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现状评价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1:11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1

可以在传统评价体系里进行较为确切地评价、描述评估对象的方法即为树状层次结构,由于树状层次结构可以与评估方法结合起来,所以非常普遍地运用在安全风险评估领域。树状层次结构通俗易懂,运用这可以直观地了解全部的结构组成,在实际评估时层次分明,可以有效地简化评估对象的分析程序。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安全评估时,同样能够依照树状层次结构构建符合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思想对问题展开分析。树状层次结构方法是评估指标体系里非常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把抽象的思维转为具体形式,其程序是先要给出评估目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估的目的是整体建筑施工的安全性;针对评估目标展开分析,就是以评估目标为条件来分成不同的子目标。再围绕子目标里有关联的一些内容,提取出明确的评估指标。在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建构的安全评价体系中,通过树状层次结构法,具备明显的优势:第一,通过树状层次结构法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使评估目标更加条理清楚,易于理解;第二,通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理解抽象问题,使评估的后续工作非常便捷。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安全评价体系的应用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评价是房屋建筑安全的前提,只有施工方案安全,才能在施工过程之中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应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安全评价体系就十分必要。

2.1灰色系统

社会经济发展领域和生态系统中,通常蕴含着及其丰富而多样的信息,我们将这些蕴含的信息分为已知信息与未知信息。通常来讲,白色的信息代表了已经知道的信息,完全已知的信息系统统统叫做白色系统。还有,未知的信息亦或还没有弄清楚到底知不知道的信息一般叫做黑色信息,那些彻底不知道的信息构成的系统都能叫做黑色系统。倘若同一系统中既存在已知的又存在着未知的信息,那么此时这种系统就要称为灰色系统。房屋建筑体系里,这种系统里面蕴藏了已知的系统的结构和相关的材料,那种有关系统技术的水平以及安全效果等则应该归为未知的信息里,因此说来,此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系统也要归为灰色系统之中。有关灰色系统的众多理论早已经在各个方面普遍使用,把灰色系统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评价里面再合适不过了。

2.2建筑工程作业条件危险性的评价

围绕建筑工程条件作业其危险性展开评价,说的是对有危险因素的环境中施工作业可能出现的危险性以半定量的方式进行评介的一种办法。它重点关注危险可能出现的频率,以及危险性因素中各项标值的总值带来危险状况可能性的大小,主要是指遭遇事故的机率大小,还有在危险环境中人体暴露的时长,后者是说如果工作人员不幸遇到危险可能会酿成其他事故也要包含在内。此外,将此三类关联因素展开科学计算非常繁琐,是一件较为有难度的工作,因而在具体评价中,需要将计算过程予以简化,正是这一办法的重点,应引起注意。通过半定量这样的办法展开施工过程的计算与评价。同时,把这些相关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级及等级取值,如此,就可将这三大困素的取值相乘,其乘积便是整个工程其危险性的数据结果。

2.3工程的预先性危险分析法

工程的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通常用在新系统或者现有的系统加以改造前的设计等有关的过程里,这种方法可以在缺乏系统有关的详实资料的时候,用来分析和预见某种会产生的危险情况,最大限度地提供预防或者制止危险产生的方法。详细分析方法为:第一,凭借安全检查表与有关经验的方式去分析危险来源所处地点,以后能够辨别某种疑似危险源出现的触发点和诱因。同时,还要分析危险因素导致的后果,对于这些因素导致的损失施以相关措施的安排,如此便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其导致的损失。预先性危险分析方法大体上由准备、审查以及汇总等有关工作组成,可以实现安排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把预计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能够有效促进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开展,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

三、结语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2

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我们不能期望通过一个安全产品就能把所有的安全问题都解决。对各档案管理系统来说,解决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识别自身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风险,包括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与影响的程度,然后进行最充分的分析与评价。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模型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才能真正掌握内部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状况,分析各种存在的威胁,以便针对高风险的威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提高整体安全水平,逐步建成坚固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一、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电子档案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硬件,又有软件,既有外部影响,又有内部因素,而且许多方面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必须有一个规范的、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根据国内外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估标准,国家对电子档案信息和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基本要求,结合电子档案管理和网络管理经验,综合考虑影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建立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二、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用若干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时,其对评价对象的作用,从评价目的来看,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指标越重要,权的数值就越大;反之,数值小则可以说明其重要程度相对较低。合理地确定和适当地调整指标权重,体现了系统评价指标中各因素之间的轻重有度、主次有别,更能增加评价因素的可比性。在安全评价中,具体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如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环比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比较适用于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评价。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是对决策对象进行评价和选择,并对它们进行优劣排序,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它充分利用人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适用于结构较为复杂、决策准则较多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它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具有高度的简明性、有效性、可靠性和广泛的适用性。而电子档案信息安全指标体系因素多、主观性强且决策结果难以直接准确计量,因而可以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1、将复杂问题概念化,找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主要因素;2、分析各因素的关联、隶属关系,构建有序的阶梯层次结构模型;3、对同一层次的各因素根据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4、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因素对上一层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5、计算各层次相对于系统总目标的合成权重,进行层次总排序。

三、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3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并制定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该通知实施以来,对于贯彻矿产资源法,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源头管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多年来,随着矿业权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方式的规范化不断推进,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认真总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现状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方式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新要求下,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写与改进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编制开发利用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是采矿权人取得采矿许可证前置条件,是国家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源头管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主要手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拟开采矿山从技术、工程和经济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多方案比较,确定资源的利用方案、产品方向、利用率及效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从矿床开采、采选工艺、生产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废”处理等方面提出可行方案,为矿山企业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对资源的科学利用进行综合论证,量化各项生产经济指标,为政府管理部门对矿山企业实施监督提供重要依据;三是提供矿业权评估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有效实施矿业权有偿授予,维护矿业权公平交易的主要依据。

二、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

1、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和对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过简或缺失

根据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要求,开发利用方案重点对资源储量利用、产品方向进行论证,并从矿床开采、采选工艺、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方案,来实现已确定的资源利用目标,要求对工程项目扼要综合评价,并提供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编写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相同,技术经济评价环节稍低于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当前,除国家项目和外资项目外,大多数矿山企业都没有对矿山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从某种意义来讲取代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但是,较多时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对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和技术经济评价仅是一笔带过或缺失。由此导致方案矿山建设规模、设计利用资源储量的确定等都缺乏充分的理由。另外,一方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作为矿山企业宏观决策依据,自然要对资源如何利用、怎样发挥最大效益、如何合理地建设矿山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依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对矿山企业实施监督,比如根据项目投资额的大小确定矿山企业最小注册资金等,都必须有经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数据。由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时对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和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是必要的。

2、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模糊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虽然主要是对资源的利用、开发效益、产品方向进行重点论证,对资源的开采方式、工艺、矿山安全、设备选择等只是一个宏观设想方案。但初步设计、开采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或开采设计与安全专篇均是在开发利用方案已确定的前提下,对资源的开采方式、工艺、矿山安全、设备选择等进行综合设计。根据矿山安全相关要求,矿山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对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不明确,而初步设计等提出更合理的设计方案,出现较大改变时,必然会影响到矿山企业按照方案实施,返过来必须重新编制开发利用方案。另外,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的投入应作为矿山投资的一部分进行估算,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对此未作明确要求,由此,较多方案在编写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时较为模糊。

3、“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合理性论证不够严谨

地质报告提交资源量一般分为经济基础储量、边际经济基础储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和内蕴经济资源量。方案编制过程中往往不加分析论证,对地质报告提交经济基础储量、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和内蕴经济资源量全部作为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利用或依据设计规范对内蕴经济资源量进行可信度系数调整后加以利用(《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露天矿设计规范》和《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均对此作了相关规定)。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作为矿山企业宏观决策和政府管理部门实施监督依据,对内蕴经济资源量全部作为设计利用资源储量或进行可信度系数调整后加以利用,显然是不够严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替代,自然要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出经济评价,在对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同时自然确定了矿山资源量的经济类别,由此,对内蕴经济资源量的利用与否应该在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评价后加以确定,属经济的、边际经济的加以利用,属次边际经济的就不采用。

4、矿山建设规模过于注重委托方要求

合理的矿山建设规模是根据具体矿山资源储量规模、矿床赋存条件、开拓运输方式、采矿方法、工艺流程、设备和市场等条件,综合考虑投资、生产成本、矿山服务年限、投资回收期、矿山就业人数及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确定的。特别是露天矿山,在产品堆场能够满足要求情况下,开采技术条件和市场因素对矿山生产规模的制约大大降低,设备选型、折旧与矿山服务年限成了确定矿山建设规模的主要因素。

然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时往往注重委托方要求,未对矿产品市场进行有效调查,忽略了设备利用率和人工效率,随意确定矿山建设规模,甚至为了降低方案的行政管理审批级别与编制资格级别降低矿山的设计规模。特别是露天建筑石料矿山的方案编制时,往往会人为的将矿山建设规模定在略低50万吨/年,甚至出现小数点后两位数的设计生产规模,而从主要生产设备的产能考虑,显然是不最合理的。从多年的矿产储量动态监管情况反馈,较多的建筑石料矿山产能远远大于设计的生产规模,当然这样的方案是不切实际的,也无从谈起指导矿山生产了,更不要说为政府管理部门对矿山企业实施监督提供重要依据和提供矿业权评估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有效实施矿业权有偿授予,维护矿业权公平交易了。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的改进

1、增加“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章节,加强技术经济评价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不但技术上要可行,而且经济上必须合理。建议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中增加“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章节,对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编写内容和工作深度作出规定。根据基建工程量、设施、设备、占地等估算矿山建设投资,计算年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和投资总额、投资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还本期限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初步可以判断项目经济上是否可行。从而进一步论证方案确定的生产规模、设计利用资源储量等指标是否合理。

2、增加“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章节,明确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

建议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增加“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章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阶段就应根据矿山建设条件及生产特点,分析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应配套的安全设施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3、加强矿山现状研究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提高开发利用方案的合理性

矿山建设规模、矿产品方案矿床开采、采选工艺、生产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废”处理等方案的确定均与矿山现状和矿产品需求相关。只有对矿山现状和矿产品需求充分了解后,才能提出符合矿山实际、合理可行的相关方案。

4、严把编制资格审查关,通过各种渠道的组织培训,提高开发利用方案编制的专业技术;严把方案审查关,提高开发利用方案质量。

四、总结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实施已有十多年,随着矿业权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方式的规范化不断推进,特别有是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制度实施以来,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应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中增加“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和“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章节,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使编写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真正成为矿山企业宏观决策、政府管理部门对矿山企业实施监督和矿业权评估重要依据,成为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益,指导矿山有序、高效、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主要技术性文件。

矿产资源的开采事关社会、环境、资源、安全等公共的利益。地矿行政管理、方案编制与评审的部门要切实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要有科学、客观、公正地态度去编制与评审开发利用方案;对采矿权人来说,开采必须走规范化、集约化、科学化的路子,实实在在的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去实施开采,以保证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资源、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4

一、港口安全评价的种类及作用

安全评价包括港口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以及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港口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拟建工程设计方案以及类比工程进行分析,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作为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安全设施设计和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监察的主要依据。因此预评价是港口工程前期安全条件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验收评价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落实预评价报告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安全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与建设项目配套的安全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建设项目试生产后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制度是否适应安全管理的需要,从总体上评价港口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石油化工码头及罐(库)区、港口危险货物装卸码头及库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港内加油站以及生产用燃料油储存库等场所应进行专项安全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主要针对的是客运码头(包括客滚码头、火车轮渡码头)、散粮筒仓码头及筒仓和其他非危险货物装卸码头,对存在的安全生产不稳定因素,港口生产经营单位应主动开展,通过评价查找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程度,制定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时整改安全生产条件和事故隐患;客运码头应制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旅客紧急疏散和救援预案,保障旅客安全。

二、危化品港口安全评价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港口安全评价贯穿于一个港口工程设施从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到后期经营、维护管理的各个方面。目前,任何港口工程都可以做安全评价,而石油化工码头及罐(库)区、港口危化品装卸码头及库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港内加油站以及生产用燃料油储存库等建设项目,都必须要做,其所需要做的何种安全评价,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都有其明文规定。目前全国都按照执行,把安全评价作为相应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之一。因为《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是二00四年八月二十日开始实施的,因此全国各地都有一大批已经存在的港口工程项目,没有按现时的标准作相关安全评价,已经在进行建设经营。目前从事港口安全评价的机构应依法取得由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核准的《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资质类别应符合评价项目要求,业务范围包括港口业,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安全评价人员资格证书》,所以安全评价的费用相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是其不能承受的。安全评价报告措词不够严谨,一些持证机构为了避免责任,往往用一些模糊的概念来形容一项本可以量化的安全指标,这其中是在安全评价报告中存在其中一个的问题。

三、危化品港口安全评价中的各方责任与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港口安全评价中的涉及到的各方:港口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承担港口安全评价的机构以及港口安全评价评审和备案涉及到的各个部门。港口建设单位(业主)对港口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负全面责任,在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设计单位以外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评价应在初步设计会审前完成。设计单位对港口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负技术责任,应遵守和落实国家及行业现行的安全标准、技术规范,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安全预评价的要求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同时编制安全专篇。施工单位应对港口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应严格依据设计文件要求施工,做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确保安全设施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港口安全评价的机构应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按照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评价导则开展工作,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评价程序,采用先进、科学的安全评价方法,确保评价工作质量,对评价结果负责。港口安全评价评审和备案涉及到的各个部门作为安全评价最后把关人,对港口生产系统安全评价进行监督管理的责任。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5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控制重大事故预防安全管理

重大危险源是指工业活动中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工业活动中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尽管其起因和影响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其根源是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或具有引发灾难事故的能量。

重大危险源同重大事故隐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前者强调设备、设施、场所中存在或固有的危险物质(能量)的多少,后者可以认为是出现明显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的重大危险源。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到重大危险源普查(申报)、监控是重大事故预防思想的进步,是从源头上抓预防,是落实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

由于工业活动的复杂性,有效地控制重大事故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重大事故预防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普查或申报)

防止重大工业事故的第一步是确认或辨识重大危险源。2000年9月我国了《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GB18218-2000。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合适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该标准应能代表本国优先控制的危险物质,并便于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修改和补充。通过重大危险源普查或申报,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可以掌握重大危险源分布、分类及其安全状况,从而对事故预防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

二、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性工作,需要系统地收集设计、运行及其他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对重大危险源的关键部分,尤其应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潜在的工艺缺陷、失误因素和预防重点。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三、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普查(申报)和评价后,企业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安全评价报告。如属新建的重大危险设施,则应在其投入运转之前提交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应详细说明重大危险源的状况,其内容应包括危险设备、设施的情况,工艺过程,使用的危害物质的性质、数量,有关安全系统的情况,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及前提条件,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等。

安全评价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以及新知识和新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并由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和评审。

四、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事故预防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企业应负责制定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以及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场外应急救援预案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安全评价报告和有关材料制定。

预案应提出详尽、实用、清楚和有效的技术与组织措施。政府主管部门应保证将发生事故时要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正确做法的有关材料,散发给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公众,并保证公众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应急措施。每隔适当的时间应修订和重新散发应急救援预案宣传材料。

五、工厂选址与安全规划

政府主管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土地使才用政策,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公共设施、其他工作场所及其他危险源安全隔离

六、重大危险源的分级监督管理

根据重大危险源评价结果,按危险源级别,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管体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派出经过培训的合格的安全监察人员,定期对所辖范围内相应监管级别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监察。

七、基于GiS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系统

在重大危险源普查(申报、辨识)、评价、分级管理和建立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上,建立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县、市、省、国家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系统。有条件的企业可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对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有助于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时丁解、掌握重大危险源状况,制定相应的分级监察方案,切实有效地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建立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

1997年原劳动部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深圳、成都等6个城市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及监控工作。6个城市共普查出重大危险源10230个。

继这6个城市之后,重庆市以及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等城市和企业也相继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和监控工作。

实施重大危险源普查可使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重大危险源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北京、青岛等城市在重大危险源普查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技术含量,为政府的安全生产管理决策起到了参谋作用。

(作者系国家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关链接“”版权所有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队《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国家发改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34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为加强我省电力、机械、轻工、纺织、烟草、贸易、军工、铁路、民航、邮政、电信、公路、水运、水利、旅游等行业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的监督管理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电力、机械、轻工、纺织、烟草、贸易、军工、铁路、民航、邮政、电信、公路、水运、水利、旅游等行业和部门的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的安全设施"三同时"各环节审批验收的有关规定。凡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第十四条中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对未通过"三同时"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第十七条之规定不予办理行政许可手续,企业不准开工投产。

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监督管理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下列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备案和竣工验收:

1.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

2.省级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建设项目

3.跨地、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4.中央在豫企业和省属、直管企业的建设项目

5.军工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设项目

6.无主管企业投资在3000万以上的建设项目

其余建设项目由省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三、建设项目审查及备案程序:

1.《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审查备案:

建设单位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后,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自主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报告》编制完成后,必须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依据豫安监管技装(20*)277号"关于我省建设项目(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审查、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填报申请表,报安监部门委托的行业部门或中介组织(以下称审查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审查机构应将拟定的评审专家名单报拟备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商定,审查机构按照专家提交的评审意见提出审查意见并形成备案书,报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安全专篇的审查备案

按照《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存在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安全评价。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或者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进行设计,其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有安全生产专篇,并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初步设计报告的《安全专篇》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报相关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有关行业专家对《安全专篇》进行审查,审查通过或修改完善后的《安全专篇》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监督企业落实《安全专篇》的整改方案及措施。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中的《安全专篇》业已备案不得随意更改。如必须更改的,应当符合安全设施设计有关规定,并征得《安全专篇》审查部门同意。参与审查的专家组对《安全专篇》提出的修改意见变更结果负责。

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报程序:

按照《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六条之规定,“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工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前,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条例》规定,向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该工程安全设施验收申请,在提出申请时建设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安全设施设计(评价)审查备案手续完备,技术资料和安全设施档案齐全;

2.安全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

3.安全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4.具备安全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操作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时还应准备以下文字材料:

1.《安全验收申请报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企业验收总结报告》;

2.《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专篇》及审查意见、备案书等;

3.安全设施投资一览表;

4.安全设施试运行记录;

5.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6.安全设施、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等检验、检测合格报告;7.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及措施;

8.与项目有关的其他材料。

五、对于已投产的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的监督管理:

1.凡存在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未做任何安全评价的建设单位应尽快补做安全现状评价;凡2002年11月1日以后投产运营的建设项目未做任何安全评价的,应补做安全验收评价;凡将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的,应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2.《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或《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完成后上报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相关行业专家进行现场验收或核查,合格后建设单位将相关材料一并报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各省辖市要将本辖区内的建设项目进行摸底调查,对于没有执行安全"三同时"的建设项目,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对于拒不执行安全"三同时"的建设项目,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八十一、八十六条或《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四十五条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并将有关情况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上报上级安监部门。

六、建设项目的审查及验收专家人数按照"豫安监管技装字(20*)227号"文执行。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派员参加审查及验收。

七、各省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在每年三月底前将本辖区内的建设项目开工计划、竣工验收计划上报省局。建设单位应在年底前将下一年度的建设项目开工计划、竣工验收计划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7

关键词:路桥工程;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

abstract:thispaper,basedontheconstructionsitemanyyearsofpracticalexperience,putforwardtheconstructionofmajorhazardinstallationconstructionturnedstaridentificationmethod,andtheconstructionofmajorhazardevaluationandcontroladiscussion.

Keywords:road&bridgeengineering;Hazards;identification;evaluation;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国家正逐年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的投入加大,步伐加快,建筑业作为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和基础产业正迅速崛起。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建筑市场的秩序一度较混乱。工程安全失控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公路桥梁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计价的多次性,与基本建设过程相对应的各阶段安全也是动态地反映了项目的总安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工程安全的控制也是动态的特别是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设计阶段未考虑到的因素往往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及安全变更。这就需要安全工程师对安全计划执行中出现的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这一阶段是安全动态控制最集中的体现。

1重大危险源定义

根据规范《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所谓重大危险源就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大于临界量的单元对于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重大危险源的界定主要包括:人的危险行为及管理的漏洞、物的不安全的状态、恶劣的环境影响等,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工程施工事故可能随时发生,并可导致人员死亡及伤害、破坏、财产损失,这对于建筑施工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已经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危及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

2路桥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建筑重大施工危险源因具体的情况而不同,通常建筑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情况:1)高大模板工程中,比如当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跨度超过18m,或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集中线荷载;K-t-15kn/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的各类模板工程;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悬挑式外脚手架;3)大型建筑起重机械,比如:施工升降机、塔吊等;4)高边坡工程:高度超过8m或小于8m,但周围环境工程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的高边坡支挡工程:5)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大于4m的深基坑,或基坑小于4m,但周围环境工程地质情况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基坑工程:6)爆破工程、大型装配工程以及其他危险性大的施工作业活动。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如果不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控,就随时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危险源辨识应注意事项

对于路桥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应充分了解路桥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分布。从状态上,应考虑以下三种状态:1)正常状态,指例行计划中的作业与程序:2)异常状态,指在计划中,超出正常的作业;3)紧急状态,指可能己发生的紧急事件;从时态上,应考虑以下三种时态:1)将来,其发生不可预见.目对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破坏;2)过去,以往发生过或遗留下问题;3)现在,现在正在发生的,并可以持续到未来:从范围上讲,应包括受到影响的社区,施工现场内受到影响的全部人员与场所,以及供应商、分包商等相关负责人员与场所造成的影响。其次,对于路桥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要做到全面正确。必须在措施、资料文件、人员素质、调研、发挥专家作用、方法、综合分析等几方面采取相应对策,必须做到防止危险辨识漏项(比如中毒、爆炸和火灾危险)的措旌;资料文件齐全完整;对评价人员的素质要求:同类企业情况调研,并针对危险采用多种辨识方法;充分发挥行业专家的作用;综合分析并能够完成对于危险选项的辨识。

4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控制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咐评价与控制工作主要包括:1)选择施工安装活动过程、场所和服务,确定施工安装工艺流程;2)进行危险源辨识,即识别施工安装过程、场所和服务中的危险源;3)进行危险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4)进行汇总分析以确定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计划;5)评审修订重大危险源。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控制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1)危险源辨识,指对有关的各类施工和管理业务中危险源识别。2)安全风险评价。根据现有的计划(方案)或控制措施,再确定的情况下,对涉及至关重要的安全的危险源做出主要评价。3)判断安全风险的程度。根据现有的计划(方案)或控制措施,判定计划或控制措施是否足以控制危险源,并符合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符合项目部自身的要求,然后按安全风险的大小对危险源进行分类,从而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4)编制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计划与方案,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重大危险源,项目经理部应编制控制措施计划、安全保证计划、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以处理需要重视任何问题,并确保现行的控制措施仍然切实有效。5)确定控制措施。根据修定完成的控制措施(方案),重新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并检查控制措施(方案)是否能控制危险源,是否是符合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要求,比如是否符合项目经理部的要求。

5结语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项及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对建筑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全体人员应积极参与,做到每个人将安全的概念融入心中,从企业的各个角落建立起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目的是控制和减少旌工现场的施工安全风险,实现安全目标,并持续改进安全!出绩,实现事故预防。建筑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必须严格加以控制预防。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

[2]张军霞.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思考[J].山西建筑,2007(9):252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8

沙子岭铁矿尾矿库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县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及地下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南安监〔2012〕26号)文件的精神,使公司的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持续好转,根据省市有关文件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公司实际,决定到从即日起在公司范围内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推进工作。为确保该项工作有效开展,现将尾矿库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分为五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基础建设阶段:

1.建立尾矿库安全生产目标(目标应体现尾矿库的风险特点和具体情况)

2.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和材料管理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并有完整的安全记录(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

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应确定渠道,识别、获取影响尾矿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应有具体的清单,并阶段管理评审)

4、内部沟通、外部联系、承包商的管理

5、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考虑所有的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包括: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现在和计划的生产活动、内部和外部的改变。具体为暴雨风险,周围山体泥石流风险,周围喀斯特地貌导致的风险地震风险,库区周围作业风险,库内采、选尾矿风险,蓄意破坏风险。

6、其他资料:地形测量、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等有关资料、排渣、堆渣设计方案、防洪、防渗设计方案。

二、运行阶段:

1、运行管理内容:水位控制与排洪、防震与抗震、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作业环境、职业卫生、劳动防护用品)、

2、安全检查:

(1)日常巡查和定期观测安全检查内容包括:识别并纠正渣场工作人员不当的行为;输送、排放设备、设施的状况;初期坝有无位移及不良的状况;坝体是否有沉降;防渗设施有无不良的状况;排洪设施有无不良的状况;周围地质环境是否变化;周边是否有乱采滥挖现象;有无放牧和开垦现象;纠正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2)防洪安全检查内容包括:检查渣场设计的防洪标准是否符合规定;尾矿坝水位;尾矿砂堆放高程;尾矿坝在最高洪水时坝的安全超高和排洪设施是否满足要求;提升井、调节池、排渗管和截洪沟等排洪构筑物有无变形、位移、损毁、淤堵,排水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3)坝体安全检查,坝体安全检查内容应包括:外坡坡比;位移;纵、横向裂缝;滑坡;防渗设施和渗漏状况;坝面保护设施。

(4)库区安全检查,库区安全检查内容应包括:周边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和溶洞等情况;违章爆破、采石和建筑;违章进行尾砂回用;废水和废弃物排入;放牧和开垦。

3、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操作规程、各项管理制度、预防措施、应急预案;员工和管理层的意见和建议;变化过程管理要求;风险评价结果;相关方的要求。应保存所有培训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三、管理评审、自评阶段:

1、对管理制度、规程、防护措施的内容适用性进行评审;

2、对运行管理的适用性进行评审;

3、分小组进行自评工作,自评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尾矿库安全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

四、持续改进阶段;

1、根据不符合项和改进项的要求进行再次运行,并实时监控;

2、作业现场的改进,制度的改进,表格、记录的改进。

五、复评及等级申报阶段: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复评工作,并对复评得分汇总,如达到评级要求,由矿长确定申报时间。

 

 

 

 

 

 

 

附件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

附件2《尾矿库安全规程》

附件3《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

附件4《自评小组名单》

附件5《自评表》

附件6《安全标准化进度表》

附件7《公司尾矿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组织机构》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9

关键词:房屋施工安全评价

通过安全评价,能够真正解和掌握施工中存在的缺陷,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技术装备,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转,杜绝施工安全事故的存在,保证安全生产。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评价的难点

1.1影响因素众多,关系十分复杂

房屋建筑施工方案安全评价涉及到大量的施工人员和生产设施、装置、原材料等,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人机系统的方案的评价,再加上各施工企业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等错综复杂的制约因素和纷繁复杂的环境因素。

1.2评价的单个因素选取难度大

房屋建筑施工方案评价中的评价因素涉及了众多定性与定量的复杂因素和偶然因素,这些因素的度量往往因人而异,主观差异大,环境差异大。要从施工方案中提取的评价因素全面准确反映施工方案的真实安全水平,难度非常大。

1.3有关的数据干扰大

在施房屋建筑施工方案中,影响安全评价的众多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之间的联系纵横交错,而这些因素间的影响关系更是难以度量,以及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统计也有一定误差,因此,造成各因素测量数据间的干扰。由此可以看出,针对房屋建筑施工方案的安全评价,就需要有一类评价模型既能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以及因素间的干扰关系和提取的评价因素要比较准确的反映施工方案的真实安全水平,又要能降低综合评价过程中人为的不确定性因素,既要具备安全评价模型的规范性又能体现出较高的安全评价准确性。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危险等级评价法

2.1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之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随着建筑业改革的深化,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大,而参加施工人员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大批农民工参加施工,更显示出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紧迫感、必要性、重要性。不仅是特殊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持证上岗,包括一般工人、管理人员以及

指挥者和各级领导都必须要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否则无法适应建筑业的发展。

2.2完善建筑安全监督

在具体的日常安全监督工作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变微观检查为宏观监督。着重做到以下三点:

(1)重点对施工单位安全保证体系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使其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并结合对工地的重点抽查。

(2)根据施工现场人机环境变化和工程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控监督,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件的可利用计算机管理网络,企业将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在网上反馈,监督机构视具体情况适时检查。

(3)抓典型,促进施工单位之间、项目之间安全生产均衡发展,提高总体水平。安全检查可以发现隐患,避免或消除事故的发生。通过用安全检查来衡量建筑施工现场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的质量,把事故隐患暴露出来,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在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中,要求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要弄懂要检查对象的安全标准,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2.3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有些施工操作人员安全技术基础比较差的特点,要细致地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尤其是登高作业、交叉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电动工具的操作以及各种防护设施的使用等。技术交底一定要按照程序交到个人,不可走马虎行事。在做好这项工作的同时,要坚持搞好文明生产,杜绝违章施工,要加强工人的行为规范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文明意识和安全文明行为。

2.4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管理人员要明确责任和分工,制定出明确的安全目标,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形成人人抓安全的局面。尤其是项目部的管理人员,不要将安全工作推到安全员一个人身上,要齐抓共管。建立项目部的安全轮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作为当日安全生产的具体负责人,主要负责监督和督促班组做好班前的安全教育,对现场的违章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等。⑤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检查事故的发生除少数是意外所致,多数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检查可以发现隐患,避免或消除事故的发生。通过用安全检查来衡量建筑施工现场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的质量,把事故隐患暴露出来,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在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中,要求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要弄懂要检查对象的安全标准,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2.5加大安全资金投入

加大安全管理投入,更新安全设施,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应是预防建筑施工事故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近来,为预防建筑施工工地事故,淘汰了轨吊、竹跳板等设备材料,采用自升式吊车、铁木跳板,对于预防起重事故和高处坠落事故起到了一定作用。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用机械化或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不断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条件,使建筑施工作业安全事故从根本上降下来。

2.6导入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在施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建筑安全生产科研投入不足,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感、使命感、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与关心,激励着安全科技工作者适应施工技术前进步伐,努力应用现代安全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中,取得了一些成果。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工作者必须掌握现代安全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同时还要掌握建筑业发展前沿的技术知识,这样,才能灵活应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解决施工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有所创新,进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加强房屋工程施工安全,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其方法和内容将十分丰富,未来施工单位应该熟练掌握现代的安全管理新理论,学习新方法,重视安全评价,提高房屋工程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安全分析与控制软件及其应用,建筑技术,2008(32)

安全现状评价方案篇10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可靠性

引言:公路线形设计是公路设计的核心,其设计应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引导驾驶员的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使驾驶员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公路线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运营的安全、经济、舒适、快捷以及正常功能的发挥。

公路的路线定线是公路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路线线形是一条公路的骨架,线形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桥隧、人工构造物、路基、路面等的设计,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同时在公路建成后,如果再要改变线形,一般也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路线,一经建成将长期制约着公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所以,有的国家提出公路路线是公路的生命,它对汽车行驶的舒适、安全、经济和道路的通行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

1公路路线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外发达国家关于公路路线设计的理论已经从单纯考虑汽车的动力学要求,逐渐注重考虑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征,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线形设计后使用上的舒适性,并在开展设计的安全性、连续性、一致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我国的路线方案基本上是采取传统的经济评价、财务评价以及工程技术方面比较方案优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了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不能全面反映线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济上最优的方案未必是最优方案。

2公路路线分析方法

公路路线优化问题具有设计目标不可公度性和目标间的矛盾性两大特点,设计目标的不可公度性是指各个目标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很难加以比较。线性设计目标间的矛盾性是指如果采用某种方案去改进或改变某一目标值,可能会使另一目标的最优值变好或变坏。

2.1可靠性研究分析

可靠度理论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很早就已经开始研究,而我国将可靠度理论应用在公路路线设计方面研究还未全面开展。可靠度理论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学中应用较广泛,同时在运输工程学领域也有研究,如公路排水管道设计、交通信号灯间隔时间可靠性分析,信号配时设计等。可靠度理论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用概率来描述工程结构可靠性的问题。

公路路线设计可靠性分析中,主要目的是根据路线设计极限状态下功能函数计算可靠指标β、失效概率pf等。路线设计功能函数是用公路供给值和驾驶期望值来表示。假定公路供给设计参数随机变量为S,驾驶期望设计参数随机变量为D,其相应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S(s)和fD(d),且S与D相互独立,则功能函数Z表示为:

Z=g(S,D)=S-D

对于路线设计的各个极限状态方程:当Z=0时,该路线设计参数处于极限状态;当Z>0时,该路线设计参数满足功能要求;当Z

假定随机变量S和D均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US,UD和o-S,o-D,则功能函数Z=S―D也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UZ=US-UD及和,失效概率:

对其进行标准正态变换,令,可得:

式中,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现引入符号β,并令,则得:,式中:β为一量纲的系数,称为可靠指标,可靠指标β的表达式为:

2.2系统分析法

将路线设计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对设计成果及环境约束情况作出定量或定性的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案,从而达到最优化设计。系统分析法包括五个要素:目标、评价标准、现状数据、分析评价、优化决策。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公路路线设计应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面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顺适、纵面均衡、横面合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是公路设计的依据,也是评价公路路线设计可靠性质量的标准,其表现为一系列规范条文,这些规范条文既有原则性的。也有针对各个细部的,所有规范条文构成一个系统现状数据,包括路线设计成果及公路环境约束的数据。公路设计成果数据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用值,环境约束状况则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情况等。将公路设计现状与评价标准进行比对,将公路环境约束与设计现状比对,分析路线设计的合理性,论证需要加以改进的,基本合理但仍有改进余地的,基本达到技术要求而不满足经济要求的,满足经济要求而实际技术指标不太理想的;对公路分析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合并、归类,找出重点.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法,并付诸实施,同时对公路优化后的成果数据进行再分析与优化。

系统分析法的要点包括:系统与定量,系统分析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按系统与定量的原则来要求,系统要求全面、清晰,定量要求书面化的数据成果。系统分析法评价公路线形设计质量,工作量相对较小,且定量分析的结果清晰明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情况下,在路线设计中推广系统分析法。有效地提高路线设计质量,合理地减少工程量,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3路线智能优化法

智能优化法是基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路线方案pareto最优解集的公路路线智能优化模型,获得协调各设计目标的路线方案,作为交互式公路路线CaD系统初始设计方案,从而提高公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水平和设计层次,提高公路路线设计智能辅助决策能力。

公路路线设计优化过程必须从公路原始空间数据库中真实及时地提取、分析与公路路线相关的空间数据,为公路路线目标函数计算提供数据资料依据;按所需空间数据的属性和查询方法,路线设计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可分为点数据挖掘、线数据挖掘、面数据挖掘。公路是敷设于自然界的人工构造物。所经区域的地面高程决定了路线的位置、工程量等因素,是公路路线设计的关键信息。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可获得路线地区任一点的地面高程,由于公路路线设计需要纵断面地面线和横断面地面线,所以必须将公路路线设计领域知识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以获得所需地理地质和公路区域的有效信息。公路路线在布设时,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公路、铁路、河流等相交,通过GiS的拓扑关系查询,获取公路与线状构造物的拓扑关系,合理地确定立体交叉或平面交叉的类型。而通过分析路线所交河流的宽度、流量等信息,则可以合理确定拟建桥涵的跨径,从而为公路路线方案优化提供充分的信息。面数据挖掘方式,为公路路线挖掘面域信息,为路线设计提供依据。

建立公路路线智能优化系统模型,有利于解决路线优化过程中模糊性、不确定性问题,为公路路线的设计提供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3结束语

从公路路线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这样做才能省工、省时还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建设费用,希望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对以后的公路路线设计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