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6:21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篇1

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片面地将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国际劳工标准》、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守则》、《Sa8000认证》,或者相反,将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企业捐赠或企业所做的公益事业。

前些年,有关强制推广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的传言,一度曾在东南沿海的出口企业中引起震动。人们仿佛以为,似乎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就是“Sa8000”认证,“Sa8000”将成为新的企业管理的“潮流”。

最后,终于逼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出面辟谣,阐明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并非Sa8000,通过Sa8000认证也不能完全说明企业就履行了社会责任。

其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既包括基本的社会责任,也包括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做到了遵守法律、依法纳税并保证了员工的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就可以说这个企业履行了最基本的企业社会责任,但还不能说这个企业已经达到了较高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反过来,如果一个企业为社会公益事业做了大量的捐赠,然而,它在基本的社会责任方面受到了谴责或投诉,比如,这个企业发生了较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或出了生产安全事故等,那么,也不能说它很好地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守则”不应只为应付检查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与此同时,中国的劳工问题也日益突出,并被国际社会所关注。

一些劳工组织和跨国公司还针对中国的劳工问题,制定了专门的“工厂守则”或“企业社会责任守则”,要求中国的出口加工企业遵守。如美国国际劳工权利基金(iLRF)、全球交流组织(Globalexchange)等21个劳工组织、消费者组织、人权组织联合起草,并联合多家跨国公司签署“中国商业原则”。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厂家为了获得订单而应付检查,使得劳工标准的监察认证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问题,甚至有一部分的企业为了通过检查认证而不惜向检查认证人员提供作假的工资单和工作时间记录等等。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作为国内部分企业,是为了获得订单而不得不接受的行为,作为跨国公司,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这种在具体实施中既没有和国内的劳动执法和监督机构相结合,又没有其他的非盈利机构监督,致使这一监督认证方式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对于一些劳工标准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在中国实施的性质和实施办法,必须加以认真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绝不是增加负担

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在认识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较为模糊,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视为企业之外的事情,只看到企业社会责任给企业所造成社会成本的负担,而没有看到企业社会责任给企业提供的发展机会,只顾追求自身利益,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向政府,推向社会。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篇2

【关键词】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制度设计

一、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原则和分类

(一)企业社会责任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有两类定义,一是广义社会责任,例如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archieb.carroll(1979,1991)提出,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乃公司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另一种是狭义社会责任,1948年,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戴维·普卡德提出“企业不仅要赢利,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说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是赢利之外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

本制度设计采用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认为本制度涉及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企业经济责任、人力资源责任、环境责任、社区责任、安全责任和创新责任。

(二)社会责任会计

社会责任会计(socialresponsibilityaccounting)术语是美国戴利教授在1972年的学位论文中首创的,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一般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从社会角度,利用会计核算形式衡量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中有关社会性质的经济活动,从而揭示和测定这些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在于指导经济资源的最佳分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提高社会的总体资产。

根据社会责任划分为广义和狭义,可以将社会责任会计也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企业完成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人力资源责任、环境责任、社区责任、安全责任和创新责任的成本和效益为对象所进行的会计处理。狭义的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企业所承担的、除经济责任(赢利责任)之外的人力资源责任、环境责任、社区责任、安全责任和创新责任的成本和效益为对象所进行的会计处理。本制度设计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广义的社会责任会计,是从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其对象是企业,属于微观会计。

(三)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的原则

1.构建

二、各类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一)企业经济责任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1.企业经济责任定义

企业经济责任最早仅仅被界定为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渐变化,企业经济责任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将企业经济责任定位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部分是近年来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的一种新观念。本报告采用国际经济伦理学会主席、美国圣母大学多萨商学院国际商务伦理学教授乔治·恩德勒的观点,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经济责任主要包括:(1)赢利或利润的最大化:短期的和长期的;(2)生产率的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生产过程的质量、产品和服务质量;(3)所有者与投资人的财富的保值和增值;(4)尊重供应商;(5)公平对待竞争者;(6)保护雇员利益,包括保留和增加工作岗位、公平支付工资和社会福利、对雇员进行再教育并向雇员授权;(7)服务消费者。

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以使投资者满意并维持企业运行的价格,按社会需求高效率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

2.经济责任会计报告目的

企业经济责任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向社会披露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中经济、法律、道德伦理方面义务的成本和效益。经济责任报告与传统的财务报告在内容方面有着重叠之处,但在原有通过披露企业财务数据来反映经营绩效的基础上,经济责任报告还应侧重于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治理、资源配置、产业优化、管控能力、风险防范、客户服务、核心竞争力等信息的披露,从而达到全面、系统、及时反映、评价和预测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合理决策的目的。

3.经济责任的指标分解

根据上述分析,本报告将经济责任分为以下6类:经营理念类指标、经营目标类指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类指标、强化经营管理类指标、完善客户服务类指标和经营绩效指标。

(二)企业人力资源责任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1.人力资源责任定义

社会责任会计中人力资源的责任是企业对其人力资源所负担的经济、法律、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责任。人力资源是企业一项不可或缺的发展资源,员工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发展的引擎,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具体说,人力资源责任包括:维护劳资雇佣关系,保护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员工素质进行培训,人才的晋升,关爱弱势员工和家庭。企业有责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利益攸关者地位,维护好劳资、雇佣关系;企业有责任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落实员工的保险保障权益,给员工提供归属感;充分发展员工的潜力,提供再培训再晋升通道;企业有责任关爱贫困员工及其家庭。

2.人力资源责任会计报告目的

社会责任会计中报告企业对人力资源责任的目的是向社会披露企业对其人力资源所负担的经济、法律、道德伦理方面义务的成本和效益。其中通过支付员工工资、激励机制等完成其承担的依法支付现金或股权等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通过员工培训、按时足额为员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等,完成企业对员工的道德伦理责任。

3.人力资源责任的指标分解

社会责任会计中人力资源责任的指标可以划分为:工会与业主的劳资关系、个人与企业的雇佣关系、职工保障、工伤率、职工素质、培训、人才晋升通道、贫困救助等8项。

(三)企业社区责任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1.社区责任定义

社区责任指企业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和企业自身盈利目的的过程中,对其所在社区应尽的义务,或企业对所在社区整体繁荣发展的责任。具体表现在企业带动所在地区的发展,为所在地区政府贡献财税收入,为当地居民谋福祉,促进当地经济整体均衡良性发展等。

2.社区责任会计报告目的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社区责任的目的是向社会披露对所在社区所负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伦理责任的成本和效益情况。企业发展源于社会,回报社会是企业应尽的责任。企业应该把促进社会创造繁荣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承诺,以自身发展影响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对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和地区,作为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上承担的一种责任,对公益事业进行捐赠,以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3.社区责任的指标分解

考核企业社区责任完成情况的指标包括:贡献地方发展和公益事业捐款两个方面。

(四)企业环境责任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1.环境责任定义

企业的环境责任是指在追求股东最大利益和谋求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兼顾环境保护的社会需要,使公司的行为最大可能地符合环境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并自觉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公司的环境保护责任是公司的一种社会责任,其产生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企业目的实现的客观性、公司权利的社会性及股东利益的相对性。

2.环境责任会计报告目的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环境责任的目的是向社会披露企业对社会环境所负担的经济、法律、道德伦理方面义务的成本和效益。通过建立环境保护理念和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通过环境保护设备、环境保护技术、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企业三废的治理等,努力减少对企业周边生态环境、百姓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履行企业的环境责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完善环保管理及监督制度,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使环保设施与主机同步高效运行。同时,积极探索企业与周边环境友好发展、和谐共赢的有效途径,力争实现和谐共赢、共享共生的发展模式。

报告公司环境责任的情况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在环境责任方面所做的成绩以及不足之处,有利于各方监督企业的环境责任实施现状,通过报告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监督,有利于达到企业环境责任目标,实现环境、社会和企业三者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3.环境责任的指标分解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环境责任指标可以分解为:环境保护理念、环境治理目标、环保设备投入、环保技术投入、“三废”治理情况、厂区环保投入等。企业可以根据特殊情况设定特殊指标。

(五)企业安全责任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1.安全责任定义

安全责任是企业对其安全生产所负担的经济、法律、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责任,包括应做好分内之事的安全义务和职责,以及未做好分内之事应受到的惩罚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某个岗位上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时,根据个人社会角色的不同而承担相应的安全义务和职责,不同岗位的人员履行相应的安全生产义务,即职责;另一方面是对未能按照安全规范作出相应行为的安全主体给予相应的批评、惩罚。安全职责包括:(1)安全职位和安全职责,即一定岗位上的人员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义务;(2)职业道德定位,即安全生产责任的存在可以避免利用职务之便的徇私行为;(3)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2.安全责任会计报告目的

安全责任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向社会披露企业在经济、法律、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安全责任的成本和效益。通过落实安全责任的理念,制定安全生产总目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通过对职工的安全生产培训,通过安全监查体系,安全奖惩体系,应急救援体系等落实责任,检查安全责任履行情况,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3.安全责任的指标分解

安全责任会计报告的指标可以分解为:安全理念、年度安全生产总目标、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制度、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监察体系、安全奖惩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监控体系、安全文化、安全绩效等。

(六)企业创新责任的定义、报告目的及指标分解

1.创新责任定义

企业的创新责任是承担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生产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等责任。企业的生产创新可以通过进行研究开发投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技术创新储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等实现;企业的经营创新可以通过采用新的运营模式,实现产业升级,取得结构优化等;企业的管理创新可以通过建立新的管理理念、创造新的管理流程、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等实现。

企业的创新责任,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技术上和应用技术上的创新,例如产品的设计、在组合功能方面的创新等;另一面创新就是企业的经营体制、管理体制、业务流程的创新,这个创新也是集中在如何提高效率、提高速度、提高竞争力方面。

2.创新责任会计报告目的

创新责任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向社会公布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成本和效益。

3.创新责任的指标分解

创新责任会计报告的指标可以分解为:技术创新、设备创新、项目创新、财务创新、管理创新等。

三、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财务会计报告设想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要求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至少应包括:企业对投资者、债权人的责任,对职工的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对周围社会的责任,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披露的主要内容。

(一)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财务会计报告格式设想

本制度将社会责任会计报表分为六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责任。具体应当披露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情况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营绩效等。这是传统财务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基本内容,经济责任是一种基础责任,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既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经济目标,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目标。

2.人力资源责任。披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的信息,如劳资关系、企业职工结构、技术培训、劳动小时、薪酬水平、福利待遇、人才晋升通道等。

3.社区责任。披露企业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对公益事业投入以及企业的公益捐赠等。

4.环境责任。主要披露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如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沙漠化等,以及企业为优化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减少稀有资源的耗用等活动。

5.安全责任,主要披露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安全培训体系、安全监察体系、安全奖惩体系、安全监控体系和安全绩效。

6.创新责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也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二)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财务会计报告的披露

1.以财务数据为基础,多渠道采集数据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实际付出代价,可以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核算和管理,社会责任相关指标的投入金额、成本费用以及实际收益可以从企业财务部门所掌握的财务数据中进行分离整理,因此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数据来源主要是财务数据;而对于一些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指标数据,也可以采用实物量或者相对数指标进行披露;同时,财务部也不是社会责任会计的唯一信息来源,一些财务部门难以掌握的指标数据,可以从企业的其他相关部门获得。例如,人力资源责任方面的数据可以由企业人事部门提供,创新责任方面的数据可以由企业技术部门提供等等。

2.兼用数据分析、文字说明等方法进行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主要由数据指标构成,但对于无法用数据计量的信息,可以采用文字说明的方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性说明。例如,环保责任指标中,某企业“环保先行,绿色生产”的环保理念,以及多年来将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共完成绿化面积87.33公顷,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良好,达到了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目标值,并获得了“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等,需要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以文字的方式进行说明。

3.特殊指标的计算公式说明

本文所提出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中,除了要求企业披露各项指标的上年数据和本年数据外,还单独设立了“贡献率”这个报表项目,用来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各项指标的投入产出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此外,由于企业组织形式和所处行业等方面的差异,还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增加专业性较强的指标,对于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与数据来源,应在报告中予以独立说明。

(1)履行经济责任的指标

1)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利税等经济责任指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资产总额、净资产及总资产报酬率经济责任指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3)主要产品产量、生产动力、工作效率、计划完成度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4)产品销量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5)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的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2)履行人力资源责任的指标

1)技术人员比例对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总资产报酬率的影响。

2)人均培训对利润总额的影响。

3)累计培训人数与违章作业的次数的影响。

4)高级工的人数对环保技术投入和废气废水减排的影响。

5)企业履行人力资源责任的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3)履行环境责任的指标

1)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资源节约对企业生产能力、产品产量、销量的影响。

3)环保技术投入和废水废气的减排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

4)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4)履行社区责任的指标

1)企业履行社区责任指标对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企业修建城乡公路对当地区的社会贡献。

3)为当地建设消防站、防疫站、希望小学等公益事业投入对地区的贡献。

4)企业履行社区责任的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5)履行安全责任的指标

1)企业安全检查机制和安全事故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安检次数对企业的年生产能力的影响。

3)违章作业的次数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4)专职安全管理队的规模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5)工伤率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

6)企业履行安全责任的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6)履行创新责任的指标

1)创新责任指标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创新项目开发成本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3)创新项目开发收益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4)企业履行安全责任的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三)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制度设计

1.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制度

为了报告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必须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制度,建立必要的科目收集汇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数据。这些账户可以在企业财务会计账外单独设账户进行会计信息的归集。

根据以上企业社会责任财务会计报表的结构,分别设计:

(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本总账账户。例如:企业履行经济责任成本、企业履行人力资源责任成本、企业履行社区责任成本、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成本、企业履行安全责任成本、企业履行创新责任成本。

(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贡献总账账户。例如:企业履行经济责任贡献、企业履行人力资源责任贡献、企业履行社区责任贡献、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贡献、企业履行安全责任贡献、企业履行创新责任贡献。

账户格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本和贡献账户可以采用棋盘式格式。在账簿中,根据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项目的详略情况分类设置栏目,根据企业经营范围和管理的特点设置项目,分别累计企业的各种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

计量基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本账户的数据可以采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贡献账户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或贴现值进行会计计量。

企业定期随财务报告对外公布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及时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同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财务部门应随时更新和完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具体指标项目,使报告可以同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保持同步。

2.非财务类指标数据与本企业其他部门数据的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指标数据不仅来源于财务部门,与企业其他各职能部门的生产经营和产出成果也息息相关。因此,财务部门在进行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编制时,应注意各种非财务数据的日常积累,并且与其他数据来源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做到数据共享,从而保证所披露的数据可以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各方面情况。

【参考文献】

[1]archieb.carroll,athree-dimensionalconceptualmodelofcorporatesocialperformanc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4(1979):497-505,1997.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篇3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义举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8-0108-03

[基金项目]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200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解放思想与加强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批准号:08gdcsr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东泰,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广东韶关512126)

一、解放思想是建立广东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重要的思维手段

运用解放思想这个理论武器,本着实事求是、融入国际社会和确保广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的原则,科学探讨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指标体系,应该是我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指导思想。

建立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指标体系,有利于规范广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积极主动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缓解企业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为企业自身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企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能够科学地界定或基本界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责任范围,避免企业社会责任泛滥化,避免把所有社会责任都推给企业的错误做法。有利于合理规范企业负担,合理规范企业的社会责任,避免因责任不清导致企业备受责备的现象,从社会氛围上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企业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不断壮大。

二、加强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必须建立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要紧密结合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充分考虑广东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法对待广东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国际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广东实际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

(一)科学界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是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前提。建立广东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不能把所有社会责任都推给企业,由企业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不等于社会责任,不能包含所有社会责任,否则,企业根本无法承受,将会导致企业倒闭,社会经济衰退。只有科学界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才能分清责任。责任分清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界定清楚了,才会真正给企业减负,企业就不会被无休止的责任压垮,社会就不会无休止地指责企业,真正给企业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经营环境,企业才会发展壮大。

(二)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是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并不断壮大的重要条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目的是要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并不断壮大。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才能有效遏制企业社会责任内容扩大化的倾向,通过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既约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又约束社会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诉求。通过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可以创造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并不断壮大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建立广东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较快的经济发展水平,使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社会组织、专业人士和学者的头脑发热。由于出现了对企业发展水平高估的问题,社会出现了一些不顾国情而要求企业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的声音和诉求,导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和法规的集中出台。

2008年我国企业发展经历的寒冬,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理论界,在制定方针、政策、法规、理论探讨、推广实验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脱离我国企业发展实际,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承受力估计不足的问题。2006年以来我国政府制订和修订的一些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法规,如新劳动法、工资倍增计划等就存在着脱离中国国情和现实的问题。因此,在加强广东社会责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建立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三、设计广东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思考

加强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必须建立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那么,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究竟应该是什么,这是加强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理论工作者应该提出一个可供研究、探讨和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使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促进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建立。我们认为,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考核指标体系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义举指标体系两大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考核指标体系。企业社会责任的考核指标是指通过考核能够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情况的指标体系。这类指标体系既能够反映企业在其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又能反映企业解决由其自身发展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问题的情况,体现了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

企业社会责任的考核指标带有一定的社会约束性。一方面,它约束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如果企业不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或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不到位,就要受到国家法律、规章、政策的制裁和社会公众谴责。这类指标能够起到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遵纪守法意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约束了社会各界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乱摊派、乱加码的行为,有利于企业在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和不断壮大;再一方面,它能够使社会各界正确认识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和范围,有利于促使社会各界全面、正确地认识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的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企业经营责任指标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两类

1.企业经营责任指标体系。企业经营责任指标体系是与企业的建立、生存和发展的目标相一致的,是企业主动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企业经营责任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税务贡献指标、利润贡献指标、就业贡献指标、员工福利待遇指标、产品升级指标、产业链贡献指标、产品价格下降贡献指标7个方面。

(1)税务贡献指标是反映企业依法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费,形成国家税收收入的指标。税务贡献越高,说明企业对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贡献越大。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之一。

(2)利润贡献指标是反映企业依据产权和相关法律向国家上缴的各种利润收入的指标。利润贡献指标包括企业按

照股份制架构给作为股东的国家的分红,和根据所得税法向国家上缴的所得税收入。利润贡献越高,说明企业对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贡献越大。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之一。

(3)员工福利待遇指标是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其员工福利待遇增长情况的指标。员工福利待遇指标反映了随着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员工福利待遇提高的情况,企业员工福利待遇稳定增长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企业较好地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这类指标有:小时工资率、工资支付率、员工工资增长率、社保提取率、社保支付率、人力资本投入水平、人力资本维持能力等。

(4)产品升级指标是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产品研发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产品升级指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贡献。

(5)产业链贡献指标是反映企业的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产业链水平的影响力的指标。企业的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能力越高,对提高社会产业链整体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反映了企业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贡献和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贡献。

(6)产品价格下降贡献指标。产品价格下降是企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结果,产品价格下降贡献指标是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对公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指标,公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公众安居乐业,国家安定的前提条件之一。

(7)企业遵纪守法指标体系。企业承担的企业经营责任的前提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通常叫做合法经营。制定企业遵纪守法指标体系是引导、教育、帮助企业自觉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的有效形式,也是监督、检查、确保企业认真承担其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也是规范社会各界监督、检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范围和途径的重要手段。

2.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履行好企业经营责任的基础上,考虑环境和社会因素,承担起对其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保护其权益,以获得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包括员工作环境指标、公平和平等制度指标、产品安全指标、企业社会诚信度指标、环境保护贡献指标、资源消耗责任指标等等。

(1)就业贡献率指标是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就业人口方面的指标。就业贡献越高,说明企业对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贡献越大,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这类指标有:就业人口数量、就业贡献率。就业贡献率用来衡量企业运用全部净资产为社会公众提供就业的能力。一般来讲,就业贡献率越高,说明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业能力越强;反之,则说明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业能力越弱。

(2)员工工作环境指标是反映企业改善员工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实施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目标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体现着企业对员工在生活、健康、工作安全等方面的人文关怀和提高员工生活质量方面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情况。这类指标有:员工健康状态、员工工作环境满意度、员工业余生活满意度、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员工幸福指数、员工伤亡率等。

(3)公平和平等制度指标是反映企业在实现公平分配和平等对待员工方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指标。这个指标能够促进企业通过公平分配实现减少社会贫富悬殊问题,减少和平息社会矛盾,平等地关心对待员工,提高员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顾客的积极性。

(4)产品安全指标是反映企业关注产品质量,关注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指标。关注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就是关注民生,就是最好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之一。企业在产品安全问题上做得越好,越说明企业能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把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企业就越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

(5)企业社会诚信度指标是反映企业与社会各界(如银行、政府、其他企业以及消费者、内部职工)之间的信用状况的指标。诚信作为企业理念和价值观的一部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企业社会诚信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社会各界交往时形成的社会信誉度的反映,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这类指标包括企业信用等级、商业伙伴满意度、消费者投诉率、消费者满意度、交货准时率、品牌忠诚度、社会形象知名度等。

(6)环境保护贡献指标是衡量企业对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治理的态度、制度、方法、措施和效果的综合指标。这类指标包括:环保投资率、环保经费占收入的比重、环保经费增长率等。

(7)资源消耗责任指标是衡量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和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越低说明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的生产水平越高,企业的能源消耗就越少,越是说明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类指标包括: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材料用废率、单位收入耗能(水)量、单位收入排废量等。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义举指标体系。企业社会责任的义举指标是反映企业在自愿的原则下有选择地承担社会责任情况的指标体系,这类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积极投资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活动的情况。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而言,企业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活动,向社会奉献爱心和企业反哺社会等行为是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企业义务,而是企业的义举。作为义举,企业可以为之也可以不为之,作为义举,不应该受到任何强迫。因此,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活动,不能进行考核。

近年来,许多人都把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强加给企业,这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误解,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成员为之奉献。由于我们的制度存在企业责任缺陷,许多“责任”都自觉不自觉地叠加给企业,导致了企业对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不热心、不积极,这需要我们从制度层面予以解决,不应过多指责企业和企业家。

建立相关指标的目的是通过这些指标,增强自觉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活动的企业和企业家的愉悦感、荣誉感和成就感,通过这些指标,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并对他们的义举给予较高的社会承认和肯定。这些指标的实施,能够体现出企业的奉献与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顾客的忠诚度及其社会形象的提升,对企业能够产生较大的社会回报,使企业感到其组织形象的不断提升也是社会财富,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紧密的联系,将会进一步提高企业、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可见,企业社会责任的义举指标体系不构成社会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约束性,企业是否承担这一类企业社会责任不受国家法律、规章、政策的制裁和社会公众谴责。企业社会责任的义举指标体系包括捐款、赠予、救灾、关心弱势人群、办教育等等指标。

参考文献: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篇4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CSR);研究现状;不同视角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7-0061-02

1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于20世纪初首次在美国提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西方国家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已经相对成熟,而国内方面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些学者才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理解和研究还没有西方学者的成熟和完善。一般认为,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最早的是袁家方,他在1990年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这本书中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争取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必须承担的义务;同时他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划分为不同的几个方面,包括对职工、社会、能源、生态环境、消费者以及国家的责任[1]。自此之后,国内学者开始逐步关注起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由于认识角度和研究视角的差异,诸专家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刘俊海博士首次把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治理研究的范围中去,并指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赢利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自然人的人权,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所享有的权利和好处,包括债务所有人、企业消费群、企业员工、企业的竞争对象、社会环境、社会弱势群体、当地社区以及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等[2],这一观点的提出有力地批判了传统的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行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卢代富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对各种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进行汇总和评析,进而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3]。李立清则认为最简单的意义上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除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之外的“第三种责任”,并指出这种责任是企业在社会领域内对自身行为后果的“回应义务”[4]。在他看来,企业社

会责任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内生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我国也逐渐得到普及,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2006年3月国家电网了我国大陆企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成为国内相关企业学习的表率,在这份报告中,企业社会责任是这样定义的,即企业对所有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以及自然环境承担责任,以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对哪些对象或主体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具体承担哪些责任。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大多数学者在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时就已涵盖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张兆国,梁志钢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视角,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企业对债权人、政府、供应商、客户、员工和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环境所必尽或应尽的责任[5]。王玲则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雇员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和资源的责任、对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的责任等,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6]。李培林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并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对投资者、顾客、员工、债权人、政府和社会环境的责任[7]。李晓丹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作为划分标准,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归纳为企业对公司股东的责任、对公司员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8]。按照现在的理解,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股东、对员工、对消费者、对所在社区和环境以及对社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再进一步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的责任,也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公益责任、道德责任四个方面。

3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研究视角

3.1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

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理论,有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公民理论、社会契约理论等,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不仅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还能明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所面对的对象和主体,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文献更是层出不穷,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金建江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观,并指出企业不愿意去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决策信息的不对称,建议在企业治理机构中设立一个“利益相关者委员会”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得企业积极地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9]。辛杰基于消费者响应的视角,对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在未来研究所需要关注的问题[10]。赵瑾璐,张志秋等在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情况进行整理总结的基础上,以利益相关者原理为出发点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及外部效应进行了福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完善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11]。王阳,赵祥则把研究的对象放在传媒企业上,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媒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履行对策[12]。

3.2其他主要的研究视角

除了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外,国内大多数学者都从不同的学科领域或多或少的进行了研究,鉴于文献数量原因,在此,主要就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评述。王慧,王建琼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依据不同的指标进行研究和评价,构建了一个动态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13]。孙艳从中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出发,基于贸易与投资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实施带来的影响,并指出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应该实施社会责任的必要性[14]。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王超就立足于此表明了低碳经济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统一性,并指出了我国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15]。阎泽睿,赵公民则基于元分析视角,从具体行业和领域、指标体系、相关理论、实证与应用及评价方法五方面对2005―2012年间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整[16]。此外,更多的学者将研究方向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上。温素彬,方苑以46家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数据为依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关注其社会责任,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变量对当期财务绩效的影响为负,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这一结论显然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相符合,由于企业社会责任这种正向影响的滞后性,企业为了短期利益往往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加上国家惩罚机制的不完善,更是“纵容”了这一行为。唐俊峰,李立峰则以2011年和2012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结论

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文献的整理,可以使得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发展脉络有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并将研究逐步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但是从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来看还不尽如人意,企业的短期的狭隘目光还一时难以转变,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真正实施起来还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这其中需要企业、政府和个人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袁家方.企业社会责任[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

[2]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现代法学,2001(3):137-144.

[4]李立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南方经济,2006(1):105-118.

[5]张兆国,梁志钢,尹开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2):139-146.

[6]王玲.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性质、特征和内容[J].法学家,2006(1):136-142.

[7]李培林.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现代财经,2006(10):11-15.

[8]李晓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两个前沿问题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4(1):195-197.

[9]金建江.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解读企业社会责任[J].财经科学,2007(11):98-105.

[10]辛杰.基于消费者响应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5):163-166.

[11]赵瑾璐,张志秋,王子博.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经济问题,2013(12):76-79.

[12]王阳,赵祥.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传媒企业的社会责任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3):49-50.

[13]王慧,王建琼.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12.

[14]孙艳.贸易与投资视角下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55-57.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篇5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对策

中国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060-04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描述性分析

企业是全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生产单元,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居于重要和强势地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自己合法规范的生产和销售行为,向大众提供品质优良、货真价实的食品、药品和用品,模范履行对国家、社区和大众的社会责任,既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又事关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民生大事。然而,近几年来陆续被新闻媒体披露的毒大米、毒猪肉、毒奶粉、毒腐竹、毒酱油以及苏丹红、过期奶、地沟油等民生安全事件,严重损害了企业形象。人们不禁要问,企业的社会责任到哪去了?为此,笔者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对兰州地区的122家企业中层以上领导进行了封闭式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由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一般针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所以性别比例不平衡。在现今条件下,更多地能够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管理人员多数为男性,女性较少,男性占86.9%,女性占13.1%。同时,被调查对象98.4%来自汉族。从政治面貌上来看,中共党员所占比例较高,占63.9%,非中共党员比例较低,占31.1%(见表1)。

(二)企业的基本情况

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占50%,有限责任公司占23.8%,个人企业占14.8%,其他类型的企业所占比例较小。在企业规模上,大型、中型以及小型企业比例相差较小,大型企业占29.8%,中型企业占38.8%,小型企业占31.4%。一般而言,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的多为大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政府和社会应该予以更多的支持,以促使其承担与自身实力相适应的社会责任(如图1和图2所示)。

(三)企业获取社会责任的渠道及其对社会责任的理解

1 企业获取社会责任的渠道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有95.9%的调查对象表示听说过,所以在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普及上,最初的接受者和熟知者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同大众熟知这一概念的程度相比要高出67个百分点(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基准调查2010》披露,仅28.1%的被调查者清楚这一话语)从获取这一信息的渠道来看,主要来自报刊、电视以及网络等新闻媒体。同时,在其他渠道上主要来自上级主管部门领导,而较少从县市区、市州以及省市区领导等行政部门获知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所以就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来看,政府在使企业熟知社会责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较小,而新闻媒体已成为甘肃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见表2)。

2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知

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知上,55.7%的被访者表示企业社会责任是对社会公众和公益事业承担责任和义务,有24.6%的被访者认为是对股东和员工负责。可见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方面,许多企业管理人员的认知不清,还有一部分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认知较为狭隘,所以,在宣传企业社会责任时应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宣传,使企业了解社会责任的本质意义和内在要求(见图3)。

(四)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及行为

1 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

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有94.3%的被访者认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在对企业所承担责任的具体看法上,有49.2%的被访者认为企业的责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有77%的企业认为企业除承担经济责任外还应肩负社会责任;有23%的被访者认为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过重,有59.8%的企业认为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并且社会应支持企业,只有4.1%被访者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不应承担社会责任;有58.2%的被访者认为,企业应承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社会责任。可见,在对待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上,绝大多数企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在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方面,各企业存在的差别很大。

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

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层面,91%的企业曾向汶川地震捐过款,有78.3%的企业向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捐过款,有69.3%的企业参与过扶贫,然而明确专门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所占比例较少,只占被调查企业的13.9%。在企业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中有47.5%的企业明确提到过社会责任。所以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如发生重大灾害时,企业会给予较多的关注,但在平时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正好表明,企业从获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到培育、内化为社会责任意识,再到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发展过程,并且表现为一种层次结构,即第一层次是企业从社会责任信息的传播、获知到企业从旁观者到接受者;第二层次是企业从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化、认同到企业从行动者到追赶者;第三层次是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自觉、自律到企业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卓越者、领先者(如表3所示)。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企业的类型

由于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方面,多数企业表示在汶川地震以及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捐过款,所以笔者选用在排除特殊情况后企业平时在扶贫方面的贡献作为测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尺度,结果发现,企业的所有制类型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相关。在近三年来,有63.9%的企业参与过社会扶贫,其中国有企业占36.1%,合作企业占2.5%,有限责任公司占15.6%,有限股份公司占4.9%,个人企业占4.9%。这表明,现今条件下,国有企业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是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力量,其他类型的企业次之(见图4)。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篇6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营销

当前,许多跨国公司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贸易壁垒,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必须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把承担社会责任当作引入企业的价值理念,更要作为一种的新型营销方法和手段,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解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ocialaccountability8000,简称:Sa8000)是一种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管理标准体系,其以加强社会责任管理为名,通过管理体系认证,把人权问题与贸易结合起来,最后达到保护主义的目的。

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现工作条件。Sa8000标准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工、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9个要素。

除以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解外,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责任准则还包括国际劳工组织的“生产守则”、wto中的“社会条款”、联合国的“全球协议计划”等。在最新的2007年度责任排名中,前50位的基本上都是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亚洲企业只有日本的松下、索尼、丰田、东芝和韩国SK电讯五家企业入围。我国企业需要关注世界范围的社会责任观念和做法,为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实现国际化经营提供无缝链接。

二、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符合营销理论的发展方向和道德标准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演变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简要可以归纳为六个阶段:一是生产观念;二是产品观念;三是推销观念;四是市场营销观念;五是客户观念;六是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目前市场营销领域发展很快,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新的观点和理论,如绿色营销、文化营销、关系营销、服务营销、整合营销等,但这些新的观点和理论都要求企业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站在自身角度上理解的社会利益。中国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关,如偷税漏税、破坏环境、信用缺失、拖欠工资、矿难频发、重大食(药)品安全事故等,正是从反面说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这些企业也由此给消费者留下了难以消除的负面公众形象,也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营销和品牌形象。

古往今来,从西方到东方,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源远流长:古典时期,商人的社会和法律地位十分卑微,商人在强大的精神压力下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中世纪时期,盈利性活动被视为违背宗教教义,明确商人的目的就是要服务于公共利益;重商主义时期,商人的盈利活动被得到尊重和鼓励,但仍要求商人对社区、慈善事业履行社会义务;工业化时期,商人和企业的理念理解为股东利益本位绝对化,但由于企业的活动对地方社会经济活动影响巨大,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初步形成;1960年至今,企业的社会责任得到更大的强化,企业的经营者需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失业和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等问题,要求企业履行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这就是现在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我国政府强调可持续发展,十七大更是将科学发展观写进,也从一个高度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希望企业从纯粹盈利、追求规模发展到成为“企业公民”,企业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相应的社会利益。

三、企业社会责任营销顺应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

当前,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新任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教授在德国声称,203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和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市场,“中国、美国、欧洲、印度和日本将成为世界并行的5条巨龙。”并且指出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人口结构的变化、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资源紧缺和失利的环保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几个巨大挑战。中国的崛起势必会加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欧盟的贸易谈判、特别是纺织品贸易的谈判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问题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由于中方缺少统一而权威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因此在这一方面备受指责和刁难。双方很难在一些与此有关的问题上达成共识,这成了影响谈判进程的一个重要问题。

欧美跨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推行,对一直以简陋工作环境,低廉劳动力成本、甚至以牺牲劳动者健康和安全基本条件为代价,以换取低价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在近几年中国企业所得到的国际订单中明确注明生产加工企业应符合社会责任标准,并应定期接受外方的“验厂”要求。以国内运动鞋加工企业为例,耐克、阿迪达斯、沃尔玛均有此项条款,并会不定期突然抽查,以验证合作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执行情况。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轻则罚款,重则取消合作项目,致使许多企业因之而失去欧美的国际订单。即使是在外贸加工历史悠久,富有国际经验的广东、福建等省的许多企业也备受此标准的困扰。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贸易壁垒,中国企业要做的不是以“中国国情”等理由作为借口,而是更要从深层次上理解“人本主义”、“社会利益”这些社会责任,更好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营销理念,把企业关注社会利益的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落到实处,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缩小我国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在这方面的差距。

四、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几点建议

1.充分认识我国企业与国际大企业社会责任营销方面的差距。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呼声的日益高涨,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营销管理的重大理论创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国际大企业的潮流。一些先进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内容不仅涉及环境报告,而且内容涵盖其他社会问题,逐步发展成为了“环境、工业安全与卫生报告”、“企业公民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如社会责任履行领先的英国石油公司已有15年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历史,许多《财富》500强的企业也单独可持续发展报告。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制定了Sa8000标准,作为全球第一个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并且在欧美国家广泛推行。当前,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的一些先进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国际化:联想于2007年底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表明要更加全面深入地履行对价值链伙伴、环境和社会的责任;阿里巴巴集团也交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形象等热点话题;国家电网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南;除此以外,伊利的公益奥运、大众(中国)的奥运公关活动也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惟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这些中国企业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作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但其深层次的意义却远非如此。

2.尽快制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当前,世界500强中的大部分企业遵守的Sa8000标准,这一全球首个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体系,目前已在欧美一些国家强制推行。这类标准,不但规范了企业行为,也提升了企业形象,并成为缓解社会矛盾的剂。另一方面,欧美等国家不断设置贸易壁垒,Sa8000等社会责任认证正逐渐成为企业出口面临的新门槛。面对新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需要尽快制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正如浙江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沈爱琴呼吁:“像打造iSo9000一样,打造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使中国企业真正负起责任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当然,在制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行业之间有差异,依据各个行业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做到社会责任标准的本土化,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中国的法律法规及现实情况相结合。

3.要发挥政府部门的鼓励的指导作用。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中,政府应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强与相关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的联系和合作,引导新闻媒介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这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围绕和谐社会的建立正在做一些创造性工作,例如江苏常州,已经制定了地方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开始相应的评审工作,对于达标企业,地方政府给出企业3年内不仅可以在劳动、工商、安全生产等方面享受免检,在同等条件下还将优先享受政府相关优惠政策,而且,还把企业贯彻执行常州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表现及评价结果作为评选市级“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劳动关系诚信企业”、“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模范职工之家”等各类奖项的必备条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指导作用。2007年11月,国务院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这也标志中国已经开始追随全球大潮,将环境保护置于与经济增长同样重要的地位。

4.增强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内驱力。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鼓励,而且需要企业认识到作为“企业公民”的角色,认识到自身社会责任与国际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但真正促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让企业明白社会责任与企业营销关系,要让企业明白社会责任形象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管理体系,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驱力所在。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其“经济人”的角色促使其必须追求利润,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不等同于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企业追求利润的同时,还要追求企业品牌的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使企业由“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世界著名企业的发展史同样证明,一个有持续竞争力的企业,无一不关注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由此赢得了消费者的忠诚和满意。

参考文献:

[1]张惠忠:试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问题[J].嘉兴学院学报,2007,9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篇7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企业需要加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和方法,以适应欧美国家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培养企业社会责任营销力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当前,许多跨国公司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贸易壁垒,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必须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把承担社会责任当作引入企业的价值理念,更要作为一种的新型营销方法和手段,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解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ocialaccountability8000,简称:Sa8000)是一种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管理标准体系,其以加强社会责任管理为名,通过管理体系认证,把人权问题与贸易结合起来,最后达到保护主义的目的。

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现工作条件。Sa8000标准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工、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9个要素。

除以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解外,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责任准则还包括国际劳工组织的“生产守则”、wto中的“社会条款”、联合国的“全球协议计划”等。在最新的2007年度责任排名中,前50位的基本上都是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亚洲企业只有日本的松下、索尼、丰田、东芝和韩国SK电讯五家企业入围。我国企业需要关注世界范围的社会责任观念和做法,为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实现国际化经营提供无缝链接。

二、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符合营销理论的发展方向和道德标准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演变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简要可以归纳为六个阶段:一是生产观念;二是产品观念;三是推销观念;四是市场营销观念;五是客户观念;六是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目前市场营销领域发展很快,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新的观点和理论,如绿色营销、文化营销、关系营销、服务营销、整合营销等,但这些新的观点和理论都要求企业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站在自身角度上理解的社会利益。中国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关,如偷税漏税、破坏环境、信用缺失、拖欠工资、矿难频发、重大食(药)品安全事故等,正是从反面说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这些企业也由此给消费者留下了难以消除的负面公众形象,也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营销和品牌形象。

古往今来,从西方到东方,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源远流长:古典时期,商人的社会和法律地位十分卑微,商人在强大的精神压力下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中世纪时期,盈利性活动被视为违背宗教教义,明确商人的目的就是要服务于公共利益;重商主义时期,商人的盈利活动被得到尊重和鼓励,但仍要求商人对社区、慈善事业履行社会义务;工业化时期,商人和企业的理念理解为股东利益本位绝对化,但由于企业的活动对地方社会经济活动影响巨大,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初步形成;1960年至今,企业的社会责任得到更大的强化,企业的经营者需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失业和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等问题,要求企业履行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这就是现在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我国政府强调可持续发展,十七大更是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也从一个高度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希望企业从纯粹盈利、追求规模发展到成为“企业公民”,企业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相应的社会利益。

三、企业社会责任营销顺应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

当前,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新任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教授在德国声称,203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和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市场,“中国、美国、欧洲、印度和日本将成为世界并行的5条巨龙。”并且指出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人口结构的变化、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资源紧缺和失利的环保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几个巨大挑战。中国的崛起势必会加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欧盟的贸易谈判、特别是纺织品贸易的谈判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问题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由于中方缺少统一而权威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因此在这一方面备受指责和刁难。双方很难在一些与此有关的问题上达成共识,这成了影响谈判进程的一个重要问题。

欧美跨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推行,对一直以简陋工作环境,低廉劳动力成本、甚至以牺牲劳动者健康和安全基本条件为代价,以换取低价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在近几年中国企业所得到的国际订单中明确注明生产加工企业应符合社会责任标准,并应定期接受外方的“验厂”要求。

以国内运动鞋加工企业为例,耐克、阿迪达斯、沃尔玛均有此项条款,并会不定期突然抽查,以验证合作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执行情况。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轻则罚款,重则取消合作项目,致使许多企业因之而失去欧美的国际订单。即使是在外贸加工历史悠久,富有国际经验的广东、福建等省的许多企业也备受此标准的困扰。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贸易壁垒,中国企业要做的不是以“中国国情”等理由作为借口,而是更要从深层次上理解“人本主义”、“社会利益”这些社会责任,更好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营销理念,把企业关注社会利益的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落到实处,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缩小我国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在这方面的差距。

四、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几点建议

1.充分认识我国企业与国际大企业社会责任营销方面的差距。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呼声的日益高涨,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营销管理的重大理论创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国际大企业的潮流。一些先进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内容不仅涉及环境报告,而且内容涵盖其他社会问题,逐步发展成为了“环境、工业安全与卫生报告”、“企业公民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如社会责任履行领先的英国石油公司已有15年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历史,许多《财富》500强的企业也单独可持续发展报告。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制定了Sa8000标准,作为全球第一个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并且在欧美国家广泛推行。当前,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的一些先进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国际化:联想于2007年底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表明要更加全面深入地履行对价值链伙伴、环境和社会的责任;阿里巴巴集团也交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形象等热点话题;国家电网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南;除此以外,伊利的公益奥运、大众(中国)的奥运公关活动也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惟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这些中国企业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作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但其深层次的意义却远非如此。

2.尽快制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当前,世界500强中的大部分企业遵守的Sa8000标准,这一全球首个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体系,目前已在欧美一些国家强制推行。这类标准,不但规范了企业行为,也提升了企业形象,并成为缓解社会矛盾的润滑剂。另一方面,欧美等国家不断设置贸易壁垒,Sa8000等社会责任认证正逐渐成为企业出口面临的新门槛。面对新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需要尽快制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正如浙江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沈爱琴呼吁:“像打造iSo9000一样,打造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使中国企业真正负起责任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当然,在制定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行业之间有差异,依据各个行业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做到社会责任标准的本土化,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中国的法律法规及现实情况相结合。

3.要发挥政府部门的鼓励的指导作用。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中,政府应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强与相关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的联系和合作,引导新闻媒介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这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围绕和谐社会的建立正在做一些创造性工作,例如江苏常州,已经制定了地方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开始相应的评审工作,对于达标企业,地方政府给出企业3年内不仅可以在劳动、工商、安全生产等方面享受免检,在同等条件下还将优先享受政府相关优惠政策,而且,还把企业贯彻执行常州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表现及评价结果作为评选市级“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劳动关系诚信企业”、“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模范职工之家”等各类奖项的必备条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指导作用。2007年11月,国务院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这也标志中国已经开始追随全球大潮,将环境保护置于与经济增长同样重要的地位。

4.增强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内驱力。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鼓励,而且需要企业认识到作为“企业公民”的角色,认识到自身社会责任与国际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但真正促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让企业明白社会责任与企业营销关系,要让企业明白社会责任形象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管理体系,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驱力所在。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其“经济人”的角色促使其必须追求利润,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不等同于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企业追求利润的同时,还要追求企业品牌的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使企业由“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世界著名企业的发展史同样证明,一个有持续竞争力的企业,无一不关注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由此赢得了消费者的忠诚和满意。

参考文献:

[1]张惠忠:试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问题[J].嘉兴学院学报,2007,9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篇8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它在本质上是经济法责任,而不是商事法责任。这一问题在当下有着极大的紧迫性。并且这应当属于多部门、多学科都会遇到、都要讨论的问题。经济法研究对这一前沿课题给予高度的关注、作出积极的回应,也可说是经济法学界的一种社会责任吧。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缘起

社会责任是指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这个词亦可作广义、狭义理解。但不论怎样解释,社会责任总是与社会利益直接相联系的。因此,社会责任也就是社会义务,或称社会契约义务。

企业以社会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20世纪初,当资本主义世界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之后,企业与社会的矛盾日益复杂和尖锐起来。为缓解社会冲突,矫正“社会失灵”,于是敏感的学者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和理论。比如,1924年,英国学者谢尔顿在《经营者的社会责任》一文中提出了“社会责任”,要求公司“面向公共服务”。随后,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引起了积极的关注和响应。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起,从欧美发达国家发端,随着劳工运动、消费者运动、环保运动、人权运动和公共治理模式的推行,大大促进了全球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经济法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政治民主程度的逐步提高,整个社会正在日益走向和谐。然而,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以及过去积存下来的一系列矛盾,现今社会也产生了一些不协调、不稳定的情况。会就业困难;经济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农民工受歧视;改制、破产和征地、拆迁等方论文联盟面的;等等。

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入,对经济法的理念和制度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西方学者曾指出,经济法“发展了公共利益这个核心的概念”。企业本身的义务是为投资者创造财富,同时也就是在向社会提品、提供服务。企业为实现资本增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运用各种手段,其中也包括可能实施具有负外部性的某些行为,如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非法垄断、不正当竞争、超标准排污,等等。这些负外部性的行为,如果没有受到国家(政府)、其他市场主体及社会各界的制约,则将会使有关社会利益受到损害,这就造成社会失灵。因此,通过制定明确的规范,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更加契合和突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特质:一方面,保障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发展权;另一方面,平衡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发挥企业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功能,并解决企业经营的负外部性所造成的某些“社会失灵”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这样,经济法就能通过以公法因素为主导、公私法因素相结合的路径,协调国家(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关系,更有力地发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谋求社会实质公平的重要作用。

总之,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入,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特质增添了新的证明,为经济法的权利义务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为经济法的实际应用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法解读

从经济法的角度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法定义务,或称法定责任。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中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中关于消费者权益的规定;《物价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中关于公平交易、公平竞争的规定,《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中关于生态安全的规定,等等。此即国家法即硬法意义的社会责任。

第二,次法定义务,或称次法定责任。如《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中国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见;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等等。此即国家法之外、具有规范性和执行力的另一类社会规则——软法意义上的社会责任。

第三,道德义务,或称道德责任。如扶贫开发、捐款救灾、慈善救济,等等。此即伦理意义上的社会责任。以上所说,无论是强制性的、还是自愿性的,归根到底,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对社会履行义务。公民本指个人,借用公民这一词来用,企业就是社会公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质上就是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履行必需的相应的义务。

四、结语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篇9

有的同仁认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要从“立法”二字去理解。就是要通过立法,将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条理化,清晰化。对于违法的企业,就要按照法律条款加以处罚。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真正地重视社会责任,真正负责任地经营,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企业唯利是图,不顾公共利益的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负责任的企业有时还要吃亏,不负责任的企业反而更有竞争力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不正常状况。

有的同仁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本来就不等同于法律责任。为何还要搞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法呢?一位欧洲的朋友讲,一方面,欧盟以前本来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法律之上的责任,违法的企业是没有资格谈论社会责任的。另一方面,西方公司要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政府更多的管制。也就是说,企业自己会好好履行社会责任的,并不希望政府部门搞那么多的法律法规来对企业进行管制。因而他们认为,既然不能将企业社会责任简单等同于法律责任,那么搞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法”似乎跟企业社会责任的本义相矛盾了。

有的同仁认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要从“加强”二字去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要求企业对包括股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负责。事实上,我们国家已经有许多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行为。对股东和投资人的(社会)责任,我们有公司法等;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我们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我们有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我们有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我们还有捐赠法等。所以在他们看来,所谓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就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地适时地做好这些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

还有的同仁认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并非将企业社会责任完全等同于法律责任;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法,也并非仅仅就是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完全法律条款化,而是通过法律手段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识,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以规范约束和激励,就是要制定和实施一部国家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专项法律,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就将成为现行立法的重要补充。同时,有关同仁还认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企业社会责任给企业不可避免带来了一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行为,自然也需要一些新的规范,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作为一项新的要求和行为,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加以规范。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篇10

宋立洪:总体来讲,中瑞两国能够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开展合作首先基于两国有良好的外交关系。瑞典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建交60多年来,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基础上,两国关系持续稳步发展。

这一合作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认可。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会晤中,多次谈及中瑞社会责任方面的合作进展。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访问瑞典期间曾明确提出:“两国政府部门应利用经贸联委会等现有促进机制,帮助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2012年,时任国家总理在瑞典访问期间,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也向温总理表示,希望同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加强合作。

瑞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有着非常成熟的、可供中国学习借鉴的经验,这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基础。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置企业社会责任协调部门的国家,也是第一个要求国有企业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国家。去年我带团考察瑞典,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当时在中国还属新兴事物的“企业社会责任”势在必行。

《wto经济导刊》:既然是两国政府在一个新领域的国际合作尝试,那么两国政府的支持也成为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宋立洪: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是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和两国政府的共同推动下不断深化的。早在2007年6月,时任国家主席访问瑞典期间,中国商务部便与瑞典外交部共同签署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是我们合作的开始。2009年7月,在召开中瑞经贸联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期间,时任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与瑞典国务秘书韦斯兰德签署了《成立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项目工作组就此成立。2010年3月,在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访问瑞典期间,中瑞两国共同签署了《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中长期规划》,进一步规划了5年内两国社会责任合作方向。同年,瑞典驻华大使馆成立了企业社会责任中心,负责在中国与我们共同推动社会责任。

中瑞合作不仅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更有实际的落实。两国在社会责任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形成了制度。中国商务部和瑞典外交部相关人员组成的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工作组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过往工作进行总结,并规划下一阶段的合作。在中国一瑞典经贸联委会每次会议上都会有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由工作组介绍合作进展和合作成效,每次我们的汇报都能得到两国部长的肯定。每年我们还会不定期地组织培训班沟通会、网站编辑会等,通过加强沟通,把这个项目做得更完善。

《wto经济导刊》:作为中国社会责任领域最早的跨国合作项目之一。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项目在中国深入推进的近6年时间里,组织开展的最具代表性、且影响广泛的活动有哪些?

宋立洪:我们认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能力建设最重要。所以在2008年瑞典首相访华期间,我们就组织了第一期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培训班。以此为起点,几年来,我们先后在北京、杭州、重庆、沈阳、深圳、南京、西安、南宁、成都组织了十期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培训班,参与的学员将近700人。这些学员主要来自中央有关部委、地方商务部门和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和企业。培训班邀请了中瑞两国从事社会责任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为学员讲授社会责任最前沿的知识和动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基础知识、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责任与劳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发展等主题,并且组织学员到优秀企业实地参观考察。培训班不仅宣传了最新的社会责任理念,分享了优秀企业的履责实践,并且给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社会责任的机会。据我所知,中瑞社会责任培训班是目前中国社会责任领域参与人数最多、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培训。

我们在2008年还开通了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网,这是中国唯一的社会责任政府网站,时任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和瑞典外贸大臣比约琳共同出席了网站开通仪式并致辞。网站目前设立了“CSR新闻”、“国内外动态”、“企业案例”、“理论与工具指南”、“社会责任报告”等栏目,已初步形成了三个社会责任数据库:社会责任原创案例数据库、政府推动社会责任文件数据库、社会责任报告数据库,方便关注社会责任的访问者查找资料,了解CSR发展趋势。网站是中英文双语网站,不仅让更多的中国访问者了解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情况,也让国外访问者了解中国社会责任动态。几年来,网站的访问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正逐步成为展示中国社会责任发展的重要窗口。

2008年和2012年,在瑞典驻华使馆企业社会责任中心的支持下,我们组织了两次“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考察团”赴瑞典考察。考察团的成员主要由参加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培训的优秀学员和从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工作的有关专家组成。考察团在瑞典期间,同瑞典政府机构和企业就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实地考察了瑞典的先进做法,使考察团成员更为深入地感知社会责任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的变化和价值。考察团成员普遍体会到瑞典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发展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清晰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和系统性的推进,形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和环境;瑞典已将社会责任提升至国家竞争力层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推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加以借鉴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商务部、瑞典驻华大使馆、上海世博会瑞典组委会在上海世博园瑞典展馆共同举办了以“增进互信,共创成功”为主题的中国一瑞典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时任瑞典外交部外贸总司长安德森·安利德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旨演讲。我们还合作开展社会责任研究工作,于2010年中国工商领袖论坛上了《国家责任竞争力2009》一书。

《wto经济导刊》:作为中瑞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亲历者,在您看来。近几年项目开展的这些活动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带来的显著影响有哪些?

宋立洪:可以说中瑞项目的成效还是很显著的,充分发挥了政府作为利益相关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中瑞培训的学员和赴瑞考察团成员,大部分都是商务系统的官员,他们在工作中直接与企业接触,是政府政策的制定者,是推动中国社会责任建设非常重要,也最有力量的一批人。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理解,会带动一批企业重视社会责任。同时,只有他们把握了社会责任的理念,才能更好地向企业进行宣传,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目前开展的十期培训完成了对全国各省市商务系统官员的第一轮轮训,可以说这为全面推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很多学员在培训总结中提到,来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培训班之前,没有听说过社会责任这个概念,通过专家的讲解和企业的经验分享以及对我们提供的教材的学习,对社会责任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自己回到工作岗位会继续学习,并推动当地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

通过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项目,一些商协会、学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社会责任有了基本的了解,这对中国社会责任的研究、实践和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wto经济导刊》: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中瑞合作项目带来的最大的变化主要还是体现为传统观念的转变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上?是否还有更持续、更深远的影响?

宋立洪:对参与者理念的冲击当然是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事实上,我们的合作项目也对中国的社会责任实践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这体现在学员的实际行动上。比如河南省商务厅的学员参加培训后,与社会责任研究机构合作,对所辖企业进行社会责任实践评估,帮助企业找到社会责任方面的不足之处,以便企业有针对性地改进,并且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评优评先的指标。

再如,一些行业协会的代表参加培训后,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邀请相关专家对协会会员企业进行社会责任培训,有的在协会网站上加入了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网的链接。这些企业协会都有上千家会员单位,通过中瑞培训班学员在协会内部的推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认识到社会责任报告的价值,回去之后着手准备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还有一些组织在培训结束后,主动联系我们,希望下一期培训班可以到他们那里举办,让更多的当地企业可以直接接受培训。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了解社会责任理念的人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他们从被动地接受培训,到主动地参与,切实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纵深发展。

此外,我们的双语网站、开展的国际论坛、出版的书籍,也有利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优秀实践的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

《wto经济导刊》:您认为现在中国社会责任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宋立洪:近几年,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持续推动、社会各方共同促进的格局。人们对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导向更加明确,监督和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入。但是,我们仍然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多方继续努力,共同推进中国社会责任的发展,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