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阶段性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9:52

幼儿发展阶段性总结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核心;启蒙;教育方法

人的教育过程可以分为启蒙教育和知识教育两个大阶段,启蒙教育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小学生等进行的,幼儿教育对于人的潜在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幼儿阶段,对于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时间人对事物的好奇心特别强,也是塑人的个性的最佳时期,而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的引导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影响,因此幼儿阶段的教师幼儿教师的责任重大。

一、幼儿教育的核心

1.重视幼儿个性化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表现出的典型性格特征,通常每个人都自己的个性特点,个性不同也决定了人对事物的理解不同,进而对事物的态度和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幼儿教育中,个性总是受到规则与纪律的约束,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中也往往忽视对幼儿个性保护,再加上随着幼儿的成长进行知识学习阶段,应试教育背景下人们过于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对个性的发展,导致人的个性的减弱甚至消失。尽管我国教育界已经认识到缺乏个性是一种教育的失败,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尊重人的个性的,幼儿教育更应该从尊重幼儿的个性开始,对幼儿的成长要宽容对待,使个性可以自由发展,但并非放任自流,而是要引导幼儿的成长,不能纵容幼儿顽劣的本能一起滋长,对幼儿要保护其自尊心,当幼儿做错事情时,更多地给予鼓励与宽容,而非苛责,对人的个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2.好奇心是幼儿个性的体现

幼儿时期是人的好奇心最强烈的阶段,幼儿对于看到、听到的事物总是保持着高度的好奇,他们心中的疑问特别多,因此,表现出“好问”的特点,而且幼儿的问题总是成年人所想不到的,过于天马行空、难以理解,但是幼儿的好奇心真实体现了幼儿的探索本能和对知识的渴求,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行为。所以,幼儿教师对待幼儿的“好问”应当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在便可以更好地为幼儿答疑解惑,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为以后进入知识学习阶段能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3.幼儿应以启蒙教育为主

幼儿时期并非知识学习阶段,因此,幼儿教育不是以知识学习为主,而是以对幼儿进行思维能力的开发为主,但是由于幼儿教育处于市场经济当中,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极大,幼儿教育阶段试图进行不同程度的以知识学习为主的学校不在少数,而对于学生自学自治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这就压缩了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其天性不能得到体现,对于幼儿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必须要重视幼儿成长的规律,切不可不切实际地过早进行知识灌输。

二、幼儿教育的方法分析

1.游戏教育法

幼儿园的称呼源自德国,寓意幼儿嬉戏、玩乐之意,也即幼儿时期的教育应以在游戏中获得教育为主。但是国内的幼儿教育却定位在小学教育的“预备期”,尽管并没有这么明确定位,但是事实上却是在以这种方式运行,幼儿每天的学习时间远远高于对应该进行的娱乐活动时间,幼儿应有童年快乐被“预备期”教育剥夺。

游戏并非为游戏而游戏,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是在精心设计下进行的,游戏中可以让幼儿体验动手能力、团结精神、克服困难与恐惧的过程,并从而获得友情和成功。精心设计的有益游戏可以让幼儿不仅收获快乐,还能从中得到锻炼。在进行游戏设计时,以自然、朴实为主,游戏道具的选用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户外游戏,如与绳、圈、球结合的游戏,利用沙箱、小水池进行的室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结精神。

2.叙事教育法

幼儿阶段人的思维还比较简单,不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思维,容易接受叙事性思维方式从而获得知识的体验,其思维中情感的导向性比较明显,抽象思维是幼儿阶段所无法理解的,情境模拟、形象性的事物是他们接受事物的主要方式。

知识教育需要人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幼儿教育中过多的知识传授与灌输使得幼儿的思维模式被强迫向逻辑方向快速转变,这一过程对幼儿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他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和体验感受能力总是无法得到教师的认同,同时也使幼儿丧失了创造力和活力,极端地会使幼儿产生“厌学”感,形成对知识的排斥,独立自己,严重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教育中对于人的成长规律的认识和尊重是极重要的,在教育中应以叙事性教育、体验性教育、形象性教育方法为主,减少逻辑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教育内容。比如多采用审议故事、神话传奇故事等。教师在进行叙事性教育时,要对故事内容进行筛选,除了要有吸引人的情境设计外,还要让幼儿能够“进入”故事中,成为“故事中人”,使幼儿在教育中获得更多的体验。这些经验教训会在儿童的记忆中进行沉淀,最终略去细节,变成一个个儿童用于处理日常生活的脚本。

总结:幼儿是祖国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幼儿教育的好坏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幼儿教育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需要重视对幼儿个性的保护并促其发展,鼓励幼儿保持好奇心,进而守护其求知欲,让幼儿能够在宽容的教育环境中获得启蒙教育,在教育中多用游戏教育法和叙事教育法,并对游戏和故事进行精心设计,以求能够让幼儿在教育中获得更多的体验。

参考文献:

幼儿发展阶段性总结篇2

关键词:田园活动小班科学启蒙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89-01

一、研究背景

在以往组织的种植教学活动中,虽然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但孩子们按照老师的分配,在负责播种、施肥、浇水等过程中,像被动的旁观者,师生和生生互动中的交流和探究不是很多,不喜欢问为什么,因此在以后的种植过程中,如何让幼儿从多角度思考,让他们多疑多问,如何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爱质疑的习惯成为我们研究的内容。

二、理论依据

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教学”体现了通过教师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矛盾,产生困惑,明确探索的目标或中心,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在这个情境内部让学生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通过必要的观察等,一步一步地把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付诸实践,并应用所学的知识来检验是否正确。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种植活动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2.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研究中让幼儿感受问题的魅力。

3.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4.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研究内容

1.了解孩子的问题意识对此进行分析。

2.问题意识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3.如何营造氛围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

4.利用各种思维方法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

五、研究方法

观察法:将幼儿真实的表现,通过我们的观察、记录分析教育方法。

案例研究法:将幼儿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整合和生成下成为有一定意义的课程。

经验总结法:将课程进行中教师的一些反思,进行经验总结,获得有利于课题研究的价值。

文献法:通过文献的学习,提高理性认识,增强对此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的理解。

行动研究法:通过平时收集的视频、照片和孩子的作品对孩子的问题意识进行评析,获得有益于培养孩子问题意识的行为和方法。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1.学习相关理论,确定研究目标。具体需要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杜威和布鲁纳的教学理论,认识激活幼儿的质疑思维与提升幼儿的质疑能力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该阶段是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决定着研究的方向,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选择界定学习材料,从而科学有序地确定研究目标。

2.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案与计划是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关键,本课题的研究计划确定思路主要是从课题研究的对象出发,从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出发,关键在于梳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儿童在提出问题意识培养方面还有什么样的空间;二是培养幼儿问题意识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提出问题的能力目标,提出问题的表达水平等;三是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到研究目标之间的具体的实施途径。

(二)研究阶段

1.以幼儿为载体,按计划进行实验,形成阶段性成果。阶段性研究及其成果保证,是课题研究得以顺利推进的制度性基础,课题组要求全体研究人员有脚踏实地的研究意识,要有出阶段性成果的意识,要紧扣“种植活动”与“问题意识”两大关键,让幼儿在体验种植活动的过程中真正涌现出属于他们的问题,研究人员要保护幼儿的问题意识,要善于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反思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与教训,确保幼儿的问题意识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培养。

2.课题分段进行成果汇报,提出研究方向。这一步是上一步的重要保证,是课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制度性安排。考虑到课题研究的未知性,需要阶段性地进行总结,这样才能让下一步的研究不至于偏离大的方向,同时又能作出灵活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学习、实践总结是重要的两个环节。

3.总结阶段

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

写出实践报告。

对各种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参考文献:

幼儿发展阶段性总结篇3

关键词:大学;幼儿园;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前教育大力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大学与幼儿园合作已取得一些成效,我们可尝试通过大学的外部力量更快、更好地推进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发展,园校合作克服教学障碍,丰富教学策略,使自己不断成熟,进而促使他们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典型引领,发挥大学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引导幼儿教师教学发展

幼儿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实践工作,常被称为“教学精英”“教学能手”,当面对课堂教学的困惑时,他们大多数情况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但是有时候却不能克服幼儿教育的难题。而大学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在专业理论的支撑下,可以为幼儿教师提出良好的解决策略。当大学教师走进幼儿园课堂时,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教师带来优秀的教学模式,引领和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教师专业知识颇为丰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科学的幼儿教学方法,能推动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发展。例如,大学教师走进幼儿园的课堂,采用听课及评课的方式与幼儿园教师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活动材料的组织、处理是否恰当,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完美,幼儿教师的基本功是否到位,教学活动效果是否产生等,并且关注幼儿的课堂活动表现。若条件许可,大学教师可以为幼儿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示范,这样的听课、评课,能帮助幼儿教师了解自己的优秀的地方,了解自己哪些环节是欠缺的,有助于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依托项目,在合作中开展教学研究,推动幼儿教师的教学发展

幼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要想成为专家型的教师,需要教师探究幼儿教学活动的性质及规律,研究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将教育教学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来促进自身的教学发展。而我国大学教师长期从事研究工作,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对研究拥有独到的见解,这种研究精神是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少的。所以,大学教师与幼儿教师合作,依托合作项目中开展教学研究,如课题合作、园本研究、国培计划等,帮助幼儿教师重新审视早已习以为常的教学惯例,引导他们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解决教学实践的某些困难。

案例:

“河南省国培计划(2017)”——幼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

“河南省国培计划(2017)”——幼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工作,本项目旨在通过培训,解决乡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乡村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送教下乡培训带动园本研修,加工生成一批本土化培训课程资源。研修项目需要高等师范院校与幼儿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资源共享,长期交流。

(1)送教培训模式:培训分4个阶段递进式进行,每个阶段为期2天,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培训,包括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四个主题,园本研修贯穿其中,将园本问题作为培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加以解决。每次集中培训之后,由专家团队针对本阶段的活动进行总结,共同布置下阶段的培训主题,设置园本研修内容,讲解园本研修的方法及步骤。

(2)送教下乡的内容: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主要内容包括:

①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内容选择、目标设定、活动过程、活动反思;

②课例研讨、改进教学设计;

③听课、评课方式方法;

④引导和支持幼儿教师组织游戏活动、介入与指导幼儿教师的角色游戏、帮助幼儿教师设计与实施规则游戏;

⑤了解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家长参与教育的形式、家长工作的组织形式。

(3)送教下乡的阶段。

①诊断示范阶段:采取大学教师现场教学、报告、研讨等方式,诊断乡村教师教学问题;针对问题,选择契合主题的课例,采取说课、上课、评课等多种方式提供示范教学,专题研讨,提出教师研修任务。大学教师拥有丰富、精深的理论知识,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幼儿教师发现问题,以教学产生的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促进参与研修的教师真正得到提高,解决他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学教师可邀请河南省优质幼儿园教师为农村幼儿教师上课,着重研析教学基础理论、幼儿园核心知识、实践活动,让农村幼儿园教师在集中研修中探究教学的性质及规律,研究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可以使自身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同时提高。

②研课磨课阶段:磨课环节突出课堂教学问题解决,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研修,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打磨,不断改进教学设计;送培专家团队针对研课磨课的问题,通过示范教学、同课异构、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现场指导,生成合格课、优质课、精品课。

③成果展示阶段:阶段性研修成果展示,采取说课、上课、评课等方式展示教学改进成效,通过微课例、微案例、微故事等展示研修成果,通过专题研讨再次提升。

④总结提升阶段:大学教师对送教下乡培训工作进行系统总结,树立经验、反思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制订园本研修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生成代表性成果,并进行加工,形成本土化培训资源包,支持园本研修和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四、健全和成立专门机构,搭建平台,帮助幼儿教师教学发展

幼儿发展阶段性总结篇4

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活动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省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等文件精神,以突出规范办园、科学保教,促进办园质量为宣传重点,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的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营造全社会高度关心、重视和理解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现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主题

加快发展、规范办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三、宣传时间

20xx年5月25日至6月25日。

四、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宣传活动的领导,成立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五、实施步骤

1、动员阶段:5月25日至6月2日为宣传动员阶段,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召开幼儿园教师会议,广泛进行宣传动员。

2、实施阶段:6月3日至6月21日为宣传实施阶段,根据宣传工作方案和幼儿园实际情况,向教师和广大家长宣传国家和省市学前教育政策,同时抓好活动的落实。

3、总结阶段:6月22日至6月25日为活动总结阶段。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将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写出书面总结报告。

六、宣传活动方式

1、广泛开展社会宣传,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现场解答村民问题等方式,积极宣传国家、省、市学前教育政策,同时力争邀请媒体给予报道。

2、深入开展园内宣传。在宣传月期间要组织全园教师集中学习,同时向广大幼儿家长宣传国家和省市里有关学前教育政策。尤其要组织教师通过撰写学习笔记、集体交流等方式,深刻理解规范办园、科学保教,以及幼儿园办园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增强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召开1次全园家长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主要介绍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和幼儿园科学办园理念。

七、活动要求

1、统一部署、加强领导。要根据实施方案,结合我园特点,紧扣主题,精心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充分体现特色,统一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

2、广泛发动、深入宣传。应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悬挂标语、讲座、座谈讨论等形式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活动。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要提高宣传质量,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在全社会的影响。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高度重视宣传活动的安全工作,保障所有活动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通过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以期取得社会对学前教育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学前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4、活动实施后要及时进行总结,主要总结宣传活动的部署情况、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注意发现宣传月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及时予以宣传和表扬。

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主题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活动时间

6月12日至6月28日

三、宣传内容

(一)宣传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大力宣传《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分解方案的通知》《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主要指标》《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太仓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意见的通知》等学前教育政策措施,宣传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宣传学前教育管理制度。重点宣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江苏省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办法》《江苏省幼儿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江苏省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幼儿园教育行业标准,坚持科学保教,规范办园行为。

(三)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纠正小学化倾向。广泛传播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提升广大家长的育儿信心和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各园要围绕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主题,广泛开展家园共育活动。向家长推荐教育部科学育儿网,收看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联合制作的系列谈话节目《回归快乐童年》将于5月26日至6月13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播出(每天18:30分,周一、三、五首播,二、四、六重播)。主要宣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让广大家长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学前教育的科学理念及学前教育内容和形式,帮助广大家长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规律,提高科学育儿能力,为广大幼儿营造健康积极的生活环境。

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实施步骤及活动形式

(一)发动阶段。

6月12日前为宣传发动阶段,幼教中心制定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广泛进行宣传发动。

(二)实施阶段。

6月12日至6月28日为宣传实施阶段。

⒈各幼儿园要利用网站、宣传栏、家校路路通等手段向社会广泛宣传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并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通过印发宣传册、宣传单、现场解答幼儿家长问题等方式宣传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⒉多形式开展园内宣传。各幼儿园教师集中学习学前教育相关政策,尤其要组织教师逐条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幼儿园教育行业标准,通过专业研修、教研活动、园本培训、基本功比赛等方式,帮助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各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水平,力求将专业规范融入保教工作,在保教工作中内化专业规范。

⒊多方法指导科学育儿。在宣传月期间,通过向家长开放活动,举办家教知识讲座,发放家教指导手册,宝宝博客群讨论等方式,覆盖所有在园幼儿的家长,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的教养行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幼儿发展阶段性总结篇5

理论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指出:“中学生及幼儿园教育应结合有关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科教学,渗透环境与发展知识的教育,从小培养环境的初浅知识和简单技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幼儿教育是人接受知识最初的学习活动,幼儿环保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幼儿认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式进行探索,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情感。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幼儿环保教育意识的培养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市环保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更充实的切入点。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0月,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发表的《贝尔格莱德》中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公认目标:“促进全世界人类去认识并且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并促使其个人或集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和预防新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义务。”

根据环境和环境教育概念的内涵,以及《贝尔格莱德》中提出的环境教育目标之精神。将幼儿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目标确立如下。

1.激发幼儿热爱自然,有初步好奇心和环境责任感,并有初步的环境保护的意识;

2.明确要动手动脑去探究身边的环保;

3.寻找幼儿园环境教育课程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了我园幼儿环保意识的现状;

2.影响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的主要成因及其分析;

3.探索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的方式;

4.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等途径、方式、方法的探索。

四、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重点是: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方式。

难点是:幼儿环境教育方式的探索。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对象是:2.5—6岁幼儿

范围是:区直机关第三幼儿园小朋友群体。将在本园环境教育质量上综合一般的班级,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班级为实验对象。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问卷法:对幼儿问卷调查,掌握家长对幼儿实施环保培养程度及其影响,幼儿环保行为发展主要原因。为针对性的设计实施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2.行动研究法: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学方法在过程中所进行的设计——探索——反思——探索的过程的实录,老师在活动中成长的过程,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

七、课题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9月——.1月幼儿环保意识状况调查问卷;

a.拟订家长调查问卷方案;

b.准备调查材料,实施调查;

c.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调查材料和结果

d.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3月——6月

a.实施实验;探索对策,落实实验对象

b.根据方案,实施实验;

c.收集整理处理实验数据和资料

d.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影响幼儿环保意识形成的原因分析论文等。形成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9月——.9月

a.总结各班研究成果

b.修改总体研究报告

c.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第四阶段结题、验收

等待结题、验收,准备相关材料。

八、课题成果形式

九、课题组人员分工

幼儿发展阶段性总结篇6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近年来,各幼儿园对户外活动的开展非常的重视。各园从活动的设计、活动的选择、材料的投放、教师的指导、活动的评价等方面,已有了初步的探索。但从目前各幼儿园实际开展户外活动的情况来看并不十分理想。问题一:场地明显不足。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由于“大班额”的普遍存在,使活动场地较小,给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影响了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问题二:材料贫乏单一。有些活动形同虚设:如沙水区。在材料的准备和场地的选择上缺乏合理性和适宜性。使户外体育偏向于小型器械的摆弄,实际活动的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有效的保证。问题三:教师的指导少。户外活动时,教师往往扮演着“观察者”的角色,观察是否有威胁到孩子生命安全的因素,而对活动的指导较少。当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玩时,教师没能及时的给予指引与帮助。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围绕着如何利用现有条件,积极挖掘潜力,如何提高户外活动的有效性展开了园本教研。

2研究目标

2.1总体目标

(1)活用资源,充分开发拓展户外活动空间。(2)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从活动的形式、内容,器械的投放、和环境的创设等方面,积极开展丰富的户外活动。(3)通过观察与指导,探讨户外活动的指导策略。(4)培养幼儿户外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2.2各年级研究目标:

小班:以独立运动为主,掌握一些单一的动作。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在走、爬、钻、跳、滚接等方面得到发展。中班:以集体游戏或合作性运动的方式,掌握一些简单的不同动作。通过走、跑、立定跳远、行进跳、助跑跨跳、拍皮球等方面锻炼幼儿的体能,灵活性的运用器材,体现器材的趣味性。大班:以一些大型游戏活动的动作技巧和有一定难度的游戏。通过幼儿走、跑、跨跳、匍匐爬、跳绳、拍球等方面锻炼幼儿的体能,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3研究内容

在户外活动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并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有限的空间、场地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器械,在轻松有趣的环境氛围下,发展幼儿的各项体能和体质。(1)科学合理安排户外活动:解决幼儿多,场地小的问题。(2)优化户外体育活动器械以及材料: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为幼儿选择合适的器材;收集废旧材料,探索一物多玩方法;突出户外活动的特色。(3)优化教师的指导策略:建立合理的户外体育活动目标;丰富体育活动形式;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再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对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进行研究,形成一支具有探索、钻研精神的教师队伍。

4研究过程

4.1准备阶段:

(1)成立园本教研活动领导小组(2)制定教师培训培养计划:针对教师队伍的现有水平,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不断加强自我学习,组织观摩研讨、开展各类户外体育活动评比、加强以研促教,不断更新理念,提高其制定目标、进行优质指导、开拓创新能力。(3)调查问卷:对幼儿园户外活动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幼儿园、班级和家长对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4)制定户外活动教研计划,设计教研方案。

4.2实施阶段

(1)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具体细化方案。(2)根据《纲要》中健康领域对各年龄段的不同要求,在户外活动时有目有、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记录。并对幼儿动作、言语、性格、感知等具体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出幼儿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组织教师开展户外研讨活动,交流调查结果。(3)户外活动器械及材料的优化:有效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型玩具户外活动玩具,有针对性的投放在各年龄段的户外活动器械材料中。充分挖掘户外活动器械的潜力,引导创编多样性玩法“以物代物”“一物多玩”的技巧,让每一种活动材料体现多种价值,引导幼儿学会创造。(4)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锻炼的强度,器械与场地的需求关系,合理利用有限空间,采用同时活动或者错时活动的形式,为每一位幼儿的锻炼提供机会。(5)围绕教研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运用多种形式观察、探索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游戏的方法,并不断改进。教师针对幼儿户外活动开展情况或幼儿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与计划,用以指导户外活动。并根据本园实际,总体设计,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6)经验总结与交流,进行阶段性小结。及时积累研究资料,将一些成功的优秀户外活动案例进行相互交流,反思、总结、完善。

4.3总结阶段:

幼儿发展阶段性总结篇7

一、幼儿园时期教育的特点

1.知识面广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对外界探知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而在幼儿教育的学习安排下,氛围也十分活泼轻松。一般以做游戏形式或者故事之类的情景模式传授知识。但是相对来说,灌输的知识也较多,例如,简单识字、唱歌、跳舞、常识相关的问题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事物也会成为教学知识,所以,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在教学中应不断创新,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启蒙阶段的教育是教育阶段的基础。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精细化了,幼儿教育阶段作为教育的第一阶段,更应该引起重视。在幼儿教育阶段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小班教育阶段、中班教育阶段、大班教育阶段。而在每个阶段学生的整体特征也会有差异。比如,小班一般是2.5~3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外界处于萌芽状态,对外界很好奇,也是最好培养和开发大脑思维的最好阶段,在此阶段可以采用声像等进行教育,也可以根据孩子实际的状态进行动态学习培养。对于中班和大班教学时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是开始对外界有观点和看法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时期。除了基本知识的学习,一般以相关事件故事的形成引发他们的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综合来说,在幼儿教育阶段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幼儿阶段开启了孩子进入学习的大门,是开发大脑的最佳时期。

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的引入探索

1.中华文化在启蒙时期的引入

幼儿教育的整个阶段是对世界认知和自我意识价值逐渐形成的阶段,被称为“启蒙时代”,此阶段也是培养孩子行为意识和优秀文化知识注入的时期。中国优秀的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一些文化思想精神和物质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引入,则会启蒙并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可以在课堂中以故事的方式向他们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如岳飞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发他们去思考和学习。根据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灵活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向他们传授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美化他们的心灵。

2.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环境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行业的发展不仅向着精细化和人性化发展,更多的是靠优越的环境对孩子的二次开发!探索幼儿教育阶段的中华文化环境,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本地区域文化特色加以引入根据教育所在地区文化加以引入,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以提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化的探索精神。对于物质文化,一般用于孩子的互动,以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例如剪纸、彩绘之类的。当然,各地的文化背景之类都有所差异,所以也显示了教育的大体性和独特性!

幼儿发展阶段性总结篇8

【关键词】幼儿读写;家庭环境;培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7/08-0081-03

一、提出问题

自从以Clay为首的研究者提出了有关早期读写能力培养的观点以后,幼儿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备受关注。与传统的阅读准备观点不同,早期读写能力主要是指儿童在正式学习读写之前所具有的关于读写的知识、技巧和态度。这一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早期读写能力是在儿童接受正规的读写教育之前的学前阶段开始出现的;它包括接受学校教育之前的读、写和拼写技巧的学习,是正式学习读写的基石;早期读写能力通过非正式地参与成人有意义的读和写的活动,或者成人引导的家庭和学习活动习得;它对正式读写教育中读写技巧的习得具有促进作用。〔1〕

没有理解读写发生的情景,就不可能理解读写知识的发展。无论是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还是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都会对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2〕很多研究表明,家庭读写环境和儿童阅读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就像weinberger所指出的那样,“在一个每天都会发生读写活动的环境中成长,对儿童开始接受阅读教育有着明显的优势”。〔3〕

为了解目前上海市家长对于幼儿读写能力培养方面的态度和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家长提供更好的关于培养幼儿读写能力方面的支持和建议,改善和促进家庭物质资源在儿童早期读写中的运用,笔者对上海市8000多名家长进行了关于幼儿读写能力培养意识的调查。调查的具体内容有:家长是否重视孩子数数、识字能力的培养;家长如何看待为孩子准备的学龄前儿童读物;家长如何看待孩子在幼儿阶段的读写学习。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上海市8000多名幼儿家长。

2.研究方法:自编问卷,调查家长在培养幼儿读写方面的态度。问卷主要涉及了:(1)家庭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家长的学历、年收入、教育费用支出。(2)家长对幼儿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3)家长为孩子准备幼儿读物的态度,如可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兴趣,需要睡前故事,自己也非常喜欢读物等。(4)家长对于幼儿阶段学习读写的态度,如对幼儿学习阅读书写目的、好处的了解,对培养幼儿读写能力方法的了解等。

3.问卷回收与数据统计:本调查在上海各区通过幼儿园向家长发放问卷共8678份,回收有效问卷856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7%。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家长对幼儿数数、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调查显示,在8566名家长中,有5943名家长对于幼儿数数、读写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或者“非常重视”,占总人数的69.4%;有2309名家长认为“一般”,占总人数的27%;只有198名家长对于幼儿学习数数、读写“不太重视”,占2.3%。

进一步进行卡方检验可知,家长在幼儿学习数数、读写的重视程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大多数家长“比较重视”幼儿学习数数、读写,而非“非常重视”。

将家长对幼儿数数、读写的重视程度与幼儿开始认字的时间进行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相关(Gamma=0.106,p

家庭阅读背景是幼儿学习阅读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刚开始阅读的幼儿来说,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文化活动大为重要,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教育资源都可以通过亲子文化活动间接地对儿童的阅读学习产生作用。父母对于儿童学习读写的重视程度可直接体现为父母与儿童开展亲子文化活动的可能性。可以说,越是重视幼儿学习读写的家长,他们的孩子能比其他幼儿更早地接触文字环境。当然,也有部分家长不重视孩子在幼儿阶段的读写学习,幼儿园或其他相关早教机构应为家庭提供支持幼儿读写学习的指导,以帮助这些家庭中的幼儿更好地利用相关的家庭文化资源。

2.家长为孩子准备幼儿读物的理由

统计显示,认为为孩子准备读物是“为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兴趣”的家长有6356名,占73%;认为“需要睡前讲故事”的家长有923名,占10.8%;认为是“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情”的家长有237名,占2.7%;认为是“自己也喜欢这类书”的家长有590名,占6.9%;选择“其他”的家长有31名,占0.3%。

以上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家长认为为孩子准备读物主要是为了激发孩子对于文字的兴趣,并且有一部分家长会在孩子入睡前阅读这些读物。这说明家长已经意识到家庭会影响到儿童读写能力的发展。幼儿读物对于儿童阅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阅读图画书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喜欢阅读、有丰富阅读经验的幼儿在语言表达的词汇量、流畅性、积极性、以及听说能力方面都明显高于不喜欢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儿童。

3.家长对于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读写的态度

(1)家长对于在幼儿阶段开始学习读写的态度

频数统计显示,认同“读写是小学的事情,现在没必要进行”的家长有2989名,占总人数的34.9%;不认同的家长有5367名,占总人数的62.5%。

(2)家长对于“读写与语文成绩相关”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认同“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读写会促进将来语文成绩的提高”的家长有5999名,占70.0%;不认同的家长有2336名,占27.3%。

(3)家长对于“读写与压力相关性”的认识

认同“让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读写会对孩子造成压力”的家长有3784名,占总人数的44.2%;不认同这一观点的家长有4478名,占总人数的52.3%。

(4)家长对于“读写与幼儿智力发展关系”的认识

不认同“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读写有益于智力开发”这一观点的家长有781名,占总人数的9.1%;认同这一观点的家长有7638名,占总人数的89.2%。

(5)家长对于“学习读写与视力关系”的认识

认同“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读写会影响孩子视力”这一观点的家长有2513名,占总人数的29.3%;不认同这个观点的家长有5760名,占总人数的67.2%。

(6)家长对于“文字与语言关系”的认识

统计显示,认同“早置身文字环境,会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这一观点的家长有7483名,占87.4%;不认同这一观点的家长有882名,占10.3%。

(7)家长对于“读写与学习关系”的认识

认同“读写是自然而然学会的,不用去多管”的家长有2124名,占总人数的24.8%;不认同这个观点的家长有6201名,占总人数的72.4%。

(8)家长对于“读写学习承担者”的认识

频数统计显示,认同“孩子在幼儿阶段是否学习读写由幼儿园老师决定”的家长有3570名,占总人数的41.7%;不认同这个观点的家长有4748名,占总人数的55.4%。

从以上调查和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对于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读写具有较为积极的态度,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在幼儿阶段学习读写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帮助孩子学习读写的主要责任承担者不只是幼儿园,同样也包括家庭,家长已经将幼儿学习读写视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针对有些家长忽视家庭环境及自身对于幼儿读写能力发展影响作用的现象,幼儿园、幼儿园教师、社区有必要通过有效途径提高家长对早期读写重要性的认识,并为其提供家庭支持幼儿读写学习的指导,比如可以指导家长进行引导性的故事阅读,帮助家长更好地选择阅读材料(比如故事书、杂志、报纸等)及书写材料(如写字板玩具等),指导家长与幼儿开展各种亲子交谈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wiLLiamHteaLe,eLiZaBetHetHSULZBY.emergentliteracy:Readingandwriting〔m〕.norwood,n.J.:ablezpublishing,1992.

〔2〕李燕芳,董奇.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3).

〔3〕weinBeRGeRJ.Literacygoestoschool:theparents’roleinchildren’slearning〔m〕.London:athenaeumpress,1996.

onShanghaiparents’awarenesstoFosterChildren’searlyLiteracy

Yangaijuan

(CollegeofpreschoolandSpecialeducation,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

幼儿发展阶段性总结篇9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自主游戏;活动问题;合理应对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20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125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园主要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游戏兴趣得不到平衡发展、游戏活动过于单一等,以此导致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的教育和发展来说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应提升自主性游戏的完善性,放置有效的游戏素材,设定完善的游戏形式,注重幼儿的选择,并对幼儿提供有效的评价。同时,自由选择也是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活动的一大因素。

一、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现阶段在进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主要形式都是教师制定的,没有注重幼儿的观念。自主性游戏需要注重幼儿的选择,促使幼儿发挥出自身的自主性。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依据幼儿的能力进行划分,导致幼儿的实际兴趣并没有得到激发。

(二)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

教师评价自主性游戏的形式主要是评价幼儿的是非对错、总结概括以及陈述答案等,没有注重幼儿的自主性。

(三)不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依据大人的眼光进行观察,希望幼儿在每一次游戏中都有一定的提升。这就导致教师在实际游戏中注重幼儿的教育而不是游戏,导致幼儿无法拓展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

(四)教师经常结束幼儿的自主游戏

幼儿在进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的时间是中断的,是无法保障的。因为强调是自主游戏,那么整体的游戏都是幼儿自身的兴趣,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终止幼儿的游戏。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幼儿本身的年龄过小,在注意力受到影响之后,游戏难以继续进行。

(五)自主游戏不等于让幼儿自主实施

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幼儿出现问题,教师要认真观察、结合有效的工作方案,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以此确保游戏可以平稳地进行,教师不能因为是自主游戏就不管幼儿的活动。教师在整体的自主游戏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幼儿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因此教师要掌握好实际的工作尺度。

二、幼儿园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有效方案

(一)实施多元化整合方案

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素材的多元化整合可以提升游戏的有趣性。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也会鼓励幼儿多玩,但是受到形式的限制,很多幼儿在玩一会之后就放弃了,导致整体自主游戏的实施没有获取有效的经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认为素材过真或是更完善的才好。在放置素材的过程中教师总是先思考,之后再提供有效的依据。现阶段,教师在进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自主进行研究,较低结构的素材成为幼儿游戏中重要的依据。很多时候需要满足情节要求,满足幼儿实际游戏过程中的需求。由此可见,在素材提供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幼儿的能力,还要满足幼儿的需求和能力发挥,以此有助于幼儿发展,促使幼儿可以在自主游戏中获取实践经验和生活应用能力。第二,游戏元素的综合可以有效地丰富其内容。从前的游戏都是单一实施的,有一定的划分,现阶段突破彼此之间的规定,将各种游戏的特点综合到一起,以此丰富游戏的发展内容。第三,场地的完善性可以提升游戏的有效性。在进行游戏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场地的划分,促使幼儿在此进行游戏活动,但是现阶段的游戏活动是可变的,教师可以不断地改变其游戏位置,从而为游戏提供新的内容,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二)实施自主创新模式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设定好完善的游戏内容,之后告诉幼儿怎么实施,教授幼儿经验,这样幼儿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游戏。但是现阶段,教师最需要明确的是幼儿的游戏行为不是为幼儿设定什么游戏,而是观察幼儿设定的游戏,看在整体的游戏过程中,幼儿想要做怎么的游戏,促使幼儿寻找自身想要的游戏玩伴,依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设定游戏,而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和帮助者,促使幼儿逐渐地参与到自身或是他人设定的游戏中,去感受游戏的乐趣。例如,玩水设备就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设施。这就是幼儿自发进行的,先是几个人之后是集体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享受到伙伴之间的追逐打闹、嬉笑玩耍,也会为了想要扳回一局创造新的“战斗方案”,同时还可以激发幼儿的自主意识。第二,让幼儿决定自己怎么玩。以往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多,总是喜欢在一旁对幼儿叮咛,导致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非常没有主动意识,总是依赖教师,导致自主性游戏实施得并不完善。现阶段,需要教师作为一个旁观者,只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素材、游戏的需求以及角色等,促使游戏可以有效进行,以此丰富游戏的实施,而游戏的具体方案由幼儿自己决定。例如,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废旧的材料,使幼儿的游戏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如,用废旧报纸做成纸球,将旧轮胎插入地面做成跳马,提供一些旧轮胎供幼儿滚动、码叠等。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又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只有教师让幼儿自主去实施,才能培养幼儿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三,让幼儿自己创造游戏。游戏不但可以玩还可以进行改善和创新,这也是自主游戏过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游戏家,玩是他们具备的特点,玩也是他们最大的兴趣。没有不会玩的孩子,只有孩子明确了玩的方法,想要更深层次的玩法,再结合教师的研究与分析,就会发现游戏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应将问题交给幼儿,让幼儿依据自身的经验和能力进行问题的解决,并且引导幼儿自身去尝试,去发现更多、更好玩的奥秘。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形式,对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有一定的影响。自主游戏主要是幼儿是主体,但教师也是其游戏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游戏中主要是引导幼儿、观察幼儿以及参与游戏,同时也需要在观察的过程中有序地参与到幼儿游戏中,为幼儿有效提供一定的素材和经验,在游戏结束之后也要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促使幼儿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更为下一次的游戏奠定有效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常宏.幼儿园幼儿自主活动的引导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幼儿发展阶段性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03―0077―01

这里研究的“情”指的是幼儿的个性品质,它包括了情感教育、兴趣爱好、孩子的态度和需要等品质。“智”指智慧和潜能,包括了好多种种不同的智能,即体态智能、语言智能、内省智能、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本研究着重揭示和应用“情”和“智”在教育活动中融合协调发展的规律。

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是以促进典型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幼儿的情感智力相互交融为发展目标,采取丰富多样、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情景策略,运用情智互动,以情为先的教育方法。它有机地融合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五大领域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情萌智,以情育情,智中生情,促进幼儿情智教育融合发展。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1.孙双金老师的“情智交融,和谐共生”教育理念的启发。“情智交融,和谐共生”是孙双金老师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总结出的最高理念,他还探索出了“情感智力相互交融”的方法和策略。我通过学习孙老师在语言领域创建的先进教育理念,反思幼儿园情智教育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从而确立了在幼儿园领域开展情智教育方面的研究的想法。

2.关于罗杰斯的情感学思想的启示。罗杰斯认为“人类内心的机体感在不断铺就一条有利于变化的道路”。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认为人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活动的,这种整体首先表现为知情活动的合二为一,认知情感的协同活动单凭认识能力本身是不能达到的一个高水平。为此,就必须要找到一种新的教育对策,就是要将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人成为“完人”。

3.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互动关系研究成果的启示。除个性心理特征中的“能力”和心理过程“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属智力或认知范畴)外,其余的一切,决定智力活动的效益并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这些都被称之为非智力因素。严格地说非智力因素是指心理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与能力活动和智力有关的一切非智力(认知)、非能力的心理因素。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实施课题研究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2.实施课题研究是促进幼儿园创新发展的需要

3.实施课题研究是实现情智融合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幼儿情智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实施途径,基本流程、方法和策略,初步明确情智教育活动操作要领。

2.探索情智教育活动典型活动内容和环境教育,促进幼儿情智教育融合发展。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流程。

2.研究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的方法策略、实施途径及活动环境。

3.研究促进幼儿情智融合发展的典型活动及情智教师基本素养。

(三)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本研究探索出情感为先、以情萌智、融合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路,有效地推进了《纲要》的贯彻与实施,在全园形成了情智发展的氛围,提高了保育教育质量,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2.本研究提出的幼儿园情智教育具有融合性、诱导性、互动性、情境性等特点,对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二)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2)拟订幼儿园情智教育活动实践研究计划,制定实施方案。

(3)结合理论学习分析我园现状,完成相关的收集调查,拟定课题研究思路,制定研究措施和方法,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

(1)通过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对情智教育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题讲座、个案辅导,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2)建立教师和家长、社区居民交流的平台,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为打好下一阶段研究基础,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将自己成功的礼仪教育活动案例,通过进一步的反思和分析,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教师之间相互交流。

(4)充分利用家园互动活动和幼儿园大型开放日等活动搭建家园共育平台,并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收集、积累资料,撰写阶段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