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0:18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篇1

(一)信息系统众多,信息源相对分散。

目前,基层央行的金融管理信息源主要有日常监管业务系统、“两管理、两综合”业务数据、社会服务及调查问卷反馈等。近几年,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央行对外履职效能,基层央行对外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开发推广新的业务管理系统。以辖内某一分支行为例,业务单一的部门至少有一个业务管理系统,业务范围较广的部门则有多个业务管理系统,全行相关业务管理系统众多,难以集约化使用。同时,“两管理、两综合”业务数据、社会服务及调查问卷反馈信息相对较为分散,难以集中。

(二)信息关联度较低,信息共享水平不高。

基层央行承担执行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各对外履职部门所使用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运行,分头从监管对象获取信息,且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度低,导致基层央行的信息采集渠道难以集中,信息共享水平不高。日常履职过程中,基层央行对工作信息的重复采集,一方面增加了自身工作量,另一方面加重了监管对象的工作负担。

(三)信息采集率偏低,信息利用程度有限。

由于基层央行需关注日常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对经济金融信息要求较高,同时缺乏足够的手段对金融机构信息报送质量进行甄别,导致采集的信息,实际效用有限。如从近几年的综合检查来看,金融机构报送的分行业、分大中小类型等统计数据,均存在较高的差错率。同时,在金融管理信息来源渠道较窄的情况下,基层人民银行对金融管理信息的挖掘利用程度有限,相关金融管理信息闲置,导致基层人民银行在日常监测评估时缺乏高质量的金融管理信息支撑。

(四)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众所周知,金融管理信息化既需要熟悉管理的人才,又需要掌握信息化手段的专业人员。这对于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现状而言,基层央行金融管理信息化人员结构逐年老化,系统化的金融知识理论和信息技术培训有限;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较差,金融业务运行分析能力有限,缺乏金融管理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对金融管理信息化认识停留在日常操作管理层面,金融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与新形势下日益复杂的金融管理信息化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基层央行开展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全面深入规范推进金融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基层央行夯实金融管理基础建设、规范发展、效力提升的过程,既是包含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职能在内的金融管理工作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又是包含管理法规边界、管理方式边界、管理协作边界和管理效能边界等金融管理工作外延得到逐步拓展和延伸的过程。在进一步夯实金融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金融管理工作全面深入规范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及时有效整合金融管理各种资源,提高金融管理工作效能和水平。这就客观上要求推动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而且通过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金融管理工作前瞻性思考与金融科技先进技术的有效结合,不断增强金融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针对性,从而全面推进金融管理工作。

(二)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健全金融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的现实需要。

金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是金融管理深入推进的必由之路。既要规范发展,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金融管理规范化建设,又要提升效力,不断创新金融管理方式和手段,重点是要抓好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当前在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瓶颈。一方面,基层央行金融管理工作由各层级人行具体的业务部门执行,相应的信息也存在于具体业务部门,形成横向信息分散。另一方面,上级行对各分支机构的金融管理信息多采用汇总上报的方式搜集,无法直观地看到各分支机构具体的金融管理信息,导致信息漏损,形成纵向信息分散。信息分散化导致基层央行在整体上无法全方位地对辖内金融机构进行客观评价,并依此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三)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有效提升基层央行对外履职效能的重要举措。

基层央行在日常工作中所承担的传导和执行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等职能都离不开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基层央行既要及时监测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进度、节奏及结构变化,又要准确监测判断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既要分析货币政策的实施对辖内不同地区、行业、企业产生的影响,又要了解和掌握消费、投资、物价等领域变化走势情况。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都需要金融基础信息的支撑。通过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来有效整合和集约金融信息资源有助于推动金融信息的共享和使用。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工作具有集基础性、社会性和管理性于一身的特点,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通过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金融管理工作效能,可以有效提高基层央行和金融机构整体金融服务水平。随着金融业跨行业经营、交叉合作趋势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跨市场、跨系统传染问题不可避免。只有充分发挥央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核心作用,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通过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消除金融机构信息报送时滞和漏损,拓宽金融信息获取渠道和来源,加强金融信息的分析与预警,才能更加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基层央行实施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原则与工作目标

(一)实施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原则。

以人民银行总行提出的依法合规地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金融管理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为工作总要求;以信息化为依托,强化金融管理大数据的使用,将管理信息系统化、管理决策智能化贯穿于金融管理全过程;坚持金融管理与服务并重、以管理促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促进金融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基层央行对外履职提供信息支撑与保障。

(二)实施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

按照依法行政、统一规范原则的客观要求,有效实施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辖内各级人民银行金融管理信息化支撑与决策机制;按金融管理工作项目优化业务流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分析信息,推进金融管理信息的多领域、多途径应用,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通过金融管理内在监测指标,核心是通过完善金融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金融管理方式改进与效果提升,从而推动辖内金融管理工作迈入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轨道,实现金融管理工作协调有方、运转有序、行为有制、手段有力、管理有效的目标,切实推动金融管理工作深入有效开展;以此为基础,努力实现金融管理工作与对外履职工作相融合,不断提升基层央行传导和执行货币政策、优化金融服务、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政策规定的执行力、响应力和落实力。

四、基层央行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与路径选择

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建立完善以“一台两库”为主要载体的金融管理信息体系建设。“一台”即金融管理工作平台,“两库”即金融管理信息库与金融管理人才库。实施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开展。

(一)建好信息载体,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建好信息载体是实施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重点是做好科学规划与设计。按照“先简后繁、留有开发空间、运行可持续”的原则,全面建成金融管理工作平台、金融管理人才库。金融管理工作平台的建成有利于夯实信息基础,增强非现场监管的主动性与针对性,逐步消除金融机构信息报送时滞,从而推动金融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金融管理人才库按管理、检查、调研三个专业特长要求,初步建成并筛选入库金融管理各类人才,努力培养成为辖内推进金融管理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按照“总体设计、先易后难、边建边用、逐步完善”的原则,以目前已获得的基础信息为数据源,逐步开发建立金融管理信息库,力求实现基础信息收集、金融管理信息整合、金融风险监测分析评估预警和金融管理科学决策等不同层次目标。确定金融管理信息库总体思路和整体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扎实而富有成效的金融管理信息库需求设计调研与论证,形成金融管理信息库设计方案。

(二)加强信息维护,注重系统运行管理。

加强信息维护是实施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要务。重点是确保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和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在金融管理工作平台建设方面,信息维护的主要内容包括:丰富和完善已有的工作平台目录,及时更新维护工作平台相关信息,促进金融管理信息共享,为金融管理日常工作,提供基础支撑;结合实际,根据金融管理制度要求,统一表格,统一格式模板,统一信息标准,统一归档要求,完善台账和工作记录,推进基础资料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人才库建设方面,信息维护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已有金融管理入库人员的基础上,结合金融管理实践,通过以岗代训、以查代训、以会代训和到金融机构挂职锻炼等方式,分批次、分层次加强对遴选金融管理人才库干部的培训工作;不断扩大培训范围,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质量,注重培训效果。对金融管理人才库人员实施动态管理,不断调整充实人才库成员,提升金融管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在金融管理信息库建设方面,信息维护的内容更丰富、要求更高,主要内容包括:在不断更新新设金融机构基础信息的同时,应通过开业管理、营业管理、综合检查、综合评价、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即“两管理、两综合、一报告、一保护”)等日常金融管理工作,不断丰富完善各类金融机构的相关历史信息资料,更新完善现有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背景资料、从业经历,金融机构经营理念、股东构成、机构与业务规划发展等情况,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金融机构全貌,为金融管理信息系统高效运用夯实基础。在加强金融管理日常信息维护过程中,基层央行对外应加强对金融机构信息报送的管理,尤其应强化对金融机构相关信息的动态管理。重点是要求金融机构按照信息系统工作要求,规范金融信息、资料的报送工作;明确对口部门和专人负责系统信息的维护工作,从而确保信息系统信息的及时更新、完善与动态反映。对内应加强部门及系统上下的协调与沟通,做到信息共享、成果共享、资源共享。重点是通过制定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制度规定,明确各部门、各级行信息维护和使用的工作职责及使用范围,界定金融信息的工作用途,设置信息系统使用权限,明确金融信息的要求,切实落实好使用金融管理信息的保密规定,从而促进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三)突出信息使用,提高系统运用效率。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篇2

为了了解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现状、探讨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点,近日人民银行襄阳市中心支行组织力量对辖内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情况表明,历经多年的改革发展,农村金融机构随着省级数据大集中工程的稳步实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一是机构设置、科技组织体系较为健全;二是业务经营基本实现信息化;三是初步实现了管理手段信息化;四是产品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得到提高。但是基于各种因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信息化建设缺乏全局规划;管理理念的落后导致信息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现有核心业务系统面临发展瓶颈;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全员培训滞后,缺乏复合型人才等。在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信息科技标准化建设,推动金融业务创新,打造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服务新平台,已经成为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基于对襄阳市辖内邮政储蓄银行作为商业性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按照商业化经营原则、依据监管部门核定的业务范围为“三农”提供各类农村金融服务,在全辖设有分支机构200多家,基本形成了能够覆盖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在科技组织架构方面,目前襄阳地区6个县(市)的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都成立了专门的科技服务中心,负责对各辖区内网点科技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并各配有专职技术人员2名(老河口农村合作银行为4名)和多名网点兼职管理员,负责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与维护;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根据自身体制和经营特点,信息工作分别由会计结算部和财会运营部承担,并设定了一名专职科技人员,负责辖内信息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邮政储蓄银行信息化实行的是分块管理,即邮政金融业务网点归邮政金融业务局统管,其信息工作由办公室负责,银行网点归邮储银行综合管理部负责;湖北银行县级分支机以及3家村镇金融机构的调查情况,来探讨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发展之路。一、基本现状经过多年发展,襄阳市辖内农村金融机构推进了农村金融业务的快速渗透。特别是农村金融电子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和各种电子设备硬件设施配置初具规模,大幅提升了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构设置健全,科技组织架构逐步形成目前,襄阳市县级农村金融机构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邮储银行外,老河口市和谷城县还设有湖北银行分支机构,宜城市设有国开村镇银行,枣阳、谷城、老河口三县市设有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主要面向粮食收储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涉农企业客户,无网点和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业银行、银行信息系统均由其上级行或总行统一维护,未单设信息化运维护机构。2.电子化经营基本实现,支付结算体系初步建成一是各金融机构及基层营业网点均有两条通信线路与上级部门进行业务数据通信,网络系统实现了内外网分离、双网互备、办公与生产隔离。以农信社为例,实现了辖内所有农信社联网通存通兑、开通了网上银行和代收代付等各项业务,其科技服务中心设有中心机房,接入网络线路5条,分别是oa办公网、综合业务生产网、国际互联网、银监局1104网、财政专网,并按照省联社要求,做到了oa办公网、综合业务生产网和国际互联网三网的物理隔离。二是除村镇银行设备自己购置(软件仍为统一开发),其他金融机构设备以上级行统一购置为主,县市支行自购为辅,软件由上级行进行统一开发和安装。三是有条件的金融机构直接在乡镇设立支行或者办事处,办理涉农金融业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比照城区网点建设配备,其业务it系统只是一个远程客户端,所处理的金融数据均通过其上级行,甚至是该金融机构的全国中心,业务处理速度主要取决于与上级通讯线路带宽、畅通情况以及信号稳定情况。四是农村金融机构都在乡镇一级建立了简易信息化支农服务点,主要在一些经营商户安装poS供客户刷卡消费,以及安装转账电话,供商户与客户、客户与客户之间通过银行卡实现账款的划转。3.实现了管理手段电子化随着辖内金融机构各类业务系统的上线和运营,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正快速、稳步推进,已逐步建立起功能全面、覆盖面广的金融业务网络系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先进的技术手段、高精度的运算工具在业务操作上的应用,避免了人工计算造成的差错,自动化的通信线路也能快捷准确地传递信息,各种加密防伪技术还能避免外界干扰和破坏,确保了信息的安全高效。据统计,襄阳市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的it业务系统主要有四类。一是综合业务系统。主要以办理客户存取款、转账及结算等,如农村信用社包括了柜面业务、中间业务和网上银行等多个子系统;农业银行融合了柜面业务系统、中间业务系统、电话银行系统、短信银行、网上银行系统和电子钱包等;邮储银行以储蓄绿卡系统为核心,融合了汇兑系统、公司业务系统、中间业务系统等。二是征信查询系统。主要对个人、公司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查询,以便在对客户进行进一步金融服务时提供重要参考。三是信贷管理系统。主要是各金融机构办理各类贷款时,进行登记、申批的管理程序,一般运行在办公网环境下。四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完成所属系统上下公文信息的传递,如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通过城域网建立了基于Domino平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农村信用联社则采用的是专用文件传输系统,只接收下行文,银行内部行文则采用纸质形式。二、存在的问题1.缺乏全局规划,信息利用率不高目前,襄阳地区各农村金融机构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化体系,但由于设备型号、系统平台、计算机接口以及数据标准的不统一,使得信息共享比较困难;同时,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的收集、储存、挖掘、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层次较低,许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还处在半信息化的阶段。#p#分页标题#e#2.管理理念落后,支付体系不完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日益繁荣,但是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步伐依然滞后,边远乡镇的大小额支付系统尚未开通,造成结算渠道不畅、资金流动速度减缓,金融产品较为单一,农村金融信息化程度不高。3.数据高度集中,风险隐患凸现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综合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基本上都集中在省一级分行,通过数据大集中进行统一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如果减少重复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但是这种高度集中必须以基层安全稳固为前提,要建立严密的内控风险防范机制,加大各网点的信息化建设和安全运行管理力度。4.员工培训滞后,缺乏复合型人才从调查情况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复合型人才,员工计算机知识和综合业务系统操作安全防范培训工作明显滞后,大部分情况是科技人员每年参加1~2次上级行(社)组织的专业培训,而针对一线操作人员或是全员的培训几乎没有。基层金融机构对于人才培养机制重视程度较低,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任重道远。三、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十二五”是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业务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关键支撑,信息科技将面临来自于金融产品创新和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要解决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打造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服务新平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信息化建设。1.统一规划,努力构建农村金融it体系以金融业务为中心,全面构建柜面业务处理及各种支付终端相互配合的业务支持系统;以管理为中心,全面构建财务核算处理、会计报告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专家支持系统相互配合的管理信息及支持系统;以合规经营管理为中心,全面构建程序体现制度控制远程实时授权系统、业务认证系统、业务审计系统、问题整改、监督系统合一的内审控制体系。通过系统建设,充分发挥信息自动化及it系统的作用,推动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2.合理布局,努力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快农村大、小额支付系统的推广运用,对经济形势好以及地理位置较偏远的地区,应增设营业网点或自助银行,增设自动柜员机、poS机等设备,实现村村全覆盖,营造良好的支付结算环境。要开展现代金融知识进村入户宣传培训,帮助农村客户熟练掌握现代支付工具的操作使用,学会如何防风险、防诈骗,让广大农村客户真正地感受到现代支付工具的便利。要加快现有科技产品的换代升级,完善服务功能。要进一步完善电话银行功能,加快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建设,提高自助设备的服务能力,提升前台的科技服务水平和竞争力。要丰富卡业务的品种和功能,扩展银行卡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针对“三农”发展的新形势,不断研发出适合“三农”需求的金融产品。3.管防并重,努力实现数据集中安全运行功能强大的集中式计算机应用系统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和业务运作的核心基础。数据集中安全运行,可以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形成以客户管理为框架的成本控制体系,促进金融企业经营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机构要从技术手段、人员管理、健全内控制度等方面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工作,提高金融机构员工和广大农村客户对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增强安全防护能力,为数据大集中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4.多措并举,努力保障业务安全高效运行一是加强信息科技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各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计算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科技素质。二是健全各项信息科技管理制度。全面完整的it内控制度是防范信息化操作风险的前提,只有不断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具体业务都有对应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在制度的执行上必须严格。三是经常推进安全检查。对照各项安全管理规定,经常性的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加强对操作人员权限和密码管理,杜绝和防范计算机案件和事故发生,确保网络和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篇3

【摘要】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外矛盾日益突现,我们应正视金融监管的现实差距和问题,推进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监管工作。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机构内控机制

一、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内控机制

完善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就必须深入到金融机构内部的组织、结构、观念、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我国金融机构基本上都制定了一套内部控制制度,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控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监管的最高权威地位得到明确。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外部金融监管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相配合往往事倍功半。

二、建立与完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考虑到一些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国家的情况,巴塞尔委员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即在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的国家,由于市场约束作用微弱,公开信息披露并不能促进市场监督发挥作用。

因此,监管当局应建立一套全面的监管信息系统,以弥补公开信息披露的不足。应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和真实性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创新的监控,建立一套科学的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和评估方法体系。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动态分析和综合评估,及早向金融机构发出风险预警信号,确定动态观察指标,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预备方案,及早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加快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加快监管当局之间的监管信息网络建设,以实现金融监管信息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三、实施有效的金融风险监管

对各类金融机构的资本定义与构成作出规定,制定出资本充足性比率要求,采取分段考核、分层次管理、逐步过渡的办法,限期达到目标;正确划分银行资产的风险种类,制定能够客观反映金融机构风险状况的资产风险权重和换算系数;建立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监察制度,在合理区分资产流动性程度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流动资产比率;完善风险准备金制度,从提高呆账准备金比例和简化报批手续入手。改进监管方式,强化信息传导功能建设,实现监管信息资源共享。完善非现场监管的风险监控指标。根据审慎性监管的要求,可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监控指标体系,科学的风险考核指标、规范化的财务报表统计分析指标,以及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预警指标。并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手段,加强监管信息的收集、归类、分析和判断。完善非现场监管的系统化建设。实施并表监管,对所辖地区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的业务实施并表监管,明确应报送的报表及项目、数据的填报口径,特别是对某些报表及项目的合并,更应有明确的界定和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按照“统一数据采集、统一编码和格式、统一软件开发,实现信息共享”的基本原则,实现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信息的全国共享,实现对金融机构包括法人和非法人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逐步提高人民银行对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评判水平。建立金融机构信用评级制度。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进行定期测算评级,定期公布,以强化金融机构对其经营和风险程度的识别和管理,增强自我约束力。

四、完善我国金融立法

我国急需参照wto规则,对我国金融业立法做出立、改、废:抓紧填补商业银行的立法真空。加紧制定调节金融市场所需的立法。为了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充分发挥预防、控制和化解风险的功能,我国的金融监管方式也必须使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成为有机的整体,成为监管连续过程的相互补充的两个重要环节。非现场监测要为现场检查提供风险信息和目标导向。现场检查要为非现场监测提供实际证据和信息反馈,最后形成统一的监管结论,采取统一的监管行动,尽快实现监管程序的常规化、制度化和全程化。这样可以尽量避免运动性和重复性的检查,避免问题或风险不断积累和蔓延。为了保护众多社会成员的利益,尽量减少社会动荡,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有问题金融机构事后救济法律制度以及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操作规则。对于上市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条件,应较之其他上市公司更严格,且要贯彻中小股东权益优先这一原则。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篇4

【关键词】金融业信息化策略

金融信息化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强调信息技术金融管理和提供金融业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国家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金融业信息化也逐渐发展起来。如今,金融信息化技术体系、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金融信息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稳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家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亟需加快金融业的信息化发展。

一、我国金融业信息化面临的新挑战

在开放性经济和社会背景下,金融服务及产品的供需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金融信息化进程中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也给金融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发展战略新挑战

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形成于我国独特的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与央行、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行业监管机构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实际上,金融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关涉到金融业,也与各企业、行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不仅关涉到国家的宏观经济,也牵连到微观经济领域。因此,金融信息化既需要统一的规划与管理,也需要金融机构发挥主动性,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确定自身的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要。这就对当前的金融信息化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监管新挑战

在我国,央行对金融业的发展负有指导、监督和管理的职责。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对金融业的依赖程度提高,监管的必要性更加突出。但由于在金融机构信息安全方面缺乏统一的监管目标、监管依据和监管标准,使得央行出台的诸多监管措施不能很好地落实,监管方式单一,缺乏监管的主动性,不能很好地满足金融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

(三)技术与设备新挑战

金融业信息化的过程,是信息技术、设备和人的高度结合的过程。在我国金融业信息化进程中,由于诸多原因,使得我国不得不大量使用国外设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对我国金融业的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缺乏核心技术与设备,不仅使我国金融业发展受制于他人,也极易使金融业充满风险。

二、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在当前,必须加快推进金融业信息化进程。这不仅是加强宏观调控、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融入金融国家化进程,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需要。

(一)构建金融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体系

金融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体系为加快推进金融业信息化进程提供正确的方向,是带动金融信息化的火车头。我国金融业信息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如果缺乏对发展战略的重新规划,不仅将使我国金融业信息化进程受阻,也将使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渐降低,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必须构建接轨金融国际化、符合国情而又能激发金融机构活力的、切实可行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规划,从而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指明新的发展道路。

(二)完善金融业信息化监管体系

首先,完善金融业监管法律法规。需要根据我国现有法律法规,明确监管单位的工作职责与和权限,以确保监管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制定详细的监管检查制度,提高金融监管工作的可操作性;通过监管立法加强对监管人员的问责,通过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金融业监管相关法律制度完善。

其次,完善金融信息披露制度。这主要包括对监管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和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通过及时披露宏观经济信息、各项指标变化和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资金实力等,让社会公众和各市场主体及时了解相关经济政策与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增加市场透明度,以利于对金融业信息化的监管。

再次,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需要确立“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完善协调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实现对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统一管理,实现监管跨产品和跨市场的协调,提高监管主动性,减少监管漏洞,提高监管效率。

(三)构建金融业信息化新技术体系

构建金融业信息化新技术体系,可以为金融业信息化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进而摆脱受国外技术和设备制约的现状,减少因技术设备而带来的风险。

首先要充分发挥我国的人才优势,改变科研效率低下、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困难的现状,为金融业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人才是发展各项事业的根本。因此,必须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机制,创造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为构建金融业信息化新技术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其次要健全金融业科技研发机制。构建金融业信息化新技术体系,就必须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进行关键技术设备攻关。比如,在信息安全,跨行业合作平台。风险监控、预警和防范,风险评估等进行技术攻关和设备更新,逐渐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融业信息化新技术体系,提高金融信息化水平。

三、结语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金融业信息化。金融国际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银行业的激烈竞争、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重任给金融业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快金融业信息化进程,才能使金融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东荣.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就与发展思路[J].中国金融,2009(18).

[2]唐世渭,童云海.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与十五期间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金融电脑,2008(08).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篇5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信息技术;发展战略

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成熟完整的金融信息体系。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但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金融信息化工作也存在着一些死角,即很多战略性的课题无法解决。其主要的问题在于,金融信息化战略的制定者,只能站在金融企业的角度,或者在相关监管机构的高度上,更多地将眼光集中在各个企业内部或者行业内部的具体问题中。至于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如何规划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如何充分调动、合理分配社会的各种资源,如何加强各个企业和各个行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如何确定统一、科学的标准,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开发对资源的浪费,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信息化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国际竞争格局和人类生存方式。在这一巨大的经济发展形态变革与基础技术平台转换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金融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实现金融信息系统的整合,全面提升金融竞争力,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入世的现实需要。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二、国内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见成效、“十五”再攻关的发展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化设备已具备相当规模截止到1999年底,银行系统已经配置大中型计算机700多台套,小型机6000多台套,pC及服务器50多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截止到2001年6月底,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atm)4.9万余台,销售点终端(poS)33.4万台。

2.全国性金融机构多数已完成内联网建设多数全国性金融机构初步完成了本系统内联网的建设,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金融系统与电信部门合作,已经建设成连接全国250多个城市,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和多种通信协议的金融数据通讯帧中继骨干网,支撑金融数据的传输。

3.银行信息化已具规模

(1)初步建成全国范围的电子清算系统。“八五”期间,人民银行已经建成金融卫星专用网络和电子联行系统,现已开1409个电子联行收发站,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1000多个发达县。2000年,全国转发往帐3163万余笔,转帐交易金额235488亿元。“九五”时期,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基本都完成了各自的电子汇兑系统,客户的异地转帐业务24小时内就可到帐。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通过银证转帐系统进行证券帐务信息的交换。

(2)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电子支付工具尤其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到2001年9月底,全国共有发卡机构55家,发卡总量超过3.58亿张,发行国际卡近20万张,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发展到13万个,可以受理银行卡的商店、宾馆、饭店等特邀商户已发展到15万个,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5.1万台,销售点终端近35台。建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及18个城市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此外,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和支付网关已经开通,支持了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的发展。(3)建成人民银行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提高了央行的办公效率,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实现了经网络传送机密红头文件。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商业银行数据集中工程建设和网络金融服务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已经在部分城市投入生产试运行,将极大地提高我国银行间清算效率,加速资金流动,促进经济发展。

4.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在全国5000多个保险独立核算单位部署了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财务处理的高度集中。此外,随着全国保险三级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各类网上保险应用也将有一个实质进展。

5.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这为我国金融业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www.]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薄弱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所要解决的是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问题,主要包括:对基础设施建设策略、金融科技迎新体系、金融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信息化支持环境、组织管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工作都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研究体系。

2.金融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尚不完善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表现在金融信息化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统一协调的步骤,存在很多重复性建设。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也未能形成统一体系,且尚不能满足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各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联机处理系统也存在接口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些不仅给信息交换、系统整合带来了困难,而且也极易形成各种安全隐患。

3.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尽管我国金融业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发展的无序和不规范,以及绝大多数硬件和软件产品采用国外技术,因此我国现有的金融信息系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9.11”事件也给我国金融业深刻的启示,即必须提高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尽可能地保证国家经济命脉的正常运行。

4.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网络尚未形成我国各金融机构出于经营管理、业务拓展的需要,相继建成了自己的内联网系统,但各机构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影响了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此外,银行信息网与财税、海关、保险等网络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不同经济部门、不同行业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社会发展的动向不能得到快速反映,这直接影响了国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

5.金融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深度分析不够我国金融业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传统的以业务为核心的金融信息系统偏重于柜面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高层次客户多领域、个性化的增值金融服务需要,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等的集成、分析、挖掘和利用,在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和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导致银行风险管理失控、丧失业务机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等问题。

6.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和内部动作模式,成为金融业变革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按照银行应用网络技术的水平,将银行信息化分为局部应用、内部集成、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经营范围重新设计五个层次,目前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前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7.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尚不健全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上存在很大差距。我国金融业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机制还不能适应竞争环境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在入世后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缺乏一种现代管理科学指导下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体制臃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尚未形成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

8.金融信息化的法律、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金融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如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等)的合法性、有效性,成为争论的焦点,急需国家立法界定。同时,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还要借助于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依赖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探讨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实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应对国际金融业挑战,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体系的需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的总体框架是:战略研究为金融信息化的龙头,网络建设为金融信息化的基础,标准和安全为金融信息化的保障,银行、保险和证券三方面的关键技术为金融信息化的应用。通过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1.制定出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而又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及发展道路;

2.建设金融信息化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环境,包括制定金融信息化领域主要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信息化产品的生产提供统一的企业标准;

3.到2003年底,完成覆盖全国数十万金融机构的跨系统网络间互联平台建设,基本实现金融服务综合化、电子商务支付网络化,实现银行卡联网联合;

4.基本实现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建立完整的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5.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为金融系统进行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工具,带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体系建设;

6.实现金融业的网络化经营,开展客户中心、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在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总之,通过金融信息化科技攻关,将为未来的金融信息化搭建一个基本框架,而这一框架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hi138\Com]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eB]北京:金网在线,2003.3

[2]卢小冰.推进金融信息化,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简介[J]中国金融电脑,2002.1

[3]唐世渭,童云海.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与十五期间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金融电脑,2002.8

[4]董丽英.从入世看我国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02.2

[5]王元龙.加入456后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0.3

[6]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02.3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篇6

关键词:上海;征信;国际金融中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3-0015-04

经过十多年的试点探索,上海已初步构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组织架构,确立了制度规范,建立了覆盖企业、个人的全国联网信贷征信体系和地方联合征信平台,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及行业发展初具规模。然而,面对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新要求,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上海征信业亟需进一步加快制度创新,努力寻求发展方向和途径的新突破,实现上海征信业的跨跃式发展。

一、上海征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一)上海征信业的发展现状

1、人民银行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运行。

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试点地区,2004年起,上海承担了人民银行全国联网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相关的系统建设和运行试点工作。2006年,人民银行全国联网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成功建成并正式运行,两大基础数据库连接了所有中资金融机构、部分外资银行和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信息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基层营业网点,在全国范围内为每一个有经济活动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建立了统一的信用档案。同时,人民银行积极扩大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充分发挥征信系统的失信惩戒功能,推动社会信用意识的提高。

截至2007年底,企业征信系统共收录上海市借款人1l万户,贷款余额1.7万亿元,1000多个查询终端日均查询6000笔,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个人征信系统共收录8000万人、信用卡2000万户,个人贷款余额3700亿元,3000个查询终端日均查询6万笔,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

2、地方征信系统发展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为推动地方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1999年,人民银行批准个人征信在上海试点,成立了上海市资信有限公司,上海从而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02年上海市资信公司又开通了企业征信系统。2004年,上海市政府成立了市征信管理办公室,组建了信用服务行业协会,建立了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围绕信用信息记录、信用产品使用、失信惩戒守信受益等环节,上海市先后以政府规章的方式制定了《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和《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

其中,作为上海地方征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资信公司为各类信用交易中的信用调查、信用征信、信用支付工具等提供了较好的信息环境,推动着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对探索征信体系建设、改善上海金融生态环境、提高社会信用意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截至2006年底,上海资信公司的地方个人征信系统共入库770万人,同比增长25%,基本覆盖了上海市有信贷消费能力的常住人口,个人信用报告日均查询7000余笔,全年共计提供信用报告183万份。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信用信息也纳入了上海地方企业征信系统,形成了工商、税务、质监、公用事业等约20个政府部门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的长效机制,并不断探索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典当等其他信用信息纳入地方征信系统。

3、征信中介机构和行业发展初具规模。

在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系统和地方个人联合征信试点的推动下,上海的信用服务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征信中介机构和行业发展初具规模。业务范围从最初的资信评级扩展至商业征信、信用保理、商账管理、信用管理咨询、信用管理培训等,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信用服务业态,所有制形式包括国有、民营、中外合作、外资参股、外资控股等多种形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上海市征信办备案的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已达45家,行业从业人员约1200人,年营业收入达到2.7亿元。上海的征信中介一方面面临着外资的并购渗透,另一方面上海尚未出现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的本土征信机构。

(二)上海征信业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1、防范金融体系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在我国当前逐步开放的金融环境下,随着金融机构的逐步集聚、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资本的不断涌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面临着更高隐蔽性、系统性和突发性的风险,因此要建立良好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

发展征信业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推动金融改革和创新、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性制度建设。一是征信系统的发展可以有效地防范银行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比率。二是征信系统的发展有助于在集团企业、关联企业案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维护金融安全,并对上海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三是征信系统的发展有助于监管当局提高监管效率,准确评估和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运作。

2、推动金融机构消费信贷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加速全国性运营机构的集聚。

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行的制度保证之一,特别是个人征信系统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金融机构消费信贷等业务的快速增长,它能够迅速提供关于潜在交易对象准确可靠的标准化信息,从而为更准确、更具竞争性地给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进行定价提供基础。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征信系统监测已有的资产组合,开发和销售新产品,通过更准确的定价和产品定位,提高盈利能力。在此基础上,金融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也在不断扩大,各类金融机构全国性运营中心逐步向上海集聚,目前一个相对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框架已在上海初步形成,金融机构全国性的信用卡中心、数据中心、清算中心、备份中心等纷纷落户上海。

3、有效地改善金融生态,提高社会信用意识。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随着全民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诚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改善了金融生态环境,从而为金融中心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用基础。

随着征信系统内在的“失信惩戒机制”作用的发挥,不断促使企业和个人提高信用意识,重视其在相关领域的诚信记录,从而改变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行为,包括主动偿还拖欠的贷款、按时履行贷款偿还义务等。

二、探索建立发展上海征信业的总体模式

(一)加快发展上海征信业的政策依据和现实条

上海征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既要服从国家整体安排,又要适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需求,以期达到跨跃式发展的目标。

1、2006年上海人均GDp达7000美元,已迈入信用经济的时代。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上海与国际经济的依存度在不断提升,信用交易方式和信用工具的运用将得到极大发展,征信体系建设在上海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这是加快发展上海征信业的经济基础。

2、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的“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和切入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上海征信业的政策基础。

3、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即将落户上海,有助于将上海建成全国的金融信息征集、加工、使用和辐射中心,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的基础性设施,这是加快发展上海征信业的有利条件。

4、总结上海信用体系建设“先行先试”经验和教训,以人民银行为征信系统建设的牵头单位,将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贷征信系统与上海诚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密切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与分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加快发展上海征信业的先决条件。

(二)加快发展上海征信业的总体目标

上海征信体系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深化信用制度建设、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为主要工作目标,通过对信用信息的记录、归集、依法公开和共享、使用,实现对失信行为的披露、传播、预警等功能,建立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社会惩戒机制。把上海建设成为信用制度较为完善、信用信息记录共享机制比较健全、信用产品广泛使用、金融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区,充分发挥征信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

(三)探索“一个中心、二个平台”的上海模式

在总体目标指导下,上海征信体系建设应以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为主要内容,依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信贷征信系统,整合各方面的信用信息资源,形成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它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二个平台”,即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服务全国的金融征信平台和商业征信平台。

1、一个中心。

信贷征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一种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范畴,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征信数据的主要来源是银行,使用者也主要是银行,来自商业银行的征信数据采集和面向商业银行的征信数据服务,构成征信体系的最主要内容。

上海征信应该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落户上海的功能优势,构建以信贷征信为核心,涵盖其他各方面信用信息的统一征信中心。此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功能,而且有利于上海建立集约、高效的征信体系,更有利于上海借助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汇集全国征信信息的功能作用,更好地利用全国性的信用信息资源,加快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2、二个平台。

依托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建立面向金融机构的金融征信服务平台的同时,逐步将散布于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非金融信息通过接口程序逐步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从而建立面向社会的商业征信服务平台,并依法向社会适当开放。

3、基本框架图示如下:

4、实施的重点。

由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存储和加工,以信贷服务为重点,依托人民银行总行建立的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整合各相关部门信用信息,并提供信用信息共享和服务的应用系统,形成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为金融机构识别和防范信用风险、扩大信用交易提供查询服务。它具有以下特征:

立足上海。要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长三角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与区域服务一体化,逐步辐射长江流域和华东、华南经济发达地区。

立足金融业。由于企业和个人征信信用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因此要着眼于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基础性作用,协调金融监管部门建立统一的金融征信服务平台。要扩大数据的容量,充实集团企业、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以及企业应收账款、商业承兑汇票等方面的信用信息,促进消费信贷和信用担保发展。大力推进金融领域信用产品使用,组织征信机构开发相关信用产品,增强对金融业的服务意识。

逐步整合、适当开放。增强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力度,提高社会对央行征信系统的向心力,逐步整合工商、财税、社保、环保、质监、海关、公安、司法、教育、人事等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及行业协会有关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建立商业征信服务平台,并依法适当开放,促进上海个人征信、企业征信、信用评级、信用管理咨询征信等征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培育若干家独立、客观、公正的征信机构。

三、关于加快上海征信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1、推动长三角征信一体化的发展,充分发挥信贷征信的核心作用。

加快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征信服务一体化,在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和提高地方诚信水平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夯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济基础。

建议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落户上海为契机,结合“长三角”的区域特点和征信市场发展需要,联合三地政府制定《“长三角”征信行业管理指导意见》,加强对“长三角”地区征信市场的统一管理,积极促进征信业务发展。依托人民银行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优先在“长三角”开展包括非银行信息采集、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在内的非信贷征信业务的先行先试,开展信用担保机构评级、商业汇票评级等业务的试点,充分发挥信贷征信在长三角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同时,不断扩大信用报告在“长三角”的应用范围,提高对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征信服务水平。

2、协调整合中央与地方征信体系的发展。

随着2006年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的全国联网运行,企业征信系统的新老升级,对中央和地方征信体系发展存在的不同认识已经影响到了上海征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了上海征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造上海征信工作和谐发展的有利局面,并进一步推动上海成为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核心,建议尽快就有关问题作出明确的部署,积极协调整合中央和地方征信体系的发展。

3、试点金融业的信息采集和共享,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

按照国务院的指导意见规定及有关部署,率先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开展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的试点,促进“长三角”金融业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

围绕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依托人民银行全国联网运行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积极探索开展金融业信息共享试点,研究建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及外汇管理等在内的金融业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共享机制,促进区域金融业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逐步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充分利用其信用信息资源,强化金融监管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同时,依法向三地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的征信服务。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金融结构状况

酒泉辖内现有农发行、农行、邮储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家农村合作银行、5家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5家涉农金融机构、238个网点,从业人员1921人,担负着全市服务“三农”的金融重任。2011年9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72.18亿元,占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的23.71%,为酒泉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农村金融信息化发展状况

作为服务“三农”金融主力军的酒泉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科技信息化建设始于1992年,至目前已经有20年时间了。共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单机储蓄业务阶段:从1992年起到2003年,全市60%的网点开始使用pC机办理储蓄存款业务。

2.单机综合业务阶段:2003年7月单机综合业务系统开始上线运行,当年年底已推广了到90%的营业网点;在2007年6月,63个营业网点开通了电子汇兑系统,实现了汇兑业务电子化。

3.综合业务网络阶段:2007年9月底,我市农村信用社149个网点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全面上线运行,随后通过接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个人业务实现了通存通兑,汇兑业务通达全国及港澳台等部分国家和地区。2008年10月28日,具有银联标准的飞天借记卡正式发行,目前累计发卡量超过38.2万张。全市已布放自助设备51台,极大的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系统社会形象和整体竞争力。

4.全面应用阶段:2010年2月我市153个营业网点均开始使用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系统,贷款业务的客户信息及所有信贷资料都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共享。目前系统中已有客户信息18.49万户,系统上线后累计发放贷款14.81万笔,达95.69亿元;同时也已实现了与征信系统的对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全国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受管理体制的制约,农村合作金融没有全国统一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同时,由于分散法人治理,各自独立经营、自我发展,信息化建设一直是省(市、自治区)各自为政,缺乏全国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和统一规范,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

(二)信息系统规范化的流程和多样化的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其特殊的管理模式和多级法人的管理体制,造成各级法人组织管理的多样性,业务需求多样化。如果无法在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和规范化的业务流程之间找到平衡点,将会导致信息化建设无所适从。

(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复合型人才

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现状看,职工的信息化知识有限,自我培养意识不强,许多县级机构一般只有1-2名科技人员,大部分还不是专业人员,基层行(社)一般就没有科技人员,员工队伍信息化知识基础薄弱,缺少懂业务、懂科技、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信息系统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一是对因业务需求发生变化而进行软件维护,在维护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风险隐患。二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以及大规模停电等外部事件造成的硬件设备受损而导致应用系统瘫痪。三是因非法外部入侵、病毒入侵而造成的网络风险。四是日益增加的计算机数量和多样化的接入媒介,使得终端安全运维管理工作困难程度加大,出现的问题日益复杂,加重了系统安全风险隐患。

三、有关对策

(一)建立长远规划,实现信息技术和应用标准化,是加速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全面的信息化战略规划不仅能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最大限度地节省和优化资源配置,更能降低业务风险和信息化系统自身的风险。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信息技术和应用标准化,开创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加强系统的人员培训,树立全局观念,是发展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保障

推行信息化建设不但要有“科技兴社、人才先行”的观念,而且还需要既懂金融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再深造,提高技能和工作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从高等院校直接引进计算机高级人才,并注重其适应现代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内部培训,营造学习氛围,并对自主或参与应用软件开发的职工给予奖励;建立计算机后备人才库,以应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发展。

(三)加强交流与信息共享,是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当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水平。首先,明晰信息化项目建设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各项业务的作用,准确定位科技部门及其工作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其次,整合科技资源,逐步建立适应各项业务发展需要的技术研发体系,以保证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同时,积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工作交流。

(四)加强信息制度的建设,消除风险隐患,是加速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加强信息安全制度的建设,建立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系统网络安全评估、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体系。一是要规范传统的人工控制程序,保证信息化系统处理前的数据资料的合法性以及处理后的帐表资料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对各环节人员操作程序进行管理。二是要强化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以保证业务系统的合法性、安全性和数据处理的正确性。三是建设统一和共享的应用级灾备中心,实现各项业务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江锋.农信网络,有你更精彩,安徽经济报,2006-04-25.

[2]齐亚斌.欲上“高速”还需“修路”,计算机世界,2008-09-08.

[3]江锋.“e”网情深有你更精彩.中华合作时报,2006-04-21.

[4]欧伟,凡利达.推动农电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电力信息化2007-01-30.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篇8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和把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按照“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金融机构、企业广泛参与,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积极配合”的原则,尊重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加强信用环境、市场环境、行政环境和法治环境建设,确保金融实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不断优化,金融投入不断增长,努力开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从2009年起,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完善组织制度、健全中介机构、融洽银企关系,在全市形成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治环境、规范的制度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协调的市场环境,增强我市经济竞争力、资金吸引力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能力,实现经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

具体目标:

——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全市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与投资政策相协调;

——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不良贷款有较大降幅,逐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基本不存在逃废金融机构债权现象;

——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同全市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实现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通和流动;

——“诚信*”建设效果明显,信用户达到70%以上,信用村达到30%以上,更多的区县、乡镇、社区达到信用标准;

——企业遵规守信,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吸引和消化资金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市场中介组织得到规范,市场化服务体系完备,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平稳有序竞争的局面基本形成;

——担保体系建设基本完善,各类担保机构运转正常,银行同担保机构、企业之间达到良性互动;

——社会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初步建立,企业、个人信用档案基本完备,并实现科学化管理。

三、建设步骤和重点

(一)启动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全面部署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政府各有关经济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订各项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项目指引,防止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项目落户*。治理逃废金融机构债权现象,广泛开展a级以上信用企业培植工作和信用区县、信用社区、信用村镇、信用企业、信用农户的创建工作,大力发展担保业务。

(二)深入开展阶段(2010年1月—2011年6月)。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相关制度和评价考核体系,使良好的信用成为全社会共同珍视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对企业法人、经营管理人员、财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和知识,提高企业财务核算和内控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征信服务平台,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信用信息披露系统和信用服务系统,使信用体系建设基本规范化、制度化;着力调整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或产品,大力发展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或产品;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行为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信用中介机构,引导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扩大担保基金,增强担保实力,完善担保体系;激活民间资本,扩大直接融资。

(三)规范发展阶段(2011年7月—2012年6月)。引导和支持辖区内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鼓励其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开发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优势项目,为金融机构创造优良的信贷环境;金融业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有较大提高,各有关部门能够为金融机构向上级银行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开辟信贷投放绿色通道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法制支持和舆论支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大力培育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建设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宣传动员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来。市级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金融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知识的宣传。各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其信用意识。逐步将金融生态知识宣传工作制度化,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知识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共同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二)加强金融债权的法律保护,进一步优化法治保障环境。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采取法律保护、与银行联合制裁等方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金融债权进行清收。逐步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外部监督的调控机制,对不守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制裁。加大风险防范力度,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支持金融部门大力压缩不良资产,增强金融资金的运营能力。建立金融案件诉讼及执行情况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打击逃废金融债务力度,维护金融债权,构筑政府、金融、司法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

(三)改进金融服务,切实提高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搭建银政企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和完善银政企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人民银行要发挥组织协调和窗口指导作用,及时通报各时期的金融方针政策和全市金融运行状况,稳步推进现代化大额小额支付、银行账户管理等系统建设,改善支付结算清算环境,提升为政府、银行和企业服务的水平。各商业银行要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不同类型、规模、用途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实施个性化、差别化、高品质的服务。农村信用社要以深化改革试点为契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为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正确对待、合理引导、疏堵结合、促进规范、打击违法犯罪”的原则,积极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逐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范围,激活民间资本,有效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人民银行要充分利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网络和技术优势,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逐步扩大信用信息采集范围,研究制定信用信息共享的运作机制,努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市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整合信用交易信息和公共信息,并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积极配合,确保人民银行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尽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基础信用信息网络,并为社会提供更全更优的信用服务产品。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社会信用评级工作,扩大信用评级结果的应用范围,为政府、银行、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风险提示,有效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解决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对社会公开、各行之间互不认可的问题。同时,要不断完善社会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激励机制,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金融发展的经济环境。按照“5523”发展思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研究制定高新产业规划,注重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坚决杜绝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提高我市的综合实力。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推动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使企业能够紧跟市场形势。

(六)加快担保体系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大力支持现有担保公司做大做强,增强担保能力;建立和完善商业担保体系,鼓励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入股或成立担保公司,逐步形成多层面的担保网络体系;促进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建立相互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信息对称的合作机制,缓解企业融资“担保难”和银行“难贷款”问题;推动联合担保和互助担保模式的发展,结合*实际,探索新型担保模式,为银行、企业和个人开展互利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研究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不断提高担保资质和担保能力。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篇9

首先,专业化的分业监管遭遇日趋复杂的混业经营所赘,现行独立的分业监管已经难以适应金融形势发展需要。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近年来我国各行业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国内机构的综合经营、交叉经营不断扩大,金融创新和金融经营综合化趋势日趋明显。特别是外资银行具有很强的国际性,金融交易技术复杂,不但实行混业经营,而且随着我国银行业务的逐渐开放,外资银行将重点经营那些我国较少开展的新型金融业务,如金融租赁、投资组合、保险中介及金融衍生产品。国内金融机构出于市场压力,也将加快金融创新,推出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由于金融衍生产品具有杠杆性、投机性、高风险性、虚拟性、交叉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市场上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将大量增加。显然,目前分业监管制度下,对这些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明显滞后于市场发展,监管触觉不及,力度打折,很难实现监管的预期目的。

其次,各监管机构各行其是,导致监管遗漏、监管撞车、监管纠纷现象,降低了监管效率。在分业监管模式下,证监、保监、银监机构均按照自己管辖的专业内容开展监管工作,所以现实中监管对象大都是对准具有主体业务的行业单位,即证监会监管证券经营公司,保监会监管保险公司,银监会监管银行业机构,而监管机构对这些单位中除主体业务以外的经营内容不予理会,显然这就漏掉了主体业务以外的经营内容;从被监管单位考虑,由于各监管机构按照自身的工作安排开展监管工作,现实中也往往造成一定期间内各监管机构轮番对同一单位监管的现象发生;另外,各监管机构在具体监管活动中也难免出现对同一单位监管业务交叉现象,形成同一业务此机构监管定性甚至处罚了而彼监管机构又行监管并定性处罚,出现依据不同而定性分歧现象,客观上导致监管纠纷现象发生。

最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加剧了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也对金融行业当前的分业监管格局提出了挑战。面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对这一行业的监管应向何处去?监管政策制定时应秉持哪些原则?为了更好地对该行业进行监管,同时推动行业发展,立法层面需要哪些跟进?虽然国务院审改办公布了“一行三会”行政审批事项的权力清单,但这仍难理清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思路和监管模式。事实证明,目前分业监管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金融混业运行的现实情况,所以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提高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能力势在必行。日前,国务院批复中国人民银行提交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工作方案的请示》,同意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无疑是解决目前金融监管困局的及时举措。但从金融运行情况和金融监管状况来看,目前实施由人民银行牵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尚面临一系列问题和阻力,有待于采取必要的法规与措施予以解决和排除。

二、人民银行牵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面临的问题和难点

(一)不具备行政制约能力,人民银行难以统驭监管协调机制国务院批复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监管牵头人,从行政法规角度确立了人民银行协调金融监管名正言顺地位。但是,在尚处于典型官本位的基层监管体系中,人民银行与辖区各类金融监管机构处于平级,人民银行不具有协调的行政地位,所以当监管主体之间出现潜在冲突时,一些部门从有利于本部门出发采取一些有损其他部门利益的行动,作为监管牵头人的人民银行往往无能为力。

(二)没有经济制约手段,人民银行协调牵头作用大打折扣人民银行与其他金融监管组织并列于不同的监管体系,各监管成员之间是平等的,人民银行对其他成员不具有任何经济约束手段,所以作为金融监管协调牵头人的人民银行在遭遇任何一方金融监管机构缺乏主动性和抵触性的行为时,其金融监管协调牵头人的角色和作用便难以有效发挥。

(三)缺乏监管专业人才,人民银行牵头监管协调难度大作为监管协调机制的牵头人,人民银行必须拥有一支懂政策、精业务的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具体工作实现和发挥相应作用。但是,就目前基层人民银行来讲,由于人员老化、专业知识陈旧,加上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交叉业务日益增加,人民银行监管能力特别是混业经营金融监管能力远不及要求所需,现实中往往胜任不了具体的金融监管工作。因而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中人民银行统领监管工作和协调各个监管部门之间关系方面难免会形成诸多障碍。

(四)尚无监管信息共享机制,监管协调无米下锅信息共享是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运行的载体和前提。然而,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数据与信息共享机制尚没有真正形成。由于金融监管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网络不能满足金融监管协调的实际需要,致使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协调沟通的渠道,直接影响到金融监管协调的内容覆盖和实时运作。

三、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发展的央行监管队伍建设

(一)国家授权与推动,奠定央行牵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顺畅发展的组织建设基础成立高于各金融监管机构级别的协调组织,赋予人民银行作为牵头人必要的协调制约手段。根据基层金融监管现状,实现有效监管需完善对监管机构监管行为的约束,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成立一个行政级别高于各监管机构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并由人民银行牵头统驭协调,成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国资委等相关部门。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应以维护监管秩序为出发点,就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金融稳定和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交叉性金融产品和跨市场金融创新、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进行协调。另外,还应对金融监管机构的违法行为以及金融监管联席会议达成协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二)强化央行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牵头金融监管协调能力

1.人民银行应着手选拔、充实、培养复合型监管人才。为保障有效发挥监管协调牵头人作用并顺利开展监管交流与合作工作,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人员不仅要掌握本监管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相关金融业务知识,还需要熟悉其他金融监管领域的相关内容。所以,人民银行应当将复合型监管人才培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大力引进金融监管人才、强化监管业务培训、建立不同监管机构人员工作交流等途径不断提高监管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以尽快具备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牵头人的能力。

2.强化监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监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人民银行牵头人对信息的贡献与统领基础设施建设、各监管机构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监管信息软件开发等方面。具体内容:一是发挥人民银行现有信息系统平台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监管成员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使信息交流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各级监管机构内建立金融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负责金融监管信息中心监管信息的全面收集、筛选、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等工作,确保信息共享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三是针对不同部门的监管职能、岗位和管理层次,进行金融监管系列软件的开发。

(三)建立央行统领下的金融监管分工机制,理顺各监管主体之间的关系监管分工应当包括牵头人、各监管机构和协调一致监管组织的职责与分工。一是处理好人民银行与各监管部门职能上的交叉,明确相关职能主导部门及其职责权限,避免因职能交叉出现的相互推诿或监管重叠现象。如人民银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数据统计汇总机构和金融数据对外机构,银监会统一使用由人民银行汇总的金融统计数据,充分发挥信息共享机制的作用,避免金融机构重复报送弊端,减轻金融机构负担。作为监管协调机制牵头人,人民银行也应当是监管信息共享平台的牵头人,人民银行要利用金融信息系统,整合各系统数据和信息,对接各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系统,使各方充分掌握连续性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信息,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二是各金融监管部门应合理分工,加强配合,实施有效监管和规范监管,形成监管合力,避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弊端,各金融监管部门在监管中出现的矛盾要及时提交金融监管委员会协调。三是建立健全协调一致的金融监管组织。近年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业务相互交叉现象越来越复杂,为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有必要通过协调一致的监管组织实施监管,所以成立一个跨监管部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构势在必行。专门负责交叉机构和交叉业务的监管工作,客观上避免了重复监管、遗漏监管和推诿监管现象的发生。

(四)发挥央行分支机构在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监管模式下的协调作用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主要集中在中央层面,如“一行三会”为主体的顶层垂直监管模式。在此框架下,各地分支行或派出机构的监管行为基本上是始于顶层统一安排,统一行动,由分支机构或派出机构根据地方金融运行实际情况主动开展的金融监管活动少之又少。另外,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行业准入政策的进一步放宽,近年来地方层面的微型金融机构数量越来越多,经营行为越来越活跃。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839家,贷款余额8191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268亿元;从2008年底的不到500家,到2013年底的7839家,只用了短短5年。微型金融机构数量的遍地开花与机构分布地方性失衡现象,客观上导致不同地区金融运行特点迥异与监管负担的轻重不均。如何根据本地区金融运行特点开展金融监管活动,确保辖区金融稳健发展?构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金融监管模式,强化分支机构、派出机构以及地方层面的金融监管比重,无疑是解决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困局的最得体、最应时的选择。启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金融监管模式,必须发挥人民银行基层行在工作协调、信息沟通与业务指导方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相向而行,工作顺畅,取得预期的监管效果。

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篇10

关键词:金融扶贫;农村信用体系;困境;路径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农村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金融对“三农”支持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农村信用体系的构建、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意识的提升,不仅能有效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还能逐渐消除金融机构支农惠农的诸多顾虑,改善二者信息不称对问题,切实提高金融扶贫工作的时效性、持续性和针对性,助力河北脱贫攻坚。经过几年的实践,河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探索出一些颇具特色的做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地区甚至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走出困境,打破瓶颈,研究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建设模式,纵深推进建设进程,对于改善河北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助力金融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实现脱贫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推金融扶贫的重要作用

金融扶贫,即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由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对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群体提供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扶持活动,重点满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生产型资金需求,推动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从定义看,金融扶贫的关键要素有四个:扶贫对象、资金来源、长效机制与金融生态环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以上四方面因素的确定与构建至关重要。

(一)信息征集建档有助于精准确定扶贫对象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6年“两会”期间,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做好精准扶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国务院扶贫办将完善建档立卡工作作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的关键举措,作为“把宝贵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的重要基础。建档立卡,就是健全完善农村贫困户档案,建立农村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建档立卡,才能瞄准扶贫对象,落实各项帮扶措施。而农户信息的征集、建档工作也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自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各地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或由涉农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收集整理有信贷业务的农户信用信息;或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乡镇村三级联动入户收集农户信息,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建立起农户信息建档机制,为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选活动、支持农户获得信贷支持奠定了基础。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信息征集工作与扶贫建档工作结合起来,将有效提高农户信息征集的效率和进度,大大节约人力、财力、物力,更加精准、快捷地确定扶贫对象。

(二)信用体系构建有助于集聚扶贫资金

金融扶贫能够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扶贫资金的持续性和充足度,而贷款的质量与收益直接决定着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领域和力度。目前,由于农村地区贷款违约率普遍偏高、农业经济本身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原因,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和农业经济领域的贷款质量普遍偏低,收益率不高,这大大影响了金融机构对“三农”信贷支持的积极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一方面可以在农村地区培育和弘扬信用文化,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扭转贫困户依赖政府“输血”式救济的陈旧错误观念,全面提升农民的信用意识,净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最大限度降低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称问题,增加金融机构对信誉高、有实力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长期来看,将促进个体农户、农村特色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吸引更多更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投放到农村地区,真正实现金融扶贫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三)信用水平提升有助于建立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信用体系的核心价值在于信用资本化,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缓解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长期形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金融机构规避信用风险,帮助农户获得信贷支持,提升农村地区整体信用水平,改善农村金融生态。这将有利于吸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以不同形式加入金融扶贫,形成金融扶贫长效机制:促进资金充裕、管理科学的大型金融机构发挥资金优势,扶持当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村经济;促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发挥信贷机制优势,直接向贫困农户发放小额贷款;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的信贷投放力度,逐步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四)信用体系建设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金融生态环境是各类金融主体与外部金融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形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从广义看,是指一切影响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从狭义理解,则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中介服务体系等,其中,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改善农村社会的信用环境。对于熟人社会的农村来说,长期以来,农户诚信意识不强,偿贷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陈旧,常把扶贫资金用于满足消费需求,有贷不偿,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大大削弱了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意愿和力度。因此,提高贫困地区的信用水平和贫困群体的信用意识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为扶贫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河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一)建设概况

2009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决定,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河北省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以河北省农联社为主体,启动了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和农户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并以此为依托,积极开展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三信工程)建设。截至2016年9月末,河北省农联社网点全部开展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建立信用档案1228万户,占全辖农户总数的85%;全省评定信用户469万户,信用村7852个,信用乡镇566个;以信用档案为依据为272万户农户进行了信贷支持,累计发放贷款2029亿元,贷款余额768亿元。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与联合下发《关于继续推进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试点工作的通知》,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与团省委联合涉农金融机构筹建了河北省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工作领导小组,确定试点市(县),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选工作,为农村青年搭建信贷平台,有效发挥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的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农村经济发展。2012年,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牵头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及涉农金融机构,在省内有条件的县(市)分期、分批开展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工作,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全省共在13个县(市)建立了试验区,其中,沧州肃宁县成为人民银行总行试验区,邢台威县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农村改革综合试点。2015年末,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组织研发了《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布设在互联网,具备信息维护、查询、统计、报告等8大功能,通过采集24项农户信息,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生成信用报告,供县域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使用。2016年4月,系统先后在沧州肃宁和邢台威县上线运行,并于7月在河北省推广;截至9月末,河北省11个地市15个县(市)上线运行该系统,收录农户信用信息近8万条,农户贷款余额60多亿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服务政府,辅助银行,惠及农户”的效果逐步显现。

(二)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情况

自2012年开展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以来,沧州肃宁先行先试,积极取得地方政府支持,取得了较好成效,被人民银行总行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试验区试点县;邢台威县充分利用地方政府重视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展农户信用采集工作,被河北省确定为全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革综合试点。1.沧州肃宁试验区建设情况沧州市自2002年初就开展了“双摸底”工程(对农户的经济状况和资金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农户信用档案,作为评价农户信贷需求和资信状况的依据),成为河北省农户信用档案建档工作的典范。2012年,沧州肃宁被列为全国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试点,不断探索完善农户信用档案的采集模式,2014年底,实现全部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为农户信息共享与应用奠定基础。2016年4月,“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率先在肃宁县上线运行。截至9月末,该系统已采集11628户农户信息。新系统由于信息覆盖面广,农户的资产、负债信息更加翔实,在肃宁涉农金融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肃宁人行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与县扶贫办共享信息,将4848户无贷款农户信息录入系统,其中,5户农户通过金融机构的筛选,获得信贷支持共计28万元,缓解了具有技术优势却无信贷记录的贫困户的资金难题。农户信用信息的共享与应用对于精准定位扶贫对象、降低金融机构贷前审查成本的重要作用初步显现。2016年以来,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谋划支农惠农特色活动,其中,金融服务“三农”对接会已筹划开展。该项活动由各县(市)人民银行、金融办作为牵头单位,县政府各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作为参与单位,主要依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农户信用评价(试点县依托农户系统)结果,筛选部分信用等级较高的农户作为对接扶植对象,依托辖内金融机构为对接名单中的农户、农场、农民合作社、休闲农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等农村社会成员搭建长效“面对面”金融融资活动平台。金融机构对诚实守信农户实施降低门槛、降低利率、提高贷款比例、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以及其他惠农措施。2.邢台威县试验区建设情况邢台威县试验区自2012年被确定以来,一直本着“政府领导、人行牵头、多方参与、先试先行”的指导思想,发动和依靠地方政府,开展制度和机制建设,建设进程走在全省前列。开展农户档案电子化建设,运行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16年9月末,系统采集了21800余户农户信息,涵盖522个行政村。2013年,威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有关单位、辖区金融机构为成员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威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威县农村信用等级评价办法(试行)》等制度,编制了《信用农户申报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明白纸”》等格式文件,试验区建设全面展开。2014年,威县又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纳入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十二项综合配套改革措施之一,予以大力推进。2015年,威县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联网运行,辖区7家金融机构能够实时查询、使用和更新数据库中的农户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信贷决策和管理提供了参考。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威县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涉农贷款逐年增加。截至2016年9月末,全县贷款总量比2012年末增加30.06亿元,增长127.85%。其中:涉农贷款增加22.8亿元,增长131.14%;农户贷款增加4.5亿元,增长71.3%,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支持了辖区经济发展。同时,通过“三信”工程建设,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逐年增强,信用环境得到改善,截至2016年9月末,全县农户不良贷款余额0.026亿元,比2012年末减少1.844亿元;占比0.05%,比2012年末下降7.66个百分点。

(三)信用体系建设助推金融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为缓解河北贫困地区的现状,河北各地人民银行在牵头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的同时,也在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大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探索金融扶贫新路径。如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围绕龙头企业带动、重点项目带动、特色产业带动、政府增信机制建设等,创新推出“金融+”系列扶贫模式,针对阜平县专门研发的“金穗脱贫贷”“金穗小康贷”产品已发放贷款7162万元。蔚县村镇银行推出了“扶贫再贷款+村镇银行贷款+龙头企业+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村书记担保+村镇银行贷款”等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累计发放相关贷款5.7亿元,带动周边贫困户6110户、21680余人发展。隆化县采取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择合作保险公司,为农业企业、贫困群众贷款办理保证保险,探索完善了“政府、银行、农业企业、贫困户、保险”五位一体的金融扶贫贷款模式,为贫困户获得银行贷款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截至2016年6月末,隆化县建立担保基金2890万元,撬动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83亿元,其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298户,贷款余额6264万元;支持企业、经济组织289家,贷款余额1.21亿元。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通过全面推进“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加强基层农村信用社和基层党组织的深度合作,按照量化评分和工作站评审情况相结合的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信用等级设定,并根据等级核定不同的授信额度。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在传统小额贷款的基础上,对产品要素和担保方式进行调整,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出了扶贫小额担保贷款产品。

三、河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纵深推进的困境及对金融扶贫的影响

(一)农村经济主体信息采集成本高,更新难,难以用于精准识别贫困户

农村经济主体信息采集、更新困难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具有操作性的个人信息管理细则。2012年出台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禁止采集和限制采集的信息,其中,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信息等均属限制采集的信息,需要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后方可采集,而这些信息对于与银行鲜有信贷关系的农户来说,是评价其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的重要指标,能否规范、准确、及时地采集、更新农户此类信息至关重要。目前,由于缺少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农户信息采集工作的规范性、真实性、及时性及可持续性无法保障。二是信息采集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对于没有跟银行发生过信贷关系的农户来说,其信息往往需要信贷员及村干部入户采集,成本高,效率低,信息更新难以保证。政府相关部门、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及涉农金融机构尚未建立起协调配合的信息采集、录入、更新长效机制,人力、物力、财力相应匮乏。三是农村经济主体主动参与意识差。一些农户信用意识淡薄,不配合信息采集工作,或者为了获得银行贷款虚报信息,造成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信息采集工作的落后加大了对贫困户识别和认定的难度,势必影响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的出台和落实。

(二)农村信用体系配套机制建设严重滞后,影响扶贫资金的规模和质量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地方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和机构在政策、举措、业务等方面协同配合,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脆弱,农民信用意识淡薄,多数金融机构的业务方向集中在城市地区,这就更需要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机制,而配套机制严重滞后也是制约河北省绝大多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纵深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是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建设初期的信息采集、平台搭建、宣传动员等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但就目前状况看,多数地区政府部门难以明确专人开展此项工作,相关工作的部署推动多具有阶段性,由兼职人员完成,造成工作连续性差,成效不突出;多数地方政府和牵头部门没有财政支出预算和专项资金筹措渠道,资金短缺使得多数地区农村信用建设陷于尴尬境地。二是普遍缺乏信用风险的分担机制。农村地区的担保机构很少,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农村担保机构更是微乎其微;现有的保险机构,其险种设计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覆盖有限,没有充分发挥出农业保险的支农保障作用。三是风险补偿机制落实不到位。基于农业生产易受自然因素影响、生产周期较长、对市场影响力小等弱质特点,对于涉农贷款业务,政府应当给予适当的财政贴息、风险补偿和营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但从多数地区的实际情况看,此类风险补偿机制常落实不到位。相关配套机制的缺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农村贫困地区信贷投放的规模和力度,出于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金融机构更愿意提供有抵押担保的短期贷款,这便造成信贷投放期限与农村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的不匹配,降低了信贷支持扶贫的效率和成效。

(三)农村地区居民信用意识淡薄,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返贫现象难以阻断

农村地区居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户由于受封闭环境、教育程度、固有习俗的影响,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信用意识普遍淡薄,对信息采集、共享等问题存在误区,配合程度低,偿贷意识差,致使涉农金融机构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影响贫困地区的资金供给,使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陷于恶性循环的境地,脱贫任务艰巨,返贫现象难以阻断。一方面原因是沿袭的错误观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开展“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政府牵头主导,农业银行通过行政渠道发放贴息贷款,即农村小额信贷,虽暂时为贫困户提供了所需资金,但贷款回收率极低。这种特惠式的金融服务被大多数农户认为是政府救济,不用偿还。这种错误观念不仅影响了金融机构支农惠农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农户的信用观念以及农村的信用体系。以唐山某县农业银行为例,近几年推行的小额农户贷款,目前不良贷款236户,1127万元,分别占小额农贷存量的22.9%、23.5%。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固有传统,我国是熟人社会,在传统农村地区,以村为单位形成稳定的熟人信任关系,在家族和熟人社会内部讲诚信,对外常常是联合起来进行博弈。例如五户联保制度,本来是一项降低信贷风险的措施,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却不同程度地演变为联合欺诈行为,反而增加了信贷风险,破坏了信用环境。

四、基于金融扶贫工作实践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农户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信息采集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目前,河北省各地市已由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上线运行了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用于收集农户信息,部分地区也在尝试与扶贫办对接,收集没有过信贷记录的农户信息,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基础。为进一步完善农户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是要应着力提高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更新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有效入库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与扶贫办等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建立数据收集和共享的协调机制,保证信息收集的可持续性。二是要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服务网,将政府部门政策信息、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信息、中介机构服务信息、农户生产经营信息和融资需求信息等纳入其中,形成数据库和网络相结合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二)加强部门间协同机制建设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性工程,涉及部门多,建设环节复杂,需要地方政府牵头,联合当地发展改革委、扶贫办等政府相关部门、人民银行及金融机构协调配合,通力合作。一是要确定由地方政府牵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建设规划、方案及各部门分工;将信用体系建设纳入社会管理范畴;委派专职人员负责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专项资金筹措渠道,确保这项工作有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协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扶贫工作相结合,研究出台支农惠农政策。二是地方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要通力配合,在原有的试验区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农户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和推广,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和阶段性完成计划,培育社会征信服务机构,将业务逐步拓展到农村地区,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工作。

(三)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保障体系

农业是弱质性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巨大,使得农户贷款具有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等特点,且涉农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倾向于向农户发放有抵押的小额短期贷款,而这与农业生产周期难以匹配,这些因素决定了农村地区需要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保障体系至关重要。一是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中介组织建设,鼓励农村地区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引导现有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降低农村信贷风险,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力度。二是引导、推动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农户信用保险,设立地方保险基金,发挥其风险补偿的杠杆作用,为农户增进信用。三是鼓励涉农金融机构探索担保方式的创新,进一步发掘符合“三农”特点的抵押物,解决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四是加大政府财政贴息、支农惠农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

(四)发挥金融机构支农建设的重要作用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就是通过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三农”筹措信贷资金,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其中,金融机构是重要参与者之一,调动并发挥金融机构在支农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要让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资金优势,通过支持当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微型金融机构等,间接帮助贫困户获取资金需求,既能帮助农户获得生产、生活所需资金,也能减少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直接发放信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要让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微型金融机构发挥信贷机制优势,通过完善小组联保贷款机制、分期还本付息信贷机制等手段,创新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模式,进一步增加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普惠性和覆盖面。三是规范合作性金融组织发展,引导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民资金互助社等合作性金融组织健康发展,利用熟人互助模式开展扶贫,既能有效解决贫困户担保、抵押缺失的问题,又能适应贫困户对资金需求额度小、频率高的特点。四是要让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不断完善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金融扶贫工作的纵深推进奠定基础。

(五)深入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教育

提高贫困地区的信用水平和贫困群体的信用意识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选创建活动和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评选活动,切实起到一人致富、带动一方的示范引领效果。二是将诚信宣传真正带进乡村,带到农户身边,发挥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深入农村的优势,向农户积极宣传诚信意识和征信知识,帮助农户树立“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信用意识,扭转扶贫资金和银行贷款可以不偿还的错误思想,引导其重视和建立自身信用记录。三是加强贫困地区中小学诚信教育基地建设,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从小接受诚信文化教育,从源头上优化和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观念,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作者:刘旭胡艳芳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李善民.普惠制金融视角下金融扶贫模式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改革与战略,2014(11):35-38.

[2]周孟亮,彭雅婷.我国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4):86-87.

[3]高克洲,王娟.征信视角下金融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探析———以安徽省为例[J].征信,2016(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