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调研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1:34

生态修复调研内容篇1

关键词:土壤环境学;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内容改革

作者简介:赵中秋(1975-),女,河南周口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银贵(1982-),男,湖南常德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S112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079-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改革创新,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为目标,以“3S”技术与工程技术为手段,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理复垦、保护管理为研究核心,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测绘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估价、土地规划、房地产经营开发等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1]该专业分别于2008年、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和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依托学校地学、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强化了具有明显工程特色的“土地整理复垦与生态修复”、“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土地集约利用技术与工程”的学生能力的培养。[2]2009年,学校为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启动新一轮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此为契机,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材建设、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了“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循序渐进式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基础课增加了土壤环境学、土地生态学、土壤地理学等环境科学、生态学背景的课程。

土壤环境学是一门环境科学与土壤科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环境科学的兴起逐渐发展起来的,着重于研究土壤污染的发生与防治,包括污染物的形成、迁移转化规律、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方法等等,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等方面,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3,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下简称“我校”)开设该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有的土壤环境学教材知识结构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不太适用,为使“土壤环境学”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需求,必须对现有“土壤环境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土壤环境学”教学特点

1.内容多

现有“土壤环境学”内容体系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土壤基础知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第一部分包括土壤的形成、组成、结构、性质(物理、化学性质),是学习后面内容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没有土壤学背景的学生来说,这部分课时量需要较大;第二部分土壤污染包括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与分类、特点、土壤污染动力学过程(迁移转化规律)、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等内容;第三部分土壤污染的防治与修复包括土壤污染修复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机污染修复技术、放射性污染修复技术及其案例分析等内容。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教学内容非常多,而该课程安排学时量为32学时。

2.知识面窄

从上一节“土壤环境学”主要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整个内容体系除了前面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外,其他内容主要涉及土壤污染的发生、迁移转化、防治与修复等,也就是说土壤污染与修复是该课程的主题内容。从土壤环境学的环境科学发展背景来看这一知识结构体系是不难理解的,土壤环境学是随着环境科学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并作为环境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3,4]因此,目前大多数的土壤环境学教材主要是面向环境科学专业并以上述内容为主体知识结构。除了土壤学基础理论知识外,教学更侧重于讲授土壤污染的发生和防治,包括污染物的形成、迁移转化规律、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方法等。[4]

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当前的“土壤环境学”教学内容显然知识面太窄。此外,随着环境科学向着重视生态环境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土壤环境学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扩展,土壤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研究也同样受到重视,并获得重要进展,例如土壤环境退化研究,包括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以及土地的非农业侵占等。土壤环境学应成为融合土壤环境学基础理论,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和管理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5]曲向荣[5]对土壤环境学内容体系试图做了些调整尝试,将土壤污染与修复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压缩,增加了一章关于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防治(包括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等)的内容。

3.实践性强

“试验实践”是“土壤环境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学生在掌握土壤环境学基础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如土壤及其植物样品的野外采集及制样,土壤理化性质室内分析试验,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调查、分析及污染评价,土壤修复技术操作观摩等。其教学不能仅仅是传授基础土壤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土壤环境学知识与方法来发现和解决治理土壤环境问题。因此,土壤环境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二、“土壤环境学”教学内容体系重构

“土壤环境学”是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前主要的教材有陈怀满主编的《环境土壤学》,王红旗主编的《土壤环境学》(研究生用),张辉主编的《土壤环境学》,曲向荣主编的《土壤环境学》。这些教材均是针对环境科学专业而编写的本科或研究生使用教材,多是以土壤污染与防治为主题内容。虽然曲向荣主编的《土壤环境学》对教材内容体系试图做了些调整尝试,将土壤污染与修复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压缩,增加了一章关于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防治(包括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等)内容,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等诸多土壤环境问题仅仅是点到即止,篇幅较少。而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体系中土壤环境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或退化机理及其调控与治理方法。为了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在土壤环境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需求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容联系,对其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组织与优化。主要内容由土壤学基础理论知识、土壤环境退化与防治、土壤环境评价与管理三大部分组成,具体见图1。

1.土壤学基础理论知识

本部分包括土壤的形成与发育、土壤的组成、性质,是学习后面章节的基础和前提。按照“系统结构组成决定系统性质,系统性质决定其功能发挥”的逻辑思路,该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后面章节的内容至关重要。而本专业学生先修课程里有关土壤学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很少,因此,在32个总学时中,分配1/4左右的学时数讲授该部分。其中“土壤的形成与发育”部分在土壤地理学中有详细介绍,为避免知识重复并节约课时将本部分内容删掉。土壤组成包括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水、热、空气,其中土壤矿物质、有机质与土壤性质及后面要讲的土壤退化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需作为重点来讲;土壤生物部分压缩,主要讲授与土壤性质关系密切的土壤微生物部分,并与土壤有机质合并为一章;土壤水、热、空气一章内容进行压缩和简化,保留与土壤退化过程关系较紧密的主要内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容重、孔隙度、质地等;化学性质:酸碱性质、胶体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性质等)都与土壤退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详细介绍。经过如此调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各种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或退化原理及治理措施。

2.土壤环境退化与防治

这部分内容将重点扩充。主要讲授目前存在的主要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或机理及其治理方法。包括土壤污染与修复、土壤沙化与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理、土壤盐渍化与治理、土壤酸化与治理,每部分设置一个案例。该部分打破了传统的土壤环境学只介绍“土壤污染”这一种土壤退化形式及其治理方法,把土壤污染内容压缩,补充了其他几种土壤退化形式,大大拓宽了知识面,更有利于土地综合整治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的需求。该部分是该课程主体教学内容,安排总学时的1/2左右进行讲授。

3.土壤环境评价与管理

本部分包括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土壤环境质量预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土壤环境管理。土壤环境现状与预测评价依据评价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侧重土壤环境污染的土壤污染评价和侧重于土壤生态变化的土壤生态评价以及对土壤环境特性和外部条件、土壤污染和生态在内的系统全面的综合评价。[5]通过该部分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与措施。

三、实践教学设计

土壤环境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土壤环境学授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土壤环境学实践教学环节,在总学时只有32个学时的情况下,本课程教学大纲设置了8个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践学时,本文对实践教学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土壤样品的野外采集与保存是大多数“土壤环境学”实践的必有环节,由于本课程授课对象学习的“土壤地理学”中安排了土样采集这一环节,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直接去掉了这一环节。在这有限的8个学时内,对土壤环境学的核心实践内容进行实习教学,土壤污染的调查、评价及修复,即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对土壤中常见污染物进行调查、污染评价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适的修复或治理对策,由学生自由选题,自行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试验,通过试验掌握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调查、评价方法,了解土壤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原理,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当前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功能减弱或丧失,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工作是解决土地退化问题,恢复土地各种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土壤退化是土地退化中最重要、最基础、具有生态连锁效应的退化现象,因此,土壤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是土地整治的关键与前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土壤环境退化过程或机理及其防治的专业理论及实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环境学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针对本科二年级学生而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通过土壤学基础知识以及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及防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与方法来发现和解决土壤环境问题,为土地综合整治与管理奠定专业技能基础,从而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付梅臣,袁春,周伟,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5,(2):26-29.

[2]周伟,袁春,付梅臣,等.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2,(2):38-43.

[3]胡学玉.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82-183.

生态修复调研内容篇2

【关键词】重庆;高考;试题;复习;教学

高考试题体现了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充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对高三教学具有导向性和指导性。因此,研究高考试题,能使我们明确高考的方向和重点,是搞好高三复习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必修和选修所考主要内容

分析2006—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重庆卷)生物试题中必修所考的章节及分值,可看出前5年(2006—2010年)每年都考的必修本内容主要是新陈代谢、遗传、生命活动调节、生态、细胞。总的来看,新陈代谢、遗传、生命活动调节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可占约10—20分;生态的内容2006—2010年都有考到,06—09年都出的是选择题,2010年出了一个大题占12分。细胞的内容2009—2011年都考了,一般出的是选择题。生命的物质基础2006—2009年也都考了,一般也是出的选择题。

分析2006—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重庆卷)生物试题中选修所考的章节及分值,可看出选修本主要考查的内容是一、三、五章的调节和免疫、基因工程、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分值约占15—18分。因此,选修本复习的重点应放在一、三、五章。

二、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所考内容

从2006-2011年(重庆卷)高考生物试题来看,5道选择题考点相对稳定,一般是出在生态、代谢、生命活动调节(或细胞的结构功能)、免疫调节、微生物等知识;非选择题(二道大题)考主干知识,一般是出在代谢、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等知识,其中有一小题必然是考查实验内容的,非选择题考多个知识点,综合性较强。

三、重点知识考查内容

新陈代谢部分考查的重点是光合作用(过程、场所、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影响光合作用因素)、酶(概念、特性、性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糖、蛋白质、脂类)、细胞呼吸、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教材中的还原糖鉴定和蛋白质鉴定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实验。

生命活动调节部分考查的重点是植物激素调节(生长素、秋水仙素)、反射弧(脊蛙反射实验)、反射弧的结构及其功能、动物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生理功能。

遗传部分考查的重点是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推断写出基因型与表现型及比例、概率计算、染色体变异、多倍体育种、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细胞质遗传。

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部分的考点是基因的结构、基因工程操作步骤、运载体具备的条件、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愈伤组织特点、动物克隆技术(核移植)等,这部分内容多与遗传知识结合起来出题。

微生物部分考查的重点是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的类群、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代谢与繁殖、微生物灭菌方法、菌落的定义、培养基的类型等。

生态部分考查的重点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种群、群落、食物链食物网、种群密度与数量、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群落的结构、种间关系等。

免疫调节重点考查的是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血糖平衡调节等。

四、高三复习教学建议

(一)扎实抓好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能力是以知识为载体的,要使学生提高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就必须夯实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指导学生将基本知识进行整合,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网络;要以专题复习为主,引导学生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每章节知识的联系,从而夯实基础。

高考生物试题中,教材重点章节内容占的分值总是较大,尤其是新陈代谢、遗传、调节、生态等内容,一直是理科综合测试的重点。所以,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一定要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它是复习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实验能力

生物实验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出在非选择题的一个小题,它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复习中,应围绕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实验材料的选用、实验试剂的使用及颜色变化、实验结果的鉴定等内容进行复习,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做对照实验,让学生学会用简短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指导学生学会解各种类型实验题的思路和方法。还要重视对教材实验的复习和课本中经典实验的复习,以及注意与教材中的实验或内容相关的“拓展实验”的复习。

(三)加强综合训练,学会解题方法

在基础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基础上,后阶段的综合复习要注意加大学科内综合训练的力度。教师应广泛收集、阅读一些资料,精心筛选学科内的综合试题和典型例题,给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并及时反馈学生做题的情况,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知识漏洞及时进行评讲和补救,让学生知道解题思路,学会解题方法、正确审题和规范答题。在进行综合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用生物学术语来准确、规范地进行表达叙述的能力。

(四)注重选修知识,有机联系必修

高考选修本的内容约占15分。在选修本的复习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与必修教材有关联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科内知识综合的切入点。如基因工程与遗传,细胞工程与遗传,水和无机盐、血糖、体温调节与新陈代谢,微生物培养与生物代谢类型,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和光合作用过程的联系。

高三生物复习教学是一个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勤奋,需要教师充分备课,为学生准备复习的“材料”,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生态修复调研内容篇3

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1基本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抗逆性、生产力与可持续、先锋群落与顶级群落的发生、发展机理与群落演替规律,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及预测等。对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而言,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在原位经过自然的生态过程,因此,事实上各生态学原理均可应用于生态恢复的实践中。生态系统修复涉及的基本原理主要有限制因子原理、能量流动原理、种群密度制约及分布格局原理、生态适应性理论、生态位原理、演替原理、生物入侵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等。其中,干扰与演替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是应用于海洋生态系统恢复中的重要原理。

2基本过程

修复行为实质上是对生态系统的一次新的干扰,很难保证所有修复行为均对目标系统的修复起到正效应。要想系统向预期方向发展,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框架,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Zedler以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为例,将生态恢复的整个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即目标设定—开发概念模型、恢复区域的选址优化、原地非生物环境的操控、原地生物区系的操控、生态系统维护等。

Clewell等将生态恢复的过程分为修复计划准备、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修复计划制定论证、修复行动实施、修复后评估和管理等5个阶段,并指出了生态修复过程中涉及的51条指导原则。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

1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artificialreef)是人为放置在海底的一个或多个自然或者人工构造物,它能够改变与海洋生物资源有关的物理、生物及社会经济过程,并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用于建造人工鱼礁的材料种类很多,礁体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礁体的结构特征和礁区生物的增养殖效果。根据材料的来源不同,人工鱼礁使用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废弃材料和人造材料等3大类。礁体设计对人工鱼礁效果的发挥至关重要,主要包括礁体材料、重量、形状、几何尺寸、内部结构等因素。礁体的材料、重量、尺寸、结构复杂性、表面粗糙度等应根据规划要求与生物因素和水动力学特征相适应。根据投放的不同目的和用途,人工鱼礁可以分为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和游钓型鱼礁等3种。

2增殖礁及增养殖设施

根据增殖对象生物不同,人工鱼礁可分为藻礁、鲍礁、参礁等,而增殖海参、鲍等海珍品的礁体可统称为海珍品增殖礁,又称海珍礁,。由于礁体可以保护刺参、鲍等海珍品免受敌害侵扰,并可为增殖海珍品提供食物来源和遮蔽场所,因此,海珍礁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海珍品增养殖中。在我国,很多种材料被用作刺参的人工附着基或礁体,例如石块、瓦片、混凝土构件、扇贝养殖笼、编织布、塑料构件,甚至柞木枝等。

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近岸泥沙质海湾、离岸开放海域和静水围堰等增养殖生境的受损现状和刺参、鲍等海珍品的生态习性,发明了适用于近岸海湾的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贝类排粪物再利用装置,适用于离岸开放海域的大型藻类抗风浪沉绳式养殖设施、“海龙i型”底播式海水增养殖设施,以及适用于围堰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这些设施设备实现了对不同类别生境的有效修复和高效生态增养殖,为海洋生境修复与海水增养殖产业高效健康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1海洋生境修复与改良技术

1.1海草床修复技术

海草是单子叶草本植物,通常生长在浅海和河口水域。海草床对海域生境的修复和改良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海草群落不仅是海洋初级生产者,具有高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还可起到稳定底泥沉积物、改善水体透明度及净化海水的作用;同时,海草还是许多海洋动物重要的产卵场、栖息地、隐蔽场所及直接的食物来源,在全球C、n、p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据《世界海草地图集》显示,1993年到2003年,全世界已经有约26000km2的海草床消失,达到总数的15%。海草床的衰退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国家都开展了海草床恢复方法的研究工作。海草床的恢复主要依靠海草的种子或者构件(根状茎),主要的方法有生境恢复法、种子法和移植法。

生境恢复法投入少、代价低,但周期长。移植法恢复大叶藻海草床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草皮法、草块法和根状茎法,草块法成活率高,但对原海草床有破坏作用;根状茎法节约种源,但固定困难。应用种子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的恢复海草床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种子法破坏小,但种子难收集、易丧失、萌发率低。

1.2牡蛎礁修复技术

牡蛎礁(oysterreef)指目前正在生长及挽近刚停止生长的、于河口洼地中的牡蛎壳堆积体。牡蛎礁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生境、促进渔业生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美国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Bay)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了生境的退化(富营养化和大叶藻藻床的破坏)及生物资源的衰退(美洲牡蛎数量大为减少)。近年来,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VirginiainstituteofmarineScience)的科学家实施了牡蛎礁恢复计划,对礁体生物学、群落发生和营养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恢复情况进行了追踪,如Harding研究了恢复的牡蛎礁区域浮游动物群落丰度和组成的水平分布和时间变化,作为切萨皮克湾牡蛎礁恢复进展的潜在标准。该系列研究对当地牡蛎礁的成功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牡蛎礁的修复主要通过结合防浪堤设置专用礁体以及利用牡蛎壳礁体两种方式实现。

1.3珊瑚礁修复技术

珊瑚礁(coralreef)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被称作“热带海洋森林”,其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的鱼类的幼鱼生长地。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海水消耗、过度捕捞、海水污染等原因,导致珊瑚礁的衰退现象严重。世界珊瑚礁现状调查显示,全世界19%的珊瑚礁已经消失,15%的珊瑚礁在10~20年内将有消失的危险,20%的珊瑚礁在20~40年内将面临消失。珊瑚礁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有性生殖法(sexualreproduction)、珊瑚移植法(transplantation)、底质改良法等。有性生殖法是通过自然产卵产生的珊瑚幼虫来培育珊瑚幼体,再将幼体进行移植;珊瑚移植是把珊瑚整体或者部分移植到退化区域,以改善退化区的生物多样性,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修复珊瑚礁的主要手段;底质改良是通过稳固底质或在底质中增加化学物质,以吸引珊瑚幼虫的附着和珊瑚的生长。

1.4人工鱼礁构建技术

人工鱼礁水动力学特征研究可以为人工鱼礁的选址和设计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了解人工鱼礁水动力学性能需要首先研究人工鱼礁受水流作用时受力的情况和人工鱼礁内部及其周围流场的实际分布情况,其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等。黑木敏郎与中村充在回流水槽中,观察和测定了圆筒形、四角形鱼礁模型周围水流的变化。Fujihara等运用数值计算法对设置鱼礁后的定常层流水域的流场变化进行研究,得到了鱼礁流场的上升流范围及分布特点。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鱼礁的阻流作用下,鱼礁下游的流场根据紊动程度可分为3个区域:紊流区、过渡区和未受扰动区。通透性礁体和非通透性礁体所产生的紊流区长度比和高度比均不同,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小于1,长度比小于4,而非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一般要大于1而略小于2,而长度比小于14。

合理的选址是人工鱼礁规划设计的基础。人工鱼礁投放区域的选择是否合理关系到其功能能否正常发挥,投放区域不当会造成人力与财力的损失,并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李文涛等认为人工鱼礁的选址涉及地质科学、海洋科学、气象科学、生物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考虑海洋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其中国家的海洋功能区划以及海底底质类型、水深、水流等因素在人工鱼礁的选址中是必须首先考虑的;王飞等根据水深、底质类型、地形坡度、生物密度、平均流速、离岸距离等影响人工鱼礁选址的因素,并根据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权重,建立了舟山海域人工鱼礁选址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式。

tian对台湾省老鼠屿沿岸海区的五个预选礁区进行了综合性的选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了海底地形、地貌、底质特性以及海况,调查中使用了回声测深仪、旁扫声纳、重力岩心提取器、地质测试仪、GpS、aDCp(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RoV(水下机器人)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2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2.1人工增殖放流技术

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优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渔业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是通过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蟹、贝类等各类渔业生物的苗种来达到恢复或增加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和资源量的一种方法。19世纪中期,美国、加拿大对红点鲑进行了移植孵化实验,后来又将一种溯河性鲱鱼从北美大西洋沿岸移植到太平洋沿岸,并形成了有价值的自然种群。挪威、英国、丹麦和芬兰也先后进行了鳕鱼和鲆鲽类的资源增殖工作。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栽培渔业”概念,并在濑户内海进行了对虾、真鲷、梭子蟹和盘鲍的放流增殖工作,至2002年,日本放流水产苗种已达83种。

长距离洄游的大麻哈鱼类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成效的增殖种类,前苏联、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先后进行了大麻哈鱼的增殖放流,放流数量每年高达30余亿尾,回捕率高达20%。目前世界上有94个国家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其中64个国家开展了海洋增殖放流工作。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放流工作起步较晚,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展对虾增殖放流以来,已经开展了海蜇、三疣梭子蟹、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梭鱼、真鲷、黑鲷、大黄鱼、牙鲆、黄盖鲽、六线鱼、许氏平鲉等游泳生物以及虾夷扇贝、魁蚶、海参以及盘鲍等底栖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其中中国对虾的增殖和移植、海蜇的增殖、虾夷扇贝的底播移植等工作已初具生产规模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增殖放流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科学研究相对薄弱,缺乏规范的增殖放流技术规程等问题。农业部下发了《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规范和细化了各海域增殖放流任务,提出了渤、黄、东海及南海具体适宜增殖放流的种类,对45种经济物种的适宜放流海域进行了规划。

2.2多营养层次综合增养殖技术

多营养级的综合养殖模式(integratedmulti-trophicaquaculture,imta)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理念。对于资源稳定、守恒的系统,营养物质的再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由不同营养级生物,如投饵类动物、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和沉积食性动物等组成的综合养殖系统中,系统中一些生物排泄到水体中的废物成为另一些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因此,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输入到养殖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可以把营养损耗及潜在的经济损耗降到最低,从而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容纳量和经济产出。近年来,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浅海筏式、底播和岛屿的不同特点和增养殖对象的生态特征,研发了筏式贝-藻-参综合养殖、藻-鲍-参生态底播增养殖和离岸岛屿生态增养殖等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增养殖新技术。

3海洋牧场建设技术

海洋牧场(oceanranching)是一个新型的增养殖渔业系统,即在某一海域内,建设适应水产资源生态的人工生息场,采用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的方法,将生物种苗经过中间育成或人工驯化后放流入海,利用海洋自然生产力和微量投饵育成,并采用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和环境监控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使其资源量持续增长,有计划且高效率地进行渔获。建设海洋牧场需要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如人造上升流、人工种苗孵化、自动投饵机、气泡幕、超声波控制器、环境监测站、水下监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是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

1978~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韩国于1994~1996年进行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海洋牧场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形成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美国于1968年提出建造海洋牧场计划,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建立起海洋牧场,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大型藻类,效益显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的设想,90年代又有学者对南海水域发展海洋牧场提出建议,并对南海水域进行了多项综合和专项调查,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提供了背景资料和技术储备。目前中国海洋牧场的开发还仅限于投放人工渔礁和人工放流,并且由于规模较小,形成的鱼礁渔场对沿岸渔业的影响甚微。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评价

1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系统的监测

生态系统的监测是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信息的收集是决定恢复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可以确定修复工程是否向既定目标发展。因此,制定监测实施标准和规程对于复杂的监测活动十分必要,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区域海带修复计划中制定了海带恢复和监测规程,规程为参与潜水的志愿者列出了详细注意事项,以保证监测的一致性和精确性;全球海草监测计划(Seagrassnet)也制定了有关海草恢复的监测规程、野外取样和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科学监测手册等。

监测主要分修复前监测和修复的长期监测。通过修复前监测,可以了解生境和生物资源的受损程度,确定现存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有助于确定恢复的目标和恢复方式。修复的长期监测是自修复计划正式实施以后对修复的全过程进行的监测,通过长期的系统监测可以对比修复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特点,便于准确确定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生态变动过程及变动方向。

2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

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作用下,恢复的目标和效果可能会偏离既定的恢复轨道,因此,对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对恢复和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参数特征的变异性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技术手段也相对复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有直接对比法(directcomparison)、属性分析法(attributeanalysis)和轨道分析法(trajectoryanalysis)。评价生态修复效果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直接对比法,即对比恢复的和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参数,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参数;属性分析法是将恢复的生态系统的属性转化为定量和半定量的数据,以确定生态系统中各属性要素的恢复程度;轨道分析法是一种正处于研究过程中但比较有应用前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定期收集恢复数据并绘制成趋势图,以确定恢复的趋势是否沿预定的恢复轨道进行。

恢复的生态系统的评价标准较为复杂。从生态学角度,恢复的生态系统应包含充足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其能够在没有外界协助的情况下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持续正常运转,且具备能够应对正常环境压力和干扰的抗性。国内外在采用系统模型评价修复效果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madon等提出了用于规划湿地恢复的生物能量学模型(bioenergeticsmodels),该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环境条件下鱼类的生长情况,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评估了河口湿地系统恢复过程中鲑鱼幼鱼的生长情况。pickering等运用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益分析(CBa)和条件价值评估(CVm)等方法从生态学角度评价了人工鱼礁修复近海生态系统的潜力。

pitcher等采用生态系统空间模拟技术(eCoSp-aCe)预测了香港禁捕保护区内人工鱼礁的资源和渔业的效益。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综合管理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是海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以及对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研究。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应该从规划开始,一直持续到修复效果达到预定目标。管理的目标是保障修复行动和修复效果的有效性。近年来,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ecosystem-basedanagement,eBm)理念得到充分重视与发展。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资源环境管理方式,其核心内容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该理念强调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渔业管理决策,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加强各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适应性管理(adaptivemanagement)是海洋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中强调的另一种管理模式,该模式承认恢复计划指定过程中无法预测某些不确定发生的事件,管理的目标是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不确定事件。该模式涉及附加恢复计划的实施,恢复系统中部分区域的实验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并行研究计划实施、评估整个过程有效性的实施等。适应性管理的模式广泛应用于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实践中。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研究展望

海洋生境的退化与生物资源的衰退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在典型生境的修复、关键物种的保护、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价、修复的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对缓解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物资源的持续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监测评价与管理模型、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开展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相对较少,也是制约海洋生境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热点。

1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是开展生态系统恢复计划的依据。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演替规律、功能群结构与功能、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依然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2生态高效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设备

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的研发是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基础。该领域未来工作的热点将主要集中在生态高效型人工鱼礁、藻礁与海珍品增殖礁的研发,资源与环境远程监测设施设备的研制,水下摄像与测量仪器的研制等方面。

3环境友好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是实现预期修复效果的核心。未来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关键物种的筛选与功能群构建技术、碳汇渔业新技术、海洋牧场构建技术、智能型远程监测与预警预报技术等方面。

4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监测、评价与管理模型

监测、评价与管理是修复行动有效实施的关键。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将集中在监测、评价与管理的智能一体化系统,监测、评价与管理的动态模型等方面。

生态修复调研内容篇4

[摘要]目的:了解患者对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效果的主观评价,为临床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患者130例,设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分别在初戴和6个月后对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患者对隐形义齿满意;其中,初戴时美观程度、舒适性、语音功能及固位功能方面满意度比咀嚼功能高,6个月后患者对各方面满意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隐形义齿应用于前牙区修复,无论从美容效果还是从功能恢复方面看,都不失为一种新的较好的前牙修复方法。

[关键词]隐形义齿;满意度;问卷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08)07-1064-03

investigationonpatient"ssatisfactionwithelasticdentureofanteriorteeth

CHenShao-wu,wUmin,wanGYa-chen

(DepartmentofStomatology,affiliatedShenzhenmaternity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SouthmedicalUniversity,Shenzhen518028,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patient"ssatisfactionwithelasticdentureofanteriorteeth,andprovideclinicalreferenceforfurtherapplication.methods130patientsrequiringanteriortoothrestorationweretreatedwithelasticdenture.aquestionnaireonsatisfactionwasusedinthestudyinordertoexaminepatient"ssatisfactoryofelasticdentureimmediatelyaftertreatmentandsixmonthsaftertreatment.Resultsmostofthepatientsweresatisfiedwithelasticdentures.atthemomentimmediatelyaftertreatmemt,morepayientsweresatisfiedwithoutwardappearance,comfort,speakingandretentionthanmastication;aftersixmonths,therewerenodifferencesamongthem.Conclusiontheelapse-denturerestorationcanbeadaptedasanewapproachforanteriortoothrestorationandisworthforfurther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elasticdenture;patients"ssatisfaction;questionnaire

隐形义齿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修复技术,其材料具有半透明性、高弹性的特点,制成超薄的基托和卡环能透出牙龈与牙体色泽,唾液湿润后与口腔组织相容性好而难辨真伪,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相对于传统义齿的外露金属影响美观、透明性差与龈色相差大、基托较厚异物感强等缺点,隐形义齿已在临床,尤其在前牙修复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选取临床130例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患者,采用问卷方式,对其修复后满意度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选取我院口腔科2003年7月~2007年8月具有完整病历记载并能正常复诊的130例(男75人,女55人)1~3个前牙缺失,基牙正常,自愿接受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年龄20~50岁。

1.2设备和材料:半透明聚合树脂材料(Valplast国际公司,美国),隐形义齿注塑机(Valplast公司,美国),加热器、温控仪、型盒等,人工牙使用拜耳牙。

1.3调查方法:医师先给患者解释“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内各项内容。采取问答形式。初戴义齿后填写第一份调查表,6个月后填写第二份同样的调查表。

1.4评分标准:“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以及与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满意度有关的5项内容:①美观程度;②语音功能;③舒适性;④固位功能;⑤咀嚼功能。各项内容从高到低分10级,最好10分,最差0分。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满意度是6分以上者(包括6分)占总人数的百分比[1]。(见表1)

2结果

2.1初戴义齿后第一份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满意度情况:固位功能满意度达100%;美观程度、舒适性、语音功能也均有较高的满意度,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咀嚼功能满意度较低,和前4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2初戴义齿6个月后第二份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满意度情况:美观程度、舒适性、语音功能、固位和咀嚼方面均有较高的满意度,五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2.3初戴义齿后和6个月后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满意度情况比较:6个月后,语音、舒适性及咀嚼功能方面满意度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固位功能满意度稍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4。

3讨论

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患者的评价才是医疗质量的最终评定。一件技术上非常成功的修复体,可能由于患者对治疗结果的不满意而导致临床治疗的失败。因此研究患者对修复体的满意度就成为口腔修复工作者的任务之一[2]。

本研究采用的前牙隐形义齿满意度调查表,包含美观程度、舒适性、语音功能、咀嚼功能和固位功能5个方面,覆盖了前牙修复的基本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在初戴时,美观程度、舒适性、语音功能和固位方面有很高的满意度,咀嚼功能方面,满意度略低,与前四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6个月后,咀嚼功能满意度上升,与前四者无显著性能差异。在纵向比较中,6个月后,语音、舒适性及咀嚼功能方面比初戴时的满意度增加,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说明,口腔感觉灵敏,戴用新义齿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语音、咀嚼能力、舒适性的主观评价随义齿戴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因此,本研究认为6个月后满意度比初戴更具有临床意义,同时在义齿初戴时应对患者作好解释工作。纵向比较还发现,在固位方面,6个月后有3例患者表示不满意。究其原因,可能是初戴时调磨过多所致,临床给予重新制作。由于隐形义齿材料具有弹性及可让性,初戴时尽量减少调磨,避免义齿下沉和松脱。

对于前牙修复,美观程度极为重要。在本研究中,外观方面在初戴义齿时即有明显效果,6个月后无变化。4例患者均表示是对色泽不满意。在前牙义齿修复中,颜色的恢复比形态的恢复更复杂,患者常常对修复体颜色比对形态更为敏感。除了医师的主观因素外,比色板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缺点也是造成色泽不满意的原因之一。有学者表明:比色板具有快速、简便、无创伤的特点,但结果往往不够理想,其中主要是成品牙的颜色有限,分布区域远比天然牙颜色范围小,不能对牙齿的颜色进行完整的表达,其次,特别是进口的比色系列有一部分不适合中国人牙色的特点[3-4]。因此修复时应选择与余留牙相似或与患者年龄、肤色相协调的牙色[3,5]。

也有研究表明修复体的颜色虽可影响患者满意度,但颜色并不是单一的、最有决定性的影响因素。若颜色有轻微偏差,而其它方面的美学特征若能准确再现,修复体还是能获得较高的满意度[6]。在调查中对表示外观比较满意的26例患者进行进一步询问发现,有患者认为颜色略不满意,但总体还是令人满意的。这和本研究中临床医师十分注重修复体的形态的恢复有关。在对多个前牙缺失修复时,根据牙弓的形态,患者的面型、体形设计适当的牙体形态,实现牙齿的解剖形态、功能形态和个体形态三者相结合,对标准的牙作适当的调整,尽量达到个体牙齿牙弓形态的仿真。

对于义齿修复的满意程度,除了义齿质量因素以外,Baer[7-8]等人认为粘膜、牙槽嵴等解剖因素,患者的年龄、义齿的经验等人文因素和心理因素都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义齿外观满意度与年龄正相关,与个性因素中的世故性和独立性呈负相关[9]。

另外,医师和患者之间审美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审美评价上往往会有分歧,怎样将这种差异减小到最低限度,再创医师和患者均可接受的容貌美,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0]。

总的说来,无论从美容效果还是从功能恢复方面看,隐形义齿修复都不失为一种新的较好的前牙修复方法。而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超宏,王贻宁,吴忠荣.全口义齿满意度调查表的设计与研究[J].口腔医学纵横,1999,15(3):163.

[2]刘政.下颌种植覆盖义齿附着体临床与力学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2,7(4):143.

[3]millerZ.organizingcolorindentistry[J].JamDentassoc,1987,26-40.

[4]吴效民,宋世卿.Vita比色板色度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4):227.

[5]prestonJD.Currentstatusofshadeselectionandcolormarching[J].Quintessencelnt,1985,16:47.

[6]刘峰,杨亚东,丁东,等.修复后前牙美学临床评价与患者满意度关系的初探[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42(2):90.

[7]BaermL.theuseofthepsychologicalmeasureinpredictingpatientSatisfactionwithcompletedenture[J].intJprosthetDent,1992,5:221.

[8]ClancyJmS,Buchsa,ardgmantH.aretro-spectiveanalysisofoneimplantsysteminanoralsurgerypractice.phase1:patientsatisfaction[J].JprosthetDent,1991,65:265.

[9]曾剑玉.无牙颌患者个人因素对全口义齿审美的影响[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1,2(2):1.

[10]张宁宁.论口腔修复学中的审美设计和审美特点[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1,7(2):75.

[收稿日期]2008-02-17[修回日期]2008-04-11

生态修复调研内容篇5

关键词:3m;聚碳酸脂齿冠;美齿修复

聚碳酸脂冠作为一种新的修复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前牙、前磨牙牙冠缺损,过小牙,变色牙等的美容修复中,因其美观效果好,操作简便而受到欢迎。3m冠是由聚碳酸脂材料充填结合微细玻璃纤维制成,由于其冠的色泽和形态逼真,质地坚韧,耐磨性好以及无毒无味,已被越来越多的口腔患者及工作者接受。笔者应用3m聚碳酸脂冠进行了24颗牙的美齿修复,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本文实验组选用的是美国3m公司提供的聚碳酸脂成品前牙冠,分为上下、左右四种,多种型号可供选择;对照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

1.2一般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32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16~48岁,平均31.6岁。共计修复40颗牙,其中上颌中切牙16个、侧切牙10个;下颌中切牙10个、侧切牙4个。每个患牙均摄牙片,了解根管及根尖情况,并按常规完成根管治疗。行3m聚碳酸脂齿冠修复即实验组24颗,行传统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修复即对照组16颗。

1.3方法

1.3.13m聚碳酸脂冠组::观察无疼痛不适等症状即可按照以下进行操作;基牙预备[1-2]:缺损较大者常规做根管治疗残根、残冠按桩冠修复方法常规预备基牙,选择型号和长度均合适的根管螺纹钉固定于根管内,完成桩钉。变色牙、切角缺损者:沿牙齿的邻面、唇面、舌面,切端或面均匀磨除1~1.5mm,以基牙恰好能与3m冠组织面形态相吻合为原则,尽可能少磨除牙体组织,特别是注意保持牙冠恰当的长度。同时,颈缘形成环形台阶,使粘固后的套冠颈缘与牙体颈部密合。轻度扭转牙、移位牙者:根据扭转或移位的情况,酌情修磨邻面、唇面、舌面和切端或面牙体组织,为达到良好的美容修复效果,需细心反复调磨。过小牙根据间隙大小,适当磨除部分牙体组织即可扭转错位牙根据情况,按照封主方法进行基牙预备。牙间稀疏者:根据牙间隙大小,适当磨除部分牙体组织即可。3m聚碳酸脂冠的选择:测定所修复治疗牙体近中远中径、确定齿冠号数,选择近远中径相等的成品冠。原则:近中远中邻面与邻牙达到无压力接触,唇面与邻牙、对侧同名牙协调一致,舌面、咬面在各种位和运动时无咬合高点和干扰。若型号不完全符合,为避免过多磨除3m冠,特别是3m冠的邻面和咬面,可选择略小型号3m冠。调磨和试:根据所修复牙齿的长度和颈缘形态、弧度,并参照邻牙和对侧同名牙,用砂石轮修整齿冠颈缘长度和轮廓线,反复调磨3m冠颈缘部分使3m冠与基牙相吻合。试套3m冠时嘱患者做各种运动,观察有无咬高点,反复调磨并。粘固和修整:粘接固定在牙体上用50%磷酸,酸蚀,蒸馏水冲洗,干燥、涂适量粘接剂。取3m化学固化树脂aB剂,调拌后置在成品冠内。即刻固定在已处理完的牙体上,用探针将眼沟内未固化多余的树脂去除。待10min左右树脂固化后,作正中及前伸调整。

1.3.2对照组去除腐质,尽量保留具有一定抗力的牙体组织,参照临牙或同名牙外观,选择色泽适合的光固化复合树脂,重塑牙冠形态,光照固化。

1.4聚碳酸脂成品冠修复疗效评定标准经临床观察,冠固位良好,X线示患牙周围骨结构良好,密度无明显变化;色泽正常,无破损,无明显磨耗,酿缘无红肿,无叩痛,咬合关系正常为成功。冠松动、脱落,严重磨耗或破损,眼缘红肿,有叩痛则为失败。

1.5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2年的临床观察,3m聚碳酸脂冠组成功23牙,成功率95.8%,原因为前牙破损;传统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修复组成功14例,成功率为87.5%,原因为前牙破损1例,牙龈炎1例,两组成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美国3m公司生产的聚碳酸脂成品冠,是最近几年的新产品,其冠的色泽、形态接近于真牙,具有无味、无毒,质地硬、耐磨的特点,明显优于一般的牙片,此冠操作简便,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修复残根、残冠等的材料[3]。本文研究了3m聚碳酸脂齿冠修复24颗前牙,修复成功率达95.8%,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修复(p

3m聚碳酸脂成品冠的不足[4]:①当选择与所修复牙齿的近中远中向宽距一致的3m冠时,其颊舌向厚度通常都显著大于所修复牙齿的颊舌向厚度。在调颌时需过多的磨去套冠,以使套冠舌侧面磨得较薄,甚至磨穿,是造成修复失败的原因之一;②3m冠与粘固材料的粘结力明显小于牙体组织与粘固材料的粘结力,导致失败较多;③3m冠虽有60种型号,但远不能满足临床牙冠的个体特异性;色泽单调,缺乏层次需切割牙体组织较多;临床上需反复细心调磨,耗时较多。

本研究病例在复查中有1牙破损,也有学者报道了其他不良反应[5],如牙齿松动、牙龈炎。主要原因分析如下:①冠破损的原因主要是过早接触;牙咬合过紧。成品冠组织面的唇壁及舌侧面不得不作过多的调磨,使局部冠壁明显变薄,容易发生冠破损;②松动的原因主要是[6]:根管制备过多,造成牙体组织减少,根管壁变薄,牙根易垂直折裂;根面继发龋蚀,桩与根面不密合,食物残渣滞留,菌斑聚集,致使根面产生继发龋,从而使桩在根管内的长度减短,根管口扩大,导致桩钉固位力减小,冠桩松动;③龈缘红肿的原因主要是冠的龈缘过厚、过长、表面粗糙,刺激牙龈缘所致。

3m聚碳酸醋齿冠具有形态逼真,色泽美观,强度硬,耐用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对于残冠、残根等大块缺损的牙体疾病,选择好适应症并及时处理患者的根管可增加患牙的保存率,达到满意效果。此外可节省患者就诊时间,简化操作程序,缩短疗程,且价格低廉,深受患者欢迎。

4结论

作为一种新的修复技术,聚碳酸脂冠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前牙、前磨牙牙冠缺损,变色牙,种植牙,过小牙等的美容修复中。3m聚碳酸脂齿冠在前牙美齿修复中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美齿修复的理想材料。

参考文献:

[1]王忠义.桩冠的一次法制作[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89(01):59.

[2]张道珍,殷新民.正常成人面部和谐比例的测量研究[J].口腔医学,1990(02):60-61.

[3]王树植.3m预成冠在牙体病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8(03):54-55.

[4]何可人,沈泳梅.3m聚碳酸脂套冠的前牙美容修复体会[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8(04):45.

生态修复调研内容篇6

论文摘要:阐述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的关系,介绍了生态水利规划的基本原则: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我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与整体修复原则;反馈和调整设计原则。

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流动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自水流边界、水文规律等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在权衡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二者关系方面,似应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规律,是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合理技术路线。

3.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在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以后,就应该对于河流进行生物调查、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勘查和评估,建立河流地貌数据库和生物资源数据库。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水文、河流地貌和生物调查的有力工具。关键的工作步骤是在以上两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确定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建立某种数学模型。河流环境因子包括河流河势、蜿蜒度、横断面形状及材料、流速、水位、水质、水温、泥沙、营养盐的迁移转化、水文周期变化等。研究的内容包括:调查单个生物因子的基本需求,评估各种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制约条件,对于“关键种”或标志性生物的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和评估。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识别那些对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的设计。

3.3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

将自组织原理应用于生态水利工程时,生态工程设计与传统水工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像设计大坝这样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种确定性的设计,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材料强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终可以具备人们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复工程设计与此不同,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或者说是辅助性设计。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成功的生态工程经验表明,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

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特征是对于自然河流实施控制。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要求工程师必须放弃控制自然界的动机,树立新的工程理念。因为依靠人力和技术控制自然界是不可能的。人们要善于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这个宝贵财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强调的是,地球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每一条河流的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

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还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3.4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景观则是指生态学中的景观尺度。景观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为什么在景观的大尺度上进行河流修复规划?首先,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其子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和人造工程设施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又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自然河流生态系统。而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境的组成部分,形成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需要对于各种胁迫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整体研究。其次,必须重视水域生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水域生态系统是随着降雨、水文变化及潮流等条件在时间与空间中扩展或收缩的动态系统。再者,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随时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一条河流的生态修复活动不可能是孤立的,还需要与相邻的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进行协调。最后,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也十分重要。河流系统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个河流生态系统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河流生态修复是靠时间做工作的。有研究指出,湿地重建或修复需要大约15~20a的时间。因此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准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3.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的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在河流工程项目执行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设计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

意识到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除了自然系统的演替以外,人类系统的变化及干扰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调整。这种不确定性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同于传统工程的确定性设计方法,而是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是按照“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流程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流程中,监测工作是基础。监测工作包括生物监测和水文观测。评估的内容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常用的方法是参照比较方法,一种是与自身河流系统的历史及项目初期状况比较,一种是与自然条件类似但未进行生态修复的河流比较。

在反馈调整式设计过程中,提倡科学家、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对话、协商,以寻求共同利益。提倡多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1~5.

[2]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2003,(1):1~6.

[3]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利学报,2003,(11):1~7.

[4]mitschw.J.,JorgensenSe..ecologicalengineeringandecosystemRestoration[m].publishedbyJohnwiley&Sons,inc.,Hoboken,newJersey,2004:134~137.

[5]董哲仁.荷兰围垦区生态重建的启示[J].中国水利,2003,(11a):45~47.

[6]o’neillR.V.,D.L.Deangelis,J.B.waide,etal.aHierarchicalCon-ceptofecosystems[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princeton,nJ.1986:153.

[7]GosselinkJ.G.LandscapeConservationinaforestedwetlandwater-shed[J].Bioscience,1990,40:588~600.

生态修复调研内容篇7

关键词:土地退化;生态修复;保水剂

根据世界三大生态学期刊:ecology,0ecologica和oikos在1987~1991年期间发表的论文中概念出现的频率及英国生态学会对会员的调查来对生态学的概念受到重视的程度和排序来分析,生态恢复被列为最受重视的生态学概念[1~3],对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的研究成为当代土壤学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对退化土壤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也就是要使沙漠化土地、盐碱化土地、采矿区土地、废弃的土地和固体废物堆场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复垦绿化。但由于各种退化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各不相同,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和数量极少,有机质和营养物含量很低,土质的物理化学结构性能差,并且由于短缺和资源浪费,我国的农业灌溉用水明显不足,农业缺水问题日益严重。这就造成了土壤生态系统的极度脆弱,使土壤环境难以适宜植物的生长,如果不对土壤生态系统加以保护和修复,这些贫瘠的土地便会更加退化,逐渐成为不毛之地和漫漫黄沙,最终形成沙化之地。

有关研究表明,从岩石到土壤的进化,在自然状态下,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因此,有人将土地资源归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本论文研究土壤生态修复剂就是为了构造理想的土壤结构,使其能够种草植树,在植物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加速土壤熟化,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最后成为适宜植物生长的优质土壤,从而达到恢复植被的效果。

1实验材料

1.1供试土壤生态修复剂材料

所用土壤生态修复剂为自行研制,其组成见表1-1。

1.2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用建筑基础挖掘的生土,土质较紧实。

耕层土壤有机质0.523g/kg,全氮40mg/kg,碱解氮11.5mg/kg,速效磷0.62mg/kg,速效钾30.4mg/kg,土壤pH值为8.1,土壤容重为2.03g/cm3。

1.3供试作物

供试作物为草坪草,型号为爱瑞三号(aridiii)

纯度>96;净度>98。

2试验设计

田间小区试验在简阳市的一个河滩坡地进行。为了衡量生态修复剂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共设5个处理,分别是对照(处理CK)、添加了n、p、K肥和谷壳(处理a)、添加了n、p、K肥、谷壳和活性污泥(处理B)、添加了n、p、K肥、谷壳、活性污泥和保水剂(处理C)、添加了n、p、K肥、谷壳、活性污泥、保水剂和微量元素(处理D)。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

试验地四周各设0.5m宽的保护行,0.5m过道。每个小区面积30m2,随机区组排列。按小区单独计量播种。2005年4月15日开沟播种,播种深度10cm左右。

除了在播种时施肥、灌溉以外,整个生长期不追肥,也不灌溉。草的生长依靠天然降水。

表1-1小区试验处理设计

表2-1小区试验排列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修复剂对出苗率的影响

播种后7天出苗,出苗后两周间定苗,测定最终出苗率,结果见图3-1。由图可以看出,出苗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处理D>处理C>处理B>处理a>对照处理(CK),即加入土壤生态修复剂后作物的出苗率高于对照处理。

图3-1修复剂对出苗率的影响

Figure3-1effectofrepairmedicalpreparationontheemergencerateofthegrass

结果显示,当加入了土壤生态修复剂后,作物的出苗率提高的百分点最大,比对照CK提高了70%。

由此证明,添加的土壤生态修复剂可以促进种子早生快发,出苗整齐,苗全苗壮对作物的生长有决定性意义。

3.2修复剂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土壤容重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一般来说,土壤容重小,表明土壤比较疏松,孔隙含量大,大孔隙多;土壤容重大,表明土壤紧实,孔隙少,土壤结构性差。

图3-2修复剂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Figure3-2effectofrepairmedicalpreparationonthesoilvolumedensity

从图3-2可看出,土壤容重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处理D

这种经保水剂改良后的土壤由于其容重较小,结构比较疏松,这样就有利于土壤中的水、气、热、肥等的交换及微生物的活动,也就有利于土壤中养分对植物的供应,从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3.3修复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土壤理化性质的好坏,可以通过其水、肥、热、气等情况来衡量。通过测定其试验前后,养分情况的变化,可以大致了解土壤状况。土壤生态修复剂对土壤养分情况的影响见表3-3。

表3-3土壤养分情况

从表3-3可以看出,加入了土壤生态修复剂以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相比,施了土壤生态修复剂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997g/kg,这一方面是由于土壤生态修复剂中的谷壳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另一个原因就是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也是有机质的一个重要来源。

pH值是土壤重要的基本性质,也是影响肥力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一般来说,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土壤的pH值会逐渐变为碱性,但从表中看出,添加了土壤生态修复剂以后,CK、a、B、C、D的pH值分别为8.1、8.1、7.9、7.6、7.6,土壤的pH值有下降趋势,这说明该土壤生态修复剂可调节土壤酸碱度,保持土壤的pH值基本稳定在中性偏碱性的环境下,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从表中可以看到,未加入土壤生态修复剂的土壤的肥力相当低,全氮为40.0mg/kg,速效磷为0.62mg/kg,速效钾为30.4mg/kg。施加了土壤生态修复剂后,与对照相比,土壤中n、p、K的含量有了明显增加,全氮增加了385.5mg/kg,速效磷增加了2.23mg/kg,速效钾增加了108.3mg/kg。所以土壤生态修复剂能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这是因为修复剂通过创建和稳定土壤中的水稳性团粒结构来加强土壤对养分元素的保持作用,抑制肥料元素的流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4讨论

小区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生态修复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并且能够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效含水量,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土壤的水、气、热、肥等的交换,因此也就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并可以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施用该生态修复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n、p、K的利用率,起到了保肥增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金,李晓军.面向下1世纪的西方生态学:走向21世纪的中国生态学—中国生态学会第5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3~70

生态修复调研内容篇8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流动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自水流边界、水文规律等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在权衡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二者关系方面,似应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规律,是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合理技术路线。

3.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在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以后,就应该对于河流进行生物调查、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勘查和评估,建立河流地貌数据库和生物资源数据库。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水文、河流地貌和生物调查的有力工具。关键的工作步骤是在以上两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确定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建立某种数学模型。河流环境因子包括河流河势、蜿蜒度、横断面形状及材料、流速、水位、水质、水温、泥沙、营养盐的迁移转化、水文周期变化等。研究的内容包括:调查单个生物因子的基本需求,评估各种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制约条件,对于“关键种”或标志性生物的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和评估。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识别那些对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的设计。

3.3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

将自组织原理应用于生态水利工程时,生态工程设计与传统水工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像设计大坝这样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种确定性的设计,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材料强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终可以具备人们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复工程设计与此不同,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或者说是辅设计。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成功的生态工程经验表明,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

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特征是对于自然河流实施控制。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要求工程师必须放弃控制自然界的动机,树立新的工程理念。因为依靠人力和技术控制自然界是不可能的。人们要善于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这个宝贵财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强调的是,地球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每一条河流的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

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还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3.4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景观则是指生态学中的景观尺度。景观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为什么在景观的大尺度上进行河流修复规划?首先,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其子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和人造工程设施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又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自然河流生态系统。而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境的组成部分,形成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需要对于各种胁迫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整体研究。其次,必须重视水域生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水域生态系统是随着降雨、水文变化及潮流等条件在时间与空间中扩展或收缩的动态系统。再者,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随时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一条河流的生态修复活动不可能是孤立的,还需要与相邻的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进行协调。最后,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也十分重要。河流系统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个河流生态系统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河流生态修复是靠时间做工作的。有研究指出,湿地重建或修复需要大约15~20a的时间。因此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准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3.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的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在河流工程项目执行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设计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

生态修复调研内容篇9

关键词:厦―泉―漳城市群;重大工程;地质环境;评估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139-03

引言

2008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复《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福建规划建设厦泉漳和福州两大都市区,由此进入大规模城市群建设阶段。重大工程建设对城市群区域地质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1~3]。厦泉漳城市群东临台湾海峡,土地面积占全省的20%,随着重大工程建设强度和频率加大,地质环境质量可能更加恶化,长期持续的岩土地质环境影响和灾变效应将更加突出,因此,开展陆―海相互作用下沿海地质环境系统与演变动力、重大工程建设对区域地质环境持续影响评估研究,对揭示福建东南沿海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与规律、协调人类重大工程活动与区域地质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对建立地质环境安全的战略评估体系、评估重大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质量与地质环境容量的持续影响效应,对科学规划与布局城市群的协调发展、评价和决策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质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减少和防治岩土地质灾害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厦―泉―漳城市群建设与发展

厦门、泉州、漳州城市群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都市区之一,是壮大闽东南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厦门、泉州、漳州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厦泉漳城市发展走廊规划研究》推动了厦泉漳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加强未来闽台经济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依托综合交通支撑,厦泉漳城市群将形成若干城镇密集群和都市连绵区,区域内常住人口将达到1000万,城镇人口大约900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约900平方公里~1000平方公里。

按照《城市走廊研究》的设想,厦泉漳城市群发展将形成“一廊两湾三带四组五轴”的总体布局。“一廊”即厦泉漳城市走廊;“两湾”即厦门湾和泉州湾;“三带”即漳州与厦门之间的云洞岩、九龙江生态绿带,厦门与泉州之间的小盈岭生态绿带,泉州湾与惠安之间的山体生态绿带;“四组”即漳州城区及城镇组群,厦门城区及城镇组群,泉州湾城区及城镇组群,惠泉城区及城镇组群;“五轴”即沿海南北向两个对接区域的延伸发展轴,泉三线泉州至三明发展轴,龙厦线龙岩至厦门发展轴,厦门对金门、台湾发展轴,实现向内陆及海上辐射发展[4~5]。

建立快速便捷的城际立体交通体系,形成中心城市“四小时交通圈”和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一小时交通圈”。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积极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进一步缩短城市时空距离。重视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完善城区路网,打通主要交通阻塞点,加快建设绕城高快速公路和进出城及联结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的快速干道。在港口和交通方面,加强厦门湾、福州港、湄洲湾等深水港建设,实现港城互动。随着“三纵八横三环二十五联”的海西高速公路网和福厦、厦深及龙厦铁路的规划建设,一个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连内陆腹地、东出台湾海峡的交通初现轮廓,厦―泉―漳城市将更加紧密融为一体,形成东南沿海区域重要的城市群[6~7]。

二、厦―泉―漳城市群重大工程

厦门海域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九龙江的出海口处,九龙江三角洲地域包括了泉州、漳州、厦门三个市域地区,通称为“闽南金三角”。厦门岛处于地域构成的的中心位置,从而形成了全方位辐射效应:向西辐射到龙海、龙岩一带;向南拓展到漳州、汕头等地;向东辐射金门、台湾岛;向北和泉州相接。厦漳泉城市联盟将朝着构建大厦门都市区的方向发展。翔安隧道、厦漳大桥、泉州晋江大桥、泉三高速公路、湄洲湾南岸港区,形成城市联盟的基本框架。厦门将逐步完善与周边区域内的立体交通网络,整合现有的公路网与周边城市的实现衔接。厦门“十一五”期间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9项,投资约705亿元,包括海港工程、空港工程、铁路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市政环保设施工程、城区建设工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

厦门与漳州、泉州以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经济一体催生城市融合。海西五城市城际轨道规划北起福州,经过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再拐到龙岩,城际轨道将各市中心与主要城区都连接起来。该项目建设有利于优化厦泉漳龙城镇空间布局,构筑“一小时交通圈”。对台方面,加快厦金大桥的规划建设,缩短厦门和金门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启动新机场建设,或者考虑由厦门金门共建机场,实现两岸常态化的三通直航。厦门南通道为联系厦门与漳州市的快速通道,该项目建设将有利于加强厦门湾内部联系,促进两市三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厦漳跨海大桥、沈海高速公路复线厦门段主线及连接线也要动工建设。厦漳跨海大桥北连厦门海沧投资区,南接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其建成将打破九龙江的阻隔,推进厦门湾组合港建设,推进厦漳城市联盟建设。海西铁路网有厦(门)深(圳)铁路、向(江西向塘)莆(福建莆田)、赣龙、温福、福厦、厦漳潮、龙厦等进出省铁路等九条之多。铁路网建设完成后,以福州、厦门为中心的城市群里,将会出现1小时、2小时和3小时出行圈,将对厦泉漳城市群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支撑。

三、重大工程建设对区域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研究对策

1.研究思路。福建东南沿海海岸线曲折漫长,河流海湾水系交错密布,具有独特的海相与陆相交叉融合的地形地貌。东南沿海地处台湾海峡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等内力地质作用频繁;该区域属亚热带气候,岩土圈、水圈、大气圈等活动频繁,外力地质作用强烈,山区丘陵广阔,导致自然地质环境脆弱而复杂,属环境地质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8]。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恶化了原始地质生态环境,导致地表沉降开裂、地面塌陷、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岩土工程破坏等严重的岩土地质环境灾变。

进入2l世纪,厦泉漳城市圈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区和新城市群,将有更多的城市建设、铁路公路、水利电力、海港码头、能源化工等重大工程相继动工建设,今后十至二十年还将成倍增长,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将日趋严重和复杂,由此引发各种地质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将更加频繁。因此,开展区域陆海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重大工程对区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持续影响、环境安全的战略评估体系、重大建设项目对区域地质环境长期风险的预警监控体系与地质环境影响追踪、地质环境评价与综合调控、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程等研究工作,将为沿海地带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进步和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9]。以厦泉漳城市群为例,研究思路如下:(1)福建东南沿海区域地质环境:研究区域地质环境系统结构、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影响、陆―海相互作用下地质环境系统演变动力;研究重大工程建设与城市群区域地质环境相互耦合作用与反馈机制,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演变的推动作用。(2)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调大工程建设现状,分析典型工程利弊,构建重大工程建设对城市圈区域地质生态环境长期持续影响效应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持续影响效应评诂模型,确定地质环境质量与容量的极限临界值,优化模型参数。(3)影响评估方法及计算机评估软件:研究制定重大工程建设对城市群区域地质环境质量与地质环境容量长期持续影响评诂方法,开发计算机评估系统软件。(4)地质环境修复对策:利用新开发的计算机评估系统软件,评价重大工程建设对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影响易损性和安全性,预测人类重大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共同作用下区域地质环境演化趋势;提出东南沿海城市群区域地质环境修复技术措施。

2.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1)实际调查和总结归纳法:调查研究分析区域地质环境、内外地质作用、岩土地质条件、厦泉漳城市群的重大工程建设现状等,调查观测重点区域地质环境变迁,剖析典型地质环境事件,获取地质环境变化与灾变等大量信息,总结归纳历史上岩土地质灾变发生各种因素和条件,形成初步经验判断。(2)动态系统分析法: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把地质生态环境与重大工程建设工程作为复杂系统来考虑,寻求从总体到局部、从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发现地质生态环境、内外地质作用、岩土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自然气候条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等系统要素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制约的规律性。(3)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典型重大工程,比较不同因素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差异性,为寻求和筛选评估评价参数,构建指标完整体系提供依据。(4)计算机信息处理与量化评价预测。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理论,开发计算机评估程序,建立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系统和计算机评价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地质环境评价数据标准化、动态量化预测和评价。

3.预期研究成果目标与推广应用。(1)揭示东南沿海城市群区域地质环境演变规律。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为背景,研究陆―海相互作用下具有东南沿海区域特色的地质环境系统结构、演变动力、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影响、人类活动对沿海地质环境演变的推动作用等,探索重大工程建设与东南沿海城市圈区域地质环境相互耦合作用与反馈机制,揭示福建东南沿海区域地质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为协调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2)构建评估体系,建立评估模型。根据实际工程调查数据资料,筛选重大工程建设对厦泉漳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影响效应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建立重大工程建设对城市圈地质生态环境持续影响效应评估模型,优化模型参数,确定地质环境质量与容量极限的临界值,为量化评估重大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奠定基础。(3)制定评估方法,开发计算机评估软件。通过对现有各种地质环境评估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评价方法的调查,制定建设工程长期持续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评估方法;利用计算机语言和编程技术,建立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系统和计算机评价辅助决策系统,开发计算机评估软件,实现地质环境动态量化评价。为评价重大工程项目的后期地质环境效应、预测地质环境演化趋势等提供理论基础;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重大工程论证与决策、规划与选址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4)评价影响效应,预测发展趋势。利用新开发的软件系统,评价重大工程建设对东南沿海城市圈地质生态环境的易损性和安全性影响,预测人类重大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共同作用下区域地质环境演化趋势,为制定地质环境修复对策和综合调控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5)提出地质环境修复对策,建立示范区。依据评价预测结果,根据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耗散结构理论,提出地质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措施;科技开发与建立示范区相结合,研究探索新的地质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结论

重大工程建设对区域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灾变的影响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重大工程建设与区域地质环境耦合反馈机制及灾变效应影响分析、对区域地质环境质量与地质环境容量影响评估模型及评价方法、多因素相互耦合与共同作用诱发岩土地质环境灾变机制、区域地质环境修复技术措施与综合调控对策等属前沿研究课题。

厦泉漳将融为东南沿海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群,许多重大工程项目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以厦泉漳城市群为例,结合沿海城市工程地质条件和重大工程建设现状,研究陆―海相互作用下厦泉漳城市群地质环境系统,建立地质环境质量与容量影响评估模型等,对解决福建省海峡西岸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工程项目评价与决策、项目规划与选址、预测重大工程对地质生态环境持续影响效应,对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修复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和防治岩土地质灾害等意义重大。其应用可以推广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其他沿海城市群的建设规划和重大工程的论证和方案决策中,为维护区域地质生态系统平衡、宏观调控区域地质环境系统、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周国华,舒倩,李红霞.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安全建设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0):75-79.

[2]索传媚.城市建设与地质灾害[J].灾害学,2008:1-15.

[3]赵勇,白永秀.城市群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城市问题,2007,(7):6-11.

[4]林军.海峡西岸城市群地质环境特征研究[J].中国地质,2006,(2).

[5]尹晓波,侯祖兵.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的定位及发展路径[J].经济地理,2006,(3).

[6]黄爱东,何逸英.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构建城市群[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6,(5):50-54.

[7]叶敏弦,叶穗山.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对策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91-95.

[8]金江军,潘懋.近十年来城市地质学研究和城市地质工作进展述评[J].地质通报,2007,(3):366-371.

[9]郑承忠.福建海湾地区灾害地质特征与工程风险控制[J].自然灾害学报,2005,(4):108-114.

theassessmentStrategiesofmajorengineeringprojectsimpactingonRegionalGeological

environmentintheUrbanagglomerationofXia-Quan-Zhang

HUHua,YanGLi-juan

(Collegeofarchitecture&civilengineeringofXiamenuniversity,Xiamen361005,China)

生态修复调研内容篇10

[关键词]二氧化锆全瓷;美学修复;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7)01(b)-0054-03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estheticeffectofzirconiaall-ceramiccrownintherestorationofanteriorteeth.methods48casesofpatientswithestheticrestorationofanteriorteethadmittedandtrea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0toDecember2015wereconvenientselectedandgiventhezirconiaall-ceramiccrown,andthecurativeeffectwasevaluatedafterrestoration,andthefollow-upobservationwasbetween1yearand3years.Resultsafterrestoration,45casesofpatientsweresatisfiedwiththerestorationeffect,andthedenturerestorationwasbeautiful,andtheshapewasinharmonywiththeface,andthesatisfactorydegreeofpatientsreached100%aftercalculation.Conclusionthekeyfactorsofestheticrestorationofanteriorteetharetheselectionofindications,preparationsbeforetheelaborateestheticrestoration,standardizedabutmentpreparationandselectionofall-ceramicmaterials.

[Keywords]Zirconiaall-ceramic;estheticrestoration;Clinicalvalue

患者常因前牙牙体缺损,牙变色,或个别前牙错颌等影响美观,要求美学修复改善美观。二氧化锆陶瓷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强度高,美观,耐腐蚀及非金属性不影响放射治疗及核磁共振检查等优点,在临床中能够对金属烤瓷冠进行替代,并成为一种理想的修复体[1-2]。该院从2010年开始采用此材料对前牙予以修复,获取了一定的疗效。此研究对该院于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行前牙美学修复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便利选择在该院行二氧化锆全瓷冠前牙美学修复病例48例,共70颗全瓷冠。男15例,女33例,年龄18~40岁,其中中切牙44颗,侧切牙20颗,尖牙6颗;因龋齿、外伤致牙体缺损而进行美容修复34颗,因牙变色而进行美容修复21颗,因错颌畸形进行修复15颗;进行根管治疗后行桩核+全瓷冠修复44颗根管治疗后直接全瓷冠修复18颗,8颗未进行根管治疗活髓牙直接修复。

1.2材料

此研究中所选择的Vita3D-master比色板生产厂家为德国;纤维桩(3m.美国);复合树脂粘接剂(Coltene瑞典);加成型硅橡胶(Huge中国);泽康二氧化锆CaD/Cam全瓷系统(Cercon德国);Lava二氧化锆CaD/Cam全瓷系统(3m美国);尼康5300单反数码相机(nikon日本),二氧化锆全瓷冠由广东定远陶齿有限公司制作完成。

1.3方法

1.3.1手术前准备需要进行美学修复的患者应和医务人员予以相应的交流和沟通,确定其自身对美学的要求,对口腔进行检查之后研究模型对蜡型予以制备,随后对美学效果予以预测,而医务人员和患者一同对修复方案予以确定。通过单反相机对其进行拍摄从而予以比色,并将照片传递给技师,为其配色提供有效参考。选择根管治疗方法的患牙需在根充后观察2周后无任何临床症状后开始修复。

1.3.2标准牙体预备对于过小及轻度龋坏,轻度扭转牙的活髓牙直接在局麻下按全瓷冠牙体预备。对于牙体缺损较大及倾斜角度过大的,需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对牙体进行预备,此过程中均按照常规桩核进行,根长度的2/3~3/4为根管最终的预备长度[3-4],需要确保根尖位置处于密封中,留有3~5mm根充物,核桩材料为纤维桩核。如果患者的基牙倾斜角度在45°以上时,因为常规纤维核桩无法形成较大的角度,要采用金属铸造桩核或锆瓷桩核修复[5]。二氧化锆全瓷牙应对牙体进行充分的准备,在咬合位置处应留有1.5~2mm的位置,确保颜色较为自然,同时饰面瓷层厚度应固定,其唇面预备应在1.5mm以上,边缘位置处应为圆钝,宽度大致约为1mm,5~6°为其聚合度[6]。对于基牙颜色相对正常,将肩台位置设定的龈沟内较浅的位置,而对于基牙颜色较深的牙齿,肩台边缘位置设定在龈下较深的位置[7]。

1.3.3取模48例患者均采用加成型硅橡胶二次印模法取模,要求印模光滑、无气泡、肩台清晰、范围合适。

1.3.4戴临时修复体首先需要在蜡型上进行取模,随后将临床冠进行树脂灌注,并将其戴入口腔中,对临时修复体予以制备,当调整良好后实行暂粘。

1.3.5永久性修复体的佩戴当制作完成后患者应该试戴,检查边缘密合、颜色协调、形态美观,调合并取得患者满意后,用树脂粘结剂永久粘结。交代使用注意事项,并嘱门诊定期复查。

1.4临床效果评估

告知患者需要每隔半年时间进行一次复查,其检查内容包含是否存在松动脱离或者折裂现象,同时对其密合程度进行观察[8]。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3年的随访对其临床效果予以评估,按照美国卫生公署对牙科修复体评价的主要内容,将以下内容作为此研究临床评估指标,见表1。

2结果

48例临床前牙美学修复患者共70颗全瓷冠修复体。修复后即刻评估形态及颜色与相邻牙匹配,龈缘自然美观,固位良好,边缘密合无间隙,患者感觉舒适,满意修复效果,其满意度经计算后为100%。经过1~3年,平均1.3年随访,评估共有1颗修复体出现牙颈部继发龋,2颗修复体因纤维桩核折裂致修复体脱落,1颗因根折致修复体脱落,1例2颗全瓷冠因外伤致切端崩瓷,修复体缺损。3颗出现牙龈红肿出血,可能与复合树脂粘结剂刺激有关,予刮治冲洗后,牙龈恢复正常。

3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前牙变色1颗,且经过牙体治疗以及牙周专科治疗,患者的牙周较为健康并无牙齿松动现象,按照患者自身主观二氧化锆全瓷冠予以修复治疗,其比色时间为10:00-14:00,并对其进行牙体制备,在进行排龈后,通过硅橡胶印模材料进行制备,随后对患者制备临时冠,将模型送至技工室制作修复体。患者经试戴后较为合适。

4讨论

4.1前牙美学修复

前牙位于口腔颌面部,美学特征突出,人们前牙经常因龋齿外伤、发育不良致牙体缺损;四环素、氟斑牙等致牙冠变色或个别前牙错颌,表现为牙唇腭向错位、扭转、牙冠过小等[9],严重影响美观。临床了通常行牙齿美容修复治。二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其内冠是二氧化锆陶瓷,表面饰面瓷的一种非金属修复体,内冠二氧化锆陶瓷的强度和韧性均优于传玻璃,陶瓷和氧化铝陶瓷,可以代替金属内冠,

4.2前牙美学修复前的准备

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学修复效果、医生、技师、患者的共同参与制作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在对患者进行修复前需要对其期望值进行了解,同时对蜡型进行诊断性制作,使得患者能够了解修复前后是存在变化的,并对调整内容提出相应的意见,为美学提供有效的信息。

4.3术前数码比色

经过数码比色,对技师传递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真实牙齿颜色予以仿真。张非煜等[8]经研究后认为在封闭环境中,数码比色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医师首先用3D比色板目测法确定与天然牙最接近的色卡,再用尼康5300微距镜头对患者前牙位置以及正面微笑进行拍摄,在对其进行拍照的过程中在邻牙旁边放置比色卡,并将患牙和邻近牙的相关情况进行设计,通过摄像将其传递给技师。

4.4标准化的基牙预备

可以为最终全瓷冠的制作创造良好的空间。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牙体设备如果较为精细,修复体制作时较为用心,才可以使修复边缘和预备边缘进行对接。随后对其实行封闭粘接之后,能够将冠边缘着色现象予以减少,保证修复效果。此研究中出现继发龋的患者为1例,其出现伴龈炎的主要因素为冠边缘与基牙的肩台不贴台,形成悬突,引起菌斑滞留,刺激牙龈,产生龈炎及继发龋。

4.5桩核的选择

大多数学者经研究后认为牙冠长轴和根管长轴之间的角度应在45°以下,不然倾斜牙在修复后,其唇侧根面和根管壁之间的角度会显著加大,极易出现折裂现象,如果患者患牙的倾斜角度较大,不应选择纤维核桩进行修复,应预备常规蛀牙体后采用二氧化锆桩冠。研究有1例根折致修复失败原因可能为根管壁过薄受力过大所致。2例纤维桩折断致修复失败,可能原因与根管桩选择不变,受力过大有关,改为二氧化锆桩冠重新修复,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如果前牙颜色较深或者存在条纹,二氧化锆全瓷冠对其进行修复具有显著的效果,如基牙颜色较深可以进行美学制备。此外二氧化锆全瓷修复具有独特的固化能力,其中包含抗破裂性和破裂之后所产生的强韧性,可适用于前牙或者后牙中,桥体锆进行加厚之后可应用于6个单位长桥修复中。二氧化锆全瓷冠和金属烤瓷冠相比较而言,其优点为二氧化锆全瓷冠具有良好的半透明度,和天然牙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还具备相应的透明性以及折光性,致使颈部同样可实现美学效果,并且此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患者应用后无过敏现象,具有较高的耐蚀性,对Ct伪影未产生影响。而金属烤瓷对患者进行修复后会产生显著的苍白色,牙颈部金属基底极易产生灰色氧化物,从而在牙龈边缘处出现沉积现象。由此能够看出二氧化锆全瓷冠在临床中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此研究中的研究数据表明,患者对修复结果较为满意,满意度经计算后100%,这和李春生学者[10]的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其研究结果表面修复体外观及色泽无明显变化,选择此修复材料治疗后的患者牙龈变色及牙龈炎发生率较低。

5小结

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技术适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美学的获得要求术前细致的美学诊断,医师规范化的治疗操作,技师精细的制作以及患者的参与。

[参考文献]

[1]paulaBenetti,JohnRobertKelly,alvaroDeliaBona,etal.analysisofthermaldistributionsinveneeredzirconiaandmetalrestorationsduringfiring[J].Dentalmaterials,2013,29(11):1166-1172.

[2]祖斌.前牙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的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98-300.

[3]武庆华,张晓东,朱坤,等.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椭械牧俅灿τ醚芯[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6):866-868.

[4]许志亮.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1):917-919.

[5]徐茅.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2):142,143.

[6]周丽华,何赐丁,陈蕾,等.石英纤维桩与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187-189.

[7]周俊红.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5):109-112.

[8]张非煜,吕亚林,董坚,等.二氧化锆全瓷冠对牙龈健康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3,8(6):83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