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十篇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十篇

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0:22

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篇1

一、健全组织,营造氛围

1.健全制度,活动保障

为了加强劳动实践基地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结合当地实际、学校特点,制定了《劳动实践基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劳动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安全应急事故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领导重视,加强宣传

为了确保我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学校聘请了农业种植专业技术员为我校的实践基地辅导员,成立了由校长、专业技术员、校外辅导员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的管理、检查、评估和协调工作。以德育主任、行政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计划的制订、科研和运作。并成立劳动实践基地教研组,以教研组长为主抓好劳技课题,负责基地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使基地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确保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狠抓培训,强化素质

抓好学校劳动教育,教师是关键。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学生不可能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抓教师能力和水平提高上。我们采取坐下来学(通过网络书籍学习)、请进来教(聘请农业技术人员讲授),聘请本村有经验的热心人士,进行现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指导实践的能力。学校建立了一支比较合理,稳定的劳动课教师队伍,并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三、校本开发,学科整合

1.狠抓教学,实践锻炼

劳动课的主体是学生,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上,我们首先抓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我们建立了班田责任制,做到领导包年级组,任课教师包班级,教师包学生。校田地从种到管到收,完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为了使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各班级建立了劳动档案,老师将每次劳动做好记录,学生在每次劳动后都要写日记;还设立了作物生长记录,记录了各种作物阶段性长势,不同植株的高度和叶片数,成熟收获的时间等等。

2.编制校本,开发资源

我们的劳动实践基地是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天然资源。为了给学生创造劳动实践的机会,我们开发校本课程《劳动实践课》,每星期一下午两节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有学生劳动的基本技能、任务分配、农业种植方案、劳动实践等环节,保障学生由理论向实践的成长过程。使学生从课堂走向博大宽广的大自然,从呆板的课本走向丰富多彩、生动的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得以实施的土壤。

3.学科渗透,促进整合

劳动实践课不但可以教给学生劳动的基本技能,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化经济和市场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发明创造能力,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我们加强综合实践、劳动、科学、品社、数学、音乐等学科之间的渗透,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在劳动基地中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去除娇气,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农村的教育,促进思想素质的提高,促进智育发展。学生参加劳动有利于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能够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如,劳动课我们教学生劳动技能;品社课我们向学生进行劳动观点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认识水平;数学课教给学生商品买卖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到草莓基地能够帮助校外辅导员称草莓,进行价格结算卖草莓;音乐课唱草莓歌、跳草莓舞;美术课画草莓画,编草莓报;语文课写草莓文,促进了学科整合。

4.活动开展,强化效果

有了劳动实践基地,我们组织学生们进行栽种、除草、收割等比赛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生存的基本技能,增强了自理能力,培养了广泛的爱好和兴趣,树立了科技意识,提高了素质。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勤工俭学、参观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机会。

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篇2

(一)劳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缺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法律实践是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法律重在应用,学会法律知识不是开展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学会应用法律知识,将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是法制教育的目标。劳动法律知识实践性很强,学生只有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目前劳动法律教育大都采用传统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外又很少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大都是非法学专业出身,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研究和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局限性。有的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不能把劳动法律知识系统地、深刻地传授给学生;有的教师由于缺乏法律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劳动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更是无从着手,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我国劳动法治进程的基本要求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我国目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增加了劳资矛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为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者劳动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欠缺,许多用人单位公然实施违法用工行为,甚至在有些领域成为一种常态,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现实生活中未能真正实现。法律意识是决定法律制度能否得到有效运作的内在动因。在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之后,法治精神能不能得到弘扬,人的素质是最关键的。我国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主力军,应该成为实践法律的楷模。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宣传劳动法律;通过大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和行为,使违法的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和扼制。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规范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双方才可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直接影响我国劳动法治的进程。

(二)是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学生能否在就业及工作过程中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是检验大学生在校期间法制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高校法制教育可以从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入手,引导学生提高法律认知水平,关注公民权利,强化法律意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三)是维护学生自身权益,提高综合就业能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大学生普遍劳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对平等就业权如何保障,创业优惠政策如何落实,订立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知之甚少。在法律实践中,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及履职过程中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现状及劳动维权水平决定了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劳动法制教育,使学生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有效降低就业风险,避免权利侵害,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劳动法律教育只有反映最新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内容,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2008年以来,我国陆续制定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并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当加大劳动法制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比重,同时以劳动法律制度及劳动关系现状为依据,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应保证劳动法制教育涵盖学生在校期间勤工助学、实习实践劳动权益保障、就业权益保障、劳动合同订立、履行中的权益保障及相应法律救济途径等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实际需求劳动法制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多,与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的劳动权益息息相关。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全程指导。这就要求劳动法制教育教学模式不能仅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两门公共课程的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开设大学生劳动维权、大学生创业讲堂、以案学法等以劳动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三)开展丰富的劳动法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劳动法制教育的目标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都要求把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法制教育,应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观摩、模拟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及法庭审理,开展劳动合同法实施状况的社会调查等活动。同时在课堂教学之余,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司法工作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等人员开展劳动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劳动法律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活动;指导学生成立劳动法制教育社团,邀请专业老师作指导教师,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法律咨询等活动。通过丰富的劳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构建起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一体化的劳动法制教育网络,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树立劳动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篇3

二、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劳动教育应以动手操作为主。要有机的结合学生所从事的劳动内容和项目,进行知识联系与渗透,做到手脑并用,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劳动态度,对劳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较快的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   

      2.综合性原则。根据劳动课的综合性特点,劳动课必须按思想教育、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三个要素对学生进行素质的综合训练。  

      3.迁移性原则。劳动教育的过程,是德、智、体、美、劳互相渗透: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育人过程,因而要把学生劳动转化为劳动态度,把劳动实践转化为劳动习惯,并内化为稳定的心里品质和劳动技能,形成能力和迁移。   

      4.量力性原则。劳动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所制约,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和成长经历,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无毒无害、无危险的劳动内容和项目,并严格控制劳动量和劳动时间,还要根据各系部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组织劳动项目,不影响教学与教育计划。      

      5.时代性原则。劳动教育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但要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本地区培养人才的需求出发,更好地体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就要求创造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三、实施要求1.劳动教育要从保障社会主义教育性质这个角度去实施。

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地意识到,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保证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2.劳动教育要从学生的健康人格成长这个角度来实施。

如果孩子从小就抱有不劳而获的想法,他将来必定会非常自私,那样是不会真正幸福的。如果一个人一生都没有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人生将是非常悲哀的。而引导孩子过有创造性的、充实的人生,能够拥有健康的精神人格,是不能离开劳动教育的。

3.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跟上去。

现在有好多社会病态其实是因为人们看待劳动的观念出了问题。要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责无旁贷、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作为教师,一定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要考虑有创造性地去推进劳动教育,不能把劳动教育又变成另外增加的“课业负担”,而是要思考如何把劳动教育和其他科目的学习联系起来,形成综合学习的课程形态,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动机、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

4.劳动教育要充分考虑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

这就要求各系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制拿出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方案,以系部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劳动教育要循序渐进,由弱变强,逐渐规范,成熟,发展,壮大。

从先搞好个人卫生入手,做好宿舍劳动卫生,完成班级劳动卫生任务,协助家长熟悉家务劳动,服从校内劳动教育要求,积极参加校外劳动实践,主动投身志愿者服务,奉献社会,提升自我。

五、劳动教育的途径 

1.开好劳动课。

2.开好主题班会。

3.各系部开好家委会。

4.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具体实施措施:

    1.由教务处统一制定劳动课教学计划,列好课程表,选派好劳动课教师,规定好时间,可以一月安排一次,也可以一学期安排一次,逐步完善学生劳动教育过程。

    2.由班主任组织开好主题班会,给学生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形成积极的劳动教育氛围。(明确标准和劳动方法和技巧)

个人卫生:洗脸,漱口水,洗头,洗脚,洗澡,洗衣服,洗床上用品,自己动手洗净叠被,压出线来。

公共卫生:宿舍、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场所扫地、拖地、物品摆放和清洁整理等。

3.各系学生科召开家委会,充分利用家长、家庭劳动教育的资源,对学生适时进行劳动教育。(明确要求和劳动方法和技巧)

    家务劳动:房间、庭院的清扫,卧室、厨房、卫生间的清洁和维护,帮助家长洗衣做饭等,在家长指导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4.学校将把整个校园按条块状分配到系部,作为定点学生劳动教育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校园内劳动教育区绿地养护,保洁。锄地、拔草、施肥、剪枝等。让学生放手去做,即便刚开始有点破坏,也在所不惜。也要完善对学生的劳动素养教育,让学生体会劳动过程,培养学生对母校一草一木的感情。我们将把操场、学术报告厅整理及卫生保洁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自我服务意识,教会学生为人处世思维。

5.参加学校组织的、没有商业渗透的校外劳动实践。

6.主动投入志愿服务,为文明单位创建,文明城市创建争光添彩。  

具体实施过程需要做到 “四结合”:  

(1)课内外结合;

(2)校内外结合;

(3)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  

(4)日常劳动和集中劳动相结合。  

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篇4

为贯彻落实《XX县教育局转发《关于印发《XX县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的重要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召开会议,传达文件精神,研究讨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落实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央、省、市文明办《关于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目的意义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作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牢未成年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基;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厚植未成年人红色基因和爱国意识。通过本次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活动内容

我校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做好以下六项活动。

1、“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

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学习活动,采取学生自荐、同学互荐,以及老师、家长和社会推荐等方式,每月评选一次校级“新时代好少年”,学校予以表彰宣传,树立榜样,引导各校孩子见贤思齐,从小做起,向上向善。

2、“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

(1)、每月每班举行一次“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班会,黑板报每月更新。(班主任老师完成)

(2)、文化长廊制作专题版面,校园显著位置悬挂宣传条幅,营造传递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革命精神的良好氛围。(德育处完成)

(3)、利用清明、“七一”、国庆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具体要求:举行一次“传承红色基因·童心向党”歌咏诵读活动(5月底艺术节,德育处完成)。9月底国庆节前举行一次“向国旗敬礼”活动,并利用“致家长一封信”的方式,倡导一次家长孩子利用国庆假期共看红色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由德育处负责完成。(清明节前,我校已组织学生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祭扫烈士陵园,传承英烈精神。)(德育处完成)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继续巩固和加强“书香校园”传统文化教育,利用晨读、课外阅读等诵读经典,传承经典。具体要做到:

(1)每学期每班举行一次“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班主任老师完成)

(2)每年要认真准备,精心组织,举行一次“经典诵读”朗诵会(德育处完成)。

(3)结合自身师资力量,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展书法、绘画、戏曲、舞蹈等课外兴趣小组(各社团负责人完成)。

(4)学校与所在社区联系,邀请传统文化名家和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走进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授课和培训。(办公室完成)

4、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要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培育美好心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要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从班级管理走到学校管理,围绕学校教学、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等,组织学生参与校园自主管理类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意识。每期一次走进敬老院、福利院,进行敬老助老、关爱孤残儿童活动。(团委完成)

5、“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学校要将“劳动光荣”的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卫生清洁等集体劳动,引导学生在家庭力所能及地参与家庭劳动。每期举行一次“劳动小能手”评比活动,树立典型,进行表彰。每期一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义务清洁活动。(德育处、团委完成)

6、“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认真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塑造未成年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学校按要求定期上心理健康活动课,每期举行一次心理健康班会。要切实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定期排查、发现心理问题学生,并及时进行个体和团体辅导,并积极配合参加所在社区举行的青少年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心理咨询室、班主任完成)

四、组织实施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次项活动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具体举措,认真落实活动方案,狠抓实效。

2、落实责任。要围绕活动方案,责任到人,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确保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确保实效。要及时汇报工作进展,上交活动过程材料,并认真总结,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新特点新规律,探索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的新载体新手段。

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篇5

某初中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其劳动能力,学校政教处精心策划,每周安排七年级或八年级一个班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在教工指导下参加校园义务劳动: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清扫绿化景观带,打扫教学区外的公共区域;定期更换、更新黑板报、宣传栏;走读生在学生公寓模拟体验宿舍整理……后来,该校八年级多名家长相约到校,要求取消上述活动。他们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校园义务劳动,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面对这场失败的校园义务劳动,政教处主任陷入了沉思:劳动教育,学校何为?

从传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文字表达来看,“德”与“劳”的育人重要性等量齐观。然而事实上,学校劳动教育有别于社会劳动培训,前者的侧重点是“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构建,后者是劳动技能的习得和提高。学前教育至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承载着更多“德”的功能。“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这些基于教育实践的论断,精辟地归纳了劳动教育的崇高道德意义。

从教育发展史来看,劳动传承是教育的起源。无论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还是十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将“爱劳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劳动内涵日益丰富的今天,政教处主任“劳动教育,学校何为”的沉思,是对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追问,值得全体教育人共同关注并为之“负重而为”,重建劳动教育生态,回归应有教育常态。

一、理念生根之为

“精心策划”“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课”“不得不妥协”,案例中的这些词眼,昭示着普遍存在的教育现实: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应有的课程地位和育人地位,委身为德育智育的临时候补。小学、初中以及普通高中课程表中,不再有“劳动”二字,“劳动”隐身,说明学校教育理念的残缺。

劳动教育复苏,首先要从学校教育理念重建开始。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神奇力量”,坚定“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马卡连柯)的信念,向往劳动、崇尚劳动,努力将劳动教育落实在课堂上、活动中。

同时,作为育人工程社会引领者的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把劳动教育理念传递给家庭和社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契机,营造尊重平凡劳动,做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氛围,凝聚各方正能量,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美好品德,参与劳动的主动意识,能够劳动的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为真正“成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创新之为

“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案例中陈述的“劳动”,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劳动,也许这正是家长们强烈抵制的原因。

劳动,无处不在;劳动教育,资源无限;劳动课程,丰富多样。

请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讲述创业故事,启示学生劳动改变命运,技术始于最基本的劳作;参观工地、工厂、种植地、养殖场,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奇迹,实现人生价值;组织诸如案例列举的狭义劳动实践,使学生享受到传统劳作对身心健康的调节功能;家校结合开展家政行动,让学生懂得劳动使家庭生活更美好、更温馨;有针对性地到行业基地参观访问和劳作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完整的职业印象,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改变着劳动教育“苦脏累”的刻板印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劳动兴趣、劳动情感和劳动意识。

三、活动落地之为

案例中,家长们抵抗的理由是“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这场七、八年级校园义务劳动以前,该校的劳动教育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甚至在这班学生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早就退出了课程舞台。因为过去劳动教育活动长期缺位,无形推助了家长的思维定势,所以当劳动教育在今天复现时,家长接受不了,“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从青少年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劳动教育就应该进入他们所受教育之列,早进入,低起点,慢渗透。学校要在全面理解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家庭情况、社区资源调研为依据,详细了解本校学生的劳动素养起点,掌握学校、家庭和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等要素,构建与本校生源实际情况相适切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精心规划教育内容,从学生熟知可感的地方入手,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地方着力,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生态化持续推进。

四、评价导向之为

案例中,家长强烈抵制校园义务劳动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劳动无用”功利思想作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并未真正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更没有与中、高考直接挂钩。事实上,小学、初中阶段的素质报告单上,“劳动评价”普遍是信手填写的“优”,高中阶段的社会实践考评单大多也是经由“上网搜索――抄录填写――找人盖章”的程序完成,劳动含量极低。

为改善这种“约定俗成”的评价模式,需建立各阶段学生劳动素养品质标准,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科学运用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促使社会、家庭、教师、学生重视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能实践、善创造的新一代生力军。

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篇6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导向,经历了不同发展道路一为政治服务升学导向、就业导向等。现阶段教育部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类院校建设是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的。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理论依据

(一)劳动市场足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

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不仅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制度,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国的劳动就业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的立法依据不但有《教育法》,还有《劳动法》。劳动市场对职业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一个方面:第一,体系的从属性。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劳动市场体系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宽窄是由社会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的,教育层次也是由社会人才结构决定的职业教育采取学校式还是校企合作式办学模式也同样是由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和外部劳动市场的不同比重决定的。第二,需求的决定性。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决定的,前者对后者的适应,才会实现职业教育真正的质量和效益。第三,政策的导向性。劳动就业政策历来是职业教育的社会驱动力,它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业政策设定了就业的“门槛”,规定了职业岗位资格,不仅对劳动者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用人单位也提出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政策不仅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

(二)就业足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伞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四个服务,反映了现实的要求也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四个服务可分为对经济社会服务和为个人的服务,在为经济社会服务中又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培养劳动力和吸收劳动力而发生的。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直接服务是有限的,其主要是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而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为个人服务也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就成为了四个服务的核心,成为其他三个服务的前提条件。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推广科研成果、校办产业、咨询服务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但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来。既然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职业学校就必须抓住这个结合点不放,要抓好这个结合点,就必须找准经济的增长点,尤其是地方经济增长点。

(三)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无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全面的、多样化。同样,职业教育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发展,所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需求的主观性和社会需求的客观性,两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职业教育到底应向社会需求还是个人需求倾斜,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也是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的两难选择。尽管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两种不同的倾斜都存在,但都不能简单地照搬。我们认为,无论个人需求还是社会需求都只能通过就业来实现。从共同的效果出发,我们就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能否顺利就业、较好地就业。当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冲突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必须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成功的就业来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专业口径的宽窄上始终在寻求平衡,其实合理的平衡标准就是能否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是职教宏观政策的本特点

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存在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成功的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多数是劳动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表现之一是形成政策合力,如,世纪20世纪80年代初的“先培训、后就业”政策,就使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相关政策相得益彰。表现之二是两种政策相互促进对方的事业发展,如,劳动部门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教育部门把就业准人政策作为自身发展的社会推动力。表现之一是职业教育部门把劳动部门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就业率,作为评价院校办学效益的第一指标。表现之四是政策扶持目标对象有较大的重合度,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部门疏通转移渠道,教育部门提供转移培训;对城市失业职工,劳动部门提供资金购买教育部门提供的再就业培训。表现之五是一些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将教育部与劳动部进行合并,从政策协调的角度实行部门整合。表现之六是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组合,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困家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要求同时荻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发展规律看都是我国职业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合理选择。而建设类高职院校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更需依据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和岗位针对性,随着我国建设行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和执业注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高职建设类专业人才的岗位定位将会越来越明确。通过对建设行k现有岗位进行分析,参照《建设行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和现行执业注册制度,高职土建类专业可按4种类型确定其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1.土建施工类:在土建施工企业从事项目组织、质量控制、材料检测、安全监督、程监理等。主要岗位是建造师助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检测实验员、监理员等)。

2.建筑没备类:在土木t程设备安装企业从事设备安装凋试,在城市供水系统、环卫系统从事水质榆测、污水处理。主要岗位是安装建造师助理(安装工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水质检验员).

3.经济管理类:在工程施企业从事工程概算、预算、决算,以及投标报价等,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在房地产管理部¨从事物业管删等工作,主要岗位是造价师助理、物业管理员等。

4.建筑艺术类:在设计单位从事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等工作,主要岗位是设计师助理。

这些岗位应具备的主要岗位能力是:掌握本专业建筑产品的基本设计原理与概念;了解相邻专业建筑产品的原理、构造和施工艺熟练掌握本专业建筑产品的基本构造、基本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熟练掌握本专业建筑产品成本计算与控制方法;熟练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和方法;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具备必要的基层施工人员沟通与调的能力尽管对专业类型的划分和列各类专业毕、世生的就业岗位的确定在理论上和现实中还不尽完善,但对确定各类专业的培养规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因此建设类专培养目标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建设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鬲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建没施工企业和建设管理部门从事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慨预算、中小型工程设计、工程质量检查、建设监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重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重点,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按照职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拓展的不同要求,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每一模块又依职业岗位技能的具体要求,确定若干个二级单元课程模块。其中职业文化素质模块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模块教学的目标是形成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如可将职业能力分为:制图与识图能力、施工技术能力、计量计价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根据四大核心能力,对专业课教学体系进行模块化整合,形成了相应的四大教学模块,即:建筑制图识图模块、建筑施工模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模块、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块;职业技能拓展模块教学的目标是为学生的专业提升打好基础。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1采用“技能层进”的教学方式代替“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专业课往往按知识体系来组织教学,先学基础的知识,然后逐步深入提高。但在以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单项技能的初级阶段,越是摹础的知识越“没用”,只有随着技能的层进和模块组合的时候才有可能逐渐地接近基础知识。因此,在模块化教学中,知识体系将呈现出一种“倒挣”或者“断层”的状态,学生是在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中去获取他们所需要的足够的知识。

2采用“项目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

“项目教学法”足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中,所有课程我们均围绕一个真实的项目作为一个共同的同标进行讲授。在实训环节中,如施工方案的编制施组织设计,计量计价实训,模拟招投标中均围绕这个共同的项目展开训练。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机会把课堂搬到工地上,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3.教学过程“案例化”

教学过程“案例化”,是高职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的切人点。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实习、实洲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新的人才培养案制订过程中,要求所有的专业都要在硬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精心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过程,通过“案例”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达到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一年左右的顶岗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职业岗位,实现就业“零距离”。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与学院共同定岗位、定技能、定模块、定内容、定教材、定教法,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企业满意、学生满意、老师满意、社会肯定的效果。

4考核方式“多样化”

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篇7

内容提要:本文作者从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现行的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在保证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和实践执行中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等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以科学发展观和“大司法”观念规划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以科学发展观设计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并设计出《社会文明进步法》方案作为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改革的一套模式,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推广《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的要求。本文作者的创新思路,可作为劳教立法的一个新思路供劳教立法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的教训,针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现阶段我国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新理解,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发展。笔者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中,深刻领会到科学发展观对指导和推进我们劳动教养工作,实现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创新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此谈一点个人学习体会,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从科学发展观看现行劳动教养法律制度

(一)从以人为本的观点看劳动教养法律制度保证公民权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国劳教工作创建40多年来,虽然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在保证公民权利方面确实不够。

1、劳动教养对象的随意性

某些公安机关的少数执法人员缺乏尊重公民基本人权的意识,随意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在执法中,将一些不能及时侦破的疑难、复杂案件和共同犯罪中主、从犯抓捕时间不一致的犯罪嫌疑人,先暂时报送劳动教养,由劳教所“代行关押”,以期解决羁押期与案件侦破时间的矛盾,从而造成“以教代刑”现象的发生,结果是把一些不够劳动教养条件的人送进了劳教所。①

2、决定劳动教养缺乏严肃的法律程序、法律监督

劳动教养制度名义上是由公安、民政、劳动等部门组成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行使劳动教养决定权,实际上由公安机关内的法制机构独家行使处罚权,可以不经检察院审查批准,法院开庭审理,缺乏公正合理的法定程序,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机制。少数执法人员利用劳教这一手段随意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劳动教养决定作出后,被处罚人往往无处申诉和辩解,《行政诉讼法》施行后,被处罚人不服劳动教养决定,虽可以向法院,但不停止执行,严重侵犯了公民人身权利。②

3、执行手段与监狱罪犯十分相似

长期以来,劳教场所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一直沿袭狱政的管理模式,没有从两者的性质上加以区分,都是奉行“收得下,关得住,跑不了”的思想,重视严格管理,忽略区别对待。除了在同等条件下,奖惩有所区别外,其他方面的处遇均差别不大,对劳教人员在所区范围内的人身自由权限制很大,重视管理的处罚性,忽略管理的教育性。有人就说劳教所是“二劳改”。

(二)从协调发展的观点看劳动教养法律制度与相关法律之间的冲突1、与《宪法》的冲突

《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劳动教养制度规定的是属于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这点与《宪法》精神有冲突。

2、与《行政处罚法》的冲突

1996年10月1日实施的《行政处罚法》第九、十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只能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劳动教养制度依据的《决定》、《规定》、《办法》属于行政法规及规章,不属于法律,这样劳动教养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就与《行政处罚法》存在法律冲突。

3、与《立法法》的冲突

2000年7月1日施行的《立法法》第八条、条九条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决定》、《规定》作为行政法规,制定劳动教养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和强制措施就与《立法法》第八、九条规定有冲突。

(三)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劳教工作创建40多年来,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作出了一定贡献,改造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在阶段,劳动教养制度几乎被废除,失去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近几年,劳教场所围绕提高教育矫治这个中心,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教育转化了一大批、吸毒等类型劳教人员。但是在劳教人员解教后,社会帮教衔接工作脱节,社区环境恶劣,缺乏可持续教育改造的环境,教育改造效果降低。衡量教育改造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劳教人员解教释放后重新违法犯罪率的高低,根据1996年对山东、云南、广东、浙江等省区7个劳教场所的调查,多进宫劳教人员占劳教人员总数的平均比例为34.89%③。据近期吸毒型劳教人员复吸及其它违法行为的调查,重新违法率高达85%以上。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同时也有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衡量劳动教养的成绩不仅仅是收容了多少违法人员,更应该是教育矫治了多少违法人员,使他们不再重新违法犯罪,要全面地看劳动教养对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犯罪发生起到的作用。

二、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相互协调发展。劳动教养制度必须要进行重大的改革,重新制定一部系统的、完善的、合理的新型法律制度以适应社会新的形势。在去年的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四川代表团的段维义、湖北代表团的郭生练等127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劳动教养立法》和《关于制定相关法律,改革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议案。他们认为,我国劳动教养方面的法规混乱,劳动教养制度存在严重缺陷,主要涉及劳动教养的对象范围、审批程序、期限和管理方式等问题。需要改革劳教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发展的要求。劳动教养法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设计的思路应从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出发,以法制建设全面系统化的观念,扩大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的涉及范围,放宽视野,确定立法目标;把以人为本和以宪为纲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证实立法依据,夯实立法基础;以协调互补和系统层次论的观念,争取“三分天下”的格局,高屋建瓴,明确法律地位;以程序司法化、执行社会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完善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健全法律体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一)全面审视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措施,扩大立法范围,确定立法目标

劳教立法问题是我国法制化进程中必遇的问题,劳教立法是我们党依法治国,我们政府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去年12月9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报告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时,专门谈到了劳动教养立法问题。报告指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1957年批准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建立的,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劳动教养制度实施以来,在维护社会秩序和预防减少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劳动教养制度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委员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的建议,以规范行政强制教育措施,笔者认为劳教立法问题不能就单一的劳教问题进行立法,应扩大劳教立法问题的波及面,全面地看待劳教立法的范围,应将涉及到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多种措施一并纳入其中,如收容教养、少年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收容求助(收容遣送)、工读教育、社会帮教等教育矫正措施;涉及到公民权利保护的孤儿院、养老院、精神病院等保护措施;对乞丐、残疾人、无家可归者的救济性管理措施;还有保护公民健康的强制医疗措施,如“非典”、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治疗等等,也就是将刑罚处分与行政处分以外的所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统一归类到司法处分中,以国家司法权的身份管理社会违法和不文明行为,即“大司法”观念。消除在刑罚处分与行政处分之间的真空地带,弥补在法律构架上存在的明显漏洞。同时要有超前意识,不要等出了“孙志刚事件”才修改收容遣送措施,出了“非典”才发现社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太落后,使得政府对公民的社会化管理滞后于社会发展,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回顾历史,劳动教养以及其他几种涉及到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行政措施的打击对象虽经几次变动,但其根本目的没有变,那就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因此我们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点上,扩大现有劳教立法问题的讨论范围,我们以前讨论的劳教立法问题实质只是社会文明进步立法下的一个分课题。同时考虑将我们执政党的意识上升为国家意志,即把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措施法律化,因此劳教立法问题的目标应是创立一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保护法性质的法律。根据我们当前情况建立未来劳动教养制度的目标应是对那些严重缺乏守法意识,道德水平低下,心理不健康,有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违法行为,或无基本生活资料又无生活来源,有潜在犯罪可能性的中国公民,实行教育性文明矫治和保护性文明救济,将其改造成为能够适应文明社会生活,思想上文明上进,心理上积极健康,行为上文明守法的合格公民。同时对患有精神病,有潜在攻击他人人身安全的,及患有“非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有潜在传播疾病,危害他人健康的人员实施保护性文明医疗。所以本人认为劳动教养立法后应作为一部独立的部门法,可定名为《社会文明进步法》(暂定名称)。在这部法律中还应包括原则性的《社会文明进步法》、诉讼性质的《社会文明诉讼法》和执行性质的《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等法律。

(二)以人为本,以宪为纲,夯实立法基础

根据我国现实状况,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有效的预防犯罪的法律体系,我们必须要以人为本,以宪为纲,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们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在所有法律中居于最高地位,是我国国家机关、党派、企事业单位、其它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社会文明进步法》就从社会文明教育和社会文明保护两重角度看寻找未来劳教制度立法的依据。一是从《宪法》赋予公民享有教育和劳动的权利、公民享有健康权利和获得必要生活来源权利的角度来看,对于那处于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甚至无法生活的公民来说,他们有权利获得必要生活来源权利,政府应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的角度出发应向公民提供社会保护救济,其实我们政府已经在做这件事了,只不过没有将其法律化,如公安部门的工读学校、收容救助(收容遣送站),民政部门的孤儿院、养老院,医疗部门的精神病院。二是从宪法赋予公民享有教育和劳动的义务、公民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对于那些虽有生活保障,但长期畸形消耗社会资源的,长期制造社会矛盾的,破坏社会文明进步的公民,政府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的角度出发对公民采取教育性文明矫治措施,如司法部门的劳教所,公安部门的强制戒毒所、看守所,民政部门办理的自愿戒毒所。

根据《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因此,设计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即《社会文明进步法》创立的目的是要取消《刑法》与《行政处罚法》以外的所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或非行政措施,包括所有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机关或党政机关,如目前政府部门的精神文明办公室、610办公室、禁毒办、扫黄打非办公室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非法律化的执法机构,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走上法治化的道路。所以《社会文明进步法》是以《宪法》为立法依据的法律层次的法律制度。

(三)协调互补,层次分明,争取“三分天下”,明确法律地位文明救济措施和文明医疗措施都是以人为本的保护性措施,因而文明救济措施保护期以15天起,直至有基本生活资料,或获取生活来源,无潜在犯罪可能性为止;文明医疗措施保护期以30天起,直至身体健康,无潜在危害他人健康为止。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虽然对人身自由作出了限制,但这些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其最根本的人权,即生存权和生命权,同时也是保护他人的生命财产权和身体健康权,所以有必要将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纳入“大司法”处分中,对其人身自由作出一定的限制。

(四)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实现程序司法化,执行社会化

某些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人权问题,特别是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指责,主要还集中在劳动教养审批程序上。现行的劳动教养决定权,由公安部门一家行使处罚权,无须经过检察院审查批准,法院开庭审理,缺乏公正合理的法定程序,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机制,与《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精神相违背,所以今后的《社会文明进步法》的程序必须司法化。在原则性的《社会文明进步法》中将适用范围应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扩大至全体公民。对于批审程序应按“人民法院依法享有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享有法律监督权”的原则将现公安机关一家说了算,改为由公安机关立案、侦察,人民检察院提讼,人民法院审判的司法程序。根据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适应的法律原则,必须对《社会文明进步法》判罚的条款、期限具体化。制定诉讼性质的《社会文明诉讼法》。

执行模式,以有利于被矫治和保护对象改造成为能够适应文明社会生活,思想上文明上进,心理上积极健康,行为上文明守法的合格公民为宗旨。要制定执行性质的执行性的法律《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等法律。《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主要是执行一些保护公民权利的救济和医疗措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人道精神。《社会文明教育法》主要执行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和矫治等强制措施。

《社会文明进步法》的设立,从原则性的主体法《社会文明进步法》,到程序性的诉讼法《社会文明诉讼法》,再到执行性的实施法《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等法律组成一套完整的司法处分制度,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根本基石。

三、以科学发展观设计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

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设计的思路确定之后,制定怎样的设计方案呢?笔者认为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设计的方案也应从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对原则性的主体法《社会文明进步法》、程序性的诉讼法《社会文明诉讼法》、执行性的实施法《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等法律作出一套全面、协调、相对稳定的方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理论的推敲,笔者设计的未来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方案如下:

(一)《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原则性主体部分

作为《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原则性主体部分要明确:法律名称、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期限、具体条款等基本内容。

1、法律名称:我们制定这一部法律的目的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所以以《社会文明进步法》这一名称较妥当。相应地程序性的诉讼法叫《社会文明诉讼法》,执行性的实施法叫《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

2、适用范围: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的所有中国公民。(不包括特别行政区和居住国外的中国公民,居住中国的外国公民)

3、适用对象:对那些缺乏守法意识,道德水平低下,心理不健康,有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违法行为的中国公民,实行教育性文明矫治(简称文明矫治)。

对无基本生活资料又无生活来源,有潜在犯罪可能性的中国公民,实行保护性文明救济(简称文明救济)。

对患有精神病,有潜在攻击他人人身安全的,及患有“非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有潜在传播疾病,危害他人健康的中国公民实施保护性文明医疗(简称文明医疗)。文明救济措施保护以15天起,直至有基本生活资料,或获取生活来源,无潜在犯罪可能性为止。

文明医疗措施保护以30天起,直至身体健康,无潜在危害他人健康为止。

5、具体条款:需要结合文明矫治、文明救济、文明医疗三种措施的适用情况,将具体行为综合分析,逐条逐款地明列出来,形式内容与现有的《刑法》类似,有些方面可参照《刑法》的制定。

具体条款的制定还可根据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一些有苗头的、局部地区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如办假证问题。

(二)《社会文明进步法》的程序性诉讼部分

基于程序司法化和执行社会化原则的要求,《社会文明进步法》要制定程序性的《社会文明诉讼法》,其适用程序模式应为:由司法、公安、教育、民政、卫生、劳动与保障等政府部门或公民提出申请或举报,公安部门负责调查取证,人民检察院负责与监督,人民法院负责审判裁决,文明矫治由司法行政机关执行,文明保护由民政部、教育部、卫生部、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执行。

1、申请:司法、公安、教育、民政、卫生、劳动与保障等政府部门和公民。

作为国家政府机关的司法、公安、教育、民政、卫生、劳动与保障等部门或公民有权根据《社会文明进步法》的有关条款,对违反《社会文明进步法》的行为向公安部门提出申请或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

2、侦察:公安部门。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保卫机关,负有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享有调查取证和侦察的权利。在办理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时,由公安机关负责案件事实的调查,并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报申请人民检察院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是较为妥当的。具体程序可以设计为: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对举报的案件进行调取证,认为违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符合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应当写出《文明矫治意见书》、《文明救济意见书》、《文明医疗意见书》,连同案件有关卷宗移送基层人民检察院。

3、:检察院。

检察院负责审查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审核,对认为行为人应处以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审批裁定)。

4、审判:法院。

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请裁定的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负责审判裁决。决定是否执行教育性文明矫治、保护性文明救济和保护性文明医疗。

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由人民法院由基层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实行两审终审制。具体审理程序的设计,应当兼顾公正与效率。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的意见。在作出裁判时,除当事人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当事人的个人、家庭情况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的社会危险性。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期限的确定,应当根据《社会文明进步法》的有关条款确定封闭执行期限和开放执行期限。

5、执行:司法、教育、民政、卫生、劳动与保障等政府部门。

文明矫治由司法部等政府部门执行。

文明救济由民政部、教育部、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执行。

文明医疗由卫生部等政府部门执行。

6、监督与评估: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对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进行监督,目的是保证公正地适用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具体监督活动表现为:审查公安机关拟移送人民法院进行裁判的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所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对公安机关的不当决定提出纠正意见;对人民法院第一审未生效裁判,认为有错误的,按照上诉审提出抗诉;对人民法院已生效裁判认为存在错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受理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申诉;监督对适用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人员的管理,审查延长或缩短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期限,所外就医、清理和提前开放是否合法等。

人民检察院对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效果还要进行评估,客观地评价负责实施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司法行政单位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社会效果,保证适用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所实现的社会效益最大化,避免某些负责实施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司法行政单位追求本单位、本部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社会文明进步法》的执行性实施部分

根据《社会文明进步法》和《文明进步诉讼法》审判结果的执行分为:文明矫治、文明救济、文明医疗三种手段,基于执行社会化原则的要求,文明矫治应由司法部执行;文明救济应由民政部、教育部、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执行;文明医疗应由卫生部等政府部门执行。为确保这三种措施的有效执行,要制定执行性的法律《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来保证执行。根据性质的不同,确定执行方式和限制人身自由方面的要求。

1、《文明教育矫治法》的执行主体应当是司法行政机关(类同于现有的劳教机关)。具体文明矫治措施由司法行政机关设立的矫治机构(类同于现有的劳教所和戒毒所)负责实施。在《文明教育矫治法》中,确立与文明矫治制度目的相契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即确立封闭式和开放式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环境相隔绝的封闭式文明矫治所和与社会环境相一致的开放式文明矫治所,封闭式文明矫治所执行矫治对象封闭执行期的执行,开放式文明矫治所执行矫治对象开放执行期的执行。保障其与外界联络的权利,与其亲友会见的权利。对于执行期间的行为矫治、教育培训、所外执行、延期或减期、所外就医、提前开放等问题。目前已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的《违法行为矫治法》和我们所说的《文明教育矫治法》有许多相似之处。

2、《文明文明救济法》的执行主体应当是由民政、教育、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具体文明救济措施由民政、教育、劳动与保障部等行政机关设立的救助机构(类同于现有的收容教养、少年教养、收容教育、收容救助站、工读学校、孤儿院、养老院和残疾人康复学校)负责实施。在《文明文明救济法》中,确立与文明保护救制度目的相契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即确立半开放式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环境相近的半开放式文明救济所。保障其生活生存的权利与受教育的权利。对于执行文明救济期间的监护权代管、义务劳动、教育学习、医疗、离所、留所等问题作出规定。

3、《文明文明医疗法》的执行主体应当是由卫生部等政府部门执行。具体文明医疗措施由卫生部等行政机关设立的医疗机构(类同于现有的“非典”收容医院、艾滋病医院、精神病院、自愿戒毒所和残疾人康复学校)负责实施。在《文明文明医疗法》中,确立与文明医疗制度目的相契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即确立半开放式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环境相近的半开放式文明医疗所。保障其生活生存的权利与受有医疗的权利。对于执行文明医疗期间的监护权代管、医疗、学习、娱乐、离所、留所等问题作出规定。

四、以科学发展观推广《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

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基本的要求是发展,首先是发展,如果没有发展,就更谈不上科学。其次是科学,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地发展。随着《宪法》、《刑法》、《刑事诉讼》的修订与完善,《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与实施,劳动教养法律制度重新立法问题目前已经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实践是检验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唯一标准。《社会文明进步法》设计得是否完善?是否科学?只有付诸于实践,让实践来证明。《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是一场重大的行政体制改革,是所有涉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管理行为司法化的过程,是依法行政的根本措施。《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模式,我们不妨借鉴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采取设立特别行政市区(如同设立经济特区)作为《社会文明进步法》推广(如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进行试点,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足之处,建立特区模式,等特区模式逐步完善后,再进行大范围试行,如部分开放省市区试行,在实践的摸索中前进,等试点省市区的模式成熟后,再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种从特别行政市区----特别行政省区----全国的推广模式可以使因《社会文明进步法》实施的管理成本降到最低。

坚持科学实验的思想是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实现创新设计的根本途径。几种观点理论的争辩不如设计几套试点方案在实践中进行实验,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如果不敢实践,不敢付诸实践行动,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即使设计得再完善、再科学、再完美无缺,也就是空纸一张,毫无意义。

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实现创新设计的基本要求。实对于我们现有劳动教养制度不合理的地方,甚至违反《宪法》的地方,应该客观对待,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加以更正,改过,绝不能将错就错,一错再错。更不能将我们的缺点说成是我们的特色,不讲实际。

坚持全民参与的理念是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实现创新设计的基本动力。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即《社会文明进步法》涉及到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权利和义务的调整,涉及到全体公民的人身自由。因而与此可能发生权益相关的部分和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设计中来,全体法制工作者、国家机关和党的领导们更应责无旁贷地参与到这部法律制度的制定中。

笔者在此仅发表一点个人看法,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注释:②参见刘智峰主编《走向司法公正——司法腐败纪实》,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61页。

③参见《多进宫劳动教养人员的现状与法律对策》,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3期,第19页。

④参见李忠信主编:《公安执法焦点透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06页。

参考文献:

①参见姜金芳《劳动教养立法研究》,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6年第4期,第14页

②参见夏宗素、张劲松主编:《劳动教养学基础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89-90页。④参见夏宗素、高莹《路漫漫其修远兮――劳动教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3期,第7页。⑥参见王发强《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2期,第32页。

⑦参见云山城著:《劳动教养研究》,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305页。

⑧参见李忠信主编:《公安执法焦点透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06页

⑨参见胡月红《劳动教养审批制度改革设想》,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6期,第25页。

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篇8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综合实践活动协作小组名单:

二年级组负责人:*

成员:*

三年级负责人:*

成员:*

四年级组负责人:*

成员:*

五年级组负责人:*

成员:*

六年级组负责人:*

成员:*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篇9

从某种角度来说,其意在强调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学科,法律本身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的。相应地,对于法学本科生来说,只学习掌握法学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四年学习塑造出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即法学技术应用能力)、心理素质和基本道德。而这些也正是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的核心所在。因此,在培养法律人才时要切实考虑到本学科的社会需求,所培养出的法科人才要能服务于法律的应用和实践,要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法律人才作为法学本科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是指法科生实现专业就业目标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是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学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专业就业是指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从就业前景来说还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做法官、检察官、警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公司法务部门从事法律事务,到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到高校去做法学教师,到科研院所做法学研究者等等,都是实现专业就业的不错选择。从具体就业能力来看,法科生通过四年学习实践的积累,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掌握核心法律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我国相关实体法、程序法、证据法、法制史和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并力争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资格考试。第二,具备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实习实践、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或法律诊所等)积极参与具体法律事务的解决,并具备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谈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基本的心理素质。第三,形成严谨的法学思维能力。德国法学家茨威格特•克茨曾说:“法律并不纯粹是一种专业训练的对象,而是人们可以从中学习清晰的思维、透彻的表达以及练习修辞技巧的一个领域。”要求学生初步形成法学思维方式,能从法学专业角度运用法律实务工作基本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第四,具备坚定的法治信仰和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法科学生像教徒信仰宗教一样虔诚地去信仰法治,坚定不移地相信法律有用,相信执法人员会严格执法、司法人员会公正司法,相信法治中国的美好未来;学习在社会变革中运用法律、学习处理复杂的职业道德困境。

二、在劳动法教学中如何提升法科生的专业就业能力

劳动法学作为一门与大众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学科,是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劳动法课程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及劳动保护法律制度等内容直接涉及大量的案例和社会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劳动法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升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使课程教学更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劳动法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应紧贴社会生活实际和大学生生活实际,不断改革、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首先,在课时安排上,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应统筹兼顾、合理分配,以2学分30学时的教学设计为例,可将理论课安排18~20学时、实训课安排到8~10学时。其次,在课程内容上,理论知识讲授应与司法考试考题讲解紧密结合,促使学生掌握核心法律知识。最后,课堂案例教学内容可以大学生劳动争议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为重点组织相关教学案例,比如大学生校外兼职“洋快餐”的法律问题、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协议书的法律问题、“黑砖窑”事件等等,从而引起学生共鸣,使其主动思考,逐渐养成基本的法律思维能力。

2.提升教师教学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由于我国当前年轻一代法学教师多是“校门到校门”,毕业就进校执教,缺少行业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功底强而实践应用弱。由此导致教育教学中,法学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法科生记笔记、背法条、少自主独立思考。法学教育直接制造了大批眼高手低、缺乏职业基本素质的毕业生“,难就业”成为必然。因此,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打破政策壁垒,多渠道培养“双师型”教师,促使教师积极提升教学综合素质,主动改进教学方法,使法学教育更贴近法律职业的实际要求,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在劳动法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可采取“案例-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法律实务的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做事和主动学习的信心和能力。比如在“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授课中,笔者曾将一起正在处理中的案件作为课堂教学讨论内容,这是一起本校法学大三学生校外兼职遭遇交通意外伤害的事件。参与案件处理的学生讲述了事件处理过程,教师进行适当引导,通过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流程、证据搜集障碍、双方当事人谈判焦点、涉及法律理论及法律依据、困惑问题等环节的讨论,最后总结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谈判策略。这次案例教学使学生对“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知识的把握更直观、深刻,由简单识记层面迅速提高到深刻理解运用层面,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3.加强劳动法实践教学

推动学生参与实践、积累职业经验。劳动法的实践性很强,尤其是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内容,如果没有具体案例的引入或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学生很难深入理解这些内容,更谈不上掌握和具体应用相关知识。在劳动法教学中可采取法律援助、诊所教育或社会调研等形式,推动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积极积累职业经验。比如在前述学生兼职遭遇交通意外伤害的事件处理中,笔者要求学生以法律援助的形式参与案件的处理过程。通过实践锻炼的学生,意识到专业知识在实践运用中的重要性,并主动充电学习、查找法律条文,积极与专业教师、执业律师、在职法官联系、咨询,制定谈判方案、谈判思路和策略。通过真实案例,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谈判能力、文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基本的心理素质,坚定了学生们的法律信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结语

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方案篇10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人才培养

【中国分类号】G633.91

项目来源:“十一五”国家教育规划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点子项目“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FiB070335-a10-01);武汉工程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X2012018)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一系列巨大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生物热”的兴起以及高校生命科学类专业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随着招生人数的剧增,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2010年,全国省内地方院校,生物毕业生就业率为87.8%,其中,在非生物类领域就业率高达29.5%,而在生物类领域就业率仅为58.3%[1]。生物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强化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构建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向。研究探讨构建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对于丰富我国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劳动与就业能力以及就业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的内涵与主要构成要素的思考

劳动能力,是指人类进行劳动工作的能力,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就业能力定义,因研究视角不同而各有不同,还没有统一定义[2]。我国较早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3]。关于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以及构成要素,根据研究者研究视角不同,没有统一定论[4]。

二、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现状与创新思路

1.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现状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劳动与就业能力,我国研究者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最早提出“提高就业能力对策”的是1999年东北财经大学的韩淑丽。而之前主要是开展职业培训,提高社会就业率(陈玉民,1997;李桂圣,1998)等方面的报道。随着高校扩招,2000年以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能力培养的呼声逐渐增强。2000年,药朝诚在《山西发展导报》上提出:“大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之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与研究(张晓洪,2001;苗天慧,2003;赵颂平,2004)。2005年以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发表,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等研究(阎大伟,2007;郭志文,2007;张新娅,2012);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问题、对策研究(张进,2007;孙长缨,2007;朱新秤,2009;周静,2010;沈金峰,2011);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调研报告与具体做法(李颖,2005;肖云,2007李连营,2008;杨芝等,2010;易佩荣,2011)等等。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涉及大学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建立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欧盟将终生学习策略纳入劳动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美国高校将校企合作、生活技能培养、设立就业指导中心等纳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等等。

上述研究都是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内涵、措施与对策探讨。关于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构建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形成具有广泛价值的高校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与模式,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

2.构建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创新思路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着力解决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以及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等劳动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劳动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率。

(1)要构建我国高校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的创新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就业率。根据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加、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实际情况,探讨高校对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拟定解决对策和措施。根据大学学科专业特点,探讨将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途径,以及大幅度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技术措施,构建我国高校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的创新模式,解决高校对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以及学生就业率低下的问题。

(2)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改革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解决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差,操作动手能力弱、知识开发应用能力优势不突出的问题。

(3)要加强实习教学改革,切实转变学生劳动就业观念。要形成学生亲自参加生产劳动的实习新机制,让学生在实习中亲自参加生产劳动,磨练意志、砥砺品质、陶冶情操、了解国情、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大幅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道德观念,解决大学生劳动观念不强,怕苦怕累,就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

(4)要建设高校思政工作与大学生劳动就业工作联动新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素质。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劳动与就业素质与能力提升的新体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的方法与机制,提高大学生劳动与就业素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劳动与就业工作脱节的问题。

三、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与实践

劳动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有三点,一是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与专业技术能力,二是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较好的劳动就业观念与思想道德素质。以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术能力;以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习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劳动就业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和环境适应能力;以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改革,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品质。

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构建与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相适应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术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核心,构建生物技术专业基于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创新模式,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生物技术专业与生物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生物技术产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诸多产业,如:农业、能源、环保、化工、医药、卫生、矿产、材料、食品等等。研究构建“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的生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对生物人才“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的需求。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探索大幅度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技术措施和将劳动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途径与方法,优化构建与劳动就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强化人才研究开发应用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

武汉工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在学校化学工程、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化工等优势学科基础上设立的。通过10多年的建设,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形成了“生物+化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5],培养具有“生物化工与生物制药”鲜明特色的本科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2.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实践教学改革、实践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为目标,创新实习、实验、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方法与模式,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改革体系,大幅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教育资源,产学研合作,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着力提高生物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技术措施,营造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人才劳动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3.加强实习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劳动就业观念。

以劳动素质、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培养为导向,加强实习教学改革,改革实习教学模式,创新实习教学方法,改革参观式、袖手旁观式实习教学模式,构建能够大幅度提高大学生劳动观念形成和转变的实习教学模式。为此,我校生物技术专业近5年来,进行了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实施“顶岗实习”教学模式[6],让学生在实习中亲自参加生产劳动,磨练意志、砥砺品质、陶冶情操,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务实工作作风和热爱劳动的思想道德观念。

4.重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

以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培养为导向,充分发挥社会育人和大学育人的双重功效,以就业素质培养为主导,以就业观念改变为核心,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将思政教育、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强烈的事业心的方法与机制,改变学生眼高手低、就业观念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就业率。

四、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实践效果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有力的提升了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2007年以来,我校生物技术专业黄亮平、魏桂英、李金林、革伟同学分别荣获武汉工程大学“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季李影、徐雪娇、革伟等同学分别荣获“国家奖学金”;赵鸿雁、易沭远同学分别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张红同学荣获“第十三届奥林匹克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龚雯同学荣获“湖北省第一届大学生生物实验竞赛(综合赛)三等奖”;10多名同学荣获“国家专利”;19人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其获奖比率是学校平均获奖比率的近3倍;60多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主要分布在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海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

以我校近两年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情况,说明人才培养质量与效果。我校生物技术专业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政治素质高,学习成绩好,就业率高,多项指标,在我校理科专业中,均位居前列。例如:2012届毕业生革伟同学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两次荣获“国家奖学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标兵”;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入党人数多,入党比例高,入党比率分别为50%、40%;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38.1%、22.22%;四六级通过率分别为90.91%、93.33%;毕业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的比例分别为13.64%、7.41%;一次就业率均为100%;高质量和高端就业率分别为9.52%、55.56%。

参考文献

[1]乔守怡.生物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

[2]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