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促进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2:51

电影产业促进法篇1

 

陈明远

 

 

自3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第一部行业法,也是第一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电影产业予以全面规范,无疑是文化体制改革新的里程碑。这个法案的出台,承载了几代中国电影人的热切期盼,对于促进我国电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电影界就发出了关于中国电影立法的呼声。从2003年开始起草,到《草案》的一审、二审、三审,再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正式实施,《电影产业促进法》历经了14年的立法长跑。14年,见证了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决心和成就。《电影产业促进法》,顾名思义其立法的目的重在引导、规范、支持、保障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2003年以来,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经验和做法。这次在法律层面对比较成熟的政策、措施提炼集成,并进行了系统性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影立法的价值与意义

《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出台伴随着中国电影绝处逢生、超越进取的曲折历程,见证了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决心和成就。突出亮点是从法律层面确立了“电影作为产业”的属性。此次立法,对党的十六大以来电影改革经验进行了高度总结和提炼,将改革成果上升到法治层面,有力巩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道路自信。

《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立法目的,是划出明确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边界,为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和法治环境。立法的主旨和方向是促进,突出表现为一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促进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激励作用,采取多种扶持措施促进电影产业全面发展;三是既促进产业发展,又保障文化安全;四是为中国电影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电影产业纳入国民经济

10多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电影票房从2003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57.12亿元。今年是进口片大年,目前已知定档的有《变形金刚5》、《速度与激情8》、《加勒比海盗5》、《正义联盟》等市场期待较高的22部影片,权威专家预测今年我国的总票房将达到或超过550亿元。

此番,《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将电影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当中,促使电影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我国GDp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国家将通过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用汇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全方位扶持电影产业。

首先,国家鼓励金融机构为从事电影活动以及改善电影基础设施提供融资服务,鼓励保险机构、融资担保机构依法开发适应电影产业需要的保险产品,依法提供融资担保。鼓励法人、其他组织通过到境外合作摄制电影等方式进行跨境投资;其次,国家将引导相关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基金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投入力度,实施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依据人民群众需求和电影市场发展需要,将电影院建设和改造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从电影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电影拉动相关产业增长、推动融合发展的作用非常突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领头羊,在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文化消费升级方面具备广阔的潜力空间。

降低电影市场准入门槛

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是我国电影改革的重要措施。与实施了15年的《电影管理条例》相比,《电影产业促进法》鼓励企业、其他组织从事电影摄制活动,取消了电影制片单位审批、《摄制电影片(单片)许可证》审批等行政审批项目,简化了电影剧本审查制度,将电影剧本分为“一般题材“和“特殊题材”两类,其中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取消审查环节,只需将电影剧本梗概提交属地新闻出版广电管理部门予以备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便给予公示。

《电影产业促进法》还将电影审查、批准举办电影节(展)等多项审批权,下放到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出版广电管理部门。同时,是否准予公映的审批时间也缩短到了自受理申请之日起的30日内。审查步骤的删减,将缩短审批时间和成本,对于电影从业者来说,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作中去。

为了防止各地审查管理和审查结果标准与尺度在把握上不一致,《电影产业促进法》在下放审批权限的同时,规范了电影审查标准的制定和公开的程序,在《促进法》第18条还设置了出现争议的情况下,制作方可以申请再审的条款。在简政放权的同时,《电影产业促进法》也明确了加强后续监管的内容,以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电影市场。

严厉打击偷漏瞒报票房

近几年,片方虚报票房、院线截留资金甚至票价异常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给很多优秀影片造成了极坏影响。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电影产业促进法》进一步明确了电影从业主体的法律责任,明确规定了电影院的电影放映质量保证责任、片头广告播放时间限制和观众安全健康保障责任。在秩序规范上,《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了覆盖全面、层次分明的法律责任,对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违反其他行政管理法规的行政责任及纪律责任承担问题也作出了指引性规定。尤其明确了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不得“偷漏瞒报票房”,否则最高处50万元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吊销放映许可证。

《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短短20天,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便重拳出击整治乱象,于3月21日下文通报,对首批涉及违法的416家影院进行了处罚,对63家影院吊销放映许可证,有63家影院被责令停业整顿,110家影院被罚款,90家影院被内部通告警示。处罚力度前所未有,几乎覆盖了除新疆、宁夏等偏远省份之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

“德艺双馨”被写进法规

电影创作是电影产业的源头与中心环节,《电影产业促进法》树立了电影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创作原则,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以及电影的“三性统一”写进了法律,为电影工作者贯彻落实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法律依据。

《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要求,电影行业组织依法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等,通过行业自律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引导和规范。对演员、导演等电影从业人员直接提出了倡导性要求,并首次将“德艺双馨”写进了法律,鼓励电影创作者既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也要体现不断精进的艺术才能。知名的电影从业者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严格要求,做好表率

此前,对于个别演艺工作者吸毒嫖娼、拍戏抠像耍大牌等乱象,受到的惩罚更多的是道德层面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后,有关部门也正在加紧制定处罚劣迹艺人的具体细则,再有踩红线、越雷区的电影人,将会受到相当严厉的处罚,甚至可能断送职业生涯。

电影产业促进法篇2

电影摄制环节的外资和港澳台资本准入问题

在我国,投资摄制电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投资设立获得《电影摄制许可证》的电影制片单位,由电影制片单位摄制电影;其二,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单位获得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发放的《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后,一次性参与单片的摄制。这两种方式下,外资和港澳台资本的参与程度如何呢?

(一)外资和港澳台资本能否在中国内地设立电影制片单位

我国在《入世议定书》附件9的《中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并未向wto承诺在“电影制作”领域开放“商业存在”这一服务模式,因此我国《外商投资指导目录》至今也将“电影制作公司”列为“禁止外商投资”的范畴,这就意味着在现行规则下,外国企业和个人无法在中国投资(包括合资和独资)设立电影制片单位。⑥内地与港澳的Cepa和与台湾的eCFa也没有向港澳台承诺在“电影制作”领域开放“商业存在”这一服务模式,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2001修订)》第82条又规定:“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及在国外居住的中国公民在大陆设立全部资本为其所有的企业,参照本实施细则办理。”由此可见,港澳台资本也不能在内地设立电影制片单位。《电影促进法》中没有出现“电影制片单位”这一概念,只是在第17条第2款规定“:境外企业不得在境内独立从事电影摄制业务;境外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境内从事电影摄制业务。”因此可以认为,《电影促进法》没有改变目前禁止外资和港澳台资本在中国内地设立电影制片单位的规定。

(二)外资和港澳台资本如何在中国内地摄制单片

由于不能在中国内地设立电影制片单位,外资和港澳台资本想参与中国电影制作的唯一方式就是摄制单片。根据《电影管理条例》第18条“,境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独立从事电影片摄制活动,”外方只能与中方合作摄制单片,但是《电影管理条例》中的外方包括境外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而《电影产业促进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境外企业不得在境内独立从事电影摄制业务;境外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境内从事电影摄制业务。”该规定缩小了与中方联合摄制单片的外方范围,明确只有境外企业有权与中方合作摄制电影,而境外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既不能独立、也不能与中方合作进行电影摄制。《电影促进法》实质上进一步限制了外资进入中国电影制片行业。根据中央政府与香港、澳门政府签署的Cepa,根据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条例设立或建立的制片单位所拍摄的、拥有75%以上的影片著作权的华语影片,经内地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不受进口配额限制在内地发行。⑦Cepa补充协议二将著作权比例降低为50%,但要求影片主要工作人员中香港或澳门居民应占该组别整体员工数目的50%以上。内地与台湾签署的eCFa的规定与Cepa补充协议二的内容基本一致。这些特别安排意味着港澳台制片单位有权独立在内地摄制单片,这无疑使港澳台资本具有比外资更优越的地位。综上,现行规则和《电影促进法》均禁止外资和港澳台资本在内地投资设立电影制片单位,允许外方出资与中方合作摄制单片,但现行规则中的外方包括境外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而《电影促进法》将外方范围缩小为境外企业。港澳台资本可以独立在内地摄制单片,但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主体仅为港澳台制片单位、拥有50%以上的著作权、影片主要工作人员澳台居民应占50%以上的比例。

电影发行环节的外资和港澳台资本准入问题

电影从完成制作到放映,通常要经过发行、院线、影院三个层级,即制片商先采取委托、、分账的形式将影片提供给专业的发行公司,然后发行商根据市场安排影片的上映档期,将影片提供给院线公司,再由院线公司将电影拷贝分派到各个影院进行放映。发行公司承担宣传工作,为制片方和放映方架起了桥梁,并从电影票房中分账。根据我国《电影管理条例》第37条,“设立电影发行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电影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设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影发行单位,应当向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获得《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电影发行活动。

和“电影制作公司”一样,“电影发行公司”也属于《外商投资指导目录》中“禁止外商投资”的对象,因此《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第10条也相应规定:“国家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设立专营国产影片发行公司。”这些规定使得外资无法直接参与中国的电影发行活动。内地与港澳的Cepa附件四《关于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具体承诺》在2D“视听服务”部分承诺:“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经内地主管部门批准后在内地试点设立独资公司,发行国产影片。”这里所谓的“服务提供者”,包括香港或澳门地区的永久性居民或者根据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组建或设立、且从事实质性商业经营3年以上(含3年)的法人。⑧为了落实Cepa的这一承诺,广电总局和商务部2005年3月7日、5月8日施行了《〈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经内地主管部门批准后,在内地设立独资公司发行国产电影片。条件是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这一规定使得港澳资本可以直接进入内地电影发行环节,同时也为外资“借道”港澳曲线参与内地的电影发行提供了可能。但是,内地和台湾的eCFa附件四《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在“视听服务”的“商业存在”部分,内地的承诺是“除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的内容外,不作承诺”,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中国并未承诺在“电影发行”领域开放“商业存在”这一服务模式,因此可以视为台湾资本和外资一样,无权在内地设立电影发行单位。

《电影促进法》中没有出现“电影发行单位”这一概念,该法第30条规定:“企业具有与所从事的电影发行业务相适应的注册资金,经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从事电影发行业务。”这一规定说明电影发行不再是某一类企业才能从事的业务,而只是一项特别的经营范围,任何企业只要具有相适应的注册资金,经过批准后即可变更登记、增加此项经营范围。但是,这一规定并没有改变现行规则中内地电影发行市场对外资和港澳台资本的开放现状。综上,现行规则和《电影促进法》都禁止了外资和台湾资本直接进入内地的电影发行环节,而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永久性居民或者根据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组建或设立、且从事实质性商业经营3年以上(含3年)的法人可以参与内地的电影发行,条件是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只能设立独资公司、只能发行国产电影片。这说明在电影发行环节,内地给香港和澳门资本的待遇要优于台湾资本和外资。

电影放映环节的外资和港澳台资本准入问题

在内地,电影放映包括院线和影院两个环节。院线是影院的上游机构,承担供片以及统一品牌下数家影院的管理经营。影院是我们最熟悉的电影终端销售环节,也是电影市场收益直接体现的环节。

(一)外资和港澳台资本能否在内地设立院线公司

为形成现代化的电影发行机制,我国从2002年开始明确鼓励院线制的发展。所谓院线制,是指“由一个发行主体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与若干影院组合,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⑨在电影商业流转环节中,院线的作用类似于批发商,其主要职能是管理与服务———管理旗下影院,策划组织新片首映活动;统一订购(批发)影片节目与拷贝,再安排到影院(零售)。⑩因为片方是与院线洽谈票房分成,电影发行也直接针对院线,因此中国现有的所有影院,都必须加盟某一院线才能获得片源。和“电影制作公司”“电影发行公司”一样“,电影院线公司”也属于《外商投资指导目录》中“禁止外商投资”的对象,因此《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第12条第2款规定:“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现有院线公司或单独组建院线公司。”在内地与港澳的Cepa和内地与台湾的eCFa中,都没有关于针对院线公司开放“商业存在”这一服务贸易模式的承诺,因此港澳台资本在此问题上要参照外资准入的相关规定,不能在内地设立院线公司。《电影促进法》在其第三章“电影发行、放映”部分没有针对院线公司的规定,因此其没有改变现行规则中禁止外资和港澳台资本进入电影院线环节的做法。

(二)外资和港澳台资本能否在内地建立电影院

影院环节是目前电影商业流转中对境外资本开放程度最高的环节。2002年修改的《电影管理条例》第41条第2款规定:“国家允许以中外合资或者中外合作的方式建设、改造电影院。”2005年的《五部委意见》第2条进一步明确为:“在中方控股51%以上或中方占有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和经营演出场所、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电影技术等企业,参与国有书报刊音像制品发行企业股份制改造。”这些规定使得外资可以进入新建或改建电影院,但必须采用合资或合作方式,且需保证中方控股51%以上或中方占主导地位。在内地与港澳2003年签署的Cepa中也允许港澳资本在内地通过合资合作建立、改建和经营电影院,但在控股比例上比外资优惠,允许港澳资本对电影院拥有多数股权,但不得超过75%。2004年的Cepa补充规定和2005年的Cepa补充规定二进一步承诺在“视听等领域”进一步放开对港澳服务提供者市场准入的条件,这最终导致2006年1月18日广电总局和商务部联合《〈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补充规定二》,明确:“自2006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公司,在多个地点新建或改建多间电影院,经营电影放映业务。”但是,内地和台湾的eCFa附件四《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在“视听服务”的“商业存在”部分,内地的承诺是“除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的内容外,不作承诺”,因此在台资能否进入内地建立电影院问题上,其享有的待遇与外资是相同的,即允许台资以合资或者合作方式在内地建设、改造电影院,但内地资方的控股要在51%以上或者内地资方要占有主导地位。《电影促进法》没有改变现行规则中外资和港澳台资本投资新建或改建电影院的规定,其只是针对流动放映、电影票房的管理、放映电影的限制等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规定。

综上,在电影放映环节,目前的规则和《电影促进法》都禁止外资和港澳台资本在内地设立院线公司,允许外资和台湾资本以合资或合作方式在内地建立电影院,条件是中方(内地资方)控股51%以上或中方(内地资方)占有主导地位;港澳资本在投资建立电影院问题上享有比外资和台资更多的优惠,港澳资本可以独资在内地新建、改建或经营电影院。内地电影行业的外资和港澳台资本准入如表1所示。根据表1可知,在现行规则下,外资和港澳台资本能够进入内地电影行业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港澳资本在设立电影发行公司和建立电影院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台湾资本的待遇基本上等同于外资,只是在单片摄制上稍优惠于外资。《电影促进法》不仅没有放宽外资和港澳台资本进入内地电影行业的条件,反而在中外联合摄制单片问题上将外方的主体范围缩小了。

电影行业外资准入国别比较研究

如果说严格限制境外资本进入我国电影行业是惧怕外国电影服务提供者强大的竞争优势会蚕食我国电影市场,那么,将境外资本拒之于门外是否就能起到保护国内电影行业,从而促进我国电影产业的目的?外资的进入是导致国内电影市场的繁荣还是毁灭,是促进还是阻碍了本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借鉴一些与中国类似的国家的经验。在这个问题上,电影产业链条早已充分市场化、以电影产业输出为主要特点的欧美国家的电影产业政策在中国还欠缺移植的“土壤”,而跟中国一样经历了从电影管理到电影促进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反而值得我们借鉴。

(一)印度电影行业的外资准入

为了消除这些弊端,1999年开始,印度政府积极鼓励私人、国家银行以及有信誉的私人银行投资拍摄影片,颁布法规批准外国公司直接投资印度电影业。2001年印度又补充规定,外资比例可以高达100%,并且可以包括投资、生产、发行、公开放映等,同意在印度境内建设好莱坞的电影院和电影网线。开放性的电影市场准入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印度电影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广电总局2007年10月16日公布的《韩国、越南、印度电影立法考察报告》,印度电影年产量在2007年已经位列世界第一,每年电影产量为800~900部,包括34种不同民族语言的影片;每年进口300~400部电影,进口影片数量没有限制;一年总票房达40亿卢比~50亿卢比(折合人民币7亿元~8亿元),年增长率为15%~18%;综合年收入约为540亿卢比;电影从业人员达500万;全印度约有电影院1.2万,以传统单厅影院为主。

(二)韩国电影行业的外资准入

韩国《电影法》最早制定于1962年,该法的主要目的不是振兴而是管制,因此在内容上主要体现为苛刻的资本准入条件、严格的内容审查体制等,与现行的中国电影管理制度极为相似。20世纪80年代,在美韩自由贸易谈判的背景下,韩国被迫实行了一系列经济自由化的政策。1985年,美韩开始了第一轮电影谈判,韩国做出妥协,承诺开放电影市场。1986年,韩国《电影法》第六次修订,允许外国法人和分支机构在韩国开展经营活动,直接发行影片。到1988年,外资在韩国有权利从事电影制作、发行,也可以开设电影院,在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几乎都畅通无阻。自此,大量的美国电影制作公司和美国电影进入韩国市场。为了扶植、振兴民族电影,应对主要来自于好莱坞的竞争压力,1997年,韩国以《电影振兴法》取代了《电影管理法》,该法于2001年、2002年、2005年作了三次局部修改。韩国振兴民族电影产业的做法不是关闭已经对外资开放的电影产业大门,而是通过设立电影振兴基金、明确影院对国产片的“义务上映制度”、改变电影审查制度为电影分级制度、奖励电影出口等措施让本土电影市场更加自由化。电影摄制、发行和放映活动对内资和外资都等同开放,各个环节都无需经政府审批,只有开展电影摄制活动前应当告知电影振兴委员会,如不告知,其影片就无法分级以及放映。韩国对电影产业愈加开放和自由化的政策产生了始料未及的积极效果,不仅振兴了韩国本土电影,还使其进入了通往国际化的道路。

(三)越南电影行业的外资准入

越南于2006年6月通过、2007年1月1日生效了《越南电影法》,对越南电影管理体制、电影生产、复制、销售、进出口、放映的市场准入和企业的设立、各类电影企业的权利义务,电影审查,电影档案管理等作了规定,同时规定了对违反该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在越南,从事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行业,要经政府许可,国有和私人资本都可进入电影业。越南2007年加入wto时,对外资进入电影产业也作出了承诺,允许外国机构和个人在有限制的前提下进入越南电影发行、放映业务,其中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该公司的总经理、经理须由越南公民担任。

电影产业促进法篇3

【关键词】电子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现状;信息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国家明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制定本规划,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1、电子工程的内涵

电子工程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电子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的科学,主要涉及电子设备和相关系统的应用开发,以及信息的处理等相关内容。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产品对电子技术越来越依赖,电子技术影响着人们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能够显著促进我们研发新产品的进程,使我们能够开发出更多的新兴电子工程产业。

2、电子工程的发展

21世纪是发展电子技术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电子技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与国家化接轨,并能显著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电子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以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器件为依托,全面实现信息转化传输的数字化。

3、推动电子工程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由于电子产业能够快速的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将电子工程列为新时代的重点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深入电子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从各个方面不断推进电子工程的发展进程,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侧面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促进我国电子工程的深入发展。

3.1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电子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因此国家需要增加投入力度。政府部门应该以新时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契机,不断拓宽电子产业的投资力度,增加电子产业的融资渠道,深化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鼓励新兴电子产业的研发,奖励电子工程的优秀成果,同时可以考虑建立电子工程委员会,规范电子工程行业标准,使其能够更好的与国家化接轨,对电子工程的发展起引领作用。

3.2促进产品融合创新

电子工程企业要加强和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合作,不断的促进产品的融合,寻找创新点,加大应用规模的发展,建立整套的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我国电子工程产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使我国的科研基础平台能够共享,得到有效利用,使我国的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3.3完善科技法规政策

电子工程产业的不断完善,需要加大推进“三网融合”力度,提高技术产业标准,保持电子产品的生产力度,发挥政策性的融资鼓励政策,完善科技法规政策,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标准完善,发挥出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保障作用,使电子产业的各个方面团结协作,健康发展。

3.4保障电子产业稳定增长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在计算机、数字电视和网络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能够满足国内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不过在全球化竞争过程中,我们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收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电子产品出口速度减缓,使电子产品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也反映除了电子工程产业的深层次问题,暴漏出了电子产业的管理技术漏洞。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完善电子产业的发展,真正能够保证电子产业的增长稳定。

3.5拓展电子产业的领域

政府在电子工程的发展过程中,要真正发挥职能作用,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断的拓宽融资渠道,开展更多的领域研发,引领电子工程产业的多层次多方面发展,比如,大力推广数字电视,提升计算机网络应用,实施电子电路升级等等,使电子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宽,促进电子技术项目建设的更好发展。

3.6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企业应该从自身做起,深化创新改革,优化管理结构,增加融资投资结构,支持电子工程产业实现技术突破,调整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积极和国际化电子工程产业标准的对接,保证企业能够真正实现技术突破,推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4、电子信息工程发展采取的保障措施

根据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为实现未来我国信息产业科技的发展目标,应采取下列保障措施。

4.1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设备制造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的互动,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以规模应用促进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促进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推进科研基础平台建设和共享机制、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

4.2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完善科技法规与政策。环境。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调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录和标准,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进一步发挥出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完善科技法规与政策环境,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科技法规、政策的研究,充分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运行中的引导、支持和保障作用,整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团结协作,促进科技与产业健康发展。

4.3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深化信息技术创新投入体系改革,优化投资结构,支持和保障重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突破。积极实施自主创新的标准化战略,跟踪国际电子信息工程产业技术标准的发展动态,支持企业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和市场化利益共享机制建立组成技术创新联盟。

4.4增强保护意识,严格知识产权执法。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要实施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科技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增强保护意识;强化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和实施力度,通过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格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技术创新者的技术创造热情。

5、结语

电子工程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的发展国民经济,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应该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重视电子工程的发展,使其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更好的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成宝芝,郭险峰,郭宗光,刘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模式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电影产业促进法篇4

关键词:电影偷拍知识产权产业发展社会传播

一、引言

如何防止影院偷拍侵权行为是振兴电影产业、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偷拍者可以在电影院内使用小型的便携式摄像机甚至更为轻便的手机,将正在放映的电影拷贝下来,并将其合成为比影片的声音和画面更为清晰的盗版制品,通过网络等其他方式在短时间内销往全国甚至是全世界。

影院偷拍侵权行为对全世界的电影产业带来难以估算的损失。它不仅损害了广大电影制作人的劳动成果,由盗版带来的票房收入减少还直接影响到电影院线的投资回报及企业收益。①据不完全调查,全球超过90%的电影盗版都源于影院的非法录制(包括录像和手机拍摄)。据美国电影联合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005年全球电影业因盗版遭受的损失高达601亿美元,其中与中国有关的损失占54%,而中国电影业直接为盗版付出了26亿美元的代价。②

面对日益猖獗的影院偷拍侵权,世界各国都采取了诸多措施。例如日本研究机构开发出了可使影院偷拍的翻拍片报废的防影院偷拍装置,③美国苹果公司则研发出具有红外线识别功能的手机以防止影院偷拍。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携手全国各大电影院线在各大影院发起的“爱电影、反偷拍”明星海报张贴活动,呼吁大众提高电影版权意识,共同参与阻止影院偷拍的侵权行为。④不仅如此,各国还通过立法严厉禁止电影偷拍行为。2007年7月,一个19岁的美国女孩在州电影院使用手机拍摄了20秒的画面。虽然该女子声称带回家给弟弟看,但是电影院老板要求检察院处置,最后依照该州州法,该女孩被判处1年以下的最高处罚,同时罚款2500美金。2010年7月,一名日本男性偷录石川县电影馆上映的《宇宙战舰复活篇》,结果以侵害复制权的罪名被逮捕。2011年1月,另一名日本男性使用手机偷录长野县电影馆上映的《Sp野望篇》的声音,在法律上也被认定为偷拍盗版。

近年来,中国在电影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2012年1月,国务院法制办结束了《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的征集意见过程。该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适当平衡文化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效防止影院观众偷拍侵权是振兴电影产业的重要一环,但是如果禁止过严又可能抑制电影文化的社会传播。在这个意义上,法律草案的出炉可谓正当其时,为依法震慑影院侵权行为、振兴和繁荣中国的电影产业提供了希望。但遗憾的是,“征求意见稿”对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却只有一款规定,寥寥数语、轻轻带过。其中第39条第2款规定:“电影院或者其他公开放映电影的场所的工作人员发现观众在电影放映过程中从事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的行为的,可以依法予以制止。”这一规定不仅过于含糊和笼统,而且没有对影院偷拍侵权行为的要件进行适当界定,不禁让人对其实际效用产生怀疑。在接下来的法律草案修订过程中,似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修改完善。

二、禁止电影偷拍的立法经验——以日本为例

影院偷拍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犯罪行为,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综观各国保护电影知识产权的法治经验,一般都对防止影院偷拍侵权行为进行立法规制。有些国家将影院偷拍侵权行为视为危害公共安全而加以禁止,例如意大利于2006年通过了《公共安全法》(法令733号),禁止在公共娱乐场合偷拍电影。还有些国家将影院偷拍侵权行为界定侵害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例如美国曾于2005年4月通过了联邦法律《家庭娱乐与版权法》(FamilyentertainmentandCopyrightact,简称FeCa)。该法第102条规定,任何人未经著作权者允许而故意使用或试图使用视听录制设备,在电影播放场所录制或传送电影及其他视听作品,将处以三年以下监禁、罚款或二罪并处,重犯者最高可判6年监禁,同时没收并销毁录制的电影或录制视听作品以及相关录制设备。“即使录制者无意将录下的电影制成盗版出售,依然构成刑事犯罪并受到处罚。”⑤

电影产业促进法篇5

[关键词]电影海外传播政府法国英国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5.016

电影的海外传播是一种重要现象,电影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除了文化认同、商业推广等因素之外,政府成为其走向世界的第三种重要力量,在世界不少国家,政府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法国、英国是世界上老牌的电影大国,也是世界电影市场中表现活跃,同时处于次于美国的“第二梯队”,因此,法国、英国政府在推动电影海外传播中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分析和重视。

从电影诞生以来,法国电影始终以其特殊的风格和机制,在世界电影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法国全年至少有2/3的电影出口到至少一个海外市场,每天至少有一部法国新片在世界银幕上放映,每天至少有40部法国影片在外国电视台播放;每年有平均6500万人次的海外观众通过大银幕看到法国电影;法国电影每年的海外票房为3.5亿欧元左右。[1]这样的影响同样可以在个案中得到印证,2008年,收看法国电影的外国观众人数约为8000万。马修•卡索维茨的《巴比伦纪元》创下1013万人次的票房最高纪录。[2]而在2010年,当年共有419部法国电影在海外64个国家影院发行,总票房3.38亿欧元,观众人次为5975万,发行拷贝数为8007个。[3]

在法国,推动电影的发展和走向世界,似乎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很多的措施由政府出台,来推动电影的发展;很多的机构和活动,由政府组织,来扩张法国电影的影响力。在这些举措之中,最重要也是产生了最积极影响的组织,莫过于法国的电影联盟。法国的电影联盟成立于1949年,是法国文化与通讯部国家电影中心领导下的负责影片海外发行的归口单位,由法国国家电影中心每年拨付经费,法国外交部也给予“政策取向”的赞助资金,对开拓海外电影市场实行管理、协调、咨询和服务。法国电影联盟构架起法国电影的出口促进平台,它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拓展海外的影响力,诸如独立组织海外法国经典影片展,邀请本国艺团海外巡回演出,在海外寻求促销商,扩大本国各类影片的海外发行,支持本国影片参加国际电影节等。而其对于国际电影市场的研究和判断,也为国内电影的发展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他针对全球50个国家的电影市场,进行市场分析、制片统计、电影销售与发行情况统计,对法国电影的海外票房和电视播映率进行统计,为电影从业人员提供行业指南。电影联盟配合职能部门实行行业管理,把零星分散的业内人士组合起来,用注册会员制度的形式,形成一个包括制片人、导演、演员和出口商的群体。

除去组织保障,法国也形成了很多政府推动电影工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有力推动了电影的发展。[4]作为行使国家电影政策的国家电影行政机关,法国电影中心运用独立财政,支援项目遍及电影制作、配售、放映、影视业的技术革新、新媒体、录像、国际交流等十几个领域,采用“强弱兼顾”、“削富济弱”的商业逻辑,主要对电影制作进行资助,对电影配售进行补贴。这些措施一方面让商业片遵循市场规律不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维护了少数制片者力量的创作空间和利益。法国还对电影遗产进行了世界独一无二的保护,法国电影联盟每年拨款抢救或修复老片,并为电影遗产建立恒温储存室,以期建成世界最大的电影遗产博物馆。为了面对新变化,法国电影还积极寻求海外发行赞助多元化,以便在更广阔市场空间中推销法国影片。[5]

英国是世界历史上和电影结缘较早的国家,近年来,英国电影市场呈逐年扩张之势。2009年,英国电影产业市场规模约为36.86亿英镑,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6%,已经成为仅次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国际电影娱乐市场,英国电影产业全球市场收入不断提高,2008年达到42亿美元。[6]新世纪以来英国电影出口增长较快,这有赖于英国电影出口战略的扶持。相对于2000年的出口总额,英国电影2008年的出口增长幅度达到48%,出口总额达到13.41亿英镑。英国电影的主要出口对象是美国,占52%,其次是欧盟,占21%,其他欧洲国家占9.4%,亚洲占5.4%,其他国家占到12.2%,可见,英国电影在美国市场、欧洲市场影响较大。[7]

合拍片、通过与海外发行公司合作推广海外拷贝,都成为英国电影叩开国际大门的不二法门。有研究认为,事实上,一种纯正的英国电影(如果说曾经有过)已不再存在。[8]在英国,大量的合拍片获得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象《女王》,就有英、法、意三国共同参与制作,《莎翁情史》由美、英两国参与制作。而导演、演员、摄影师等主创人员的流动更是成为一种常态。在每年的奥斯卡获奖者中,竞有高达30%以上的英国电影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电影”应该是一种更具有广泛意义影响的事物,而不仅仅指在英国拍摄的电影。

英国电影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益于政府的支持。2000年,英国工党成立了政府支持的电影委员会,代表政府支持英国本土电影的制作与推广,培养促进电影出口,培养电影人才、改善电影产业基础设施。新世纪以来,英国政府通过英国电影委员会制定并实施了多个“三年计划”发展战略,确保英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战略主要表现在资金和政策扶持。在2007到2010年的计划和政策中,英国政府新增4种基金支持电影发展。分别是“英国电影节基金”――用于举办电影节;“英国电影数字档案保存基金”――用于保护英国电影遗产;“合资风险基金”――用于吸引新的基金合伙人来共同开拓商业电影市场,初期优先支持媒体文化及电影教育、对小型影院的投资、影院推广和节目多样性计划、2012年伦敦奥运会相关电影计划;“数字化及市场开发基金”――在现有基础上,额外投资支持特种影片(国产、外语、艺术等非好莱坞主流影片)在更大范围内的影院发行和网上发行。[9]而在电影出口贸易中,英国电影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他们支持电影企业创造电影出口机会,维护和扩大英国电影国际市场份额。成立电影出口集团并实施出口集团战略;确定重点出口区域;支持英国电影参与国际电影节;研究与发展网络电影发行;支持英国电影进入国际市场;为英国电影出口提供数据和情报;为英国电影出口提供项目资助;扩大资金来源以资助英国电影出口;通过伦敦电影焦点项目,向180多个国际买家展示和促销英国电影。

分析法、英两国政府在推广电影海外传播过程中的做法,可以找到如下一些共同点和经验。

首先,政府直接出面进行电影的海外推广。法、英两国政府都直接出面进行电影的海外推广工作,两国政府不仅都成立了相关的机构承担电影的海外推广工作,而且,这些机构的工作往往是直接从事事务性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对电影海外推广工作形成指导。法国的电影联盟和英国的电影委员会都承担了直接促进电影海外推广的工作。电影联盟和电影委员会都是在政府部门领导之下的执行机构,相对于政府部门来讲,它们的机制更加灵活,职能也更加“贴近实际”。这样的方式,使政府的指导、管理、服务职能,更加直接的外化为相关的措施,在实际中予以施行,使政府的电影政策,能够更直接的在实际中得到运用。

其次,推广手段多元化。政府在进行电影海外推广的过程中,注意采用多种手段来进行电影的海外推广。政策是政府推广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法、英两国政府都为电影海外推广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利用这些政策,来保证电影的海外影响力。与此同时,两国政府都运用了市场和经济手段,作为电影海外推广的又一推手。如法国政府采取的电影融资促进电影发展,电影补贴手段刺激电影拍摄的积极性等。而英国政府,同样扩大资金来源资助英国电影出口。文化手段是政府采用的又一种方式,法国政府组织海外影展,扩大电影的文化影响力,大力推动本国电影参加国际影展,分析本国电影的海外播映情况,为本国电影拍摄提供指南。而英国也广泛的促进电影的国际合拍,推动本国电影人在更多的国家参与电影制作,将“英国思维”贯穿在更多的“他国文本”中,从而获得英国电影人的更广泛影响。这些做法都遵循文化发生影响的本质规律,将文化的功能发挥到最佳水平。政策、资金、文化等多重手段的运用,推动着法、英电影在海外传播中发挥出重要影响。

其三,对“人”的因素和“技术”因素的重视。在电影的海外推广过程中,最终能否赢得市场和文化认同,关键还是看“人”生产了什么样的作品。因此,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中,都可以看到对“人”的因素的重视,这也是推动电影海外传播获得成功的终极力量。法国政府组织本国电影大腕走出国门,在全球开展“与法国电影面对面”活动,推动法国电影人和世界观众零距离的接触。英国不仅推动电影人广泛的参与电影合拍,从电影生产的各个环节参与到国际电影合作中,还广泛的在国内实施电影人才的全面技能培训战略,为电影产业提供人才。这些对于“人”的重视,使两国不仅仅拥有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形式――电影,更拥有了提供这种产品形式的内生动力――电影人。这种针对人的措施和做法,把握住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另一方面,电影作为一项和新技术结合紧密的产业,两国也充分重视了技术在推动电影发展中的作用。法国和英国政府都建立起电影博物馆,对于电影遗产实施归档和保护。英国政府还大力推动电影数字化,大部分电影实现数字发行。

从法、英两国电影海外传播来看,政府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重视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探求中国电影强国之路,无疑是有启迪作用的。

本文为国家广电总局2010年度部级社科项目“我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D10066

注释

[1]周铁东,《法国电影的海外推广》,《大众电影》,2011年第14期,第61页。

[2][法]安娜•劳尔•贝尔,《法国电影在海外成功的秘诀》,沪江法语网,fr.省略/page/66025/。

[3]周铁东,《法国电影的海外推广》,《大众电影》,2011年第14期,第61页。

[4]尹良富,《搏击好莱坞――法国对电影的政策保障及支持》,《社会观察》,2004年第6期,第26页。

[5]《法国电影展遍地开花解密其海外促销体制》,《中国电影报》,2008.4.11。

[6]娄孝钦,《新世纪以来英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政府支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91页。

[7]娄孝钦,《新世纪以来英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政府支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92页。

[8]这主要是从流派和风格、社会认同等方面来讲的。参见汪方华,《英国民族电影的想象与复兴之途》,《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第135页。

[9]李虹珊,《英国电影委员会制定扶持电影的基金计划》,《现代电影技术》,2007年第8期,第42页。

电影产业促进法篇6

[关键词]影视剧;旅游因素;影视剧的艺术质量;旅游载体

本文所说的影视剧,指以可以虚构的有画面的故事反映生活,能够用机器放映的艺术形式。在本文里,旅游因素只指影视剧能促进旅游业的因素。影视剧能促进旅游业的例子屡见不鲜,《少林寺》1982年放映后,吸引大量以观赏少林武术为目的的游客,近年每年数量都在50万人以上。近年旅游业迅猛发展以后,许多人有了主动用影视剧促进旅游业的想法,但付诸行动后许多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制作者对影视剧怎样做才能促进旅游业的规律没有掌握。多年来,学术界很少研究这一问题,因而能给人们提供所揭示的规律不多,笔者在此作些许探讨。

一、艺术魅力因素

本文所说影视剧对旅游业的促进,指影视剧问世后,和影视剧有关的旅游业增加了可实现的价值量。这一价值量实现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人,只有人进行旅游消费,旅游业的价值才有可能实现。人进行旅游消费,这一行动不但多是受思想引导,并且一般同思想的强度成正比。假设两部影视剧旅游因素相同,甲剧给同一受众的感受比乙剧深,于这一受众而言,即甲剧思想强度比乙剧大。影视剧要能促进旅游业,首先是要做到使人们观赏该剧后,产生前往特定对象旅游的愿望,这种愿意越强烈,驱动人们实施前往旅游行为的概率越高。一个影视剧,能使受众产生旅游心理的因素虽然并不只是艺术,还有其他因素,但纵观人类影视史,影视剧能使受众产生旅游心理的首要因素还是艺术。这是因为,通过艺术魅力来影响受众,促进旅游业,是在人们所有促进旅游业的办法中,影视剧这一办法最本质的特征,同时影视剧艺术魅力对受众影响的深度广度长远度,是其中许多非艺术影响既无法替代也无法比拟的。

由于制作影视剧资金进入门槛和失败的风险,远比其他促进旅游业的营销手段高和大,如果人们不是谋求通过影视剧的艺术魅力来影响受众,促进旅游业,就没有必要采用影视剧这一形式,而用成本低得多、工作复杂程度轻得多的其他办法如制作纪录片就可以了。在不可替代方面,如山西祈县的乔家大院,在电视剧《乔家大院》问世之前,乔家大院也招揽到一些游客,但《乔家大院》于2006年在央视播出后,一天的游客猛升到6万多人,[1]203且至今不衰。在影视剧对旅游业影响的深度广度和长远度方面,许多影视剧对游客的吸引力是世界性的,如《少林寺》就能吸引全世界的武术爱好者来旅游等。最能说明影视剧促进旅游业首要因素是艺术魅力的证据是,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内容,如果将其同该作品的特定内容剥离,实在是到处都有的常见物品,但由于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打动了人心,人们却就是前往旅游,英国女作家勃朗特三姐妹写的《呼啸山庄》等作品,内容是发生在普通乡村中的普通人的生活,但许多人由于受这小说作品和由其改编的影视作品的影响而去旅游,致使勃朗特姐妹的原居住地成了英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我们再来看一个反例。读过小说《林海雪原》的人中,许多都对威虎山等景物十分神往,也许是潜在游客出于强烈的旅游愿望,向有关人士刨根问底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媒体传播说,《林海雪原》里威虎山中土匪四通八达的暗道明堡并不存在,杨子荣擒获座山雕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只是化装成土匪的杨子荣他们,认出装成伐木工人的座山雕是土匪后,就把他抓起来,没有杨子荣进威虎山后,历尽惊险,差一点就丢命的事。受众原来对一股小土匪能在威虎山修上工程量很大的防御体系就不太相信,对东北军阀,特别是日本鬼子剿灭土匪的能力评价太低也心有存疑,只不过是《林海雪原》的作者在后记中说,书的内容是他亲历,才相信这是真的,现在得知自己原先的怀疑是对的,书中的这些内容,是作者为了使作品具有传奇性而虚构的。真实是艺术的基础,没有了真实性,作品对受众也就失去了魅力,于是由作品激起的旅游冲动也消淡了。我们认为,这是直到现在,《林海雪原》一直没能促成旅游热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我国许多事主运用影视剧促进具体旅游业的效果不理想,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事主没有认识到这一规律:影视剧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质量,才能在根本上保证实现这一目标。或者是虽然认识这一规律却不敬畏,于是受到了无情惩罚。自2003年以来,我国电视剧产量年年都在1万集以上,其中2008年为14498集,而能得到电视台播出的,从来不达到8000集,[1]不能得到电视台播出的几千集对受众当然没有影响;就是播放的,也多数是在省市台,收视率也非常低,没有什么影响,许多有促进特定地方旅游业目的的电视剧,多在这些失败作品之列。美国一年以世界5%的电影生产量却夺得世界电影票房收入55%以上,2004年为2524亿美元,一年生产量不过是3000来集电视剧领域亦大致如此,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制作者在主观上非常敬畏艺术。他们依靠全国12000名以上多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编剧,在客观上也能实现较高的艺术质量。[2]33我国曾经产生过许多以较高质量促进了旅游业的影视作品,这说明国人在智商上也具备这种能力。2005年,我国光是持有国内授予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就已有1360376万人,2008年人均GDp已达32668美元,即也具备一定的人才资金条件,而我国多数影视剧质量却烂到这步田地,实在是不为,不知如何为,而非能不能为的问题。

二、旅游载体因素

旅游载体,指能够承载旅游行为的旅游景点等物质体,我们认为,这因素对于影视剧能否促进旅游业来说也是重要的。因为旅游的必备要件是人的行为,及人感官的接触对象,如《刘三姐》中的漓江。没有物质载体,这两个要件都无法存在,当然就谈不上旅游。旅游载体的具体性与促进旅游的有效性成正比,因为越具体,游客前往旅游就越容易,成本越低,效率越高,宽泛则反之。如《铁血昆仑关》的旅游载体具体到昆仑关战役的中心山头,并给这一山头修建了水泥阶梯、纪念馆等设施,游客以较低廉的成本就实现了很大的旅游收益,于是吸引到了很多国内外游客。许多影视剧有不低的促进旅游业潜力,但由于旅游载体不够具体,甚至没有载体,许多潜力因而无法变现。如《敌后武工队》等由经典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小说和影视剧曾经并直到现在仍然赢得大量受众,其中许多有着强烈的旅游冲动,但这些作品却没有具体的景点等载体承载这些游客的旅游行为,如没有具体的战斗地点和英雄们所用的物件等供游客参观。

在旅游为绝大多数人不敢想的奢侈的年代,这种影视剧的制作者大多不会想到其具有促进旅游业的功用,因而制作时基本上不会从促进旅游业的角度考虑处理相关事务,致使现在受众想去旅游钱却花不出去,属情有可原。到了旅游已成为寻常百姓消费常态的近年,许多优秀的影视剧仍然不注意这一因素,因而严重影响了旅游潜力的变现,就太遗憾了。如《闯关东》2008年在央视播出后,在全国形成了强烈反响,包括数以万计相对自由的互联网站等媒体马上广泛跟进,大量报道了数千万华北人移民东北的历史材料,网民热评如潮,从旅游和心理等学科的规律看,这蕴涵着众多的旅游潜力,如不少北京、天津、山东、河北等东北移民大省市的东北移民后裔,会对前往东北观赏祖辈闯关东足迹产生兴趣,也有这个经济和闲暇条件,但极为可惜的是,《闯关东》的制作者却没有给他们创造具体到一定程度,因而能够保证旅游成本和收益之比的最低上限的旅游载体,使得许多人无法成行。如主人公朱开山经营的农场、餐馆,淘金的矿山应该都是游客感兴趣的旅游目标,但《闯关东》却没有给人们指明它们在什么具体地点,它们于是就没能发挥旅游载体的功用。收视市场口碑同样不错的《刘老根》就注意到这点,其将故事的发生地设计在龙泉山庄,给龙泉山庄带来了旅游效应,据说龙泉山庄也不收场地租金,《刘老根》投资者于是省下了一大笔成本。

三、契合游客因素

用影视剧来促进旅游业,实质上是以旅游因素为载体的旅游商品推销,商品推销是否成功,取决于商品是否符合顾客的需求和购买能力。影视剧的旅游因素也是如此,即其对特定旅游业是否起促进作用,关键取决于其是否首先适合顾客的需求,以及有需求的顾客是不是有购买能力。要想影视剧的旅游因素符合顾客需求,就得尽可能准确地掌握顾客实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国许多旅游影视剧没能实现该剧本来的旅游促进潜力,制作者不了解顾客实际,致使货不对路是重要原因之一。美国的影视剧在促进旅游方面之所以做得较好,重要原因也是制作者为了尽可能精确地掌握推销对象的实际,不惜下苦功夫,并且尽量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和办法。

影视剧的旅游因素推销,有时并不太细致地明确和针对目标顾客,广种广收,有时则尽量细致地明确和针对目标顾客,窄种窄收。广种广收如《乔家大院》,其吸引的游客对象在计划上是普适的,实践证明这类影视剧为旅游目标地吸引到的游客,从多个角度来看都是多元的;窄种窄收吸引的游客对象在计划上是特定人群,如美国《狂野之河》的促进旅游目标,是引导爱好新潮体育运动的人开展或观赏漂流体育活动。一般来说,影视剧促进旅游业能够做到全世界全国等大范围地广种广收最为理想,但许多影视剧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做到这点,有时不好高骛远,将目标定在窄种窄收上更符合实际,会取得好效果。如广西北海的海洋旅游,由于全国南北都有海洋,指望通过影视剧吸引全国各地的人都来北海进行海洋旅游是不太可能的,多年历史数据表明,北海的海洋旅游,游客主要是来自四川、重庆、贵州及云南等西南地区,根据这一实际,企图用影视剧促进北海海洋旅游的事主,应重点研究的该影视剧受众对象,也应该是这一地区的居民,并主要是争取在这一地区的电视台播放。

由于电视台争夺受众眼球的竞争越来越充分,近年来,在受众普适观赏类电视剧收视竞争中,地方电视台被央视挤得相当惨,以致大量市级电视台甚至省级非卫视频道,播放这类电视剧纯属充塞时间,不指望有多少受众观赏,这当然严重影响收入。由于没有收入,全国市级电视台2005年平均购买电视剧的资金开支只有300万元。[3]58在这种情况面前,地方电视台引导制作商制作央视不屑放的窄种窄收旅游影视剧在本台放映,并且吸引本地目标旅游业主共同投资,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参考文献]

[1]高福安,宋培义.电视剧制片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张胜冰,徐向昱,马树华.世界文化产业概要[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电影产业促进法篇7

一、当前广播影视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播影视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具有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目前,我国有电台、电视台1900多座,共开办广播节目1800多套、电视节目2200多套;有近70家电影制片单位,年生产故事片100余部;有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近900家,电视剧制作机构300多家,年生产电视剧1000多部10000多集。基本建成了有线、无线、卫星多技术、多层次混合覆盖的全国广播电视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已分别达到93.34%和94.61%,其中有线电视网已近400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亿;全国共有电影院6000多家,已建成区域和跨区域电影放映院线35条。从广播影视节目的生产制作量、整体技术水平和规模以及实际覆盖人口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广播影视大国。同时与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相伴随,广播影视的产业经营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显著成效。*年,全国广电系统总收入9.83亿元,基本属于财政拨款,到了2002年,全国广电系统总收入已达514亿元,其中广告收入超过280亿元,财政拨款75.84亿元,财政拨款仅占总收入的14.75%。广播影视已经从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转为以经营创收为主、财政拨款为辅,广播影视的产业功能和良好的开发前景正日益显露出来。

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既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也存在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广播影视产业还只是处于起步、探索的初级阶段,产业发展很不充分,经济总量规模比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实力还比较弱,竞争力不强,广播影视产品的进口大大超过出口。二是长期以来我国广播影视实行计划事业型为主的体制,不区分经营性产业和公益性事业,广播影视按行政区划设置,条块分割严重,已很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符合广播影视产业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广播影视的体制机制问题,已经成为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三是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差异很大。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产业发展比较好,效益也比较明显,西部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则比较差。广播影视产业内部电视与广播、电影发展不平衡,广播电影电视与网络的发展也不平衡。电视较强,增长较快,已成为整个广播影视产业的龙头和支柱,广播和电影相对较弱,存在不少困难;网络建设较快,但业务开发不足,未形成整个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少网络公司还面临亏损。四是广播影视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现有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多只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办事业,较少考虑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的发展问题。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新阶段新形势对广播影视的产业发展讲了新要求。广播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大明确讲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迫切要求包括广播影视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与之相适应,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也讲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世界范围内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广播影视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步伐,迅速实现新一轮的产业优化升级。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目前,电影和音像已经部分地、有限度地对外开放,国外大型传媒集团已经有条件地进入我局部地区。国外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涌入,给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深刻分析、正确把握广播影视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开拓,不断进取,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切实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大力推进广播影视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做强做大。

二、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新世纪新阶段,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广播影视产业的特性和规律,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依法管理为保障,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统筹协调中央与地方,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国内与国外,广播、电影、电视与网络,全面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结构布局日趋合理,整体技术水平先进、市场主导作用明显,国有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努力实现广播影视产业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使广播影视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我国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要坚持正确方向。广播影视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不管是广播影视的产品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企业,都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市场就是要在强化宏观调控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结构布局,调节利益分配,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面向市场就是面向人民群众,一切要以人民群众即消费者接受不接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始终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要坚持改革创新。广播影视产业要加快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要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唯一途径,立足于发展来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求发展。

四要坚持国有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坚持国有为主,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市场的龙头、示范和主导作用,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保证广播影视产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带动和促进整个广播影视产业健康发展。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有利于充分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形成多主体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繁荣和产业壮大。要积极推行广播影视产业领域公有制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广播影视产业领域的非公有制经济,凡是法律法规未禁入的领域都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或参与。

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一要强化优势产业。广播影视是以提供内容产品和服务为主的综合性产业,电视是其龙头和支柱。目前电视的优势和潜力还远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需要进一步强化。一是要继续保持现有电视产业经营特别是广告经营的持续增长。二是要尽快实现电视产业经营的转型,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广告的经营模式和赢利方式,积极开办付费电视,使之成为电视产业经营的又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三是要积极扩大电视节目经营和资源开发。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面向国外扩大电视剧、电视节目的销售,增加节目销售收入。要适应多媒体综合性发展的趋势,针对广播影视的特点,以电视为龙头对经营性资源进行电视、广播、电影、音像、报刊、出版等多种媒体的多重开发、多重利用。

二要振兴弱势产业。主要是指广播、电影、动画等,它们曾经取得过辉煌业绩,现在整体相对处于弱势,需要大力振兴。广播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按照产业规律切实加大产业经营特别是广告经营的力度,积极开发广播衍生产品市场,进一步增强产业活力,增加产业经营收入,尽快提升产业总体规模和效益。电影要加快产业化转变步伐,以强化电影创作为基础和核心,多渠道、多层次、多品种开发电影产品,全面搞活市场,形成综合效益,改变过去长期单纯依靠影院票房收入的状况,真正建立起符合当代电影产业发展规律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要运用资本运营的办法,吸收各方面资金组建股份制电影公司和电影上市公司,制作“国产大片”,以此带动和促进国产电影的繁荣。要保持和发展国产影片在国内电影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努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要加快推进国产动画产业的振兴,更新创作观念,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市场运作,建立完善的产业结构体系,扩大动画生产规模,形成产业品牌,逐步改变国内动画市场“外强我弱”的局面,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三要发展新兴产业。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使广播影视网络成为以提供内容服务为主的非常重要的新兴产业。广播影视网络要在确保传输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节目的前提下,大力开发网络新业务新市场,提供新服务。要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推广数字机顶盒,在网上积极提供付费电视、视频点播、数据广播、互联网接入、网络游戏、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其他网络服务,促进网络产业迅速膨胀和扩张,使网络产业尽快发展成为广播影视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要改造传统产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广播影视过去的一些业务和产业已不适应发展,要进行调整和改造。新闻纪录电影摄制,现在的市场需求已大不如以往,需要改造转型,在保持一些必要业务的同时,可以开展有关影视节目的制作经营,特别是可以大力发展电视纪录片。电影生产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电影的到来,电影胶片的需求将越来越少,甚至可能很快就会退出市场,电影洗印业面临转型的任务,要积极做好准备。广播影视类的报刊、图书,长期来以事业建制,侧重宣传功能,不适应产业化发展。要转变体制,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积极开发产业功能,形成新的出版产业。

五要重视高新产业。要积极跟踪广播影视科技和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大力开发对广播影视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高新产业。广播电视卫星直播是卫星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在国外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我国也已进行了成功的试验,是继有线电视网络之后广播影视业又一个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服务产业。此外还有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宽频电视等。这些新媒体、新产业、新业务虽然短期内可能不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一定要高度重视,掌握主动,抢占先机,尽早培育、开拓和占领市场。

三、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相关措施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发展市场主体

一是区别广播影视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面向市场,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经营性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广播电视要把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从目前的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面向市场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与事业部分分别管理、分别运营。具体来说,可以把电台、电视台、广电集团(总台)的除新闻宣传以外的社会服务类、大众娱乐类节目,特别是影视剧的制作经营从现有体制中逐步分离出来,按照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公司,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对于产业经营前景比较好、具备企业化运作条件的如体育、交通、影视、综艺、音乐、生活、财经、科教等频道频率,在确保频道频率作为国家专有资源不得出售,确保节目终审权和播出权牢牢掌握在电台电视台手中的前提下,经批准可以组建公司,探索进行频道频率的企业化经营。电影要加快实现整体从计划事业型向产业经营型的转变,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塑市场主体,加快面向市场的步伐,进一步搞活经营。

二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结构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要通过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着力打造一批实力雄厚、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广播影视产业集团公司,作为产业骨干带动整个广播影视产业向前发展。要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整合广播和电视经营性资源,推进广播电视经营性资源的区域整合和跨地区经营,培育发展广播电视产业集团公司。广播电视产业集团公司作为广电集团(总台)或电台电视台的经营实体,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和电视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要进一步推进电影集团的发展,鼓励电影集团通过兼并、联合、重组整合电影企业,进一步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同时加快推进跨区域规模院线(放映集团)的建设。要加快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整合,组建全国和省(区、市)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形成资源共用、利益共享、上下贯通、统一运营的广播电视网络发展新格局。

2、扩大投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

逐步加大广播影视市场的开放力度,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吸引、鼓励国内外各类资本广泛参与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广播影视产业的社会化程度。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允许境外有实力有影响的影视制作机构、境内国有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合资组建由中方控股的节目制作公司。电台、电视台和广电集团(总台)内重组或转制为企业的单位,在确保控股的前提下,可吸收国内社会资本探索进行股份制改造,条件成熟的广播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生产营销企业经批准可以上市融资。付费电视的开办以中央、省和省会市、计划单列市广播影视播出机构为主体,允许符合条件的广播影视机构、拥有节目内容资源独占优势的国有机构及其它符合条件的机构参与,组建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鼓励国内社会资本投资拍摄影片、发行销售国产影片、加入院线或独立组建院线、改建电影院。允许境外制片机构同境内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组建由中方控股的影片制作公司。允许境外公司以合资形式成立影院建设公司或改建电影院,外资比例可达75%。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在广播影视系统拥有优先投资权、保证控股和拥有经营管理的实际控制权的前提下,可吸收国内社会资本。

3、依托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和服务领域,提升产业竞争力。要以数字化、网络化为重点,全面推进广播影视产业由模拟转到数字的升级换代。一是要全面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的数字化;二是要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进程,力争在*年底东部发达地区和中部的地市以上城市以及西部有条件的省会城市、地市实现整体转为数字有线电视的目标,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达到3000万户;三是要大力推进数字电影制作和数字影院建设,扩大电影数字制作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成果,建立一定规模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和数字电影放映院线,积极推进农村和城镇社区的电影数字化放映;四是要积极推动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的开发应用,争取*年开始提供直播卫星业务,*年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大力扩展数字电视移动业务和高清晰度电视业务。

4、积极实施“走出去”工程,谋求国际化发展

要适应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的趋势,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广播影视产业走出去要强化市场运作,大力发展海外营销机构和网络,着力将我具有竞争力的广播影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努力增加我广播影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做大做强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对外产业品牌。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分地区、分项目,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走出去”工程。广播电视要进一步扩大在国外的落地覆盖和节目销售,同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中央、省及重点城市的广播电视机构在国外独立或合作开办电台电视台。电影要进一步扩大中外合作在我境内拍片,同时要走出去选择一些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对我友好的国外知名电影机构进行合作,使我国电影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

5、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

加快法制建设,尽快建立健全广播影视产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广播影视产业健康发展。要根据我国广播影视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抓紧修改和补充不适应产业发展的广播影视现行政策法规,抓紧出台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意见和措施,并及时将有关政策措施通过法律程序上升为法规规章。要积极推动《广播影视传输保障法》、《广播电视法》和《电影法》等重要法律的起草和颁布实施。

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强化政府监管。广播影视产业发展要逐步实行管办分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广播影视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真正把对产业的行政职能转到宣传调控、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强化宏观调控。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宏观调控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强宏观管理。要继续做好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的题材规划,认真贯彻执行国外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的进口与播放管理规定,认真开展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电影电视剧及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机构的年检年审工作。二是要加强市场建设和监管。加快广播影视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发展市场中介组织,繁荣产品流通交易,着力建好全国性的广播影视节目交易中心,重点办好中国广播影视博览会和相关广播影视节展。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执行电影电视剧生产、发行、播映和网络公司传输广播影视节目审查许可制度,建立重大节目生产审查制度,实行广播电视节目出品人、电视剧制片人持证上岗制度。三是要进一步改进政府评奖。政府评奖要和市场结合起来,要有利于推动优秀的广播影视产品进入市场、占领市场,有利于引导市场,推动市场繁荣和产业发展。

6、加强产业扶持与人才培训

电影产业促进法篇8

[关键词]品牌电影营销特许经营

品牌传播能够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为公司带来效益。当然,品牌传播也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内容,它有力地推动着公司的销售。发挥品牌的效应,对营销将产生巨大的作用。企业必须设计出一个令消费者满意的品牌形象,并将这种形象有效地传达给企业的目标顾客,然后才可能促成顾客发生购买行为。营销活动又是品牌传播的一种有效手段,企业品牌是通过包括营销在内的各种方式的传播中来实现其价值增值的。在营销活动中,企业的品牌通过营销的开展进行传播,营销为品牌的形象和价值提供了展示平台,使品牌为消费者熟知,从而达到扩大品牌知名度的目的。因此,品牌传播和企业营销活动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电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它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社会文化。电影反映着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同时,它又对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有着反作用。消费者以一种娱乐的心态去接受电影,从而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而且,电影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如果某部电影深受观众喜爱,借助电影对企业品牌进行宣传就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左右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因此,企业利用电影营销进行自身品牌的传播是一种明智的决策。

总体来说,中国当前的电影营销模式主要包括电影贴片广告、植入式广告、电影素材拍摄广告、联合促销、主人公代言和特许经营等。它们无一不是联系电影自身和商家的有力手段。那么在这些时下的电影营销方式中,企业品牌是如何得到传播的呢?它们有哪些优势,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电影贴片广告

所谓电影贴片广告是指在电影放映前或放映的过程中,通过播放广告的形式对企业的产品和品牌进行宣传,这是一种传统的电影广告宣传方式。

2000年以来,中国的电影贴片广告进入了一个规范运作的时代,但总体上讲,该市场的开发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2004年6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影片贴片广告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了电影贴片广告的积极的作用在于扩大了对产品的宣传,在树立企业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企业品牌在电影放映过程中能得到充分展现。但在贴片广告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影片的贴片广告时间过长,影响了观众的正常观看,使观众产生焦躁和怨愤情绪。《英雄》放映前的贴片广告长达10多分钟,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子年把浙江翠苑电影大世界有限公司和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这种过于冗长的广告造成了负面的传播效果。企业和电影从业者不仅要考虑怎样达到传播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还要考虑这种传播方式是否适度或合法。

另外,《通知》强调影片贴片广告必须严格执行广告管理的有关规定,内容要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部分电影贴片广告的内容庸俗不堪,情节设置过分夸张,这对企业形象来说无疑是致命伤。因此,电影贴片广告的内容应该积极健康,老少皆宜,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

二、植入式广告

合作企业往往通过赞助的方式介入到电影剧情当中,即企业的品牌形象甚至企业本身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剧情中,直接或间接地暗示消费者,从而达到对企业或品牌进行宣传的目的。

首先,电影中植入的广告元素能以娱乐的表现形式让受众接受,它的出现取决于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可以使产品在电影中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反复出现。

其次,植入式广告是直观、细节化的传播方式。它通过生动的形象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小到手机、项链,大到汽车、航班,植入式广告能使消费者对该品牌或产品产生愉快的联想,进而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和偏好。《天下无贼》里刘德华强迫傅彪写了一个汽车转让书,并大声念了一遍“宝马汽车”四个宇。在寺庙中,刘德华偷了一袋子的手机,拉开袋子,观众看到,每一款都是诺基亚。

再次,植入式广告能使制片方获得巨额的赞助费,保证了电影的质量,也就达到了维护企业品牌的目的。

植入式广告的设置有其特殊要求,导演要根据电影剧本大纲整理出广告与电影可能的结合点,使广告自然地融入到电影情节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众多电影元素――场景、人物、语言以及道具等方面的配合。由于植入式广告的商业属性,使电影更加商业化。有时候,制片人和导演为了满足赞助企业的要求,不惜改变电影初衷,破坏电影的艺术性。就这一点而言,电影工作者应该在不破坏电影艺术性的基础上,适当插入企业品牌形象,让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达到融洽的结合。

三、电影素材拍摄广告

企业利用电影中的剧情拍摄广告,借助电影放映期间形成的效应达到关联影响效果。运用电影素材拍摄广告,引起大众关注,既宣传了电影,也扩大了品牌影响。

华谊兄弟公司继《天下无贼》之后,为淘宝网拍摄了一部广告片。在该广告片中,傻根使用“支付宝”――这个网络支付的最新手段,通过“支付宝”把6万元钱打回了家,同时免去了邮局高额的手续费。其广告词为“用支付宝,天下无贼”。“支付宝”利用《天下无贼》的知名度吸引大众关注,同时用电影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来,使网上安全支付的概念更加通俗易懂,进而引领更多人使用这一工具。

四、联合促销

联合促销推广是指在电影放映期间,合作企业与电影票房销售进行合作促销,这种合作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商家所采用。购买企业的产品送电影票,或者买电影票抽中大奖获得企业产品等形式。为了宣传《玩具总动员》,达到促销目标,广东省电影公司与添美食快餐集团间相互宣传合作关系。“电影公司与快餐公司订立合作协议,添美快餐店张贴影片海报,给食客造成视觉冲击和形象认知;在快餐店举行‘吃套餐送彩卡’活动,彩卡是特制的玩具彩页。这样,电影公司送出了彩卡,快餐店买出了套餐,皆大欢喜。”]

联合促销是有其优势的。首先,联合促销降低了企业或产品的营销成本其次,它能将娱乐体验自然地融入到企业或产品的内涵中去,更贴近消费者,联合促销还可以帮助产品接触到更多传统广告无法企及的消费者。

不过,利用电影进行产品的促销,不能仅仅立足于电影本身与品牌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借助电影的效应,加强媒体传播的力度,进行品牌的宣传和炒作,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扩大企业或品牌的知名度,最终逐步树立起品牌的良好形象。

五、主人公代盲

“有道是商品有价、品牌无价。大牌明星本身就是一大笔难以估价的无形财富”。当今商品世界日趋娱乐化,以科技产品、化妆品和服装等为主的品牌标榜时尚。而明星无疑是传统与时尚的最好结合点,他们在每个时代都是时尚的符号。不少国际知名厂商长期使用大牌明星为其产品代言,从奥黛丽・赫本代言的夏奈尔服饰到沙朗・斯通代言的迪奥产品。

但同时,电影主人公为企业品牌代言应该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企业要正确地选择为产品代言的电影明星。主人公代言是品牌人格化方式的一种,其关键在于一个具有个性魅力的公众人物以自身的形象赋予商品以独特的魅力和气质。选择明星应该从明星气质与产品内涵的契合度出发,让消费者有一种拥有此种商品就如同自己有了明星的某种特质,或者由于与明星使用同一产品随即产生了亲近感及认同感。

第二,主人公代言存在着脱离电影情节的问题。在《十面埋伏》热映期间,刘德华和章子怡所代言的品牌都相应地加大了宣传力度,但南方高科手机仍采用原有的广告片,与热映电影没有关联,这样的带动效果也就比较微弱。此时可以考虑采用剧情广告加明星效应的方式进行品牌传播。因为这样就很容易把观众从对电影的关注上转移到对品牌的关注上来,从而使企业品牌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六、电影特许经营

2004年以来,中国的特许经营体系已超过1000家,所涉及的行业超过50个。在全国连锁百强中,特许经营企业占61家。可见,特许经营在我国发展的势头良好。而目前国产电影特许经营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电影特许经营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特许经营引入中国后,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只有在近几年它的发展步伐才开始加快。中国企业进行电影特许经营也是在外国电影品牌的带动下进的。2005年11月16日,迪斯尼授权tCL,在中国大陆使用其品牌和卡通形象进行开发、制造、销售迪斯尼品牌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包括电视机、mp3、电话、空调和数码摄像机等。同年12月6日,华特迪斯尼(上海)有限公司与三枪集团联手,推出了带有迪斯尼卡通元素的少儿内衣。在借助外国知名电影品牌进行自身的品牌推广过程中,中国企业利用电影特许经营将日渐成熟,从而推动国产电影特许经营的发展。

其次,中国电影市场对电影特许经营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一方面,电影企业的授权意识不浓。我国电影企业大都采用旧的营销模式运作,即对电影的商业开发还局限在对电影本身的发行上,没有特许授权意识。另一方面,商家对电影的利用停留在诸如广告贴片、主人公代言、电影素材拍广告等一些广告层面,仅注重广告的传播效应,却忽视了对电影进行后产品开发。从而没有更好地达到企业品牌与电影品牌相结合的双赢效果。

要想利用电影的特许经营为企业晶牌传播服务,应该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一,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电影是商业和艺术的结合体,具备后产品开发意识。同时,企业要有品牌意识。品牌授权的基本原理在于一个强大的品牌能够唤起消费者的联想,也可以让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潜在的需求。《星球大战》的影迷对其电影衍生产品极度热衷,“佐治亚州的汤姆和莘莘收集了各式各样的伊库斯(ewoks)玩偶,共计549个并且持续增加中。即使是从火舌中抢救下来的伊库斯,他们也同样珍爱,并尽力为其修正毛发。所以玩偶还各有名字以辨认。”为了利用品牌的这种价值,其拥有者将它的名称、标识或者其他关于该品牌的特征授权给被授权人,用在被授权人的产品或服务上。

第二,企业利用电影的特许经营进行品牌传播时要注重市场细分,也就是分众行销。根据品牌的自身特点和目标消费群来开发相关的系列产品。这种系列产品的开发要求针对市场的变化,将产品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标消费者,从而与消费者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第三,电影企业借鉴国外的特许经营经验,有授权意识。主动将电影品牌授权给生活用品、通讯设施、交通工具及房地产等各个领域的企业。在美国,迪斯尼的特许经营是值得称道的。每年迪斯尼在特许经营上就有10亿美元的收入。在全球范围内,迪斯尼发展了4000多个拥有其特许经营权的商家,产品包括铅笔、书包、手表、汽车等各种类型,甚至涉足房地产领域。1996年,华纳公司对《空中大灌篮》一片,采用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攻势。其中就包括华纳公司在美国国内100家及全球150家华纳的商品单位同时销售相关产品。

现阶段,中国企业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前提下,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影资源,将电影特许经营进行有力地推进。特许经营是企业突破传统营销观念的重要方式,以无形资产为依托,建立现代营销模式,实现低成本扩张。

结论

电影营销是企业与娱乐产业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娱乐营销可以使企业达到传播其知名度的目的。因此,企业应该有效地利用对自己品牌传播有利的电影营销方式。

电影产业促进法篇9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不断融合的信息化时代,以往传统的通信、雷达自成体系的对抗形式已经成为历史。高技术条件下的“电子战”不仅涉及通信、雷达、光电、隐身、导航、制导等系统,而且遍及从空间、空中、地面、水面和水下,覆盖了从米波、微波、毫米波、红外和紫外的所有电磁频谱,涉及各军兵种和各个作战领域。随着人们对电子技术的需求增大,电子技术在逐渐成为网络工程的重中之重,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电子工程建设,不过由于我国基础的落后,与国际化的电子工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子工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国家明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制定本规划,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1.电子工程的内涵

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随着取得长足的进步,这同时促使电子技术开始成为独立的产业。21世纪是互联网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电子工程以及相关产业对人们必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推动电子工程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应对国际化的挑战,为了推动电子技术的进程,我们必须加强对电子工程的探索研究。

电子工程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电子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的科学,主要涉及电子设备和相关系统的应用开发,以及信息的处理等相关内容。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产品对电子技术越来越依赖,电子技术影响着人们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能够显著促进我们研发新产品的进程,使我们能够开发出更多的新兴电子工程产业。

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电子技术业务融合和产业链分化整体的趋势日渐明显,多行业交叉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并且消除了部分行业之间的界限,促进了相关行业模式的探索创新。

21世纪作为信息时代的第一个世纪,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个继往开来的世纪,促进了很多产业的发展,使电子工程的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在很多地方,电子技术都作为良好的新经济类型行业,促进了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侧面上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现在,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快速期,正在不断深化发展电子技术产业,并提供相关的扶持力度。这为电子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并提高了电子工程的综合实力发展。

2.电子工程的发展

21世纪是发展电子技术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电子技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与国家化接轨,并能显著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且电子技术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取得成果最多的行业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也在大力部署重点发展电子技术,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电子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以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器件为依托,全面实现信息转化传输的数字化。由此衍生出各种新器件、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逐渐走向技术的最前沿。

3.推动电子工程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由于电子产业能够快速的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将电子工程列为新时代的重点发展战略。因

转贴于

此,我们应该不断深入电子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从各个方面不断推进电子工程的发展进程,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侧面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促进我国电子工程的深入发展。

3.1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电子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因此国家需要增加投入力度。政府部门应该以新时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契机,不断拓宽电子产业的投资力度,增加电子产业的融资渠道,深化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鼓励新兴电子产业的研发,奖励电子工程的优秀成果,同时可以考虑建立电子工程委员会,规范电子工程行业标准,使其能够更好的与国家化接轨,对电子工程的发展起引领作用。

3.2促进产品融合创新

电子工程企业要加强和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合作,不断的促进产品的融合,寻找创新点,加大应用规模的发展,建立整套的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我国电子工程产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使我国的科研基础平台能够共享,得到有效利用,使我国的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3.3完善科技法规政策

电子工程产业的不断完善,需要加大推进“三网融合”力度,提高技术产业标准,保持电子产品的生产力度,发挥政策性的融资鼓励政策,完善科技法规政策,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标准完善,发挥出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保障作用,使电子产业的各个方面团结协作,健康发展。

3.4保障电子产业稳定增长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在计算机、数字电视和网络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能够满足国内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不过在全球化竞争过程中,我们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收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电子产品出口速度减缓,使电子产品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也反映除了电子工程产业的深层次问题,暴漏出了电子产业的管理技术漏洞。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完善电子产业的发展,真正能够保证电子产业的增长稳定。

3.5拓展电子产业的领域

政府在电子工程的发展过程中,要真正发挥职能作用,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断的拓宽融资渠道,开展更多的领域研发,引领电子工程产业的多层次多方面发展,比如,大力推广数字电视,提升计算机网络应用,实施电子电路升级等等,使电子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宽,促进电子技术项目建设的更好发展。

3.6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企业应该从自身做起,深化创新改革,优化管理结构,增加融资投资结构,支持电子工程产业实现技术突破,调整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积极和国际化电子工程产业标准的对接,保证企业能够真正实现技术突破,推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4.电子信息工程发展采取的保障措施

根据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为实现未来我国信息产业科技的发展目标,应采取下列保障措施。

4.1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设备制造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的互动,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以规模应用促进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促进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推进科研基础平台建设和共享机制、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

4.2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完善科技法规与政策。环境。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调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录和标准,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进一步发挥出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完善科技法规与政策环境,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科技法规、政策的研究,充分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运行中的引导、支持和保障作用,整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团结协作,促进科技与产业健康发展。转贴于

4.3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深化信息技术创新投入体系改革,优化投资结构,支持和保障重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突破。积极实施自主创新的标准化战略,跟踪国际电子信息工程产业技术标准的发展动态,支持企业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和市场化利益共享机制建立组成技术创新联盟。

4.4增强保护意识,严格知识产权执法。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要实施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科技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增强保护意识;强化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和实施力度,通过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格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技术创新者的技术创造热情。

5.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5.1我国信息产业的科技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与产业由大到强的战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坚持服务国家目标、引领产业发展、市场技术互动、统筹规划协同的指导思想,持续突破核心技术,全面掌握关键技术,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5.2党和国家提出了“‘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的发展目标和“本世纪头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必须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决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服务业的创新和升级,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使信息技术与网络惠及全民,激发人的创造活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关键信息技术的突破,解决信息网络与系统的自主可控问题,保障国家安全。

5.3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推进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中心环节,将掌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提高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建立创新型的发展模式,促进信息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引领产业协调发展,推动信息服务大行业的持续快速成长,促进产业由大到强。

5.4全面把握市场牵引与技术驱动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在中短期内对技术发展的牵引作用,以重大应用带动技术发展;高度重视新技术在长远发展中对新市场需求的催生作用,加快部署战略性新技术的研发。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的互动,以业务创新带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以技术的突破为业务创新创造良好条件,并催生新的市场。

电影产业促进法篇10

[关键词]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措施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18.028

[中图分类号]tp2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18-0041-03

电子自动化是指事先设计好程序,让控制设备和系统展开自行作业的一种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在社会各领域中,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这样的情况,人们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想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抓住市场发展趋势,就要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电子设备可靠性定义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模块化、系统化、智能化在电子设备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新型电子设备的开发也在进行,在社会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针对目前环境而言,服务系统越来越昂贵与重要,为此,一定要加强对电子设备可靠性的研究,提高电子设备可靠性,促进其广泛应用。在国际范围内,适合一个系统的通用可靠性,也适合一个单元。但是考虑其存在着一定的随机故障,所以,经常使用“概率”表示可靠性。

1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现状

1.1工作环境复杂,设备使用与维护不到位

控制设备的不断发展,为其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导致控制设备应用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在工作环境中,机械作用力、工作环境气候情况、空间电磁干扰等因素,均会影响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当然,除了以上因素之外,还存在着一些人为操作等因素,主要指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进而在进行控制设备使用与维护工作的时候,无法全面落实有关工作,导致工作不到位,影响了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1.2控制设备元器件的质量不达标

在控制设备应用的过程中,元器件质量对设备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也就是说,元器件质量是确保控制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与基础。现阶段,生产控制设备厂家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并且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缺乏有效、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部分厂家为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一般都是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导致产品质量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进而影响了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1.3控制设备使用年限管理不当

在控制设备使用的时候,其工作环境的改变与管理不当均会对设备使用年限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设备使用年限又是影响设备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设备使用年限的管理。对于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而言,其自身就具备很高的自动化程度,如果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没有采取恰当的措施与方法,加之工作环境的复杂性,那么必然会对设备使用年限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其使用年限,进而使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3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现实意义

3.1提高设备可靠性有利于增强设备市场竞争力

控制设备所具有的功能是吸引买家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控制设备可靠性是买家购买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与困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这样才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而言,只有不断提高其可靠性,才可以在市场发展中赢得优势,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维护成本,实现其全面推广应用。

3.2提高设备可靠性是增强设备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

设备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客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确保设备使用功能与价值的重要因素。针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来说,质量就是安全、高效、经济的重要保障,要想有效实现这一保障,就要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这样才可以促进设备质量的提高,进而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措施

在实现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提高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设备可靠性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控制设备自身特点,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措施,促进设备可靠性的全面提高。

4.1加强对控制设备设计阶段的重视

在生产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时候,控制设备设计是其基础环节。在进行控制设备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控制设备各部件的技术研究,设定有关控制设备调试参数,进而确保控制设备的使用性能。除此之外,一定要加强对控制设备产量的控制,在确保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控制设备生产数量,进而以最经济的模式开展控制设备生产与维护工作,实现控制设备应用性能与价值的最大化。通过对控制设备设计阶段的重视,可以在确保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控制设备的生产成本,从而减少控制设备使用与维护费用,促进控制设备的全面推广与应用。

4.2电子元器件选用准则

在生产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生产设备的质量,在选用元器件的时候,一定要在保证其使用性能的基础上,选择相对统一的种类与规格,同时对设备加工精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此来确保生产设备的使用性能,并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逐渐完善整个加工过程,实现生产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促进相关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在进行控制设备装配与运输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简化其过程,确保运输过程的简便与快捷,构建统一的自动流水线,高效完成控制设备的运输,提高控制设备的利用效率。

4.3加强控制设备的科学管理,促进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

在正式使用控制设备之前,一定要认真细致阅读安装说明,并且根据设计要求,确保控制设备的正确安装,在正式运行之前,一定要进行相应的调试与验收,进而保证控制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在完成相应的工作之后,一定要对控制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与巡查,对每一个控制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且建立相应的档案,对其安装、调试、运行、检查、维护等内容进行记录,保证控制设备的有效应用。除此之外,对于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设备而言,一定要及时检测其使用功能,如果得到的检测结果是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就可以继续使用此设备;如果其检测结果是影响设备正常使用性能,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换,保证相关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所以,一定要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科学管理,进而确保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保证相关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

4.4强化控制设备的散热防护与气候防护

在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使用过程中,温度与气候是影响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温度,对设备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如果外界环境温度太高,那么必然会对控制设备的散热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控制设备的使用性能无法全面发挥,致使控制设备的工作效率下降。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加强控制设备散热器的处理,一般都是对表面进行黑色处理,同时一定要加强对粗糙度的控制,加强辐射换热性能,促进控制设备的高效、安全应用。除此之外,对气候因素也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从气候影响方面而言,低温高湿环境会对元器件电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介质损耗不断增加,甚至会导致控制设备出现短路与击穿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一定要采取密封、浸渍、灌封等措施加强控制设备的密闭处理,为控制设备气候防护工作提供保障,进而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促进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5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发展趋势

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发展还不够先进,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国在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研究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控制设备使用效率的提高,这样就可以促进我国工业自动化的有序、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进而逐渐减小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生产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其规模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研究,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融合与应用,不断提高控制设备的自动化与可靠性,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可以全面、高效发挥控制设备的性能与作用,促进社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实现我国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增强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成为现阶段的主要研究课题。要想有效增强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一定要加强对控制设备可靠性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影响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因素,进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促进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提高。同时,在使用控制设备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控制设备的管理,实现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全面提高,促进相关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贾刚,张萌.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9).

[2]张伟林,宋修臣.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7).

[3]焦志颖.如何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3(9).

[4]李振鑫.探析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2(14).

[5]刘永强.浅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

[6]郭红生.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