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的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5:27

洪涝灾害的原因篇1

关键词洪涝灾害;暴雨;大雨;变化规律;重庆万州

中图分类号p426.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8-0198-02

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处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山区地带,长江贯穿全境,境内支流纵横,多年平均降水为1243mm[1]。但是,这些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暴雨往往会造成洪涝灾害,历史上洪涝灾害多次对当地的农业及生态造成了破坏,因此开展万州区洪涝灾害的相关研究,对于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保护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万州区历年发生的洪涝灾害统计资料分别来源于《万县地区五百年灾害研究》《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重庆卷》《重庆市气象灾害年鉴(2006―2010)》、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2-5];万州区1955―2013年逐日降水数据来源于万州气象局。为便于分析气象上的暴雨洪涝,按照气象部门的规定,24h降水量为25.0~49.9mm的为大雨,其中超过50mm的为暴雨[6]。分年内和年际统计洪涝灾害与暴雨的发生频率,并统计洪涝灾害发生时仅有大雨的发生频率。

2结果与分析

2.1万州区洪涝年内分布

根据气象资料和统计历史资料,按12个月分别统计洪涝次数、暴雨次数、暴雨产生的洪涝次数、除暴雨外由大雨引发的洪涝次数,以及发生了洪涝但无大雨暴雨记录的次数,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万州区的洪涝灾害总数为288次,平均每年发生4.88次,但是年内分布不均衡,只发生在4―10月,其中6―7月最多,达到1年一遇。万州的暴雨发生了204次,平均每年3.46次,主要发生在5―9月。相应的由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在年内分布也呈现这样的分布,59年间达到了130次,平均每年2.20次;大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总数为60次,平均每年1.02次;非大雨暴雨产生的洪涝灾害为98次,平均每年1.66次。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暴雨引发的洪涝占45.1%,大雨引发的洪涝占20.8%,其他因素引发的洪涝占34.1%,产生这样的结果原因可能是多因素的。一方面可能由于万州区面积较大,达到3478km2,气象站点不能反映境内所有区域的降水状况,可能会有某些乡镇在下雨成灾,但是气象站点记录的降水量还没达到暴雨甚至大雨的规模。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万州区沟壑纵横的山地地形导致,某些较小的降水在小河谷的汇集下形成山洪,往往会产生严重的灾害。另外,中国气象上规定,1h降雨量16mm以上或连续12h降雨量30mm以上、24h降水量为50mm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有可能短时间的暴雨造成的灾害无法达到逐日降水50mm的标准,这使一些灾害的降水统计出现了误差。最后,长江贯穿万州区,在三峡水库蓄水前,较多的居民是沿江居住的,当上游降水较多的时候,产生的过境洪水也会对沿岸造成洪灾。

2.2万州区洪涝年际分布

根据统计结果,分别作出万州区洪涝灾害次数、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次数、大雨引发洪涝灾害次数、非大雨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次数的年际间变化趋势图(图1和图2)。从图1可以看出,洪涝灾害近59年呈现几个不同阶段,1955―1975年平均每年发生6次洪涝灾害,高于59年的平均值4.88次;1976年和1977年则无洪涝灾害发生;1978―1989年为洪涝灾害发生最多的时期,平均每年8.25次;1990―2003年是洪涝灾害发生较少的时期,平均每年1.71次;2004―2013年洪涝灾害平均为3.90次。

由图2可以看出,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阶段,1955―1975年平均每年发生2.57次,略高于近59年的平均值(2.20次);1976―1978年无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1979―1991年平均每年3.00次,是暴雨引发洪涝最多的时期;1992―2000年平均为1.67次,这一时期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较少;2001―2003年无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2004―2013年平均每年发生2.20次,恰与近59年的平均值2.20次一致。

大雨引发的洪涝灾害也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阶段:1955―1973年平均每年发生1.37次,略高于近59年的平均值1.02次;1974―1978年无大雨引发的洪涝灾害;1979―1989年平均每年发生2.64次,是大雨引发洪涝最高的时期;1992―2013年平均为0.20次,这一时期除了某些年份偶尔发生1次大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其他年份均没有。

非大雨暴雨的其他因素引发洪涝灾害也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阶段,1955―1973年平均每年发生2.42次,高于近59年的平均值1.66次;1974―1977年没有非大雨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1978―1989年平均每年3.08次,是其他因素引发洪涝最高的时期;1992―2005年平均为0.13次,是较少的时期;2006―2013年平均为1.63次,基本与近59年的均值1.66次一致。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除了1970年代后期可能因为干旱等原因没有出现过洪涝外,在1980年代及之前洪涝灾害比较频繁,1990年代之后洪涝灾害逐渐减少,但是2005年后洪涝灾害又有所增加。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变化幅度不大,大雨引发的洪涝灾害以及非大雨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变化趋势与整体的洪涝灾害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产生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多方面导致的。一方面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1990年代以前农田水利防洪堤坝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大雨甚至是低于大雨标准的中雨都有可能引发万州区的洪涝灾害,而1990年代之后经济发展后,农田水利防洪堤坝建设减少了大雨产生洪涝的威胁。另一方面1990年代开始的三峡移民,使许多沿长江的两岸容易受到洪水影响的居民搬迁,沿江两岸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农田和居民点变成了消落带,某种程度上减少了1990年代之后的洪涝灾害次数。而2005年之后的洪涝灾害抬头,可能与全球气候暖化的大背景相关,据ipCC的报告,21世纪气温急剧增加,改变了全球的水文循环,极端的干旱洪涝事件频率增加[7]。因此,未来万州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和堤坝建设,从而抵御潜在的洪涝灾害风险。

3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万州区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占45.1%,大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占20.8%,其他因素引发的洪涝灾害占34.1%。在20世纪80年代及之前洪涝灾害比较频繁,90年代之后洪涝灾害减少,但是2005年后洪涝灾害又有所增加。产生这些变化有降水强度大小的因素,另外万州区气象站点与受洪灾区域不一致、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改变都会对洪涝灾害的发生产生影响,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气象站点的布局以及农田水利防洪堤坝的修建,提高抵御洪涝灾害的风险。

4参考文献

[1]程瑶,牟新利,刘贵强,等.万州区降水对农业面源污染变化趋势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3,30(9):10-12.

[2]中共万县地委政策研究室.万县地区五百年灾害研究(内部发行)[Z].万州:万县日报印刷厂,1991.

[3]马力.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重庆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4]重庆市气象局.重庆市气象灾害年鉴(2006-2010)[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3.

[5]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eB/oL].[2016-07-01].http:///sjzx/.

洪涝灾害的原因篇2

关键词:城市洪涝,原因,举措,分析

引言:城市洪涝灾害的出现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得洪涝灾害的比例逐渐增加,尤其是大型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更是直接关系着城市在洪涝灾害面前的抵抗能力,因此从城市设计层面就必须重视防洪排涝的规划,避免出现排涝体系与城市给水体系交叉的现象,避免防洪能力过低的现象。本文从城市洪涝产生原因及应对洪涝的举措入手,探讨城市防洪排涝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概述

防洪排涝最初的意义特指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抵御洪水冲击农田、排出降雨产生的大量农田积水。而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城市中的降雨接收面积和给排水系统的负担不断加大,因此城市也更加容易出现洪涝灾害,为此城市必须针对自身的城市布局和环境特点规划防洪排涝系统,确保城市内部不会因大量积水和洪水影响正常的居民生活。在国内尚未出现统一的城市防洪排涝规范,因此各个城市对防洪排涝的定义并不相同,在防洪排涝规划方面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这为城市的防洪排涝功能埋下了隐患。从理论层面来看,城市防洪排涝包括防御洪水和排出积水两个方面,防洪是指针对城市周边因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涌入城市大量流体的现象修建的防御设施,排涝则是针对城市内部因降雨等情况产生的大量积水而言,主要目的是修建各类排水设施。与农田防洪排涝不同的是,城市防洪排涝要求在任何时间段内都不可以出现积水淹没的情况,而农田是允许存在一定时间的农田淹没期的。

2城市洪涝灾害成因

城市防洪排涝需要系统性的进行规划,不能简单的修建一些排水设施和防洪障碍物,要根据城市季节性降雨的变化以及周边地质灾害出现的可能性来有针对性的规划,尤其是地下管网的规划以及地面防洪堤坝的修建,都必须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进行考虑,比如北方的降雨季节性明显,且城市的地下给排水管路过于窄小,这就要求在安装排水泵的时候慎重选择位置,避免大量闲置设施。比如南方的地下管网较为密集,降雨持续性强,就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管路来实现城市各个低点积水的排出。城市洪涝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如下:

2.1地势

一般来讲,平原地区的城市洪涝灾害以内涝为主,周边并不具备形成巨大洪水的自然条件,但是大量的降雨会在城市内部的低点形成积水,因此平原地区城市的排涝是重点,比如近些年北京多次在大暴雨中出现内涝现象;山区城市最大的威胁则是洪水,周边的高山和陡坡容易在降雨过程中形成洪水。

2.2排涝排水系统不完善

缺少完善的排涝沟系,城市扩建时未能预留排涝通道同时现状排涝河道断面不足,淤积严重,排水能力低。

2.3排水系统出口过高

排水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城市低位的积水排泄至城市附近的河流、湖泊,但是如果城市将排水系统出口设计过高,比如出口位置的水位长期高于排水系统,那么就容易出现积水无法排出甚倒灌的现象。

2.4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盲目与水争地,使河道变窄,湖泊变小,导致蓄洪、滞洪面积缩小,泄洪能力和湖泊调节洪水能力降低,而这些与水争地的建设项目往往是涝灾易发区;比如济南的小清河两岸原来有许多滞蓄洪水的农田、洼地、池塘,现在绝大多数己被填平盖房,大大减少了滞蓄水量,使得小清河洪水位升高,对支流河道形成顶托,大大影响了城市洪水的下泄。

同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使地面硬化率提高,增加了径流系数,从而加大洪水量,导致积水现象严重。如绵阳城区的建设速度快,城市的雨水净流量总和不断增加,城区的排涝系统面临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3城市防洪排涝对策

根据城市洪涝产生的原因分析,可知城市防洪排涝应充分利用地势优势,尽量减少防洪排涝设施的修建、提高防洪排涝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1)完善防洪、排涝沟系,提高河道防洪、排涝标准并进行拓宽改造,尤其针对城市内部的低洼地区要理顺排涝系统,以打通排涝通道,使涝水顺利排出。城市的防洪排涝系统应定期检查,并根据城市规模的变化调整设计。

(2)高水高排,采取修建截洪沟,加大收水设施,拆除棚盖等多项措施将高地势雨水排入山洪沟或河道,避免地势高的雨水顺道路排入低洼地区,尽可能减少低洼区的汇水面积,降低积水量。将各个区域的积水相互分割进行排出,能够有效的降低洪水的整体危害,也能够降低排水系统的负担。

(3)低水低排,为确保低洼地区涝水顺利排出,针对排涝河道的主要出口流量大、水位高的特点,必须重视水位高程衔接,根据外河排涝水位和现状地面标高,确定河道自排或泵排方式;此外各低洼区应结合现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地面标高或增设泵站等排涝措施。

(4)应对超标准涝水的措施:首先是将洪涝分流,同一个城市周边的洪涝源头可能有多个,因此一旦出现洪涝灾害,应尽可能的将各个区域的洪涝分割,通过各区的排水系统单独的排出,避免汇合的洪涝造成更大的损失;二是在排水系统的出口设置防止洪水倒灌的装置,加装大功率的排水泵,提高排水效率;三是要在城市周边设置蓄水区,主要目的在于将山区的洪水阻隔在蓄水区,或是起到减缓洪水速度的作用,同时在城市内涝时,也可以讲蓄水区作为主要的排水区。

(5)对于解决市区局部地区积水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完善雨水管道系统,按排雨标准扩大雨水管沟断面,加大雨水收水设施建设,重视雨水设施的管理养护,改善道路行洪、积水的局面。

结语:我国在城市防洪排涝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由于固有城市布局的限制和城市规划领域技术的制约,导致许多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需求。虽然当前国内在防洪排涝方面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范,针对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是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不断的探索和针对国内城市规划实际来强化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参考文献

[1]于琪洋.加强城市雨洪资源利用,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J].水利发展研究,2002,2(3):12-14.

[2]谢华等.城市化地区市政排水与区域排涝关系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7,(5):lo-13.

[3]鲁航线等,城市防洪、排涝及排水三种设计标准的关系初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11):64-66.

洪涝灾害的原因篇3

未来趋势预测:从现在到2010年,四川的降水量比20世纪90年代多,洪涝灾害比90年代重。1999~2003年,是洪涝由少到多的时期,洪涝重,2004~2007年洪涝较轻,2008~2010年洪涝重。 

关键词:四川  洪涝灾害  特征  趋于预测 

 一、前言 

    四川省包括四川盆地(以下简称盆地)和川西高原。每年的4~10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这是我省主要的、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生命财产危害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四川省的洪涝分为严重洪涝和一般洪涝,严重洪涝只发生在四川盆地,但它包含在一般洪涝中, 一般洪涝遍及全省。过去,有很多人研究过四川盆地的洪涝灾害,但没有人研究四川全省的洪涝灾害,四川洪涝灾害的基本情况如何?还不太清楚,为防治和减轻洪涝灾害的危害提供依据,我们对四川洪涝灾害的若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1999~2010年洪涝灾害的发生趋势。本文统计洪涝灾害的降水资料是四川各气象站1951~1999年的降水资料,划分洪涝灾害的标准,是甘孜和阿坝两州(以下简称甘阿地区)、盆地、攀枝花市及凉山州(以下简称攀西地区)用于日常业务的洪涝标准。 

二、洪涝灾害的标准 

 四川的洪涝灾害主要由暴雨和大暴雨引起的,它是其成灾的形式,其次是地形复杂,植被覆盖率低。因为四川的地形复杂,各地暴雨的标准和成灾的降水量不同,所以不同地区洪涝灾害的标准也不同。 

(一)一般洪涝灾害的标准 

    盆地和攀西地区:单站任意连续三天的总降水量≥150.0mm为一次洪灾。 

甘阿地区:单站任意连续3天的总降水量≥50.0mm,或者日降水量≥30.0mm 

算一次洪涝灾害。 

(二)四川盆地严重洪涝灾害的标准 

四川盆地内,一次严重洪涝灾害的标准是:在5~9月,5月有连成一片的2个及以上的站,6~9月有连成一片的3个以上的站,它们在相同的连续3日 

内,每个站3天的总降水量都≥150.0mm。 

                 三、四川洪涝灾害的若干特征 

 四川洪涝灾害的特征,分为一般洪涝的特征,它包括了四川盆地严重洪涝与一般洪涝相同的特征;严重洪涝独有的特征。 

(一)一般洪涝的特征和四川盆地严重洪涝与一般洪涝相同的特征 

 1.一次涝洪灾害发生时,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多且集中。 

    盆地和攀西地区,单站连续3日总降水量,最小为150.0mm, 最大在150.0mm以上,盆西、盆北和盆东山区普遍在200.0mm以上,有的站在300.0mm以上。甘阿地区,单站日降水量的最小值为30.0mm,最大值≥35.0mm。 

 2.洪涝灾害突发性强,来势猛,危害大,灾情重,不但危害源地还波及下游。 

 洪涝灾害有很强的突发性,不象旱灾那样由轻到重,它来势凶猛,往往使人来不及预防和躲避,所以灾情严重。它导致山洪爆发,河水陡涨、破坏植被、冲毁和淹没良田、建筑物和交通设施,淹死人、畜,如1981年7月9~14日,盆地西部和中部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灾区内有43个县连续3天的总降水量超150.0mm,暴雨中心内有7个县连续三天的总降水量超过300.0mm;这次洪灾,使许多河流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其中四川盆地内长江段水位居200年来的第三位,出现了100年一遇洪峰,有119个县(市)受灾,受灾人口1,500多万,工农业经济损失达25亿元左右。 

 在山区,特别是甘阿地区和攀西地区,洪涝灾害还引发泥石流,对农田和房屋、交通等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洪涝灾害不但危害源地,还波及下游。 如1981年7月9~14日,盆地西部和中部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盆地西部和中部是洪涝灾害源地,受到危害,它还波及到下游的长江沿岸,造成长江上、中游的大洪水。 

3.发生频繁,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布不均,甘阿大部和盆西边缘多,其余地区少。重灾年多。 

 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全省年平均发生次数为0.3~3.1次,其中甘阿地区0.5~3.1次,攀西地区0.2次以下,盆地0.3~1.7次,多为0.5~1.7次。最大值出现在高原上雅砻江中游两岸,年平均发生次数2.0~3.1,次大值在大渡河和岷江上游之间地区,年平均发生次数1.3~2.2次。全省年平均最大值3.1次,出现在九龙,最小值0.3次,出现在古蔺。 

 重灾年多,1951~1999年,四川出现的重洪灾年有以下14年:1955、1959、1961、1968、1973、1974、1975、1978、1980、1981、1982、1983、1984、`1989 

年,占总年数的26%。 

     4.各月发生频率地理分布不均,甘阿大部和盆地西部边缘多,其余地区少。 

    四川的洪涝灾害发生在4~10月,主要在7~8月,各月的地理分布不均,但6—9月分布趋势的特点相同,①高频率出现地区:高原上雅砻江中游和阿坝州中部,盆地区在盆西边缘的北川—安县—江油一带和雅安—乐山一带;②5、10月分布趋势相同,高频率区在甘阿地区,为5~20%,盆地区和攀西地区大部无洪涝灾害,出现洪涝灾害的地区,发生频率低,为2~3%。③4月仅个别站有洪涝发生,频率也低。 

各月洪涝灾害的最高频率都在甘孜州南部的雅砻中游江两岸。 

5.洪涝灾害开始时间(月)地理分布不均 

    洪涝灾害开始期,全省为4~8月。甘阿地区为4~6月,大部5~6月,分布呈区域性,但错落有序;攀西地区6~7月,大部在6月;盆地区在4~8月,大部在5~6月,其中盆地北部和渠江下游东岸以5月为主,出现在8月的仅古蔺一县,除此以外的其余地区多在6月。

6.洪涝灾害结束期(月)地理分布不均 

 全省洪涝灾害结束期为7~10月,大部在9、10月。甘阿地区在8~10月,大部在9、10月,其分布是:石渠在8月,雅砻江以东的地区主要是10月,以西地区是9月。盆地区为7~10月,大部在9、10月,其中叙永在7月,岷江、沱江中游之间的地区和宜宾、泸州南部及广安地区在8月,南江到蓬溪一线以东的地区在10月,除此以外的其余地区在9月。攀西地区在7~9月。 从表1可知,在洪涝期内,各代表站各月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差异很大,基本呈正态分布。最高频率出现月,盆地在7、8月,多在8月;攀西地区出现在8月;甘阿地区主要在7、9月。

7.在洪涝期内,各地各月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差异很大,洪涝灾害的高峰时间主要7、8月。 

 从表1可知,在洪涝期内,各代表站各月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差异很大,基本呈正态分布。最高频率出现月,盆地在7、8月,多在8月;攀西地区出现在8月;甘阿地区主要在7、9月。 

表1    1951—1999年四川各代表站4~10月中各月洪涝灾害出现频率(%) 

站                    月 

名        3    4    5    6    7    8    9    10   11

成  都    0    0    0    4    15   15   0     0    0

雅  安    0    0    4    7    50   61   17    0    0

广  元    0    0    4    9    30   11   11    0    0

绵  阳    0    0    0    9    21   21   12    0    0

北  川    0    0    3    13   79   53   26    0    0

乐  山    0    0    11   9    33   35    9    0    0

自  贡    0    0    0    5    12   14    2    0    0

内  江    0    0    4    7    15   11    4    0    0

宜  宾    0    0    0    7    11    9    2    0    0

达  川    0    0    2    4     9    4    7    2    0

南  充    0    0    0    7    11    7    0    0    0

西  昌    0    0    0    0     0   22    2    0    0

甘  孜    0    0    2   15    13    7    9    2    0

理  塘    0    0    1   18    45   29   10    1    0

马尔康    0    0   16   55    36   23   39    2    0

阿  坝    2    5   14   26    49   26   19    2    0

黑  水    0    2   12   68    63   20   46    7    0 

8.洪涝灾害有阶段性和持续性 

    洪涝灾害的阶段性,是指全省和其中的一个地区的洪涝灾害在一段时间(连续数年)发生次数多,一段时间(连续数年)发生次数少(见表2)。 

表2    四川各地1951—1999年各时段洪涝次数

站 名

 1951~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9 

马尔康  8 15 14 24 16 

松 潘 5 10 9 14 12 

广 元 5 3 7 11 6 

绵 阳 6 5 6 9 3 

遂 宁 3 0 3 4 2 

 乐 山 8 9 8 10 7 

雅 安 14 18 12 11 9 

 宜 宾 4 4 2 2 1 

合 计 45 56 55 85 57 

      1951~1999年,四川大部分地区各年代的变化与全省的变化基本相同,50年代少,60年代多,70年代少,80年代多,90年代少,其中80年代最多,但由于四川地形复杂,个别地区的变化与全省变化不同步。 

 洪涝灾害的持续性,是指一个站连续出现洪涝灾害的年数≥2年。全省持续年数,除马尔康2~11年外,其余地区2~7年,多为2~4,极个别站的洪涝不持续(见表3)。 

表3    四川省1951~1999年主要站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和年数 

洪涝灾害的原因篇4

关键词:洪涝灾情评估;成因分析;防灾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4-0163-02

景德镇市是江南山城,形似盆状。河川纵横交错,北部有源于安徽省祁门县大洪山的昌江,自北向南越境而过;南部有发源于皖赣交界婺源县的乐安河,自东向西,与昌江汇合流入鄱阳湖。

1998年前,景德镇市是完全不设防的城市,历经1998特大洪水灾害后,景德镇于1998年正式实施景德镇市城市防洪工程,按照已批复的初步设计内容,规划建设西瓜洲排涝站、老鸦滩排涝站等15座排涝站,总装机容量为10070kw,2008年已完建9座排涝站,完成城市防洪大堤建设9.8km,2013年已完建11总装机容量4760kw,完成城市防洪堤建设12.8km。

1洪灾概况与变化趋势

1.1洪灾概况

景德镇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降雨历时长、范围广、雨量大。

经过对近5年景德镇市区洪涝灾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三个特征:(1)影响范围很大。珠山区辖域内共9街道,昌江区辖域内共1街道5乡镇,几乎年年全范围遭受洪灾害。(2)城市内涝突出。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全市城区主干道内涝严重。(3)经济损失严重。因洪灾致经济损失始终居高不下,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2各月份灾情主要变化

2008~2012年各月份洪涝灾害变化情况,见表1:2008年-2012年景德镇市城区洪涝灾情评估表:

表12008~2012年景德镇市城区洪涝灾情评估表

评估值(%)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1月02.1000

2月003.500

3月33.53.87.525.7

4月4.25.317.65.86.8

5月2.33.42.62.73.2

6月70.420.84.563.732.3

7月5.931.462.112.626.5

8月21.312.521.110.671.4

9月13.410.43.13.62.8

10月2.43.51.600

11月0004.85.7

12月3.50000

由表可见,2008年6月、2010年7月、2011年6月、2012年8月,城区洪涝灾情评估值均超50%,属于重大灾害年月,其中,2008年6.12洪水,超警戒水位3.8m;2010年7.14洪水,超警戒水位3.0m;2011年6.15洪水,超警戒水位3.6m;2012年8.15洪水,超警戒水位3.9m。

2灾情成因分析

2.1气象原因

从2008~2013年,景德镇市城区降水每年的变化并不大,但是各月份的变化,短时集中降水的频繁、雨、强对流天气的加剧,使得城区局部超预测降水量超历年峰值,也为景德镇市城市防洪工程、城区各排涝站、城区排水系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008年6.12洪水,超警戒水位3.8m;2010年7.14洪水,超警戒水位3.0m;2011年6.15洪水,超警戒水位3.6m;2012年8.15洪水,超警戒水位3.9m,这些超警戒水位的形成大都来自于城区局部短时超强度密集雨汇集。

2.2人为原因

进入2008年,景德镇城区扩张和城镇快速发展导致洪水高风险地区土地开发和地下管网变化,都对昌江流域内水循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昌江和南河上游洪水频发,小区域集中排洪汇集昌江、南河主流。据统计,从2008~2012年,全市年均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的上游山塘、水塘、水库近300座,特别是2012年8月15日,上游山塘、水塘、水库全线告急,均发生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洪涝灾害范围之广、水量之多、水位之高、灾害之重仅次于1998年特大洪水,成为1998年后的最大值。

其次,昌江、南河连续多日发生大洪水,持续时间较长。从2008~2012年渡峰坑水文站历年分钟时段最大降水量表(表2)中,可以看出,大降水发生时段持续时间少则7天,多在半个月到1个月之内,打破了在1998年前“一天经过,半天退水,三小时天晴,一刻钟干净”的景德镇洪水状况。随着景德镇市城区的不断发展,城市区域雨水径流量不断增大,城区中心老城低洼地段,特别是中心广场立交桥下、里村涵洞过道、珠山大桥等地区极易出现严重积水现象,加之城区排水沟老旧,部分堵塞严重,积水区随雨水的扩大不断增大,造成大面积、长时间的积涝。

表22008年~2012年渡峰坑水文站历年分钟时段最大降水量表

200854.064.064.0125.5

9月25日9月25日9月25日6月9日

200958.060.561.5100.0

8月13日8月13日8月13日4月18日

201058.0117.0175.5212.5

8月18日7月15日7月15日7月14日

201138.056.091.0194.5

6月14日8月13日6月14日6月14日

201244.093.5148.5349.0

8月6日8月7日8月13日8月15日

最后,由于历史原因,景德镇市城区排水设施十分简陋,不足以排水阻涝。明清时期,景德镇市以“沟捐”方式,分段兴建一条城市主下水道—刘家弄大沟。由于不是统一建造,“沟捐”多的地带下水道断面宽,“沟捐”少的地带下水道断面窄,这非常不利于整个城区的统一排水,城区发生内涝的几率提高。

此外,部分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气象、水文信息等预警信息,宣传、保护等联动机制缺少畅通渠道,甚少有相关法律法规支持等外部问题,也是造成景德镇城区排水压力增大的原因之一。

3防洪措施建议

3.1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形成系统的防洪排涝联动系统

3.1.1发挥天然水体的调洪蓄水功能,保障自然水循环机能。结合景德镇市郊地区和中心城区景观需求,合理利用小型水库、小型山塘、小型景观湖、小型沟渠等天然水体,合理蓄洪。同时,在规划建设新区域时,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调蓄池或集水池。

3.1.2合理改造扩容现有排涝泵站,新建排水沟渠。景德镇市城区排涝站排涝能力主要是根据1996年的老城区规划设计的,随着景德镇市城市发展和新城镇化的不断扩张,改造、扩容排涝站势在必行,增加新建一批新排水沟渠也符合新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3.2加大城市防汛监测预警预测系统建设力度,多部门协调合作,真正实现未雨绸缪

目前,景德镇市气象、水文部分预报以及降水监测系统在防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不能有效地满足实时防汛“精细化调度”要求,加大城市防汛监测预警预测系统建设力度,加强局部地区短历时强对流天气的监测能力,为指导防洪工程合理运做提供有利依据,真正实现未雨绸缪,智慧防汛。

3.3合理编制城市发展规划,细化新城区管网建设要求和指标

城市各类管网的布局与防洪工程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在新城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从全市防洪排涝、保障市民生产生活需要大局出发,系统地规划好城市中天然气管网、电信网络设施、城市供水排水设施、废水排放管网、电力电缆线路等敷设线路,各部门协调、交流、沟通好主要的技术指标,为防洪工程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戴慎志,曹凯.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对策研究[J].现代

城市研究,2012,(1).

[2]方国华,钟淋涓,苗苗.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

[J].灾害学,2013,(3).

[3]唐晶晶,邓凌毅.吉安市城市防洪排涝水文分析[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1).

[4]程晓陶.城市型水灾害挑战传统治水理念[J].给排水

动态,2010,(5).

[5]郭志鹏,吴胜安.暴雨洪涝灾害影响评估若干问题探

讨[J].广东气象,2008,10(5).

洪涝灾害的原因篇5

[关键词]洪涝灾害;CiteSpace;研究力量;热点;前沿与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17)4-39-3

analysisofHotspotsandFrontiersofFloodDisasterResearchFieldinBeijing

LiChunXuYanling

(Beijing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Beijing100032)

abstract:takingfifteenyears'SCipapersofflooddisasterresearchfieldinBeijingdistrictfrom2001-2015asobjects,withCiteSpaceastool,theresearchagencies,hotspots,frontiersandfuturetendencyofflooddisasterresearchfieldinBeijingwereanalyz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agenciescarryingoutflooddisasterresearchesinBeijingweremainl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normalUniversity,pekingUniversity,tsinghuaUniversity,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andChinainstituteof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Research.theresearchhotspotswereregionalflooddisaster,climateandflooddisaster,flooddisastercausedbyrelatedactivities,andrelatedfundamentalresearch.theresearchfrontiersweremainlyYellowRiver,climatechange,wenchuanearthquake,anddeclinetendency.

Keywords:flooddisaster;CiteSpace;researchstrength;hotspots;frontiersandtendency

洪涝灾害是世界上最主要、且频繁发生的灾害之一。我国地形地势复杂,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较大,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匀,导致洪涝灾害突出,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总体来说,北京地区处于持续干旱状态,但汛期降雨时间短强度大,给城市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给城市管理部门带来全新的挑战[2]。近几年来,运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特定专业领域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是一大研究热点[3-6]。

本文拟以CiteSpace软件为工具,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中所收录的北京地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文献数据为样本,对北京地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分析,以期为洪涝灾害领域科研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为相关管理部门精准把握北京地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资源状况提供情报支撑,从而提高研究成果对北京社会发展的应用价值。

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数据库。SCi数据库为国际通行指标,它在评价高校院所的研究实力,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10]。本研究以Flood、floodcontrol、flooddisaster、rainstorm等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研究数据采集时间跨度为2001-2015年,然后从中筛选出北京地区科研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也包括北京地区科研人员与外省市或国外人员合作发表的论文。共检索到SCi论文总数442篇,共有204家科研机构(包括与北京地区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的相关单位)参与了相关研究。

2北京地区洪涝灾害领域研究力量分布

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在洪涝灾害研究领域开展研究的机构主要有6个,分别是:中国科学院(ChineseacadSci)、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normalUniv)、北京大学(pekingUniv)、清华大学(tsinghuaUniv)、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hineseacadmeteorolSci)、中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ChinainstwaterResources&HydropowerRes)。除此之外,中国农业大学(ChinaagrUniv)、中国石油大学(ChinaUnivpetr)、国家气象局(Chinameteoroladm)、中国地质大学(ChinaUnivGeosci)等机构的SCi发文量也较多,同样是北京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在该领域的主要科研机构均为中央在京单位,充分体现了该领域“国家队”的科研实力。

另外,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与其它机构的合作较多,尤其是北京师范大学,与其它机构的合作最多。

3北京地区洪涝灾害领域研究热点

研究热点是指在某个时期内,广受科研工作者共同关注和共同探讨的科学问题或科学专题。通常来说,文章的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核心和精华,因此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出F频次高的关键词通常被看做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11-13]。本研究即利用关键词,借助CiteSpace软件来确定北京地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分析表明,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分别是“防洪”(floodcontrol),出现的频次为29次;其次是“黄河”(yellowriver),出现27次;“气候变化”出现19次,位居第三;频次高于10的18个高频短语详见表1。从这些高频词归属的类别来看,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一是区域问题与洪涝(如华北、华东、东北、黄土高原、长江、黄河);二是气候与洪涝(气候变化、天气研究、大雨、自然灾害、降雨强度);三是相关活动与洪涝(人类活动、自然灾害、汶川地震);四是相关基础研究(水文模型、土壤浸蚀、土壤湿度)。据此可以认为,北京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上四个方向上。

从中心度这一指标来看,“防洪”、“黄河”两个名词的中心度在0.1以上,进一步说明了这两个方向的研究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外,长江、水资源、气候变化、水文模型和华东等短语的中心度也都在0.03以上,说明这些问题与洪涝的关系也比较密切。

4北京地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前沿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所提供的词频探测功能,考察某时间段内词频的变化,将其中频次变化率高的词(突现词,burstterms)从大量的关键词中探测出来,从而确定某一领域的研究前沿和未来研究趋势[14]。本研究将检索到的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得到北京地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研究前沿。结果表明,出现频次最高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防洪(floodcontrol)、黄河(Yellowriver)、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其次分别是长江、华北(northchina)和华东(easternchina),表明关于这些主题的研究在此前一段时间内受到研究人员的较多关注,参与研究的人员较多,从发展趋势上看,这些主题的研究未来仍有可能持续受到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

但从“突现”的角度来看,突现强度较高的则是黄河、气候变化、汶川地震和递减趋势(decreasingtrend)等主题词。虽然学术界对这些主题词所代表的方向关注的时间或长或短,关注的科研人员数量有多有少,但不例外的却是它们的“突现性”,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定时间内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有关于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关于华北平原的研究、关于相关问题递减趋势的研究等等。关于天气和气候变化的研究热潮开始于2011-2012年,在至今为止的几年内持续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关于华北平原的研究,在2013年突然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峰并有望持续一段时间;关于降雨强度、干旱期递减等相关问题递减趋势的研究从2011年来也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度。可以认为,以上四个方向为首的研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得到更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取得更多更深入的科研成果。

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在洪涝灾害领域开展研究的机构主要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除此之外,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国家气象局、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实力也较强,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最多。根据主题词出现的频次进行分析可知,北京地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为区域洪涝灾害、气候与洪涝灾害、相关活动(如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洪涝灾害以及水文模型、土壤浸蚀、土壤湿度等基础研究。北京地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为黄河、气候变化、汶川地震和递减趋势等。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SCi论文只是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不能全面代表北京地区在洪涝灾害研究领域开展的所有研究工作。因此要想更全面的了解北京地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状况,则应该对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田国珍,刘新立,王平,等.中国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及其成因分析[J].灾害学,2006,21(2):1-6.

[2].北京城市洪涝灾害的主因和对策建议[J].中国防汛抗旱,2011,12:27-28.

[3]张凌.基于CiteSpace的竞争情报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10):1-8.

[4]陈超美,陈悦,侯剑华,等.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3):401-421.

[5]刘则渊,王贤文,陈超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及其在科技情报中的应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0):14-34.

[6]王婷,付爽,王瑞焕.国内外云计算研究的可视化对比分析[J].情报探索,2013(9):20-24.

[7]孙会军.我国高校园艺学科SCi论文产出力与影响力比较研究[J].北方园艺,2012(20):194-197.

[8]袁天峰,李广德.SCi收录中国医学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与比较[J].情报业务研究,2003(10):106-108.

[9]郑泉水,杨卫.从SCi论文统计数量看中国力学学科的国际地位和趋势[J].力学进展,2000(1):145-148.

[10]郑祥,姜大千,张凯,等.从SCi统计数据看近15年mBR在环境领域的研究状况[a].2005年国际城市中水回用暨园林景观水治理技术研讨会[C].2006.

[11]赵蓉英,徐灿.信息服务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科学,2013(12):9-14.

[12]赵蓉英,许丽敏.文献计量学发展演进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5):60-68.

洪涝灾害的原因篇6

1.研究区概况

开封市地处黄淮平原,地理坐标113°52′15″~115°15′42″e、34°11′45″~35°01′20″n。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52℃,年均降水量627mm。北依黄河,处于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地势低平,海拔介于69~78m,成土母质是不同时期的黄河冲积物。境内河流众多,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263.8km2。现辖市区、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开封县和兰考县,全市总面积6266km2,人口543万。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数据源于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主要依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11],还包括《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河南卷)[12]、《中国灾害通史》(宋代)[13]、《中国灾害通史》(元代)[14]。另外,以《宋史》、《元史》、《金史》等历史文献及地方史志对所提取信息进行补正。由于不同时期自然灾害记载的详略差异较大,北宋开封地区记载较详细,但南宋由于政权南迁,相关记载严重缺失。因此,为使资料更科学、准确,本文取北宋和元代①两个时期。数据统计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地点(按现行政区划)、时间、频次等,其中季节划分以公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运用环境变迁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1.洪涝灾害等级

主要依据持续时间、强度、受灾范围大小以及受灾影响程度,并将政府赈灾及与洪涝有关的祭祀活动与祭祀文辞作为参考(表1),将洪涝灾害分为4个等级。由表1可知,以年度为统计单元,北宋开封地区发生洪灾61次,而且以Ⅱ级为主,占全部灾害的55.7%,平均每4.9年一遇,其他级别灾害频次相近,所占比例介于13.1%~16.4%之间。元生洪涝灾害36次,受灾频次最多的为Ⅱ级和Ⅳ级,分别占30.6%,33.3%,Ⅲ级发生频次也较高,占25.0%,平均每3.3a就会发生1次中度以上洪灾,每8.7a发生1次特大洪灾。对比来看,北宋平均2.75a发生1次洪灾,元代2.89a发生1次,两个时期基本接近。但元生Ⅲ级以上大灾的机率显著增多,高达58.3%,远比北宋(31.1%)要高。

2.洪涝灾害类型划分与变化

按表现形式洪涝灾害可划分为雨涝型、河溢型和河决型3种类型(图1)。北宋以雨涝型为主,多达53次,占全部受灾频次的86.9%,河溢、河决型频次较少。中度洪灾在各类型中频次最高,其中中度雨涝型多达31次,占该类型的58.5%;全部9次特大洪灾中由雨涝型直接引发的就多达8次,仅有的1次河决型也是由开封及周边地区强降水引起,表明北宋时期洪灾源于本地区降水。元代3种类型洪灾所占比例分别为33.3%,27.8%,38.9%,可见河决型已超过雨涝型而成为最主要的洪灾类型,而且根据统计,河流决溢全部源于黄河,反映了这一时期黄河频繁泛滥成灾对流域降水等因素的强烈响应。雨涝型与河溢型均以Ⅱ级为主,但河溢型受灾程度明显加重,Ⅲ~Ⅳ级大灾已占该类型的50%,河决型Ⅲ~Ⅳ级频次也显著增加,可见元代大洪灾主要由黄河决溢造成,与北宋雨涝型为主的状况有显著区别,这主要受黄河改道影响。唐末至北宋黄河进入第二个泛滥期,北宋发生于河南省境内的黄河决口达41次、河溢21次[11]。但由于北宋开封距黄河较远(近100km)、政府重点加以保护,开封地区没有受到黄河泛滥的直接影响,这一点前人也有考证[15]。12世纪以后,随着黄河逼近,至1234年开封北距黄河仅10km,黄河在开封地区的泛滥异常严重,直到1351年贾鲁治河成功,黄河在开封境内直到明初再没有大的改道和决溢(图2)。但从洪灾产流来看,元代虽然雨涝型洪灾只占1/3,但部分黄河决溢也是由当地降水引起的,其中黄河14次决口中有8次伴随有当地灾害性降水,说明当地降水增加仍是元代洪灾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

3.洪涝灾害时间变化特征

1)年际变化特征。以10a为单位统计各年代洪灾发生频次(图2),可以看出,北宋开封地区前70a内洪灾频发,其中2个时段为5次,而在1020年代则高达7次,之后便进入了以20a为间隔的波动状态。元代与北宋差异显著,具有两头少中间多的特点。元代前期20a仅发生2次,后期1344年直至元朝灭亡,仅发生3次。相反,1284~1334年代为稳定高频发期,平均每2a一遇,且多为河流决溢,但据文献分析,元中期31次洪灾中多达68%与本地区降水有关,说明元中期相比前后期降水显著较多。

2)季节变化特征。将1a内发生数次洪灾的情况按月份分类统计。北宋有季节或具体月份记录的洪灾共98次,其中笼统记载到季节的有18次,精确到月份的有80次(表2)。表2显示,北宋洪灾主要集中于6~10月,多达63次,12~2月最少,显然是夏季风降水增多或集中造成的。据统计,北宋出现“大雨平地水数尺”、“连雨弥月”、“频雨及冬方止”等类似记载多达45次,反映了北宋多数洪灾年份全年降水量有显著增加。研究表明,极端降水或持续性降水是引致华北降水增减的一个内在特征,而且东亚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偏多、易涝,夏季风弱的年份易旱[16]。对全部98次洪灾按季节统计,夏秋季多达81次。可见,北宋夏季风活跃,极端降水或持续性降水频繁,以致洪灾频发。

因此,夏季风降水增多或集中是北宋开封地区洪灾频发的重要驱动力。元代有明确季节或月份记载的洪灾共56次,其中7月最多,达20次;按季节统计,夏季36次,占全年64.3%,春、秋、冬季分别为4、9、7次。由前述分析,当地降水增加仍是该时期洪灾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但由黄河决溢所产生的洪水,还需对产洪区进一步分析。黄河开封段现代洪水主要由三花、龙三和河龙区间的降水产生[17],据统计,元代黄河中游末端沁河、伊洛河流域及郑州、濮阳等沿黄地区雨涝型洪灾多达58个年份,且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1286~1343年黄土高原区、渭河流域所发生的雨涝型洪灾也达19次,但与开封地区黄河决溢存在因果联系的仅有6个年份,如1337年的“兰阳、尉氏二县河水泛溢①”,据文献考证②③,就与黄河中游豫北、山西等地大范围降水存在必然联系。由此说明,黄河中游地区降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开封地区黄河决溢起助推作用。相反,由于开封地区地势平坦,黄河堤防薄弱,本地区降水就容易导致黄河决溢灾害,从而使河流决溢成为这一时期洪灾的主要表现。因此,本地区夏季风降水增多或集中仍然可归结为元代开封地区洪灾的主要驱动力。

4.洪涝灾害空间变化特征

北宋洪灾属雨涝型,文献记载多为大霖雨、雨连旬不止、霖霪作沴、恒雨等,由此反映出降水持续时间往往较长且强度较大;反映降水空间分布的记载多为京师、开封府、京畿等,类似记载达30余次,而直接记载诸属县如祥符、陈留、浚仪的则不多,这是因为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开封记载详细,其他地方简略。由于灾害性降水(尤其持续性降水)往往不可能只在一个城市发生,不仅覆盖诸属县,而且可能包括周边地区。因此,如果仅仅将京师等类似表述理解为开封市而不包括诸属县的话,则统计结果很可能失去科学意义。据1957~2011年开封、郑州、许昌、商丘年降水量的相关分析,开封与其他3地区年降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0.609、0.658,且均达到了99%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开封与周边地区降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由此认为,以降水为主导的北宋开封地区洪涝灾害不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元代洪灾空间分布如图3。开封市洪灾最多,占37%,其他属县较接近。从受灾程度来看,空间差异主要体现在Ⅱ级以上较大洪灾,如Ⅲ级以上频次依次为开封>杞县>通许>兰考=尉氏,这显然与黄河改道是分不开的。如图4,除尉氏县距离改道的黄河稍远外,其他县市均有黄河改道分支,这使元代开封地区直接面临黄河泛滥决溢的威胁。黄河干流自1171年南移进入开封境④,至1187年已形成多股并流[18]。河道初入豫东、鲁西南地区,平地漫流,形成的河道都很宽浅,主流变易无定,虽事后筑有堤防,也就是临时就近挖沙土而筑,未作长久计,洪水来时极易溃决,以致形成数股并流的局面[19]。1232和1234年两次人工决黄河入汴,开封境内所形成的3股河道(由杞县分支)在元代多次决溢,其中在1297~1397年的100a内,以荥泽(今郑州西北)为顶点向东呈扇形泛滥,给开封地区造成了严重灾害。由于开封、杞县、兰考距离黄河3股河道最近(图4),因此,这3个县市历次受黄河决溢的威胁也最为严重。

三、讨论

1.洪涝灾害与气候干湿变化

湿润指数法可反映干湿状况,且能较好地消除旱涝资料本身的时空不均匀性,通过文献整理、统计,湿润指数变化如图5,其中非本地区降水引起的河流决溢灾害已过滤掉。图5显示,北宋呈现强烈的阶段性干湿变化。998年之前i<1,说明北宋前期约40a气候较干旱,之后以约20a尺度交替进入干湿演替状态。北宋前40a发生洪灾16次(图2),而旱灾则多达30次,图5a所示北宋中期i<1的2个阶段水旱灾次比更是达到1∶3,由此反映了北宋旱涝交替的频繁及气候的异常波动。许多资料依据沉积物研究了洪水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认为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变湿润和降水量增加引起的[22,23],北宋开封地区的降水特性也可间接反映这一特点。北宋前期960~1000年处于中国气候变化的第三温暖期,年均气温比现今高约1~2℃,而1000~1279年转向第三寒冷期,但与现代气候条件更相似[24]。现代洪水发生的降水条件表明,北方地区大涝灾和特大涝灾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夏秋季降雨持续较长,甚至春季也出现霖雨而导致全年降水量明显增加造成的[25]。开封市1951~2000年均降水量599mm,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其中13个年份超过719mm,这些年份夏秋季日均降水>15mm的天数均介于18~30d之间,且存在2~5d日降水>50mm的暴雨事件,而北宋Ⅱ级以上较大洪灾年份持续降水一般在10~30d之间,甚至持续60~90d或伴随暴雨等极端降水,说明夏季风异常活跃所产生的持续性降水往往带来年降水量的增加。因此,中等以上较大洪灾是能够指示一定地区降水增加的。但一个年份降水的增加不代表一个湿润的气候阶段,如果能够确定连续多年有大洪水发生,则能够代表湿润气候阶段的存在[26]。北宋3个相对湿润阶段洪灾频发(图2),其中有多个年份连续发生,说明较大洪灾对气候干湿变化具有一定指示意义。由图5,元代湿润指数变化较平稳,在1345年之前i>1,说明元代气候相对湿润并持续至元代后期,这同时也反映了宋元时期季风气候的变化特点,即北宋前60a季风强劲,1020年之后,季风强烈波动但总体上非常强盛,但到14世纪中期季风突然减弱(晚元弱季风期)[27]。

2.洪涝灾害发生的周期性

从morlet小波方差可以看出(图6),宋元时期开封地区存在明显的年际和代际周期变化。北宋存在3.5、7.2a的年际周期和32a的代际周期,其中32a周期小波信号最强,为第1主周期,7.2a为第2主周期。元代存在2.95、6.8、17、26和43a的年际与代际周期,其中第1主周期6.8a,第2主周期17a。两个时期存在共同的准3、准7a周期,其中准7a周期振荡较强,而准3a周期则较弱,这与enSo事件2~8a的周期[28]一致,可以推测宋元时期洪涝灾害的发生受enSo信号的调节,另外也与副高脊线位置的准3a周期及地球地极移动振幅变化的7a周期一致,其变化将会引起地球离心力系统的变化,从而造成大气环流及空气质量、水分输送的变化,进而可能会影响到降水及旱涝变化[29]。

四、结论

洪涝灾害的原因篇7

abstract:BasedonChina'surbanfloodcontrolanddrainageth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putforwardurbanfloodcontrolanddrainageworkproblems,combinedwithChina's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oftheactualsituation,fromthefloodcontrolanddrainagestandard,townplanning,earlywarningsystem,continuetointroducehigh-qualitypersonneltostrengthentheapplicationofnewandhightechnology.Strengthenpairofexistingfloodcontrolanddrainageengineeringmaintenanceandrenovation,maketowndwellerknowledgedisseminationandpopularizationofwaterloggingdisasterandproposedcountermeasuresforurbanfloodcontrolanddrainagework,providescientificreferencemanagementpractice

关键词:城镇;防洪排涝;应对措施

Keywords:urban;floodcontrol;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镇防洪排涝安全是城镇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城镇防洪排涝安全依托于科学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组成一般

包括水库、堤防、内河、水闸、排涝站及滞洪区等防洪排洪设施,我国现存的城镇防洪排涝规划设计是以城镇总体规划为依据,根据城镇在区域规划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确定城镇规划期内的防洪类型及标准,来制定城镇防洪安全措施.。

一、目前城镇防洪排涝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党中央对城镇居民的民生问题越来越重视,同过

去相比我国城镇防洪排涝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来看,仍然存在以

下诸方面问题:

1、城镇防洪标准偏低

我国长期以来的防洪排涝政策是立足于城市的,是将城市的防洪排涝安全放在首位来

规划设计,城镇的防洪排涝安全是为处于下游的城市服务的另外,由于城镇防洪排涝安全设施发展比较缓慢,所以,我国城镇的防洪标准偏低,绝大多数处于中小河流地段的城镇低于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在遭遇大洪水时,大面积的农田被淹,民房被冲毁,农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和经济收入得不到保障

2、城镇防洪排涝技术落后

城镇的防洪排涝现在主要依靠现有的防洪排涝工程,这些工程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抗险能力较低。现代意义的防洪排涝除依靠工程建设以外,还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如防洪信息管理系统洪水预报系统等这些新技术在城镇防洪排涝中的应用水平不高,对现有工程的维护,加固技术也停留在相对落后的水平。

3、城镇建设规划不合理

由于城镇建设规划是总体的全面的规划,规划的内容涉及到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设计

时并未考虑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城区内的雨水灌渠或者是雨水排放系统,在分期分

阶段建设过程中遭遇超过防洪规划重现期设计标准的降雨强度,排洪设施无法及时排除暴雨

产生的雨水,造成雨水蓄积形成内涝区在城镇规划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建设时序性问题,局部地区尚未建设到规划设计的排洪或排水的标准,也是造成内涝的原因之一。

4、城镇防洪排涝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备

我国的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在各级城市当中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管理体系,也都有了相应的防汛组织体系但在城镇及农村受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着当洪水发生时,信息传递不畅,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薄弱,预报预警信息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在城镇建设和防洪管理上,尚未考虑在遭遇大洪水时城镇中可以被淹没的区域及设施。当遭遇超标准洪水时,缺乏包括洪水保险城市居民紧急疏散撤离及救灾措施等内容在内的城市

防洪排涝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以确保城镇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各种城镇生命线网络

系统,并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尽可能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防洪排涝工程的施工技术

城区防洪堤工程设计采用重力式浆砌石挡土墙与土堤相结合,工程规模为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设计洪水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地震烈度设防标准为Ⅳ度。

1、堤基施工

堤基施工的首要任务是按设计要求进行清基。按设计断面放线,确定清基范围,边界应在设计结构边界以外50cm。迎水面浆砌石基础开挖时如果超挖,则应加大基础厚度,不得回填。堤身填筑前应进行削坡处理,清除区域内全部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及其他障碍物。当基础为粉细砂层时,应将粉细砂全部清除,使堤基和堤身全部坐落在砂砾层上。堤基表层的不合格土、杂物、植物等必须清除干净,并不得作为堤身的回填土,清基深度≥20cm。

2、堤脚浆砌石施工

(1)浆砌石材料要求石料表面无泥垢、油渍等污物,并保持砌筑时表面湿润。砂浆配合比必须经试验。

(2)按照设计尺寸放样,开挖基坑,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砌石施工。

(3)浆砌石体采用铺浆法砌筑,铺浆厚度30mm~50mm。砌筑时,石块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方法,不出现空缝。

(4)砌体的布置和尺寸以及分缝必须满足施工详图要求。

(5)施工中如遇小雨,应适当减少水灰比,同时应做好表面防护;遇大雨时,须保护好已砌工作面。

(6)砌筑过程如因故临时间断,应预留阶梯斜槎。继续砌筑前应将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干净。

(7)浆砌石堤脚要留伸缩缝,间距一般为15mm~20mm。伸缩缝为空缝,不作填充物。

3、堤身砌筑施工

(1)堤身砌体材料选用石质坚硬新鲜未风化岩石,冻融损失率小于1%。堤身浆砌石采用上下两面平行、无尖角、飞口、薄边、有砌面的长方体块石。

(2)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

(3)浆砌石采用座浆分层砌筑,铺浆厚度宜在30mm~50mm之间。随铺浆随砌石,砌缝需用砂浆填充饱满,用铁杆捣实,做到不漏填、不空填、不得无浆直接贴靠,严禁先堆砌石再用砂浆灌缝。

(4)浆砌石要上下层错缝砌筑。砌体外观面应平整美观,预留约3cm~4cm砌缝。

(5)浆砌体勾缝前应清缝,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缝内湿润,砂浆分次向缝内湿润,分次向缝内充填密实。

(6)浆砌体砂浆配合比应按设计标号通过试验确定。施工过程在砌筑现场取样试件。

三、保障城镇防洪排涝安全的对策

城市防洪排涝安全规划应在充分分析城镇防洪排涝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城镇生产生活

实际情况和城镇建设规划提出切实的应对解决措施,在保障城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和谐,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在实现防洪排涝安全目标工作实践中以下几项措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1逐步提高城镇防洪排涝标准

城镇防洪标准既关系到城镇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又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是城镇防洪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依据。洪标准定得愈高,防洪效益也就愈高,所需的工程投资也就愈大、防洪标准定得愈低,城市防洪安全性和防洪效益也愈低随着农村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固定资产的数额也在不断增长,发生同样大的洪水,同样的受灾面积造成的损失将成数倍增长。因此我国的现行城镇防洪标准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予以适当提高。

2城镇防洪排涝规划应与城镇建设规划同步进行

应处理好城镇防洪排涝规划与城镇建设发展规划间的关系,在城镇发展规划中注意防

洪排涝问题,明确城镇防洪建设的方向、总体布局、建设规模、防洪标准及主要治理措施,防洪排涝设施与城镇基础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另外,在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问题上必须考虑防洪能力的补偿,配套建设好排水设施,内外排水要统筹考虑在城镇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要预留出水口或配套建设排涝泵站,将重要关键的设备用房规划设置于高暴雨重现期的规划内涝水位之上。

3建立城镇防洪涝灾害预警预报机制

防御城镇洪涝灾害需要气象、水利、城建水务等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需要建立有效机制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城镇防洪涝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各相关部门可根据预警标准的各类信息,立即启动预警系统,并通过通信、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方式向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分层次、分类别地有关防御灾害预警信号,将洪涝灾害对城镇的影响降至最低。

4、加强人才引进和高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进步,防洪排涝工作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技术掌握多与少直接影响到

防洪排涝工作效率和效果,也最终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些高新技术的使用,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增强防御工程运转的协调性如信息管理技术的引入,可以建立防洪排涝智能应急响应系统,在洪水发生的情况下,为救灾决策和快速反应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为指挥抗洪救灾提供通讯保障,并跟踪反馈各项命令的执行情况,以达到减少人员耕地财产和资源损失的目的

5、做好城镇居民的防涝减灾常识宣传普及工作

我国的防洪排涝工作主要由政府和人民军队来完成。长期以来,由于对城镇所存在的洪

涝灾害风险宣传不够,特别是对居住在农村的居民宣传不够,除遭受过洪涝灾害的城市居民

对洪水灾害的严重性有一定体验外,多数地方居民对对洪涝灾害风险认识不足,导致我国在

发动城镇居民投入防洪减灾方面存在严重缺欠,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没有考虑足够的防

洪排涝减灾对策,部分地方领导干部既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又缺少足够的防洪减灾知识,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时往往束手无策,在洪涝灾害发生的过程中不但不能成为防灾减

灾的积极因素,反而却成为防洪减灾救助的对象。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防洪排涝问题将逐步成为城镇规划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正确分析城镇防洪排涝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科学的

解决方案及应对措施,这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广大城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洪涝灾害的原因篇8

关键词:近代;河南;洪涝灾害;影响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25902

水灾,也称洪涝灾害。洪涝包含着洪水和雨涝两方面的意思,但两者往往同时发生,难以区分,人们将它们通称为洪涝灾害。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其诱发的山洪暴发和堤坝溃决常常加重了洪涝的灾情。本文对近代河南的洪涝灾害进行梳理,粗略分析其影响及成因。

1近代河南洪涝灾害概括

河南近代洪涝灾害频繁,笔者根据《近代中国灾荒纪年》、《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1840至1949年间,河南出现旱灾的年头有93个,其中有34个年头受灾县数在50以上,可见近代河南遭受水灾的频率之大。《河南水旱灾害》一书也对河南近代的水患进行了整理,据该书统计,近代时期河南发生全省性不同级别的水灾共有56年,平均两年一遇,其大水灾年1年,区域性特大水灾2年。但实际上,河南近代水灾的严重性远不止此。

2近代河南重大洪涝灾害

近代河南洪涝灾害频发,尤其以1841~1843年,1855年,1921年、1931年、1933年、1935年、1938年等年度的洪涝灾害最为严重。

(1)1841~1843年间的黄河水患。1841年8月2日,黄河在河南省祥符汛地三十一堡处决口。署理河南巡抚鄂顺安在后来的奏折中回顾说,“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六日,祥符汛三十一堡漫口,省城猝被水围,其非常之险层见叠出。”开封南门进水,城内水深数尺至丈许,官府民舍倒塌无数,人民荡析离居,城中万户哭声的灾难性场面。除祥符外,还有陈留、杞县、通许、太康、睢州、鹿邑、归德、陈州等州县遭受水灾。如“杞县城外黄水亦深五尺,种种危险情形,为从来所未有”。1843年7月,黄河又于河南省中牟县下汛九堡再次漫口,至今还流传民谣:“道光二十三黄水涨上天,冲了太阳渡,捎走万锦滩”。直至1845年2月2日(道光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决口才正式被堵合。连续数年的黄河水患给沿河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

(2)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铜瓦厢决口事件发生于1855年6月中旬。据8月7日上谕称:“(署东河河道总督)蒋启赐奏,下北兰阳汛三堡漫溢。……本年黄河水势异涨,下北厅兰阳汛铜瓦厢三堡,堤工危险。六月十八日以后,水势复涨,南风暴发,巨浪掀腾,以致十九日漫溢过水,二十日全行夺溜,刷宽口门至七八十丈。~下正河业已断流。下游居民,罹此凶灾,流离失所。”又谕:“兰阳北岸,为黄河上游,较丰北之距海较近者,迥不相同。据奏,漫水微向西趋,复折往东北,是已直注直隶、山东境内”。然而当时清政府把精力放在如何镇压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忽视了救灾,导致灾情甚为严重。加之豫西南捻军活动频繁之南阳诸地发生较重之旱蝗,使全省局势更加动荡。

(3)1921年特大水。1921年河南又遭特大洪涝。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是年“豫、苏、皖、浙、陕、鲁、鄂、冀大水,以淮河区域罹灾最重。灾区达二七,方里,鲁、豫、晋三省被灾区域一四八县,灾民九,八一四,三三二人。”在被水淹的各省中,北方以河南省灾区最广,计58县,其中“一片波及全境,田庐荡然者约占三十二县,风雨为灾秋成绝望者计二十六县。”

(4)1931年特大洪涝。1931年是中国的大水年,河南也遭受了严重的水灾袭击。《河南水旱灾害》一书将这次水灾称之为河南近代最严重的水灾。七、八月间,河南大部分地区阴雨连绵,结果造成山洪爆发,河流泛滥,八十余县不同程度遭灾。据当时的《民国日报》所载:“遭害最深损失最大者计有确山、镇平、鄢陵、桐柏、商丘、遂平、沈丘、邓县、潢川、襄县、信阳、罗山、西华、内乡、唐河、郾城等数十县治,一片,水深数丈,庐舍倾塌,秋蜀荡然,牲畜粮食漂流净尽。”从中反映出此次水灾给河南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

(5)1935年河南水灾。1935年是中国继1931年大水灾之后的又一个大灾之年,尤其以长江、黄河流域的洪灾为重,河南受灾严重。该年7月以后,大部分地区忽然暴雨不断,黄河漫溢,洪河、沙河、漯河、泊河泛滥,白河溃决,丹江、浙河暴涨。共58个县市受灾,其中偃师、淅川、新野、巩县、郾城、汝南、襄城、邓县、唐河、内乡、滑县、封丘、兰封等13县为重灾区。灾情最重之偃师城内房屋倒塌殆尽,伤500余人,财物损失不计其数,居民多逃奔城北一带村庄。县府临时迁往北窑村办公,后迁槐庙街。这是县城水灾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上海《晨报》惊呼:“偃师陆沉”。

(6)1938年花园口决堤。1938年黄河水患不同于以前,只因这次水患完全是人为所致。1938年6月为阻止日军西进,制定了“以水代兵”的策略,6月9日,花园口河堤被掘开,黄河之水由花园口穿堤而出,奔腾直泻东南,大部分沿贾鲁河经中牟、尉氏、鄢陵、扶沟,以下经西华、淮阳至安撤亳县,顺颍河到正阳关入淮;一部分自中牟顺涡河经通许、太康、亳县至怀远入淮。此外,还有一小部分自西华向南至周口,注入颍河。46遂出现了一场惨绝人襄的大灾难,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受洪水泛滥之灾的达44县、市,1250万人口,约67万公顷土地,遭受此次黄河洪水袭击,总计89万人口死于非命。

3近代河南洪涝灾害主要危害

洪涝灾害的原因篇9

入汛以来,中国天气气候异常复杂,长江中下游沿线防汛压力陡升,多省市防汛应急响应升级。1998年长江大洪水给国人留下深刻的记忆,那一年全国29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因灾死亡3004人。今年是否会再次遭遇1998年规模的大洪水?

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6月6日,长江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称,长江流域3月到5月水雨情主要特征与1998年十分相似,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

从降水量和暴雨次数看,今年汛期全国平均降水量,已超过1998年同期,比常年同期偏多23%,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南方地区出现了2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为历史同期最多;全国有155个县(市)累计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其中广东信宜等15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今年3月至5月,长江流域宜昌站来水较近30年均值偏多六成,汉口、大通站偏多四成左右。与1998年同期相比,今年宜昌站来水偏多近八成,汉口站偏多近三成,大通站偏多近一成,洞庭湖城陵矶站偏多近两成,鄱阳湖湖口站与1998年同期相当。

长江中下游干流平均水位较历史同期偏高,与1998年同期均值相比,偏高1.5米至0.15米。

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也表明,今年的气候异常情况与1998年较为相似。主要推手是厄尔尼诺事件。所谓厄尔尼诺事件,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当该海区的海水表面温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5℃,并持续六个月以上时,则确认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4年的这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于2016年5月结束,共持续21个月;峰值强度为2.9℃,海温距平累积值为30.2℃。

这次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之长、峰值强度之高、海温累积距平之大,均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之最。自1951年以来,共发生了三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另两次分别起始于1982年和1997年。结果198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洪涝;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不过,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今年夏季洪涝灾害较常年明显偏重,但程度弱于1998年。因为与1998年相比,今年我国中高纬的环流形势存在明显不同,冷空气势力明显偏弱。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告诉《财经》记者,目前尚未形成流域性大洪水。1998年的洪涝灾害是从闽江开始,到珠江水系的西江洪水,然后是长江、嫩江、松花江全流域大洪水。目前看今年和1998年的降雨特点也不同,1998年是集中在某些流域,持续时间更长,今年则较为零散。

气象数据显示,1998年6月12日至27日的一场暴雨天气过程持续了16天,而今年到目前为止最长一场暴雨持续时间仅为7天。

从入汛到6月份以前,长江中下游和鄱阳湖、洞庭湖的水位和来水,都高于1998年同期;转折出现在6月26日,此后水位开始低于1998年同期。不过,程晓陶表示,刚进入主汛期,未来两个月全国洪水形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后面仍需警惕。

实际上,即使再次遭遇1998年那样规模的特大洪水,其所造成灾害也将比1998年时小很多。

主要原因是,1998年后,中国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投入,1998年至2002年,中央水利基建投资规模达1786亿元,比1949年到1999年,这50年的投资总和高两三倍,其中防洪工程建设投资占总投资的70.4%。

相比于18年前,如今天气预报技术也提升很快。1998年,我国的数值预报刚刚兴起,各地向防汛指挥部提供气象服务多数还是依靠电话、传真,基本信息是通过人工分析、判断。虽然当年17轮强降水过程无一漏报,但是从产品的丰富性和服务的时效性来看,都与现在差距很大。

洪涝灾害的原因篇10

摘要:樟树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省中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鄱阳湖平原南缘与赣中丘陵的过渡地带。利用1957~201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1949~2012年气象灾情资料,对发生在樟树市的暴雨和洪涝、大风、冰雹、干旱、高温、低温和冷冻、雷电等主要气象灾害的气候特征和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气象灾害区划模型,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对其中5类主要气象灾害分别进行了区划分析,经加权分析制作了气象灾害综合区划图。关键词:樟树市;气象灾害;特征;风险区划中图分类号:p429;p208

文献标识码:a引言樟树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处鄱阳湖平原南缘与赣中丘陵的过渡地带,跨赣江中游两岸,属丘陵平原区;e115°06′33”~115°42′23”,n27°49′07”~28°09′15”;位于北亚热带南缘,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衍生灾害,直接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据统计,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占整个自然灾害的比例高达90%,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因此,摸清樟树市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找出发生规律,制作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进而科学设计城市规划、搞好防灾减灾、保障城市正常秩序和保证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市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等均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低山丘陵丰富的气候资源和种植管理决策措施的制定,以及生产的区域布局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运用1957~2012年的樟树气象观测资料和1949~2012年灾情资料,根据江西省气象灾害指标对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统计分析,建立了樟树市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雷电、连阴雨、高温热害、低温冻害、大雾等主要气象灾害资料数据库,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绘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2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樟树市主要气象灾害为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雷电、连阴雨、高温热害、低温冻害、大雾等,其中暴雨洪涝灾害损失最大,占气象灾害损失的40%以上,其次为干旱、大风、冰雹和雷电灾害影响。气象灾害风险因素是指对气象灾害风险性大小起一定作用的因素。自然灾害系统是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灾害风险往往是天、地、人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调查资料,统计气象灾害的发生范围、发生频率及发生强度,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灾害防御能力,以樟树市历史灾情资料为依据,结合气象要素资料,通过层次分析法找出评价因子的影响程度,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指数评估模型,计算气象灾害的风险系数,设定各种气象灾害风险高低的技术标准,形成各重点灾种的灾害区划结论,并应绘制出分灾种的灾害区划图;再综合分析各灾种区划,形成本区域气象灾害综合区划。3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樟树市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暴雨,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每年有5d左右暴雨日;大部分暴雨日出现在4~7月,占全年暴雨日75.3%;6月暴雨日最多,占32.1%;5月份次之,占21.2%。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最直接原因,特别是连续性、区域性暴雨和强降水,会造成严重洪涝灾害,还会引发滑坡、河岸崩塌等次生灾害;洪涝灾害多出现在4~7月上旬,有些气候异常的年份也会出现春汛、秋汛和冬汛;主汛期重度洪涝灾害为3~5a一遇;境内降雨多,外江过境客水峰高量大,易发生外洪内涝。暴雨洪涝重点防御区地势低、湖泊众多。经过多年的水利建设,目前基本上可以防御20a一遇的暴雨洪涝,当上游洪水明显与本区域的暴雨或强降水叠加,出现江河水位高而无法排水,造成严重内涝。根据樟树市常规气象站与中尺度气象站的资料进行分析,再结合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三个方面建立相关指标,利用加权综合与层次分析法,得到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系数分布情况:由淦阳街道、鹿江街道、福城街道构成的城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度最高,其次是洲上乡、大桥街道和张家山;店下镇大部和阁山镇南部风险最低。4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樟树市干旱各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平均每年2.3次,春旱和冬旱较少发生;干旱发生跟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强弱和脊线的位置及维持时间的长短与干旱天气有密切的关系,副高控制时间越长,旱情越重。大范围伏秋干旱的天气形势特征是:副热带高压强且稳定,脊线位于n25°附近。另外,副热带高压弱,位置特别偏南或偏东,持续受高空高压脊或低层大陆高压控制,也会造成久晴少雨,发生干旱。干旱风险区划主要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3个方面,选取干旱强度频率、地形地貌、耕地面积等作为评价因子,得到干旱风险区划。张家山街道、昌傅镇发生干旱灾害的风险最高,义城镇、吴城乡、临江镇、刘公庙镇、经楼镇次之,城区的淦阳街道、鹿江街道、福城街道和永泰镇北部及阁山镇的中部发生干旱灾害的风险最低。具体见图1。5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樟树市是雷暴多发地区,年雷暴日数平均为56d,最多年份达83d(1973年),3~8月雷暴多发,占总雷暴日数的87.5%。白天多晚上少,而白天又以13:00~17:00为最多,以13:00~14:00为最多;傍晚前后为次多,21:00至次日7:00为最少,西部多于东部,丘陵山区多于平原。雷击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球形雷。现有数据统计表明中洲乡为雷暴高发区,其次为义城镇、黄土岗镇、观上镇东部。具体见图2。雷电作为强对流性天气所造成的主要灾害之一,由于其成灾迅速、影响范围大、致灾方式多样,给其预报和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雷电灾害风险是指雷电发生及其造成损失的概率。根据江西省的地闪数据,在樟树市内,将地闪数据投影在100m的单元网格,计算地闪密度,并考虑其他因素,进行加权叠加,得到樟树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按风险状况来说,西部比东部风险高,北部比南部风险高。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城区北部、义城镇西部和临江镇中部,其次吴城乡北部、阁山镇北部,风险最低的是永泰镇大部。6低温冻害灾害风险区划樟树市低温冻害主要出现在冬季,即每年的12月至翌年2月,也是1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日最低气温常常会降到0℃以下,霜冻或冰冻天气较为频繁,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还经常会带来寒潮、大雪、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日平均气温≤0℃的日数主要出现在冬季,历史上低温日数最多为1977年,最低气温≤0℃的日数高达33d;其次是1969年(41d),最低气温≤0℃的日数达35d。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为-14.2℃,出现在1977年1月30日。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冬季≤0℃的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极端最低气温的极值呈现高趋势。低温冻害风险区划主要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选取地形地貌、低温频率等作为评价因子,得到低温灾害风险区划。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低温频率也随之增加,致灾因子主要考虑了海拔高程影响的低温频率,利用樟树市常规气象站及自动站的日最低气温资料,统计低温(≤0℃)频次,与海拔高度建立统计关系模型,结合GiS高程数据,并考虑历史灾情资料,进行加权叠加,得到樟树市低温灾害风险区划图:张家山街道、义城镇、昌傅镇部分低温冰冻灾害风险度最高,其次店下镇南部和经楼镇北部,城区和永泰镇低温冰害风险度最低。7高温热害灾害风险区划高温热害简称高温害,是高温对植物(生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所造成的损害,一般是由于高温超过植物(生物)生长发育上限温度造成的,主要包括高温害和果树林木日灼及畜、禽、水产渔类热害等。樟树市高温主要出现在7~8月,≥35℃以上的天数平均33.4d/a,7月容易出现持续高温,8月次之。严重高温年份有1961、1962、1963、1978、2003、2005和2010年。高温热害的风险区划(见图3)主要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高温热害出现频次、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地方经济等作为评价因子,建立相关指标,利用加权综合与层次分析法,得到高温热害风险系数分布情况:高风险区在张家山街道,其次在昌傅镇大部、义城镇南部、观上镇北部等,低风险区主要在城区北部、永泰镇东部、阁山镇北部和店下镇中部等。8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分布根据各类气象灾害对樟树市造成的损失确定权值,将每种灾害的风险指数进行加权叠加,按综合风险指数排序,得到樟树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图:张家山街道发生气象灾害的风险最高,昌傅镇、义城镇、吴城乡等乡镇次之,永泰镇、中洲乡、店下镇和阁山镇气象灾害风险度相对较低。9讨论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特征分析研究,开发建设灾害预测、预报和预警系统。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标准,准确地预报灾害的发生、发展、强度及可能造成的灾害等,为当地防灾减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有针对性、分灾种的采取高效防灾减灾措施;加强对洪涝、雷电、地质等灾害重点防御地区的监测和专项治理工作;建立迅速的联动和响应机制,提高抵制突发性气象灾害的能力。本文主要根据樟树市气象灾害调查资料,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各种气象灾害的特征,进行暴雨洪涝、干旱、雷电、低温冻害、高温热害等5种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等级区划,制作了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图,区划结果可为当地防灾减灾事业提供依据。作者简介:钟敏(1972-),女,浙江萧山人,理学学士,江西省宜春市气象局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