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十篇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十篇

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9:15

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篇1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既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约2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困难、情绪不稳、意志薄弱、学习困难等,并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如:打架、骂人、逃学、网瘾等,甚至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这些问题心理和行为不但严重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从2004年开始,在7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有效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一、以游戏为载体的团体辅导课学校设有专门的团体辅导室,每周0.5课时,安排具有部级心理咨询资质的三名专职教师每人任教一个年级,以校本教材《杭州路中学心理健康教案》为参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团体辅导。团体辅导课主要通过各种游戏展开,让学生在不同的游戏中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大风吹”拉近了同学的距离;“孤岛求生”让他们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忍者无敌”让他们学会了自我克制;“大饼、油条、豆浆”让他们学会悦纳自我;“电话号码会唱歌”让他们掌握了学习的秘诀……我们在参考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每一学段学生特点,自创了50多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生动活泼、针对性强的团体辅导课避免了单纯的说教和硬性的规定,它从学生的心灵出发,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平时,班主任可能会无数次地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可关键时刻,学生“我”字当头的现象还是屡屡发生。而一场“孤岛求生”的游戏,就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不团结、不和团队在一起,等待自己的就是掉进“无底的深海”。这些以游戏为载体的团体辅导课分别从习惯养成、悦纳自我、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学习能力、人生规划等方面展开,旨在全方位塑造学生的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团体辅导课在全校范围内推动和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发展为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二、专业技术干预的个体辅导虽然我们强调在学校中大力推广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社会、家庭以及他们自身成长的原因,有些学生的一些小的心理问题还是会发展成心理障碍,这在学校每年的心理测试和实际工作中都有所发现。因而,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学校专门安排了三名专职心理老师负责个案辅导,并建设了专业的个体辅导室,配备了沙盘、相牌、皮纹测试、若水心理测评系统等设备,开辟了发泄区。在个案辅导中,辅导教师们运用专业的心理知识和多种心理分析技术,帮助学生排除了心理障碍。去年,一名初二女生在考试前出现了紧张、出汗、手抖、睡不好觉等症状,考试过后症状有所减轻,但临近中考时这些症状又都出现了,并且更加严重,基本不能坚持正常上课。当她神情恍惚地来到个体辅导室后,辅导老师和她一起制定了个体辅导方案,运用沙盘游戏疗法,陪伴她做了12次沙盘游戏。童年创伤、家庭离异、追求完美、学业压力……这些心理问题一次次在沙盘中呈现,又一次次在沙盘中减弱、消失。后来,这名学生中考考了721分,班级排名第三,顺利升入了重点高中。几年来,我们借助沙盘游戏帮助了许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让他们重新做回了真实的自己。受益的学生经常自愿到个体辅导室做义工,帮助整理沙具,清洗沙子,有些已毕业的学生每逢节日还会给母校的心理老师送来别样的祝福,感谢老师当年对他们的帮助。三位专职心理老师除了能熟练运用沙盘游戏进行心理治疗外,对相牌技术也掌握得比较到位。简单便携的相牌给个案咨询带来更多的方便,64张内容丰富的画牌,64张寓意深长的字牌,随便抽两张放在一起,就会把来访者的问题生动形象地摆在咨询师和来访者面前。有一次,一个学生因家庭遭遇变故,变得沉默寡言,不管老师怎么劝解,他就是不能从阴影中走出来。班主任老师把他介绍到个体辅导室后,心理老师让他抽牌玩,连抽了9对牌,孩子都是一言不发。当抽到一张一个男子肩上扛着一个男孩时,他忽然嚎啕大哭起来,趴在桌子上,肩膀不停地颤抖。心理老师静静地守候着他,递纸巾、倒水,轻拍他的肩膀,孩子终于慢慢平静下来,对老师敞开了心扉……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打开了心结。其实,个案咨询很多时候是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因为各种心理技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比如在沙盘游戏中我们也经常加上意象对话技术。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三、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虽然在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中,专职心理老师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一所学校要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起来,仅仅依靠心理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学校还应多方借力。为此,我们不但经常请校外的心理专家培训老师和学生,还定期安排三名专职心理教师对所有教师开展心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努力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够“懂心理、用心理、调心理”:班主任能在班会课上开展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任课教师能在所教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体老师的参与壮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量。同时,我们也积极借助家长的力量,由校长亲自挂帅,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积极吸收家长力量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并把每学期的家长培训内容汇集起来,形成了校本教材《杭州路中学家长学堂教案》。由于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源头,因“心”施教,以人为本,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也赢得了全面丰收。首先,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师生关系和谐,生生关系密切,连年来学校无暴力、破坏性事件发生,为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健康稳定的环境。其次,学校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不管是文化课还是各种才艺比赛,学生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p#分页标题#e#

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篇2

贰,班级团体辅导设计的理论基础

设计班级团体辅导,应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施考量,整体而言,在设计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时,应考虑的重点有四方面:一,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在整体学校辅导工作中的定位;二,班级团体辅导设计的理论架构;三,班级团体辅导方案实施的考量因素,四,班级团体辅导实施的细部流程等.底下一一加以叙述.

一,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在整体学校辅导工作中的定位:

学校辅导工作的主要活动应包含有四部份(Gyers&Henderson,1994):(一)辅导课程:包括:1,结构性团体;2,班级教学;(二)个别学生的发展计划:包括:1,提供建议;2,协助评量;3,协助安置与追踪等工作;(三)反应:包括:1,个别谘商;2,团体谘商;3,谘询服务:对教师,家长,学生的谘询服务与研习活动及4,转介服务;(四)辅导行政工作:包括:1,行政业务与管理活动;2,辅导工作的研究与发展;3,专业成长:寻求谘询,督导与在职训练;4,沟通讯息与公共关系:发行刊物,接触媒体,参与公共活动;5,接触并应用社区资源;6,推动专题辅导方案等.

在上述之整体学校辅导工作中班级团体辅导主要是以辅导课程的方式或者是以推动专题辅导方案方式来呈现,前者是例行性的,后者是依据特定需要而推动的,两者在整体学校辅导工作中主要在推动发展性的辅导工作,并引发学生进一步使用辅导与谘商服务的角色.但在面临特殊需要时,也会运用团体辅导以发挥预防性,解决问题导向和危机处理的功能.

二,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的理论架构:

此方面包含几个要素:(一)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与如何促成学生顺利的发展;(二)辅导活动的目标;(三)团体动力;(四)方案主题的相关理论;(五)文化,地域或环境性因素,及(六)社会变迁的考虑,首先是:

(一),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与如何促成学生顺利的发展

其中的重要意涵是如何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协助其发展(paisley&Huard,1994):

1.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发展的向度)

学生身心发展的向度很多,试举其中七个向度加以说明:

(1).生理的发展:身体的变化,性徵的出现,各方面生理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身体活动的需求增加.

(2).认知的发展:比如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进入piaget所谓「形式运思期(11-18岁)的阶段,可做抽象思考.

(3).道德推理的发展:高中生的道德推理自Kohlberg所谓「俗例期中之「人际和阶阶段(13-16岁)发展至「法律秩序(16岁以上)阶段.

(4).概念的发展:在Hunt的概念发展理论中,概念的发展应依自我中心具体刻板印象开放接纳别人意见权衡自己和别人看法,自0至3阶段而发展,高中生应可达2,3阶段.

(5).心理社会的发展:高中生的心理社会发展应在erikson所称之「自我认定对角色混淆(12-18岁)阶段.准备发展到「亲密对孤立(18-30岁)的阶段.自我探索与认定及发展同侪之人际关系是重要任务.

(6).人际的发展:高中生在Selman的人际观念发展上应可发展到「多重观点(10-15岁)以及「深度和社会符号观点(12岁以上).高中生开始对人我的看法有多元和较复杂的观点.

(7).生涯的发展:高中生的生涯发展应在Ginzberg所称之试探期与Super所称之探索期中之「试探期(15-17岁)到「过度期(18-21岁)阶段.

辅导的设计目标在能满足学生在各发展向度上的阶段性需求,并协助学生在各向度上顺利的完成阶段性发展任务.

2.如何促成学生顺利的发展

配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与可能困难,外在环境(辅导活动)提供的协助可使发展更顺利进行,其中之重点包括:

(1).改变的机转

其一是同化与调适:亦即类化与辨别的过程,其二是促成改变的有利条件:a,学生的成熟度,提供环境中的特定经验;c,提供社会的互动.辅导设计应能考虑此等改变的机转,在学生先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供新的社会互动经验,以帮助学生完成改变任务.

(2).成功方案的要素

方案设计是否能达成协助学生发展的目标,有三个关键性的要素:a,角色的取得:能参与活动,并取得角色的扮演,提供挑战与支持的平衡:适度的挑战及必要的支持;c,促成持续的发展:协助发展的持续-辅导活动应有次序性,延续性,累加性.成功的团体辅导,应掌握上述要素,在活动设计上,提供一系列的角色活动,在安全的情境中尝试新的经验与行为.

(二),辅导活动的目标

辅导活动有三个领域,生活辅导,学习辅导,生涯辅导,每一领域均有其领域目标及具体目标(paisley&Huard,1994),国中有辅导活动课程标准,高中有高级中学学生辅导办法可供参考,若以前述美国谘商学会(americanCouelingaociation,aCa)所出版的参考书籍所提示者为例,则:

1,生活辅导的领域目标包括:

(1)发展自我觉察与自我接纳

(2)发展个人的责任感

(3)发展有效的人际与沟通技巧

(4)学习有效的决策技巧(或做健全的选择)

(5)发展了解及尊重他人

2,学习辅导的领域目标包括:

(1)学习有效的读书技巧及考试策略

(2)发展批判思考的技巧

(3)确认学业上的优点,缺点及个人的学习风格

(4)发展教育决策的技巧

(5)了解他们在团体(生活)过程中的角色

(6)发展在教室中负责任的行为

(7)适应学校的环境

3,生涯辅导的领域目标包括:

(1)能知晓其个人特质,兴趣,性向和技巧

(2)发展其对工作世界的各行各业的了解与尊垂

(3)了解学校表现和未来选择的关系

(4)发展对工作正向的态度

上述各领域的辅导目标提供团体辅导活动的方案设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者可进一步设定各年级的具体目标以规划各年级的发展重点.

(三),团体动力

团体动力是设计与实施班级团体辅导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团体动力包含4个系统(夏林清,民83):

1.个人系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与行为模式,是其个人特质的呈现.

2.成员系统: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特别是在班级团体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与行为.

3.团体系统: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特别是班级团体情境中,彼此的互动状况与人际行为.

4.团体做为一整体的系统:整体的学生行为表现所呈现出的团体气氛与特质,团体的表现视为一整体所得的观感.

上述的四个系统是互相重叠的,在班级团体活中方案设计中,对所要实施的对象-学生班级的团体动力观察与了解十分必要,在活动设计上应考虑在四个系统层次上的互动状况与影响效果.

(四),方案主题的相关理论

在设计特定主题的班级团体辅导时,考虑特定主题的相关理论是设计是否周圆与成效是否显著的关键,特定问题有特定的协助策略,方能切中需要,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两部份:

1.问题成因分析:针对特定主题的问题分析,如学习低成就的成因分析等.

2.问题之辅导策略:针对特定学生问题的辅导策略,如提升学习成就的学习辅导策略等.

包含上述两类的主的相关理论与实务报告,可提供有效辅导方案的设计参考.

(五),文化,地域或环境性因素

文化,地域或环境因素的考虑,使特定地域与学生背景的学生团体辅导方案能兼顾多元文化的观照与地域性的特殊需要,使方案设计在特定学校的可行性与成功机会大增.

1.地理环境因素: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居民生活型态是考虑重点.

2.社会文化因素:学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社会特徵中具影响力的因素.

3.任教学校需求性评估:特定学校的风格气氛所衍生的特殊需求为评估和纳入方案设计的参考依据.

(六),社会变迁的考虑

面对社会快速变迁的状况,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应有足够的观察与回应,使方案设计保持最佳的反应能力与问题解决的功能.

1.流行文化的冲击:针对社会流行文化与校园流行文化的观察,以评估方案是否能不断调整以满足需求.

2.社会问题之衍生影响:社会问题所衍的负向影响是考虑重点,在校园快速反应与社会变动的现阶段环境中,此等考虑益形重要.

3.生活型态与价值观的转变:主流经济文化所带来的生活型态与价值观转变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4.大众媒体与消费行为在校园中产生的的互动影响:随著大众媒体的快速成长与多元开放现状,新兴媒体与消费行为的结合成为强势的社会影响力,对校园中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越来越有需要将之纳入辅导方案设计的考虑之内.

上述社会变迁的考虑因素彼此并非独立,而是互相影响与纠结,是方案设计考虑中最需面对的挑战性因素.

三,班级辅导设计的实施考量因素

在方案设计的实务工作中有两阶段的细部规划工作,一是实施考量因素,二是实施细部流程,前者包括七个因素的考量:

(一),主题的研碍:团体辅导方案的主题选择与方案命名.

(二),目标的设定:方案目标的设计与撰写.

(三),流程的推演:团体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流程的推演.

(四),媒体的准备:相关媒体的收集,设计与应用技巧的演练.

(五),场地的规划:实施场地的选择,设计与事先的布置.

(六),资源的协调:相关人力,物力,财力与行政和社区资源的取得及协调.

(七),效果的评估:评估方法的选择与设计,评估资料的收集.

在班级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中,必须对上述七项因素有完整的考虑,才能确

保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四,班级辅导实施细部流程

方案的执行过程是否能达预期的效果,有赖在实施流程上有妥善的规画与细心设计,实施的细部流程包含十个步骤:

(一),引导情绪:暖身活动的选择与使用,气氛的营造,情绪的引导.

(二),运用媒体:媒体的操作与使用以增加说明或催化的效果.

(三),循序渐进:活动进行次序的安排,整体效果的衔接.

(四),催化互动:团体辅导方案不同於教学之核心因素,乃在团体动力因素之应用与掌握,催化学生彼此的参与和互动是为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精妙之处.

(五),鼓励分享:学生的参与以及彼此的分享与回馈,使团体辅导的效果得以和生活经验和个人联结,而深化其效果.

(六),引发领悟:学生在参与中获致新的想法与感受而引发学习的领悟,开启改变与成长的契机.

(七),促成行动:为落实学习领悟所得的成果,鼓励学生即席或在日常生活采取行动和演练成果,为确保团体辅导方案实施成果的重要步骤.

(八),统整经验:方案实施结束前的经验统整与有回顾与前瞻的重要功能.

(九),彼此回馈:提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回馈机会,以延续良好活动关系与强化方案成果.

(十),评估效果:方案设计本身应包含效果评估的规划与设计,以提供方案自行改进和不断修正的机制,而能从实务工作中不断有机的成长和引发新的设计构想.

藉由上述方案设计的实施考量因素与实施细部流程两阶段的规划过程,将使班级团体辅导方案的可行性大为提高,也可落实先前在理论架构探讨上所获致的成果.

参,结语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实施是学校整体辅导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发展性辅导工作的核心重点,因此,如何在此等方案设计上,考虑其在整体学校辅导工作的定位,并以完备的理论架构和实务需求为方案设计的坚实基础,再加以精细的规划和适切的实施,最后还能在实施过程不断自我评估,自我修正与更新,则班级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能成为学生与实施教师的彼此成长和良性互动的过程,使学校辅导工作的推动成为师生双赢的共同经验,这是我们最乐见的结果.

班级团体辅导方案的实施可藉谘商人员本身,谘商人员与一般老师协同教学及一般老师等三种方式来实施(Gyers&Henderson,1994),唯一般老师在实施班级团体辅导方案之前,接受相关团体辅导的知能训练是必要的,在实施时谘商人员提供相关的谘询与协助,也是提升实施效果的重要关键,藉由辅导室与全校教育同仁共同的参与,和不断的合作与协力,高中辅导工作的推动应能更加顺利.

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篇3

一、聊天对比中感恩,回忆反思中感受幸福

下午上完课后,急匆匆来到西安宾馆报到,在门口遇见了教联体兄弟学校的两位老师,交谈后得知他们没有报上名,没有参会资格。后来他们二人同行,对会务组负责老师说好话、表态度,最终获得了参加培训的机会,但是食宿需自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两位老师仍然坚持学习培训,他们的境遇与执着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上周五晚上七点多,我从学校出发回家,到小区门口才看到宋主任三四个语音电话,因为骑车没有听到,刚准备回复的时候,宋主任又来电话了,说“王老师,我给你发的文件赶快报名,把回执发给我。”我说到家里就填,这时候宋主任又补充说“如果你暂时不行,就赶快让家里人帮忙报一下”,当时,家里人也在外面,还在想没这么着急吧,回到家里,赶快拿出电脑填好信息发过去。宋主任那边又回复道:“邮件也发了吧,信息都填上……”。今天通过对比才知道,这次机会的难能可贵,更感受到能够遇到这样“雷厉风行”的领导并得到领导的强力支持是一件多么幸运幸福的事情,此刻,对明天的培训充满期待,充满能量!

二、团辅练习中增技,倾听叙述中赋能

上午,郝雁丽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实用性超强的团体心理辅导培训,从理论到应用技术再到实操练习,理论知识科学严密,团辅活动目标明确、效果显著,是一场干货满满的培训!同时,休息时,郝老师耐心地为同行的老师们解决教学疑惑的态度让我感动。如何有效地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作用?通过本次团辅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思考:首先,我们应当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念: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分享是随意的自愿的,沟通中没有批判、没有对错,有得只是情绪情感的宣泄和能量的流动。其次,在在团体辅导中,难免会有预期之外的事情产生,有时会让我们尴尬不知所措,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无为而治”的态度,不埋怨不评价。作为心理老师,学科赋予我们宽厚温和的性格,我们应该让这份“难能可贵”时刻保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要让团辅流于形式,要发挥实质性作用,这要求我们在设计、组织、总结团辅时,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始终记得活动只是一种载体,分享与疗愈才是目的。

下午,杨泳老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穿插讲解,他的语言“诙谐幽默”课程在一种轻松聊天式的氛围中展开,是一堂非常“接地气”的好课。其中,杨老师对于青春期人际交往的案例分析与辅导,赢得了现场学员的热烈掌声。对于“类似”问题,他另辟奇径,摈弃了传统的“问题主体”咨询和理论咨询,从被影响主体方着手,通过对主体的引导和干预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杨老师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作为专职心理老师,我应该向校领导主动争取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而不是等待或者被动地接受现实。还应该,准确解读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制定出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纲。最后,把握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原则,把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到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上,双管齐下,实现心育一致性。

三、体验学习中巩固,案例督导中提升

上午,刘皎老师带领参训学员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对学生心理咨询技能进行了学习巩固。培训内容从建立咨询关系、制定咨询方案、实施咨询方案、常用的几种咨询小技术四个部分为主线展开,每一部分都穿插了体验活动和案例督导。现场老师互动的积极性很高,我也作为一名志愿者与体验者,突破自我,在200多人面前参与了“距离”互动游戏,切身体会到了“心理距离”和“人际界限”的抽象概念,再通过刘老师的指导,我发现一个行为背后可以挖掘出的东西很多,不单单是我们看到的表层含义。除此之外,刘老师“民主”的教学态度和平和宽厚的特质让我非常感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在培训前和结束前,都是先了解大家的需求再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总结,真正让大家感受到这是一节“落地”的培训。通过本次体验式学习,我对咨询有了新的的领悟,对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和学习方向有了新的思考和规划。首先,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除了是道法老师,我更是一名专职心理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特别”表现时,我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去应对?我认为还是以认课老师的身份去处理,严慈相济,恩威并施,同时多去思考探究一下明星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其次,尽快让自己去适应且熟悉不同的身份转换,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行为上,在开始与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的那一刻,就要赋予自己咨询师的责任和原则,同时这种身份认同也要传递给学生。最后,因为咨询经验不丰富,技术不娴熟畏惧到不敢接待学生或拒绝学生,这种想法要尽快放下,要相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足够的真诚,能够与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就像温尼克说过的,与来访者咨询的过程是一个双向成长的过程,助人的同时我们也在成长。

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篇4

合格的心理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更多的是实践上的操作方式与方法。我校有两名取得资格证书的心理辅导员,她们认真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在学校中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注重辅导的方式与方法,讲究心理辅导的实效,努力把专业做“精”。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心理健康活动体会,请笑纳!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1

不知不觉,担任我们__班的心理委员差不多两年了。首先我想以一个问题作为开篇:5月25日是个什么日子?——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这个重要的日子到来之际,我总结一下我这近一年来的工作和感受。

20__-20__学年第二学期,我参加了一次心理委员培训。它相当于一次讲座,从那次培训,我大概了解到心理委员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

一、协助老师了解并收集同学们的心理信息,及时汇报异常情况。所以我时常观察同学们的心理,可喜的是目前我们班没有出现心理异常情况,我也相信未来也不会有。

二、向同学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可能很多同学会觉得自己不是心理专业的,不懂得什么心理知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一些基本的、解决一般情绪问题的方法。例如:倾听、安慰。这些小小的举动都是很有用的,另外,我们班级也会定期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活动和讲座,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同时,我们班级也非常注重宿舍文化的培养。宿舍是我们休息的场所,所以对于宿舍,首先抓的是卫生和安全问题。我们班级通过男女生互访宿舍检查卫生安全评比等活动让同学们都积极的参与到宿舍的环境卫生。另外,对于宿舍文化建设上,我们也不放松。平时,班级经常组织同学们通过宿舍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增强宿舍同学之间的联系和班级集体感,也通过学习小组活动让大家在学习想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以上是我的总结,愿__班各位同学永远健健康康、活泼开朗,祝我们班越走越好。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2

__年9月6日、7日两天,我们学院迎来了__级新生。他们的到来为我们学院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使学院更加充满生机。学院师生都在为迎新奔波忙碌。灿烂的阳光照在我们热情洋溢的笑脸上,很柔和温暖。

迎新结束后,又开始紧张激烈地进行社团会员招新活动了。我们心理健康康协会选择在9月8日到9月16日这段时间到新生宿舍去招新,对着届招新我们会干都期待已久,信心百倍,我们始终坚信:心理健康协会是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融入我们他们会更健康,更加自信。在此之前,我们做好了招新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心协会徽、宣传单、宿舍新生安排表,分配好各会干的任务。(会徽图案是“双手捧着一颗红心”,代表爱心)

在新生宿舍里,我们信心十足,热情地介绍我们协会的概况,让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心协。我们主要介绍我协会从创办至今的概况及举办的各类极具特色的活动。比如:进行手抄报比赛,到安老院慰问老人,去特校看望特殊儿童,观看精彩的心理影片,每年举办的5.25大型系列活动等等。新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对此也很感兴趣,频频发问,我们都乐意地去解答每一个问题。

招新的过程就是我们与新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的过程。去新生宿舍招新的目的就是要广泛宣传我协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接纳、并融入我协会。

__年9月17日、18日这两天,全院所有社团都统一在篮球场那边摆台招新,给新生最后选择想要加入社团的机会,虽然那两天阳光猛烈,无情地烘烤着大地,但我们的热情始终不减,任由汗珠滚落却依然保持微笑。

9月18日下午,协会招新工作进入尾声,我协会圆满完成了此次的招新工作,经过统计,我协会共招的120个新会员。他们的加入为我们协会注入了新的血脉,使我协会更加壮大,更加充满力量,我相信:我协会的明天会更好!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3

本学期,我校以《苏州市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以“专业”为核心,加强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

合格的心理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更多的是实践上的操作方式与方法。我校有两名取得资格证书的心理辅导员,她们认真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在学校中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注重辅导的方式与方法,讲究心理辅导的实效,努力把专业做“精”。

(2)以“班级”为主阵地,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三级监护体系中的第一级。因此,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的队伍建设。首先是转变班主任的观念,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其次是经常鼓励班主任利用空余时间,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加强心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三,学校开展由心理健康教师通过讲座、沙龙、论坛等形式,对全体班主任老师进行培训,以点带面,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本学期,我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柏晶晶执教了《放飞烦恼传递快乐》团体辅导课,让我校的班主任老师受益匪浅。

(3)以“全员育人”为导向,加强其他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专业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全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在加强专业心理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对学校其他教师进行培训。我校通过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上网理论学习、阅览室阅览学习等方式,加强教师心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心理辅导意识和辅导能力。

(4)以“德育导师”为契机,充分发挥德育导师效应

结合德育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的管理

1、以点带面,保障“阳光屋”的有效开放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阳光屋”,已被评为苏州市的合格心理咨询室,本学期继续每天开放一小时,由心理咨询室的值班老师负责学生的咨询辅导工作,并做好相关的咨询记录。对问题较严重者,我们进行了个案跟踪辅导,认真做好个案研究记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规范性、科学性。本学期“阳光屋”的辅导老师对97位个案进行了科学耐心地辅导,其中有12位学生进行了跟踪辅导,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阳光屋”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一个“心灵驿站”。

2、以班为面,开展富有实效的班级团体辅导

本学期,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心理档案,做好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每月做一次集体辅导,对班级中出现的共性心理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并做好记录,使心理健康工作更具有实效性,真正地服务于学生。

柏晶晶老师执教了《放飞烦恼传递快乐》五年级团体辅导课。孩子们畅所欲言,倾诉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烦恼。通过互动交流、范例引领、小试牛刀、大显身手等环节,孩子们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智慧来解决烦恼。最后大家发现,生活中总有烦恼,但只要换个角度,就能坦然面对。

李晓静老师执教的《学会欣赏》一课,层次鲜明,块面清晰,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告诉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遭,生活将更美好。

3、家校合力,形成富有高效的管理体系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家庭教育。因此,教师应和家长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本学期,我校举行了“关注孩子心灵成长”四年级的家长学校活动。活动邀请了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成员李亚青老师来校讲座。李亚青老师首先分析了目前家庭教育的盲区——忽视孩子心灵成长;而后讲解了孩子心灵成长的五大营养——肯定、自由、宽容、情感、梦想,最后说明了健康美好的心灵是家长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讲座活动中,李亚青老师亲切的话语,鲜活的实例,科学的指导,给家长们带来了家庭教育的启示,也解开了现实教育中的一些困惑。通过活动,家长们关注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

通过黑板报、橱窗、红领巾电视台等途径,努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红领巾电视台“成长快乐”节目开辟了《健康快车》这一版块,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饮食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2.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

我校每天坚持大课间活动(分室内和室外两套活动),学校提供充足的活动器材,并根据实际情况,让各年级四个班之间定期交换器材进行活动,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放飞心情,同时也缓解了学习压力。

3.加强了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

本学期,我校结合每月雏鹰争章活动进行“一小之星”的评选活动,评选内容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雏鹰争章》,评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月底进行考核,并推荐出每月的一小之星。九月是“礼仪之星”,十月是“红色之星”,十一月是“安全之星”,十二月是“友爱之星”。每月产生24位一小之星,在月底的升旗仪式上进行隆重的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也促使了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4.开展了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篇5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36-1983-03

摘要目的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能力。方法采用固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肇庆学院的全体专兼职辅导员进行了6次共16个小时的团体心理辅导。结果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了辅导员对学生心理辅导的能力,加强了辅导员对其自我的分析和认识。结论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行之有效,但团体领导者应实行各高校资源共享,团体成员由各高校辅导员组成。

关键词心理健康;实践探讨;固体心理辅导;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示范和感召的过程。其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我国高校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多,相对于专业教师,绝大多数的辅导员在工作任务、责任风险和素质要求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更大。因此,如何使辅导员及时地舒缓压力,释放压力,保持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为辅导员心理减压是我们进行的新尝试。

1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

1.1团体心理辅导是辅导员自身心理成长的需要团体心理辅导的独特方式为辅导员们提供了一个多项沟通、交流互动及宣泄负性情绪的平台,辅导员们在对为他们设计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中,在交流信息、解决问题和探索个人价值等方面都可以相互提供和分享多元化的资源,同时可以学习和模仿团辅成员的适应行为,从多个角度去洞察自己,扩大自己的内心世界,反观(反省)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和认知,在分享和交流中得到改变和提高,实现自我的心理成长。

1.2团体心理辅导是辅导员自身工作的需要心理辅导是高校辅导员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辅导员通过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在自我心理成长的同时,可以通过自身的体验、了解,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操作流程,进而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去,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1.3团体心理辅导是解决“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需要“师源性”心理伤害主要指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辅导员由于高强度的工作负荷、高危性的职业风险和低职业认同感和个人成就感,非常容易蓄积负性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不及时宣泄出去,就很容易将之发泄到工作中去,发泄到学生身上,也就避免不了“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发生。团体心理辅导为辅导员们提供了一个建设性地宣泄和交流的平台。通过热身游戏活动、纸笔练习和绘画练习,我们有理由假设,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改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方案

2.1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其总目标是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其一般目标是:通过团体活动,引导辅导员们思考自己的优缺点以及人际关系,通过与其他成员的沟通、探讨,使辅导员们认识、了解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优缺点,并勇于接纳自己的缺点,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感,在体验与他人的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接纳与欣赏同事、学生,了解多种沟通方式,增进师生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团体活动,体验、了解、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操作流程,进而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去,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2.2辅导员团体的性质其性质为封闭性、结构式成长团体。团体成员为我校全体专兼职辅导员以及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室”的部分成员。我们采取的是大团体进行热身活动和结束活动环节,小团体进行主要活动(主题探讨、分享)环节的活动形式。每周活动一次,共6次。每次2.5~3小时。活动场所为安静、有能移动的椅子及多媒体的大活动室。

2.3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内容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柏恩的人际沟通理论、勒温的群体动力论和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理论,采取集体热身游戏活动:小组纸笔练习、绘画练习、心理剧表演:集体跟随视频做手语操及齐唱歌曲等活动形式。6个单元的内容分别为:第1单元~“第一次亲密接触”,主要目标是使成员相互问相识、增进相互的了解和建立小组。第2单元~“我的自我我最知”,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加深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及对自我的探索。第3单元~“生命的价值我探寻”,主要目标是增进团体成员间的深入了解和探索自己的价值观。第4单元~“快乐烦恼伴我行”,主要目标是探索人际沟通的技巧及更深入地对自我进行探索。第5单元~“经历风雨,方见彩虹”,主要目标是挖掘做辅导员工作的优点、探讨应对和解决工作困难的办法及更深层次地探索自我。第6单元――“我的未来不是梦”,主要目标是引导成员思考目前困扰自身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并求得组员的帮助。

3对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

3.1对设计方案的评价经过实践证明:辅导方案的理念是正确的。在辅导中我们所遵循的一个都不能少原则、重资源取向轻问题取向原则、保密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体现了心理辅导的特点,强化了辅导员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辅导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与辅导的内容及形式相一致。但在辅导目标的针对性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改进。从活动内容来看,大多数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安排是合理的,进行得比较顺利。成员能够通过做游戏领悟到游戏背后的意义,但也有一些游戏做起来秩序比较混乱,且标准不易掌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活动环节需要改进的方面较多。过多地重视了对自我的探索,但对辅导员情绪的管理与调节方面显得薄弱。对于辅导员工作的探讨,其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结束活动环节的设计,应该说是恰到好处的。歌曲的选择比较贴近主题,成员的情绪也比较饱满。

3.2对活动过程的评价从6个单元的活动过程来看,三大主要环节活动内容的进行是有序而顺利的。整个活动过程具有安全、温暖、尊重的团体气氛;团体成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辅导关系;每个单元的活动都能够体现出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多项交流。

3.3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由于我们把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定位为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采取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要求全体辅导员必须参加,没有采取辅导前先进行招募成员的办法,所以,导致了辅导员参加团体辅导的动机不强,其参与热情及开放自我程度远远不如一起活动的大学生们,有一定的防御心理甚至抵触情绪,但是他们在主要活动中却表现出内省深刻、总结体会深,理性探讨多的特点。这可能与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阅历有关。

3.4对活动效果的评价经过一个轮次的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我们认为,辅导员们对学生心理辅导的能力得到普遍的提高,表现在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力方面以及将团体辅导的形式运用到教学中和对学生的思想工作方面。团体心理辅导对辅导员的心理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多数辅导员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加强了他们对自我的分析和认识。经过调查,对此次团体心理辅导非常满意的辅导员没有:不满意者有两位;大多数辅导员都认为是比较满意的。本轮次的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应该说只是第一阶段的方案,今后,我们还将设计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4对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的反思

4.1辅导前说明会必不可少辅导员团体我们不进行辅导前的招募工作,但可以通过“辅导前说明会”来培养及强化其参加动机,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说明会的内容可讲解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如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特点、功能、目标、意义等以及我们开展此次团辅的目的及目标,使辅导员们首先了解团体心理辅导、认识团体心理辅导,避免辅导员参加团体的抵触情绪。

4.2团体成员由各高校辅导员组成实践证明:对于辅导员团体来讲,采取大组活动,小组讨论的设置为佳。如何能做到既有活动气氛又不对主要活动产生干扰,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一个难题问题。理想的做法是:实行各高校的联合,来自各高校的辅导员组成一个40人左右的团体,热身活动及结束活动集体进行,主要活动分成10人左右的小组进行,小组成员的组成力争互不相识,这样,既减弱了辅导员之间因同事关系而产生的防御心理,又保证了辅导员身份的同一性、分享内容的共同性和深入性。

4.3团体领导者实行各高校资源共享团体领导者如果是本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师,对于辅导员来讲,还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防御心理,毕竟与团辅领导者之间还是同事关系。而团辅领导者是与自己不相识的人,就会使团体成员具有安全感,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各高校心理咨询老师实行资源共享,不仅有利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对于个体心理辅导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是建立心理健康的保障

现阶段的高校都已建立且完善了三级心理健康网络。一级是由大学生心理协会主要人员组成,他们会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反映。二级是由院系党总支书记与辅导员组成,他们跟踪辅导,起到预防的作用。三级是由校园内的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与外聘的专家所组成,他们制定整体的心理健康计划,并给予一级和二级学术上的指导。但几名专业的辅导老师和外聘教师无法照顾校园的全体学生,而二级心理健康网络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非常重要。高校辅导员是二级网络的支柱。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基础单位,辅导员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校园心理健康活动只有辅导员参与进来才能保证开展的更加顺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活动课、讲座等形式来引起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注意。当代高校学生希望了解自己,他们渴望在自己遇到问题时能得到老师的帮助和开导。

(二)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现代大学生常有焦虑、暴躁、恐惧社会等问题,而旧办法已经无法真正的解决。所以,对于这一问题,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辅导员的工作需要将心理健康这种新教育方法加入。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渐渐意识到大学生所产生的问题并不全是思想品德问题,不能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单纯的当作思想品德问题来看待。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会让工作与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更符合。不仅能提前预防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可以让大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内在潜能,从而成为一个自信、健康、乐观的人。

二、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融洽、背景相近

高校辅导员大部分都是由刚毕业的学生或研究生毕业的教师担任,与高校学生年纪相仿,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辅导员是他们整个大学里接触最多的老师,辅导员的知识背景、经历都与大学生比较相似,所以大学生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他。在学生心里,辅导员亦师亦友,这种双重身份会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更易沟通交流。

(二)辅导员设置便于辅导

高校一般是以院、系为单位,各个年级设有多个辅导员,这种设置方便辅导员管理与辅导。每个大学生都有不同之处,所以每个学校的每个院系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而辅导员相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更加熟悉所在系的专业背景与氛围。他们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共性,再根据不同年级与专业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关的心理辅导方法来开展辅导工作。

三、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足够了解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辅导与咨询活动,辅助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解决好适应环境、自我调节、交友恋爱、求职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提高健康质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而想要完美的完成这一项目标,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首位。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一个特殊存在,他们肩负着国家与父母、老师的希望,在得到社会关心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压力,他们拥有与同年群体不一样的心理特征。另外,各个年级大学生其心理特点也不一样,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就不相同。辅导员应该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共同点和差异点,这有利于及时调整工作上的方式方法。

(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是新颖的、相对的,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下,其标准和内在含义也不相同。早年国外有人提出了心理健康标准,我国虽没有明确的指出,但在学术界也基本达成共识,其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又有其特别的内容。辅导员只有知道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才能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与水平,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一般情况,辅导员可以从几个渠道来进行了解:一是向任课老师指教,收集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等资料。二是向大学生自己了解,利用各种活动或谈话的方式。三是利用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进行科学的测评。

(三)了解心理问题的类别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有两方面:发展咨询和障碍咨询。前者是以让大学生自我了解、发现自身能力为主,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大学生涯,为将来打好基础。后者是针对大学生身上发现的问题为主。因此,辅导员虽然不用完全掌握专业的心理知识,但还是应该了解心理问题的类别,特别是大学生易发生的几种心理疾病类型。

(四)了解基本的心理咨询技巧

心理咨询是一门学问,一种技术。辅导员如果能了解并掌握一些咨询技巧,并合理应用在大学生身上,可以让心理咨询工作更加顺利。

四、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和方法

(一)团体咨询

团体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利用团体内聚力和领导的特性,让团体成员间进行互帮互助。在互动时,让成员认识和解决共同问题,帮助成员重新恢复自信心。另一方面满足了成员对团队的需要。因为大学生的问题相对集中,并且年纪相仿,进行团队咨询非常合适。而辅导员可以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平时的工作经验,把有相关需求的大学生分成一组。在团体训练时采用学生们喜欢的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可以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二)建设新生心理档案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已经建设了针对新生的档案。主要是给新生发放心理健康常识的小册子,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并利用调查表的方式来建立心理档案。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引起新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充分的了解新生过去心理健康程度,还能起到对新生心理健康预防的作用,

(三)远程咨询方式

邮箱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是远程咨询的重要方式。这几种方式是针对部分同学不愿当面咨询的。前两者是比较传统的咨询方式,后者是近些年比较受大学生欢迎的一种方式,它会让学生避免一些尴尬,相对来说更自在、更能让大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完善,这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大学生的喜欢。

五、总结语

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篇7

[关键词]中职女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261-01

中职女生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但是由于中职女生大多数受家庭环境、学习成绩、就业前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她们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心理健康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这个心理和生理双方面发育阶段,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让这朵美丽的花朵灿烂的绽放,花香满园,因此针对中职女生的心理特点,构建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也就显得愈发重要起来。

一、加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培训具有专业技能的心理工作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学校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

1、重视专职、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与管理。

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校教师,心理老师要求持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有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从业资格证书。完善教师的考评机制,心理老师的地位待遇应与其他老师一样,避免职业歧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纳入学校教师培训计划。中职学校要对心理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可以通过学术沙龙、心理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加强心理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心理从业者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将心理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重视心理教育的应用性。

2、应加强兼职人员的素质培养,壮大师资队伍。

对班主任、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任课教师也要制订相关培训计划,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从业水平,提高心理教育工作能力,增强心理教育意识,使其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更加科学合理。

二、创建针对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他们的认知、情感、意识进行教育指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水平,以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对职校女生进行心理辅导,有以下有效途径:

1、以心理活动课为主阵地,全面提升中职女生心理健康水平。

针对在调查中发现的女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置相关的心理课程。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手段,正确处理人际矛盾和冲突。针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开设心理活动课,每个班两周一节课,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解技术。

2、个别辅导和心理咨询解决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指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量表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现状,针对测试中筛选出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心理咨询。大部分女生比较内向,有心理困惑不会主动找心理老师解决,或向同学、家人寻求帮助,因此学校设立心灵信箱,方便学生进行咨询。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指导老师善于观察学生近期表现,对于发现有异常表现的同学进行相应心理测试,测评学生的心理能力。对于情绪低迷,意志消沉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积极关注。

3、开展专题讲座、专题活动促进心理成长

根据中职女生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学校聘请专人开展专题讲座。如人际交往教育。职校女生,情绪难以控制,渴望沟通但封闭性很强,这是她们产生人际交往问题和情绪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中职女生加强人际交往指导,指导她们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宽容,相互理解,以正确的方式对待人际交往,克服在人际交往中的错误认知及人际交往偏向。专题讲座和专题活动可以有效的就某一方面进行指导,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4、共建互助小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发挥团体动力作用,对于一些存在共性心理问题的女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以工作坊互动形式提高女生心理辅导的效率。90后的女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做事常以自我为中心。通过团体辅导使学生对青春期形成正确认识,懂得珍爱自己的同时,在生活、学习中学会帮助关心他人,热爱集体,具备团结意识,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助的氛围。

5、发挥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作用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最为全面,而学生在学校对班主任也最为信赖,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班级活动多种渠道、形式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如果活动注重主题性、主体性、情感性、文化性,可大大提高心育实效。班主任也可利用周记、座谈会、谈心等方式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对家庭进行心理指导也应是班级心理教育不可忽视的途径。家长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班主任要善于调动和组织家庭的力量,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家庭心理教育进行指导,提高家庭心理教育实效,为学生的心理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

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制订心理跟踪追访制度。学生心理档案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时的需要,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实行连贯性的跟踪教育。学生每一阶段的心理状况作为档案保存下来,方便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还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教育效果的可靠指标。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尽可能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有利于系统、连贯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

四、联合家庭、社会共担育人责任

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住宿生较多。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家长对孩子教育不细、不深,通过学校和家长紧密联系,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学校和家长多方沟通,家长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改善了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进。

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学校要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真正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供综合的保障。

参考文献

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篇8

在省监狱系统心理咨询师上岗证培训班结束的那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天我在监内巡查,突然发现监区北面围墙下,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座小山样的煤渣堆,煤渣堆得很高,都快接近围墙的高压电网了,有三个罪犯坐在煤堆上面窃窃私语,我见状马上跑过去了,把他们喊了下来,然后自己迅速爬到煤堆上去查看情况,在围墙的刺网里面我搜出了几根铁棍和钢锹,当我把这些工具拿下来,正准备做下一步处理时,我抬头发现这几名罪犯正凶巴巴的在盯着我,我感到情况很不对,心中一紧张,就从梦中惊醒过来。醒来后,就再无睡意,心里总是在琢磨这个梦的意思。虽我时常自诩是梦的解析大师,但这个梦究竟反映了我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是焦虑什么,还是恐惧什么?我竟一时不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思来复去,觉得焦虑和恐惧都都不完全是,从现实出发,我认为更确切的应该是这次省局组织的培训班给了我太多的收获,激发了我内心一种强烈的需要。那么收获在哪里?需要又是什么呢?一夜细味下来,我想主要有二。

一、培训提升了我的咨询技能,激发了我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

这次的上岗证培训班,时间不长,课程不多,但却质量高,内涵深。三位老师授课的主题虽各有不同,却都是提纲挈领。讲述的内容涵盖心理咨询的方方面面,在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又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咨询的技能。这些年来,我先后经历了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证的资格考试,也阅读不少的书籍,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积累一定的案例经验。但我总觉得自己还缺乏一种底气,少了一种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究其原因我想是对理论和技能的领悟还不透切,对咨询思路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次三位老师体验式的教学,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卢祖琴老师给我们讲团体心理辅导时,反复地给我们阐述,做团体心理辅导不是做团体游戏,你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地考虑到它的咨询目的,都要体现出它的心理学原理。她给我们列举了很多的团体辅导技术,在运用这些技术时,她一一给我们指出它的理论出处。三天下来,她虽然是讲团体辅导,其实却是从精神分析到人本主义,从咨询关系的建立到测量量表的选择,给我们做了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体会到该如何把理论和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她让大家分组去设计的监狱九类常见人群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又激起了大家高涨的情绪,在激烈的讨论中,大家的咨询技能再一次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听王求是老师讲课之前,我以为沙盘游戏只是一种投射技术,听了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沙盘游戏更是一种心理自愈技术,而且它的治疗力量是非常神奇的。方老师给我们做个案督导,她强调心理咨询是“法无定法”的。嗯,这也其实是我长期来坚持的咨询观点,导师的认同,让我备受鼓舞。……,如此点点滴滴无不让人耳目一新。

收获是喜人的。培训班结束后,大家都按捺不住兴奋之情,急欲一展身手。回到单位后,就有不少同仁开始在QQ群里探讨自己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了;还有人在悄悄打听“买套沙盘要多少钱?在哪里买好?”。我亦如此,结束后,心中产生了很多的想法,渴望自己能在监狱心理咨询上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我在想,以往的几个疑难案例,换种思维去做是否会有更好的效果呢?;也在思索,“学有专长”,我该以何种咨询风格作为我终生的追求目标,来体现我更大的人生价值呢?

二、培训检视了我的内心状态,唤起了我崇德明志的人生追求

这次的培训不仅是一顿咨询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大餐,更是一场心灵修行的盛宴。培训过后,我想大家都有深切的体会,那就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的不只是技术,更需要的是咨询师个人高尚的情操。王求是老师讲沙盘心理治疗技术时,着一身布衣,拈着几根短须,大多数时间里给我们讲的是“接纳”和“无为”,讲完以后就要你去体验这种感受,而根本不跟我们说沙盘是什么,游戏怎么做,玩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可两天的时间里,大家完全被他那种淡定和从容的气场所感染,在无形中已是深深地领会到了沙盘游戏的魅力所在。听完他的课后有同学笑谈:“王老师的课,再听下去,我可能就会出家了”,话虽有夸张,但确也说明王老师所阐述的修行理念已是深深地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内心里我就在反复问自己,“我是否完全接纳别人、接纳了自己呢?”、“有多少东西是我放不下的?”、“我是否又能时时与他人能做到同在呢?”。思来思去,觉得自己心中的所挂念的还是太多,又叹人生要做到真正的“无为”又是何等的不易啊!。卢雅琴老师告诉我们,心理咨询其实就是一个人陪伴着一个人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一句话醍醐灌顶,好似一下子让我顿悟过来了,可也让我心中不由微微一颤,在监狱里面做心理咨询师,那就是意味着我们的职责是要陪伴罪犯去成为一个人。这是多么神圣的事业!可是这又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我在反省自己,在这条路上我是否准备好了?我能坚持无条件地去接纳和陪伴一名罪犯吗?毫不忌讳地说,我内心是有彷徨的,是有冲突的,我需要沉下心来,需要不断的放空自己,这将是一个艰难的修行过程。如果说,在几位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心理咨询大师的淡定和从容的话,那么在同学们身上,我又体味到

了监狱人民警察的敬业和执着。不论在团体辅导方案策划过程中,还是在方老师的个案督导课上,气氛都是异常活跃,大家都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也毫不顾忌的道出自己的疑难与困惑。所思所想极为深刻,无时不刻不在洋溢着大家对监狱心理咨询事业的热爱之情。以前我总认为,我省监狱系统的心理咨询的“高手”不多,现在看来我错了,没有想到罗昌盛同学能把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如此完美无缺,也没有想到赵政委同学的个体咨询能做得这么细致认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培训,我被同学们传递的正能量所激励,时不待我,当奋发而为;我为自己的肤浅无知而羞愧,学无止境,当静心修行。

感悟是深刻的。我想绝大部分同学在培训后,都和我一样会在不断地在反省自己。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决定着我们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个人修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宽广的胸怀,又要有执着的精神;这是一种“崇德明志”的人生境界,一直来为我所向往,可我却又时常为私欲所累,茫然而不知所措。这次的培训是再次唤起了我对这种人生境界的思索和向往。“道法自然”,我该放弃该放弃的,坚持该坚持的。

梦和沙盘游戏一样,都是内心无意识的映像。治疗师要正确解读它,就必须掌握来访者个人的过去、现在及成长背景等不同层次的认知,而不可妄加臆断。就如我这个梦,仅从梦境来看,好似是反映了我一种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然而有了这次培训的所得、所思、所悟,这个梦其实就是反映了我的内心一种责任感,它寄托了我的一种希望与追求。我在渴望着能为监狱的安全稳定发挥一名心理咨询师应有的贡献。

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篇9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社会支持系统;团体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172-02

朋辈心理辅导即是经过一定培训的朋辈辅导员向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的心理辅导活动。作为新生事物,它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目前朋辈心理辅导已成为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国内对于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只停留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体系构建及具体实践等方面。但是从理论上来说,朋辈心理辅导之所以能够有效地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正是由于朋辈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团体心理辅导这一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辅助教育形式,探究优化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方法。

一、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内涵剖析

1.社会支持的定义

所谓“社会支持”,一般是指个体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当个体遇到外界环境的威胁以及困难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得以强化,进而可为个体提供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帮助,是心理社会压力与心理障碍之间的中介因素之一[1]。

社会支持的概念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精神病学的研究。近二三十年来,社会学家、社会精神病学家及流行病学家分别从各自研究目的出发来研究社会支持,提出了对社会支持的不同定义。国内学者肖水源把社会支持分为三个方面: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有些人虽然可以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2]。Cohen和wills(1985)根据社会支持所提供资源的不同性质将社会支持分为四类: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性支持、归属性支持[3]。

2.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内涵

社会支持系统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共同组成的系统。根据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四级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表明,心理咨询师、心理委员、朋友或同学、家庭成员、学生辅导员处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核心层[4]。对于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来说,核心层的成员与危机个体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最先发现危机个体的危机状况,对危机个体的社会支持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3.大学生社会支持来源的变化

我国学者陶沙[5]研究了大学新生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的特点,发现入学前,父母和老师提供的支持较多;入学初期,各支持源提供的支持显著降低,但父母提供的支持程度相对较高;在入学近一学期时,父母、同伴提供的支持明显上升,老师提供的支持程度继续下降。易进认为,就大学生而言,从家庭获得的支持类型多为情感支持,同伴侧重于工具性支持和陪伴支持[6]。

二、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机制

1.朋辈辅导员为当事人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

朋辈心理辅导的行为干预原理是出自社会学习理论、合理行为理论、参与教育理论等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近年,国内高校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上,掀起了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研究的热潮,纷纷在校内成立各种学生组织开展特色活动,或培训朋辈辅导员,或建立健全班级心理委员制度。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该校已连续数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班级心理委员培训班,并在每个学生寝室设立了心理联络员。这一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旨在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寝室自上而下的四级心理危机干预反馈机制,并通过朋辈的力量,最大范围和最快速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实现反应,这也是对朋辈心理辅导理论的有效实践。

由于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他们面对心理危机时更愿意向熟悉的同学、亲密的朋友诉说。而朋辈辅导员正是这样一群与当事人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的“朋友”,他们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因此,朋辈辅导员所做的主要是倾听当事人的困惑,在一定层面上给予当事人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同时,朋辈辅导员又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对同学间的心理危机有初步的判断能力。如果发现有问题的学生,他们会马上进行干预并向上级汇报,联系周围的朋友和家庭成员,根据个体需要为其提供社会支持,尽可能协助个体摆脱危机的影响。同时,马上联系心理咨询师和学生辅导员,做好信息的收集者。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又被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Benard)称为“心理干预的天然磁石”[7]。

基于这一特点,将朋辈心理辅导运用到构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中,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形成大学生稳固的危机个体社会支持的核心层,并成为心理危机的四级社会支持干预系统,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

2.朋辈心理辅导促进朋辈辅导员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

朋辈心理辅导本身具有优势,表现为:易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涉及范围广,发现问题及时;在处理问题的同时又利于自身成长,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对于求助者来说,它是一种获得帮助的有效途经,是在专业心理辅导尚未完全普及,专业心理咨询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解决心理困扰的重要方式。对于助人者来说,进行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过程。蔡秀娟认为,在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助人者和当事人的角色通常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助人者和当事人可能随着环境和心境的改变而相互转换角色[8]。所以,“朋辈心理辅导”有相互性,可以认为是人际交往中需要互补的产物。

笔者在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对23名同学开展了朋辈辅导员的相关培训,其中大量的采用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工作人员在培训前后采用问卷法考察了23名朋辈辅导员对于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的认知变化以及相应的问题。结果发现,培训前,80%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社会支持系统;培训后,60%的人领会了社会支持系统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且开始意识到同伴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求助对象,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回答“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有70%的人回答找同伴,10%回答找父母,8%回答找老师,12%回答找其他对象。可见,通过参加朋辈辅导员培训,也给他们个体自身带来了一定的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

与专业心理咨询一样,在朋辈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也会出现来自工作中的烦恼和困惑,感受到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完善,甚至面临一些心理危机。指导教师会根据每一个朋辈辅导员的情况进行督导和培训。在督导中,指导教师会帮助朋辈辅导员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特点和局限,达到自我完善[9]。

三、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优化方法

1.团体心理辅导形式的引入

20世纪70年代后,朋辈心理辅导在美国学校教育中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从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到生活、学习辅导,拓展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朋辈心理辅导活动。目前,国内多是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对以各种形式组成的学生团体进行心理干预,有治疗性的目标,也有发展性的目标,因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等特点逐渐受到重视。这种心理辅导的过程可以引入到朋辈辅导员培训中或者由朋辈辅导员带领到团体中。团体辅导的开展可以增强朋辈之间的相互信赖程度,在团体内形成良好的气氛,对于团体成员人格的改变和社会支持系统核心层的建立与优化都非常重要。团体辅导之所以能有良好的成效,是因为成员们,即朋辈间有着接近的年龄、价值观、生活方式、经验,共同的理念使得辅导者与寻求帮助者容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朋辈辅导员能够更为积极地提供倾听、支持与其他帮助,因此这种心理辅导的过程能达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张传柱等人研究将朋辈心理辅导应用于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辅导形式是在朋辈心理辅导员带领下的团体活动,方案如下:(1)破冰游戏――“棒打薄情郎;(2)魔镜;(3)抬棺游戏;(4)重要事件管理;(5)飞夺泸定桥;(6)我的情绪我做主;(7)相亲相爱一家人[10]。研究结果显示,以团体辅导为主要形式,实施朋辈心理辅导,一方面借助朋辈辅导员自身存在的优势使得团体内的其他成员更易于打开心扉、相互交流、倾诉烦恼;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降低了大学新生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焦虑与戒备心理,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更有利于学生获得归属性支持。

2.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与社会支持理论的有效整合

团体心理辅导利用了包括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团体动力学和个人中心治疗等多种咨询理念,通过在团体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了开启、催化、保护、支持、折中、连结、摘要、整合、示范等技术,充分发挥团体辅导的优势[11]。特别是在内容设计方面,要求根据辅导对象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内容。

社会支持理论中谈道,社会支持是一种资源,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问题的潜在资源,是通过社会关系、个体与他人或群体间所互换的社会资源。这种社会资源观启发了我们,在设计此类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时,要运用团体动力学及人际沟通理论,创造一种信任、民主的团体气氛和高度的凝聚力,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增进自我了解和他人了解、在协调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和社会资源。因为人际沟通不仅是大学生日常活动所需的基本技能之一,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资源来合理地运用。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同学间的帮助和关心对大学生来说是及其重要的。这类似于农村留守儿童[12]。大学生要学会了解彼此的需要,理解彼此的情绪和反应,学会恰当的沟通方式。比如,在团体初建阶段,选出队长、设计队歌、队徽、口号,“同舟共济”等活动,使成员从陌生到熟悉,创设互助、和谐的小组氛围,为成员倾吐心声奠定心理基础。再如,“解开千千结”,“信任之旅”,增进成员对解决心理困惑的信心,进一步增进成员的信任和团体凝聚力。

社会支持系统观告诉我们,社会支持需要深入考察,是一个系统的心理活动,它涉及行为、认知、情绪、精神等方方面面。尤其是主观支持,它强调主体在社会中所感受到的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因此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领导者要引导每位团体成员在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体验当下的情绪和反应上,而不是一味地沉迷在“游戏”中。因为主观支持总是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感知到的现实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13]。比如,在由朋辈辅导员组成的团体中,通过角色扮演、个案分析等手段,回忆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人的帮助,以及开展“求助者的训练”,体会求助者和助人者的感受,感知朋友的关心,提高获得社会支持的能力。

此外,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即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认识、评价、期望,社会关系的认识、评价、期望,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内容[14]。因为当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时,个体的心理状态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假设该团体是由朋辈辅导员组成的,那么通过此类活动的设计即可达到使朋辈辅导员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维持和提高自尊水平的目的。比如,在由朋辈辅导员带领的团体中,设计“价值大拍卖”、“照镜子”、“我是谁”等活动,促进团体成员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朋辈心理辅导对于优化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有显著的作用,不仅为被辅导者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也促进朋辈辅导员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而团体心理辅导的引入,则利用它的优势,使团体成员体验到理解与被理解,尊重与被尊重,支持与被支持,在获得社会资源的同时提升了心理健康水平,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周泽志.高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J].学理论,2012(11):201-202.

[2]肖水源,杨德森.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41-45.

[3]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5):1175-1177.

[4]张亚君.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

[5]陶沙.大学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与变化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1-5.

[6]许芳.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7]石芳华.美国学校朋辈心理咨询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8):52-55.

[8]蔡秀娟,黄东,鲍金勇,等.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4):64-68.

[9]姚斌,刘茹.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9):126-127.

[10]张传柱.朋辈心理辅导在新生入学适应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3):172-173.

[11]杨珊.团体干预对提高示范性高中学生社会支持的效果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24):57-62.

[12]蒋美华.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短程团体辅导的实验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老年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篇10

一、干预对象与干预方法

(一)干预对象研究

研究对象为随机整群选取的江西省三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348份,有效回收率为96.7%。其中男生185人,女生163人;大一学生114人,大二学生116人,大三学生118人;文科学生196人,理科学生152人。

(二)调查方法和工具

1.网络成瘾调查

采用美国匹兹堡大学Young教授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该量表由8个项目构成,对其中的5个项目作出肯定回答即可作出网络成瘾的判断,该量表项目少、操作方便简单,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网络成瘾诊断工具。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共有42名网络成瘾患者。为保证本次研究的顺利进行,对量表筛选出的42名网络成瘾高职生进行再次筛选,筛选标准:(1)身体健康,无显著性言语表达障碍;(2)有戒除网络成瘾的意愿;(3)能够保证每次辅导按时参加;最终有39名学生有意愿参加。为更为科学进行比对,将39名学生分为三个组:一组接受系统的网络成瘾团体心理辅导(14人);二组接受个体咨询辅导(13人);三组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12人)。分组中首先排除在年龄、性别、文理科上的统计学差异。由研究者担任团体心理辅导及个体心理辅导老师。

2.自编网络成瘾团体心理辅导成员评估量表

此量表包括情绪调节、社交回避和苦恼问卷、幸福感指数问卷及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等七个项目,分别对团体成员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自身收获等方面的主观体验,由参加测试人员作出评价。

(三)干预方法实施过程

1.实施方法

先后对一、二组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第一组,采用封闭的结构式团体辅导形式,事先设计好辅导的程序,按照计划的活动让成员实施。团体辅导室选择上面积为80平方、配备多功能椅及多媒体设备等;团体心理辅导共分为8次,每次持续时间为两小时,共计16小时;第二组采取个体自检与个体自愿心理咨询方式开展,每周一、三、五晚上提供两个小时的心理咨询预约时间段,共计8周;第三组对照组的同学,不参加任何心理干预,照常学习;经过两个月的对照,分别获得了三个组测试前后的测试数据。

2.网络成瘾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根据研究,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人际交往障碍、自我控制力薄弱、自信心不足、目标感确实、社会支持系统缺乏、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孤独感、人格问题等。根据以上总结以及团体心理辅导的阶段理论,我们设计了网络成瘾辅导中的八个辅导模块,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社交自信心,改善他们的情绪问题,提高自我控制、目标设置、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和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团体心理辅导中主要使用认识疗法、行为疗法、社会支持疗法,采用团体互动、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和协助团体成员分享自己的体验。

高职生网络成瘾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共分为八个模块:热身模块、发现自我模块、自信心训练模块、人际交往模块、情绪宣泄模块、寻找人生价值模块、责任心训练模块、目标训练模块。

二、结论分析

(一)团体辅导前后三个小组分别在网络成瘾量表上得分比较

经过调查发现,团体辅导前实验一组、二组和对照组的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团体辅导后实验一组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二组与对照组的显著性明显低于实验一组。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后量表得分

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量表上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团体辅导后实验一组在情绪调节量表的重新评价维度、幸福感指数上的得分显著提高,并且显著高于实验二组和对照组;在情绪调节量表的表达抑制维度、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以及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得分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三)团体心理辅导评估表评定结果

实验组成员填写了团体心理辅导评估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就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而言,小组成员评价收货最大的四个模块依次为:自我认知训练、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训练、责任心训练。其中,51.22%的成员表示对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很满意,29.85%的成员对辅导的效果满意,18.97%的成员表示对基本满意。95%的成员表示愿意参加下次的培训。

三、讨论

近年来,各高校逐渐突破单个咨询模式,针对群体性心理危机现象,采用各种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进行辅导。利用团体动力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情感和社会支持,促进学生的自我修正能力。在具体的干预方法上,国内、国外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我们所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是从网络成瘾的成因出发,采用的治疗方法与治疗目标相对应,有的放矢,采用多个团体心理咨询模块的,尝试在成瘾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薄弱、人际交往障碍等影响个人日常生活状态的方面着手,矫正他们的网络成瘾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