体教学中利用Cai课件实现了问与答、分步骤演示、灵活的查询和仿真教学,模拟试验等功能,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可以模拟考试.可用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复习、练习、测试和模拟试验等。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成性、形象性、直观性、可控性及信息量太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用、高效。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程序化教学和人格化的教学理论,为因材施教提供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利于实现创造性的学习目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便于控制。使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从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1)近年来高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使生源质量处于良莠不齐的状态,入学成绩两级分化比较严重,这样就存在着基础差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2)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修改教学计划时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验和实践环节。这样课堂的容量、难度相对加大了。

(3)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都是由各地原中等职业院校升格后转为普通高等院校,校舍、师资、资金均相对缺乏,实验、实习场所和设备也不足,使得学生的技能性训练受到很大的限制。

根据目前过高职教育的现状,解决这些矛盾的突破口就是更新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提供给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技能的机会。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就是其中很好的解决方法之一。

3.2教学媒体运用法则

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安排和组织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及其他教学资源,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这就需要进行对多媒体设备和技术教学设计。

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各个知识点到达教学目标的程度,所以要重视教育媒体运用方法的设计,以取得较优的教学效果。具体应用中教师首先必须正确地分析每一种教学媒体在完成各种教学目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是有效发挥教学媒体的长处,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关键。同时要优化配备关系,注意把握出示时机。其次,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长和高职教育强调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训课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实习。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大的发展空间,给高职教育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教师带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此,广大高职教师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学习,努力实践,不断探索多媒体与高职教育的最佳结合形式。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数字信息技术系;陕西;西安;710068)

参考文献:

[1]刘树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9期.

[2]王彦超.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与误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第20卷第8期.

[3]徐晓飒.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张援朝.多媒体组合教学与高职教育教学法[J].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7年第1期.

[5]刘强.多媒体技术创新《机械制图》课堂教学[J].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2005年2月25日.

[6]王学玲.现代媒体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交通职业教育.2010年第10期.

[7]丁兴富.教育资源、教学媒体和教学设计──远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媒体教学(3)[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9期.

[8]张文.浅谈高职高专通信工程类学科人才培养模式[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多媒体信息技术专业篇5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工学校;创意产业

数字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数字媒体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普及和深入,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楼宇视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对信息数字化人才的需要日益增长,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与各种数字设计、媒体制作和传播等有关的工作。据相关专家估计,未来3至5年内,数字媒体产业将成为全国it和娱乐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到每年15万人左右,随着产业发展,未来10年的人才缺口会更大。数字媒体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技工学校开设和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以下思考,希望引起共同的探讨。

一、创意产业的崛起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内容产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数字媒体技术正是根据数字媒体创意设计,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等技术为支撑,主要研究图、文、音、像等数字媒体的捕获、处理、存储、传播、运营管理、再现各个环节相关的技术,使抽象的信息或创意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数字媒体作品。

美、日等国都把大力推进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美国权威统计机构“Dun&Bradstreet”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数字媒体产业在美国已发展成重要的支柱产业。以电影工业和电脑软件席卷全球的美国内容产业(包括数字媒体内容)每年营收4000亿美元,占GDp的4%。在时代华纳、迪士尼等传媒产业巨头的引导下,西方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数字媒体产业市场。日本是世界上数字媒体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数字媒体产业中的媒体艺术、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等产值是钢铁产业的两倍,成为日本目前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新加坡政府提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将数字媒体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大力发展以文化艺术、设计和媒体为主的创意产业。

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国正进入数字媒体快速增长时期,中国数字媒体的相关产业,即影视、动漫、游戏、电子出版等已蓄势待发,数字文化、数字艺术促进了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国家863计划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怀进鹏教授表示,数字媒体产业链长,规模巨大。当前,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极为迅猛,已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亮点,前景十分广阔。以上海为例,2010年,上海数字媒体产品及技术服务的总产值达1000亿元,而在未来5年内,上海数字媒体人才缺口达12万人。目前上海数字媒体领域的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由此可见,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这就为技工学校开设和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提供了机遇。

二、技工学校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就广东省技工学校的近年的计算机类专业设置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都开设有与数字媒体内容相关的动画制作、广告设计、多媒体影视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于2007年开设了计算机及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方向),率先吹响了数字媒体技术的口号,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于2010年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在2011年开设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数字视频拍摄与制作)、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数字影音后期制作)两个专业。

有部分教师可能会觉得,既然目前大多数技工学校都开设了动画、广告、网络技术等专业,让学生进行有效整合不就完成数字媒体专业的所有内容了吗,为什么还要单独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呢?殊不知,数字媒体技术是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培养从事计算机技术出发,需要掌握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并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相关领域,为社会提供数字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综合性专业,因此与单一性专业对比而言往往具备更多的要求。

众所周知,技工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非常明确,开设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的技能人才。回顾历史,技工学校都能够及时抓住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专业的开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三、技工学校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些思考。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在我国刚刚兴起,其发展前景是很乐观的。也因为初级阶段,就当前的教育环境、教育模式来看,大力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显得不那么成熟,技工教育人还要在以下方面做一些努力。

(一)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为基础建设专业。

多媒体信息技术专业篇6

【关键词】数字媒体;设计;艺术设计;现状

一、关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在20世纪的七十年代,计算机就已经涉足到艺术设计领域。进入70年代后期,一批艺术家开始体会到计算机这种新型绘画工具带来的便捷。同时,设计师们也逐渐运用数字媒体做起了设计。到20世纪80年代,数字科技的发展迅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便依托技术的发展而迅速的发展起来。进入90年代,数字技术更加成熟,微型计算机即我们俗称的电脑也普及开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进入全新的阶段并逐步形成势头强劲的产业。

从技术上看,当今在全球有很多国家都注巨资投入数字媒体技术的研发。我国数字媒体产业起步比国外晚了至少十年,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从无到有,进入到一个混沌中发展的阶段。现在已形成动画、网络、数字设计等为主体形式,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的产业链,涉足传播、信息、广告、通信、电子娱乐、网络教育等多个领域,形成较庞大的产业队伍。据相关统计,我国数字媒体产业产值至2008已达900o亿元,从而成必将成为支柱型产业。

而数字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需求,具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缺口达15万人以上,远远超出了对传统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因此这两年全国有许多家艺术院校都纷纷办起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但大多苦于还在探索阶段,没有符合数字媒体设计的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并且对这门新型的交叉学科的内涵也缺乏统一的规范,造成这门专业目前在名称和课程设置上各大院校都各自为阵的状态。相关人才的培养便呈现出不足的现状。

二、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发展现状

目前,对于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大力发展是必然趋势。如今本国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人才正在成为就业市场中非常具发展潜力的一个新群体。作为创意产业的一个分支,随着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其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吸引着大量的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有数据统计,05年,中国的青年创意人才已超300万人。设计专业目前已经是我国高校学科专业里招生人数比较多的专业,但是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校还屈指可数,且即使开办了本专业的学校,其专业的办学质量也未必能得到保证。经过笔者的调研发现,这主要在于具有真正专业水准的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总体来看,现今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欧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严重的滞后。从最根本上讲,中国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瓶颈是人才的匮乏,具有专业水准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师以及教育者是教育与培养中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的绝对前提,而只有具有大批合格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师,中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甚至说是创意产业才能又快又好的发展。

我国文化市场潜在的消费能力是非常巨大的,与其发展息息相关的新闻出版、影视广播、音像、娱乐、广告等行业也正在蓬勃发展之中,于是相应的产业人才缺乏现象日益突出。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则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不管是动画、影视、娱乐还是新闻出版业都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今的状况是这样的:(1)从业人员缺乏,合格的从业人员更是不足,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且造成了整体水平低下。目前中国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人员在总的就业人口中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一,远远低于欧美等国。(2)由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缺乏大量的实践材料,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必然会存在许多的阻碍。比如:毕业生无法较好的满足企业需求,其主要原因是设计教育沿用传统教育方式,忽略了设计教育应与时俱进与时代与实践结合的特点。作为以新媒体为平台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必然与传统设计教育之间存在着许多区别。而国外一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发达的国家,其专业教师有90%来自于市场。(3)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应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素养,比如平面,动画,广告,数字插画,甚至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等等,但国内教育多依托与美术学院,在老的思维模式下,必然会对数字媒体教育产生不小的阻碍。(4)数字媒体方面的人才构成上存在不平衡。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的范周教授说:“创意产业涉及十几个行业,人才构成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比如传媒行业发展比较早,目前人才已经相对饱和。而新兴的如动漫和游戏行业,人才就比较缺乏。”动漫和游戏行业正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两场重头戏。

缺乏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能力,是目前中国的多媒体艺术设计人才与国际专业人才相比最大的不足之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是和技术结合相当紧密的一类设计。以动画为例,目前国内漫画的绘画技巧并不逊于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缺少的主要是好的制作和数字包装。

“玩也是生产力”,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主角之一,中国的数字游戏市场、手机游戏市场规模等都在以一定的速度膨胀。面对巨大的游戏创意产业需求,目前最突出的同样是产业发展和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以及技术人员与艺术家之间的鸿沟。

三、总结与展望

进入信息数字化社会,人们依靠数字化化媒体获得大量的信息。数字化环境的形成,改变了并将更加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理念以及生活方式。传统概念上传统介质上的视觉设计已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聚力发展新型的多维的数字化艺术设计,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今天,我们在全球化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迅猛前进的环境下,应该很好的抓住时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其迅速并健康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多媒体信息技术专业篇7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环境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31-0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尤其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变化,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得各类信息的唯一途径,老师是“知识的化身”已成为历史。新环境给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顺应信息化环境下的专业结构的转变形势,提升主动利用信息手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意识。基于这种环境,高等学校如何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建立一支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是当务之急。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1.信息环境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需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校教师从事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时,教师个体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内在的水平提升,是一个持续学习、不断发展的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专业意识得到增强,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只注重专业学历学位的提升、科研水平的提高、学术成果的产出,职称的晋级,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内在水平提升意识,教学随意性大,职业规划不明确,专业发展结构不合理,并错误的认为自己是高校老师,专业化水平已经很高,专业发展是中小学老师的事,实际上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远远不如中小学老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能从各种渠道获取大量信息,也就是说学生不再无知,老师不再“渊博”,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多向交流已是教学常态。因此,高校教师将面临着知识老化、更新不及时,甚至出现无法驾驭课堂的现象,如此大的压力,促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仅钻研学科知识深度,还应拓展知识的广度,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

2.信息化教学环境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信息化社会里,人们学习知识有两个重要的来源——学校和媒介,学校给人们以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而媒介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个学习的过程,面临的同样是选择何种学习信息来源的问题。[2]就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学校正规教育”传递的少量、低效信息已被承载有大量高效信息的立体化信息媒介取代。我们通过调研、分析认为信息化环境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丰富的信息教学资源、大量的知识信息,改善了课堂教学模式和知识内容的传递方式,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成长。二是教师专业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学习或短期培训,同行之间的交流讨论可以是网络化的多渠道,专业知识的获取具有多途径和针对性,学习可以随时随地,满足持续性和终身学习需求。三是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共享优质资源、展示教研成果平台,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合作的专业发展环境和氛围。

二、立体化信息教学环境的体系结构

立体化信息教学环境是在传统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基于校园网,并借助各种信息化的媒介工具所构建起的支持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资源平台、教学活动实施平台、网络化在线辅导学习支持平台、教学过程监控系统。

1.教学资源平台

教学资源平台以校园网络为依托,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动态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信息化;以丰富教师教学资源为目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高校教学资源平台是基于资源管理系统,以专业为基本单位,分类分项建设视频课程学习资源库、教学课件资源库、视野拓展素材资源库、教学应用软件资源库等。管理系统给每位老师创建一个用户和口令,老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数据库,根据教学和学习需要经过身份认证在线查看或下载相关资源。

2.教学活动实施平台

教学活动支持平台主要为课堂教学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实现教学过程信息化,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适宜的氛围和帮助,一般包括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课堂教学实录系统、教学广播系统和校园电视台。

(1)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综合运用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并以生动活泼、图文声并茂的形式来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和传播教育思想。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独特的教学内容展示方式和显著的教学效果得到各个高校课堂教学的青睐,多媒体教学在高校课堂应用已经常规化。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高校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现代化的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

(2)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实录系统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与学习变得越来越灵活与方便。系统采用纯数字摄录方式、数字视频采集压缩和处理技术,同时记录教师讲课视频、声音和电子教案,并生成流媒体文件,客户端通过访问系统中的流媒体服务器(C/S模式),以网页浏览模式实现网内多点分布式数字视频直播、重播和下载,同时可以对录像资料进行后期编辑和影视音像制作。该系统能有效扩大教学规模,帮助学生课后点播复习回顾,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教师之间实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本人通过课堂教学实录回放能纠正教学失误,提高教学技能。

(3)校园教学广播系统主要采用无线调频广播,学生通过终端耳机接收,不同频段能够播放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内容。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有选择性的播放相应的音频学习材料,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性的接收适合自己的广播学习材料。通过校园教学广播能有效实现语言学习、教学思想传输等功能。

(4)数字化校园电视台。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开放性、交互式的多媒体视频教学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建立数字化校园电视台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师生之间建立一个互动式的视像网络教学平台。校园电视台传播视频教学的同时,可以记录宣传学校重大事件,请学校里各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以供同学和老师观摩。

3.网络在线学习平台

网络在线学习平台是由师生共同营造,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师生课后交流,解答学生疑问,还原课堂教学的在线学习支持平台。教师和学生通过论坛和QQ流,针对某些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交流、共享,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意识,为部分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空间。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点播或下载教师课堂教学实录,回放课堂教学实况,帮助学生弥补课堂教学信息量大,记录不及时,部分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等缺陷。

4.教学过程监控系统

教学过程监控系统借助标准化考场的实时监控功能,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和考试考场状况,有效实现对教学和考试的监督,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绩效。课堂教学监控对教学过程全程记录,实时监督检查,掌握课堂实况,及时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另外,由于实时监控,老师上课时会有意无意的更加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有利于老师及时改进教态、教法,促进教学技能培养。通过监视各个教室的实时状况,动态巡视各个考场,实现电子监考,针对出现异常状况及时作出应急处理。

三、借助立体化信息教学环境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1.建立校园教师网络交流平台

校园教师网络交流平台是基于论坛、QQ群、虚拟聊天室以及博客等各种社会软件的新型交流模式。在校内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科建立相应的论坛、QQ群、虚拟聊天室很好的给老师提供了跨时空的对话沟通平台,老师可以通过在线聊天、查看聊天记录、论坛发帖、回帖、进入虚拟聊天室参与讨论等多种方式参与相关学科知识交流,从而打破传统的面对面对话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外,教师借助博客平台,将自己好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心得、教研论文等上传到博客供同行借鉴和参考。同时,以教研室为单位经常发起主题教研,在教研层面动员教师进行学习、研讨、发表评论等,在这种互动机制中促进教研室建设,建设网络教研室。网络教研室是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专家引导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3]

2.网络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实践证明,要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唤醒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意识的基础上,再辅以丰富的资源条件和和谐的环境条件,借助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集体智慧,更新和丰富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4]这种“丰富的资源条件”和“专业共同体的集体智慧”就是专业教师通过个人知识库的管理和个人知识库之间的交流、互访、共享实现专业资源库系统整合和动态更新构建成的网络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共建共享资源平台包括优质课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素材、试题库、教研成果、参考资料以及必要的技术支持,它能够满足不同专业与学科的教学资源需求,为教师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的转换提供了保障,这种转换恰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5]

3.定期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重视信息意识与能力培养。

高校非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差、计算机知识薄弱、动手能力差、信息意识淡薄等现象。越来越多的教师希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由于缺乏对多媒体设备使用技术及手段,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甚至事倍功半。课件资源多半缺乏校本二次开发,有时是通过网络下载后直接拿到课堂使用,有的甚至直接将课本搬上电脑。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定期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长效机制,培训内容可以涉及多媒体设备的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相关技术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重教师的信息意识与能力培养。同时实施“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策略,定期派遣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和部分非专业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学习外面先进的技术和思想,以提升校本教育技术培训质量,另外,要经常邀请校外专家到学校给广大教师开展相关讲座和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意识。

4.定期组织信息技术应用比赛

由教务处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牵头定期组织相关信息技术应用比赛,比赛项目有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信息技术知识竞赛、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比赛等。通过开展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能有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比赛形式是现场上课,一个参赛教师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上一课。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旨在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及网络应用能力,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软件制作水平,教师通过展示某一节课的教育软件,重点介绍软件开发的思路、设计技巧、技术特点和创新点。信息技术知识竞赛旨在开阔老师视野,拓展知识面,帮助老师牢固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实行分专业组团赛和单人赛,开展形式多样地知识竞赛。针对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的网络教研室建设,组织全校教研室开展网络团队教研比赛,此项比赛旨在创建教学反思与网络研讨相结合的新型教研形式,提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推进网络教研室的建设。开展以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应用比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操作技能、丰富信息技术知识、加强校内教师间的交流协作意识。

5.提升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信息化教学环境为我们营造了适宜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但是信息化教学环境并非等同于促进专业发展,自身具有借助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专业发展的需求意识才是原动力。高校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需求是存在的,这种需求和愿望是根据自我意识,基于个人的人生价值与意识的追求和目标而产生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动力。[2]高校管理层,应正确引导教师学科专业成长与科研、职称晋级并重;树立高校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如果不能及时学习和“充电”,将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需求。以此来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提升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高校教师专业。

四、结束语

信息化环境下切实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已是一个热门的课题,它关系到高等院校的专业发展、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探索了借助立体化信息教学环境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立体化信息教学资源的构建,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如何借助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资源,营造好的环境和氛围,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有待于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阮慧珊、王少凡.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7(2):65~66

2王靖、陈卫东、刘卫春.媒介素养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J].长春大学学报,2012(1):123~126

3李艺.面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观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9~12

多媒体信息技术专业篇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信息通讯网络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彰显出来。目前,我国所拥有的信息通讯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其核心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我国通讯企业不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因此不能充分发挥信息通讯技术的优势和竞争特点。那么,多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信息通讯网络的发展现状如何?其发展的必要性有哪些?其应用模式和应用方式如何?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

 

1信息通讯网络在多媒体背景下的发展状况

 

在时代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一项全新的技术随之而来,那就是信息通讯技术。此技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质,由于其具备虚拟性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在快速发展的多媒体背景下,信息通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还增强了人们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使最短时间内及时了解最新信息成为可能,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能够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不同的信息,便捷、便利,但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面临着信息堆积的问题,人们不能很好地提炼信息并加以利用,如何系统化地进行信息管理成为首要难题。

 

2信息通讯网络在多媒体时代下发展的必要性

 

2.1有效推动企业的长久性发展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也取得了极大的转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深入化,增强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确保企业能够长久性的发展。当前时代,是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渗入推动了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了企业的迅速腾飞。

 

2.2推动了我国通讯行业的改革创新

 

我国信息通讯网络技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得到了全面的改革。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国际化水平及竞争力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距离,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创新推动我国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推动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2.3有效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多媒体技术背景下,我国信息通信网络技术专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将有效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在多媒体背景下更多的局限于国家信息通讯网络竞争力的强弱。我国通讯企业目前还处于传统的专业水平,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与国际化水平差异化严重。

 

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了信息通讯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提高了我国信息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以更专业、更具竞争力的发展趋势逐步发展开来,强化了信息产业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3加强多媒体背景下推动信息通讯网络发展的有效方案

 

3.1明确我国信息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

 

想要在多媒体背景下推动我国信息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首要任务是明确我国当前信息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这就代表着我国通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小范围,要明确全局性的发展目标,制定有效的方案,更好的促进国际化交流,坚持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互动,利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大背景下发光发热,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的力量,以国际化的生产观念为主方向,实现国际化生产的最终目标。

 

积极引入国际资金,以技术为根本,改变我国当前信息通讯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现状,满足今后产业战略发展的目标,充分利用外资,调整产业规划,促进技术交流,赢在起跑线上。

 

3.2规划独一无二的信息化发展策略

 

想要在多媒体背景下推进我国通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那么规划独一无二的信息化发展策略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我国当前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发展状况的了解,可以看出我国通讯技术产业专业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但是,发达国家的信息通讯网络发展又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借鉴,我国在发展信息通讯产业时应按照世界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而发展。

 

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战略,首先应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优势,改变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的更新,以此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具备强烈的全局观念,发挥政府力量,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全局观念创新网络对接共享,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构建遍及全国的信息通道,推动信息通讯技术的产业升级,以稳步发展为主要的战略规划,逐步推动通讯产业集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资源整合,强化投资,提高国际市场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3.3重视政府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加大政府在我国信息通讯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在新形势下推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深入发展的多媒体技术,信息通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有高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确保技术的可用性,带动市场活力。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能够让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为有序,让信息产业的发展更为规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为顺利。此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强化信息通讯技术的研发和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应用。有关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还应该制定下相关的政策调控,培养专业化的信息类人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实现有效的市场监督。督促企业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实现产业的创新,强化产业的引导性,确定行业的主攻方向。抓住机遇,推动信息技术的普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多媒体信息技术专业篇9

关键词:学科结构优化;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4-0005-05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近十年来的蓬勃发展,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信息化进程,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

1科技的发展赋予计算机学科新的内涵

1994年,教育部将众多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名称统一规范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称计算机学科)。这十年来,随着网络和www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理论与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而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技术、多媒体及其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教育内容得以强化。以至美国aCm、ieee-CS和aiS联合制定CC2004的专家们认为,目前已经无法继续用计算机学科来称谓它,而改称其为计算学科。我们称之为“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拓展到难以用一个学科来定义的境地,这种变化对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育方法会有深刻的影响。21世纪的计算将蕴含有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学特色。

计算机科学(CS,ComputerScience)已经难以完全覆盖学科新的发展,扩展后的学科称为计算学科(ComputingDiscipline)。在CC2004的草案[1]里面,计算学科应包括计算机科学(ComputerScience)、计算机工程(Computerengineering)、软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五大分支。计算学科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在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早期,数学、电子学、高级语言和程序设计是支撑学科发展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而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基本逻辑、编译技术、操作系统、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等成为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学科的深入发展,并行技术、分布计算、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目前,程序设计仍然是学科最基本的工具。未来在基础和开发技巧之间,加强基础是首要的。除了学科知识的变化外,近几年来,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并被人们重视。因此,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内容也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充分的体现。计算机学科的教学需要以知识为载体,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学科方法论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面向未来的教育。

信息产业的主导技术是计算机、通信与微电子。计算机、通信与微电子技术的相互渗透、密切结合和高速发展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构成了信息学科群。信息技术群内部交叉,对相关学科发展的带动作用突出。从事计算机学科教育的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必须要不断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研究学科发展的内涵、特点、共性与规律。

2计算机学科结构性调整的现实必要性

计算机学科不仅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而且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截止到2004年初[2],我国普通高校总数为1683所,本科学校679所,其中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各专业中,专业点数量第一;2003年在校人数27万,占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4.6%,也是最多的。这505个计算机专业中的368个是1994年后开办的。这一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对国家信息化建设浪潮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建设的数量大、任务重。

同时,计算机相关专业也在蓬勃发展。按照教育部的划分,“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电气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通信工程、微电子学、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这些专业加起来,2003年共有在校生63万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量的三分之一。

近年计算机专业在规模上蓬勃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教育质量需要提高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会使用计算机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独有的优势。特别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些毕业生专业特色不明显,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竞争优势不强,近几年就业率逐年下降。

如果说计算机专业应该是培养信息化所需人才最主要的专业的话,它目前的状态是否能够适应这项重要的任务?如果不能适应,应该如何调整?目前,需要调整培养规格和要求,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有相对优势。调查发现,系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计算机人才的不足,是制约我国计算机学科与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此,需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按照基本学科能力培养的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将学科方法学的内容贯穿于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并结合实践教学,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系统、新技术。

3调整中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3.1如何确定计算机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

相对单一的教学计划,已经造成了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一种结构性失衡。如果继续维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有的含义,相对于社会需求,它已经不能容纳现在这个办学规模了。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迅速地扩大,各个分支已经形成丰富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已经不可能将如此丰富的内容安排在一个单一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之中,而且单一的培养模式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多种规格人才的需求,只有通过不同的培养计划才能满足这种不同的需要。

建立切实可行、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基础。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要瞄准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浓缩课时,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核心是各门课程间的优化组合。特别要借鉴美、英等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做法。

计算机裸机和一般用户有着较远的“距离”,为了给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手段,计算机专业的各类人员在基本计算机硬件系统上逐层构建系统,形成一系列的虚拟机,让计算机系统完成更多的任务,留给用户更多的方便,使用户界面逐渐接近人的习惯,形成自然人机界面。这不仅表明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模型化,问题的复杂度也会越来越高;而且更告诉我们要根据学生未来的工作定位在那一层虚拟机上,参照学科的三个形态,并根据所在学科点的特色,确定在教学中强调哪些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分类培养,而不是按照统一的模式去培养学生。

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必然要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相应的研究型人才[3]。而国内的大部分it企业都把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本企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批信息化的应用型人才[4]。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从事信息化的应用型工作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培养定位应该瞄准工程型人才和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后者[5]。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2],该思想包含如下要点: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但都要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可以考虑三种不同的类型:研究型(或者说科学型)、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应用型(或者称信息技术型)。一个学校在其中一种类型上通过评估合格,就被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合格。从长远看,现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能会被细分为若干不同类型的专业;而从近期看,应该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贯彻不同类型的培养规格。也就是说,进行调整是得到了国家政策支持的。这样才能保证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3.2如何加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计算学科具有理科和工科特征,抽象逻辑性和构造性并存,决定了本学科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开发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这使得与理论密切结合的实践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也就是说,该学科具有理工结合的基本特征,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高度融合[6]。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全方位地加强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3.3如何使计算机本科教育与国际接轨,与就业接轨?

计算机教育历程是计算机教育内容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在一个阶段出现的新技术,其经历发展和完善之后,成为计算机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又会出现更新的技术。因此,计算机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在当今信息时代,必须在坚持自主教育创新的同时,注重与国际计算机教育接轨。从国外引进和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吸收国际先进的计算机教育理念、模式、体系[7]。

计算机学科的研究前沿在欧美,新知识都是以英语作为主要的专业技术载体。在实践中,可以推进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001年高教司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专业,在金融、法律等专业,以及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开展双语教学。2003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

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学会(ieee-CS)等联合提出的CC2004提供了计算学科5个方向的本科知识体系指导性建议。CC2004认为,针对每个方向都有对应的职业:计算机工程师应该能够设计和实现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综合的系统;计算机科学家面临的是理论问题和软件研究;软件工程师应该能正确的设计和实现大规模的软件系统;信息系统专家应该能分析信息需求和行业过程,能够明确说明和设计满足各机构需要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专家负责规划、实现、配置和维护一个机构的计算基础设施系统。

3.4大学如何进行学科交叉,优化内部结构,调整专业布局,提高自身学术创新水平与竞争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已经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与合作中出现新的学科内涵与活力。具有综合学科优势的大学在新的信息社会多研究领域中必然具有优势,这也要求大学面对信息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产业化关系问题。

例如,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教育除了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学科专业以外,还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两个本科专业。这两个专业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这得益于浙江大学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深厚底蕴,拥有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多媒体信息技术专业篇10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126-02

进入新世纪以来,媒体行业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强势崛起,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成为冲击中的重中之重。面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挑战,新闻传播教育该如何应对,这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课题。

一、新媒体语境下我国教育模式革新的内涵

关于新媒体对教育传播模式的影响,在学术界是有理论依据的。早在2012年国内就有学者结合香农-韦弗传播模式对教育者、受教育者、信息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提出新媒体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转变的观点[1]。而本文即从其理论框架出发,结合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多元性、虚拟性,对新媒体语境下传授双方媒介使用权、教育信息传播渠道、新闻教育的社会价值发生变革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

(一)传受双方媒介使用权趋于平等

在新媒体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开始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报纸与互联网技术融合产生了电子报刊、手机新闻客户端等融合媒介形式;广播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后产生了播客等新媒体形态,电视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后产生网络电视等新型视频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使得载体性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直接导致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将面临更为广阔的空间方向。互联网将不同的媒介形式融合起来,进一步扩充了信息容量和丰富了信息形态,信息获取形式得到拓展,同时,也使得教育传播中的传受双方都能具备同等的发言权和媒介使用权。因此,变革中的新闻传播方式让信息传播的方法和手段越发多样化,让信息传播的传受双方地位越发平等化。

新媒体这些技术特性,打破了传统媒体长期固守传播领域进行填鸭式教育的格局,传统意义的新闻生产从采集、制作、等传播流程上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新闻传播教育要加强如何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和传播新闻信息的教育内容,将听、说、读、看、写、录等多种手段集合展现在新的媒介终端上,以此吸引更多的受众。

(二)教育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展

在传统媒体时代,职业新闻工作者承担着新闻采访和信息的主要功能,而为职业新闻媒介提供信息线索的是以政府机构、企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为主的群体。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种新闻传播的传统模式被强制性地改变。用户自身参与到新闻生产活动之中,一方面丰富了媒介内容、扩充了信息容量、解决了信息的供给问题,但另一方面,受众因为自身知识架构、媒介素养、对新闻价值的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存在差异,使得摆在人们眼前的信息良莠不齐,如何在海量的信息面进行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判断、筛选、整合、评论成了新闻传播者越来越重视的工作。这就要求新闻专业人才不仅具有信息搜集和能力等“工具理性”,还要有着渊博的知识存储、开拓的国际视野、强大的信息分析能力以及厚实的文化修养等“价值理性”。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在面对海量信息所带来的挑战时,不仅要巩固学生的“工具理性”,夯实学生新闻采写的基本功,更要提升学生的“价值理性”,强化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

此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麦克卢汉所言的“地球村”成为现实,各种文化思潮、意识形态可经互联网的传播而被受众广泛认知: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草根文化等纷纷登场,竞相传播;中西文化、新旧思潮猛烈碰撞;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之下开始变味。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地球村”里,新闻工作者尤其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如此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把关人,才能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让信息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因此,在新闻教学中强调“价值理性”的培养,应该成为新闻传播教育在面对海量信息挑战时的必然选择。

(三)新闻教育的社会价值得到放大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渐趋成熟以及传统新闻媒体的转型,信息的采集与已经不再是传统传媒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更多地将竞争重点放在了对各种内容产品的整合上。传媒集团力图通过这种整合,以此提升其价值,使得其内容生产成为社会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较大范围扩展到更广的社会领域,并生成传媒集团的新型的产品服务链和社会价值链。因此,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再局限于新闻传播专业单一学科领域的知识水平,它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层次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培养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此外,我国的社会大环境也需要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目前,自媒体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工具,在国家层面的“互联网+”的要求下,传媒集团也在进行着“传媒+”的实践:传媒+房产,传媒+旅游、传媒+通讯,传媒+游戏等形式日渐多样,这些新兴领域的创立更需要上述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因此,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多种需求,重新设计课程体系,以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二、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结合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梳理有关新闻传媒教育的文献以及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可发现,我国现行的新闻传播教育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学科建构和师资队伍等三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和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2]。纵观国内各大高校,新媒体环境下其教学理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通识教育不足。通识教育源自于19世纪的欧美国家,当时的学科知识较为单一专门,严重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此,不少学者提出了通识教育的观念。它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独立思考,建立起知识的相互关联,实现人才培养的完全性和完整性。结合新闻传播教育的具体实际,通识教育主要是指学生不仅要学习新闻学基本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全面的素质。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要将精力集中到信息处理能力和不断推新的媒介形态使用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经济、文哲史等多学科的知识。目前来说的国内高校里,大多数新闻学院还是以新闻类课程为主,其他学科课程安排得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安排,这就造成了学生通识教育的不足,在此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不能满足新媒体发展的需要。

2.前沿知识缺乏。新媒体的前沿发展趋势带来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视野,比如,大数据传播、网络舆情引导、新媒体营销等,随着新媒体介质和新型传播方式的出现,新闻传播的新概念不断涌现。然而,在当前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中,部分学校和教师缺乏这些新媒体理念,没有及时进行课程调整和理念转变以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还在使用传统媒体时代编写的教材教授知识,即使部分院校开始了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但是建立全媒体工作室的学院则十分少见,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满足当前新媒体发展的现实需要。而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只有将通识教育和前沿知识相结合,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优秀合格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二)学科设置不合理

新闻学的学科架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闻学学科的专业框架,也就是新闻学的专业和方向设置;另一个是新闻学科的组织扩建,也就是新闻学的各个专业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3]。目前,我国高校中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设置基本上还是在传统媒体对人才需要的基础上设立起来的,与新媒体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较为单一的专业设置。目前,我国大多数新闻院系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按照1997年新闻传播学升级为一级学科以后,教育部所指定的专业目录来划分的,是在网络和新媒体等数字化信息技术全面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所指定的[3]。传统的专业分类方法的培养目标更为注重以单一的新闻传播规律和信息传播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新媒体传播中已经注入的新传播技能和新传播元素。比如,新闻学侧重培养能在报社、电视台、广播和杂志等传统媒体做记者的新闻人才,广告学主要培养的是从事广告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等。而在新媒体发展的现代社会,不同媒体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倘若还以媒介的共性特征来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新闻传播教育就已经难以适应信息传播的需要。目前有些走在改革前列的新闻院校已经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弊端,开始按照新媒体的特性来安排课程,比如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开始了数字营销的课程,以适应新媒体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2.较为平行发展的课程体系。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扩展加快了新媒体在新闻领域的广泛运用,倒逼了不少新闻院系逐渐开始重视新媒体的作用,并在原有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做出了较大的改变,比如增加了舆情应对、大数据等体现新媒体特性的专业。只是比较遗憾的是,新开设的专业相对传统专业来说,还存在一定的相似度,它们还是主要围绕某一单个媒体来进行具体教学,比如舆情应对只注重微博等新媒体上的舆情监控,对于线下传统媒体的监控则又少有问津,这就使得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课程缺乏交叉,容易导致各个专业的学生只注重本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专业知识的基础,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显然也是不符合新媒体发展的需要。

(三)师资队伍新媒体知识背景缺乏

目前在高校新闻学院中任教的老师,大部分是一种单一型媒介,只熟悉某一具体媒介形式的知识和技能,他们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登上讲台讲授课程,缺乏全媒体的概念。此外,从事教学任务的老师大多精通于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而对其他新闻类课程所了解的不多,更不用说跨学科去了解互联网、企业营销这类新媒体课程。这样的师资队伍不利于培养新媒体技术特性所要求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跨媒体的工作能力。

三、新闻传播教育的革新路径

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要求新闻院校应该与时俱进,进一步思考如何结合新媒体的特性,对传统新闻传播教育进行革新。根据上述三大困境,本文提出以下三种建议。

(一)调整教研理念,革新教学方法

新媒体发展变化速度快,新闻传播教育者应引导学生研究媒体生态圈和捕捉新媒体发展态势,主动应对新媒体中出现的问题和带来的挑战,调整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内容和方法。比如,要积极地传授新媒体知识教育,指引学生掌握与新媒体相关的传播技能,如大数据挖掘、融合新闻写作等,让学生成为主角,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和新型的教学工具与学生开展互动教学,比如可以将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媒体作为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开展新闻传播教育,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实践,亦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的特性和功能,掌握新媒介的运行理念,提高学生新媒介素养。总之,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应关注通识教育的传授,关注新媒体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课程设置要倾斜于新媒体方向

新媒体的出现引起了媒介生态圈的巨变,这要求高校新闻课程设置应打破传统媒体时代专业教学的壁垒限制,引导学生在积累多元化知识和跨媒体思维的基础上,掌握新媒体的各种技能。因此,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设置要重点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运用新媒体的实践能力,建构起基础厚、跨媒体、精专业、重实践的新闻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出数字化的记者。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文字能力仍旧是基础,口头播报、视频剪辑、网络编辑以及事件策划能力等仍旧是新闻专业学生的重要生存技能。在当下新媒体时代,课程设置要注重加强对数字化记者的培养。

此外,新闻学课程设计要注意将两个方面融合起来,一是将教学、实验、实践融合起来,另一方面是要将新闻业务、媒介经营与管理融合起来。课程与课程之间,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也要留有一定的扩充余地,以便适应新媒体更新换代周期比较短的特性。

(三)重构教师队伍内涵

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不断学习新媒体知识和更新知识结构,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实现新媒体知识的重构,达到知识系统的重启,才能承担起培养高素质的新闻学生的责任。高校可从媒体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记者、编辑、新媒体平台管理人员等,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学任务中。这就要求学校在引进人才时,要突破学历上的过高要求,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外,还应具备一个让教师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保障。新媒体的发展显示了技术的强大力量,技术的进步更加凸显创意的珍贵。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即技术平台的保障[4]。没有前沿的技术理念和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师资队伍的重构就很难实现,创意的活动也难以实现。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为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必须进行教育模式的革新,更新教育理念,进入移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形式作为教学手段和工具,进行跨学科的通识教育的培养,积极构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同时,还要进行课程设计的革新,将课程设计的重点放在新媒体上,加强对数字记者的培养。此外,由于教师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5],这要求在新闻传播教育的革新中,要特别注意教师队伍的内涵重构,从而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到完善。只有这样,新闻传播教育才能跟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蒋银健.新媒体对教育传播模式的影响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2]孙亚玲,傅淳.教学理念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3]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J].国际新闻界,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