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0:47

企业制度的重要性篇1

企业内控制度是企业实现控制目标的一个过程,它的存在为企业实现目标提供了保证,它的实施不仅需要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行动,也需要全体员工的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剧,面对来自国内乃至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传统的家族式企业管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其规范性和科学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运用,而企业内控制度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然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二、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内控制度的联系

从我国鼓励发展市场经济到现在,同样行业中的不同企业,有的发展成了国内甚至是国际的知名企业,而有的企业则在时间的流逝中销声匿迹,从“郑百文事件”、“银广夏事件”和“中航油事件”等众多类似的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可以导致企业的亏损乃至灭亡。

企业内控制度之所以会对企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它作用于企业日常运行的各个方面,这种作用的重要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愈发明显。企业内控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与企业的财务信息、经营风险、财产和资源安全密切相关。首先,合理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其次,合理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对企业经营风险起到防范作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几乎时时刻刻都面临着风险,要想使企业的发展更加平稳,就必须对各种各样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内控制度就是防范风险的一种方法。再次,合理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确保企业财产和资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后,合理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的有序运营。内控制度贯穿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内控制度越完善,采购、生产、营销、财务和管理等各个部门衔接会越好、配合会越密切,从整个企业来讲,整体运营就会做得越好,企业的发展也就会越好。正是因为内控制度关系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所以企业的发展也必然与其内控制度紧密相关。

三、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才逐步推行企业内控制度,由于实施时间较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内控制度还不完善,导致了企业缺乏竞争力,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内控制度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企业认识不到位

我国企业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变还没有完成,不少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都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性。

(二)内控制度不健全,整体缺乏监督力和执行力

现在不少企业的内控制度并不能完全执行,空有制度却无人执行,使得内控制度只是一纸空文。

针对企业内控制度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企业内控制度进行改进。第一,考虑人的因素。企业所有者和员工都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积极实施企业的内控制度。第二,与企业规模相适应。不同企业所拥有的部门不同,要针对本企业的特点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内控制度。第三,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会计系统监督控制着企业的资金来龙去脉,会计系统的有效运转可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有效。第四,监督与激励相结合。内控制度需要外部的监督,建立监督的激励机制可以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企业内控制度的财务方面

众所周知,“小企业靠管理,大企业靠数据”,这足以说明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明确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而这些指标最终会化为数据呈现在企业所有者面前。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财务管理。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不仅可以使企业资金得到节约和充分利用,还可以保证企业稳定的资金流,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保障的资金供应。

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规范财务管理,堵塞财务漏洞。企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完善财务方面的内控制度。

(一)科学化预算体系

企业拥有严格的预算制度,才能对各个部门的资金运用实施严格的控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可以使财务部门对各个部门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得到的财务资料更切合实际。落实责任到人,每一笔预算要有指派的专人负责,使企业的每一分花费都清楚明了,增加企业资金使用状况的可预见性。

(二)制度化经费管理

各个部门要明确岗位责任,经费的使用要有严格的记录,在预算范围内合理使用经费,超支不补。这样可以让各个部门自觉实行自我监督,杜绝浪费。

(三)专业化财务人员

无论制度本身多么完善,人为因素总是难以周全考虑的,想要让制度有力实施,拥有一批思想、业务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是必不可少的。财务人员上岗前要进行严格筛选,在岗人员要实行轮岗制等,最大程度上避免人为因素对制度实施的阻碍。

(四)日常化审计工作

企业制度的重要性篇2

建立一个良好的软件环境,不可避免要牵扯到人的管理,谈到人的管理就要牵扯到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人说规章制度要严格为好,一是一,二是二,不能考虑特殊情况,如果全都严格遵守了,没有什么完不成的,企业也就能做好了,也有人说,制度是人定的,只要是人制定的就会有特权,不是说要以人为本吗?制度太严了,会没人权的,会让职工没有认同感,其实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对,我现在要从制度方面谈谈企业的管理问题。

首先,规章制度建立要合理,规章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如果目的达不到,要修改,而企业的发展则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与指导,如果建立的规章制度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也要进行修改,也就是说,规章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改变的,它适应生产、工作的要求,它为生产、工作提供了方向与方法,所以,它又是超前的。一旦发现现有的规章制度不适应工作的需要,要及时改进、更正,不断进行修改,要逐一推敲,不要让职工看不懂,不明白。

第二,职工必须了解、熟记、理解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规章。规章制度如果不为职工了解、熟记、理解,那规章制度就不能称之为规章制度了,因为它的目的是规范职工行为的,如果职工不知道,怎么规范职工行为。所以,新员工进厂首先要记住与自己工作要关的规章制度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在工作中逐渐运用到实际中去。

第三,规章制度的执行问题,企业就是隆隆开动的火车,而规章制度就是铁轨,它限制企业的行进方向,又增快企业的行进速度,有制度不执行,企业要出轨,要翻车的,很多的企业,制度拿出来,很全面,很完善,但一谈到执行,则哑口无言了,规章制度的执行时,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如何消除特权,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是每一个做企业的人要考虑到的。考核严与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的速度,很多的企业为此设立了专门的考核部门,但考核部门作为一个特权单位存在,很容易产生腐败,所以,考核部门人员要经常换,甚至要用基层代表来做为考核人员,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考核。在实际中,考核时,人们常常对罚很看重,有领导说,只有罚狠了,罚疼了,才能真正杜绝违章、违纪事件的发生,而对于奖,则没有人关心,认为,你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缺陷,隐患都是你应该干的,你拿工资、奖金,你就应该做到这些,做不到,就要扣你的工资、奖金。

其实在每一位管理者手中,都应有两根指挥棒:一根是奖励指挥棒;一根是惩罚指挥棒。只奖不罚,则容易造成军心懈怠;只罚不奖,则容易引起军心不稳。因此,一流的企业管理者,必须要用活手中这两根指挥棒,奖罚分明,该奖的要奖,而该罚的一定要罚,绝不能因为人情而心慈手软。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读完《孙子兵法》后,就想见见孙武,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于是吴王就找来孙武,问他:“你的这些兵法,是否真像你写的那么管用?这样吧,我给你180个宫女,你去按照此法把她们训练成精良的战士。”孙武一口答应下来,立即着手训练。挑了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队长,让她俩持着战戟,站在队前。孙武将操练的要领和纪律都讲完了以后,就喊口令让宫女们演练。可是他刚刚一喊口令,宫女们就都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孙武说:“约束不明,令不熟,这次应由将帅负责。”于是重新作了说明。然后又击鼓,发出命令。宫女们又一次哄笑起来。孙武说:“纪律和动作要领,已讲清楚,大家都听明白了,但仍旧不听从命令,这就是故意违反军纪。队长带头违反军纪,应按军法处置。”于是他令人把两个担任队长的妃子抓起来,砍头以示惩戒。吴王闻听大惊失色,急忙传令,让孙武不要杀他的爱妃。可是孙武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当即把两个妃子一同斩首。又指定另外两位妃子任队长,继续操练。当孙武再次发出口令时,所有的宫女都服从命令,而且严肃认真,举手投足都合乎要求。孙武对吴王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用众以威,责吏从严,只有三军遵纪守法,听从号令,才能克敌制胜。”这一番话,讲明了奖罚的重要性,说得吴王心服口服,不但怒气随之消失了,还诚心诚意地拜孙武为将军。后来,吴国军队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纪律严明,战斗力很强,使吴国在当时威名远扬。这个年代久远的故事,一直到今天,都让我们深受启示。在训练前,孙武就讲明了纪律,这一点今天的大多数中层管理者很容易做到。但不容易的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旦碰到人情,很多中层管理者就跨不过去,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草草了事。而孙武却严格地按照纪律执行,丝毫不讲情面,也正因为这样,才能让所有的人都听令而行。不论是军队还是企业,要想健康、正常地运转,不但要有严格的奖罚制度,而且还要有能够严肃执行奖罚制度的管理者。

由此可见规章制度的正确实施对企业的重要性。我认为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并能够进行正确实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以下几处好处:

1、让下级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

明确的规章制度起着红绿灯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约束团队。中层管理者让团队成员知道绿灯的地方可以行走、快走,出色的人可以得到奖励,从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而红灯的地方则不能走、不可碰,谁跨入了,谁就要受到惩罚。

2、树立管理者的威信

企业管理者要严格地按照制度进行操作,不仅让团队成员更快地成长,而且无形中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让大家心服口服。否则,对于该奖赏的团队成员视而不见,该惩罚的团队成员因为讲人情而放弃惩罚,那么即使墙上贴着明确的制度,也只是废纸一张,起不到任何作用。不仅如此,还会降低管理者在团队中的威信,出现团队成员不服从管理的情况。当然,作为团队领头羊的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为大家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如此,方能站在指挥台上,使所有的人团结一致,共同为组织的发展而奋斗。

3、生产得以安全顺利进行

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是生产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规章制度正确实施保证了生产、安全制度的顺利完成,使生产更安全、流畅,规章制度的罚让生产职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而奖则让生产职工干劲十足、冲劲十足、斗志昂扬。

由此可见,规章制度的正确实施对于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要经营好企业,使企业赢利,使企业长久发展,使企业人心所向,就要重视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操作等,特别是规章制度的实施、执行情况,只有规章制度完善了,企业才能逐步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企业不会只局限于一个小范围发展,才能使企业真正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企业制度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企业年金;发展现状;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企业年金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相关政策、制度尚不完善,企业年金的发展在税收优惠、投资运营、基金监管等方面仍然没有统一且严格的规定,因此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空间依然非常巨大。

一、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总体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经有3.7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比2007年增长了218%,参保职工达到1334.6万人,比2007年增长了255%。经过20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还相当的迟缓和落后。在美国,基本养老金相当于退休前平均工资的40%,企业年金养老金约30%,大约有70%的企业加入了企业年金计划;在德国,企业年金养老金相当于员工工资收入的15%,有1/3的企业参加了企业年金;在日本,有60%民营企业实行了企业年金制度。然而,我国企业年金覆盖面非常小,仅占15%,而且行业发展很不平衡,参加企业年金的只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铁路等行业,在参保行业中,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其他性质的企业非常少,在中小企业中建立企业年金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企业年金计划在我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在我国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的重要性

(一)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三大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进入完善阶段,在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应当建立企业年金,有条件的个人可以参加商业保险。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既定目标,也是对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有利借鉴。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制度,使职工退休后领取的由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构成的养老保险替代率有很大提高。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分散养老社会风险、缓解基本养老保险日益严重的支付压力、降低政府财政负担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提高了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二)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要求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按照国际上划分人口类型的标准,我国不仅步入老龄社会,而且人口老龄化趋势迅速加快,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广覆盖,低保障”,且采用的是“现收现付”体系,当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缴费人员变化不大、退休人员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未来养老金供给不足、资金缺口过大,最终导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崩溃。而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能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起到延伸和完善作用。企业年金作为一种与职业挂钩的退休保障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职工在退休后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且企业年金主要采用完全的基金运作模式,市场化管理,使投资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使企业年金成为基本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

(三)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企业年金作为福利酬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经济效益较为突出、民主管理基础较佳的企业来说,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对吸引并保留优秀人才、强化本企业人力资源优势、确保本企业健康高效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企业年金通过提高员工综合福利酬薪制度,解除员工养老的后顾之忧,稳定员工队伍。对核心价值贡献人员形成中长期激励,提升凝聚力,针对不同人员缴费拉开差距,将激励和员工价值贡献挂钩;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尤其弥补中高层员工和核心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收入落差,吸引并挽留优秀人才。因此,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制度,较好地把员工个人利益与其个人对企业的贡献度及产生的经济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吸引和留住人才、稳定员工队伍、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四)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是增加退休人员收入的补充形式

在我国,企业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原因有两个:一是目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达5000多万人,每年还将以30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虽然近几年他们的养老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收入相比仍然过于悬殊。二是由于职工退休后,基本养老保险金比在职时的工资收入明显减少,特别是对于那些经济效益好、职工平均工资大大高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企业来说,由于基本养老保险是采用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的,与高收入人群的实际收入差距大,造成退休前收入越高的人群,退休后收入将大幅降低。为了解决这两种矛盾,使职工退休后收入水平不至于降低太多,国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势在必行,这样不仅能满足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且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结束语

2011年5月1日实施的修订后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要求“投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以及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股票投资比例高于或者等于30%)的比例,不得高于投资组合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30%”。政策在完善,制度在推进,进一步普及企业年金计划,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建勇.企业年金运营与监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企业制度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企业内控制度;规避;企业风险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目前部份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各种违法活动层出不穷,出现一系列大案要案,给企业造成致命伤害,也严重扰乱了国家市场经济秩序,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的根源和混乱经济现象之一。造成这些问题根源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或有制度不严肃执行内控失控。当前经济形势下,分析和提高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只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才会建设好制度抓好落实。

内控制度是企业现代管理中一种重要管理手段,是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指企业各部门,在部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具有控制作用的方法、措施、工作程序。并予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形成一套严密的控制机制,内控制度在当今经济条件下己被各行各业的企业所采用并日趋完善。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我国2000年(新会计法),2001年(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二个法规的实施。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对企业建设内控制度起到纲领性,指导性作用。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主体,制订符合企业实际内控制度,使其发挥作用。如与企业不相匹配就难以维持实施,如我司从2002年企业转制至今。企业从单一公司经营演变成下属七家子公司集团运行模式。企业股权从单一股东变成五位股东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既有二者合一又有分离的管理模式。企业集团运行三年来,企业内控方式尚停留初期阶段,虽然制订一些财务、采购、人力等相关内控管理制度。但近在财务、采购信息汇总的作用,没有起到在企业运行中发挥控制作用,操作不畅,效果不明显,存在矛盾突出。主要体现一是企业内部对内控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执行层面阻力大,仍然有人治而不是法治的痕迹,没有突破原单一公司管理的模式。二是集团与各子公司责权不够清晰,权利边界模糊制约各子公司经营活力,无法第一时间正确判断处置机遇漏失。上下来回报手续繁杂,工作效能下降。三是目前内控制度与企业管理没有有效对接,无法在管理工作中加以融合,阻碍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四是虽然年度企业内审,但对缺乏曰常控制,造成既成事实无法挽回失损。如何来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如何做到事前控制,关键是建立合理系统的内控管理机制。

企业制度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用管理体系信用管理职能信用风险管理

一、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信用经济的主体是各式各样的企业,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是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国内企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信用是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前提

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信用制度。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市场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没有信用,企业不可能正常经营;没有信用,市场不可能健康运行;没有信用,市场经济不可能健康发展;没有信用,宏观经济政策不可能顺利实施。

(二)信用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市场经济越发达,企业活动范围越广泛,信用就越重要。从企业整体看,信用是企业形成凝聚力并且发展壮大的基础,没有了信用,企业无法发展壮大;从企业融资看,信用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条件,如果企业信用缺乏或者信用制度不健全,就不可能顺利融资;从市场交易看,企业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市场树立良好的形象,受到客户和消费者的信赖和欢迎,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因此,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改善企业信用状况,提升企业信用等级,对于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改善企业融资条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做大做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企业有必要对信用管理体系进行改革或完善,一是企业外部信用体系的管理,二是企业内部信用体系的管理。这里笔者仅就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提出个人的一点想法。

二、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

随着以解决产权问题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面临的更为严峻和紧迫的问题是,基础管理落后,无法适应当前买方市场和信用经济的要求。特别是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信用经济更是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当前我国市场信用体制相对比较落后,使得很多在B2B平台上开展的商务活动难以兑现,线下付款势必存在着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问题,影响了企业发展。为了有效规避商务活动中的兑现风险.企业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这也是每个企业微观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问题分析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在计划与行政管理之下进行的,企业之间(包括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交易大多是在同一个所有者或管理者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的,企业无须过多关心信用和风险问题。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变成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自主经营的经济主体。这时沿袭传统管理体制的企业,其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欠缺开始暴露出来,并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经营管理目标的偏差。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在发展上大致都经历了以下过程:初期资金高投入,销售额高增长,后期则低回报,甚至出现经营危机。在买方市场和赊销方式下,一个企业如果过份注重销售业绩的增长,虽然能快速扩大账面销售额,但其背后的财务状况却不容乐观,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利润随之下降。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偏差。有的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一心追求眼前利润;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发生偏差,使企业的信用大打折扣,信用管理自然名存实亡。

2.基本管理职能的欠缺。在我国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落实应收账款的过程中却常常出现由于职责分工不清而导致两个部门相互推托的现象,这样就使得应收账款的处理效率十分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基本管理职能存在欠缺,使这两个部门由于管理目标、职能、利益和对于市场反应上的差异,都不可能较好地承担起企业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的职能。

3.应收账款管理的滞后。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是如何“追账”。有些企业的销售人员、财务人员耗费大量精力参与讨债,有些企业甚至专门成立了追账机构,但收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忽视了交易之前和交易过程中的信用管理,将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放在“事后收账”,结果使应收账款得不到合理的控制,还花费了数倍于应收账款正常管理的成本,损失惨重。应收账款管理明显滞后,使企业一时无法收回账款,使得各方面的资金周转不开,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甚至面临倒闭的境地。

4..信用管理方法的落后。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比如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往往是重权力而不重职能,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又相互推卸责任。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在销售提成的激励下,业务人员拉到大量订单之后寄希望于一些缺少专业技能的人员去收账,企业最终只能品尝大量呆账造成的苦果。

(二)基本解决方案

企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以上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合理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目前我国企业在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设置上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及信用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企业最高管理决策层缺少对信用决策业务的领导和控制;信用管理职能划分不清,大多是支离破碎地分布在销售和财务部门,其结果往往是只重权力不重职能;部门内部管理目标、职责和权力不配套,而且部门问在信用管理上缺少协调和沟通;缺少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和专业化分工

针对上述管理现状及未来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1)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在总经理或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或设置信用监理),有效地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防止任何部门或各层管理人员盲目决策所导致的信用风险。

(2)将信用管理的各项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重新进行合理分工,信用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等业务部门各自承担不同的信用管理工作,必须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例如,在传统上销售人员垄断客户信息的问题,必须通过各部门问在信息收集上的密切合作以及信用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加以解决。

(3)一些企业已成立的追账机构(如清欠办)应划归信用部统一领导,更加专业化地开展工作。首先,在业务程序控制中强化信用风险控制环节,使各部门分工协作,尽量减少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其次,实现对客户信用管理的职能化、专业化,主要是对客户资信进行管理,对交易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全方位地进行客户信息搜集、评估和监控;再次,在有客户来访时,信用管理部门负责将公司的信用情况向客户进行说明展示,以促进有效销售;最后,信用管理部门通过对各部门人员的培训,形成企业内部对客户信用风险的共识。

2.改进销售/回款业务流程。现代企业管理在传统职能分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部门间的协调作用和流程设计。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业务流程再造和eRp解决方案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管理趋势。销售/回款业务流程是企业关键性的业务流程之一,最为重要而且复杂。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可以有效地将企业销售和回款业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流程设计的方法,跨职能部门地实现销售业绩增长和降低收账风险这两个最基本的目标,从而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增长空间。(笔者在这里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应用eRp专业管理软件来实施对企业内各流程的掌控。)

实行全程信用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和改进的业务流程包括如下一些基本项目:客户开发与信息搜集业务流程;客户信用评级业务流程;订单处理与内部授信业务流程;销售风险控制业务流程;款回收业务流程;债权处理业务流程。企业通过上述各项业务流程的建立和改进,将在销售/回款这一企业最重要的价值链中获得较大的增值,其中卖方(企业)信用控制能力的提高和买方(客户)信用风险的降低是使各项业务流程得以改进的关键。比如某公司就是应用eRp管理软件对信用实行良性管理。他们把事先想好的信用评估方式写入程序,使其产生一个新的专门用于信用评估的程序,该程序包括企业所需要的客户信用资信。

3.建立全过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不能很好地实施信用管理,是因为缺少一套比较完整而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比如,许多企业不断颁布各种应收账款的管理规定,但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以至于不得不朝令夕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究其原因在于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化的设计。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制定信用管理制度方案。

(1)事前控制一一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来源。为了搞好企业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进行收集调查,实施风险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下进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需要在五个方面强化客户资信管理:客户信用信息的搜集、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信用分析管理、客户资信评级管理以及客户群的经常性监督与检查。超级秘书网

(2)事中控制——赊销业务管理制度。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销售部门或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缺少规范和控制而造成的。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对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的控制。一些企业在给予客户的赊销额度上随意性很大,销售人员或者个别管理人员说了算,结果往往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实践证明,企业必须建立与客户之间直接的信用关系,实施直接管理,改变单纯依赖于销售人员“间接管理”的状况。因此,必须实行严格的内部授信制度,这方面的制度化管理应包括三个方面:信用政策的制订及合理运用、信用限额审核制度以及销售风险控制制度。

(3)事后控制——应收账款监控制度。关于应收账款管理,许多企业已制订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我们在实际经营管理中,这些制度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改进这方面的管理主要应在如下四个方面制度化:应收账款总量控制制度、销售分类账管理制度、账龄监控与贷款回收管理制度以及债权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的重要性篇6

内部审计即为增加企业价值和改善企业运营而进行的一种独立、可靠、谨慎的咨询活动,其需要对企业流程设计、组织管理、内部设计、制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具有密切的联系。

二、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分析

为和国际接轨,在国际会计准则修改的情况下,我国也对原有的《会计准则》中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形成了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制度相比旧会计制度,一方面调整了会计目标,将原有的一般原则调整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完善了会计规范的部分内容,改变了过去部分会计规范无据可依的状况,如企业合并、政府补助、股份支付等方面;另一方面对原有的会计要素进行了调整,融入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损失、得利等概念,并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的特点对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进行了明确。

新会计制度对企业内部审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新会计制度中新增了资产负债观等国际性的会计理念以及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法、企业合并购买法、公允价值计量等先进的会计方法,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只有提升审计技术,学会估值等方法,才能顺利的完成审计计量等审计工作。过去虚列、隐瞒收入和费用等业务造假手段赋予了会计人员一定的造假空间,对此新会计制度也改变原有针对历史成本的审查思路,从单纯的查账向企业信息审计分析转变,进而在确认、计量、披露企业资产风险方面提升准确性,使审计部门对风险识别、评价和应对的能力增强等。可见在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在依据、技术、侧重点等方面均发生了改变,会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提升的同时所掌握的技术和方法也更加全面,这直接推动内部审计原有的功能得到强化。

三、通过安然事件分析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一)安然事件经验和教训分析

2001年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被列为《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第七名的安然公司破产,并产生大量的经济丑闻,使美国经济元气受到重创。结合安然事件的发生经过,能够发现造成其破产的主要原因是:安然公司在能源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试图通过会计操纵的虚假信息创造利润;安然公司管理者为获取短期利率通过股票期权计划制造激励扭曲,而且认为伪造账目、会计欺诈不会被发现,可以逃离法律的制裁,在认识到企业风险存在的情况下不仅未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抑制风险威胁程度,反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所以,要避免安然事件的发生,企业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违规的边际成本相比违规者的收益更大,以此杜绝企业内部不当行为的发生;另外考虑到企业的监管力度与企业成本危机之间具有较显著的负相关性,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应加大监管力度,而且在监管的过程中要将企业实际情况与当时的市场周期、宏观经济环境等综合分析。而如何确定企业违规的边际风险、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督等工作与企业内部审计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笔者针对安然事件对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展开分析。

(二)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推动下,逐渐由浅显、简单、初级阶段向深入、复杂、高级的方向发展,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内部审计应超出企业财务、会计范围,从经济管理的视角进行审视,我国也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对内部审计的作用、目标等方面不断的完善,即使现阶段这种探索仍在继续。例如总比1995年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03年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可以发现审计评价的职能、审计的目的、审计经济活动内容等均是新添加的内容,而原有的关系审计依据、审计内部领导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被适当的取消,这是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相关规定不断完善的具体体现。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积极的管理审计方式,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有利于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免疫机制,因为内部审计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作为出发点,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会结合审计方式和手段解决问题,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企业内部审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改变,这种重要性仍然存在,笔者通过分析安然事件,认为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弥补企业内部控制在新会计制度下的缺陷

企业内部控制即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提升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客观性等,而针对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管理、规划、调整、控制的方法和策略的统称,可见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预期经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安然事件中,安然公司的管理者认为其可以在伪造会计信息后逃避法律的制裁,这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重视的具体体现,可以看出安然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形式化的存在,忽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察五要素的实际作用,使内部控制的实际作用被严重的削弱;另外,安然事件中内部审计并未发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的作用,使2001年初发生的问题在2001年8月才得到披露,这说明该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并不完善,使内部审计相比监管明显滞后,为财务违规行为的发生提供了空间。可见安然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与新会计制度对应的会计新系统缺失的状态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将为不法会计人员盗取、篡改、伪造会计数据提供契机。由于内部审计并不直接参与到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所以其监督功能的发挥可以视为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再控制,因此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提升内部控制的水平。

首先,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而内部审计可以对内部控制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整体的评价,有力的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在内部审计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通过企业会计报表、账本的会计资料等,可以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的功能,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现有功能能否满足提升企业价值的需要,甚至可以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准确定位,明确改善的方向,降低企业管理行为违法违规的概率,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性。

其次,内控环境可以使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有较客观的反映,而内部审计可以优化企业内控环境。例如,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实时的确定影响控制程序落实的无效组织结构,为企业改进和完善组织结构提供合理建议;内部审计可以通过道德规范方案、道德风险评估等,为企业建立行为规则提供依据,使类似安然公司中管理者道德丑闻事件的发生概率缩减。新会计制度下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环境发生了改变,内部审计人员的技术、作业等方面均被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使内部审计在优化企业内控环境方面的重要性得到强化。

再次,内部审计独立和持续的特点决定,其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和内部控制行为具有监督和监控的功能。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和对企业控制活动再监控的功能,所以一方面可以判断被审计企业经济行为是否违规违法,经营管理是否合理;另一方面降低类似安然事件控制失效问题的发生概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另外,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原始凭证生成和传递制度、原始凭证审查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和稽核制度等均会进行监督,这决定了内部审计可以提升企业信息的质量。安然公司在2000年至2001年的财务报表中显示,在2000年第四季度,公司天然气业务翻涨3倍,公司能源服务零售业务翻涨5倍在2001年第一季度,季盈利增长4倍,是接连21个盈余上升的财季,但在2001年第二季度,公司亏损额达到6.18亿美元,可见该公司的信息质量较低,安然公司的数据足以说明内部审计在提升企业信息质量功能方面的重要性。

可见内部审计使内部控制具有明确的依据、良好的环境和评价手段,使企业在新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得到有效的弥补,极大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

2.内部审计可以使企业在新会计制度下提升风险管理的水平

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针对给企业发展带来风险和机会的事件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安然事件在发生前,安然的领导者对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有较系统的掌握,但在日常经营中并未采取措施改善,反而有意隐瞒,首席执行官斯基林等人在表面上宣称安然的股票将从当时的70美元左右攀升至126美元,然而暗地里却违反法律规定大量抛售本公司股票,而此时监事会成员受利益驱使并未对企业风险予以关注,可见安然事件的发生与安然公司忽视风险管理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企业必须对进行可持续发展来积极应对风险予以高度关注。新会计准则将风险管理视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要求通过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监督、报告等一系列工作,使管理层充分认识到企业风险,提升企业在风险管理上的前瞻性和准确性,可见从企业风险管理角度看,在新会计制度下,内部审计非常重要。

首先,内部审计管理风险的客观性和综合性更理想。风险具有传递性、不确定性、不对称性等特点,换言之,一个部门存在风险就会导致其他部门也出现风险,使风险对企业的威胁性不断加大,而企业组织结构内部必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会使风险的隐蔽性被强化,使风险对企业的威胁进一步提升。而内部审计属于独立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特殊部门,所以其在获取公司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经营活动等方面信息时更加客观,并针对所搜集的大量信息从一定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直接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在新会计制度下,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顺查法、逆查法、交叉法、推理法、审阅法等常见的审查方法,而且对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法、企业合并购买法、公允价值计量等先进的审计方法也要掌握,这极大的提升了内部审计人员为风险管理人员提供意见和建议的能力,使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得到强化。

其次,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可以进行系统的评价,所以可以为完善、纠正企业风险管理过程提供建议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方案,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检查和测试,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措施的可行性。这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认识到在财务数据中挖掘体现企业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对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这对提升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安然公司在即使认识到风险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也未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进一步说明该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形式化问题严重,反向证明了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再次,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咨询服务,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解决风险问题的方向和对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持续性决定在咨询服务的客观性和全面性,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内部审计提供的风险咨询服务,可以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有用性,并在审计委员会的辅助下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方案。安然公司在对外宣称股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进行股权的销售未被发现,与其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纵容具有直接的关系,另外,内部审计咨询功能未被应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内部审计部门未及时的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未对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及时的评估是安然事件丑闻发生的推动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在新会计制度下,企业会计人员的独立财权加大,如果忽视内部审计将会直接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使财务风险的隐蔽性加强,直接威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新会计制度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企业制度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随着我国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国有企业现代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传统薪酬管理的影响,国有企业在薪酬分配制度和管理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是否完善对于人力资源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完善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分配制度是对国有企业员工劳动强度的一个认可,如果国有企业的分配制度公平合理,这就表示员工的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这种情况下,员工的劳动得到认可,其价值得到体现,这可以提高员工在今后工作中的积极性。

2.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完善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发展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完善能够推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断做好薪酬分配工作,在不断发现制度缺陷和解决制度存在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

二、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1.对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重视度不高

对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重视度不高是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存在的基本问题。国有企业的领导或者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如果没有从本质上意识到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其就不能够在计划安排中重视分配制度的完善,对于分配制度暴露出的问题不能够妥善而及时地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国有企业薪酬工作的开展。

2.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缺乏激励性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缺乏激励性是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制定来看,大多数地区的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相对单一,其薪酬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基本工资、奖金和绩效工资。但是,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付出的技术性要素、管理性要素以及劳动性要素都没有实际的薪酬分配。这样缺乏激励性的分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考核。

即便是部分国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其分配制度相对较为完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的国有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实际的工作强度以及需要进行分析,采取“一刀切”,对所有的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这样打击了部分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

3.薪酬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严重脱钩或错位

薪酬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严重脱钩或错位是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存在的重要问题。从理论上来说,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需要考虑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战略不同,其薪酬制度也需要灵性变动。但是实际的运作中,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并没有与企业经营战略挂钩。部分企业在实际的管理中,着重于奖励短期经营业绩,导致了薪酬制度与经营战略的错位。

三、解决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针对上述中提到的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笔者给出以下的解决对策。

1.提高对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重视

提高对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重视是解决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前提条件。

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重视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企业领导以及管理者要重视企业的薪酬分配。只有领导重视了企业分配,才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关于薪酬管理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另一方面,企业普通员工要重视薪酬分配制度,随时了解分配制度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分配制度工作进行监督。这样可以督促人力资源部门做好相关的薪酬分配工作。

2.完善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完善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是解决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这里提到的完善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主要指是要进一步将薪酬管理要素中的技术要素、资本要素、劳动要素以及管理要素投入到薪酬的考核中去,而不仅仅是通过奖金和绩效等进行考核。这样多样化的考核标准有利于推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发挥各自的工作优势,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完善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对薪酬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只有真正落实薪酬管理制度,才能够真正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3.将薪酬管理制度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将薪酬管理制度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是解决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国有企业的领导以及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从自身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完善薪酬管理制度。这里提到的企业战略更多地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规划。从本质上来说,薪酬战略的中心是以一系列薪酬选择帮助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的薪酬管理制度既要考虑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性,又需要考虑外部市场的竞争性,因此薪酬管理制度更具有针对性。

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工作开展得好对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管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上文中,主要从提高对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重视、完善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以及将薪酬管理制度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等方面介绍了如何解决当前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薪酬分配观念,认真做好薪酬分配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文燕.基于经济转型下国有垄断企业薪酬制度设计之初探[J].湘潮(下半月),2011(03).

[2]张志伟.关于强化现代企业制度下薪酬激励作用地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3]王赞云.国有企业薪酬体系公平性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

企业制度的重要性篇8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产管理、业绩考核、风险防控、资金管理等方面对企业施加着重要影响。为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的显著作用,结合企业管理实际,重点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保证财务管理能够在实效性上得到全面提高,既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又起到促进企业稳健发展的作用,保证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在整体质量和管理水平上得到全面提升。

二、企业财务管理要想提高实效性,就要积极推进财务管理创新

鉴于企业管理快速发展的现实,我们应当对财务管理进行适时创新,以便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实效性,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

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也应该随着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进行发展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符合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取得现实的实效性。

财务管理理念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管理理念的创新,能够形成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指引,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在整体性和实效性上实现较大的突破,进而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因此,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意义重大。

(二)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

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考虑到企业经营管理形势的不断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也应该得到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以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进而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需要。

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来看,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财务管理整体效果的关键,只有做好财务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创新,修订、推进采用适时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组织、规划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

(三)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将整合的信息进行即时处理和传递,已达到了瞬息万变的程度,可以说,信息化正广泛、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首先要确立信息管理的观念,才能全面准确地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更好地利用信息。

对于财务管理而言,只有在财务管理手段上进行全面创新,积极采用新的财务管理工具,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从而更便捷地取得财务管理的实效性。从这一点来看,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对财务管理手段创新给予足够的重视,运用最新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

三、企业财务管理要想提高实效性,就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而言,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在充分了解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的基础上建立财务管理制度

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就应当根据职责相分离原则,合理安排不同的岗位职责,以确保审核程序的完整性,审核过程的合法性,审核环节的独立性,这样才能促使各职能部门创造出一个完整、高效、可控的制度体系,进而保证公司运营的稳健性与可持续性。

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看,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要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实现紧密融合,使财务管理制度契合企业运营实际,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实效性的角度出发,才能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取得积极效果,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性

在建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在总体制度下对财务管理制度、办法、规章等进行全方位的完善,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更好的为财务管理服务。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除了要注重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外,还要保证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满足全面性特征,使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在各方面满足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为企业财务管理推进提供有力支持。从这一角度来看,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性是提高财务管理制度构建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根据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人员职责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之后,还要根据制度要求对财务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与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与分工,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得以落实。

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执行者,同时也是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为了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取得预期的实效性,应根据财务管理制度的管理设置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权力与利益,使财务管理人员的作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以达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实效性的目的。

四、企业财务管理要想提高实效性,就要加强资金管理

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实际,加强资金管理,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企业要建立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资金管理,改变原来的资金分口管理的局面,统一制度、统一规划、统一调拨。完善合理的资金流动。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财务管理的整体效果,企业应根据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企业的有形资金,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满足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效果与整体效果。

(二)企业应加强对资金的有效管理

资金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重要支撑,资金管理既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企业的正常经营。因此,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做好资金使用计划,提高资金管理效果,才能满足财务管理需求,达到提高财务管理实效性的目的。

基于这一认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我们应对资金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但要制定具体的资金管理计划,还要将资金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企业财务管理能在资金管理方面取得积极效果,最终达到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果的目的。

(三)企业应建立预算管理制度

为提高企业资金管理质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实现对企业资金的计划管控、有效管控,降低资金使用风险,加快企业资金流动,因此,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对资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企业管理中,要想提高财务管理的实效性,就要积极推行财务管理创新、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有效地开展,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忠.企业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13年02期

[2]余海波,傅真庆.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2期

企业制度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加强;保险企业;制度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保险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摆在我国所有保险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加强保险企业的制度建设可以增强保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保险企业的发展,下面就来谈谈保险企业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保险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具有激励作用,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我国保险企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每个保险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发挥保险企业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的积极性离不开企业的激励,有效、合理的激励不仅可以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满足感。企业的制度产生和形成于企业的实践活动,体现和满足企业与员工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不断完善需求的保证。制度最大的作用在于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当保险企业把制度与员工的业绩、奖金、荣誉以及晋升结合起来时,这些制度促使员工自觉的认同和遵守,制度的激励功能则能够充分发挥着作用。

2.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具有规范功能,有助于公正与效率的实现

每个企业都要追求公平和效率,保险企业也不例外,公平和效率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只有企业把公平和效率有机的结合起来时,一个企业才会长远发展,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一个企业公平和效率有机结合的保证。企业合理科学的制度要求企业各个部门、单位和员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员工与社会、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的和谐统一,达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目的,同时,企业也会对企业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体现企业公平。企业实现高效运作的内在条件就是部门间、员工间分工明确,协调自如,这些都有赖于制度的规范功能。

3.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有助于企业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保险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有助于保险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在一个企业里,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企业管理者来完成,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素质、决策能力以及制度所能够提供的科学支持程度,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高详细、正确、可靠的信息,为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适度的引导和规范,保证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使保险企业可以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4.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具有约束功能,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保险企业也应该与其他企业一样,不能只看重企业经营业绩,而忽视社会责任,应该要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自身发展来促进社会发展。企业要保证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就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制度都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有助于约束企业在人力资源利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和制定企业发展政策的随意性,随意性是企业发展的大敌,它使企业缺乏民主,企业政策也会朝令夕改,企业只看重业绩,不顾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是企业行为随意性的克星,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保证企业发展方向正确性的必然选择。

二、保险企业如何加强制度建设

上面我们讨论了企业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保险企业加强制度建设,不仅可以使保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还可以促进保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下面就探讨我国保险企业该如何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保险企业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好的措施和方法。

1.保险企业要转变观念,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保险企业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每个保险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业务发展压力,因此,有些保险企业存在着重规模轻管理倾向,对制度建设重视不够,用制度管理企业的意识淡薄,给保险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如无法对经营管理人员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内控管理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激励力度不够以及员工对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内涵理解不深、不透等问题。有些保险企业制度的建设还缺乏系统性,不少制度都是问题出现后,企业才开始进行制度建设的,还有些保险企业缺乏超前预防意识,对过时的制度缺乏及时的调整和完善机制,这些都是由于保险企业重视规模,轻视制度建设造成的。因此,保险企业要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首先就应该转变观念,改变重规模、轻制度的思想,要认识制度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更是长远的利益,对保险企业未来发展是很大益处的,可以促进保险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保险企业制度建设要强调“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科学合理的制度在保险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完善企业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和经营收益的目标。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注意效率,保险企业也不例外,在制度建设时要特别考虑效率问题,企业只有有了效益,才能生存和发展。企业效率包括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在制度建设时不能只顾企业成本,不看收益,也不能只看收益,不顾成本,应该把企业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成本和收益的统一,保证企业制度建设的“有效性”,只要强调制度的“有效性”,企业的制度才有建设动力和必要。

3.保险企业的制度建设要公平、公正

公正的企业制度,可以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按部就班,有利于形成和谐团队,提升工作动力,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当然,我们都知道绝对的公正、公平是不存在的,只存在相对的公正、公平。保险企业在制度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公平、公正,俗话说“不患寡,患不均”,可见公平、公正的重要性,企业在制度建设中体现公平、公正应该重点关注利益关系和个人发展两个方面。在利益关系方面,要明确分配政策和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报酬制度,同时建立起与责任、绩效、能力和工作态度挂钩的报酬激励制度,企业管理者要赏罚分明,要让员工觉得企业的激励制度的是公正、公平的,不会偏袒任何人。在个人发展方面,企业要真正的关心、爱护、尊重员工,把员工当做重要的企业资源来看待,让员工有归属感,让员工觉得企业不只是只会用人,更会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同时企业还要为每个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使每个员工都享受均等的发展机遇,从实际行动告诉企业员工,只要员工认真、努力工作就能得到提升机会,使员工感受到企业是有发展前途的,如营销员管理方面,保险企业有着大量的营销人员,营销人员决定着保险企业的经营业绩,保险企业应在制度设立和观念上确立营销员在企业的地位,让每个营销人员都有归属感,以此来吸引和留住保险业的优秀人才,根治目前营销员频繁无序流动的恶疾。因此,企业在制度建设时要特别强调公平、公正。

上面我们讨论了保险企业如何来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当然保险企业加强制度建设不只有上面几种方法和措施,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和措施可以加强企业制度建设,如制度建设要具有“可行性”、“合理性”以及“稳定性”,在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

三、总结

保险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就应该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只有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制度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战略企业家;制度变迁;浙商;企业家制度能力;企业家战略能力

现代意义的“浙商”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籍人士在浙江省内外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并正在成为国内最大创富团体的企业家群体。浙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发优势省份,这种制度变迁的动力源于民众。在地方政府的“积极的无为而治”的制度供给调控下,政府和民间的良性互动逐渐形成“自发拓展秩序”。企业家的天然禀性使“浙商”成为浙江制度变迁的重要民间力量,构成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团体”。所以,以“浙商”为分析对象,是透视浙江制度变迁的一个“行动者”视角。同时也表明,研究“浙商”转型,必须将其置于浙江制度变迁,乃至当今中国制度变迁的情境之中。当前浙江制度变迁的新任务是推进区域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史晋川,2005)。它要求作为浙江制度变迁重要主体的“浙商”必须相应地实现企业家成长模式的转型。由于企业家能力既具有明显的“制度嵌入性”特征,也是影响企业家成长模式的内生因素,因此本文将基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情境,从企业家能力角度展开分析。

一、经济体制转型对企业家主导性能力的要求

受传统理论的影响,人们容易从职位或身份角度静态地理解企业家,即企业家就是企业领导者或高层管理者。这种认识违背了企业家的本质内涵。事实上,企业家应该是指从事企业家活动的主体。企业家活动包括捕捉别人不易察觉的市场机会或制造市场机会,并通过决策来整合资源,进而实现利润。具体实现这一活动过程的人才能被称为企业家。从事企业家活动的前提是行为主体具备企业家能力。因此,企业家能力是成为企业家的必要条件。企业家能力是由各种能力组成的集合,具有明显的结构化特征。企业家主导性能力是企业家能力结构中相对重要的某种企业家能力,它是决定企业家成长模式的内源性因素。企业家所处的制度环境对企业家主导性能力的内涵具有重要影响。

从制度视角来看,中国转型经济的关键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变迁。转型经济使中国企业家成长面临天然的特殊制度情境。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相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稳定的制度环境,转型经济的“中间制度性”在激发、释放民众的创业激情和企业家能力的同时,也使企业家成长面临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重不确定性(Droege,etal,2007)。制度环境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家重视预测制度需求的变通能力和利用制度变革促进企业成长(Batjargal,2005)。如果把企业家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企业成长的能力称为制度能力,那么转型经济中企业家制度能力对于企业成长的作用不可忽视。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加强战略管理(tan,2007),这对企业家战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见,中国转型经济演进对企业家制度能力和战略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贺小刚等(2005)认为,当前中国企业家的战略能力和管理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大于关系能力,内部管理和战略定位成为企业家的主导性经营活动。这里的“内部管理”和部分制度能力有交叉关系,因此上述推断能够在该研究结论中找到依据。再者,转型经济对企业成长的制度性影响催生了战略性影响,企业家制度能力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很可能会影响企业家战略能力的作用机理。徐岩等(2004)就认为,中国企业经营战略的变化或者调整更可能是一种制度化过程中的产物。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的基本假设是:从制度视角来看,中国转型经济的演进正在强调企业家的两种主导性能力——制度能力和战略能力,这两种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日益重要。作为企业家的“浙商”自然也受这个要求的影响。所以,如果“浙商”成长要和当前浙江制度变迁的主要任务相互适应,就应该持续增强企业家制度能力和企业家战略能力,实现企业家成长模式的转型。

二、企业家制度能力和企业家战略能力的内涵

(一)企业家制度能力

企业家制度能力指企业家通过制度创新,突破创业过程中的外部制度壁垒与内部制度壁垒,促进企业成长的能力。这里的企业外部制度指正式的规制性制度根据Scott(1995)的分类,企业外部制度可以包括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认知性制度。本文立足于正式的规制性制度的原因是:第一,规制性制度作为正式规则,其制定及执行的主要主体是政府,政府在中国转型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制度供给者角色和资源分配者角色,对民营企业成长影响重大;第二,企业家制度能力研究是探索性研究,目前尚不成熟,待规制性制度研究完成后,可再研究企业家制度能力和其他两种外部制度的关联。。规制性制度是由政府等权威机构制定的具有强制执行特征的正式规则。在我国转型经济条件下,规制性制度壁垒主要表现为产业管制性进入壁垒和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性壁垒。企业内部制度是指企业产权制度、公司治理机制及职能管理制度。企业家制度能力包括外部制度能力和内部制度能力。企业家外部制度能力以规制性制度为作用对象,通过外部制度创新,获取组织合法性。企业家内部制度能力以企业产权制度、公司治理机制和职能管理制度为作用对象,通过内部制度创新,优化企业管理效率。

从制度视角来看,在转型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对企业家成长和企业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企业家外部制度能力比内部制度能力更加重要,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它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在制度不均衡中发现别人不易察觉的市场机遇的深刻洞察力(洞察力),企业家对潜在赢利机会的识别和判断决定是否发起制度变迁行动。第二,实际执行制度变迁的能力(实施力)。实际执行制度变迁的目的是协调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和新的制度环境之间的关系,这里包括三层含义:首先,企业家为了增强包括自己在内的初级行动团体的力量,需要积极活动,影响一批人响应赢利机会,强化制度变迁动力,降低制度变迁成本;其次,企业家为了实现预期收益,要构建作为次级行动团体的组织或团队,这是制度变迁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最后,企业家需要设计用来获取预期收益的制度装置。在这个环节中,会涉及大量的微观管理活动。

提出企业家制度能力这个概念,是基于中国转型经济所造成的特殊制度环境和中国管理研究的情境化要求的双重认识。在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的制度情境下,企业家制度能力也会存在。但是相对转型经济国家而言,企业家制度能力的作用机会不够丰富,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不够重要。转型经济国家为企业家制度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学者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试验”(Scott,1995),研究企业如何拒绝旧制度,学会新制度,发展新能力。因此,这个概念的研究属于特定情境研究(徐淑英等,2008),它从制度层面表现了转型经济情境对企业家能力的异质性要求。

(二)企业家战略能力

企业家战略能力是通过管理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的作用是整合企业内部条件和竞争环境,确立长期发展目标,选择业务类型和范围,取得竞争制胜权。企业家战略能力包括战略认知能力、战略选择能力、战略执行能力和战略变革能力。

提升企业家战略能力重要性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竞争的加剧所导致的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纵深推进必然会极大地加剧企业竞争。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企业家战略能力也非常重要。因此,这个概念的研究属于嵌入情境型研究(徐淑英等,2008)。它从技术层面表现了转型经济情境对企业家能力的同质性要求。

比较企业家制度能力和企业家战略能力,可以发现:企业家制度能力以制度环境(由企业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构成)为主要作用对象,根本目的是使企业获得组织合法性和优化内部交易效率,它不涉及具体的经营业务;企业家战略能力以市场环境(主要由竞争对手和顾客构成)为作用对象,根本目的是使企业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扩展经营业务,增强竞争优势。两者共同作用于企业成长。

三、“浙商”企业家成长模式及其与制度变迁的动态适应

(一)企业家成长模式的划分

企业家是指具备企业家能力和应用这些能力所需的资源配置权的企业经营者,企业家模式是以企业家能力结构中的主导性能力为主要划分依据的企业家行为集合。根据制度能力和战略能力的强弱,可以用图1划分四种企业家成长模式(项国鹏,2006)。

1.战术企业家。是指制度能力和战略能力都薄弱,但战术性能力或机会性能力比较强的企业家。这种企业家没有把个人经营理念和经营才能通过制度加以体现,从而使企业成长缺乏战略性的制度保障,企业成长的随机性和机会主义色彩浓厚。

2.愿景企业家。是指战略能力强、制度能力弱的企业家。这种企业家有明晰的企业家愿景和战略意图,强调个人价值观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重点关注微观管理层面的企业和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交互,但从制度环境中寻找机会和优化企业内部制度安排的制度变迁能力较弱。

3.制度企业家。这里的制度企业家是制度能力强、战略能力弱的企业家。在制度经济学文献中,也有制度企业家这个概念,它和这里所指制度企业家在内涵上的相同之处是都注重企业家对外部制度的影响,差异之处是本文的制度企业家还要分析企业家对企业内部制度安排的影响。

4.战略企业家。是指制度能力强、战略能力强的企业家。战略企业家也就是战略能力强的制度企业家。

据此推论:战术企业家是企业家成长的初级模式;制度企业家、愿景企业家是企业家成长的中级模式;战略企业家是企业家成长的高级模式。根据这个逻辑,在制度变迁情境下,“浙商”成长的方向应该是战略企业家。

(二)“浙商”企业家成长模式和制度变迁的动态适应

经济体制转型对企业家活动有重要影响(丁栋虹,1999),企业家在经济体制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麦克米兰等,2003)。任何一个制度变迁中的初级行动团体的成员至少是一个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诺斯,1994)。因此,企业家既是制度变迁的承载者,也是制度变迁的推进者;企业家成长模式的演进过程是制度变迁过程的微观主体体现;企业家成长和制度变迁是互动关系。从逻辑演绎角度来看,两者的动态匹配关系表现为:在制度变迁各个阶段,应该有一种适应性的企业家成长模式,它是同时期多元化企业家成长模式中的主导模式。分析这个具有庞大叙事性主题的逻辑线索是:基于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博弈,从制度的功能角度,因循激发和优化企业家能力的制度安排。

分析“浙商”企业家成长模式和制度变迁的动态适应,既要考虑国家层面的企业家成长模式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关系,也要结合浙江实际。

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划分,学者们各抒己见。景维民等(2006)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分成三个阶段:经济转型的正式启动点;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完成经济转型。根据市场经济体制演进过程,本文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同阶段做出如此判断: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启动期(约1978—1992年),标志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期(约1993—2003年),标志是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期(约2004年以后),标志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决定和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启动期,以“双轨制”的价格改革为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以放权让利为重点,民营企业开始起步,外资企业开始进入国内。通过增量改革,增强了市场力量。这种“变通性制度安排”在释放大量市场机会的同时(吴敬琏,2003),也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家能力。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使国有企业经营者获得了施展内部管理能力的机会,供不应求的市场结构所造就的卖方市场使擅长市场发现和运营的民营企业家如鱼得水。当时的制度环境使企业家制度能力和战略能力难以发挥作用,战术企业家就成为主导性企业家模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执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战略,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民营企业被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种正式制度安排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和价值预期,大大加剧了市场竞争。日趋规范的制度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家高度重视企业家能力的升级,以便能够在制度变迁中把握外部制度创新的机会,在买方市场结构格局下的经营业务的频繁调整中找到战略归宿。制度企业家和愿景企业家逐渐成为主导性企业家模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期,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引,建设和谐社会成为目标。制度环境更加规范,企业内部制度现代化的要求也更高,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企业存在的终级价值要求也日益彰显,企业成长面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的全球化挑战。这种对企业成长的全方位、内源性要求迫使企业家能力必须要有“质”的突破,才有可能适应“超竞争环境”的挑战。战略企业家将成为主导性企业家模式。

就浙江制度变迁的特性而言,浙江本土学者已经提出精辟见解:浙江制度变迁是“开放架构下的内生制度变迁”(卓勇良,1998);“浙江模式”是一种“准需求诱致”制度变迁模式(金祥荣,2000);“浙江模式”是“一种内生的由民营化和市场化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制度变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史晋川等,2004)。达成共识的是,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主要依靠民间创业和企业家精神,形成了独立的企业制度和活跃的市场体系,构建了古典市场经济模式。此后,浙江处于从古典市场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这个判断和国家层面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划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根据这些分析,可以用图2表示“浙商”企业家成长模式和制度变迁的动态适应。

需要指出的是,这3个阶段呈阶梯式演进,最终多元共存,构成企业成长的复合型制度环境。从第2个阶段开始,在事实意义上,四种企业家复合共存。但在价值判断意义上,应该有代表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模式——主导性企业家成长模式国内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创作了颇有影响的案例著作:《大败局Ⅰ》和《大败局Ⅱ》。这两本书所剖析的企业成长期大多处于转型经济第2阶段。前者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生的企业失败案例,后者分析2000—2006年发生的企业失败案例;前者的企业失败是基于市场战略的经营失败,后者的企业失败是基于政治战略(政商博弈)的政治失败。这两种企业败局和企业战略、外部制度环境、企业制度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折射了愿景企业家和制度企业家对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前瞻性意义。,这也是图2的理论诉求。图2再次强调了在制度变迁情境下,“浙商”成长的方向应该是战略企业家。

四、“浙商”成为战略企业家所面临的制度约束和战略约束

(一)“浙商”面临的制度约束根据本文对企业家制度能力的界定,这里的制度是指正式制度。尽管非正式制度范畴的区域文化对“浙商”企业家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为了统一分析逻辑,本文没有把浙江区域文化纳入分析范围。在后续研究中,将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

1.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没有真正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政府职能没有真正实现从扩张型的强势政府向服务型的效率政府的转变;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没有真正实现从基于控制的权力本位向基于创新的能力本位的转变。浙江民营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形的不可再生的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导致资源环境的约束效应日益强化,大批“浙商”被迫外迁。2008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次贷危机和出口退税等影响,“浙商”普遍遭遇“成长寒流”——减产、低利润、资金链断裂。

2.家族企业治理“锁定”使正在致力于从古典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浙商”难以突破基于人格化交易的非职业管理能力约束。浙江省的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是浙江民营经济的代表性微观主体根据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于2008年对浙江部分企业进行的“浙商发展2008”调研数据显示,近1/3的企业采取家族式的管理和决策模式,外部经理人在其中的作用甚微。。浙江民营企业仍然面临着期盼企业成长和不愿突破原有模式的矛盾,民营企业主在产权关系和决策控制上患得患失。家族企业是“浙商”在现行制度背景下所选择的控制企业成长风险的治理方式,但它却难以有效地选择、激励最具有管理能力的人。尽管有的企业家采取了控制权改良措施,但是钱德勒意义上的“管理革命”并没有真正实现。

3.“浙商”的经营导向使企业家协调替代了管理协调,企业成长的科学管理动力不足。处于制度变迁初期、早中期的“浙商”,竞争致胜的资源聚焦于产品市场有其必然性,但容易导致企业成长的管理贡献率不高。加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导致的企业暂时性竞争优势区域转移的短期有效性,“浙商”的管理改良动力更是不足。基于关系网络的企业家协调对企业成长的贡献明显高于基于科层管理的管理协调。很多“浙商”的工作时间主要分配在市场营销及处理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上,疏于内部管理;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人治代替法治;缺乏长期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企业家的个人经营理念和能力对企业成长的作用甚于组织能力。

(二)“浙商”面临的战略约束这个问题的分析将遵循战略系统观的逻辑要求。所谓战略系统观,是指从战略要素、战略类型和战略过程这三个构成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角度来分析战略。战略要素是构成企业战略的基本成分,战略类型是由战略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战略过程是作用于战略类型的连续统一体。

1.从战略要素来看,“浙商”过于重视有形、短期的战略要素,忽视无形、长期的战略要素。鉴于资源环境约束和“浙商”的事功性经营哲学,很多“浙商”缺乏对战略致胜必然性的敬畏和自信。热衷于扩展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和政府关系资源,忽视无形资源、愿景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驱动价值;“看不见资产”对企业成长的动力微弱;在和环境的博弈之中,大多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变化。这种不对称的战略行为极有可能导致“浙商”竞争优势的难以持续性。起始于2004年并至今还在延续的“浙商”的被动性外迁所显示的企业暂时性竞争优势的区域转移就是例证。2.就战略类型而言,“浙商”过于注重业务层面的竞争战略,忽视整体层面的公司战略。公司战略是竞争战略的指导,竞争战略是公司战略的贯彻,企业应该都具备这两种战略。但从实践来看,“浙商”对竞争战略的重视甚于公司战略。约50%的浙江民营企业选择低廉的价格作为其竞争优势,可见“浙商”普遍采取的竞争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但是,他们的成本驱动要素只是劳动力、土地等可替代的初级要素。在差异化战略和“蓝海战略”的主导地位缺失的情况下,“浙商”之间的竞争日趋同质化,难以形成“熊彼特租金”和强大的“市场势力”。

3.从战略过程来说,“浙商”过于看重操作性的战略执行,忽视理念性的战略决策。不少“浙商”认为,只要抓好战略执行,就能有效管理战略。其实,战略执行不是战略管理的最重要环节,战略决策才是最重要环节。战略决策决定是否做正确的事,战略执行决定是否正确地做事。如果仅仅重视战略执行,企业可能会正确地做错误的事。据有关报道,近六成“浙商”缺乏对未来的战略规划。甚至有的知名“浙商”也表示,他最看重的是怎么做才能实现短期目标,至于更长时期(3年或5年以上)的目标,就说不清楚了。这种被porter(1996)批评的“经营有效性”的日本企业战略弊端,正为“浙商”淋漓尽致地展现。

五、“浙商”成为战略企业家的路径选择

“浙商”成为战略企业家的过程,就是浙江从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微观作用过程。有以下三条路径可供选择,如图3所示(项国鹏,2007)。

(一)“先制度能力,后战略能力”路径

首先培育、增强和应用制度能力,成为制度企业家。在此基础上,再增强战略能力,转向战略企业家。如图3的aDC所示。

这条路径的适应性情形包括:第一,企业成长面临规制性制度约束,打破这种约束的制度收益大于制度成本;第二,企业成长面临企业内部制度约束,从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李书福把管制性进入壁垒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吉利集团创业历程和徐文荣领导横店集团创造横店模式是体现该路径的典型案例。李书福的高明就在于通过外部制度创新,把管制性进入壁垒转化为竞争优势,使吉利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轿车生产许可证的民营企业。徐文荣领导横店集团突破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性壁垒,为横店集团积极争取经营自主权,通过制度创新,确立社团所有制,成为中国“社团所有制”理论模式的首创者、实践者(陈湘舸,1998)。

(二)“先战略能力,后制度能力”路径

首先培育、增强和应用战略能力,成为愿景企业家。在此基础上,再增强制度能力,转向战略企业家。如图3的aBC所示。

企业愿景包括企业核心经营理念和愿景展望,是高瞻远瞩的公司保证基业常青的核心与灵魂。这条路径的适应性情形是设定基于价值观的企业发展目标、选择业务种类范围、确立商业模式等战略问题成为企业成长的瓶颈。这时,对于企业家而言,最重要的任务是增强战略能力,避免“创业陷阱”,形成组织惯例。马云为阿里巴巴确立“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愿景使其成为一家典型的愿景驱动型企业,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茅理翔、茅忠群为方太确立做中国厨具第一品牌的理念来促进其成长,是体现该路径的典型案例。

(三)“制度能力和战略能力并举”路径

同时增强、应用制度能力和战略能力,以动态均衡的方式,转向战略企业家。如图3中的aC所示。

这条路径的适应性情形是制度和战略在一个经营时期内,共同成为企业成长的瓶颈。制度能力聚焦于企业成长的外部制度约束和内部制度约束,通过确立新制度来调整行为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战略能力强调微观的企业和环境之间的交互性,两者共同作用于企业成长。对于企业家而言,不可厚此薄彼,应该双管齐下。南存辉领导正泰集团和汪力成领导华立集团所发起的产权制度改革与企业战略变革是体现该路径的典型案例。南存辉的制度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积极关心政治,为企业成长捕捉政策性机遇,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第二,实施革命性的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努力把“家族企业”转变为“企业家族”。革命先革自己的命,南存辉本人的股份已经稀释到20%多,整个家族的股份比例也不足50%,正泰集团的股东人数从当初的1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战略能力主要体现在他所领导的战略变革:从1984—1990年的质量取胜的职能战略,转向1991—1993年的基于企业制度改革的壮大企业实力的战略,再转向1994—1996年的基于品牌的集团化经营,后来又实施以打造世界一流电气制造企业为目标的国际化战略。在战略变革过程中,南存辉狠抓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与产权改革的制度创新遥相呼应。

六、结论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度变迁的关键是经济体制改革。它正在使企业家制度能力和企业家战略能力成为企业家的主导性能力。“浙商”也不例外。根据这两种企业家能力,可以划分四种企业家成长模式。在价值判断意义上,“浙商”企业家成长模式和制度变迁进程具有动态适应关系,战略企业家是制度变迁中的“浙商”成长的高级模式。“浙商”如果要成为战略企业家,须克服制度约束和战略约束,并有三条路径可供选择。

本文的理论贡献是,从制度视角拓展了经济体制转型情境下的企业家能力理论,为“浙商”转型提供企业家视角的理论启发。现实意义是在浙江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背景下,为“浙商”成长为战略企业家提供管理策略。

“浙商”能否实现这种转型,将从基础层面决定浙江制度变迁新任务能否实现。为了促使尽可能多的“浙商”成为战略企业家,需要企业家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浙商”要加强企业家战略学习,扩展企业家制度知识和战略知识,夯实增强企业家制度能力与战略能力的基础。政府要优化制度供给职能,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积极倡导战略企业家的社会价值观,加强对“浙商”的企业家能力提升的培训。

参考文献

陈湘舸.1998.新市场社会主义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丁栋虹.1999.制度变迁中企业家成长模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5-30.

贺小刚,李新春.2005.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0):101-111.

金祥荣.2000.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138-145.

景维民,张慧君.2006.经济转型的阶段性演化与相对市场化进程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20-125.

麦克米兰,乌德拉夫.2003.企业家在转型经济中的中心作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6):88-98.

诺斯.1994.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m]//科斯,阿尔钦,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66-294.

史晋川,金祥荣,赵伟,罗卫东等.2004.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32.

史晋川.2005.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模式”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5):17-22.

吴敬琏.2003.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75-80.

项国鹏.2006.战略企业家和企业家战略[J].财经科学(7):72-79.

项国鹏.2007.制度变迁中的“浙商”转型:从战术企业家到战略企业家[J].浙江社会科学(3):47-52.

熊彼特.2000.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86-88.

徐淑英,欧怡.2008.科学过程与研究设计[m]//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3-34.

徐岩,李海洋.2004.从计划导向到市场导向:中国电信企业经营战略演变的案例分析[m]//徐淑英,刘忠明.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4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