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2:58

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教育智慧教育机智教师

一、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智慧的含义

范梅南把“事例”作为研究的方法论,他对教育智慧的种种理解都蕴藏在真实丰满的教育故事中和故事中教师富有智慧的行动中。范梅南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智慧的含义进行论述的:首先,教育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其次,教育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知识;最后,教育智慧是“指向儿童的多层面的关心”。

(二)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教育机智

1.教育机智的含义

教育智慧和机智是教育学的本质和优秀性,智慧是教育学的内在方面,而机智则是教育学的外在方面。2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活动中,根据学生新的情况,迅速正确地作出判断和采取相应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行动和智慧。

2.教育机智的表现形式

教育机智表现为克制,克制的关键就在于忍耐。家长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就是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成人有耐心。

教育机智是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对孩子保持开放性的理解,这样可以避免用固定的模式或方法去处理孩子的情况。

教育机智体现了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把孩子看成主体,更加注重学生对课程的主体体验,帮助学生培养对课程的内在兴趣。

3.教育机智的意义

机智保留了孩子的空间。教师或者父母通过机智的干预,给孩子创造了空间,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机智保护儿童的脆弱性。儿童的无助和脆弱性,让成人更具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这就要求成人机智的行动,分辨出孩子身上那些积极但起初却是孩子弱点的品质。

机智使良好的品质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者应该对孩子的潜力和善良充满信任,对孩子的信任会给与孩子力量,使孩子的能力和独立性得到发挥。

二、教师的教育智慧

(一)教师教育智慧的含义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智慧行动。教师必须具备智慧的品质,这样教师才能在面对各种不确定的情境的时候采取有效的行动。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实行“他者性”的活动。教师要实行“他者性”的实践活动就必须将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转为以儿童为中心。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育行动,促进儿童的成长。教师的教育机智采取温和的亲切的方法,使儿童获得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成长。

(二)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策略

教师的教育智慧的生成来于对儿童生活的灵敏度和对儿童内心的聆听。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儿童,聆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的生活经历。

对儿童的“教育学”理解是教师的教育智慧生成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对儿童提出的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与儿童进行交流,教师以一种开放性的方式聆听孩子的心声。

教师的教育智慧的生成在于形成教师对教育生活的体验。这些体验的核心是儿童,以关心儿童为取向,关注儿童的主体性。

三、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的意义、局限和启示

(一)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的意义

教师在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还需要具备成熟性的智慧,包括责任感和使命感,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等。

教育机智促使我们重新认识、理解与孩子的关系。需要我们学会聆听和观察儿童的内心世界,对孩子情感的需求和行为的变化保持灵敏性,尊重孩子的主体性。

教育机智促使教育方法从权威向民主的转变。机智不仅规范和引导孩子的行为,同时又规范教师和家长在教育方法上控制和支配的倾向。

(二)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的局限

作为教育机智的灵魂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的、倾心的关爱,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可能会导致教师对学生进行操纵。

当教师过于注重个体,当教师过度的注重学生的细节需要时就很有可能忽视学生的一些共性问题,使得一些普遍性问题得不到关注。

(三)范梅南教育智慧思想的启示

教育智慧要以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为基础。范梅南教授认为教育机智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理解、帮助的价值取向,还有教师的“替代父母”作用。

教育智慧要帮助学生顺利成长,范梅南的教育智慧思想要求教师对弱者给予更多的关怀,重视学生的个体的差异性。

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智慧;智力;道德;人格特质

分类号B844

1引言

智慧是人类最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之一,是实现美好生活(goodlife)的重要资源,它为人生中诸如怎样获得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等问题提供洞察与指导(Bares&Staudinger,2000)。自古希腊与先秦起,东西方思想家就对智慧展开了探讨。但或许是由于行为主义学派以及智力测验与智商(iQ)概念的流行,“智慧”在1970年代以前只约略出现于erikson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1984年之后由于有关高龄者智能发展的研究而渐受瞩目,到1990年代后期智慧主题又因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兴起而更受重视(Baltes&Staudinger,2000)。至2005年止,智慧心理学研究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智慧的概念与结构。研究者沿着内隐理论和外显理论两种研究取向,采用描述特征词等级评定法、智慧者提名法、自传式叙述法、出声思考法以及实验法等调查外行人和专家学者心目中智慧的概念与结构,并比较了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对智慧理解的差异;(2)智慧的理论建构。研究者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建构出各自的智慧心理学理论,如BaRes和Smith(1990)等的柏林智慧模式、Sternberg(1998)的智慧平衡理论等;(3)智慧的测量方法。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理论观点建构出智慧的心理学测量方法,如Baltes和Staudinger(1993)、Sternberg(1998)开发的与智慧相关表现的问题情境测量模式等;(4)智慧的应用。研究者开展了丰富的智慧教育实验,在中小学校掀起了智慧教育的热潮(sternberg&Jordan,2005)。自2005年至2012年的7年中,随着研究视域的开阔、研究方法的改进、智慧教育的推动,尤其是一些来自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生物学的新证据,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智慧的心理学研究在其定义与结构、类型、测量方法以及与其他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面又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新进展,及时系统、深刻地对近7年中外智慧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有助于启迪人们在未来更好地开展智慧的心理学研究。2智慧的定义与结构

什么是智慧?它由哪些成份构成?至今尚未获得一致性的定论,表1对近年来主要的智慧定义与结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与归纳。

从表1可以看出,智慧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可被定义为一种知识系统(Baltes&Staudinger,2000)或是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实践智力的成份之一(sternberg,1998)。但同时研究者又相信:智慧还包含旨在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美好生活的善良动机,因为智慧必须是:(1)有助于自己和他人获得福祉的;(2)有助于个体有效协调自己的认知过程和善良道德品质的(Baltes&Staudin~er,2000)。或如Sternberg(1998)所言,使智慧区别于(实践)智力的是它朝向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ardelt(2003)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知识系统转化为认知(对信息的接收、处理与应用)与反思(直觉力、洞察力),将朝向公共利益转化为情感(同情、怜悯、关爱他人),并将智慧视为这三者相整合的人格特质。可以发现,这些定义虽然表述不一,但都蕴含有“德才兼备方是智慧”的思想。同时,webster(2003)、Brown和Greene(2006)等采用因素分析法,Bluck和Glfick(2005)、meeks和Jeste(2009)、Hall(2010)等采用文献分析法,都得到了类似的智慧构成成份。若对以上各种智慧成份进行同义项合并,那么“知识”、“认知能力”、“洞察力”等可概括成“聪明才智”(才);“良好人格特质”、“良好情绪与情绪反应”、“善良动机”等可概括成“良好品德”(德)。因为与“良好品德”相比,“良好人格特质”与“良好情绪与情绪反应”更倾向于是一个中性词,而有些良好人格特质以及善于调控和表达情绪,不仅真正的智慧者常常拥有它,像希特勒这样的愚蠢者也常常拥有它(sternberg,2004)。综合来看,近几年的智慧定义与结构研究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即一般都承认“德才兼备方是智慧”,一般都主张智慧在本质上是良好品德与聪明才智的合金,是良知与良行的有机统一。为此,根据这一最新研究取向并结合多种智慧定义,我们明确提出智慧的德才兼备理论,并主张智慧是:个体在其智力与知识的基础上。经由经验与练习习得的一种德才兼备的综合心理素质,主要南聪明才智与良好品德两大成份构成(wang&Zheng,2012;汪凤炎,郑红,2008,2011)。智慧的结构如图1所示。

3智慧的类型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测量智慧以及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智慧,研究者将智慧区分为不同的类型,见表2。

从表2来看,Kahn(2005)基于进化心理学视角,从是适应常态环境还是适应异常环境将智慧分为常规智慧与应变智慧,并认为常规智慧提供了一套稳定的行为信念和规范来帮助人们适应常态环境,而应变智慧努力寻求的是思维和行动的变化。这种分类看到了智慧具有“有效性”和“德才兼备”等两大特性,但常规智慧更像是一种、一套或多套实用知识(包括经验在内)和记忆的正常应用,这些内容并不一定能被描述为智慧,因为其内并不一定包含智慧的重要特征——新颖性。Cowan(2009)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提出群体智慧和组织智慧,群体智慧与群体动态、团队绩效等领域相关,是研究群体功能和产品的主要方法,组织智慧与作为领导力维度的组织学习、领导力的类型、组织中信息处理的最高水平、组织情境内的知识、伦理和行为以及组织学习中的判断和决策等概念相关联。这种划分为管理领域的智慧管理以及领导力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Staudinger和GlUck(2011)基于哲学上第一人称本体和第三人称本体的观点将智慧分为个人智慧与一般智慧。根据他们的观点,webster(2003)和ardelt(2003)等的智慧概念与测量属于个人智慧取向,而柏林智慧模式(Baltes&Staudinger,2000)和智慧平衡理论(Sternberg,1998)则属于一般智慧取向。这种划分为智慧的测量与干预提供了便利。wang和Zheng基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依据智慧里所包含才能的性质不同提出了德慧和物慧(wang&Zheng,2012;汪凤炎,郑红,2008,2011),并根据个体在这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同,将智慧者分为德慧型、物慧型与德慧和物慧兼有型三种。这种分类为看清智慧的本质以及在智慧教育中开展因材施教提供了新依据。

综上来看,智慧的分类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但目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分类的视角与标准不够统一,划分出的类型也不尽相同。未来研究应该整合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多种方法加以验证,以形成科学合理的智慧类型。

4智慧的测量

在智慧的测量上,Bakes和Staudinger(1993)曾主张用“最佳行为来测量智慧”,具体做法是:事先设计一些有关个体生活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根据被试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来评价其智慧水平的高低,这属于用假设情境来测量个体的智慧。ardelt(2004)认为,假设情境并不能充分测量出个体的智慧,其评估的结果只是被试所拥有的专家知识的数量或是与智慧相关的知识与判断技能,其测量的是假设的被试关于智慧的表现,而不是智慧本身。相应地,ardelt主张在个体的真实生活情境中测量个体的智慧,主张用“最典型行为来测量智慧”,采用的是类似于人格测量的自陈量表。目前,自陈式量表成为智慧测量的主导工具,见表3。

ardelt(2003)的三维智慧量表包含39个项目,采用5点Likert式量表计分。在老年人样本中,3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8、0.75、0.74;3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在0.30—0.50之间(ardelt,2003)。在大学生样本中,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1、0.75、0.66;相关系数在0.44~0.48之间(ardelt,2010)。在不同年龄的国际样本中,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1、0.75、0.70;相关系数在0.45~0.49之间。3D-wS与环境掌控、主观幸福感、生活目的、以及主观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抑郁症状、死亡逃避、惧怕死亡以及经济压力感存在负相关(ardelt,2003)。3D-wS与宽恕、心理幸福感以及SawS的情绪管理与幽默维度存在正相关(ardelt,2011)。webster(2007)的自我评估智慧量表包含40个项目,采用6点Liken式量表评分,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重测信度=0.838)、内部一致信度(cronbachα=0.904)以及结构效度,能有效预测愚蠢(负性的)、繁衍感以及自我整合感(webster,2007)、领导风格、宽恕、心理幸福感及社会赞许回答水平(webster,2010)。但在因素分析中,幽默的因素负荷得分较低,还需要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Brown和Greene(2006)的智慧发展量表包含71个项目,采用7点Likert式量表评分。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在0.84-0.88之间,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3-0.86之间。Greene和Brown(2009)采用专家和大学生两个样本的研究显示,wDS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但学习意愿有别于其他维度;专家样本比大学生样本的区分效度更好;wDS与iowa量表存在较好相关,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该量表能够在促进智慧发展的组织机构和干预措施的综合测评中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智慧的自陈量表测量取得了较大成功,成为目前智慧测量的主导工具,但是该类测量也有缺陷:一是它采用了大量与人格相关的维度、项目以及表达方式,使其测量结果看起来与人格特质的测量更为接近,让人无法看清到底是测量了智慧还是智慧人格;二是它与智力测量相关较小,其原因在于自陈量表只是测量了个体内在的知识经验与情感表现,缺少了与个体外在智慧行为表现相关的行为操作测量。未来研究应该同时兼顾内在智慧特质与外在智慧行为的两种测量。

5智慧与相关变量的关系

近年来,研究者对智慧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探讨,得到一些新结论与证据。

第一,智慧与年龄。研究认为,智慧不会随年龄而自然增长,但个体的生活经验、道德推理、人生态度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从而有助于个体智慧的提升。ardelt(2010)研究证实,那些追求智慧的发展和那些愿意且能够从生活经验中学习的中老年人的智慧会随其年龄的增长而提升。Brugman(2006)研究发现,智慧并不是老年化本身的结果,只有那些最优化地使用他们人生经验的老年人随其年龄的增长而易于获得智慧。Grossman等(2010)研究显示,尽管老年人的流体智力或问题解决智力有所下降,但老年人展现了更好的社会推理能力。Hall(2010)通过大脑成像实验显示,老年人在情绪管理上表现更好;理性决策最重要的大脑区域一前额皮质一是积极老年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第二,智慧与性别。研究认为。个体智慧的性别差异较小。Gluck,Strasser和Bluck(2009)研究发现,在被试按智慧的重要性评定智慧的特征中,性别差异很小,但男性表现出更多的认知取向;在被试报告他们所经历的智慧事件中,男性大多报告了工作中的事件,女性报告了家庭事件以及与死亡或疾病有关的事件;在被试描述的男性智慧者和女性智慧者中,性别差异也相对较小。ardelt(2009)采用3D-wS对男性和女性智慧者进行研究,发现智慧与性别无关,然而,女性在智慧的情感维度上得分比男性高,相反,在老年群体中,男性在智慧的认知维度上超过女性。在智慧的三个维度上,男性与女性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从智慧的整体性来看,智慧既不具有男性的刻板特征,也不具有女性的刻板特征(aldwin,2009;ardek,2009)。

第三,智慧与文化。研究发现,不同文化对道德智慧和自然智慧的重视程度不同,东方文化更重视道德智慧,西方文化既重视道德智慧又重视自然智慧(王立皓,2011)。究其原因,Brugman(2006)认为,现代西方的智慧概念主要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自古就有既注重个人幸福又注重知识运用的传统,从而在智慧的专家定义与外行人定义中都有明显的道德智慧与自然智慧取向。相反,东方的智慧概念倾向于不太重视物质世界,而重视控制个人欲望和放弃物质享受,通过道德修炼通达天人合一境界,从而更加重视道德智慧(ardeR&oh,2010)。takahashi和oregon(2005)还认为,东西方智慧的文化差异与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差异有关,西方文化多采用分析模式,强调知识与认知的复杂性;而东方文化多采用整合模式,关注知识与道德的整合。研究也发现,智慧的基本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几千年发展中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Jeste&Vahia,2008)。

第四,智慧与教育。研究认为,智慧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有效提升。Gliick,Bischof和SiebenhUner(2012)认为,培养智慧中的认知成分,尤其是认知能力与对他人的关注,是中小学生智慧教育的重要内容。Sternberg,Jarvin和Grigorenko(2009)提出,应将通过教给学生某种技能和思维方式以促进其智慧的发展作为教学课程的一部分。此类智慧课程应该包括阅读经典智慧著作、训练辩证思维、鼓励学生反思和讨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等。此外,应该鉴别出智慧发展的关键期,从而使有些技能可在生命的早期得到培养,如共情与正念(mindfulness)可在儿童期进行培养,尤其是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正念训练能够帮助儿童集中注意力,以及学习感知自我、他人以及周围世界。塑造接纳、尊重以及不自私的价值观,鼓励道德观和价值观差异讨论的家庭氛围也是重要教育内容。在纽约州为退休者设置的“作为技能的智慧”课程中,trowbridge(2007)设计了三项智慧训练活动:通过阅读哲学、宗教学和心理学文献学习智慧;通过训练与智慧有关的人格特质如同情、开放性和公平发展智慧;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练习智慧,如按杂志上的目标智慧地行动并与他人分享。

第五,智慧与人格。研究发现,智慧与人格存在较高关联。Staudinger,D6rner和mickler(2005)认为“智慧地思考”与包容以及开放的心态有关,而后者恰恰是大五人格中“经验开放”维度所包括的内容。ardelt(2008)也认为仁慈有爱心、开明有深度、谦虚且低调以及其它整合认知、情感、反思、行动四方面的特质都是智慧者所拥有的典型人格特质。领导力理论研究认为某些人格特质使得一些人更容易成为领导,尤其是智力、判断力、外向性、责任心、经验开放、控制力、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与领导智慧最相关的人格特质(Foti&Hauenstein,2007)。Gltick和BaRes(2006)在一项询问被试在面临生活问题时不是他们将要做什么而是一个智慧者将如何反应的实验中,发现有三项资源的整合能够增进智慧:晶体智力(使用知识的能力)、生活经验、自我管理和对成长开放的人格特质,并认为智慧是“为达到某种智慧结果的人格特质。”

第六,智慧与思维方式。研究认为,智慧可以通过思维方式的训练得到促进。Staudinger,Kessler和Dǒrner(2006)研究发现,通过教给被试一种特定的知识搜索策略,或是有关怎样从个人经验中做出推断的洞察力的教导(如生命回顾)能够显著地提升个体的智慧。在Kross和Grossmann(2012)的实验中,主试引导被试推理具有深刻意义的个人问题,如失业者在经济萧条期的职业期待,让被试出声地从远景和近景两种角度推理经济衰退对他们就业的影响,经过干预后,发现从远景视角看待问题更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智慧推理能力(辩证思维,知识人性化)、态度(与合作相关的态度认同)以及行为(愿意参加合作)。Sternberg,Reznitskaya和Jarvin(2007)在美国中学提出的与智慧相关的指导中,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辩证地和问答式地思考,如训练学生思考他们是怎样学习一切的,他们是怎样认识一切的,以及一切是怎样被用于更好的或是更坏的目的的,以促进个体智慧的发展。

第七,智慧与智力。智慧与智力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相关的非线性关系。神经生物学研究还进一步发现智慧和智力存在着共同的活动脑区。meeks和Jeste(2009)对智慧的神经成像和脑区定位的文献分析发现,智慧需要大脑精密地配合与整合这些区域的活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参与对自我保护必要的、理性的、缜密的和运算的活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参与种类生存所需要的友好的、支持的、社会的以及情绪的行为)、前扣带皮层(检测和减轻前额叶皮质的两部分的冲突、参与身份的冲突、情绪稳定性以及明智决策)、杏仁核与纹状体边缘区(反馈回路)。他们由此提出了一个假定的由前额纹状体回路和前额边缘回路组成的智慧神经生物模型,并认为智力、推理和智慧在脑区定位中存在部分重叠。Jung和Haier(2007)在对人类智力与推理的神经成像文献分析中提出了智力的顶额叶联合理论(parieto-Frontalintegrationtheory,p-Fit),并认为几个明显涉及顶额叶联合的脑区有助于智力与推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Bas6,9,10,45,46,47,),下顶叶(Bas39,40)和上顶叶(Ba7),前扣带回(Ba32,),颞叶(Bas21,37)和枕叶(Bas18,19)内区域,白质(即弓状束)也有涉及。然而,智慧与智力也存在重要区别:首先,智力倾向于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聪颖度,具有一定的超文化性,智慧倾向于指个体通过后天的知识经验而获得的聪慧度,具有一定的文化相对性和后天习得性(汪凤炎,郑红,2008);其次,智力主要涉及个体的聪明、才智,而智慧不仅是对知识或智力的明智运用,还与如同情、以他人为中心以及利他主义等的亲社会态度与行为相关(e-g.,ardelt&oh,2010);最后,智力与智慧和个体的成就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不同。研究表明,智力与个体的成就和幸福感之间相关不够显著,而智慧与个体的成就和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Bergsma&ardelt,2012)。

6研究展望

综上来看,在近7年的研究中,智慧的定义、结构、类型、测量以及与相关变量关系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具有重要价值与启示意义,未来研究应该继续沿着这些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第一,纵深探索智慧的概念与结构。虽然智慧的实证研究在近年来才算真正开始,但对智慧概念的探讨却是一个古老话题,在pubmed数据库中采用“智慧”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至2008年,有关智慧的研究文献增加了7倍(meeks&Jeste,2009,),然而,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智慧定义。通过对近年来智慧定义与结构研究成果的梳理看,智慧可能涉及实践智力的运用、使用知识谋取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情感与知识的整合等,这些结论都从不同侧面暗示聪明才智与良好品德的有机统一乃是智慧的本质。未来研究还应该采用多种实证方法沿着这两种成份进行深入探究,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思考这两种心理成份在个体智慧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在个体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程度等系列问题。

第二,继续拓展智慧的研究方法。以往的智慧实证研究主要采用了描述特征词等级评定法、智慧者提名法、自传式叙述法以及出声思考法等,由于智慧的多维性与复杂性以及研究者调查的人群和研究视角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缺乏良好的可比性。今后还应该编制出信效度良好的问卷,多采用跨文化比较研究以及设计构思巧妙的实验以深入探讨智慧的概念、结构以及厘清不同文化背景中智慧的差异。在以上研究回顾中还发现,在有关揭示智慧发展的生理与心理机制的研究中,尚未发现有人运用脑电和脑成像(eRp,fmRi)技术直接探讨智慧的脑神经生理机制,只有少量综述性文献对与智慧相关联的大脑区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Jung&Haler,2007;meeks&Jeste,2009;Jeste&Harris,2010;Hall,2010)。因此,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利用神经心理学的方法,如eRp或fmRi技术,以期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揭开智慧的大脑奥秘。譬如,智慧的生理机制主要位于大脑的哪个区域?能否通过fmRi技术确定智慧者和非智慧者之间、不同科学领域中智慧者之间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智慧者之间大脑活动的差异?

第三,开发信效度良好的智慧测量工具。编制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智慧水平测量工具是当前智慧研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目前的智慧测量方法来看,主要有柏林智慧模式主张的与智慧相关表现的测量以及ardelt、webster、Brown和Greene等主张的自陈量表测量两种范式。在Sternberg(2004)看来,Baltes与ardelt二人的做法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因为有时候人们可以从众多他人给予的建议中明智地选择最妥当的办法解决问题,有时候人们必须自己独立进行明智的思考然后才能妥当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所以人们要善于根据不同情境具体运用它们,千万不可偏执一端。同时,如果说Baltes等人所主张的用“最佳行为来测量智慧”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能力测验”,那么,ardelt主张用“最典型行为来测量智慧”的做法就是一种典型的“人格测验”,这两者都并非完全的智慧测量,这两种测量方法都有一定的风险,毕竟要测量一个人的智慧行为,势必要求此人去解决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难题。基于此种思考,未来的智慧测量应该在与智慧相关表现的测量和自陈量表测量的基础上,设计与开发出各种实验情境测量(如现实或虚拟情境的智慧测验)以及智慧行为操作测量(如韦氏智力量表中的操作量表部分),只有将智慧的认知因素与智慧的行为因素两方面相结合才能真正地测量出个体的实际智慧。

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智慧;以人为本;“智慧型”生活方式

教师教育是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过程。基于时展的要求和教育实践中的困境,走向教育智慧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何谓教育智慧

深入地认识教育智慧的内涵是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关于教育智慧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教育智慧是人的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如教育智慧是教师感受的敏感性、教学机智、与学生沟通等能力的综合[1]。二是教育智慧是一种基于能力而达到的境界。如教育智慧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质深刻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完善自身的教育认知、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教育直觉等,体悟生成的教育适切性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教育境界”[2]。三是教育智慧是一种心智思维品质。如教育智慧是指教师在其专业领域深刻体验与执着思考的基础上,对教育本质与教育过程所持有的的一种深刻洞察、精确理解、迅速判断等成熟完善的心智思维品质[3]。四是教育智慧表现为一种教育机智。范梅南认为,教育智慧“不是一种行为准则、技术或方法”,因而不能够传授,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品质”[4],它表现为教育机智。这种教育机智是对儿童体验的理解,尊重儿童的主体性,“打动”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采取适切的教育行动,与儿童结成一种教育关系,从而促进儿童的成长。这些观点主要是运用知性思维的方式对教育智慧的内涵进行揭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没有从根本上把握教育智慧的内涵。知识和能力都是形成教育智慧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知识和能力并不是教育智慧本身。从存在论的思维方式来看,教育智慧是人们在认识教育活动和从事教育实践时所表现出的心灵活动(知、情、意)的一种整体存在状态,它以观念的形式内在于人,并作用于教育过程,指向学生的成长,其中既凝结着体现价值取向的德性,又包含了教育活动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二者融合于人的教育能力中,其核心表现是教师对教育事理深广的理解力、教育意义敏锐的觉察力和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教育事理深广的理解力意味着对宇宙万物、社会百态、人类心灵的深刻洞见和领悟,以及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学生的本质特征、教育情境中学生的真实状态的深刻认识,它标识着教师对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的丰富知识、观念和经验的自由链接和合理创造。教育意义敏锐的觉察力是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师能够真诚地关心学生、聆听学生和自己内心的声音,迅速地察觉到学生内外部的各种细微变化,并理解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学意义,从而有效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开启学生的智慧。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是建立在教育理解力和觉察力的基础之上,将人们内在的教育智识外化为处理现实问题的教育能力的关键环节,是顺利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解决教育问题和处理教育事务的根本保证。

二、教师教育为何要走向教育智慧

教师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走向教育智慧,意味着教师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教师教育为何要走向教育智慧呢?1.教育智慧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是为了智慧和需要智慧的事业。教育为了智慧,意味着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的智慧。知识和能力固然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目的,但都不是最终的目的。教育是为了人的生活。人所生活的世界是以整全的方式存在的,并通过人的活动与人发生着意义关联,这不是仅仅依靠知识和能力所能够把握的,而是需要人的智慧。教育需要智慧,意味着教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胜任教育工作。拥有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正因为教育是为了增进人的智慧,这才需要从事教育实践的教师具有教育智慧。教育实践充满了偶然、意外和不确定性,“要求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发展特点,通过对教育情境变化的感知、辨别、选择,并探寻合理有效的行动方式”[5]。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具有教育事理深广的理解力,才能洞彻宇宙、人生、社会的奥秘,掌握教育的根本规律,具备教育所需的丰富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因而可胜任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并启发学生的智慧;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具备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可在基于教育理解力的基础上,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活化,能够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迅速做出判断,采取决定,从而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解决教育问题和处理教育事务;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具有教育意义敏锐的觉察力,能敏锐地感知复杂的教育情境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在基于教育事理的理解的基础上,发现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教育意义,进而做出教育价值判断,并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成长。2.教育智慧是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迫切需要。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和更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知识。在这个知识内储化时代逐渐趋向衰落,而知识外储化趋向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智慧也就真正要从掌握知识过程中成长的“附属”角色,转换为“主要”角色了[6]。这意味着今日的教师无须、也不可能成为知识的百科全书,但必须拥有教育智慧。教师拥有了教育智慧,就可以深刻地理解事物,觉察事物和情境的教育意义,并在教育实践中采取合理的决断和行动处理教育问题。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更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有效地实现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迁移,从而启迪学生智慧的生成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当今的教育实践领域,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我们的教育改革在持续地进行。然而,在我们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一些关乎课堂生存与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的各种深层次问题却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导致这一现象“最关键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将各种理论引入、移植到课堂,在要求教师接受时,忽视了教师基于自身体验、感悟、反思、实践而形成的教育智慧的作用,甚至压抑了这种作用的发挥”[7]。当下的课堂,最缺少的是教育智慧,教师的素质中亟待加强的也是教育智慧。因而,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当今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迫切需要。3.教育智慧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动力。教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智慧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首先,教育智慧有助于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教育事理深广的理解力所包含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加深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意义敏锐的觉察力融合渗透了个体的教育信念、习惯和价值观,体现着教师对人生意义的关怀和价值追求,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可以为教育理想和信念的建立提供可靠的执行力。其次,教育智慧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教育智慧使得教师能够正确地认识教育现象,发现教育的规律,理解教育的原理,从而有助于教师实论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现专业知识量的扩展、质的深化和结构的优化。再次,教育智慧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可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抉择,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提供可供参照的标准和现实路径。最后,教育智慧有助于教师专业特点的形成。教育智慧可以促使教师进行积极的自我体验,并为教师形成个体的教育哲学与教学模式提供条件。

三、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之建构

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是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基于教育智慧的特性和生成规律,构建以教育智慧为目的的教师教育是实现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1.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而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生的幸福,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乃是教师教育的根本要义,理应成为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师教育所确立的“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教师教育要尊重教师作为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既是指“人之为人”的类本性,也指每个人的个性。人的类本性最重要的体现是人的主体性,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个性表现为个体的差异性。教育所面对的是每个鲜活的个体,每个个体身上是人的类本性和个性的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师教育就是要尊重和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激发教师求知的天性和创造性,将教师教育的目标指向教师本身的发展,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尊重教师生命的多样性,呵护每个教师的独特性,基于教师的个性差异,实现个性化的教育,以充分发展教师的个性。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要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它主要表现为关注教师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增进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促进教师的人生幸福。教育智慧是内在于人的,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必然要指向教师本身,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可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智慧生成的内在要求,理应成为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2.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合理的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师教育目标的关键。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学科教育、教师专业教育、实习这四大模块是不可或缺的”[1]。围绕教育智慧的生成,教育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形成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多方面的能力。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高与智慧涵养更为相关的诸如哲学、文学和艺术等人文课程的地位,适当增加它们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西方哲学和中国的“性道之学”以有别于知识、技术、器物之学的方式把握世界,构成了智慧之思的实质内容。哲学是“爱智慧之学”。哲学类课程包含了对宇宙、人生、思维和教育的根本看法,揭示了它们普遍的规律。学习哲学可以培养人对真理的不断追问、反思的习惯和方法,因而学习哲学的过程就是涵养人的智慧的过程。文学和艺术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或优美的文字,可以培养人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智慧的基础。二是突出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科学课程,如语言学、数学、逻辑学等课程的重要地位。形式科学具有重要的思维训练价值,更具有迁移性,而发达的思维能力是智慧生成的基础和核心。三是设置名著研读课程,尤其是将哲学、心理学、文学、教育学名著列入课程内容。名著都出自伟大的知识分子之手,包含了对人类永恒主题和普遍真理的探求,揭示了共同的人性,蕴含了人类的智慧之光,因而加强名著的学习与交流,可以增进教师的教育智慧。四是必须格外重视教育实践类课程。因为教育能力是在掌握教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的实践而得到提升的。另外,从其现实表现上看,教育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教育的实践智慧只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体悟、追问和反思,将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和具体情境的实践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有效生成。因而,要加大实践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例,通过教育实践涵养教师的教育智慧。3.引导教师形成“理论学习。人格修炼”的“智慧型”生活方式教育是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是蕴含在教师的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要引导教师形成以教育智慧的生成为根本目的、以“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人格修炼”为途径的“智慧型”的生活方式。深入的理论学习和长期的生活实践经历,以及基于二者的追问和反思是涵养教育智慧的主要途径。自古以来,凡有教育大智慧者如孔子、荀子等都非常重视“好学”。孔子关于“六言六弊”的论述突出地表达了“好学”与智慧的关联性[8]。荀子的《劝学篇》开篇即说“学不可以已”;惟好学的君子才可以“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加拿大学者康奈利认为,教师通过自传、日记以及个人叙事等自我反思的方法,可以促进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9]。人格修炼应贯穿于人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过程之中,为教育智慧的生成提供动力和保障,理应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佛家和儒家都认为,人格的修炼可以增进人的智慧。《大学》中也讲到,心“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静就是要不为名利和各种欲望所累而理性地行动。教师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坚守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充满对教育事业的爱,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每日精进,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人格修炼”的“智慧型”的生活方式,就可实现教育智慧的生成。4.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教育知识、能力和经验都不是教育智慧本身,但传统的教师教育评价方式总是立足于对教师各种知识和能力的考察,因而难以实现考察教育智慧的目的。教育智慧的生成固然离不开教师教育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和思考而慢慢地涵养出来。因此,教师教育应该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以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教师教育注重过程性评价,就是要将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贯通起来,通过教育智慧生成的日常途径来考察和评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从职前教育开始,建立每个老师的专业成长记录档案,以此为依据对教师的教育智慧进行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过程评价。成长记录档案由教师的日常生活所构成,主要包括教师日常的教育实践与反思、教学案例分析、课堂实录、理论学习的心得、教师之间学习交流的记录以及教师的教育研究记录等内容。以教师的专业成长记录作为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依据,目的在于使教师将教育智慧的涵养落实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教师形成一种智慧型的生活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顺应时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建构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路径。只有立足于教师自身,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引导教师过一种“智慧型”的生活,才能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从而实现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6.

[2]文雪,林叶舒.教育智慧的内涵理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4):49-52.

[3]裴跃进.教师教育智慧内涵构成初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8):3-6.

[4]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9.

[5]蒋茵.教育实践智慧的建构及其价值[J].现代教育管理,2012(2):87-90.

[6]杨启亮.体验智慧: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境界[J].江西教育科研,2003(10):3-6.

[7]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50-57.

[8]陈来.论儒家的实践智慧[J].哲学研究,2014(8):36-41.

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智慧 概念框架 哲学的智慧 智慧的哲学 知识型哲学 问题的哲学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0―0031―07

当前,中国哲学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重返哲学的智慧本根”、“回归哲学的本性”。人类当今所处的时代,既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又是一个“智慧贫乏”的时代。由于“智慧已经衰退”或者说“智慧被人遗忘”,致使当今全球人类陷入了重重生存危机之中,因此“恢复智慧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文化行动之一”。由于智慧和哲学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本原关系,哲学一向被看成是“爱智慧”,所以“无智慧的状况”表明“哲学错了”,哲学“弃绝智慧”而沦为知识。可见,“恢复智慧”就是要“回归哲学的本性”。然而究竟什么是智慧?哲学与智慧到底是何关系?哲学智慧同其他智慧区别何在?智慧的哲学与遗忘了智慧的哲学有何不同?“恢复智慧”的本真意义是什么?

一、智慧辨义

“哲学”这个词源于古希腊文的“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因此,要想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就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智慧,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去理解“爱智慧”。然而“知识易言,智慧难说”,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对智慧的理解不同,从来没有关于智慧的统一的定义,由此导致哲学自身的难以定义。在此,本文欲从历史文化中寻找对“智慧”的理解,从语义学的角度考察“智慧”的词义,从知识、才能与智慧的对比中来领悟“智慧”。

在西方,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智慧”这个词,他说:“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如果你不听从我本人而听从我的‘逻各斯’,承认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可见,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智慧就是认识“多”中的“一”,就是认识到一切是“一”,“一”统一着一切。苏格拉底提出了“自知元知的人是最有知的”的智慧观,意在表明唯有神才有真正的智慧(智慧是神性的);人没有智慧,只能在承认自己无知时才能去追求真正的智慧,把智慧看作是人类通达真理或真知时必具的谦逊“态度”。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首次对“智慧”提出确切的定义:“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不同于两个东西:一是与感官认识和神化幻想不同,它追求的是对自然事物的合乎理性的解释:二是不同于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它注重于对事物所以如此的原理的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智慧观代表了西方古代人们对智慧的认识。

在中国,“智慧”或单一的“智”字,在先秦时已出现,但其含义在当时并没有直接的界定和解释。譬如老子讲:“智慧出,有大伪”。(《道德经・十八章》)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论语・雍也》)孟子认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孟子・公孙丑上》)荀子提出:“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等等,不一而足。由此可以看出,先秦诸子已大量使用“智慧”或“智”这个词,但对这个词的词义本身没有给予直接的解释。直到百年后汉初的贾谊,才第一次对“智慧”作出明确的界定:“深知祸福谓之智,反智谓愚;亟见窕察谓之慧,反慧谓童(蒙昧)。”(《新书・道术》)就是说,智慧是指人们对未来祸福的深刻预见和敏捷把握的思维能力。

在印度佛学中,智慧,或智与慧的连用,或二者的分别称谓,它是梵文“般若”和“若那”的音译。在《佛教大词典》(2002年)里它是指一种破除人生迷惑、破除“我执”的能力,包括判断、辨析、洞察、彻悟。如“般若”,有彻悟之意;“若那”,泛指一切有分析和有决断性的认识能力。从语义的角度来看,在英语中,表达“智慧”的词有两个:wisdom,intelligence,前者有智慧、才智、明智、知识、学问等意,后者是指理智力、理解力、聪明等等。在汉语中,古代人讲的“智”包含有聪明、智谋、智慧、知道等意,“智慧”指聪明、才智、知识。在《现代汉语词典》(2001年)中,智慧被解释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可见,在汉语和英语中,智慧一词的用法基本相似,概而言之,它主要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把智慧理解为知识学问,或者是见识、创见(此种含义具有知识的性质);二是把智慧定义为一种洞察、预见、辨别、创新的能力(才能)。由此看来,智慧好像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某种“知识”和某种“能力”。事实上,从前面引述的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人侧重于从知识的层面理解智慧,中国人侧重于从能力方面理解智慧,印度人则把智慧看作是“识”(彻悟、洞悟)。但是,智慧肯定不同于知识,也不单单是能力。因此,对智慧与知识、才能的对比分析,构成我们理解和领会“智慧”的不可或缺的视角。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博学并不能使智慧。否则他就已经是赫西阿德、毕泰戈拉以及克塞诺芬尼和赫卡泰智慧了。”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智慧和知识是不同的。那么,智慧与知识究竟有何不同?我国当代哲学家冯契,在1947年的《哲学评论》第10卷第5期上,发表了他的硕士论文《智慧》,该文集中地探讨了知识与智慧的不同以及二者的关联。他认为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是从三种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即“以我观之”、“以物观之”和“以道观之”,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结果。所谓“以我观之”是指从常人的主观角度去认知,其结果只能形成主观性的意见;“以物观之”是指从事物的客观角度去认知,结果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以道观之”则是从宇宙本原的高度来透视,从事物的内在本质来剖析,其能力为智慧力,其结果便谓之智慧。可见,意见、知识和智慧之间,有层次的分别,有高低的不同。实际上,冯契的观点是直接继承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思想。在《庄子・秋水》篇中,就有“以俗观之”、“以物观之”、“以道观之”的提法。冯契把庄子的这一提法进一步具体化和明确化,并将它运用于对意见、知识和智慧三者的理解上,颇有启发意义。

就智慧与知识的关系而言,智慧不等于知识,但基于知识。它是在知识(包括意见)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对于事事物物的本真的洞见,是对知识融会贯通后形成的见识。比如,我们可以说,“举一知一”是知识,“举一反三”是智慧;“见微知微”是知识,“见微知著”是智慧……。推而广之,“一叶知秋”、“闻一知十”、“闻声知情”、“张往知来”等等,皆可谓智慧。从本质上看,智慧与知识的不同在于:“知

识是一种从生活中分离、结晶出来的东西,是已然生成的东西,而智慧则是一种活生生的、永不封闭、永不僵化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是向一切可能性敞开着的。”从智慧、知识、能力三者的关系来看,此三者类似于我国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的“才、学、识”三长之说。“才”即才能,“学”为知识,“识”就是智慧。而对于才、学、识三者的关系,我国清代的诗人袁枚,曾经有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令我们耳目一新,为之折服。他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善学邯郸,莫失故步;善求仙方,不为药误。我有神灯,独照独知,不取亦取,虽师勿师。”(《续诗品三十三首・尚识》)袁枚把智慧(“识”)比作“神灯”,看作是“学”与“才”的“统领”,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的确,智慧是知识和才能的统帅,它指导着知识和才能的获得和运用方向。当然,智慧也离不开知识和才能,它要以知识为其奠定基础,要通过人的才能来显现自身。由此,我们可以说,凡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惊人的模仿力、深邃严密的思考、神妙高超的悟性、卓越独到的见识,明察秋毫的判断,能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触类旁通并善于运用已有知识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智慧即是一种基于知识、显于才能、达于彻悟的高、深、远、广的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一方面,它是一种认识能力,是人的一种深层次的、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探赜索隐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境界,即是一种通彻事理、了悟世情、洞达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哲学的智慧

哲学是智慧,但智慧并不就是哲学。原因在于,智慧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比如,从层次来看,有高级智慧和低级智慧;从性质上讲,有“形下智慧”和“形上智慧”;从表现方式而言,有常识的智慧、艺术的智慧、宗教的智慧、伦理的智慧、科学的智慧和哲学的智慧等等。因此,对于理解哲学本身来说,不仅要懂得智慧的一般含义,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哲学智慧的性质。美国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曾提出“概念框架”的理论。他说:“概念并不是一些孤立的理解。相反地,它们是彼此联系的,而且,联系于一个概念网络并依照这个概念网络而得到理解,形成我们称之为概念框架或概念结构的东西。”据此,孙正聿把概念框架区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即常识性质的概念框架、科学性质的概念框架和哲学性质的概念框架,并认为:同一个“名词”或“语句”,在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却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含义。例如,“物质”这个“名词”,在“常识”的概念框架中,它是指各种各样的东西;在“科学”的概念框架中,它是指构成世界的“要素”;在“哲学”的概念框架中,它则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又为人的思想所把握的“客观实在”。同理,“智慧”这个“名词”,在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含义。换句话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智慧”,即常识的智慧、科学的智慧和哲学的智慧。那么,在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智慧”的性质和含义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在我看来,常识之“智慧”是在日常行为中所表现出的“聪明”、“精明”和应对具体事物时所具有的“智谋”、“见识”。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遇事反应迅速、机敏,考虑问题细致、周到,足智多谋(如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办事精明,或有精湛、娴熟的技艺(如庖丁解牛时的游刃有余),那么,他就是富有智慧的人。但是,这种“智慧”具有某种形而下的品质,它是一种求“器”的意识。换句话说,它是一种经验的、技术的、常人的智慧,受个人的生存意志的驱迫。是应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的一种能力。美国的斯顿伯格说:“有一个为许多专家所接受的智慧观点是:智慧是对生活中新问题、新情境的一般适应能力。”本文觉得这种智慧可理解为常识的智慧。总之,常识的智慧是为个人的生存作谋划的,因此可以把它叫做“小智”或“小聪明”。有小智者的智慧仅仅是有利于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个小集团,它甚至会促使人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所以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可见,老子在这里说的“智慧”正是“求器”的常识的智慧。

科学之“智慧”是在某一领域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辨析、预见能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孟推教授认为,“智慧就是指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人认为,“智慧是多种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判断力)的总和”,“智慧就是智力测验测得的东西”;还有人把智慧定义为:“是指具有产生新思想的思维能力。”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是科学意义上的智慧。这种智慧,由于它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事物的本真的洞见和发展趋势的预见,还未超离“求器”的范围,因而,其性质仍然是一种“形下智慧”。比如《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智慧,爱因斯坦的科学智慧,就是这种智慧的典型表现。

哲学之“智慧”则是冯契所说的“以道观之”的智慧。具体来说,它就是对“道”的体悟,是一种通彻事理、了悟世情、洞达人生的精神境界。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首先,哲学智慧是一种“大智慧”。其“大”在于:它是对世界与人生的博大与圆融的理解;它所追问的是作为整体的存在,而不是对具体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说明;它指向无限的超验领域,是一种“形上智慧”,而不是对有限的“形下之器”的关注。简言之,哲学智慧之所以是大智慧,就在于它是对“天道”和“人道”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之“道”的透彻领悟。这样的智慧,就是庄子所说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也如司马迁所言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更是张载所确立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意识。按照西方哲学的看法,这种智慧,是“专门研究‘有’本身”,是关于“存在之为存在”的学说(亚里士多德语),是对“在”的“思”和“谛听存在的消息”(海德格尔语)。

其次,哲学智慧是一种精神境界。毫无疑问,哲学智慧首先是一种“高、深、远、广”的认识能力和卓越的“见识”,但更为根本的,它是一种精神境界,就是指人的精神状态层次和心灵超越所达到的一种境地,或者叫“心态”、“心境”。精神境界不同,人生态度就不同。而精神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人们对人的本质、地位(即“人生在世”的问题)和人的价值、人生意义(即“人活一世”的问题)的“觉解”,取决于主体对“存在世界”(存在本体)和“意义世界”(价值本体)的理解和追求。觉解愈透彻,理解愈深刻,追求愈高远,则精神境界就愈高。然而,“人生在世”和“人活一世”、“存在世界”和“意义世界”,诸如此类问题,恰恰是哲学智慧的独有的“地盘”和“世袭领地”。因为,哲学智慧的本然旨趣就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语)。中国古代的老子明确指出:“知人者智”。所谓“知人”,就是认识“人是什么”(包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和确定人在世界中的位置)。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明白了“人之为人”的依凭,才能度过一个合乎人的“本性”的有意义的人生,才能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高远的精神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冯友兰说:“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再次,哲学智慧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智慧。哲学,作为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它必然

要面向人自身存在的本身。哲学智慧作为对一般智慧的超越,表现在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和个人生存的问题,是为人类生存和个人生存提供指针。就对整个人类生存而言,哲学智慧规范并指导人们的价值取舍和人类努力的方向,关涉人类根本选择和文明根本走向,其目的在于推进社会的协调进步和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对个体生存而言,哲学智慧是人的“幸福的寓所”和“安身立命之本”。因为,哲学作为生存智慧是与人的幸福、正义等德性寻求密切相关。“生存智慧是一种获得内心的幸福感和德性满足的方式,由此,生存智慧便为人类的内心塑造提供指引。”更为实质的是,哲学智慧以其对“本体”(存在本体和价值本体)世界的追求,在理论上为个人的生存确立一个安身立命的根基,使个体生命的心灵得以“安顿”。唯其如此,个体才能够体验幸福、欢乐、喜悦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总而言之,哲学智慧是对人类生存境遇的焦虑,对人类生活的挚爱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最后,哲学智慧是一种“酸性”智慧。美国哲学家L.J.宾克莱在其大作《理想的冲突》一书中说到:“‘一些现代性的酸’已经使过去各种宗教式的笃信溶解了。”我们可以借用这种说法,把哲学智慧比作“酸性”智慧,意在表明哲学智慧是一种批判的反思的智慧,是对思想的“解冻”。“它要求把基本假设、概念系统和思维框架看作是成问题的,看成是无法冻结的动荡的海”,通过对既定的知识、现成的结论和流行的观念的怀疑和挑战,通过对思想前提的批判以及智慧本身的自我批评,从而防止人的思想的冻结和思维的凝固,并实现人类思想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如果没有这种酸性智慧,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精神生活就会陷入贫瘠。

综上所述,智慧有许多种,而哲学智慧仅是其中之一,它与常识的智慧和科学智慧有着显著的不同,如果我们对三者不加以区分甚至混淆,就会导致对哲学的歪曲和误解,当代的“哲学常识化”和“哲学科学化”的倾向就是例证。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三种智慧之间又有内在的相关性。哲学智慧是对常识的智慧和科学的智慧的反思和提升,并以理论的形态将这两种智慧扬弃地包含于自身之中,从而实现对它们的超越。同时,哲学智慧要借助于这两种智慧或者说通过对二者的“作用”而实现它的意义和价值。

三、智慧的哲学

如果说哲学就是“爱智慧”,而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追求和反思,那么,哲学所热爱、追求和反思的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哲学的智慧”。因此,所谓“智慧的哲学”就是对“哲学的智慧”的热爱、向往和追求,此其一。其二,“智慧的哲学”是相对于“知识型哲学”而言的。就是说,哲学追求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是“智慧之思”而不是“知识之学”。所谓“知识型哲学”,也可称之为“哲学的知识化”,一是把哲学当作是知识;二是用探求知识的方法来研究哲学。由于没有厘清“智慧的哲学”的深刻内涵,造成了对哲学的双重误解。

第一,没有把哲学智慧和其他智慧区别开来,把哲学简单化和庸俗化。每当人们谈论起哲学的时候,或者说当你刚开始接触哲学的时候,有人就告诉你这样的答案:哲学是一门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且不说在这种理解中把哲学仅仅看成是智慧学、聪明学,而丢掉了“爱智慧”之本义当中的对智慧的“爱”(热爱、追求和反思),由此势必导致把哲学看成是一大堆现成智慧的总汇。而且,这种理解中所讲的智慧。多半是常识或科学意义上的智慧,远未达到哲学层面。正因为这样,人们学习哲学都抱着实用的目的,企图从哲学中获得一些论辩的技巧、抽象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和分析问题的普遍方法等,以为如此,人就有了“智慧”,也就变得“聪明”起来。更有甚者,想从哲学中寻找解释世界的“终极真理”和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从而使哲学沦为一种纯粹的“手段”和“工具理性”,失去了其作为“人生境界”、“生存智慧”、“价值理性”和“人类生活的样式”或“人的生命形式”等等的深厚意蕴。如此一来,哲学就难逃被简单化、庸俗化和工具化的厄运。

第二,把哲学知识化。哲学知识化的根本在于,把智慧等同于知识,把哲学理解为“知识之学”。哲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爱智慧”到“弃绝智慧”。哲学在其产生的源头便与人类的生存状态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与人的生活和德性的塑造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在其后来的发展中,哲学却越来越远离智慧,哲学由“智慧”滑转为“知识”。在我看来,这种“滑转”始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如前所述,亚氏把智慧定义为“是关于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而哲人(即有智慧的人)则是“知得多”和“知得深”的人。他说:“我们先假定:哲人知道一切可知的事物,虽然每一事物的细节未必全知道;谁能懂得众人所难知的事物,我们也称他有智慧(感觉既人人所同有而易得,这就不算智慧);又,谁能更擅于并更真切地教授各门知识之原因,谁也就更富于智慧;为这门学术本身而探求的知识总是较之为其应用而探求的知识更近于智慧,高级学术也较之次级学术更近于智慧;哲人应该施为,不应该被施为,它不应听从他人,智慧较之少的人应该听从他。”尽管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智慧不是对世界万象的个别性和经验性的认识,而是对普遍性知识的获得,是关于原因、本质或根源性的知识。但是,这种对智慧的理解,将哲学导向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导向对客体的认识与关注。由此,也使哲学与科学混为一谈,哲学只不过是“知识之总汇”,它与科学的不同之处只在于二者追求的知识的普遍性程度不同罢了!到了近代,哲学的知识化倾向进一步加强。培根和笛卡尔确立起一种知识论形态的哲学,哲学成为滋养现代各门自然科学的母体。笛卡尔曾用一棵树来比喻整个科学知识的分类:形而上学是树根,物理学是树干,其他自然科学是树枝。他要求哲学像几何学那样建立一系列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公理体系。他用“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建立了以“我恩”主体为核心的主体形而上学,试图回答一切知识的根据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近代哲学才成为“科学之科学”)。此后,经过康德的“批判哲学”,再到黑格尔,这种知识论形态的哲学达至巅峰状态。现当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仍然是奠基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哲学知识论立场”,并且这一思潮又反过来强化了人们对哲学的“知识论立场,,的固守。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中,哲学的知识论立场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们普遍地把哲学视为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最大的普适性的知识;把科学视为关于各种“特殊领域”的“特殊规律”,而把哲学视为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知识。这样,哲学就成了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科学了,成为一切科学的基础。

哲学知识化不仅表现在内容上把科学所追求的知识当成自己的追求对象,而且,表现在方法上把科学的实证方法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当作典范推广和应用到哲学的领域中,哲学被实证化、科学化和技术化,逐渐丧失其思辨的性质和反思的维度,失去对“在者”的超越和对“在”本身领悟的能力。哲学由此日益走向智慧的反面,其内在活力也一点一点地丧失殆尽。事实上,正是由于哲学的知识化和

科学化,导致哲学自身的“终结”或被科学“消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三部哲学名著当中,得出一个共同的哲学结论: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哲学已经被“驱逐”出了自然领域,而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哲学又被“驱逐”出了社会历史领域,哲学只剩下一个纯粹的思维领域了。可是,我们知道,到了20世纪,思维科学的兴旺发达,哲学合乎逻辑的又被“撵出”了思维领域。这样,哲学被“驱逐”出了整个的世界,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了。于是,各种消解和终结哲学之声不绝于耳。然而,人们并不甘心哲学被“消解”或“终结”,总是习惯于为哲学寻找新的“地盘”而使哲学苟延残喘地“活着”。但是,如果不改变哲学既有的“知识论立场”。任由科学知性思维模式的摆布,那么其自身生存危机的“魔咒”就无法消除,它必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而丧失其独立存在的必然性。

在我看来,真正的哲学是不可能被消解的(无论是就事实而言还是从逻辑而言),人们只能“终结”某个时期或某种类型的哲学(比如知识型的哲学);真正的哲学不会是“无家可归”的,而是“四海为家”。因为,真正的哲学不是以“世界”为对象,而是以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它提供给人的不是知识(尽管它自身是一个由概念、范畴、命题、原理等组成的知识系统,且有自己的哲学史知识,但它不以追求知识为目的)而是智慧。也就是说,哲学存在的根据和意义在于,它是“智慧之思”而不是“知识之学”。真正的哲学就是智慧的哲学。

智慧的哲学的要义在于:它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哲学的智慧是一种生存的智慧,这就决定了智慧的哲学必须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对人类的生存困境做出合理的回应,不断解答基于人之存在的矛盾性问题,从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理论智慧。唯其如此,哲学才能成其为“哲学”,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与此相反,知识型的哲学,只满足于揭示各种“存在者”背后的具有最大统一性和普遍性的终极知识,找寻客观世界最确定、最普遍的必然规律,企图建构一个庞大的关于世界绝对真理的抽象体系,而失去对人类生存活动的现实关注,或者说,“遗忘生活”,因而注定要被终结。因为人及人的生活世界是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而这种“终极知识”和“绝对真理”是抽象的、超历史的和超人类的,因而是“非人的”。特别是西方近代哲学,它是一种“科学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的本质是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切割、遗忘和抽象,它不关心人的内心痛苦,更不能为人生提供价值目标和精神支撑,相反,人要受这种抽象的理性的“统治”和“奴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说,哲学变得“敌视”人了。不仅如此,知识型哲学或哲学的知识化、科学化,又使哲学功利化和实用化,这不仅导致了人们只拥有知识而缺乏智慧,而且还导致了人类社会畸形和片面的发展。当代人类面临的种种生存危机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人们过分追求(科学)知识而缺乏(哲学)智慧造成的。这也说明,仅靠知识型哲学和科学不仅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生存危机反而可能深受其害。只有哲学智慧才能提高人类自身生存能力,引导人类走向自由幸福的生活。

更为根本的是,智慧的哲学是“问题的哲学”,它不同于体系的哲学(建构体系、寻求确定性)。问题体现了哲学智慧。“所谓哲学是‘智慧’之学,即是问题之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人的智慧最集中最主要的体现。”毫无疑问,科学也解决问题,但是,科学的问题,主要是事实的、经验的问题,即形而下的问题,这种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依赖于人们对某种科学知识的掌握,因此,科学的问题,又可称之为知识的问题。而哲学的问题是超验的形上的问题,比之科学问题显得更具抽象性和思辨性。提出和发现哲学问题,不能光靠知识,而主要靠智慧,就是说,既要靠理论理性思维,又要靠直觉领悟。可以说,哲学是一个问题的“王国”,但是,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是在“反思”的意义上提出和形成的,这就表明,“智慧的哲学”之所以是“问题的哲学”,就在于哲学的智慧是反思的智慧。

问题的哲学,标明哲学不是对知识、真理的占有而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哲学总是“在途中”),意味着哲学关注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视野、开辟新路径、“试图改变问题”而不在于给出答案。“拒绝答案可以防止思想变成制度化或官僚化的知识,这样思想才是活的。只有当思想是活的,生活才是活的。”所以,“哲学问题不是用来回答问题,而是用来形成思想和生活的诱因,它展开可能性,它意味着有事情可以折腾,生活因此就开展起来。”此乃问题哲学的实质。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才成为“酸性智慧”而实现“解冻思想”、“前提批判”和“引导时代”的目的。

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篇5

(一)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基本内涵

关于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目前尚无系统性的专门研究,但在一些有关智慧城市的总体性或专项研究成果中有所涉及。在国外,对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研究也基本上是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模块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对整个保障体系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文献。“保障体系”是一个实践性的表述而非理论性的术语,关于保障体系的内涵特征、内容框架、要素构成等方面的成果,也主要是工作式的总结归纳而非理论化的抽象界定。借鉴已有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保障体系是指支撑服务于某一项目或事物科学有序发展的所有要素之和,其具有多元性、有机性、关联性等特点,一般由思想、组织、制度、要素等构成。比如,生态建设的保障体系一般包含行政、文化、经济、科技、法律等五个层次;文化改革建设的保障体系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财政保障、政策保障、人才保障等层次;企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包括技术研发、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人才资源、资金、项目、组织领导等方面。保障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而言,广义的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包括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服务、产业等体系,涵盖了智慧城市建设系统架构的大部分内容;狭义的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指智慧城市系统运行所有必须的外部支撑、基础条件等要素构成的子系统。本文所指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是指狭义内涵的保障体系,即以支撑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构建必要的组织模块,形成一整套外部的、基础性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支撑系统。

(二)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地区的实践做法和理论成果,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五个层面:认知层面,主要包括智慧城市的思想理念、理论研究、舆论宣传、人文环境等;技术层面,主要包括技术研发、网络基础、数据库、信息安全等;制度层面,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规划方案、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组织层面,主要包括组织领导、顶层设计、试点示范、交流合作、商业模式等;要素层面,主要包括资金、土地、人才、项目等。这五个方面中,既有“硬”保障,比如技术保障、要素保障等,也有“软”保障,比如认知保障、制度保障等,还有软硬结合的保障,比如组织保障等。从内在的关系来看,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是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其中认知层面要解决的是要不要建、建什么的问题,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性保障;组织层面解决的是谁来建、怎么建的问题,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性保障;要素层面解决的是用什么建的问题,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技术和制度层面解决怎样更好地建和怎样建得好的问题,可以说是建设好智慧城市的核心保障。

二、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

(一)认知层面

一是思想理念。要充分认识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和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来推进实施。二是理论研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新兴事物,其内涵、特征、要求、框架、愿景、规划、行动计划等都需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才做深入的研究,以便为党委政府制定有关建设智慧城市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是舆论宣传。智慧城市建设不但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扩大宣传、引导舆论,为智慧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是智慧城市建设认知保障的重要一环。四是人文环境。建设智慧城市,既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的工程,也是一件公益性、普惠性的实事,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合力共同推进,这就离不开人文环境的构建,包括信息化氛围的营造、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的培育等。

(二)技术层面

一是技术研发。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结二、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合的结果,因此离不开许多关键、核心信息技术的支撑。要加强对相关技术国际发展前沿的跟踪和了解,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有关技术的相关行业领域的应用推广等。二是网络基础。坚持网络基础设施先行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构建泛在化的信息网络、推进“三网融合”、建设政府云计算平台等。三是数据库。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基础性、综合性和专业性数据库,主要包括法人数据库、地理数据库、人口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综合数据库建设等。四是信息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一方面要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

(三)制度层面

一是政策体系。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事业,需要研究制订高起点、具体化、实用性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创造智慧城市建设良好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推作用。二是法律法规。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包括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信息化地方综合立法等。三是规划方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经历渐进的长期发展过程,因此必须编制发展规划,予以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进。四是体制机制。比如,支持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交换机制等。五是标准规范。主要由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应用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等部分组成。

(四)组织层面

一是组织领导。智慧城市涉及面广,推进和监督难度大,要树立大科学、大工程的理念,明确一个牵头指导部门,统一组织,统一协调,整体推进,科学引导。二是顶层设计。如何推进信息资源整合、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是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保障,包括智慧城市自主标准、体系架构、功能组件、应用场景、指标体系,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三是试点示范。在全国合理布局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强化抓样本、抓示范、抓典型,鼓励、支持和指导有基础有条件的城市先行先试,推进重点领域的试点工作,建成几个“样板工程”、“经典模式”。四是交流合作。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强化开放合作,充分吸收借鉴先进做法经验,立足自我、面向市场、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汇聚智慧、加强合作、强化统筹,促进区域间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五是商业模式。就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商业流程再造,并且实现模块化、模式化,形成核心竞争力,然后把产品和服务向全行业以及全国全球推广,从而实现商业化运营。

(五)要素层面

一是资金。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稳定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进而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重要渠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二是人才。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三类:领导人才、技术研发人才、经营管理类人才。三是土地。无论是研发基地、智慧装备制造基地等智慧产业基地建设,网络数据中心、公平服务平台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智慧城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都需要土地资源保障。四是项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抓项目是最管用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保障,包括项目生成、储备、落地、推进等。

三、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总体设计与对策建议

(一)构建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

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现状问题,以提高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知水平为先导,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保障为基础,以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资源要素供给为重点,以优化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制度为根本,以强化智慧城市建设的组织协调为关键,为全面推开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认知、制度、技术、要素等全方位的有力保障。

(二)构建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既要把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理解和推动建设,注意与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布局的配套,也要充分考虑保障体系自身各系统内部之间的统筹与协调,使各层面既各成系统、相对独立,又能相互匹配、形成合力。二是效益原则。强化和保障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建设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设保障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地评估投入产出的效益,努力实现在控制成本和风险基础上的效益最大化。三是成果共享原则。构建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过程中,要找到并切中政府、企业、居民、社会组织等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使智慧城市建设内化为各相关主体的自身需求,尤其是要强化民生导向,使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四是有序推进原则。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构建既要有总体规划,全面协调推进,形成系统化全方位建设发展格局,又要立足现状,审时度势,量力而行,重点突破,切忌追求一步到位,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三)构建完善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幸福广州;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tn71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1302(2014)12-00-03

0引言

智慧社区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智慧城市理念贯穿到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全过程”的重要落脚点。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对住宅楼宇、家居、医疗、社区服务等进行智能化的构建,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把智慧城市理念贯穿到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全过程。因此,在分析广州建设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广州建设智慧社区的框架,提出广州建设智慧社区的对策措施,对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具有重大意义。

1广州建设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现状

2014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1-2]。

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不断高涨。北京市制定了《智能北京行动纲要》,上海市政府公布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武汉市已初步编制完成《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天津、重庆、深圳等30多个城市,也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和设想。2014年2月,工信部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壮大物联网产业,加快推动以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

在这一场智慧领域的赛跑中,广州不居人后。中共广州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高度重视。在中共广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理念”,以“智慧树”形象地描绘了“智慧广州”生机勃勃的发展蓝图。这是广州市委在万亿元GDp这个新的发展台阶上,以全球视野、前瞻眼光、创新意识谋划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是审时度势,把握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是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广州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新战略。

智慧广州是城市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催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形态,是信息化城市的高级阶段。哈佛大学教授诺兰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于1973年首次提出信息化系统发展的阶段模型。信息系统发展是一条学习曲线,可划分为六个阶段: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从“信息广州”到“智慧广州”是符合城市信息化发展阶段模型的演进规律的,也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及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一次新跃升。

近几年来,广州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推进了一系列重点工作[3]。

(1)组织智慧城市核心技术攻关。以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高端芯片、高端软件、信息服务、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组织专项攻关。一是设立科技攻关项目,二是设立科技重大专项,三是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了高端芯片、3D、Lte基站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2)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一是稳步推进光纤到户工程,光纤到楼超过95%,光纤到户覆盖50万户。二是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完成wLan无线接入点13万个,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大幅提升,市区覆盖率达到98.5%。三是大力推进以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规模试验网为核心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成tD-Lte基站254个。四是启动实施“天云计划”,出台了“关于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年)”的编制。

(3)发展智慧产业。以建设中国软件名城为重点,抓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2011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电子商务创新和公共平台项目共39个,带动企业投入3.9亿元。积极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产品制造业实现产值1828亿元,同比增长12.9%。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1750亿元,同比增长25%。

(4)全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以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为切入点,积极组织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工作,力争每个试点区至少建设成1个以上“智慧社区”并投入使用。

(5)大力抓好智慧乡村试点。以北部山区镇发展为契机,以网络覆盖为基础,以信息服务为手段,通过示范带动、政企合作,积极开展智慧乡村试点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网络化转型,助力农民实现“信息技术改变生活”。

智慧社区的提出,是从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提出“条块结合、整合资源、统一平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本思路,打造贴心服务的智慧社区。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等大中城市都己制定了“智慧社区”的规划,有些城市在着力打造“智能小区”、“智能家居”的实验工程[4-5]。广州建设智慧社区,必须建设一个广州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围绕市民需要,整合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市民服务事项,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业务处理的综合服务模式,统一规范前台受理和结果发放环节,为市民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就近服务,实现服务就在家门口。越秀区在建设智慧社区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以一库,两个平台为支撑,以一站、一页、一卡为载体的智慧社区框架。其中,一库指的是越秀区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包括有人口、企业、房屋、城市部件和空间地理等信息。两个平台是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和家庭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应用层中的便民服务渠道包括有市民网页,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社会保障卡,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自助服务终端等。天河区正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智慧广州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体验展示区的细化设计,并确定汇景新城、穗园小区、南国花园等7个社区开展智能家居、远程教育和医疗,以及综合互动服务等全方位服务的智慧社区试点,争取年内实现光纤到户,5年内覆盖智慧社区示范区90%社区和家庭,服务60万户家庭。

2广州建设智慧社区的总体框架

广州建设智慧社区以信息化应用程度较高的多个社区作为试点,重点先行,分步实施,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及应用推进工作。通过对广州智慧社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提出广州建设智慧社区的总体框架是“一个平台、二个载体、三个基础、四大支柱”。基本框架具体构成:

(1)一个平台:就是智慧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

(2)二个载体:社区服务站和智慧家庭。

(3)三个基础:即信息基础设施、空间基础数据及管理“智慧社区”和使用“智慧社区”的人。

(4)四大支柱:即智慧社区标准体系、智慧社区管理体系、智慧社区核心技术、智慧社区政策法规。广州建设智慧社区的总体框架图如图1所示。

在广州建设智慧社区的基本框架中,一个智慧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是核心。该平台以云计算、物联网、云数据等为基础,实现街道信息化、社区管理信息化、社会信息化集成平台间的网络与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共享交换,全面消除“信息孤岛”。在智慧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以社区服务站和智慧家庭两个载体,为市民和居民提供智慧服务。在社区服务站,居民可以方便办理各种政务服务、了解街道和社区信息和享受社区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等。通过智慧家庭,居民可以享受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慧出行、智慧教育和社区便民服务等。建设智慧社区,需要抓实抓好三大基础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空间基础数据及管理“智慧社区”和使用“智慧社区”的人。只有建设好信息基础设施,才能实现信息和设备的互联互通。我们把广州市相关单位的数据库组建成空间基础数据库,作为智慧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的统一数据库,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消除“信息孤岛”。智慧社区的目的是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居民生活更智慧。这需要“智慧社区”专家和人才,让管理智慧社区的人员懂得高效管理,让使用智慧社区的人学会使用和享受智慧服务。建设智慧社区还离不开四大支柱,就是智慧社区标准体系、智慧社区管理体系、智慧社区核心技术、智慧社区政策法规。有了这四大支柱作为支撑,我们智慧社区这栋大厦才能昂然挺立,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智慧的管理和服务。

3广州建设智慧社区的对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做好广州智慧社区建设顶层规划。

智慧城市是广州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推进广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选择。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有些领导干部对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理解不透彻,对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能给市民居民生活带来的改变也表示疑虑。有些居民认为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提出时一种宣传政绩、妆点发展的“形势需要”,是政府提出的一个口号,没有实质性内容。这不仅是对“智慧”本义的误读,同时也歪曲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初衷。我们应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的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培训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做好广州建设智慧社区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建设智慧社区的功能体系、网络体系和系统体系,提升居民的信息素质,把全体市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所制定的决策和部署上来,集全民之力、全民之思,打造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

(2)构建广州智慧社区建设模式:政府负责、居民参与、市场运作、智慧共享。

智慧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

政府负责:在建设智慧社区中,政府应该成立以区领导为组长的智慧社区领导工作小组,参与研究制定智慧社区的整体规划,出台智慧社区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具体指导智慧社区的建设过程。

居民参与:在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人。树立居民的主人翁精神,广泛地发动居民和依靠居民,提高居民参与智慧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智慧社区的建设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使建设的智慧社区更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达到为居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建设目的。

市场运作:智慧社区的建设需要一笔巨额的资金,在智慧示范社区可以实施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建设,但如果广州每个社区都进行智慧社区的建设,政府主要作主导作用,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由多方企业进行参与,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由市场化运作进行建设和实施。对于部分公益性的服务内容,各街道可通过公开招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会工作组织负责社区的公益服务的运作,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公共需求。

智慧共享:这是建设智慧社区的目标,让全社区享受智慧生活便捷、广泛的信息服务,极大地提升居民生活的品质,实现居民生活智慧。

(3)加强智慧技术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制定智慧社区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

物联网是智慧社区的关键技术。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传感、传输、应用各个层面会有大量的技术出现,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因此,在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设计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抓紧研究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发挥好规划的引导作用。重点发展高端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和传感器网节点、传感器网关等,重点发展物联网相关终端和设备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容易受制于人,甚至可能对国家和城市的信息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应该加强智慧技术研究,挖掘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力争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大部分使用我国自主研发产品,并建设远程灾备系统,有效保证智慧社区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保证智慧社区的长期高效运行,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在智慧社区建设和使用中,在区、街道和社区层面,要站在一个高度审视和思考智慧社区长远发展的问题,要勇于探索和总结,制定智慧社区的服务标准,为广州建设智慧社区的推广应用作出贡献。

(4)引入第三方机构,建立智慧社区的智库,对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进行测评。

智慧社区建设,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智慧社区领导工作小组负责对智慧社区的整体规划,可以说对智慧社区建设成效有着决定性作用。我们需要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那由谁来对智慧社区工作小组和智慧社区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呢?由谁对智慧社区建设和管理成效进行评估呢?我们计划选聘由高校、研究院、党校等组成的一批智慧社区专家,建成智慧社区的智库,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从专业角度评判智慧社区建设、管理以及对智慧社区居民服务的质量,有效对智慧社区工作小组和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对于社区的管理,我们可以选聘由高校、研究院、党校等组成的一批社会学和管理学专家,作为第三方咨询顾问机构,对各级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责进一步清晰划分,把城市管理服务的事权下放区、街,进一步明确区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服务上的主要职责和事权,凸显街道、社区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重要地位。

(5)广州成立“广州市智慧社区人才教育中心”,着力打造智慧社区产学研人才库。

广州要以示范智慧社区建设项目为依托,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发展理念,成立“广州市智慧社区人才教育中心”,为我国智慧社区方面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广州要充分利用省内重点高校集聚的优势,促进“智慧社区人才教育中心”与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并共建智慧社区项目实训工作站。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组建各区的智慧社区建设专家组,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建设智慧社区的各项工作,并在实施过程中,学习和积累,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智慧社区专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打造好天河智慧城,吸引国内外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专业人才,为广州乃至中国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俊德,李晓峰.智慧城市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J].世界电信,2014(6):24-27.

[2]李志清.广州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R].2014.

[3]吴奇泽.从信息向智慧跃升――智慧广州建设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电子报,2012-02-21.

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教师教育智慧;价值;生成

【中图分类号】G6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当今,教师教育智慧的培养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学术界对教师教育智慧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诸如对教师教育智慧涵义了解不够全面、对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研究还流于表面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1.教师教育智慧的含义

有学者认为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的真、善、美的一种教育境界,是教师对教育和人生的真理性认识,具体表现为关注个性、尊重生命、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得出的教学规律,也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制、教学风格等综合艺术的体现。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情境中的智慧,是教育的实践性语言。教育智慧能够让教师在教育情境中保持瞬间的、积极的行动。“教育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这与其说是某种可观察到的行为表现,还不如说是一种主动建立起来的关系方式。”[1]教师面临的教育情境是时刻变化着的,教师应该在面临预料之外的教育情境的巨大挑战下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状态,这种状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

2.教师教育智慧的重要价值

教师教育智慧在教育自身、教师专业成长、新课改的需要三个方面彰显了其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对于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重要价值的探讨则属于一个紧追时代的课题。

2.1教育自身需要教师教育智慧

教育自身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柏拉图曾指出:“教育的任务不在于把知识灌输到灵魂中去,而在于使灵魂转向。”[2]由此可见,教育是一种触及人类灵魂的高层次的活动,它的真正目的在于实现对真理的把握。然而,教育的自身除了对真理的追求之外,还在于对美和善的追求。我国古代《大学》明确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于弘扬正大品德,构设完美境界,正体现了教育自身对美与善的追求。只有具备了教育智慧,方可实现对教育过程中真美善的追求。

2.2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教育智慧

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倘若教师只满足既得的经验而不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其教学水平也就不容乐观。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取决于教学过程中经验的增长和反思经验过程中理论的提升。波斯纳的理论告诉我们,教师不仅是理论的实践者,更是真理的言传者。教师要实践理论,言传真理,就得搞研究,那教师到底要研究什么内容?为什么要研究这些内容?我们认为,教师的研究就是要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通过叙述,从而打开智慧之门,使日常的教学经验能够彰显出理性的智慧。从这方面来说,智慧的生成就不是外加之物,而是教师应有的,因为教育智慧既指向于行动也指向于理性。

2.3新课改需要教师教育智慧

近十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教学过程、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教学改革表现出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素,都对教师洞悉复杂局、应对复杂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水平,成为了激发课堂教学生机和活力的一个契机。

3.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

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是一个“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由无知到知、由知识到智慧的辩证发展过程。”[4]

3.1教师专业人格的完善

优秀的人格特征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基本保障。教师必须要有师德,首先,师德表现在有高尚的教育信念。其次,师德还应表现在对学生的爱。“古今中外,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有千万种!其共同的根源在于教师对于学生纯真的爱与无条件的信任。”[5]师爱对学生的身心发长以及教育教学的效果意义重大。第三,师德还体现在对美的追求上。教师只有具备了外在的仪态美、语言美、书法美,同时兼具了内在的人格美、情感美,方可塑造出美的心灵,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3.2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知识结构的完善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必备条件。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其次必须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方面的知识。只有具有渊博的专业文化素养,才能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学有所获。只有掌握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方面的知识,教师才能真正深入学生内心,真实了解学生内心情状,从而更好实施教学。

因而,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怎样做呢?首先,教师必须广泛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大脑。当然,在如今这个信息高速时代,仅仅埋头诗书,是不能读出其“颜如玉”的,教师必须借助新的传播媒介高效而准确的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让自我的知识结构呈现复合、交叉的结构。其次,教师必须时时保持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让后及时合理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程式。

3.3应对突发状况教育机智经验的积累

马卡连柯提出: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手段。教师对突发事件的恰当处理,就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和果断的意志。二是教师具有对学生的关怀之心和尊重态度。三是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教育技巧。

教师要做到灵活机智的处理突发事件,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是关爱学生之心,以“人溺我溺,人饥我饥”的心态去解读学生和与学生相处,真实的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在遇到一些问题时,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肆意训斥学生,而应该本着教育利益的理念,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心理感受,选择最适宜、最有效的处理方式。第二,要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识见。第三,是教师必须具有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教育技巧。这种经验的累积,技巧的纯熟,使教师能自如地驾驭规律,面对突发事件能进行果断而恰当的处理。

教育智慧的生成需要教师自身的长期积累和深刻的体悟,更需要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觉醒。教育思想落后的教师是不能生成教育智慧的,因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智慧总是灵活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代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范梅南.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2]单中惠,杨汉鳞.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1-15.

[3]吕星宇.教育智慧的呼唤与生成[J].教育理论研究,2007.12.

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篇8

智慧教学就是要不断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逐渐形成整体感知力、直觉思维力和果断行动力,学会自主发展。智慧教学是一种崇高品质,追求的是双赢,既成就“教”,也成就“学”。

首先,智慧教学须以学定教。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看,亟待反思教情,从学情出发,让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研究学情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行动,但不能仅采用经验性的印象式判断,必须对教学语境与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详细分析,要研究学生的现状与需要,也要研究学生的可能与期望,特别要在意学生的此时此刻,寻找到其学习起点,并在教学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不断开展对学情的诊断、评估与分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使教学走进灵动生成的境界。

其次,智慧教学须以教导学。一是准确定位教什么,二是胸中了然怎么教。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教师要清楚自己在追求什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知道学生学了什么,还要知道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还要精心组织合作探究。如果学生思路不畅、模糊混乱,教师需耐心疏导,使学生从混沌走向清晰。

再次,智慧教学须少教多学。“少教”强调教师少讲、精讲,提高“教”的质量;“多学”就是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其多参与体验,多参与思维过程,自觉地、主动地去吸收,去发现,去探索。“少教”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少教”来指导学生“多学”,让学生自信、睿智、积极地投入,促进其更快更好地提升语文能力和素养。“少教多学”重教重学,旨在用教师的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让教学过程充满快乐,让课堂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

智慧教学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教师要给学生以心灵和智慧的启迪。智慧教学不追求教学容量的最大化,而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精心捕捉课堂瞬息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讲究引导和纠错的智慧,让学生学有门道,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自我认同感。

要达到智慧教学的境界,语文教师首先得是一名智慧者,而成为智慧教师的唯一途径就是智慧教研。智慧教研是一种高度的教研自觉,即把教研当成语文教学生活的常态,对教学与研究有清醒的定位,正确处理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智慧是在应用中产生的,教学智慧就是在创造性地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教学问题中发展起来的。教师有新手、能手和高手之分,教学有技、艺、道之别,智慧教研就是根据教师的不同状况,对教学的具体情形展开持续、细致的研究,努力追求技、艺、道的高度统一;智慧教研就是严于律己,持续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注意从多个视角进行反思和调整,直面教学中的复杂因素,及时总结得失,不断培养解决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智慧教研就是灵活地向智慧者借智慧,但一定不是对他者的机械模仿和完全照搬,而是在质疑与追问中不断创新,能在当下教学情景中灵活运用,彰显教师个性,使教学精妙得当,左右逢源。

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篇9

一、教师智慧造就人的“大智慧”

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促进人的智慧发展,培育人的智慧性格和提升人的智慧属性的活动。教育是需要智慧的,也应该是智慧的。随着教学的主流精神从单纯地关注知识、能力等问题转向对个性发展、个性教育的关注,时代更加需要教学的智慧品格。既然教育智慧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为什么我们还要在今天特别强调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呢?我觉得这是时代命题,而不是一个理论命题。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它在理念上凸显“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的提升。但是反观我们的教育实践,我们发现,当现代教育大踏步地向现代科学迈进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信息洪流而成为一个虔诚的“知识信徒”的时候,我们离智慧的教育却越来越远。而这一切改变的前提取决于我们的教师是不是具有教育智慧,因此,教师智慧生成依然是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具体来讲主要体现为:

课堂教学现状:重知识,轻智慧;重纪律,轻自由。笔者首先表明自己的立场,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否认或轻视知识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但人的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需要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知识,即人的发展要通过知识的学习与获取来实现。我们传统教育的一个误区是把知识的学习当作惟一或最终目的,而把人的发展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上,这自然会导致许多教育问题的出现。因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除了知识获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智慧生成。教育说到底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它需要关注人,关注人的主动性。教育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是机械的,让学生死记硬背,生吞活剥的去背诵和记忆许多概念、原理和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很多教师都读过高中,对那段岁月有着切肤之痛,但当我们成了老师之后,就淡忘了往日的伤疤,开始把自己当年的痛苦转嫁到学生头上,逼迫学生日复一日地在书海中苦读、记诵。我们的教师都有苦衷,可这是剥夺孩子童年幸福的理由吗?难道我们真的别无选择吗?如此的教育,只能把原本生动活泼、充满灵性的学生塑造成记诵和模仿的机器。假如教育只有记忆而无怀疑,能说是智慧的教育吗!

此外,真实的课堂,我们比较看重课堂纪律的控制,而对学生的自由不屑一顾。小学生是最具有自由精神的时候,我们想方设法用各种手段把他们纳入我们所谓的规范之中,而当他们长大后,最需要自由精神的时候,他们的能动性却泯灭殆尽。试想一个连自由都没有的课堂,怎么能孕育智慧的教育。假如教育缺失了智慧的灵韵,又怎么能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二、有效课堂需要人的“大智慧”

科学课堂应该是灵动智慧的课堂,是课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课堂,课堂教学设计往往凝聚了教师诸多的心血和智慧。有效课堂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建构,用智慧去实践。那么如何发挥教育智慧,构建智慧的科学课堂呢?

(一)以情境启动智慧

学习情境,是教师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一种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一种具体的生动的情境画面,或是一种生效合一的场景,或是一种虚拟的现实环境。好的学习情境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二)以实践带动智慧

科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一些重要的发现和科学探究都要借助于操作、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阐述,动脑思维,凭借一系列的“实践”发挥操作的诸多功能,激发学生的动态思维,使思维始终处于兴奋、活化状态,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矛盾触动智慧

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

(四)以点拨振动智慧

学生解题思路受阻是常有的事,此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回顾,以克服学生思维定势干扰带来的弊端,在生成的课堂中,教师要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的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形成对问题的一系列新认识。

智慧对人生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061-02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从目前国内外理论界的研究看,有关智慧城市的研究随着实践探索的日益丰富而呈现出逐步增多的态势,已取得许多研究成果。2008年iBm首先提出了“智慧城市”概念,研究人员在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作、建设等研究内容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关于智慧城市的内涵,美国学者Droege,p.(2009)认为,智慧城市是使用信息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来完善城市的条件,使城市生活便利;nicosKomninos(2010)认为,智慧城市是指基于该城市居民的创造力、创新制度以及先进信息基础设施之上的具有较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城市;张永民(2010)认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关于智慧城市的特征,iBm认为,智慧城市具有激励创新、全面物联、充分整合、协同运作等主要特征;邹佳佳等(2012)认为,智慧城市具有更加透彻的认知与融通、充分的整合与协同运作、完善的服务和积极创新机制。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理论研究尚不完善。颇具影响力的国际智慧城市论坛(iCF)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要取得成功,需要具有正确的领导、密切的合作、持之以恒的努力。nicosKomninos(2011)认为,智慧城市的创建模式要建立在知识创新及互联网经济的基础之上。吴吉朋(2011)认为,云计算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能有效提升城市基础软硬件管理、资源配置、安全控制、节能降耗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陈山枝、张陶新等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领域主要包括:智慧政务、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通信、智慧医疗等领域。陈铭等(2011)初步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涵盖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等领域,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模型。

学者们的已有成果可为本文提供理论借鉴。国外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研究偏重于宏观分析,在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多种观点;而国内研究总体上实用性较突出,政策指引性较强,为促进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过往的研究还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尚未形成完善的智慧城市及其建设的理论体系;二是对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与路径的探讨,系统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不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尚处在初始阶段;三是关于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制度、法律的支持。为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二、广东省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

2014年广东省人均GDp已达10330美元,依照钱纳里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广东省将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这意味着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脱离了靠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驱动的阶段,迫切需要寻找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载体,而智慧城市建设正是推动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载体和助推器,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课题的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讲,智慧城市建设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将大幅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效解决目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公共资源紧张等“城市病”的困扰。智慧城市建设还将进一步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三、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概念不清,认识不足

广东省部分干部群众对智慧城市的内涵认识不清、思想认识不足,存在不少错误认识。一是未能从广东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大局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只是将智慧城市建设仅仅当做招商引资的手段或一种政绩工程;二是错误地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只属于信息技术范畴;三是脱离了“以人为本”这一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认为智慧城市就是技术解决方案的累积,机械地把城市变成国内外企业城市建设技术推广项目的试验场;四是片面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传统城市建设的简单升级。如果对智慧城市建设缺乏正确认识,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就会产生偏差、出现问题。

2.缺乏科学规划

广东省缺乏全省层面的设计和指导,政策规划和法律法规等尚不完善,尚未制订专门的中长期规划,也没有出台有关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办法及政策法规、标准。规划的不完善已成为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有效推进的重要制约因素。某些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不足,亦缺乏权威性;有些城市缺乏科学、实用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与运行模式,存在各自为政,项目一哄而上的现象。

3.科学化体制尚未形成

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建设、运维、使用、监管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投资渠道单一、投资效益不高,重复建设严重、建设水平低、业务处理能力不强等;未能充分发挥社会运维资源的作用,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运维业务主要仍由政府机构和国企承担,运维整体效果不佳。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监管制度不够完善,有些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存在监管漏洞。

4.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广东省本土化企业的整体实力偏弱,高端研发人才严重不足,部分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足,这必定会对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带来不利的影响。广东省目前缺乏能够有效整合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集成商,相当多的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本土企业由于自身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项目经验不足,很难提供优质的方案、产品或服务,在市场竞争中与国外相关厂家相比,产品和服务形式单一、产品成本相对较高,缺乏竞争优势。

5.区域发展不平衡

如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一样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也很不平衡。珠三角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状况较好,如广州市2009年、深圳市2010年就已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并且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粤东西北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却相当滞后,有些地区智慧城市建设还未起步。

四、广东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

1.厘清概念,提高认识

广东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要深刻理解智慧城市的概念,准确把握智慧城市的内涵。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科学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政府职能行使、企业经营、市民工作生活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处理和协调,使城市成为能够为政府提供高效的城市管理环境、为企业提供一个健康发展的商业环境、为市民提供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新型城市生态系统,是“数字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建设智慧城市是推动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再创广东省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支点,是促进广东省新型城市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将为广东省城市的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应当从广东省发展全局的高度予以足够的重视,建立强有力的组织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2.制订科学规划

广东省规划、经济信息、科技、统计等相关部门要全面收集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最新信息,建立完备的智慧城市资料库。以全局的视野、全新的角度,深入研究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客观分析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制订广东省建设智慧城市的科学规划,包括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战略目标、重大项目和评价标准体系等。

3.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制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众多发展要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须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广东省各级政府要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建立智慧城市建设科学管理体制,使规划、工信、国土、住建等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合理分工、形成合力。要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隐私;要完善项目招标、风险评估、权益保护、责任追溯等制度;要对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依法进行专项整治;要切实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企业的管理;要统一技术标准,严格质量监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质量。此外,还及时妥善地处置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4.努力提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广东省要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开发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移动互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应用技术的开发力度,努力掌握软硬件核心技术,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市场需求来引导和激励技术创新。智慧城市建设要大力发展城市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努力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拉动作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切实加强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各方面人才的创新能力,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充分发挥人才的知识优势。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珠三角光纤入户率要超过30%,网络接入能力要达到100兆,加速“三网融合”,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工程。推动信息化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建设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实施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力争尽快攻克关键技术,使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核心技术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地位。

5.努力实现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的平衡协调发展

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应该统筹谋划、系统发展。一方面,继续扎实推进珠三角智慧城市群建设,要围绕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采取有力措施,将珠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智慧城市群、国际宽带网络枢纽、全国信息服务区域中心、全国智慧应用先行示范区。另一方面广东省应高度重视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拿出援疆、那样的干劲,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各方面切实加大对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要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粤东西北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努力实现广东省智慧城市建设的平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丹.2015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n].南方日报,2015-02-15.

[2]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智慧城市群建设和信息化一体化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2014-

11-07.

[3]邹佳佳,马永俊.智慧城市内涵与智慧城市建设[J].无线互联科技,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