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走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9:43

国内经济走向篇1

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

2008年世界经济面临次贷危机、油价高企等因素的影响,最近各研究机构纷纷调低了预期经济增长指标。2008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从2007年7月时的5.2%下调到4.1%,下调了1.1个百分点;对美国和日本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均下调至1.5%;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的预测降为1.6%;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降为10%。美国经济发生衰退的风险加大,但不会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主要经济体之间周期的非同步性决定了全球发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2.美国次贷危机及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9.11”以后,为刺激经济,美联储一直实施低利率政策,导致不动产价格攀升,继而形成房地产市场泡沫。从2004年6月开始,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压力的上升,美联储连续17次提高基准利率,至2006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最终被提高到5.25%,导致房地产需求下降,价格回落。同时,因为债务已经超过了房屋的实际价格,拖延还贷的现象显著增加,首先被拖欠的贷款就是所谓的次级贷款。美国住房市场的急剧降温,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激烈动荡。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在学术界有这么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看法,认为美国经济将陷入严重衰退。有评论认为,美国这次经济衰退将比1991年、2001年的衰退历史更久,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第二种看法,认为对美国经济的估计不必太悲观。从长期看,美国经济结构比较稳健,目前所面临的只是一些短期的不确定因素。第三种看法,认为世界经济正在步入一个拐点,全球主流经济政策正在由自由放任转向政府干预。第四种看法,认为以美国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开始瓦解,需要重新考虑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使命。第五种看法,认为短期内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中长期经济走势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利率政策、注入流动性政策、财政政策、行政措施进行市场干预,这些政策会阻止次级贷危机的进一步扩散。但中期内大量注入流动性与降息使通货膨胀风险加大,长期内将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模式。

3.石油价格波动及走势分析

关于原油价格高企,油价已不单纯是石油供需关系的反映,而是世界地缘政治、外交关系的晴雨表,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衍生物。近期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美国原油库存的变化;(2)石油产量的变化及产油国政局的影响;(3)石油市场的投机活动;(4)全球通胀与美元贬值;(5)对经济增长的预期;(6)经济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导致对原油的依赖程度大幅下降,等等。石油价的确定,既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受金融投资影响,还受预期影响。研究显示,石油市场是一个信息无效市场。这意味着,石油价格并非随机游走的。目前,金融投资是决定石油价格的主导因素。国际上的金融强国(美国、欧洲和日本)在石油价格的制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关于油价走势,,持续6年的弱美元局面可能于年内改变,相应地,高油价、高金价状况也会改变,国际大宗资源和农产品价格的走势可能不会延续太久。这是因为尽管弱美元有助于提高其国家资产负债的质量,但从战略上说,强美元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长期实施弱美元政策,一是降低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和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二是使俄罗斯获益;三是激化了美、欧矛盾。投机与欧佩克(opeC)理念的转变是此轮油价上升的主要动因,但全球经济减速短期内将不支持油价大幅攀升。油价走势在短期内不排除继续创出新高的可能,但需求面不支持油价上涨;中期看,新兴市场经济对石油需求的稳定增长与opeC理念的转变,使油价仍然维持在高位;长期看,油价走势将取决于替代能源的开发进展。

二、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1)出口减少,经济增长下降。有关分析认为,外部环境“趋冷”,使中国内部经济自动“降温”。如果宏观调控过度紧缩,容易形成“超调”。(2)货币政策加息空间很小。中美货币政策具有不同取向。在美联储不断降息的情况下,中美利差的扩大将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中国,加剧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中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加息空间被一再压缩。

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程度将取决于美国经济减速的程度。根据测算,中国出口增长率与美国GDp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美国GDp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长率平均将下降5.2个百分点。因此,2008年要警惕出口增速下滑,但一些行业的生产性投资依然过快增长而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

国内经济走向篇2

一、充分发挥内蒙古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战略作用

发挥内蒙古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战略枢纽作用。内蒙古向北联通蒙俄两国、对内毗邻八个省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是东北、华北沟通大西北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东南沿海、京津冀等经济腹地“西出”的重要通道和枢纽。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内蒙古有条件为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腹地通过内蒙古与俄蒙以及欧洲腹地合作提供便利,更好地为全国开放大局服务。

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的国际物流基地作用。凭借便利突出的区位优势,内蒙古以口岸为节点,对内连接各大经济腹地、对外连接俄蒙的运输体系已逐步形成。充分发挥口岸优势,以跨境战略通道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尽快打通我国与蒙俄的国际大通道和其它重要通道,构建连接腹地、对接蒙俄、沟通欧洲和中西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国际大通道,有助于提高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要素配置效率,加快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资源能源合作的战略作用。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国内蒙俄煤炭、木材等各类自然资源的主要输入地区,已配套建立起了一批进口资源的加工基地,已成为中国能源进出口的重要通道,也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跨境能源中转站。未来一个时期,充分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资源能源合作的战略枢纽作用,有助于丰富我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也有助于降低我国与俄蒙产能合作成本,进一步加强与俄蒙产能合作,推动区域资源能源合作的利益分享。

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制造业基地的作用。俄蒙的机电、小型机械、家用电器等产品短缺,需要大量从中国和内蒙古进口。内蒙古正加快打造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发展制造业能够得到政策、资金支持上的优势,能够为内蒙古发展制造业提供基础保障。将内蒙古建成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既利于加快产业转移,推动内蒙古产业转型升级,又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做大做强外向型制造业。

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的跨境文化旅游基地的战略作用。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地区有着悠久的草原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内蒙古与俄蒙在历史文化、民俗习惯有相同之处,在开展跨境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同时,内蒙古位于环渤海地区的腹地,文化合作的潜力和消费市场巨大。依托境内外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地域、民族文化,加强国内外旅游合作,有助于丰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内容,提升其内涵。

二、着力构建“轴与面结合”的网状战略通道

经贸通道布局影响着经贸合作的走向,通过优化通道布局,推进经贸走廊建设,对盘活通道沿线地区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内蒙古是连满欧亚联运大通道、绥满欧亚联运大通道、津蒙欧亚联运大通道四条联通欧亚的铁路通道必经之地,优化通道布局,通过通道建设带动区域开放是构建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其中,以满洲里、二连浩特为节点的两条欧亚大陆桥是我国通往欧洲最便捷的运输通道。经满洲里的欧亚通道对内以大兴安岭城镇片区为支撑,对外可辐射东北经济区。二连浩特位于呼包鄂城市群、锡赤通城镇带向北开放的交汇区,呼包鄂城市群、锡赤通城镇带又位于环渤海腹地,总体上看,经二连浩特的欧亚经贸大通道内部支撑力较强。甘其毛都及策克、乌力吉口岸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重要口岸,其中甘其毛都和策克出境货运量在1000万吨以上,是对蒙战略资源的重要通道。构建经甘其毛都及策克、乌力吉口岸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的经贸通道既能填补内蒙古西部欧亚大通道的空白,又能推动内蒙古西部地区积极参与经济走廊建设。珠恩嘎达布其口岸通道战略地位突出,从地理位上看,京、津、唐地区经过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到达俄罗斯、蒙古国是最便捷的通道。构建经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的欧亚大通道,内部依托锡赤通城镇带位于环渤海的腹地,同时向东与朝阳、锦州可连成锡赤通朝锦经济带。

为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通道,应加强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协同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跨经济走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紧密、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三、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有效推动产业和资源的战略整合

完善产业布局。产业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基本支撑,也是内蒙古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一环。依托中蒙俄经济走廊国际经贸货运通道和主要交通干线,以区域中心城市,以沿线城市重点产业园区为支撑,有效对接蒙俄和我国经济腹地,形成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多极支撑的产业布局十分必要。

加快构建跨境运输体系。跨境运输体系的建设依赖于商贸物流、跨境运输中心、信息化和运输协调机制的整合。首先要完善商贸物流体系。物流设施的建设是商贸物流体系的基础保障,应加快建设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同时,整合物流企业资源和信息资源,培育和发展大型物流集团和专业物流企业,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应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围绕煤炭、石油、木材、矿产品等进口资源及食品、服装、机电、建材等出口产品,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主物流节点。其次,在原有中欧班列的基础上,构建以呼和浩特为中心、以中蒙俄经济走廊覆盖和辐射地区为主要货源地的中蒙俄欧跨境运输体系。同时,应依托内蒙古现有的大数据产业基础,对整个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跨境运输物流信息进行搜集、整合、分析,建立辐射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跨境运输信息平台,为全程运输协调机制提供信息支撑。

有效提高贸易畅通水平。口岸发展水平、贸易的结构及贸易平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贸易畅通的水平。为此,首先要整合口岸资源,提升口岸的综合开放水平。继续推进口岸通关能力建设,支持俄罗斯和蒙古国对应口岸通道、联检、仓储、换装、信息化等设施建设,尤其是推进内蒙古电子口岸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口岸升级为常年开发口岸。发挥内陆港的承接作用,推动呼和浩特、包头、海拉尔等内陆铁路口岸和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畜产品物流园区铁路港的开放发展。推进口岸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内陆口岸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有序推进“单一窗口”和“一站式”通关,实现口岸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其次,利用好贸易平台,进一步办好中蒙国际博览会、中国・二连浩特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中国・海拉尔中俄蒙经贸洽谈会等展会。再次,应创新贸易方式,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对蒙、对俄贸易专项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建立健全境外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在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重点市场建设展示中心、批发零售网点、售后服务中心及备件仓库。

四、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带动全方位开放

加强与沿线产业合作。内蒙古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经济技术的互补性,为内蒙古与蒙俄通过产业合作,培育外向型产业提供了合作的空间。首先,应发挥内蒙古与蒙古、俄罗斯之间各自产业的比较优势,开展产能合作。其次,要加强与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和地区能源矿产等传统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这一方面能够培育符合自身发展优势的外向型产业,又能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再次,完善产业合作发展的平台,尤其是要加快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建设工作,鼓励开展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为沿线各国开展优势互补合作提供试验区和先导区。此外,应鼓励乳业、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等企业走出去进行产业合作,建设海外生产加工基地等。

国内经济走向篇3

全球经济最黑暗的时期正在过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去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低点。但目前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上,我认为,还只是走到了复苏道路的山腰,也就是说要真正走向光明的前景,最少还有一半的路要走。

虽然大家普遍认为今年的形势要好于去年,但实际上有着很多不确定性的风险。过去5年,这次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改变了很多,甚至包括很多根本性的改变。

我们承认现在还是处于全球化时期,但5年内全球经济走不出这次危机的谷底,全球化也随之出现一些新走向,正在从开放的多边主义走向区域化,从全球范围内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走向本地化。全球治理也正在走向集团化。

在这一轮全球化中,许多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有着这样一种担心,担心会不会发达国家走出泥潭之际正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之时,担心自由放任全球化会不会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多。

日本经济经过长达20年的停滞和通缩,目前正在进行最后一搏。这最后一搏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对于中国来讲,我们希望有一个健康正常的日本经济。但与此同时,中日在东亚地区怎样才能成为两个负责任的大国,还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即领土问题、战争责任问题和主导权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会发现日本经济目前的最后一搏,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讲,它是一个双刃剑,福祸相依。

对今年美国经济,如今大家讨论最多的是美国什么时候应该走出量化宽松。我想说的是,一旦美国停止了量化宽松会对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个人认为,对中国至少会有三方面的影响:第一,有助于我们2013年控制通胀形势;第二,有助于我们所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的安全性得到更好的保护;第三,减少我们正在进行的要素价格市场化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的外部干扰。也就是说,欧美日走出困境,改变他们向全球经济注水的方式,对中国而言利大于弊。

不过,还有个问题,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这场危机前,他们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点是降低各国商品服务人员跨境流动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和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但危机后,他们开始将重心转向了边境内政策,转向了国内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规制。

这是个巨大的改变。如今,欧美正在力推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他们的重点也是要解决未来全球的规制、规则、标准。这对今后的全球治理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中国下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对于这次危机,美国人、欧洲人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浪费这场危机。他们一面通过量化宽松扩大出口的方式促使本国经济走向复苏,一面从中长期推动再工业化、再创新和再出口的结构调整,这也推动了世界性的结构调整竞赛。

国内经济走向篇4

从1998年开始,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施了“走出去战略”,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了海外市场,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给当地人民创造了福祉。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步步深入,“走出去”的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国家宏观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全方位的使命。

回顾过去的10年,“走出去战略”给国家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当前,“走出去战略”有哪些新的表现?未来“走出去战略”还将走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直接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教授。

《亚洲财富论坛》:1998年中国制定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参与了国际合作,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年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第10个年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如何?

卢进勇: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走出去”和“引进来”是对外开放的两个侧面,二者不能截然分开,但在不同阶段也有所侧重。中国改革开放的前20年(1978年―1998年)主要侧重于“引进来”,从1998年开始,我们提出“走出去战略”,因为不“走出去”,就不能实现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

实施“走出去战略”瞄准了三大目标:第一,获得市场。我们的市场不仅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有,甚至可以说,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对于我们更重要;第二,获得资源。为了获得资源,我们应当更多地走向发展中国家;第三,获取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等等。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瞄准的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市场是比较开放的,所以我们更多考虑的是与其发展贸易。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目标到国外去发展的,是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包括扩大当地就业、繁荣当地经济、增加产值和税收,同时还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后大多遵守国际惯例和东道国的法律法规,所以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欢迎。

《亚洲财富论坛》:在这里,记者提出一个“主流经济”概念,比如美国、欧洲、日本等,这些经济体不仅发达,而且在产业结构、产品、技术以及经营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引领世界。我们如何在竞争中寻求与主流经济体更好地磨合?

卢进勇:能称得上“主流”的经济体应当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比较发达的经济体,二是对世界贸易、金融、经济影响比较大的经济体,所以也可称之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有欧洲、美国、日本,被称为“经济三角”,都集中在北半球。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面向发达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发达国家的经济管理经验、社会管理经验,技术创新经验。

发达国家之所以在国际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靠的是其跨国公司的影响力、制定国际规则的能力、对国际组织的影响力以及其货币对全球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可见,加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跨国公司以全球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安排市场网点,包括生产网点、销售网点、管理网点、研发网点等等,另外,还要整合全球资源为自己服务。

中国跨国公司正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从国际范围来讲,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各国的市场更加开放,对外来投资采取更加欢迎的态度,这是中国跨国公司所面临的良好机遇。从国内来看,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并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这是最大的机遇。

由于抓住了机遇,中国跨国公司取得了很大发展。世界500强里有22家中国企业,如果再加上港澳台企业就有30家,国家在世界排名第六位。在全球最大的225家承包商里,中国有50家,接近四分之一。

《亚洲财富论坛》:当前,由于实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政策,总体来看,中国投资环境如何?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应怎样调整战略布局?对国内企业来说,面临怎样的机遇和优势?

卢进勇:两税并轨是趋势。对外资不再实行普遍的优惠,而是实行有选择的优惠,且对内外资给予平等对待。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通过这样的调整,使“引进来”和“走出去”都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

我们目前的发展是兼顾两个目标,第一是求发展,第二是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付出太大代价。这就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和更新。过去讲“招商引资”,现在讲“招商选资”。

我们相信,这种调整是值得的,因为中国的市场这么大,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以及对外合作的加深,资金的流动都是双向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另外,随着中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力增强,外资企业为了接近目标市场肯定会来的。

《亚洲财富论坛》:当前,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个新的表现是,金融资本进军海外市场,其中,基金的作用备受重视。基金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卢进勇:迄今,中国的金融资本也在寻求进军海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随着国内企业走出去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金融资本走出去,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所需要的资金平台支持。

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中国金融资本集中走出去的一年,涌现出许多具有国际规模的金融资本对外投资的个案,其中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投资30亿美元购买英国巴克莱银行3.1%的股份,还派出董事参与其管理;中国工商银行投资54.6亿美元购买南非标准银行20%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另外,中国平安集团投资18.1亿欧元认购欧洲富通集团4.18%股份,成为其第一大单一股东。

国内经济走向篇5

关键词:世界经济;经济发展方式;外向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11)04-0003-07

一、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油击我国外向型经济

2007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已经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心发生位移;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迈入萧条期;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泛滥,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JeanpiSani-FeRRY(2009)…认为金融危机及国家对危机的拯救改变了全球化进程中政治与经济力量的平衡;当前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力(开放的市场、全球供应链、跨国公司及私人所有制)正在受到侵蚀,贸易保护主义的幽灵再度出现;并且曾经无约束的跨国公司正在向其本国回归。黄海洲(2009)认为由于美国开始积极转型,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有所收缩,第一、第二产业重新快速发展,因此全球资本流量和贸易量可能下降,这势必对主要依靠贸易和国际资本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某种程度制约。

面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薛荣久(2009)认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新在它的全球性、多样性、虚伪性、复杂性、深层次和资本保护主义。新贸易主义抬头对中国经济冲击很大,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出口对GDp贡献率为负3.9个百分点。新贸易保护主义引起学者们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反思。KaiGuoandpapan’Diaye(2009)质疑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能否持续?柴庆春(2009)认为中国传统外向型经济将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陆磊(2009)认为我国外向型经济表现为产能过剩,而现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某种程度上会恶化产能过剩。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国内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第一,顺应金融和经济周期,压缩和淘汰过剩产能或寄希望于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第二,扩大内需,以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第三,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前两种观点不是积极态度,只是对问题的回避。持第三种观点学者,大部分主张要技术升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但是没有把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作为解释变量。本课题将以贸易格局变化为起点,以新型外向型经济为突破口,研究后危机时期我国的对策。

二、我国外向型经济不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一)外向型企业困境

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洗礼之后,世界经济处于不稳定的恢复时期,外部需求不明朗使得我国外向型企业经营环境并不是十分理想,在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出口受阻,外向型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企业处于歇业甚至倒闭状态,也有一部分企业由外向型转向内向型。总体而言,我国外向型企业面临着诸多经营困境,后危机时期我国外向型企业将何去何从?本课题将采用历史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中的外向型企业发展规律,以期得出对外向型经济不能简单全盘否定的结论。

外向型企业经营困境首先表现为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的汇率风险。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影响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是相对较小的,因为在缓慢升值的环境下,人民币名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相对应的汇率相比还有差距,因而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依然具有竞争力。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影响了外向型企业的利润。因为人民币升值形成的汇率风险,加上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双重效应使得国内外向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地挤压,进而形成外向型企业的不愿意进一步生产,或者是转型。

外向型企业经营困境其次表现为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导致的外部经营环境的恶劣。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是受到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之一,金融危机爆发后反倾销更为盛行。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金融危机之前是国内的因素多于国外的因素;金融危机爆发后是国外因素多于国内因素。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反倾销更多是由于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低,对进口国家的产业形成巨大冲击,进而使他们提出对国内商品和产业进行保护的反倾销议案。其次还因为中国出口企业或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散、弱现象较为突出,行业协会和企业本身没有对反倾销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甚至主动放弃市场。金融危机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进口国更多从文化、环境和经济安全等角度,一方面激活国民消费本国商品、保护本国产业的意识,一方面为了促进就业对制造业保护。因而外向型企业受到由金融危机滋生的无形的贸易保护。

外向型企业困境还表现为内向型企业高回报率形成的冲击。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到冲击的是外向型企业,而内向型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小,甚至很多内向型企业在政府刺激经济的背景下投资回报率更高。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外向型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和经营环境一样都存在恶化趋势,进而使得一部分外向型企业转产,或者是由“内生外销”(在国内生产,到国外销售)转变为由“外生内销”或者是走出去。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

(二)产业结构调整

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使得我国外向型经济出现结构性调整的压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分为两个层次:内部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和外部环境变化产生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在中国出口导向的对外开放经济政策下,金融危机前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多从封闭式经济体产业结构向开放式经济体的产业结构转变;金融危机爆发后,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此时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危机前相比发生质的变化。其一,以前不注重产业主体,现在注重结构调整的企业属性。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以前更注重全球化背景下,满足出口需要而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危机后则注重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下推动产业结构的安全和合理性。其二,以前注重对外开放,现在注重“走出去”。究其原因,环境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其他社会成本发生了变化,以前以市场换技术、以廉价地租换资本、以牺牲环境换取产值等等做法已经因为成本的上升而难以为继。其三,以前注重产值,现在注重社会效应。究其原因,追求GDp政绩观已经受到多方面质疑。

因此,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因素是要素禀赋发生变化。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源自我国市场化和工业化初期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优势。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正是基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基本上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产业结构。在金融危机前,我国人民币升值、环境保护和发展观念的变化已经触及到产业结构的深层次问题,但是矛盾没有那么激烈。金融危机后,随着外部市场约束(反倾销和新贸易保护)和生产要素约束(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稀缺性增强、及原材料依靠进口)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外向型经济已经不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首先,人口红利结束决定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商品的边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结束主要标志是

“民工荒”,因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发生结构调整。其次,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下降和原材料稀缺性增强导致成本上升决定外向型经济发展将受到客观环境约束而进行结构调整。再次,产业结构调整核心是以技术升级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不可否认,外向型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以承接国外产业为主体的外向型经济对技术创新始终存在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来自对产业的保护和依靠技术形成垄断的保护。

(三)经济政策悖论

目前中国作为最大的债权国,而且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这与引进外资和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及相关扶持政策相悖,因而客观上要求改变我国对外经济政策。如果追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根源可以有这样的逻辑进行解释:经济发展是强国的前提条件――闭关锁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贫弱的根源――发展经济必须要对外开放。在这一前提下,经济发展需要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计划经济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市场开放引进外资企业――吸引资金、学习西方管理经验和技术。在这样的逻辑下,首先解决资金问题,改革开放初期解决资金问题是关键问题,因而我国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实际上是新重商主义。其次,解决技术问题,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等方式吸引大量外资企业入住中国,有学者把这种模式冠名为“市场换技术”。在合作过程中,我国的产业结构受到冲击,原有的品牌和技术沦为“三流”。再次,由于文化的不同,外企的管理经验在中国存在严重的“水土不服”,外资企业依靠高工资吸引大量中国劳动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凡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均成为经济发达区域,现在我国面临的问题是:从资金上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债权国,流动性过剩;从技术上看,市场开放了,技术还是要靠自主创新;从管理上看,中国式的“以人为本”管理模式逐步取代了“物质激励”的管理模式。然而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还没有能够完全顺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

首先,汇率问题。管理浮动汇率某种意义上保护了传统外向型企业利益,因为管理浮动汇率使得人民币升值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了汇率的大幅波动,基本上能够降低外向型企业遭受太多的汇率风险。不可否认,我国汇率政策是基于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但是对于传统外向型经济而言,是否值得保护,或者保护的结果将会如何?起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保护传统外向型经济实际上就是维护现有经济发展方式。此外,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输入型通货膨胀与此不无关系。

其次,产能问题。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时期,我国外向型企业遭受外部需求锐减的冲击,产能过剩现象较为突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强,各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传统外向型企业均会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正是如此,产能才能在国际范围内流动。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产能不可能人为地破坏掉,某种意义上说在扩大内部需求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之前,我国所谈的产能过剩问题,目前为止还没有深层次触及到外向型企业,特别是没有涉及到外向型企业中的外资企业。更多的是从环境和资源保护角度,限制和约束一些外向型的内资企业。更多宏观经济政策还是在鼓励和支持引进外资型外资企业。甚至环境污染性和资源浪费型的外向型企业只是从中国的发达地区转移到落后地区。

外向型企业产能过剩是一个动态问题,当外部需求上升,外向型企业产能过剩现象就不存在,当外部需求下降时,会出现短期的产能过剩。因而外向型企业产能过剩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现象,就像正常市场需求变动一样。

再次,资本管理问题。中国没有放开资本项目,资本管制相对较严。但是对于外国资本的直接投资依然持积极欢迎的态度,如绿地投资和产业投资。资本项目管制的目的和实际效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开放的初期和中期以及开放后期。开放初期和中期的资本项目管制主要防止外资进入到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领域和防止国内资本外逃;开放后期,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项目管制主要防止大量游资进入中国制造经济泡沫。不可否认,资本项目管制维护了中国经济稳定,但是从外部来看,也保护外资的稀缺性和垄断性,因而也等于保护外资企业的特权。然而目前来看,资本项目管制也约束了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向型经济应当由对外开放向“走出去”转变,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走出去资本并不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好的地区(表1)。

因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传统外向型和走出去的非协同性。其次,资本项目管制给汇率变动形成理性政策预期,资本只要能够流入中国就可以获得高回报,从而使得市场行为转变为政治行为。从而使得外向型经济更难以转变。

三,靳型外向型经济理论初探

我国外向型经济不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同时,也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要求,因而传统外向型经济必须要转型,我国要适应国际和国内环境变化发展新型外向型经济。

(一)超越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约束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不论是出口导向还是进口导向均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梦想的路径选择。坚持出口导向政策的好的结果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坚持出口导向政策的坏的结果是“荷兰病现象”,出口越多越贫穷。中国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政策到底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难以定论,因为经济发展是不可否定的事实,社会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象。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已经摆脱了“小国的双缺口模型”,因而面对未来经济发展要以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为导向,必须要走全面全球化道路。

1.超越出口导向 超越出口导向首先要扬弃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具体而言,要扬弃对“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加工模式、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和外资依赖等外向型经济形成的经济体系。扬弃外向型经济才能真正走技术立国的发展道路,才可能真正摆脱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商主义”思想,才能制定“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目标。

2.超越进口替代 首先,扩大内需和进口替代战略是不同层面上的概念。因为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导致中国进口量加大,这种市场需求更多是由于中国资源短缺导致的价格上升,为了使生产顺利进行,必然要进口原材料和能源,这种进口不是商品进口,而是原材料的进口。进口替代战略更多是运用国外资金与国内资源相结合进行生产。目前来看,我国扩大内需更多源自外部需求不足的积极反应,然而实际产生的结果是除了家电下乡之外,把房地产市场化扩大到农村。究其原因,在技术创新跟不上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只不过是为国际商品提供市场,扩大内需没有解决好内部供给问题,而是把外向经济产能运用行政手段加以保护。因而必须要超越进口替代和扩大内需畸形结合。

总之,中国的全球化要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全方位推动全球化和以中国为主体的一体化,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放把外资引进来”,而是改变国际规则“走出去”。

(二)超越外资和内资的界限

从全球经济来看,为了拯救国际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宽松政策,在后危机时期全球流动性增强,资本的稀缺性减弱。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手持25万亿美元外汇

储备,购买近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而且可以预期的未来是,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不可能减少。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是内资还是外资?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合理使用外汇储备必须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基础上超越内资和外资界限,实现外向型经济转型。

首先,外资内部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外资总量较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很大。其中,外资形成的风险也较大,特别是如果中国经济不稳定时,国际资本外逃会使中国爆发金融危机。因而超越内外资首先要实现外资内部化。其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在通过股权交易或其他行为使外部在中国的产业资本减少,实质上是减少对外资的依赖(减少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其二,资本市场开放,新进外资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受到金融市场调控。主要手段是通过外汇储备购买,这不仅可以增强我国经济安全,还可以有效阻止输入性通货膨胀。

其次,内资外部化。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资源货币化使得人民币资产极其丰富,有学者称之为“货币之谜”,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应该为市场化红利。如此财富积累和资本集聚,必然要为人民币寻找出路。其中,货币资本“走出去”应该是新型外向型经济与传统外向型经济主要区别之一。人民币直接走出去的重要条件是人民币国际化,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元的地位受到冲击,我国通过多种方式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只有人民币国际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内资外部化,才能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和中国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

(三)超越国内与国际政策界限

为了吸引外资我国制定了不少有利于外资和外资企业的政策,现在看来这些政策在我国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尽管如此,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还是经常受到外国学者和政府的批判。如我国的汇率政策、财政政策和就业政策等等。一定程度上,我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政策更多着眼于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外资利益,也即维护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当世界格局变化有利于中国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也要超越国内和国际,而是面向全球化。

首先,内部政策国际化。双轨制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中的主要路径之一,从实践效果来看,渐进式转变虽然遗留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乃至长期养成的路径依赖以及左右政策制定的利益集团,但是经济平稳过渡还是功不可没的。尽管双轨制政策有利于外资和外资企业,但是在中国积极面向全球化的时期,国内外经济政策一致性这是中国要作为大国和强国必然要选择的路径。内外政策一致相对有利于形成新型外向型经济。从国内来看,中国虽然鼓励企业走出去,但是由于政策的不一致,走出去的困难还是很多。以至于走出去的企业主体是国有企业。从国外来看,内外政策一致可以增强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信心,有利于中国资本融入世界经济中。

其次,外部政策一体化。新型外向型经济实质上是要改变依赖外资、依赖外部市场和依赖外部技术的“三依靠”的外向型。正是基于依赖思维,传统外向型经济中政府制定优惠的政策、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本质而言,这是单方优惠政策,长期来看不符合国家利益。要发展新型外向型经济,对外经济政策要与国际惯例有效接轨的同时,还要推动中国对外经济政策一体化,由被动变为主动,调整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话语权。

四、简单建议

发展方式转变本身是过去的扬弃过程。尽管我国外向型经济不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政策制定中还是要采取渐进式的扬弃,不能采取激进政策。因为产能只能有序转移和释放,如果通过政策人为地破坏将会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乃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地把传统外向型经济向新型外向型经济转变,这主要工作是要寻找合理的外向型企业的转移和产业升级路径。

(作者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Jeanpisansi-Ferry,inclhiraSantos.ReshapingtheGlobaleconomy.FinanceandDevelopment,matchVol46,nol,2009.

[2]黄海洲.全球经济格局转变与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J].世界经济导刊,2009,(10).

[3]薛荣久.新贸易保护主义新在哪里[J].人民论坛,2009,(3).

[4]KaiGuoandpapan’Diaye.isChina’sexpoS-orientedGrowthSustainable?imFworkingpaper.august2009.

国内经济走向篇6

2017中国宏观经济分析货币政策如下

两次可参考的“内紧外松”。

中美货币政策发生过三段背离:1991年4月到1992年9月,2007年9月到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到2011年7月。考虑到90年代初我国的对外项目并没有充分开放,后两段政策背离对我们参考意义更大,这两段时期都是内紧外松。这两个案例的启示是,内紧外松会引发汇率升值和资本流入压力。可以推断,一旦“内松外紧”,将引起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因顾忌美国的第二次加息,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延后。但一旦出现“内松外紧”的背离时,将增加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

国内债市走向主要还是取决于国内经济通胀形势和货币政策取向,长期视角看多。

从历史经验看,国内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取向对债市影响更大。虽然近期美国加息预期短期制约国内货币宽松进程,从而间接影响了债市,但债市走向还是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利率在长期是内生于经济形势的,货币政策则是根据经济形势而调整的。2016年5-8月基于通胀回落预期,我们看多债市,为投资者抓住了全年最大的一波行情。近期房地产调控之后,随着经济通胀再度进入下行通道,货币政策有重启宽松需求。我们认为中国作为大国,货币政策应以内部目标为主,未来将通过汇率贬值和加强资本管制的方式(不可能三角),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考虑到短期控房价、去杠杆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货币政策暂时中性。2017年1-2季度,随着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国内经济通胀回落,货币政策可能再度宽松。因此,我们在国庆期间判断,房地产调控利好债市,经济通胀下行预期、理财监管推迟和银行收缩房贷后的配置需求,国庆后债市如约走强,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探至2.65%的新低。

国内货币政策若再放松,对股市利好,前提条件是:汇率贬值不会引发资本流出失控。

货币贬值并不可怕,怕的是资本流出失控。今年英镑闪贬,英国股市是涨的。2014年俄罗斯卢布暴贬,房价是涨的。1997年泰国死守汇率,资本出逃,最终汇率失守,股市房市崩盘。中国2015年8月、2016年1月和2016年5-8月的前3波贬值对金融市场影响差别很大,前两波贬值均对应了a股闪崩,但是第三波贬值债市是涨的、a股也走出一波吃饭行情,金融市场对前3波汇率贬值的反应模式完全不同,可能跟央行加强资本管制有关。前2波贬值期间,每月资本流出1千亿美元,而第三波贬值资本流出大幅放缓。如果央行能够通过干预资本流出进而阻断汇率贬值对金融市场影响的渠道,国庆后开启的第四波汇率贬值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整体可控。

“内松外紧”黄金有交易价值。

如果未来中美背离“内松外紧”,美元走强(大宗商品以美元定价),长期实际利率走升(机会成本上升),这将压制黄金。但是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后,黄金有交易价值,比如2016年上半年市场下调美联储加息预期,引发美元指数从100回调到92,黄金走出一波行情。

 

2017中国宏观经济分析货币政策相关文章:

1.2017中国宏观经济政策7大变化

2.2017我国宏观经济形势2017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3.2017年中国货币政策

国内经济走向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国际化经营

我国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30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仅税收一项的比重就已经超过国有经济。许多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60%,民营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显示出巨大的活力。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中,许多跨国企业都在通过wto、imF等国际组织抢占市场,把自己的经济优势转移出去,或相互渗透,达到占领有利的经营市场和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目的。我国市场已成为wto协议中各国经济活跃的舞台,对我国民营企业生产和市场必然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我国民营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企业的竞争,而且还面临着国外跨国公司的挑战。因此,在国内外竞争压力不断扩大化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摆脱家族化、本土化的传统狭隘理念,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国际化经营之路,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民营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党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就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实现生产和贸易的互补性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世界经济发展的硕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尽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创业奇迹,但在自身管理机制及经济运转等方面仍然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只有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国际化经营之路才能开辟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

1.有利于解决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的困难。当前,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正在得到改善,但是,民营企业资金短缺,长期困扰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仍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民营企业进行二次开发创业的时候,资金的需求与企业规模之间的矛盾,将使民营企业面临很大的资金周转的困难。如果再出现将“适度的货币政策”转变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转变,民营企业的财务保障体系,将很难承受资金短缺的压力。国际化经营有利于民营企业大量引进资金,享受国际各类银行低息贷款,充分利用国际资本,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内市场都显得过于狭小,难以担负研究开发的投资,从而导致企业无法达到和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目前在许多行业如汽车、飞机、药品、半导体芯片等等,一个新产品的研究开发需投入10亿美元左右的费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全球性的生产与销售网络,来分摊上述费用,那就不可能进行必要的新产品开发,从而不会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中国民营企业要充实资本实现规模扩张,必须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国际化经营是新时代企业领先的重要途径。

2.有利于吸取世界先进管理经验,改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局面。管理水平和管理经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创造世界航空史上一大奇迹,从来没有亏损过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即使在“9.11事件”发生后,国际航空业遭受极大打击的情况下,从未解雇过任何一位员工,业绩仍居榜首,其秘诀就在于有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和体制。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资本主义企业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由最大规模只有几百人的纺织厂发展成今天拥有几十万人的跨国公司,管理起了决定性作用。而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滞后,普遍存在的家族式管理,经验式管理以及领导型管理等,管理体制不健全,家长制,严重阻碍管理层有效协调和正常运转,影响决策的科学、快捷形成,限制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当今在国际化形势下,家族式管理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我国民营企业必须融入全球化这一大环境,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学习各国先进的管理经验。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有利于吸纳和留住人才,解决人力资源匮乏的矛盾。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匮乏始终是非常突出的问题。由于家庭式管理存在的严重弊端,民营企业经营者,家族意识严重,表现在外来人才难以得到信任和重用,一些有管理才能的人才很难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潜能。因而人才在民营企业之间流动频率不断加大。有经验有能力有技术的员工,在民营企业之间的无序流动,削弱了民营企业的竞争实力,带走了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市场竞争策略,甚至瓦解了一些企业的营销体系,不利于企业的管理,而国际化经营在人才方面对民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化企业,跨国公司是人才高度集中的地方,是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聚集地。民营企业要取得发展优势,就必须拥有人才优势,要发展成为国际化的企业,就要走国际化之路,积极吸纳和培养优秀人才。

4.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使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数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及产品创新能力。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产品质量不高;技术创新意识不强,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些民营企业没有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只顾眼前利益,宁可随时跟风转产,也不愿在技术开发及产品开发上多投入,以致在市场竞争中经常处于劣势,影响其市场所占份额。我国企业无论是在产品结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或是营销水平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的经营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大的差距。当前我国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设备、技术和管理的落后。而积极实施国际化经营,使我国企业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学习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手段,有利于尽快形成一批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成本和质量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和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才是我国企业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正确战略选择,因此,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民营企业具备走国际化经营之路的基本条件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在国际范围内配置产品、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国际化经营可分为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层次。内向国际化是指以国内市场为基地,通过“引进来”,引进产品、技术、管理经验,以此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并为外向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外向国际化则是企业要以国际市场为基地,走“走出去”发展之道,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并以实现生产过程国际化为目标的行为。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进行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化组合,实现跨国进行科技开发、投资、融资、生产、营销等经济活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国际生产分工,开辟、占领和扩大市场,力争在国际竞争中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我国民营企业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1.民营企业具备了一定规模、较强的竞争力和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条件。民营企业历经近30年的发展,出口总额到2005年达6043亿美元,与2000年1328亿美元相比,年均增速35%,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兴主力和“走出去”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外向型经营在推动我国外经贸整体战略的实施、促进外贸出口、拉动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如福建泉州民营企业的典型,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建了中国体育用品领先品牌,安踏运动鞋、运动服装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多国。2007年11月仅一个月在越南河内建立的专卖店销售额就达1.3万美元,预计2009年在越南建10个专卖店。2007年7月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专卖店开业。民营企业在出口销售、境外办厂以及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等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目前,民营企业外向型经营已成为我国外经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一定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那些发展速度较快、实力较强的企业所具备的实力可以与国际企业进行竞争和抗衡。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大形势下,民营企业在具备一定规模的基础上,要紧紧把握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利用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

2.民营企业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为自己赢得发展空间。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为自己赢得发展空间。民营企业可通过广泛的合作生产、特许经营、提供服务及在海外投资等方式,融入到世界大市场中,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和中国民营研究会组织的第五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多数民营企业都有参与外向型经济的愿望。有近22%的企业已经或正在着手同海外合资合作,近30%的企业打算在今后三、五年内与海外合资合作。民营企业要做强做大,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大的生存空间,这是现在的民营企业发展要实现的最大目标。

3.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为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条件。民营企业因其内部环节相应较少,能更灵活、更敏捷地适应市场变化,对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做出有利于企业的反应,在管理上具有效率优势,使其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迅速组织生产,适应性快,灵活性强,准备期短。民营企业家勇于创新,更有责任感。他们能大胆地把握机会,及时了解企业的需要,为企业改进产品、服务、工艺和管理作出积极努力。因而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为民营企业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进一步紧密与加强。加入wto之后,无论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外国企业的冲击和挑战。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迫使民营企业要积极地“走出去”。因此,国际化经营将是我国民营企业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1.培育世界市场意识,掌握市场规则,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民营企业要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中,必须树立“世界意识”、“规则意识”。民营企业员工,尤其是民营企业经营者必须全面了解、掌握和运用市场竞争中的国际规则,树立市场意识、法制意识、效率意识、精品意识,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推进企业国际化。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面向世界生产,建立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生产基地,推动生产国际化;开放市场,利用外资,建立国际化的融资体系;引进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建立国际化的技术服务体系等,为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创造基础条件。

2.注重科技进步,提高民营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必须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适用技术为主体、一般实用技术和传统技术并存的多层次技术体系。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发展起点低,技术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低,要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应更加注重科技进步,提高民营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使骨干企业普遍采用国际同期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传统技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开发利用微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等,使产品科技含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坚持以质取胜原则。

3.加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实施品牌战略。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显著提高。民营企业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品种、开发应用高新技术,综合利用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就要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加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当前,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企业之间已经从成本竞争逐步进入到技术竞争、服务竞争。因此,私营企业既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尤其要加大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同时不断改善售后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创建知名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坚持以人为本,培养适合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民营企业必须以人为本,进行组织制度、管理体制以及用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以解决严重制约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问题。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选拔熟谙技术、外语、经济商务、涉外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高新科技、法律、财务会计等知识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适合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要把握企业发展的关键,就要坚持以人为本,选好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培养适合国际化经营的优秀人才队伍。

国内经济走向篇8

关键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0)03-0050-04

一、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主要特点

受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向好的影响,2010年第一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呈现以下特点。

(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仍处于高位震荡走高

延续2009年末的上涨势头,国际大宗商品在2010年第一季度仍呈现稳步上涨的特点(见图1)。2010年1-3月份cciee(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英文缩写)大宗商品价格综合指数(以下简称cCiee-Cpi)分别为148.8、159.0和164.4。受2009年第一季度较低基数影响,综合指数同比涨幅分别约达到35.4%、45.4%和44.2%。从环比看,2010年1月出现环比跌幅约为4.5%,2-3月份环比涨幅分别为6.8%和3.4%,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环比低位上升的态势。从指数构成看,这与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见图1)。这段时期,垄断金融资本正加紧调高国际原油价格,致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处于一个较高位震荡上涨阶段。本次金融危机后,商品研究局的CRB现货价格指数和CRB期货价格指数呈现大幅震荡攀升的趋势;路透一杰弗里商品研究局(Reuters/JefferiesCRB,RJ-CRB)2009年大宗商品指数上升约24%,创下了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36年最大涨幅。imF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自2009年2月全球工业经济触底之后的8个月内上升超过40%,远远高于过去几次衰退后同期5%的升幅。国际上的这些商品价格指数走势同样说明了2010年第一季度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较高位震荡上涨阶段。

(二)工业品价格上涨较快,农产品价格波动相对稳定

2010年第一季度,国际主要工业品价格呈现较快上涨态势,1-3月份工业品指数(包括原油、煤、天然气、铜、铝、铅、镍、黄金、铁矿石、稀土)同比涨幅分别达到40.1%、50.4%和51.2%。从环比看,延续2009年第四季度国际工业品价格上升势头,2010年第一季度工业品价格整体仍然呈现出较快的上涨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段时期内中国政策性投资仍在持续起作用,大量固定资产投资促使工业恢复加快,同时从国际市场上进口了大量的原油、铁矿石等原材料资源,加之全球流动性回流到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从而带动国际主要资源品价格大幅上涨。其中,金属、能源、铁矿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见图3)。

相比而言,今年1-3月份农产品指数(包括大豆、豆油、玉米、小麦、棉花、糖、大米、天然橡胶、棕榈油、羊毛)同比涨幅分别约为13.4%、25.8%和16.2%。从环比来看,农产品指数并没有延续2009年第四季度环比上涨的势头,2010年第一季度出现环比涨跌互现的局面,其中1月环比下降较大,达到7.96%,2月环比上涨4.67%,3月环比又下降2%(见图2)。从指数构成看,除棉花、天然橡胶和棕榈油外,其余农产品的期货(或现货)价格均从2009年末的峰值有所回落。这与原油、有色金属、铁矿石等主要工业品价格的大幅上升呈现鲜明对照。这一定程度上表明,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受农产品价格走高的影响不再明显,国际农产品波动相对趋于稳定,对高涨的通胀预期将起到抑制作用。因为,在我国Cpi构成中食品是最大的一块,占到34%;而以棉花、羊毛为原料的服装也占到9%。

(三)金属、能源、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稀土价格同比跌幅仍然持续

受2009年第一季度较低基数影响,主要工业品价格出现同比大幅上涨趋势。其中,基本金属、主要能源和铁矿石价格上涨是推动国际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关键要素。2010年第一季度,主要能源、基本金属、铁矿石价格同比和环比均出现大幅上涨。其中1-3月份基本金属指数(铜、铝、铅、镍)涨幅均超过90%。其次是能源指数(原油、煤炭和天然气)同比涨幅分别达到31.8%、48.7%和44.9%。1-3月份中国进口铁矿石均价同比涨幅分别达到11.2%、19.8%和25.9%,且具有持续上涨的空间,其中2-3月份环比涨幅均超过5%。相比而言,黄金价格却在高位保持平稳,因为虽然1-3月份黄金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15%,但环比涨跌互现,均徘徊在0附近。中国出口稀土均价虽然在2月份环比增长近130%,但是与2009年2月相比均价跌幅达到近20%,这表明只要中国有效控制稀土供给,未来稀土价格仍有上升的空间。

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走高的成因

1.全球经济的强势复苏是推高国际主要资源品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动力。进入201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快速复苏,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向好的表现更为明显。全球经济复苏中,大量的闲置产能率先从供应面做出反应,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额外的“价格上行推力”。未来商品供应层面的制约将再次出现,从而加强了大宗商品价格长期走高的可持续性。特别是近期新兴国家工业需求强劲反弹,其加速的工业化进程会对大宗商品的消费构成支撑,带动大宗原材料价格节节攀升。需求因素确实对大宗商品上涨有重要的作用,从国际原油价格震荡攀升的走势中,可以管窥一斑(见图1)。imF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完全展开,“需求快速增长和产能缓慢增长之间的紧张状况”很可能重现,“从而使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

2.全球美元流动性增强,进一步推动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在经济复苏时期,由于各国救市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主要经济体持续实施低利率政策,直接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加剧,刺激国际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持续攀升和泡沫堆积。通常,过剩的美元流动性会在大宗商品、美国国债和新兴市场之间游移。在当前全球较宽松流动性格局下,消费旺季的到来有望提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例如流动性增加后投机基金重返石油市场是2009年油价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由于全球流动性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冲击,商品价格才呈现出震荡中有升的特点,预计第二季度有望继续保持上涨势头。

3.美元走势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将继续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涨跌。经济复苏仍是催动大宗商品上涨

的主要背景,而美元贬值等因素则会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涨跌,因为当前国际主要的资源品价格都是以美元计价的。近期看来,美元指数走势在80上下浮动,整体呈现上涨趋势(见图1)。美元继续上涨将会对大宗商品产生强压制效果,这是导致1-3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并不走高的原因之一。另外,近期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增强。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国家压迫人民币升值不仅加大了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影响商品走向的关注度,同时也助推了国际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通常看,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3月份我国进口增幅达到64.6%,远超出口增幅28.7%,贸易逆差额为72.4亿美元。其中形成贸易逆差一个原因在于高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另外,如果进一步加大国际商品进口,则有利于继续推动国际商品价格上涨,拉动国内相关商品价格涨势;人民币升值则将促使商品市场今后呈现先抑后扬态势。

4.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也将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涨跌。短期看,气候变化因素也推动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高。智利地震直接拉高铜价、中国西南干旱促使粮农作物及橡胶价格上扬、印尼地震影响了油脂类价格走势。可见,2010年初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已成为影响某些重要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上升的关键要素。

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走高的影响

(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加大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

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在显现,强化了通胀预期。从长期趋势而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是肯定存在的。1-3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是造成近期国内价格上涨较快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石油、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较快加大了国内企业成本推动的压力。例如,近期油价上涨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产品价格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这种涨价因素首先会传导到国内生产资料市场,不仅造成国内油价的提高及相关行业成本提升,而且还可能带动煤炭、钢铁、金属等相关原材料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所以,今年我国ppi同比涨幅从1月的4.32%]2升到3月的5.90%,ppiRm同比涨幅从1月的7.96%a2升到3月的11.50%(见图4)。第一季度Cpi同比涨幅为2.2%,3月份单月的Cpi涨幅环比出现回落,显示目前通胀仍处于温和状态,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更多以宽幅震荡走势为主,中长期则将回归基本面因素的影响。由于传导不畅和成品油价占Cpi比重较小等原因,总体来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通胀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尽管2~3月Cpi价格同比涨幅为2.7%和2.4%,接近3%的年度调控线,但从Cpi与ppi的差值看,相比于2009年末,2010年1-3月Cpi与ppi差值越来越大,ppi和Cpit曾幅差距拉大(见图5),表明供需上下游价格“剪刀差”的扩大,反映了供需结构的不均衡和传导机制的不顺畅;说明上游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能向下游产品顺利转移,上游价格上涨对Cpi的直接影响仍然有限。因为Cpi的商品构成中下游消费品占大多数,其中来自上游的成品油价格占Cpi的比重仅为0.1%左右。短期内看,虽然国际外部价格上涨会影响到Cpi变化,但不会对Cpi走高起到主导作用。

(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增加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

2010年全球范围内的美元流动性转向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大量流动性的输入极易引发经济波动,近期中国经济率先强势复苏过度依赖于高强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释放的大量信贷资金,这不仅放大了短期资本市场的风险,容易形成资产价格泡沫,短期内将会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隐患;同时还压缩了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加大了管理通胀的难度。近期,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表明中国政府已开始加大对风险信贷的控制,渐进有序地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形成和扩大,有效降低流动性泛滥带来的潜在风险。

从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形成机制看,主要商品(例如原油、金属、黄金等)期货市场主要设在发达经济体,它们拥有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而这次主要工业品的大幅上涨有针对“中国需求”之嫌。我们得出这种推测的依据是2010年1-3月CCiee商品价格综合指数与RJ-CRB指数和美元指数走势略有反常,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迅猛复苏带动石油和铁矿石价格涨幅上升,因而综合指数呈现明显上升势头,与原本反向关系的美元指数同比走势表现得比较一致,而较少考虑“中国因素”的RJ-CRB指数1-3月表现得比较平稳(见图1与图5)。从图5来看,商品价格综合指数同比与Cpi和ppi差值大致呈现反向关系。Cpi和ppi差值进一步加大,说明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无法向下游企业转嫁,从而容易形成价格倒挂问题,这将极大地抑制工业企业的产能发挥,导致它们的业绩预期进一步降低,甚至面临被市场挤出的不利局面。

以上可见,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迅速的复苏向好,引起一些发达国家的恐慌,除采取压迫人民币升值、加大贸易保护制裁措施外,另一种常用策略就是利用金融资本推高中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通过操纵事关Cpi的大豆、玉米、棉花等农产品价格,增加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本压力和通胀压力,以达到进一步围堵和遏制中国经济恢复增长的目的。未来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将继续更有力地与发达经济体“争夺”资源,今后大国之间的市场博弈将可能导致资源品价格波动继续加大。

(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加速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进程

国内经济走向篇9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的广泛波及,未来美、欧、日经济走向,以及他们可能的货币政策,都会增加美元汇率走向的不确定性,并将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性的提高。

罕见的长时间盘整

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一直到2008年7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基本维持单边升值的态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从8.11升值至6.8128。尤其是进入2008年,人民币展开了一轮凌厉的攻势,接连突破数个整数关口。如此升值速度令业内学者和专家始料不及,更令众多外贸企业遭受重创。

然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自7月16日创下纪录6.8128元之后,一直在6.81-6.87区间宽幅震荡,期间只有9月23日突破6.81,报价6.8009,基本回到了6月底时的水平。此轮人民币汇率的盘整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这是汇改以来最长时间的盘整。

人民币兑美元之所以出现这一盘整走势,与前期人民币升值太快和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有密切关系。在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的背景下,尽管近期美元方面的利空不断,但是长期来看,相对非美货币来说,仍将相对坚挺,这是因为市场对于非美货币的预期已经发生变化。美国经济的衰退将不可避免地拖累其他经济体,一方面投资者担心欧洲金融公司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欧洲经济基本面趋弱,因此欧元处于下降趋势中。

这从最近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的走势可看出端倪,最明显的是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走势。与人民币兑美元相反,从今年7月开始,人民币兑欧元从此前的贬值走势调转方向,展开了一轮凌厉的升值攻势,从10.8升值到9.10一线。而人民币兑美元与非美元货币汇率的走势,一直以来恰恰相左。当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时候,往往对非美元货币如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贬值;当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时候,往往对非美元货币升值。

当然,由于受前期大幅升值的影响,出口快速下滑,加上国际经济形势弱化和国内经济增速放慢,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将进一步对我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中国政府对出口增长的关注度将会提高,因此人民币汇率政策亦将有所调整,延续3年的人民币兑美元单向升值走势将告一段落。分析师表示,在年内余下时间,人民币或保持适度稳步升值的格局,预计近期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仍将维持窄幅波动。

升值遭遇“天花板”?

不过,很显然的是,人民币汇率目前的情况和过去3年有了很大不同。

现在坊间流行着一种观点:随着中国出口放缓,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便会停止,甚至会在短期内贬值。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指出,随着通胀担忧的减弱以及欧美经济放缓,中国内地的出口增长率将持续回调,到今年底实际增长率可能降为负值。基于此,2009年上半年,人民币对强势美元温和贬值将成为市场共同的预期。

事实上,还在人民币今年上半年一路飙升的过程中,中国银行的一位高级分析师也指出:“目前人民币升值已超过可承受范围,不利中国经济的短期稳定及长远发展,因此,政策管理层可考虑,在合适时机采取一次性贬值对策,打消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以维护中国经济调整和企业利益需求。”

对于该份报告抛出的“人民币应当一次性贬值”的观点,业内大多并不认同。他们只是强调人民币升值不宜过快。大多专家预计,“贬值不会那么快,短期内贬值不现实”,并进一步估计,到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价格可能会达到6.7元左右。分析师认为,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并没有改变,“只是步伐较以前有所不同,可能有更多反复”。根据贸易加权推算,许多观望者已认定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将十分有限。同时,虽然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且官方经济数据比较乐观,政府的反通胀斗争似乎进行得很顺利。未来12个月人民币不会有大幅升值,至2009年第3季度结束,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将在6.75的水平。

双向波动预期提高

眼下,美国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关系到美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前景,在多重利空的打压下,各种货币之间难以保持单边升值或贬值的态势,上下波动会更加频繁,抑或更加剧烈。

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也不会例外。尽管许多学者认为人民币仍然会继续保持升值态势,但延续3年的人民币单向升值走势将告一段落,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预期进一步提高。

从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看,虽然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一定的困难,如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等,但国民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地发展,因此宏观经济面仍然支持人民币走强,同时国外投资者仍然对未来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有利于吸引国外投资;我国的贸易盈余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这决定了人民币仍然存在升值的趋势;公众预期的变化会影响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会放大汇率变动的幅度,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市场参与者会尽量减少对外汇的需求,并减持外汇。根据央行统计数据,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存款基本保持在1500亿美元至1600亿美元左右,始终没有大的变化。这说明了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居民更愿意结汇,而不是愿意存款。

然而,人民币持续的单边升值已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的出口企业,其利润遭到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不断挤压,已经无利润可言,许多企业面临破产或已经关门停业。面对这类企业的困境,中央银行在进行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货币政策调控时,必须权衡其间利弊。一旦汇率的变动超出央行汇率目标波动的幅度,央行就会在外汇市场干预。

国内经济走向篇10

【关键词】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则肇始于2002年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所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宣传当代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以打入国际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为主,充分利用市经济手段和现代传播方式,树立当代中国的崭新形象,把我国建设成为立足亚太、面向全球的国际文化中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逐步完善“走出去战略”,直至《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文化“走出去”战略进行了明确界定: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采取的重大措施有: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

随后,文化部出台的《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推动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其中之一就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十报告中,针对文化领域着重提出的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文化领域,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个口号鲜明、响亮的提出,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做了最好的诠释和铺垫。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基本内涵

中国文化的内涵很宽泛,既包括语言、书法、绘画等具体的符号或形式,也包括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无形而抽象的内容,甚至中国人际关系的相处模式和生产方式等,也都构成了中国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概括来说,中国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自中华文明诞生以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指自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经过理论探索、实践检验和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在中华大地上激荡交织,共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将我国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推入国际文化市场,深入参与国际文明的对话与切磋,把中华文化的理念和精髓传播至世界各地,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所占份额,在获得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通过文化产品这个良好的载体,让国际社会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①究其实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走出去的是中国人的价值观理念以及“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大文化胸襟。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出台,与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

多种文化体系的激烈竞争。当今世界在科技的创新推动下,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提高,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猛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复杂局面。在生产力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人类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时文化作为产业的意义便凸显出来,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对象。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文化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是国家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先后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强国的构建离不开经济实力做后盾,而经济又呈现出全球化的姿态,也带动了文化领域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发达国家在建设文化强国时,除了满足国内的基本需求,也把目光投向国外,希望能够在国际文化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目前,发达国家都对本国的文化产业投入巨大的关注度,并先后将文化建设和战略构想细化考虑。

文化作为一种“软权力”,已成为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各国都不可能杜绝与他国的联系,在独立和隔绝中发展和生存。多种文化体系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成为世界文化领域最显著的现象。尤其是在无线互联网迅猛发展,将世界各地无缝链接之后,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变得更加直接和迅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即使不想参与,也难以独善其身,与其被动地被裹挟其中,不如主动出击,积极筹划,力求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谋求将来的主导地位。

西方文化体系的弊端凸显。在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改善了人类衣食住行的面貌,在世界各地赢得广泛赞誉和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历经几百年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消失,出现波折和困难,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步入困境,尤以2008年在全球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后,人们对资本主义文化语境逐渐产生怀疑和质疑,深入挖掘出现经济危机的实质,则指向了美国式文化体系中的极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学者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失望的情绪蔓延扩散,引发全球性的道德信仰危机。在重新建立全球道德信仰时,必然渴求不同文化形式的崛起和救赎。学者们开始重新认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甚至有学者发出了“东方文化拯救世界”的断言,也使大家对我国文化产生好奇和探求。可以说,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学界舆论的引导,为我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社会转型期的内在需求。当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进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转折期,国家各领域都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进入深入推进和攻坚阶段。但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尤其需要的是全体人民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渡过难关。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反映时代、凝聚人心、具有较强感染力和整合力的文化价值体系,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进。中国文化亟需整合和调整,以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将作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行业,转化为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强。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崛起,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普通民众共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成果,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将这种自信心延伸至文化领域。同时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也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引发了国际舆论对于中国发展模式、文化传承的巨大兴趣。对外汉语热和孔子学院的筹建便是这种情况的突出表现。国际汉学热的兴起对于促使民众反思本国文化的特点,间接推动人们增强了对于中国文化认识的觉醒和认同。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推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可以树立和维护良好的中国形象,顺利搭建具有中华文明背景、加强中国文化话语权力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与世界各国增进共识,和谐发展。在这里,文化“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部署的层面,对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改变文化贸易逆差局面,取得相对优势地位。文化贸易是国家之间进行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很多西方国家已经成功地把本国的文化产品出口至别国,并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而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文化产品,导致我国的文化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和经济实力已经超过日本,居于世界第二位,但是文化对外贸易方面却是非常薄弱的,与我国作为全球领先经济实体和出口大国的地位形成鲜明反差。大力推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我国来说具有独特的经济意义。在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资源使用限制颇多,工农业生产提升空间有限,房地产业泡沫严重的情况下,中国要想继续保持高速、平稳发展的经济态势,需要在包括文化在内的第三产业下功夫、做文章,把以文化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做大做强,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驱动轮”,并将其打造成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②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今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文化产业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且具有在不良经济环境中“逆势而上”的产业属性。因此,很多国家都把加强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做法,将文化产品的出口看作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当前,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完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外文化开放水平,是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领域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要达成这个目的,就需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扶持重点媒体瞄准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新鲜资本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等。采取以上多种措施和形式,将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文化精髓和思想理念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对外传播,营造东方文化语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以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可持续发展。

对抗外国文化侵入,保卫国家文化安全。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主题时,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化便成为一个极具杀伤力的隐性武器,被发达国家利用,将本国文化“合理”地输入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国家,借以扩大本国影响力,进而在他国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全球化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文化的趋同性。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借助其先进的科技力量和传播媒介,向中国源源不断地进行西方思想文化的输入和渗透,对我国年轻一代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领域的渗透。

另外,我国在逐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经济、技术管理理念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将西方文化也引入国内,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形成破坏和隔断。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中国文化日趋式微,难以在青年一代中引发共鸣,从而危及中国文化的安全。这时,消除外来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主导,重新梳理国内统一的文化价值体系标准,是相关部门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全球激烈的文化竞争和渗透中,我国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要同时应对来自西方的异质文化和来自东方的同质文化的双重竞争,在双重竞争中突出重围,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从重塑文化自信,使中国文化走出去。

提升国际文化领域话语权,维护国家形象。当今国际社会,依旧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牢牢控制着话语权。话语权的获得,除了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外,文化因素是一个最容易利用且不容易用好的东西。就世界范围内来说,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比较弱,仅仅局限于东亚地区和周边的一些国家。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僵化的形象和符号,不理解其价值精髓。文化的弱势,就造成了中华文明语境在国际社会上的失语状态。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要为我国在国际文化领域争得一席之地,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华文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同,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能够有机会客观公正地展示我国的国家的形象,为我国争取更多的东方文化语境和话语权,发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主导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大繁荣。在世界范围内,多种多样、风格迥异的文化并存,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承认人类产生、发展的历史。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上,正是由于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才使得当今世界的文化呈现出蓬勃繁荣、丰富多彩的面貌,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正如生物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的生物链。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人类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基础和源泉。没有这个丰富的精神家园,人类的心灵世界似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将无处栖息。想要维持世界的繁荣和稳定,必须要保证文化的多样性,它关系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的问题。

文化虽然是多元的,但每种文化都具有某种独特性,鲜明地代表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与文明,不可替代,无可复制。文化之间的互融共存,一起推动了世界在年轮的轨道上,顺应历史的发展,滚滚前行,呈现出多姿多彩、精彩绝伦的文化大观园景象。

自20世纪以来,中国优秀文化一直在处于“闭关自守”和“全面防御”的状态中,究其根本,还是缺乏一种走出国门时的自信。21世纪初,我国逐步确立了文化强国、文化“走出去”的治国方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主动投入世界文化发展和竞争的潮流中,勇于面对未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既有利于自身兼收并蓄,在传承中创新,也有利于为世界提供另一种东方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人类自身和赖以生存的世界。

(作者为安阳工学院思政部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CKS014)

【注释】

①杨明辉:“美国文化产业与对外文化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