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十篇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十篇

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8:18

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物流仓储;现代管理;传统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5日

一、引言

近20年来,我国先后建立起了一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物流中心,这些物流中心的仓储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过去的那种主要靠人工作业的现象已经基本改变。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物流业的飞速发展,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服务标准的高要求,作为现代化管理手段之一的物流管理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物流仓储现代化管理也被提到重要日程。尽管目前有关现代物流仓储管理理论的阐述和探讨见诸于各种文章和书籍之中,但是我国对于现代物流仓储管理的认识还是不全面的,用以指导物流仓储现代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完善,物流仓储管理比较肤浅,真正的现代物流仓储管理在大多数工业企业也只是刚刚起步。

东华金属材料贸易中心虽然是国有企业,但是有着完善的管理制度,经验丰富的领导团队,以人性化、和谐化、诚信化、科学化为企业管理手册。坚持服务理念人性化,人文交往和谐化,经营模式诚信化,管理方针科学化。尽管目前在物流仓储管理方面还有欠缺,但在国有企业中,对如何使本企业质量方针达到“安全、优质、高效”,服务理念做到“客户第一、服务第一、安全第一、效率第一”方面有自己一些独到的方法和见解。

二、东华金属贸易中心仓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作为已经有一定资深管理制度的国有企业,在仓储管理方面既有自己的特色,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国有企业残余的缺陷。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初期的阶段,企业物流已呈现网络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特征,现代仓储管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物流仓储管理造成了企业发展的困惑。该企业在仓储管理方面,表现为仓储合理化管理的困难,特别是仓储规划与设计和库存管理,缺少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同时,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执行管理不够完善。

(二)存在的问题

1、仓储技术作业不规范。由于成立的时间不长,在仓储作业流程上还缺乏一定合理性和科学性,仓储技术作业规范化还没有形成。没有切实掌握市场上各种金属材料出入库作业标准化流程,尤其是没有切实掌握仓储作业过程的控制。在实际操作中,仓储部门在作业过程中对货物的理化特性、保管的特殊要求了解不够透彻,因此造成货物在作业过程中会出现重复作业现象,不能提高效率。

2、仓储规划不全面。主要体现在缺乏科学的仓库内部规划,大多数还运用于传统的仓库管理模式,没有充分利用存储空间,提高仓容使用率。

3、储存合理化管理有待提高。在日常工作中,在仓储作业时,确实出现过一些货物货损现象;同时缺乏对货场货物进行及时定点盘点工作以及系统不更新,造成计算机系统数据与货场货物实际数据出现偏差,在作业时,效率得不到提高。

4、规范化作业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手段不新,力度不够。虽然有各种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执行力度不够。各种制度执行手段没有创新,存在着老一套,老套路,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同时在制度的执行上存在着不严、不实,有人情观念现象和同情心,造成一些制度不到位,有些甚至出现执行制度上的真空,这样就不能利用制度实行有效的管理。

三、相关对策分析

(一)规范仓储技术作业。(1)通过规范化的作业流程培训来降低货物出入库差错率。企业实现货场作业效率准确性,减少差错次数,提高货物装载及时率,针对不同货物特性合理采用作业方式提高流程准确性,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2)利用先进的工位器具进行作业,可以大大减少货物装载时间,同时又能使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得到提高;(3)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提高货场作业效率。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正常工作运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使各种仓储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可以控制仓储作业过程中差错发生的可能性;(4)各种仓储设施为仓储现代化提供了基础条件,而科学管理则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备条件。必须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合理有效地组织、指挥、调度、监督货物的入库、出库、储存、装卸、搬运、计量、保管、财务、安全保卫等各项活动,才能达到高质量、高效率,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仓储规划的提高

1、仓库规模决策。仓库规模是指能够容纳的货物的最大数量或总体积。这种策略的基本思想是,仓库规模的影响因素是市场对仓库商品的需求量和需求速度。需求量越大,则仓库规模越大;需求速度率越大,说明出库率越大,因而商品周转的速度也越快,从而仓库规模可以小一些。因此,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量和需求速度率,确定仓库合适的规模。该企业是以提供仓储为主营单位,目前以便利的地理位置、铁路与公路的交通优势,以及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来开展各项工作。现阶段以露天作业为主,今后将根据市场的需求逐步建立一些室内仓库为客户提供服务,因此仓库规模决策更显得尤为重要。

2、规划原则。仓库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提出一定的要求。仓库规划应坚持以下原则:(1)严肃性:仓库规划是对仓库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一旦付诸实施,很难加以变更。由于规划不合理带来的后遗症将长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仓库规划时,规划人员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能草率从事;(2)科学性:仓库规划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必须通过分析、计算、比较,提出多方案选优;(3)适用性:仓库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满足实际需要,适合物资供应和仓储作业流程的要求;(4)经济性:仓库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仓库规划必须精打细算,节约投资,节省运营费用;(5)可见性:仓库规划必须考虑可行性,包括资金、物资、人员、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可见性;(6)预见性:仓库规划包含有时间因素,既要满足目前的需要,又要考虑将来发展的可能。综上所述,该企业将在今后发展壮大过程中,必定根据发展的需要在仓库规划方面多加关注,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去科学规划库房。

3、库容量的利用。库容量是仓库的主要参数之一,也是评价仓库质量的指标之一。库容量过小,不能满足需要;库容量过大,则会增大投资和降低经济效益。因此,它是规划仓库建设时首先要确定的问题。库容量的大小,首先取决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一般仓库都由露天存货区和若干库房组成,规划人员在计算库容量时,应对其分别逐个进行计算。库容量的计算,与库内货物存放形式、装卸搬运机械的类型以及通道有关。在设计时规划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计算。

该企业目前在仓容利用上还处于传统仓储模式,没有合理充分利用现有仓容面积进行有效管理。今后在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仓容不够用的局面,现在进行科学计算与合理摆放货物将大大增加仓容使用率。只要根据各客户所经营的货物特性、外形、出入库的数量、储存时间以及对货物保养要求不同,结合地坪负荷来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各货物的分区、分片、分货场摆放货物,同时对货物的堆码合理性、储存货物的完好性、仓容利用程度及安全作业方面要综合进行测试与计算,也就能够充分使用库容量与仓容率,取得最优效果。

(三)储存合理化管理

1、储存品种结构合理化。储存品种结构合理化,就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库存品种结构。有了好的储存场所和储存条件,不应当什么品种都往里存,一定要选择那些符合市场需要、适销对路的品种,保证库存品种都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销售出去,不会成为死库存。该企业是以提供仓储服务为主营的企业,虽然不能去决定货主经营货物与市场销售保持同步,但是可以通过对同行业的调研后决定有选择地安排货主进入本企业,这样既能提高企业知名度,又能提高本企业的效益,同时又能提高现有货场利用率。

2、储存时间合理化。储存时间合理化,就是合理控制存储时间。储存时间不能太长,超过额定储存期,产品就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而成为废品或次品。储存数量合理化,还不能完全保证所有品种都不超过储存期,一定要认真执行“先进先出”原则,保证各个产品都能够正常流转,提高库存周转率和库容利用率。

实行“先进先出”常采用的办法有:(1)将周转快的物资随机存放在便于存储之处,以加快周转,减少劳动消耗。也就是进出库频率高的货物就要考虑摆放在便于作业的货场如铁路专用线周边或汽车方便进出的货场;(2)“双仓法”储存。给每种被储物都准备两个货位,轮换进行存取,规定一个货位用完再用另一个货位,则可以保证实现“先进先出”。这种方法在管理上比较简单,适合于资金占用量不大、经常使用而又无需进行重点管理的物资。如该企业现在大量储存螺纹与线材就可以利用此方法,这样做即可以充分利用货场死角的面积利用率,又能只利用叉车与两个人就能够完成作业任务,既提高作业效率又降低成本,还将仓容利用率得到提高。

提高仓容利用率常采用的办法:(1)提高库存周转率。使物资快进快出,加快周转,这是提高仓容利用率的最佳途径;(2)采取高垛码方法,增加储存的高度。采用高层货架仓库、集装箱等都较一般堆存方法大大增加储存高度。此方法在该企业运用比较符合实际,在运用中可考虑金属材料的特性,只要是同材质、同规格的货物利用辅助设施进行摆放。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大幅度地提高仓容利用率;(3)缩小库内通道宽度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采用巷道式货架,配以轨道装卸车辆,以减少车辆运行宽度要求;采用侧叉车、推拉式叉车,以减少叉车转弯所需的宽度。同时,减少库内通道数量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该企业目前有一个室内库房利用率不高,可以利用以上办法给予解决,这样只要对库房进行小的改造就能提高利用率。

3、储存条件合理化。储存条件合理化,主要是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保管场所和条件。仓库的地质地理条件、温度湿度通风光照能源条件、防火防盗安全条件、仓储规划布局、保管规章制度等全面合理化。采用以下措施是必要的:

(1)采用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可以实现对各个品种的进销存数进行迅速有效管理、有效地储存定位管理,能节省寻找、存放、取出的时间,节省不少物化劳动及活劳动,而且能防止差错,减少空位的准备量,提高储存系统的利用率。该企业目前使用的系统已不能及时解决货物储存与出入库的需求,即将使用根据企业性质与市场需求而购买的新系统将改变以前在作业过程中出现偏差的问题。这样充分利用新系统就能保证货物定址定位的准确性,大大缩短在作业过程中浪费的时间,从而大幅度提高效率。

(2)实行aBC分类管理。一个仓库,物资品种成千上万,限于人力物力,不可能都实行同等程度的精心管理,应当实行重点管理。进行aBC管理,首先要根据库存中各种物资一定时间内消耗的金额对库存物资进行aBC分类,消耗金额高的划归a级,次高的划归B级,低的划归C级。该企业可在货物盘点时运用此方法,针对不同货物品种、规格、数量及出入库周转率来进行盘点工作。这样做既可以使管理人员准确掌握货场货物信息又能对货场利用率的提高提出好的建议与意见。

(3)电子计算机监控系统。用电子计算机指示存取,可以防止人工存取所造成的差错。如果在存储物上采用条码识别技术,使识别计数和计算机联结,每存取一件物品时,识别装置自动将条码识别并将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会自动做出存取记录。这样只需向计算机查询,就可了解所存物品的准确情况。

(四)进一步强化规范化作业制度

1、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是企业确保长期收益的最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是保障企业长期发展做大做强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一家以提供服务为主营的企业更要重视客户满意率的提高,只有让客户满意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向前发展。

2、货物出入库作业中所涉及的各岗位、人员、职责,要清晰明确。不然的话,就会出现矛盾。同时,在物流过程中,各相关人员及部门之间的信息若是沟通不到位,就会导致大量重复往返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3、在作业时所涉及人员应严格遵守企业制定的岗位职责、作业指导书、劳动纪律制度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笔者认为,加强各类人员安全责任制考核,以及文明生产考核以增强作业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认识,同时又能保障作业人员能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提高执行有关规章制度、职责和安全操作规范化流程的自觉性。再有就是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在日常各项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克服人情关、感情关,以制度来约束人,同时以奖惩制度鼓励人,只有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有效地执行。另外就是基层管理人员在管理手段上需要多学习、多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执行力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姚振美.仓储与配送管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2.29.

[2]韩刚.如何进行仓储物料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仓储管理发展趋势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269-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仓储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仓储管理作为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企业进行仓储管理有助于其提前预防需求变动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使企业能够连续,稳定地进行生产经营,同时有助于其应对市场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避免经营生产中出现交货延迟的现象,保证企业商品销售的无阻碍进行。企业存货过少,供货跟不上客户需求将影响正常运营;存货过多意味着占用了较多资金,增加了利息负担,同样影响企业运行。高效合理的仓储能够有效地调节供给与需求,带动企业的物资流动,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保障企业生产的可持续进行,最终实现企业对自身资源的有效掌控与利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如何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下对存货实现有效管理,将存货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是_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使企业生产经营充满动力的关键一步。因此,本文便对当前我国企业仓储管理进行分析,并对其如何优化进行研究。

一、仓储管理的基本内容

1.仓储管理的内涵。仓储管理是对仓库和仓库内储存的货物所进行的管理,是企业为了充分利用拥有的仓储资源来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拣货、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仓库的选址与建设问题、仓库设施设备的选择与配置、仓库的库存管理与控制、仓库商务活动管理、仓库的业务管理、仓库安全与消防问题、仓储管理技术的应用。

2.仓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仓储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以实现仓储合理化。具体表现为:保证货物的质量、优化管理货物的储存时间和周转周期、控制和管理储存货物数量、根据货物的特性和周转速度合理规划储存结构、优化管理仓储各项费用五个方面。仓储管理活动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作业,保证货物质量;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库存周转率,做到“快进、快出、多存储、保管好”的高效率仓储;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最少的人财物消耗,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及时准确完成最多的储存任务。

二、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仓储管理,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我们还必须对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给予充分的重视。

1.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1)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这阶段物资的输送、仓储、管理、控制主要是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来实现。通过人工操作机械存取设备,用限位开关、螺旋机械制动和机械监视器等控制设备来运行。(2)自动化仓储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集成化仓库技术作为计算集成制造系统中物资存储的中心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集成化系统里包括了人、设备和控制系统。(3)智能化仓储阶段。在自动化仓储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实现与其他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朝着智能和模糊控制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了仓储技术的发展,即智能化仓储。现在智能化仓储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1世纪仓储技术的智能化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新月异,仓储管理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是:(1)实现“零库存”管理及整合化管理。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研究问题,零库存概念应包含有两层意义:一是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近乎于无库存);二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库存活动)。整合化管理就是指把社会的仓储设施,各相关供应商、零售商、制作商、批发商,甚至客户的仓储设施进行整合,以达到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从而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2)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计算机具有高强度记忆功能,能把负责的仓储管理工作进一步简化并大大提高效率;同时,它还具有准确计算能力,使人们增强了对它的信赖。它可以对临时变化进行应付,对临时需要进行适时处理。因此,计算机已经成为库存控制信息系统的核心,作为对各项管理业务发出企业指令的指挥中心而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当前仓储管理中的不足

1.当前仓储管理没有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以往较为传统的物资存放仓库大部分为平房库,仅仅用作存放物料。库房老旧,存放状况较差,加上对于库房的资金投入有限,仓库的整体环境无法完全提升,这就让存放在仓库的物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企业由此也承受着较大的经济损失。当前企业对仓库自动化、机械化运作的认识以及投入都不足,很多环节仍然为人工作业。企业仓库存储技术发展的不协调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仓库存储作业的效率。

2.当前企业无法对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物资有一个全面准确的预估,仓库物资存放的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企业信息化技术普及范围不广。倘若无法有效及时正确地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资的类型、规格以及数目,经常会导致无法精确地把握物资供货的时限和物资采购的数目,常常发生提早或者推迟供货,进而造成货物的囤积,进而干扰企业日常的生产。

3.部分职工业务操作水平有待提高。企业中存在一部分员工业务水平较低,这些人对于熟练掌握相关库房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本应用知识有很大的困难,这就使得企业采用先进的物资管理系统其优势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期望的工作效率也无法得到提升。

四、企业仓储管理的发展策略

企业运营革新、降低生产成本所要施行的重要一项举措就是实现高效率的仓储管理。倘若能够对传统的仓储管理水平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提升,这对企业来说,该举措是为其生产物资供应、节省生产成本以及提高同行业竞争力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证。因而应当以科学管理作为首要衡量标准,对生产物资进行整体控制与计划协调。

1.创新改革现代物流仓储管理方式。企业要改革创新管理方式,以此来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更新仓储设备,不断提升仓储设备的科学技术含量和信息化成分,采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实现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同时,扩大企业仓储空间,实现对企业仓库的现代化管理,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性的增加仓库数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空间区域。其次,要优化仓储流程结构,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降低运作成本,并通过适当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资本的运作效率。最后,企业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及时准确地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促使企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科学配置仓储管理资源。要科学配置仓储管理资源,合理规划仓储管理的各个环节,将各环节寓于同一个有机整体之中,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要对自身发展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从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目标、总体情况出发,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资源配置计划,保证各环节的有序衔接,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的减少管理程序,节约时间,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谋求更大的空间。同时,企业要合理安排人才,从人才的专业技能、业务水平等方面进行逐一考量,实现人尽其才的最终目的。此外,要合理规划仓库存储空间,科学利用,提升空g的运用效率。

3.建立专业化仓储管理人才队伍。企业要建立健全培训再教育机制,为企业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培训途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意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同时,实现寓教于乐的最终目的。同时,企业要建立考核评估机制,从员工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原则,保证各项评价内容的真实准确,激励用人机制,定期评选优秀员工,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速度。

4.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按实物名更新系统货物名称,引进条码技术,利用条形码技术对商品进行识别和描述,通过光电扫描识读条码符号,实现机器的自动识别,并快速准确地将信息录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使纯人工化管理方式向自动化管理转变,降低出错率。条形码技术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高,可以使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同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降低信息管理系统权限,促进账实相符。应成立仓储管理小组,由小组组长负责对产品报损单进行审核,实时更新系统内账面数据,让账面数据和实际货物数据相符,保障接到客户需求时有货则确定发货,无货则尽快采购,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总之,仓储管理的发展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它是保存物资原有使用价值,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实现企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要认清仓储管理在企业发展和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仓储管理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从改革管理方式、优化管理资源、加快人才建设和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四方面入手,不断提升仓储管理水平和效率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美英.浅析企业存货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1(2)

[2]黄丽霞.论我国物流仓储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3(3)

[3]孙玉凤,孙福田,郑嘉禄,刘艳锐.现代物流仓储业的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0(1)

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篇3

1当前电力企业仓储配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电力系统不断完善,但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包括占用资金量大,仓储建设及配送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电力企业运行及发展的综合效益。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库存大、占用资金大

在当前的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电力系统、电网的发展建设,其仓储配送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周期较长,为此仓库需要长时间被占用,并保存着大量的物资。物资的保存和积压,造成仓储的周转慢,且占用电力企业大量的资金。

1.2业务人员信息技术差

当前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信息技术等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动力保障,电力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而当前电力企业的业务人员,其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对信息技术仓储管理还不是很理解等,造成仓储配送管理等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1.3仓储建设、配送不合理

电力系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动力保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网点不断地扩大,电网规模不断的扩大,为此需要电力企业不断进行电力系统仓储点的建设。但是,当前电力企业的仓储建设点和其配送功能的建设和分配不合理,缺乏有效的调度和规划,为此造成了仓储配送失调等现象。

2电力企业仓储配送体系的优化策略

为促进当前电力企业仓储配送体系中各项问题的有效解决,改善体系发展现状,优化电力企业仓储配送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合理选取仓储方式

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为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应当依据电力企业仓库内部所储备物资的类型及特性等要素,合理选取仓储方式。针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所需的应急类和抢修类的仓储物资,应当充分考虑此类仓储物资的难预测性,将其置于电力企业的中心库进行仓储管理,以保障仓储的有效性。其他类的仓储物资也不例外,应当结合其实际特性选取适宜的仓储方式,对电力企业物资进行妥善保管,全面提高电力企业仓储管理效率,为电仓储配送体系的优化提供可靠的基础。

2.2积极优化仓储配送制度体系

在电力企业运行及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电力企业的仓储配送制度体系,结合电力企业发展实际,制定详细的仓储配送管理制度,规范仓储配送标准,为电力企业仓储配送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仓储配送效率,推进电力企业的稳定有序发展。

2.3加强仓储配送体系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力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自身稳定持续发展,应当积极加强仓储配送体系的信息化管理,对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设备进行合理应用,规范电力企业物资的采购、管理和配送等操作,全面提高电力企业仓储配送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将其电力企业物资的仓储配送成本,全面提高电力企业运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提高仓储配送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电力企业仓储配送体系的优化过程中,应当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加强岗位技能训练,提高仓储配送各项活动的规范性,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电力企业应当制定高效的奖惩机制,调动仓储配送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全面提高仓储配送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提高电力企业运行的稳定性。

2.5实施差异化配送策略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规模逐渐扩大,电网建设速度加快,由于各级城市内电力系统的建设规模存在一定差异,使得电力企业物资的仓储配送也不尽相同。在此种情况下,为进一步优化电力企业的仓储配送体系,应当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配送策略,针对大工程物资,采取供应商直接配送到施工现场的配送方式,以满足其实用需求,由于大工程物资体积较大所带来的存储不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针对小物资,可以由电力企业实行配送。在对工程物资进行管理时,应当依据准时生产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证物质流和信息流处于同步状态,确保物资供应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从而缩短工程建设时间,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的仓储配送体系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

2.6创新管理理念,缩短管理链条

合理选择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库存管理是仓储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我国仓储业由于管理方式过于陈旧,管理观念滞后,在库存控制的管理上还需要更新观念,因此需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先进的供应连库存管理策略,如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联仓库存管理策略等,来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达到降低总的库存成本,提高仓储利用率的目的。

2.7优化仓储布局,发挥本土优势

充分利用流通活跃、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这一优势,迅速调整自己的仓储管理方针和策略,调整好自己的仓储结构,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安排,解决仓储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调整库区布局,更新库房,进行必要的技改,同时打破条块分割,使之适应物资大流通的需要。

2.8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管理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化的效果在仓储管理上尤为凸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使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仓储信息共享,全面推进单位仓储管理信息化,提升单位仓储信息化水平,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仓库利用率、更有利于实现库存的集中控制,是降低仓储成本的有力保障。

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方法危险品仓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1

鉴于危险品的安全性以及近年来危险品物流中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方法引入到危险品仓储的管理过程中,目标是有效降低或消除危险品在仓储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确保其在仓储过程中的安全。

1危险品仓储管理中危害的简要分析

危险品通常是指具有易爆、易燃、毒性、腐蚀性和放射性的化学品以及以它们作为原料所制成的各种产品。危险品仓储是一种特殊商品的仓储,其管理过程的基点是安全性,这也是它区别于普通商品仓储的重要体现。危险品的仓储管理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2004年长沙长铁总公司某车务段黑石铺车站危险品仓库发生连续爆炸,18名工人受伤,大量群众被疏散;2005年重庆某农业园区内一化学品仓库起火爆炸,附近4家工厂停产,200多名工人被紧急疏散。这只是近年以来发生的几起典型的危险品仓储事故,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4类:仓储人员问题,一般表现为专业素质差,缺乏必要的危险品专业知识和培训,责任心不强;硬件问题,一般表现为仓储设备不先进或达不到安全仓储的要求;软件问题,一般表现为规章制度的漏洞,作业程序的不科学等;意外问题,由于外部不可预测的危害而引发仓储事故。

2haccp方法在危险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程序

haccp方法是在进行事前危害分析和危害程度评估后,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控制限度,从而建立监控程序和纠偏措施,建立文件资料的记录保存制度,最终保证所控制系统的安全。haccp方法的第一步首先是控制系统的作业流程。危险品的仓储作业流程包括3个阶段:货物的接收阶段,危险品要完成检验和卸货工作,防止不合格的货物进入仓库;货物的储存阶段将接受暂存、包装、拣货和盘点等复杂的操作,很多的事故都发生在这一阶段;货物的交付阶段,危险品货物将在此时完成验证和装载,被交付给新的接收方。

2.1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根据作业流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通过分析危害种类和危害的程度,可以确定危险品仓储作业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各危害事件对应的关键控制点分别为:(1)货物遗失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暂存;(2)数据差错危害的关键控制点:验货、暂存、拣货;(3)货物损坏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卸货、拣货、装载;(4)意外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暂存、验证。

2.2确定控制限值

危险品仓储作业危害的主要控制指标有货损率、作业准确率和货物遗失率,它们分别反映货物损坏、数据差错和货物遗失危害的严重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1)货损率=单位时间货物损坏数量/单位时间内作业数量

(2)作业准确率=单位时间准确作业数量/单位时间内作业数量

(3)货物遗失率=单位时间货物遗失数量/单位时间内作业数量

危险品仓储作业的控制限值要根据具体货物来制定。危险品种类繁多,各种危险品的管制级别不同,从总体上讲危险品控制限值要比普通货物高。

2.3建立监控程序

监控是对于关键限值相关的关键控制点(criticalcontrolpoint,ccp)有计划的测量或观察,通过监控能够发现关键控制点是否失控。此外通过监控还能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便及时作出调整,防止超出关键限值。如有可能当监控结果表明对ccp有失控趋势时,应及时进行加工调整,并在偏离发生之前进行。

2.4采取纠偏措施

纠偏措施的制定,是对控制限值监控的延续,也是haccp方法中对潜在危害的实质性处理。当问题原因查明之后,制定有针对性的纠偏措施就相对简单了。作业量的大小、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以及仓储的设备和技术是纠偏措施中3个最主要的方面。

(1)针对货物遗失危害的纠偏措施。制定保管规则;采取先进的监控技术;在点多面大的情况下要适当增派保安人员;进行有效的保安监控人员的上岗培训,防止不合格的人员进人重要岗位;建立货物遗失赔付的责任制。

(2)针对货物损坏危害的纠偏措施。检查仓储设备的使用情况是否完好;检查作业方式是否符合危险品货物的特性;保证作业量不超过现有可调动的人力资源水平;加强对仓储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为重要货物购买保险。

(3)针对数据差错危害的纠偏措施。改进拣货流程;采用先进的拣货设备;进行有效合理的储位规划;建立仓储处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加强仓储人员的技能训练和责任心培养。

2.5建立文件资料的记录保存制度

文件和记录的保存是haccp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险品仓储管理工作的记录应开始于haccp计划的制定,贯穿整个工作的始终。记录和文件管理对于验证和审核haccp体系的运行是否符合初始计划,是否有效运行都是至关重要的。在haccp计划的实施中产生的记录都要有记录人签字和审核人签字,并要有时间记录。haccp的记录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风险分析文件。包括确定风险和控制措施的依据。比如每个监控周期的各种监控指标的数据,生成的管制散布图等。

(2)haccp计划。这是文件资料记录保存制度的核心,包括危险品仓储作业的haccp工作组及其职责分配表;危险品货物描述、用途、适用对象;验证的程序。haccp计划表主要包括以下信息:确定关键控制点的过程、关键的危害、关键控制限、监控、纠正措施、验证程序与表格、记录保持程序。

(3)支持文件。包括供货商的证明书,储存记录,清理记录,包装处理记录,验证记录,每周检查记录等。

3haccp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化肥、制药以及石油等主流化工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都需要建立一个规范安全的危险品仓储市场,所以危险品仓储所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会急剧增长。haccp方法引领着危险品仓储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系统性强、结构严谨、理性化、有多项约束、适用性强而且效益显著,在出现问题前就可以采取纠正措施。它也有不足之处,haccp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的时间受限于公司的已有工艺和体系的范围、建立haccp体系所需的过程和资源的复杂程度,对haccp计划的建立必须保证足够的人力和物力,需要进行haccp培训,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所以只有不断的加强与完善体系,才能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更广泛的应用于仓储企业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1]李艳华.危险化学品仓储存在的问题和安全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02).

[2]王海燕.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方法危险品仓储管理

鉴于危险品的安全性以及近年来危险品物流中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方法引入到危险品仓储的管理过程当中,目标是有效降低或消除危险品在仓储过程当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确保其在仓储过程当中的安全。

1危险品仓储管理中危害的简要分析

危险品通常是指具有易爆、易燃、毒性、腐蚀性和放射性的化学品以及以它们作为原料所制成的各种产品。危险品仓储是一种特殊商品的仓储,其管理过程的基点是安全性,这也是它区别于普通商品仓储的重要体现。危险品的仓储管理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2004年长沙长铁总公司某车务段黑石铺车站危险品仓库发生连续爆炸,18名工人受伤,大量群众被疏散;2005年重庆某农业园区内一化学品仓库起火爆炸,附近4家工厂停产,200多名工人被紧急疏散。这只是近年以来发生的几起典型的危险品仓储事故,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4类:仓储人员问题,一般表现为专业素质差,缺乏必要的危险品专业知识和培训,责任心不强;硬件问题,一般表现为仓储设备不先进或达不到安全仓储的要求;软件问题,一般表现为规章制度的漏洞,作业程序的不科学等;意外问题,由于外部不可预测的危害而引发仓储事故。

2HaCCp方法在危险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程序

HaCCp方法是在进行事前危害分析和危害程度评估后,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控制限度,从而建立监控程序和纠偏措施,建立文件资料的记录保存制度,最终保证所控制系统的安全。HaCCp方法的第一步首先是控制系统的作业流程。危险品的仓储作业流程包括3个阶段:货物的接收阶段,危险品要完成检验和卸货工作,防止不合格的货物进入仓库;货物的储存阶段将接受暂存、包装、拣货和盘点等复杂的操作,很多的事故都发生在这一阶段;货物的交付阶段,危险品货物将在此时完成验证和装载,被交付给新的接收方。

2.1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根据作业流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通过分析危害种类和危害的程度,可以确定危险品仓储作业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各危害事件对应的关键控制点分别为:(1)货物遗失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暂存;(2)数据差错危害的关键控制点:验货、暂存、拣货;(3)货物损坏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卸货、拣货、装载;(4)意外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暂存、验证。

2.2确定控制限值

危险品仓储作业危害的主要控制指标有货损率、作业准确率和货物遗失率,它们分别反映货物损坏、数据差错和货物遗失危害的严重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1)货损率=单位时间货物损坏数量/单位时间内作业数量

(2)作业准确率=单位时间准确作业数量/单位时间内作业数量

(3)货物遗失率=单位时间货物遗失数量/单位时间内作业数量

危险品仓储作业的控制限值要根据具体货物来制定。危险品种类繁多,各种危险品的管制级别不同,从总体上讲危险品控制限值要比普通货物高。

2.3建立监控程序

监控是对于关键限值相关的关键控制点(CriticalControlpoint,CCp)有计划的测量或观察,通过监控能够发现关键控制点是否失控。此外通过监控还能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便及时作出调整,防止超出关键限值。如有可能当监控结果表明对CCp有失控趋势时,应及时进行加工调整,并在偏离发生之前进行。

2.4采取纠偏措施

纠偏措施的制定,是对控制限值监控的延续,也是HaCCp方法中对潜在危害的实质性处理。当问题原因查明之后,制定有针对性的纠偏措施就相对简单了。作业量的大小、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以及仓储的设备和技术是纠偏措施中3个最主要的方面。

(1)针对货物遗失危害的纠偏措施。制定保管规则;采取先进的监控技术;在点多面大的情况下要适当增派保安人员;进行有效的保安监控人员的上岗培训,防止不合格的人员进人重要岗位;建立货物遗失赔付的责任制。

(2)针对货物损坏危害的纠偏措施。检查仓储设备的使用情况是否完好;检查作业方式是否符合危险品货物的特性;保证作业量不超过现有可调动的人力资源水平;加强对仓储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为重要货物购买保险。

(3)针对数据差错危害的纠偏措施。改进拣货流程;采用先进的拣货设备;进行有效合理的储位规划;建立仓储处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加强仓储人员的技能训练和责任心培养。2.5建立文件资料的记录保存制度

文件和记录的保存是HaCCp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险品仓储管理工作的记录应开始于HaCCp计划的制定,贯穿整个工作的始终。记录和文件管理对于验证和审核HaCCp体系的运行是否符合初始计划,是否有效运行都是至关重要的。在HaCCp计划的实施中产生的记录都要有记录人签字和审核人签字,并要有时间记录。HaCCp的记录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风险分析文件。包括确定风险和控制措施的依据。比如每个监控周期的各种监控指标的数据,生成的管制散布图等。

(2)HaCCp计划。这是文件资料记录保存制度的核心,包括危险品仓储作业的HaCCp工作组及其职责分配表;危险品货物描述、用途、适用对象;验证的程序。HaCCp计划表主要包括以下信息:确定关键控制点的过程、关键的危害、关键控制限、监控、纠正措施、验证程序与表格、记录保持程序。

(3)支持文件。包括供货商的证明书,储存记录,清理记录,包装处理记录,验证记录,每周检查记录等。

3HaCCp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化肥、制药以及石油等主流化工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都需要建立一个规范安全的危险品仓储市场,所以危险品仓储所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会急剧增长。HaCCp方法引领着危险品仓储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系统性强、结构严谨、理性化、有多项约束、适用性强而且效益显著,在出现问题前就可以采取纠正措施。它也有不足之处,HaCCp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的时间受限于公司的已有工艺和体系的范围、建立HaCCp体系所需的过程和资源的复杂程度,对HaCCp计划的建立必须保证足够的人力和物力,需要进行HaCCp培训,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所以只有不断的加强与完善体系,才能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更广泛的应用于仓储企业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1]李艳华.危险化学品仓储存在的问题和安全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02).

[2]王海燕.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篇6

5月12日四川省发生强烈地震以后,国家粮食局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成立了以聂振邦局长为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之后,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地对四川灾区进行支援。当灾区提出需求后,陕西、湖北、青海、甘肃、河北、云南等6个省粮食局很快为灾区筹备了100万条麻袋,随时准备调用,在此特别予以表扬。5月13日国家粮食局军粮中心派人到灾区,现场协调解决10余万救灾部队、武警、预备役人员和专业救援队伍等的军粮供应问题。粮食工作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粮食局党组研究决定,一方面抓抗震救灾,保证灾区粮食供应,尽快恢复生产,减少灾害损失;另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全国的粮食流通工作,为抗震救灾和经济建设提供支持。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抗震救灾的支持。因此确定原来已经布置的各项工作,只要不和救灾矛盾,就按原计划向前推进。在此背景下,我们按计划组织了粮食科技周活动、仓储工作会议以及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会议等重大活动。从今天开始,是三天全国哀悼日,我们的会议取消正常工作以外的所有安排,以表示对灾区的支持、对逝者的哀悼。在这样一个时刻,更希望大家集中精力开好会。

从1*9年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在南京召开全国粮食仓储工作会议以来,已经近10年了。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粮食仓储工作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是:十年来,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国粮食储备体系基本建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进展顺利,“三老”问题基本解决;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粮食仓储技术不断创新,新理论、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凝结仓储工作实践经验而制(修)订的一系列新标准、新规范颁布实施;一批专业人员进入仓储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上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分析粮食仓储工作的新形势,研究粮食仓储工作的新问题,提出对粮食仓储工作的新要求。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总结近年来仓储工作的成绩,分析当前仓储工作形势,交流工作经验,宣传贯彻新颁布粮食储藏技术标准,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进程,开创粮食仓储工作新局面。

一、十年来仓储工作的主要成绩

十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带领广大粮食战线职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流通政策,强化粮食仓储基础地位,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粮食仓容总量有了显著增加。1*9年,我国共有粮食仓储企业5.4万户,仓容2.05亿吨。到20*年,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因体制改革等因素减少到1.8万户,而仓容增加了1.15亿吨,达到3.2亿吨,增长了56.1%,基本消除了露天储粮的情况,解决了仓容不足的问题。另外,粮食仓储配套设施也得到改善。到20*年,全国粮食烘干能力达到5.*万吨/小时,地坪1.7亿平方米,罩棚1206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12*条、1491.7公里,码头泊位2113座。在总量增加的同时,粮食仓储设施布局也得到了改善,形成了大连北良、辽宁营口、辽宁锦州、广东新沙港、广东东莞、上海外高桥、江苏张家港、浙江舟山等一系列重要粮食物流枢纽,它们在促进粮食流通、保障粮食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仓容总量的增加和基础设施的改善,除得益于国家三次大规模粮库建设外,各地也利用地方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企业自有资金等建设了一大批粮库,其中,地方投资比较多的省份主要有福建、广东、江苏、浙江、河南等。

(二)粮食仓储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仓型结构更加合理。到20*年,全国总仓容中约80%的仓房已经实现散装储存。浅园仓、立筒仓等便于散粮装卸周转的仓容已经达到3410.7万吨,占有效仓容的11.9%。平房仓的整体质量也显著提高,仓房的密闭、保温、隔热性能大大改善,仓房完好率达到90%以上。二是仓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20*年底,全行业共配备散粮运输火车29*辆,散粮运输汽车6798辆,运输船舶84艘。各企业共装备粮食输送设备11.7亿台,清理设备3亿台、汽车衡1.35万台。目前,大中型粮库基本实现机械化进出仓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条件。三是储粮新技术广泛应用。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4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实现突破。目前全国装备机械通风系统的仓容为1.98亿吨,占有效仓容的68.9%;装备环流熏蒸系统的仓容为1.*亿吨,占有效仓容的37.6%;装备粮情测控系统的仓容为1.45亿吨,占有效仓容的50.5%;装备谷物冷却机835台,为粮食储存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粮食储藏理论和技术研究取得进展。近年来,我国粮食储藏专家提出了粮食储藏生态理论,并在粮库建设和粮食储藏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科研院所组织开展了低温储藏、气调储藏、低氧储藏等技术的机理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组织开展了粮食储藏品质、真菌毒素、害虫抗药性等方面的研究,并创新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另外,在3批国债项目建设中,我们还组织开展了气调储粮试点项目、低温储粮试点项目、粮食输送减少破碎试点项目、烘干机自动控制试点项目、就仓干燥试点项目、散粮汽车试点项目、312专项等项目,这些试点项目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有些技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今后粮食仓储行业发展做了大量的技术储备。

(四)粮食仓储管理制度框架初步形成。《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实施,为仓储管理制度框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两个条例之后,我局会同有关部门了《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办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规定和规范性文件,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粮食仓储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出台了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粮食仓储设施管理制度、示范库站建设制度、规范化管理评价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对粮食仓储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要求。另外,《粮食仓库管理办法》已经纳入国家发改委*年立法计划,我们将积极努力,争取年内出台。

这些规章、制度、办法和规范性文件涵盖了储备粮、政策性粮食、商品粮的收购、运输、库存、轮换、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对于提高流通效率、保证粮食质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促进了粮食仓储工作水平的逐步提高。

(五)粮食仓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20*年,我们委托有关单位编制了《粮油储藏技术标准体系》。根据体系的规划,粮食仓储行业需要编制138项行业标准,其中约50项为行业核心标准。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等37项重要标准的编制任务,还有《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评定》等16项标准正在编制中。已经和即将的标准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全面总结吸纳了近年来粮食储藏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比如生态储藏理论、低温储藏技术、电子测温技术等;二是适应粮食仓储形势变化的要求,强化了绿色储粮技术、成品粮储存、安全生产、农户储粮等内容;三是标准内容更加严谨科学,通过复核、验证,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调整;四是吸取了国际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逐步与国际接轨,采纳了国际标准相关原则,国际化程度更高。这些标准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的进程。

(六)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过去,粮食仓储行业创造了辉煌的历史。19*年,浙江余杭县仓前粮库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四无”经验,“四无”活动在粮食行业一直持续开展了半个世纪,至今仍有现实意义。19*年,河北玉田县粮库提出了“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口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粮食人,已经成为粮食仓储行业的精神,该库代表也曾3次受到主席的接见。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仓储设施水平不断改善,粮食仓储工作基础、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目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面对新形势,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粮食企业积极探索,在仓储管理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北京、中粮集团开展了规范化管理“千分制”评价活动,天津、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川、宁夏等地开展了规范化管理活动,山西、云南等地开展了示范(达标)粮库建设活动,浙江开展了“星级粮库”评比活动,中储粮总公司开展了“精细化管理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收到很好的效果。粮食仓储企业库区干净整洁、设施设备配套完好、粮情安全稳定、职工精神面貌良好、档案资料齐全、经济效益逐步好转。一些企业还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管理水平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目前,在粮食仓储企业中,奋发向上、努力创新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七)农户储粮项目取得进展。20*年,我局与有关部门启动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项目,按照“技术、装具、方法、药剂、培训、服务体系”六位一体的基本思路,开展了农户储粮技术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定型了10种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农户储粮仓型,成功开发了3种高效低毒储粮药剂,形成了6套农户储粮技术模式;在互联网上成功开通了“农村储粮专家咨询系统”,为农民提供全面的粮食储藏知识查询和技术咨询服务;组织编写了《农户安全储粮技术手册》,制作了《农户安全储粮实用技术》VCD;在11个省进行了技术示范,并通过“粮食科技周”等活动,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宣传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安徽省粮食局从省财政筹措资金,每年逐渐把工作推向深入。新疆粮食局也结合新疆特点,利用省财政资金独立开发了适合新疆地区的农户储粮装具。另外,20*年,国家粮食局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在辽宁、山东、四川三省启动了“农户储粮试点项目”,项目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我们正在与发改委协调,力争今年能够适当扩大试点的范围,全面推动农户储粮安全。

二、粮食仓储工作面临的形势、问题和我们的工作目标

(一)粮食仓储工作面临的形势。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和市场形势十分复杂,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需要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从国际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看,全球粮食供需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市场粮价扑朔迷离。去年以来,由于欧佩克石油限产和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减产、生物质燃料生产快速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国际市场粮食供求趋紧。在美元贬值、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和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际市场粮价居高不下。随着国内态势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程度加深,国际市场对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特别是最近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爆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引起社会动乱,再次为我国粮食安全敲响警钟。

从我国粮食供求总量看,当年粮食产需基本平衡,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丰收,20*年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粮食消费平稳增长,当年产需基本平衡。国家粮食库存充裕,粮食供应是完全有保证的。但是我国植物油产不足需,对外依存度超过60%,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从长远看,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粮食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从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看,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小麦、玉米和稻谷产销基本平衡,但玉米工业消费快速增长,大豆产不足需,缺口较大;13个主产区粮食产大于需,11个产销平衡区的缺口有所扩大,7个主销区的粮食自给率进一步下降。我国粮食库存主要集中在粮食产区,主销区的库存比较薄弱。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些矛盾将更加突出。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粮食仓储工作体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我国粮食库存总量将长期保持较大规模。受全球粮食供求多变,国内粮食增产难度加大,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户储粮减少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粮食库存总量将长期保持较大规模,这是对粮食仓储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我国粮食物流总量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存在品种、区域不平衡的状况,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消费习惯的改变,今后农户自产自用的粮食总量逐步减少,进入社会流通的粮食总量将逐步增加,如何做好粮食仓储工作,提高粮食物流效率,是我们下一步面临的重要课题。

——粮食仓储企业多元化增加了监管难度。据统计,20*年全国粮食仓储企业中非国有企业已占17%。另外,粮食加工运输企业及非粮食行业的仓储企业也开始进入粮食仓储市场,给传统粮食仓储企业带来冲击。由于多元所有制企业中的大多数企业仓储条件较差,仓储设备不足,专业人员缺少而且游离在现有管理体系之外,加大了行业监管的难度。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对粮食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将更加关注主食食品的营养、卫生和安全,这对粮食储藏期间的品质保证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粮食仓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近十年来我国粮食仓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一是仓储设施还不能满足粮食储存的要求。一些地区的仓容总量偏少,不能满足粮食收购、储存的需要;需大修、待报废的仓容比例偏高,储粮安全存在隐患;现有仓储设施还存在布局、仓型不合理问题;另外,一些仓储设备还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粮食破碎率增加较多以及能耗较大等问题。

二是先进粮食仓储技术创新不足。生态储粮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基础参数体系尚未建立。熏蒸剂替代技术、绿色储粮技术、节能技术、粮食减损技术等关键技术创新不足,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粮食仓储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建立,一些成熟技术推广不够广泛,科技对粮食仓储行业的贡献率偏低。

三是现行的仓储管理机制还不能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现行仓储管理机制还不适应仓储企业多元化发展趋势,在监管范围、监管手段、监管方法和监管目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仓储管理还存在体制、机制不顺和管理粗放等问题,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标准、地方技术标准体系的创建工作刚刚起步,行业技术标准的应用水平总体不高,阻碍了企业发展。

四是现有的仓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总体上看,现有仓储管理人员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素质、职业素养、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仓储企业对职工的在职教育投入不足,在职培训、在职教育总体水平不高。仓储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健全,企业职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需要进一步调动和激发。

(三)粮食仓储工作的总体目标。近几年,我国粮食仓储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加快仓储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改善粮食仓储设施的基础条件。以生态储藏理论为指导,加大粮食储藏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粮食仓储技术应用水平。以贯彻新标准为契机,规范粮食仓储管理行为,降低粮食损失损耗、降低能耗和费用,保持库存粮食品质。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提升粮食仓储企业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三、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粮食仓储工作的新局面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总理在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是保证市场供给、抑制通货膨胀、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迫切要求,是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当前,粮食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稳定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央指出“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的要求,切实做好粮食流通工作。以学习贯彻粮食储藏技术标准为契机,全面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努力开创粮食仓储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工作。要以企业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要通过规划引导、重点扶持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粮食仓储设施的区域布局,建设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粮食物流中心,适应粮食流通形势的变化要求。要利用部分企业退城进郊的机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功能,提高粮食流通效率。要科学论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保证仓储设施建设质量。在做好新仓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旧仓的维修改造工作。旧仓改造一方面可以增加有效仓容数量,改善粮食仓储条件,还可以消除安全隐患,避免生产事故发生。旧仓改造的重点是仓房密闭改造、保温隔热改造以及其他影响粮食储存安全的改造。各地要加强对旧仓改造工作的指导,对本地区旧仓改造工作一是要有一个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二是要对本省仓容调查研究后有个改造的技术指导意见,如密闭、隔热、测温、通风等要有个改造规划;三是要有个很好的旧仓改造管理办法。湖北、江西旧仓改造做得比较好。各地要扩大旧仓改造资金来源,提高改造资金使用效率,完善旧仓改造标准,保证旧仓改造质量。另外,3批国债建设项目已经全面投入使用,并成为承储各级储备粮的中坚力量。各地要加强国债项目的维护工作,定期对仓房门窗进行检修,保证仓房密闭性能。定期检查仓房的防水防潮情况,及时修复出现的损伤,保证仓房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在仓房建设和维修中,要注意先进适用技术和成熟产品的推广应用。如粮情测控系统中的数字传感器技术、仓房门窗密闭技术等。

(二)推进粮食储藏技术开发创新和推广应用。粮食科研院所要加强粮食基础参数和粮食储藏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为粮食储藏技术创新提供支撑。要加大粮食储存品质控制、节能降耗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绿色环保杀虫技术、气调储粮技术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力争有所突破,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各地要全面总结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4项新技术使用经验,提高4项新技术应用水平。要积极推动成品粮储藏保管技术、控温储粮技术、密闭储粮技术、节能通风技术、就仓干燥技术、散粮装卸运输技术、防破碎技术等先进实用储粮技术的研究应用,提升粮食仓储技术应用水平。要通过技术示范、政策引导、经验交流、会议研讨、人员培训等方式,建立健全粮食储藏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速度,把科研成果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要鼓励企业职工立足岗位,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切实解决仓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鼓励“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促进企业和研究机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研究效率,加快研究速度,提高研究质量。

(三)创新粮食仓储企业的管理模式。上个世纪50年代,原粮食部在全国推广了浙江余杭的“四无粮仓”经验,后经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一符四无”管理模式,为推动我国粮食仓储企业管理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当前,“一符四无”管理模式仍有现实意义,各地要继续坚持开展“一符四无”活动。在活动中要结合粮食仓储形势变化趋势,创新活动形式、调整活动内容、改进评价方法,提高“一符四无”活动的水平,扩大“一符四无”活动的影响力。另外,各地要借鉴本次会议交流的典型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现有工作基础,进一步梳理本地区、本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思路,明确规范化管理工作目标,拓展活动范围,提高规范化管理活动水平,促进仓储行业发展。开展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要求是:仓储管理业务流程规范,设施管理规范,设备管理规范,工作制度规范,岗位职责规范,工作要求规范,文件档案规范。企业仓储规范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职工队伍稳定,设施设备完善,库存粮食安全,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成本降低,企业效益增加,发展后劲增强,社会影响扩大。下一步,国家粮食局将抓紧出台《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评价》等技术标准,为各地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提供技术支持。要逐步推广各地规范化管理的经验,促进整个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开展iSo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切实提高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

(四)完善地方和企业的标准制度。国家粮食局已经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储粮化学药剂管理与使用规范》等一系列技术标准,正在组织力量制订《粮食仓库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国家力争再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

各地要根据已经和即将的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结合本地粮食仓储工作特点,抓紧修订、编制本地区粮食仓储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形成本地区粮食仓储技术标准和制度框架,规范本地区粮食仓储管理行为。在编制本地区粮食仓储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时,要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要立足实现对全社会粮食仓储企业的监督管理,要力争实现粮食品质、粮食数量、经济价值等目标协调统一,要贯彻节能减排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实现粮食资源合理利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导企业逐步建立企业自身的标准框架,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标准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向社会提供优质仓储服务的重要条件。仓储企业要重视企业标准建设工作,通过企业标准的制订,形成企业的管理特色。同时,企业要逐步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岗位职责,提高仓储工作质量;要强化企业的战略管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创新机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规范评价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强化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国家粮食局已经委托成都所撰写了《粮油储藏重要标准理解与实施》培训教材,并计划举办一次培训示范班。请各地区、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安排,认真做好新标准的宣传贯彻和人员培训规划,力争通过2年左右的时间,把骨干仓储管理人员轮训一遍,让各级粮食仓储管理人员、粮食企业仓储工作人员了解、熟悉并能灵活掌握这些标准。要尽快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精通业务、勇于创新、认真负责的仓储队伍。在培训工作中,要注意形式的创新,可以请专家讲课、可以搞知识竞赛、可以组织技能比武、可以由省里统一组织,也可以由各地区、各企业自行组织。国家粮食局将做好教材、师资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在学习贯彻标准过程中,要注意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分管仓储工作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在行业内形成人人懂标准、开展工作靠标准、监督检查看标准的新局面。

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篇7

一、烟草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烟草的存储过程相较于烟草的生产销售过程会埋下较多的安全隐患,一旦有火灾事故放生,就会导致整个烟草的生产与销售全过程陷入混乱,陷入停顿状态,并造成严重殃及生命与财产损失。可见,消防安全的防护工作是烟草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正如中国的俗话所说“水火无情”,一旦有火灾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并且诱发火灾发生的方式众多、并且范围交广,只有做好火灾预防工作,才能有效的将火灾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所以,烟草企业应建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式为科学的安全指导方针,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机制,健全管理机制,合理划分责权范围,通过群防群治的方式,形成力量均衡,措施得当的消防管理新格局,为企业营造出安全作业的环境,保证烟草企业的安全生产与长足发展。

二、卷烟存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卷烟属于易燃物品,如果没有实时的遏制火灾发展,火势会迅速扩散,并释放出有毒的烟雾气体。及时对卷烟火灾及时采取了扑救行动,火势也及其容易复燃,救火难度较大,并且容易危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卷烟的仓储要重视防范于未然的预防工作;在卷烟仓储过程中,很难对外来火源进行把控,增加了卷烟仓储的安全隐患;卷烟的仓储环境具有特殊的性质,卷烟仓储空间面积较大,并且储藏烟卷的货架通道较为狭窄,有火灾苗情发生时,由于货架的遮挡作用,导致安全管理出现视觉盲区,不能及时的将火灾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并且由于火势会迅速?U散,炙烤货架,甚至引发仓储内部结构发生坍塌,会危机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卷烟中含有溶于水的成分,如果采取不恰当方式进行扑灭,只会进一步的触发火灾。

三、烟草仓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仓库电气设计不合理。电气设备进行敷设可以使仓库的存放工作更加便捷,但是一旦电气敷设存在疏漏,就会招致火灾的发生。因此,在电气的选择、敷设与使用过程中,都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安全生产标准,不能一味的节省材料与资金,对电气敷设工作偷工减料,埋下安全隐患苗头,还会给烟草企业带来严重的信誉影响。

(二)仓储周围存在安全隐患。仓储是防火重地,一定要保证仓储库区与周围的建筑维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周围亚建筑殃及仓储的安全。并且,要严格检查仓储周围过往的车辆,避免车辆携带火种,引燃仓储中的烟草。同时,要杜绝仓储周围私用火种、滥用火种的现象,保证仓储周围没有火源存在。

(三)消防安全检查不到位。在消防检查工作上,没有建立完善的检查力度,导致卷烟的安全检查制度不能契合当下的卷烟存储状况,没有根据具体岗位特点划分明确的责权范围,导致管理人员之间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不能及时对卷烟仓储安全进行实时检查,或者表面文章对付上级的检查工作,没有树立科学的安全检查流程,重点不突出,检查不细致,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加强烟草仓储消防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监管制度与力度。烟草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消防安全建设。想要有效的提高烟草仓储的安全性,需要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完善的监管制度,并完善消防安全需要设计的消防设施,明确划分各部分工作人员的责权范围,保证人人参与的防火消防安全[2]。同时,要定期对消防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消防管理人员对防火的重视程度,督促管理人员对烟草存储过程中的全部细节进行检查,保证火灾隐患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发现与解决,做好消防安全的防护工作。在烟草生产与销售的高峰期,切实加强消防检查工作。

(二)制定控制火苗得措施。火源的监控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想要提高仓储的火源控制,需要及时将仓储周围容易发生火灾的物品进行清理。并对仓储周围过往的车辆与人员进行排查。管理人员也需要对仓储内部的管线敷设状况进行检查,保证内部的设备、线路、开关等符合相关要求,并定期对线路老化以及私拉电路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马上进行解决。

(三)仓储建筑的防火要求。在进行烟草仓储的设计与建筑过程中,要严格遵照有关明文规定进行规划。想要保证烟草存储的安全,就要保证建筑设施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在建筑材料与内部装饰的选择上尽量挑选具有防火功能的材料。

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物资资源仓储集约化管理

一、实施背景及目标

(一)项目实施背景。为实现公司仓储资源的统筹利用和优化配置,推进物资全寿命周期管理建设,改变长期以来分散管理的格局,物资公司开展了仓储集约化管理的课题研究,制定了公司《仓储资源集约化方案》。

(二)仓储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意义:1.仓储资源集约化有利于提升物资管理综合水平。仓储管理与计划、采购、合同、配送、质量、废旧等物资主要业务关联紧密。在需求计划编制阶段,运用仓储集约管理的综合平衡利库功能,可以及时处理积压库存,避免物资重复采购,减少项目采购资金使用;2.仓储集约管理有利于物资指标的提升。去年以来,国网、省公司将物资仓储资源管理作为物资重点工作方向,先后组织了清仓利库、盘活利库专项工作,并逐步加大在物资专业对标中的权重,指标设置的科学性越来越高,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度越来越大。因此,建立集中仓储管理平台,有利于适时平衡公司区域库和周转库的物资仓储数据水平,保持质量、合同、配送等高关联度指标的先进性,实现物资工作的争先晋位;3.仓储资源集约管理是依法治企的需要。通过发挥仓储集约管理在公司供应链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弥补长期以来的实物管理漏洞,回归重视物料基础管理的格局,使物资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制度保障更加有效。另一方面,仓储集约管理的严谨性,最大限度地杜绝物资流失现象,规避关联岗位潜在的廉政风险,符合公司内外部上级机关对依法治企的工作要求。

(三)工作目标:1.实现公司仓储物资“一本帐”管理,以及定额、暂存、拆旧、结余等各类物资的集中管控、统一调配;2.实现物资入库、验收、抽检、维护、出库、调配、结余、拆旧、再利用、废旧归集的仓储全过程管理;3.统一各级仓库管理制度、作业规范、外观标示、布局标准,实现公司仓储管理标准化和基础作业信息化。

二、仓储资源集约化的做法

(一)建立公司仓储资源管控机制。建立以物资公司为龙头的物资仓储管理体系,对公司物资由物资公司集中管控。管控过程涵盖物资发运、到货、验收、入库、抽检、调配、出库、拆旧、再利用、废旧处置并与物资实际状态相符的完整数据链。制定公司仓储资源管理配套制度,建立仓储网络运转工作机制,统一各级仓库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仓储资源统筹管理格局。

(二)建立物资公司中心仓库。物资公司中心仓库作为公司物资资源储备和调配中心,负责与公司其他各级仓库、项目现场之间进行物资实物交互:1.功能定位。负责工程物资储存管理、废旧物资归集处置和项目结余物资回收利用。除直发现场和区域库物资外,其他物资均由集中储备仓库进行储存管理,后期根据项目进展的实际需要,由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后进行物资领用;2.管理模式。日常作业委托外部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公司定期进行盘点、督察和考评;3.仓库规划方案。标准仓库:面积约8000平方米,存放35kV及以下断路器、互感器、避雷器等小型体积电气设备,以及所有电压等级的绝缘子、电缆附件、金具等小型线路器材;存放35kV及以下箱式变压器、环网柜、开关柜、分支箱、变压器、电线电缆等中型体积物资。户外仓库:面积约8000平方米,存放大型体积设备和电缆、电杆等占地面积较大的材料类物资。废旧物资和结余物资专区:面积约3000平方米,按简易货棚设置,分类存放废旧和结余物资。办公区:面积约400平方米。

(三)实施公司区域库、周转库的标准化。按照省公司统一规划,物资供应公司仓库为公司区域库,既作为仓储资源集中管控的具体实施机构,又作为公司存放库存定额物资、应急物资和部分项目物资的场所,其仓储数据与eRp系统完全对应。周转库为公司各单位自有仓库,主要存放备品备件和短期暂存物资。按照国网公司仓库标准化方案,对公司各级仓库从库区布局、形象标示、工器具配备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制定实施统一的仓库管理制度和作业规范,组织全体仓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操作演练,提升岗位专业技能水平。

(四)研发仓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条形码、射频等信息化技术,对物资存放数量、类型、型号、厂家、存放地点等信息自动统计、自动出入库。积极探索仓储物资全过程管理,建立物资仓储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对仓库所有物资的集中管控、精细管理和及时调度。将县公司纳入仓储管理网络。

1.仓储信息化建设。在前期建立管理流程和作业标准的基础上,研发仓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系统中固化仓储管理和作业模式,应用pDa、射频条码等基本物流技术,建立数据共享和管控信息平台,推动仓储管理向科学、效率、规范、严谨的方向转变。2.县公司纳入仓储网络。市公司仓储资源管理磨合改进期间,将县公司仓储管理纳入仓储网络,实现市县公司仓储管理一体化。

三、效果评估

(一)有效规避物资灭丢失风险。建立物资仓储资源数据信息跟踪档案,加强对到货验收、运行阶段抽查和退运等重点环节的管理,把公司每一项物资从出厂至废旧处置的实物流转全过程置于集中管控之下。

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篇9

(一)仓储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

1.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直接决定着仓库经营模式,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系统设计的相关要求,确定管理模式及目标。由于库存控制在供应链中处于末端环节,因此,库存控制的主要作用是反馈、执行、分析。

2.布局设计。

在供应链整体设计中,布局设计是核心,因此必须将区域配送、干线运输相结合,重点设计仓库基地配送中心(即枢纽设计)。布局设计还包括设备设施、区域功能、选址规划等设计。需要的设计技术和知识包括建筑、设备设施、供应链管理等。

3.作业操作。

在系统管理中,仓储作业占据基础地位。仓储作业主要包括入仓、库存盘点、出仓、传统流程、账务管理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时大多采用主导管理,通过外购或自主开发wmS软件进行管理,以确保库存信息和库存控制的集成化。除库存控制、布局设计和作业操作外,仓储管理还包括维修管理、异常状态管理、安全管理、设施建设、标识管理和设施维护管理等。

(二)仓储系统管理的指标

仓储系统管理的指标包括进出仓能力、进出库是否准确、库存数量是否准确、库存状态是否准确、报表制作的准确率、输单的及时率和准确率、报表递交的及时率、盘点计划是否完成、分拣的准确率及工作效率、备货的准确率及工作效率、装卸速度等等。库存准确率是仓储效率衡量的核心基础指标。

二、目前我国仓储系统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现阶段,我国仓储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作业操作时易发生误差

目前,很多物流企业对仓储缺乏正确认识,认为仓库仅仅是储存货物的部门,没必要大量投入资金;缺乏对设备、设施的现代化更新,也缺乏有关设备的改造计划,造成作业效率低下。具体表现在:(1)大部分物流企业仅依靠管理员的经验进行作业,信息传递效率较差,也容易发生误差,造成仓库无法提前准备好出入库信息,司机排队等待时间较长;(2)装卸作业缺乏合理流程,效率低下,管理不合理,造成时间浪费;(3)设备、设施机械化程度较低,比较落后,作业大多处于手工操作状态,工作效率低,货物损坏严重,物流成本大大增加。

2.缺乏信息化仓储管理技术

现阶段,我国信息化仓储管理技术发展较为滞后,wmS没有广泛应用,导致仓储服务无法顺利进行。由于流程不一致、代码不统一、科目不统一,导致供应链子系统开放性、兼容性较差,给信息共享和交流带来一定阻碍,服务不够完善,信息单一。据统计,仅有30%的物流企业实现了信息化仓储管理,并对管理系统较为满意;仍有60%的物流企业对信息化仓储管理不了解,或缺乏正确认识,仍然处于人工管理阶段,错误率高,库存成本较高;甚至还有10%的物流企业缺乏信息化仓储管理理念,没有认识到信息化仓储管理的重要性。

3.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一些仓储工作人员缺乏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他们的流动性较高,文化程度偏低。部分企业缺乏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分工不合理,作业量分配不均衡,加之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造成人员缺乏紧迫感及成本损失。由于人员缺乏紧迫感,在货物装卸、提取及放置等环节占用较多时间,造成时间浪费和成本损失。此外,人员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也是一大制约因素:年龄较大的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对计算机和信息化系统的操作比较生疏,也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较年轻的人员虽然能够比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和信息化系统等现代工具,且具备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知识,但工作时间较短,缺乏相应的实际管理经验。

三、优化仓储系统管理的建议

1.实现信息化仓储管理

仓储信息化管理较为复杂,需要对物流流程进行改进,对供应链各环节信息进行转化和总体协调。仓储信息化管理分三部分,即基础功能的协调及转化、供应链接口改造、整体规划及协调。目前要做的主要工作是功能方面的转变,这就需要加强经营管理和操作管理。wmS系统属于系统集合体,集员工、环境和流程于一体,能够将自动存货、库存控制相关指标、补给系统、产出报表和RFiD等重新组合,从而促进仓库管理发展,确保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仓储管理只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才能促进现代化发展,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及高新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信息化仓储管理:(1)运用自动化库房、人工智能、条形码技术、物资储运集装化、机器人技术等,实现自动化物资储运;(2)运用安全防范系统、通讯系统、电视监视系统、库房温度及湿度自动检测系统,实现电子化仓储调度和监控;(3)运用eoS、GpS、eDi、eFt等数字技术,实现网络化仓储信息管理。

2.提供仓储管理增值服务

物流企业应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和业务市场,构建多功能的服务中心,实现战略转型,在加工、配送、包装等方面创新增值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物流企业只有不断扩大仓储业务范围,提供仓储管理增值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发展、谋利益。物流企业决策、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对仓储系统管理的重视程度,正确认识仓储系统管理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仓储利用率。

3.培养信息化人才

仓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篇10

abstract:enterpriseinternalcontrolsystemhasbeengraduallypromotedandstrengthenedinthisyear.itsroleintheenterprisemanagementisdifferent.thisarticlemainlyintroducedtheapplicationofinternalcontrolsysteminenterprisewarehousemanagementlink,anddiscussestheinfluenceoftheindependenceofwarehousingdepartmentintheinternalcontrol.

关键词:内部控制;仓储管理

Keywords:internalcontrol;warehouse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164-02

0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经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盈利的水平及质量;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自2009年7月起虽然只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但是对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来讲,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大有裨益。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评价和指导内部控制审计业务,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了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正式执行在国内起步较晚,其应用水平在企业管理中也参差不齐,而其在企业仓储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更为一般。

1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①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分支机构的各种业务和事项。②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③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④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⑤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尽量做到低投入高产出。

2内部控制在仓储内部管理中的应用

内部控制在仓储内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保管员岗位与记账员岗位分离;建立存货岗位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切实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避免疏漏和舞弊事件的发生。

②定期盘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定期盘点制度应作为仓储管理制度中的基本制度,定期盘点制度的良好执行能够很好地解决日常管理中造成的积累问题,纠正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有力地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

③定期轮岗制度,包括保管员之间的定期轮岗、记账员之间的定期轮岗,在符合一定条件下的保管员与记账员之间的定期轮岗,定期轮岗的时间间隔一般在2-3年为宜,该期间的设置应考虑成本、效益与风险控制相匹配原则。

④建立仓储人员考核制度;尽量避免由于管理不善、不当或者责任心不到位造成的存货毁损、积压或者短缺,并同时做到奖惩并重。

⑤建立仓储人员定期交流与培训制度;定期的交流与培训可以及时的答疑解惑,提高仓储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整体仓储管理水平的提高。

⑥建立仓储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有效的进行人员量化考核。

⑦强化入库验收工作,规范验收程序、标准和方法,对入库存货的数量、质量、技术规格等方面进行查验,验收合格方可办理入库。

⑧企业应当根据各种存货采购周期和当前库存,结合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市场供求等因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确定存货采购日期和数量,确保存货处于最佳库存。

3仓储部门的独立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环节中的下列风险:

①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②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地下。

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助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3.1仓储部门与采购部门之间的关系定位仓储部门与采购部门之间应完全独立,既无相互之间的从属关系,也不应同属于一个直属领导之下,有效的减少关联关系对仓储部门独立性的影响。

①仓储部门完全独立于采购部门,可以有效的提高采购入库物料的质量,适当的控制物料库存。②仓储部门完全独立于采购部门,可以更好的优化库存结构,减少库存积压,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降低储存成本。③仓储部门完全独立与采购部门,可以更好的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避免出现自己采购自己入库的现象。

3.2仓储部门与生产制造部门的关系定位仓储部门既是生产制造部门的上游部门,也是下游部门,由此,仓储部门相对于生产制造部门之间的独立性凸显重要,应完全独立,互不隶属,也不应存在同一直属领导控制之下的关联关系。

①仓储部门独立于生产制造部门,可以更好地规范生产制造部门物料领用流程,准确核算、控制企业产品生产成本。②根据生产制造部门的生产计划,可以有效地组织库存,调整库存结构及最佳库存量,降低储存成本,加快存货周转速度。③督促仓储部门加强管理,为生产制造部门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物料保管。④增强生产制造部门的产成品入库检验,减少不合格产品的入库,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有效管控库存商品质量,避免自己生产自己入库的现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在仓储部门的应用,应充分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五项原则;同样仓储部门在公司组织机构中的地位也涉及到公司在组织架构设计方面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科学、合理的设计组织架构考验着每个企业管理者的智慧,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如果才能发挥出自己拥有的作用,科学的设计、精心的组织、有效的执行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程新生.企业内部控制(第二版)[D].2011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