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0:46

教育教学方案篇1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案范文1为落实上级精神,进一步强化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面提升我校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为使活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为载体,以狠抓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强化薄弱环节,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校教学质量持续、均衡、快速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狠抓常规管理,推进有效教学,优化评价方式。通过开展活动,使教学质量有较大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江峰

副组长:蔡金培

成员:蔡纪平史小琴刘建农杨荣芳苏丽孙灵王黎明韦艳徐荣军蔡荷兰蔡成云冯春林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蔡纪平兼.

组长主要负责全校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全面协调、监控工作;副组长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活动的动员、活动过程的指导、评价工作;办公室主任负责本校活动的具体实施和操作。

四、工作内容和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1.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用制度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教学。

2.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将制度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教研组、每一名教师,抓好制度的落实。

3.在制定和运用过程中,逐步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出适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4.严格考评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强化教学质量的监控,实行教学质量责任制管理,明确教学质量具体责任分工,建立奖处激励机制,公平、客观地运用考评结果,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全面提

(二)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严格按照部颁课程计划,开齐科目、开足课时、开好课程,加强校本、综合实践、及音体美等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

(1)备课:严把备课关,注重备课质量,加大对备课的过程性督查,杜绝应付备课和突击备课。教师应做到:备好课标、备好教材、备好教学手段、备好教法、备好学法;吃透重点、难点、知识点、教学点、能力点;优化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2)讲课:严把课堂教学关,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教师应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符合学生实际,容易被学生接受,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德育的渗透;教学过程安排要井然有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恰当设疑,引发思考,鼓励为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适用,适时有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和指导,充分利用直观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语言要规范、文明、准确、简练严密、清晰易懂,教态要端庄自然,富于激情;教学效果要明显,课堂教学气氛要活跃,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和掌握当堂所学知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达到拟定的教学目标。

(3)作业批改:严格做到作业内容要精选,作业要求要严格,处理要及时,批阅要规范。同时做好作业的讲评,讲评要细致到位

(4)辅导:辅导要耐心、细心、热心、诚心,积极采取抓两头促中间,注重后进生和学差生的辅导和提高。

(5)练习:要采取多元化,多层次,内容丰富的练习方式,恰当、科学地设计练习,注重练习的有效性。

3.加强听课、评课工作。学校领导要听齐30节课、其他教师要听足20节课,听课做到有记录,有评析。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案范文2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为全面贯彻全国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我局根据滁州市教育局统一布署,决定在全市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学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强化全市教育系统各校领导教学为本的意识,认真分析各校教学质量现状,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策略,探索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我市中小学办学水平,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素质和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制度,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以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为重点,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以规范管理保障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方式,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形成管、办、评分离的新型现代管理机制。转变学校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思想,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学习服务。优化学校内部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切实改变我市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不平衡的状况,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为教师和学生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逐步完善校长队伍管理机制,建立校长队伍人才库,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评选奖励优秀校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加强常规检查,督促各中小学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切实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强化教育局业务科室的视导作用,经常深入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全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加强指导,促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狠抓教风的转变,学校领导和教研人员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深入课堂,加强常态管理与监控,经常性地对教师教学常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促进教风的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二)把握关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各校要强化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意识,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引导广大教师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主动研究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进一步落实中学以学科组为单位、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教研分会要牵头开展分片、分校、分类的集体备课活动,每周每学科学校集体备课不得少于1次,特别要针对当前薄弱学科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搞好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创建有效课堂,要使绝大多数学生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对个别听不懂、没学会的学生,要通过课后辅导及时帮助解决。各中小学要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教研分会、学校为单位探索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努力探讨各种课型的最佳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育局教研人员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农村中小学,下移到课堂、教师和学生中,采取随堂听课、评课、当场反馈的方式,密切关注教师的课堂活动,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以此引导教师全力追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积极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推广具有先进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课堂教学示范,以期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效益最大化,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立足根本,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采用专、兼职教研员相结合的办法,充实教研力量,提高教研水平,切实发挥教研对教学工作的导向、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举办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人员骨干培训班,加大农村中小学短缺学科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能力。建立健全城镇支援农村教育长效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城区中小学教师轮流到村级小学或教学点任教、城区学校派教师到农村学校蹲点指导、农村学校派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等工作。健全教师评优制度,定期评选优秀教师,树立先进教师典型,开展优秀教师巡回报告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四、时间和步骤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组织与发动阶段(5月6月10日)。召开全市中小学校长会议,传达《滁州市教育系统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各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明确我市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具体要求。组织各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围绕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学评估、教师素质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查找制约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分析问题根源,研究策略,制定改进措施,形成详细的学校活动工作方案,并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会、讨论会,对本项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形成浓厚的活动氛围。各校工作方案要有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并于6月上旬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6月11日8月)。扎实开展各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并对每项活动进行广泛地讨论交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通过不同方式呈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成果。

第三阶段:推广与深化阶段(9月20xx年1月)。针对在实施与展示阶段查找出来的问题与差距,各校要制定具体的对策意见,形成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办法、措施,总结提升典型经验,推广成功做法。

第四阶段:总结与表彰阶段(20xx年2月)。我局将组成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检查组,采取过程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形式,对各校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检查结果将纳入年终考核之中。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案范文3一、指导思想

学校深入学习和贯彻柳城县教育教学工作会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柳城县关于深入开展20XX年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为载体,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手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入进行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向管理要质量,向课改要质量,努力提高社冲乡小学的办学水平。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经研究,决定成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三、基本情况

社冲中心小学本部位于柳城县最南端,距县城约60多公里,学校原为社冲中学校址,学校创办于XX年秋,校园总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约20xxm2。学校五室齐全,各室配备拥有量均达部级三级标准要求,普九各项指标均达到上级要求。

我校下辖8所村完小。小学16年级在校生为660人,学前儿童为205人。其中社冲中心小学(本部)学前至六年级共有455人。寄宿的学生有323人。全乡小学共有公办教师106人,校长、教导主任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全乡小学入学率为100%,完成率为100%,辍学率为零,全乡小学生犯罪率为零。小学生均校舍面积为7.92平方米,生均图书11.3册。学校布局合理,校园绿化、美化有成效,校容校貌变化大。小学五室、综合室都达标。从1998以来,小学生毕业率以及行为规范合格率均达到100%。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突破。

四、取得成效

我校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以办负责任的学校,培养负责任的学生,做负责任的教师,造就负责任的公民为办学宗旨,努力将学校办成学生的家园、乐园、学园。

1、寄宿制办学,较好地解决了路远学生上学难问题,巩固了布局调整成果。

2、学校为外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新家,消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弥补了农村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陷。从而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农民安心外出务工,对我乡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我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实行寄宿制后,学校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4、寄宿制办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由于村小、教学手段落后,很多学校都是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进行教学,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为此,社会、学生家长反响十分强烈。寄宿制创办后,村小部分学生到我校就读,农村孩子就和中心校的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师队伍人尽其才,达到了教师队伍的优化。教学时间得到保证,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远程教育设备)的运用,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全面开设,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和非寄宿学生相比,寄宿学生课余学习时间有序安排,便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寄宿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多,尤其是学校为寄宿学生安排的晚自习由平时的课任教师辅导,等于为每个寄宿学生请一位家教老师,这是非寄宿学生很难达到的条件。

5、寄宿制办学,寄宿生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明显增强。学校通过有计划的对寄宿学生进行自我服务和内务整理等常规技能训练,学生都能学会和掌握内务整理、排队领饭、洗衣服等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校通过抽查、竞赛等形式促使和要求人人过关。寄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回家也能帮着家长整理内务。

6、全乡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存在问题

1、教师结构出现失衡现象:一是年龄结构断层,从20XX年以来我乡只调入1名毕业生,中老年教师居多;二是专业教师馈乏,语文、数学教师还基本合适,但七学科教师相当馈乏,目前我校只有1名体育专业教师和1名英语专业教师。另外,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是强者,但在科研工作方面重视不足,成果不显著。

2、我乡对村完小管理不到位,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成绩一直没有提升。

3、教学设备还需进一步的完善,目前中心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学平台,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需求;学生电脑陈旧,有的无法使用,严重影响信息技术课的开设。

4、寄宿制学校管理经验、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校在这方面是初次探索,无成功经验可谈,而家长和社会都对寄宿制寄予厚望。如何保证寄宿制在安全服务的同时,又能全面发挥育人功能,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5、学生基础薄弱,留守儿童比例大,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全乡约有三分之一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很难有效管理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想管理又鞭长莫及,家庭教育几乎为零。虽然老师也进行家访、电话联系父母,但效果不明显。

6、学校的娱乐设施极少,学生玩的东西太少了,学校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教育教学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素质教育目标,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安全意识的提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活动目标

通过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寓安全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使安全教育具体化、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中,受到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掌握抵御危险,防范侵害,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三、活动原则

1.经常性原则。从新学年开始,系列活动作为中小学校常规性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计划,常年定期开展。

2.普遍性原则。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均需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学校要组织所有教师、所有班级、所有学生参加,保证

系列活动的参与面。

3.实效性原则。各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活动方案,组织实施;要把教学工作与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结合起来,把知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四、活动方式

1.活动月、活动周、活动日活动:各校确定主题内容,按时组织实施,力争广泛参与,形式多样,有实际效果,可采取举办报告会、制作宣传品、开展演讲辩论、进行主题文艺演出等各种方式。

2.评选活动:县教育局将对优秀安全教育活动进行评选,并择优上报。

3.演练活动: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演练方案,原则上每学期各校演练次数不少于两次。

4.主题会议活动:各校根据季节特点、城乡特点和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安全教育为主题,召开主题家长会、主题班会。主题家长会要确立重点,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可以采取专题讲座、案例教育、与家长签订安全监管协议等方式。主题班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可以采取知识讲座、案例教育、举办学生远离安全事故承诺仪式等方式。

5.其他活动:各校除按照系列活动方案的规定开展活动外,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各项适合学校、学生参与的活动,

创新安全教育活动形式。

五、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3月:综合性安全教育月活动。内容包括:(1)安全教育致家长一封信或主题家长会;(2)交通安全主题活动;(3)预防传染病教育活动。

4月:(一)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月活动。内容包括:(1)食品卫生常识教育;(2)“三防”教育。

(二)4月第一周为“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周”。

5月:5月12日“安全教育演练日”活动;5月19日“安全教育培训日”活动。

6月:安全度夏教育月活动。内容包括:(1)防溺水教育;(2)防中暑教育;(3)防自然灾害、恶劣天气教育。

7月:百名安全小卫士评选。

9月:(一)新学期强化安全教育月活动。内容包括:(1)安全教育与管理主题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2)综合性安全常识学习与考试(竞赛活动)。

(二)9月第一周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周”。

10月:(1)学生自救自护和逃生演练活动;(2)远离不健康网站教育活动。

11月:(1)安全教育征文评选活动;(2)预防传染病宣传教育活动。

12月:(1)防火、防触电、防煤气中毒专题教育活动;(2)12.4法制宣传日活动。

元月:(1)防寒防冻常识教育活动;(2)假期前给家长一封信(安全教育与管理主题)。

六、保障措施

1.为保障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县教育局成立安全教育系列活动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教育股,负责活动日常工作。各分片领导为活动指导员,学校重大演练及其他活动应邀请分片领导参与。

教育教学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实施依法治教,坚持法制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文明市民的塑造相结合、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切实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二、工作目标

1.完善在校学生知识结构,使法律知识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内容。逐步形成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确保青少年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任务。

2.提升法制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自觉抵制不良因素诱惑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防范能力和法律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3.努力使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在理念上与时俱进,在方式手段上求实创新,在规范化、制度化方面实现新的进展。

4.切实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新格局,切实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三、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同时,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组织生动活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法制宣传以及相关的主题教育和法制实践活动。

⑴小学法制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

⑵中学法制教育要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2.中小学校要普遍开设法制课,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大纲,纳入教学计划,真正实现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四结合”,即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教学相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学法与守法用法相结合,把传授知识和法纪教育融为一体,组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制实践活动。要在充分发挥品德课、中学政治课在法制教育中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保证教学收到实效。要挑选年富力强、有一定法律知识基础,热爱法律教学的教员任法制课教师。教案、活动案等第一手材料应做好存档工作,以备查验。内容以《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为主,附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学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从而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各校要注意提高法制课教师的能力与水平,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法制课教师进行法律知识的校本培训和外出进修。同时重视教师队伍的普法教育,使广大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等各个方面都能为人师表。

3.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通过法制宣传网站、橱窗、墙报、画廊、图片展览,以及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宣传日(周)和征文、模拟法庭、法制夏令营、学法兴趣小组等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4.各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班会,班级出一期法制专题板报,运用与青少年相关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

5.结合重大活动和法制宣传日、宣传月进行法制教育。在每年5月的浙江省法制宣传月、12月的*市法制宣传月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结合本校实际,积极组织各类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形成氛围,达到全方位的法制宣传教育效果。

6.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法制教育的研究工作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为全校师生做法制教育报告会(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同时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工作档案和考评细则,以提高工作实效。

7.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依托校外活动基地开展法制教育,充分发挥省未管所、少教所等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区看守所、法律援助中心、少年宫等社会资源的作用,并加强工作交流。

四、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1.形成机制,构成网络。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各自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努力建立和完善有关工作责任机制、运行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逐步形成政府部门与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网络,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2.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区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协调区司法行政机关指导学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课教师培训等工作,加强学校法制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协调区政法委等相关部门指导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推动学校及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教育辅导站也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教育教学方案篇4

一、工作目标

按照“疫情防控为重、分析研判为先、分类施策为要”的工作要求,针对我县疫情防控工作实际,自延期开学之日起至正常开学期间,以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前提,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统筹利用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开放性、公益性网络教育平台,整合调集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电视、电脑、手机app和智能终端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线上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消减疫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确保特殊时期教育教学顺利过渡。最大限度实现学校春季学期延迟开学不停学、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教育教学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二、工作原则

(一)统筹安排,有序推进。教育局负责全县各学校网上教学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具体指导。各学校在教育局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省、市、县和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做好本校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学校根据信息化基础条件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针对本校实际、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遵循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差异化实施办法和措施,灵活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职业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做好推迟开学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调整工作预案,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全程课与短期课等教学内容的安排,优先做好毕业年级、特殊需求的教学安排,同时做好线上教学与开学后正常教学活动的衔接准备。

(三)精准实施,务求实效。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快捷、易用、实用、普惠的要求,优先选用本地、本校应用成熟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有效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备课、授课、答疑辅导、作业批改等,确保线上教学活动科学有序、务实高效,与春季学期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

(四)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各学校要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平台、互联网教育企业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组织实施

(一)基础教育

1.教学组织

(1)制定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统筹谋划。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可以采取“一校一案”模式,根据学科学习特点,分学段学进度,统一课程安排(课程表);也可以以学校为主体,区分不同学段、年级、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网络教学方案和课程表,编制“居家学习”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法。

(2)注重线上教学质量。一是加强教学环节设计。各学校按照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师进行网上集体备课,共建共享备课资源库,尤其要加强对新任教师的指导力度,确保教学标准不降低。积极研讨交流线上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线上教学水平效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及时进行反馈答疑,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降低。二是科学设定教学内容、时长。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线上教学内容宜少不宜多,进度宜慢不宜快,不得赶超教学进度。线上教学第1周以检查寒假作业、在线答疑、心理辅导、指导课外阅读为主,逐步过渡到讲授新课内容。(小学段,一、二年级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0分钟/天;三、四、五、六年级,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1.5小时/天。初中段,初一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小时/天;初二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5小时/天;高中段,高一高二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4小时/天)。因疫情期间耽误的教学内容,开学后将酌情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以保质保量完成学期教学任务。三是加强初、高中毕业年级教学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集中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指导,切实加强备考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线上学习要留痕、存档,要与学期“正常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线上培训机构不得以网络教学名义,违规组织超纲、超前培训。

(3)幼儿园可通过app、微信、QQ等方式,指导家长科学开展亲子活动、提供科学育儿知识辅导,严禁幼儿园直接面向幼儿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4)网络教研和教学指导。充分利用教育部“教研网”“教研”微信公众号、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等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完成新学期线上集体备课工作。教研员要加强对我县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指导、跟踪、服务和监督,探索创新网络教学多样化有效形式,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有关网络教学计划指导意见将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于近期另行发文。

2.教学模式

(1)在线直播课堂。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设直播课堂,教师集中授课,课后分校(分班)辅导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的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网络点播教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存量资源和积累的“一师一优课”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资源点播。

(3)学生自主学习。由学校组织教师根据网上学习资源清单,结合本校实际,指导、推送给学生供自主学习。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4)电视视频学习。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教育电视台,通过直播、点播等方式进行学习。

(5)线上辅导答疑。全县中小学在组织网络课堂学习的同时,可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进行在线辅导、答疑,并合理布置作业,严禁加重课业负担。

3.教学资源

按照“用好国家和省资源、聚集地方优质资源、开发内生特色资源”的总体思路,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选择相应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如中央电教馆提供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中国教育电视合通过电视频道播出有关课程(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人民教育出版社开放“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等。

(2)充分利用省、市、县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各地、各学校可登录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或市教育公共资源平台。

(3)鼓励各地开发开放本地网络教学资源。各地要积

极发挥现有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按程序逐步遴选一批微课等类型的优质资源,根据实际需要提供面向本地中小学生的网络教学服务。在疫情期间,不提倡、不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录制线上课程。

(二)职业教育

1.教学组织。职业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做好推迟开学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调整工作预案,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等教学内容的安排,优先做好毕业年级、特殊需求的教学安排,同时做好线上教学与开学后正常教学活动的衔接准备。要本着“合法合规、精准有效、安全快捷”的原则,优先支持实时直播,优化已有合作平台课程,按需扩大合作平台范围、加大合作共建力度,为线上教学提供课程资源支撑。组织本学期任课教师,通过学校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对任课教师进行网上建课、授课、辅导答疑等培训。学校要为网上教学和相关培训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支持。确保线上直播授课、同步课堂、自主学习、考核评价等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开展线上理论教学。职业学校要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和指导,任课教师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线直播授课、同步课堂、发放学习资料、开展网上交流与讨论、学习辅导答疑、布置课后作业等。任课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课程大纲,方便学生线下自学。学生应通过学习平成学习任务,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确保学习质量。任课教师要以教研室、课程组为单位,通过微信群等适当方式开展教学研讨,备课,做好网络教学课程设计。对不具备在线学习条件的学生,要选择适当方式进行授课,开展学业指导。高教社自2月15日起,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免费提供77门在线课程教学服务。

3.调整实践教学安排。职业学校要调整新学期实训教学计划,一律暂停组织包括毕业实习、技能竞赛集训等在内的所有实验、实习、实训、实践活动;一律暂停未经批准的一切团体或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组织、不参加人员密集的各类活动。调整实验课的排,等待学生返校后,根据实际教学周数进行安排,可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弥补延迟开学导致不足的学时。要及时调整新学期实践教学计划,校外实习实训活动开展时间,依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国家、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另行通知。要切实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4.就业指导与服务。暂停举办各类校园招聘及宣介活动,禁止组织学生参加集中招聘活动,禁止职业学校赴市外开发就业市场(恢复时间另行通知)。职业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灵活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及时通过各类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学校就业网站、微信平台等或推送供需信息,广泛采取网上招聘、线上面试等方式完成双选。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市内就业创业。要主动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以优质的服务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

四、工作步骤

(一)网络教学资源整合指导及实施准备(2月18日前)

各学校成立线上教学活动组织领导机构,编制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做好教学活动安排部署。

(二)教师网上培训与备课(2月20日前)

各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任课教师开展线上网络教育资源使用培训。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微信工作群、QQ群等方式,开展网上备课。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安排,进一步修订完善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三)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应用测试(2月21日前)

各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和教师代表开展相关教学平台测试工作,利用各种线上会议系统、即时通信工具对任课教师、

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开展应用培训,为全面实施网上教

学活动奠定基础。

(四)学校网络教育教学组织实施(2月24日后)

我县原则上于2月24日起全面启动实施全县各中小学校、职业学校网上教学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和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任副组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信息中心和教师进修学校相关部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我县延时开学期间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成立由教学管理人员、网络资源建设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组,研究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延迟开学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文件和制度措施。各学校要成立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本校的教学计划编制和教学内容安排,健全相关配套措施,指导教师全面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并根据教学实效对相关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二)强化培训指导

加强对一线教师的网上教学指导,为教师开展高质量的网上教学提供支持服务,切实让教师掌握网络教学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规律,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效。教师进修学校和电教馆等业务部门要紧贴教师需求,做好相关业务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

(三)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与各电信运营企业、各互联网教育企业等的沟通协

调,全力做好网络教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协调各互联

网教育企业同步做好相关平台的资源更新和教学应用支撑工作。

(四)强化家校共育

各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系、密切合作。各学校要分班级指定专人及时向家长介绍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安排,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提前做好网络教学准备,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线上教学、按时完成网上作业。要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制定延期开学期间活动计划,让学生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适当开展劳动教育,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防止沉溺网络和电子游戏。

(五)强化质量监控

教育教学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在我市教育系统正在开展的“校本革命”、“十个一”活动、“三师”活动中,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社会责任,了解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具备基本的安全防范和避险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自觉的安全意识和自发的安全习惯的公民。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

(三)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全市统一要求与各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二、主要内容: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社会责任,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二)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对不同学段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各校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小学低年级(1—3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1)生命教育:初步培养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初步认识生命现象,喜爱充满生机的世界;喜欢自己,乐于与同学交往。

(2)生活居家安全: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液化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生活用具的使用,学习和认识电、火、日用化学品的使用和危害性,认识与陌生人交往的安全问题。

(3)防自然灾害:了解风、雨、雹、雷、闪电、洪水、地震的基本自然现象及危险性。

(4)交通安全:认识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线,知道如何行路、乘车。

(5)卫生安全: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常识,预防常见食物中毒和疾病。

(6)消防安全:认识玩火的危害,知道发生火灾怎么打火警电话、怎么逃生。

(7)活动安全:知道校内游戏、校外运动、户外活动注意什么,如何上下楼梯、乘坐电梯,公共场合不拥挤,知道躲避危险建筑物。

(8)运动安全:如何安全使用体育器材,体育运动注意什么等。

(9)应急处置:学习110、119、120电话的拨打方法和报警方法,向大人求助的方法。

2.小学高年级(4—6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1)生命教育: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具有主动运动健身的意识;初步认识和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能珍惜生命,学会劳逸结合;了解友谊的意义,懂得同情、关心,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学习与他人合作;了解身体的生长情形,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理解性别认同。

(2)交通安全:避免道路交通伤害,铁路及道通伤害,知道交通安全基本法规。

(3)食品卫生安全:学习食品、饮食卫生知识,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危害、传播和预防措施,了解吸烟、酗酒、的危害。

(4)消防安全:了解灭火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火情的处理和逃生自救互救基本方法。

(5)劳动安全:掌握一般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安全知识。

(6)校外活动安全:了解郊游、游泳、滑冰、集体活动等安全常识。

(7)社会安全:了解应对敲诈、恐吓、害的一般方法,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他人求助的意识。

(8)网络安全:了解网络信息安全,认识黄色等不良信息的危害,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能认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不同;在法定假日以外时间、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拒进网吧。

(9)防自然灾害:进一步了解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的危害,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3.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1)生命教育:了解爱护生命健康的意义,形成运动健身的习惯;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尊重生命;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包括自尊自信、自我评价意识和社会角色认同;能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往;学习调节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承受挫折与压力,钦佩顽强的生命;积极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认识友情,建立自然美好的形象,学会健康的异往;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现象,认识性别差异。

(2)防自然灾害:掌握一定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自然灾害发生时冷静对待、自我保护和逃生能力。

(3)卫生安全:学会预防传染病,事物及饮水中毒基本知识,掌握急救处理常识和简单用药知识。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交通安全:学习道路交通法,懂得分析交通安全隐患,避免骑车打闹及影响他人交通行为,避免违章和交通事故。

(5)社会安全:掌握应对敲诈、恐吓、抢夺、抢掠、害的防范方法,学会在公共场合分析公共安全隐患,拥有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6)运动安全:掌握预防体育运动教学安全事故的知识和技能,遵守实验教学规程,懂得一般实验伤害的救护知识。

(7)网络安全:认识判断网络色情,反动,等有害信息,增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诱惑的能力;正确分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在法定假日以外时间、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拒进网吧。

4.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1)生命教育: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认识生命健康的价值和社会责任,掌握一定的运动健身技能;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用法律和其它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学会正确应对人身侵犯;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与技能,学习应对精神创伤的危机干预技能;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充实自己,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学会妥善处理和认识两性关系中的情绪问题和价值问题,认识和遵守异往的道德规范。

(2)交通安全:学习交通法规的性质及基本原则,掌握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应注意的事项,掌握一定交通事故应急急救方法。

(3)消防安全:了解造成火灾的原因,各种灭火器的使用知识,不同性质火灾的扑救方法,掌握各种场合火灾逃生自救互救技能。

(4)卫生防病知识:掌握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流感等常见传染病及艾滋病的病因及预防知识、基本用药常识。

(5)防自然灾害:基本掌握各种自然灾害自救的技能和紧急救护他人的知识。

(6)社会安全:有效应对敲诈、恐吓、抢夺、抢劫、害事件,掌握保护自身安全的技能,形成在各种状态下自我防范的安全意识,掌握在各种生活环境、公共环境识别安全隐患的能力,有效抵制、防范安全事件发生,学习掌握国家安全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政策和知识,形成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的意识。

(7)网络安全:认识网络交流存在的安全隐患,识别欺骗、欺诈和各种不良诱惑,拒绝上当受骗;认识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不同法律责任;在法定假日以外时间拒进网吧。

三、实施途径

(一)安全课程。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由公共安全教育专、兼任教师,使用省教育厅确定的读本,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公共安全课堂教育。

(二)学科渗透。小学的科学、体育、品德与社会、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初(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地理、思想政治、历史、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安全教育内容。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安全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性的安全教育内容,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

(三)专题教育。结合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游戏、模拟、体验、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来开展安全教育,与消防、交通、公安、卫生、地震等部门联合进行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

(四)实践教学。通过参观交通、消防、治安、疾病防控、自然灾害等展览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师生进行消防逃生自救互救演练,应急疏散演练、模拟地震演练等实践教学进行安全教育。

(五)媒体宣传。利用校园墙报、板报、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营造安全教育氛围,产生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

四、保障措施

(一)学校要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采用专设课程和学科渗透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地方课时进行公共安全课堂教育,每隔周安排1个专设课时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学校校长、主管副校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每学期听课数校长不少于2课时,主管副校长不少于4课时,相关部门负责人不少于6课时。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听课每学期不少于4课时。安排开展每月一次的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

(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开发校本课程。凡进入中小学校的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方可使用。所需费用由公共教育经费支付,不得向学生收费。提倡有关教材循环选用。

(三)学校要在核实编制标准范围内,配备公共安全教育专、兼职教师。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专、兼职教师应当品德优良,身体健康,具有相适应的公共安全教育知识水平。各科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挖掘可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将其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学校要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系列和校本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水平。

(四)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校本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探索把公共安全教育研究列入当地课题研究规划。保证经费,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校本研究。

(五)学校和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情况纳入学校考核、教师考核内容。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对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专任教师及安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每年进行一次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专任教师执教能力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继续担任公共安全教育教师。

(六)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日,每学期第一周和最后一周为公共安全教育周,在公共安全教育日、公共安全教育周期间和节假日前,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根据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对学生进行专题公共安全教育。

(七)学校要聘请司法、公安等有关机关、团体的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法制、治安防范、交通、消防、食品卫生、疾病防控等公共安全教育讲座,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八)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安全教育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五、考核办法

(一)考核频次及方式:市教育局每学年组织一次专项考核,各县(市、区)和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专项考核。检查考核采用查看文字影音资料、听取汇报、明查暗访、座谈、随机询问、笔试答题等方式进行。

(二)考核对象及内容:

市教育局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进行考核,考核内容详见《考核细则》

(三)考核结果的使用:

教育教学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为主要内容,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根本任务,以充分彰显和巩固我县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目的,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绩以及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的先进事迹,进一步促进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宣传内容

(一)组织学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主政策、法律法规。

(二)近年来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绩。

(三)我县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先进事迹。

(四)我县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良好成效。

(五)我县民族经济、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三、工作措施

围绕“团结推动发展、创建促进和谐”这一主题,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以下工作:

(一)实施民族政策进课堂活动。在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各中小学要把《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等宣教内容纳入校本课程,使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进入课堂。每周要安排一定课时组织学生学习;要安排一名教师进行教学,并认真备课。

(二)做好宣传,营造氛围。要编写和发放民族政策知识宣传手册,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校刊、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体,以民族知识介绍、疑难问题解答、典型案例说法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好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和团队会活动;要举行民族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活动;要邀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到校作报告;要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展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

(四)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在活动月期间,各学校要通过开展争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班级(团支部、中队)”等,提高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大张旗鼓表彰一批在民族团结方面做出贡献的优秀学生和教师,树立典型,通过典型带动促进活动取得实效。

四、工作要求

(一)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活动结束后要将活动开展情况于11月1日前报德育办,宣传月活动期间要及时报送有关信息。

教育教学方案篇7

一、活动时间:

2020年6月9日—6月17日

二、活动主题:

“奋进新时代聚力强军梦”

三、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1.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工作

202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19周年,各采取多种形式对《国防教育法》进行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增强国防意识,弘扬民族精神、激励爱国壮志。

2.组织国防教育系列活动。

①组织国防教育主题班会或主题升旗仪式(6月15日,五年级一班负责旗下讲话)。

②各班组织一次国防教育主题班会(6月16日下午班会课进行)。

③开展国防教育手抄报、黑板报主题评比等活动(6月18日前完成)。

④举行专题演讲活动、知识问卷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国防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3---5年级每班选派一名学生参加,6月16日前上交参赛名单,6月18日下午在录播教室举行活动)。

⑤进行一次国防知识问卷调查(6月19日进行)。

四、活动要求

教育教学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立足我校工作实际,坚决防范疫情向校园蔓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锻炼、自主劳动、自主探究,实现自主成长。

通过电视频道、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全面实施线上教育教学工作。

二、实施办法

(一)学习资源

由省教育厅负责指导在线教学工作,统筹组织制作并推送在线教学资源。授课教师以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教研员和市、县(区)骨干教师为主。同时,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平台、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等遴选、推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供各学校自主选择。

(二)教育教学形式

1.线上教学采取电视频道直播、网络教学互动互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采取先录后播,在线学习以电视、网络两种方式同步进行,教学互动以网络为主。周一至周五每天定时播放课程教学,并安排电视重播和网络点播。

2.线上教学采取“双师课堂”的形式,即采用录播教师统一授课与本校任课教师网上辅导相结合方式实施教学。在播放教学视频的同时,班级任课教师要同步听课,课后做好线上答疑、作业布置批改和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等工作。

3.对确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电视或网络参与在线学习的学生,学校要制定“一人一案”,精准施策,确保教育教学全覆盖。

4、要特别关注防疫阻击战一线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帮扶落实工作。

三、具体要求

1、要组织各班主任认真摸排学生线上学习条件,确保线上教学全覆盖。

2、按照县教体局要求,3月1日前将教材采取分时间段、错峰领取的形式发放教科书。确保3月2日线上教学时我校学生有教科书使用。

3、各班主任要提前将教学计划、课程表传送给每一位学生及家长,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线上学习。

4、所有教师要通过电话、微信群和QQ在线等多种方式提供辅导和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严格控制线上教学时间。小学一、二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60分钟,每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80分钟,每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要增加课间休息次数、延长课间休息时间,注意用眼健康。要严格教学进度(见附件),严禁超标准、超进度、超难度、超负荷教学。

6、严格控制作业量。各科老师要根据线上学习的实际,科学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布置弹性作业和分层作业。要统筹学生作业量,不得安排过多、过难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小学一、二年级少安排或不安排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半个小时。

7、推进家校协同。所有班主任要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学生、家长提前熟悉掌握线上学习方法,点对点解决技术操作问题,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课程学习。要指导、支持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给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安排制定并落实个人学习与生活计划,要督促孩子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控电子游戏和上网时间,保护视力健康。要引导孩子科学文明用网,确保网络学习空间清朗、纯净,传播正能量。

8、课程分担。为落实开足课时、开齐课程,语文老师除代语文外,兼代道德法治、体育、德育与心理健康、音乐;数学老师除代数学外,兼代科学、综合实践、美术、信息技术。

9、教师每天要针对教学内容,备好课、设计合理有效的作业、学生作业要以图片形式上传,教师要把每天的作业打包收集,命名“日期+班级+科目作业”,并认真批图。针对作业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学生反馈。

四、保障措施

1、要高度重视,制定在线教育教学方案,加强对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平台使用指导,注重线上教学的效果跟进和分类指导,切实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实效。

2、加强线上教学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建立激励机制,将线上教学工作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本年度绩效考核。

3.推进家校协同。要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学生、家长提前熟悉掌握线上学习方法,点对点解决技术操作问题,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课程学习。要指导、支持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给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安排制定并落实个人学习与生活计划,要督促孩子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控电子游戏和上网时间,保护视力健康。要引导孩子科学文明用网,确保网络学习空间清朗、纯净,传播正能量。

教育教学方案篇9

一、总体目标

小学科技教育:基于学校,整合社区、家庭等多方面课程资源,以科技教育为抓手,以培养和训练小学生初步的科技意识、科技知识,养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植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全面提高小学生科技能力的基础教育活动,为培养新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科技基础。

二、优化小学科技教育

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四个优化:

(1)观念的优化。

a、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明确“本体”类学科不单单是科技知识的教育,还包括科学方法、态度、精神等的教育。明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B、要跳出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框架,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

C、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师生平等的关系。

(2)内容的优化。不能只信奉教科书,要适时有机地补充最新的科技成果与发展状况,以丰富科技类学生的内容。

(3)过程的优化。

a、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本领。要广泛应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增加科技信息量,让学生掌握捕获信息的方法和本领。

B、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参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习过程变为“参与――操作――感悟――内化――创新”的过程。

(4)评价的优化。

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兴趣的激发、技能的训练、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的态度等因素。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

三、形成小学科技教育学科渗透。

实施科技教育的渠道很多,但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科技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将在现行的各类学科的教学中进行全面的挖掘、开发,并把挖掘、开发出来的科技因素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有机的渗透。在各科教学中都要增加科技含量,加大科技素质培养的力度,由此形成较为完整的实施小学科技教育的学科体系。

通过学科渗透,丰富小学生的学科知识,激发小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小学生严谨的思维方法。

四、组建小学科技教育课外兴趣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负责对学生进行科技辅导、培训,并组织好学生参加相关的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五、创设小学科技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小学科技教育环境是小学中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是小学科技教育所必须的各种条件的综合,是按照小学科技教育培养人、造就人的特殊需要而创设的。合理设计、精心布局,使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科技教育的舆论导向、氛围烘托和寓教于景方面发挥作用。

另外,还要创设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以调动学校群体实施科技教育的积极性。

六、发挥小学科技教育空间、家庭的功能。

小学科技教育必须依托社会,实行开放办学,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和条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室。因此,我们既要联系社区,又要联系家庭,以形成小学科技教育的合力。

七、组织保障

(1)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对科技教育的领导,学校将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科技教育的计划和发展规划,宏观调控全校科技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开展好科技教育活动得到组织保证。

(2)成立科技教育工作小组。以科技辅导教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踏实而又创造性地作好辅导工作,使科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得到机制保障。

教育教学方案篇10

一、基本情况

*小学:学生99人(其中小学升初中20人),专任教师12人。学校建有教学楼、传达室、招待所和仓库等,拥有电脑室、音乐室、实验室、图书室等教学设施。

*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学科情况

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学科

本科专科语文数学英语

*小学1248561

二、撤并方案

(一)教师分流安排。*小学12名教师实行一次性分配,其中10名教师并入*中心学校(结合*中心学校教师配置要求,按照就近安排原则,主要军需*小学和寨西小学)、2名教师分流至谭家桥中心学校。

(二)教师住房安排。*小学搬迁领导组办公室要严格按照区教育局与*小学、*中心学校协调会精神,切实解决好分流教师的住房问题。

(三)学生并入安排。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撤销后的*小学现有学生可转学或留下,对于留下就读的学生,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可在*小学或寨西小学就读。

三、工作要求

(一)为切实加强对*小学搬迁工作的领导,确保按时完成搬迁交付工作,决定成立*小学搬迁工作领导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曹恒凤

副组长:叶云邵献忠

成员:李亚南王英华刘先英丁俊平李松筠张旭东

汪正亚吴美霞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小学),汪正亚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吴美霞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叶福生、程建明、高娟娟、范朝晖等同志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小学教师安置、学生分流和财产处置等工作。

(二)适时召开*小学学生家长会和*小学全体教师会,切实做好教师和学生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