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技术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0:03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篇1

   2010年以来我国Cpi持续走高,其中食品价格更是一路飞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出现了价格上涨最多现象,是现代流通体系尚未对我国传统农业实施服务与改造的结果。工业品流通有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支撑,所以工业品没有出现产品价格“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要想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关键在于扭转农产品缺乏现代流通体系的不利局面,也到了理论界认真研究现代服务业如何改造中国传统农业问题的时候了。

   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着作中认为,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现代服务业能否成为改造传统农业新的生产要素,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的课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已发展到中级阶段水平,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拥有6.2亿城镇人口①,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依然主要依靠以工哺农等非市场化路径来发展农业,严重制约和延缓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笔者曾在《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拙文中,理论上论证了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以工促农的市场化路径,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1]61,但未从实证角度论证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实际绩效,本文将予以弥补与完善,并从理论上完整地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

   二、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重视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应伴随经济学家批判传统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的偏见,以及追溯到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开始。首先,1958年农业经济学家科克伦(Cochrane,willard.w)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他是从农业技术引进的角度来认识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生产者适应农业新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技术的跟进和应用心[2]。在20世纪60年代初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同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mdlor)也指出,促进技术进步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3]。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虽然论证了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通过引进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等理论,但他们并没有解释如何引进技术及引进何种技术。直到70年代早期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YujiroHayami)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vernonw.ruttan)提出“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才解释清楚发达国家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4]。拉坦和速水佑次郎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两国走的完全不一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认为应该为农业发展补充最稀缺的要素技术。换句话说,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安排,而不是取决于其技术的可能性(林毅夫,1988)。

   综合当前国外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Services)等领域,并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高级生产性服务业或现代生产性服务业(advancedproducerservices,国外文献简称为apS)研究范畴,这一点与国内把服务业区分为传统和现代服务业有较大区别。目前,在浩瀚的外文文献中,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关系研究上。Kennetha.Reinert(1998)从贸易理论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生产服务作为直接投入对于农业产生积极影响,并构建了农村地区农产品产出模型[5];采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计算方法,postnerH.Harry(1982)测算出加拿大1967—1977年的生产服务业消耗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证明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在逐步增强[6]。(2)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高科技服务研究上。Griliches(1958)研究发现,美国采用了杂交玉米技术后,社会回报率明显比未使用前高[7];akino,masakatsu,YujiroHayami(1975)对水稻、家禽育种等品种改良研究后发现,其社会回报率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显着提高,而且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其社会回报率也相当高[8];David,Halltoole(2000)研究了这一领域颇有影响的三十余篇文献后得出结论:多数学者研究结论支持公共农业科研投入和私人科研投入呈现为互补关系[9];Bennet(2002)认为科技成果要想真正转化为农业的生产率,需要市场交易来完成[10]。(3)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其他生产服务研究上。pearce(1990),oppermann(1995),Swarbrooke(1996)认为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旅游市场的升级与改造,使得农业旅游成为经营者投资的重要领域[11],arloBiere(2000)认为,应该单独开设一门农业贸易物流课程,并应在农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内容上进行重点讲授[12]。

   在国内文献中,黄佩民、孙振玉(1997)首先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业这一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密切相关的概念。随后学者开始重视研究这一问题。李桐山(2003)认为,与传统农业服务业相比,现代农业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具有与市场机制、高新技术和信息平台相适应等特点,并提出了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3]。刘立仁(2005)认为,建设现代农业不仅应包含大力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内容,而且也应把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并首次对其进行分类研究[14];韩坚(2006)认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15];陆云福、温月清(2007)以苏州市为例,刘峻岭(2007)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6]。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在相关概念使用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同意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另一部分学者赞成使用“现代农业服务业”这一概念,因此,在内涵界定中出现了概念混乱等现象[1]62。本文认为,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更能体现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总之,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在实践领域已经承担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功能,本文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并试图系统地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三、理论框架

   本文从产业耦合视角出发,从理论上证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最终的结果是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类型即农业现代服务业,并寻找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被现代服务业服务的生产者,应包含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所有产业的生产者。因此,根据服务与改造对象的差异,本文将现代服务业依次划分为改造农业的现代服务业、改造工业的现代服务业和改造传统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它们与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及形成机理见图1。所谓工业现代服务业是指现代服务业对传统工业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和商务等服务。其服务的核心价值为工业技术改造与升级提供智力、金融和现代商务的服务。

   图1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从狭义上讲,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传统服务业一般是指餐饮等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新产物,主要产生于工业比较发达的阶段[17]。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因此,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动态概念[18]。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服务业会拓展新的领域和增加新的内容,新的现代服务业会不断涌现出来,旧的现代服务业也就逐渐“沦落”为被改造的传统服务业。

   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本文引入的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本文试图为学术界和实践中着力引入的新概念。所谓的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从工农业和服务业中分离出来而又经过适度产业耦合的,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新型产业[1]62。本文继续沿用刘立仁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标准,将农业现代服务业分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现代农产品物流、良种引进服务、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中介服务、现代农业保险、现代农业信息、农业观光旅游等[14]。农业现代服务业最核心的功能是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改造传统落后的农业,帮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使其具有现代化的产业标签。因此,农业现代服务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可能更大,因为发展中国家多数是传统农业大国,急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引植和服务。当然,现代服务业的孕育离不开发达的工业和科技,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滞后,国民教育程度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引入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循序渐进。

   (二)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依据

   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的技术需要

   服务业发轫于工业,而工业又发轫于农业,所以,从产业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农业中最优秀的要素依次被工业和服务业剥离了,那么,农业成为弱势产业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仅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和技术革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力即外来的技术和服务,特别是最新的科学技术、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而现代服务业是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的部门[19]。因此,改造传统农业所需的技术不仅可以由现代服务业来提供,而且与现代服务业的本质内涵相匹配,同时也是其拓展发展空间的自身需要。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篇2

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与循环经济示范点的建设关系密切。早在2000年左右循环经济3R原则(Reducing,Reusing,Recycling)引入我国,最先在工业领域倡导生产过程资料的减量化投入、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十五期间在全国建设了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10个循环经济示范点[2]。十一五期间各省制订了相应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就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贯彻到农业领域中。2006年4月份,为了在农业领域贯彻这一原则,中国农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循环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基本原则、发展技术和模式,提出了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3]。当前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还存在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定位不准、产业链条的设计缺乏有效的资源利用效率、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节能减排的效率评价难以操作、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等问题。笔者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及循环农业基本原理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以期构建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基本原理、定位及应遵循的原则。

1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框架构建

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从学科性质上来说,综合了自然地理学、资源与区划、农业气象、资源科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基础学科、畜牧学、农产品加工、农业区域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生态学、循环农业、生态工程、景观生态学、设施园艺和园林规划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4-8]。从单纯制订规划的理论依据上来说,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划分为循环农业与生态工程、现代农业科学、园林景观、农业经营管理四大领域。理论体系框架见图1。

2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基本内涵及特征

2.1循环农业原理

2.1.1循环农业基本原理。循环农业是以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工程、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依据,以减少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为目的,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人粪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多级多层次利用为手段的规模化、集约型农业生产模式。我国传统农业是一种“资源—产品—弃物”的单程线性结构型经济,其显著特征是“两高一低”(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在此过程中,人们以经济在数量上的高速增长为驱动力,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对农业生态系统是破坏性的,以反向增长的生态代价来谋求农业产出的数量增长。而与此不同,循环农业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农业资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将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1,9-11]。

2.1.2循环农业三原则。循环经济具有其特有的运行原则,它是建立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基础上的。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Reducing)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Reusing)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Recycling)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2.1.3农业废弃物的“四化”利用。秸秆、畜禽粪便和人粪尿等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废弃物,根据目前现有技术和利用模式,主要有材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4种模式,其中畜禽粪便的沼气化和肥料化、秸秆的能源化和饲料化是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主要途径,也是技术比较成熟的利用方式。利用秸秆作为建材、编制用品,尚处于初级阶段,精深加工利用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2.2现代农业基本原理在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中涉及到设施农业、园艺栽培、畜牧业、农作学、现代农业装备科学、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技术等学科相关理论,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因此,了解现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是进行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重要理论支撑[12-14]。

2.2.1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该概念表明现代农业具有动态的、相对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将会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定义也会更加明晰。

从当今世界农业发展趋势角度分析来看,现代农业具有明显的时代新特点,主要概括为:①现代农业是高效益多功能的产业。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并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②现代农业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度超过了资源依存度,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贡献度一般在70%以上。现代农业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引领,以常规技术升级的效率革命为支撑,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③现代农业是生态环境友好的产业。现代农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使用量,大力发展生物性肥料、生物性农药等生物环保制品以替代化学品,并采用3S技术进行精确施肥、施药和灌溉,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控制,避免或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实现产品生产卫生合格的生态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④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保护的产业。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改变了农业粗放经营状况,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现代农业是国家高度保护的产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农业教育科研投入、农业科技推广、补贴、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高保护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现代农业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将现代农业由小农业拓展到大农业,由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拓展到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由农业的单一功能拓展到多种功能。它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确保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行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一体,运用先进管理方式管理的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2.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现代农业是工业革命以来逐步形成的农业,是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市场机制的建立、现代要素的投入、工业部门的介入、科学技术的应用、服务体系的完善和二元经济的逐步消失,使现代农业成为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农业。从技术特征来看,常规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一般包括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等。

当今发展现代农业,除了注重上述技术特点外,还要更加关注到现代技术的新特征:①生物化:现代农业利用分子技术培育高产、抗逆、优质农作物产品,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通过动物生物技术改善畜禽的生产水平与产品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利用代谢工程技术生产、生物反应器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②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使得农业研究和生产的对象和过程实现数字化和模型化;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使农业技术由经验走向科学;3S技术使农业管理科学化;精准农业技术使农业经营由粗放到精确;网络技术使农业信息由闭塞到灵通。③安全化: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逐渐向多品种、高品质、无公害方向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促使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经营环节紧密衔接、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检测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安全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系统的综合动态安全生产和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杜绝影响农产品安全的不良因素。④环保化:科技对资源的转换和替代作用日益增强,农业环境保护的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现代农业技术逐步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节水、废弃物资源化、水土保持、保护性耕作等生态保护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农业更适应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⑤循环化:现代农业由传统的种养业分化发展为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产业部门,科技创新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产业的全程连接,各个环节均注重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生产模式,相对于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⑥标准化:现代农业着眼于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各有关方面的利益,着眼于现实资源和技术条件,以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最高目的,以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为主要环节,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2.3园林景观学农业科技园区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休闲体验和观光功能,因此,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还须依据农业生产园林化、园林产业化相结合的原则,从景观生态学和园林类学的角度去考虑[15]。园林景观学涉及到地图学、制图学、美学、photoshop等学科和工具,在园区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因地制宜,遵守自然地理、地貌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因势造景,因时造景,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尽量将园区的生产功能与景观、休闲功能结合起来,获得最佳的效益。

2.4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原理农业科技园区的经验管理是实现农业科技园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科技成果展示、推广和转化功能的关键。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涉及到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产品营销、质量监督和产品流通等。在农业科技园区组织管理模式上,组建一个组织得力跨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科技、社发、城建、土地等不同部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日常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在园区经营模式的选择上,目前有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和农户主导型管理模式等,选择那一种模式,要根据园区的属性和目标来决定。如杨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主要采取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是示范区政府用来展示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示范园区,整个园区的功能主要以技术展示为目标,盈利为次要目标。产品的营销模式上,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一般采取客户入园游玩采摘、就地消费和通过简单的加工之后进入超市这几种模式。生产优质农产品是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主要功能和目标之一,也是其生存盈利的主要途径,生产优质农产品除了园区采用的先进的生产技术保障之外,对园区生产农产品的监督和管理也是关键环节之一,在园区建设一个专门针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查部门,实现园区产品质量的安全[13-14]。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篇3

关键词生物技术生物经济新型农业体系

1生物技术与生物经济

对生物技术的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为“对基因、细胞、器官、胚胎、微生物、动植物等生命体进行研究开发运用的技术活动”。就本文的生物技术研究(非农学意义,而是社会——经济意义上的)来说,对生物技术的一切研究都必定是建立在对生物技术如何具体运用于中国本土社会发展的研究之上的,是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经济是生物技术顺延而来的一个概念,2000年美国科学家StanDavis和Christophermayer基于生物技术的迅疾发展及其影响,正式提出了“生物经济”(Bio-economy)的概念,“它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开发与运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科学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它孕育于1953年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如果生物技术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尚未能独立地成为一种社会——经济事业的话,也就没有生物经济这个概念了。所以,生物经济这个概念是指生物技术与实验室外的社会接壤后发生的经济——社会事实。如果没有产业化的运作,没有它运作的动力与目的,生物技术本身并不能直接衍生出生物经济。生物经济必然是通过市场运作,到达最大范围的受众,才能成为一种现在被舆论预测“将替代信息经济成为新经济龙头老大”的经济形态的。就象资本的本质实现是获得利润,技术的本质实现就是获得传播运用一样。我们就该关注什么样的生物技术能够被传播运用,又是怎样成为经济因子的,亦即生物技术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和社会事业的运作的动力和目的。

实验室里的生物技术,一个人可能一辈子也与此无干。要使技术与经济生活连接的前提必须是,在一定范围内为人所需要并要获取,必须有一个共享的范围,这个范围较大,技术的(经济)价值一般就较高。技术可以很个人,它是单向度的,它自身不能检验它的社会需求,而技术的经济性则着重在共同群体间的服务,必须是普遍的认同需求与供给的共同利益的平衡,必须产生社会效果。生物技术的传播与共享永远只是一个不断克服局限的努力,但局限是永远存在的,先天的利益不公正已经包含其中。所以我们来研究生物技术,更重要的是研究它怎么逸出实验室,飘落到社会经济生活土壤中,结出生物经济这朵花来的,而这朵花的粉与蜜又是为谁所拥有和采摘的。

2生物技术的物质层面与社会层面(亦即事实层面与价值层面)

笔者认为,生物技术应该有两个层面的属性。

第一个层面,物质层面亦即事实层面。如前面提到的,生物技术研究的是基因等生物体,这是物质基础和前提。但是它还不足以使生物技术“走出来”,进入市场运作成为生物经济因子。生物技术其实是生物经济的潜在形式,是它的质料。就象转基因大米种出来就是为了进入市场卖掉,但并不是所有的都卖掉了,有的也许是农民自己吃了,这时候它就不是生物经济成分;决定转基因大米进入市场的是米业制度、米市行情和机遇,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是用转基因大米种子种出来的大米。借用逻辑学老祖宗亚里斯多德的一对哲学范畴来说,质料只是潜能,从潜能转化为现实存在,还需要目的因和动力因,质料和形式这一对范畴是被亚里斯多德用来解释事物发生的原因的,形式本身可以划分为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再加上质料因,便是亚氏著名的四因说,一切事物的发生离不开这四因。在他看来,作为潜能的质料从理论上讲是在先的;但实际上,现实性是在先的,因为如果潜能在先的话,那么很可能一切的东西都可能存在,却还没有存在。就生物技术来说,它出不了实验室,进入不了生产体系,没有生产运作的目的和动力,就不会是生物经济的因素。所以,生物技术的第一个层面的含义就是划定了生物技术的质料,从定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规定了事物的属性。形式逻辑的定义法也是亚里斯多德开创的:被定义项(种)=属+种差。属和种是事物的外延,种差是事物的内涵,属的外延大于种的外延,一属有多种,种与种的区别便是种差。如果我们把生物技术与生物经济联系起来看,那么生物技术的这一层面的属性便不足以揭示出生物技术的种差,比如已能作为生物经济因子和不能、尚未作为生物经济因子的区别。我以为,生物技术的物质属性只能是生物技术的属概念,而不是种概念,更本质性的东西还没有被揭露。这就涉及到生物技术概念的第二个层面的划分。

第二个层面,社会层面(亦即价值层面)。生物技术必须具有社会——经济价值,才能进入市场完成使命,所以生物经济意义下的生物技术必然是社会性的存在。然而我们似乎一直不敢公开宣称这一层面,因为我们害怕掉进相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泥潭。我们一直以来都有泛政治化的“左”倾倾向,留下了惨痛记忆,连养只鸡都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所以我们一直强调技术的物质层面,以为凭此可以保住技术再不受上层建筑的凌迟,但技术终究不是乌托邦了,终究要降落到社会大地上来。

在生物经济概念下来看生物技术,就会重视价值观视角的引入。作为生物经济因子的生物技术与否的两者之不同就在于前者是有价值标准与衡量级别的,这个标准在一个共同的范围内是有效的,尤其在技术的实用性、对经济的促动性等方面;然而这种效应也是有边界的,它受制于我们所处的社会,所以才有一个社会里的生物技术创造出来的生物经济价值不同于另一个的社会的现象。那什么又是生物技术(经济)价值呢?有人说,“是经济效益、盈利能力,技术实力基础,未来的发展前景、社会意义”,“它们的价值体现在高新技术性、巨额营利性、美好的不可预计的前景性”。显然,与其说这些优点是生物技术价值性的本质体现,不如说是生物技术与社会上受众的价值关系的表现。生物技术的价值说到底是一种价值观,是我们人在说这种技术而非那种具有价值,任何价值都不是孤立悬置的存在,主客体之间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导致价值的消失。价值不是事物的属性,它是一种关系的体现。我们可以来分析转基因大米有多少先进成分,宣布它有多少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但转基因大米的价值对于愿意吃它的人和一个不愿吃它而愿花大价钱买“有机食品(organicfood)”的人是不一样的,价值和主体是不可分割的,这里就存在一个价值的有效性和边界的问题。

3生物技术价值的有效性及其边界

由前述可知,生物技术价值是一种价值观,但它不是个别的价值观,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关系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生物科技及经济行业是一种社会存在和社会事业。

在对价值关系的考察中,也许我们应该格外重视对于主体的考察,因为价值的本质体现在主体上。但这个主体并不是主、客观相分离的形而上学两分法的主体,而是一种能动的主体,是主、客观相交融、相统一的主体,价值事实便是在主、客体价值关系运动的现实效果。

生物技术价值的主体当然是人,而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比之单个人,社会更应该成为生物技术价值的主体。就价值主体来说,小而言之为单个的人,大而言之为整个人类社会,这个谱系还能划分出无数层面:国家、民族、地区、阶级、集团、社区等等。站在不同的主体层面,就有不同的价值评判,价值评判的背后是利益原则:商业利益、政治利益,或者其他。不同的价值主体就是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实际生活中,生物技术事业应该以国家和民族为价值主体,生物经济价值就必须服从国家民族共享的价值观念体系,并且生物经济价值评价标准也应该以社会价值观体系为边界。因为不同的国家民族的社会体制、社会规范、文化不一样,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也绝不会和另一个社会的完全一样,生物经济价值所立足的特定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就决定了其价值的标准及其有效性的边界。

目前生物技术界是众所注目的朝阳领域,被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社会上对这个新生事物有赞扬也有疑虑。中国生物科技事业是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而发展起来的,改革的目标和归属是富民强国,“国”是社会主义中国,“民”是最广大的中国人民,中国生物科技事业在根本上不得违背这个共同的利益原则,不得无视这个价值主体,这是它的使命,也是它的发展源泉和合法性所在。那么,中国生物科技事业发展取向和价值坐标是否就应该是,立足和造福于中国这个农民大国和最普通的百姓。当前,新一界政府对经济建设利国利民的强调,对“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对“三农”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都是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表征。今天的中国生物科技事业应该时刻往这一方向努力,以此树立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

4对“新型农业体系”理论的一点看法

谈到生物技术、经济,自然要联系当前我国农业的实际。专门论述生物技术、生物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关系还少有研究。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到有研究者提出建立“新型农业体系(newagricultureSystem,naS)”研究框架,他的学术目标是建立一个类似于“可持续发展”概念体系,以解读生物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关系。

他强调要,以“非农”的体系外的思路和手段来解决“农”的体系内的问题。第一,新型农业体系理论新就新在它认为要以非农的思路来解决农业问题。其次,研究工业反哺农业、对农业补贴保护政策与措施。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即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中后期、后期推进,我国“三农”奉献的阶段应当基本结束,应该进入工农互补、城乡共荣的发展阶段,或者说进入以工补农的阶段。第三,研究与新型农业体系相关的非农化问题与途径。探讨在非农化进程中缩小“旧农”的必然性与拓展“新农”的必要性关系,以及如何释放农村劳动就业市场,将农村人口转移到传统非农领域——包括新的农业领域和非农业领域的政策措施与途径。第四,研究新型农业体系的技术体系及其与常规农业技术体系的关系。即研究在利用常规农业技术的同时,如何利用生命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拓展农业新的领域。

作为一个新建构的理论,新型农业体系理论在“破”的意义上,这一理论已经做的比较充分完备;但在“立”的意义上,这一理论还尚待明确它的现实指向。生物技术、生物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复杂的联系,它决定了对任何技术的运用都必须和中国社会现状相匹配而行。

参考文献

1邓心安.生物经济时代与新型农业体系[J].中国科技论坛,2002(2)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篇4

专业名称

2016-10-22[上午(09:00-11:30)]

2016-10-22[下午(14:30-17:00)]

2016-10-23[上午(09:00-11:30)]

2016-10-23[下午(14:30-17:00)]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篇5

论文摘要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部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篇6

2000年以来,国内理论界掀起了研究现代物流的热潮,从各类国内期刊中可以检索到几千篇相关的文章,然而,其中研究农村物流或农产品物流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是农产品物流研究没有价值吗?显然不是,笔者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在长期的农产品流通研究框架下,受制于农产品交易的独特性质及隐含物流的传统模式,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没有像对其他行业物流的研究那样明确找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框架。

一直以来,国内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研究的重视是无可否认的,研究内容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而变化,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这些成果可高度概括地分为对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研究、对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研究、对农产品流通运行的研究三个方面。在秉承将流通划分为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传统框架下,对农产品流通的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涵盖了商流、物流、信息流三个层面的问题,并以流通的概念统之。这种研究是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三流合一”的背景下完成的。

而对现代物流的研究却是建立在“三流分立”的基础上的。显然,如果将现代物流的概念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通过现代物流方式改变农产品流通的效果,就必须将农产品物流从笼统的农产品流通的概念中独立出来加以研究。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仍然不存在明显的“三流分立”的前提下,这是一种前瞻性的研究,是有一定风险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看作对农产品流通所研究内容的简单重复,可能被责问是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概念的时尚而做的文字游戏。必须承认,这种责问是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高度负责,因为,事实上的确如此,如果对这个问题如果回答不清,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要么是不切实际的对企业现代物流概念的盲目仿效,要么是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新瓶装旧酒,都无法实现研究者试图通过引入对现代物流的研究来改善农产品流通效果的初衷。

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农产品物流研究与农产品流通研究的区别和联系,尝试构建一个农产品现代物流问题的研究框架,为今后的研究做一个定性的铺垫工作。

二、对农产品流通研究的回顾

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是以流通理论研究为基础的。

流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将流通置于整个经济运行的总过程中,通过剖析流通与生产过程、流通与社会再生产其他环节的相互关系,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流通在社会和经济运行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整个社会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

一般认为,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行为,是运动着的具有交换价值的物质在流动中寻找通道并得以实现的过程。流通具有双重涵义:一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一是实物在空间上的流动和时间上的延续。

农产品流通是整个社会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农产品流通是以增值为目的的农产品商品交换活动,是农产品在流通领域的运动过程(李大胜、罗必良,2002)。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考察一定是在社会一般流通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上文所总结的流通问题的研究框架也就框定了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范围。当然,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又有自己的侧重点。

三、传统上农产品流通研究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涵盖

在以上的研究框架下,流通的概念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总和,因此,农产品物流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被涵盖其中了。

首先,传统农产品物流活动的特征决定了其作为一种附属活动被涵盖于整个流通活动之中。物流被涵盖的原因有三:第一,传统的以商流、物流、信息流对流通的划分是以流通过程为视角的,划分的目的是更好地揭示存在于物质流动背后的社会交换关系,重点剖析由商流(即所有权转移)引起的各类主体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物流的存在是客观的,对于传统物流来说,其作用仅体现为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等,物流在流通运行中被作为成本项目进行管理,因此,对物流的研究多侧重于相对各种功能而言的技术处理和成本节约。当物流单纯以功能性活动为特征从属于流通活动的时候,它必然被涵盖于对总体流通的研究之中。第二,由于农产品流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农产品流通领域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是体制变革,体制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自然不自然地使人们忽略了对具体的物流活动改进的需要和研究,从而最终使对农产品物流的关注局限于体制演变的范畴之内。第三,长期以来,存在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商流、物流不分,使农产品物流必然表现为一种隐含的模式,从而失去了独立研究的价值。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的销售机构有着严格的地域、系统和等级的划分,机构之间难以互通,物流活动各自承担,没有任何的专业化物流业务。在农村改革之后,逐渐允许包括农户和各类组织在内的主体进入农产品市场,但是,物流仍然作为商流的附属活动随着商流环节的变化不断地由各类主体重复执行,没有被专业化和独立出来。

其次,物流概念的独立性没有被强调,而是经常被涵盖于对其他问题的研究之中。第一,它被涵盖于对流通背景和环境的研究当中。比如,交通、仓储等直接与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都被当作流通运行的环境受到关注。第二,被涵盖于流通技术的研究之中。对储藏、运输、保鲜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事实上都与物流相关,但物流经常被以流通技术的概念来概括。

事实上,从任何一个维度对农产品流通的研究都涵盖了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比如,对流通体制的研究,必然涉及物流的制度及其变迁;对流通主体的研究,必然包含主体的物流行为以及基于物流行为而形成的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对流通运行的研究,必然包含各种物流业务运作的方式、环境和行为选择。

四、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使农产品物流研究走向独立

(一)现代物流的兴起及其在流通领域引起的变革

对现代物流的研究源起于美国,其最主要的动力仍是对利润的追求。至20世纪5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态势表现为市场起伏动荡,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特别是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萧条,企业利润出现下降的趋势,在企业界产生了通过开发新的成本控制体系来降低成本的要求。于是,人们把目光集中于物流成本。

追踪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进程,以下几点使得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从而使对现代物流的研究具有了新的意义:第一,现代物流研究改变了传统物流中将物流单纯地看作功能性活动和成本项目的理念,而是将物流提升到战略高度,与生产、销售一起并列为企业经营的三大支柱。第二,传统的物流研究认为,由各个功能要素构成的物流系统是独立的,谋求系统最佳是努力的目标;而现代物流理论则认为,必须追求物流系统与生产、销售等整个经营系统的协调和最佳。第三,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基于此对物流流程的全面整合和再造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一个重要标志。第四,基于物流业务发展伙伴关系和联盟关系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使得组织和制度安排成为现代物流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四个特点在流通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变革:首先,物流的顾客服务职能日益突出。物流成本的最小化不再是物流活动的最终目标。以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作为评价物流有效性的标准,使物流实践更多地关注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来获得顾客认可,通过获得效率与效益的均衡,完成物流活动的价值创造,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其次,供应链管理成为现代物流实践的代表形式,单个组织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能否深谙分工的本质,成功地扩大物流业务的外延,适时地融入某一条供应链,成为经济组织提升物流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二)在现代物流的理念下,独立的农产品物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物流的概念已经被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尽管农产品本身的生物属性对物流提出了独特的要求,但是,现代物流在工业物流和商业物流中所表现出来的强调过程的一体化管理,追求效率、成本与效益的均衡,注重满足顾客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等特点,也正是农产品物流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换言之,整个物流业界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变化,同样将使农产品物流受益。

但是,农产品物流终究不同于工业物流和商业物流,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人们可以从诸如Jit(Just-in-time,准时制)、QR(QuickResponse,快速反应系统)等名词注意到工业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流程再造,是厂内物流和厂外物流的连续性整合,而农产品物流领域的重点问题则有所不同。农产品大众生产、大众消费的特点及产品较小的差别化程度,使得物流链上各组织主体之间相互选择的余地很大,这很容易造成物流链的动荡;同时,农产品的易腐易烂的鲜活特性要求物流时间尽量缩短。显然,如果物流链是动荡的,就无法保证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无法适应农产品的物流特性,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对于农产品物流来说,在各类物流链条上,组织之间的相互选择和关系的确立以及维护关系稳定性的制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研究的侧重点是否不同,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如果要根据现代物流理论强调物流系统的整合和优化,就必须将农产品物流的概念独立出来,将基于物流功能性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统一在这一概念下加以研究,探寻通过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善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途径。

五、农产品现代物流研究框架的试构建

(一)国内文献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

随着现代物流理念的深入人心,国内一些学者尝试将现代物流理论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开始关注农村和农产品物流的现状,提出以现代物流理论指导农村物流实践的建议。

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对当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当前尚未形成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在农产品物流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农产品供应链中产销之间的行政壁垒、技术瓶颈以及缺乏标准化体系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王新利、张襄英,2002;万寿桥、李小胜,2002等)。其次,物流主体发育不良,农民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狭窄,带动作用较低(秦代红,2002)。再次,物流政策环境发育不良。

3.提出改善农产品物流现状的策略。主要包括一体化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农业产业化战略等(孙剑、李艳军,2003;杜小芳、张金隆,2003;温思美、杨顺江,2000)。

总的来说,对农产品物流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已经开始,但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以完成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对实践的有效指导。

(二)农产品物流研究整体框架的构建

综合上文的分析,笔者在这里尝试构建一个农产品物流研究的整体框架(见图2(略))。

1.农产品分类。农产品种类繁多,既有粮食、棉花、油料等量大、面广、生化性能相对稳定的大宗农产品,又有水果、蔬菜、畜禽等易腐易烂的生鲜农产品。农产品种类不同,与消费衔接的特点不同,其交易特性和物流特性也不尽相同,因此,依据生物特性和物流特性对农产品的种类进行划分,是农产品物流研究得以深入的前提条件。

2.农产品物流体系。依据系统的概念,农产品物流体系是指与农产品物流相关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本文将与农产品物流相关的要素划分为物流主体、物流通路、物流功能三类,认为不同的主体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选择不同的通路以不同的组织形式执行物流功能,由此形成了具体的物流活动,所有物流活动及包含在其中的各类关系的总和构成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实行现代物流战略的舞台。

3.农产品现代物流战略与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现代物流战略的执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选择物流模式,即组织物流活动的形式;第二是打造物流链条,即在某种物流模式下寻求总体利益的增加和各方利益的协调,以形成稳定的物流链;第三是评价物流绩效,并形成反馈机制,以追求物流模式的不断创新。三个阶段统一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下进行。

4.组织与制度。农产品物流与其他行业的物流有很大的差异。工业品依靠现代物流获取价值增值的原因在于,工业品从原料到制成品之间已经形成高度分工,这使企业之间形成天然的相互需要;同时,不同企业在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会使供应链各节点的相互选择本身就存在增值的潜力,流程再造和各环节匹配形成的增值能力又成为维系供应链稳定的条件。农产品则不然,在现有农产品流通领域,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到达消费者手中,如果是生鲜农产品,几乎不经过任何加工,因此,在整个供应链条上,各节点之间不存在由制造分工引起的上下游关系,而存在由职能分工引起的相互竞争关系。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从瓜分流通利润的竞争转变为谋求整体增值的合作,最重要的是创新制度安排和组织形式,保证获得潜在的利润并能够将其合理地分配到各个环节。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篇7

在新型微灌系统中,一套好的技术模式,可以帮助农民对农作物各生产技术环节进行精确的设计和管理,进而实现增产、节本、高效、增收。例如,微灌技术对肥料的影响,因为水量有限,水能溶解的肥料量也有限,肥料如果过多,就对作物产生危害,所以不得不降低施肥量。再就是灌溉施肥技术的应用,在品种、栽培、土壤管理等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病虫害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山东省一个好的微灌条件下的节水栽培技术模式,可以实现大棚西红柿产量5000千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技术简称为交替灌溉。这个概念和理论基础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以,

在植物生理学中传统的分根实验发现,如果一边老是干旱,植物可能会死亡,所以就是一边灌水,一边干燥。从而提出交替灌溉的概念。

根系局部供水分为干燥区和湿润区。由于干燥区土壤干旱会刺激根系产生一部分aBa。它是干旱信号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使叶面孔开度降低,同时只灌了一半的根系,这样湿润面下降,无效的蒸发量降低。另外侧向人渗,深层渗漏也会减小,尤其刚灌溉的时候。同时干燥区和湿润区交替进行,可以高效利用根系区的水分和养分,从而达到节水优产的效果。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篇8

关键词:农民技术培训;乡村精英;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普通村民口中的"能人",他们在村民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农村中,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不断发展,乡村精英在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理论背景

(一)关于农民技术培训概念的界定

本文涉及到"农民技术培训",与此相类似的一个概念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则是指:对未来或现有的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教育。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民的范围包含现有从业农民,也包含未成年但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少年农民。其次,强调一定的文化基础是由教育的基本规律所要求的,职业教育不是文化教育,必须有一个知识基础,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再次,农业职业教育是基础,但不是全部,职业教育是包含各类适合农民生活与发展需要的各种职业技能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大职业教育。

在社会学中,精英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分层的概念。所谓精英,是指某一社会中占据高级职位的人,包括权利、财富、名望和知识。将精英理论与当今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关于中国乡村精英的研究。

对乡村精英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国家政策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时一部分有经济头脑、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管理的人把握机遇,率先富裕起来。本文立足于乡村精英理论,旨在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着重探讨乡村精英在引导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结合案例分析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案例介绍

蒋家寨村位于杨凌示范区境内,离杨凌区约有3公里,有农户404户,总人口1404人,产业结构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养牛户约占全村人口的40%多。该村的养奶牛的历史颇为悠久,从80年代后期就有人养奶牛,从95、96、97年开始规模化,出现了一些养殖大户,而从02年开始,该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依托杨凌农科城,陆续建立了三个养殖小区,由以前的农户散养的方式转变为集中的规模养殖,大大改善了该村的环境卫生条件,小区实现了挤奶的机械化,杜绝了掺水现象,提高了了牛奶的质量,打开了销路。村民只需交纳水电费及小区占地租赁费即可入区饲养。

(二)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1、示范作用:乡村精英可以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首先就是效益驱动。村民看到养牛有力可图,才开始纷纷养牛,这是前提。其次是经验借鉴。养牛精英的存在使得一般农户在发展上有了借鉴,并且可以避免很多风险。第三,乡村精英们往往具有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可以提供奶牛发展的条件。

2、组织凝聚作用:1998年由蒲世全牵头成立了奶牛协会,有80%的养牛户约100多户加入了奶牛协会。养牛协会主要花了不少力气对农民进行养牛技术培训,并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在对外联系市场方面,对提高牛奶的收购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农民结成集体后,奶价可以比零散的收益提高30%左右。

3、技术支持:养牛精英是懂科技,会运用知识的群体,他们对奶牛养殖的丰富知识可以帮助村民解决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以蒋全虎为例,长时间的养牛过程中自己积累的经验及通过专家的技术讲座,现在已经是村里的兽医,村里养牛方面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找他,小区的免疫也是他负责的。所以,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教育过程中可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思考与讨论

在初步采访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本身的经验,我们对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中所起的作用总结为以上几点。但是随着调查采访的深入开展,发现该村有像一部分农户没有加入到养殖小区,依照"经济人"假说的观点,很难解释这种现象。农民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它是农民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择。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发挥上述积极作用外,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很多学者在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的时候更多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这种教育本身的缺陷,如师资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二是社会环境对农村职业教育甚至整个职业教育的忽视,这里包含国家政策的偏重和受教育群体对这种教育的轻视。

我们在针对农民实施职业教育,尤其是这种短期的技术培训的时候,必须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农村中的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在从分利用乡村精英各种优势的基础上,妥善处理相关负面因素,从而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遇春吕卫东朱宏斌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与目标[J]教育与职业2003年19期

2、刘德忠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经济精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46卷第4期

3、李军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精英与社会资本建构[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2006(4)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篇9

1技术分类的范畴

总体上,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主要由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和工程技术[9]三大部分组成,这是其宏观层面的共性特征,还不足以体现设施农业技术的层次结构、专业特点和时代特征,在当前以可持续为总要求的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下,需要在广义设施农业概念的基础上,对其技术所涉及的要素进行科学分析,从而确定技术分类的范畴。

1.1设施农业的广义概念与定义

从生产对象和外延方面看,广义的设施农业主要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2个方面[10]。传统设施农业的概念和定义往往局限于生产过程[11-13]。但从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发展的内涵来看,需以设施农业整个产业链为基础、从设施农产品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全过程出发,在广义上对其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即设施农业是为农产品商品化各阶段提供最适宜环境和条件,以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的束缚,从而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经济、社会、环境)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经营活动,具有目标商品化、途径全程化、环境可控化、效益全面化的特点。从世界温室装备技术发展趋势[4]和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2,14]看,就充分印证了此概念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技术分类中也要体现并贯穿这一概念。

1.2设施农业与技术的广义要素

在传统农业长期存在的条件下,设施农业始终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涉及的要素也应当是广义的,即不仅针对生产工具,还要针对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生产环境(自然与社会)。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也要体现出这种特点,即将其作为一个涉及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的广义技术系统[15],使之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区别的技术实践、技术产品、技术方法、技术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技术文化、技术精神等要素共同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16],这种广义化的演变就如同工程概念已经从最初的土木工程发展到当今的文化精神工程一样。当然,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是主流,但也应尽量体现人文技术的精神,因为对于设施农业,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和生产者素质是充分发挥技术效用的关键,也是转变设施农业发展方式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1.3技术分类的范畴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是在设施种养殖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技术,或者说是应用科学知识或技术发展的研究成果于农业生产,以达到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束缚的工程化手段和方法。为使技术作用有效发挥,其应当有助于形成技术集成化、装备工程化、模式标准化、管理现代化[17]的模式并充分体现出现代农业工程的内涵,即不仅是以其他部门的技术来为农业服务,而且要着重研究解决农业本身作为工程的问题[18]。因此在确定技术范畴时,要将一个在不同层次上具有完整功能(实现商品化)的设施农业工程作为技术依附的主体和对象,以服务于整个生产过程作为主要的技术特征,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设施装备发挥效用作为表现形式,以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全面化作为技术的时代特征,将符合上述要求的技术、工艺、材料、产品进行分类研究。

2技术分类的原则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是一个复杂系统,作为要素的各类单项技术间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集成后表现出设施农业工程的特定功能,并在合理的结构下体现出超越单项技术简单叠加、系统功能被放大的整体涌现性[19]。为体现这种系统特征,需要在技术分类中体现以下原则。

2.1层次性

复杂系统是由多个下级子系统耦合而成,因此分类时要从不同层次上揭示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结构与功能,获得在内容上较为完整、在结构上具有相对自稳定性的技术分类体系。在层次的划分上,本着提高基础层次稳定性的原则,使分类层次由低到高自稳定性逐步增加,而开放性和动态性则逐步减弱。

2.2稳定性

在内容上,要根据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历史轨迹、未来发展趋势等,从众多技术中提炼出基础性、独立性、结构性、长期性的组成要素,尽量使分类后的技术分支具有鲜明的个,并可以融合趋势性、阶段性的共性技术来提高自身的水平、强化自身的功能;各层次上的技术须在整体上形成内容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稳定的体系,使设施农业功能在不同层次(档次)上得到充分发挥。如节能(含新能源)、人工智能、机械化等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热点因服务于多种功能、结合于多个技术种类,在功能上缺乏个性和独立性,因而不能单独构成技术分类的基础层次。

2.3开放性

开放性是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本质要求,也是保持其动态性和成长性的前提。作为一个融合多领域科学技术的应用型交叉学科,设施农业技术体系需要一定的开放性,以保持知识积累、技术增长、实践运用的动态平衡。因此在技术分类的不同层次上要保持技术内涵和外延的开放性,使技术系统能在充分吸收技术环境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提高自组织水平和技术进步效率,如分类内容上要保持一定的前瞻性以便对新兴技术的吸收,层次上不宜过多,要为层次的延伸提供空间,分支不宜过细,要减少技术内容消长而造成的系统不稳定。

2.4现实性

由于技术的目的在于合乎规律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指导实践为落脚点,因此在技术选择上,要以在科学上的成熟度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度作为主要考量标准。分类中要注重对产业技术的归纳总结,即那些真正进入生产过程的技术,它们不仅在技术上是成熟的,而且是经过了技术系统的整合,以及经济核算和制度制约的技术[20];对那些还处于发明向技术转化或技术向产品转化阶段中的技术则作为“潜力”型技术处于次要地位,在未来技术系统的成长中再获得明确定位。

3技术分类的方法

3.1技术支撑关系说明

由于技术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作为典型交叉学科的开放性,在科技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其技术内容和结构也不断调整以适应外部技术环境的变化,由此造成了研究者对其技术类别、技术阶段和技术特性等认识上的困境,特别是相关前沿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体系本身的关系,将某些阶段性的技术形态(如节能、信息、物理农业等)作为分类、总结的依据,而不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合理框架内显示诸多新技术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来源、支撑特点、发展动力来看,其长远性、基础性的支撑在于来源于实践、科学、已有技术中相关技术的独立或综合应用,并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影响,在形式上表现为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常规技术在产业共性技术的影响和制约下维持技术体系的基本结构、属性和普遍运动规律;高新技术在前沿技术的引领下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阶段性影响,促进其技术结构的优化、进化乃至跨越式突变,呈现出特殊的运动规律。各类相关技术的作用关系如图1所示。

3.2技术分类方法分析

在人类当前认识水平和技术固有特点的双重影响下,技术定义不是唯一的[21],针对不同领域技术分类的方法也不统一,即技术个性的差异影响了共性分类方法论的确定。从供给技术的宏观层面,按照客观物质在工程中的流向,工程技术可分为资源(材料、能量、信息)、采集加工(探测、采集、运输、加工)和制造(建造)3个方面[22];上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按照技术过程和技术形态进行分类的原则[23];在技术创新概念引入中国后,人们开始在技术形态的3个层次(技术发明、生产技术、产业技术)上进行技术分类;在建筑新技术中,有学者根据技术论和技术创新论的原理,从技术成因、技术研制目标、技术发展进程和生产要素[24]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比较上述分类方法,在原则上可以充分借鉴,但在技术分类后的相对稳定性、具象性和指导性方面还略有不足,需根据行业和技术领域的特点加以选择和完善。

3.3技术分类方法选择

由于每一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都是以数门基础学科为理论基础、以多个应用技术和生产技术为条件,如湿帘降温系统就涉及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多个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因此按照技术属性和技术形态来分类不仅会形成过多的技术交叉、也难以反映技术的目的,而应将设施农业工程本身作为主体,按照设施农业广义定义、广义要素和分类范畴的界定以及设施农业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目标,将实现设施农业的完整功能作为技术分类的基本依据,在设施农业技术分类原则的要求下确定分类的方法和形态。

1)横向技术链条由于设施农业的完整功能有赖于产业链的有效运转和设施农产品使用价值的最终体现,因此将实现设施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作为技术目标实现和技术效用发挥的主要途径,将技术链作为产业链的基础和重要内在依据,使技术内容涵盖设施农业产业链的全过程,以此为特征在不同层次上横向展开。

2)纵向分类层次为简洁、清晰地揭示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采用线分类法[25]进行纵向层次划分,即将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渐展开的分类体系。在层级数量上,采用大类、中类、小类、子类4个层次,分别反映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链条、技术环节、技术功能、具体技术手段等属性,层次关系如图2。

3)技术分类定位具体技术定位需遵循前文所述的稳定性原则,尽量使不同层次上的技术点都具有独立和鲜明的个(特别是较基础的分支),在横向形成并列关系,因此原则上以主要属性和最显著的功能作为分类的依据,而对那些具有多种创新思路、可以发挥多种功能的技术,则按照其主要属性进行分类定位。如湿帘系统在温室或畜舍中兼具降温和加湿的功能,但生产实践和功能实现过程上须以通风为前提,因此将降温作为其主要属性进行分类;其他如遮阳保温幕、定比施肥器等也须依照其主要属性进行分类。

4设施园艺工程技术分类

以设施园艺为例,按照上述方法对其进行技术分类。

4.1横向技术链条

设施园艺产业链主要包括“育种、生产、贸易”[26]3个主要环节。为使产业链与技术链充分契合,在工程技术所涵盖的范畴上要注重技术的相关性。在“育种”链条上以工程化、商品化的籽种技术为主,在“贸易”链条上以产地物流、产地加工和质量控制等与设施农业生产紧密衔接的工程技术为主。

4.2纵向分类层次

1)大类(技术链条层次)是反映技术链条特点的基础层次,主要是维持产业链有效运转的相关工程技术,包括与产业链直接对应的专项技术体系和为维持整个产业链正常运转所需的公共管理技术体系,具体包括种苗工程技术、设施生产技术、产地物流技术和综合管理技术4个大类。具体内容比较稳定,受其他技术变化的影响不大,见表1。

2)中类(技术环节层次)是各技术链条中体现其基本特征的主要技术集合,包括相互关联的中观技术环节,揭示技术服务的主体与主要行为特征,如种苗工程技术包括籽种、育苗2个环节,产地物流技术包括内部输送、分级、洗净、包装、贮藏保鲜、追溯6个环节等。该类别具体内容会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大。

3)小类(技术功能层次)是实现各技术环节特定功能的层次,包括实现各种微观技术功能的综合性技术行为、技术方式,揭示了各环节下技术功能特点和实现功能的基本流程和构成,如种苗工程技术(大类)中的籽种技术(中类)包括育种技术、种子检测、种子加工等,设施生产技术(大类)中的环境调节技术(中类)包括增温、降温、调光、调湿、通风、供水、调气、保温等。小类技术综合性强、受技术变化的影响很大。

4)子类(技术手段层次)是实现微观技术功能的具体技术手段,包括构成各种技术行为和方式的具体技术措施或方法,进一步揭示出技术功能的具体实现过程,如种子加工技术(小类)包括清选、分级、干燥、消毒、包衣、包装等技术,供水技术(小类)包括净化、消毒、储水、输水、保水等。子类技术种类丰富、手段多样,受技术变化直接影响,动态性、成长性很强。4个层次的技术分类见表1。

4.3具体技术定位

按照前文提出的具体技术定位原则和方法,将设施园艺技术进行详细分类,如表1所示。

5技术分类的应用

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技术分类研究初步揭示了技术体系的全貌以及内部构成、相互关系。在实现研究价值的过程中需要完成由手段到目的的跨越,并在以下技术发展的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具体应用。

5.1技术仓库构建

技术模式是形成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和进行装备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而技术仓库的构建是形成技术模式的必要前提,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可以有效地指导整体或局部技术仓库的构建,并为相关数据库、信息化软件平台、专家系统等技术模式支撑体系的研发提供基础性的指导。

5.2技术发展评价

技术对产业的影响并不是单个技术对个别区域或使用者的影响,而是结构性的作用和影响。某一项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水平,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分析并发现这些技术点将对完善作为产业结构基础的技术结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技术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期各类技术的作用分析和多层次权重设定,不仅可以判断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也可以发现影响整体技术水平的关键技术点,作为技术发展战略的方向和重点。

5.3学科发展完善

学科交叉已成为知识创新、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27],设施农业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在专业分支的设定、专门知识的积累和专业人才的储备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面临着将不成熟学科建设成为成熟学科的历史任务和挑战。科学合理的技术分类,可以在专业设置、研究方向把握、复合型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特别是通过分类过程中对技术内在矛盾关系的揭示,对解决不同学科间融合与支撑的难题、形成设施农业“大学科”格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5.4技术战略实施

技术战略的核心是技术选择与组织实施,不仅影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设施农业产业发展,也对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能力和组织绩效产生显著的正相关影响[28]。保证技术分类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技术评价的客观性是技术选择的前提,也是技术集成和完整实施的保证,在此基础上,不仅可以对产业共性技术进行较准确定位、对标准体系的实施勾勒框架,也对相关边缘学科的布局和发展提供方向。

6结论与讨论

现代农业技术概论篇10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摘要]文章通过对江西省16个县(市、区)1169户种稻大户新农药应用情况的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种稻大户在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发挥主渠道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种稻大户的技术示范、劳动力转移程度、耕地规模对发挥种稻大户主渠道作用有显著影响,其中种稻大户的技术示范是关键因素,家庭劳动力转移程度是重要因素。

关键词]农业技术扩散;种稻大户渠道;二元Logistic模型;江西省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63010)(71263023)。

[作者简介]刘丹(1990-),女,江西鄱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通讯作者:周波(1978-),男,江西铅山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经济。

一、引言

中国是个典型农业大国,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依托有效地扩散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2014年中国粮食总产实现“十一连增”,是世界粮食生产史上的奇迹。但这对于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的供求依然是紧平衡,粮食问题仍然需要高度重视[1]。为了把粮食安全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每年中国产生和审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较多,但其贡献率较低,他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2],不但如此,中国跨省技术扩散水平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3],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农业技术扩散模式及其结构比较单一,农业技术扩散渠道不畅通。相关研究发现,除了扩散模式本身及其结构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扩散效率之外,农业技术扩散渠道是最关键因素[4][5]。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种养大户是农业经营生产中农业技术扩散不容忽视的一个渠道。对于一项农业新技术,如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其相关信息,种养大户就更有信心应用该农业新技术,在这个前提条件下,一项已经被较多人所熟悉了解的新技术比刚引进的新技术更容易被农户所接受。相关研究发现,种稻大户较普通农户更有代表性[6]。对于保守型种稻大户,他们往往会跟自己周围且已经应用农业新技术的其他种稻大户学习和交流,加深对农业新技术的了解,再因地制宜的决定是否应用农业新技术,这样把农业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除外,国内外众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农户通过与其他农户交换农业技术信息的方式获得农业技术知识,对推动农业技术扩散进程影响最大[7-9]。

相比普通农户,种稻大户一般规模较大,需要承受更大的风险,因此,他们一般会将压力转化为巨大的动力来获取农业新技术相关信息。当种稻大户在水稻种植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种稻大户周围的农户就会跟着模仿,从而带动了农业新技术在农村扩散。从对江西省调研实际情况来看,90.4%的种稻大户认为周围人会跟着应用农业新技术,97.3%的种稻大户愿意无偿将自身应用的农业新技术传授给其他农户。这进一步说明,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使得农业新技术真正运用到种稻大户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种稻大户成为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者,那么种稻大户的示范渠道就是最好的渠道。

综上所述,种稻大户渠道在农业技术信息扩散中理应发挥主渠道作用,但根据课题前期对实际调查情况分析得出事实并非如此,种稻大户并未发挥主渠道作用。江西作为全国产粮大省和粮源净调出省,能否产出安全、高产、优质的稻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新技术通过一定的渠道能否有效地扩散到广大农户手中。因此,研究江西省现代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扩散渠道——种稻大户渠道,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或扩散体系,提高中国农业技术扩散率,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所定义的农业技术扩散是指某项农业新技术出现之时,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种渠道或方式,由最初的少数人采用到被大多数农户普遍接受、采用的过程;所指的种稻大户为种植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农户,本文研究农业技术扩散中发挥种稻大户主渠道作用,也就是研究在现代农业技术扩散中种稻大户发挥主渠道的影响因素。

已有众多学者分析了影响农户农技信息渠道选择因素,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总体来说,影响农户农技信息渠道选择与否的因素大体可以分为内部特征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从内部特征因素来看,付少平认为,不同性别的农户在获知、学习、咨询农业技术中,其农业技术传播渠道选择存在显著差异[10]。何学华、胡小波研究表明,农户所处的年龄影响其对不同农技信息渠道的选择,农户的年龄越小,越倾向于选择现代传播渠道,如通过电脑和网络获取农技信息[11]。李小丽等认为农户文化程度对其渠道的选择行为存在影响,农户文化程度越高,获取农技信息技术的意愿越高,寻求信息的主动性越强,越偏向于选择在书刊报纸和互联网渠道;农户性质影响其科技信息渠道的选择行为,不同性质的农户对科技信息渠道选择态度存在显著差异[12]。从外部环境因素来看,张蕾、陈超认为,农户农业技术信息获取渠道选择主要受劳动力转移程度和经营规模大小的影响,在户主外出务工情况下,农户家庭成员转移数量越多,选择农业技术信息获取渠道越保守;农户经营规模越大,农户越依赖于农技人员、农业协会等获取农业技术信息[13]。Berdegue等研究发现,种植规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选择没有产生显著影响[14]。陈庆根、申红芳研究发现,稻区不同,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途径也不同[15]。陈芳通过对天津市农机科技信息传播现状的调查研究得出:意识、经济、技术和社会因素对农机科技信息传播渠道有显著影响[16]。

可见,前人的研究对本文有着重要启示。但是大多数是将农户置于信息接受者的位置,鲜有学者将农户作为信息者进行分析,而且大多是从社会广大农户视角出发研究,针对种稻大户的专门研究较少见。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理论分析

国内外关于农业技术渠道的选择研究大多数是从农业新技术采用风险的角度展开。本文借鉴wozniak(1987)运用的利润最大化理论。wozniak(1987)设定的农户应用某项农业新技术的利润最大化函数为:

(1)

其中,eU表示农户期望,m表示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农业新技术的使用量,π1为应用农业新技术条件下每亩水稻的平均收益;v表示每亩水稻应用农业新技术后存在的风险程度,μ为均值为0的随机变量;pm表示购买此农业新技术所花成本,C为其他成本;F表示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投入的固定成本,包括了解所用农业新技术相关知识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π0表示在应用原有农业技术情况下每亩水稻的净利润;S为水稻种植规模,s为表示应用农业新技术种植水稻的规模。

由于种稻大户选择通过种稻大户渠道应用农业新技术的前提条件:一是相比于原有农业技术,采用农业新技术带来的预期收益更大;二是选择种稻大户渠道应用农业新技术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非种稻大户渠道,所以在wozniak(1987)设定的农户采用mS饲料添加剂的利润最大化函数基础上,将种稻大户通过种稻大户渠道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决策条件设定为:

(2)

其中,m0表示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确定的最佳农业新技术使用量;s0表示最佳水稻种植规模;μ(*)表示选择农业技术扩散渠道及应用农业新技术的风险函数,μ(*)~[0,1]。右边各变量为定值,设其为θ。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农业技术,即水稻种植过程中涉及的常规技术,θ可表示为种稻大户决策的主观风险函数临界值。种稻大户应用农业新技术渠道选择是由内部特征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内外因素共同确定了主观风险函数μ(*),当μ(*)≥θ时,Y=0;当μ(*)≤θ时,Y=1。因此,大户选择种稻大户渠道的概率可以表示为:

(3)

Xi为可观测变量,表示对种稻大户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β为待估计参数;μ表示不可观察变量;ε为误差扰动项。

(二)研究假设

本文在探讨发挥种稻大户主渠道作用的影响因素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影响种稻大户发挥主渠道作用是由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内部特征因素。包括种稻大户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种稻大户的年龄大小与其应用农业新技术渠道相联系,一般认为年龄越大,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求稳心理越强,越倾向于选择种稻大户渠道来应用已经试用成功的农业新技术。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寻求农业新技术信息的主动性越强,越愿意选择报纸、互联网等非种稻大户渠道。种稻大户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从事粮食安全生产非常重要的一种要素投入,被调查种稻大户在粮食生产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农业技术渠道的选择也会产生影响,一般认为种稻大户身体健康状况越好,抗风险能力越强,越倾向于风险偏好型,越会尝试还未被广泛扩散的农业新技术,以便带来更大的利润,即选择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等非种稻大户渠道。

2.外部环境因素。包括选择邻里关系、耕地规模、劳动力转移程度、技术示范、技术指导频率等。一般而言,邻里关系越好的种稻大户,与周围种稻大户交流种植经验就越畅通,他们会更快地了解哪些农业新技术已经被种稻大户成功采用,更倾向于选择种稻大户渠道。水稻耕地规模越大的种稻大户,一般以水稻生产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越倾向于选择种稻大户渠道。本文预期其他种稻大户示范农业新技术效果好的,种稻大户越会通过种稻大户渠道;种稻大户的家庭劳动力转移程度越高,对农业技术信息渠道的选择越保守,越倾向于选择种稻大户渠道。农技员指导频率越大,对农技推广部门越满意,越倾向于选择农技推广部门这一非种稻大户渠道。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所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江西省调查总队于2013年对江西省水稻经营面积100亩以上的大户做的调查,调查涉及江西省南昌、新建、丰城、高安、分宜、弋阳、鄱阳、都昌、乐平、泰和、昌江、东乡、宁都、临川、贵溪、金溪等16个县市。这16个县共有种粮大户5512户,分布在281个乡1909个村。收回有效问卷1169份,占样本县种粮大户总数的21.2%,占全省种粮大户总数的10%(见表1)。

(二)样本特征

针对新农药扩散情况,在被调研的1169户种稻大户中,有1077户种稻大户近三年应用过新农药技术;剔除92户没有应用新农药技术种稻大户,得到有效样本1077户。

通过对1077户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可知(见图1),有7.61%的种稻大户选择“种稻大户”渠道来应用新农药;43.92%的选“农药总公司”渠道;62.58%的选择“个体经销户”渠道;44.48%的选择“农技推广站”渠道;2.14%的选择“邻居、亲戚”渠道;3.44%的选择“政府或村里”渠道;1.86%的选择“农业科研部门”渠道;3.62%的选择“农专合作社”渠道,这些渠道归类为“非种稻大户渠道”。因此,大多数种稻大户选择非种稻大户渠道来应用农业新技术。

1.种稻大户内部特征(见表2)。(1)年龄。在选择种稻大户渠道应用新农药技术的种稻大户中,有19.51%种稻大户在40岁以下,41-50岁种稻大户占58.54%。(2)受教育水平。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70.73%,而中专及以上的仅占6.10%。(3)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很好的比例为30.49%,身体状况一般的占68.30%。

2.种稻大户外部环境(见表3)。(1)邻里关系。在选择种稻大户渠道应用新农药技术的种稻大户中,邻里关系很好的占69.51%,邻里关系不太好的为0。(2)耕地规模。三类大户(100-199亩)占18.29%,二类大户(200-199亩)占30.49%,而一类大户(500亩及其以上)占51.22%,超过50%。(3)劳动力转移程度。全家务农的占42.68%,家庭劳动力转移1-2人的占50%。(4)技术示范。见种稻大户应用农业新技术效果好的比例为53.66%。(5)技术指导频率。技术指导频率一般的占67.07%,而经常得到农技员技术指导的仅占2.44%。

(三)模型选择

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通常认为农户选择基于效用最大化准则。行为主体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每项渠道都可以看作是对一项渠道选择,这一项渠道的选择能够获得最大效用。每项渠道选择都对应着一种效用水平,种稻大户渠道选择对应的效用水平为U,由于我们无法对U直接进行观察,随机效应帮助我们建立了种稻大户渠道选择模式与观察到的数据之间的关系,其有限因变量模型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

(4)

其中,p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y*决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其值大小取决于制约种稻大户发挥主渠道的影响因素X。当y*达到不同的临界值,y对应种稻大户渠道的选择,即当y*<0时,y=0,也就是说种稻大户未选择种稻大户渠道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当y*>0时,y=1,也就意味着种稻大户选择种稻大户渠道来应用现代农业技术。G(a0+xa)是选择概率函数,用来模拟事件发生的概率,满足0<G(a0+xa)<1,G(a0+xa)是一种可选形式的随机变量累积分布函数,即Logit模型,本文采用此模型。种稻大户渠道选择与否符合二元选择模型,可以简化表述为涉及“有”或“没有”选择种稻大户渠道应用现代农业技术。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具体如下:

(5)

其中,g(x)=α+ΣβiXi,i=1,2,3,…,n,pi表示通过种稻大户渠道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概率,y为因变量,表示通过种稻大户渠道应用现代农业技术(y=1)或没有通过种稻大户渠道应用现代农业技术(y=0);βi表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n表示影响因素的个数;Xi表示自变量,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

(四)变量选取

种稻大户是否选择种稻大户渠道的变量选取如表4所示。

(五)模型估计结果

结合前文研究假说,为了增强模型准确度,本文首先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实现初步验证(见表5),其中年龄、教育水平和邻里关系与因变量不相关。

在简单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再次运用SpSS19.0软件将对1077个样本户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种稻大户发挥主渠道的因素,将与因变量相关的自变量以“进入”的形式引入模型。模型预测总体正确率为92.4%,R2为0.093,模型拟合度较好(见表6)。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耕地规模、劳动力转移程度和技术示范对发挥种稻大户主渠道作用有显著影响。

1.耕地规模的影响与前文研究假说一致,对发挥种稻大户主渠道有重要影响。种稻大户耕地规模在5%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效应系数为1.377,说明一类大户选择种稻大户渠道来应用新农药技术概率发生比是三类大户的1.377倍。耕地规模不同在选择种稻大户渠道上存在明显差异,即耕地规模越大,种稻大户越倾向于选择种稻大户渠道;反之,种稻大户耕地规模越小,越倾向于选择非种稻大户渠道。原因在于,种稻大户规模越大,投入成本也相应地增加,由于自然气候、市场变化等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种稻大户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大,种稻大户为了保险起见,会选择其他种稻大户已经使用成熟的农业技术,以将风险降到最小,求得利润最大。

以九江市湖口县武山镇的王张明为例,他是村里乃至所在镇的“水稻能人”。2014年王张明种植水稻面积500多亩,并由其带头创办两个合作社:绿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绿民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据透露,他计划今年进一步扩大规模,但所在镇土地面积有限。他一人种植500多亩,导致身边种稻大户少,感觉身处“单枪匹马”的尴尬境地,希望县里或市里提供一些培训等项目,让他与其他地区种植大户交流,通过相互交流自身的成功经验和所获得的有利农业信息,以降低投入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2.劳动力转移程度的影响与前文假设相同,通过了5%显著性检验,系数为0.432,这说明种稻大户劳动力转移程度越高,选择种稻大户渠道的可能性越高。一方面,劳动转移程度越高的种稻大户,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就越高,种稻大户越倾向于选择种稻大户渠道以确保农业新技术带来的利润不低于原有农业技术;另一方面,劳动力转移程度越高种稻大户,家庭中务农的人数相对减少,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种稻大户越偏好于高产、省工、省力的农业新技术,而种稻大户作为新型农业主体,已逐渐成为现代农业技术的主要采用群体,种稻大户渠道是较好的扩散农业新技术渠道。

3.技术示范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系数为1.210,与前文假设相同,这说明种稻大户见周围种稻大户应用农业新技术效果越好,越会倾向选择种稻大户渠道。种稻大户看到其他种稻大户应用农业新技术并取得较好的收益,由于利益驱使和人们的从众心理,种稻大户也会跟着应用这些农业新技术。

4.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种稻大户内部特征因素和邻里关系、技术指导频率等种稻大户外部环境因素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被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针对种稻大户,而并非所有农户。一般而言,种稻大户水稻种植经验比较丰富,周围种植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抗风险能力。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文利用江西省调查样本数据,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发挥种稻大户主渠道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种稻大户的耕地规模、劳动力转移程度和技术示范对发挥种稻大户主渠道作用有着显著影响。具体来说,种稻大户应用农业新技术示范效果越好,种稻大户选择种稻大户渠道作为农业技术应用渠道的可能性就越大;劳动力转移程度越高的种稻大户,越倾向于选择种稻大户渠道,种稻大户选择种稻大户渠道作为技术渠道可能性会随着耕地规模的扩大而提高。

(二)启示

结合以上实证分析,要增强种稻大户发挥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扩散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大对种稻大户的培训力度,提高种稻大户的农业科学素质。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出去的大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种稻大户逐渐成为农业主要经营主体,加大对种稻大户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便将越来越多的种稻大户培养成“种稻能人”。

2.加强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之后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从而留下“剩余土地”。这些“剩余土地”通过转包、出租、借用、转让、入股等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方式为其他农户所得,让土地得到充分地使用。

参考文献

[1]孔祥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对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粮食问题的解读[J].中国农村科技,2014,(252):16-17.

[2]张东伟.试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创新[J].科研管理,2006,(3):142-145.

[3]靖飞,杨梅梅,等.中国常规水稻主导品种跨省技术转移的特征分析——基于2003-2010年常规水稻主导品推广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3,(3):47-57.

[4]maet,inabaa,KanetaY,etal.alarge-grainricecultivar,akita63,exhibitshighyieldswithhiahphysiological-useefficiency.FieldCropsResearch,2006.

[5]徐世宏.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扩散过程及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

[6]赵肖柯,周波.种稻大户对农业新技术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1077户农户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2,(4):29-36.

[7]maria,maucer;alwang,Jeff;norton,GeorgeandBarrera,Victor:adoptionofintegratedpestmanagementtechnologies:aCaseStudyofpotatoFarmersinCarchi,ecuador,2005americanagriculturaleconomicsassociationannualmeeting,providence,phodeisland,2005,(7):24-27.

[8]高启杰,朱希刚,等.论中国农业推广模式的优化[J].农业技术经济,1996,(2):1-4.

[9]高启杰,朱希刚,等.论中国农业推广模式的优化[J].农业技术经济,1996,(3):13-16.

[10]付少平.女性在农业技术传播中的角色[J].西北人口,2003,(2):45-47.

[11]何学华,胡小波.贵州省苗族、布依族、白族公众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现状及对策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8,(2):139-142.

[12]李小丽,王绯.农户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1,(9):52-56.

[13]张蕾,陈超,展进涛.农户农业技术信息的获取渠道与需求状况分析——基于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抽样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78-84.

[14]BerdegueJa,Reardont,BalsevichF,etal.SupermarketsandmichoacanGuavafarmersinmexico[R].Departmentofagriculturaleconomics,michiganStateUniversityStaffpaper,2006,29-34.

[15]陈庆根,申红芳.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的途径分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