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4:10

多媒体技术的意义篇1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也相应的在教育界引起了一场变革。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课堂,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利的方面,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学过程仍然是一个老师的教学,多媒体技术正如“二次”的帮手一样,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方面,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决定了其更需要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和支撑。正如戴尔之塔一样,人的经验有的是以直接方式得来的,有的是由间接方式得来的,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就扮演着中介的角色,这也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普遍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理由。与此同时,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多媒体应用还存在着不太乐观的方面,特别是其中的形式主义因素。许多小学课程的主题最终是学校的课程目标,而不是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要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专注于教学过程而不是专注于采取了什么手段。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优点和缺点并存的现状。

二、小学数学课堂与多媒体整合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主要驱动力,具有良好的兴趣。正如说在教学“时,分,秒”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营造出一个时间的钟面,通过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比如说说对一个时间,就可以获得一项小礼物。这样,对于这些小学生而言,他们会对与数学课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并能够积极参加活动。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工作重点之一。因此,课堂上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拓展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的机会。视听媒体课堂,使教学和学习环境的外观。教学,教室空间和时间可以返回给学生,,特别时对于小学生而言,起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利用可以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更为精彩,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说在“圆的认识”的课堂中,教师就可以使用视听媒体表现出的自行车,摩托车的车轱辘进行说明,然后问:“如果圆形椭圆形砂轮更换,会发生什么?”通过这些与多媒体技术的交相辉映,更好的促进了小学体育课堂的发展,学生的注意力也更集中。

三、小学数学课堂与多媒体整合的建议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历,从教学方法上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供各位有识之士参考。

(一)加大对于小学课堂多媒体设备的财政支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应当前教学的现状。但是在某些经济欠发达市,由于缺乏相应的多媒体设备,要求教师只能进行单纯的授课,因此要加大小学数学方面多媒体应用的力度。

多媒体技术的意义篇2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工具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254-02

多媒体的出现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它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它丰富而形象的内容更是为教学工作增添了光彩。对于小学生数学教育而言,这种工具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手段,它为小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同时开拓了学生们的思维,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势,首先是它的量大,其次就是它的丰富多彩。我们从这两方面分析多媒体教学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意义。首先,从量方面讲。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比板书教学有着很大程度的提高,因为它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传统教学中,我们使用的是黑板,所以,教师需要在黑板上给学生们写板书。因为数学这门学科的特征,所以需要书写的板书是非常多的。而且一个数学问题,有可能是需要多个板书内容才能够讲清楚的。但是多媒体就不一样了,教师通过在课下针对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给学生们制作课堂课件。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课件播放出来,每一张课件的内容要比一黑板板书的内容要丰富很多,而且里面所包含的方面也比较全面。所以,多媒体技术省略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而且还大大满足了学生们多样性的发展。例如,一些学生对一个问题理解了,而部分学生还不理解。这对于板书教学就比较麻烦,因为可能为了给几个学生讲一个内容,还需要去重新写板书。但是对于多媒体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通过鼠标把课件调整到任何一页,给学生们讲解并让他们参考,这样不仅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工作,还为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当学生们的学习层次不同时,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且对于同学们的需求可以一一满足。另一方面讲,多媒体的优势就体现在了它的丰富多彩方面。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接受事物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认为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可能会认为很抽象,这方面问题尤其体现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时候。学生的启蒙工作是非常难的,一些教师就反映,宁愿去教初高中的学生,也不愿意去教小学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比较高的,所以对于一些问题,他们可能只有难易之分。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大脑里没有难易之分,只有见过的和没见过的。你给他讲数字的概念,他可能根本就不懂,而如果你给他一样数量的动物或者是其他的实物,他们很可能会马上明白什么意思。这就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现状。所以,多媒体是非常适合给小学生讲课的。例如,在讲课的时候,我们讲到了加减法。学生们对这个没有概念,那么我们就在多媒体中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动画。例如,我们家里有两只小鸡,然后从市场上又买来了三只,那么我们家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呢?如果没有多媒体,那么学生们大都肯定会掰手指数数。但是在多媒体面前,这都不是问题了。我们先给出一幅图,一共院子里有两只小鸡。然后第二幅图中,我们从市场买来了三只小鸡,然后把三只小鸡放在院子里,这个时候有多少只小鸡就一目了然了,学生们可以迅速地反映出这个加法的结果。所以多媒体工具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了大大的帮助,为学生们接受更多的教育和知识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应该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固然有很多优点,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忽视一个问题,教学的主角是人,所以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应该提高重视水平。多媒体也并不是完美的技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的。例如,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是非常感兴趣的,这就有时候为教学带来很多麻烦。虽然在短期内学生们对多媒体的兴趣,导致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并不一定能够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做出贡献。我们都知道幼儿如果总是看电视,尤其是一些动画比较绚丽的内容,他们会产生多动症的问题。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问题同样存在,因为他们对多媒体变幻万千的景色感兴趣,而未必就是对数学感兴趣。所以当他们习惯于这种技术后,就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甚至会出现厌学的现象。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对多媒体失去兴趣后,更难以接受板书教学,所以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另外,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我们的教学进度问题。因为使用多媒体教学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这种效率只是针对教师讲课内容来的,而不一定代表着学生们的接受能力也能够同步进行。这就像平时我们走路去工作,后来改成了自行车,再后来改成了汽车,我们以为我们的速度没有多大的变化,其实可能已经飞跃了。但是我们如果意识不到这样的问题,那么很可能会给教学带来麻烦。有时候,我们发现使用多媒体教学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发现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和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而有些学生的成绩却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我们不必去找很多理由,因为这个问题就在于我们讲课的速度。所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应该注重和学生们的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制定教学计划。任何教学工具都需要高素质人才去使用,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学琴.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研究[J].成才之路,2009,(22).

[2]刘博.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文理导航,2013,(05).

[3]董剑.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多媒体技术的意义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特殊教育音乐教学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硬件设施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已被充分运用到特殊教育的音乐课堂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以多模态形式把教学内容、视频资料等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想象、观察等能力,以此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在多次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后,笔者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了全新的认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魏春子,201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当前创新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设计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的课例。

下面笔者以《十二生肖歌》为例,以案例举例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培智生和盲生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而达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教师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以后,多媒体技术带来的视觉冲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魏春子,2011)。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所以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怎样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是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的前提。

智障学生的特点,比如注意力不集中且持续时间短,是削弱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教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目光的课堂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

如教授《十二生肖歌》时,笔者运用十二生肖的Flas导入,并且每一种生肖都配有相应的叫声,真实的动物叫声不仅让学生区分不同的动物,而且培养学生学习《十二生肖歌》的热情,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特殊教育课堂,引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关注,让学生乐于在音乐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新知识的愿望得到满足。

(二)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

音乐教材内容生活化是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充满美好的音乐旋律(董小锋,2010)。有的学生生活阅历少,知识面窄,对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感知困难,教师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中,和学生已经习得的生活经验相呼应,强烈的真实感可以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如教授《十二生肖歌》时,笔者在课堂上教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以此丰富智障学生和盲生的音乐课堂,实际上动物的叫声也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丰富学生学习视角的同时,更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充满音乐旋律。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在相同问题的处理上,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语言、色彩、动画和声音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经过优化的各种信息,从而使课堂教学既省时又高效(张贵霞,陈秀丽,2009)。

如在教授《十二生肖歌》时,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十二种动物的不同画面,问学生喜欢哪一种动物。这时有的学生可能喜欢某一种动物,而不喜欢其他动物。老师向学生讲述,无论学生喜欢哪一种动物,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有些动物濒临灭绝,需要人类的保护。这样,在音乐课堂中向学生灌输爱护动物不虐待小动物的思想。在教学生学习唱歌的同时,更让学生学会保护珍稀动物,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寓学于乐。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兴趣越高,学习动机却强,有趣的知识学生更容易记忆,从而学到的知识就越多。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老师教一遍,学生跟唱的方法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可以创建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张贵霞,陈秀丽,2009)。

笔者的音乐课堂实践证明,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方面,与其他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创建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如在教授《十二生肖歌》时,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十二种动物的不同画面,问学生喜欢哪一种动物。然后,通过播放动画依次讲述十二生肖故事的来历,让学生明白十二生肖的顺序为什么是那样的。在教会学生《十二生肖歌》之后,再向学生提问十二生肖的顺序。这样可以通过故事让学生记住歌词,从而完整地演唱整首歌曲。

三、结语

学习音乐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对学生严谨而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学习的能力有重要意义(王佩玲,2011)。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综合感觉。

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特殊教育的音乐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拓宽学生的生活视角;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创设情境,寓学于乐。多媒体技术在特殊教育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盲生和培智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小锋.新课改背景下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0(7):98.

[2]王佩玲.浅谈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钢琴课堂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8-89.

多媒体技术的意义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能力

1、多媒体教学的定义

多煤体作为一种工具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此为基础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个标志。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资源主要有数字化素材、课件、数字化教学的材料和网络课程与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的工具。数学作为学生学习各科的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因其严谨的知识系统性、链状结构性,以及在学生思维训练中所独具特色的逻辑性、科学性,有它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题整合的过程之中,如何探索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发挥多媒体技术这一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地驾驭这种新式的教育教学手段,就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2、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课堂的积极作用

2.1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激起兴趣必须创造条件。在导入新课时,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激情。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平淡无奇。不如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色彩变化等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例如,《认识图形》一课中,设计色彩鲜艳的图形,形象生动可爱的人物、动物、植物等作为课件内容,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审美感,有时还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

2.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除了枯燥的数字,只有一些教学挂图,让学生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是十分的明显。但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模拟演示,借助事物具体的形象进行思维,学生可以边观察,边思考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利用信息技术,出示一辆有67人的公共汽车,移动鼠标显示到站后下车28人,再移动鼠标显示上车25人,问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怎样计算?通过操作,学生有了动态的演示,知道下车的人要减去,上车的人要加上,就能列出算式:67-28+25=?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形象演示,实现了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大大活跃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2.3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接受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把课堂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学生接受起来就要容易很多,同时也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扩大学习的信息量、增强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环节。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声像文并用甚至三维动画等全新模式,向学生开放了一个全新有趣的课堂,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同时也节约了教师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的时间,有利于教师对一些知识难点做重点讲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效率。同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打破“教师+课本+黑板”传统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计算机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清晰化、拟人化,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使得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比重越来越大。图像、图形、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的运用,无疑打破以往数学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吹来清新之风。然而,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教师对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误区,亟待改进。

3.1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不够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注意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要符合数学教学规律,与教学目的相一致,并充分选择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素材。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当用则用,有的放矢,不要为了形式而忽视内容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考虑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但也要注意中间穿插传统教学手段,如解释、停顿和让学生做笔记等。对于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或干扰教学内容的方式,应尽量避免使用。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设计的课件内容花哨,过于注重精美的图像和动画,结果喧宾夺主。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分散了注意力,兴趣难以持久,教师也成为僵化的课件放映员。

3.2取代板书,主次不分

现在有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就可以完全告别粉笔和黑板了。但是笔者还是坚持认为板书教学对于我国小学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板书教学有着自身优良的传统,通过优秀的设计,可以非常完整、有系统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发生源头,科学地表达出来,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合理持久性,利用简便的工具可以完整地表现出来,是它不可抹杀的特点。而课件板书通常与画面配合,由于课件内容丰富,板书往往只能短暂地体现出来,局限了它的价值,学生不愿意随堂记笔记,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3提高教师多媒体操作能力

很多乡镇教师以及大龄教师没有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由于工作的需要和多媒体的普及,不得已自学或参加短期培训班进行补课,这种水平很难承担大量的复杂的多媒体教学工作。同时也很难解决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再加上他们缺乏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一些计算机设备时很不熟练。在很多公开教学课中,经常会看到由于教师小小的操作失误,就会手忙脚乱打乱课堂秩序,甚至需要技术人员随堂跟班。加上部分学校缺乏相应的设备和教学资源库,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有的不但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反而会误导学生。针对教学中的不足,在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每一节课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两种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它们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结语

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下,应通过多媒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确教学主旨,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重、难点教学和讲解,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传授的进程转变为探索发展、自主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题的进程。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确实推动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效益。但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把它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其当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做到优势互补,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总之,教师应该以教学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学任务为主线,从实际出发,有效把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特点,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努力探索,不断总结,多媒体一定能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海荣.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114

多媒体技术的意义篇5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育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其特具的新颖、趣味、直观和艺术性,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的丰富、有趣,代表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交往工具,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生活、游戏和认知等过程,语言交流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健R虼耍加强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在以往的语言教学中老师通常会画几幅图片、几张画的教育方式进行,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了。多媒体技术集声、光、图、像于一体,它使我们的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使孩子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滋有味。幼儿教学活动中,适时、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帮助突破教学难点,充分活跃幼儿思维,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通过参加教师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充分认识了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的优越性,近年来在幼儿语言教学中,也对多媒体的运用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真实地感受了它对语言教学的作用。

1.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兴趣维持的时间较短,其对有色彩的、有声音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最感兴趣,注意力最能集中。

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合于一身,融视、听、动觉于一体,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富有情趣的解说,悦耳动听,优美如诗的音乐来充分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牢牢引起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在语言活动中我们一贯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挂图展示,再进行讲述。然而,现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故事、儿歌、内容、语言整合在一起,并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出来,极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生动的动画及教师与学生互动,将抽象的文字知识形象化、兴趣化,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最后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幼儿进行语言交流,真正体现了"乐中学、动中学、玩中学"这一观点。

2.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有的性格外向,能说会道;有的沉默少语,胆怯害羞。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幼儿时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如果语言活动中教师没有丰富的素材,只有几张静态的图片等简单的教具,就不能很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一个丰富热烈的动态语言环境,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3.通过多媒体教学,提升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关系,幼儿很难理解。因此也就很难在欣赏过程中通过想象,形成鲜明的画面,语感的培养受到了限制。而多媒体技术,能以文字、动画、声音三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烘托、渲染语言欣赏的氛围,促使幼儿入情、入境。特别是那些表意复杂抽象的语言,动画中往往通过特定情境来表达,其效果往往好于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教育方式,幼儿常会有意识地对这些语言进行延时模仿学习,使这些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材料。

在语言教学中的方位词运用是教学的难点,如果幼儿只根据教师的说教是很难理解的,在故事的讲述中,通过课前引导并结合动画演示,使幼儿能够在观看动画中理解故事情节,再配以同步的课堂互动,他们非常容易地理解了故事,感受到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故事情节的有趣,对故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达到理解,学习的目的。

4.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

幼儿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直接将知识、经验或答案告诉给幼儿,不再是拿出操作结果向幼儿讲解,而是通过引导让幼儿自己发现或学习别人是如何获得知识或经验的。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巧妙的编辑和组合,设置思考点,引导幼儿思维,从而在幼儿语言与思维的整合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让幼儿能创造性的运用语言。

现代多媒体技术有进行定格放大、反复显示画面,同时提供视、听相结合,把看、听、说统一起来的功能,而且能方便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巧妙的编辑和组合,设置思考点,引导幼儿思维,从而在幼儿语言与思维的整合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让幼儿能创造性的运用语言。

多媒体技术的意义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现阶段,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比较快并且非常活跃的一项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新一代电子技术竞争及发展焦点。在多媒体广泛并快速地被应用到教学当中的时候,有效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使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日益多样化。

一、简单分析多媒体技术及多媒体教学含义

所谓的多媒体,也就是指多重媒体,简单理解就是直接作用在人的感官的图形,文字,动画,图像,视频和声音等多种媒体的统称,也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及传递方式。而多媒体技术则为将图形图像,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等媒体利用计算机的方式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加工处理,存储及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按照相应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对象特征,利用教学设计,对现代教学媒体加以合理地选择及应用,用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教学,在学生身上产生作用,结合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构成科学教学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1.在建构主义基础上的多媒体教学

在建构主义中,知识并不是通过相应的教师进行传授的,而是相应的学习人员在特定情境也就是社会文化背景中,利用学习伙伴及教师的帮助,通过一些必要的资料,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建构主义主张在相应教师的指导中及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学习,简单来说,即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性作用,同时并不忽视教师指导性作用,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并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并不是传授和灌输知识的人。学生为信息加工主体,为意义主动构建人,并不是通过外部的刺激进行一种被传授和被灌输的人。在建构主义当中,学习环境包括协作,情境,会话及意义建构这四个因素,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就可以理解为:以学习者作为中心,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通过相应的协作,情境,会话等要素让学生们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学生快速地构建起所学知识。

2.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建构主义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这样几方面的意义:

(1)有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建构主义当中,情境为学习环境一个重要的因素,更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越来越重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创设真实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本,视频,图片,声音等各种形式相互融合,然后链接同所教内容有关的资料,这样学生就能直观的认识到相应的教学内容,实现情境创设目标。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应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从而让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运用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通过多方位、多角度体验,感受,理解并运用自身知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

(3)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将教学过程需要的多种录音,录像,数据,事例等浓缩到一个个课件当中,还能将那些同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入到课件当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习到更加丰富的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三、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原则

1.尊重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提倡学习的本质为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的过程,而教师仅仅是协助者,学生为建构主体,一定要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才会构建出真正属于自身的知识。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时候,其出发点应放在令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并在不同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方面,按照学生自己行动获得的反馈信息认识客观事物,并相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高度重视协作性

在建构主义当中,学生同周围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被看做是理解相应教学内容的关键环节,学生构建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具有一定局限性,而不同个体之间的会话和协作能够使学生看到其他不同构建结果,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多媒体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当中。相应的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积极拓展思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新的教学模式当中,如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的方法使二者能够有效融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萍.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运用中的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04)

多媒体技术的意义篇7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语文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近来年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理想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传统的教室和教学方式很难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方便地建设这样的理想学习环境。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不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

1多媒体信息技术时代赋予了小学语文教学新的特点

(1)阅读:中国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从未来教育的角度,分别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

(2)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写作教学将面临变革:文学的地位会降低,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3)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越想获得高职位,越得学会如何与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进行交际。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整合,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语文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我们可以从中获得重要的启示:能否以这种方式来构建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教材,模糊知识的层次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决定他的学习方向。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也由学习内容的传播者变成学生的学习导师、合作伙伴和学习顾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知道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方向、筛选信息、判断信息,这些实际都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甚至可能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丰富课程本身的内容。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将使语文教育发生根本的变革。

2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基本思想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变动时间跨度和环节,并不意味着某一节课一定要具备所有环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3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对教师素质、技能方面的要求

3.1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多媒体信息技术理论等相关知识应该有基本的了解,必须站在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战略高度,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组织实用、高效的课程素材,使课程的整个教学环节自然而生动,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

3.2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必须懂得灵活理教材,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的最佳呈现方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3巧妙的授课艺术修养

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促成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完美整合,使多媒体教学课显得更加精彩纷呈,活泼高效。

3.4掌握独立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本领

教师必须能够独立制作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多媒体作品,在授课过程中才能应用自如。

3.5加强教学双方的互动活动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整个过程,听、练、查结合;同时教师适时地加以指导、点拨,力求做到“精讲、善导”,达到“激趣、引思”,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

4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应当遵循以下几条的原则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应用是为了追求快速高效的教学效果。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4.1灵活性原则

语文学科语言模糊性的特点为学生解读课文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预示着课堂情形的多变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地估计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尽可能完善地制作出科学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便根据课堂实际进行灵活处理,避免出现“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机器转”的尴尬场面。

4.2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备课中精力的投放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使用要适度。教师应当把主要精力投放到钻研教材和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上,才有可能选择最佳的教学途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符合教学要求的授课形式。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阅读思考――质疑探究――讨论释疑”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而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始终都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千万不可喧宾夺主,主次本末倒置。

4.3一致性原则

语言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围绕着这一核心任务而展开。多媒体电教手段的使用也不应例外。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电教手段的独特优势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可以利用它声像结合的特点来创设情景,营造和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它清晰且更替便捷的字幕来代替费时的板书,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可以利用它操作方便与容量大的特点,把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归类,使知识体系更加具有系统性、条理性,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之,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整合,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尝试、研究、反思、总结、再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素养都得到较好地提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一定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

5实践的效果

5.1教师观念的转变

多媒体网络氛围下,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课件创作,资料收集,创作思路与控制等方面。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个人的特点。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讲主要掌握winDowS文字处理、课件编制,收发电子邮件,网页编写等。

5.2教研组教育科研氛围及校际交流

学校语文教研组以本课题研究为契机,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强化教研。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每周不少于1次。全组所有教师都参与了课题研究。学校还有老师应邀参加全国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讨会并做精彩说课演示,获得一致好评。

5.3教师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力

目前,国内对“课程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经过几年的研究、培训、实践,很多教师已基本上能做到上述要求,并正在逐渐完善。课件使用率在近乎90%以上。

5.4教学效率提高

多媒体的信息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六年级语文课程的分块复习阶段,在课堂要进行知识总结与巩固训练等活动,若预先在计算机上设置好训练题,既省时、省力、便捷、有效地减轻师生负担,又加强了训练密度,提高了效率。

6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由简单的片断演示、发展到课件、积件、乃至群体,在直观性、交互性、智能化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发展,已逐步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多年来,语文学科老师齐心协力,努力探索,从迷茫困惑中渐渐走了出来,将理论为教学实际所用,对理论的研究已经不再是生硬的教条与呆板的分析,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已经不再是刻意的摆设,而是转化为一种自觉与迫切的需求,表现在操作上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心态上从必然渐渐走向自由,渐渐得心应手。但是,毕竟,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对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也必将是一个永远变化、永无止境,值得我永远边学习边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谢幼如,主编.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J].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

[3]李克东编著.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钟华.教师角色转换的现代教育技术学分析[J].教育现代化,2001(2).

多媒体技术的意义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虚拟现实建构主义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多种教育技术杂志上所刊登的主要论文以及国际上每年召开一次的规模最大的有关多媒体教育应用的国际会议(即“教育多媒体与超媒体”世界大会)上所的基本观点,可以看出当前多媒体教育应用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

一、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

1995年末,在国际信息界有一件最引人注目的大事,就是美国SUn公司在internet上推出了“www浏览器HotJava”,这是SUn公司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种全新的可动态执行的浏览器。其突出特点是具有动画功能,可向用户提供超文本格式的图形、图像、语音、动画与卡通等多种媒体信息;并能把静态文档变成可动态执行的代码,这就彻底改变了internet浏览器只能用来查询检索internet网上信息的状况,为internet的教育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这是因为HotJava的动态可执行特性无异于赋给用户一种远程交互的功能。

例如,一个用户可以利用HotJava编写一段Java应用程序以实现仿真的页面,而其它的3w用户只要使用HotJava浏览器就不仅可以看到这个仿真页面,还可以与之进行交互。

利用HotJava的这种动态可执行特性,用户在检索到某些重要文献或教学资料时,不仅能看到静止页面还可通过点击某个图标或热键而看到图文声并茂的仿真实验或算法执行过程的直观演示。显然,这样一种交互功能和用第一代internet浏览器只能观看静态页面的效果相比是有本质不同的,它对于教育应用(尤其是远距离教育应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HotJava的出现不仅是internet浏览器的重大革新,也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找到了最理想的结合点:从此基于internet网的多媒体教育应用就日益发展起来。目前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力开发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育应用,就是台湾、香港等地区也在这方面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这是多媒体教育应用中十分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新趋势,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一个趋势,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去。

二、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的结合

多媒体计算机和仿真技术结合可以产生一种强烈的幻觉,使得置身其中的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虚拟现实世界中,并对其真实性丝毫不产生怀疑,通常把这种技术称之为“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

换句话说,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在这个人工世界中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要进入虚拟现实的环境通常需要戴上一个特殊的头盔,他可以使你看到并感觉到计算机所生成的整个人工世界。为了和虚拟环境进行交互,还需要戴上一副数据手套──它使穿戴者不仅能感知而且能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

由于设备昂贵,目前VR技术还主要是应用于少数高难度的军事和医疗模拟训练以及一些研究部门,但是在教育与训练领域VR技术有不可替代的非常令人鼓舞的应用前景,所以这一发展趋势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VR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另一个例子是创建一种虚拟的物理实验室。物理学按其本身的性质提出了许多“如果……将会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通过直接观察物理作用力对各种客体的作用效果来进行探索。

休斯顿大学和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约翰逊空间中心的研究人员建造了一种称之为“虚拟物理实验室”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直观地研究重力、惯性这类物理现象。使用该系统的学生可以做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在内的各种实验,可以控制、观察由于改变重力的大小、方向所产生的种种现象,以及对加速度的影响。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感性材料(直接经验),从而达到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较深刻理解。

随着对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研究的深入,实现“虚拟现实”的理论方法也有很大发展。原来应用VR离不开昂贵的专用硬件或辅助设备(如头盔、数据手套、高分辨率的图形工作站等),近年来这种情况开始有所改变。

例如在eD-meDia世界大会(即“教育多媒体与超媒体”世界大会)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称作“QtVR”(快速虚拟)的系统。这种系统已实际应用于学习城市的设计与规划,其优异的性能价格比令人惊叹!QtVR技术与普通VR技术在使用的仿真原理上有很大不同:它不是利用头盔和数据手套这类硬件来产生幻觉,而是使用360度全景摄影技术所拍摄的高质量图像来生成逼真的虚拟情景。因此它允许用户在windows操作系统或是macintosh微机的操作系统支持下,在普通微机上(无需用高档的图形工作站)只利用一只鼠标和一个键盘(无需戴头盔和数据手套)就能真实地感受到和VR技术中一样的虚拟情景。

学习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学生利用QtVR系统可以创建一座逼真的虚拟城市,当学生改变城市场景的视图时(例如向左或向右,朝上看或朝下看,摄像机头向目标移近或移远等),被观察的场景仍能正确保持并能使人产生环绕该城市浏览观光的真实幻觉。与此同时,城市中的各种物理实体(如建筑物、道路、桥梁、树木、交通工具和地形等等)可以用鼠标任意拾取并进行操纵(例如使其旋转,以便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并且还可以进入到建筑物内部的各个房间去观看)。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图像压缩算法,在QtVR系统中,用来表征城市某个虚拟场景的360度高质量全景照片的存储容量竟只有550K字节左右。

显然,QtVR对于学习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学生是非常适宜的,甚至对于实际的城市设计与规划人员也是非常实用的,因为它可以使学生或设计人员随时改变城市的布局并立即感受到新布局所产生的效果,从而对设计或规划及时作出修改或补充。显然按这种方式设计与按传统的图纸设计或按CaD设计,其效率和质量将有天壤之别。

QtVR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开辟了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结合的新途径,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大众化铺平了道路。从此,VR技术将有可能走出高级研究院与大学的“象牙之塔”,以优质价廉的全新面貌逐步普及到各个教育领域,甚至进入中小学课堂。

三、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辅助教学系统可以大大改善辅助教学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系统由于缺乏推理机制和学生模型的支持,所以不能确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不能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和理解能力去提供适合该生的学习材料,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即不能作到因材施教。

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由于具有“教学决策”模块、“学生模型”模块(用于记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和“自然语言接口”,因而具有能与教师相媲美的下述功能:

1.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和当前知识水平;

2.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3.允许学生用自然语言与“计算机导师”进行人机对话(由于机器理解自然语言问题尚未解决,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教学系统还难以做到这点)。

但是智能辅助教学系统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且目前的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其教学方式都比较单调,难以作到图文、音像并茂,因而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智能辅助教学系统之间存在性能互补关系,将二者结合起来就可以扬长避短,从而研制出高性能的新一代智能辅助教学系统。

实现智能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关键是:建构适合辅助教学需要的多媒体系统和设法使多媒体系统具有智能。

要使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智能,主要涉及学生模型建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表示与知识推理,后者要求探索出一种适合于多媒体环境的新的知识表示方法和相应的推理机制。

四、多媒体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的起源应追溯至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可谓源远流长。

但是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尽管认知心理学已逐渐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直至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的注意,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进行教改试验研究的学校也日渐增多。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属性或四大要素,即“情景”、“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显然,多媒体技术的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四大属性的充分体现,例如:

1.“情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景,把创设情景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景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2.“协商”与“会话”――协商与会话过程主要通过语言(少数场合用文字)作媒介,这就要求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必须有语音功能,即要用多媒体计算机才能支持。

3.“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能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还能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有较大的发展,加上HotJava的出现使多媒体教育应用与internet网进一步融合,而网络又为“协商”、“辩论”、“会话”这类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它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这样就使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更趋完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就日渐风行。

当然,这不等于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万应灵丹,能解决学习领域的一切问题,例如,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就不一定能通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来达到,但是就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而言,借助多媒体技术(若有条件还可结合网络通信技术)实现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确实非常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则已得到愈来愈多试验的证实。这是值得我们国内教育界认真思索与借鉴的。

参考文献:

[1]朱之剑,吕进编.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7.5.

[2]曾芬芳编.虚拟现实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6.

[3]雷运发等编.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8.

[4]王一平,孙大勇编.internet浏览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6.

多媒体技术的意义篇9

abstract:Underthecurrenttrendofinformationtechnology'srapiddevelopment,theapplicationofnetworkmultimediatechnologyisgraduallybecomingpopularincolleges,andgreatlyimprovesthequalityandeffectivenessofhighereducationteaching.Fromthetheoreticaloverviewofconstructivism,thispapermainlyanalyzestheteachingimplementationstrategyunderthecombinationofcollegeenglishmultimediateachingandconstructivismtheory.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高校英语;多媒体教学;提升策略

Keywords:constructivismtheory;collegeenglish;multimediateaching;improvemen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244-02

0引言

作为行为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建构主义的出现促进了素质教育实践效果的提升,是西方教育心理学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实际状况的有效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多媒体教学,无论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转变还是教学理念的更新,都需建立在学生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之上,突出教师的课堂指导作用。在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得以在高校普及,这一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手段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其实践过程也极大地促进了英语教学课堂实效性的提升。多媒体教学在英语课程中的推广体现出课程本身的直观性与形象性,更加活泼与生动,无论是英语知识的习得还是语言技能的传递无不表现出英语教学的人性化转变,促进了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发展。然而,伴随英语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推进,建构主义指导下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如何实现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高校英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构主义理论与高校英语多媒体教学的结合

建构主义理论诞生于二十世纪末期,由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这一先进的认知理论学习观是行为主义科学发展巅峰的一种体现,也是促进认知主义后续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是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延伸才最终形成了后期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在环境建构和行为发展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意识结构。长期以来,教学过程的实施都将学生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忽视了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意识的发挥,这不仅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背道而驰,更加违背了当前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是缺乏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说则坚持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认知构建与发展的过程,将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模式的选择,以求实现最大的教学成果,会话、协作与情境共同构成了建构主义的组成要素。

高校英语多媒体教学是对文字、图片、声音及影像的有效处理,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集体呈现,既满足了会话与情境创设的原则,又是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一种发挥,是对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有效利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课件或是多媒体教室使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摒弃了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下强化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教具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的形成,对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大有裨益。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来说,多媒体技术显然是一个新生发展的事物,它在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补充的同时自身的一些弊端也日渐涌现出来,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因此,无论是教学环境的构建还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我们都应当用辩证的态度来对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实践效果。

2建构主义理论下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纵观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多媒体教学正逐渐代替原本的言传身教教学模式,呈现出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共同发展下的全新英语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学生应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强调语言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而多媒体技术走进校园正是适应了这样的发展号召,成为了高校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理论教学依据。然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英语教学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主要表现为:

2.1优势方面①突出了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的培养。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学生中心发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切实体现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在图文并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整体性的感知,教学手段也更加灵活。②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了英语课程的个性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破除了以往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英语学习空间,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施展,能力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发挥,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在教师的课堂引导下,真正实现了英语课程的分层教学。③多媒体教学实现了语言信息的情景化呈现。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情景化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均能得到有效拓展,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中的有效信息,促进自身语言知识素养的全面提升。多媒体教学能够模拟真实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完成语言学习过程。

2.2劣势方面①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交流。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教学虽然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脱离出来,然而却忽视了极为重要的师生交流。多媒体教学呈现出所有的教学内容,学生所面对的仅仅是电脑和大屏幕,这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显然不利。②英语教学在形式上成为了多媒体技术的演示过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时极易出现喧宾夺主的状况,这就使得英语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价值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体现。不少高校的英语教学甚至成为了多媒体技术的演示过程,甚少涉及到语言知识的讲授。③课堂教学主体之间也缺少了必要的交流和讨论。学生之间的讨论是促进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过程,而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往往忽视了这一重要方面。实则学生情感因素的指导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深远。

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高校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提升策略

从长期的研究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多媒体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既有利也有弊,我们应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提升高校英语教学的实施效果,也应摒弃多媒体教学的不利因素,切忌让多媒体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促进多媒体教学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高校英语多媒体教学被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性,如何妥善安排多媒体教学的角色扮演,尽可能提升其实践价值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设计巧妙结合方能最大程度体现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价值。笔者拟从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的双重角度对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多媒体教学开展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

3.1从教学模式角度分析

3.1.1案例教学模式的运用建构主义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任务型教学驱动作用的影响下促进具体问题的解决。案例教学模式的运用突出了多媒体技术指导下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以社会环境和具体案例为依托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强调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体之间的协作学习与团队合作,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实现高校英语教学的高效性和规划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重具体案例的筛选,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

3.1.2自主性教学模式的运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自主性教学模式的开展并非直接通过教师来进行语言知识的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运用自我教育的方法来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透露一些问题解决的线索,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探索和创新精神来达到最终目的。这样的教学情境显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而是可以在学校阅览室或是新闻媒体中获得必要的问题解决提示,完成整个自主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一些存在较大难度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寻问题解决的出路。

3.1.3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融合建构主义学习观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应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在合理控制多媒体资源使用频率的同时也要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语言知识讲授技巧。像是教学板书与多媒体幻灯片的结合,或是多媒体课件与黑板的结合等,都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手段。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多媒体教学是服务于最终的教学目标,这也是英语教学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时刻铭记于心的。

3.2从教学设计角度分析

3.2.1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

作为高校英语多媒体教学开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从基本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教师、学生、技术与内容四者之间的关系,切实符合基本的教学规律发展原则。从高校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发,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重要作用,发挥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此外,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课件制作还应体现在网络技术的使用范畴当中,这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的发挥极为有利。

3.2.2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被忽视建构主义理论中提到的学生中心发展观并非完全忽视教师的课堂指导作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更应当从教师的课堂指导作用出发,促进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探索,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性优势,促进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学生中心、教师指导的教学流程设计实则是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3.2.3培养学生自我筛选和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的意识与能力以往的英语课程教学通常是教师掌握主要的语言知识讲授,学生仅仅是一味地获取。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需要从大量的语言知识中进行有效知识的及时筛选,自我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体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最终目标。这对学生来说显然存在一定困难,然而这也是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自我意识管理的有效路径。只有充分理解多媒体教学的潜在优势才能真正促进高校英语教学的革新。

4结束语

不同于以往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开展模式,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融合极大地提升了英语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这不仅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更加迎合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所在。在当前教学改革趋势下,多媒体教学模式正处于不断完善过程当中,相信对于今后英语课程教学的开展也必将带来显著而深远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如何促进课程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教具的有机结合成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成果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nuanD.Second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11).

多媒体技术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多媒体高职英语教学建构主义应用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语言教学活动,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为mCaLL(multimediaComputer–assistedLanguageLearning))。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首选途径。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科技手段与现代教学理念的结合,因此,要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不能仅仅着眼于其技术层面,还应对其教育基础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背景 

   1.理论背景。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与近二十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流行是紧密相关的。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皮亚杰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他指出:“认识既不能看作是在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它们起因于有效的和不断的建构;也不能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因为客体只是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并且这些结构还通过把它们结合到更大的范围之中(即使仅仅把它们放在一个可能性的系统之内)而使它们丰富起来。”这一看法,与传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相比,突出了认识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建构过程。比如:对什么是感知,传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认为,感知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被动接受和复制过程。而建构主义则认为,感知“它并不是对来自外界的信息的接受或复制,而是对不变成分的建构,通过这种方式有机体才能够同化和组织它的经验。” 

   上述不同的观念,在学习和教学中就表现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采取“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这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从笔者所从事的高职英语教学来看,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而长期以来我们采取的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点只局限于课本上的语言点和语法项目的反复练习,无法拓展学生思维;且教学,仍然多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要交流工具,这样,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提不起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抛去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推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 

   2.技术背景。观念的变革,常常需要有技术的进步,才能引发现实生活的变革。建构主义近年来在教学领域的流行,是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 

   今天的多媒体主要是指处理和应用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形、动画等的)一套综合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的技术。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专家对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进行过大量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傅德荣教授认为,多媒体特点主要有:⑴整合性,通过计算机实现多种多媒体的整合;⑵数字化,将各种多媒体变换成数字信息,读入计算机进行统一的整合,数字化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一种基本技术;⑶交互性,交互成多媒体系统;⑷超媒体,是一种网状式的结构形式。这些特点,为建构主义在教学领域的实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多媒体技术是创设真实情境最有效的工具。从英语教学来看,首先,基于因特网的技术为协作与会话,特别是超越时空、地域的协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多媒体交互式学习环境、多重感官的综合刺激、大量相互连接的信息对推动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即意义建构)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建构主义的情境内外、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高职的学生在这种多媒体的环境下,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英语国家以及不同的人使用英语的不同习惯,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与中华文化不同的英语语言文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 

二、多媒体高职英语教学的优越性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效率和教学质量。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手段仅靠教师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和语言点,不但耗时多,信息量少,而且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听、说实践的机会很少,使其缺乏激情,没有兴趣,没有主动性。而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学习材料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活动中,学生全部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氛围中。逼真的语言教学活动,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具吸引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也事半功倍。并且,运用多媒体可以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扩大知识面,丰富授课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扩大了参与面,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与质量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