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十篇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十篇

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9:42

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13-0091-01

儿童合作能力发展趋势有从教育学角度尝试儿童合作能力培养和教育训练的。本文根据大量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文献以及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试图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寻找有效促进儿童合作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

一、儿童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

俞国良、辛自强等人将合作界定为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目标而进行协同,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和意向。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使个人利益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可见,共同目标和个体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是合作的两大基本构成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存在和发展。也就是说,某一积极行为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促进其他积极行为的发展。已有研究发现,个体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主要受观点采择、移情、自我控制和社会交往技能等影响。因此,儿童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儿童的共同目标认知,增强儿童的移情能力,提高儿童的冲突应对能力。

(一)培养儿童的共同目标认知

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合作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阿瑟等人的研究表明,共同目标认知是合作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强调个人利益的目标下,儿童意识到个人利益的获得必须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才能实现,进而倾向于彼此竞争;而当面对共同目标时,儿童认识到合作才是最佳选择,进而倾向于彼此合作。还有一些研究者指出,对合作伙伴的需要的认知有助于儿童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从而表现出适合他人需要的合作行为。

(二)增强儿童的移情能力

移情是指观察者让自己站在行为者的立场,并分享行为者的情绪反应。霍夫曼研究证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有密切关系,通过移情训练,可以增加主体的亲社会行为。有学者认为,移情能促进和保持儿童积极的社会定向反应,能在亲社会行为形成过程中起到认知提示作用。张其龙(1990)自编了6个单元24个活动的移情训练课程,对幼儿园中班10名儿童进行了为期8周的移情训练。与对照组相比,接受训练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援助、安慰等,攻击明显减少。这说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会因个体移情能力的提高而增加。

(三)提高儿童的冲突应对能力

学前儿童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教师可以引导儿童掌握一些合作的方法、策略和技能。比如,怎样向别人提出合作意向;如果出现分歧和争议,怎样处理。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游戏、戏剧表演等方式,将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冲突事件编成情境故事或戏剧,引导儿童进行讨论,从中了解正确的冲突解决方法。

二、儿童合作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良好环境创设

瑞德(2005)认为儿童看护机构的设计元素对儿童行为会有重要影响。天花板的高度或墙体颜色的不同变化与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水平有关。因此,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和设计者应该重视创设能激发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二)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最初由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在心理治疗中应用广泛。斯托布(1971)曾用游戏扮演的方法对儿童进行训练,发现这种活动对发展儿童的道德行为有良好效果。默里(1977)、埃尔德(1982)、陈红(1990)、李福芹(1994)等人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经过角色扮演训练,儿童的助人行为、分享行为和合作行为有所增加。有些研究还发现了角色扮演训练的长期效应。

通常角色扮演活动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调动积极性,挑选扮演者,布置场景,培训观察者,扮演,讨论和评价,再扮演,再讨论和再评价,概括。角色扮演能让儿童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增强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提高观点采择能力和移情能力。长期的角色扮演经验还可以改变个体的心理结构,促成个体的人格变化。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可以人为设置困难或障碍,引导儿童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

(三)移情训练

移情训练是增强儿童移情能力的有效方法。让儿童学会观察、体验、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继而产生共鸣,这可以促进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共享和合作行为。

移情训练分为两个步骤:第一,表情识别,旨在提高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让儿童根据不同的表情脸谱进行情绪识别,有助于儿童对他人情绪的知觉和理解;第二,情感交换。通过讲故事或者模拟情境扮演的方式,为儿童提供移情线索,可以帮助儿童分享故事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体验。

费舍贝赤等人设计了一套移情训练程序,让儿童参加一系列活动,引导儿童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情感,并想象自己在相似情景下会有何感受。训练组一周训练3次,每次大约15分钟,共进行10周。教师和儿童的同伴在训练开始、训练中间和训练结束时评估儿童的亲社会水平。结果表明,参加移情训练的儿童确实增加了亲社会反应。

(四)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根据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

(五)强化成功体验

教师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儿童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合作行为。在儿童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和引导,适当强化儿童的合作行为。这种强化不仅表现为对儿童合作结果的肯定,如“你们搭的房子真漂亮”,而且表现为对儿童合作过程的表扬,如“你们两个人在一起做得真不错”。

幼儿园是儿童的重要社交场所。教师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合作交往环境,利用角色扮演游戏、移情训练、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强化成功体验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合作行为,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儿童在实践中逐渐学会合作,喜欢合作,进而提高社会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庞维国,程学超.9~16岁儿童的合作倾向与合作意图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31.

[2]俞国良.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67.

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福利院;家庭寄养;寄养家庭

XiningCityChildren'swelfareinstitutionDiscussiononthefamilyfostercareproject

QiUYun

politicsandLawinstitute,YulinUniversity,Yulin,Shaanxi719000

【abstract】in2003,accordingtotheministryofCivilaffairsmadethesocializationofsocialwelfarerequirements,theorphanageacrossthecountryhavelaunchedafosterfamily,butdifferentplacesaccordingtotheiractualsituationandhavedifferentcharacteristics,thepaperonchildreninXiningcityinQinghaiprovinceafocusonwelfare,fostercarefromthehospitalearlybecause,fostercaremodel,thefamilyoftherecruitment,selectionandthepurposeoffostercare,andotheraspectsofaninvestigation,andintroducedaprofessionalsocialworkeraftertheintroductionoffosterthedevelopment,notingthatsomeoftheseissuesandinadequateandproposedsolutionsanddevelopmentdirection.

【Keywords】orphanage,Familyfostercare,Fosterfamilies,child

家庭寄养是一种由集体供养转变为家庭供养的方式,它是一种尊重孩子、以人为本、注重从孩子需求出发的一项工作。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项目在其建院之日起就产生了,到目前为止该院的家庭寄养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其最大的特点是将社工引入了家庭寄养项目,同时社工的理念在寄养项目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得孩子的身心养育、康复跟进以及情绪疏导等方面的问题有了很大改善。但家庭家养项目中寄养家庭招募方式单一,家庭数量有限、质量不高以及家长培训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本文以下就这些问题展开说明。

一、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工作的开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初期的家庭寄养工作

1998年,西宁市民政局与香港基督教励行会合办兴建了青海省第一所儿童福利院--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在此之前,由于经费和人员缺乏的问题,孩子们和老人同住在社会福利院。当时地方狭窄、条件简陋,无法给孩子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养育场所和养育条件,同时,对于照顾一些有特别需要的孩子(如唇腭裂、脑瘫),由于当时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而且在早期干预以及后期康复工作上,也没有专业人员可以提供跟进和训练,对孩子的养育和发展极其不利,急需发展一种新的照顾模式来进行弥补和改善。面对这样的情况,院领导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案,尝试发动员工和自己的亲戚寻找愿意照顾唇腭裂孩子的人员,但由于这样的孩子喂养困难,照顾也比较复杂,没有人愿意帮忙照顾。因此当时李院长就发动自己家一个有过几个孩子养育经验的亲戚将这个孩子带回家帮忙照顾,而实践证明了这种新方式的优越性,被带回家照顾的孩子受到了精心的照顾,各方面情况均在一个月后就有了明显好转,这种模式的益处也就由此而显现了出来。

(二)初期家庭寄养项目中寄养家庭的招募

招募寄养家庭所需要的既是愿意接受孤残儿童的家庭,同时更重要的是愿意而又有能力寄养孤残儿童的家庭。一般来说,在国内招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招募、媒体的招募或亲戚朋友、组织机构等的招募。而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的招募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靠目前寄养家庭的介绍和宣传以及本院职工的介绍和宣传,而在媒体方面,尽管有很多新闻媒体报道儿童福利院的情况,但是对于寄养方面服务的报道却是很少的。在政府方面,据西宁市儿童福利院李院长介绍,政府在这方面并没有给与支持。而在国内,如北京和上海,由于政府的出面使得家庭寄养在群众中有了它的威信,政府相当于给家庭寄养做了一个"担保人",给寄养家庭吃了一颗"定心丸",所以在北京上海等很多地方,他们的寄养家庭的资源是很多的,而且质量和数量也有绝对的优势。

(三)家庭寄养工作开展初期存在的问题

1.认识方面的不足

福利院的第一例寄养在以上我们介绍的情况下展开了,但当时对家庭寄养的认识还仅仅是停留在帮助院方对孩子进行养育,没有从孩子身心的发展需要去考虑,并且在这其中还存在一些弊端,如寄养家庭的选择面狭窄,知道及愿意从事家庭寄养的家庭少;对于寄养家庭的审核还没有形成一个严格的体系和标准;没有考虑到寄养家庭在康复、护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需要;缺乏专业的寄养方面的人员去跟进孩子的情况;没有专业人员处理孩子寄养前的情绪;没有专业人员对孩子的康复进行跟进和指导。

2.招募寄养家庭方面的不足

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的资源是很缺乏的,现在院内有47个在外寄养的儿童,而寄养家庭只有36个,所以也常常出现一个家庭里面要寄养几个孩子的情况,或者孩子找不到合适的家庭的情况。同时在这其中,寄养家长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数据显示寄养家庭中的父母亲大都是初、高中学历),使得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在招募寄养家庭方面,家庭招募方式的单一,寄养项目的推广力度不够,以及家庭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二、专业人员引进后家庭寄养项目的发展

随着儿童福利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和成熟,家庭寄养工作也日趋完善。2003年民政部在北京召开会议,了《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在2004年1月1日开始实行),明确阐述了家庭寄养工作的目标、管理、服务、标准及责任。同时也鼓励各地的福利院积极开展家庭寄养项目。在此指导思想下,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寄养项目全面启动,并在同年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寄养部,由一名护士担任全职的寄养部主管,随后,福利院参照广西南宁的一些做法,在寄养家庭的申请、审核以及培训方面都有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到目前为止,寄养部有3个工作人员负责此方面工作,除寄养部主管以外,其他的人员都是学习过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由于社工加入了寄养工作,他们也将社工的专业理念和技巧带到了寄养工作,促进了家庭寄养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日常探访

除固定的每月家庭探访外,社工还经常运用电话进行不定期的调查和访谈,以便随时掌握寄养儿童的发展情况和需要以及寄养家庭在日常护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在儿童方面,社工主要运用个案工作的一些技巧给孩子进行个案辅导。在家长方面,社工会给家长一些心灵上的支持,以及给家长培训一些养育方面的知识。这样,既提高了寄养儿童的生活质量,又保障了寄养家长对寄养工作的信心。

(二)康复和护理指导

由于寄养家长没有专业的康复知识和技巧,所以为让孩子享受到更多的康复、护理福利,为使家长掌握更多更好的康复护理技巧,家庭寄养在2007年开展了转介系统,转介专业的康复师,由她们对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护理跟进,对家长进行康复手法指导。同时社工跟进康复过程中孩子的一些情绪问题、协调康复师、寄养家长、寄养儿童之间的关系,协调转介系统所需的各种资源,并且社工会组织康复师、寄养家长定期开展分享会,让转介系统更好的运作。

(三)儿童发展指导

由于社工与福利院其他部门的人员所持的理念和所学的专业知识的不同,他们用不同的视角和手法去开展自己的工作,他们是替孩子传递自己意愿的桥梁,因此社工部加强了对寄养儿童发展需要的关注,跟进寄养儿童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上学学习等情况,还增强了定期进行的学校探访和个别辅导情况,帮助寄养家长更加理性、科学地教育和照顾寄养儿童,提高寄养儿童生活质量。在孩子进入寄养家庭之时,社工结合各专业建议为孩子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渐进地康复训练、职前训练让孩子以及大家所作每一步努力都朝向同一个目标。

(四)寄养家长培训

为了提高寄养家长在康复护理、认识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福利院定期由寄养部、社工部给寄养家庭相关知识的培训,这些培训有关于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家庭意外的应对、家庭寄养管理法规、儿童情感养育方法等内容,去年累计280人次参加(此数据为福利院寄养工作人员提供)。

(五)寄养家长情绪疏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对孩子很重要,所以寄养家长的教育对孩子很重要。家庭探访时寄养工作人员不仅仅只是看看孩子的情况,他们还要留意家长的情绪,并进行安抚、疏导,组织系列小组活动坚定寄养家长的寄养决心。

(六)活动统筹

为使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寄养社工运用自己的专业小组工作的知识,定期地、有针对性地给寄养家庭的孩子以及家长组织活动,以促进寄养团队团结发展,同时每个寄养家庭在周末也不乏会进行一些家庭活动。在去年,寄养社工就组织了以"亲子游戏组"为主题的活动,目的是使家庭亲子关系得到增强,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增强自身的各项功能。活动设计方面,他们依据每个家庭、每个孩子自己的特性,照顾到了孩子们的特殊情况。

三、目前寄养项目面临的困难

(一)寄养点分散,家访效率低

由于寄养家庭寄养点过于分散,并且距离儿童福利院较远,使得工作员在家访路途上要耗费很多时间,这样也就降低了家访效率。同时由于寄养儿童到儿童福利院体检、接受免疫等,因距离远为寄养父母带来较大困难,如寄养点集中就可以协调社区资源为寄养儿童提供医疗服务,或者福利院定期进入寄养点为寄养儿童提供服务。

(二)缺乏成熟、优秀的寄养家庭

虽然随着收养的加快,儿童福利院内轻残、正常的儿童越来越少,但也不乏一些正常大龄的儿童中途进入福利院。这些孩子在进入福利院之前有过家庭生活的经历,因此为这些孩子寻找一个合适的寄养家庭,对孩子今后良好的身心发展很有必要。这些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环境,但素质高、学历高、家庭条件优秀的申请人极其缺乏,因为这些人群大多都有良好的工作,但这又不符合申请人无工作这一条件。

(三)因收养造成的儿童与寄养家庭的分离情绪问题

因涉外收养速度加快,寄养儿童在收养前回院与寄养家庭情绪分离频率也加快,但寄养儿童回院无适合的安置地。寄养儿童回院后往往被安置在班组接受集体供养,这种供养方式的突然改变让孩子很难适应,对孩子的情绪分离也带来影响,并且照料者频繁的更换让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

(四)寄养家庭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养育的局限性

由于福利院内正常/轻度残疾的儿童被较快收养,寄养工作的重心,逐步转移到院内患有中/重度残疾的儿童,这些孩子在行动上有很大的限制,但现在很多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高楼里,这对孩子进出很不方便,并且局限的空间对孩子的康复训练也会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西宁郊区的环境和医疗条件有限,福利院儿童暂不能进入其中寄养。

(五)寄养家庭的选择范围小

随着残疾寄养儿童年龄的增加,寄养儿童在护理、康复、教育上都存在很大困难,因此为大龄残疾儿童寻找寄养家庭也困难重重,这要求申请人要有良好的身体状况,但较年轻者一般都会选择工作,很少有人闲置在家。

(六)寄养家庭孩子康复所需物品缺乏

寄养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身心发育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为了让寄养儿童在精细的照料下,尽快跟上正常的发展,需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专业康复器材或特制物品。但由于福利院物质、资金有限,随着寄养儿童数量的增加,这些物品无法满足寄养儿童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发展。

四、家庭寄养项目未来发展的建议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福利院寄养项目开展初期的一些不足和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总结经验和不足,现对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项目的开展提出以下的建议:

(一)要加强家庭寄养项目的推广。寄养家庭的寻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工作人员进入社区进行社区推广和宣传,在社区推广方面,寄养工作人员可以与西宁市各大社区的负责人联系,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充分利用社区工作员的作用带动居民的积极参与,同时寄养工作的进步要体现在寄养家庭的质量上面,所以在推广社区的选择上面极其重要,最好是选择居民文化素质都较高的社区,如教师家属区等。除此而外,还要运用多元化的推广模式,如:从身边的义工资源入手,合理发挥媒体的作用,大力倡导政府给予帮助,为我们寻找更多有爱心、有耐心的寄养家庭,甚至发展为一个基地,为不同程度的孤残儿童提供不同的寄养服务。

(二)拓宽寄养家长的培训含盖面。在寄养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培训"是不断提升寄养团队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坚持原有护理、养育方面培训的同时,今后要拓宽培训的方向,增加教育、康复、心里辅导、法律等方面的培训,让寄养家长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去照料孩子。与此同时,发掘

每个家长的特长给予针对性的培训,发展每个家庭固定的照料自己擅长照料类型的孩子,创建西宁特有的照料"模式"。

(三)寄养工作人员分区域管理。由于寄养点的分散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探访,所以可以改现在的"分孩子探访"的模式为"分区域"探访,每个工作人员负责一个片区的探访,这样就可以节省探访的时间和效率。同时,协调更多资源为寄养家庭服务。寄养工作需要社会的认同、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社区的帮助。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发挥社工的优势,协调更多的资源为寄养工作、寄养家庭、寄养儿童谋求更多的福利。

(四)帮助寄养儿童学会独立。随着收养速度加快,越来越多大龄重残儿童将会留在院中,因此当这部分孩子进入寄养家庭之后,要加强对这些孩子以及寄养家长的技能训练,强调寄养家长对孩子的技能培训,让孩子们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如:做饭、洗衣、整理房间、照顾他人等。

参考文献

[1]朱孔芳.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Z].2003.民政部官方网站http://

[3]吴鲁平,韩小雷.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

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社会工作;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6.009

长久以来,我国主要是以国家拨款,福利院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照顾的方式来承担抚育孤残儿童的责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寄养模式正在悄然兴起。

一、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

院舍集中养育模式在我国大致经历了探索时期、初步改革时期以及深化改革时期[1]三个阶段。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模式通过自身不断地改进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孤残儿童的生活与教育。但社会在变迁,院舍集中养育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一方面,因为院舍集中养育无法使孩子通过与固定照看者的紧密互动得到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所以,不利于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院舍集中养育使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家庭寄养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家庭寄养模式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广东省于2001年出台《广东省福利院家庭寄养暂行规定》,并下达给各市、县、区的民政局,要求各地方遵照执行。按照这一民政厅文件的精神,广东省中山市于2003年出台了《中山市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7年下发《关于寄养儿童入幼入学的通知》,保障了寄养儿童入幼、入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后,中山市又在2008年出台《中山市家庭寄(助)养活动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了家庭寄养工作。

目前,该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在院人数为358人,寄养在家庭中的则有124名。市儿童福利院每月按照寄养儿童的残疾程度向这些寄养家庭发放1000~1300元/人的寄养补贴费用,其中包括被寄养儿童的伙食费,患一般疾病的诊治费,寄养家庭抚育儿童劳务费。另外,被寄养儿童在寄养期间,患重大疾病的治疗费、入托或入学的费用,由市儿童福利院负担。市儿童福利院还设立了专门的评估小组,每个月上门对寄养家庭进行家访评估,一旦发现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随时提出终止寄养。就此,笔者对中山市23户寄养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23户寄养家庭中,三口之家有4户,占总数的17.39%,四口之家有14户,占总数60.87%,另有5户人口均为5人及以上,占总数的21.74%。大部分家庭寄养儿童的父亲是司机,靠载客赚钱,他们的工资收入则是构成家庭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部分。寄养儿童的母亲则大多数是家庭主妇,空闲时间比较多,平时在家照看孩子。调查显示,73.91%的寄养家庭表示,妻子是寄养儿童的主要照顾者;其他的寄养家庭则是夫妻两人共同照顾。

家庭寄养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孤残儿童寻找替代性亲子关系,帮助其实现正常的依恋关系,顺利实现社会化进程,从而能够使孤残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2]。这种养育模式的积极意义在于,能够从维护儿童权益出发,以优势视角看待孤残儿童,使其和正常儿童一样生活,享受家庭的温暖,符合其成长的规律。中山市的实践证明,家庭寄养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第一,家庭寄养模式对孤残儿童成长的促进作用。首先,孤残儿童在寄养家庭中得到了个别化的照顾以及父母的疼爱,其个人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个体发展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注;其次,在正常家庭环境中成长有利于孤残儿童建立依恋关系,从而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以及社会化过程的顺利实现;再次,家庭环境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隔离的,孤残儿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进而了解到真实的社会角色和人们相互之间的互动方式,有利于其参与正常的社会交往,加强其语言、情感、认知和思维等的发展;最后,轻度残疾的儿童在家庭中还可以参与适当的家务劳动,有助于其身体的康复以及自理能力的发展。

第二,家庭寄养模式对儿童福利机构的减压效果。传统的院舍集中养育模式使得国家财政负担加重,压力过大,而家庭寄养模式正是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一方面,家庭寄养不仅使得孤残儿童得到了较好的照顾和发展,而且还使得政府和儿童福利机构节约了基本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大大减轻了因社会弃婴不断增多而导致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将一部分儿童放到家庭中进行养育,能够将一定的国家财政投入更好地用于照顾院内儿童,有利于提升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与管理水平。

第三,家庭寄养模式能对寄养家庭带来快乐之效。寄养儿童来到家庭给寄养家庭带来的最大效果是能够给家庭成员带来欢乐。对于空巢家庭来说,寄养父母的子女均已长大不在自己的身边,而自己的身体状况又比较好且没有工作,养育寄养儿童可以填补自己的空闲时间,填补自己精神的空白处;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寄养儿童可以与自己的子女为伴,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此外,家庭寄养模式充分利用了寄养家庭富余的劳动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寄养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使得无事在家的妇女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感觉到生活更富有意义。

二、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之难题

尽管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模式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社会问题,适应了社会发展,但是,这种模式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难题。

以广东省的中山市为例,笔者对中山市胡镇的23个家庭进行了深度访谈。从访谈中得出,大部分家庭寄养两个儿童,另有五个家庭是寄养1个儿童,一个寄养家庭是寄养3个儿童以及一个寄养家庭寄养了4个儿童,总共有44个寄养儿童。这些儿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残疾,并且大部分都为先天愚型或者脑瘫儿。在这些儿童中存在智力残疾的有28个,占到深度访谈家庭寄养儿童总数的63.64%;在被访谈家庭中,寄养儿童除了存在智力残疾以外,还存在着先天性心脏病、肢体、言语、癫痫以及其他一些障碍。存在言语残疾的儿童最多,在44个寄养儿童中占到了40个,这些是完全不会说话的;其他的几个也只能进行少量言语交流,甚至只会打招呼和叫人。通过走访寄养家庭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寄养儿童同时存在着多种残疾,主要是由于脑瘫造成的,这也给整个寄养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寄养儿童完全不能自理的寄养家庭为17个,占到了被访谈寄养家庭的73.91%。一个家庭中有寄养儿童能部分自理(主要表现为能吃饭、穿衣)也有寄养儿童完全不能自理的为4个家庭。仅有2个家庭的寄养儿童生活能够基本自理,占到了23户被访谈寄养家庭的8.70%。

由此可知,寄养儿童因为大部分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身体和智力方面的残疾,这使寄养家庭将要面对多种困难。

一是寄养儿童生病难于医治。儿童抵抗疾病的能力比较低,更不用说残疾儿童了。虽然孩子生病可以送到福利院医疗室,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家长们回福利院非常麻烦,因此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在镇上的医院进行医治,除非病情比较严重。还有家长表示,孩子们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也不会表达,可能会导致他们不能及时地发现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案例1:在一次入户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正逢梁大叔家的寄养儿童心儿(化名)发高烧。笔者来到他家时,梁大叔正准备冒大雨将心儿送到镇上的医院进行诊治。过了几天,心儿还不见好转,梁大叔就把他送到福利院的医疗室进行诊治。这里的工作人员对心儿的情况比较了解,他们告诉梁大叔,心儿的心脏也有点问题,可能不会那么快好转,让梁大叔再换一个寄养儿童。

二是残疾儿童生活难于照顾。寄养儿童由于生理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寄养家长在照顾其吃饭、洗澡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会比较辛苦。

案例2:X阿姨收养了两个孤残儿童,她说这两个小孩都不会吃饭,用汤匙喂他们也不吃,全都吐出来了。所以只能煲粥煲到很熟的程度,然后装在奶瓶里,剪大奶瓶嘴让他们自己吸食。

三是寄养儿童难于入园接受教育。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大小便都要人照顾,一般的幼儿园都不会接收寄养儿童入园接受学校教育,大多数家长都表示这是一个他们眼前最大的困难,即孩子到了适当年龄却不能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案例3:东东的家长找了好几家幼儿园,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幼儿园都表示没有能力接收。还有家长提到,有的幼儿园园长表示愿意接收照顾寄养儿童,但是其他孩子的家长却不太乐意,担心寄养儿童大小便不能自理会破坏环境。

四是寄养儿童的行为问题

第一,学习有障碍。寄养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往往是无心学习,不喜欢做作业。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寄养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案例4:小石和小飞的寄养父母正是因为这个问题而考虑是否收养他们。小石现在在读小学二年级,不会汉语拼音,基本的加减法也不会,比如1+1,2+3等都要靠数筷子来得出结果,而且2+3数出来了,3+2又得重新数。平时上课完全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就坐在座位上发呆或者自己玩。老师们也想过各种办法想帮他把成绩提上去,但是都不见效,班主任反映是因为他的基础太差了,小学一年级的内容都没有学会。

第二,有不良行为。有些寄养儿童会在寄养家庭中偷取他人钱物用来买玩具等,或者未经允许就随便翻动寄养家长亲生子女的衣柜,挑出衣服穿在自己身上。

案例5:小石来到现在寄养家庭3个月左右,之前在另外一个家庭寄养了四年左右。他是一个特别机灵的孩子,但是特别调皮,在班上把所有同学书包里的东西都偷遍了,以至于有家长找老师投诉。在家里也会偷爸爸妈妈以及亲戚的钱拿去买玩具。而且,他还会干一些很危险的事情,比如和同学打架,拉马路上行进中的摩托车。

第三,有情绪障碍。部分寄养儿童会经常性地闹情绪,只要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就会不高兴。

案例6:小宝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平时会主动帮助做家务,比如做饭、拖地等,她与爸爸妈妈的关系也很好,平时会一起散步、聊天。但是,一遇到学习问题她就会容易发脾气,特别是当她认为自己做得很好但是妈妈告诉她做错了的时候,她就会发很大的脾气,说出很多伤害妈妈的话。寄养妈妈表示,小宝发脾气的时候完全像变了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她都不敢相信是出自一个小孩的口中,而且小宝特别敏感,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无意间惹怒小宝了。

三、家庭寄养模式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为了缓解寄养家庭所面临的困难,广东省中山市儿童福利院从2011年底起与中山市一家社会工作机构签订《中山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协议书》,向该机构购买家庭寄养社会工作服务。

(一)寄养家长培训服务

通过问卷调查可发现,寄养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亲子互动的相关知识极度缺乏。此外,即使寄养家长们有着养育孩子的经验,但是可能他们并没有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而且寄养儿童大多为各类残疾儿童,照顾这样的儿童是他们所没有过的经历。针对这种情况,社工可对寄养家长开展一系列培训服务。具体来讲,培训服务可从法律规范的了解,寄养家长的角色与职责,残疾儿童的照顾与康复,亲子沟通技巧以及寄养家长支持服务等方面来开展工作。

1.法律规范的了解。这部分培训主要是向寄养家长讲解家庭寄养管理条例,家庭寄养工作制度,寄养费用实施细则以及家庭寄养协议书的法律效力等相关法律规范,使得寄养家长对相关规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规范家庭寄养工作。

2.寄养家长的角色与职责。在家庭寄养工作中,寄养家长的角色包括照顾者、安抚者、教育者等一般性角色和资料提供者、协同治疗者、经验教育及提供者等特殊性角色。对寄养家长进行这方面的培训,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是对寄养儿童提供良好照顾的前提。

3.残疾儿童的照顾与康复。不同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性格特质和心理特点,因此,作为家长除了要了解他们的生理状况,还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从而更好地和孩子沟通。这一培训主要是让家长们认识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一般心理特点以及寄养儿童特有的心理特质,了解残疾儿童的需要,掌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残疾儿童进行照顾,并且使得他们注重残疾儿童的康复,熟知一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方法和技巧。

4.亲子沟通技巧。每个人都有一个原生家庭和再生家庭,很多家庭出现的家庭暴力和冷暴力,或者语言的冲突、夫妻关系的不和等都与他们本身的家庭成长有关。作为家长,在领养一个孩子之前,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家庭结构、家庭互动以及家庭对自身个性的影响。因此亲子沟通技巧的培训首先是让寄养家长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这样才能更好地协助寄养家长帮助寄养儿童融入家庭。然后再对其讲解与寄养儿童进行亲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应对问题,孩子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叛逆、性格内向、沉默、多动症、行为障碍等等,针对这些情况,父母应该学习一些科学的应对方法;二是有效教育孩子,父母如何欣赏、鼓励和批评孩子都是学问,所以父母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是很有用的。

5.寄养家长支持服务。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孩子的不听话或者孩子没有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期望而产生压力或烦燥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对父母自身以及孩子的影响都会很大,只有处理好了这些情绪,才会使父母更有信心去教育孩子。寄养家长支持服务主要是向家长们讲解情绪管理aBC理论,提供情绪管理的小技巧,并让每个父母说出自己在照顾孩子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和情绪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建立寄养家庭支持网络。

(二)寄养儿童成长服务

寄养儿童成长服务主要包括安全培训、才艺学习、青春期教育、学习技巧培训和情绪控制培训等形式。

安全培训是让儿童观看视频,从而模仿他人的安全行为方式;才艺学习主要是开展手工作坊等活动,促进家长和孩子的亲密接触,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进一步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青春期教育主要是让孩子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特征,认识行为偏差及其矫正方法,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并学习如何保护自我;学习技巧培训是让孩子正确认识学习的作用以及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从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情绪控制培训则是加强孩子对情绪的认识和了解,辨清情绪和环境以及发生事件的关系,并学习控制情绪的方法。

(三)亲子互动活动

亲子互动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些亲子游戏和外出游玩活动来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活动中,选择一些有益于儿童成长的游戏,或者适当地开展外出游玩活动让儿童体验式学习,然后策划出具体的亲子活动,在适合儿童身心发育的活动场地开展活动,促进家长和儿童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良好互动关系,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四)危机介入与个案跟进

除了提供常规的促进发展的服务,社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预料不到的危机事件或者寄养家长应对不了寄养儿童出现的行为问题,这些都需要社工的及时介入与处理。

当危机事件发生的时候,社工要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及其性质。如果事情属于工作范围之内,社工要及时对问题作出界定,给予当事人鼓励和支持,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加以落实,最后还要进行评估与反思,以使对于这类问题能够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果事情属于政策范围之内,社工则要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从而推进政策的实施与发展。

事实证明,社会工作在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中的介入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家庭寄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得寄养工作能顺利实施,从而保障孤残儿童的权益,较好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先进.从机构照顾到家庭寄养看我国儿童福利服务政策的转变[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6-9.

[2]曾凡林,昝飞.家庭寄养和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J].心理科学,2001(5):18-20.

FosterCaremodeoforphansandtheDisabledChildren

QinQin

(Schoolofpoliticsandadministration,wUt,wuhan430063,Hubei,China)

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4

〔论文关键词〕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失调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爱尔丝(ayres)博士根据脑功能研究、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结果,首先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integrationtheory)。爱尔丝认为,感觉统合是人体将各部分器官输入的感觉信息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从神经发育模式上看,人的高层次的学习技术如认知、语言、注意、机能等有赖于对多种感觉输入的加工能力的发展。因此,感觉统合是每个儿童成长过程中必须有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无法发展。任何原因使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则整个身体不能协调有效地动作,导致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低下、交往沟通困难、情绪障碍等多方面问题。

爱尔丝以感觉统合理论为基础,开发了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的方法与器材,运用对儿童前庭、本体感和触觉有刺激功能的游戏运动,来训练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促进其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功能正常发挥,改善儿童的学习成绩、运动协调和语言方面的功能。同时,她还成功地设计了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并在美国成立专门机构开展此项研究,推广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此后,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先后在欧美、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与普及,有的将感觉统合训练列入幼儿园基础教学内容。另有研究者先后用这种方法治疗儿童学习困难、孤独症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一、我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及研究的现状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多动、注意力差、笨手笨脚、胆小害羞不自信、适应力差、写字笔画或部首颠倒、阅读困难、计算粗心、做事或做作业磨磨蹭蹭、孤僻、粘人、爱哭闹、偏食、挑食、怕人触摸、攻击性强等,都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有关报道也表明,在我国,尤其是大城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不断攀升。感觉统合训练作为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身体运动协调性、注意力、情绪稳定性以及学习困难等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1992年,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最早从台湾有关机构(奇德儿脑力开发教学联盟)引进,并成立了儿童感觉统合研究中心。研究者随后对北京城区学龄儿童和3~6岁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进行了广泛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城区正常学龄儿童感觉统合轻度和重度失调率分别为35.9%、10.3%;北京市城区3~6岁儿童感觉统合轻度和重度失调率分别为28.5%、8.9%。研究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收到较明显的效果。感觉统合训练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被介绍进入大陆,就受到研究者、学校或幼儿园以及广大家长的认可和欢迎。据报道,目前仅北京就有10余家机构从事感觉统合训练。国内其他一些大中城市,如上海、南京、天津、西安、郑州、杭州、广州、南昌等地也先后都成立了专业机构,由专业人员运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进行矫正,并对矫治效果进行评估研究。

大陆学者将台湾奇德儿脑力开发训练方案进行改良,从1994年开始,一些重要学术刊物陆续登载介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与研究方面的文章,对使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进行测试的结果进行研究并撰写报告。同时,也出现多篇关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及原因分析的文章,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问题。研究显示,感觉统合训练的显效率为86%至94.5%,能明显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显著改善率为62.34%~65.41%)、身体运动协调性(87.43%~96.25%)、注意力(82.37%~96.41%)、情绪稳定性(58.15%~94.50%)、学习成绩(62.24%~74.14%)。另有研究报告介绍,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大脑、心理、身体三个方面,不仅是生理上的功能训练,也是重要的心理训练,其改善率为87.2%~97.4%,显著改善率为59.1%~79.5%;对行为问题改善的显效率为71.4%~93.3%,显著改善率为42.8%~63.3%;对注意力、情绪稳定性、动作协调性和学习成绩的显著改善率依次为59.6%~72.7%、44.7%~81.8%、55.3%~82.1%和33.3%~42.6%。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感觉统合与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注意力、儿童问题行为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也有从幼儿体育运动的视角审视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

近两年来,我国对儿童感觉统合的训练与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改善和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研究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可导致儿童学业不良,产生行为偏离。有行为问题或学习困难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也较高。说明儿童的行为问题有的正是由于感觉统合失调所致,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有任何衔接不上,必然出现各种行为问题。有关行为问题的脑神经生理研究也表明,行为问题儿童有前庭功能协调障碍。感觉统合训练可改善儿童运动技能与运动企划,对其大动作、精细动作及双侧协调能力均有促进作用。因此,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学龄期儿童存在的各种行为问题非常有效。

学习成绩差的儿童中51.1%伴有轻度感觉统合失调,24.9%伴有重度失调。另有调查显示,学习成绩差的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率达41.7%。感觉统合训练可使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和注意力得到明显改善。感觉统合训练加强了儿童的前庭功能,使儿童的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得到良好发展,尤其是前庭刺激性的不断输入,打开了通往神经系统的部分通路,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育,改善了大脑感觉的组织协调和动作过程,使神经系统有目的地去运作。同时,感觉统合训练可使儿童本体感觉与掌管这些功能的神经进行多次统合协调,改善了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阅读困难和动作磨蹭等问题,大大减少了儿童学习上的阻碍,提高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进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在一般情况下,儿童出现学习困难,不是因为其智力水平不够,而是由于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指责,儿童从心理上感到害怕、紧张,时间长了这种情绪会抑制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厌恶的情绪。感觉统合训练不是直接通过重复文化知识的教学来改善儿童的学习行为,而是在玩耍、游戏的过程中,让儿童不知不觉接受有针对性的身体训练,从根本上解决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2.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效果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情绪和认知等方面障碍的综合症。目前对这一病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遗传因素、轻微脑功能受损伤、脑神经生理生化功能障碍以及不良的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所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具有注意障碍、行为冲动等问题,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学龄前儿童中发病率高达3%~5%,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儿童成年后的工作和学习,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些不幸。

美国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在其儿童感觉统合理论中,首先提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描述与adhd儿童有许多相似之处。爱尔丝博士等国外学者发现,学习困难和存在行为问题的儿童中通常伴有感觉统合失调,国内研究也发现儿童adhd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这不仅表明了adhd与感觉统合失调之间的关系密切,也为把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adhd儿童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许多研究者都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治疗儿童的adhd。结果显示,感觉统合训练可调节前庭大脑系统功能,改善adhd儿童由于感觉统合失调而造成的视觉、运动和空间感觉的异常;可提高儿童的视、听觉注意水平,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减少多动和冲动行为,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有研究者对比感觉统合训练前后儿童在注意力、认知水平、学习、多动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其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参加实验的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经过感觉统合治疗后,学习问题、冲动多动有显著改善,注意力测验的错误率明显下降,顺背和倒背三位数也有明显提高。这与已有的“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儿童的注意力、身体运动协调、情绪稳定及学习成绩改善有肯定的疗效”的结论是一致的。

3.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疗效的研究

儿童孤独症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和行为方式刻板怪异为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的感知、语言情感、社会交往、运动等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最为常见的儿童身心发育异常现象之一。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近年来发病率较高,预后极差。国内外对此病的患病率报道为0.02%~0.13%,按这个标准,我国目前约有60万孤独症儿童。由于此类儿童存在严重的社会人际交往障碍、语言障碍、智能障碍和特殊的刻板行为等问题,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学习过程中发生极大的困难和障碍,给家长带来很大心理压力和负担。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儿童孤独症开展了多种治疗研究,用药物治疗,收效甚微。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孤独症儿童在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等方面改善明显,具体表现为:注意力集中、目光对视好转、多动减少、情绪稳定、听指令、合作增加,发音较前清晰主动、语言增多。另有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后,孤独症儿童症状及行为明显改善率达50%。另外,感觉统合训练也能有效地改善孤独症儿童的体质。

二、我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1.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不论是在研究水平,还是在训练技术普及的程度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开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与研究虽说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几乎都是以城市儿童为对象,对农村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情况的调查、训练与研究还鲜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感觉统合训练与研究存在的一大缺失。

目前大城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很高,农村的情况也许亦然。在越来越强调注重青少年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政府有关部门要对此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在幼儿园和小学普及推广该项训练活动。要充分发挥高校及有关研究机构的作用,努力做好培养师资及开展相关基础研究的工作,为全面推广感觉统合训练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尽快解决我国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5

香港学前教育特色浅析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国学前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笔者有幸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首期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学前教育)香港培训班”,结合培训所见所闻、所学所思,现对香港学前教育的特色加以简略分析和概括。

一、考察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赴香港考察由香港教育学院幼儿教育学系负责接待,培训内容中涉及学前教育方面的讲座和报告有:幼儿教育课程简介、香港学前教育学券制的推行及影响、香港学前教育管理与发展、香港幼儿教育及师资培训发展、香港幼儿课程及价值取向、幼儿课程本位的儿童评估模式、戏剧教学法在幼儿园的应用等,内容涉及香港学前教育从课程及教学取向,到师资培训发展;从课程简介,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培训过程中,香港教育学院精心安排了五次参观活动,参观了学之园幼儿园暨双语幼儿园、东华三院洪王家琪幼儿园、香港教育学院汇丰幼儿发展中心、香港教育学院赛马会小学、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参观时间虽短,却使我们对幼儿园的课程、幼儿评价、教学环境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通过报告,讲座和参观,我们对香港学前教育有了全景式的、多维度的了解。

二、香港学前教育概况简述

香港的幼稚园全属私营机构,分非牟利幼稚园及私立独立幼稚园两类;由志愿团体或私人开办。香港作为世界金融和贸易中心,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多元文化产生了香港学前教育多样化格局,不同学校在特点以及上各不相同,呈现出不同的教育模式。香港幼稚园普遍采用中文母语作为教学语言,提供“两文三语”(“两文”指的是中文、英文,而“三语”则是普通话、粤语、英语)教学。香港学前机构所提供的教育,目的是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各项活动及生活体验,在体能、智能、语言、社群、情绪及美育等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

三、香港学前教育特色浅析

1.鲜明的办园理念和特色

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有先进的理念指导。在香港,幼稚园是私立的,园长们个性独特、思想鲜明,有着自己的一套办学理念,每一座幼稚园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参观的三所幼稚园各有特色,香港教育学院附属汇丰幼儿发展中心开展“问题—探索—经验”课程,东华三院进行“视觉艺术”特色教育活动、“学之园”实行中英文双语教育。不管具体特色如何,三所幼稚园都十分重视对幼儿的“全人教育”,处处体现出“以儿童为本、提倡儿童全人发展,促进儿童愉快而有效地学习”的教育理念。如学之园幼稚园的办园理念:“培育幼儿的全人发展,提供专业的教育团队,全面均衡的课程设计,以及富有启发性的教育环境,装备幼儿迎接二十一世纪”;东华三院洪王家琪幼稚园是一所非牟利幼稚园,这所幼稚园的愿景是“本校致力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为幼儿进行全人教育,使幼儿在语言、社群、情绪、体能及智能等各方面有均衡的发展”;香港教育学院附属汇丰幼儿发展中心的“以高质素的幼儿教育为己任,致力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及学习兴趣,建立幼儿终身学习的良好基础”等,无论如何表述,都体现出“全人发展”的理念。

2.独特的课程体系

香港以它独特的历史形成了中西融合的地方文化,既开放又保守。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孕育了香港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以“终身教育,全人发展”为核心,以“儿童为本位”,显现出独特的教育课程特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幼儿园高级督学对《学前教育课程指引》解读时,提到学前教育课程宗旨就是:“培育儿童在德、智、体、群、美的全面发展;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和培养正确学习态度,为未来学习打好基础。”香港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中规定:“学前教育课程要兼顾儿童体能、智能、语言、美育、情绪及群性的整体发展”。香港幼教课程整体的教育目标是: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课程体系具有六个范畴:体能与健康、艺术、个人与群体、科学与技术、早期数学、语文。同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愿景,即学会学习、持续终身、灵活教学、拓展课程。这些体现在幼稚园的课程中。如香港教育学院汇丰幼儿发展中心提出“问题—探索—经验”的课程模式,是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确立自己的学习问题,进行探索,建构与课题相关知识,在分享的过程中重整经验,巩固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及个人心理建构的价值,课程内容的编排主要受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所支配。还有汇丰幼儿发展中心的“比比和朋友”课程,这门课程是面对所有儿童的,是以培育儿童健康情绪和社交能力为宗旨,帮助孩子了解自己、与人建立关系和正面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香港幼稚园的课程重生命教育、重责任心教育、重礼貌教育、重规则教育、重公平教育、重两文三语教学、重中西文化渗透、重家长参与等,培养幼儿在德智美群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生活做好准备,为未来学习打好基础。

3.丰富互动的教育环境

我们参观的三所香港幼稚园,学之园幼稚园、东华三院洪王家琪幼稚园、香港教育学院汇丰幼儿发展中心,都非常重视环境对儿童的教育影响。

对空间的极致利用。参观的每一所幼稚园,空间都比较狭小,但空间利用却达到极致。幼稚园的环境布置、区角设计与活动主题紧紧相扣。供幼儿自主学习、探索操作的活动角,围绕各个季节、各个教育主题、各个主题活动、家园社区合作、幼儿作品展示等创设的各种丰富多彩的环境,提供的材料和每一个墙饰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和儿童需要的知识,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激发儿童学习、探索、尝试的欲望,令人耳目一新。

注重环境的互动和参与。在汇丰幼儿发展中心,从幼稚园的大门口一直到幼儿的活动室,从楼道的墙壁到楼内的任何一个角落,到处都贴着、挂着幼儿的作品和收集的资料。在室外还有陶艺、沙区、植物园、建构区等。在东华三院洪王家琪幼稚园随处可见孩子利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手工作品,在走廊的一角展出了孩子们参加全港第13生肖创意设计大赛的作品,以熊猫、狮子、鱼等为原型设计的第13生肖个个栩栩如生,立体感很强。这些作品反映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强的创造力。

处处渗透规范教育、公民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室、走廊随处可以看见各种配卡通图画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如楼道游戏区的游戏守则:爱护公物;守秩序、请排队;要分享玩具;玩完玩具要收拾好。在这里,环境已经成为教育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和资源,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虐童;原因;对策

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的频发,其残忍的手段不仅刺痛了家长的心,也让社会大众为之震愤。陕西西安孩子因没有做好操,老师用锯条将手割破;北京一幼儿园教师扎伤孩子的生殖器;浙江温岭一女教师双手提起幼儿的双耳只为留影纪念……此类事件还有很多。幼儿园本是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地方,是何原因让幼儿园成为了教师施虐的罪恶之地。

一、虐童的界定

各国对于虐童的界定大同小异,基本上把对儿童的虐待和忽视划分为以下几种[1]。

身体虐待: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例如瘀血、伤痕、烧烫伤、骨折等,受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明显不是由于意外造成的。

精神虐待:阻碍了儿童心理的正常健康发展,例如对儿童的批评、辱骂、讽刺、威胁等。

待:指任何人对儿童施加犯、性剥削、或调戏行为。

疏忽:指监护人因无知、无意或有意对儿童基本需求不加注意以致照顾不当,使儿童身心受到伤害或有可能受到伤害。

二、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的原因

(一)民办园的处境不利。幼儿园虐童事件多发生在规模较小的民办园当中。该类幼儿园除了接受教育部门的审批和缴纳管理费用之外,几乎得不到国家的教育资源。与公办园在师资和办学条件方面有很大差距。处于竞争劣势的民办园只能降低招聘幼儿园教师的准入门槛。此类幼儿园教师素质较差,文化水平低,一些教师甚至没有接触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长期以往,难免形成恶性循环,教师队伍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民办园管理机制存在弊端和缺陷。幼儿园对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认识不足,同时对于幼儿园中出现的虐童事件采取姑息和包庇的做法。以温岭虐童事件为例,此教师的虐童行为已有两年时间,监督体制的不完善,同事不监督,园所不检查,才导致这样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另外,对于教师的职前和入职后的培训工作不到位。这都为幼儿园虐童事件的频频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教育行政监管部门难辞其咎。教育监管部门除了对幼儿园的审批和收缴管理费用之外,对幼儿园的监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即使近年来虐童事件接连发生,也没有引起教育监管部门的警惕,更没有采取整改措施,解决的办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教育监督部门对幼儿园的成立审批标准过宽,对于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有的民办园甚至招聘一些初中毕业生。同时缺乏相应的业务培训制度,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失职、违法行为缺乏明确而具体的处罚制度。只有教育监管部门对幼儿园监管到位,才能减少和杜绝一些虐童事件的发生。

(三)幼儿教师待遇低、责任重,导致心理危机感。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度较低,同时工资待遇较低,尤其在一些民办幼儿园很少有晋升和参与培训的机会,同工不同酬等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3]幼儿园教师虽然同样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但是相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的地位却不太获得肯定。尤其在收费越来越高的民办园,家长的高成本投入自然期待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无形之中给幼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幼儿教师社会交往渠道单一,长期积压的不良情绪无法得到合理宣泄,矛头自然对准了无辜的孩子。

在民办园当中,教师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美国教育家Beeby说过“教育质量的高低是教师素质的反映,没有好的教师就不会有好的教育,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教育实施的成败以及国家的前途。”[4]因此,教师队伍的素质关系幼儿教育的质量,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对于幼儿园来说至关重要。

(四)相关法律的缺失。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5]但是,纵观发生的虐童事件,并未对虐待儿童罪加以明确解释和说明。正是由于虐待儿童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对施虐者的惩戒上出现了空白区,惩治的力度和方式不具有威慑性,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虐童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教育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教育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成立的审批标准;严格推行幼教资格证书制度,制定幼教准入标准,防止不符合标准的教师进入幼教师资队伍;建立和实行幼师业务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对幼师的综合考核制度;建立专门负责幼儿家长投诉的制度。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或协商机构,认真研究和管理幼儿教育。要设立幼儿教育专门管理机构,增派专职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管理网络。”[6]

(二)合理疏导幼儿教师心理。幼儿教师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这难免会打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倦怠心理和不良情绪,社会交往圈子小,情绪难以得到合理宣泄。幼儿园领导应切实实行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幼儿园领导应尽可能地提高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除此之外,关注幼儿教师的精神追求,尊重幼儿教师的人格,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幼儿园领导的人文关怀能够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师体验成就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对于出现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的教师应及时教育与疏导,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幼儿教师,应及时停止其保教工作,从根源上杜绝虐童事件的发生。

(三)健全相关法律与法规。加快学前教育立法的进程,明确对幼儿园及教师失职、违法具体处罚制度。有了法律的保障,学前事业的发展才会有相应保障,才能使保护儿童的行为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来看,制定虐童罪是一项严肃且复杂的事情。因此,现在可对相关法律具体细化。应明确规定虐待行为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不同的虐待行为应如何处罚,使用程序是什么等等;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对虐童行为的责任举报制度,对有举报义务人员的失职适当规定一定的处罚措施;制定规范的行政监管制度,对的行政监管人员实行问责制;应尽快制定幼儿园办园的标准,对不符合办园标准的要限期整改;建立强制性的师资培训制度,严格推行幼教资格证书制度。

(四)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素养。幼儿教师首先要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若教师将幼儿教育工作仅仅看做是谋生的手段,将无法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幼儿的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极为有限,这更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幼儿教育的对象是3至6岁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广阔的多学科知识,还要了解和学习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同时幼儿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

近年来接连发生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更应该引发我们去反思事情发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起始阶段,更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只有在政府的多方面支持下,加强教育监管部门的监督和审查力度,不断推进儿童保护相关法律的进程,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切实落实对幼儿教师的人文关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才能减少甚至杜绝虐童事件的发生,才能使幼儿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成长,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余汉仪.儿童虐待现象检视与问题反思[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5:27-33.

[2]丁杰.用监管制度挡住“虐童”教师的恶手[n].中国教育报,2012-11-26.

[3]丁海东.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J].幼儿教育,2010(33):14-17.

[4]陈彦奇.幼稚园教师专业发展与专业能力之研究调查[C].台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2011.

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儿童教育;家长;高期望值

目前,中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超过3?67亿,数量居世界首位。近年来,在儿童教育中,家长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危及儿童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社会问题。

一、家长高期望值的主要表现

1.要求过高,盲目投资

相当多的家长把考分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家长满足于孩子具有中学、中专、中技学历的比例下降;要求孩子获得大学、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上升。大城市里的中小学生上过各类奥林匹克校(班)的超过50%。随着年级的升高,参加语、数、外辅导班的比例明显增加。语文、数学、外语占校外培训学科的57.3%,艺术类、体能训练、棋类占校外培训学科的10%以下。资料显示,生活在大城市的幼儿平均要上两个兴趣班,多的达到上四个兴趣班。

不少家长不选择时机、未选准目标地盲目投资,为孩子择名校、请家教,甚至送境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和教育”研究有两个发现:80%的城市独生子女“成就需要”偏低;63%的孩子认知需要偏低,不爱学习。“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的研究表明,80%的杰出青年来自生活不甘落后、经济上并不富裕的工农家庭。这两个对比鲜明的材料共同表明,如果孩子自己不渴望学习,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使他真正成才。

2.焦虑过强,监管过度

父母消极情绪和焦虑的强烈程度与孩子出现行为异常问题直接呈正相关。家长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在“我是为了孩子好”的措施后面,隐藏着对子女教育的急功近利的情绪。卡姆拉斯的跨文化研究指出,中国父母在易发怒程度上要比美国父母高出26%,在严厉程度上则要高出52.2%。不少家长和少数教师采用管、盯、压、卡,甚至侮辱孩子的人格的方式去促使孩子夺高分。不少的孩子几乎处于大人们和父母动辄发怒的严厉的全天候的监控中,没有学习的快乐,只有学习的痛苦。孩子的自尊心被伤害,个性遭扼杀后,容易萌生反感、怨恨、畏缩、怯懦、逃避、执拗、冷酷、压抑、仇恨和蔑视的心理,甚至酿成悲剧。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建新对1000个中国家庭的研究显示,6至12岁的中国儿童倾向于更喜欢爸爸,而对妈妈则更排斥甚至怨恨。因为爸爸们比妈妈们给了孩子们更多的自由。事实也证明,管得多而不当,比管得少的效果更差。

二、家长高期望值的根源

1.社会竞争加剧是家长高期望值的现实背景

一直从事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美国尤韦·吉伦教授认为,中国现在的社会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很相似,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转型期的社会、经济乃至个人的不确定性因素与“焦躁”,必然导致众多的社会矛盾。在世界务实避虚的社会变革大背景下,不完善的人才观念和竞争机制,使学历与职称、工资、升迁机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键性的联系。当社会判定人才的标准定格于学历时,负责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必然重视学历。在择业竞争、完善自我、迎接挑战与适应未来的目标驱使下,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重点院校成了争夺的焦点。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培养子女简单地理解为学习好,其学习行为日趋实用化。

美国河郡学院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卡萝尔·亨青格的研究表明,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31.3%和138%。成功是主动的紧张和激动,是受交感神经直接支配的过程,表现为心跳的加快;而幸福则是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的过程,表现为心跳的减缓。对成功的过高期望和要求,会使孩子的身心长期承受超负荷的压力,导致焦虑不安、抑郁、恐惧等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会使孩子出现自闭、胆小、攻击心理和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异常行为问题,也最终会使孩子丧失学习与前进的内在动力。以牺牲孩子幸福童年为代价,既难于使孩子有成功的童年,又很难使孩子有成功和幸福的成年。独生子女则承受着两代人(祖辈、父辈)在过去的人生追求中因种种原因而失落的梦想。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约有?39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平均每100个中国人中至少就有3个人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

2.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忽视,是家长高期望值的历史文化渊源

我国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封建皇权的政治制度,聚族而居的村社环境,几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对君权、族权、夫权、神权的顶礼膜拜,使接受空洞说教灌输、刻板行为训练的教化模式,经长期的历史选择,已经积淀为民族的共同心理和风俗习惯。时至今日,“天地君亲师”牌位还张贴于许多人家,师道尊严的观念、三畏(畏天、畏地、畏大人言)的训诫仍在,并渗透在民俗文化和具备传承文明功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我国解放后学校教育基本上推行的是苏联模式,长期奉行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的理念。当代儿童的祖辈父辈就是在这种理念、模式培养下的两代人。如果观念未能与时俱进,对儿童主体地位的忽视,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我国历史文化最大的缺陷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忽视,让孩子能成为与他人保持一致的群体成员,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智能培养上,重结果、重技能、重完美,只有获得了诸如百分、名列前茅、获奖、夺冠等值得评价的结果,学习过程的意义才受到肯定,这成了评价儿童的通用标准。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是儿童教养的主要方式。以其他孩子做榜样,或通过与大众化形象的比较,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调整自己的行为的横向比较法是儿童评价的主要方法。求得与大众化形象、与他人保持一致,是儿童规范自己行为的基本依据及动力。

我国传统礼制道德之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基本人伦关系的绝对化和私有观念在最天然人伦基础上的亲子关系中仍起作用。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孩子是父母的,因而父母有随意处置孩子的权力。孩子必须绝对服从父母的意愿和情绪,听从父母对他的“善良”的安排。父母无视儿童个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批评、指责、命令、打骂中,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凡此,都使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和严酷要求、管束具有了天然合理性而为人们较普遍地认同。

3.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家长高期望值的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之一,对儿童身心内在欲求和生命本能的漠视。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儿童的生命是由生理层面、本能无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循序渐进“叠加”而成的。儿童的无意识生活是今后一切意识生活的根基,因而满足儿童的生活需要和成长需要是我们对儿童的责任。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野蛮、神秘、梦幻、荒唐。儿童的贪玩、异想天开的游戏、偶而的恶作剧、近乎动物式的生活模式所表现的野蛮、荒唐,是人类进化历史的复演,是对现实中未能实现的愿望的补偿方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和发泄过剩精力的方法。我们的文明向来是蔑视本能与无意识的。不少家长和教师常常对儿童的天真的本能需要产生不必要的忧虑,盲目而善意地控制、侵占儿童与自然的、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生活需要。致使孩子的全部生活内容,除了上课写作业、参加校外培训,很难走进伙伴、社区和自然,看电视、出去玩都成了泡影。但在发达国家,同样年龄段的儿童90%以上的课余时间用于文体活动及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唯科学主义使人们以对知识系统的专注取代着对人存在意义的关怀,以对儿童智育的专注来取代对儿童情感、情绪、感知、意志和个性特点的关怀,造成了机械主义泛滥和人文的的缺失。

认知偏差之二,超越儿童的年龄发展阶段和个性特征。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独立存在的需求、优势和特定的价值。即使有正常的遗传基因,但如果错过了心理发展的某段时期,也会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缺陷。

在道德意识上,儿童本处于零水平(没有道德感)和前习俗水平(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以比较行为与个人的关系为定向的前习俗水平),而后再向习俗的水平(他人评价为“好孩子”阶段)发展。但是,我门的德育却往往用习俗的水平即法律秩序阶段、社会契约阶段、普遍伦理原则阶段的内容和填鸭式的说教方式施行于儿童。

自觉放弃对儿童的高期望值,转而对儿童抱合理的期望值,应当是父母家长明智的选择:

(1)应尊重作为生命主体的儿童的地位,尊重儿童因年龄阶段不同而表现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应了解儿童与成人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在认识水平、情感倾向及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要掌握一定的儿童教育科学知识,从而施行适时、有效的管束教育。

(2)应自觉清除自身的封建的旧式的教育理念,并像鲁迅所倡导的那样:“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古传的谬误思想……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3)要全面关心孩子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包括主体自尊心的维护、生活情趣的培养、内心烦恼的解脱、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劳动成果的精神满足。不要忽视儿童的情感、性向、态度去片面追求高分特长,而造成儿童人格的畸型。

(4)要努力构建强大的经济基础、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公平正义的途径和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更新人才观念和竞争机制。要改变人与人之间权利不平等、社会秩序混乱、精神文明建设滞后、‘拜金主义’、唯利是图及伴生的各种道德败坏现象,切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创造克服家长在儿童教育上高期望值现象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

[5]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8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危机

数据分析显示,留守儿童群体当中有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脾气暴躁、焦虑自闭、自暴自弃、消极自卑,做事无恒心,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自信、开朗的仅占20%左右,而51%表示遇到烦心事或困难会闷在心里。孤僻、任性、性格扭曲的占35.4%,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占到2%,8%的孩子明显不爱回家,大多数时间在外面。81.1%的“留守儿童”非常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二)人格障碍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生活中有了委屈却没有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久而久之,其人格表现或是攻击性较强,或是偏向抑郁[1]。在调查中,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任性霸道、自私冷漠、敏感多疑、固执己见、情绪多变、逆反心理重,常为一点小事就怒发冲冠、暴怒不已,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在回答“与别人发生矛盾的处理方式”时,43.4%的学生选择“争吵”,16.2%的学生选择“忍受”,选择“采取其他行为发泄”的占21•6%。可以看出:留守儿童”采取打架或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通常表现出冲动、好怒、焦虑、神经质、自闭等不良的心理特征。

(三)人际关系敏感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7•8%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4•7%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在回答“你觉得身边的人关心你吗?”一问时,53%的“留守儿童”选择“很少关心”,11•1%的选择“从不关心”;而在回答“你觉得父母不在身边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时,51•9%的留守儿童选择“情感孤独”。由此可见,长期缺乏父爱和母爱,留守儿童有种被遗弃之感,他们缺乏自信,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看不起,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严实地封闭起来,甘心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四)学习心态

除了家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之外,父母出外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恐怕连这些家长自己都没有料到———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始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已经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只有34.7%的“留守儿童”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提高学习成绩”,还有50.9%的人初中毕业后就打算“外出打工”和“做生意”。至于学习成绩,本次调查中,认为自己“信心不足”和“没有信心”的“留守儿童”约占1/3,另有34.7%的人感觉自己在学习方面信心十足。然而学校老师和监护人却一致认为,“留守儿童”普遍成绩较差。数据显示,有63.9%的“留守儿童”认为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无人辅导”。多数“留守儿童”较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器重,而监护人一般又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不少“留守儿童”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是自暴自弃,陷入恶性循环。

二、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现状扫描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折射出目前我国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的力不从心

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课,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儿童今后的发展,“留守儿童”面临的是“单亲家庭”、“寄养教育”和“隔代教育”。“单亲教育”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母爱或父爱,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寄养教育”的儿童与监护人之间容易产生心理阻隔,感情沟通不顺畅;“隔代教育”者往往文化程度偏低,年龄相差大,心灵沟通困难更大,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儿童骄横跋扈的气焰,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有着自己的认识,也带来一些相关的烦恼。由于缺少与家人交流的机会,这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如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以图消除孤独寂寞等。

(二)学校教育失衡

学校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主渠道。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关注比较多的是对青少年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精神、道德、信仰、灵魂等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鲜有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其次,外出务工人员多为老少边穷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在正常的教育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监管。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加上思念父母、担心受歧视等心理障碍,缺乏学习自觉性、上进心和自制力,而有极少数教师对他们缺乏耐心,动辄施以责骂、挖苦、体罚等不当手段,致使他们对学校失去信任,逃学、辍学,过早流向社会。

(三)社会教育的负面影响

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的“留守儿童”,在这个人生重要的成长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受到家庭教育,甚至脱离学校的监管,他们过早地和社会接触,受到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造成了他们的心理抵抗能力降低。加之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贪图享受、自由散慢,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极少数人还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诸多诱惑,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就极易出现心理失范和越轨行为。

三、对策分析

(一)发挥政府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主要在政府。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到重要决策层面上加以重视,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首先,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消除城乡贫富差距,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所在[2]。其次,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的培训。政府可以利用春节等外出打工人员集中回乡的时机开办“留守儿童父母学校”、“隔代家长学校”等培训班,帮助他们更新教育观念,教给他们教育常识以及对儿童的保护常识,让监护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讲究教育方法;再次,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建立“四老”(四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学校,可借鉴陕西“石泉模式”[3],加大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参与程度。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弱化统考制度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为农村教育创新留下广阔的空间[4]。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也要充分重视他们的心理教育,把对孩子的亲情教育、人格教育渗透到教育实践中。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教师平常要多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尽量亲近他们,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班集体的温暖,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要开设心理课,定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的问题并与其沟通;根据自身条件设立课后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者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弥补放学后或节假日期间孩子的教育空白,让留守儿童在生活中能多得到些情感安慰、情感辅导等综合性的情感慰藉。

2.完善学校教育的管理机制。

(1)加快寄宿制建设。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对“留守儿童”最好的管理机制就是寄宿制。对“留守儿童”的规范化管理和教育,有助于这些“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所以,政府应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为“留守儿童”接受正常的教育提供基本的保障。

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9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是亲情交流的缺失。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远离自己的父母,与父母直接沟通的机会极少,缺乏亲情的交流,他们往往思想焦虑、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二是心理健康的缺失。由于留守儿童缺少起码的情感和心理关怀,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有的意志消沉、悲观失望,甚至走上了极端的道路。三是人格品质的缺失。儿童留守时期正是他们人格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时期,恰因他们的父母远走他乡外出务工,造成了家庭教育上的真空。范方、桑标在《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中认为“‘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发生了不利于其人格发展的变化,‘留守儿童’的人格出现了不良特质,而‘留守儿童’组除了亲子教育缺失、家庭环境变化之外,与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学校教育、社区环境、遗传资质等等)是同质的,所以‘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缺失导致了其家庭环境的恶化,家庭环境的恶化是形成其不良人格特点的重要原因[1]。”四是学习生活的缺失。多数留守儿童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祖辈年龄比较大,有的身体不好,文化水平又不高,他们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思想观念交流上也存在着明显的沟通障碍。

部分留守儿童采用亲友托养的形式。这些孩子只有吃住的保障,而在督促学习教育上存在着盲区。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

(一)政府协调健全管理机制

1、政府做好协调工作,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各职能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要各负基责,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做好这项工作。教育局要把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个部分;妇联要办好各级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素质;法院要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公安局要及时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文体局要提供孩子健康的读物。

2、健全管理机制。一是要健全学校监管机制。建立留守儿童问题档案管理制度,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是要强化家庭教育监护机制。村镇妇联要充分发挥优势,帮助家长实现从“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转变,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三是要形成社会关爱帮扶机制。社会各界要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感情上关心和帮助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二)净化环境构建关护网络

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做好社会环境的净化工作,构建关护网络。

净化环境。公安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加大对侵犯留守儿童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构建留守儿童五大关护网络。即: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村镇党政组织为主体的关注管理网络;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社会监管网络。这五大关护网络既要各负其责,又要互相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2]。

(三)家庭教育负起重要责任

1、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转变教育的责任观念。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不是把孩子放在学校就万无一失了,父母有推卸不了的责任。

2、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学会心灵的沟通。关爱留守孩子,要从“心”开始。父母不但要当好父母,还要想方设法地当好孩子的知心好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3、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会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把精神鼓励和亲情关怀相结合,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

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学校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电子档案,并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互通的工作程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2、推进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留守儿童每天24小时在学校老师的监护下,学习质量有保证,生活有规律,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培养,能极大地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

3、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通过多种方式如“家校通”,将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开设家长联系热线,视频通话等,尽量要求孩子每周与家长通话一次,老师每半月与家长联系一次,互通情况,反馈信息,掌握实情,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方法。

4、培训留守儿童第二家长监护队伍。在区域内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教培训和咨询活动。同时,开设爷爷奶奶培训班,临时托管亲属培训班,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让“第二家长”懂得照顾孩子的知识,学好教育孩子的方法,掌握培养孩子的本领。

5、真情关爱,让留守儿童心中有“父母”

儿童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风险防范式护理;儿科;护理管理

儿科疾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而复杂、致死率高,并且医院的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缺陷[1]。这些问题都可能对患儿产生危害,严重时会导致患儿死亡。因此,良好的儿科护理是患儿疾病改善和生命安全的保障。风险防范式护理是通过改善护理质量,来防范护理风险的一种护理方法。将其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可降低患儿治疗期间的死亡率。常见的护理儿科风险有很多类,可以从人员、仪器两大方面分类。从人员上来说,有人力资源不足、缺乏护理安全知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和技术不足、护患沟通不畅、书写不规范、感染预防意识不强、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和风险识别能力不足;从仪器设备方面来说,有仪器数量不足、仪器老化和仪器故障[2]。因为儿科护理风险众多,因而选择好的护理管理方法在患儿的治疗期间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有效减少了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效率,现将护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71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62例,女性352例,年龄(7.9±2.1)在2~14岁。随机选择357例不超过14岁的患儿作为对照组,男性179例,女性178例,年龄(7.8±1.9)在2~14岁;357例不超过14岁的患儿作为实验组,男性182例,女性175例,年龄(8.0±1.8)在3~14岁。患儿所患疾病类型主要是消化系统方面、呼吸系统方面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随机选定年龄相似的23例护士进行风险防范式护理培训,培训合格后,分配到实验组,为实验组患儿进行护理。余下护士不经培训,直接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护理。记录护理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在患儿治愈后对每位患儿的家属做问卷调查,进行满意度评价。最后对记录的护理情况和家长的问卷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措施如下:

1.2.1培训内容方面首先,儿科护士的工作量大及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一般护士无法做到耐心细致地回答家属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很难满足患儿家属的要求。因此,医院需要加强对护士基本技能操作的培训。其次,儿科护理时静脉输液,穿刺一次成功的可减少小儿痛苦、降低家属焦虑心理。因而,我们对护士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使用家兔做细小静脉穿刺训练,让护士熟练掌握血管的穿刺技术,培训完成后对护士做考核。在每日训练后,由护士长组织对当日的训练做总结,并对护士所提问题进行解答。再者,患儿在陌生的环境中会产生不良情绪。护士在护理中应当耐心主动地与患儿沟通,必要时可对其进行安抚,使其平静地接受治疗。最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与家属沟通,可以缩短护士与患儿的心理距离,增加患儿对护士的依顺性。在护理中,如果出现患儿不配合治疗、血管小、扎针难、血管通透力强和连续输液,都会引起家1.2.2属焦虑情绪护士应及时安抚家属,减少家属不良情绪。

合理安排工作方面。在工作上合理安排人员分配,减少技术力量分配不合理现象,缓解人员不足的问题。实行弹性排班,调节护士心理状态,让其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护士在护理中镇静果断地完成每项护理工作。由护士对患儿进行护理并记录护理情况,详细记录护理风险较高护理内容。患儿方面由于儿科疾病发病急、变化快,可能导致家属对后期评价偏差较大,对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若医院的治疗未能达到家长预想效果,可引起家长不满情绪,对患儿治疗产生负面影响。

1.2.3风险意识方面对照组护士未经风险防范式护理培训,且临床经验有限,容易发生对患儿病情观察判断不准确的现象。有些护士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另外,患儿用药的剂量低,一般按照其体重估计。护士在配制药物过程中需复查次数多,也容易出现差错。护士在日常护理中严格落实三查七对,保证患儿安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要进行比较,对所有家属满意度做问卷调查、观察家属情绪变化。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评定,并对其进行比较。仪器设备方面。补充缺少的仪器设备,更换老旧仪器,修理故障仪器,提高操作人员水平。

1.3判定标准每月由相应责任护理人员与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的评定,评定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1];并发症发生率是患儿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患儿例数与总患者数比值;患儿家长情绪评分采用SaD量表评定(0~100分):情绪越差者得分越高,低于50分的则视为情绪稳定状态;患儿出院时,对家长采用数字评分法对就诊环境、住院管理、护士业务能力和护士亲和力等4各方面进行护理满意度判定[3]。

1.4统计分析将收集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p

2结果

2.1两组患儿风险情况比较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三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2.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2.3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实验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欧美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将风险管理加入到日常护理中,足见他们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然而儿童患者的治疗护理都十分困难,在其护理过程中许多潜在因素使风险事故发生率很高,例如患儿情绪不稳定,血管细小,无法有效沟通表达等[4]。另外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原因,造成多种护理风险,危及患儿生命并影响其治疗和恢复。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患儿解决生活和心理问题。这对患儿及其家属和医院都有重要意义[5]。

本文实施的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研究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验组护理质量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风险,还能减少医院的损失,在临床护理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月嫦,麦海娟,马梦玲,等.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38-39.

[2]高秀珍,尹维宁,闫春明.儿科护理风险管理现状及防范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3,35(11):2660-2662.

[3]刘变巧.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童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15(1):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