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4:28

旅游经济概念篇1

abstract:asaformoflow-carboneconomy,low-carbontourismrepresentsthetrendoftheworld'stourismindustry.Low-carboneconomymainlyincludesthreefactors:macroscopicallow-carbondecision-making,microcosmiclow-carbonproductionandlow-carbonconsumption.Basedonthethreepointsoflow-carboneconomy,thearticleredefinesthelow-carbontourism,analyzesthedifferencesandlinksamonglow-carbontourism,ecologicaltourismandsustainabletourism.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旅游;概念体系;三位一体

Keywords:low-carboneconomy;low-carbontourism;conceptsystem;trinity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151-02

1研究背景

继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已经迎来了第四次浪潮,即低碳化浪潮。低碳化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一词也便应运而生。而随着资源环境的日益枯竭与人们低碳意识的不断提高,低碳化也必将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新选择,低碳旅游必将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低碳旅游是近几年才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名词,尽管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目前业内对其的研究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还远远不够,从概念,到结构,再到构建模式的各个方面都十分模糊,亟待完善解决。

2相关概念界定

2.1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2]。国务院总理在2009年8月12日主持召开了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草案)》,首次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这标志着低碳经济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位的确立。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无烟”特性决定了其既是经济腾飞的重要助推器,又是当前最适合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的一种形式,其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将旅游产业的良性循环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战略高度[3]。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方式,目前对其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的解读还众说纷纭,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众多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诠释,如“低碳旅游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旅游活动,尽可能减少碳足迹与温室气体(Co2)的排放,从而使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与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获得共同提高。”(吴莹,2010)[4]“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黄文胜,2009)[5]“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换句话讲,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郑琳琳,林喜庆,2010)[6]“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刘啸,2009)[7]。不难看出,以上概念大多倾向于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重视了旅游产品需求链中的“低碳化”,但忽视了对于旅游产品供给链的说明。相对而言,华东师范大学的蔡萌、汪宇明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于低碳旅游概念界定的突破,将旅游供给系统纳入到了考虑范围。他们认为,“低碳旅游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以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低碳旅游装备、低碳旅游吸引物、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为主要实现途径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8]”“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即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人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9]”

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任夏冶と衔,低碳经济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低碳生产,另一种是低碳消费[10]。该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这在蔡萌、汪宇明的两篇论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8、9]。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都是市场经济下的微观主体行为,低碳经济还应该包括一种宏观主体行为,即国家(各级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以此“三分法”为核心思想,低碳旅游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所谓低碳旅游,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舆论宣传等多种手段影响旅游宏观主体行为和旅游微观主体行为,不断减少旅游活动各个环节(政府决策过程、旅游企业生产过程、游客消费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对旅游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的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方式,它包括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旅游企业的低碳生产行为和旅游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其中,政府低碳决策行为主要依靠政策法规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实现,低碳生产方式主要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和各种节能管理措施加以实现,低碳消费方式则主要通过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和旅游者生活方式的转变得以实现。

2.2低碳旅游、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定义,所谓可持续旅游,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的旅游方式,“它既能为当代人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旅游发展环境的持续性”、“旅游发展效益的福利性”以及“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从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作为两种现代旅游发展方式,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它们都以可持续旅游思想为导向,以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着眼于维护旅游生态环境的独立性和持续性,目的在于通过营造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为旅游者及当地居民提供福利,并强调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低碳旅游则立足于对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其中必然包涵了对维系旅游持续性所应付出的责任;低碳旅游主张通过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降低旅游产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谋求整个行业甚至全人类的福祉;低碳旅游还强调旅游发展过程中满足所有国家、所有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与碳排放权利,也就包含了对旅游发展机会公平性的关注。[10]简而言之,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两种途径,两者均包含了可持续旅游“持续性”、“福利性”和“公平性”的核心思想。从理论层次上讲,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递进或者继承关系――低碳旅游正是继承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厚望,在充分吸纳了低碳经济的理念后才发展起来的。但低碳旅游从内涵、范围、实现手段三个方面又与生态旅游有着明显的不同[12]。

①从内涵来看,生态旅游建立在“资源有限”、“环境易损”的观点之上,因而其所追求的是一种减少人为干预,保持资源天然性、原真性的“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9]。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将其定义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由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该定义有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区域”中的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因此,生态旅游着眼于旅游的“生态”特性,即“自然旅游”,强调的是较少的开发和干预。而低碳旅游以减少旅游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目的,着眼于低碳环境创设、低碳管理创新和低碳生活方式转变。低碳旅游不排斥开发,相反,它鼓励那些通过制度创新,依托新型能源,运用低碳技术的开发建设。

②从范围来看,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者”通过“生态交通”到“生态旅游资源”目的地的旅游。一种旅游方式必须要突破“生态旅游者”、“生态交通”和“生态旅游资源目的地”三层限制才能称得上是生态旅游。然而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现实世界,对于三者的界定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因而生态旅游的范围是十分模糊的。并且这三种条件缺一不可,也使得真正算作生态旅游的旅游方式并不多,也便缩小了生态旅游的范围。而低碳旅游涉及到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所有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旅游方式都可以被称作低碳旅游。因此,低碳旅游的鉴定指标清晰,并且其范围要明显广于生态旅游的范围。

③从实现手段来看,生态旅游侧重的是“维持”、“保护”,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有限开发”,制造“有限废弃物”来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旅游是一种较为“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的旅游发展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斥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而低碳旅游则主要依靠政府的低碳环境创设、旅游企业的低碳管理创新和旅游者的低碳生活方式转变来实现,这些方法与手段包含着一种“主动出击”、“积极改造”的意味,当然这种“出击”与“改造”也是建立在不损害自然承载力的既定条件之上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更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而生态旅游则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理念,表达人类对旅游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的追求[9],而两者同样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于是便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现代旅游发展方式模型(见图1)。其中,可持续旅游既是生态旅游所追求的,又是低碳旅游欲求达到的目标,位于金字塔顶端的目标方向层;生态旅游多数情况下则作为一种追求可持续旅游的抽象理念,位于金字塔中部的理念指导层;低碳旅游是对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将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理念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可供操作的旅游发展行为方式,其位于金字塔底部的基础响应层。

3结论

在当代,低碳旅游作为一种低碳经济,引领着旅游产业发展的潮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的研究报告预测,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未来10-15年内将达到顶峰,而后逐渐减少,直至本世纪中叶将下降到2000年一半的水平[10]。因此,可以预见,低碳经济至少在未来10-15年中都将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低碳旅游方式也将成为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9,(7):17-19.

[2]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J].国际经济评论,2007,(5):50-52.

[3]苟春,马元祝.推进低碳旅游科学发展[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0,(7):21.

[4]吴莹.倡导推行低碳旅游――旅行社发展的新契机[J].管理与财富,2010(3):100-101.

[5]黄文胜.巴马旅游实施低碳旅游模式研究[J].今日财富,2009,(10):104-105.

[6]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3.

[7]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8]蔡萌,汪宇明.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与旅游发展新方式[J].中国城市研究,2009,(12):40-46.

旅游经济概念篇2

关键词:旅游非优区特征分析理论界定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开发研究呈上升趋势,其表述有“旅游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旅游弱势地区”、“旅游温冷地区”、“边缘型旅游地”、“二三级旅游地”(许春晓,2001)等等,本文拟遵循科学界定概念的一般程序,将“旅游非优区”概念所指的现象与其它现象有效区分,并探讨在现实中测量、甄别旅游非优区的具体方法。

一、对旅游非优区的理论认识历程

(1)对某种类型旅游非优区的分析

许春晓在1993年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1995年提出“欠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是“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某一方面、某一层面或某一类别,是“旅游非优区”的两个可指明的方面,即概念的两个“维度”,通过对概念不同维度的分类研究,逐步抽象出对其“共性的、一般性”的认识。随着旅游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者们以“导致特定区域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处于非优、劣势地位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指标,如旅游资源、地理区位、区域经济背景、自然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划分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自然生态环境非优区等不同的亚类,分别对其进行研究,而且还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经济欠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等等不同的研究维度。

(2)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明确化历程

在旅游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相对优势状态的区域,而旅游非优区长期处于研究的边缘,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要集中于资源因素方面,以及“从景点组合、分布状况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界定”(杨晓峰,2007),或者认为非优区是“缺乏高等级的旅游资源,资源数量不丰富的区域”等(赵宁曦等,1997)。与此同时,关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研究也逐步增加,如孙根年(2001)将资源与区位有机结合,分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孟清超(2006)将旅游非优区界定为“旅游开发条件不理想、开发状况较差、发展阶段落后的区域”;杨晓峰等学者对旅游非优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可见,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逐步明确,即“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的区域”。对非优状态的描述如“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旅游业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等都可以归结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由于受资源、区位、区域经济背景、客源市场等影响”都是旅游非优区的形成因素。

二、对旅游非优区几个认识误区的解释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资源非优区”与“旅游非优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资源非优区是原生性资源差的地区,是从资源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而旅游非优区是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两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旅游资源非优区可能是旅游非优区亦可能是旅游优势区,旅游资源差并不一定是旅游非优区,原生性旅游资源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许春晓,1993);反之,旅游非优区也并不一定缺少资源或者是资源级别低,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如政府、居民的观念意识等因素都可能制约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的相关研究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描述与考量,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可能是旅游非优区;而旅游优势区亦可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高(张志宏,2010)。

旅游非优区并非指旅游业发展无望的地区。旅游非优区是对所研究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一个客观评价,是对现实状态的分析与描述,主要是对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业对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张志宏,2010),以及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等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的客观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发达”与“发展”是相对而言的,“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处于旅游业发展的“非优”是一段时间的状态,不是发展无潜力,而是处于不同的发展历程。

三、旅游非优区概念的界定

(1)旅游非优区概念的具体化,形成抽象定义

1、概念的分解。首先是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分析:区,可以理解为地区或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范围,是对地球表面各种空间范围的抽象或概括;“非优”是与“优”相对的概念,两者相比较而言,互为存在前提。“优”是优良、美好,“非优”即是不优良、不美好、劣势。“非优”是一定时间区间内存在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变化;旅游,从人文地理学科的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的,旅游是在闲暇时间内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地理现象(保继刚等,1999)。

其次,是将“旅游非优区”所表示的现象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以目前已有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按照“发展条件”作为划分标准,将旅游非优区划分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生态环境非优区”“旅游认知非优区”等等,每一类还可以逐步分解出不同的亚类。

再次,对分解后的概念加以界定。以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原生性(原赋)旅游资源较为缺乏,资源丰度低,品位较低,在一定时期内知名度不高,缺乏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资源,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旅游区位非优区“是指由于其区位的不理想,从而导致具有一定资源禀赋的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地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是指一个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当地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从而导致该地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不太明显,反过来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较小,对当地的经济贡献率比较低的区域”;旅游客源非优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该区域内的旅游人数或者说潜在客源相对比较少,从而导致旅游收入较低,对当地的经济贡献较低的区域;旅游认知非优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内,由于宣传、旅游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原因,该区域的旅游发展文化导向不明显,或者说该区域的区域文化特色不明显,在一定的客源地范围内对猎奇型旅游者吸引力较弱的区域”。

2、形成抽象定义。通过以上对概念的分解,虽然措辞不同,如“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拉动小、旅游业发展不景气、旅游对当地经济贡献率低”等等,其本质最终还是归到“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概念中“由于资源缺乏、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区位不理想”等均是“旅游非优区”之所以形成的影响性因素。

据此本文认为,站在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角度,“旅游非优区”是相对于“旅游优势区”而言的,其抽象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特定的时间区间内,某地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相对劣势状态,则该地区为旅游非优区”。

(2)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操作化,形成操作化定义

经过以上界定之后,“旅游非优区”就转换成为研究的“变量”(经过严格界定的概念称为变量),此时,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旅游经济现象,是可以观测和量度的。但是抽象定义中的界定仍是相当模糊的,要予以准确的、精确的量度,还需要将抽象定义转换成可操作性的定义。根据测量时指标选择的科学性、代表性、实用性的特点,本文除了选取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衡量国内旅游业发展水平(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以及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人次)的指标之外,还加入了旅游收入占当地GDp比重指标来共同衡量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

借鉴世界银行(wordBank)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在对发展中国家作出划分时的思想,最终形成旅游非优区的操作性定义“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某地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国际/国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等五项指标的加权综合得分,低于区域平均水平的80%,则该地区是旅游非优区”。

四、旅游非优区在现实中的界定

根据上文分析,将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设定为Fi(i取值为大区域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各分量指标分别为:X1-国际旅游收入;X2-国际旅游人次;X3-国内旅游收入;X4-国内旅游人次;X5-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率,其相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25、0、2、0、25、0、2、0、1。

借鉴刘再兴的研究成果衡量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区旅游业发展综合指数低于区域平均值的80%,则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落后,处于劣势状态,是旅游非优区。则旅游非优区在现实中的界定模型为:

其中,是指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平均值;Fi是指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加权得分;F是指区域内部各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得分的总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理论分界线80%是利用经验参数比对法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等级的划分。实践中对旅游非优区的界定需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高低划分等级,从而确定旅游非优区。

五、旅游非优区特征的分析

从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角度,旅游非优区是对大区域范围内处于“非优”地位的特定区域的分析与描述,它具有以下特征:

(1)区域差异性

旅游非优区是对“区域”差异的研究,是从旅游业发展程度对区域差异的研究。作为区域旅游研究的一部分,旅游非优区对特定空间和地域内,旅游发展水平不均衡现象分布类型、范围、规律的分析,对区域旅游优劣特征以及非优态势形成条件的研究,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2)空间范围上的相对性

“非优”本身就是相对于“优”而存在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分辨出优劣,在区域旅游开发活动中,优势区与非优区相伴而生,并且还互为存在条件。旅游现象在区域空间范围内分布存在差异,旅游经济现象的区域差异形成了“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

(3)动态性

特定地区是否为“旅游优越区”或“旅游非优区”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情况的变化时刻处于动态发展中的。由于新的旅游资源的发掘与开发;或许是由于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与交通条件的改善,曾经的非优旅游区可能转化为优势区;同时若旅游地不再具备吸引力,旅游优势区的地位亦可能发生转化。总之,“优”与“非优”的状态及其程度是动态变化的。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目的地屏蔽现象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2.许春晓.欠发达资源丰富地区旅游业成长模式[J].人文地理,1995.1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13(2)

4.杨晓峰.旅游优劣区类型划分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研究―以甘肃省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5.赵宁曦,王森,姚亦峰.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适度开发初探[J].海洋学,1997

6.孟清超.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旅游经济概念篇3

关键词:生态旅游;概念;构建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231-02

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旅游”一词于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H.CeballosLascurain首次在文献中使用,其原意是指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的自然旅行,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此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时至今日,“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仍没有统一。纵观林林总总的生态旅游概念,不难发现,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深化过程。

二、对目前生态旅游概念的新思考

综合专家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认识生态旅游,才能更加科学、完整地把握生态旅游的本质。生态旅游是应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生态旅游应着力解决传统旅游无法解决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衰退问题,生态旅游的实质就是追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惜以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满足需要和获取利益,忽视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强调以环境效益为前提目标,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以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以实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以界定,从宏观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系统,以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系统论思想为基础实现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从微观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通过开发、保护和消费等活动实现政府、开发商、旅游者及社区居民等相关主体行为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生态旅游概念的动态发展性,从发展的角度看,现阶段生态旅游概念正处于以旅游产品开发为其主要形式,并向生态管理系统过渡的时期,追求生态管理系统的整体发展是未来生态旅游概念的实质性发展方向。

在实践中,应将二者统一起来,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规划,科学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完善监控体系,保护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基础,在取得环境效益的前提下,为旅游者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经历,取得旅游经济效益,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

三、生态旅游概念体系的构建

生态旅游由理论基础体系、相关主体行为体系、目标体系(见下页图1)三个基本体系构成。

(一)理论基础体系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对生态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对生态资源的管理首先要遵循生态原则和科学性;生态旅游的功能是要实现旅游地的持续协调发展,所以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生态旅游是一个生态管理系统,涉及到多个主体要素、多方面关系的协调均衡,这就需要系统论贯穿于开发管理全过程,实现系统整体的稳定持续发展。这三个理论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生态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发展的全过程。

(二)相关主体行为体系

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的理解还要把握住其行为主体“人”的要素,它不仅要求有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生态旅游者和社区居民,也要求懂环保、懂旅游的开发经营管理者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政府。在开发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在尽量减少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条件下,实现各行为主体的综合效益最优化。

(三)目标体系

生态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保护,取得生态效益;生态旅游虽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但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还通过对资源的保护和对居民生产、消费观念的转变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旅游的根本目标在于整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生态旅游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系统论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原则,通过协调相关主体要素间的利益关系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最优化。理论基础体系是在相关主体行为体系和目标体系互动过程中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基础。其中行为主体要素间的利益分配越合理,综合效益越优化;反过来,良好的效益的实现,会激励行为主体的开发管理分配方式朝着合理化方向迈步。在遵循相关理论的前提下,相关主体行为体系和目标体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循环反复,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旅游概念未来发展的思考

随着社会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将有“重生态,轻旅游”的趋势,生态旅游的定义也将偏重于“生态角度”,追求旅游地相关资源的保护作用,而弱化其他方面的功能,如经济、旅游等。一方面因为社会发展,国民素质提高,再加上高科技时代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更加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此时保护资源已不被看作责任,而应是一种义务,是自身素质的体现,是一种享受。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已有足够的财力、国民也有足够的意识为资源的保护贡献力量,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谋求出路,生态旅游开发所带来的一切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一切为资源保护让路。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偏重生态角度与前面所述的第二阶段不同,前面根本没有意识到整个生态旅游系统的矛盾所在,而这里是在承认相关矛盾存在的前提下,对其中的一些矛盾已经解决,注重保护资源,弱化其他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78-79.

[2]钭晓东.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之一[J].四川环境,2003,(3).

旅游经济概念篇4

关键词:低碳旅游概念质疑概念内涵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234-02

地表与大气温度的上升,70%~80%是由于大气中Co2增加所造成[1]。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中国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的减排目标。同年末,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要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日益受到重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低碳旅游进行研究,也对低碳旅游概念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基于这些概念,本文指出尚待商榷的地方,并对低碳旅游内涵进行初浅探讨。

1低碳旅游概念质疑

笔者认为低碳旅游概念界定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1)对低碳旅游的主体理解欠准确。

学者们多是从旅游业或政府、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等角度阐述低碳旅游。例如,石培华、吴普、冯凌(2010)认为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理念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它是以完整的旅游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将旅游产品服务的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作为主要发展内容,其目的是要实现旅游业的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2];蔡萌、汪宇明(2010)认为低碳旅游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3]。第一个定义是从旅游业角度进行解释;后一定义,是站在政府、企业乃至社会的角度来分析。

事实上,低碳旅游是旅游的一种类别。旅游的主体是游客,旅游是一个人到一个其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逗留不超过一定限度的时间所进行的某种不获得报酬的活动(1993,wto国际会议)[4];旅游是个人利用其自由时间并以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在异地获得的一种短暂的休闲体验(谢彦君,2011)[5]。作为旅游的一大类别,低碳旅游主体理应是游客。

(2)对低碳旅游的归类欠严谨。

目前,大多数学者给低碳旅游贴上诸如“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环保旅游”的标签,例如,刘啸(2009)认为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6];张钟元、郑向敏、兰晓原(2011)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尽可能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方式,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旅游活动参与者(包括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发展形态[7];董观志、龙茜(2011)指出,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旅游发展理念,是由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体验旅游等转型升级形成的一种旅游集成创新发展模式[8]。

笔者认为,将低碳旅游理解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旅游”“环保旅游”,是科学和符合实践常识的,这是因为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都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本质和目标相同,都是环保旅游,都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但是将低碳旅游理解为一种“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欠严谨。这是因为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各有侧重,其侧重点分别表现在:生态旅游倡导资源的原真性,强调生态和资源的保护,追求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绿色旅游崇尚环保与健康,倡导“以人为本”的绿色服务;低碳旅游强调碳的低排放量,可量化,且需要技术支持。此外,虽然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在主张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方面具一致性,但是绿色旅游除了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较为具体的一面外,还具有抽象的属性,如“以人为本”、重视游客的满意度。低碳旅游强调低碳,着眼于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具可操作性。

2低碳旅游概念界定与内涵探讨

针对低碳旅游概念界定中对低碳旅游的主体理解欠准确和对低碳旅游的归类欠严谨两大问题,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将低碳旅游定义如下:低碳旅游是全球气候变化、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人们进行低碳消费并践行低碳行为的旅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一概念。

(1)低碳旅游具备旅游的基本属性。低碳旅游是一种旅游,旅游的异地性、短暂性、休闲性、愉悦性等基本属性以及相关旅游功能,低碳旅游理应具备,基于此,概念中并未展开赘述。同时低碳旅游,是人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消费低碳旅游产品,践行节能、环保行为或在碳交易机制形成后,进行碳补偿、碳抵消活动的旅游。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和消费生活理念。

(2)低碳旅游产生具有特殊的背景。低碳旅游是在特殊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一背景就是全球气候变化、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速[9]。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将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冰川融化、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对全球水资源、农业和粮食生产等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体系产生严重影响。二氧化碳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应对气候变化,人们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并在积极付诸行动。目前改变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寻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观点。低碳旅游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成为旅游响应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行动。

(3)低碳旅游具有良好的衍生价值。基于低碳经济“以更低的碳排放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核心发展理念,低碳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效益。低碳旅游所衍生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经济效益。首先,碳排放量降低以后,能源等方面的支出费用将显著降低,旅游业单位成本的产出效益更优。其次,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极高,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会带动其上下游产业的共同低碳化,更大程度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最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尽早采取节能减排行动的收益要大于成本。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Stern)2006年《斯特恩报告》指出:采取行动节能减排的成本仅相当于每年全球GDp的1%左右,但却可以避免将来每年相当于GDp的5%~20%的经济损失[10]。②社会文化效应。低碳旅游的发展倡导人们逐步形成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的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低碳旅游能提升人们生活、消费的环保意识。通过推行低碳旅游,既可以提升国内游客整体素质、增加国内游客的文化凝聚力,又可以增强国外对我国在应对气候方面所付出努力的理解,从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③环境效益。目前,整个旅游部门人为因素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已经占到了5%~14%。根据世界旅游组织2008年《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报告显示,如果旅游业仍维持现有的发展方式和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到2035年全球旅游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将增加188%[11]。低碳旅游,会从根本上缓解相关问题,从而使环境得到优化,产生更好的环境效益。

(4)低碳旅游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低碳旅游受诸于以下因素的制约,其发展需要一个过程:①人们的低碳消费认知和心理因素。目前人们对低碳消费的认知不容乐观,同时,不少学者发现公众在实施低碳化消费行为中存在一定心理障碍,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心理障碍是居民对生活舒适度的追求。另一心理障碍为从众心理。②低碳技术因素。低碳旅游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做支撑。例如,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改造离不开低碳技术,旅游景区和饭店的高排放、高能耗领域设备需要研发节能减排技术;要实现低碳旅游,得尽可能地使用生物能、太阳能、有机能等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供电、供暖和作燃料,采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环保建筑材料等等。目前,低碳技术虽有一定基础和较成功的案例,但整体上存在短板。③实践中,存在低碳旅游发展制约因素。国际上,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哥本哈根协议》的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2010年12月联合国坎昆会议和2011年4月联合国曼谷气候会议上,发达国家把气候谈判作为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武器,反对延长《京都议定书》期限[12]。国内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制约低碳旅游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行业执行标准。

综上所述,低碳旅游是在特殊背景下所提出,其发展因一定因素制约,尚需一个过程。但是低碳旅游拥有的良好衍生价值以及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低碳消费观念的日益宣传和推广,尤其是外界约束力(如监管者、政策等)的增强,低碳旅游将在克服困难、解决矛盾中持续发展下去。无容置疑,这一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目的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只有各利益主体付诸行动,低碳旅游才会逐步推广与深化,从而进一步实现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荣楼,王玮,尹斌.全球温室效应及其影响[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1-24,129-210.

[2]石培华,吴普.发展低碳旅游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举措[n].中国旅游报,2010-01-19.

[3]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13-17.

[4]徐菊凤.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J].旅游学刊,2011,26(10):21-30.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3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52-98.

[6]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5):514-155.

[7]张钟元,郑向敏,兰晓原.国外低碳旅游发展动向及其启示[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7(1):17-21.

[8]董观志,龙茜.低碳旅游的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1(3):152-155.

[9]ipCC.Summaryforpolicymakersofclimatechange2007:mitigation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iiitothefour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

[10]刑继俊,黄栋,赵刚.低碳经济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7.

旅游经济概念篇5

一、全域旅游的提出与演进

2015年8月18日至19日,安徽黄山市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研讨班上,李金早局长从国家旅游局层面,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随后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通知中明确提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2016年2月9日,李金早局长发表署名文章《全域旅游大有可为》,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的定义,指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h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随着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理论的逐步成熟与规范,全域旅游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大众面前,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基础越加成熟。通过概念的调整,全域旅游的意涵有六个重大变化,表现如下。

1.“一定的行政区域”调整为“一定区域”,说明根据地方实践和理论分析,发现全域旅游不必拘泥于行政区域划分,根据旅游资源特征和旅游产业现状划分的跨行政区域的特定范围可能更适合全域旅游实际创建和发展,因此概念针对这一实际需要而提高了灵活性。

2.“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调整为“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而优势产业是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通过两者定义可以看出主导产业在产业地位上远高于优势产业,其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显大于优势产业。过去的表述中,全域旅游的理想蓝图和发展路径(即目标和过程)均要求旅游产业的定位是优势主导产业。而新的表述中旅游产业成为优势产业即可,是适当下调了预期与要求。针对长三角、珠三角等二产、三产发达地区旅游产业比重较小的现实问题,做了理论上的优化,从而使全域旅游理论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扩大。

3.“全社会共同参与”调整为“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共同参与”表示全域旅游的对社会影响止于参与,没有明确说出对社会影响的具体目标和程度,而新表述“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对全域旅游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了更准确的认知,指出全域旅游既能够也应该为“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带来优化和提升。这一表述弥补了过去概念对于全域旅游社会价值方面阐释的不足。

4.“带动乃至于统领”调整为“带动和促进”。这个概念的调整类似于文中第二点变化,下调了预期,反映了概念对旅游产业发展预期的深刻认知。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参考德国、美国、日本等超大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中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和支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未来产业结构中,旅游产业地位甚至旅游加关联产业的“泛旅游”产业地位在很多地区可能都不具备成为统领产业可能。考虑全域旅游要在全国众多地区推行,其发展模式应该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和包容性,因此这个新表述适当下调了预期,更契合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实际。

5.“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调整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表述的调整,表明对全域旅游社会价值的预期进行了下调,发展全域旅游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对全域旅游的要求过高。尽管旅游相关的经济产业、社会职能部门和公共事业很多,但肯定不是全部关联,因此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存在现实困难。调整为协调发展,表示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既应该也能够影响相当多的经济产业、社会职能部门和公共事业向更关注大多数社会个体(旅游者及旅游服务者)的方向转变,更有利于大多数社会个体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变契合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要求,具备促使社会协调发展的可能。因此这一调整使全域旅游的概念更具有合理性。

6.“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调整为“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这个调整是整个概念的根本性调整也是最重大的理论突破。根据这一调整,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从旅游行业发展理念升华为统筹社会经济的一种全新发展理念,极大的扩展了全域旅游的外延。全域旅游涉及社会经济的多个方面,包括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因此仅仅局限于旅游产业内的一种发展模式,难以落实这一理念的丰富意涵和系列目标。只有将全域旅游视为统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和新理念,站在社会经济的全局去思考、去推动,才有可能真正落实这种理念,实现全域旅游的效果和价值。

基于“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调整为“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这一个根本性调整,显而易见,全域旅游的研究视角应该跳出旅游产业,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视角下审视,从全产业和全社会的新高度统筹研究,这样才能厘清审视全域旅游这一全新理念的适用范畴,确立全域旅游理论的研究边界,同时也有助于真正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实践。

二、全域旅游的提出背景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首次提出经济进入新常态。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明确提出新常态下“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经济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供给侧改革是破解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层面突出矛盾的关键思路,而全域旅游理论的提出为落实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发展全域旅游,能够有效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以快速增长的旅游消费市场倒逼相关产业创新发展、品牌发展、文化发展、情怀发展,对于尽快实现三产的结构性调整和提质增效具有积极的现实性意义。

同时,另一方面,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由于国内旅游已经由团组式观光为主的消费形式,转变到以休闲体验为主的大众化多元消费形式,因此,产业内部供给侧也必须适应这一需求,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全域旅游的提出,正是系统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和丰富完善旅游体验内容,从而有力的推动旅游目的地型旅游产品建设的必由之路。

2016年03月17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国内面临“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具体包括“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迫切需要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经济新引擎,以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全域旅游,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广大乡村,具有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社会发展目标更快实现的社会功效。因此在国内许多省份、市县和地区,全域旅游成为统筹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和模式,受到到广大地区党政一把手的认同和践行,也使得全域旅游这个超越旅游产业的新概念得到了全社会高度关注与广泛探究。2016年9月,宁夏视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书记的肯定,将全域旅游工作推上了新的高度。

三、全域旅游的内涵

部分学者从旅游目的地理论入手阐释全域旅游的内涵,指出“全域旅游是旅游目的地理论的自然升级”。旅游目的地理论是旅游景区的自然延伸,是旅游产品升级的高级阶段,是旅游产业发展高级阶段的必然需求。旅游目的地理论,仅仅将关注停留在相关产业和相关部门对旅游提供保障的水平与能力上,而没有对相关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路径。随着旅游目的地理论的践行,旅游业者和学者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旅游目的地建设仅仅依靠旅游行业是远远无法实现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所需要的大交通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信息化技术应用、法制环境、生态环境等内容迫切需要旅游行业与相关行业部门深度联动,共同推动。因此这就需要对相关行业和相关部门的发展提出相应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动能。旅游目的地理论的边界就需要进一步放开,旅游目的地理论就需要进一步升华。

基于这一实践认知而提出全域旅游,是对“旅游目的地”概念的升华。全域旅游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引入“旅游+”,通过旅游指引,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业有机地结合,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产品和支撑,同时也应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和社会职能完善。“促进各行各业发展和社会职能完善”是旅游+的根本目标,是全域旅游的根本使命。全域旅游围绕“旅游+”的概念,明确了“产业融合、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方面的发展要求,明晰了其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发展目标,将旅游产业发展蓝图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路径,由产业单一发展目标提升为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因此,全域旅游的基本内涵是“旅游+”的发展模式,是统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四、全域旅游的外延

张辉(2017年2月《旅游现象认知的理论误区之一:全域旅游》)指出“全域旅游的解释便就是一种有限度的旅游化过程。”张辉认为“以旅游消费为重心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旅游化过程,这个旅游化过程不是旅游产业的事情,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通过旅游化发展方式提升相关产业的附加值,而不是要做大做强旅游业。张辉提出“旅游化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旅游化是工业化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在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不适宜大规模集约化工业发展的山区,我们可以通过旅游化的发展方式,不必通过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来解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

张辉旅游化的理论正是对全域旅游概念外延的有益探索,正如张辉文中所言“问题是(全域旅游)为什么要定位于以旅游产业为优势产业呢?以旅游消费为重心和以旅游产业为优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化正是以旅游消费为核心,构建起以移动者和定居者双向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是植根与社会经济全视角,破解工业化遗留问题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思路。旅游化是社会经济面向移动者完善保障、释放消费,是聚焦新群体的社会经济完善与修复,不强调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注重经济产业的新发育、新成长。旅游化通过各个产业和政府各部门的“+旅游”,来消除弥补工业化发展的不足与缺憾,其发展的结果未必实现旅游产业成为优势产业,未必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因此旅游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旅游”,从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管理域各个角度+旅游(+旅游,即关注、服务、聚焦移居者,关注旅游消费),从而构建起以移动者和定居者双向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旅游化是工业化的升级路径之一,是旅游产业高度发达所带来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全面变化的总和,是“+旅游”的问题。

而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是“旅游+”的问题,是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依靠旅游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激发相关产业发展新动能,进而由经济发展撬动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全域旅游是旅游引领下的各产业做大做强和旅游产业推动下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是旅游化初级阶段的问题,是旅游化道路上的一个阶段性的子模式。

通过与旅游化的对比,全域旅游的外延昭然若揭,其概念的外延在于是否依托旅游资源、是否旅游行业处于主导地位、是否旅游带动下实现了产业结构性调整,是否由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了社会协调发展。只有从旅游出发,围绕旅游发展,最终实现旅游主导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才属于全域旅游的范畴。

五、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理论探究

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模式,而全域旅游示范区,是践行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而建立的理想蓝图。2016年9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认定条件包括政策支撑、旅游交通、公共服务、智慧旅游、旅游环境、旅游要素、宣传推广、共建共享等八个方面。国家认定标准的提出,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征勾勒基本框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阐释全域旅游理论,也能够指导具体工作开展。但我们应看到,受创建三年时间的掣肘,国家认定标准并不是全域旅游示范区最终蓝图的特征,而是全域旅游阶段性蓝图的特征。全域旅游创建,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涉及行政深化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显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因此认定标准提出的考核目标作为定量标准使用难免存在争议,但作为定性的示范区特征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

从理论研究来看,依循全域旅游的定义,全域旅游的最终蓝图应该是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统筹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因此应该具有相关产业全耦合、生态环境全共生、公共服务全覆盖、体制机制全支撑、政策法规全保障、文明素质全提升的“六个全”特征。

1.相关产业全耦合。指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已经夯实,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已经十分明显。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已经受到旅游产业的影响而发生了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的对相关产业链条的孵化带动和制约影响已经十分强烈。

2.生态环境全共生。指生态环境已经与旅游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即通过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人为改善,同时旅游发展已经依靠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经济收益,两者已经形成良性的利益共同体。

3.公共服务全覆盖。指城乡、景区内外已经能够享受到均等完善公共服务,区域差别几乎消失。公共服务的内容包括水电暖、污水、垃圾、安全、消防、通信、金融等旅游需要的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长期居住所需的公共保障实现全覆盖显然需要长的时间,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理想蓝图中可以后置。

4.体制机制全支撑。指行政体系能够对于旅游产业带动下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充分规范的支撑。体制机制保障不仅限于产业经济方面的支撑,更涉及社会发展方面的体制机制和环境生态方面的体制机制支撑。

5.政策法规全保障。指政策法规健全清晰,能为大量旅游者常年涌入而形成动态人口社会提供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有序社会经济生活。特别是在国家法律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全域旅游示范区应积极完善地方政策法规,建立安全、便捷、透明、高效的“阳光”特^。

6.文明素质全提升。指通过旅游活动的持续影响和政府社会的有意引导,本地居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并能够对外来游客产生积极影响,使整个区域的文明素质得到显著改善,达到中国社会文明窗口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产品全时空”,指依托旅游资源基础和文创新业态等二次开放,形成空间分布合理,四季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群落。这个“全”经常被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征而被广泛谈论。笔者认为,这个“全”是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基础,也是创建条件,唯有一定区域内具备相当比例的旅游产品群落,才能够支撑起旅游产业对整个区域的拉动作用,也才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因此旅游产品的全时空是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条件,尽管也会在创建成功后,呈现为一个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征,但从理论来看,作为条件认知更具有合理性。

六、结语

全域旅游提出时间不过三年,距离理论成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由于其影响面广、涉及内容多,非常值得广大业者和学者探索研究。尽管理论尚未成熟,实践也尚在探索,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全域旅游不是破解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万金油,全域旅游是旅游系统为具备旅游资源优势的地区指出的一种新发展模式,即使是在旅游资源优势地区,这种模式还有诸多探究之处。正如李金早局长所说“不是所有地区都有条件在近期实行全域旅游,全域旅游要分步推进,切不能搞运动,不能刮风。”

旅游经济概念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定义经济意义

DiscusstheeconomicsConceptsofecotourism

【abstract】ecotourismhavebeenasanideallystandardfordevelopingareaprojects,whilenowadaystourismisbecomingtheemphasiseconomicdomaindepartmenttilltothesustentacularindustrialinsomeplaces.manyscholarstriedtofindoutdefinitionof"ecotourism"conceptsincethetermwascoinedin1980s,andresearchedonthestrategicideologyonsustainableendgenousparadigm,soundsinpayingmoreattentiontothewealthofecotourism,andtoinitiatethe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Chinese.thisissuespaperfocusesoneconomicimpactbyecotourism,therearetworelated,butdistinct,economicconceptsinecotourism:economicimpactandeconomicvalue.

【Keywords】ecotourismDefinitioneconomicConcepts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再定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Ceballos-Lascurain(1996)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Hetzer认为所谓"生态上的旅游"应具备四个内涵:环境冲击最小化(minimumenvironmentalimpacts)、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冲击最小化(minimumculturalimpacts)、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maximumeconomicbenefitstohostcountry)、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maximumrecreationsatisfaction)(miller,1993)。

Ziffer(1989)从当地社会参与出发,认为生态旅游隐含了地方社区参与观光发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发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区能适当地行销、设定旅游规范与产业经营规范,以及合理取得财务来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区的资源与环境品质。

世界银行环境保护署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山禾,2004)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山禾,2004)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马聪玲,2002)。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如"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义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定义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一、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探讨

从以上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旅游资源与景观环境,人文资源紧密相关。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地理学者Kirk(1951)即指出:在被人类感知之时,环境被赋予了形状、内聚力与意义的整体,一旦意义被赋予后,便会代代相传(Johnston,1986)。近期研究指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里,除了早期Carlo.Sauer(1925)所关注的物质面向之外,尚存在其它不同异义,例如象征(symbolic)或美学面向等隐喻的景观概念陆续被学者们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在景观描绘及意义赋予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不同的定位,并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而具有选择性对景观观赏行为作出分析。景观是人类周遭可见的实体环境,也是一种可以提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因此它提供的利用功能就成为人类保护它的理由,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经济意义。

(一)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作为一种资源从架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论是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长",或随成长而来的并发症(冲击),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物质循环是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岩石圈所含的物质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为物理变化最具抗拒性,换句话说,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马斯洛(maslow,1968;1971)提出的人类需求层级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无疑的这是真善美的境界。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feeling),而使他感觉幸福(Senseofwell-being),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experience)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强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乐。除了这些身心所获得的感受之外,同时也获得知识、记忆、价值、态度、信仰、感动、欲望、情调等内心的成长。这些感受的获得正是情意教学的目标,也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再者,旅游资源所提供自然实习是大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好教材与教学环境,也是对书本教材的有益补充。最后,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四)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大自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泉源,提供科学研究的环境。无论是生物科学?自然科学?或是工程科学都可从自然中找出法则。同时,旅游资源提供了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场所。由于无限制地不当开发及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生态旅游将有助于集水资源保护、生物的保护、人文形态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环境的保护?游览观光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等。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而成为安定的自然环境。

(五)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体现为三个方面:直接、间接和交叉影响。直接影响反映在单个旅游者会由于生态旅游环境和行为支出增加,而间接影响体现为提高其它的旅游消费行为,交叉影响是生态旅游带来的诸如"口碑效应"等潜在影响。生态旅游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观能够不断地促进区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可以使社会分工达到合理化,扩大社会就业机会。正如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秘书长艾杜阿尔多·佩德罗斯在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2004)上指出的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旅游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尤为显著。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腾认为,私有企业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除盈利外,还要保护环境,取得社区的支持。同时,厄瓜多尔学者奥斯瓦尔多·马吉奥研究得出一颗50年古树发挥生产氧气、清理污染、保持水土流失、为动物构建家园等作用,其价值为19万美元的结论。可见,生态旅游构筑的价值链不仅仅是现实经济意义上的,也是潜在的,长期的(聂晓民,2004)。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当我们追溯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人类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尽管人类开始懂得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明白自然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应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现在,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应该回报自然,在原生态保存完好的景区景点,应采取开发单一旅游线路、不要过多地搞人工建筑、限制游客数量、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来尽可能地减少发展旅游业给当地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遵循自然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开发资源、增加当地收入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马聪玲.[2002].《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Z],见.cn/chinese/zhuanti/234988.htm.

聂晓民.[2004]."香格里拉共识:生态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举--peCC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综述"[n].《中国旅游报》:2004-11-11.

山禾.[2004].《什么是生态旅游》[J].《信息导刊》:2004-16.

Brandon,K.[1993].BasicStepstowardsencouragingLocalparticipationinnaturetourismprojectsinecotourism.(edLinberg&Hawkins)[J].VttheecotourismSociety.

Ceballos-Lascurain,H.[1996].ecotourism:aGuideForplannersandmanagers[J],theecotourismSocietyVolume2.

JohnstonR.J.[1986].philosophyandhumangeography:anintroductiontocontemporaryapproaches[m].London:edwardarnold.

Kirkw.[1951].Historicalgeographyandtheconceptofthebehaviorenvironment[J].indiangeographicaljournal,,Vol.25:152~160.

Lash,G.[1997].whatisCommunity-basedecotourisminecotourismforForestConservation&CommunityDevelopment(edBornemeieretal)[C].pp.2-13ReCoFtCReportno15Rappublication1997/42.BangkokFao.

maslow,a.H.[1968].towardapsychologyofbeing(2nded.)[m].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

maslow,a.H.[1971].thefartherreachesofhumannature(2nded.)[m].newYork:theVikingpress.

Ziffer,K.a.[1989].ecotourism:theUneasyalliance[J],Conservationinternational,ernstandYoung.

miller,m.L.[1993],theRiseofCoastalandmarinetourism[J],oceanandCoastalmanagement,20,181-199.

旅游经济概念篇7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效应理论

一、基本概念

1.旅游业。目前概括起来,旅游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概念认为:旅游业是为了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联的行业。但这种太粗略的描述,让人很难把握究竟哪个行业属于旅游业的范畴。狭义的概念则认为:旅游业是在旅游者和交通、住宿及其他有关单位之间联络、代购代销,通过为旅游者导游、交涉、代办手续,并通过利用本企业的交通工具、住宿设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从而取得报酬的行业。

旅游业概念之所以难以确定,主要是因为旅游业涉及的行业广泛。但基本上可以分成吃、住、行、游、购、娱等几个部分。因此,旅游业应主要包括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通讯业、旅行社业、旅游购物经营业、旅游观赏娱乐业等几大部分。其中,旅行社、旅游交通及旅游酒店被看作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另外,虽然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组织不直接盈利,但由于它们在旅游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应纳入旅游业的构成之中。

综上所述,旅游业的定义可以做如下的描述: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2.经济效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的经济效应逐渐显现出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旅游业经济效应是指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目的地)经济的影响。它涉及到旅游收入、旅游就业、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增长、关联企业收入、关联行业就业、目的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各个方面。换而言之,是旅游者的消费对旅游目的地经济各种影响的总和。

二、旅游业经济效应分类

1.按照产生时间。旅游业经济效应按照其产生的时间,可分为即时经济效应和滞后经济效应。

即时经济效应随旅游收入流入旅游业内相关行业,能够在第一时间监测到。比如景区的门票收入。

滞后经济效应是指目前看不到、摸不着的,潜而没发的经济效应,它在时间上有一个滞后性,经历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2.按照经济价值。旅游业经济效应按照其经济价值,可以分为积极经济效应和消极经济效应。

积极经济效应是指旅游业对旅游地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有利)影响。比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会给旅游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居民就业。

消极经济效应是指旅游业对旅游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不利)影响。比如,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旅游地物价水平的提高,而它的涨幅超过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涨幅,就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生活上的负担。

另外,按照发展的观点看待积极经济效应和消极经济效应,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所以必须用动态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

3.按照表现形式。旅游业经济效应按照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经济效应和隐性经济效应。

显性经济效应又称为直接经济效应,是指旅游业的的发展引起的经济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等外在的、能直接表现出来的经济效应。这些从当年旅游年鉴统计数字就能知道。

隐性经济效应是指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应,但在形态上检测不到,主要包括诱导效应和间接经济效应。旅游者在旅游地的一系列消费活动,都会带来区域内经济收入的增加,把旅游地居民消费再次促进旅游地经济水平增长的经济效应称之为诱导效应。

三、影响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因素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影响经济效应的因素很多。根据布伦•阿彻尔(archer)教授等人观点,影响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金额。旅游者在旅游地消费的金额决定着对经济效应影响的大小。旅游者在旅游地消费的金额越多,对当地的经济效应越明显;反之,则对当地的经济效应越小。所以,旅游消费是影响经济效应的根本因素,也是关键因素。它是旅游地经济效应的外生变量。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当旅游消费金额达不到一定数量时,其经济效应变现得不够明显。

2.消费结构。旅游者在旅游地的消费结构对经济效应中的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影响特别大。旅游者在旅游地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对当地的餐饮业、宾馆业、交通业、景区、商业和公共服务业带来可观的收入效应,同时还促进了就业。在消费结构中,如果用于吃、住、行在六要素中所占的比重过大,那么用于游、购、娱的花费较小,那么目的地的旅游直接经济收入就会减少,这对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也会减小,进而对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如果要促进旅游地GDp又好又快增长的话,必须调整好消费结构。

3.经济规模。旅游者吃、住、行的规模,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应。旅游目的地餐饮业、宾馆业、交通业的规模,吸引不同的旅行团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规模经济效应的古典解释,这种规模效应也体现在旅游业的方方面面。例如,随着乘客人数的增加,交通成本肯定会相应减少。餐饮业和宾馆业同样受经济规模的影响很大。

另外,经济规模大的地区比中等经济规模的地区更吸引旅游者,带来更广泛的经济效应。但不是所有经济规模大的地区都比其经济规模小的地区吸引旅游者,例如神秘的香格里拉、神农架特别吸引人。

4.关联程度。旅游业各部门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联程度,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经济效应。例如,推广有纪念意义的旅游产品时,少不了文化部门和宣传部门的鼎力支持。因此,旅游地对其各部门投入额越大,他们相互之间关联程度越紧密,支持力度也就越大,提供的服务和配套政策越完善,因此,带来的经济效应越明显。

参考文献:

[1]段强.旅游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旅游学刊,1999,(6):65.

[2]杜靖川,田里主.旅游经济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旅游经济概念篇8

关键词:旅游活动;旅游业;发展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旅游经济概念篇9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在全国蓬勃开展,这对提升农业经济总量、解决农村闲散人员就业、创建城乡和谐的新局面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尚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问题,这里我们选择几个极为重要的提出来就教于各位同仁,望引起重视。

一 规范指导理念

指导理念是指开发乡村旅游时应该树立的目标和和观念,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乡村旅游”这一概念的准确定义和阐释。二是推广这一活动的目的、价值、意义所在,即开发理念。

目前流行的概念有农家乐、休闲农业、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农业部门用休闲农业,旅游部门用农业旅游;农村工作办公室则使用农家乐。内容相似,交互替代,并且各自推出了示范户、点、村。虽然使人们感受到了通力建设新农村的大好形式,却也暴露了步调不一,各自为政的行政弊端。概念不规范,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有人认为搞好农家乐就是搞好了新农村建设;也有的认为做好休闲农业,便做好了乡村旅游。概念不规范,也使人们认不清方向,抓不住重点,尤其是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面对多种概念,更是无所适从。事实上,国家对这个概念已经有过统一,这就是“乡村旅游”。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议中提出了“乡村旅游”一词;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定为“乡村旅游年”,应该是基于对中央精神的理解。所谓乡村旅游,是指依托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这是一个相对于城市旅游的空间概念,除已建成的景区、高尔夫球场、大型度假设施外的一切在乡村旅游活动都包含在乡村旅游概念之中。这个定义阐明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这是一种以乡村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旅游主体是市民,而不是农民;同时需要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备。第二层,以旅游为纽带,转移消费热点,既满足了市民求新、求异、求知的心里需求,又自然的促进了城乡交流,达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目的。农家乐是指在农户家庭中进行的吃、住、娱的活动,概念内涵狭窄,只是乡村旅游的一部分,何况外来人员在农家吃住娱的过程中,更多享用的是公有资源,而不是一家一户的私有资源。休闲农业是从产业的角度的单一定义,就内容而言,也只是乡村旅游中观光的一个方面。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旅游发达的国家,尽管有农业旅游、农庄旅游之说,但正式文件多数仍使用乡村旅游概念。因此,我们应该同国际接轨,把农村、农业、农户旅游的概念统一到乡村旅游之中,以规范视听。

基于对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我们在开发理念上应该以提高农业经济总量,解决农村就业,造就城乡和谐为目标。而不是以开发乡村旅游为幌子,把占有土地资源的矛头由城市转向农村,或租赁一片土地建造企业的疗养院;或修建自己的后花园。吴仪副总理在给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大力开展以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助农活动,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和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应该规范到这条主线上来。

二 设置开发门槛

从经济学角度看,乡村旅游说到底是因游客空间位移形成的经济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律。乡村旅游开发,资源是基础,市场是导向。我国乡村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适合开发乡村旅游。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因地制宜,适度开发。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必然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我们根据对浙江、四川、陕西、山东、江西、广东五省的大规模市场调查和1500余个乡村旅游点的实地考察,依靠GiS、旅游流等技术分析,借鉴国外经验,得出三个结论。

1.地理位置选择三种类型

一是年游客量在10万人以上的大型景区周边,尤其是山水型景区周围的村落倍受中老年游客和自助游客欢迎,也是对景区接待设施的一种有效补充。二是环城市游憩带(城乡结合部),车程在50分钟左右,有一定的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作依托的村落。如山林、庙宇、河溪、农业科技园、特色农产品基地等,以双休日家庭、亲友市场为主体。三是景观或建筑或民俗奇特的边远山村。如气候、水质特别的长寿村,建筑布局奇异的八卦村,风俗少见的民族村等,是自驾车、驴友市场重点关注的地方。能满足多层次城市居民的心里需求,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点都属于这三种类型。

2.每一个村庄称为一个乡村旅游点

同类型的村庄,优先考虑具备开展旅游活动条件、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文化底蕴的村寨。小的自然村可以两个或三个组成一个乡村旅游点,建筑风格只要能够协调统一即可,不必过于强求所谓“原始”,乡村的内涵可以多种多样。每个乡村旅游点从事餐饮、住宿、土特产品的农户,不能超过总户数的40%,否则,将会形成产业链条中断。余下的60%农户可以从事养殖、种植、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工作,尤其是本地生态型餐饮原料的供应,一般一个农户需要8~10个供应户,产业链还可以合同形式由本村延伸到无条件从事乡村旅游的村寨。

旅游经济概念篇10

研究”(项目编号:08CJY053)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旅游创新系统的研究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但是对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的系统的理论研究不为所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并与一般制造业、其他服务产业的创新系统相比较,归纳出旅游创新系统的独特特征,最后阐述了构建旅游创新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创新系统概念特征构建意义

引言

创新是国家或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新的系统化范式开始出现,并逐渐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认同。建设创新系统已经被认为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创新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广泛存在,旅游创新的系统化范式也广泛存在于旅游实践中。如广西省桂林市的“两江四湖”工程创造了很多全国第一,木龙湖升船机是我国第一个载客观光用垂直升降升船机,丽泽桥是我国第一个自锚式柔性钢桁梁悬索桥等。这些都是规划、环保、地质、园林、水利等政府部门,法国、美国、日本、东南大学等海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企业和旅游者等交互作用的结果。目前,mattsson(2005)、Flagestad(2006)、Sundbo(2007)、丁焕峰(2002)、李剑(2007)、阎友兵(2009)等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目的,对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构成、学习机理、创新的扩散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尚未形成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的系统的基础理论。因此,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构建意义的研究成为旅游可持续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以便丰富旅游创新理论体系,为旅游创新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旅游创新系统的概念

1987年英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在研究日本的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时,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创新系统的概念是基于创新的交互模式,这一概念的核心特征是:国家经济产生创新的能力不仅取决于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组织、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等)的表现,更取决于它们作为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的交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胡明铭,2008)。随后,Cook(1992)最先提出“区域创新系统”概念,Sundbo(1998)提出“服务创新系统”概念,首次将创新系统理论运用到服务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系统理论也被引入旅游中,以解决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于旅游创新系统(tourisminnovationSystem)概念的研究相对较少。mattsson(2005)认为运用到旅游部门的创新系统的普遍性观念是一个比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更松散连接的系统,可以恰当的定义为“一个网络”,并认为基于吸引物的旅游创新系统的模式包括旅游吸引物开发中的某些步骤和因素。这些相关因素包括:吸引物、场景、场景制造者、场景接受者和场景制造与旅游企业以及其他企业间的社会或合作网络。Sundbo(2007)认为旅游创新系统是旅游企业中影响学习和创新的经济结构的部分和某方面以及建立的制度。它可以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或一个旅游目的地,也可以是旅游企业的部门。丁焕峰、陈烈(2002)认为城市边缘山地旅游创新系统是为了开发大城市边缘区的山地旅游,由各级地方政府、旅游开发企业、旅游地居民、旅游科研机构和游客组成的,为创造、使用和转让旅游知识、技术和旅游新产品(服务)而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

学者们各自的研究角度不同,对概念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是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于“网络”,有的侧重于“制度”;二是对功能的认识不同,有的认为是“创造、使用和转让旅游知识、技术和旅游新产品(服务)”;有的出自“学习和创新”视角;三是要素组成根据各自的研究对象不同。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根据旅游发展特点,结合创新系统理论的相关研究,将旅游创新系统(tourisminnovationSystem,即tiS)定义为特定区域内政府、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旅游者等旅游创新主体,为促进旅游创新,相互协同作用而组成的网络系统。

(二)对旅游创新系统概念的理解

1.强调“区域”理念。将创新系统理论引入旅游研究中,必须具有“区域”理念。其原因在于:一是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旅游产业的泛化、融合化,旅游产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单一的从产业角度来寻求旅游发展越来越受到局限,以“旅游目的地”、“城市”、“块状经济”等区域理念来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二是许多旅游创新已经跨域了产业边界,如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形成的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就是典型的例子。三是旅游企业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趋向于旅游流选址,必然在一定的区域内聚集,并存在的共生关系,同一空间范围内旅游创新系统的网络特征更为明显,更有利于创新的产生。因此,研究旅游的创新系统必须从区域视角来展开。区域具有一定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区域的规模可能相差甚大。一个城市、一个大的经济地带甚至一个国家都可以看作一个区域。对其进行研究必须根据研究需要来探讨不同空间范围的旅游创新系统。

2.核心功能是“促进旅游创新”。旅游与创新是一对耦合体,旅游业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旅游创新系统是以促进旅游创新为核心的创新系统。对“旅游创新”的理解存在两种视角:“旅游活动”或“旅游产业”的视角。“旅游产业”的视角只从旅游自身产业角度来探讨旅游创新,相对局限,不利于旅游创新理论的发展。旅游活动视角来研究旅游创新更应被推崇。也就是说无论哪一类企业或产业,只要服务于旅游(活动)的创新,都应被视为旅游创新。因此,旅游创新系统中的“旅游”只是强调创新系统的功能属性,并不是将创新系统限定在旅游产业范畴。换言之,只要是促进旅游创新的要素都应纳入系统中,不管它是否归属于旅游产业。如工业旅游中的工业企业并不能将其纳进旅游产业,但它确实参与了旅游创新,应当纳入旅游创新系统中来。

3.一个“网络系统”。系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苗东升,1998)。旅游创新系统是特定区域内政府、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旅游者等旅游创新主体要素所组成的系统。旅游创新主体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正式的市场交易关系,非正式的血缘、地缘、学缘等关系,通过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旅游创新主体之间产生了交互作用,实现了知识流和信息流的流动,促进了主体对知识的获取、创新以及应用,最终产生旅游创新。旅游创新主体间的交互作用,成为旅游创新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环节。如果将旅游创新主体看作“结点”,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看成“联接”,旅游创新系统的结构可以简化形成的一个网络。因此,旅游创新系统应当被看成一个网络系统。

(三)旅游创新系统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系统辨析。旅游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系统实际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在旅游业被确立为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的,旅游创新系统的发展能够促进和带动创新系统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创新系统发展的约束和限制。同时,创新系统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和带动旅游创新系统的发展。旅游创新系统与创新系统存在差别。旅游创新系统侧重于旅游创新,其表现为服务创新,而创新系统主要侧重于技术创新。

2.旅游创新系统与旅游系统辨析。旅游系统就是运用系统论思想来研究旅游问题(郭长江等,2007)。旅游系统是旅游学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旅游系统模型。现有的旅游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三类: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混沌模型、旅游地理系统模型(李文亮等,2005)。在旅游发展研究中实际主要采用的是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旅游功能系统模型是1972年Gunn最早提出,其后mill和morrison(1985)、吴必虎(1998)、王家骏(1999)、刘峰(1999)等做了相关研究。他们大多将旅游活动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主要在需求要素和供给要素基础上构建系统模型。

旅游系统与旅游创新系统的共同点在于都采用了系统思维来分析。它们的不同点则在于:一是功能不同。旅游系统主要支持旅游活动的进行;旅游创新系统则侧重于特定区域内促进旅游创新。二是组成要素不同。旅游系统是在旅游活动的需求要素和供给要素基础上组成的系统;旅游创新系统则是特定区域内旅游创新活动主体要素相互作用组成的网络系统。三是范围不同。旅游系统由于涉及需求和供给,必然出现跨区域的空间范围,即包含有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旅游创新系统只侧重于旅游目的地的研究。

3.旅游创新系统与旅游发展辨析。旅游发展是以旅游增长为基础,以旅游结构优化为核心,带动整个技术、经济、社会变革的综合发展过程,并具有较强的扩大和发展的潜能。旅游创新系统与旅游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一个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不是来自资源禀赋、物质资本,而是来自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因此,旅游创新是实现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旅游创新系统正是促进旅游创新的系统,因而,旅游创新系统是实现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旅游创新系统的主要目的和结果。同时,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旅游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促进旅游发展;旅游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旅游创新系统的发展。

4.旅游创新系统和旅游产业集群辨析。旅游创新系统与旅游产业集群都是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体系。从研究视角来看,旅游产业集群虽然具有旅游创新功能,但更强调空间集聚和主体间的结网互动;旅游创新系统不强调空间集聚,则关注主体间的结网互动,更侧重于旅游创新功能的实现,因此,旅游集群与旅游创新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从空间范畴来说,在国家、省等大尺度空间的旅游创新系统中,必然存在多个旅游产业集聚点,各旅游产业集聚点也较分散,因此在大尺度空间范围的旅游创新系统中,存在多个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在城市(镇),尤其旅游城市(镇)等中小尺度的旅游创新系统中,旅游产业集聚点分布较为集中,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创新系统存在重叠,旅游产业集群就是一个旅游创新系统。大量的研究发现:空间集聚更有利于知识流动,产生创新。建设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旅游创新系统,将更有利于旅游创新的产生和扩散。

旅游创新系统的特征

(一)与制造业创新系统相比较的独特特征

1.服务性特征强。旅游创新系统的服务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旅游创新主体,如政府、非政府组织、大学及研究机构、还有企业等,大多都是服务性主体;二是旅游创新系统所产生的旅游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非技术创新,属于服务创新。而制造业创新系统中的企业主要是工业企业,其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

2.网络结构松散。旅游创新系统中旅游企业之间较少有纵向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更多的表现为虽然分工不同,却直接服务于旅游者的横向关系;从联系纽带上来看,资产、契约、战略联盟等具有长期、稳定特征的紧密型关系相对缺乏,主要是建立在客源信息共享上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间歇性、松散的联系,主体间的交互作用缺乏约束,随意性较大。制造业创新系统中,纵向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企业之间非常重要的和广泛的联系,而且以资产、外包性契约、战略联盟等紧密型联系为主,主体间的交互作用相对稳定。

3.缺乏科技中介。科技中介机构是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组织,在合理调配科技资源、整合各类专业知识,建立沟通桥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制造业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咨询公司及风险投资服务机构等等。

但是在旅游创新系统中缺乏专门的科技中介机构。其原因在于:一是旅游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在加上技术含量少,各种企业或个体容易进入并进行创业;二是旅游创新从概念的产生到商业化的过程中,即使创新成果不成熟,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并在生产或服务中改进。但制造业如果这样做,会涉及生产设备的重新设计以及批量产品的报废,增加创新成本,因此一般都需要创新成果成熟化和孵化过程;三是企业进行旅游创新,所需要的创新知识咨询、投资基金等可以通过其他的服务企业或途径来实现,对专门的科技中介的依赖相对偏弱。如许多旅游项目的投资建设,地方政府直接采用招商引资来实现,可以不依赖于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机构。

4.消费者参与性。旅游创新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旅游者。他们常常是旅游创新的合作者,因此是旅游创新系统中的重要主体,如许多城市的营销宣传口号或景区门票的设计方案都采用了民间征集的方式,让消费者广泛关注和参与。而制造业创新系统中企业常常关注下游的消费性企业,并与其互动合作,却较少将最终消费者,即消费个人纳入到创新系统中来。

(二)与其他服务创新系统相比较的独特特征

1.主体综合性。由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以及旅游内涵宽泛造成的旅游产业边界的日益模糊,旅游创新系统与其他服务创新系统相比,所包含的旅游创新主体更为复杂,更具综合性。从系统包括的主体范围来看,除了通常所指旅游六要素企业外,还涉及许多与旅游产业相关的投入产出关系企业,如旅游装备生产企业,贸易交往服务企业,如广告企业,经济互动关联企业,如会展组织企业等。

2.营销共生性。“共生”主要是指两个以上独立主体共存的状态。旅游企业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以营销网络形成了共生关系。这主要因为在旅游营销中,整体形象以及所形成的综合性产品,日益成为旅游营销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承载体,而不再是单个或少数旅游企业的形象或产品。除此之外,营销网络也是供需双方的联接点或平台,营销网络成为旅游企业获取客源的重要途径。因而特定区域内的旅游企业出于利益的考虑,有意或无意中在营销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了“共荣共衰”的共生关系,而其他服务创新系统通常较少具有这一特征。

3.天生外向性。旅游创新系统的天生外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由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是跨区域进行的,区域内的旅游企业要获取客源,必须与旅游客源地的旅游企业保持合作,信息和知识的外部交流成为必然;二是旅游产业的国际化特征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种主体非常关注更高层次的发展空间,常常加入国际性旅游组织,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旅游营销活动等;三是合作旅游创新是旅游创新的常见形式,旅游创新主体常常与本地以外的企业或机构共同来进行旅游创新活动。这些都表现出旅游创新系统天生所具有的外向性特征,它是其他服务创新系统所不能比拟的。

4.本土特色性。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都会根据本土文化特点、历史发展特点、旅游资源特点等因素,从发展战略、营销形象、产业规划等方面来强化其旅游特色,以形成差异化的营销形象和旅游产品体系,获得旅游市场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旅游创新活动也摆脱不了这种发展需求,常常也围绕本土的旅游特色展开,促使旅游的本土特色进一步强化,并形成了良性循环。旅游创新系统也烙上了本土特色的印记,而这一特征在其他服务创新系统中表现并不明显。

旅游创新系统构建的意义

(一)形成旅游竞争优势

过去的传统经济理论强调比较优势,然而现代经济学更加强调竞争优势,其重点在于创新。旅游创新成为衡量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区域或企业已有的旅游竞争优势,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其他区域或企业的旅游竞争努力,会逐渐消弱,以至消失。任何区域或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旅游竞争优势,就必须把握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旅游创新。因此,构建旅游创新系统成为实现旅游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二)推动产业结构更新升级

旅游创新系统可以通过系统内旅游创新主体的互动,持续地产生激励旅游创新的动力,激发根本性旅游创新的出现,改变原有的产业格局;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催生新的产业部门;加快旅游创新扩散,推动旅游创新从旅游企业扩散到整个区域,从而推动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实现区域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区域旅游发展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可以通过学习国内外其他地区旅游创新的成功经验,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创新,提高区域的自主旅游创新能力,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旅游创新系统成为保证区域或企业持续旅游创新的重要途径。构建旅游创新系统成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胡明铭.创新系统:评价、发展模式与政策[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2.mattsson,J.,Sundbo,J.,Jensen,C.F..innovationSystemsintourism:theRolesofattractorandScene-takers[J].industryandinnovation,2005(3)

3.Sundbo,J.,orfila-Sintes,F.,Sorensen,F..theinnovativebehaviouroftourismfirms—comparativestudiesofDenmarkandSpain[J].Researchpolicy,2007

4.丁焕峰,陈烈.大城市边缘山地旅游创新系统初步研究[J].山地学报,2002(3)

5.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郭长江,崔晓奇,宋绿叶,韩军青.国内外旅游系统模型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4)

7.李文亮,翁瑾,杨开忠.旅游系统模型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5(2)

8.millRC,amorrison.thetourismSystem[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5

9.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

10.王家骏.旅游系统:整体理解旅游的钥匙[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9(1)

11.刘峰.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