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管理实施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0:58

节能管理实施细则篇1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制度管理;建设过程;评估

高速公路建设是十分繁重复杂的工程,高速公路建设必须同时兼顾公路的质量和建设单位的效益,因此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管理手段被运用到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来。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实现精细化管理,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增加高速公路工程的效益最高效的途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应当贯穿与制度管理、工程建设和工程评估三个方面。

一、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精确的定位、合理的分工、责任的细化以及考核的量化等。精准的定位是指对公路建设的每个部门的责任和职权要有明确的界定和区分,使得机构安排合理分配得当;合理的分工包括每个部门之间权责明确,它们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形成建设高度公路的最大最有效的合力;责任细化是对各个业务部门和业务小组的责任进行定量化,那么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运行就会更加有效;考核量化是指将各个部门的绩效考核定时定量,具体化各项考核指标使得考核结果公正,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

(二)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精细化管理的特点即精、准、细、严。精就是指管理上精益求精,追求最佳的管理效果;准就是指准确的进行信息的选择和施工方案的决定,准确地对各项管理数据进行选取和分析,;细就是指对管理工作的细致,特别是要做到对于工程施工的执行上做到细致区分;严就是指严格制定各项工程指标与细则,并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和规定。

二、制度管理的精细化

(一)制度落实的精细化

高速公路建设离不开明确的规则和规范,在各项指标和细则的落实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项制度的内容,因此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离不开对施工领导单位和施工人员进行各项细则的培训和理解。其次,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各个项目进行总工程、分工程、阶段性工程等的细致区分和具体任务的分配,比如对那些路面、山地、坡度和桥梁建设进行细致划分,这是制度落实精细化管理在具体实施上的要求。

(二)质量管理制度的精细化

质量是工程建设首要考虑的标准,质量管理制度精细化首先是做到责任分工的明晰话,其次还要详细登记和备份质量责任人的相关资料,也就是说要将各个工程质量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员、法人代表等相关人员进行备份登记,通过相关信息的备份,如果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就能够找到相应的责任人,也就能够调高相关人员的责任安全意识。

(三)考核制度的精细化

考核是工程建设成果的检验,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考核管理过程中实现精细化管理,第一是要对施工工程的人员组织、物资设备、各种计划章程机型系统地评估和考察;第二是考核管理需要拿出各种考核是否达标的标准,评定优良的准则,强化综合考察,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性的考察,根据准则评定出每个人的成绩和排名,总的来说就是要将考核管理制度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公路建设的精细化管理

(一)工程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工程质量的精细化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核心环节的质量保障、隐藏施工工程的控制以及质量与技术检测环节的质量控制。公路建设工程在开工伊始首先要完善自身的技术,对这一过程进行精细管理,要完善施工指导的相关文件,最好有一份详细的指导书来说明和解释关键环节的技术和要点,使每一个施工工人都了然于心;对于关键环节和隐蔽工程的质量要做到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确保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在现场参与指导和说明,确保他们可以及时做到每个环节的检测与评估工作;对试验检测进行精细化管理还要进行科学的试验场地和档案的建立,统一规划和管理试验检测工作,重要的是建立相关数据管理库,确保数据使用安全与效用。

(二)工程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公路施工是建设工程的核心环节,这一环节的成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收益,因此在这一环节也要求一定要做好精细化管理。首先,施工单位各部门的职责需要明确,完善相关职能部门,对施工现场的人事、物资、技术管理要到位,做到井井有条。其次,施工过程中要对场地进行规范管理,按要求设置原料堆放地、搅拌场地等职能场地、指挥场地、建设场地等等,实现施工线程规范化标准化。对各类物品的使用、储存要规范合理,废弃物品处置得当。

四、评估与监测的精细化管理

(一)巡查检测制度的精细化管理

在现代高速公路建设实践中的常规做法是项目工程师每天对分管标段进行巡查,第一是检查施工人员数量是否达标,设备是否完善;第二巡查人员还要不定时查看现场之间人员是否在场,是否工作,其他工作人员有没有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相应作用。根据项目工程师的巡查评估,施工单位可以对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的投入、技术、人事等施工力量进行把握;对工程的中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详实的记录,对例如施工现场的设备不达标,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可以加以记录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二)试验检测的精细化

试验检测工作是检测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能够在事先预知工程质量的优良,实现作业的评估。这就要求独立检测单位总部的监测办公室和工程现场的检测人员要公正、独立地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总部的检测负责人和负责机构要做好检测工作的总体布局,事先完善好各项计划,重要的是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单位设置的质检标准,在现场的之间单位要严格遵守制定的检测规划和检测标准,把试验检测工作落到实处,要注意的是,检测的次数不仅要有计划有组织,更应该加强随机抽查次数,确保得到客观真实的数据。

五、结论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施工前期,要对各单位、各个工作人员进行制度理解上的培训和讲解,保障建设的相关人员都能够充分地理解运用各项指标和细则;在施工中,要提高和保障施工质量,就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科学的精细化管理,然后是在施工中要加强现场施工人员、施工单位以及场地与物资的规范管理,使其有序地展开施工作业;最后则是建设的检测与评估,在这一环节,则需要对工程本身的检测制度进行检测和,与此同时,施工环节与实验环节都需要进行检测与预防。

参考文献:

节能管理实施细则篇2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第一施工队;杜绝浪费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一、精细化管理的本质特征和属性要求

1、精细化管理的本质特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企业适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并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管理的性质和特点,以现有的规章制度及考核标准为基础、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组织管理各个单元各个系统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使企业获得更高效率、更高效益、更强竞争能力。

2、精细化管理的属性要求。科学性是精细化管理的第一属性,它是一种管理理念。现代企业应在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跳出传统管理的桎梏,朝着科学化、精细化方向迈进。

细致性是精细化管理的第二属性,也是天然特性。做大于细,从细小的地方入手,才能使整个系统两性循环,通过对业务流程精细化设计,对标准精细化整改,对控制精细化安排,对工作精细化考核,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油田精细化管理要从全面着手

1、加强领导,更新观念,创新理念。企业要做好精细化管理这个庞大的工程,没有强有力地领导是很难推动并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加强领导是做好精细化管理的保证。而加强领导首先在于领导层的观念更新和理念创新。

2、对制度标准进行系统调整,形成有机整体。设置合理的组织框架。要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适应油田发展的需要。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流程是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标准制定得科学合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培训员工良好素养,使之能够自觉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原则去管理问题,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员工素质提高了,执行规则的意识就会增强,精细化管理才能更好的实施。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精细化管理文化氛围。创建和谐的油田企业文化,符合时代主题和主旋律,也是油田持续高效精细化管理的保证。要培养职工主人翁精神、独立自主的意识,树立石油人的自豪感,这样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能动性才能提高,这对促进油田精细话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三、兼收并蓄,深化现有有效管理模式

自油田公司“全员精细管理,杜绝百种浪费”活动开展以来,二分公司第一施工队结合今年的生产建设形势,积极落实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重新优化、部署了细化管理、杜绝浪费的管理机制,制定了有效措施,梳理出设备租赁、修理费、油料费、材料费等成本板块的支出,针对成本运营,实施全过程监控,实行费用负责制。

1、制订管理细则。第一施工队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本着三项原则,制订了详细的成本核算管理实施细则。即建立责任落实网络,与岗位职责挂钩;修订与完善队内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工作流程优化;做好工作任务的分解落实。

2、确定费用指标。该施工队将职工出勤工日、绩效工资、野外施工补助张贴上墙,让全体职工了解队伍的活动情况;及时追踪车辆运营公里数、工作小时数,严格控制车辆耗油量;在保证施工正常需用量的前提下,使库存材料的占用资源达到最少化等;对材料管理、人员调配、工序衔接、工程车辆使用和大型设备调遣,做到了细化管理、杜绝了不必要的浪费。

3、建立成本台账。该施工队对施工任务所涉及的成本内容建立了相应的成本台账,如甲供料耗材、工程耗材、非工程耗材、油料使用、车辆运输费用记录等台账。施工队根据台账并结合月度完成的施工任务进行成本分析,查找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成本管控目标。

四、实施的具体措施

1、施工材料方面。过去存在进、出库管理不严,冒领、多领现象也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通过细化管理之后,工程材料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领取原则,低值易耗品严格执行“以旧换新”的领料制度。材料领取需填写领料单,并在领料单上注明用途、用在哪项工程中。材料在领料后,材料员要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掌握材料在各个环节使用中有无浪费及丢失现象。对材料的短缺或损坏及时补充及维修,对材料的剩余部分及时回收,用在其他工程施工中可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2、油料方面。在油料使用上要严格执行项目部规定的油耗标准,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使用时间、工作小时、加油油量等数据。所有的焊接工程车、挖掘机、焊机等设备要依据工作总量耗算油耗,报停时,材料员要及时将油箱内的剩余燃油抽走,避免油量的浪费,同时,机组车辆一律凭路单行驶,设备倒运时由专人负责,按照指定路线行驶,避免在途中油料流失。通过施工现场的严格管理和奖罚力度等有效措施,机组所用的施工设备和车辆每年可节约汽柴油15000升以上,年节约油料费10余万元。

3、设备方面。对于现场的施工设备,自行修理可自己解决的小故障,对于报废的设备,把有用的部件进行回收再组合,这些都可降低成本消耗。第一施工队在秦沈管道绥中1016管线10公里整改焊接施工中,需要组成两个割口机组、两个车口机组和两个焊接机组,需要新增加角向磨光机20台,若要全部购置,要花费约一万余元。我们将过去损坏的26台角向磨光机拼凑出9台质量过关的角向磨光机,节约低值易耗品材料费4500余元。

4、操作人员方面。通过学习和教育,各个工种的操作人员提高了节约意识。比如管工在下料时杜绝了大手大脚的浪费现象,电焊工知道了干多少活领取多少焊条、砂轮片等材料,在现场配备回收桶,即能装焊帽、砂轮机等易损物品,延长物品使用寿命,又能装未使用完的焊条头和旧砂轮片,其他工种也提高了节约、挖潜、废旧材料再利用等意识。在驻地,每台职工都养成了“人走灯灭”、随手关水龙头的好习惯,节约每一度电,不浪费每一滴水。

结束语

实现和深化精细化管理是项复杂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油田企业要在现有管理经验和传统之上,去粗取精,不断完善,同时要提高理念,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吸收和借鉴新的管理理念和做法,做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岗位挖潜”和“技术挖潜”上下工夫,挖掘最大潜能,实现成本节约,践行人、机、料、法、环、测各项要素的最佳匹配和最优整合,切实提高基层的创效能力。通过不断的深入和细化,真正实现油田精细化管理,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达到做大做强的目标。

节能管理实施细则篇3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细节;养护管理;分析探讨

Doi:10.14051/ki.xdyy.2016.04.149

随着人们对于城市绿化的需求更加注重,所以,园林工程的舒适度和环保度成了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园林设计能够融入到城市环境中,必须统一和协调与城市建筑的关系,既能将园林工程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又能体现出园林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关系。

1北方地区园林工程施工特点

虽然我国关于园林施工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但是园林施工技术比较成熟的地区多数集中在南方,北方地区无论是在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方面都与南方具有本质差异,所以,园林施工的特点也存在差异性。如在绿植配置方面,主要绿化树种为落叶乔木类。因为北方冬季气温低,特别是地表温度不高,而且光线照射不足,采用落叶乔木类植物进行绿化可以保持地面温度,叶片过大则可以增强采光面积。另外,还有一些北方城市空气污染极为严重,而部分落叶乔木会在固定季节出现絮状物,很容易加剧污染,如杨、柳、桑等树种。园林规划如果选定了这类落叶乔木,则应当选择雄性植株。

2园林工程施工细节及养护管理的问题

2.1施工单位资质不足,监管力度不够

对于园林施工流程,一般情况是以承包施工的形式实施,而我国园林施工承包监管还存在完善性和标准性的问题,因此,缺乏对于一些施工单位的资质考量。另一方面,对于承包施工单位的选择往往趋于成本节约化,一些缺少园林施工的资质单位也混入施工队伍之中,在施工中会出现技术不足以及较多的质量问题。

2.2相关人员素质缺少,影响工程质量

对于目前园林施工来说,很多问题的产生往往体现在施工的策划方面,因为目前相关人员素质的缺乏,导致园林工程施工虽然达到预期建设的效果,但是对于整个园林工程的展示还存在一些问题,进而影响整体审美效果。另外,很多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园林施工素养,园林设计往往缺少创新、合理、系统的理念,贸然施工只会产生诸多问题。

2.3土壤施工过于粗放,绿植成活率不高

土壤施工流程是目前园林施工的一个重要过程,但不可忽视绿植的成活情况。一般选择绿植的幼苗主要是需要考虑幼苗的类型产地以及种植的客观条件,如种植的周期、温度等,同时还要保证土壤环境适合植物种植。但在目前实际的绿植流程中,往往存在土壤无法适合幼苗种植的情况,如土壤过酸或者过碱。另外,在幼苗栽种方面,由于盖上的土壤过厚导致植物无法透气,最终导致死亡。植物修剪中会出现若干问题,如技术不娴熟,修剪不到位,往往引发植物表皮损伤,最终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

3园林工程施工细节及养护管理的策略

3.1强化施工设计的管控

施工设计管控主要包含一些细节,需要进行细致的管控,如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机械的数量具有一定的需求,所以,设计人员首先需要进行现场的实地调查,然后在设计中记录施工的进度,然后调整相应数量的变化,最终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将资源利用最大化,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同时还能提升施工的效率。

3.2保证土壤特征的检测

绿植种植往往需要土壤具备合适的生长条件,如土壤本身酸碱度适宜、肥力足够等。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植物最合适的土壤生长酸碱度(pH值)保证在6.6~6.7,而土壤的筛选则需要注意最好选择种植土,这也能够保证土壤的肥力。

3.3强化细节的监督管理

除了以上情况,对于园林工程施工还需强化细节管理,如侧石安装方面的细节,清理铺设区域,选取的材料则保证其形状匀称,消除石料棱角。铺设工作完成之后还应注意缝隙的填充和园林工程铺装的审美表现,注意一些细节管控,比如铺装运用材质颜色的选择,铺设图案的设定方面,不仅应符合传统审美特征,而且还需具备人文特点。

4结语

对于园林工程施工,目前存在的问题往往是一些主观性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管控不严、施工技术不足所造成的,因而相关监理部门则需要强化对于施工单位的监管及资质审核,同时还需要保证一些细节的强化。

参考文献

1徐甲峰,潘珏,范海涛.园林工程施工细节及养护管理探讨[J].现代园艺,2015(7)

节能管理实施细则篇4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成本管控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从现代管理学视野来看,科学化管理有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三个层次。其中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细化,其实就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落实的过程,并要求每个方面的管理都要到位。因此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对于房地产企业的项目管理也应遵循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既能确保开发项目的工程质量与进度,又能有效控制成本,从而以最低的项目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主动,从而走向成功。

一、房地产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一)目标管理原则

设定目标成本,明确目标成本形成的核心环节,对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实现目标成本的流程优化。

1.根据项目开发的设计、招标、合同管理、施工、竣工等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体系。

2.从树立成本管理思想、设置合理的项目成本管理组织、建立必要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体系,提出组织措施办法。

3.建立房地产企业的全成本管理体系及责任成本体系,将成本责任分解到专业端口,提出分解原则,落实责任成本的动态管控。

(二)动态管理原则

动态管理即成本的过程中管理,依据前期设置的目标成本、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方案,围绕项目合同的实施进行的跟踪管理,随时监控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及时对剩余资金进行合理安排,使领导决策更加准确,实现资金使用效用最大化。

(三)协调管理原则

成本管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效率、资源消耗等。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是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同步进行,同时进行目标管理。做到成本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之间的协调,从而优化实现各项目目标之间的平衡。

二、房地产项目成本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在充分研究建筑学、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学的基础上,采取经济与技术结合的成本控制手段,把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都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其利润最大化。运用扩大内涵和外延的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包括市场导向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源流管理原则和顾客满意原则等来进行精细化管理。

(一)加强房地产项目系统化成本管理体系

1.建立成本管理制度体系

包括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动态成本管理体系、成本后评估体系和责任成本体系,分别从事前、事中、事后反馈,及责任与激励机制方面进行管理并形成相应制度以便管理更完善。

2.对每一个阶段的数据积累

需要在一定的流程规范基础之上,对项目开发过程的每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和知识、经验进行积累并传承下去,做为后期项目成本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加强房地产项目的前期、设计阶段的管理

房地产项目前期、设计工作主要是指项目开工前办理各项手续,委托设计方案,落实及批报项目大市政方案、各项市政管线的方案设计。这一阶段投资决策、设计阶段对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影响最大。

1.对项目总投资来说,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虽然所占的比例较低,一般只占项目总投资的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但工作性质优劣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达到70%以上。所以要成功开发项目,必须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

2.设计阶段是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工程设计中设计费一般只占项目总投资的的3%-10%,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能可达75%以上,因此设计阶段是优化和控制工程质量、造价最重要的阶段。科学、合理、优秀的设计方案能达到建设用地、减少建设工程量的目的,从而提高工程质量,节省建设投资与运营成本,创造良好的使用条件和环境。

(三)加强房地产项目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招投标是有效进行项目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对项目总投资额的影响约为10%。通过招投标:可引进竞争机制,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合理确定工程建设项目价格,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在招标过程中成本控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招标工作要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供应商数据库系统,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合作体系。

2.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莹认真收集、筛选、分析各种数据资料,鉴别、预测、评价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然后编制招标文件。

3.合理低价中标。目前常用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为主的中标方式。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不能一味地追求绝对低价中标,避免投标单位用低于成本的价格恶意竞争,而给后期管理带来的巨大隐患。

(四)加强房地产项目合约环节的管理

做好项目的合约规划,不仅是连接目标成本与动态成本的纽带,更是为了有效的确保目标成本的实现,指导招标采购计划、资金计划、合同签订的制订与实施,是项目成本事前管控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结合各项目的实际情况及管理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合约规划,并真正落实到位,按规划要求执行下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五)加强房地产项目施工各环节的管理

施工阶段已完成工程设计,工程量也完全具体化了,施工招标工作也完成了,工程承包合同也签订了。根据有关统计,施工阶段影响工程投资额度的可能性占5%-10%,投资节约可能性不大,但这一阶段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很可能出现浪费投资的问题。因此,房地产企业要重点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动态管理,杜绝浪费。

(六)加强房地产项目各个环节的审核管理

应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成本审核。不仅要重视项目的事后审核,更要重视事前和事中审核。事前对成本进行审核,有助于更合理的编制工程项目施工方案,为项目管理者超前把关提供参考,从而避免可以预见的失误。事中成本审核,针对性更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房地产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门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全面、动态的管理过程。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应贯穿项目始终,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最大可能的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才能保证项目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吴雪迪.浅议集团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管理.

[2]攀成德.房地产成本管理.

节能管理实施细则篇5

关键词: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细节管理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现结合安全领域的一些法则,浅谈细节管理在安全事故预防中的价值。

一、海因里希法则与细节管理

美国安全工程师Heinrich在1931出版的著作——安全事故预防:《一个科学的方法》提出了其著名的“安全金字塔”法则,它是通过分析55万起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出的。该法则认为,在1个死亡重伤害事故背后,有29起轻伤害事故;29起轻伤害事故背后,有300起无伤害虚惊事件,以及大量的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安全多字塔”来示例。

从海因里希“安全金字塔”塔底向上分析可以看出,若不对隐患(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可能形成300起无伤害的虚惊事件,而这300起无伤害虚惊事件的控制失效,则可能出现29起轻伤害事故,直至最终导致重伤死亡事故的出现。

海因里希“安全金字塔”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故预防原理:要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预防轻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虚惊事故;预防无伤害虚惊事故,必须消除日常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而能否消除日常安全隐患,则取决于日常管理是否到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节管理,这是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最重要的基础工作。现实中我们就是要从细节管理入手,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安全金字塔”最底层的安全隐患,从而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出现,实现全员安全。

二、oHSmS管理体系与细节管理

oHSmSGB/t28001-2001标准对事故的定义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通过定义,我们知道,事故是一种意外情况,是非预期的结果,事故的致因,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正常的作业条件由于意外情况的出现,成为异常作业条件,伴随失去有效的作业管控,与此同时,又缺少对于员工的个体防护,这样就形成了事故,图示如下:

作为安全系统管理的有效工具,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质上是实现对事故的系统管控的过程。oHSmS管理体系以方针开篇,提出企业要建立一个oHS管理体系的整体战略,以事故预防为主线,逐步在管理层和操作层落实方针的要求。体系的每一个要素,每一个环节,都是防范事故的重要链条。都是针对预防事故发生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事故预防与控制,最终实现企业在职业健康方面的持续改进。

三、落实细节管理,做好安全工作

细节管理是安全的生命线,如何落实细节管理,做好安全工作,笔者以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加强软件细节建设,全体人员改变安全观念,端正安全态度。在现实管理中,一些管理人员在行政行为指向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比如,上级组织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可下级往往百般应付,恐怕查出问题,就算真的查出了问题,也总想通过走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比如安监人员巡视现场本应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可是现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却利用“你来我停,你走”的游击战术来对付安监人员;还比如,本来是“我要安全”是员工本能的内在需求,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错误的安全观念、态度一日不改变,安全工作一日无法实现自主管理。

2、加强硬件细节建设,保证硬件本质安全。所谓硬件是指企业为治理隐患,防范事故而使用的各种安全设施以及工作环境,即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实现机、物、环系统安全本质化。所谓安全本质化,不仅指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指设备本身采用特定设计构造,减少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更重要的是必须将人、作业环境的安全上升到本质安全的高度,从而形成全新的本质安全理念。硬件本质安全主要包括:①保证工艺细节的本质安全,主要指对生产操作质量等方面的控制细节及过程;②保证设备控制细节的本质安全,加强对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细节管理;③保证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主要是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

3、结合日常安全工作,完善细节管理措施。一方面,要以扎实推进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为契机,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危险源识别,尽可能查找、明确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隐患,再分门别类识别、定性,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安全检查整改机制。在检查中,做到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抽查相结合、部门自查与单位复查相结合,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规范整改措施,狠抓整改落实。

节能管理实施细则篇6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实践;思考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原则

1911年,自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以来,精细化管理就成为了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是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量化考核。“精确定位”是指对每个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职责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精益求精”是要求对待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做到尽善尽美;“细化目标”是指以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到人;“量化考核”是指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一是务实高效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明确精细化管理目标任务,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细致缜密、细化目标、细分责任,注重实际效果。

二是过程控制原则。树立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严格各项流程和各个环节,以细节的精细化促进和实现整体精细化。

三是循序渐进原则。对重点工作和突出问题,按照精细化标准查问题,以项目推进的形式找症结,立目标,定措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持续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改进方式,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

四是量化评价原则。就是要多定量少定性,将每项工作任务量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作为分析评判的基础、考核评价的尺度,对管理进行事前引导、事中控制、事后评价。

二、南币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直以来,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南币公司通过强化基础,完善机制,创新方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运行模式和绩效管理方法。要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就必须适应环境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为此,对南币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从企业外部、内部环境分析阐述如下:

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币和装备制造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印制工作也提出了“保总量、保结构、保整洁度、保防伪”的要求,为南币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为:可预见的硬币生产任务十分饱满,印钞造币专用设备需求巨大,上级对印钞造币专用设备的国产化政策支持等等。

但是,随着印钞造币专用设备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辅币硬币化的发展趋势,对公司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网络的迅速扩展,电子货币、网上银行和网上支票等新型支付方式已经出现,网络技术将设计、生产、销售乃至服务一体化。这既对公司的硬币和造机生产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同时又对印刷质量和防伪性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客观上要求企业在成本、效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有必要通过流程再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因此,外部客观环境要求企业坚持内涵式发展,需要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现代技术水平、信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2.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南币公司作为综合性企业,生产流程复杂,业务接口多,管理难度大,企业面临的生产、研发和技改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公司通过实施一系列管理变革,优化生产流程,改革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方法,改善管理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运行控制能力,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管理支持。

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在长期的超负荷运行状态下,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有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基础管理不平衡,专业管理的系统性、有效性、针对性有待提高,管理的规范和量化程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目标分解和动态管理机制,文件落实文件、制度落实制度、会议落实会议、检查落实检查成为管理执行的主要形式,运行机制需要优化;企业软实力的优势还不够明显,文化建设与各方面工作的有机融合还要进一步探索。

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其必要性和意义在于适应市场竞争、满足国家货币发行和行业装备保障需要,同时要解决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效率和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南币公司以科学发展观和管理精细化理论为指导,以全面提升执行力、提高效率和促进内涵式发展为出发点,运用科学适当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推进精细管理,把“精、细、实、严”落实到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注重细节、强化执行、坚持创新,保证各项管理工作和生产科研活动的系统、规范、高效。

1.抓公司重点工作落实,做到推进方法及保障措施有力

每年年初,公司根据年度职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围绕“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目标,确立涵盖生产、科研、技改、党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年度重点工作,并以此为抓手,推动和引领全年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在年度重点工作的落实上,各部门对各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落实,细化责任分工和工作进程,制订计划,落实措施,按时推进,并能及时调整、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办公室牵头抓好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各责任部门对照进度、节点等要求,按季度对完成情况进行事实描述,对未能按进度完成的说明原因。办公室在公司季度司务会上,对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讲评,汇报工作亮点、特色和存在问题,滚动推进重点工作开展。公司把推进精细管理作为促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通过抓公司重点工作落实,力求形成目标精细化、任务定量化、责任明确化、过程流程化、检查制度化的工作局面。

2.抓标准流程完善,做到岗位职责及制度执行到位

公司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完善标准流程,把生产管理、工艺技术、安全管理、质量控制、成本管理抓细抓实。在生产过程上“精耕细作”,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手段,构建“成组生产单元”应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实施“滚动分层计划、订单拉动管理、中心调度值班、生产现场协调、任务应急机制”,确保计划的合理性、过程的可控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和响应变化的敏捷性。在工艺技术上“精雕细琢”,在装配工艺中推行精细化管理,优化工艺方法,提升工艺手段,装配和调试工艺规范逐步完整规范,初步建立了符合印制机械生产特点的定量化装配体系。在安全管理上“精谋细划”,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创建和安全性评价,推行“0-613”安全模式,通过推进安全例会、安全检查、风险预控、安全目视化管理、班组安全活动以及安全文化引领等六项管理方法,巩固一项基础建设即制度建设,强化三个评价体系建设,最终实现“六零”事故管理目标。在质量控制上“精益求精”,导入六西格玛方法,构建机械产品服务响应网络体系,制订机械产品服批量生产质量控制计划,加强机械产品服装配调试过程质量控制,明确了九个环节的内容,构建机械产品服务响应网络体系。在成本管理上“精打细算”,以建立全员、全过程、全要素成本管理体系为目标,抓主要环节、关键因素,深入成本管理理念的拓展,丰富成本管理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建立成本考核与激励机制。

3.抓基础管理短板弥补,做到改进目标及强化方法可行

各部门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围绕优质、安全、数准、效率和效益等主题,分析找差,弥补管理薄弱环节,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提出切合实际、操作可行的精细管理措施,编制了公司精细管理课题推进表,明确了课题名称、主要内涵、工作目标和时间进度。在精细管理课题的推进过程中,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以点促面,努力发挥乘数效益,带动了企业管理效率和效能的提升。各部门在课题“点”上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形式,将精细管理措施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有效地激发了全体员工实践精细管理的热情。在专业“线”实施流程优化,围绕质量控制主线,组建跨部门、扁平化的项目团队,推进企业精细管理。在企业层“面”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等多种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把推进精细管理作为促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4.抓职工行为习惯养成,做到教育激励及考核约束落地

针对不同的生产特点和不同部门的管理难点,从规范操作、设备维护和现场环境整治等方面切入,基于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等环节切入,细化完善有关职工行为习惯的执行规范,开展5S逐级检查评价和考核,改进检查、监督、考核、激励方法。倡导“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注重培养员工一次性把事情做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抓反复,反复抓,培养职工一次性把事情做到的习惯,提高职工素养。在人员配置上,以“总量控制、科学合理、结构优化、精干高效”为目标,按照生产岗位逐步先进合理、管理技术岗定编精简高效、技术研发岗位基本平衡、辅助服务岗逐步分流原则开展工作。在人员素质提升方面,打通各类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按照pDCa原则制定员工绩效管理方案,明确不同类员工绩效评价方式方法的差异性,将绩效评价内容与工作标准、员工职业发展晋升紧密结合。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思考、周密计划,特别是要做到与四个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实施,保证管理工作的系统、规范、可操作、可衡量,实现企业科学、持续、快速发展。

1.精细化管理与战略规划相结合

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发展,战略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处理好精细化管理与落实企业战略规划相结合的关系,首先要基于战略发展方向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以企业的中、长期目标来确定企业的战略决策的实质内容,以企业的短期发展目标来确定企业的战术决策,从生产管理、安全质量、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拿出更加有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内容,实现从战略层面指导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实现战略层的精细化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分析型管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转变。通过精细化的操作,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完成,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才能够由点到面,以点带面,才能够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

2.精细化管理与流程优化相结合

企业内外部环境总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企业也必须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运作方式来适应这种变化,流程优化必然成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要处理好精细化管理与流程优化相结合的关系,就要通过形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标准的有效性和集成性,建立健全持续改进机制,优化业务流程,合理配置好各项资源,提高流程效率,将标准管理与专业管理、日常管理和基础管理相结合,落实到每一级组织、每一类职能、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做好运行监控与评估,才能持续催生出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整体运营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精细化管理与绩效评价相结合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参加,同时也面临艰巨的组织、策划、检查、改进和日常管理工作。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随时随地都要有相应的制度来制约和考核。绩效评价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精细化管理的程度。要保证工作按目标、有序进行,既要有翔实的计划安排,更要有组织工作的考评的标准和精细化管理效果的评价标准和奖励办法。通过建立组织工作的考评标准和精细化管理效果的评价标准和奖励办法,形成量化目标的分解机制,实施严格的评价和奖惩,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精细化管理与文化落地相结合

节能管理实施细则篇7

石油企业要使精细化管理达到重要的核心地位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石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石油企业根据预先建立的一段时期的企业管理目标与成本要求,应包括成本计划、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环节。如何将成本支出得到有效控制,使每一分支出发挥效应,从而将石油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这是企业管理者、中层干部,甚至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在企业现代化管理新时期共同承担的任务,需要引起全方位的思索和研究分析。

二、会计管理观念的更新。传统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以石油企业是否实现节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强调降低成本和节约支出,从极力避免发生生产各环节的费用入手,只是强调节约和节省。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单纯以节约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石油企业,只是地主式、守财奴的企业,除了压缩工人收入和在原材料上做文章外,并没有技术含量,只是单纯地压缩。我们要注重引入国际上现代化石油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从长远入手,这才是企业实现百年大计的根本,就是说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来实施成本的有效控制。即,不是削减成本,而是要提高单位成本的产出效力,在缩短施工周期、增加单位产量的同时,确保建筑产品质量的稳定甚至提高,这才是长远和根本的大计。

三、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会计精细化管理源于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由于成本形成于生产的每个过程,费用发生在每个环节、每个项目、每项运作上。因此,要把各项成本目标细化量化地分解到企业的每个部门,各基层部门和员工都要明确岗位的成本任务指标,在确定年度工作项目的同时,要对项目进行成本的全面分解。确定后要对项目时间、成本出支、运行效率每个环节通过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方位分析,对比每项成本的收益和运行效果,要对每个石油和企业管理每个分项目所需要的各项费用进行全方位的细化预算,测算和对比出各项费用的最高限额和最低可能控制水平,然后通过纵向和横向分别落实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每个班组与个人,并与奖惩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做到项目前有合理的预算,项目中有有效的控制,完成后有客观的分析,最终在整个石油企业内形成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目标精细化管理科学体系和合理流程。

四、加强精细预算管理。要通过数字清单、明细的形式,把成本控制计划进行公开而明确的呈现在企业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要明确哪些是可控的费用(如:材料费、设备维修费、周转材料、外雇人工费)和不可控费用(如:环保检测费、土地税费等)。石油企业应建立适合企业的《流程与成本控制规程》。内容要从石油必备的建筑原材料、水、电、劳保用品、工具、办公用品、设备和其他易耗品方面,制定控制成本的方法。

激发全员敬业责任的意识,通过“以企为家”的文化推动精细化管理

一、让员工能够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技术创新、岗位创新,自觉创建“资源节约型石油企业”,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更需要管理层的用心良苦,从纷繁的设备运行状态中了解节约的潜力,找到节能降耗的措施。

二、对石油企业来说,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效果。

强化现场管理,不断提高精细管理程度

一、要遵循经济效益的原则。施工现场管理要注重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的行为和思想,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石油企业要在创造精品工程、降低施工成本、拓展市场领域、打造行业品牌等方面下功夫、作表率。

二、要遵循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应当无条件地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

节能管理实施细则篇8

一、公司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监察部,具体负责日常业务工作。

二、活动目标

(一)、矿井无重伤以上人身事故。

(二)、加强安全基础建设,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三)、学习贯彻公司“四会”精神,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四)、员工自查自纠率达95%以上。

三、活动安排

(一)、自查阶段(2月20日~2月29日)。各单位、各部门要以“无漏洞零隐患”为目标,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蒲白局《关于加强安全基础管理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并对照《细则》和“二安三个一”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发动管理人员、基层单位、班组和职工开展自查活动。查思想认识、查制度建设、查现场管理漏洞、查安监队伍的建设。

各级管理人员(包括区队干部、班组长)从干部作风、执行力入手,查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得牢不牢,有无重生产轻安全的意识和行为;有无违章指挥现象;对安全基础建设是否重视,是否能深入现场检查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能否认真执行“三大规程”有关规定;是否能贯彻执行公司、矿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是否能经常深入现场抓管理;安全责任意识强不强。

基层单位从制度建设、现场管理入手,查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否完善;制度执行是否存在漏洞;现场管理是否有缺陷。

职工从贯彻执行“三大规程”及安全生产习惯和思想行为入手,查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的牢不牢,有无重生产轻安全的意识;操作过程是否认真执行“三大规程”、标准化、精细化有关规定;工作过程是否达到规范操作;有无习惯性违章行为;是否有违反公司、矿有关规定的地方;自主保安意识强不强;安全确认制度执行是否到位,有无应付的意识和行为。

(二)、自纠阶段(3月1日~3月25日):对查出的问题,要分单位和个人分别制定解决措施和计划,在本阶段彻底纠正,从而消除各类隐患。

(三)、总结检查阶段(3月26日~3月31日):各单位对自查自纠工作进行全面对照检查,并认真总结。公司将进行检查验收。

四、奖罚

1、奖励:经活动领导小组按照《自查自纠强基固本活动考核评分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得分在80(含80)分以上,给**煤矿集体奖励5万元,给公司活动领导小组给予适当奖励,得分在80分以下时不予奖励。

2、处罚:凡在活动期间发生的各类事故按照公司2008年1号文件加倍进行处罚;发生的“三违”按照公司《安全奖惩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加倍进行处罚。

3、奖罚资金从公司安全奖励基金中列支。

五、措施及要求

(一)、提高认识,突出重点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自查自纠、强基固本”活动,对一季度实现安全无事故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思想上对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行为不符合制度规定也是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是搞好“深化落实年”各项工作的基础;是解决影响和制约安全发展的制度建设、干部作风、职工安全思想和意识行为、规范操作、管理漏洞等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特别要清醒地认识到双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对保证全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抓住重点工作,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双节期间的安全生产,使广大职工过一个安乐祥和的节日。

(二)、营造浓厚安全氛围,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各单位要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公司“四会”精神,深刻领会2008年安全工作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要抓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坚定搞好安全工作的信心。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

(三)、深化落实“二安三个一”安全管理办法。

**煤矿要继续深化落实“二安三个一”安全管理方法,紧扣现场基础管理,循序渐近,强基固本,将10种常规安全行为养成融入其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用制度固定下来,将之作为一项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长期坚持下去,夯实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四)、强基固本,深化现场管理

1、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双节期间的安全管理。矿上要周密计划,详细安排:一是要抓好停、复工期间的项目计划、措施制定、劳动组织、监督管理、领导跟班等工作。二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双节期间的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及职工管理工作,杜绝酒后入井,疲劳入井现象发生。三是丰富节日期间职工的业余生活,将企业安全文化融会其中,发挥安全文化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2、畅通安全信息流程,加强隐患排查和落实。各单位要继续优化隐患的排查,加强隐患整改治理工作,按照“五落实”(即落实整改内容、资金、期限、作业人数、作业范围)原则实施,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登记建档。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入井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定入井人员必须到安全信息站登记入井区域,领受复查任务的制度,做到检查无盲区、管理无漏洞,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3、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的技能和安全思想认识。认真落实2008年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坚持班前“三个一”培训和安全培训、技能培训相结合,推行“手指口述”和“6S”行为养成。根据双节特点开展本阶段安全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推动作用。着重抓好特殊工种、岗位工种的培训和管理。

4、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矿上每周必须由安全矿长组织一次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矿上每旬、公司每月组织一次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大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分类定级,做到措施、项目、资金、责任人和时间“五落实”,并及时督促整改和复查落实。

5、加强地面安全管理,做好冬季“三防”工作。做好矿井冬季防冻工作,防止井筒结冰。各单位都要做好双节期间防火、防盗、火工管理、车辆管理等工作,防止煤气中毒,群体食物中毒等。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从源头上遏制各种事故发生。

节能管理实施细则篇9

关键词: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基本原则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184-01

施工现场是将设计图纸转换为实际工程的主战场,在现场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下一工序的施工甚至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施工现场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施工现场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所以,不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逐渐成为施工企业关注的重点。

1施工现场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1基础性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属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性管理,想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就必须将基础工作落实,比如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成本核算、材料采购以及会计工作等,这些工作是开展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础,所以施工现场管理必须遵循基础性原则。

1.2群众性原则

施工现场施工步骤复杂,施工工序繁多,存在大量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涉及方面较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施工现场管理要坚持“以人文本”的群众性原则,要调动现场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工作人员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进行自我控制。施工现场管理需要靠每个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要重视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只有万众一心,才能不断创造精品工程。

1.3动态原则

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很多,比如天气、温度以及意外事故等,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坚持动态控制原则,不能严格按照计划一成不变的进行管理,这样往往会导致施工质量和进度难以控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调整,以应对各种不可控因素,要优化各种生产要素,不断适应施工现场的变化,这就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注重加强各个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排除施工中遇到的干扰,按照计划完成施工任务。

1.4经济效益原则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一切活动的最终目标,然而施工现场管理关系着施工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以及进度管理,所以,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坚持经济效益原则,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现场管理要对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材料的丢失、浪费以及施工出错而造成返工等情况,并在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成本以及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进行探索,杜绝不合理开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5规范化原则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工作人员的施工水平决定着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所以现场施工管理必须遵循规范化原则,对工作人员的施工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要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操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改变工作人员的主观随意性,严格按照规范化施工流程、施工技术、安全操作等进行管理,形成科学、规范、有序的施工秩序。

2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2.1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采取措施不断健全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将管理职责明确分配给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承包队长、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完善个人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避免出现问题无人负责,还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所有工种的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防止出现越权越岗、违规操作。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将综合检查和随机抽查结合,按照专业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项目施工质量。还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业绩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为其他工作人员树立楷模,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对出现错误的工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惩罚。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消防、材料、卫生以及安保等建立完善的制度,要涵盖施工现场的所有细节。

2.2健全各项管理资料

施工资料是质量管理、施工进度以及成本控制的重要参考依据,资料管理要包括施工标准和各项法律法规,并将关于消防、卫生、安全等资料进行记录和保存。施工过程中也要做好施工日志,将施工步骤和各个细节进行文字、照片以及视频记录,为后期的质量检查奠定基础。此外,还要将施工现场的施工记录、培训记录、考核记录、会议记录以及检查记录等进行妥善的保存,为成本核算、质量控制以及施工细节提供可靠的依据。

2.3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现代化管理方法

施工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而引进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现代化管理方法就是提高企业施工效率的有效措施。要广泛应用工厂化生产的建筑型材,采用新型的防腐材料,改革施工工艺,大力开展机械化作业,还要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督,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降低施工人员工作强度,提高管理效率。

2.4施工现场成本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控制施工成本的重要环节,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责任,并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将施工环节与成本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各个部门要认真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还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加强成本控制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2.5加强现场监督管理水平

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主要通过目视方法,目视就是管理人员用眼睛去观察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通过获得的信息来加强和完善施工现场管理。管理者要深入作业现场,对材料、施工、质检以及安防等环节都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深化管理效果。还可以将监督管理制度生动形象的进行直接展示,将质量提醒标志牌、安全警示牌以及施工进度管理牌直接展示在施工人员面前,通过这些警示牌来时刻提醒工作人员遵守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

3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企业要在遵循施工现场管理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采取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项目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等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这样才能不断创造精品工程,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魏永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9(2):1-8.

[2]黄国雄.浅谈土建工程材料的细节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9(3):12-15.

节能管理实施细则篇10

关键词:精细化;教学管理;院校

一、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使目标具体化、实施流程化、工作标准化、执行规范化、信息数据化,实现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在借鉴人类工业史上一切有价值的管理学成果上的成功,其中,联系最为紧密的理论依据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克劳士比的零缺陷管理、戴明的质量管理等;主要管理方法有来自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简称tpS)、六西格玛(6σ)管理法和流程再造法等。

精细化教学管理在院校中强调的就是要将各方面的工作做精、做细,以全面提高院校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院校的精细化教学管理首先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细文化理念。一所院校精细化教学管理程度的高低,实施效率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院校的兴衰成败。

二、高等院校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意义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提高人才素质展开的,教育组织理论、教育管理理论、教育保障理论成为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教育管理活动等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必须融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是院校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

当前,院校普遍都存在着粗放式、经验式管理,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一线的教学状态是否能够及时有效控制,教学质量还缺乏相关的评估机制和办法,这些问题都需要实施精细化管理予以解决。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活动的事前策划、过程监督、及时纠正、持续改进,使每个管理环节、管理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最终实现各类管理目标要求。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促进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可持续发展是院校永恒的主题。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将院校创新发展目标细化分解为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目标,然后再细化为各院(系)、办公室、教研室的工作目标,最终细化为每名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目标。通过个人目标的完成,促进单位目标的完成,最终促进院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高等院校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基本思想和实践理念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工作,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主官工程、全员工程,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管理理念能否自始自终的得到坚持和认真贯彻,取决于能否得到全体人员的认可。但是,院校教学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院校教学管理的对象是教职员工、学生、学校环境、教学设施等;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成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完全把企业精细化管理要求照搬过来是不行的,必须吸纳借鉴精细化管理先进理念,按照易于接受、符合实际、便于操作、易于监控的要求,以有效提高院校教学管理效益的目的,采取思想动员、组织培训、交流研讨等措施,牢固树立“环节细化、标准意识、流程意识、持续改进”四种观念。

(二)构建教学管理精细化改革运行体系

按照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遵循“过程控制、关注细节、科学量化、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教学管理精细化改革的“六大体系”:目标体系、环节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考核体系和量化评估体系。

(1)目标体系。目标是组织的价值导向,决定着活动的方向,任何管理活动都必须围绕目标来开展。横向上,将教学管理的总体目标依据工作领域分解为教学计划管理目标、教学运行管理目标、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目标和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目标。纵向上,将院校总体目标分解到办公室、院(系)、教研室、教学班等,形成单位目标。通过对总体目标的层层细化分解,使总体目标在学院内部建立起了一个纵横联结的、立体的、全面的目标体系。

(2)环节体系。任何管理活动都可以按照规律分解为若干工作环节。精细化教学管理需要把原来以职责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方式转变为以环节流程为主线,以职能为重点的新型管理模式,对教学管理所包含的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和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等工作分别进行环节细分,并按照时间或工作任务的衔接顺序将其连接起来,形成工作环节流程。绘制工作环节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探索工作规律的过程,寻找工作重点的过程,也是查找瓶颈和短板的过程。

(3)标准体系。要把事情做精、做细,必须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各单位、各类人员在不同的教学管理环节所承担的任务有着不同的职责要求。因此,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相应的职责要求,并以标准形式确定下来,通过文件的方式加以保存,使之标准化、明确化,这就构成了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

(4)监控体系。细密有效的反馈,严格的检查、监控,是精细化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应建立精细化管理办公室,指定专人专门负责监督和审核精细化管理的开展情况,通过对管理关键环节和教学过程实施的状态和记录进行系统审核,重点检查是否有拖诿、延误时间现象,检查是否按标准去做了,检查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越位等,定期开据不合格项,监督各单位进行整改,确保教学管理精细化工作的持续开展。

(5)考核体系。教学管理考核体系构建应以绩效为核心、以标准为依据,以人员核心能力提升为目的,坚持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业绩考核与完成工作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注重考核结果利用,建立考核结果联动机制,激发人员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6)量化评估体系。量化评估体系是以细化、量化的方式制定的,以强调制定标准、收集数据、评价分析、反馈控制为重点的“四位一体”的评估体系,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管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客观的综合分析评估,可以实现对过程控制的有效监控和合理调节。

参考文献:

[1]闫英战.论高职院校精细化教学管理[J].江西教育,2011(3):45-46.

[2]杨显贵,张昌民.精细化管理与大学管理精细化[J].上海管理科学,2008,30(2):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