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十篇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十篇

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0:55

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

—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王晓燕名师工作室王晓燕

短短一周的学习时间,让我们因忙碌而变得浮躁的内心渐渐安定下来,使我们的思想在专家的引领下再一次沉淀升华。一位位资深专家学者的讲座,在让我感受着教育的深邃和宽广的同时,又一次领悟了"学,然启知不足"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一、学习中的收获。

名师工作室是洛阳市教育局为引领辐射带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而倾力打造的一个平台。如何更好,更科学,更规范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陈锁明院子短短的讲话和精彩点评如醍醐灌顶,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室的内涵,工作室的发展方向。四独即独到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育实践,独研的教育成果,独立的教育人格,则为我们工作室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朱京曦教授对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呈现;朱志勇博士关于学校教育的科学研究的专业解读,各个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学习……不同的专家,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经验,或具体详实,或科学严谨,在让我们孜孜不倦地学习、接受新知识、新内容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其它工作室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扎实有序地搞好下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收获后的思考。

开班仪式上,陈锁明院长要求每一个名师工作室都要完成顶层设计,要有结果导向,注重过程监控,要有制度保障。反思我们开展的各项工作,感觉过多地注重了上级布置任务的完成,送教下乡、专题培训、教研科研……而工作室的核心理念,工作室工作的理念,工作室工作的特色,我们则缺乏系统明确的思考,或者说我们对工作室工作片面地理解为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具体的活动中,没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即建构系统的工作体系。在以后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工作:

1、明确思路,完善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名师工作室因为有名师的引领,所以要先走一步,"先走一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开展各项活动上,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明确活动背后理念的支撑,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风格;完善工作、学习、交流研讨制度,以制度激发工作室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制度来保障工作室工作扎实有序,有理地开展。

2、引领工作室成员过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

名师工作室要引领团队过一种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何谓幸福?何谓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相信我们团队的每一人都具有教育情怀的,有激情的、并愿为自己的教育梦想而不懈追求的人。追求的过程是幸福的,追求的过程,更体现了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追求梦想要有行动,更要有能力。良好的行动能力的提升,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研究、反思。在学习中,在反思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追求梦想奠定良好的基础。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为了我们拥有一个幸福有意义的人生,我们要建构良好的行动能力——研究、学习能力。

3、因地制宜,构建特色,带动区域幼教更好发展

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2

下午好!

我是今年7月份通过竟聘担任管理培训室主任助理的,在今天参加述职的中层干部中应该是在职时间最短的。现在我向各位汇报一下这一年来的工作和半年来的在职情况:

一、工作情况:

我们都知道,打仗有战场,练气功有气场,我们老师见的最多的要数考场。可是,我们有可能忽视了我们每天所置身的另一个场所------职场,现在,很多人把工作称作在职场中打拼,我想述职主要就是叙述我个人在职场中的情况。我准备分三个部分来介绍我在职场中的情况:

1、职业

三年前我有幸听到著名企业培训师**先生的一场有关职业竞争力的讲座,受益匪浅,使我的职业观有了很大的变化。我知道职业就是做你必须做的事情,快乐也得做,不快乐也得做,干吗不快乐地做呢。我的职业是教师,作为教师,能上到自己拿手的课程,教到底子比较好的学生是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但是在培训中心这两点似乎都很难达到。本着快乐地做必须做的事情,这一年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序号参与项目名称承担工作天数人数

1女工心理素质项目负责人1天138

2**专家培训参与管理(策划、协调)3天52

3作业长上岗培训参与管理(带队)18天

4冷轧业务人员参与管理(编教材)1880字

5冷轧企业文化班参与管理(编教材)1760字

6复退军人参与管理(编教材)ppt33张

7新进厂大学生参与管理(编教材)ppt12张

序号班级名称承担课程课时人数

1科级政治轮训战略与文化64

2管理政治轮训**企业文化108

3冷轧企业文化班企业文化12

4冷轧业务人员人际协调的艺术与技巧430

5复退军人角色转换与人际沟通425

6新进厂大学生角色转换与人际沟通2169

7团青论坛人际协调3

8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4074

9**经贸管理政治经济学3624

参与科研项目名称:钢铁公司管理人员培训体系任务:项目负责人

考察学习去处:**市委党校**股份

下厂实践企划部、规划部、企业文化部、工会(调研)

班主任工作班级:**高职经贸管理

参与公开课听课被听课人:xx、xxx课程:《法律》、《电子商务》

2、职务

在组织中由于分工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职务。今年下半年我获得了管理培训室主任助理这个培训中心最小的,同时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中最高的职务,使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只要上好自己的课,做强自己的专业,得到学员和领导的肯定就很有成就感了。现在我感到能帮助别人获得成功更有成就感,我觉得能为科室成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帮助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3、职责

职责顾名思义是因为职务而产生的责任,培训室的主任助理给我带来了如下职责:

一、协助帮助职责。主要是协助管理,帮助打理,协助培训室主任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解决一些具体事项,安排一些科务活动等,以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这学期我参与了培训室教师的教案检查,参与了科室成员的考评,参与了作业长上岗培训等重点培训项目的管理工作。

二、沟通协调职责。作为中层干部,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纽带作用是最基本的职责。管理培训室成立后科室成员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使得我们沟通协调的职能发挥得非常好。另外,在具体工作中科室成员内部的协调、本培训室与中心各科室以及公司相关部室的协调也很重要。

三、管理职责。理顺管理流程,理顺成员间的相互关系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由于管理培训室是由两个教研室合并而成,组建后面临最大的难题是两种科室文化的融合。首先在中心规章制度的理解上两科室有差异,为了统一认识,我们组织全体成员学习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在考勤、物资采购等具体事务上进行了归并,统一了标准。9月至12月份,钢铁公司作业长上岗培训在**教培进行,我们培训室先后有8位同志参与了管理工作,大家都感到合作非常愉快。现在,整个培训室成员的精神状态很好,人心思干,人心思进,发展势头非常好。

二、思想方面: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创学习型组织,做智能型员工”现在在企业中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为了使自己不落人后,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今年我到**市委党校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宣传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在**经管院参加了为期两周半的《钢铁公司作业长上岗培训》;到南京听了有关执行力的讲座;并参加了培训中心组织的图片制作、礼仪培训、团队拓展训练等,这些培训都从不同角度给了我启迪,必将有助于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2、努力创新,开拓工作新思路

“蜡烛”、“老黄牛”、“辛勤的园丁”等成了教师的代名词,“脚踏实地,辛勤耕耘”成了教师的工作照。特别是我们培训中心的教师,多年来为了企业的培训工作默默无闻地耕耘着,有时一抬头,可能发现耕的是别人家的地,或者想种的是瓜,播下的却是豆,工作的方向感不是很明确。企业培训应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应该有各自企业的个性,为此,今年上半年在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成立了《**钢铁公司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科研项目组,我担任项目负责人。经过全体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科研成果大多被录入《**年培训中心培训项目指南》,我个人也因此获得了“**公司青年创新奖”的提名奖。

三、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不足:

1、胆量不足。由于科室成员较多,且都是知识分子,怕有些问题处理不好会因小失大,因此有时顾虑较多,工作不够大胆。

2、能量不足。随着培训中心办学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几年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学历、能力等方面离中心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年我计划读《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生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一直是我心中的遗憾。我们培训室目前有5名已经读出或在读研究生,特别是一些老同志虽临近退休仍坚持不断学习,更让我感到有很大的压力。

3、力量不足。过完年我就正式步入中年人的行列了,报纸上说35-40岁是各种疑难杂症的高发期,我更加体会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错。

针对以上不足,我今后的打算是:

1、放开包袱,大胆工作,充分发挥助手的作用。领导和科室成员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我不应当有太多的顾虑,应该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开展工作,积极主动协助培训室主任抓好各项工作,争取能顺利地由助手转为副手。

2、努力学习,提高素质,提高工作能力。今后我要加倍努力学习,在研究生学习的方向上作一些调整,争取在学历上提高一个层次;力争在**年能完成讲师向培训师的转化工作;另外,我还要多学些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名教师工作室 教师专业成长 模式创新

名教师工作室,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在专家教师的组织下,旨在通过对话、合作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体”。常州市于2005年建立第一批27个“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是江苏省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领域的创新项目与领先项目之一。三年的工作周期结束后,首批工作室领衔人与成员都取得了丰硕的教学与研究成果,促进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成长,涌现出多个优秀教师群体,对区域内外的教师成长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第二批42个工作室工作周期也已过半,经过中期评估,大部分工作室也都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模式的创立,建立了中小学优秀教师合作互动的新机制。工作室领衔人以自身深厚的专业素养、精湛的教学艺术、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数百名有共同教育追求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以学科为纽带、以名师为品牌、以网络为载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研究,在合作互动中提升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名师工作室创新了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显现了其特有的教师教育功能,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其对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和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专业共同体——成就优秀教师群体

名教师工作室成员都是来自全市各学科的教学骨干,他们有着共同的志趣、共同的梦想、共同的追求。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理想,他们在共享互勉中共创共生,实践着对学科教育本真的理解。“打造名师群体,产生名优效应”是他们共同的追求,也是工作室成员的共同愿景。共同的愿景、共同的目标追求构建了个体的集合体,使个体的“我”转型为集体的“我们”,名教师工作室成了工作室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分享、共同提高的学习型共同体。

名教师工作室构建了学习型、研究型的专业共同体,真正成了教师们共同学习、互勉共助、共同成长的摇篮。名教师工作室的成立,让名教师在帮助他人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高。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校长、常州市小学语文教育李伟平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李伟平谈起工作室的成立颇多感慨:“工作室的申报和评选过程,对自己确实是个挑战,特别是初选时的自我展示和复选时的答辩,要面对那么多专家和各校教师的评判与提问,这就逼着自己不断地读书、思考、学习。”而接下来的招聘工作室成员的过程对李伟平来说又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他说:“通过网上洽谈、面试、阅览报名者论文等方式,在与青年教师的交流中了解到不少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新鲜的内容,这种相互学习和借鉴,对双方都是一种提高。”名教师工作室浓浓的学习氛围、教师们执着的工作热情、年轻教师的睿智、灵气、充满智慧的思想碰撞,都感染着他、影响着他,也成就着他。名教师工作室也成了进一步成就名教师的宽广舞台。

二、研训一体——优化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

研训一体,是指重新思考教学、研究和培训的功能定位,将教、研、训相融合,将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和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有机整合。也就是将教师培训内容定位由以学科为中心变成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参与问题解决的经历和反思,获得对自己、对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事物更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获得经验,实现新的专业成长的教师培训组织模式。名教师工作室以项目领衔制为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以领衔人及导师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群体成员智慧为依托,以“课题”为载体,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专题研究。他们依据课题,以教学为抓手,植根课堂,以问题为切入点,以教师培训教师,整合了“研”、“训”教育资源,做到了“研中有训,训中有研,研训合一”,实现了“研”“训”的统一和整合,形成了“研训一体”的教师培训组织模式。

如高中生物教育名教师工作室对新课程标准和不同版本的配套教材进行了研读和分析,最后确定以高中生物新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该项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有效案例,推动全市高中生物学的课改工作。他们运用反思性教学和教育行动研究原理,以课堂教学中同课题比较研究为主要方法,采取“设计实践再设计”的研究步骤,针对同一课题,多种教学设计方案,让大家发出不同的声音。还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

教学论坛和教学沙龙,让大家的思想相互碰撞,共享经验,激发智慧。

三、优质资源共享——发挥辐射效应,促进梯队成长

成果辐射制也是名教师工作室的主要职责之一,名教师工作室是教育成果的“辐射源”。名师工作室是开放性的。这种开放性,一方面要求工作室的工作要能面向学科教师开放活动内容,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另一方面,名师工作室也安排一定数量面向区域内教师的指导性工作,担负起引领和带动作用。工作室并不局限于几个相对比较好的学校或者是城区学校进行活动,而是把研究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以工作室为一个点,以成员所在的学校拉出一条线,以此覆盖一个面,把工作室的成果辐射到了全市各个学校,对区域内的教师群体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此外,做客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名师大学堂”菜单式培训,对全市教师讲学也是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辐射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所有名教师工作室建立的工作室特色网站,搭建了资源学习专业化的平台。工作室在网站介绍各种教育信息和动态,上传活动报道、项目研究成果、经验总结,在网上开展学术沙龙等等,使更多的教师们在网上就能分享他们的教育成果和优秀的教育资源。名教师工作室网站为更多的教师提供了资源学习专业化的平台,放大了培训效益。

导师培养制也是名教师工作室的主要职责。吸纳中青年教师,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促使中青年教师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名教师与中青年教师合作互动的培养机制,使工作室真正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台阶,是名教师工作室努力的方向。工作室领衔人作为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导师,制订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课程、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成既定培养目标——至少是让工作室成员在常州市优秀教师成长的“五级梯队”中相应提升一级,较高的目标是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知名教师。名教师工作室成了青年教师起跳的高台。

名教师工作室不仅培养工作室的教师,成就工作室教师的成长,还形成了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指导工作室成员,工作室成员带动学校学科教师乃至本地区学科教师的教师培训网络体系。常州市的名教师工作室成员不仅自身要获得专业发展,同时还肩负着培养2至3名年轻教师的职责。首批名师工作室近300名工作室成员,又带动了全市近800名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专业发展。可以这样说,名教师工作室已构建了其特有的教师培训网络,其培训的触角已延伸到广大的普通教师,扩大了培训效益,促进了更多教师的专业发展。

由于常州的名教师工作室在促进教师团队专业成长方面的优良成效,吸引了周边多个地区的教育部门和学校来学习经验。对于常州本地区来说,市级的名教师工作室也带动了各个层次的相类似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产生,一批区级的、校级的名教师工作室正蓬勃发展起来,并在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春玲.构建教师群体的知识共享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06(2).

[2]周成海,衣庆泳.专业共同体:教师发展的组织基础[j].教育科学,2007(1).

[3]全力.名师工作室环境中的教师专业成长[j].当代教育科学,2009(13).

[4]李奕.名师工作室:辐射优质教育资源[j].中小学管理,2005(1).

[5]李长志.让“名师工作室”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助推器[j].中国学校体育,2006(9).

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4

作为区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县域教师培训怎样因地制宜创新机制、聚生力量、开拓新路、生发价值?

在我们看来,县域教师培训是以在职教师为基本对象,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高县域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由政府提供保障、学校和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教师自觉参与并伴随其职业生涯的义务性学习。

近年来双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简称研培中心)围绕“优先发展、创先发展、领先发展”取向和“在中西部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倾斜农村,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提升全县教师素质能力为重点,卓有成效地展开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分类、分层、分岗培训,趟出了一条具有系列化、专业化特征的教师县域培训新路。

一、创新机制,系统构建县域师培体系

建立健全教师县域培训机制运行体系,是加强区域师培工作的战略性举措。基于这一认识,结合需要与可能,2010年双流研培中心开始构建“一中心、两网站、三基地、四主系”的县域教师培训运行体系。

“一中心”即以研培中心为专业平台和业务机构,牵头落实“研培一体”的县、校两级教师培训职能。按照“研究即是培训,培训提升研究,研培促进发展”的理念,着力构建集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三位一体”,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教育决策咨询、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业务机构和师培专业团队。

“两网站”即建好双流教师研修网、用好县外师培专业网。研培中心抓住创建“四川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契机,建设信息技术平台,着力开发教研、科研、师培课程资源,构建服务全县学校和教师的“双流教师研修网”。搭建现代远程网上学习平台,鼓励全县教师积极参加成都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远程学习;选择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教师培训专业网站――“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作为我县教师培训的专业合作机构。强化师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双方共同研制实施全员培训、骨干研修、专项培训等项目的网络课程资源和学习管理技术平台。

“三基地”即校本研修基地、教师发展基地、高级研修基地。校本研修是在学校德育与教学、科研与课改情境中进行的教师全员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落实国家教育部“建立完善校本研修制度”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全力推进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建成“双流县校本研修规范化学校”,建好“校本研修―专业发展”基础平台。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县域师培基地建设的需要,借助国家、省、市平台,引导在师培课程资源、培训团队、项目实施具有优势的学校,逐步建成县、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和“四川省校本研修示范校”;并通过以评促建,为本县教师充分享受县、市、省、部级各类培训搭建中坚平台,将学校师培优质资源辐射到县内外。在充分开发县、片、校师培资源,用好国家、省、市资源的同时,我们依托全国著名教师教育院校和师培机构,联合建设“双流教育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举办名优教师、校长、培训者等各类教育人才高级研修班和教育硕士、博士进修班。截止今年6月,县教育局已命名“双流县校本研修规范化学校”49所、“双流县教师发展基地学校”10所,我县获得市教育局命名的“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校(园)”8所,研培中心也成为省教厅命名的“四川省教师培训示范机构”。我县与西南大学联合举办“教育硕士进修班”,委托华东师大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双流县校(园)长助理培训班”均按计划有力推进。

“四主系”即“县级主导、学校主体、教师主动、基地主阵”的县域师培工作体系。县级主导,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业务机构,充分发挥全县教师培训行政与业务主导作用,切实担负起“以县为主”的教师培训职责。学校主体即在教师“县管校用”改革进程和“选、培、管、用”四大环节中,学校全面担负起教师培训任务,建设好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平台。教师主动,指教师在入职学习、岗位培训、专业提升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培训,这既是教师胜任工作、专业成长、自主发展必不可少的内驱力,也是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与业务部门长效推进教师培训的潜力性课题。基地主阵,充分发挥“三基地”在教师全员培训、骨干研修、名师培养中的资源优势和前沿主阵地功能,努力建成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修园地。

二、名师引领,引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如果把全体教育工作者比作教育的基础人才,骨干教师是其中坚人才,名优教师则是其中的高端人才。中坚人才承上启下,高端人才引领发展。这里的名优教师,主要指荣获县级以上青年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校长)、特级教师(校长)、教育专家等称号的教育人才。

加强名优教师资源建设,即名优教师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培养提升,是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内涵提升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县围绕这一课题两线并举:一是举办“特级教师讲师团”送教下乡活动;二是开展“名教师工作室”建设。

2007年,县教育局决策成立“双流县特级教师讲师团”,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并从2010年起由研培中心牵头组织实施。讲师团以全县省、市特级教师和部分名优教师为成员,开展每年两次、每年一镇的教学展示研讨活动:一是课堂展示,讲师团成员与前往学校教师展开同课异构活动;二是分组议课,举办教学研讨或小专题讲座;三是学术讲座,解疑答惑,互动交流。每次送教前,研培中心都作了充分调研,送教主题聚焦到一个点,尽量做到雪中送炭、按需送教,从而保证了送教活动丰富紧凑、课堂亮点多、评课议课参与面广、研讨沙龙互动充分。

双流县“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因应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背景应运而生。为全面落实“办好每所学校,带好两支队伍,培养高素质受教育者”的教育工作理念,2009年10月研培中心牵头启动双流县“名教师工作室”建设,提出了《双流县名教师工作室建设方案》,确立了工作室建设的目标方向、导师和学员的申报条件、教学研活动的基本要求、评价激励的机制要点。建设“名教师工作室”的基本宗旨是:以工作室为载体,优化名师工作环境,构建专家型教育人才培养、成长机制;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创新型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锻造一支志愿终身从教、专业自主发展、教学特色鲜明并有所建树的教育领军团队,打造先进教育理念传播、研发的主阵地和实用性教法论证、推广的实验室,以及高端人才催生、培养的大平台,带动双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名教师工作室”建设按照“立意高远,追求长效,宁精勿滥,务求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实施。自2009年底启动首批“名教师工作室”以来,县教育局已先后命名四批19个“名教师工作室”。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实践,我县“名教师工作室”的研修活动示范、辐射到全县各校,并形成了以下研修特点:一是以理论学习为支撑点、教育科研为发展点、课堂教学为实练点、学员需要为生长点,扎实开展常规研修;二是扎实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研究,以理论学习为“翅膀”,擦亮关注学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慧眼”;三是点、线、面结合,通过学员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三、骨干研修,放大县域教育中坚力量

进入新课改以来,我县着力探索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新路,陆续举办了七期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大多已成为我县教育的中坚力量:有的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有成为市县学科带头人、名优教师。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探索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受学校和教师欢迎的县域骨干教师培训模式:“集中专题培训―自主读书研修―网上远程学习―课例研讨实训―考核总结交流”的系统化培训模式。

(一)集中专题培训,夯实理论根基

经多次调研讨论,我们从职业道德、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听课评课、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着手,邀请业内专家对骨干教师研修班进行专题讲学。每次讲学都向学员发放听课信息反馈表,了解讲座的针对性及效果等。经过几期探索,我们建立了适合双流骨干教师培训的专家库和课程资源,内容涵盖中小学教育教学多方面多领域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专家讲座以全新视角剖析当今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研究,让学员获得了方法指导和方向引领。我们采取专家讲座、互动交流、分组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要求教师参加理论培训后必须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际,撰写培训感悟,拟订个人专业成长规划,使参培骨干教师获得了丰厚的理论滋养和反思体验。

(二)自主读书研修,启迪教育智慧

我们对参培教师提出了自主读书研修的要求,并选购、推荐必读书目,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不跪着教书》、《有效教学十讲》等。开展读书成果展示活动,要求参培教师针对必读书目及个人兴趣自由阅读,进行点评感悟、归纳概括,或结合教育教学体验阐发观点、收获、体会,或讲述自己的教学运用效果,以促进骨干教师通过读书提高修养、涵养德行、发展心智、丰富情感、启迪智慧,更重要的是让参培教师把读书作为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并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网上远程学习,促进实践改进

全面提高骨干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我们在县级骨干教师培训中,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合作,展开网上远程学习。网上远程学习课程设计加大视频内容的比重,强化课程实施团队对课程标准的精准把握,总结归纳课标实施中的问题,并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补充,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培训期间,辅导教师通过点评学员作业、撰写文章、发表评论等方式进行针对性指导,促进了学员有效学习。与此同时,我们引入“行动学习”理念,引导学员实践反思,学以致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程设置编排和专家讲座内容强调理论的实践指导性,突显指导教师教学反思与实践的可操作性。寓教于行,我们以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持引领,以教师自我研修为导向、合作学习为环境、问题解决为中心、经验反思和探究为方式,促进教师通过个人学习――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将网上研修由理论技能学习对接实际教学,实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

(四)课例研讨实训,增强教研能力

促使研修学员基于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网上远程培训上好“示范课”、“优质课”,寻找破解教学实际问题和困惑的策略,更多地掌握备课、上课、评课、反思的有效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速专业成长,我们开展了课例研讨实训活动。研培中心研培员担任课例研讨实训的学科指导教师,指导课例研讨活动。课例研讨为每个学员提供了在同行中展示的平台、交流学习的机会,人人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观议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每课必研”增强了教学教研能力;“课课反思”强化了经验固化和思考总结能力。

(五)考核总结交流,固化研修成果

提炼固化研修成果,我们开展了总结交流活动:要求学员撰写学习感悟、读书心得、参培总结、结业论文,上展示课等。研培中心组织专家、研培员对学员提交的成果进行评审,形成了县骨干教师研修班优秀成果集――《成长的足迹》。

四、下校蹲点,扶持引领农村薄弱学校

充分发挥研培中心的研究、指导、引领、服务等业务职能,落实“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培养、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果在一线推广”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2012年以来我们开展了研培中心研培员蹲点学校试点工作:研培员以一所学校为“点”,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参与和指导校本研修等方式,开展教学研究、指导工作。

研培员一线,蹲点学校内容明确:周期一学年,蹲点累积不少于一个月,原则上每周到校一天;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及教研活动,可以督学身份参加学校行政例会和教职工会议;蹲点研培一线每学期上研讨课不少于4节、听课不少于20节、评课不少于20节、参与本学科教学研究活动不少于8次。蹲点活动启动以来,已有25位学科研培员蹲点23所学校,研培中心通过召开蹲点座谈会跟踪蹲点研培员工作状况,加强蹲点过程管理。2013年上半年,蹲点研培员听评课500余节,上示范课50余节,开展专题讲座60余场,受到蹲点学校教师欢迎。

着力提高教师县域培训质量和效益,创新机制,系统构建县域师培体系;名师引领,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骨干研修,放大县域教育中坚力量;下校蹲点,扶持引领农村薄弱学校……我们探索了一条“以县为主”的教师县域培训新路,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干部和教师队伍,以及县域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创生了递进性的优质教育生长力量。

参考文献:

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5

二、十六年来教育科研情况总结及所取得的主要影响,重大的教育科研成果情况总结

县教研室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教学研究机构,县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本县各类教育的发展,侧重于研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指导检查本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教法,指导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培训本县教育科研人员,并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一)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实验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县教研室在87年至*年期间,把*县保和镇完小作为实验小学,开始在一年级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改移植实验。保和镇完小办了一个五年制的教改实验班,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突破了小学低年级不能进行阅读和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到19*年保和镇完小教改实验班已发展到7个班(毕业一个班),并取得一定成绩,7个实验班的成绩在同年级的成绩中一直名列前茅,“注提”教学实验几年中都按即定目标顺利开展。1992年开始结合义务教育新教材实施,教研室在保和镇完小组织开展了“愉快教学法”实验,通过此项实验转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该校重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新局面。

*年8月至*年8月,*县教研室人员发生了变动,这两年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下乡深入学校听课总结教学经验,搜集和掌握内地的教研和教改信息外,积极筹办刊物《教育简报》,《教育简报》设有以下专栏:素质教育大家谈、校长风采、教学案例、科研信息、师生园地。《教育简报》一直到二00二年由于经费紧缺而停办。

*年9月—*年5月,*县教研室人员又增加了三人,工作又走入了正轨。97年联合国幼教基金会小学生学习情况抽样调查项目在*县实施,由县教研室组织实施,主要目的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学生学习情况的抽样调查方法,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项目在*实施取得首届科技成果三等奖。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也属于教研室的份内工作,为了让*县各中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早日步入科学化、正轨化的管理。97年3月,*县教研室决定选取塔城乡校区作为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试点校,全体教研员分几个组到塔城校区一个学期,住进学校,深入到村完小、一师一校教学点听课、上课、评课、组织学校分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从教学五环节抓起,积极配合学校领导班子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那年塔城校区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97年组织中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28人参加迪庆州中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前往昆明市教育学院培训学习半个月,98年配合县教师进修学校抓好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训练,并组织人员参加全县各校区五项基本功训练的评估验收工作。98年教研室抽调人员参加*县普及六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工作。99年由文化局、新华书店、教研室的相关人员组成成员成立*县教材审定小组,这年开始教研室每年对*县中小学教材进行审定,审定好方能交新华书店征订。99年至*年,根据迪庆州教研室《关于在全州中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的通知》,*县教研室拟定了《*县教研工作总体规划》,旨在建立县、乡、村三级教研网络为基础,以开展课题研究为途径,以“拿出一批成果,带出一批骨干”为目标。使我县的教研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正规化轨道,并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为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我室还聘请各乡中心校教导主任和各中学教导主任、部份骨干教师共二十九人作为我室的兼职教研员。结合《总体规划》,我室拟定了《关于*县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一阶段的实施意见》,开展“三个一”活动是我县小学教师苦练内功、提高职业技能的全员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年配合教育局做好减负工作:抽调人员参加减负检查小组到各校区进行检查。

*年5月,经教育局领导研究决定,为了加强我县师训教研工作,把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育局教研室合并办公,成立县教育教学中心。通过几年合并办公,*县师训教研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开创了师训教研工作的新局面,并理清了师训教研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教研工作目标和步骤。2001年,在拟定《关于*县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二阶段的实施意见》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在中学积极开展教师“四项基本功”训练。“四项基本功”也是我县中学教师苦练基本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全员活动,是全面提高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有效途径。组织各校区制定乡级的教研工作总体规划,及乡村教研机构的建立,组织调研组到各校区检查乡级教研总体规划的制定,乡村级教研机构的建立情况以及“三个一”活动的开展情况。

2002年—2003年教研室与进修学校合暑办公后,人员发生了变动,由原来的8人增至14人,教研员队伍得到加强,这两年,除了进一步落实《*县教研总体规划》外,积极开展好第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选取了两个专题《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与《心理健康与教师心理素质》进行培训自修学习,积极组织参与继续教育的培训考试工作,结合继续教育教材《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的培训,对我县2003年中小学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做好“战前”准备工作,全县近1000名小学教师参加《走进新课程》的培训学习,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及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至2003年,先后选派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约70人参加省级新教材培训班培训,新课标解读培训班培训,组织全县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200多人参加县级新课程课标解读培训,9月各乡校对所有科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四项基本功训练评估验收小组对全县13所中学进行四项基本功评估验收。为了解广大教师使用新教材的情况,了解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提供帮助,及时编制了《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分组深入到全县各乡校进行调研。为本县顺利进入课改实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2年*县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迪庆州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现场会到*召开,三县各中小学校长近90人参加会议。2004年至*年,为培养一批懂科学、会管理、勤思考、勇于开拓和创新的校长,培训一批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促进小学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普九”工作的顺利进行,分别举办了“小学校长培训班”和“小学教导主任培训班”。通过培训,使我县各校的常规管理与教学管理更趋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教学竞赛和经验交流

1992年4月,*县教研室组织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年至2001年,为了进一步开展好“三个一”活动,教研室下发了《关于举行*县第二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要求各乡校先在本乡校组织预赛,选出优胜者参加县级教学竞赛。全县九乡一镇及县级两所学校纷纷举行预赛活动----实际上是认真开展了一次全县范围内的小语教研活动。参加预赛者达140人,最后选出15位优胜者参加县级语文教学大赛,有80余名教师参加观摩,有7位教师获得一、二、三等奖。尔后又组织了两天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活动,6月份又组织获一、二等奖的教师组成“巡回教学团”赴九乡一镇开展巡回讲学,有力地推动了乡级教研活动。2001年9月又下发了《关于举行*县首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全县九乡一镇以及县级两所学校都组织了预赛活动,选出13位优胜者于10月份参加县级组织的数学教学竞赛。利用两天的时间组织参赛选手与观摩的的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两次教学大赛后各教学研讨会期间分别提出研究课题进行讨论,最后,数学确定了四个课题;语文确定了8个研究课题并组成成员作为以后的主攻目标。11月,把获奖教师组成“数学巡回讲学团”,又赴九乡一镇进行巡回讲学。组织的两次巡回讲学参加听课的达1700多人次,两次巡回讲学都是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性的教研活动,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赞扬。几年来教研室一直积极探索教研工作新途径,在教研课题选定,教研面向课堂等方面研究新方法,教研室立足基层,着眼于基层教师的实际,举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各类教研和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我县教学水平。2002年我们在小学又开展了“复式教学竞赛”,中学开展“说课”竞赛,由中小学自己根据实际准备预赛,教研室抽调部分教研员奔赴各乡校参加乡级“复式教学竞赛”和中学“说课”竞赛活动。

由于我县属边远贫困山区,交通不便、经费欠缺、教师数量不足,办学条件差,因而复式教学在我县比较实用,加之复式教学一般在一师一校,学生少、年级多,不得不采用复式教学,平时教师任务重,工作繁忙,互相间听课、学习、交流的机会少,根据以上情况,我室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复式教学竞赛,在活动中,我室派专职教研员深入各校区参加复式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和研讨,教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兄弟学校的水平,激发了他们的信心,推动了我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说课”是大面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新途径,为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快地使广大教师参与到这一新形式的教研活动中来,我室便组织了全县各中学的“说课”活动,通过说课活动,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得到增强。

三、各种培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县的教育教学水平,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研员担负着的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的责任。

(一)*年--1997年8月,我室主要把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如:深入乡校听课、评课;学年末的水平测查、出题、制卷;办教育简报、全县各中小学书刊的征订、发行等。在此期间,我室还举办了一些培训班:“小学校长培训班”4个班,133人;“山区复式教学培训班4个班,270人;农村小学1—4年级教学培训班1个班,40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培训班1个班,25人。

(二)1997年8月至*年5月,我室在搞好自己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协助进修学校办培训班,在88、89、90年连续三年的非师类岗前短期(半年)培训中,教研室教研员承担了《光荣的人民教师》、《语文教学法》、《小学自然教学法》等课程;还承担了《小学教学常规》等讲座。三年总计培训4个班175人。通过培训、见习提高了学员爱岗敬业思想,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获得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

(三)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发展要求人民教师具备全能的综合素质,因此,国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提高教师素质。从1998年开展继续教育开展到*年,教育教学中心每年都认真按照州下达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试科目,根据全县报名的情况,结合我县实际,有计划的安排全县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试工作,为确保培训质量,减轻广大教师的经济负担,我们“送教下乡“,深入各乡进行分片培训,个别科目乡校报考人数较少的就集中到县城培训。1999年—*年继续教育培训科目、人数情况如下:

(四)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质量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及我县关于《中小学教师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训实施方案》,从2001年—2004年,开办了27期,共培训810人。

(五)公务员普通话等级培训测评工作

实现国家通用的规范话、标准话是促进民族间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3年—*年,开办6期,教师资格认定共培训了3期,公务员普通话辅导员培训班1期,共300多人参加培训,三年中共测评1150人。

(六)校长、教导主任培训工作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年教育教学中心分别举办了“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两班共培训63人。

(七)积极选取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

为尽快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根据省州下达的各种培训通知,教育教学中心积极选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培训,选送90名中学教师,102名小学教师参加省、州骨干教师培训,逐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八)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

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3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专项科研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项目针对教师培养的U-S学习共同体机制研究”(课题编号:XJGRi2013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了名师的自身专业成长,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国各地的名师工作室都有着出色的运作模式,真正在实践中培养出了优秀的名师,名师工作室也走向了成熟的发展道路。2011年6月18日,新疆天山区首批成立了6个校长工作室及11个名师工作室,可以看出新疆名师工作室只是刚刚开始启动,对于如何运作还没有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新疆乌鲁木齐市经济开发区“头屯河区”教育局和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联合成立了第一批7个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头区名师工作室),旨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专业平台。对于这个新生事物,要想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则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头区名师工作室的建立,是基于合作学习的理念,把培养名师的模式转向名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的模式,即形成学习共同体机制,促进名师工作室的有效运作。

一、学习共同体机制的基本内涵

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大多依托或是借助平台、机构的建立。通过文献查阅与整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基于校企合作的学习共同体、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学习共同体、当地实验学校建立的学习共同体、各专业培训式学习共同体、在线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等。本文则是以头区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属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学习共同体类型。

根据研究对象,有学者根据高校教学资源分配将高校教学共同体机制分为:第一运行机构和制度建立、第二交流机制、第三发展机制和第四共享机制;根据协调大学专家、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所在地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这三方行为主体的责、权、利,使他们能够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将大学―中小学伙伴合作机制分为组织机制、目标机制、动力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根据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将运行机制分为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构建生态化教师学习共同体,将运行机制分为形成保障机制和协同控制机制。

新疆的大学与中小学联合建设的学习共同体运作机制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依据名师工作室这个共同体发展三年多来的建设情况,经过名师工作室的挂牌成立,各阶段活动的执行,以及各项制度的建立,我们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共同体运作机制,主要应包括动力机制、联合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

二、学习共同体机制的构建内容

第一批名师工作室由小学数学、小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语文、中学英语、中学化学和中学政治7个学科组成,名师成员主要由头区各中小学校中符合条件的在职在编骨干教师组成。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名师工作室运行过程中对名师进行了四种机制建立的态度测查,所得数据都由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出。

1.动力机制。在名师工作室成立初期,有64.3%的名师听过“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有26.2%的名师只是听过但不清楚什么是学习共同体,还有9.5%的名师没有听说过此概念。在实地观察得知,教师们把名师工作室的活动等同于教研活动,认为自己是被培训的。

进一步通过名师对学习共同体构建的个人态度测查,76.2%的教师认为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很好,也还是应该参加名师工作室,而且61.9%的教师愿意接受学习共同体的模式,59.5%的教师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共同体中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由此可知,教师们加入名师工作室的动机非常强烈。(见表1)

在明确动机的基础上,三年以来,名师在名师工作室的发展越来越好,收获颇多。动力机制的建立在立足名师现存在的困惑与迷茫问题上,实现了三方面的态度转变:第一,在运作方式上,由名师认为的“教研活动”转向“合作学习”;第二,在学习方式上,由名师认为的“教师培训”转向“教师学习”。第三,在个人立场上,由名师认为的“被动接受”转向“平等自主”。

2.联合机制。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是在新疆师范大学、区教育局和当地中小学三方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三方各有各的优势,单靠哪一方都是无效的,只有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所以建立联合机制至关重要。其中59.5%的名师得到过大学专家的指导,但是也有40.5%的教师没有得到大学专业的指导,这就说明有将近一半的教师并没有和大学专家接触过,相应的,也就没有好的指导,访谈时也了解到,中小学教师长期的教学活动大多处于实践状态,非常缺乏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等的理论知识。在名师工作室中,则会专门根据名师的需求,安排大学专家讲座,以实现双向沟通。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是名师工作室正常运作的强力后盾,在每个名师工作室举行活动的时候,区教育局的各个学科教研员都会参与其中,使得每次活动都能正规、有序地进行。

在名师工作室的运作过程中,区教育局的副局长及各个学科教研员、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和各个学科名师工作室中的主持人是联合机制建立的关键人物,三方的友好沟通、信息传递、通力合作是名师工作室开展的重要保障。依实际所需,联合机制的建立从三方面做起:区教育局作为行政主体,主要功能在于促使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相关措施推动合作,起到管理与监督的作用;师范大学作为师资培养的主体,大学专家根据名师的现实问题,采取不同形式的指导方式对名师进行理论方面有针对性的帮助;中小学中的名师是学习共同体的中坚力量,名师所在的学校要配合支持名师工作室的工作,以及名师自身的积极投入。

3.运行机制。名师工作室的运行,外部支持是其发展的基石,内部运作是其发展的关键,内外部里应外合式的机制建立是整个机制运转中最为核心的步骤。

(1)外部支持机制。

第一,建立程序。首先,确定主持人、选拔成员。通过符合条件的教师自愿申报,经区教研室审核和区教育局专家评审进行资格认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一名,成员5~7名。其次,制定规划。在全面分析区学科发展状况和教师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任期内工作室总体规划和学年工作方案。再次,挂牌运行。以适当形式命名各名师工作室,授予证书和牌匾,召开启动仪式。

第二,条件保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学校为名师工作室设置工作场所,配备基础设施,提供工作时间,支持教学任务,以及适当减轻主持人日常教学和其他一般性工作。

第三,经费保障。名师工作室的经费由区教育局负责核拨,工作室经费由业务经费和奖励经费组成。业务活动经费暂定每个工作室1万元/学年,用于工作室添置办公设备和书籍、课题运作、专题研究、邀请专家以及观摩考察等各项业务活动。

第四,管理方案。名师工作室的管理机构由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组成,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统筹和协调名师工作室开展各项工作,审查工作室培养目标和组建方案,负责落实相关经费,协调局有关科室和学校为工作室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和提供相关支持;管理办公室负责名师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和各阶段工作整体推进情况,进行日常业务指导,负责组织考核评估工作。定期聘请国家、省、市名师、专家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辅导或联系工作室成员外出学习研修;计财科负责名师工作室相关经费落实及经费使用情况的审核;教育科负责名师工作室网页建设和运行,协助网页更新和日常维护。

(2)内部运作机制。发挥工作室自身的优势,激发工作室成员的内动力,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乃至生命共同体,才能真正提升工作室每个成员的素质,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的名师队伍。在区教育局、教研室的支持,与新疆师范大学的合作下,7个学科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两个学期的运作过程中,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作用,一方面从提高工作室成员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修养几个层面入手,促进每一位成员提高;另一方面,面向全区广大教师组织开展培训、研修和观摩等活动,促进了全区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七个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方式(内容省略)汇总如下:

第一,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运行方式:找准定位,明确研究思路;扎实开展主题研讨,注重过程性反思。

第二,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运行方式:“任务驱动”的培训模式,引领学员开发主题培训课程;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提升实践智慧;采用“阅读・思考・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水平,促进教师的思辨能力。

第三,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运行方式:采取整合归并的方式统筹安排活动;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和团队辐射作用,参与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各项调研和培训。

第四,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运行方式:明确目标,把握发展方向;打造学习型团队,提升理论修养;打造以“明确任务、集体研究、自定方向、独立撰写”为主旋律的工作室教科研活动;“单项式”教学课堂展示,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第五,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运行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开展课堂研讨;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开展讲座,与七年级教师切磋教学方法。

第六,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运行方式:实行师徒结对,指导和帮扶青年教师;组织开展区中学政治教师说课展示交流活动;组织“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和“有效教研,同课异构”主题研讨活动。

第七,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运行方式:举办“高效课堂”系列研讨活动;以专题讲座为平台,加强教学交流。

纵向看来,名师工作室的运作方式主要有:课题研讨、专家讲座、观摩课、同课异构、专题培训等。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中,7.14%的名师赞同集中培训和4.76%的名师赞同专家讲座,这两种形式并不能成为有效提升名师教学水平的方式,而42.86%的名师认为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是合作学习和实践反思,这也体现了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合作学习。

4.评价机制。制定管理制度、合作目标,开展大学―中小学学习共同体合作活动,必然会在结束前评价其运行的效果,建立由大学、中小学和当地教育局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至关重要。名师工作室83.3%的成员应该建立评价标准,在对教师评价方式上,35.1%的成员认为应该用特长奖励,18.1%的成员认为是学生评教,16.0%的成员认为是评比认定,11.7%的成员认为是授予称号,10.6%的成员认为是考试结果认定,8.5%的成员认为是业务考察。而对于最为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方式,35.4%的成员更加倾向领导、专家、同行、学生评价相结合。

根据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第一,从行政部门区教育局层面,遵循《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组建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考核评估,实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的分开考核,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不合格者撤销该工作室建制,合格者进入下一周期组建,优秀者予以表彰和奖励。第二,在合作内部,大学专家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等进行评价。第三,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指出,教师应当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能够与其他人合作发展教学策略、进行课程研制,与家长合作并让他们参与教育教学。所以,作为客体的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及学习共同体认可的评价。第四,教师的自我评价。

三、学习共同体运作中的反思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头区中小学联合建立的名师工作室,把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构建成了新型学习共同体,在实践中探讨教师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通过三年名师工作室井然有序的发展,每一年都在进步,发展成为三方共同成长的创新模式。我们的成绩集中表现在:名师工作室由起初的稚嫩走向了成熟化发展;名师的小课题研究有了更深一步的进展;形成了主持人带头“全民”共享知识与经验的良好氛围;名师之间不断地在合作磨合等。这都充分体现了学习共同体机制的建立为名师工作室长期存在和名师的可持续成长起到了保障作用。

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尝试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集中反映在合作学习的效果还有待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没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读书、学习的交流少,没有达到促教、促研的目的;研讨主题不集中,没有达到以点扩面的效果;成员分工不明确,没有体现平等互学的参与方式等。因此,在今后名师工作室的进展中,在完善固定活动方式的同时,还应加强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发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教师资源共享的优势,达到促进名师自我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铭钟,张立杰.Cepa框架下的陕西省高校教学共同体运行机制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5).

[2]王常泰.关于大学―中小学伙伴合作机制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徐文祥.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许萍茵.生态哲学视域下教师学习共同体之探索[D].海南师范大学,2012.

[5]潘孝泉.高校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机制探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6]杨振,李晖.长沙高新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性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9).

[7]李松林,穆亚松.创新中职教育机制体制增强学校发展活力[J].河南教育(下旬),2012,(11).

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7

是由一线教师自己来完成的,起点低,学习效果肯定没有保证。我自参加工作以来,曾参加过省、市、县各种培训无数次

,每次都是由全国的知名教育专家亲临现场,为老师们献上精彩绝伦的主题报告,还有高潮迭起的现场互动,专家们的引

领触动了老师们教育的敏感神经,激起了老师们坚持新课改精神,实践新课改理念的决心。而此次培训既没有教育专家亲

临现场,也没有专家团队的远程培训,培训效果可想而知。但是我错了,这十几天培训下来,使我心中波澜起伏,感慨万

千,收获颇多。心中千言万语浓缩成两个感谢。

感谢镇(校)团队中的兄弟姐妹们,是你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收获。

镇(校)培训是本次小学数学培训的基石,如果没有扎实有效的镇(校)培训,那么以后开展的一系列培训内容全都是走

马观花、纸上谈兵。7月13日,我们博奥学校的16名数学教师,齐聚在英语成六年级二班的教室里,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

开始了第一天的教材分析,第一位做教材分析的是一年级王老师,当王老师在讲坛上面侃侃而谈时,坐在下面的15位老师

脸上一片茫然,虽然王老师经过认真详细的准备,因为听的老师手中没有教材,听起来的感觉就好像盲人走路,无依无靠

,找不到方向。这时组长郭老师说:我们必须把小学六年的教材和教学用书全都借来,必须保证每位老师都有一套教材和

教学用书,这样学起来才有针对性,才会收到实效,于是我和几位数学老师开始到图书室借书,在过图书室韩老师和教导

处高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凑齐了小学一至五年级的所有教材,终于我们的学习可以顺利开展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讲解

,我们老师都对一年级上册这本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王老师的辛勤付出。培训还

在继续进行,会议期间刘老师主动做好后勤工作,每天都会提前来到教室给我们烧好热水,当老师用一个半小时分析完一

本教材后,累的口干舌燥,舌头都有点要抬不起来了,这时热心的刘老师会主动倒上一杯热水,让老师们心生感动,说声

谢谢,显然已经表达不出心中浓浓谢意。

当马上就要开始对六年级教材分析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博兴青岛版教材刚刚使用到五年级,也就是说在博兴根本

借不到六年级的教材和教学用书,这可怎么办呢?这时赵老师和马老师主动请缨,自己驾车,冒着炎炎夏热,赶往滨州借

教材去了,上午10点出发,下午3点赶回来了,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顾全大局的意识,我们一家人肯定还像热锅上的蚂

蚁团团转呢!

在镇(校)培训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忘不了我们一起把教师打扫的干干净净,忘不了潘老师给大家带来的

甜美大西瓜,忘不了宋老师为大家送上的清凉爽口的雪糕,忘不了英语老师给数学组带来的令人捧腹大笑的游戏,忘不了

……虽然外面的骄阳让人无可奈何,虽然有时会瓢泼大雨,可是在六年级二班的教室里有一群兢兢业业的老师们,他们认

真学习、钻研教材,激烈讨论,团结互助,也让我在这个集体中不断地汲取营养,迅速的成长起来。

感谢县级培训的兄弟姐妹们,是你们的无私奉献保证了培训大会的圆满完成。

很荣幸我也成为了此次县级培训团队中的一员,我以既是学员又是培训团队成员的的双重身份参加了县级的培训,在培训

过程中让我更加体会到了县级培训团队成员的团结实干、不辞辛劳、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培训团队由教研室韩国栋老师

和来自教育一线的十二位老师组成,在这个团队里面每人各司其职,团结协作,这十二位教师成为本次大会顺利开展的重

要力量。团队的工作质量决定了全县培训的效果,所以我们在韩国栋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打造优秀培训团队,整体把握培训方向。

为了保证这次暑期培训的实效性,教研室主任韩国栋老师从县直学校和部分乡镇学校抽取了部分名师和骨干教师成立了本

次会议的培训团队,在培训活动正式启动前,培训团队的全体老师在韩国栋老师的领导下曾多次举行碰头会议,确定培训

的总体目标,讨论培训的具体形式,分配负责的具体任务等工作。培训团队的十二名教师全都来自教学一线,他们有着丰

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从而保证了此次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在韩主任的带领下,十二名教师各有分工,尽职尽责,精

诚团结,通力合作,团队的力量在本次培训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精选多维立体培训课程,精准把握培训高度。

为了保证本次暑期培训高质量的完成,我们小学数学培训团队成员专门研究了课程的培训内容,经过几天的讨论和不断调

整,最终确定了课程的培训内容。会议的主要内容针对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的十二册教材的教材分析,围绕教材分析这个主

题,我们又开辟了单元教材分析、课时教材分析、课例视频分析、信息窗分析和试题设计与说明等课程,力争通过本次培

训让全县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有一个整体而又系统的把握,切实提高全校小学数学教师对学习教材、理解教材、

使用教材的能力,从而促进全县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灵活变通的培训模式,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

为了保持全体学员对这次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我们培训团队成员在原来的

形式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出现了现场答疑、视频研讨、分组讨论、创新作业等新模式。比如现场答疑就是老师们非

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模式,老师们在镇校培训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把自己的问题或疑惑都以文稿的形式上交到培训团队,培

训团队成员在会议现场解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问答式的互动交流解开了老师心中的迷惑,有助于教师更加准确的把握

教材,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和策略。分组讨论学习的模式把话语权都交给了每个小组的成员。全县五百多名老师,我们按

乡镇和县直一共分了十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设一名组长。培训团队成员负责确定当天的讨论主题,每天的下午就是分组

讨论的时间。教室里老师们时而凝神思考,时而唇枪舌战,每一位老师都十分积极地参与到这种浓厚的学习气氛中来,达

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现在培训已经结束,十多天的磨练让我的生活更加的充实,让我在面对明天的课堂时又多了几分自信和自豪,回想周奎齐

局长为我们做的《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真是如梦初醒,良好的工作心态会给学生创造幸福,良好的生活态度会给自

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翻转课堂学习法;临床药师;培训方法

公众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随着社会服务体系的日渐完善与公众经济能力的提升而日趋提高。医院药学的发展理念伴随着公众需求的改变而改变,逐步由过往的药品供应向医院药学服务转变,以此迎合公众需求并谋求自身的发展。随着新医改方案稳步有序地推进,一系列保障药学服务工作有序开展的相关政策逐步出台,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1]、《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等等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国内药学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和长足发展,而作为药学服务中充当排头兵的临床药师队伍伴随着医改工作的大力推进而逐步发展壮大了起来。2005年和2007年原卫生部科教司先后启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和临床药师制试点,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了首批10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至此,中国临床药师培训工作在政策扶持、中西药并举的形势下达到了空前繁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0年被批准为中国医院协会西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16年被批准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迄今已面向全国招收并培养了70余名西药临床药师和100余名中药临床药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师培训工作经过多年的尝试与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带教老师“干教结合”、培训基地“考教分离”、培训学员“考核淘汰”的临床药师培养新模式,该模式有效地调动了临床药师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迫使带教老师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临床药师学员尝试教学方法的改进与突破,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培训教学效果。通过多年带教工作的开展,培训教学方法的尝试,各个培训专业均形成了适合本专业特点的临床药师培训教学方法,心血管内科专业也根据自身专业疾病发病危重、患者年龄大、合并疾病多、合并用药多、用药时程长、专家共识多、更新迭代快等特点,形成了一套高效、犀利、实用的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教学模式。

1LBL-FCL交叉培训法的特点及作用

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是沿用至今的授课方式,也是传统意义的授课方法,传统的教学学习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灌输式教学,此方法的弊端是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散性思维,故在现代教育中常常遭受抨击[3]。但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法能给予学生系统、整体和全面的知识,对基础不同的学员均适用,且更有利于基础薄弱学员。LBL法在临床药师培训模式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4],对于学历层级稍低以及偏于基层选派进修的学员来说,此方法仍然是最直接有效,系统学习的培训方式。翻转课堂学习法(Flippedclassroomlearning,FCL)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一种教学学习方法,以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观看视频等线上模式学习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的协作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学习方法[5]。2013年皮尔逊(pearson)明确了翻转课堂的4个支点:灵活的环境(Flexibleenvironment,F),学习文化(LearningCulture,L),课程内容(intentionalContent,i)和专业教师(professionaleducator,p),即F-L-i-ptm[6]。翻转课堂可以理解为课堂上教师不再讲授新知识,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活动、维持课堂秩序、提供个别辅导。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和表演者,通过一系列的交互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5]。LBL-FCL两种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交叉进行,既能保障在所有培训学员均能学习到应知应会固有知识的,又能在临床药学培训学员素质需求的情况中激发学员学习动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与职业需求,是一种目前较为契合社会需求的培训教学学习模式。从培训学员的角度来看,既满足了学员们渴求基础知识的强烈愿望,又能在学员培训过程中激发学员对于个人能力素养的提高,不但夯实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员将来成为一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优秀人才。从带教老师的角度来看,传统知识的教授是自身知识体系的重修与完善,为了能够圆满完成带教任务,考教分离模式下的学员与老师双重考核,又激励着带教老师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新技术、新方向的创新意识,迎合了日益提高的社会需求。

2LBL-FCL交叉培训法在学员培养过程中的应用

2.1在理论知识体系构建方面的应用理论知识体

系的构建对于临床药师学员的培养十分关键,坚实的理论知识对于应对即将参与的科室轮转临床实践以及应对考核而需完成的培训作业是十分必要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整个学员培养的全过程交叉开展LBL-FCL培训法。培训初期:采用灌输式的LBL教学法对培训学员开展理论知识体系的构架,建立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和认知,对整个培养过程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进行框架式的建立。例如:院内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在学员入学后的1~2个月内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对学员进行知识轰炸式的教授灌输,知识体系内容包含: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药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辅以教学药历的撰写、病例分析的撰写、病例讨论的撰写与开展、文献阅读报告的撰写与开展、不良反应填写与上报、处方点评、病例分析等临床药学培训知识。培训过程:采用LBL-FCL交叉培训法在整个临床药师培养过程进行理论知识体系的填充与巩固,凭借丰富坚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内容,应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例如:学员进入科室轮转学习后,为了保证学员知识体系的完善与知识储备的丰富,由老师演示指定及学员指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如:专业知识分析、文献阅读汇报、病例分析、病例讨论等内容,学员在整个过程中充当老师的角色,将知识传授给其他学员,整个过程中带教老师充当学习思路的引导者和教学学习讨论的主持者,学员们在培训过程中轮流开展理论知识交流并在整个过程中完成学员-老师-学员的身份转换,即翻转课堂学习。

2.2在科室轮转临床实践方面的应用科室轮转临

床实践对于临床药师学员的培养至关重要,坚实的理论知识若不能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自如,将会成为临床药师培养的缺憾。临床药师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临床合理用药能力、具有临床胜任力的专业的临床药师[7],充分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药学监护、精准用药中的作用,对于保障安全合理用药、维护患者用药权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全面管理,为患者架起一座安全用药桥梁[7]。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学会(americanSocietyofHospitalpharmacists,aSHp)药学实践模式在2011年峰会上声明:“药师应负责为医院和整个卫生系统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和负责任的用药相关服务”[8]。传统药学服务如药物咨询和患者用药教育、健康筛查和药物重整等工作对于患者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而新的临床药学实践模式,药师直接参与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直接的患者治疗服务,在药物选择、药物治疗方案调整以及监测患者药物治疗方面发挥自己的专业作用[8]。中国临床药师培训与美国的临床药师理念吻合,临床药师培训大纲中对于临床药师学员进入临床科室轮转实践根据专业特点不同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学实践培训≥160个工作日,通科临床实践时间≥80个工作日等,以此保障学员参与临床科室开展药学实践的时间。在整个学员科室轮转临床实践过程交叉开展LBL-FCL培训法既能有效引导学员迅速介入临床科室又能锻炼学员独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建立临床药学思维。科室轮转初期:学员进入临床科室轮转学习后,药学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教学活动,如床旁问诊、病例汇报、病例分析、用药教育等,采用LBL教学法让学员学习相应内容的流程、构架、注意事项、关注点等。临床带教老师通过每日查房的临床带教,通过床旁诊疗的方式采用LBL教学法让学员学习问诊、疾病诊断、鉴别诊断、辅检结果解读、治疗方案拟定、治疗方案调整等临床实践具体知识。通过临床带教老师和药学带教老师的知识灌输,让学员构建临床思维模式、临床药学思维模式,逐步进入临床并树立心理定位。科室轮转后期:学员进入临床科室轮转学习一段时间后,药学带教老师采用FCL教学法让学员开展相应的临床实践锻炼,例如:药学带教老师指定1例冠心病的患者后,由其中一名学员作为带教老师,带领其他学员与带教老师进行床旁问诊、药学查房、用药教育等,科室药学查房教学环节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引导,其他学员讨论并互为补充,探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优秀的亮点、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等并达成共识,教学相长。通过老师-老师、老师-学生、学生-老师、学生-学生的逐步演示过程,所有的学员均参与带教过程并开展带教工作,整个教学环节中,学员交叉成为学员-老师-学员的身份,既能督促学员努力学习临床知识、药学知识,掌握并运用相关知识成为有临床胜任力的专科临床药师,又能敦促带教老师多思考、多钻研、多学习,掌握相应的临床、药学等知识,熟练运用教学方法促使师生共同进步。

3讨论

3.1LBL-FCL交叉培训法在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师学员培训中的优势

就专业特色而言,心血管内科专业在众多临床药师培训专业中因具有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疾病多、病情危重、用药种类繁多、药物间相互作用多、指南共识等更新迭代快、专业知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学专科培训学习较其他专业更难招生、更难学习、培训要求更高,学员压力更大、付出辛劳更多。为了应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保障学员培训过程中能够多学知识,培训结束后能够成为一名具有胜任力的专科临床药师,在学习过程中临床药师学员通过与带教老师配合,开展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临床药学培训学习过程。在培训学习初期采用LBL教学学习法,通过灌输式的教授方式为学员构架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学员进入科室轮转临床实践过程后,临床带教老师与药学带教老师采用LBL教学学习法传授给学员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具体实践内容、实践方法、实践技巧,逐步构建临床药学思维;到了科室轮转临床实践的中后期辅以FCL教学学习法,通过老师-老师、老师-学生、学生-老师、学生-学生的逐步锻炼,引导学员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回应、主动反思,逐步成长为一名理论知识扎实、具有胜任力的合格临床药师;一位回归本单位能顺利切入工作、积极开展工作、逐步壮大团队建设的优秀人才。

3.2LBL-FCL交叉培训法在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师带教工作应用的探索

临床药师培训工作已持续开展了十几年,各培训基地及各专业带教老师在工作中总结了许多带教方法与经验,如:LBL-CBL/pBL/RiSe交叉教学法[3]、LBL-pBL-CBL教学法[9]、基于研究生导师制培养模式[10]、培养临床思维为导向的培养方法[11]等等,以提高临床药师培训教学工作的水平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览这些文献可以发现,这些教学方法与培训理念在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但是这些教学方法仍然侧重于教授和灌输,对于学员的能力培养和未来学员回归本单位后开展工作的胜任力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LBL-FCL交叉培训法在培训教学初期通过带教老师灌输的方式全面、系统地构建学员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这需要带教老师对本专业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以保证灌输给学员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培训教学中后期对带教老师的个人素养、个人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带教老师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引导、教学把控、教学反思等方法提高个人教学能力、专业水平,以此来应对日渐繁难的教学工作。

4小结

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9

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综合素质、管理能力和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召开区小学校长工作研究会2011年年会,举办校长和镇(办)教育助理员论坛,交流研究成果和挂职学习体会。深入开展校长读书工程,以小学校长研究会为载体开展校长读书论坛活动,充分利用校长博客、名校长工作室,开展小学校长教育论坛,加强交流,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促进中小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启动新一轮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并向副职延伸,举办第十期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培训成绩计入校长档案和学校发展性评价,借助研究会、名校长工作室等载体,加强我区校长同省内外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的合作交流。以多种形式将镇办教育助理员和名校长外出学习的经验分区域,分层次,分专题进行广泛传播。

二、开展“百位名家名师进活动”

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积极邀请全国教育名家名师来我区中小学送培、送教、送研,让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分享优质培训资源。今年3月份,举办“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发展基地”项目启动仪式暨“百位名家名师进”活动的开幕式。借助中国教育学会先进的教育资源,利用知名的专家和名师,引领和培养区骨干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自觉性;提升全区教育培训的品质,通过名家名师和一线教师面对面交流,开阔视野、更新理念、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进一步发挥区已有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名师工作室,带动更多教师加入名师成长行列;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提高区域教师群体专业素质的有效培养途径和评价机制,建立名师后备资源,扩大骨干教师队伍,整体提升师资质量,打造教育核心竞争力。

全区各个学校都是名家名师进活动的基地,各学段的全体教师是活动的主体,各单位要根据教育局的统一部署,通力协作,妥善安排,保证全区活动协调有效的开展。

三、全区英语教师教学素质培训

与知名外语培训机构合作,借助先进的培训理念、培训方法和培训力量,开展全区英语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先期做好小学英语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重点是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训。在此基础上逐步延伸到初中和高中学段,通过培训,为我区英语教学的新突破打下基础。

四、多形式、分层次开展以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精神,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加强继续教育工作。

1、认真落实教师培训的课程化体系标准,定期做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去年下学期,我们已经成功开展了全区小学教师师德远程培训,从课程开发到管理模式、作业的评论反馈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受到了一线领导和教师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涌现出了一大批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努力实践的优秀学员;今年将按计划开展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以求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活动安排另行下发)

2、做好各学校校本培训工作的管理、检查、指导、组织考核、学分登记认定等工作。积极探索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完善校本培训管理考核制度,进一步落实《区校本培训评估标准》《区继续教育评估细则》。开展第二批校本培训示范校评选工作。以校本培训示范校的评选为契机,促进校本培训规范有序地开展。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2009-2013年)的通知精神,制定《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各单位应以继续教育学分为总抓手,积极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认真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3、继续开展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培训,启动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中关于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对全区幼儿教师进行一次系统的全员培训。今年完成农村小学音美教师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训工作。提升农村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推进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过关培训和“五课功”技能培训。通过各种导学活动,努力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五、加强组织管理,保障各项培训任务顺利完成

1、各单位师训干训负责人要认真学习有关资料,不断提高业务理论水平,积极关注培训资讯,合理协调安排有关培训事宜,及时反馈一线教师的需求。

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0

努力提高教师的pLC技术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教师是培训教学主体,是学校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开展pLC培训教学就要有一支勇于钻研、善于学习,敢啃骨头,敢打硬仗的专业教师队伍。扎煤培训中心是一家具有着50多年办学经验的教育培训单位,教师队伍基础理论教学经验丰富,技术培训教学特别是针对煤矿职工的变频器、pLC技能培训教学起步较晚,如要开展pLC教研、教学工作,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仍需继续完善。

2009年面对企业内部急需的pLC、变频调速应用维护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现实需求,中心领导开始筹划以pLC、变频调速教学为重点的机电实验室建设。2010年初,中心一次选派5名专业教师前往呼伦贝尔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电专业进修学习。2011年初由3名教师组成的pLC课题组时常深入矿井一线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和现场职工的技术需求。结合实际需要中心领导相继安排教学人员先后走访北京、洛阳等设备厂家进行技术咨询与学习。还适时地安排相关教师参加国内知名的pLC、变频器应用技术学习班,进一步提了高教师的技术技能水平。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与教学实践锤炼,机电实验室全体教师的专业技术理论与pLC、变频器实训操作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为深入开展pLC实践教学奠定了师资基础。

二、增添教学设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教学实验设施建设是开展技能教学活动的首要条件。为了建好用好机电实验室,并且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教学作用,先期我们在走访了基层各生产单位,开展了广泛的设备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实验室建设意见,选定了pLC、变频器的具体型号,如西门子S7―200、S7―300、三菱FX2n、欧姆龙、松下等pLC教学实验装备。这些教学设备各种功能扩展模块、传感器和相应的编程软件齐全,方便学员学习pLC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在教学研究方面,要确定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并结合教师各自特点安排教师任课。搞计算机程序的教师负责pLC编程软件的应用研究和教学,有自动化学科教学经验的教师负责pLC编程指令和控制项目的程序设计教学研究,有维护检修经验的教师负责变频器、pLC及器件的检测维护实训技能的授课。三名教师各有所长综合发挥,有针对性的提高能力,弥补了中心缺少专职教师的不足,教学教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体教室。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什么是pLC,pLC能做什么,更为我们提供了学习pLC最好的教学手段。从pLC原理,组成,指令到编程软件的授课都要用计算机通过大屏幕来进行。课件教学的便捷,直观,学员容易理解的特点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合实例开展pLC教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