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7:57

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篇1

【关键词】海外工程;设计;建造项目管理

作者简介:刘炜(1982-),男,湖北省荆门人,毕业于法国克莱蒙费朗第一大学,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海外工程项目管理;高亮(1986-),男,山西省临县人,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海外工程项目管理

1海外工程桥梁基础设施项目施工前期的调研工作

调研工作是保证我国桥梁建设企业顺利进行海外工程施工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很多桥梁建设企业对海外市场的调查研究情况并不理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很多工程的前期调研工作过于仓促,无法保证为工程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一些施工企业并没有制定前期调研的准确时间,而一些调研机构的工作人员缺乏独立行使调查职权的能力,使得调研工作的时间一再拖延,最终影响了调研工作的质量。一些企业仅仅在桥梁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对工程施工现场以及海外相关市场进行了调研,而很多西方国家在承接桥梁建设项目之前的一年就已经对施工区域的市场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事实证明,对施工区域的政策法规以及原材料供应环境具备准确的把握和清醒的了解,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约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避免施工企业出现违反当地政策法规的错误,并保证施工工程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因此,我国的桥梁建设施工企业在决定承接工程项目之前,必须保证对项目施工地点周围的环境具备一定的了解,为使施工企业避免因调研时间过长而错过商机,桥梁施工企业要对世界范围内桥梁施工需求较大的地区进行全面的调研,以便能够尽快的承接桥梁施工工程并保证施工质量。要组建专门的调研团队,负责对桥梁基础设施项目的调研工作,施工企业要为调研团队准备充足的资金,并尽可能早的进行调研方案的制定,科学的设计调研流程,以便加大调研效率,缩短调研时间,以较低的经济成本尽快完成调研工作。如果施工企业对施工地点的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则要采取保证的策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造成经济损失。

2海外工程设计环节的管理

桥梁的设计工作是保证桥梁质量的基础,因此,我国海外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加强对设计工作的重视,首先,要对海外工程的成本进行设置,并保证设计方案与实际成本的偏差在30%以内,海外工程与国内工程的设计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外的文化环境和语言差异以及桥梁工程的设计理念与我国不同[1]。目前,我国只有很少的桥梁施工企业在国内制定的施工方案在海外国家能够完全得以推行,很多设计方案在施工现场不得不进行更改,因此,加强对设计工作的重视,并认真结合海外国家的实际特点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避免设计方案的大幅度调整为桥梁施工企业增添不必要的经济成本[2]。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成本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远高于我国,这应该成为我国设计团队重点考虑的问题。我国桥梁施工设计团队要加强同客户的沟通,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客观环境,以便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缩小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减小扩展设计的成本。设计方案要加强对施工工期的规划,要详细调查施工区域的各类成本,并尽可能缩短施工期限,要认真研究海外国家同我国桥梁工程成本的不同之处,并有针对性的对重点问题进行设计,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对比程序,将海外国家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式进行全面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同我国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并且在保证设计方案符合海外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方案的改良与优化,节省不必要的设计环节,使桥梁施工企业的工程可以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进行。

3海外桥梁工程采购环节的管理

采购工作是保证海外工程施工企业降低施工成本是重要环节,很多桥梁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同国内大致相同,而原材料的采购环境却与国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有效的整合施工企业的资源,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经济成本采购到桥梁施工所必须的原材料,是桥梁施工企业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很多国家的桥梁施工标准同我国存在差异,一些国家必须实施桥梁深化设计,因此,我国桥梁施工企业必须根据深化设计的需要采购与我国桥梁施工不同的原材料。我国国内的原材料采购环节对合同的重视程度较低,而很多国家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对合同的重视程度极高,因此,我国桥梁施工企业在进行原材料购买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合同的建设,不能仅仅将与法律法规有关的原则问题纳入合同范围,要将每一件采购工作的细节在合同中明确注明,并认真检查每一个合同细节,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执行采购工作,保证我国桥梁施工企业的国际信誉。桥梁工程的原材料采购工作必须同设计工作结合进行,要按照设计方案的变更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计划。要首先制定完善的对比机制,将海外工程所需的原材料与我国桥梁工程所需原材料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以便海外工程施工企业能够制定出准确的原材料采购方案。要充分征求海外国家公民的意见,设置意见调查反馈机制,充分了解施工地点公民的实际需求,以便科学的调整施工方案,使采购到的原材料能够真正发挥提高桥梁质量的作用。我国的施工企业在采购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海外国家建筑师的重要作用,在进行原材料采购过程中,要充分征求建筑师的意见,并邀请建筑师作为施工企业的代言人,以便提高我国桥梁施工企业的声望,以更低的资本采购到符合桥梁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原材料。

4海外桥梁工程施工环节的管理

我国海外桥梁工程施工团队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对的专业知识培养,定期考察每一位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以便施工团队保持高素质状态,降低管理成本。外语的掌握情况是施工团队工作人员重要的素质之一,要保证一线工作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具备同施工地区人士正常交流的语言能力。现场管理工作要以当地法律法规为基础,充分借鉴我国施工现场的管理经验,要科学的划分每一个施工机构的管理内容和职权范围,并配备相关的监督机制,使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得以实现,要实施全面协调的管理方案,以设计方案为基础,统筹原材料采购和施工进度、合同签订等管理内容,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管理工作。

5结语

海外工程的桥梁施工是我国海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海外桥梁施工工程的管理科学性,对提高我国桥梁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桥梁施工企业海外市场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和现场管理三个方面对我国桥梁企业的海外施工进行分析管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桥梁施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侯军山.桥梁工程项目管理与实现创利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ReSeaRCHGUiDe),2014(13):56-57.

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指导意见》为纲领,结合实际,以财政政策为手段,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载体,从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服务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等方面全面开展城市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二、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以城市为平台、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力争在3年之内,实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重点领域能效水平大幅提高、低碳技术广泛推广、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与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工作在全区产生积极的综合示范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圆满完成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各项任务。

三、主要任务

围绕产业低碳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支持重点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重点行业产业集中度和先进生产能力比重。提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准入门槛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水平,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提升优化产业结构。

围绕交通清洁化改造城市交通体系。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鼓励私人购买低排放和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公交优先和各种公交便利化。

围绕建筑绿色化推动建筑节能。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政府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等逐步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逐步推进既有建筑能源计量改造,推动既有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加强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及能耗监测。

围绕集约化加快发展服务业。支持现代物流以及金融、科技、咨询、信息、节能、服务外包等高端生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服务业聚集圈(带)或聚集园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功能聚集,形成辐射广、功能强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围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城镇化要求,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传统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专业门类。

围绕主要污染物减量化促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建设完善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改造污水治理设施,提高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回用率。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办法,建设完善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面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电力、水泥等行业的脱硫脱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和支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形成循环经济的生产生活模式。

围绕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优化城市能源结构。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应用示范。充分利用公共建筑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屋顶,集中建设太阳能发电系统;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电力系统、地热能在建筑上规模化应用,积极推进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

四、组织领导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由区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成立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综合示范工作的领导与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环科园、区发改局(两型办、能源局)、区科技局、区城乡建设局、区财政局、区环境保护局、区商务和旅游局、区农业林业水利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统计局、区公安分局、区国土分局、区质监分局、区交警大队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有关职能部门单位明确分管负责人抓工作落实,并明确专人负责工作对接,按要求完成各自相关工作任务。

五、部门职责

区政府办:收集、分析、整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对我区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政策性建议和咨询意见;参与总体方案编制工作;配合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区委宣传部:负责做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相关工作的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负责其他相关工作。

区发改局(两型办、能源局):负责综合示范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负责组织《市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总体实施方案》的研究与编制,组织《市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实施方案》的研究与编制;负责组织相关项目核准与申报;配合做好《市区服务业集约化实施方案》的研究编制;会同区财政局做好《市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总体实施方案》及其他6个具体实施的报送与接受评审,并组织方案和项目的实施;负责研究拟定循环经济规划与政策,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负责组织能源建设与节能项目的申报并协调实施;负责收集、梳理、制定相关节能评价指标;配合做好政府采购节能认证工作;负责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示范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初步评估与预验收;负责迎接上级能源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等工作;负责协调省、市两型办的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负责组织、协调、策划、包装、申报相关项目,并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并组织迎接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和发改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等工作。

区科技局:负责全区节能减排科技进步、技术推广与产业化工作;负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及配合做好电动汽车充电站(桩)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策划、包装、申报相关项目,并组织实施;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负责其他相关工作。

区城乡建设局:负责组织《市区建筑绿色化实施方案》的研究编制与申报,并组织实施;配合《市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实施方案》的研究与编制;负责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初步评估与预验收;负责建筑节能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工作;负责迎接上级住建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工作;配合做好迎接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发改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等工作;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负责其他相关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综合示范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负责研究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完成政策梳理,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提出有利于促进我区节能减排综合示范的财政政策体系;负责组织《市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总体实施方案》及其他6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的报送与接受评审;组织制定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相关制度并监督实施,完善政府采购节能认证工作;协调配合各职能部门组织综合示范项目的申报;负责资金的拨付与绩效评价;参与示范建设项目的初步评估与预验收,会同区发改局组织迎接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和发改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等工作。

区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市区主要污染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实施方案》的研究编制与申报,并组织实施;配合做好《市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总体实施方案》的研究编制与申报;完善排污权市场化机制;负责收集、梳理、制定相关环保评价指标;负责项目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的保护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负责主要污染物减量化与资源化示范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初步评估与预验收;负责做好迎接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工作;配合做好迎接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发改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等工作;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负责其他相关工作。

区商务和旅游局:负责组织《市区服务业集约化实施方案》的研究编制与申报,并组织实施;负责服务业集约化示范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初步评估与预验收;负责流通和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节能减排;负责迎接上级商务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等工作;配合做好迎接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发改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等工作;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负责其他相关工作。

区农业林业水利局:配合做好《市区主要污染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实施方案》及《市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实施方案》的研究与编制;负责农村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防治与农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规模化示范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初步评估与预验收;负责全区污水源废热资源的调研与评估,提交评估报告;协调全区污水源废热回收利用的示范与推广;负责全区节约用水工作。规划协调有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拟定农业面源污染减量化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研究制定耕地和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和措施。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负责其他相关工作。

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做好《市区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实施方案》的研究与编制;负责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办法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并组织相关项目申报及实施;配合做好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和发改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迎检等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策划、包装相关项目,并组织实施;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配合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组织《市区产业低碳化实施方案》的研究编制与申报,并组织实施;配合做好《市区主要污染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实施方案》的研究与编制;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拟定产业低碳化的规划与政策;负责产业低碳化示范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初步评估与预验收;负责工业节能和清洁生产;负责迎接上级工信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工作;配合做好迎接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发改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等工作;负责其他相关工作。

区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市区交通清洁化实施方案》的研究编制与申报,并组织实施;负责交通清洁化示范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初步评估与预验收;负责交通运输节能;配合做好《市区服务业集约化实施方案》的研究编制与实施;负责做好迎接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工作;配合做好迎接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发改主管部门对综合示范工作的检查、考核与验收等工作;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负责其他相关工作。

区统计局:负责提供、审核总体方案及其他专项方案中的基础数据;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统计指标体系,并对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核与分析;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配合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区公安分局:配合做好《市区交通清洁化实施方案》和《市区服务业集约化实施方案》的研究编制与实施;负责做好相关流通、安全及商务活动的出行保障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策划、包装、申报相关项目,并组织实施;配合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区国土分局:负责制定支持示范城市建设相关项目的地方用地配套政策,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负责对全区地源热等地下能源资源的查勘与评估,提交评估报告;负责组织、协调、策划、包装、申报相关项目,并组织实施;配合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区质监分局:负责项目建设及建成后的质量、计量标准化及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负责收集、梳理、制定相关标准,为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计量准确、质量安全;监督节能强制标准严格执行;配合做好政府采购节能减排认证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策划、包装、申报相关项目,并组织实施;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创新;配合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区交警大队:配合做好《市区交通清洁化实施方案》的研究编制与实施;负责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负责做好相关流通、安全及商务活动的出行保障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策划、包装、申报相关项目,并组织实施;配合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其他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配合做好综合示范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

六、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按照“有序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示范工作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申报阶段(年6月—年8月)。成立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开展前期调研。完成节能减排项目的设计、建立项目库,完成立项工作。编制执行期为3年的综合示范总体实施方案和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服务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6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报送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宣讲政策措施,部署工作;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使节能减排知识和意识进一步深入到各领域和各行业和全社会。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年9月—2014年10月)。围绕落实综合示范总体实施方案及其他6个具体实施方案,梳理现有节能减排标准、规范,研究制订新的节能减排标准、规范,结合我区实际,对照国内外先进指标,建立我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更新节能减排综合示范项目库,结合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服务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6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对接抓好年度项目申报,分步有序实施项目建设。

第三阶段:验收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跟踪督察考核,对示范期内所实施项目进行全面评估与预验收,迎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的整体验收。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分析问题,完善提高,进一步推动全区节能减排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到综合示范工作既是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战略性举措,也是推进我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做到思想认识统一、政策措施一致、推进步骤协调。

(二)领导重视。各部门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综合示范工作列为重要工作日程,明确该项工作对于促进我区乃至全市、全省、全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大意义,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提出要求,由分管领导督促落实。

(三)明确任务。各部门单位要根据示范工作要求和总体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分解工作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各相关部门单位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

(四)协调配合。按照“分级负责,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各相关部门单位应协同合作,确保衔接。各相关部门单位一名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综合示范相关工作,并明确专人负责工作对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相关部门单位定期召开工作安排、协调、汇报会议。

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篇3

关键词:施工方案重要性工程造价

对于一个单项工程来讲,通常情况下都会有多种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不同,施工总价、施工难易程度等均不相同,只有选择科学合理施工方案,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并将工程造价与工程施工的难度降至最低。

一、施工方案重要性

从建筑施工方案作用上不难看出,对施工项目的整体施工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以及缩短工期,因此我们在编制工程造价的时,应以施工方案为编制的主要依据,利用施工方案中使用的方法,制定工程造价和工程编制。因此,可以看出工程造价编制离不开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工程造价编制的重要依据。

(一)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编制具有指导作用

施工方案在对工程施工具有指导作用的基础上,还可以作为工程造价的编制依据,这不仅是工程造价编制的迫切需求,而且也是其自身优势所决定的。所以,必须对工程施工的指导作用与施工方案有全面真实的了解,只有在了解掌握的前提下才能够做好编制工作,才能将工程造价和工程成本降低。

(二)施工方案内容全面

施工方案是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资料,其施工方案的内容准确齐全,对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技术和环节要点做出具体的说明,所以,可以为工程造价编制提供全面准确的材料。在工程造价编制过程中,可以依据施工方案中的准确记录,掌握了工程的全部情况,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调研时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造价编制的效率。

二、制定施工方案具体措施

如何制定出科学合理施工方案,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制定施工方案应对工程有全面了解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更有效的施工我们可以把工程整体细分为多个子工程完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细分出的每个子工程施工作用和规范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子工程的施工注意事项和使用材料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我们应在了解了施工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施工的总体概况以及施工地点的地理信息、水文环境,与子项工程的具体规定,将整体工程细分出多个子项,并清楚子项工程的具体作用。通常工程概况中,会详细说明出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准确材料。所以,应先详细的阅读了解工程概况后,在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

(二)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施工方案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会有一套只属于自己的施工方案,同时这个施工方案应对工程施工有一定的针对性,每个工程配有专用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制定必须是建立在工程实际情况上的,杜绝出现抄袭的施工方案,或套用其他工程使用过的方案。站在施工方的角度,施工方案具有指导工程施工的作用,具体包括施工的技术要点和施工环节。在工程施工中,施工内容、施工要点和施工条件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因此,施工方案必须对工程使用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在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在全面掌握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前提上,制定出对工程施工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三)工程建设各阶段施工方案的制定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其对施工方案的要求也是有所不同的。工程实践表明,有效的是施工方案应在施工中的三个(阶段施工阶段、初步设计阶段、调研阶段)中采取有效措施:1、在施工方案的制定中,其不同的工程阶段,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在工程施工前应对工程做可行性调研,在这一过程中,应对工程建设规模、作用、目的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等进行全面的调研,调研结果符合施工条件后便可以进行下一项工作。在此阶段中,包含了大量的工程建设基础信息和整体概况,这些信息对制定施工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方案制定中,应结合可行性调研的基础数据,使施工方案内容更丰富,在工程开工前,提交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2、工程进行完可行性调研后的下环节就是工程初步设计,在这阶段中,会涉及到更多细致具体的信息。例如子项工程内容、配套设施情况、工程整体情况以及路桥工程量等。以上的信息通过施工的初步设计阶段会有具体的信息将其完整的体现出来,所以在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充分的利用初步设计中的数据。施工方案的准确程度如何,完全取决于获取的是否是准确数据,因此,我们应重视起初步设计阶段中包含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由此可以看出,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认真分析设计阶段数据并充分利用。3、设计完成后,工程将近入招投标阶段,在明确中标单位后工程就进入施工阶段,而这一阶段,就是施工方案真正实施的阶段,所以在此过程中需要采取如下几种措施:(1)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施工需求的施工方案,同时确保所制定出的方案是全面准确的;(2)在施工方案制定中,应发挥出方案的指导作用;(3)施工方案的制定应与前期准备工作一同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搜集相关施工资料整,并整理归档、了解工程整体概况、做好各项手续准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造价编制中施工方案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可以反映出工程的施工成本,还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因此,我们需要引起对施工方案编制的足够重视,以优质的施工方案提高工程造价编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刘云霞.既有线扩能改造临时和过渡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0,03:39-41

[2]张剑,柏玉冰.论技术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2:103-104

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篇4

关键词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可行性研究,总体协调

     深圳市政府在近中期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基础上,根据城市近期建设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了6条轨道交通线作为二期工程优先建设。组成二期工程的6条轨道交通线分别是:1号线续建工程、2号线、3号线、4号线续建工程、6号线和11号线,总计里程约175km。

本文试图就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应该是什么概念的轨道交通、可行性研究和总体协调工作应该围绕什么样的目标开展,研究思路和方法应该如何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1 打造全新概念的城市轨道交通

     在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中,应更新观念,以人为本,突破创新,完善功能,保护环境,实现功能、环境、安全、经济和效益的高度统一,打造全新概念的城市轨道交通。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应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1 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百年大计,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人为本,完善功能,保护环境,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合理制定载客标准,并适度预留规模,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完善换乘衔接功能,并预留接口;合理选择轨道交通模式与车辆制式;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及敷设方式;注重建筑景观效果,加强减振防噪措施;完善公众服务设施;提高系统舒适度(如乘车环境等)。

1.2 安全可靠的轨道交通

     贯彻安全服务意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提高工程设施技术可靠性,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安全运营。实现安全可靠的主要途径有:车辆、设备技术成熟可靠;加强防灾措施;完善安全防护体系;改进运营管理体制,加强运营管理与维护。

1.3 便捷、畅达、高效的轨道交通

     贯彻高效服务意识,完善客运设施,提高线路的直达性和可达性,缩短出行时间,充分体现快捷的特点,发挥轨道交通骨干作用,实现建设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实现便捷、畅达、高效的主要途径有:完善线网衔接换乘功能;线路功能定位与轨道交通模式选择;选择技术先进的车辆、设备;优化运输组织,提高旅行速度,缩短出行时间;合理设置站位,完善车站交通功能设施;改进运营管理体制。

1.4 一体化的轨道交通

     实现并完善与其它对内和对外客运交通的有机衔接,将轨道交通融入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实现轨道交通与其它客运交通的一体化,进一步实现建设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实现一体化的主要途径有:协调与公交的关系,强化与交通枢纽的衔接功能;强化与机场、铁路客站、长途汽车站及口岸的衔接功能;实施“停车-换乘”方式。

1.5 经营概念的轨道交通

     创造轨道交通经营资源,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经营收入,资源整合与共享,综合开发,体现建设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实现经营概念轨道交通的主要途径有: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范围和建设计划;优化线路走向及站点布置;强化资源整合与共享;车辆与机电设备系统制式统一与兼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产化率;土地利用与综合开发;改进运营管理体制,努力实现车辆、设备维修社会化;注重目标成本控制。

1.6 可实施性的轨道交通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密切结合实际,强化建设方案的可操作性,实现轨道交通建设的可实施性。实现可实施性的主要途径有:提高工程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并降低工程实施难度;优化项目建设管理方案;搞好项目实施策划。

     深圳市是现代化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经济特区,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应该是具备全新概念的城市轨道交通。因此,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必须围绕建设全新概念城市轨道交通这一目标开展,努力搞好实施全新概念城市轨道交通的策划工作。

2 可行性研究总体思路及关键技术问题的基本观点

2.1 可行性研究的总体思路

(1)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依据,以“打造全新概念的城市轨道交通”为目标,以在建一期工程为基础,充分理解并贯彻政府和业主意图,吸取国内外轨道交通建设经验,根据评审意见和政府有关批文,紧紧围绕项目的可行性展开深入全面的研究。

(2)从整个网络(乃至“珠三角”轨道交通网)和线路远期延伸发展角度,结合深圳市“组团式”“多、中心”和“田园城市”的特点,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工程方案研究,做到“近期结合远期、局部服从整体、设计服从规划”,处理好“轨道交通建设与使用、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轨道交通客运功能与城市发展功能”的关系,追求总体最优。

(3)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运用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理论,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对工程进行多方案综合比较分析,考虑功能、环境、安全、投资和效益的统一,提出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环境协调、安全可靠、造价合理的方案,为项目决策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4)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与协调,充分发挥各有关方面的优势,注重相关专业或系统的配合协调,强化实地调查研究,确保工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和速度。

2.2 关键技术问题的基本观点

(1)应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根据各轨道交通项目功能特点和具体情况,重视轨道交通模式和车辆制式选择、供电、信号、afc等制式的统一或兼容以及联络线设置问题等。方便车辆及检修设施和备品备件等的相互调备,并可减少备用车等,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2)充分考虑发展预留,确保线网可持续发展,适应城市未来发展需要,这包括运能储备、出行舒适度的提高、线路延伸、换乘联络接口预留及车辆设备制式等。

(3)应从网络总体上对车辆维修基地、停车场、控制中心及主变电所进行统筹研究,力求人力资源、运营设备和设施资源、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共享和综合利用。

(4)从规模上预留扩编条件和从线路设施上适当预留线路通过能力,均可实现运输能力的发展预留,而且这些适当的预留措施对工程初期投资影响不大。当然,发展预留要适度。

(5)采用“小编组、高密度”的运输组织方式是值得推崇的。这不仅可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设施利用率,而且有利于减小车站体量,易于与环境结合。但是,单靠提高行车密度,甚至线路远景通过能力采用40对/h来实现运能储备和提高舒适度(以满足人们未来的出行需要)是不恰当的,甚至是有风险的,需综合研究确定。

(6)应重视环境保护,“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上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远期的利益来换取今天的发展”。轨道交通模式和车辆制式选择、线路走向、线路敷设方式、车站建筑、高架桥及地面建筑均需与环境相适应,满足城市环境要求。

(7)强化线网衔接换乘功能,通过换乘枢纽锚固线网。同时,加强与其它交通(机场、道路交通枢纽、铁路客站、口岸等)的衔接功能,以充分发挥功能和提高效益。应进行公交配套专项规划研究,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依据和基础。

(8)在统筹安排、充分考虑资源共享的前提下,车辆基地设计中应运用先进的检修理念,并改进车辆检修体制,由计划修向均衡修和状态修转变,尽可能压缩基地规模。同时,工程建设应分期或分步实施,避免厂房和设施闲置,并减少初期工程投资。

(9)车站设计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并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尽可能压缩体量,高架车站应轻盈、通透,出入口及人行过街系统联为一体,出入口、风井甚至设备管理用房等尽可能与建筑物结合建设。

(10)供电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还是分散供电方式应结合在建一期和城市电网具体情况,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研究,并与当地供电部门协调并取得认同后确定最终方案。

(11)机电设备系统应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配置,努力提高国产化率,注重目标成本控制。

(12)车站、车辆基地及可利用的土地和空间尽可能地进行物业开发(但要事先对轨道交通沿线用地规划进行专项研究)。

(13)改进运营管理体制,努力实现车辆设备检修与维护的社会化。

3 可行性研究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

3.1 可行性研究工作原则

(1)现场踏勘与资料分析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现场的踏勘和实地调查与资料的分析比较,根据以往经验,一个方案的形成要结合图纸工作,对现场进行多次反复踏勘了解才能够成熟。

(2)理论分析与专家经验相结合:运用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理论对多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并结合专家经验,进行定量分析以取得最佳结果。

(3)专题研究与可行性研究相结合:为使可行性研究报告更加深入,内容更加丰富、翔实,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要开展一些项目的专题研究,与可行性研究工作结合进行。对由6条轨道交通线组成的深圳二期工程尤为必要。

(4)内部方案论证与外部协调相结合:轨道交通系统是整个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由于轨道交通系统的专业众多,与城市其它设施的接口十分复杂,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既要注意系统内部方案的合理性,又要注意与外部条件的协调性。

3.2 可行性研究工作方法

(1)选择合适目标并掌握约束条件:进行科学可行性研究首先必须选择目标,要客观分析并掌握约束条件。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遵循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并以定量分析为主,力求能够反映项目实施中的所费(即费用,如投资、运营成本等)与所得(即效益,如运营收入等),对不能直接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的,则实事求是地进行定性分析。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各有特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应根据需要,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的决策分析与评价方法。

(4)多方案比较与优化:多方案的比较论证与优化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关键,尤其是在多目标决策分析时,方案众多,可采用综合评分法、目标排序法、逐步淘汰法或两两对比法进行比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程序见图1。

4 总体协调工作建议

4.1 总体协调单位的工作内容

     为了在同一时间内按期按质完成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6条线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必须有一家总体协调单位承担技术协调工作。可行性研究阶段总体协调的基本任务是:

“提出问题、组织研究、协调落实、提供咨询”。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协调6条线可行性研究总体技术方案、技术接口、综合进度等,协助业主组织完成各种汇报、审查和验收。

(2)制定工作计划,提出要求,落实协调,组织完成6条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3)审核6条线可行性研究中间报告和最终报告送审稿,协助完成客流预测和环评报告编制和审查工作,审查各线勘探要求,组织勘探工作,验收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报告。

(4)协调主要技术专题研究工作,并协助业主组织审查或验收专题报告。上述各项总体协调工作按其性质可分为总体协调管理工作和总体协调技术工作两个方面。“管理”

是各项工作按质按期完成的保障,“技术”是按质按期完成的手段,两方面工作都很重要,总体协调工作应两手一起抓: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技术”。

 

图1 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程序(技术路线)框图

4.2 对总体协调工作的建议

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协调工作提出以下7项建议。

(1)一个目标:可行性研究总体协调工作应紧

紧围绕实现“全新概念城市轨道交通”这一目标开展工作。

(2)两个协调:只有同时做好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协调工作,才能保证研究工作的质量和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内部协调即各线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客流预测单位和勘察单位等的技术管理和技术协调。而作为项目决策重要工作阶段的可行性研究中,有大量的问题涉及到政府各相关部门(包括铁路、机场等),则须进行必要的外部协调工作。

(3)三大任务: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技术协调工作有很多具体的内容,为便于组织和管理,确保技术协调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建议分成以下3大类型。

①各线研究涉及的共性问题 内部协调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重大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轨道交通模式和车辆制式选择、系统建设规模与运能储备、系统运营模式和运输方案、机电设备制式选择及国产化方案。

②涉及到轨道交通线网衔接与发展和城市建设发展技术问题— 内部协调、外部协调相结合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重要的线路走向方案和敷设方案、线路的换乘衔接(含与其它交通的衔接)与联络、线路远期延伸和发展预留、车辆基地、供电、控制中心等功能定位与资源整合、与铁路部门的协调、土地利用与协调和环境协调等。

③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技术问题— 内部协调技术质量管理问题,主要包括:重要指标和参数取值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研究内容和文件编制深度、技术文件的审核工作和目标成本控制。

(4)四项原则:总体技术协调工作应遵循“总体研究,统筹协调,综合平衡,整体最优四项原则。

(5)五大专题:由于本次研究是6条线同时研究,为了可行性研究达到理想的深度,为实现全新概念轨道交通奠定良好基础,对一些共性问题和涉及网络乃至整个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有必要组织力量进行专题论证研究。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有以下5大专题需进行专门研究。

·系统规模与发展预留;

·轨道交通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包括:车辆基地功能定位、合理分布与资源共享,供电方案与供电设施的社会化,控制中心的合理分布,机电设备制式选择,轨道交通模式、车辆制式选择;

·大型综合换乘枢纽方案研究;

·车辆、机电设备国产化方案;

·土地利用、综合开发与融资方案。

(6)六个步骤:①熟悉并研究6条线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政府相关文件,总结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研究总体思路;②组织各研究单位讨论交流,明确重大问题的处理意见,协助业主组织力量启动专题研究;③组织总体方案的讨论交流,基本确定各线总图方案和各项研究工作前提;④中间报告和地质勘察资料的审核与验收,协助业主组织中间汇报审查工作,研究并落实中间审查意见;⑤最终报告和专题报告审核与验收,协助业主组织送审稿汇报审查工作,研究并落实送审稿审查意见;⑥各项研究成果的审核与验收。

(7)七项措施:确保总体协调人力资源配置完备;制定总体技术协调工作计划、工作思路和工作程序;制定各阶段技术文件编制内容和研究深度,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建立总体协调例会制度,并组织专题交流讨论会;分阶段汇报审查,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编制各阶段文件审查要点;必要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由业主核发。上述建议可视为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协调工作的行动指南,可喻指本次研究工作相关的7个方面的力量(政府、业主、总体协调和四家设计单位)或7项工作任务(1项总体协调和6条线的可行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键主编.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投标书.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03

2 于松伟,万学红.南京地铁2号线的设计新理念.地铁与轻轨,2003(2)

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篇5

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了《关于进一步夯实社区治安基础,全面推进平安*建设的议案》(第1号)。区政府按照议案办理要求制定了《关于办理<进一步夯实社区治安基础,全面推进平安*建设>议案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常委会工作安排,为做好对《实施方案》的审议工作,法制工作委员会于6月20日组织工委会委员和部分区人大代表对区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初审,并征求了提议案领衔代表的意见。

我们认为,区政府在制定1号议案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成立了议案办理工作小组,明确了负责组织实施的领导,确定了议案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实施方案》指导思想明确,能根据代表提出的建议,针对当前我区社区治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抓住重点,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总体目标、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实施方案》是可行的,法制工作委员会初审同意并建议常委会通过该《实施方案》。

为了使《实施方案》更好地得到落实,我们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

1.把夯实社区治安基础,全面推进平安*建设作为实施“中调”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来抓落实。社区治安,事关群众安危,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在社区平安建设思路上实现战略性转变,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舆论宣传,搞好协调,明确责任,注重实效,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中调”战略的实施和城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2.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充分发挥整体效能作用。社区治安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区公安部门要全力打造治安工作的“天网”、“地网”,优化警力配置,加强打击力度,并认真负起整个《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的责任外,其他有关职能部门、街道、居委会要认真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司其责,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同时通过进一步的宣传发动工作,及采取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法制教育,使社区每一个单位、每一户居民、每个人都达成共识,即管好社区治安,确保社会稳定,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治安共建活动。形成各方紧密合作、齐抓共管的治安工作合力,进而在社区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构筑起一道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有效地遏制案件发生,全面落实社区治安工作任务。

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篇6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建设;对策

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管理的优化,增大开发效益,增加企业利润,这就需要增加项目前期的调查研究,认真做好研报,优化管理措施。本人结合实际工作,就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略作简要探讨。

一、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前期调研不扎实,可研报告如走过场

现在,国家宏观调控加速,产业转型加剧,房地产调控越来越频繁,再此背景下,开发风险明显加剧,有些开发企业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对市场趋势判断不准确,形势分析不透彻,认为调控针对的是一线二线城市,房价高企城市,对政府的调控力度估计不足,对市场前景盲目乐观,没有请专业机构、人士对市场和政策做一个精准、深入的分析研究,把自己的经验代替可行性研究,增加自己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在对项目地块的特、周边的配套及规划分析的不透彻、研究的不周密,尤其地地方性的规划条件不熟悉,按照老思路老套路办事,导致在做方案的时候,才发现前面已经埋下的错误,成为既定事实,对投资成本造成浪费。

(二)轻视设计方案,投资管理本末倒置

开发企业往往认为自己是甲方,对项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不加重视,认为自己掌握主动权,变更时自己说了算,由于这种意识的存在对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的不重视,认为在施工阶段改也来得及,却不知道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方案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有体现,很多企业认为方案是务虚的东西,认为真正实施阶段才是务实,其实,这是种错误的观点。方案是工作的基石。在设计阶段发现的问题,给予解决,对各项工作造成方便,在施工前,对图纸会审,发现问题,及时变更,对施工及其有利,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置,对以后施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对方案、设计不够重视,不及时处理其中的问题,业主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变更,看似掌握的主动权,其实,不仅造成工程不能顺利进行,延长了工期,增加了项目投资,造成了索赔的发生,更引起很多项目的价格重新审核。如果承担的是招标工程,则会造成很多报价项目就是无效报价,最终造成项目成本增加,开发投资失控。

(三)权责制度不明,项目管理形同虚设

开发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开发投资能否顺利完成,开发效益能否预期达到,与项目管理是否规范存在必然的关系。很多开发企业,对项目管理只注重人、财管理,轻视项目机制、制度的规范,造成了现场人员责任不明确,权限不清晰,交叉作业,管理混乱。尤其在工程施工管理方面,有变更,却不能及时对工程变更作出意见,已经施工完毕的,联系单还没下达。随着整个项目的推进,权责不清晰、制度不健全,必将造成管理成本增加,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会造成管理事故。

(四)后期管理短板,品牌形象提升困难

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绝大部分来自于建设开发过程,而相对建设后期的物业服务,很多企业却重视不足。物业服务管理,简单层面是对开发项目的环卫保洁,但是,就开发企业开发项目整体而言,就不是简单的一项保洁服务了,而是售后服务,是项目管理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专业的物业管理水平是企业品牌建立和保持的原因之一。前期物业服务对于开发建设公司来说,就相当于项目交付前的管家,对前期物业的重视,聘用或筹建一个好的前期物业,对公司品牌树立会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另外,物业公司能否积极应对、处理买卖双方的关系,也是树立企业良好口碑的重要方式。

二、处理好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突出问题的对策

(一)科学制定可研报告,做实开发之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可行性研究就是整个项目的春天和早晨。好的开始和计划,是事业成功过的关键。好的可研是公司项目的中心和目标,可以说,一个项目的可研一确定,整个公司工作重心都将围着可研确定的方向转,因此可行性报告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公司的生存发展。可研制定首先要分析国际国内宏观环境,深入了解产业政策,剖析行业发展现状,解析行业发展趋势,了解市场需求状况,其次是对开发项目的本身状况,潜在因素,不可预见因素都要充分掌握,做好应对措施;再次要对项目投资做好规划,做好资本筹集运作分析;最后要着重做好项目所在地市场的调研,熟悉项目所在地的政策环境,熟悉规划开发条件,做到心中有数,按章办事,力戒经验主义,力戒老套路办事。

(二)仔细做好方案编制,做好项目之本

一个好计谋胜过千军万马。整个开发建设流程中,方案贯穿整个始终,项目策划方案,施工方案,销售方案……,可以说,方案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细节优化,周密详尽的做好方案编制和和施工图设计,认真对待每个环节、细节,对项目的开展和投资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关系到项目整体性的方面,如建筑风格、平面布局、主要材料等方面更要认真讨论,一旦方案确定就不在变动。在实际中就遇到这样情况,在外墙材料上,项目建设之初没有足够重视或仔细研究,导致外墙涂料施工时发现颜色或图案不合适,临时变更,造成了不必要的材料变更,重新选材、选厂、定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造成了时间延长,工期延长,造成了资金的不必要增加。

(三)详细制定规章流程,做清事业之风

施工过程是整个开发建设的中心环节,时间长,内容多,体系大,施工管理是整个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组成,首先,组建好项目部,明确项目人员组成,分工责任,工作流程,程序透明,做好权责一致。其次,公司要充分运用现有的现代化管理经验进行项目管理,通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管理增加公司利润,通过管理,促进公司成长。最后,做好信息公开,开则明,通过信息公开,促进工作环节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各项措施,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形成团结务实作风,形成高效的项目运作体系。

(四)选聘优秀物业公司,做响企业品牌

作为开发项目的售后服务,物业公司担当者重要的角色。优秀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给公司后期管理提出卓有成效的方案,同时提升项目知名度、整体形象,在项目后期,细微的物业服务不仅增加了项目在业主心中的舒适感、亲和感。同时,对项目后期的运作十分有利。开发企业应充分考虑小区物业服务场所的设置和硬件设施的配备,做好物业服务企业的后方保障,充分运用好物业服务企业的的优秀服务,提升项目品质,提高项目美誉度。

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篇7

摘要:社会工作介入实务服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前期的“分析预估”。文章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跨学科的分析研究,提出要从整体观、参与调查和比较研究中对社会工作介入的前期展开全面深入地调查,以此才能把握案主的问题症结和需求所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提升“分析预估”能力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性提供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社会工作;分析预估;人类学;田野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13-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这是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战略部署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工作推进。但由于社会工作舶来于国外,该专业的理论与方法皆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吸收,因此社会工作在我国似乎还有些“水土不服”,导致一些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效果不佳。[1]一些社会工作的方法在对案主介入的过程中也面临操作误差的问题,引起案主的不适,以至于中断了后续实务服务。从宏观方面讲,这是社会工作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如果我们从微观来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也常常面临问题,譬如,介入的效果不佳、采取的方式不合理、对案主的需求了解不多等,不一而足,所产生的问题令案主产生“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的错觉,常常难以收获比较好的效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这些问题呢?职是之故,笔者跟进众多社会工作介入项目,发现其中介入环节的问题。通常意义上,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由背景介绍、分析预估、服务计划、服务计划实施过程、总结评估、专业反思等六个部分组成。我们认为,在这六个部分中,前期对案主问题的掌握程度是最为关键的,不仅仅涉及到后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效果,更重要的它影响甚至决定了社工服务的成败。因此,本文将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跨学科分析研究,以期为社会工作介入效果的提升提供一种借鉴和启发。

二、“分析预估”的跨学科分析

诚然,在整个服务的计划安排中,背景介绍和分析预估两个阶段是开展服务的重中之重。在介入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案主的问题症结所在,切不可草草地预判评估,单纯地走程式化的过程,敷衍了事。事实上,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长期的心理问题,常常使问题的展现曲折,令社会工作人员产生迷惑和误判。因此,要把握案主的真实需求并非那么容易。以目前社会工作教科书上提供的方法,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对案主的背景、需求做深入全面的掌控。

在文化人类学中,研究者一直秉承整体观,即将社会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把握其中某个文化现象和人物行为,常常结合所在的社会条件、社会结构、文化体系等去分析定位。[2]因为人类学强调任何的人和事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整体下展演的,任何一个文化现象都不能从整个系统中割裂开来,孤立地加以理解。同样,在社会工作实务当中,若不能对案主的情况有所理解,而匆匆对其进行开展服务介入实施方案,是一种草率和渎职的表现。因此,在社会工作介入之前,必须对案主的生活背景、人际交往、生活习惯、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理解案主当下的问题症结和未来的需求。

当然,要把握问题和理解需求,社会工作需要依赖于科学的调查方法。就目前而言,在社会工作学科教育中,对调研方法的强调还处在初级阶段,以至于学生在了解案主需求的时候,想当然地认为案主的症结在哪里,需求是什么。因此,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而言,这种做法应该加以纠正。人类学的调查方法,即马林诺夫斯基创导的“田野调查”,强调调查者必须跟被调查的对象有长时间的接触,深入访谈,并且提倡在所处的环境中长期生活,以此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社会,对当地人的所思所想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3]同样,在社会工作介入的前期,我们不应该急于实施计划方案,而应该对案主及其社会关系、生活环境进行全面细致地访谈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达到真正为案主服务的目的。

然而,社会工作者常常面对的案主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经历过异样的生活经历,具有多样的文化逻辑,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还需要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才能在社会工作领域游刃有余。事实上,人类的文化行为有其特殊性,但更多的又具备一定的普遍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结合。在人类学中,比较研究亦是其重要的方法之一。人类学强调在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比较,发掘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共同性和差异性,最终总结出某种规律或通则。[4]由此可见,人类学中的比较研究亦是社会工作需要借鉴的,某种规律或通则常常能指导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同一类问题时采取一贯的介入手段,能够形成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分析预估”能力提升的实现途径

以上提及的整体性、深入性和比较研究,是从文化人类学中获得的启示。这些启示对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创新应该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才能提升社会工作人才的“分析预估”能力呢?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

1.加强社会工作介入的调查方法的培养。目前学科所开设的社会调查方法一般是针对社会学的调查,没有专门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工作专业实施的,由此产生的社会工作可接入与实际的调查方法脱节,造成对案主的问题症结和实际需求理解不够,最终导致社会工作的介入服务中断或失败。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学科组在安排{查方法课程时,应尽量将方法课程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强调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在学习期间理解调查与接入服务的相辅相成关系。

2.强调实施介入项目的可行性。在社会工作介入之前,作为指导老师,我们应该严格分析学生所制定出来的介入实施方案,对其可行性、实用性和预期效果进行推演分析。对于单纯照搬照抄的实施方案应予以否决,对确实可行的介入方案进行总结和经验推广。因此,只有达到要求的计划方案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实施阶段,在此基础上,对实施的方案还需进行收效的评估和专业反思,总结成败的经验,以便为以后项目的实施提供启发。

3.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的实证精神。在平时的教育培养中,作为教师而言,应该对学生的社会科学的实证精神予以灌输和教育。社会科学跟人文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科学强调科学地调查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实证精神,而实证精神的特点之一是对调查的重视和运用。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教育培养为契机,努力培养学生们的实证精神,认真指导学生以敬业、勤勉、实用的工匠态度对待每一个实施项目。

四、小结

社会工作介入的实务服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前期的“分析预估”。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知识,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要充分运用人类学中的整体观、参与调查和比较研究等思路与方法,对社会工作介入的前期情况展开全面深入地调查,以此才能把握服务对象的问题症结和需求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角度,对如何提升“分析预估”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即加强社会工作介入的调查方法的培养、强调实施介入项目的可行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的实证精神。事实上,这些方法的运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教育培养阶段教习、领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卫小将.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之阐述[J].学习与实践,2012,(5).

[2]张佩国.作为整体社会科学的历史人类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3]中根千枝,麻国庆.田野工作的意义[J].思想战线,2001,(1).

[4]何勇,王海龙.文化发生终极原因溯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与社区治理秩序协同构建研究”(编号:14YJa840007);

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篇8

关键词:地铁改造 技术风险 标准 过渡方案

1、概述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由北京站经宣武门站和复兴门站至苹果园站,共计17座地下车站,一座古城车辆段,线路长度为23.6km.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线路呈马蹄形,由复兴门站经西直门站和东直门站至建国门站,共计12座地下车站,一座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km.北京地铁1、2号线改造工程主要包含一、二期工程,投资总额为37.5亿元。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建设初期的指导思想是,以战备疏散为主,兼顾城市交通。基于国内没有地铁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工程建设参照了国外地铁的设计资料和规范,尤其是前苏联的设计规范。局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和国内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水平,采用了大量的非标产品和特殊设备。经过二三十年的运营,北京地铁1、2号线车辆、设备老化,大都进入设备报废期,系统技术性能下降,存在很大的地铁运营安全隐患。

本次改造涉及线路、车辆、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动力照明、火灾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车辆段等多专业的全面改造、更新和升级,根据工程筹划的要求,涉及行车安全、运营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改造内容必须在2008年前完成。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多专业、多系统的改造,面临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资金风险等困难,技术风险又是工程风险控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改造中的技术风险进行分析。

2、技术风险的诱发因素

北京地铁1、2号线改造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改造工程,涉及全部设备专业、线路专业及土建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新建线路的设备安装阶段,但又不能等同于新建线路。本次改造工程是在不停运的前提下进行的,又受土建结构、人防设施不改变的制约,所以,诱发技术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2.1改造方案与规范的差距《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主要用于新建线路的指导,未涉及改造工程内容及要求。在车站安全出入口设置、消火栓设置、车站外部消防水源引入、区间火灾报警、区间风速等方面,改造方案与规范有一定的差距。

2.2土建结构与人防设施不改变本次改造是在不停运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具备土建结构发生变化的条件,且运营线路又兼顾战备人防的需要,要求人防等级不降低。在变电所有限的空间内,标准化产品与设备安全操作距离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车站及区间主风机难于达到区间风速要求,需要重新制定新的通风排烟系统运行模式。

2.3过渡方案新旧系统倒接,必然涉及过渡设备和改造期间的车站运营模式和设备系统运行模式。过渡方案的制定与现状设备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过渡方案的合理、可靠、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改造工程的成败。

2.4概算因素根据北京市有关规定,初步设计概算额不能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值的3%,否则重新立项。此项规定在新建项目执行中难度较小,但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改造而言,属于崭新领域,执行过程复杂。由于国内没有改造经验,可能会出现漏项问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值与初步设计概算额有较大出入。

正在运营的线路已经暴露出严重危及运营安全的隐患,改造工程刻不容缓。如果概算额超标(大于3%),进行重新立项的话,时间耽误不起。因此,按照现有规定不重新立项,需要根据不超标的初步设计概算额反过来调整设计方案。

2.5现状变化与原始设计的出入北京地铁1、2号线已经运营30多年,路基、土建与建设初期比可能发生了变化,如路基沉降;建筑平面功能调整;设备及车辆处于老化期,大部分设备已到报废期,系统性能下降;由于基础资料的不齐整,使各类管线的现状敷设情况不很明朗等。

上述因素,将直接导致技术风险。当然,设计边界条件也是影响设计质量的因素之一。

3、技术风险的分类

3.1技术标准与设计标准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改造设计规范和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第1.0.2条规定:“改建、扩建和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00km/h的地铁工程、以及其他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相似的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衡量改造工程是否达到要求、是否贴近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针对目前可参考的设计规范及标准,制定改造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是必要的。对于不同的现状和条件,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也不同。制定标准的宗旨是尽量靠近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满足改造目标。

3.2现状设备系统对现状系统及其设备的安全评价是改造工程的重要环节,是制定改造范围、内容及用户需求的依据,将直接影响到改造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行车安全、消防安全及运营安全等方面,应分析哪些系统及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哪些系统及设备制约着运输能力的提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哪些因素制约着改造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从而为编制改造范围、内容、原则及用户需求提供依据。否则,可能会出现危及安全的遗漏项目或出现不应有的项目占用有限资金的现象。

3.3改造技术方案改造技术方案是改造工程的核心内容,建立在现状系统及设备、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高质量的改造技术方案应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改造期间对运营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而且通过工程筹划、设备招投标及施工管理,节约投资。

在不突破投资概算、不改变土建结构、改造期间降低对运营的影响等一系列的制约条件下,照搬新建线路的技术方案往往行不通,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改造技术方案应有针对性,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还要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有大胆的设想。

3.4技术协调改造工程的技术协调工作与新建线路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4、技术风险的规避措施

了解改造技术风险的诱发因素以及类型,就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处理技术风险的方法,使改造技术方案既贴近实际情况,又能规避风险。北京地铁1、2号线车辆、设备消隐改造工程面临如此大的难度和技术风险,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工程通过测试、试验、调研、方案征集、技术方案论证、专家专题论证及专题研究等手段,研究控制技术风险的措施。

4.1前期工作

4.1.1测试与勘察涉及测试与勘察项目的专业

4.1.2 试验涉及试验项目的专业

4.1.3现场调研与市场调研现场调研和市场调研是在初步设计、施工设计工作开展前(或过程中)必需做的准备工作,改造工程无法脱离现场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掌握设备及其机房的现状,根据工程改造的范围及内容、改造原则、改造目标,为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现场调研情况而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以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及设备满足设计方案的需要,避免或尽可能地少用非标准设备。

与新建线路相比,现场调研和市场调研要占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有限的设计周期内完成大量的调研工作难度很大,应正确处理好调研与设计时间分配的关系。

4.2设计工作

4.2.1设计标准的选用前面已经谈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领域尚未编制相关的改造标准。对于改造工程而言,设计标准与技术标准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既有联系又相互制约。设计标准应建立在改造目标现状的基础上,否则,不切合实际的技术方案无法实施,可能会中断运营,造成地面交通的混乱,这也是政府和市民不愿见到的事情。

对于难于把握的内容,可以通过专家专题论证和专题研究来解决。

4.2.2技术标准的制定技术标准应根据改造后需达到的目标制定。本工程技术标准取决于几个方面:一是不停止运营条件下进行改造,要求技术方案不能影响地铁运营,制定的标准首先追求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土建结构不可改变,要求各系统技术方案“量身裁衣”,符合实际;三是循序渐进地改造,并非全面、彻底地改造,工程造价是控制工程改造规模的重要环节,技术方案不能过于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性。

在考虑上述因素后,首先应对改造工程需达到的目标进行客观定位,然后使合理的技术标准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

本工程技术标准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先进的原则。

4.2.3技术一致性全线车站及区间的技术标准、技术方案追求一致性,有利于日后的运营管理和降低管理成本。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车站规模不改变或投资控制等),技术方案只能因地制宜,只要满足性能指标就应认为满足改造要求。

4.2.4过渡方案过渡方案是改造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既然改造工程是在不停运条件下实施的,各系统及各专业必然存在新旧系统的过渡方案。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等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消防安全、服务水平构成潜在影响,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照明配电系统等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消防安全、服务水平、运输能力及运营安全构成潜在的影响,信号系统、线路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运输能力及运营安全构成潜在的影响。

过渡方案的制定应首先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将安全放在首位。其中,供电系统的过渡方案对运营中的地铁影响最大,应充分认识到过渡方案一旦失败就将中断运营的严重危害性。

新旧系统间的过渡存在技术上的难度,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关键的技术处理措施,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广泛征集方案来实现,其中包括向设备供应商、科研院校及设计单位等征集供电系统的双边联跳、信号系统的系统制式及过渡方案等。

4.2.5方案调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限额设计、边界条件等),需要对设计方案甚至是改造内容进行调整,调整时,必须对调整内容进行评估,评价其是否背离了改造目标,若脱离了改造目标而进行的改造工作是失败的。

4.3专题研究与论证由于设计标准的选用问题,势必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和专家论证,取得技术研究上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认可。

其中,涉及消防安全的内容与新建线路的设计规范有较大差异,应组织消防专家论证会,对改造内容中的消防技术方案进行论证,提出可操作的指导意见,以指导设计工作和竣工验收工作。

5、结语

改造工程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分析技术风险的所在以及如何解决,是改造工程的一大特点,也是其难度所在。本工程通过前期的可研、总体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工作,归纳总结了上述内容。随着施工设计和安装施工实施的开展,预计将会出现新的问题和难点。本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社会各界同仁的关注,毕竟当城市轨道交通进入稳定发展期时,国内将迎来改造的时期。

参考文献

[1]毛儒。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都市快轨交通,2004,17(2)。

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篇9

一、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年初,我们确定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存真求实为原则,以档案宣传与法制建设为手段,结合本地实际,落实上级档案部门的总体工作要求,强化档案规范化管理。重点抓好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示范档案馆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全县档案管理与利用服务水平”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基本工作思路,即:

夯实一个基础——档案管理设施建设基础。

抓住两个重点——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

做好三个方面常规工作——档案法制与宣传工作,档案专项业务建设工作,档案利用服务工作。

落实四项工作措施——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业务监督指导,执行业务建设规范;注重沟通协调,改善外部工作环境;强化档案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与服务能力。

我们对具体工作目标任务实行分工负责,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采取了领导抓协调攻难点,全体工作人员搞好常规工作,落实业务规范的工作方式,年终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做到了责任清,任务明,充分调动了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业务指导常抓不懈,档案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

档案指导工作始终坚持“深入实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加强档案业务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我县档案工作总体水平。

1、为确保全县档案业务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下发了庆档〔*〕5号文件《关于做好*年档案工作的通知》及庆档〔*〕13号文件《关于印发〈*年档案工作考核细则〉的通知》,要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按收集齐全、分类合理、编目科学、装订美观、利用方便等组卷要求,做好工作。为确保案卷质量,根据各单位文档人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分别指导、集中指导和代立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101个副科以上单位及5个社区、6家企业进行了立卷归档指导(包括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今年,还对全县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选取*干果等2家专业合作社作为试点开展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帮助*干果专业合作社完成资料汇编11本,项目申报材料8本,其它档案资料19卷。

2、根据省档案局《关于开展“浙江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及我县实际,我局积极开展“*县行政村示范档案室”创建活动。首先,组织人员对本行政村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档案安全保管、科学管理、开发利用等方面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推荐松源镇周墩村和竹口镇竹下村申报“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现在,这两个行政村档案室都已被命名为“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其次,由乡、(镇)从所属行政村中选定2个村作为档案管理示范村,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村级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工作,使“村级示范档案室创建活动”真正成为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基础工程。为帮助乡镇解决“省级行政示范村档案室”创建中硬件不足的难题,我局还积极向丽水市档案局争取到了20套档案柜,并主动送到了松源、屏都、竹口、黄田四个乡镇。

3、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办法》、《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办法》、《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三个办法),出台具体措施,监督指导相关部门社会保障档案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年10月18日上午,由省档案局、省劳动保障厅、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组成的社会保障档案联合专项检查组在市相关部门人员的陪同下,对我县贯彻实施“三个办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检查组重点抽查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处,高度评价了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档案工作。

三、保管利用优质高效,档案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局紧紧围绕档案工作“指导、收集、保管、利用”八字方针。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为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认真做好档案查阅利用工作,切实有效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年来,共接待档案、资料利用者1209人次,提供档案、资料利用2752卷(册)次,复制1243张。档案的利用为我县解决山林延包、房地产登记、土地征用、园区开发、水电、交通建设、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确认、工龄置换、机关单位工作查考、编史修志、化解矛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翔实的依据,为我县“二次创业”、“三个文明”、“平安*”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做好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工作,丰富馆藏档案资源。1、*年*县遭受8号超强台风“桑美”袭击,损失惨重。这次受灾是建国以来我县遭受最强台风袭击、损失最惨重的一次。为有效真实记录这一重大自然灾害过程,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我局加强了对“桑美”档案的指导、收集工作,到目前为止,形成文书档案10卷,照片467张。2、5月15日上午,我县在市民广场举行*木拱廊桥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颁奖典礼。活动前,我局主动加强与组织承办单位的联系,主动介入,及时督促、指导组织承办单位做好档案工作,活动后,及时将有关档案接收进馆,共计文字资料31件,照片17张。

(三)积极做好古廊桥遗产档案的抢救工作,为弘扬*廊桥文化做出了贡献。*年5月21—26日,省档案局文化遗产保护部部长、著名摄影家曾令洪和副部长陈兵一行专程来到*,在县档案局长叶荣兴等陪同下,在*县调研木拱古廊桥的保护情况和对*现存的廊桥进行全方位的、高清晰度的拍摄留档,尽早让*廊桥文化遗产图像资料进省档案馆,为弘扬和保护廊桥文化遗产档案打下基础。

(四)认真组织人员开展县档案馆第三批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历经两个多月,我馆第三批档案开放鉴定工作顺利完成,并于*年1月1日起向社会开放。此次向社会开放的档案是1959年至1977年我县30个乡镇、五个区所形成的档案,并将*年、*年的第一、第二轮土地承包档案和*年形成的山林延包档案提前开放,共计开放档案5225卷。截至目前,我馆开放档案已占馆藏档案总数的40.1%。

(五)积极开展病档检查工作。为充分发挥档案的证明和凭据作用,我局保管利用科工作人员,针对查阅率较高的山林档案开展病档检查工作。这部分档案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因利用次数较多和受保管条件限制,难免有破损、褪变等情况发生,这给查阅利用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此,工作人员历经两个多月时间,开展病档检查43卷,修补192张。

四、史志工作有序推进,史志事业的资政育人作用不断发挥。

一年来,我县史志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在上级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开拓创新、狠抓质量,开创全县方志工作新局面。

《*年鉴》(*卷)编纂工作进展顺利。首先完成了年鉴框架设计任务。我们到市方志办取经,请专家指导,并根据县情确定了框架初稿,并请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年鉴框架的结构、类目的设置进行了反复推敲,征求各方人士意见,历经两个多月的修改工作,确立了最终的框架结构;其次是举办《*年鉴》(*卷)编纂工作动员暨业务培训会,由分管副县长作了动员讲话,要求各有关单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努力为年鉴编纂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并邀请市方志办领导主讲了年鉴编纂的业务知识,还在会后积极采取电话沟通、来访咨询、到单位指导、提供范文等多种方式对撰稿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努力提高年年鉴文稿质量。三是制订了《*年鉴》(*)编辑部工作方案,编辑人员加班加点、一丝不苟地做好年鉴文稿的修改编纂工作,力求是首部《*年鉴》既符合年鉴行文规范,又具有*特色,10月20日约50万字的《*年鉴》(*)文稿的修改工作已全面完成,并付诸印刷出版。

(二)发挥史志特有功能,强化史志资政育人工作。

1、完成《中共*党史》(一卷)第11稿修正工作。

2、配合民政部门完成石*革命纪念馆重新布展工作,展览分23个版面,分别展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发生在*的重大、关键的革命斗争和活动。

3、红军斋郎战斗纪念亭竣工。为配合纪念亭早日完工,我去函请老红军张文碧给亭题词——“怀念亭”,又请粟裕将军夫人楚青、省委老书记薛驹、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诸葛蓉等为纪念亭题写对联。

4、协助黄田镇龙济村恢复革命遗址——济下油车坊旧址,同时帮助他们收集整理有关史料。

5、帮助崔上村收集整理原闽浙边地委驻地的革命资料、图片等,为筹建纪念馆作准备。

6、为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配合机关党工委对入党积极分子、菊隆中学、淤上小学等青少年的革命爱国传统教育,人数超千人。并撰写“纪念粟裕将军百年诞辰”、“机关党建”等论文,

(三)努力创造条件开展“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我县“抗损课题”调研工作于*年7月展开。档案(史志)局迅速成立了“抗损课题”调研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并及时向县委领导就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做了汇报。至今,调研工作小组赴省档案馆、丽水市档案馆、龙泉市档案馆、云和县档案馆等地查阅了200余卷民国档案;赴福建政和县、松溪县等地查找与“抗损课题”有关的鼠疫发生源头的档案资料工作;完成本县馆藏的全部711卷民国档案及部分建国后档案共计800余卷档案的详细查档工作。共复印档案资料600余张。

课题工作小组对在抗战期间发生过细菌战鼠疫并有过记载的村庄都进行了重点调研走访。对8个有关单位以及15个乡镇中的80个自然村256位老人和知情人进行了逐个走访。发现了8个曾传染发生过鼠疫,但历史上未予记载的村庄,进行了实地走访核实工作。共积累了123份计595张的走访资料,拍摄胶片照相百余张。

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篇10

第一条为保证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的实施,实现水专项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若干工作规则》、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水专项实施方案”)以及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以下简称“三部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规定》等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水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水专项对于我国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控制水体污染,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水专项是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工程,围绕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集中攻克一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技术。水专项设置六个主题;主题下设若干项目;项目由若干课题组成。

项目(课题)分为技术示范类、技术研究类和技术开发类。技术示范类主要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及工程应用示范,为示范区水质改善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技术研究类主要开展共性污染治理技术、管理技术和经济政策研究;技术开发类主要开展关键设备、产品等的研制和产业化。

第四条水专项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领导、资源整合。在水专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加强与现有科技资源及成果的衔接,整合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以及国际合作的科技资源,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

(二)突出重点、分类管理。水专项围绕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研究;针对不同类型项目(课题)实行分类管理,对重点流域的项目(课题)实行矩阵式管理。

(三)定期评估、注重实效。建立健全水专项监督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对水专项组织实施过程中技术攻关进展、水质目标改善状况、技术应用效果等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四)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推行管理决策公开透明,鼓励公众参与,接受公众监督;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开展监测、监督和监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水专项的组织实施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做好专项实施中的方案论证、综合平衡、评估验收和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工作。

水专项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批准成立,对水专项组织实施承担领导责任。水专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部门优势,配合做好水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

水专项牵头组织单位环境保护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牵头组织单位”),在水专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水专项的具体组织实施,是保证水专项顺利组织实施并完成预期目标的责任主体。

水专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水专项办”)在水专项领导小组和牵头组织单位的统一领导下,承担水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的职能,负责水专项实施的日常工作。

水专项重点流域跨省协调领导小组、省级协调领导小组和示范项目(课题)所在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和推动本辖区内相关项目(课题)的实施,负责配套保障条件的落实,参与项目(课题)的立项、监督检查、评估和验收等工作。

第六条水专项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订水专项实施方案;

(二)批准水专项办、重点流域跨省协调领导小组、水专项总体专家组和主题专家组;

(三)审定水专项管理办法;

(四)审定并报送水专项实施计划;

(五)组织水专项实施情况监测和评估过程,指导督促水专项的实施;

(六)核准水专项实施方案或实施计划相关内容的调整,涉及重大调整时,商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提出意见;

(七)协调解决水专项牵头组织单位环境保护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之间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八)批复水专项项目(课题)立项;

(九)审定并上报水专项年度执行情况报告、总结报告、验收报告等。根据水专项任务完成情况,提出验收申请;

(十)负责对水专项保密工作进行指导等。

第七条水专项牵头组织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会同水专项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成立水专项办;

(二)组建水专项总体专家组和主题专家组;

(三)负责制订水专项管理办法和保密工作方案;

(四)负责制订水专项的阶段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

(五)落实水专项实施的相关支撑条件;

(六)负责组织落实项目(课题)承担单位、任务和经费安排;

(七)组织对水专项项目(课题)的督促、检查;

(八)研究提出水专项组织管理、配套政策等建议;

(九)根据需要提出调整实施方案或实施计划的建议;

(十)定期向水专项领导小组汇报水专项实施进展情况;

(十一)负责水专项保密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十二)组织对水专项项目(课题)的验收等。

第八条水专项办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与水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间的沟通;

(二)对水专项实施工作进行指导;

(三)负责水专项信息的报送和水专项实施中有关问题的组织协调;

(四)承办水专项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务;

(五)组织制订水专项的管理办法和保密工作方案;

(六)组织制订水专项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

(七)组织落实水专项实施的相关支撑条件,做好水专项与其他计划、重大工程的衔接;

(八)提出水专项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的建议;

(九)组织对水专项项目(课题)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十)研究提出水专项组织管理、配套政策等建议;

(十一)根据需要提出项目(课题)的调整建议;

(十二)定期报告水专项的实施进展情况;

(十三)组织对水专项主题、项目、课题的验收。

第九条重点流域跨省协调领导小组根据需要成立,由牵头组织单位、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协调领导小组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重点流域相关项目(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协调事宜。

省级协调领导小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地方政府环保、建设、科技、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组成,其成员名单须报水专项领导小组备案。主要职责是:组织落实本辖区水专项项目(课题)实施的配套保障条件及有关应用示范;参与对本辖区内项目(课题)的立项、监督检查、评估和验收工作。

示范项目(课题)所在地方政府主要职责是:落实本辖区内示范项目(课题)的各项配套保障条件;参与和配合示范项目(课题)的立项、监督检查、评估和验收工作。

第十条水专项设立咨询专家组、总体专家组、主题专家组、重点流域技术组,为专项管理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撑,为项目(课题)实施提供技术指导。

咨询专家组由水专项领导小组聘任,主要职责是对水专项宏观战略及发展的重大事项和决策提供战略咨询。

总体专家组是水专项实施的技术责任主体,配合水专项办做好水专项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总体专家组设技术总师和技术副总师,技术总师全面负责水专项总体专家组的工作,技术副总师协助技术总师开展工作。总体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水专项技术方向和集成方案设计,以及总体进度把握;

(二)负责研究并提出水专项具体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

(三)负责水专项主题、项目间的协调;

(四)参与对水专项项目(课题)的检查、评估和验收工作;

(五)向水专项办提出任务调整或经费调整的建议;

(六)负责编制水专项年度研究进展报告、阶段成果报告、验收报告,并进行水专项成果集成。

技术总师、副总师要求是水专项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物,能够集中精力、主要从事水专项的组织实施。水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要求是水专项相关领域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优秀人才,能够将主要精力投入水专项的具体实施工作。

主题专家组是水专项主题实施的技术责任主体,对总体专家组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主题技术方向和集成方案设计;

(二)研究并提出主题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

(三)负责本主题下设项目(课题)间的协调、交流,把握各项目(课题)的总体研究进度;

(四)参与对本主题下设项目(课题)的检查、评估和验收工作;

(五)向水专项办和总体专家组提出项目(课题)任务调整或经费调整的建议;

(六)编制主题年度研究进展报告、阶段成果报告、验收报告,负责主题成果的集成。

重点流域技术组由总体专家组、主题专家组的有关成员、地方政府代表等相关专家组成,对总体专家组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一)协调重点流域内各主题、项目(课题)之间的技术关系;

(二)参与重点流域内项目(课题)的论证、检查、中期评估和验收;

(三)向水专项办和总体专家组提出重点流域项目(课题)任务或经费调整的建议。

第十一条水专项任务的承担实行法人负责制,法人单位是项目(课题)实施的责任主体,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对项目(课题)任务完成承担相应责任。项目(课题)参与单位配合承担单位做好项目(课题)相关任务。

第十二条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基本条件和主要职责

(一)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基本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等企事业单位。

2、科研单位在相关领域应具备良好的科研基础,取得了高水平、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团队。原则上必须主持或参与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如863、973计划、支撑计划等)。企业的注册资金不少于所申请项目(课题)的总经费,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的工程业绩和工程经验。

对个别未主持或参与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但又具有独特优势的科研单位,应征求水专项总体专家组和相关省级协调领导小组的意见,并报水专项办批准。

3、项目(课题)参与单位之间专业优势互补,与承担单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4、对于产品设备或装备开发、示范工程建设及运行,以及具有较好市场化推广前景的关键技术研发的课题,应以企业为主体或吸纳企业参与。

5、过去两年内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二)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

1、严格执行项目(课题)任务合同书的相关条款。

2、提供和协调落实项目(课题)实施配套保障条件。

3、为项目(课题)实施提供财务、知识产权、固定资产和科技档案管理。

4、督促、检查项目(课题)实施进度,协调项目(课题)执行过程中的相关事宜。

5、提出变更项目(课题)负责人申请,但必须充分说明理由,逐级上报审批。

第十三条项目(课题)负责人的基本条件和主要职责

(一)项目(课题)负责人的基本条件

1、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强;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主要精力。

2、项目负责人同期只能主持1个项目,同时可主持本项目下的1个课题,不得主持其他项目下的课题。

3、课题负责人同期只能主持1个课题,同时可参加1个课题。课题参与人员同期最多只能参与2个课题。

4、项目(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应符合第十二条(一)款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基本条件。

5、过去三年内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二)项目(课题)负责人主要职责

1、严格按照项目(课题)任务合同书的要求,完成项目(课题)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

2、严格按照项目(课题)预算书合理使用经费。

3、项目负责人督促、检查课题任务的实施,组织课题间的协调和交流。

4、报告项目(课题)年度执行情况、阶段总结和重大事项。

5、编制项目(课题)验收申请报告和验收材料。

第三章实施计划与立项

第十四条根据水专项实施方案,牵头组织单位组织总体专家组编制主题实施方案,报水专项领导小组批准。

第十五条牵头组织单位依据水专项实施方案和主题实施方案,组织编制阶段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经水专项领导小组审核后,报三部门综合平衡。

牵头组织单位根据三部门综合平衡意见,组织修改完善阶段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编制水专项预算分配建议方案,报水专项领导小组,并由领导小组组长单位将预算分配建议方案报送财政部,抄送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

第十六条项目(课题)立项程序包括:项目(课题)实施方案编制、实施方案申请与形式审查、实施方案论证、项目(课题)立项批复与签订任务合同书。

第十七条项目(课题)实施方案编制。根据水专项实施方案和主题实施方案,牵头组织单位组织省级协调领导小组和主题专家组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总体专家组负责技术把关。项目承担单位组织有关单位编制课题实施方案或课题申报指南、标书,主题专家组负责技术把关。涉及重点流域的项目(课题)实施方案编制,由总体专家组和重点流域技术组负责技术把关。

第十八条项目(课题)实施方案论证申请与形式审查。技术示范类项目(课题)由有关省级协调领导小组提出论证申请;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类项目(课题)由有关编制单位提出论证申请,并经主题专家组同意。申请材料报水专项办,经形式审查合格和牵头组织单位同意后,由水专项办组织对项目(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论证。

第十九条项目(课题)实施方案论证。

(一)项目(课题)实施方案论证的重点是项目(课题)研究目标、考核指标和预期成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和创新性、技术示范的典型性与配套保障条件的落实情况、经费预算的合理性、承担单位和负责人的基础条件和优势、组织实施方式的合理性等方面。

(二)水专项办组织项目(课题)实施方案论证,成立由总体专家组、主题专家组、相关流域治理规划编制组专家和其他技术、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项目(课题)论证委员会。项目(课题)实施方案论证采取论证答辩会的方式进行,必要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

(三)水专项任务落实以保障总体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的遴选采用定向委托、择优委托和招标等方式。对于产品、设备和材料等研制和产业化课题,鼓励企业参与,原则上采用择优委托或招标的方式。

(四)有关单位根据综合论证意见修改项目(课题)实施方案和预算,将修改后的材料报水专项办,由水专项办形成项目(课题)启动和承担单位的建议,经牵头组织单位审核,报水专项领导小组批准。

第二十条根据三部门综合平衡和水专项领导小组批准结果,水专项领导小组批复水专项项目(课题)立项。

第二十一条项目(课题)任务合同书的签订。根据项目(课题)立项批复,牵头组织单位与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及相关责任单位签订任务合同书,加盖水专项合同专用章。对于保密项目(课题),由水专项办与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签订保密协议。

(一)项目任务合同书的签订。对于技术示范类项目,牵头组织单位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任务合同书,相关省级协调领导小组作为项目配套条件保障方;对于技术研究类和技术开发类项目,牵头组织单位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任务合同书。项目任务合同书也应包括项目承担单位与参与单位签订的项目任务和经费分配协议。

(二)课题任务合同书的签订。对于技术示范类课题,牵头组织单位会同项目承担单位与课题承担单位签订课题任务合同书,相关示范项目(课题)所在政府代表部门作为课题配套条件保障方;对于技术研究类和技术开发类课题,牵头组织单位会同项目承担单位与课题承担单位签订课题任务合同书。课题任务合同书也应包括课题承担单位与参与单位签订的课题任务和经费分配协议。

第四章实施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加强项目(课题)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水专项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包括:年度执行情况报告、现场检查、实施效果监测、评估等形式。按照项目(课题)任务合同书,牵头组织单位组织总体专家组、主题专家组、省级协调领导小组等对(项目)课题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并督促项目(课题)配套经费等相关配套条件的落实。

第二十三条项目(课题)年度执行情况报告。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按要求编制项目(课题)年度执行情况报告,省级协调领导小组、示范项目(课题)所在地方政府编制项目(课题)配套保障条件的落实和执行情况报告。牵头组织单位组织主题专家组、总体专家组形成水专项主题和专项年度执行情况报告,报水专项领导小组审定。

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及时报送项目(课题)研究进展和重大研究成果,总体专家组、主题专家组应及时凝练专项和各主题的重大成果并报送水专项办。

第二十四条项目(课题)现场检查。水专项办组织对项目(课题)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对部分重点项目(课题)或者上一年度执行情况较差的项目(课题)进行重点检查。根据现场检查的情况,水专项办形成项目(课题)现场检查报告,经牵头组织单位审核后,报水专项领导小组。

第二十五条项目(课题)实施效果监测。水专项办委托专业监测机构对示范区水质、示范工程和依托工程污染物削减等情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作为项目(课题)中期评估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六条建立水专项评估机制。水专项办组织力量或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水专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实施周期在三年以上的项目(课题)应进行中期检查或评估。根据检查或评估结果,由水专项办或第三方评估机构形成评估报告,经牵头组织单位审核后,报水专项领导小组。

第二十七条建立健全示范工程监理制度。水专项办会同省级协调领导小组委托专业监理机构对水专项项目(课题)示范工程进行全程监理。根据监理意见,水专项办提出相关建议,经牵头组织单位审核后,报水专项领导小组。

第二十八条组织水专项阶段总结。水专项每个5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组织进行阶段总结。水专项办组织总体专家组和主题专家组编制水专项阶段总结报告,经牵头组织单位审核后,报水专项领导小组批准。

第二十九条加强水专项的验收工作。水专项验收分为课题验收、项目验收、主题验收和专项验收四个层次。

在牵头组织单位领导下,水专项办组织或委托省级协调领导小组和项目承担单位组织课题验收,组织对项目和主题验收,验收结果报水专项领导小组。水专项领导小组根据水专项主题、项目(课题)验收情况提出专项验收申请,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负责组织验收。

第三十条重点流域项目(课题)实行矩阵式管理。重点流域跨省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流域层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协调事宜,各有关省级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项目(课题)执行的协调,并落实相关配套保障条件;重点流域技术组负责本流域所有项目(课题)的技术协调,各主题专家组负责本主题下项目(课题)的技术协调。

水专项办组织重点流域技术组对重点流域项目(课题)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验收,组织总体专家组和重点流域技术组编制重点流域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和阶段总结报告,提出流域内项目(课题)调整的建议,经牵头组织单位审核后,报水专项领导小组审定和批准。

第三十一条项目(课题)调整或撤销。水专项项目(课题)一经批准并与相关责任方签订任务合同书后,必须严格按照任务合同书的要求执行,原则上不作调整或撤销。对出现下列情况,确需调整或撤销的,应执行相关的调整或撤销程序。

(一)根据检查或评估结果,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未严格履行任务合同书的要求,项目(课题)执行存在重大问题时,由水专项总体专家组和主题专家组向水专项办提出项目(课题)调整或撤销的建议,并视情况全部或部分追回下拨经费,经牵头组织单位审核并提出书面意见,由水专项领导小组审批,报三部门备案。

(二)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需要调整或撤销的项目(课题),由水专项总体专家组、主题专家组或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向水专项办提出调整或撤销建议,并详细说明调整或撤销的理由,经牵头组织单位审核并提出书面意见,由水专项领导小组审批,报三部门备案。

(三)对于保密项目(课题),调整或撤销按照保密要求进行。

第五章资金管理

第三十二条水专项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以及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投入。中央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水专项实施过程中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以及企业竞争前的共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等,地方财政投入和企业等资金投入主要用于技术的工程示范、产业化及相关研究。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应统筹安排、使用和管理。

第三十三条牵头组织单位根据财政部核定的分阶段概算和年度预算控制数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组织编制年度预算建议,水专项领导小组审核后,报财政部,抄送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

第三十四条财政部正式批复牵头组织单位水专项年度预算,由牵头组织单位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向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拨付经费。

第三十五条统筹使用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级协调领导小组、示范项目(课题)所在地方政府应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来源于中央和地方财政的专项经费,严格执行国家预算管理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其他来源资金,按照“谁出资、谁监管”的原则和相应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重大专项资金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三十六条水专项办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课题)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专门的财务检查。水专项财务检查和评估的结果,将作为调整项目(课题)预算安排、按进度核拨经费的依据。

第三十七条水专项的资金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审计规定进行专项审计,保障经费使用的规范、有效。

第三十八条水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六章人才、知识产权和资产管理

第三十九条水专项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与水专项科技攻关,鼓励中青年科技骨干承担水专项项目(课题),凝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开发人才队伍。

第四十条水专项有关组织实施管理机构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严格执行科技部《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水专项课题形成的知识产权,其归属、使用和管理按照《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水专项项目(课题)实施形成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专利、软件、数据库等,均应标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助”字样及项目(课题)编号,不做标注的成果,评估或验收时不予认可。

第四十二条项目(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属国有资产,由项目(课题)承担单位负责管理和使用。项目(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及无形资产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用水专项经费购置或试制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保密、档案及其他

第四十四条水专项组织实施过程中实行保密制度。水专项保密管理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的保密规定》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档案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五条水专项建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将水专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档、文字资料、声像资料、照片、图表、数据信息等档案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水专项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另行制定。

第四十六条水专项建立规范、健全的科学数据和成果的共享机制。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按照水专项办有关科学数据共享和信息管理的规定,按时上报项目(课题)有关科研数据和成果。水专项办建立项目(课题)数据和成果库,实现信息公开、资源共享。

第四十七条水专项办负责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并与重大专项信息管理平台相衔接。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水专项实施方案(公开版)、实施计划、项目(课题)立项、经费预算、监测评估、验收和成果等信息。相关单位或个人涉及水专项的重要信息,需要报水专项办批准。

第四十八条结合水专项目标的实现,水专项办制订系统的引进消化吸收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案和措施。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开展有关重大国际合作活动,由水专项办批准,水专项牵头组织单位核准。

第四十九条水专项实行科研人员信用管理制度,对参与和执行水专项的相关人员在立项、检查、评估和验收中的相关信用状况进行客观记录和评价,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水专项管理与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五十条水专项牵头组织单位对在水专项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或单位给予表彰。

第五十一条对于在申请、评议、评审、评估、检查、执行和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弄虚作假、行为,以及违规操作或因主观原因未能完成合同任务并造成重大损失者,水专项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情节较轻的公开通报直接责任者,终止相关项目(课题),清理账目与资产;情节较重的在一定时期内取消直接责任者承担水专项任务的资格;构成违法违纪的,建议相关部门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