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6:48

洪涝灾害的定义篇1

关键词:气象水文要素;洪涝灾害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灾前预评估;灾后快速评估;淮河流域;洪灾重演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4)01-0026-06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洪涝灾害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造成损失大和突发性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自然灾害之一[1]。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洪涝灾害的损失评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7]。然而,由于洪涝灾害本身的时空复杂性和基础资料的不完备,目前较适用的快速评估方法还较少见。本文将气象水文要素和历史资料相结合,提出一种适用于洪涝灾害损失预测评估和灾后损失快速评估的方法,对于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Bt(2+1][StHZ]1基于气象水文要素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方法

根据已有的历史洪涝灾害损失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可以较快的实现对洪涝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8]。

1.1评估流程

首先,建立历史气象水文要素(降雨、水位等)与灾害损失指标(如受灾面积、财产损失等)的相关关系。然后选择典型年份、确定重演年份,同时量化资产损失率变化系数、物价因素折算系数和资产增长折算系数等因子。最后,重演计算得出洪涝灾害损失与财产的关系曲线和水文要素与受灾面积关系曲线,实现洪涝灾害经济损失的快速评估。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2.2水文要素-成灾面积关系曲线的建立

通过淮河流域1960年-2007年近50年最大面降雨量数据和1949年-2004年淮河流域及其安徽段的洪涝灾害成灾面积数据[11],经分析、整理、筛选和拟合,最终建立了淮河流域安徽段3日最大面降雨量、7日最大面降雨量、15日最大面降雨量、30日最大面降雨量与淮河流域安徽段成灾面积的关系曲线(图2-图5)。

2.3典型洪水年选择

1954年大水、1975年大水、1991年大水、2003年大水和2007年大水是淮河流域在建国后发生的五次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均曾造成巨大损失[12-15]。由于1954年、1975年洪水距今时间已超过几十年,淮河流域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将1991年、2003年选作典型灾害年进行重演分析计算并总结规律。其洪水损失情况见表2。

2.4洪灾重演年选择

为建立相关关系曲线,需选择多个年份进行重演损失分析计算,从而全面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及洪涝灾害损失特性。根据现有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情况,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3年和2005年数据资料比较全面,此外,在实际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过程中,由于本年的社会经济数据在当年无法获取,故此一般使用灾害发生前一年的社会经济数据。因此选择1981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3年和2006年为灾害重演年,分别以6个点为基础建立起“1991”型和“2003”型洪灾损失曲线。

3结语

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是我国灾害理论研究和实际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领域的重要课题。按照评估时间,洪涝灾害损失评估分为灾前预评估、灾中应急评估和灾后详细评估。本研究基于气象水文要素与灾害损失的相关关系,以气象水文要素和历史灾情数据为基础,利用灾区损失率和固定资产数据,提出了气象水文要素评估灾害损失的研究方法,较适用于灾情预评估和灾后快速评估。对淮河流域安徽

段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为科学、合理,可以为开展洪涝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黄会平,张昕,张岑.1949-1998年中国大洪涝灾害若干特征分析[J].灾害学,2007,22(1):73-76.(HUanGHui-ping,ZHanGXin,ZHanGCen.ResearchonCharacteristicsofFloodDisasterfrom1949to1998inChina[J].JournalofCatastrophology,2007,22(1):73-76.(inChinese))

[2]CommissiononGeosciences,environmentandResources(CGeR).theimpactsofnaturalDisasters:aFrameworkforLossestimation[m].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ypress,1999.

[3]丁志雄.基于RS和GiS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技术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4.(DinGzhi-xiong.aStudyonthetechnologyandmethodofFloodandwaterloggingDisasterLossassessmentBasedonRSandGiS[D].Beijing:ChinainstitutewaterandHydropowerrResearch,2004.(inChinese))

[4]冯平,崔广涛,钟昀.城市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与预测[J].水利学报,2001,8(3):64-68.(FenGping,CUiGuang-tao,ZHonGYun.ontheevaluationandpredictionofUrbanFloodeconomicLoss[J].JournalofHydraulicengineering,2001,8(3):64-68.(inChinese))

[5]DasS,LeeR.anontraditionalmethodologyforFloodstage-DamageCaculation[J].waterResourcesBulletin,1988,24(6):75-80.

[6]仇蕾,王慧敏,马树建.极端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应用[J].水科学进展,2009,(6):869-874.(QiULei,wanGHui-min,maShu-jian.assessmentmethodforextremeFloodDisasterLossesanditsapplication[J].advancesinwaterScience2009,(6):869-874.(inChinese))

[7]吉中会,李宁,吴吉东,等.区域洪涝灾害损失评估及预测的CaRt模型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6):106-110.(JiZhong-hui,Lining,wUJi-dong,etal.FloodlossassessmentandpredictionmodelBasedonCaRtinHunanprovince[J].arealResearchandDevelopment,2012,31(6):106-110.(inChinese))

[8]吕娟,苏志诚等.太湖流域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应急快速评估模型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7.(LVJuan,SUZhi-chen,etal.aResearchReportonRapidassessmentmodelofeconomiclossintaihuLakeValley[R].[D].Beijing:ChinainstitutewaterandHydropowerResearch,2007.(inChinese))

[9]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文·勘测·科技志(淮河志)第三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HuaihewaterConservancyCommissioninministryofwaterresources.HuaiheHydrology·Survey·ScienceandtechnologyJournal(Huaihe)no.3[m].Beijing:Sciencepress,2006.(inChinese))[ZK)]

[10][ZK(#]宁远,钱敏,王玉太.淮河流域手册[K].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ninGYuan,Qianmin,wanGYu-tai.HandbookofHuaiheRivervalley[K].Beijing:Sciencepress,2003.(inChinese))

[11]水利部水文局,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汇刊年鉴[Z].1991-2007.(HydrologyBureauofministryofwaterResources,HuaihewaterConservancyCommissioninministryofwaterResources.theYearbookforControlwaterpollutioninHuaiheRiver[Z].1991-2007.(inChinese))

[12]矫梅燕.2003年淮河大水天气分析与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Jiaomei-yan.weatheranalysisandResearchofHuaihefloodin2003[m].Beijing:meteorologicalpress,2004.(inChinese))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淮河2003年大洪水[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3.(theministryofwaterResources.HuaiheFloodin2003[m].Zhuhai:Zhuhaipress,2003.(inChinese))

[14]水利部水文局,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2003年淮河暴雨洪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HydrologyBureauofministryofwaterResources,HuaihewaterConservancyCommissioninministryofwaterResources.theStormFloodofHuaihein2003[m].Beijing:ChinainstitutewaterandHydropowerrResearch,2006.(inChinese))

[15]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ChinainstituteofwaterConservancy,HuaihewaterConservancyCommissioninministryofwaterResources.theCollectedworksofConctolwaterpollutionForumforYouth[C].Beijing:ChinainstitutewaterandHydropowerrResearch,2006.(inChinese))

洪涝灾害的定义篇2

【关键词】望谟,暴雨;洪涝、防灾减灾

1、引言

望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间的斜坡地带,地势总的倾斜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山区丘陵、盆地(坝子)和河谷阶段相间分布。东西部岩溶地貌发育较典型,以石灰岩峰丛山地为主,西南为非岩溶地貌,呈立体状展布。全县地层岩性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分布最广,其中,碎屑岩占全部岩性的72.4%,县境各地均有分布。境内沟壑纵横,群山高耸,山谷相间,河溪交错的地貌景观十分分明。

土壤类型有红壤、红褐色土、黄壤、黄棕壤,石灰土、水稻土六个土类,其中,红壤分布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部以外的大部地区,是该县的主要土壤类型。全县土壤侵蚀面积占43.8%,喀斯特面积占49.1%,石漠化面积占6.5%。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良。笔者认为,提到地质结构并非无关。便于阅者参考并有兴趣者分析,为何该县近几年来洪灾如此频繁发生。主要原因何在?共同探讨,寻找减灾良策。

2、望谟县暴雨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

2.1.1灾害损失特征:灾害发生频繁,经济损失大,往往伴有人员伤亡。据资料统计,在1959―2011年这近53年间,该县共发生洪涝灾害240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6246.3万元。因暴雨洪涝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共造成死亡202人,失踪43人。

2.1.2时空分布特征,该县暴雨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每年的5―8月。尤其以6月发生最多,占总次数的34.3%,7月次之,总次数的21.2%。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范围广,县内西北部的打尖一带东北部的乐旺镇,中部的复兴镇、新屯镇和北部的打易镇等,是洪涝灾害多发区,其次是西南部的油迈乡(平卜)。

2.1.3时代特征,从灾害发生时代特征来看,2000年以后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远比1959年-1980年的要重。尤其是近几年来,特别是自2006年“6.12”至2011年的“6.06”特大山洪灾害,六年出现五次暴雨山洪灾害。因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沿河两岸谈水色变,一旦有雷雨交加,就是一个不眠之夜。

3、望谟县暴雨洪涝灾害的防御

3.1建立有效的防御洪涝灾害的联动机制

3.1.1加强开展防治洪涝灾害的宣传教育力度

由于山洪和地质灾害突发性强,成灾快,特别是乡村人员居住分散,交通和通讯不畅,因此,人们的自我防灾意识非常重要。从近33年来造成人员伤亡的洪涝灾害个例来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应有的防灾意识和必要的防灾知识。因此相关部门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宣传山洪灾害的突发性、破坏性、毁灭性,普及防治洪涝灾害的基本常识,不断提高人们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觉性,增强人们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尤其要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和灾害隐患地区的宣传力度。

3.1.2,制定防御和治理洪涝灾害的规划:县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国土、水利、防汛、环保、交通、气象、农业、林业、水文、通讯、电力等相关工作部门,制定洪涝灾害防御和治理的工作规划,明确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积极联合开展山洪灾害监测,预测预报系统建设。通讯预警系统建设,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躲灾避灾方案,积极探索避灾躲灾的有效途径。

3.1.3建立健全防御洪涝灾害的责任体系。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部门防灾责任制和基层防灾责任制。山洪灾害从形成到发展,其预见期极短,而且极有可能因交通或通讯设施遭到破坏而与外界失去联系,因此,防灾避灾工作不适用常规指挥方式,而必须由最基层一级直接按照预案实施组织指挥。最关键的是在县及乡镇、村组一级应建立严密及严明的防汛责任制,如建立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责任制。

3.1.4加强洪涝灾害跨区域的联防工作:县政府要高度重视洪涝灾害的联防工作,加强与上下游县如上游的紫云县乡镇的联系,建立有效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信息互通机制,在山洪防御工作中形成合力。

3.2加快实施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建设

(1)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巩固和加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做好水土保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2)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工程等建设步伐。(3)对受山洪和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要抓紧实“移民搬迁工程”。

3.3积极开展洪涝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

3.3.1做好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日常监测。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的排查工作(特别是每年的5-8月),做好地质情况的监测,加强日常巡查。

3.3.3加快落实,实施《望谟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是县水利局委托(受权)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一套相对较为完善的防御山洪灾害的系统工程。该《方案》的第6部分即:新建水雨情自动监测站点情况:“望谟县已建成自动监测站点共计46个,结合2011年洪灾为弥补站网点设的不足,考虑到望谟县山洪存在区域小、发生快,推进时间短,小流域降雨,暴雨集中,区域发生等特点,结合危险区域控制等原则,本次新建自动雨量站13个,自动卫星雨量站5个,自动卫星水位雨量站1个。即加上原有46个监测站点共计65个监测站点。

参考文献

[1]《贵州气象》2010年第4期,石昌军:黔南暴雨洪涝灾害情势及防御

[2]《望谟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年8月

[3]《贵州省自然灾害年表》贵州省民政厅编1992年5月

洪涝灾害的定义篇3

洪涝灾害的后果最终是以居民生命和财产以及社会各种公用设施的被害程度来体现的。目前我国的防洪重任主要是交给水利部门修堤筑坝,并依靠在汛期进行抢险救灾来确保社会的安全。近年来由于注重宣传水利建设成就,对于我国70余万km2的广大洪泛平原所存在的洪水风险宣传不够。除江河沿岸的广大居民对洪水灾害的严重性有一定体验外,大多数地方领导及群众对洪水风险认识不足。在地方的经济发展中没有考虑足够的防洪减灾对策。比如,在低洼易洪易涝地区建设经济开发区;由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对洪水不设防;城市地下建筑物没有防洪涝设施;大量病险水库下游的城市及居民区没有对应大坝失事的预警系统;蓄滞洪区内安全建设不足,居民安全缺少充分的保证;对易洪易涝地区的房屋建设没有明确的安全要求;…。以上种种都充分说明,我国在发动全民投入防洪减灾方面存在严重缺欠,宣传不足。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又缺少足够的防洪减灾知识,面对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束手无策,成为防灾弱者。在洪涝灾害发生的过程中不但不能成为防灾减灾的积极因素,反而成为需要救助的对象。因此加强对防洪减灾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使广大洪泛区内的群众面对洪水能够自救、互助,确保个人、家庭及身边公用设施的安全,应当是今后动员群众的一个主要目标。为此需要加强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普及洪涝灾害风险教育,灾害情报向全社会公开

尽管我们已修建了许多防洪工程体系,但由于标准较低,隐患较多,发生溃坝、溃堤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应当让广大群众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风险。即一旦现有防洪工程不能抵挡洪水而溃决后,洪水会淹没多大范围、自己所在位置会淹多深,持续多长时间,洪水水流流速有多大,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自救措施,如果需要避难应当在什么时间,通过哪条路线向何处避难等。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编制洪涝灾害风险图并向社会公开发行和销售,并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实时公布每次洪水所发生的灾害过程和受灾情况。无论是公布灾害风险图也好、公布受灾害情况也好,无非是为了提醒广大群众注意自己身边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使大家更好地防范洪水,对洪水灾害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当广大群众充分掌握了灾害情报时,在洪水灾害发生时整个社会才会冷静而有序地开展防洪减灾和自救。这样就可以增强整个社会对洪水灾害的防御能力。因此灾害情报公开是防洪减灾的首要条件。

各级政府认真抓好洪泛区域的管理

防洪减灾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防洪和减灾。防洪是指用防洪工程体系,加上洪水预报、调度等手段,使洪水顺利下泄,不致泛滥成灾;减灾是指通过对洪泛区域的日常管理,加强洪泛区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一旦发生洪水泛滥也会将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压缩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在防洪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多,但在减灾方面工作还很薄弱,甚至是空白。比如美国在进行洪泛区管理时,将100年一遇洪水的淹没范围定义为洪泛区。在该区域内的一切建筑都要取得许可证。建筑物要达到一定的耐水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能取得政府贷款,不能参加洪水保险。在该区域内的建筑物多次被淹或淹没一次其修复费用超过房屋产值50%以上的国家要强行收购,住户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政府要求在该区域内的城镇必须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洪水保险工作。对于达不到上述标准的不准参加洪水保险,…。对于所划定的洪泛区域,是不允许自由开发和发展的,其发展是受国家设定的各种条件限制的,这些条件能够充分保证在洪水泛滥时,该地区是相对安全的,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通过这样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地区自身防御洪水灾害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对防洪工程的依赖和压力。

二流域管理机构要管流域的事

目前我国已设立了七大流域机构。按水法规定流域机构是由国家授权的水行政管理部门,代表水利部行使水管理权。但目前各流域机构主要是管理河道水系的规划和开发治理,而对流域内各种对水系有影响的行为,不利于防洪减灾的各种开发行为没有干预能力。目前的流域管理机构只管理水系而没有管理流域。可事实是流域内的许多不合理开发活动都会影响到水系的管理,如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利用、洪泛区内人口和财产的集聚等。为了让流域管理机构真正管好水系必须授予流域管理机构更广泛的权力。让流域管理机构能参与流域内各种开发保护规划。对流域内各种不利于水系管理的开发活动有干预权和否决权。如对有可能造成水系污染、淤塞、危及水利工程安全、计划外引水及在高风险区内等的开发项目,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有权制止和否决。因为流域机构代表的不是某一地方的利益而是整个流域的利益。

从防洪减灾的角度来讲,流域管理机构除了制定江河的防洪规划之外,还应当制定流域洪泛区减灾规划,负责编制洪泛区的洪水风险图,对不同风险区内的防洪减灾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洪泛区管理条例,对洪泛区内各种开发活动提出控制原则。协助地方行政部门开展防洪减灾知识的普及,对地方防洪减灾社团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流域管理机构从水系防洪管理跨向全流域的防洪减灾管理也是实现全民防洪减灾体制的重要条件。

三结论及建议

面对日益增强的洪涝灾害,需要逐步改善我国的防洪减灾体制,建立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增强全社会的防洪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减灾能力,共同迎接洪水灾害的挑战,应当是我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建议尽快开展以下工作。

有计划地向社会公布我国洪涝灾害风险图

目前制作洪涝灾害风险图的技术已趋成熟,建议由国家防办指定编制单位,首先编制各流域洪涝灾害风险图。之后,再指定各省、市、自治区的防洪主管部门在流域洪水风险图指导下编制各省、市、自治区的洪涝灾害风险图。各地、市、县可根据地方特点决定是否有必要根据省级洪涝灾害风险图编制本地方的详细洪涝灾害风险图。编制风险图所需费用可在防洪费用中开支,但要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成果由指定专家验收。风险图完成后要广泛地宣传和提供给居民使用。

制定我国洪泛区管理条例

由于我国各流域防洪标准较低,洪涝灾害频繁,而作为承灾体的广大洪泛区不能盲目发展。应当根据洪涝灾害风险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发展计划。建议国家防办应尽快着手制定《洪泛区管理条例》,对广大洪泛区实施风险管理。(注:目前我国将未破堤情况下行洪的淹没范围称作洪泛区。而将破堤后可能淹没的广大洪泛区称为堤防保护区。此种提法有许多弊病,值得商榷。)《条例》的内容包括:

1洪泛区的界定。

2洪泛区洪涝风险的界定。

3洪泛区洪涝风险的管理,包括防洪管理、工程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

4洪泛区内开展洪水保险的基本原则。

5流域机构、地方政府、社团、个人在洪泛区管理中的责任和权力。

6洪泛区内安全建设及管理资金的分担。

制定我国流域管理法

鉴于流域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保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单位的国土综合整治。防洪减灾也要由单纯的水系防洪工程建设扩大到洪泛区的减灾管理。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机构职能难以胜此重任,因此需要扩大和明确流域机构的职能。同时现代流域已不再是封闭的系统,为协调流域圈与行政圈、经济圈、供水圈的关系,需要有《流域管理法》尽快对流域管理机构的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流域管理法》应由国家制定,并授权有关部门针对各流域的特点,制订分流域的《补充说明》。《流域管理法》应包括的内容有:

1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性质。

2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能。

3流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的制订。

4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5流域专业规划的协调,包括农、林、水、土等资源发展规划的协调。

6流域管理机构与流域内地方政府的协调。

7流域管理机构与其他流域间的协调。

8流域管理机构的经费保障与管理

为尽快建立起我国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减少国土对洪涝灾害的脆弱性,提高国土的安全度,需要通过法规制定将中央、省市、地方各级政府及社团、个人的职责和权限加以明确划分,使整个社会能共同面对洪涝灾害,完成各自的使命。这一体系的建立将使我们的社会面对洪水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成为一支强大的防洪队伍,那时洪涝灾害就不再可怕。

专家点评:

洪水灾害往往表现异常凶猛,具有巨大的破坏力量。我国过去的防洪抢险工作多注重工程建设,依赖专业队伍和的力量,忽视了发动全社会来共同抗御洪水。而全社会的防洪减灾行动需要用法规来规范社会行动,有序地完成防洪减灾行动。作者建议

(1)公布我国洪涝灾害风险图

(2)制定《洪泛区管理条例》

(3)制定《流域管理法》

全社会防洪减灾保障体系与现行防洪保障体系的不同在于:

(1)在强调防洪的同时注重减灾工作,

(2)从单纯的河道防洪建设扩大到洪泛区的风险管理,

洪涝灾害的定义篇4

关键词:乐亭县;洪涝灾害;影响因素;防减灾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p3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abstract:inordertoeffectivelymitigateflooddisaster,topromotetherapiddevelopmentofsocialharmony,stabilityandeconomyofLetingCounty,apreliminaryanalysisofcausesandcharacteristicsoftheflooddisasterinLetingCounty,combinedwiththeactualsituationinLetingCounty,proposedthe“givingprioritytoprevention,combiningpreventionwithcontrol,preventionandreductionofdisastermeasuresinengineeringandnon-chengcuoshi”.

Keywords:LetingCounty;flooddisaster;influencingfactors;preventionandreductiondisastermeasures

乐亭县地处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东依滦河,南临渤海,属滦河冀东滨海平原区,境内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呈扇面形缓缓降低,地面高程为0-14m(黄海系)。全县总面积为1308km2,海岸线长达124.1km,为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乐亭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13.2mm,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707mm,年均气温10.6℃,无霜期为185d。

乐亭县境内除滦河和小青河两条界河外,还有29条重点排水渠道,总集水面积1133km2(含滦南县汇入的89.1km2)。境内河流均属河北沿海支流小河,源近流短,汇入渤海。

1乐亭县洪涝灾害的成因

1.1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

从气象成因上分析,乐亭县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13.2毫米,年降水总量7.94亿立方米。但县境内大气降水有3个特点,一是大气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表现在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雨水集中。从多年年平均值来看,6—9月份(汛期)降雨量为495.7mm,占全年的80.8%,其余各月降水量为117.5mm,仅占全年的19.2%。二是大气降水在年际分配上变率大。据乐亭气象站(局)30年实测资料统计:年降水量为289.8mm-1008.2mm,相差3.5倍。三是在地域分布上是内地大于沿海。滦河下游行洪区及中部井灌排涝区年降水量为620毫米左右,而滨海渠灌治碱区年降水量为589.5毫米,相差6%左右。因此,这样的气候特点,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1.2地形地貌条件

乐亭县属于滦河下游冲积扇前缘平原区和冀东滨海平原区,境内多为平地、沙地和洼地等三种类型,其中平地面积最大,洼地次之,沙地岗丘零星分布其间,全县地势低洼平缓,低洼易涝面积达45.5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7.7%,另外,地下水埋藏浅,遇有大雨,地下水位升高,土壤水份易于饱和,这是形成乐亭县洪涝灾害的另一个原因。

1.3滦河洪水泛滥

滦河是流经唐山市境内的第一条大河。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地区丰宁县西北巴颜图古尔山麓,流径内蒙古高原及河北省燕山山区,在滦县横山出山进入平原,于乐亭县兜网铺注入渤海,全长888公里,流域面积为4.59万平方公里,其中流经乐亭县河段长51公里。乐亭县洪灾主要是由于滦河洪水泛滥形成的,滦河流域发生的洪涝灾害主要由暴雨形成,滦河流域地处河北省暴雨中心,潘家口水库多年平均降雨量766毫米,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且多出现大强度暴雨.

1.4防洪除涝工程体系不完善,工程标准低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乐亭县开始了大规模兴修水利。先后建成高程3.5-4米(黄海高程系)的海挡大堤62.25公里,总排泄能力680立方米/秒的防潮闸、站14座;修建保证20000立方米/秒流量的滦河防洪大堤14.9公里和设计防洪标准5000立方米/秒-校核标准7000立方米/秒的滦河防洪围埝79.6公里。由于当时设计标准低、质量标准低、数量少,再加上多年的运行和使用,致使工程老化、损坏严重,再加上年久失修,隐患较多,虽这些基础设施在历年的防汛抗旱,拦蓄洪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存在突出问题是各类工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病险,设备老化失修,不利于科学调度洪水有效地拦蓄洪涝灾害。

1.5工程管理不到位

由于不少地方水利执法工作开展不力,管理不到位,造成部分群众违法作业,在河道中采砂、种树、乱堆废弃物、阻塞河道,在河滩地上建仓库、房屋和开垦耕地进行生产生活,随意侵占行洪断面,致使河床不断抬高,河面日趋变窄,严重地阻碍了洪水的正常宣泄。

2洪涝灾害的特点

2.1季节性强

乐亭县降雨的特点是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89.8毫米-1008.2毫米,6~9月份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重大洪涝灾害多发生在降雨集中的7月上旬至8月下旬。

2.2频发性强

自古以来,乐亭县滦河水患频繁,据县志载:1123-1949年间,滦河发生大水72次,大约10年左右一次。1949年,滦河大水,洪峰流量25200秒立米,同时沿海发生海啸,潮高3.8米,乐亭县沿河、沿海30个村庄被淹,滦河塌地1125亩,全县14.9万亩农田绝收。滦县水文站自1929年建站以来实测最大洪峰流量超5000立方米/秒的年份就有20年。

2.3危害性大

乐亭县地处滦河下游冀东滨海平原区,地势低洼。历史上的涝灾经常发生,据县志记载:自1276年至1877年的607年中出现涝灾就有59年,建国后,自1962年至1979年共发生大小涝灾8年,受灾面积达365.3亩,危害性大,特别是在2012年8月初,乐亭县接连遭受了滦河“8.3”洪水、台风“达维”、“8.1”及“8.3”强降雨的侵袭,遭受了50年来最为严重的洪涝风暴潮灾害,据统计全县大田作物受灾面积57.29万亩,温室大棚受灾面积10.76万亩,果树受灾面积7.77万亩,水利设施、道路、配电设施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22.89亿元,其中农业损失达15.49亿元。致使全县粮食生产不能稳产高产,严重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农民增收,也给社会增加了不可忽视的不稳定因素。

3防洪减灾的措施

防洪减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措施都起不到根本的防治作用,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结合”等综合治理的思路。

3.1工程防洪除涝措施

3.1.1加快水土保持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种植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当地农业生产。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减少或防止空气或水质污染,美化、保护和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从而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保证和促进农业高产稳产。据有关资料,林带可削减地表径流80%,减少冲刷量90%,增加土壤含水量18%,提高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营造和更新农田防护林,结合沟、路、渠布置新林带,同时对残破林带更新改造,使农田防护林林网化。

3.1.2加快重点防洪除涝工程的治理

兴建防洪排涝工程是乐亭县防洪排涝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一项维系党心、民心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领导都非常重视,沿滦河两岸采取修筑堤防等项工程措施以防御滦河洪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组织民工对县内各河道进行清淤和河道堤防加固,疏通水流,乐亭县境内先后开挖骨干排水渠道12条,长399公里;重点排水渠道17条,总长162公里;三、四级排水渠1900多条,并修建了7600多座小型闸、桥、涵建筑物。至此,除涝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沥涝灾害基本得到控制。乐亭县北部筑滦河防洪堤坝、围埝;南部建沿海防潮海挡大堤、排咸防潮闸站,先后建成高程3.5-4米(黄海高程系)的海挡大堤62.25公里,总排泄能力680立方米/秒的防潮闸、站14座;修建保证20000立方米/秒流量的滦河防洪大堤14.9公里和设计防洪标准5000立方米/秒-校核标准7000立方米/秒的滦河防洪围埝79.6公里。为更好的治理滦河修建丁坝198道,以稳定河水流向、束窄水流,防止河岸受冲坍塌。同时配之以平整土地、修路、植树、建设方田林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

3.1.3加强重点工程的防洪除涝建设

随着滦河口地区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炮靶场的建设,对防潮、防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姜各庄镇腰庄以下段自1978年建成未进行过大规模的整修,破损不堪,遇有低标准的海潮、洪水,将造成严重损失。针对这一情况,乐亭县积极谋划,向省争取工程项目立项和资金支持,通过多方努力,争取省市以上国拨资金180万元,县自筹资金480万元,于2004年5月至12月,实施了滦河河口堤工程,该工程位于滦河右岸,北起滦河防洪小埝姜各庄镇腰庄村北,南与姜各庄靶场护场围埝相连。河口堤的实施保护了沿海7855人、1.93万亩的耕地、0.475万亩养殖池以及姜各庄地区和姜各庄靶场免受海潮、洪水侵袭,保障当地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非工程防洪措施

3.2.1建立洪涝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在洪水到达之前,利用卫星、雷达和电子计算机,把遥测收集到的水文气象数据,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传输,并进行综合处理,准确做出洪峰水位、流量、流速、到达时间等洪水特征值的预报,密切配合防洪工程的运用,进行洪水调度,及时发出警报,人员、财物疏散与撤离。

3.2.2依法管护工程,保证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工程管理方面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成立专业的管理队伍,对河道、堤防、水利建筑物要加强巡查,健全举报、奖惩制度,严禁在河道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和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严禁无节制的滩涂围垦和河道取土、采砂。对损坏工程设施和破坏河道行洪断面的违法行为按照《水法》、《防洪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严惩。依法防洪,确保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3.2.3进一步完善相关预案,作到防洪除涝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编制切实可行的防灾预案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减轻财产损失,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涝灾害,是防治洪涝灾害的一项非常有效的非工程措施之一。对洪涝灾害主要是采取预防和躲避措施,在现有洪涝灾害防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完善防灾预案。防御方案内容侧重于监视、预防、预警、人员撤离、财产转移、抢救、善后工作等。

3.2.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民众的水患意识

普“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防洪减灾知识应纳入中小学生的课本;对全社会,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书籍、公益广告宣传、网络信息等媒体,使广大民众都能知晓有关水利知识、政令法规,以及水情灾情信息,使他们能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落实各项措施,积极参与防洪减灾行动。

4结论

乐亭县因地处滦河下游冲积扇及冀东滨海平原区,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广大人民群众为减轻灾害做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群众切实增强了水患意识,牢固树立了长期防灾减灾的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加快水土保持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兴建和完善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加强了非工程措施抵抗洪涝灾害的能力,使乐亭县的洪涝灾害损失减到了最低。

参考文献

洪涝灾害的定义篇5

【关键词】城市水灾规划建设防灾工程体系科学架构

【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1.004

近年来,我国城市水灾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安全运行,并受到了媒体、公众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城市水灾包括城市洪灾和城市内涝,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内涝的产生原因和解决途径,并各有建树。城市水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的重视和投入、社会和市民的期望值等社会因素,气象条件等自然因素,防灾工程建设等工程因素,工程设施的运行、调度与管理等管理因素和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来看,政府的重视和投入、社会和市民的期望值等社会因素都期望减少和避免城市水灾的产生,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可以通过科学的预测体现在防灾工程的建设标准之中。所以,笔者认为:建设高标准的防灾工程设施是最关键且最重要的防灾措施。有了高标准的防灾工程设施,才能有效地通过工程设施的运行、调度与管理等措施实现防灾减灾的目的。为了科学规划建设城市水灾防御工程,抵御城市内涝,本文仅从工程的角度探讨如何构架城市水灾防御工程的系统科学问题。

我国城市水灾的二元体系架构

人类从农耕社会逐步发展到现在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社会,现代文明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壮大。城市是一个人口和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区域,为了提高城市的土地承载能力,城市从自然生态系统逐步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它的生态安全、排水安全和防灾安全都依赖于相应的工程设施提供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比较完善的城市防洪工程和城市雨水排水工程。

滨水城市一般沿河、湖、海岸线等水体岸边建设有防洪、防潮堤坝,相关河流水系建设有高标准的防洪水库、堤坝和滞洪区以保护城市免受外部洪水的危害,城市防洪工程的设防标准与城市的重要性有关,设计依据是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在设防标准以下,防洪工程应保证城市的防洪安全。目前,城市防洪工程已经有比较完善的规划设计标准体系和工程实践经验。

几乎所有的城镇规划建成区范围以内,都建有地下雨水排水管网或合流制管网,用来排除规划建成区以内的暴雨径流,保障城市排水安全。其作用是补偿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地表排水沟渠的破坏、提高排水能力、保护城市免受暴雨灾害和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生存条件。城市雨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设计依据应符合城市排水设计规范。在设计标准以下,排水工程应保证城市的排水安全。目前,城市排水工程也已经有比较完善的规划设计标准体系和工程实践经验。

城市规划建设的防洪工程和雨水排水工程共同构成了我国城市水灾的二元体系架构。城市防洪工程由水利部门负责,有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高等院校、工程规划建设的理论、技术标准体系以及运行维护机构。城市雨水工程由城建部门负责,同样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高等院校、工程规划建设的理论、技术标准体系和运行维护机构。在两个体系都正常运转的条件下,为什么还会发生城市内涝灾害呢?其原因是城市雨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经常发生雨水排水系统“失效”工况,而且没有对超标雨水做出安排,任由超标的地表漫流雨水流到城市低洼地区造成内涝灾害,而城市的管理者处于没有任何解决之道的尴尬状态。

2012年,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完成的亚洲发展银行技术援华项目“城市雨水管理与内涝防治”的咨询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法律、机构、技术和投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城市雨水排水设施设计标准偏低,超过雨水排水标准的内涝事件经常发生,且许多城市没有对超标雨水产生的地表漫流做出相应的工程安排。调研发现,发达国家采用两种方式解决导致城市内涝的超标雨水地表漫流问题:其一是建设高标准的城市地下雨水排水设施;其二是利用城市道路排除超标雨水,对超标雨水进行约束,设计标准可以达到“百年一遇”。我国的经济处在高速发展之中,即将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值得借鉴,那么我们应采用哪种方式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呢?

我国一直以来都采用城市排水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的二元工程体系架构来解决城市的水灾问题。2011年以前,主要采用排水管网工程排除城市雨水,没有对超标雨水做出工程安排。传统的思维方式是通过提高地下雨水管网的设计标准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可以学习的范例有我国香港地下雨水排水工程“5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英国伦敦“3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管网改造或重建的优点是没有理论和技术方法方面的困难,而缺点是大范围开挖对城市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管网沉积造成的运行维护费用增加,同时还应考虑地下空间利用等问题。因此,这种方式适合在新建城区进行探索。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版)》首次提出“内涝”的概念,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颁布以前,一直将排水标准作为内涝的防治标准。因此,很多人将排水管网提标改造作为解决城市内涝的核心技术。《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从顶层设计角度,建立了涵盖“源头控制体系”“排水管网系统体系”和“内涝防治体系”的城镇排水系统标准体系框架。根据该规范提出的体系框架,第二种建设与改造的方式是参考北美与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城市排水、内涝防治和防洪三套工程体系架构,一并考虑城市雨水系统的防灾问题。内涝防治的工程措施包括源头的削峰调节池、利用道路纵坡排除超标地表径流的行泄通道、建立大型调蓄设施以及城市内河、湖的排涝泵站等。

两种解决方式的差别在于是将眼光局限于城市排水的范畴,还是从整个城市雨水系统的角度出发来构架工程系统。为深入探究,我们必须提高现有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同时制定新的内涝防治标准,并且要与城市排水标准和防洪标准相衔接。

国务院2013年的《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为科学防治城市内涝灾害提出了从规划做起的基本要求。2014年1月1日颁布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为科学防治城市内涝灾害奠定了法律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为科学防治城市内涝灾害制定了防治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建城[2013]98号)》的基础上,全国各地都在应用《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中提出的相关技术,积极编制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已经被提上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的议事日程。为了更好地将以上精神落实到工程之中,定义科学防治城市内涝灾害的设计工况就十分必要。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出台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通过海绵城市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内涝防治工程体系。”

由于城市内涝是最近提出的概念,城市内涝灾害相关的基本概念一直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公众,因此应进行深入研究予以澄清。城市内涝灾害是城市水灾的一种,城市内涝灾害防御工程是城市水灾防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城市水灾防灾工程体系

城市水灾防灾工程体系包括城市雨水的管理、排除和防止河水倒灌或洪水泛滥的一整套工程设施,这一整套工程设施是防治城市内涝灾害的重要基础条件。

为了实现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工程体系防灾、减灾的目的,并考虑到定量化规划、设计该工程体系,我国参考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本国具体实践,按照雨水的流动方向,从上游到下游将城市水灾防灾工程体系划分为5个单项工程:源头控制工程(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部分)、雨水排水管网工程(小排水系统)、内涝防治工程(大排水系统上游)、排涝工程(大排水系统下游)和防洪工程。5个单项工程互为上下游关系,定量化共同分担防止内涝灾害发生的责任。

源头控制工程。降落到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的降雨,在小区或街坊内产生地表径流,地表径流的量取决于用地性质和地表覆盖种类。科学地规划建设各种用地性质的雨水径流过程,可以有效地控制进入雨水管网的流量过程线特性。

源头控制工程采用调蓄或增加入渗等低影响开发(LiD)和雨水利用典型技术,主要设计参数为降雨量(mm)。常用的设计调蓄水量为10~30mm,实际降雨量小于设计值时,源头控制工程将所有降雨蓄存在建设小区以内。实际降雨量超过该工程的设计值后,该工程会失效,将产生向源头控制工程以外的排水过程。

从原则上讲,通过工程设施可以将全部的降雨滞蓄在进入雨水管网之前的地表径流阶段,但是,在大城市寄希望于通过源头控制工程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可能是不经济和不安全的。采用源头削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超过雨水排水管网能力的雨水外排问题,还应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雨水排水管网工程。在城市规划范围以内,都要求建设城市雨水管网,来排除设计重现期以内的暴雨径流,以保证城市居民在降雨期间出行方便。降落在城市规划区内的暴雨,产生地表径流后,从建筑小区、工厂、学校、单位等区域设计地面流向道路,并通过道路边沟进入设置在路边的雨水口,之后进入地下雨水管网系统,雨水管网收集地表径流以后排向下游的受纳水体(排涝工程或防洪工程)。由于城市雨水管网的设计重现期与城市内涝防御工程设计重现期相比有很大差别,并且都比较低,所以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国称城市雨水管网为小排水系统(minordrainagesystem)。在我国的规划设计理念中,超过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的暴雨径流可以暂时蓄存在地表低洼处,待暴雨过后或管网有富余排水能力时再排出,所以在超过管网排水能力的大暴雨条件下,一定会产生城市区域内积水问题。

根据推理公式法设计理论,城市雨水管网的主要设计参数是设计暴雨强度(mm/min或l/s.ha),常用的设计重现期为2~5年。如果将设计标准提高到30~100年,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探索,尤其是对下游排涝设施的影响。

内涝防治工程。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产生积水问题是一种自然现象,超过城市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的暴雨径流聚集在城市低洼地区,造成一定经济或财产损失,即产生内涝灾害。城市内涝灾害是一种发生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的自然灾害,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问题,确定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建设城市内涝防御工程是保护市民财产和保证城市快速、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我国原有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不包含城市内涝灾害防治的内容,所以内涝防治工程规划建设是一种新的需求。为了科学构建城市内涝工程防灾体系,《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列出了城市内涝综合防治标准,设计重现期范围在20~100年,远远高于城市雨水管网设计标准的2~5年。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均对内涝设计重现期做了明确规定。我国在此之前没有专门针对内涝防治的设计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修订增加了控制地面积水方面的内容,并规定了内涝防治系统设计重现期和积水深度标准,用以规范和指导城市内涝防治工程的设计。

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建有城市内涝防治系统,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国称为大排水系统(majordrainagesystem),主要包含雨水明渠、坡地、道路、深隧、内河河道和调蓄设施等。由于我国行政管理和专业分工与国外有一定的差异,排涝工程和防洪工程由水利部门负责,城市排水和城市内涝防治工程由建设部门负责。城市内涝防治工程包括行泄通道和调蓄设施,其中行泄通道由道路和大排水通道组成,将超过排水管网排水能力的地表径流排入下游水体。

城市区域内规划设计的道路除了保障交通运输的任务以外,还应承担排除雨水的任务,即:排除自身产生的暴雨径流、排除上游和周边区域产生的暴雨径流以及作为输送超标雨水的行泄通道。雨水口和检查井都设置在道路之上,源头区域产生的地表径流只能通过道路才能进入雨水管网,超标的暴雨径流一般都聚集在道路之上,只能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的坡度和断面才能及时排除。因此,道路设计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是构建城市内涝防治工程体系的关键。

排涝工程。城市排涝工程是保证城市运行安全的工程设施,是城市雨水管网和城市内涝防治工程的下游排水通道,由河道和排涝泵站等工程设施组成,是保证城市雨水排水工程和城市内涝防治工程正常工作的重要工程设施。

城市排涝工程采用与暴雨强度相关的排涝模数进行设计,设计标准一般为设计重现期20年,设计依据一般为城市或区域的水文手册,主要由水利工程师负责设计。

排涝工程的设计水位超过城市雨水管网和城市内涝防治工程的下游设计水位,就会对城市雨水管网和城市内涝防治工程的排水造成顶托,影响排水能力。如果水位过高就会通过城市雨水管网和城市内涝防治工程设施倒灌进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形成严重内涝灾害。

目前城市排涝工程的设计方法是从农田排涝实践发展而来,排水时间等设计参数还应该从城市的需求来考虑,模型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应予以重视。

防洪工程。城市防洪工程是保障城市安全、保证城市免受洪水灾害的工程设施,由水库、河道和滞洪区组成。它是城市排水、防涝和排涝工程的下游排水通道,对城市内涝防治的作用非常重要。

城市防洪工程一般采用设计流量作为设计参数,设计标准一般为50年以上,设计流量通过对观测河流的洪峰流量进行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设计水位是城市排水、防涝和排涝工程的重要设计参数。水位超过洪水设防标准以后,所有的排水设施,包括城市排水、防涝和排涝工程都会失效,将产生严重洪涝灾害。对此,应研究包括城市雨水排水工程在内的所有影响因素的水力模型,全面评估各种情况下城市的防灾能力。

城市水灾防灾工程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源头控制工程、雨水排水管网工程(小排水系统)、内涝防治工程(大排水系统上游)、排涝工程(大排水系统下游)和防洪工程这5个单项工程共同分担防止内涝灾害发生的责任,5个单项工程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内涝灾害频发以及对内涝灾害认识混乱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内涝防治工程缺失和整个系统的不完善。科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水灾防灾工程体系,并建立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边界关系,对于提高城市防灾能力来说十分重要。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系统的规划建设涉及到城市防洪排涝、内涝防治、城市排水、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和合流制改造等多个研究领域,与水利工程、市政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和环境工程密切相关。目前,由于各个领域的交叉衔接等问题,造成很多概念混淆。为保证我国排水(雨水)防涝系统的规划建设工程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应通过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技术经济条件,建设5个单元工程体系,依据中国国情建设城市水灾防御工程规划的体系架构。

内涝防治工程是城市内涝防灾的主体。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系统包括城市洪水灾害的安全处置、城市内涝灾害的安全处置和城市排水安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以及地上、地下不和谐的发展倾向,导致了近年来中国城市区域内涝灾害频发,这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对城市的安全运行和城市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在我国,城市防洪由水利部门负责,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城市内涝灾害防治和城市排水由城建部门负责,已经建成的城市排水管网只能排除小重现期条件下的降雨径流,能够应对高重现期条件下内涝灾害的防御体系几乎是空白。城市雨水排水标准普遍偏低,虽然已经制定了城市内涝防灾标准,但是缺乏相应的工程体系建设经验,同时预警机制不够健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等,暴露出了城市内涝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各个单项工程的责任。由源头控制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内涝防治工程、排涝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共同组成应对城市水灾的工程体系,应明确它们之间的边界条件,以便分清责任。

城市防洪工程的边界条件是保证城市的过境河流和水系不泛滥成灾,即:防止外洪威胁城市的安全,从流域层面保证河流行洪通道通畅,蓄滞洪区工作正常;从城市层面应保证城市安全,防止外部洪水泛滥进城。主要由地方政府的水利部门和国家水利部负责,国家和地方的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协调防汛、抢险和救灾事项。

城市排涝工程是城市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排涝工程的设计标准是保证排除城市涝水的设计水平,是城市区域降雨径流可能排入受纳水体的限制性条件。

城市排水工程的边界条件是保证在小重现期暴雨(一般地区2~5年)的条件下,城市区域不产生严重积水,不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主要由地方政府的城建部门(或水务局)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负责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

城市内涝防治工程的边界条件是保证在大重现期暴雨(一般20~100年)的条件下(与城市内涝防治工程设计标准有关),城市区域不产生内涝灾害,不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城市内涝防治工程的上游边界条件是城市排水工程,即超过城市排水管网排水能力的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进入城市内涝防治工程,下游边界条件是城市防洪工程(排涝工程),即城市河流水系等所能够接纳的城市区域的降雨径流水量。因此,城市应建设排除或蓄存超过排水工程排水能力、小于内涝防治工程建设标准的暴雨径流的工程设施,保证在发生城市内涝防治工程建设标准以下的暴雨事件时不发生内涝灾害。笔者认为,该项工程应由地方政府的城建部门(或水务局)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负责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

源头控制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内涝防治工程、排涝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5个单元工程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应对城市区域洪、涝灾害的工程系统,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由于我国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无法效仿香港将排水、防涝、防洪三套工程合为一套,按照防洪工程标准建设同时具有防洪、排水和城市内涝防治功能的排水工程。我国现有的排水工程建设标准偏低,也学不了英、美等国建设高标准的城市排水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辅助建设部分城市内涝防治工程设施的方式。我国可以参照澳大利亚建设三套工程体系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创新性地构架中国防治城市区域洪、涝灾害的工程系统,科学规划建设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内涝防治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三套工程体系,即5个单元工程。

各个单项工程的相互关系。源头控制工程、雨水排水管网工程(小排水系统)、内涝防治工程(大排水系统上游)、排涝工程(大排水系统下游)和防洪工程这5个单项工程共同承担防止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的责任,5个单项工程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城市区域严重积水,并引发城市内涝灾害或城市下游发生洪水灾害。

城市附近的水利工程是城市排水工程的下游受纳水体,目前排水工程和水利工程的设计衔接关系是水利工程的设计水位,一旦水利工程的实际运行水位超过设计水位,城市区域内的雨水就无法顺利排入下游水体,就会产生由洪水引发的城市内涝灾害。在大暴雨期间城市区域产生的大量积水就相当于流域的滞洪区,对削减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有一定好处。如果不加评估就增加向河流排放的洪峰流量,就会产生由城市内涝导致的下游洪水灾害。

在规划设计城市雨水管网时,应根据规划用地地表情况确定径流系数,因为该径流系数决定了城市雨水管网的排水能力。如果在管网建成后改变了用地特性,增加了不透水地表的比例,就会出现由地表特性改变导致雨水排水管渠工程提前失效和实际排水标准变低的现象。

工程失效。当实际运行工况不能满足设计工况条件,如实际的暴雨超过了排水和防涝工程设计的能力,或者下游受纳水体水位超过了设计水位,都会导致排水(雨水)防涝工程失效。对此,应该建立评估方法和评估程序对城市产生内涝灾害的原因进行科学评估,分清责任,对城市内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追责和问责机制。

规范标准的衔接问题

在源头控制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内涝防治工程、排涝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5个单元工程体系中,设计标准的表述方式不同,大体可以分为3类:源头控制工程采用降雨量;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内涝防治工程、排涝工程采用降雨强度,用重现期表示设计标准;城市防洪工程采用观测洪峰流量的重现期。源头控制工程只能计算出总调蓄水量,没有数理统计的重现期设计标准概念,也无法计算出设计流量,因此对于高重现期极端暴雨事件的应对能力应慎重对待。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内涝防治工程、排涝工程都采用降雨的重现期来确定设计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已经推荐采用年最大值法采集暴雨样本资料,为协调3个工程的设计标准奠定了基础。如果采用相同的基础暴雨资料,应采用同样的资料整理方法,则在相同设计标准条件下,暴雨强度值应该是相同的。城市防洪工程的设计标准与其他工程的标准不同,没有对应关系。

采用年最大值法采集暴雨样本资料,设计工况条件下假设有充沛的前期降雨,因此源头控制工程设计调蓄水量对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内涝防治工程和排涝工程的影响很有限。

城市防洪工程、排涝工程与城市排水工程和城市内涝防治工程的设计标准衔接可以简单地处理成设计工况的水位衔接,将来可以采用流量演算的方法进行流量通行能力的衔接。

结论

为了科学构架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结合我国国情和现行的规范标准体系,本文提出了5个单元工程体系架构的设想,并探讨了5个单元工程的组成、分担的任务、相互关系和设计标准衔接问题。

源头控制工程以调蓄降雨量为设计参数,无法与排水工程的设计暴雨强度相衔接。

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内涝防治工程和排涝工程都采用设计暴雨强度作为设计参数,并且采用相同的年最大值采样分析方法,设计标准和设计计算方法应进行协调,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总体框架下,应科学划分5个单项工程的任务和上下游边界条件,各个单项工程应完善其设计计算方法,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明确产生城市内涝的工程原因。

在5个单项工程中,除城市内涝防治工程是新的工程以外,其余4个单项工程都有比较完善的设计规范标准和技术方法,所以建立城市内涝防治工程的规范标准和技术方法体系是当前的重点和难点。

洪涝灾害的定义篇6

(1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南昌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南昌330045;3教育部/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4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摘要:利用广西1981—2012年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风雹等4种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并结合粮食作物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和灰色关联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近32年来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广西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2年4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率变化均不明显,但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干旱受灾率呈递增趋势,1988—1992年干旱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90年代中后期干旱受灾率较小且变化平缓;21世纪以后广西又处于较旱阶段;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受灾率均相对较小,尤其是低温冷害少有发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及以后,洪涝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减小,风雹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增大,低温冷害也呈周期性的暴发。4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程度为:对粮食作物、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玉米等,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灾害;对单季稻而言,洪涝>干旱>风雹>低温灾害,说明干旱和洪涝是影响广西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生产;灰色关联分析;广西

中图分类号:S166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4-077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协同演变机制与调控”(批准号:U1033004)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王燕,女,1972年出生,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农林业生态及农林业气象学教学科研。通信地址: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tel:0791-83813243,e-mail:wangyan312@163.com。

通讯作者:黄国勤,男,1962年出生,江西余江人,首席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主要从事耕作制度、农业生态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通信地址:330045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tel:0791-83828143,e-mail:hgqjxnc@sina.com。

收稿日期:2014-08-05,修回日期:2014-10-10。

0引言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属热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农业省区之一,最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其次是玉米[1]。由于其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广西成为中国气象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表现为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成灾比例高的特点[2-5]。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低温冷害、热带风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多种气象灾害常常并发或交替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6-9]。对广西近些年来气象灾害影响,特别是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定量研究较少,本文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广西1981—2012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害)的年际和年代变化特征,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10-14],以找出各种气象灾害对广西农作物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农业综合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1资料来源

农业灾害灾情指标一般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农作物灾损量等,每种指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灾害强度及其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危害程度[15]。本文采用1981—2012年广西各种气象灾害的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资料来源于中国种植业信息网—灾情数据库;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资料来源于中国种植业信息网—农作物数据库。

1.2分析方法

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法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由于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均有变化,为了合理反映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影响,本文用受灾率(即农作物受灾面积与总播种面积的百分率)对受灾情况进行分析。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大小。农业气象灾害系统是农业系统与气象灾害系统两个灰色系统的复合体,因此可以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区分析各气象灾害的综合影响大小。以农作物产量作为参考序列,各种气象灾害的受灾面积为比较序列,求其关联度和关联序,从而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关联度分析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步骤。

(1)设参考数据列为X0={x0(k),k=1,2,…,n},比较数据列为Xi={xi(k),k=1,2,…,n}(i=1,2,…,n)。

(2)原始数据变换:目前灰色关联分析中的原始数据变换主要有均值化变换、初值化变换和标准差变换。本文对参考数据列和比较数据列进行均值化处理,使之无量纲化、归一化。

(3)求绝对差:Δi(k)=x0(k)-xi(k)(i=1,2,…,m;k=1,2,…,n)

(4)求关联系数ξi(k):计算各比较数据列与参考数据列在各时刻的关联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ρ为分辨系数,其意义是削弱最大绝对差数值太大引起的失真,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ρ∈(0,1),一般可取0.1~0.5。本文取ρ=0.5。

(5)求关联度ri:取ξi(k)的算术平均值。

(6)关联序按ri的大小排序,就形成关联序。它直接反映了比较系列对参考系列的贡献大小或主次关系。ri的值越大,说明其关联的程度越大,ri的值越小,则其关联程度越小。

2结果与分析

2.1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由图1和图3干旱受灾率的线性变化趋势及其5年滑动平均距平的变化可见,近32年广西旱灾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1981—1988年旱灾率呈渐增趋势,变幅达22%;1988—1992年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其中1988年最大,达25.7%;1993—1998年干旱受灾率小,波动平缓,变化位于5.2%~7.4%之间;1999年以后干旱受灾率较大,波动剧烈,其中1999、2004和2010年干旱受灾率分别为16.28%、17.8%和18.3%;而2001、2002和2012年受灾率分别为0.84%、1.6%和1.3%。从5年滑动平均距平来看,20世纪80年代旱灾的受灾比表现为正距平,而涝灾为负距平,说明这个时期广西处于较旱时段。

洪涝是广西第二大农业气象灾害,其历年的受灾率(7.5%)低于干旱(11.8%)。由图2可见,近32年来,洪涝受灾率总体上以0.6个百分点每10年的速率增大。1981—1993年洪涝受灾率小,且年际变化幅度不大,多数年份受灾率在5%以下,1993年以后洪涝灾害受灾率5.2个百分点每10年的速率显著减小,其中1994年受灾率最大,达27.6%。从5年滑动平均距平来看,20世纪90年代洪涝受灾率表现为正距平,干旱受灾率为负距平,说明这个时期广西为相对湿润期。

风雹灾害包括大风和冰雹两种灾害。其发生的主要特点是范围小、时间短、来势凶猛、强度大,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是使植株受机械损伤[16]。由图5可见,1981—2012年,广西风雹灾害以0.9个百分点每10年的速率增大。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农作物受风雹灾害轻(约2%),略有增加但变化幅度小。1994年以后受灾率波动大,特别是1997—2008年风雹受灾率呈周期性增大,其中2008年最大,达12.97%。5年滑动平均距平(图4)显示,风雹受灾率在20世纪90年代初、2002年以后表现为正距平,说明此阶段风雹对农作物影响相对较强。

低温冷害是生育期因温度低而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并引起减产的自然灾害[17]。由图6可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广西低温冷害的受灾率介于0~1%,受灾程度变化平缓,农作物受低温影响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低温冷害的受灾率呈周期性波动,变幅较大(达12.5%),农作物受低温影响较大。

2.2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是广西主要的农作物。根据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的思路和要求,本文采用1981—2012年广西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双季早稻单产、双季晚稻单产、单季稻单产和玉米单产数据为参考序列,选取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冷害的受灾面积为比较序列,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以上4种气象灾害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联度和关联序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干旱、洪涝对广西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最大,低温冷害的影响最小,风雹影响次小。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春季的烂秧天气和秋季的寒露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早稻烂秧天气影响严重,后因品种改良及耕作技术的提高,早稻受春季低温、晚稻受秋季寒露风危害大大减小。风雹灾主要是台风、雷雨大风及冰雹产生,广西风灾主要发生在夏季,冰雹主要发生在春季,风雹灾的发生一般范围小、时间短,所以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大。广西干旱有春旱(2—4月)、夏旱(6—8月)、秋旱和冬旱之分,以春、秋旱发生频率最高(年年发生)、范围最广,夏旱次之,冬旱最轻。广西一年四季均有暴雨出现,但以夏季风盛行期间(4—9)月较为集中,特别是6—7月份易形成洪涝灾害[1]。

广西早稻的生长期为3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春旱直接影响早稻播种及前期生长,而生长的后期,常受洪涝灾害的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对双季早稻而言,干旱为主要的气象灾害,洪涝次之。

广西晚稻的主要生长季大约在7—9月,不但夏旱经常发生,而且常常出现夏秋连旱,使水稻的抽穗开花以及灌浆不能正常进行,结实率降低,空壳率高,严重影响产量。

广西种有春玉米和秋玉米,多种植在丘陵山地,该地区恰是干旱高频严重区,干旱会影响玉米的正常拔节、抽雄、吐丝期,造成减产。

对单季稻而言,洪涝灾害的影响最重,干旱次之。广西单季稻生长期大约在5—9月,正是广西暴雨集中期,特别是生长前期和中期,洪涝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单季稻的生育进程,中后期常受夏、秋干旱影响,使水稻的抽穗开花以及灌浆不能正常进行,结实率降低,从而影响产量。

3结论与讨论

(1)1981—2012年广西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冷害等4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率变化均不明显,但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干旱受灾率呈递增趋势,特别是1988—1992年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较小且变化平缓,21世纪以后干旱受灾率较大且波动剧烈;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受灾率均相对较小,变幅不大,特别是低温冷害少有发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洪涝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减小,风雹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增大,低温冷害也呈周期性的暴发。

(2)对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农作物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干旱和洪涝是过去32年间广西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害对农业的影响程度最小。4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程度为:对粮食作物、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玉米等,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灾害;对单季稻而言,洪涝>干旱>风雹>低温灾害。因此防御干旱、洪涝是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提高广西农作物产量的关键。

广西农业气象灾害频发,正确认识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特征是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的前提。现阶段广西处于较旱阶段,抗旱仍是广西现阶段和未来一定时期主要的农业防灾减灾主题。风雹灾不断增大、低温冷害随机发生,虽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少,但近年来其发生范围和强度在不断增大,因此对二者的预防仍不容忽视。因此,农业生产要根据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本地的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同时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及防御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赵其国,黄国勤.广西农业[m].阳光出版社,2012:11-12.

[2]杨年珠,涂方旭,黄雪松,等.中国气象灾害大词典·广西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359-369.

[3]何燕,高永珍.广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广西农业科学,1998(5):254-257.

[4]周绍毅,徐圣璇,黄飞,等.广西农业气候资源的长期变化特征.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7):168-173.

[5]何如,黄梅丽,李艳兰.近50年来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2):12-15.

[6]LiYL,HeRu,QinwJ.influenceofClimateChangeonDroughtDisasterinGuangxi.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Research,2010,1(6):62-65.

[7]黄雪松,邹立尧,魏春秀,等.广西农业干旱灾害演变态势与应对策略[J].气象软科学,2009(2):40-45.

[8]胡小晖,延军平,欧维新.1950年以来广西洪涝灾害及趋势预测.灾害学,1999,14(4):28-30.

[9]姚胜芳,黄治逢,农孟松,等.广西冰雹的活动特点.热带地理,2008,28(2):119-123.

[10]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0-51.

[11]张星.主要气象灾害对福建粮食生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105-107.

[12]许月卿,李秀彬.河北省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地理研究,2002,21(3):339-346.

[13]马雅丽,栾青,王志伟,等.山西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增):150-154.

[14]马建勇,许吟隆,潘婕.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趋势变化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2,33(2):283-288

[15]张养才,何维勋,李世奎.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洪涝灾害的定义篇7

关键词洪水灾害;保险制度;分析

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有当洪水威胁到人类安全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造成损失时,才称为洪水灾害。我国的洪水灾害十分频繁,近百年来,我国发生过很多次洪水。例如:1915年珠江大水,广东、广西受淹农田94.7万hm2,受灾600万人,珠江三角洲受淹,广州市区被淹7d;1932年松花江大水,受淹农田190万hm2,死亡2万人,哈尔滨市区受淹长达30d之久;1954年长江、淮河大水,长江中下游受淹农田317万hm2,受灾1888万人,死亡3万余人,淮河全流域农田成灾408.2万hm2;1981年长江上游大水,四川省138个县市受灾;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珠江、西江等流域特大洪水。

有专家分析认为,近百年来,我国有过3次洪水频发期。第1个频发期是1930—1939年,第2个频发期是1949—1963年,在频发期内7大江河几乎都发生了特大洪水,有的江河甚至连续出现特大洪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正处于第3个洪水高频期,相继发生了1991年淮河和太湖大水,1994年西江大水,1995年辽河大水,1996年长江中游,珠江及海河大水,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大水。我国频发的洪水给国民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和化解洪水的危害,建立和完善洪水灾害保险制度,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1洪水保险现状

洪水保险并非新事物,国外早已有之。美国早在19世纪末就已开始对洪泛区内居民和企业进行财产保险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步形成了洪水保险方面的相关理论。洪水保险在英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匈牙利、印度和菲律宾等也在陆续研究和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及进展[1]。

我国水利及保险等有关部门早已认识到洪水保险的重要性。1988年国务院《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相关的省级人民政府可选择受益范围明确、发生洪水机率较多的蓄滞洪区,可以试行防洪基金或洪水保险制度。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强调,积极开展洪水灾害损失保险研究,建立有效的洪水灾害损失保险体系,化解蓄滞洪区洪水灾害损失风险,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提高社会和群众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但是,由于我国防洪减灾历来比较注重工程措施,洪水保险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尚处于初步研究和探索阶段,洪水保险制度在我国尚未正式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我国还没有制订出专门的洪水保险法规,而现已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只有原则性规定,即“国家鼓励、扶持开展洪水保险”,对洪水保险的地位、作用、保费的征缴以及单位、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未做出规定。此外,由于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频繁,承担洪水保险的风险很大,保险公司对开办洪水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2建立完善洪水保险制度

洪水保险不同于一般的险种,洪水保险制度不能采取单纯的商业操作模式,必须采用法制保障、公共财政支持、社会参与推行的独特操作模式。一要提高认识。建立洪水保险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而保险制度正是演绎这种资源有效配置的内在要求[2]。实施洪水保险虽然不能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但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风险,把集中的洪灾损失变成均匀的年度支付,通过聚少成多、风险转移和损失分担等方式,使整个社会在积极有效应对洪水灾害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灾区救济和灾后重建的巨额财政负担。二要以法制作为基础保障。加快对洪水保险理论的研究,在广泛借鉴国外洪水保险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洪涝灾害频繁、人口和产业密集、受灾损失大等特点,研究制订出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洪水保险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出台洪水保险实施指导性意见,在局部地区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洪水保险理论和保险方案,为洪水保险在我国的全面实施提供法制保障[3]。三要加大公共财政支持。由于洪水灾害所造成损失的严重性,如果采取单纯由保户交纳保费积累保险基金的方式,就会造成保险基金无法应付巨大的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洪水保险的灾后补偿功能无法发挥,容易挫伤投保户参加洪水保险的积极性。因此,设立洪水保险基金,变集中支付为均匀地年度财政预算支付,以公共财政支持保证洪水保险制度在全国的推行;成立专门的公益性保险机构,由国家统一管理,由熟悉水利专业和保险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对洪水保险实行公益性运作[4]。四要人人参与。无论是蓄滞洪区、洪泛区、洪涝灾害威胁区,还是生活在其他区域的群众,都要加入洪水保险,交纳一定的保费,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只有做到洪水保险人人参与,采取国家支持一部分、企业承担一部分、人人贡献一部分的模式,才能积累壮大风险基金,做到风险分摊、利益共享。五要强制推行。有的国家洪水保险遵循自愿原则,但洪水风险在我国空间分布差异大,人们自愿参加专项洪水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保费积累少,无法达到聚少成多、分担风险的预期效果,不利于发挥洪水保险的灾后救助补偿作用,必须采取强制推行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参考文献

[1]胡新辉,王慧敏.洪水保险理论基础及保费影响因素分析[j].人民黄河,2008,30(11):10-11.

[2]刘朝辉,胡新辉,王慧敏.多重风险下洪水保险需求分析[j].人民长江,2008,39(20):88-89.

洪涝灾害的定义篇8

一、阅档案透视特大自然灾害

查阅河北自然灾害记录可以发现,1959至1961年发生的三年特大自然灾害在河北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其严重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自然灾害,河北因此也成为全国受灾最重的十个省份之一。

1959年1至4月,河北出现严重干旱,且集中在邯郸、衡水等主要产粮区。6月,有44个县市前后和不同程度遭受风雹灾害,风力从6至11级,降雹严重地区积达2.5尺至3尺以上,造成大量人畜伤亡。7月,各地降雨频繁并兼有冰雹,特别是7月19日至22日全省各地连续降雨,且雨量分布不均,以张家口、承德、唐山等地最集中,唐山地区21日至22日,24小时连降暴雨,雨量集中地区达400毫米以上。据有关资料显示,1959年全省受灾面积2335.05万亩,其中旱灾607.24万亩,水灾1216.74万亩,病虫灾190.61万亩,雹灾226.02万亩。本年成灾1645.06万亩,其中旱灾390.66万亩,水灾951.94万亩,病虫灾95.6万亩,雹灾152.34万亩。受灾人口达817.3万人,其中成灾人口533.21万人。从受灾的面积看,1959年河北的灾情是建国以前从未有过的,其特点是灾害种类多,除旱灾、洪涝、霜冻、风雹外,还出现了建国后不多见的蝗灾、粘虫灾、鼠灾等,且在部分地区轮番发生。

1960年,灾害面积不仅超过以往,发生了1928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旱情,而且是在1959年灾害的基础上连续发生,大部分地区自1959年秋冬就雨雪稀少,到1960年开始的春旱一直持续到初夏,有的地区300至400多天未下雨。在特大干旱过程中,先后降雹30次之多,成灾545万亩。6月至10月的5个月里,东部地区台风登陆11次,高于以往平均数3倍以上。受台风灾害天气影响,7月底8月初,河北各地暴雨频繁,洪水泛滥,降雨量一般在200―300毫米。暴雨集中在天津、石家庄、邯郸等地区,天津沥水面积为全省之最,达698.53万亩,占全省沥水面积的67.8%。据有关资料记载,全省成灾面积8429万亩,其中夏旱6500万亩,成灾4851万亩;秋旱2057万亩,成灾500万亩;草荒5133万亩,成灾1000万亩;沥涝成灾1033万亩;风雹发生545万亩,成灾545万亩;病虫害发生3931万亩,成灾500万亩。成灾人口2000万。本年灾害的特点是发生了建国以来的特大旱灾,不仅范围广,而且持续时间长,旱灾、洪涝灾害同时发生,反差极大,一个省内,部分地区持续干旱,部分地区又洪水泛滥。

1961年,全省连续第三年发生特大自然灾害,从去年冬季到本年春季,河北主要粮产区农田均遭受大旱,小麦比在去年低水平的基础上再度大幅减产。7至8月,海河流域连降暴雨,发生严重水涝灾害,特别是7月中旬,沧州地区连遭三、四次暴雨袭击,降雨量一般均在500毫米左右,最大在800毫米以上。而张家口以旱灾最为严重,尚义、康保、张北等五县秋季只下过一次雨,降雨量仅为40毫米左右。据有关资料显示,1961年全省受灾面积4015.36万亩,其中旱灾1746.53万亩,水灾1372.19万亩,病虫害390.17万亩,风雹灾361.48万亩,受灾人口1347.56万人,其中成灾人口881.39万人。本年度全省灾害呈现了灾种多、面积大、程度深、旱灾重、水灾次之、风雹病虫害较轻,春旱秋涝,北旱中涝,西部、北部多雹灾的特点。

从气候、地形、地质等方面的自然条件和三年特大自然灾害的具体灾情看,河北的自然灾害主要呈现了以下特点:①灾害种类多,频次高,范围广。每年都有多种灾害不同程度地在各地发生,而且有些灾害每年还会以多种形式发生多次,频次较高。②旱涝交替发生,呈阶段性,且往往多灾并发。全省每年都有一些地方严重干旱,同时另一地区又遭受洪涝灾害袭击。就降水而言,总体上降水量少,水资源缺乏,经常造成大面积干旱,但降水集中,80%集中在6至9月,尤其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占大暴雨出现次数的85%以上;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有明显的丰水阶段和枯水阶段。从历史上看,在旱涝交替发生的过程中,还往往会伴有多种灾害同时发生,且一年内水、旱灾害随季节的推移交替出现。③各种气象灾害区域分布明显,且相对稳定。受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张家口、承德,冬春多大风、沙尘暴、大雪、冰雹天气,夏秋多干旱、暴雨及霜冻天气;太行山区多干旱、暴雨,易发生山洪;东部沿海易受台风袭击发生风暴潮,多风雹危害;沧州、衡水及邢台、廊坊、保定部分地区的黑龙港流域为干旱区域,平原地区低洼地排水不畅多沥涝。④就1959至1961年河北全省的自然灾害而言,1959年水灾1216.74万亩,旱灾607.24万亩,水灾面积大于旱灾面积,是年以水灾为主,旱灾次之。1960年夏旱秋旱累计面积达8557万亩,沥涝成灾1033万亩。再通过对其他统计资料的对比分析,仍然可以得出结论,是年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干旱,以旱灾为主,水灾次之。1961年旱灾1746.53万亩,水灾1372.19万亩,虽然本年度降水比1960年略充沛一些,但仍以旱灾为主,水灾次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1959至1961年发生在河北的三年特大自然灾害的特点主要是旱灾,这与同时期全国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是一致的。

二、鉴史档寻觅历史的启迪

把脉河北三年特大自然灾害的特点,辨析其生、变的机理,我们又能开出一剂怎样的良方予以防治呢?

(一)坚持不懈地加大兴修水利和治理河患以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力度,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防灾抗灾标准,是防范水旱灾害的重要措施。早在以井冈山为中心的武装割据的革命斗争时期,同志就在1934年1月的《我们的经济政策》的一文中,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英明论断。从新中国一成立起,党中央和等领导同志就始终关注着江河湖泊的治理,关注着全国的水利建设事业。中共河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坚决贯彻中央有关水利建设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水患、旱灾、蝗灾等的治理工作,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的策略,根据“上蓄、中疏、下排”的治理方针,自1950年代初,对漳卫南运河系、子牙河系、大清河系、永定河系、北三河系、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组织了大规模的治理。在上游山区和山区与平原的结合部,修建大中型水库等,并相应完成与水库配套的水电站、灌区引水及平原区与灌渠配套的排水渠道工程,先后上马了岗南、黄壁庄、王快等10多座大型水库,20多座中型水库,近千座小型水库,施工高峰时动员民工达200多万人。在中下游平原地区大规模疏挖治理河道,修筑和加固堤防,修筑节制和调洪枢纽工程,建设滞、蓄洪洼淀工程,设有白洋淀等蓄水1亿立方米以上的蓄洪、滞沥洼淀8个,开辟了五大干流单独入海尾闾。同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低洼盐碱地区大搞台田和盐碱地改造,掀起打井、凿泉为中心的水利运动。经过综合治理,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防洪、防潮、排涝、灌溉工程体系,使常遇洪、涝、旱灾得到了初步控制。上述防洪抗旱的各项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三年特大自然灾害期间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盲目施工等原因,农田水利建设的后遗症也不小”,发生了不少失误。不少工程不配套,不能发挥效益。“有些工程打乱了原来的排水体系,加重了内涝和盐碱化。我们花的钱和器材不少,而事情却没有办好,有些甚至办坏了,许多钱被浪费了”,造成了严重损失。在治理平原洪涝灾害中,片面强调“以蓄为主”,只蓄不排,造成大面积土地次生盐渍化,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在“”和“左”的思想指导下,高指标、高速度,片面追求数量,急于求成,缺乏科学论证,搞了不少标准偏低、质量差,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许多水库留下繁重的续建、扩建加固和除险任务。

(二)针对受灾人口面积大人数众多的情况,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确保粮食安全是防灾的重要举措。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把储粮备荒作为一项防灾的重要对策,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仓储制度。三年特大自然灾害期间,由于长时间遭到破坏的经济难以短时恢复,且中国经济以落后的农业为主,国家包括河北省在内都缺少足够的粮食储备,因此在特大自然灾害来临时,加之决策上的一些失误,使得人们的吃饭问题和与粮食有关的工业生产都面临了空前严重的困难。对于储粮问题,1962年9月,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插话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省市像别的国家那样大,要有机动粮、储备粮,县也要有一点”。之后,又结合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于1965年更有力地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和“藏粮于民”的方针,进而又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思想。实行粮食储备制度,不仅对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的用粮和食用油情况,而且对于调节全国全省粮食供求总量,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人民生活和维护社会安定以及国家安全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建立仓储制度,完善粮食储备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粮食仓储管理机制,确保粮食储藏安全。二是加大协调力度,做好粮食的收购工作,通过腾仓并库、开辟临时收购场地等提高粮食的收购能力和储存能力。三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做好粮食储藏、粮食收购、设施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农民改进粮食收获方式,提高加工效率,做好农民家庭用粮的储藏工作。

(三)加强气象、灾情监测,加强灾害天气预警和信息。

洪涝灾害的定义篇9

旅游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气象因素发生剧烈变化的天气(气候)对旅游业的危害。以自然景观而言,暴雨造成山洪突发、引发泥石流、滑坡等,毁坏景点及设施,破坏旅游景观面貌;雷电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干旱使得草原、森林植物因水分缺失而枯死,江河断流,雪山消融;大风、沙尘暴引起草原退化等等。对户外活动的游客,雷电灾害威胁其生命及财产安全;暴雨洪涝造成的局地山洪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一系列的水文与地质灾害,冲毁公路、铁路、桥梁、房屋等设施,发生翻车、房屋倒塌等事故,造成游客出行困难,严重时危害游客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便于分析,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气象灾害定为一般旅游气象灾害;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同时造成人员伤(亡)或失踪的气象灾害定为严重旅游气象灾害;把一般气象灾害在年内发生最早与最晚日期之间的时段定为灾害期;把严重危害在年内发生最早与最晚发生日期之间的时段定为严重灾害期。本文主要以对游客有危害的气象灾害作为分析对象。

青海旅游气象灾害概况

青海的旅游季节集中在5~10月份,而沙尘暴、雪灾、冻害等灾害,大多发生在10月至翌年4月份,即适宜旅游季节以外,对旅游设施、交通、自然景观会产生一些影响,但对户外活动的旅客影响甚微。对于出现在5~9月份冰雹、暴雨洪涝、雷电、高温、大雾、龙卷风等灾害而言,灾害期与适宜旅游季节相重叠。高温、大雾、龙卷风等灾害虽有发生,但次数极少,24年累计仅为2~8次,且危害区域小、持续时间短,对游客危害也很小。因此,确定暴雨洪涝、雷电、冰雹灾害是青海旅游业的主要气象灾害,见表1。

青海旅游气象灾害时空特征

1时间变化

1.1日变化

日内,冰雹灾害发生于11时至次日05时,相对集中在15~19时(占降雹总数的58.2%);16~17时为日内最易发生冰雹灾害的时段,占日降雹总数的18.1%。05~10时未出现过冰雹灾害,见图1。暴雨洪涝灾害在日内每个时次均有发生,16~22时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时次,占暴雨洪涝灾害总数的55.0%;20~21时为日内最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时次,其它时次均在4.2%以下。雷电灾害发生在11~23时,此时段发生的雷电灾害占日雷电灾害总次数的92%;相对集中在13~22时,占日总次数的86%;16~17时是日内最易发生雷电灾害的时次。00~01时、03~05时虽有雷暴灾害发生,但次数较少,仅为6%,见图1。

1.2年变化

统计表明:青海冰雹灾害的一般灾害期最早从5月上旬开始,最晚在10月上旬结束。6~8月份为灾害集中发生时期(占年发生次数的95.2%)。灾害期历时152d。严重灾害期开始于5月下旬,结束于9月上旬,为时103d。严重灾害期较一般灾害期短49d。暴雨洪涝灾害的一般灾害期最早从4月上旬开始,最晚在10月上旬结束。6~8月份为灾害集中发生时期(占年发生次数的89.7%),灾害期历时184d;严重灾害期开始于4月下旬,结束于9月下旬,为时150d。严重灾害期较一般灾害期短34d。雷电灾害的一般灾害期最早从4月中旬开始,最晚在10月下旬结束。5~9月份为灾害集中发生时期(占年发生次数的96.2%);历时200d。严重灾害期于4月中旬开始,9月中旬结束,为时160d。严重灾害期较一般灾害期短40d,见图2。年内严重灾害主要集中在5~8月份,6~8月份为青海严重灾害高发期,见表2。

1.3年际变化

分析表明:年际间的冰雹、暴雨洪涝和雷电灾害次数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1984—1989年,年冰雹灾害次数仅为8.5次/年;1990—1999年灾害次数增加至20.7次/年;2000—2007年高达38.5次/年。暴雨洪涝灾害在1984—1989年间发生次数为3.7次/年;1990—1999年增加至14.5次/年;2000—2007年高达42.4次/年。雷电灾害在1984—1989年间发生次数为0.5次/年;1990—1999年为0.7次/年;2000—2007年高达11.9次/年,见表3。

1.4灾害持续时间

统计表明:雷暴灾害的个例虽较多,但多数记录起、止时间不详,无法进行准确统计和分析,本文仅选择较完整的资料个例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雷电灾害持续时间在31~60min之间的频次达36%;持续时间在61~90min之间的频次为32%;持续时间在91~120min和120min以上的频次为12%;持续时间少于10min和11~30min之间的频次为4%。

冰雹灾害持续时间在6~10min之间的频次达30.2%;持续时间不足5min和16~20min之间的频次为22.1%和20.9%;持续时间在11~15min的频次为17.4%;持续时间在21~30min和大于30min之间的频次为7%和2%。

暴雨持续时间在11~60min之间的频次达32.9%;持续时间在61~180min之间的频次为29.5%;持续时间在181~360min的频次为16.4%;持续时间在小于10min的灾害频次为1.4%,见表4。

2地域分布

2.1地区(州)分布

以主要旅游气象灾害总次数而言,海东地区是青海严重旅游气象灾害高发区,其比例占全省总次数的30.1%;西宁市、黄南州、海南州为严重气象灾害次高发区,占全省总次数的11.8%~19.1%;海北州、海西州、玉树州和果洛州为严重气象灾害低发区,占全省总次数的4.4%~5.9%,见表5。由表5可见,从旅游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上看,海南州为灾害伤亡最多地区,伤亡比例占全省伤亡总数的46.2%;海东地区和黄南州是次多地区,占全省伤亡总数的12.9%~16.0%;西宁市和海北州为伤亡人数较少地区,占全省总数的7.9%~8.9%;玉树州、果洛州和海西州是严重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最少地区,只占全省总数的2.0%~3.5%。

以单一旅游气象灾害而言,西宁市、海东地区、黄南州为青海雷电灾害高发地区和伤亡人数最多地区,24年中先后发生严重雷灾9~13次、造成21~34人(次)伤亡,分别占全省严重雷灾发生次数的17.0%~24.5%和伤亡人数的17.4%~28.1%。海西州和果洛州是严重雷灾发生最少地区,24年间,只发生过2次,占青海严重雷灾发生次数的3.8%和雷灾伤亡人数的3.3%~5.7%。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州、海南州是青海冰雹灾害高发地区。海南州、海东地区、西宁市为青海暴雨严重灾害高发区,占总次数的16.7%~29.5%。果洛州24年间未发生暴雨严重灾害,见图3。

2.2县级分布

由图3可见,西宁市的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县;海东地区的化隆县、互助县、民和县、平安县、乐都县;海北州的门源县、刚察县;海南州的同德县、兴海县、共和县是青海省内冰雹灾害多发县份。海南州的贵德县、共和县、贵南县、兴海县;海东地区的化隆县、民和县、循化县、平安县;黄南州的同仁县;海西州的都兰县、天峻县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县份。西宁市的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海东地区的互助县、化隆县;海北州刚察县;黄南州的泽库县、河南县则是雷电灾害多发县份。

结论及建议

(1)青海最佳旅游时期与冰雹等灾害的灾害期重叠,暴雨洪涝、雷电、冰雹是青海主要旅游气象灾害。灾害期在150~200d之间。6~8月份为年内旅游气象灾害次数最多时段。

(2)年际间的暴雨洪涝、冰雹和雷电灾害的年次数存在持续增多趋势,但检验表明这种增多趋势不明显。

(3)海南州、海东地区、西宁市为青海最易发生旅游气象灾害的地区;海西州、黄南州和海北州为青海旅游气象灾害较容易发生地区;玉树州和果洛州发生旅游气象灾害的机率较低。湟中县、兴海县、贵德县、化隆县、大通县、湟源县是青海旅游气象灾害易发和危害最重的县份,班玛县、久治县、治多县、玛多县是旅游气象灾害发生次数较少、危害较轻的县份。

(4)冰雹、暴雨洪涝、雷电灾害次数在年际间呈现出的增长趋势除与全球性气候变暖有直接关系外,与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以及环境保护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关系有待于以后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5)加强全社会旅游气象灾害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灾害救助能力。

洪涝灾害的定义篇10

关键词:济南市,防洪非工程措施

 

1.研究意义

济南是全国32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是我国少有的山水园林城市之一。但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济南市在防洪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工程措施来确保城市安全运行,然而,单靠城市防洪工程措施的建设不能解决城市防洪的问题。忽略了非工程措施的健全就导致了工程措施不能最有效的达到预期的防洪效果。因此,开展“济南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探讨”对于促进济南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实现城市防洪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济南市洪灾的形成原因

济南市城市洪灾的成因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化发展使城市水文特性发生了改变,对降雨、径流、洪水等水文要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加剧了洪灾的影响;另一方面,自身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市政规划不尽合理、防洪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与城市防洪要求的不适应,以及人们防洪意识的淡薄等也是导致城区洪涝灾害的原因。

3.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内涵

防洪非工程措施是在防洪工程措施不足以解决洪涝灾害的背景下提出的。科技论文。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可以被视为防洪工程措施的一种补充。但是,从防洪减灾的策略思想来看,它是一类独立的防洪减灾策略思想,体现了人类尊重洪水规律,主动协调人与洪水关系的自然观和社会发展观。通俗地说,防洪工程措施着眼于“管水”,而防洪非工程措施着眼于“管人”。可见,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防洪策略思想,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的正确结合才能最有效地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因此,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内涵就是:通过约束人类自身行为,以改善人与洪水的关系,从而达到防洪减灾目的的一种措施。具体说就是通过法令、政策、经济手段和防洪工程以外的其他技术手段,以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的措施,统称为防洪非工程措施。而这一系列的非工程措施构成了防洪非工程体系。

4.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建议

针对济南市的具体情况,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可从以下几类着手:

4.1建立和完善洪水信息采集传输、预报预警体系

把实测或利用雷达、遥感等手段收集到的水文、气象、降雨、洪水等数据,通过通讯系统传递到预报部门进行分析,作出洪水预报,提供具有一定预见期的洪水信息,必要时发出警报,以便提前为抗洪抢险和居民撤离提供信息,以减少洪灾损失。

4.2建立洪水调度与决策系统

将水文、气象、预警等部门的数据信息互联,形成大网络,通过网络采集有关雨情、水情、灾情,提取高水平的信息,通过对实时测报信息和预测、预报成果的集合分析,依照一定的调度规则,制订出防洪、排涝工程的调度方案。

4.3落实防洪组织机构

依法防洪。严格执行《防洪法》,按照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落实部门防汛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技术人员责任制。不断充实、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落实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重点部位落实防汛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不断加强防汛技术、法规学习,熟练掌握防汛基本知识,提高科学调度水平。

4.4制定防洪和抢险救灾预案

及时修订、完善、细化“防洪预案、抢险预案”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科技论文。预案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可操作性,符合防洪实际,便于指挥和转移;二是要充分考虑险工险段等重点部位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防护方案;三是做好技术培训,确保抗洪抢险人员业务强、用的上、顶得住;四是要做好“应急渡汛方案”,做到随时发现险情,随时启动预案处理。

4.5洪泛区土地管理

洪泛区土地管理就是通过颁布一些法令条例,规范人们在洪泛区的开发行为,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实现洪泛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和谐统一,达到减轻洪涝灾害的目的。

4.6加强防汛队伍建设

人防就是指防洪的人员组织,是防洪成败的关键,是夺取防洪胜利的保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防汛队伍及人员,分类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专业队伍和群防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达到快速、灵活、机动、有效。

4.7强化物资筹备

按照制定的物资保障方案,做好防汛抢险物资的补充和储备工作,适时调整布点和数量。重点防洪工程、重点部位的防汛物资一定要足额储备到位。特别是做好应急抢险用料应对措施,必须做到足额、快速、随要、随到、随用,保证抢险应急。

4.8建立洪水保险机制

实施洪水保险,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上分担特大洪灾的风险、增强社会总体承灾能力。科技论文。与其他自然灾害保险一样,具有社会互助救济性质。洪水保险本身并不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损失,而是以投保人普遍的相对均匀的支出来补偿少数受灾人的集中损失。

4.9宣传与群众自救

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思想,落实责任,加强防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洪水的危害性、周期性和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及安全避险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水患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参考文献

[1]刘国纬.论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的定义与分类.水科学进展,2003,(1).

[2]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济南城市防洪研究.2008,8.

[3]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济南市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10).

[4]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防汛抢险技术.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5]陈祥.城市防洪规划的几点思考.治淮,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