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8:25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篇1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适应性;应用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各项工作的必须技术,随着科技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中的各项经济都呈现繁荣的景象。在国土资源的利用上,房屋建设和改造问题也在不断的发展,造成国土资源使用数据的不断增加,在复杂的资料收集和管理中,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简化工作量,在后期的管理和查找中也提供了较大的方便。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概述

数字化管理就是将复杂的信息通过模拟后进行数字形式的转换,再将数字和数据建立成数字化模型,信息在数字模型中的储存形式,不仅减少了储存的空间,由于数字化便于查找和控制,还提高了管理的效果。国土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引入数字化管理后,相关管理内容能通过软件进行归类管理,将大量的纸质文件变换成数据和数字形式的计算机管理,不仅有利于文件的长期保存,还有利于科学管理的实施。当前国家的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国土资源的利用不断的发生变化,国土资源档案的调用使用的比较频繁,通过数字化档案管理,相关人员通过计算机的资源共享,能够迅速的查阅了相关的软件,减少了以往纸质文件的调用时间,在档案的更新和归档中也能够通过计算机的录入及时的实现,为国家的国土资源管理和国家的革新经济建设提供了方便,高效利用时间的同时也间接的促进了国家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适应性分析

1、数字化档案管理符合国土资源多样化管理要求。

国土资源档案种类极多,包括了综合类档案、地籍管理档案、建设用地档案以及矿产资源档案,还有国土资源监察档案、测绘管理档案、会计、声像、科研、基建设备、实物和电子档案等等。而且仅就地籍档案来说,又分成集体土地地籍档案和国有土地地籍档案两类。这充分体现了国土资源档案的多样化特征。根据数字化档案管理特征来看,可以针对不同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从而将这些资源统一纳入到数据库中,并利用智能化分析技术,实现对档案的高效管理,从国土资源档案多样化特点上来看充分显示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高度适用性。

2、数字化管理能够解决国土资源档案复杂性特点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比较复杂,其主要是对国土使用历史的记录,长期一类积累了较多的文件,在长时间的国家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同一地点经历了不同的建设规划,其用房的性质,产权所有人等都发生了变动。因此,在同一地点,国土资源的使用情况不同,其档案也就有多个文件记录,档案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联系。面对我国众多的地区和建设工程,可知国土资源档案的复杂性。而数字化管理能够通过智能软件对复杂的工作内容简化记录和保存,当然并不是对内容简化,而是将其管理模式进行简化,通过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将庞大的档案文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智能的整理,相关人员在录入和查找中只要输入相关信息就可以实现档案的综合利用,实现了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和科学化。

3、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易变更性特点。国土资源种类繁多,其中地籍方面档案资源就非常容易出现信息变化。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地籍信息经常会出现改变。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利用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将相关的信息统一搜索出来,并统一进行修改,从而极大地提升管理效率。因此,数字化管理能够轻松应对国土资源信息容易变更的问题。

4、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完整性特点。国土资源档案是一个系统性的资源集合,很多资源并不是独立信息个体,而是将多种信息资源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性资源,因此如果某一个资源信息出现缺失就容易造成国土资源信息的不完整,从而影响资源的检查和监督作用。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这种相关性的建立已经通过数据库完成,因此很容易轻松调用并进行修改,极大地提升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效率。

三、推进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应用

1、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在推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关的领导进行推动才能够实施,因为国土资源本身的复杂性会涉及到诸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果这些部门的信息没有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就难以转化成知识库,从而实现高效的系统化管理。所以只有所有领导摒弃门户之见,转变观念,将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统一收集被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才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效率。

2、制定实施计划分步实施。首先要明白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难度,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涉及到诸多部门的支持,同时还需要相关人才的支持。所以不可能一步完成,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着手。然后再进一步落实资金、实施单位和基础设施构建、人才培训和意识培养等一系列工作。接着当数字化管理系统搭建完成之后,就需要组织相关的人员对传统的国土信息资源,如纸质档案、录像带资料等进行手工录入和数字化转换,并且在录入数据库系统时,需要对数据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在数字化转换过程中,信息资源没有失真,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的使用效果。

3、搞好安全性建设。数字化管理最大的弊端就是安全性问题。这也是国土资源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不过随着安全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相关人才的专业培训,目前数字化管理的安全危机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所以在推进国土资源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搞好管理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增加相应的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对使用人员的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培训,提升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构建完善的数据调用权限,并优化安全管理制度,从而提升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安全水平。

结语: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给管理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是在具体的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关单位必须健全管理方案和管理技术,对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安全性建设做好防范措施,彻底发挥出数字化管理的智能性和高效性,更好的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并提供完善的服务,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篇2

关键词:CDio教育理念;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随着信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数字经济浪潮势不可挡,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方行业共识。据上海社科院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体量为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8%,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7.9%,中国正从数字经济的追随者转变为领跑者[1]。百行百业开始意识到,在国家数字经济战略背景下,外部环境的数字化转变已经决定数字化转型将会是未来传统企业的必经之路和战略重点,谁能率先在包括企业战略、营销、商品、商业模式、管理乃至企业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整体的数字化转变升级中成功推进并取得成效,谁就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抢占未来发展先机[2]。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数字人才将成为未来市场上最为短缺的专业人才。一方面,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对传统产业和原有就业岗位造成冲击,造成就业岗位大幅度消减,同时数字技术及其相互融合也会催生出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继而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3]。数字技术与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上述双重效应必将在未来重塑就业市场结构,同时伴随着对就业人群数字能力的升级需求,应用型高素质数字人才将成为未来市场上最为短缺的专业人才。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当前中国数字人才缺口巨大,预测到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就业容量将达4.15亿,拥有“特定专业技能(尤其是数字技能)”对获取中高端就业机会至关重要[4]。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培养与时俱进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是当前地方高校急需面对的重要问题。

1CDio教育理念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5]。CDio教育理念是:充分利用大学学科齐全、学习资源丰富的条件,以尽可能接近工程实际,涉及技术、经济、企业和社会的团队综合设计大项目为主要载体,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CDio的全过程中不断地在理论知识、个人素质和发展能力、协作能力和对大系统(集社会、历史、科技为一体)的适应与调控能力四个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作为高度重视数字技能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数字经济专业是系统培养具有利用数字技术来分析解决经济问题,掌握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综合性问题的发现、分析、设计、评价和改善能力,适应新型经济业态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数字人才,这与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大体上相吻合,因此,基于CDio教育理念来构建数字经济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上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途径。

2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1研究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数字人才需求特点,数字经济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特色:第一,注重应用。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未来不仅需要拥有特定信息专业技能的人才,还需要大量与信息专业技能互补协同的跨界人才,具体包括数字战略管理、深度分析、产品研发、先进制造、数字化运营和数字营销等六类数字人才,这些人才需求无不体现出实践性与应用型特点。第二,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数字经济专业办学面向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和数字化转型背景,培养的是需要熟悉中国数字经济运行规律与改革实践,将来能够从事有关区块链、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宽口径人才。这种人才呈现出显著的、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特征,因此培养目标需要综合考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第三,强调数字化能力。数字经济专业培养面向企业数字化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特别是数字化能力,将是未来企业用人最重视的部分。培养学生包括数字战略管理、数字产品、数字化运营以及数字营销等方面的数字化能力,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2.2研究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下,基于CDio教育理念,从系统工程的视角来研究设置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审视并处理好各门具体课程的逻辑关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来组织课程大纲建设,优化课程体系。首先搜集政府部门、企事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代表,同类院校或相关专业的专家代表,本学科带头人以及本专业教师代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研市场人才需求特点来设置课程体系。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注重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等多学科之间存在交叉性的内容,根据CDio教学理念及其“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论,以尽可能接近企业需求或工程实际,涉及技术、经济、企业和社会的团队综合设计大项目为主要载体,有针对性的培养数字化思维、实现数字化价值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以此为导向来构建课程实施大纲。

2.3基于CDio理念开展案例教学、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革新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市场需要的是知识与能力双优的高素质数字人才,在知识体系方面,需要掌握与技术快速发展相匹配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能力构建方面,需要匹配岗位要求,不论从事服务、市场、还是研发岗位,既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利用当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学成果,采取SpoC或雨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将更多的网络课程资源利用结合到传统课程教学中来,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深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专业必修课(特别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开展案例教学,通过搜集行业应用案例,基于CDio教学理念及其“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论,实施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场景或问题中来,引导学生通过沟通与合作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字技能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该部分的重点,一是优化数字经济专业的案例教学课程体系。明确案例教学法应用的课程,明确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基本知识点与教学单元。二是建设案例库资源。作为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库将围绕课程知识点,以尽可能接近企业需求或工程实际的综合性项目来进行建设,兼顾体现专业办学特色。三是组织实施案例教学、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组织实施符合数字经济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过程,并合适选择案例教学、SpoC、混合式教学方式,讲解、讨论、归纳来向学生展现一个真实应用场景,学生按照问题或任务来开展组织多样化的学习过程。

2.4根据CDio教育理念推进产教融合,打造产、学、研、创一体化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下,未来5-10年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时期,而国内高校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等高端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时间不长,独立于企业的学校教育在瞬息万变的技术市场上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市场上掌握相关技术和应用的人才十分短缺,几乎供不应求。根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实行符合国际标准、以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考虑校企深度合作方案,打造产、学、研、创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产教融合,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市场触觉敏锐、反应快的特点以及优质数字人才资源,为高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数字化知识快速更新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训或实习,或将企业现实项目或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直接带入高校课堂,基于企业运营管理中完整的项目实施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到包括设计、部署、运维、优化等各项目阶段,注重培养学生规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沟通能力,通过熟悉企业项目流程规范,提前理解和把握企业对人才素质与技能要求,体会并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与工作模式。

2.5构建数字化教学信息平台,充分挖掘学生数据价值

传统教学方式通常严重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来把握学生学情和教学方式,其弊端是无法客观而准确刻画真实学情,并且无法向其他课程教学进行复制和推广。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教学信息平台,充分吸收当下“大数据+教育”的创新理念和思想,合理应用当前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成果,可有助于实现上述“经验式”教学向“大数据服务式”教学的转变,有效加强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精细化管理,走出一条具有数字化特色的新型教学之路,增强专业办学的竞争力与吸引力。该部分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深度挖据学生数据的信息价值,促进个性化教学。利用后台数据库统计学生各方面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获取学生画像与学情报告,研究其学习过程存在的规律、特点和代表性问题,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归因,然后利用当下“大数据+教育”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法,研究设计符合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教学情景和教学方案,采取具有针对性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二是开展研究和探索在线教学方式。大数据技术与丰富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使得在线教学成为未来教育的一种可行方式,可以联盟兄弟院校相关专业,以课程共享的形式推动各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校级共享,竭力打造出多门精品课程,逐渐扩大平台课程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2.6构建科学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显而易见,面向数字化转型背景的应用型数字人才培养体系不能依靠单一化的评价方式,必须重点突出包括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在内的转变,构建科学而多元化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第一,教育评价。利用数字化教学信息平台进行数据挖掘获取学生特征,对照CDio教育理念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从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决策提供可信依据。第二,学业评价。利用考试评价、考核测评以及心理测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完成学业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科学评价。第三,社会评价。通过电话、邮件等多种途径回访用人单位和企业,设计调查表及时了解用人单位或企业对实习生或毕业生的满意度情况,全面收集和分析用人单位或企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并汇总反馈给学院主管领导、专业教师以及学工进行调整改进。

3结语

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和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对未来就业人群的数字能力提出了升级需求,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研究构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数字经济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以及人才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以适应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数字人才需求,研究结果可以为地方高校推进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探索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全力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n].人民邮电,2019.[2]胡青.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与绩效[J].浙江学刊,2020(2):146-154.

[3]紧跟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第五届中国物业管理创新发展论坛上的演讲[J].城市开发,2019(22):24-26.

[4]檀盼龙,邵欣,张建新,李云龙.基于oBe+CDio理念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项目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1):189-193.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篇3

[关键词]档案;数字化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065-02

1引言

信息是21世纪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当代企业在业务流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电子信息,如何对这些电子化资源进行管理,关系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现代企业有必要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对电子档案进行长期保存和合理开发利用,以提高企业运转效率,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企业的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以现代技术手段(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等)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并以数字形式存储、网络形式连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当前,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企业高效市场化运作的需要。实时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创新档案工作模式,提高企业信息化运作的效率,丰富档案存储载体,扩充存档内容,完善档案管理安全,是企业深入市场化经济、加强档案管理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

2企业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现有的档案数字化建设,大多是从20世纪90年代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处于封闭式内部管理的状态。然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这种封闭式管理系统所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开始日渐显现出来。只有加快档案信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速度,进而实现数字化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和传播方式,建立实时有效共享资源平台,才可能有效缓解这种矛盾。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广泛运用,使得各个实体机构的企业为顺应信息社会快速、高效、节省人力的需求,都不同程度地走上了信息化数字管理的道路,其中就包括对浩如烟海的实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一些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数字化管理认识比较深刻,对技术资料、合同资料、变化过程、招标、协议、个人信息等都有比较完整的档案管理措施,有的企业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有的由办公室统一负责,这些企业正在跟随时代步伐,不断探索走出信息孤岛的道路,一步步加强企业的档案数字化建设。但是21世纪初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国有企业大量削减,中小私有企业遍地开花。十多年来,中小私有企业成为了地方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撑,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由于利益驱使和价值引导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大多数企业管理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在一些意识淡薄的非研发型企业或是研发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及商业市场战涉及较少的企业,对企业的档案数字化建设并没给予应有的重视,有的企业甚至连传统的管理方式都不复存在。随着信息化市场的开展,信息资源在商业战中的价值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许多中小私有企业因为在市场信息化竞争中经历过屡次失败甚至损失惨重之后,才重新开始审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建立高效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减少工作重复性、无用性,提高材料重复应用性、变通灵活性、市场适应性、安全保密性等,已成为现代档案管理数值化建设的重要思考点。

3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定位

档案数字化建设虽然是以电子设备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以数字的形式存档,通过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联结,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以实现资源实时共享、查阅这样一个过程。但是这个建设过程并非是简单地采用电子设备将企业的信息资料转化为电子版资料,也不仅仅是开发一个应用管理系统来提高档业务内部管理效率,它的目的是以计算机的系统化管理为基础、以网络运作为手段、以企业资料为信息资源的实施理念,有效实现有价值资源的共享与便利服务,最大限度的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时共享和灵活运用。所以企业在对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定位、因地制宜,把档案数字化建设当成企业发展的一种信息化建设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过程中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永不停止,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服务的出发点,不断跟进企业的数字化建设过程,采取量身定做、配套适合自身单位数字化建设的数字信息储备设施,制定适应本企业数字化建设的完善管理体系,要配备专业化人才或是进行专业化培训。总之,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要科学指导、战略规划、长期作战,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4企业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把企业推向了数字化建设的十字路口。顺时代者兴,逆时代者衰,大大小小的企业为了更加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游戏规则,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走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档案作为对内对外高频率应用的资源,其数字化建设必然会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这并不是说让企业去套用数学公式,而是要进行逻辑思考,选择性地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

4.1转变意识形态、提高重要性认识

企业领导人首先要认识到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摈弃固有的传统档案管理观念。企业领导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决策者,也是企业发展活力的推动剂。档案数字化管理,既是当前市场经济形式发展的需求,又顺应了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企业开展数字化建设,不仅减少了劳动成本,而且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有价值材料的使用率,改善了企业的整个运转效率,有利于材料的统一监管。企业领导层应该切实认识到开展档案数字化管理带给企业的利益,从思想上重视此项工作,加大投入,保证档案数字化建设与信息化时代同步发展。

4.2建立推进企业数字化建设的制度

制度是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企业要切实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要制定一套完善推进的保障措施体系,其基本内容可以包括:统一制定归档日期,对于该归档不按时归档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个部门的档案开展情况要纳入年终考核测评中;各部门要落实专人负责或是个人负责制,对经手的材料要认真做好档案保存、上交,并做好互相提醒和监督,提高意识,养成良好的档案管理习惯。保管是档案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必须要有收集、著录、标引、数据加工、检索、交换、传播、保密等各个方面的环节,建立有序、有组织、有系统的良性工作秩序。

4.3数字化与保密性同步建设

档案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载体,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对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档案的重要性,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自觉保护好、管理好档案,依法行使自己的职责,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妥善保管好档案,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盗、不泄、不乱。数字化信息储备灵活方便,随用随取,但同时也非常容易被盗取并难以察觉,所以在数字化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被拷贝、被黑客等信息化高手暗中盗取和损坏,认真做好保管、保密工作,尤其对内容,更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信息化时代,市场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信息的竞争,企业的信息与档案管理密不可分,因此要想获得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企业在快速推进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保密性建设。

4.4档案管理与外包

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做好必须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加工处理,这就必然涉及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投入。对于中小规模的企业来说,可能没有能力去给予这样大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考虑采用外包的形式来推进企业档案的数字化建设。通过外包,让专业的团队来实现科学的档案加工,这是目前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的一条有效途径。据国际外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85%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采用了档案外包服务,而目前中国企业这一数字还不到5%。从档案管理的实际困难来看,随着数字化建设的推进、企业的兼职管理人员不专业、保管硬件不合格等问题越来越困扰企业的科学发展;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档案管理属劳动密集型的后台业务,不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完全可以把该项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的档案外包服务商,当然有的核心内容可以考虑不外包,只要灵活运用内管与外包的有效结合,便可大幅提升运行效率。

总之,企业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要把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与企业自身情况充分结合在一起,适时科学地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为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服务,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延红.试论企业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J].陕西档案,2009(1).

[2]姚漫春.信息化条件下石油企业档案建设[J].企业研究,2012(6).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篇4

[关键词]知识经济档案管理信息管理

一、引言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不同于传统的资源经济或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档案事业作为人类的记忆工程,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既是传统的知识产业,也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既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又是受到知识经济影响比较直接的领域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事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极其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新的时代必将给档案管理带来许多新的观念和新的课题。

二、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观念的挑战:传统的档案管理“重藏轻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评价标准是知识向经济的变度,档案工作者只有将所掌握的档案知识和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要改变“重藏轻用”的观念,积极主动开发信息资源,使“死档案”变成“活信息”,转变服务观念,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和发展知识经济服务。

2.对传统档案管理手段和方式的挑战:当前,我们大部分的档案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与方式。虽然有些单位使用了计算机,部分也实现了网络化,但是网络上并没有多少可以传输的档案信息,难以达到传输的高通量化和网络化,难以形成新的知识生长点,也难以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和供社会共享。因此,变革档案管理手段,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是档案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3.对档案工作者自身素质提出的挑战:知识经济的社会里,劳动密集型的社会结构将被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结构所取代。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所作为,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否则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因此运用档案来传播知识,促进经济发展,使档案中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三、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首先,要树立新的管理思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长期传统环境下工作所形成的思维和方法上的定式,档案工作者在思想观念上难以将现代化管理引入到档案工作中。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已经让档案工作者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等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技术和工具之一。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档案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才能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开放的视角,积极寻求档案工作的生长点,在较高层面上来筹划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方略。

其次,要积极引入新方法和新手段。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买计算机,编程或买一份软件,输入微机三部曲。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档案的整理、著录标引、数据输入和为它们服务的分类法、词表等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档案原件是信息资源,是资源就有一个开发过程,计算机管理档案不能只停留在目录检索那种初步的不充分的信息开发阶段,而应更深入地发掘档案信息资源,变被动等待检索利用为主动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这就提高了开发档案的档次。同时,社会的需求与承认也会大大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变得愈来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改变封闭的现行管理方式为向外的“开放型”管理方式,使档案服务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直接面向经济,面向公众和社会的需求。

最后,要积极拓展档案馆藏的新资源。档案资源的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则是档案资源现代化的标志。因此,档案部门要把数据库建设作为信息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核心任务来抓。现行档案馆的馆藏档案多以纸质、音像、声像材料为主要载体,电子文件和数字信息非常少,势必影响到数字档案馆信息的传输和信息的提供利用,造成信息停滞和利用需求的阻断。因此,加快档案馆原始信息的数字化转换进程和电子文件的积累,保证可传输数字信息的数量,并不断补充、更新和完善是档案工作满足社会需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2.要大力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

(1)建立“需求—开发—利用”的科学开发机制:首先,要立足自身资源,增加传统的编研力度,建立特色数据库,开展定向专题信息服务。其次,信息资源开发应充分分析并满足用户需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反映出档案信息由保管向利用的一种高层次转化,这将是一项以实现档案价值为目的的信息服务工作,因此必须要处理好“需求”、“开发”、“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2)以电子文件归档为管理重点。当前,档案数字化相关技术标准尚不完善,在此情况下大量开展数字化工作存在风险,有可能影响到今后的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另外,尽早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有利于档案工作与电子政务尽早接轨,为机关单位提供有效服务的同时,又能抓住机遇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3)有效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合理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是充分发挥信息利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深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必须。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新兴事业,并无多少经验可循,理论指导又一向滞后于实践,这就使得很多档案部门在信息资源开发时难免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出现信息资源开发的“孤岛”现象。

3.要为档案管理人员建立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培养体系

继续教育是全体在职档案管理人员不断调整知识结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要求的手段。面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紧迫形势,大部分在职人员是不可能有时间和机会到高校进行系统学习的,而继续教育采取专题讲座、实习培训、现场研讨等方式,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内容专一、形式灵活等特点,因而成为在职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技能的有效途径。

继续教育必须制度化、全员化。所有在职人员都要定期参加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并要将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列入考绩、评审的范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已明确提出,要“坚持各级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进修制度”。

继续教育必须多元化、规范化。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灵活开展各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档案管理继续教育,另一方面要严格审批和监管开展档案信息化继续教育的机构,统一继续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材料及实验环境,制定规范统一的分级、分类考评体系,建立“学考结合”的专业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县档案事业发展全局,紧扣新常态下依法治国新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省政府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档案基础建设为中心,以档案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档案法制建设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推进全县档案事业科学快速发展,提升群众满意度和新常态下服务改革和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目标

以“馆室”建设为核心,以扩、调、优、提为手段,全面提高档案综合服务能力。“馆室”即:建设数字档案馆,努力建成区域型数字档案馆;建设机关单位达到规范化等级标准的档案室,提升基层档案工作水平。扩:继续做大档案资源体系,确保档案应归尽归,保障档案资源齐全完整,馆(室)藏档案数量年增长7%以上;调:调整馆室藏档案结构,丰富档案门类,民生档案占馆藏比重达60%以上;优:继续做优档案利用体系,加快馆(室)藏档案数字化进程,全面完成重要纸质档案数字化,馆(室)藏档案数字化数量占总量的50%以上;积极探索档案资源共享新方式,丰富档案利用平台建设,实现跨馆(室)、跨地区远程利用查档;提:努力提高档案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各行各业档案业务指导,实现档案指导零盲区,围绕地方行业特色,帮助建立特色专业档案,努力打造核心特色馆(室)藏。

三、主要任务

1、建设数字档案馆。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档案集成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目录著录电子化和系统化,完成馆藏重要档案全文数字化,接收档案实行纸质与电子版双套同时入馆,基本建成数字档案馆,使电子档案接收与管理流程更加科学合理,制定完善的数字档案馆管理制度与办法。要充分依托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切实做好电子文件的在线接收与管理工作,努力将我县数字档案馆建成XX区域型的一个重要数字档案馆。

2.完善实体档案馆。多方筹集资金,添置足够的空调、除湿机、备用电缆,建设馆区围墙扫尾工程,健全完善档案保温、防潮、防盗等设备设施,明确责任分工,完善有关制度,把档案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舒适、宜人、经济的原则,对馆区绿化进行规划设计并分期分批建设完善,把县档案馆建成功能现代化、环境优美舒适的群众服务场所。

3.做大档案资源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9、10号令,准确确定文件材料收集范围和划分保管期限,努力确保档案资源完整齐全。在抓好文书档案收集的同时,积极做好专门、声像、科技、实物及电子等不同载体档案的收集工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要设立档案室并指定专人负责档案工作,切实做到档案工作有场所、有设施、有人管、有制度、有保障,基本实现建档和归档率达100%。

4.调整馆(室)藏档案结构。县档案馆要努力调整和优化馆藏档案结构,丰富档案门类和种类,加大民生档案资源接收力度,加强生育、户籍、学籍、婚姻、医疗、卫生、保险、就业及社会保障、土地承包、林权改革、产权登记、人口普查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档案的收集工作,到“十三五”末,实现民生档案占馆(室)藏比重达60%以上。各基层档案室要加大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力度,做到应归尽归,安全、规范保管。

5.优化档案利用体系。千方百计满足群众查档需求,努力提高档案查全率和查准率。不断优化档案利用场所硬件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查档环境。稳步推进馆(室)藏档案数字化进程,实现到“十三五”末馆藏档案数字化总量达馆藏量的50%以上。做好档案开放工作,充分利用门户网站、档案专网、数字档案馆(室)等平台加大档案资源共享程度,实现跨馆(室)、跨地区远程查档。建成互联网档案利用平台,逐步实现群众足不出户的查档目标。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篇6

【关键词】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经济性

设计地下室顶板结构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载荷。地下室位于建筑的底部,因而顶板结构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来自上层建筑的较大载荷,进一步表现为在顶板厚度方面及材料选用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二、层高。地下室顶板结构若采用普通梁板结构,再考虑到设备管道占用空间问题,其层高一般难以符合建筑设计要求。本文将针对井字梁顶板方案、十字梁顶板方案、无梁顶板方案以及加腋梁板方案的经济性展开研究,并用数据对比的方法,找出他们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比选时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土方开挖工程量要尽可能小,单位工程造价要尽量低,施工周期较短而且施工方便。[2]

1.计算原则

计算原则如下:一、参考建材市场价格,对混凝土和钢筋进行如下定价:混凝土―450元/m?;钢筋―5000元/t。同时选取6跨展开分析、对比;二、通过pKpm中的“pmCaD”、“梁柱施工图”两大模块完成梁板配筋以及混凝土的一系列测算。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根据测算结果确定配筋及混凝土的选用,如果测算出钢筋直径超过16mm,那么采用三级钢。楼板厚度定为250mm;三、上述测算、实际施工图测算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出入,但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这四种常见方案比选的需要。

2.计算方法

井字梁顶板结构、十字梁顶板结构利用Satwe进行计算。Satwe是一种三维组合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利用壳元理论针对高层结构而设计开发的。

无梁顶板结构通常利用经验系数法进行计算。该种方案只能用于规则结构的计算,不然则会产生较大的偏差,而且在分析结构内力方面应该满足以下条件:一、活载荷应均匀分布,且为3倍静载荷以下;二、任何方向都应有3个以上的连续跨;三、取任意区格,区格中的长边、短边之比应控制在1.5以下;四、同方向最大跨度、最小跨度之比应控制在1.2以下;五、不规则柱网偏离柱的数值应控制在跨度的1/10以下。利用经验系数法计算、分析无梁顶板结构内力时,将两个方向板的总弯矩和乘以弯矩分配系数,便可得到柱上板带以及跨中板带的支座截面负弯矩值0.50、0.17,跨中正弯矩值0.18、0.15。X、Y方向板的总弯矩设计值可通过下列公式求得:m0X=qly(lx-2C/3)2/8;m0y=qlx(ly-2C/3)2/8。值得一提的是,m0X、m0y可看作是均布载荷作用下,简支梁的跨中弯矩。[3]

一般情况下,多采用pKpm软件计算加腋梁板结构的整体内力。计算过程中,不可以从板面载荷直接导入梁载荷。在pKpm软件中,加腋梁是不可以直接输入的,因而将一段梁划分成三个部分输入,至于加腋部分可以按照直线转换成截面的方式输入。若把板面载荷直接导入梁载荷,那么将会造成梁在计算内力时出现结构内力偏小的问题,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应该把梁所承担的实际载荷以分段的方式导入各段梁上。柱间三段梁和柱间一段梁在弯矩总值方面应该十分接近。

3.计算模型

选择8.1m×8.1m柱网尺寸,覆土厚度取值1.2m,容重取值1.8×104kn/m3,恒载=自身重量+21.6kn/m3,活载=5kn/m3,比选区建筑面积共计2362(48.6m×48.6m),梁板钢筋均为二级钢(依测算结果选用):一、井字形顶板结构。主梁截面尺寸为500mm×1000mm,次梁截面尺寸为250mm×700mm,板的厚度为250mm;二、十字形顶板结构。主梁截面尺寸为500mm×1000mm,次梁截面尺寸为250mm×700mm,板的厚度为250mm;三、无梁顶板结构。柱帽尺寸为2200mm×2200mm,板的厚度为400mm,钢筋布置图如图1所示(未对Y方向钢筋做标示);四、加腋梁板结构。主梁截面尺寸为600mm×700mm,梁加腋尺寸为900mm×300mm,跨中板厚度、支座加腋端部板厚度分别为200mm、400mm。板面钢筋的施工应用了通长面筋、局部短筋两种形式。加腋梁结构、加腋板结构分别如图2、图3所示。[4]

4.计算结果

四种方案各项数据及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5.四种方案综合比选

对四种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发现在1.2m-1.5m覆土载荷以及标准柱网(8.1m×8.1m)这两种条件下,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的经济性好于其他两种。[5]

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在加大地下室净高方面效果明显,且能够减小埋深。两种方案中构件承载力均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加腋梁梁端在负筋方面远远小于普通梁,综合配筋较为经济。

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不需要进行大量的主、次梁模板安装以及钢筋的捆扎,极大降低了土方开挖工程量,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

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外观形象,而且便于通风以及水电消防管道的施工。

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在经济方面的差别并不明显。如果采用加腋梁板结构,则能够较好满足高规“顶板嵌固”的一系列要求,从而利用规范构最大程度地构造出要求的截面以及配筋所能提供的最佳承载力。[6]

若采用预应力无梁顶板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身具有极佳的防裂性,可以大幅度提高该结构的自防水性能。自防水是该种结构防水措施中的首要环节。因为自防水的功能的存在,该结构在防水设计时,可以根据需要减少一道附加防水层,与此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一般结构不能很好处理温度裂缝的问题。[7]

6.结语

在当今的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中,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主流,和传统的主次梁顶板结构相较而言,具有如下优势:一、在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防水保温以及基坑降水等方面,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板结构能够明显节约成本;二、地下室,尤其是面积较大的地下室,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较好地防治裂缝问题,保证其使用性能,提高其耐久性;三、无梁顶板结构与加腋梁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外观形象,而且便于通风以及水电消防管道的施工,能够有效缩短工期。综上所述,无梁顶板方案和无腋梁板方案因其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值得注意的是,顶板做为嵌固端时不宜采用无梁顶板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建明.地下室顶板结构多种方案的经济性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01).

[2]刘永江,李玉华,韩琪.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选型探讨[J].建设科技.2012(12).

[3]李岩,段显恺.某工程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优选与经济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1(15).

[4]李小健.几种地下室顶板结构形式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

[5]周文.成都某项目多层区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的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0(04).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篇7

1.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作为国家档案组成的重要部分,国土资源基层档案具有分类繁多、信息量大等特征,其主要包含建设用地、国土资源监察、地矿、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等9大类档案,是以声像、图表、文字等形式记录国家具有保存价值的土地信息与资料,对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是为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关键性任务。在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资源保护过程中,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是实施土地依法管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合理制定及土地利用、土地开发、国有土地使用税征收、土地使用权确定、土地纠纷解决与土地所有全归属划定的法律依据与凭证。充分发挥与利用国土资源档案信息自身的应用优势,将其内在潜力充分挖掘,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为现代化市场经济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要求所在,也是其市场价值的真正体现。

2.国土资源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健全

作为国土资源档案日常管理任务实施的制度性依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失去有效性与及时性,由于人员或部门的职权划分不明确,奖罚制度不清,导致问题处理过程中互相推诿,从而降低管理效率。现实情况中,有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部门对于已有信息资料的归档、立卷、分类、编目及排列工作实施过程滞后或不规范,其具体表现为随意堆放档案并长期挤压,致使档案资料发生破损、虫蛀、霉变等不良现象,从而导致后期查找利用不便,甚至造成国土资源档案流失。

2.2基础设施不完善

基于现实情况的分析,由于基层国土单位在档案管理人员意识与经费投入方面较为欠缺,致使?n案存储设备陈旧落后(如木质档案柜),甚至未设置专门的档案储存室,使其与一般办公室混淆一起,导致安全管理不到位,“三铁”、“九防”措施落实不力,以至于无法在高温梅雨季节实施降温除湿任务,致使归档材料因霉变而发生损坏,是为资源的一种损失。

2.3信息化程度偏低

对于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单位而言,其普遍现象是缺乏现代化硬件设施,致使档案管理任务的实施无法达到规范化要求。随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办公自动化技术的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多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单位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模式,但对一些基层管理部门而言,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其硬件设施落后、科学手段滞后、机构功能弱化,对档案管理工作仍旧使用效率低下的传统手工模式,同时也未利用数字化方式实施资料归档处理,致使档案管理效率低下,管理质量与服务水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3.加强国土资源基层档案管理的措施(建议)

3.1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为推动国土资源基层档案管理任务实现制度化与规范化,档案管理单位首先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其具体实施过程为:第一,以人为对象实现国土资源基层档案管理过程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从管理技能与管理思维方面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做到提升,通过宣传教育任务的实施,强化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意识,促使其认真学习并了解《档案法》与《档案法实施办法》的具体内容,同时采用内部交流、短期培训以及专家讲座等教育培训方式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促使其加强档案收集、归档、立卷、分类、编目、排列等环节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理技能的提升与管理模式的创新;第二,以制度为对象加强国土资源基层档案管理过程的制度化与规范化。通过人员岗位分工制度的完善与岗位职责的明确,将管理责任具体到人,细化档案利用、借阅权限,明确档案管理、归档范围,同时严格执行鉴定与销毁等规定,做到每道环节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促使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国土资源基层档案管理的每一个过程。除此之外,还需制定并晚上档案管理激励机制,彻底消除奖励分配的平均主义倾向,通过精神与物质综合鼓励的方式促使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积极贡献、努力创新,进而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以此激励员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对于档案管理安全制度的制定与完善,首先应通过层层审核与签订方式来进一步细化安全责任制度,确保(安全)人员责任明确,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以及人人参与安全;其次应建立安全定期检查与巡视制度,及时、定期对已有的国土资源档案实施安全检查,如消防设备等安全设施配备数量与状态的检查,以此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还需制定科学、完整的安全预案,通过管理过程与管理重点的具体分析,对于可能出现地震、火灾等情况的突发紧急事件制定出专项救援抢险(包括人员与档案资料的抢救)措施。

3.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档案工作而言,档案设施是一个载体。在开展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时,应该进行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设施较为缺乏,就应该购置设施进行补充。如果设施不符合现有要求或者时代的发展,就应该及时更新换代。像档案室和电脑在内的现代档案管理设备,工作人员必须使其配备齐全。只有档案设施符合现代化要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实现现代化发展方向。

3.3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数字化管理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也随着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互换进入到网络的新天地。数字化管理使档案查询更加快捷,极大的提高了档案查询效率,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大量、快捷、高质量的国土资源信息。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当今国土档案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快速发展,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我们必须紧跟时展步伐,加快数字档案建设,实现国土管理工作自动化及网上办公。积极推进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促进国土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快速发展,建立国土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扩大服务范围,更好的为当地经济建设及广大群众服务,开创国土档案管理工作新起点。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篇8

关键词:数字城市档案数字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加速了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城市建设的实施将使城建档案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城市”数字化图书馆工程的启动,已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字时代强烈脉搏。作为城建档案部门,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使档案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已是城建档案馆和城建档案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加快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已势在必行。

一、“数字城市”的概念。

“数字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将是世纪之交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具体的讲“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地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和城市设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信息的采集、更新和集成。“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化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的一个技术系统,它是一个立体的五维的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发展“数字城市”是今后城市实现信息化并抢占数字地球制高点的重要方向。“数字城市”主要有通信网络平台、软件技术、数字信息及资源三部分组成。“数字城市”的基础平台是一个开放、分布式的基于intcrnct网络环境的各类数据存储、管理、更新、查询、处理、分析的软件系统。“数字城市”的数字信息及资源主要由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应用模型系统等组成。其空间信息资源是支撑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是数字城市运转的能源,它主要包括各类多光谱、多时相、高分辨的城市遥感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大比例尺电子地图,有关城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等与电子地图相关的图形、图表和文本数据库,核心是有关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各类建筑物等各种数据。“数字城市”实际上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城市综合管理和决策系统。

二、“数字城市”与城建档案的数字化。

透视数字城市的定义,其涉及的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是城建档案接收的范围。也就是说,城建档案应该成为数字城市重要的数据源。为适应数字城市的需要,城建档案应加快数字化建设,在“数字城市”工程启动时,数字化的城建档案将与建设系统的规划、市政、园林、房地产等部门的专业信息构建城建信息系统,成为数字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数字档案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档案馆,其信息资源是所有上网档案管理部门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因此数字档案馆的建立有赖于档案馆馆藏的数字化,并将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上网提供利用,数字档案馆是一个数字系统,它把产生于不同部门以各种载体存在有关城市建设活动中形成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以网络化的方式相连接集中管理,并为城市建设活动服务,它是城市建设活动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贮存、利用、咨询、交流和服务中心,城建档案数字化,简单说来,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文字、内容、图形、音像等进行数字化整理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收集档案进行主题词等标引项的录入,实现计算机检索,即机读目录;另一方面是对馆藏档案内容分门别类进行全文输入,实现磁盘存储,即机读档案。

城建档案工作,是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工作。城建档案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真实记录,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部门,内容包括建筑物、城市道路桥梁、城市公用设施、城市地下管线、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地质勘查、地形图以及有关城市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等城市基础资料,其载体形成有文字、图纸、图表、照片、遥感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电视影像、电子磁盘、光盘等。因此城建档案应该是“数字城市”中海量数据采集的源泉和基地,应当成为数据存储、管理、处理、查询、检索、传递等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工作基地。“数字城市”所需的信息数据大部分不是原始的档案资料,而是经过编辑加工并且数字化处理的数据信息。城建档案工作也就应当作为以“数字城市”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城市信息化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中国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首要和必要条件。"城市数字化”充分利用数字化及其相关的技术和手段,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知识结晶,城建档案馆是城市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建设最大的信息服务基地。电子文件是现代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必然产物,是我们城市建设档案的新生代。被人们熟悉的传统载体的档案文件将被数码世界所产生的新载体所取代,这将证明“数字城市”建设与城建档案数字化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数字城市”与城建档案发展方向。

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必将成为数字地球的焦点,城建档案馆作为接收保管城建档案提供信息资源为城市建设服务的基地。未来的数字城建档案馆无论在学科理论还是管理模式方面都是空白,但先期启动的数字图书馆工程或许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数字图书馆是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的底层,以电子商务为管理模式,以宽带高速网络为传输通道,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传递、保护、利用等全过程。档案馆与图书馆相比,同样是海量信息的保管基地,面向社会提供咨询利用服务,在制定学科理论和建立管理模式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城建档案毕竟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具有凭证作用和密级等其他档案属性,档案数字化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护档案的原貌,网上管理强调确保档案安全,注意使用权限保护。另外,城建档案与城市三产三业紧密相连,具有现实性、动态性强,内容精度要求高,档案成套性的特点。在表现形式上,涉及各种工程文字资料、图表、设计图纸、地籍图、管线图、照片、录像资料等。因此我们在建立数字档案馆发展数字档案的时候,要考虑城建档案的特点和数字城市的要求,适应“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城建档案工作必须拓宽思路,提高素质,不断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需要。在提高城建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努力向“数字档案馆”建设迈进。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以城建档案馆为基础开展建设信息化工作,做好本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数字化建设工作,抓紧大规模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城市数字化”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组织有序的数字信息体系蓝图,而城市数字化是一项复杂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靠简单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产品的堆积就能实现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不足,以及信息资源配置不当,同样会使耗费巨资建设的网络造成浪费。如有些城市的城建档案馆虽然已进了先进的GiS系统,但目前仍基本上停留在城建档案资料的目录管理上,著录的档案内容信息基本上以检索利用为主,还不能进行内容信息自动分析研究、数据采集,还不能实现城建档案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有些馆已开始进行一些数字化和网络化工作,但目前还未与“数字城市”建设工程真正联系起来。关键是缺乏信息开发的专业人员、网络技术人员、数字化处理人员。现有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有实际工作能力,缺乏理论水平。特别是县级城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水平低,缺乏数字城市建设管理知识,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需要。

2.扩大城建档案接收、收集范围,特别要有目标地、有重点的收集与“数字城市”建设有关的档案资料。注意分析研究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者利用需求以及“数字城市”建设工程数据采集的内容需要,有重点的收集与“数字城市”建设工程有关的档案资料,如建设用地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房地产拆迁管理等方面的档案;工程勘测档案注重城市地图、数字化地形图、城市建设工程测量图、地下管线图等。工程建设档案主要有建设项目前期形成的文件、图表、施工文件、竣工文件以及照片、录像等,对这些档案资料要进行定性分析研究。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篇9

【关键词】电力公司;档案数字化;研究

1.电力系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内部各个环节十分复杂,档案对于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积极意义。电力系统的档案中记录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和信息,信息繁杂,种类多样,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是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是电力系统宝贵的财富。所以,电力系统档案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对现阶段数字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加强对庞杂电力档案的管理工作,提高电力系统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保障作用。

2.新时期电力系统档案管理数字化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方面对电力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给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电力系统必须根据自深建设、发展特点,结合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强系统内部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加强档案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2.1科技档案管理特点

(1)专业技术性强电力生产活动涉及面广,包括立项、征地、前期、土建工程、电气、通信、消防、监理以及电器设备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科技档案具有非常明显的专业技术特征。

(2)利用价值高科技档案从电力生产过程中直接形成,真实记录了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既是工程质量评定、资产评估、财务审计,以及事故原因分析、索赔、民事纠纷等的凭证依据,又是公司开展日常安全生产运行、检修维护及技术改造等工作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在电力生产管理过程中,科技档案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价值。

(3)保管期限长,数量多变电站工程自投产,一般有50年以上的保存寿命,其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施工建设等技术档案保管年限与设备设施寿命相当或更长。随着设备设施不断老化,运行维护及更新改造任务的加大,科技档案数量也不断增加,而这些档案保管期限也多为长期或永久保存。

(4)档案管理延续性强科技档案可以形象地称为电力生产设备设施的健康履历和病历。工程建设时的科技档案记录了电力生产设备设施形成时的基本信息,后期在生产运行中形成的技术档案详细记录了设备设施所发生的缺陷、故障及诊断处理等信息。不同时段所形成的科技档案均为设备设施不可分割的连贯信息,因此科技档案管理不可间断,具有很强的延续性。

2.2如何使电力系统档案管理科技化。

(1)运用软件管理。电力系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能源,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新时期的电力系统档案管理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改变传统模式,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提高档案管理的技术手段,实现系统科技化和技术化的更新,使电力系统的档案管理更加的有效。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款电力系统档案管理软件: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数据录入、数据查询修改、电子档案调用等功能。

这款软件的功能特点是:方便的录入功能,便捷的查询和修改功能,灵活的调用功能。当然,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数据管理系统供我们选择参考,旨在更好地为电力系统档案管理服务。

(2)完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网上服务随着电力生产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电力生产人员工作效率必将逐步提高,利用快捷、高效的方式获取信息资源成为他们的共同愿望。建立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工作平台的档案数字管理系统,将档案的保存功能向信息中心转变,开展网上服务,提高利用效率,这是满足利用者服务需求的最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变电站局域网建立档案主页,使档案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关联起来。公开案卷目录及卷内文件目录,实现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检索,使生产人员更方便查阅档案室已藏档案。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实现档案资料数字化。档案资料数字化后,在网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的查询、利用服务,使利用者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及时获取自己所需的档案信息,使服务变得快捷、高效、准确,大大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

(3)加强科技档案归档收集整理工作。生产信息资料收集归档是开展科技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了解生产一线人员活动状况,密切跟踪现场生产动态,提前掌握档案收集的具体材料,列出详细的档案材料的收集计划,从而把分散在各部门或个人手中的档案集中起来,实现统一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收集起来的信息资料再通过档案整理这一中心环节处理后,才能确定归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档案整理工作应该深入分析文件材料的内在联系,遵循档案形成规律,尽量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关联,使每项生产活动档案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以反映精细化管理活动的真实面目。

2.3数字化档案利用

数字档案在检索、利用、传输等方面能高效、快捷、方便地满足利用者需求,利用者可在自己的电脑终端上看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数字档案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信息安全。数字信息的易变性使数字档案利用中潜藏着对信息原始性的威胁,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数字档案从档案阅览室疏散到四面八方的计算机上,使许多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变得无能为力,因此,在这种现代化的数字档案利用过程中,要坚持既方便查阅利用,又保证安全的基本原则。丰台供电公司档案数字化建设完成以后,与北京市电力公司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接,为档案电子借阅工作带来很大便利。

3.档案数字化管理展望

在电力系统实现数据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数字化功能实现的利弊因素对电力系统档案管理的影响,提高危机意识,站在全局的角度出发,了解数字化功能的使用条件,结合当前档案管理中的管理办法,积极创新,加强档案借阅管理的流程,完善数字档案的整理质量,不断升级和完善档案的借阅系统,提高系统的技术含量,丰富档案内容和知识面,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知识平台,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为电力系统的生产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数字经济实施方案篇10

关键词:标准化科学化企业管理档案

一、传统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今天,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企业档案不但要记录历史,还要服务现实,企业档案已出现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借助档案管理系统提供档案信息的网络检索或浏览。当前进行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企业档案工作备受冷落,大多只是实现了简单的档案信息目录网上检索,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远没有实现真正的档案信息化,只有转变观念,改革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认识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走出困境,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企业档案机构地位低下。企业领导对档案工作认识不足,重视支持不够:许多国有企业的档案机构与人员被大幅裁减,档案保管基础设施及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档案机构往往成为被首先、重点清理的对象。档案业务经费严重不足,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档案人员的薪酬水平远远低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档案机构在企业组织体系中地位下降,严重挫伤了档案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积极性,致使大量管理人才的流失,而且也制约了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

企业档案管理滞后于信息化发展。企业档案管理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许多企业档案机构和人员面对新出现的电子文件,采取回避措施,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模式却难以适应信息化发展,固守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模式,导致电子文件、档案没有实施管理或管理不当。

企业档案信息缺乏系统管理。伴随着大规模是企业重组和企业合并,由于一些档案材料分散保管于各部门,零散地分布在机构成员手中,无法相互借鉴,没有一个机构来集中统一的管理本业的档案,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失误增多。在有的企业中由于管理不严,导致档案材料被盗,如果企业档案部门不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企业“记忆”面临着丢失的危险,就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个新的概念和事物,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研究也兴起一股热潮,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管理的目标是运用知识。知识管理是为了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综合企业内部和的各种信息、知识,并加以识别、收集、科学的加工和充分的运用,并通过建立知识共享机制,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的增值;利用企业所蕴含的集体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造能力。在知识管理经营管理模式下,增强企业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的发展不再受到资金和自然资源的限制,知识资源对于当今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管理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知识管理思想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知识管理是对企业产生的知识进行管理通过获取、存储、学习、传播、共享,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才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管理将为企业创新增添动力,要使每个员工都能接触并有效地运用企业的知识,实现将合适的知识在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地找到最需要的知识,企业经主要依靠知识来赢得竞争的优势,最终实现成本最小,而收益最大。

企业档案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企业档案是企业活动的忠实记录,企业的隐性知识占据了企业知识资源的主体,企业档案忠实的记载了企业员工在从事生产、管理等各项活动过程中的情况,隐性知识是企业知识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企业档案就认识、经验教训的总结,积累了大量的企业显性知识;企业档案有助于实现企业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通过信息交流、传递实现的。有知识为人们所运用,所掌握,知识才有价值。信息交流、传递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语言和书面,书面交流是以文件、档案等形式进行知识的使用和交流。知识应用范围扩大,价值实现也扩大了企业档案帮助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企业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企业进行知识创新活动的时候的过程、内容、结果,是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是企业拥有某一知识产权的法律凭证。档案的凭证作用可以有效地证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企业档案可以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企业档案可以提供寻找相关领域专家的线索,企业档案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教材,当企业组织结构庞大、员工人数众多时,知识管理系统记录了与企业相关的内容,企业外部知识培训使企业员工能迅速融入本企业,学习并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企业档案反映企业文化,企业档案形成和产生于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各种企业活动过程中,知识管理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更是一种管理理念,企业档案不仅具备知识特征,还是企业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已成为许多企业战略行为和价值观的一部分。

知识管理是企业档案工作创新的方向,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管理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撑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知识产品的生产居于主导地位,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其对企业档案工作创新的意义有:知识管理的根本目是实现知识的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知识是企业的战略资源,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是知识的积累组织、传递和应用、创新。它可以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企业档案的价值,促使人们重新视定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企业档案管理的基本活动,以促使人们重新考察企业档案管理的技术方法。以知识管理思想指导企业档案工作,企业档案管理从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走出来,通过挖掘企业档案的知识价值,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创造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知识管理要求拓展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职能,强化对档案知识的开发利用,实施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服务,应将档案管理看成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人员从档案实体保管员转变为档案知识管理者、知识提供者及决策咨询者;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完善和优化馆藏,档案工作者必须投身于电子文件的产生和控制过程中,完善和优化馆藏资源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利用档案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重要手段则是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手段,文档信息数字化工作是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另一主要内容;知识管理要求企业提高档案管理技术,对档案管理来说,更依靠上数据,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档案信息化离不开企业信息化,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必须建立健全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电子文件形成、流转、处置和监控制度,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之中;知识管理要求档案知识实现智能化服务,实现档案知识智能化服务,可以通过企业知识库的构建、知识导航的提供、知识的咨询等手段来实现;知识管理要求档案工作者提高素质,知识管理要求作档案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档案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是人才,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以此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

三、知识管理背景下构建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面对机遇和挑战,档案工作只有主动去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积极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才能促进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发挥档案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有的作用。档案知识是典型的显性知识,符合档案知识管理的规律,因此企业档案实施知识管理是自身的要求;企业档案实施知识管理是现实的要求,通过大家参与达成共识的知识资源优化处理,解决了过去“按档案方法分类,不切实际”的问题,避免了“知识类档案”还按照信息类档案进行处理的错误方式;企业档案实施知识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知识管理将以往的档案知识规范化、统一化、创新化。

构建档案知识资源管理模式的目标。管理的思想也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发生了转变,使档案管理有了重大改观。具体目标是使档案知识资源化、信息化,按信息管理方式分类保存,以供搜索和查询,按知识资源结构进行管理,即归类沉淀,对将来的知识型文档,设计、设立标准模板;实现知识资源支持领导决策,要充分了解分析领导或管理决策的事项及过程,设计、设立订阅机制,委托专业人员或专家收集知识或信息资料;知识资源及时支持员工学习。构建相应分类的关联知识资源库,配备相关知识的文件类到关联知识库中,设立员工自学考试内容;知识资源及时支持员工工作,要了解分析各项业务、事务工作,内容及过程,按业务、事务过程环节及环节内作业程序;知识资源管理制度化,用制度的形式确定知识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档案知识资源管理依托网络,用信息来实现,在应用系统中对知识资源分层级设立安全访问权限。

档案知识资源管理模式构建方案包括档案知识资源应用功能系统、资源库委托收集、整理系统、资源库委托收集整理系统、知识资源库管理系统。知识资源管理组织建设方案其组织结构可以设计为知识资源管理团队和知识资源管理中心。建立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推进和组织建设的要求。档案知识资源管理方案实施步骤要开展进行调查研究,它包括管理制度方面的调查研究、硬件方面的调查研究、技术方面的调查研究、人才方面的调查研究;制定实施目标,明确实施要素,建立保障系统,实施要素是方案的主体部分,需要建立包括档案知识资源管理体制。

企业实施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条件。企业实施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条件,一定的网络基础设施是实现网络化的前提。技术是档案知识资源管理顺利进行的保证,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是关系着档案知识管理信息能否在网络上的关键。档案知识资源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所以资金是否充足也是档案知识管理能否顺利进行得关键因素,此人才问题关系到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成败。

因此要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统筹协作,共同促进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宗培岭.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工作运行机制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2]曹洪斌.体制、制度、方法——企业档案面临挑战,中国档案,2003,9

[3]徐拥军,王宏.论企业档案在企业粗识管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2004,3

[4]马海群.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档案学研究,档案学研究,2001

[5]李兆明.业档案工作处于困境的原因及对策,北京档案,2005,9

[6]刘长欣.浅析知识经济时代对档案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