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3:15

新课标语文教案篇1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案;内容创新

教案创新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教案内容创新则是教案创新的关键。新课程背景下,应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三方面进行教案内容创新的审视。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1、制定目标的依据。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知识的非线性和语文素养的复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还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知能储备等,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

2、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激励和评估作用。具体表述应是“(学生)能力……”,而不宜写成“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等行为动词。教学具体目标应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因此要尽量用外显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结合课程标准,知识性目标可用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理解(解释、归纳、说明、概述等)、应用(设计、撰写、总结等)这些动词描述;技能性目标可用模仿、迁移、写出、扩展等这些动词描述;情感性目标可用感受、体会、体验、体悟、分享、欣赏、领悟等这些动词描述。行为条件,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境和条件下完成学习活动,如学习情境、工具、时间和空间等,可用“通过小组合作”、“在10分钟内完成”等描述。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水准或所达到的程度,常用表述是“能流利地朗读”、“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能准确无误地背诵”等等。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1、用好文本资源。虽说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材绝对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要的还是要用好、用足文本资源。这里所说的文本资源主要是指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材、教参、课标、教辅用书等,最主要的是以经典课文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充分利用好这些文本资源,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关键之一。教师在备课时,自己首先要对课文有着独到的理解,而不可盲目照搬照抄教参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阅读对话的情境,并且在和学生、文本、环境的多角度对话中,提倡多元解读、深层解读和个性解读,最终和作者的视界融合,促成学生生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次要对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有深刻的理解,并结合课标、学期和单元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2、关注生活资源。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言:“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也认为,学习需要“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人物”。生活本来就是一部无字的大书,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语文教育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的语文本领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是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生活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将文本和生活互补并融为一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关注时事,将国际风云、国家大事、热点焦点等时事新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养成关注现实的良好习惯;其次要关注时尚,网络文化、80后作家、魔幻小说等,这些可能更接近学生生活,应在课堂上对这些时尚流行文化进行引导,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

1、课前进行弹性预设。所谓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我们预设教学目标,但只是基本的目标,预设目标可以在教学中修正;我们预设教学重点,但只是基本的重点,预设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我们预设教学流程,但也只是基本的流程,预设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可以修正、调整、变化的预设是弹性的预设,只有这种弹性的预设才能促进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弹性预设的操作定义应该是精心而不是精细,预设更应预计。对教学行为要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应充分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甚至错误等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充分预计好这些生长点出现时的应对措施,会创造更多的精彩生成。

2、课中注意动态生成。新课程认为课堂是一个复杂的有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发展性阶段提出: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认为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开展生成的,具有创生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是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享知识,焕发生命激情的场所。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注意调整课堂的节奏,利用衍生的课堂资源动态地处理课堂,真正改变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使课堂成为学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经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3、课后进行反思提升。由于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因此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不可能机械地展开,而是一个根据即时的教学样态不断调整并生成新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因此,一节课堂生活的结束,恰恰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的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切合学生实际;反思自己在课堂上实际所教的内容是不是自己想教的内容,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所学的内容是不是学生想学的内容,以此作为下一次教学活动的起点。在这样“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循环往复中,教师的素质肯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最终由教育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

总的说来,语文教案的设计要体现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认识,并在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过程中对相关要素进行通盘的深刻的理性思考,切忌人云亦云,照搬照抄,在设计的教案中要能看出教师对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学生和自身教学风格的独到理解,已达到唯美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3—57.

[2]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i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91—204.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6-38.

[4]胡云信等:《例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J-i].《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9).

新课标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

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有条件的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上的街市》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

②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

a.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想像过程(板书):

街灯

}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探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讨论时老师可以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如讨论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神话故事情节加以改动时,可让学生想,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被分隔天河两岸不得相聚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王母娘娘为什么硬要拆散他们?王母娘娘象征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了。

结合小组代表的发言,教师可以明确:

a.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b.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c.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另外,在讨论中也可以穿插介绍一下郭沫若的生平及1921年前后的时代背景,但是要简略,不能涉及得过多过深。

②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诗歌,注意声音不要太高,语气舒缓,要带出轻松神往之意。

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①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上内容,学生讨论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可以提示,要帮助学生明白产生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②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

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说,如,a.诗句押韵、和谐。例

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b.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c.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d.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不要对学生多限制,也不要要求多么理论化,学生能结合诗歌把体会说出来就行了。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布置作业

①背诵这首诗,会默写。

②发挥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静夜》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②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探究学习

①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a.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b.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c.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d.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a.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b.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c.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d.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使人想到什么?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欢后两句的则又可以把思维转换到想像的角度,为什么流珠?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抑或无穷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②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a.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让学生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这个练习也属于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说,互相补充,培养学生联想与想像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总结课文

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②教师小结。

“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的故事,激发了我们多么精妙的幻想。它启示我们,多关注身边的生活,热爱生活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布置作业

①熟练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②想像练习。

新课标语文教案篇3

关键词《别了,不列颠尼亚》新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87-0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有一个单元的新闻教学,它与初中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遥相呼应。因此,有关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洁性),新闻的写法(叙述为主,兼有议论、描写)等知识学生都非常熟悉。

那么,高中语文就“新闻”这种文体而言,应该教学生什么呢?本文从网上找了一些案例,试图以《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短新闻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上在教什么”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与阐述。

从很多案例传递的信息来看,教学内容具有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新闻教学的共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熟悉初、高中语文知识结构,都没有在“新闻”相关知识上花费太多时间,而是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旧有知识的回忆,进一步掌握新闻的特点,并对特写与一般消息进行区别。因此,教师都很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有关“时间”的词语或句子,从而使学生对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有了具体的感知。如:“划出关于时间表述的句子,思考文章关于时间表述的句子有什么作用。”“找出每一个带有时间的句子,体会描写的细致。”等问题的设置。

第二,把主要教学内容放在篇章结构及重要句子的理解上,落脚点是对新闻结构的把握。因此,很多案例都强调标题,重要事件的分析。同时教学过程中重视语言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新闻语言的丰富情感。

可以说,大部分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实现了教师的教学意图,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闻的特点及结构。教师也很清楚自己在“教什么”。

当然,这些案例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巩固和检测方面。有的案例从教案上无法判断是否有课后检测,但从实际的教学目的来看,高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实用与素养两大方面,实用即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能顺利完成与新闻知识有关的测试题。素养表现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和发现真善美、揭露假丑恶的社会良知,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另外,新闻作品总难免带有记者的主观色彩,或者只是记者从一个侧面进行的报道,可能并没有反映事件的全貌,所以学习时还要引导学生培养在众多信息面前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辨伪存真的新闻素养与能力。

因此,在高中语文必修课中设置新闻单元,不仅仅是为高考服务,也是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新闻,学会读新闻,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不但能在校广播站派上用场,更为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服务。近十年,新闻知识频频出现在高考试题中,从“压缩一句话新闻”“为新闻拟标题”到“新闻短评”“从新闻中提炼关键词”,可以说是长盛不衰。但是,很多案例都没有把高考涉及到的题型作为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的标尺,更没有把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喧宾夺主,使这一节课变成高考复习课,这是难能可贵的。而现实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则通过以高考题型练习代替文本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新闻教学,同时会把教学重点放在每一种高考题型讲授上,完全抛开了课本,也完全抛开了语文素养。

总体上看,这些案例最大的优点是:立足文本,忠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并尽可能的培养学生对新闻的感悟。没有让学生只看到高考试题,而忽略了关注社会。

当然,这些案例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也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忽略的问题。比如,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他们会觉得这一节课学了什么呢?不错,学生会觉得很开心,他们看了视频、回顾了历史、说了许多感受。但是,所有的内容都只是按教师的要求,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而已。这真的是新闻教学中学生想要掌握的内容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仅仅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究其原因,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的要求,虽然开拓了语文教学新的广阔空间,但也给教师正确把握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带来了困惑。致使有的教师备课重在备自己、备课本,忽略了语文的人文内涵与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出现“一言堂”现象,潜在的钳制了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过分强调课堂气氛而忽略了课堂内容,看起来课堂热闹非凡,实际上既没有达到新闻学习的能力目标,也没有达到情感目标。

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课程目标是否达成,更应该关注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

参考文献:

新课标语文教案篇4

一、教案宜“粗”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并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题或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授课的“备忘录”。

而课堂实录,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截取,可以是视频拍摄,也可以是文字记录,本文就文字记录而谈。其作用有二:其一,为他人提供样板,当作课堂教学的学习范式;其二,供自己或有关人士反思,以求课堂教学精益求精。

前者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等以预设的文字形式体现;而后者体现在具体的过程中,当然,最终也体现在文字记录上。前者只能估计到师生之间的问答,而后者以记录师生之间的实际问答为主。总之,前者重在预设,后者在预设的基础上结合生成;后者是前者的非必然结果。

然而,目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却用大量的篇幅预设师生之间的问答。这些问答究竟因何而来,实在令人费解。或者说,具体课堂教学时,师生间的问答能完全依照预设进行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不可能,那么作如此细致的预设又起何作用呢?

“新课程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但显然完全没有预设的教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在课前要进行弹性预设,为课堂生成留足空白。”也就是说,教案要有“弹性”,就是宜粗不宜细,尤其在教学环节部分,大致交代预设的几个授课步骤即可。就如平常用餐,省去那些相互客套的繁文缛节,在简单而轻松愉快中享受美食。实际上,教案上如挤满了预设的内容,授课时很可能找不到要点,根本起不到备忘提示的作用。

当然,并不反对预设一些提示性的问句,如果一个课时教学鲁迅的《药》,就可预设“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以作为各个教学环节的领衔之语。(后文将作细述)也可预设一些能估计到的学生的活动,可简写,用括号标注。实际上,这就是对学法的兼顾,是“生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总之,不必求一律,视教龄的长短和文本的生熟而异,就成熟的教师而言,教案应尽量粗疏简洁。

二、教案宜“活”

见到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给教师的教案本,基本都有死硬的规定,尤其是教学步骤,硬性分为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等环节;而在“研习新课”这一环节中,又分为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等等,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如此纷繁复杂的死硬规定,新教师望而生畏,根本无法适从;而对一个有探索精神的老教师而言,则完全限制了他个性的张扬和聪明才智的发挥,当然也就难以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了。

教无定法,授课不该有固定的程式;同理,文无定法,教案也不应有“标准”的格式。但几个内容必须具备:首先是学情分析,即“备学生”,能应对各种不同学生的教案未尝闻之;其次为文本分析,即“备教材”,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针对不同文本设计的教案不能强求统一;然后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课时安排、教学步骤、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以上即“备教法”。教案中最不应该固定限死的就是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认知。宏观的教学环节,应包括以上所说“备教法”中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反思”诸层次;而微观的教学环节,即上文所说的“教学步骤”。就目前而言,微观教学环节,即“教学步骤”的优化迫在眉睫。实际上,语文教师所设计的教案的精华就应在此处,课堂教学的“出彩”也由此决定。过于死板的程式要求,一方面使新教师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严重地妨碍了成熟教师聪明才智的发展。

因此,最简单、最平民化的做法是,在每个课时中,将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纷繁复杂的预设规定简化为四五个环节,就如上文对《药》所设计的四个问题。这四五个环节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直至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具体教学过程中,这四五个预设的环节就是“纲”。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织布”,这四五个环节就是预先确定的“经线”,在“经线”的指领下,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文本个性和课堂实际,灵活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具体“生成”,这就是“纬线”,或复习旧课,或创设情景,甚至拓展延伸。如此经纬交错,最终成“匹”。当然,必要时也可以突破这四五条“经线”的限制,这就是宏观上的“课堂生成”了。

三、教案宜“紧”

设计教案必须时时处处紧扣教学目标,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然而,一些教师设计教案时,却常有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出现,主要体现在“教学重点”“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上。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设置

教学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由国家规定,是培养人的粗线条框架;课程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为学习该门课程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教学目标是授课者自己制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见可测量的目标。相对来说,前者属于宏观层面,后者属于微观层面,这三者从抽象越来越趋于具体。前者对后者有制约作用,前者通过后者得以实施;后者通过量的积累有可能质变为前者——仅仅是“可能”而已,因为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

我们不能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在教案设计中,我们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微观的、能达到的、可测量的,应从“文”(体现知识和能力)和“道”(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考虑设置,至于过程和方法,则不必也无法设置为显性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一个课时设置“文”“道”各一个目标,“一课一得”就足够了。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就如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和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为整个教案的灵魂。当然,“我们制订教学目标要依据对学科知识、学生、教师的分析。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知识的非线性和语文素养的复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元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还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知能储备等,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

然而,当今常见的教案上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或依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三维设置,或“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并列,或“文”“道”只顾一头;或抽象之至,如“学习本文的叙事特点”……

我们认为,教案的前前后后都要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尤其是“文”的目标。然而,由于受固定套路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往往脱离教学目标,“绕道而行”,尤其是“拓展延伸”部分。就如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偏偏到四川绕一个大圈子——当然,如时间充足,囊中充实,绕圈领略一下巴蜀风光也未尝不可。然而,我们的一节课毕竟只有45分钟甚至40分钟。更为可悲的是,有些行道者最后的终点竟然不是北京,而是到了或者新疆。

所谓“重点”,指文本中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部位,如段落、语句、词语等等,即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研读反复玩味的部分。如把《白杨礼赞》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品味语言深入掌握本文的象征手法”,就得把教学重点定在第七自然段(四个排比句段)。然而,笔者所见的很大一部分教案中,所谓的“重点”,就是将教学目标照抄一遍,岂不悲哉!

(二)教学环节的设置

教学环节中的任何一环,都必须为本节课的终极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即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阶段目标的实施。如上文所说的从上海到北京,最恰当的路线是从上海出发,沿沪宁线、津浦线北行,必须经过的南京、徐州、济南、天津等几个大站就是阶段目标,经过它们才能到达北京。然而,当今很大数量的教案或教学环节不清,或某些环节目标不明甚至脱离。

还以《药》为例谈教学环节。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文本分析深入掌握本文双线并行的结构”以及“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脱离群众”,作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主线,即针对“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当然,期间可有情境创设,之前可以有导入语。——此如从上海到南京。

第二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副线,即针对“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期间可对比分析主、副两条线索之间的不同。——此如从南京到徐州。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分析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针对“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进行分析。期间必须细读文本,也可以拓展延伸,找来其他两条线索结构的文本拓展延伸;也可复习旧课,或对比,或类比。——此如从徐州到济南。

第四阶段的目标为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针对“‘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是什么”进行分析,也可拓展延伸到鲁迅的其他文章以作类比。——此如从济南到天津。

到天津后作一下归纳总结,北京也就不远了。总之,每一个环节的目标必须清晰,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案起的是提示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围绕目标作具体的不同的处理。

(三)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也必须紧扣目标,如《药》的作业,应该也必须与两条线索有关。但这么简单的道理,往往不被正视。

板书(这里指下课前一刹那的最终达成的板书)必须是整堂课的总结归纳,必须是教学目标的视觉显示。也就是说,听课的学生课后能围绕板书回顾课堂教学情景,即使有学生未曾听课,看了板书,也能知道这堂课的大致情况。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板书逐步达成呈现课堂教学总目标的过程。就如上文的《药》,恰当的板书设计应该如下:

由于受现代化媒体的影响,声、光、电狂轰滥炸,愿意在黑板上写字的语文教师越来越少,更不要说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板书。

结语

由于“学案”的出现,一些地方“教案”被打入了冷宫,甚至有人认为“‘课改’如一股春风刮过教学大地,给传统而沉闷的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以新型的‘学案’代替了传统的‘教案’,以往被教师奉为至宝的‘教案’正在作古”。理性的教案本身就兼顾着教与学两个维度,以“学”代“教”,岂不是走上了另一条绝对化的歧途?或许是孤陋寡闻,笔者至今尚未见到与教案有着本质区别的学案。一般所见到的学案,无非是拓展了繁琐教案中的“作业布置”板块,甚至可以说,那些学案就是“繁琐教案+学生练习”。所以说,以学案替代教案的理由根本不存在。我们希望返璞归真的理性化的教案能坚守自己小小的立足之地,也希望真正意义上的、与教案有着本质区别的学案产生。

新课标语文教案篇5

【关键词】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备课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5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努力,才能够达到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和思考,来谈几点建议。

一、有效的备课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课显得很随意,没有钻研新课标的要求,一节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不顾及学生的接受情况等等,这和教师不认真备课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备课呢?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备好教材和备好教案是很重要的,也积累了很多好的方法这里就不赘述了,这里着重强调新课标下所强调的两点,那就是如何备好课标和备好学生。一是备好课标。课程标准、教材和参考书是教师备课前必须读的“三本书”。教师备课时,往往只读教材、参考书,照本宣科,忽视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性作用,这样的备课尤如井底之蛙,站不高、看不远,教材也不可能真正钻研深、钻研透。备课,先从读课程标准开始。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圭臬”、是源头、是方向,也是方法。读课程标准,就像砍柴前磨刀一样,事半功倍。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他把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抄下来,贴在教案本的首页,每次备课时都要翻看。由此可见,备好课标是备好课的基础之步。

二是备好学生。在传统的语文备课中,教案就是师案,是教师如何教课文的方案。这种教案往往是从教师的教学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的,教师在写教案时考虑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学生的学要服从于教师的教,它是只为教师准备的,是只为教师服务的。它从教案上第一个字的出现起就已把教师的教作为主动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作为被动的活动来对待。在这种教案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学生要做的最要紧的事就是如何去适应教师的教案;教师最渴望的是学生与自己的教案亲密配合,最害怕发生的则是学生的学偏离自己教的方向。一旦教学效果不理想,那教师埋怨的往往是学生没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学生没有与自己备的教案好好配合。这样的课堂,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备课没有充分备学生。

二、有效的提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提问显得很随意,课堂上的很多提问都是可以可无的,这当然难以达到新课标倡导的高效课堂的目标。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是一项随语文教学活动发生就存在的教学技能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如何提问,才算是有效的提问呢?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三位教师抓住语文对话,设计了下面三种不同的问题:教师a: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问了什么?怎么问?鲤鱼又是怎么说的,说了什么?(第二、三次对话问题相仿,略)。教师B:同学们,现在你就是小蝌蚪,当你见到鲤鱼妈妈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教师C:仔细阅读三次对话,思考: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第一种问题的设计共有4个小问题。前两个问题指向的阅读范围都在第2句中,后两个问题指向的阅读范围都在第3句中。我们暂且不论这些问题的思考价值,就引向的阅读空间来说也实在很小,答案一目了然,学生无须深入阅读。第二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是第二段内容,学生通过整段阅读可以感悟到小蝌蚪见到鲤鱼妈妈时,那份油然而生的思念妈妈的情感,感悟到小蝌蚪“迎上去”时的主动、有礼貌,或者有更多的感受。第三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就更大了,它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才能得出结论。由此我们想到,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否则,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给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提问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有效提问指向的答案空间要大――关注多元反应,鼓励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阅读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空间也应该是大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旦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就会出现更新更好的答案。总之,教师的提问有较大的包容空间,学生的思绪才会放射出个性的耀眼光彩。

三、有效的情景

传统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权威,并不是很注重强调营造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课标强调,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新课标语文教案篇6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2001年教育部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的要求。全国各高等院校积极响应,纷纷开展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7年8月,教育部又进一步下发了《关于启动2007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通知》,并指出从2007~2010年间共支持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为了响应教育部2001年提出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自2002年开始对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十年来,学生的反映以及课程考核成绩都充分显示了双语教学的优势。2011年底,本人参加了中南大学第六届“三十佳”教学竞赛,《分子生物学》课程双语教案最终入选了“十佳教案”。通过这次比赛,本人对《分子生物学》课程双语教案的编写有了如下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教案的重要性

教案是课堂的蓝本,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更多的教师选择计算机、投影仪等一系列的电教设备进行教学。特别是非师范类高校毕业后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但是教学水平和能力却往往不是很高。由于ppt课件可以更直观地向学生讲授知识,动画和图片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便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备课时,更倾向于精心准备课件,而忽略了教案的编写。这说明了他们还没有认识到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一些教学专家郑重指出,讲课、课件、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三个“制高点”,一个思路清晰、内容简明、结构合理、要求具体的教案可用做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脚本。

首先,教案是实现课本知识转化的必需环节。一般认为,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是读懂教材,而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案就是连接这两个步骤的关键节点。教师读懂教材后,必须将自己领悟的知识点、讲授方法、重点、难点等关键部分归纳总结到教案中来,然后再在课堂上按照教案的记录和描述,将知识点完整有序地讲授给学生。正因如此,授课能力的高低和授课效果的好坏也会直接反映在教案中,这也是我校举办“十佳教案”比赛的评分依据所在。

其次,教案可以保证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和计划性。教学经验不能成为授课效果好坏的根本保证,要想使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就需要教师编写教案。课堂教学的全面性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博览群书、搜寻最新的教学材料,更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要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有目的性,而这些内容就需要详细地编写在教案上。所以教案设计质量如何,往往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如前所述,特别是青年教师,在上课之前,不可能对设计的教案熟记于心,可以将教案放在讲台之上,偶尔翻阅一下,不仅可以提示教师循序教学,还可以防止教师上课时思维短路导致的时间浪费。

第三,教案是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编写教案不仅给教师提供课堂教学的蓝本,还可以锻炼教师的写作表达能力。搜寻资料,归纳总结还可以间接地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素质。另外,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而教师的责任心,首先表现在是否能够认真备课和编写教案。而且,教案可以积累起来,成为科研第一手材料。编写教案还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的特点

“‘双语教学’这个概念出现伊始,教育界就存在两种看法或观点”:狭义的“双语教学”是指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讲授学科内容的教育,广义的“双语教学”那就是指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使用两种语言教学是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体制要求。《分子生物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生物类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是为了配合该课程的双语教学而专门编撰的。但是《分子生物学》课程双语教案的编撰又因课程本身的诸多特征而体现一些独特之处。

(一)双语教案的前瞻性。

《分子生物学》是面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以及生物科学等生物类相关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理论尚在研究阶段,许多重要的结论还需要从更多的,最新的学术论文中总结和挖掘。但一些青年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存在单一性,在编写双语教案的时候,觉得只选一本英文教材就完全可以满足备课需要了,其实课堂还可以接纳更多重要的新知识。“我所讲授的《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双语教案,是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外引进英文教材《分子生物学精要速览》第三版(instantnotesinmolecularBiology,p.C.turner著)基础上”,同时摘录《分子生物学精要》第二版(essentialsofmolecularBiology,Georgemmlaacinski等著)、《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CellBiology,Lodish等著)、《细胞与分子生物学》(CellandmolecularBiology,GeraldKarp著)等多部国外优秀教材的重点章节以及在nature,Science,Cell等世界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编撰而成。为了使双语教案更为完整,教案中所提到的摘录文献中的相关内容都在该教案的下方备注部分注明相应的参考文献。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更详细地查阅新知识,也使得双语教案的编撰更具有系统性和权威性。

(二)双语教案的简明性。

《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不是英语笔记,更不是简单的中文教案的翻译,教案必须要在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表现出简明性。有些教师的教案一个知识点写了七八页,甚至十多页,这样一来,一学期仅课程教案就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其实,从教案编写的本身来看,它只是教师教学之前设计的一个蓝本,不必要的赘述只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安排。在本人的《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中,每一节课的教案简单地分成七个部分:教学时间(time)、具体教学目标(Goal)、教学方法(method)、教学方式(teachingaid)、教学大纲(outline)、重点和难点(emphasisandDifficulty)以及问题(Questions)等。需要指出的是,重点和难点是课堂的精髓,没有重点和难点也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教案中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特别列出。此外还要配有课堂讲解重点和难点时所使用的关键图片及相应文字说明,以便备课时反复揣摩,认真准备,力争用朴实的语言阐述重点和难点中包含的深刻理论,深入浅出地将知识要点传授给学生。双语教案不是课堂的讲稿,但是它必须涵盖课堂讲稿的全部内容,这一点不仅体现了双语教案的简明性,还体现了它精炼的特征。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各章节教案中,还得根据该章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列出一些具有点睛意义的问题(Questions),这些问题既可以用做课堂提问以及学术交流,也可用做课后作业题,同时还可以作为期末考核的备选题目,这部分更是该教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集中体现。图1为该教案的基本结构图,从中可以看出,教案列出问题部分与重点难点部分相互关联,相辅相成,这样就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整体的而有效的把握。

(三)双语教案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案的真正目的是服务于课堂,双语教案固然也不能违背这个原则。双语课堂相对于普通课堂来讲,第二语言的作用显得十分关键。英语是中南大学《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第二语言,所以,很多学生更希望通过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从而一举两得。如果教师要想抓住这一点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就必须有一个适应学生的授课方法。而这种方法在双语教案中是必须要体现的,因为备课不是简单的撰写教案,而是将自己将要讲述给学生知识的过程提前用教案记录下来,这更是教案的关键性所在。“本次《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的编撰从教学方法上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课堂不只是讲,关键是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所以在双语教案的教学方法章节中,以主要的篇幅写出了课堂提问与练习的部分”。

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给学生讲解问题的机会是该《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特色的体现。在本次教案的编撰中,教学方式的部分简单写出了下一节课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在本节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暗示学生自己提出的。这些问题也是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个部分是整个教案的关键,它不仅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更广阔的课外学生研学之中,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主动权。

三、对编写《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的几点思考

(一)取长补短,写好双语教案。

目前高校中的双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老师认为双语教学就是选一本英文教材,将汉语版教案直接翻译成英语版本,在课堂上用两种语言讲课就可以了。事实上,双语教案的编撰更要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教案的时候,继承汉语教案的优点,补充双语教学所需的部分。如果双语教学只是为了将汉语换成英语,那么英语基础本来就差的学生会变得成绩更加下滑,因为课堂上原来汉语能懂的课程现在也不能理解了。所以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保证了之前汉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去接受英文授课(伴有部分的中文解析)和英文教材,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使学生更容易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为将来的专业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

(二)抛砖引玉,鼓励学生思考。

课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课堂的灵魂——教案更应该体现教师的引导意义。在双语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各部分章节必须有所侧重。需要指出的是,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教学目标是指,从教师输入的角度来描述教师想在这节课中做什么,而学生学习目标则是从学生输出的角度来描述希望学生能获得什么。如果教案像备课笔记一样,只记录教师需要讲什么,讲到哪里,这就完全丧失了教案的含义。那么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中的学习目标?这也是教案编写的关键。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抛砖引玉”,如前所述,《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案需要列出问题部分,这些问题主要是学生提出的,但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具体的引导方式也应该编写在教案上,如将学生分成几组讨论、前期作业布置等等方式。鼓励学生思考是双语教案编写的一条重要思路。

(三)提升自我,丰富教案,升华课堂。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不断生长,生命力旺盛的科学。教师是教案的编写人,更是执行人,写好教案不是目的,最主要的是升华课堂内容。在面对分子生物学这门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和新应用层出不穷的学科时,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保证分子生物学的课堂上永远充实着新的生命力。教师提升自我应该是多方面的,因为授课方法总是灵活多变的,我们总是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能兴致勃勃,精力充沛,但前提是我们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条件。所以面对结构简明的教案,教师应能合理地组织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情感饱满,深入浅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新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记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习效果,还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的感情交流,活跃课堂。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们难以获得的文献,最好是内容新、难度适中的外文文献,这样还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专题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授课技巧和专业素质,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双语教学的改革是我国为适应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而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这项举措的实施,使得我国各大高校的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中南大学资源生物院的《分子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的显示了较高的优越性,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双语教案的编写也是许多青年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总结和归纳,教案的编写更应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我,丰富和完善教案,从而升华课堂。

参考文献:

[1]曾志新,刘旺玉,林颖.我国现行双语教材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7,1(5):85-88.

[2]李煜.关于双语教案设计的几点看法——以国际商务谈判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201-204.

[3]杨宇,夏金兰,柳建设,邱冠周.双语教学方式在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中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6,22(6):21-23.

[4]关玉霞,姜昕,丁家玲.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实施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07,1(5):89-92.

新课标语文教案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学案教学策略

所谓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与眼前的知识和机能的学习,而且还要注重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较重中主要的策略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思维的方法、讨论质疑的学习方法和老师导学;在语文教学中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传统的讲授、实验探索、讨论问题等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情景从现,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其中,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合理编写教学中导学案所需要的条件

经过很多实践的证明导学案能够解决传统语文学中学习效率低的重要问题,更能解决学生们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强制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索的学习。因此教师不能抵触导学案教学。而更应该积极的投入其中,积极探索和取长补短。但是我们在初中语文课堂编写导学案时一定要注意以下重要的问题:

1.深入学生中是编写好语文导学案的基础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对象和目标,也是导学案的直接使用者。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严格的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的进行自主的学习。然而导学案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学这个字,因此设计好符合学生自身的导学案,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2.关注师生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中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这种形式下进行教学。因此这种互动应该是高效的。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在师生交流和探讨中有效的形成。但是也不能片面的认识这种师生间的活动,所以教师一定要正确的认识到这中情况,不要为了只追求轰轰烈烈的效果而进行虚假的没有实际效果的互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上每次互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认真解读新课标是设计好语文导学案的前提

我们在编写教材和教学评估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国家课程的标准为依据,这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中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不仅仅制定了语文材料中的内容,同时也制定了学生的学习发展方向,更定格了语文导学案设计的中心点。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导学案不能脱离课程标准。

4.设计好语文导学案的关键是准确制定学习中的目标

学习的目标对学生具有导向功能和鞭策功能。学习目标的准确制定,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从而进行了有效的学习,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明确有效的自我评价方式。在学习目标的设置中我们要符合以下要求:数量不能太多;目标中的内容要包括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生目标制定,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符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最后一个就是在学习目标中将学生遇到的难点和不易懂容易出错的地方作出重点标识,加大学生们的重视度更好的到达学习中的目标。

二、语文课堂中导学案的教学方法

1.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语文课后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提前预习,之后在课上老师根据学生自主探究进行有问题的反馈,并准确的掌握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并有目的的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是情景再现,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并知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以学习为目标主动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失败中进步,在进步中不断的探索。

2.导学案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青春的舞台

语文导学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学习内容,并且要求学生是在课前完成任务。主要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有更多充裕的时间通过自主学习、查询资料和同学间的探讨研究把语文导学案中教师的设计进行完整的思考,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上课前呆着问题来研究,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语文课堂中教学的质量。

3.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在提倡学生自学语文的同时对教师的精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高妙的教学机智。对于课程中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渴望探讨的心理状态下,教师根据其带有疑点,快速的确定所精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这样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归纳智能的提升。

总之,导学案的出现积极的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的热情,并且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是随着时代进步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只要我们刻骨钻研,吃苦耐劳就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让导学案在语文课茁壮成长。同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力争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只要遵循科学规律,积极探索,我们用辛勤汗水浇灌的“导学案”,今后一定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新课标语文教案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50-01

语文新课程,就像一缕春风,给教育带来了春天,芳草青青,花红柳绿。语文教师也同样感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新课程在为语文教师开创新天地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瓶颈,活跃教学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一个执教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面对课改必须更新观念

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以德治校”。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能够教育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种种新问题的挑战。

二、面对课改必须创新教案

既然教案是备课的结果,写教案是教师整理教学思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方法,那么,不同的备课过程,理应产生不同的教案。所以,不同的课型、不同教师的教案理应有所不同,不能作统一要求。从详略的角度来说,理应从教学实际考虑,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以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单元中教读课文是带动学生学习其他课文的,为了全面反映教学过程,还是写详案为好;自读课文,重点是启发学生自学,促进学生思考,这类课文就可以写简案。以不同的教师为例,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不同,教案的详略也应有所不同。老手(不是“老教师”)的教学思想大体上已有条理和系统,但事物在不断发展,情况在不断变化,具体到某些细节仍需做调整和整理,这样写写简案未尝不可;新手(不是“新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思想的条理化、系统化不明朗,需要加强整理,再者新手改进教法、总结经验也要以教案作依据,所以写详案好处很多。所以,新手和老手的教案可以有不同的个性。

语文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不同个性的学生,需要有不同个性的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就要进行不同个性的语文教学,就要写出不同个性的语文教案。

学生的个性化,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也就决定了语文教案的个性化。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更趋于社会化、人文化、网络化。语文教学要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关注人生,关注思想情感;内容来源更从过去单一的课本向图书馆、网络化方向发展,教师备课不再是课本加参考,而要面向学生、面向社会、进入网络。所以新课标下教师的备课和授课更趋于复杂,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必然也必须写出不同风格的教案。语文教师要写教案,要写具有不同风格的教案。

三、面对课改必须找准教学切入点

一个好的切入点,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研究愿望。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呢?

1.从文眼入手,抓住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全篇。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抓住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将“不宁静”三字作为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探讨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2.从文章线索入手,紧扣线索来设置问题。如教学《项链》时,可紧扣“项链”来发问:为什么会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不丢不赔会怎样?小说结尾会怎样发展?这样,学生就会紧紧围绕线索来思考,绕过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小说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可围绕小说的故事情节及叙事艺术方面展开,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授前必须让学生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文体知识。

3.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的小说教学总是遵循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课堂教学也必然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展开,教师授课时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学生听课时也是跟着老师亦步亦趋、敷衍应付,自然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4.从教学目标出发,设置若干关键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四、面对课改必须改变评价方式

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板,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改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刚.新课改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初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63-64.

新课标语文教案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案自学能力提高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创建生动、高效、民主的语文课堂,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然选择。语文“教学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语文“教学案”教学概述

“教学案”本质上是教案、学案的一体化,即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合二为一”,“教学案”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知识学习及学习效果评价为一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案”是建立在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基础上的,是对两者的重新优化组合,使得“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更具针对性、匹配性,比如,学生知道在每堂课之前应该预习什么、上课应该重点听什么、课后应该重点复习什么,所有的语文教学知识都更具体,实践操作性更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学案”教学模式的反馈更及时、更具针对性,大大提高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引领者,学生是课堂教学思考者、参与者,在轻松灵活的氛围内,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参与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案”制订、课堂讨论活动,在激烈的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加深学生对学习所得的印象。过去课堂上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教学现象得到根本性转变,学生发言积极性提高、探究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受到学生的热情感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得到提高。同时,由于“教学案”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提纲挈领式的教学,需要学生预习、分析、复习相关的知识点,以熟练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说,“教学案”教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拓宽学生思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及途径分析

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语文科目学习成绩的好坏,而且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思维的创新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教学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明确了“语文教学必须依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关注学习者个体差异、学习需求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倡导运用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中语文“教学案”必须突出促进学生自由发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语文设疑及解疑能力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学案中涉及的教师讲课的内容、方式都首先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诉求。以《往事依依》一课为例,教师在备课时要换位思考,多考虑学生的童年生活、梦想,引导学生在欣赏这篇美文的同时,学会自己感悟作品的真实内涵,从而使学生获得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有益启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的启发、引导,重点诱导学生解决学习重点、难点问题,通过采取小组合作、群讨论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点,逐渐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二)发挥“教学案”的桥梁作用,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教学案”的使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否则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就会感到很难抓住学习的要领,加大学生自学的学习难度,久而久之,就必然会挫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案”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解读”,即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尽量不要用简单的“对、错”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评价,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还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教学案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听录音,让他们感受、体会流畅的朗读语气所表达的风采、内容,让学生自己寻找文章中的景物亮点,用简介的语言加以概述,然后教师进行讲解,教授学生如何描绘景物。“教学案”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载体,要起到联系师生、家校的枢纽作用,这样才能促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教师在课前要评阅、批改学生的“学案”,以了解学生知识学习的疑惑,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或者点拨,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自主学习的喜悦之感。实践证明,语文“教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初中语文“教、研、学”合一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桥梁。

(三)科学地设计“教学案”,丰富“教学案”的内容

“教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负担,但是,如果教师不能科学地选定“教学案”的内容,学生的学习目标就会变得模糊,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安排机械地思考、做题,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所教授的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案”,尽量将所有知识点都纳入“教学案”,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听讲、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从“教学案”中发现问题,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实现熟练掌握重要的语文知识点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好习惯。这就要求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一方面把好“教材关、学生关”,准确地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难点及意向,吃透语文课本编写的主要知识架构,然后因材施教,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要把好“备课关”,“教学案”教学模式仍然处于探索实践的阶段,在教学实践中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与力量,提前备课、讨论研究、优化教案、师生共用,经过层层讨论与修改之后再制成正式文本,确保语文“教学案”发挥重要作用。

(四)教学案实施梯度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属于基础性学科,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以语文学科的学习为基础的,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直接影响他们思考、分析、理解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教师在制订“教学案”时,要合理的分配“基本知识点、重点知识点及拔高知识点”的比例,然后进行梯度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无论“教学案”多么完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么高,语文课堂学习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时机、程度,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对于一些难度稍大的知识点的学习、习题,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通过这种“口授”的方式,对学生实行“一对一”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通过实施梯度性指导,把语文知识内容抛给学生,引导所有学生自己预习、学习,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思想认识,使语文教学由教师思考向学生思考进行转变。

初中语文“教学案”教学方法的应用实施,需要教师、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创新备课形式、优化教案内容,充分发挥语文备课组成员的智力优势,力求教案形式、内容的创新;学生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预习中发现问题,与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从而发挥师生集体智慧的力量,使教师的“教”更具针对性,学生的“学”更具有目的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骆宏旋.初中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初探[J].学周刊,2012(27).

[2]刘芬.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J].考试周刊,2012(72).

新课标语文教案篇10

关键词:应用翻译;教学实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2―0045―03

一、引言

在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对外交往合作日趋频繁,各种应用文体的翻译实务剧增,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奥运会、世博会,以及即将举办的世界青年奥运会等国际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着我国应用翻译事业的发展。为顺应全球化合作交流的需要并满足社会对有实践能力的翻译人才的需求,三江学院的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于2011年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特别设置了“应用翻译”课程。

作为一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新兴课程,“应用翻译”课程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常见应用文体的翻译实践能力为目标,突破了传统的以文学翻译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课程目标、师资配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符合该课程特色的创新改革,为建立一套完善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翻译课程体系打下了基础。

二、国内“应用翻译”课程教学探索现状

近二十年来,以翻译课程教学为主题的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增加。但从研究对象上看,薄振杰等(2011)学者指出以传统的文学翻译为主的教学研究依然占有主导地位,而对实用文体翻译课程的教学研究则比较贫乏,这与社会对翻译人才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忽略了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文体翻译人才培养的问题。

“应用翻译”课程教学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的范畴。姜毅超等(2011)学者在回顾国内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时发现,我国对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侧重于对理论的探讨以及介绍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动向,而针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的研究则比较薄弱,在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研究中涉及到具体教学实践个案研究只占了很小的比例。李德风等(2009)学者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进行了剖析,指出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针对特定研究对象提出改进翻译教学的可行性方案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余樟亚(2011)以上海电力学院英语专业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eSp)“电力英语”课程为教学实践案例,从课程设置、需求分析、教材、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做了描写性研究,对于其他学者进一步探索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启发意义的案例。

三、“应用翻译”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笔者以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办三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开设的英语专业“应用翻译”课程教学为具体案例,从课程目标、师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活动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通过特定的教学实践案例研究为其他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探索提供一些启发。

1.应用翻译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开展教学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一个符合“应用翻译”课程特点的合理的课程目标对于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具有指导和检验效果的作用。应用翻译课程目标包含技能类和应用类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是:⑴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对常用实用文体的书面和口头翻译能力;⑵培养学生将所学翻译技巧灵活运用到职业翻译任务中的实践操作能力。从上面两个目标描述看,技能类的目标是应用翻译课程的基础目标,是实现应用类目标的铺垫;而应用类目标,即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课程的最终目标。

2.教师要求

应用翻译课程是为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翻译人才而开设,因此在师资配置上也区别于传统的文学翻译课程。仲伟合等(2008)学者在探讨翻译人才培养时强调文学翻译课程教师对英语语言的掌握能力较强,但是缺乏以沟通和交际为目的的社会翻译实践经验,而应用翻译课教学则特别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

鉴于此,三江大学在选用应用翻译课程教师时把教师的翻译工作背景作为重要的选择标准,讲授该课程的教师不仅在英语语言专业上有扎实的基础,而且在以往的社会工作中参与并完成了大量的翻译实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凭借自身的经历结合理论知识,授课教师把实用文体翻译技巧融入到具体的翻译情境中,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讨论翻译策略的选择时,教师以自己在翻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例,提出了翻译策略运用原则,即翻译者首先应对文体特征、受众特点和翻译目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这三方面的基础上才能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具备翻译实践经验是选择应用翻译课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把课本知识和翻译实践相结合才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没有实践经验,应用翻译教学就有可能成为侧重于理论教学的“纸上谈兵”。

3.教学内容

鉴于“应用翻译”课程旨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也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介绍翻译理论和技巧时,配合翻译实际案例加以分析阐述,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理解翻译中存在的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