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研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0:11

社会调研的方法篇1

关键词:社会调查方法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近年来,“社会调查方法”已经成为许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开设的选修或必修课程,对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内容及从事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实践环节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中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致使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理论脱离实际,影响教学目标的完全实现和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实际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许多专业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就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只有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才能获得对学科相关现象的正确认识和充分理解。社会调查实践理应成为这些专业的学生掌握社会调查方法的一个独立教学环节。

1.实践环节对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对我国当前的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社会调查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高等学校对其认识不足,没有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有的即使开设,也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对推进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极为重要。

第一,加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实践环节能帮助学生对社会调查方法的掌握。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本身是应用性极强的科目。如果在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对社会调查方法的理解就只停留于书本,面临实际操作时很可能纸上谈兵。要真正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学生就要在社会调查实践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形成对社会调查方法的感性认识,将其与从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理性认识结合。

第二,加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实践环节能提供给学生学习研究的一手资料。对社会调查方法的掌握,是高等学校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大量一手资料,正确认识相关人文社会动态,加深对所学习和研究内容的理解,为进一步地学习和研究,以及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加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实践环节能增强学生辨析言论和事实的能力。在虚假信息充斥各种媒体的今天,通过实践环节加深对社会调查方法的理解,成为学生辨析言论真伪和事实真相的最有力工具。仅仅接受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训练而缺乏对社会调查方法的充分认识,对那些传播中的似是而非的许多信息根本无从判断真伪,人云亦云难以避免。通过对社会调查完整过程的参与,学生能提高对二手资料的辨析能力,区分信息究竟是事实真相还是因客观原因造成错误结论或者受到歪曲,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

2.实践环节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谈到实践环节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许多学校由于认识不足或其他原因至今未开设该课程。其次,开设了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学校,有的实践效果较好。如齐齐哈尔大学设计了大连市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要求学生独立调研并分析,同时要求学生自主设计调研项目以小组为单位实地考察以启发其自己提出科研课题,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提升了学生的科研意识[1]。但多数地方对这一课程实践环节教学的重视不够。以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例,社会调查方法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逐渐得到重视,但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课时有限,更多的是调查理论的教学,无实验室模拟及实践部分,考核方式也是单一的闭卷考试;社会调查暑期实习流于形式,由于研究内容方面没有具体要求,研究方法更没有明确规定,每年只是学生暑假开学来交一份文字性的实习报告,绝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用到课堂所学的社会调查方法[2]。

以上事实反映了加强实践环节对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紧迫性。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专业应充分认识到社会调查方法及其实践对学生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意义,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社会调查实践,将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

3.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中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模式设计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实践环节和理论环节密不可分。实践教学并非独立过程,从学生实践的初始即选择研究项目,到学生实践的结束即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在整个社会调查过程中,教师的理论教授和指导都不可或缺。

课程伊始,教师完成对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总括性介绍,给予学生关于社会调查的概念、作用、发展,以及社会调查的方法、类型、过程等基本知识。学生在初步明确了如何定义调查问题、提出研究假设、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调查研究方案如何设计等基本问题后,依自愿原则分组,分别提出感兴趣的选题,并利用课后时间完成研究方案的初稿。教师在课堂组织讨论,帮助各组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在实地访谈的问卷调查法情况下,特别注意对抽样方法和问卷设计的指导。

接下来,按修订后的研究方案,学生分组开展实地调查。教师协助调查的组织和实施,并确保学生安全。在督导现场调查时,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灵活性和创造性地发挥,对如何提高沟通效率和减少调查误差等方面给予提示。如何控制调查质量也在这一过程中被教授并强调。

调查完成后,各组进行问卷审核工作,录入并清理数据,完成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教授原始资料的审核与复查方法、问卷编码方法、SpSS入门知识、数据录入方法,以及有关数据清理、转化的相关知识,并对单变量描述统计(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集中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单变量推论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双变量相关分析(相关关系的含义、相关的种类、相关程度的表示、常用相关统计量的计算、相关关系的检验)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最后阶段,教师教授调查报告撰写的一般步骤和行文规则,学生在指导下完成小组报告和个人体会,并在课堂交流。课堂讨论中,各组交叉评议,教师做总结性点评,并协助各组修订课后的报告直至终稿完成。

4.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经历了完整的社会调查研究项目,熟悉了社会调查实践的全程。在这一期间,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其自主学习、管理和创新的能力被极大激发,不仅有利于他们对相关理论理解的加深,而且锻炼了他们学习和研究乃至未来工作的多种基本能力。但是,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安全问题。现场调查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交通事故、治安状况、调查对象的敌意等,都有可能造成学生的意外。为应对现场调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参加调查学生人身安全的影响,并确保现场调查的顺利实施和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安全教育并尽可能签订责任书,在现场调查开展前充分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万无一失,并考虑购买合适的短期保险。

其次是在调查全程强调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门随意编数字,任意凑数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使得原本非常严谨的统计数据变成了数字游戏[3]。学术研究方面也存在同样问题,从上海交通大学“汉芯造假门”到西安交通大学李连生学术造假骗取部级大奖,学术造假之风愈演愈烈。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为符合预设的结论,个别研究者不仅修改分析结果,有的甚至从数据源头上着手,在调查中造假。教师应灌输学生以学术道德,减少他们在学习研究及未来工作中犯错误的可能。

最后应启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社会调查的实践环节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未成功的调查可以分析其原因,成功的调查过程也有可能发现其他值得研究的问题,由此延伸到新的领域。对此,教师应注重和学生的及时交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启发他们自己对分析解决问题的尝试和探索,促进其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启发他们对相关学习研究的创新,帮助实现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海鹰.社会调查方法在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地理学刊,2011,VoL31,(6):105-108.

社会调研的方法篇2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0-008-03

法社会学是对法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在社会学中运用的研究方法,在法社会学中的研究中同样可以应用。在对法律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法律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后果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社会调查法是进行这种研究较为常用的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又在法律现象的社会的调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法社会学调查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运用为主的研究方法在法社会学研究中已是最主要的类型之一,在法社会学的调研中应用比较广泛。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问卷是社会调查的支柱”,英国社会学家莫泽则说“十项社会调查中就有九项是采用问卷进行的”。

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案,通过设计一套要求被调查者回答的问题表来收集资料的方法。作为具体方法的问卷调查法有着与之密切相连的方法论背景或基础,是区别于其他某些方法的重要标志。问卷调查法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指导下的方法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渊源于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并在实验科学发展的条件下,由孔德首先提出来。他相信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有着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应该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以及其它与自然科学一样的方法去发现。其基本的观点是:一切关于事实的理论知识都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根据,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纯客观的,社会现象也如同自然界一样服从于基本规律,我们在因果规律的探究中,就能够确定社会的秩序和运行。涂尔干实证主义社会学以客观性和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认为社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受客观必然性支配,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采用自然科学中研究自然现象的实证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检验等方法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解释社会规律的具体方法就是在自然科学中已成功运用的观察、实验和比较的方法。正如涂尔干自己所说:实证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将科学的理想方法扩大到人类行为的解释上,说明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社会现象的可理解性,对于科学和实践同样是必要的”。①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笔者从问卷调查法的一些重要特征探析其实证性的特质:

一、从事物的现象出发体现实证的逻辑前提

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社会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从中进行抽样调查,在进行抽样调查的过程中,抽样的标准以及抽样的准确度都经过精密的计算。这种抽样调查的结果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社会现实的一般状况,体现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规律。进行抽样的问卷调查的设计主要针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表征,社会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这种出现的社会现象进行分别的归类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法社会学中所出现的各种法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法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问卷调查法所针对的调查对象体现了实证主义的逻辑前提。实证主义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实证主义排斥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反对传统哲学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和高度抽象思辨的哲学,主张哲学应当建立在来自观察试验的经验事实和实证科学的基础之上,把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局限在与科学有关的范围和领域。试图用“经验”、“感觉”、“要素”等取代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对立,以“中性”哲学自居。实证主义主张把知识局限在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之内,强调科学认识论的根本任务只是记录感觉、描述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实证主义者认为,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到某个事物的色、香、味、声、形,那么人们对于这个事物的色、香、味、声、形的经验知识是可靠的。“布莱克试图像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研究法现象,试图从法现象中发现一个贯穿始终的描述法的发生与运行的根本规则或法则。他认为真正科学的法学研究是:(1)只分析法现象而不探索法本质;(2)法学的观念应是具体的,可与经验相参照;(3)从经验事实中不能推出价值判断。”②这三条原则构成了布莱克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也是所有实证主义者所共同拥有的方法论信条。

问卷调查法研究事物的外在表象,并且对事物的外在表象进行统计、分类、分析,体现了实证主义研究事物的出发点,及从客观的外在表象为起点,具备了其实证性的起点。

二、高标准化要求从形式上确认实证性

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调查的对象,设计一整套的调查问题,从纷繁复杂的各种法社会现象中,根据在工具及程序上的高度标准化要求,将原本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归结为事物的现象或者表象的一些规范化的问题,形式上表现出了从事物的现象出发来研究事物的本质。问卷是进行变量测量和资料收集的工具,而统计分析则是处理这种虽来自于样本却要反映总体的,以问卷形式收集的大量资料的程序。问卷调查研究的规范操作程序,还使得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迅速反映动态的社会信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通过问卷来收集研究资料,所设计的问题与项目都是由研究者根据课题研究目的和课题需要,严格筛选和精心设计的简明易答的问题或表格,因而它的标准化程度较高,较容易对事物的表象与体现进行定量评估。

问卷调查法在工具及程序上的高度标准化要求,符合了形式上的实证性。但是又常常使得原本很复杂的问题流于表面化,即形式的要求导致了内容的肤浅。形式化的表面的问题,很难对被调查者产生某种思想、行为的背景原因,获得直接的、切实的感受。无论是纷繁复杂的人类的行为,还是各种形式的社会生活现象,研究者在设身处地的研究同一问题,与他们面对一叠问卷表或一堆统计数据时,获得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它只能获得书面的社会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因此也只是从形式上确认其实证性。

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最为典型的是定量研究,通过定量研究将社会现象及其关系和变化趋势用精确的统计语言描述出来,从而达到认识和预测社会世界的目的。定量研究在形式上确认高度标准化的要求,体现实证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涂尔干指出,社会学既然是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的,那么它就必须注意到社会事实同时具有的物质性和观念性双重特征。因此,社会学方法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从社会事实的物质性特征出发,社会学是可以借鉴自然科学中某些普遍性方法的;另一方面,从社会事实的观念性出发,自然科学方法又需要经过某种形式的改变,才能允许被应用到社会研究中去。从法社会现象的物质性特征出发,即以形式的方式来体现其准确性、确认实证性。诺内特对此评论道,“拒价值判断于千里之外的实证主义立场的实质,意味着在法学研究中宁要无知也不要偏见;但实际上偏见(即利益、同情、感觉力、兴趣等)具有促进思考的能量,在无视一切价值的场合知识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③问卷调查法也因此只是从形式上体现了实证性,而不能从本质上体现实证性。

三、逻辑演绎的特质体现实证性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它既可以用来描述某一事物总体的概况、特征,以及进行事物总体各个方面之间的比较,也可以用来解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体现其逻辑演绎的特质。作为一种实证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有着于众多自然科学方法相类似的逻辑程序。问卷调查法的逻辑演绎的这种实证性质,决定了它与随机抽样、与统计分析密不可分。或者说,问卷调查法实际上意味着抽样、问卷与统计分析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抽样解决的是调查对象的问题,问卷则是进行变量测量和资料收集的工具,而统计分析则是处理这种来自于样本却要反映总体的,以问卷形式收集的大量资料的必要方法。问卷调查法的抽样、问卷与统计分析体现逻辑演绎的特质。

实证主义方法论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每一步演绎推断必须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即推理的结果也可以直接用实践进行检验。法社会学不仅客观地阐明法律现象“究竟是如何”,而且进一步关注于法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规律。实证主义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证据来检验,某一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是可靠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虽然社会科学在方法、技术的运用上有其特点,但它在理论建构、证据搜集与分析、理论检验等方面所运用的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无本质区别。实证主义者坚持认为社会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科学假说的陈述必须由经验实施来检验,理论仅当它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是可接受的。获取经验证据需要采用实验、系统观察、调查、访问、文献考察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实证主义者把自然科学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把自然科学当做科学的范例,在他们看来,社会学是也符合科学的逻辑的,当然法社会学的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也同样体现这种逻辑演绎的特质。问卷调查法中以抽样和问卷为前提,统计分析则是其逻辑演绎的具体表现。

四、问卷的准确性较低,其实证性降低

问卷调查法完全依靠问卷、依靠被调查者的自我报告来收集资料,调查者难以了解被调查者是认真填写还是随便敷衍。填答问卷比较容易,有的被调查者或者是任意打勾、画圈,或者是在从众心理驱使下按照社会主流意识填答;或者被调查者对问题不了解,对回答方式不清楚,无法得到指导和说明;或者对问卷的回复率和有效率低,对无回答者的研究比较困难。问卷回收不确定因素而影响回收率外,还有问卷的灵活性不够,多数问卷要求由结构式来回答问题,使被调查者的态度与观点不能充分说明和表达,并且,问卷调查与被调查者的文化素质有直接关系,特别是问卷要求用文字表述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时,对文化素质较低的被调查者较为困难,因此问卷调查使用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客观现实的实际。因此问卷调查法的准确性较低。

问卷调查法在法社会学的调查中,体现其实证性的特质,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的原因,以及问卷调查的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影响到其准确性。法社会学进行研究的逻辑演绎的前提,即事物的现象出现了不准确的现实状况,那么在实证的逻辑演绎的过程中,由于其前提的不准确性,也导致了逻辑演绎结果的不准确性,降低了问卷调查法的实证性的特质。而问卷调查法的实证性的降低,主要原因在于问卷调查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以及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在具体的问卷调查过程中,由于其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问卷调查法的实证性的程度有所降低,但并不影响问卷调查法作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主要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由于其明显的实证方法论背景、以假设演绎为主的逻辑程序、结构化、标准化的操作方式,加上它与抽样和统计分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以个人作为主要分析单位、以精心设计的问卷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等众多特点,是一种有着明显的实证色彩,适于进行大规模的、定量研究的调查方法。在法社会学研究中,它是一种从宏观的角度、采取定量的手段、依据客观的验证来认识和说明社会现象的调查研究方式。现实社会是复杂多样的、多面向的,而人类对它的认识也是具有多种手段和多种方式的。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实证主义方法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问卷调查法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中是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将导致我们认识现实的不同部分、不同面向从而得到不同的“社会实在”,从而获得不同的理论建构,问卷调查法从实证性的视角来解读法社会学现象,从法律所体现的社会现象的层面来研究法律的实施和建构。理论的多元化从多角度对社会的实践的研究方法进行引导,实证主义的哲学及方法论为我们认识、分析、说明法的社会现实提供了一种理论视角和方法工具,让我们得以认识社会的某些部分、某些面向。问卷调查法是实证主义哲学和方法论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具体体现,但是其在体现实证性的同时,由于其在实践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问卷调查法的这种实证性有所减弱。从根本上讲,问卷调查法是具有实证性的社会研究方法,在法社会学的领域中同样得以适用,从法律的社会现象中通过逻辑演绎归纳出法的原因和规律,进而进行理论的构建。

注释:

社会调研的方法篇3

[关键词]社会调查方法;实践环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7)03-0008-04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课程由社会科学学院的专业教师主讲,最初是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全学分制改革之后面向经管类所有专业学生开放供选修。本文将在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价值与特性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该课程实践环节设计与实施的情况,结合当前实践教学中尚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价值与特性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抽样、测量与问卷、访谈与观察、稻荽理与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等。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即基本能够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并撰写调研报告。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社会调查是从事公共管理相关工作的基本方法,这是由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公共管理是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有效的公共管理必须建立在对社会事实、社会问题的扎实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扎实、科学的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分析社会问题及产生的根源,才能为高水平的公共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其二,社会调查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系统地培养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技术方法运用自如,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培养计划上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蕴含于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与集中实践环节之中,比如社会调查方法、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技术、专题调研实习、统计分析实习、毕业论文等。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等任务,这是较为系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首要环节,能为后续的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实际上,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之所以重要与其课程特点密不可分。首先,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社会调查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因为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科学探索社会现象、发现社会规律的途径与方式,其旨在让学生“获得‘如何了解事物,而不是知道什么事物’的探究能力”。[1]要真正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学生必须具备积极的探索精神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并以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这就要求教师将教育的重心转到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上;这就要求学生抛弃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式,并就感兴趣的或重要的社会现象展开调查,在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恰当的结论。

其次,从课程的教学方式来看,社会调查方法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兼具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特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社会调查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个领域实际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技能。课堂理论教学可以让学生知道社会调查是一种怎样的方法,而实践环节的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怎样使用这种方法。因此,实践环节设计就成为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教师“将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实验、实践体验为主’,鼓励学生‘像研究者那样’参与社会调查实践”。[3]

二、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组教师,十分重视课程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要求教师要同时兼具“领队人”、“教练员”、“裁判员”的角色。首先,教师要精心组织实践环节的总方案,并提出每个实践环节的明确目标与要求;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具体的调查方法,实现每个实践环节的学习目标;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实践环节的实施状况进行科学评价,给予合理考核。

(一)实践环节的总体设计方案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教学依循的设计思想是:完全按照社会调查方法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实际社会调查过程的前后环节,在每一部分的教学中都设计出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的活动内容,布置相应的任务,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得学生完全被“卷入”到社会调查的实践中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学边干,既增长理论知识,又增强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本课程专门设计了六个实训环节:确定选题、设计研究方案、概念操作化、问卷设计与发放、实地深入访谈、撰写调研报告。本课程还要求学生组成规模为3-5人的小组,各小组以某一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进行一次小规模的社会调查研究,撰写3000字的调研报告,并上台汇报交流调研成果。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采取“重过程、有激励”的科学考核方式,学生成绩评定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考核比率为:课堂学习表现20%(读书笔记与作业10%+课堂讨论与回答问题10%)+调研报告20%+课程考试60%。其中在试卷方面,考虑到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性特点,教师尽量避免出那些学生靠死记硬背就能得分的题目,而是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案例分析题和实践操作题,如要求学生当场设计问卷、拟定研究计划、设计抽样方案等。

(二)实践各环节的具体要求

在每个环节的设计时,教师不仅会提出明确的实践目标与要求,而且还会特别注重一些细节的设计以强化学习效果。

1.选题

在讲授选择调查课题时,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先根据课程理论学习了解到的选题标准来拟出自己的调查课题,然后在小组范围内充分讨论,筛选出一个大家公认的选题作为本课程实践环节的主题,供教师进行评价与引导。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由于常常需要经过激烈讨论和争辩才能决定最终的题目,这在无形之中达到了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理解的效果;另一方面,既然选题是大家充分讨论后形成的,学生认同该题目,其后续参与的积极性相对会高。

2.设计研究方案

在确定好选题之后,学生需要设计好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制订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进度等方面的内容。

3.概念操作化

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理论难度较大,同时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环。它是把研究的核心概念转化为可实际测量的指标的桥梁。一方面,教师在解释概念、变量、指标的内涵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概念操作化的步骤与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尝试对自己的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之后,教师一一进行具体地指导,这能为后续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4.问卷设计与发放

在概念操作化的基础上,学生要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技能,科学地设计一份题目数量不少于15道的问卷。在讨论课上,教师把所有的组两两配对,让配对的两组学生互相做对方的问卷进行模拟试调查,指出问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共同完善。问卷修改完成后去实地发放,要求每个小组至少发放50份问卷。当然,在问卷发放之前,还涉及抽样方案的选择。我们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本小组调查课题的需要,提出理想的抽样方案,并说明这些抽样方案的优缺点各是什么,最后对各小组的抽样设计方案进行评比。

5.实地深入访谈

在课堂讲授深入访谈法时,提前让学生准备好访谈提纲,现场请学生模拟一对一访谈和集体访谈,并进行点评。访谈分两批进行,第一批是在教师讲授深入访谈的技巧之前,第二批是在教师讲授深入访谈的技巧之后。对比前后两批学生的访谈过程与质量,进一步深化学生们对深入访谈的认识,让学生真正掌握深入访谈的技巧。我们要求学生在课题的实地调查中必须深入访谈2个相关的研究对象,每次访谈时间不少于30分钟。

6.撰写调研报告

在整理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拟写调研报告。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在SpSS或excel中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简单的统计分析。撰写的研究报告必须要素具备、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分析有据、有图有表。最后,学生还需制成ppt在讨论课上汇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还特意设计学生提问与点评环节,让学生当专家,最后由一批学生评委打分确认名次,排名前三的小组学生的实践环节得分为优。

通过这六个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训练,可以将课程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完全地结合起来,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三、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轮的教学,课程组教师发现社会调查方法实践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时偏少,课程周期短,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几年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我校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中是3学分、48学时,但后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被降低到2学分,压缩为32学时。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内容丰富,至少包括导论、选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测量与操作化、抽样、问卷、访谈、定量资料分析、定性资料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等基本章节。以社会研究方法专家风笑天教授的教材为例,全书共有13章。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还要安排多次讨论课进行实践环节的交流。32个学时对于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来说的确捉襟见肘。而且,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个学期分成两个学段,每个学段为8周。让一个初学者在8周之内掌握调查方法并完整地开展一个研究,难度十分大。时间过于紧凑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与实际调查的开展都有些仓促,这势必会影响到课程学习的效果。

(二)经费缺乏,实践基地少,削弱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由于没有任何经费,学生开展调研的费用,包括复印问卷、往返交通、购买调研小礼品等都是自己支付。一方面,这会导致学生在选题时往往局限于与大学生有关的现实问题,而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相关社会问题则研究较少;另一方面,这会导致学生在抽样时,很难做到真正的随机抽样,而只是采取街头偶遇抽样的方法,而且抽取的样本数量也很有限,从而降低了样本的代表性。即使小部分学生选择与公共管理专业有关的课题,但由于课题涉及相关的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学生缺乏社会关系与经验,去调查时经常被拒之门外。尽管学院已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基地,但实际上双方的合作关系还不足以深厚到乐意接待学生去其组织中进行深入调查。因此,学生收集到的Y料不仅代表性不够,而且数量也十分有限,这直接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即信度与效度较低。

(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研究性学习能力不高,降低了学习效果

虽然学生对于实践环节设计总体较感兴趣,但随着调查各环节实际工作的展开,其难度逐渐增加。这就要求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部分学生这时表现出了疲倦和懈怠,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撑高质量的学习。此外,受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被动听课、死记硬背复习迎考的套路,而对于让学生走出课堂自主探索,独立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们普遍感到不适应。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消极应对、敷衍了事,还有些学生混在组里,“搭便车”不出力,教师也奈何不了他们。

(四)班级规模大,教师工作量大,无法持续确保指导水平

在2013年之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只作为社会科学学院内部相关专业的必修课,选修人数与班级规模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但自2014年实施全学分制改革之后,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作为学科基础平台课,面向所有经管类各专业开放,修读该课程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在教师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每个班级的学生从50个左右增加到100个左右。由于该课程需要学生组队参与实践环节,教师要全程跟踪指导,而且在课堂上要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大班教学不仅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翻倍,而且课堂交流也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四、优化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要优化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优化课程安排,增强与相关课程的衔接,持续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从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发展态势来看,再给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增加学分与学时数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增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消化吸收并落于实践。比如,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后续还有现代城市管理、城市社区治理、城市危机管理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都属于与现实关联度较大的课程,可以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研究报告。此外,还可以在集中实践环节安排与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有关的实习。实际上,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中,分别在第四、五个学期末安排有专题调研实习、统计分析实习。这就要梳理清楚相关课程的关系,形成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方法,提升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师的沟通,使学生在多门课程中能不断地得到训练。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不断提升理论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考虑到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充分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与实践环节中,有必要使用互动教学法和小组研讨法,教师必须变“依赖式”教学方法为“参与式”教学方法。比如,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而教师每次提前布置下一章课的2-3道思考题。每次上课的前10分钟用来请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做一定的调整。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还要求学生以自愿原则形成小组,小组之间的研讨、交流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问题,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吸收、巩固、加深学生所学的知识,这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此外,还可以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选用一些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如:在“抽样”那一章,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介绍社会调查研究领域一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让学生深刻地把握抽样的基本原理;在“访谈”那一章,可以使用情景预设法,事先设置某种情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现场深入访谈。对于某些教学任务特别重的章节,如“测量与操作化”一章,还可以使用翻转课堂法,围绕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拍摄10-15分钟的微视频,事先要求学生观看学习,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上,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三)优化实践环节的实施路径,提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科学性

首先,持续优化社会调查方法实践教学设计,尤其是优化每个具体实践环节的实施路径。教师在安排学生分步骤完成从选择课题、拟订方案、操作化核心概念、编制并发放问卷、深入访谈、分析资料到撰写调研报告、交流研究成果的一整套实践任务中,关键是要注意“游戏规则”细节的设计,避免学生“捣浆糊”。比如,在问卷发放环节,教师不可能完全现场监督学生调查情况,有些学生偷懒就自己或让同学胡乱填问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问卷发放过程中留下一些影像资料,以证明调查过程的真实性。其次,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教学的资源保障机制。有条件的话,增加课程组教师数量,实现小班化教学。再次,加强与实地基地的合作,可与相关组织定期策划一些社会调查研究项目,由专业教师牵头,让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学生分别承担其中的子项目,为学生创造正常开展调查的机会。

(四)提升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督与评价

首先,要提升学生对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探究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而能够积极、认真、踏实地参与到社会调查方法各实践环节中去。其次,创新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机制。比如,组队时注意不同班级、个性、成绩等多样化的搭配组合;团队运作时可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会议轮流主讲制、成员末位淘汰制等,使团队能够在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发挥独到的作用。最后,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监督与评价。一方面,教师可聘用研究生作为助教,强化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对实践过程与实践记录进行定期检查,对异常情况必须加以严肃教育与整改;另一方面,教要对学生实践结果、调查报告等进行合理评价,判断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低,对于未达到教学效果的应予以及时、适当地补充教育。

[参考文献]

[1]张世勇.以探究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社会调查方法”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2):112-114.

社会调研的方法篇4

【关键词】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效果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38-03

目前,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逐渐受到学生的重视。不仅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把社会调查方法课看成社会学专业的基本功,而且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也同样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课。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部分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了社会调查方法课。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把“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列为必修课;其次,大学生创新实验性计划的常规性申报凸显了社会调查方法的重要性,促使学生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课的学习。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2007年以来,教务处每年都会组织部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结项验收。申报成功的项目负责人、参与者在保送研究生、评奖学金、评优等环节中占优势。所以,大学生们申报项目很积极。在所申请的项目中,社会调查类的项目占相当的比例。这促使学生重视社会调查方法的训练。在2009年10月笔者作评委的某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答辩会现场,有一个新闻系2008级的学生答辩一结束就向笔者咨询关于她的立项设计方面的问题,以求改进;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践教学占相当的比例,促使老师和学生必须掌握社会调查方法的知识。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将社会实践环节计入总学时中,按照2学分计算。该课程一共是6学分(16学时1学分),其中,课内4学分,课外实践环节2学分。实践教学内容就是安排学生利用暑假作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2009年春季学期,社会学系的教师应邀给所有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一个年级的两千多名学生讲授过4学时的社会调查方法基本知识课。再如,重庆大学2008级学生2009年的寒、暑假和2010年的寒假都安排了学生的社会调查。前者是假期的学生活动,后者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作业,计3学分。社会调查的过程使学生发现了自己相关知识的储备不足,从而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课的学习。

但是,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课并不等于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好。如何提高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的效果是个难题。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接受了系统的社会调查方法训练的社会学专业学生,在运用社会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从2004级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虽然大家都按照要求作了社会调查。但根据调查结果所写的毕业论文却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对具体单个问题或层面的分析基本没有大的缺陷,但是从文章的整体布局来看却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体现在前后文的分析思路不连贯,存在较明显的前后逻辑漏洞,缺乏一条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另外,经验材料和理论分析相脱离,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中传社会学专业的论文非常强调实证资料的重要性,任何分析都要求基于调查所得的经验资料。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都是实证资料归实证资料,理论分析归理论分析,两者缺乏紧密联系和结合。这说明,学术科研精神与方法的培养、提高是非常必要的和迫切的。2005级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上就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题目过大,如《关系:基于中国文化的一种策略性选择》;有的社会学理论色彩不浓,如《厦门市民商业医疗保险购买行为的研究》;有的存在逻辑性问题,如《新媒体与大学生择偶观》。在具体写作论文的过程中,也存在2004级学生出现过的调查结果和理论性的结论脱节的问题,如《新媒体与大学生择偶观》这篇毕业论文,作者在内容提要中写道: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迎来了新媒体传播时代。大学生作为“网民化”程度最大的一个群体,其包括择偶观在内的价值观不可避免的受到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和冲击。本研究采用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随机抽样的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为例,从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有效影响开始,进一步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择偶观,并着重从网络时代带来的西方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渗透,虚拟文化带来的冲击,公众人物对大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网络传播的消极信息产生的影响四个方面,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择偶观的直接影响。

这个内容提要概括了全文的轮廓,但致命的问题也在于此。因为,大学生择偶观决不是仅仅受新媒体所影响的,很多其他因素(如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家庭、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价值追求等)会比新媒体影响大得多。而且,枪弹论在20世纪后半期已经被传播学界彻底抛弃了。如果还直接地把新媒体的影响和大学生择偶观联系起来,无疑会闹出简单化、幼稚的笑话。这说明,上社会调查方法课和实际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知识在某些学生那里是两张皮,是脱节的。这就需要作深入、细致的关于提高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效果的探讨。在这个探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考虑角度是提高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的针对性。

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等课程的教学经历和体会,并结合指导社会学专业学生社会实践、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社会调查的经验,探讨提高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的针对性问题。通过具体探究提高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针对性的必要性和途径,本文试图推进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以此对社会调查方法的现实意义略作建树。

一、提高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针对性的必要性

加强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的针对性,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施实践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思考、研究问题能力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

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导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调查方法课的兴趣。现在的学生崇尚效益思维,如果他们所学的对他们将来的就业、深造没有帮助,那么他们对这些学科是不感兴趣的。这也是基础类学科不受学生青睐的根本症结所在。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的教学中,注意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讲授和引导,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

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非常必要的。空洞地讲理论、技巧,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期待,这样的教学,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3.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施实践教学计划的必要

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施实践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不证自明的公理。社会学专业的课程中,很多都设置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社区概论)。实践教学计划的落实也是很多专业必须的条件。中传的实践教学计划总学分为30学分,除军训、毕业论文等必须完成的学分外,需要系里老师安排的学分还有近20学分。这就要求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以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施实践教学计划。

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

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必须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没有创新能力是不能实现的。而社会调查方法课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言是最基本的条件。以下是中传2007级媒体创意专业某学生2009年12月31给我发的一封电子邮件,说明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

冯老师:

您好!感谢老师一个学期以来给我们上“文化人类学”这门课!我和很多同学都有交流,大家觉得这一个学期下来,我们感觉到自己相比以前有了很多收获。我想这其中跟老师您有很大的关系,这门课不仅仅是让我们学到了一些社会学,人类学方面的知识,还引导了我们如何用严谨的态度去写论文,看问题,做研究……

黄晶

5.训练学生科学思考、研究问题能力的必要

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对于训练学生科学思考、研究问题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学生一般都很善谈,但他们的言谈往往基于自己的直观思考,缺乏严谨的逻辑性,更缺乏经验材料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调查方法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有很大作用。

二、提高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针对性的途径

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讲授,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学生在选题和设计、实施社会调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课堂讲授,以加深印象。这两条途径对于提高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针对性是必须的。

1.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讲授,做到有的放矢。

老师了解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查方法课或相关内容的讲授,是提高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针对性的基本途径之一。中传2007级媒体创意的李舒沁同学2009年12月31日曾给笔者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咨询寒假社会调查选题的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地作了答复。这样的互动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必要的。以下是我们电子邮件交流的内容:

李舒沁:寒假里我想做一个关于民族融合问题的社会调查。我们市那儿有个南通市民族中学。那边的孩子小学毕业后就来在这个学校里上初中、高中,据说当地大学的学生常年去那儿爱心教学,藏中也会安排同学寄住在当地人家中。您上课讲过关于民族融合的问题,我就想做一个这个方面的社会调查。但是具体的切入点还是不太明白。老师您觉得这个选题可以吗?具体的切入点方面能给我出出主意吗?非常感谢老师。

笔者的回复:民族问题在当代中国很有研究价值。你说的调查,我想题目就定为《内地民族中学教育与藏族学生的民族认同》,可以调查藏族学生怎样接受教育、接受了哪些方面的教育、效果如何。在作总体描述的基础上,从民族认同感是否弱化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民族融合范围太大了,先从这个角度做好,以后有机会再做其他的。

就社会学专业学生而言,从大一开始,老师就引导他们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带着这个问题一以贯之地上社会调查方法类的课程,直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把对该主题的思考形成研究结论、见诸系统、科学、规范的科研成果,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高社会调查方法课针对性的模式。中传2005级社会学专业学生罗文宏在一次征求专业建设意见时曾经说过:他们以前在上方法类的课程时,由于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用处,很多人都没有好好学,以为能过关就行。但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发现当初没好好上课,现在就没有驾御论文调查阶段的能力了,悔之晚矣。

2.针对学生在选题和研究设计、实施社会调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课堂讲授,以加深印象。

以下是学生在社会调查知识运用方面的常见问题分类:

(1)选题中的问题

选题不当是社会调查、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以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秋季学期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为例,有不少项目的选题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通过比较香港与北京电视台的饮食栏目研究两地的观念差异》(所用概念过宽、过大)、《影像调查当代中国中西部乡村教育现状――以山西省榆社县为例》(混淆个案研究和总体的关系)、《版权与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之中国网络版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题目太烦琐,不精练、表达不准确)、《中国直销从业人员生存现状调查》(用词不当)、《对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社会学研究――以中西四大快餐品牌为例》(题目过大)。

(2)研究设计中的问题

例如,关于定性研究与假设的关系问题,有的同学没有弄明白,以为所有的调查都应该追求假设和假设的验证。实际上,定性研究不应该以追求假设验证为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全面地理解调查对象。“深度访谈的目的并不在于解疑释惑,也不在于验证假设,抑或是通常所说的‘评价’。深度访谈的核心是,了解其他人的‘鲜活’经历,理解他们对其经历生成的意义。”中传2007级媒体创意专业的晏昭同学于2009年11月交的文化人类学课堂论文题目是《“在京新疆青年”文化融合过程调查与分析》,文章非常认真地呈现了她的深度访谈调查过程和结果分析。但有个明显的问题,就是过分追求提出假设和假设的验证,这种研究设计使她的调查和调查的结论误入歧途,没有挖掘出定性研究的更深刻的意义。以下是晏昭同学这篇论文的摘要和提出的假设:

本文全程展示了一项针对“在京新疆青年”的文化融合过程的调查,这个调查主要是以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方法和研究视角来实施。研究发现,被调查者“在京新疆青年”在受到文化冲击,融入北京文化的过程中后,会自发寻求一个同是“在京新疆人”的群体,以群体为壁垒抵抗文化冲击。同时,调查结果表明,“在京新疆青年”这个群体(文化区),还因为民族的不同分为许多小群体(小文化区)。在这些小群体中,文化之间差异很大的群体更难实现文化融合和“同化”。另外,当时环境对“在京新疆青年”的情绪影响也起了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的假设

假设一:新疆青年来到北京会遭遇到文化震惊和文化冲击,之后会进入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同化”现象出现。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会不同程度的感到孤独和无助。

假设二:“在京新疆青年”在受到文化冲击后,可能会主动寻求一个同样是“在京新疆青年”的群体,以群体作为壁垒抵抗所受的文化冲击,他们还从这个群体寻求情感和安慰。

假设三:最后,他们决定长期在北京生活之后,就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是坚持自己原有的文化,还是接受北京的文化改变自己。此时,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会对他们的选择造成怎样的影响?

晏昭同学作研究的态度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遗憾的是,她不清楚这个趋势:实际上,“定量的、实证主义的方法和假设的运用,被新一代的定性研究者所拒绝。”“定性研究者致力于一种主位的、具体的、基于个案的立场,这一立场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特定个案的特殊性上。”

(3)实施调查中的问题

在实施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过程中很好的针对性素材。例如,2009年4月底,笔者带学生到陇南调查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问题。有位同学非常“机灵”地在笔者和一位公交车乘客聊天的时候,跑到乘客后面,悄悄地拿起了录音笔录音。过后我对她说,如果要录音,应该征求被访谈者的同意。她说:“另一个老师说了,千万别告诉人家,如果告诉了人家,他就该拒绝接受访谈了。”这就涉及到了社会调查中体现的伦理原则问题了。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绝不强迫任何人参与研究,且不给参与者带来任何伤害”的基本伦理原则。知情同意应该是多数访谈调查的伦理要求。“研究者要让受试者了解他们将要去参与的是什么形式的活动,活动的性质是什么,研究的程序有哪些,研究的风险有多大,是否有什么收益或可能受到什么伤害等。”

目前,国内社会学界关于高校社会调查方法课教学效果、针对性的探讨尚不多见。本文的探究也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尚需要进一步的、持续的、长久的关注与探究,才能取得更深入、更上乘的研究成果。

注释

1埃文•塞德曼著.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周海涛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9

2诺曼•邓津、伊冯娜•林肯主编.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2~13(第1卷)

3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392

参考文献

1埃文•塞德曼著.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周海涛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诺曼•邓津、伊冯娜•林肯主编.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第1卷)(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4中国传媒大学社会学专业2004级、2005级部分学生毕业论文

5中国传媒大学媒体创意专业2007级部分学生文化人类学课社会调查报告

6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部级大学生创新实验性项目部分立项申请书

社会调研的方法篇5

一、社会调查方法的界定

在社会学研究中,社会调查的意义非常宽泛,既包括访间、观察等定性方法,也包括抽样调查、统计等定量方法。本研究将社会调查解释为:通过对受众的系统提问收集并分析有关研究数据,以描述或解释传播现象及其之间关系的实证方法。

这个定义说明:第一,社会调查的对象是受众,即一定范围内的媒介传播的受众群体。第二,社会调查对受众的提间并非是无组织的,而是有系统的。其含义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使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结构和理论含量,为“描述”和“解释”提供分析框架。第三,社会调查从现场收集的是需要统计分析的“数据”,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资料,社会调查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对数据的“描述”或“解释”。

二、社会调查法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的基本框架

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收集充分的一手数据以解决研究的问题。社会调查法有其独特的特征:

首先,社会调查法的社会目的性。任何社会调查都有一定的社会目的性,调查的目的必须在调查前明确,其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服务于政府,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二是服务于企事业单位,为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三是服务于社会,为社会提供社会生活及个人行为准则之参考;四是服务于科学的理论,成为科学理论的佐证。

其次,社会调查法的多样性。由于现代社会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社会调查方法也各有差异,如有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网上调查等多种方式,以及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现代科技计算机的应用。

第三,社会调查法的系统性。人类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在社会调查的实施中,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具有系统性,同时其采用调查方法也具系统性。

第四,社会调查法的研究性。社会调查不单单是一项收集资料的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和资料的加工、分析研究等环节,资料分析阶段具有研究性,资料的收集过程也具研究性,在实践中必须把调查与研究二者统一起来。

研究方法服从和服务于理论研究,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假设和研究的主题或观点,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性环节,这也是构成访谈问卷的理论基础。(2)构建社会调查的访谈问卷,这是社会调查法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管理理论的不少学者以为访谈问卷的设计是一项随意性的工作,其实由于这一环节直接影响到所收集的数据的质量,也就自然地影响到后续研究的所有环节。一份完善的访谈问卷,应该满足科学性的原则,即访谈问卷与研究的主题紧密相关,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的;应该满足简洁性原则,受被访谈者时间资源的限制,过于冗长的调查问卷往往使研究的问题无法深化,只能浅谈则止。所以在进入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之前,一般应该尽可能地参考被访谈者的意见、专家的建议、并参考相关文献的研究。(3)进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这时应注意访谈方法的权变性。根据研究主题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结构性访谈、半结构性访谈,以及开放性访谈,其实由于被访谈者个体特征的差异性(如口头表达能力等),在具体的访谈过程中也应该适当地调整原先所设定的方法,并且由于原先设计过程中的遗漏和失误,还有可能要对访谈问卷进行修改。(4)整理访谈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并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提出测量的工具,或对原先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或修改。如果调查资料不够完善、充分,此时还可以通过采取收集二手资料的方式进行补充。

三、社会调查法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人员的态度问题

社会调查实践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实践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就要求实践人员具备良好的态度、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提前做好相关调查准备。实践人员的态度问题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实践调查展开过程中,调查实践者未在进行调查研究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果数据只是按照实践者个人意图而空想的粗略结果,完全失去了数据的真实性;另一种情况是,主要设计者可能由于时间紧迫或者调查范围较广,需要协助人员,而协助人员因为不熟悉程序或粗心大意,在实践过程中,做的数据粗糙或者不全面,最终无法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时由于调查人员素质不高、不负责或大意妄为,调查统计不细心或者凭自己猜想得出数据用于报告中,结果违背了实际事实,最终会导致存在的问题往往没得到解决,而使得整个调查变得毫无价值。

(二)方法是用不当问题

在实践调查中,常常出现方法误用问题,所采用的理论方法与实际情况的脱节,在调查方法的使用上普遍情况是陈旧而单一、缺乏科学性。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虽然在19世纪才传入我国,我国社会学者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开始独立运用该方法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民意测验,但是它的影响不大。我党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典型调查,其中由毛泽东所奠定的社会调查方法论基础,依然是主流。这种社会调查方法还处在感性直观层次,而面对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单纯依靠典型调查和实地调查很难反映事件的全貌,往往所做的调查停留在浅显的表面层次。再加上目前调查、分析手段缺乏科学性,手工作坊式的调查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一般的问卷调查,基本上是依靠人工方式完成,而电话调查、网上等新调查工具未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应用,致使调查流于表面,材料也无说服力。

调查方法出现的陈旧简单而缺乏科学性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以下几点:一是理论的贫乏。对所要调查的问题在理论上认识了解不足或者缺乏了解和研究,使得调查变得漫无目的,而在问卷设计方面也不尽合理,故在实践访谈过程中也缺少了针对性。例如: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对道德教育如果概念不清、模糊,对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所有影响因素没有全面地把握,那么所进行的调查只能停留在人云亦云的程度。大学者费孝通先生在总结40年代调查实践时,深有体会地指出:在实地调查没有理论做导线,所有材料都是零星的,没有意义的。二是被理论框得太死,形成固定套式,没有创新性。有些调查者没有把社会调查之前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理论作为参照体系,而是以之为万能模式,在调查中用这个模式去硬套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始终在固定的范式里循环。

四、提高社会调查法实践应用效率的对策

社会调研的方法篇6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首先就要确定研究对象的主体。在明确了研究对象之后,才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的性质提出相应的措施,使社会的经济活动更具客观性和规律性。通过统计学的发展历程可知,统计学起源于人类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数量开始的,并且经过几十代人的努力之下,才形成了当今的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也使得当今的社会经济越来越规范。社会经济数量的研究指的就是社会经济总体的数量,并且通过在这些方面研究,使当今的社会经济在规模、速度、效益等等方面都在不断的提升。

2、社会经济统计研究的方法

社会经济统计学依据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有着自己专门的研究方法,其主要有: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绘以及统计推测等方法,各个方法都有着显著的优点。

2.1实验设计即对实验的程序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得统计研究对象的原始资料符合统计分析的具体要求,从而得出权威的统计结论。是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对象较为常用的方法,其广泛的适用用工程技术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统计数据收集。

2.2大量观察是社会经济统计研究所独有的统计方法,即通过对其研究对象进行足够多的或者全部观察以获取有用信息的方法。社会经济研究对象受着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在社会经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部分个体可能往往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如果仅仅选择偶然因素进行观察,其结论很难表示总体的其他特征,只用应用大量观察法对其进行汇总处理,才可以使得偶然因素的影响降到最小,其意义在于可以使得研究对象总体和个体数量偏差互相的抵消。

2.3统计描述即对统计分析或者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审核、整理、归类、登记以反映社会经济研究对象的具体指标,并对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单独抽取出来,应用表格、函数的方式将其表示出来。统计描述是社会经济研究对象的前提及基础,其对统计环节的推断、咨询、决策工作提供必要的保证,其功能是将社会经济研究认识的不断深入,它可以应用归纳整理将散乱的原始资料合并处理,对社会经济内在规律进行研究。

2.4统计推断即在研究社会经济学的总体间的关系时,其范围一般都很大,甚至是无限的,这就导致只能在客观层面对观察的部分进行分析及整理。在一定的条件下,依据研究对象的具体特征,对其总体特征进行估测和预计的方法为统计推断法。

3、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统计工作的流程

一般意义来讲,较为完整的统计工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设计、调查、整理、分析阶段。一般意义来讲,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对象统计工作阶段的划分只是理论上的,不是绝对的,实际的工作环节可以将其结合以简化繁琐的步骤。(1)统计设计即依据社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征及研究的具体目的,对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统计设计环节为统计工作的首要阶段,有着很强的重要性,因为缺少科学的统计设计,很难达到社会经济学统计的预期目的,为此在其统计环节展开之前,需进行统计设计工作。(2)统计调查即按照社会经济学研究对象、设计内容、指标体系的具体要求,有规律的对社会经济学统计原始资料进行调查收集工作环节,统计调查是社会经济学定量认识的阶段,社会经济统计研究需要大量科学严谨的数据,管理层需要用其开展决策及管理工作。调查的统计的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权威性,当下其调查方法主要有抽查、普查、问卷调查、统计报表调查等等。(3)统计整理即在明确社会经济学统计研究目的的前提下,对统计调查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汇总,使得资料的更加具有权威性、说服力,这一工作环节的工作原理就是为了解释资料的整体特点而进行的统计分析整理,在统计整理工作过程中,其与统计设计、统计调查有着一定的关系,社会经济统计整理是定量的认识工作(4)统计分析为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最后工作阶段,其是在统计整理的前提下,按照社会经济统计的任务和目的,应用科学的分析方式,对统计整理出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计算。

4、结束语

社会调研的方法篇7

关键词:社会调查方法论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关于社会研究和分析的总的普遍的方法的理论。它为具体方法和技术的运用提供理论基础。它包括人类知识的最高层次—哲学方法论和一般思维形式—逻辑学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区别于西方社会学的基本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中的最高层次。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他又说,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把社会学提到了科学的水平。”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哲学方法论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有了最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思想前提。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还包括指导具体研究工作的一系列理论原则:首要原则是把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统一作为指导具体工作,第二个指导原则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第三个指导性原则是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统一,第四个指导原则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统一,第五个指导原则是动态研究与静态研究相统一。根据这五项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在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中应用得最多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技术有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和统计法。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调查

众所周知,社会调查是一种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及重要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如果不通过这个方法和途径,要想这样透彻地了解社会是不可能的。经典作家自己就这样说过:“被共产主义者作为自己前提的不是某种哲学,而是过去历史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目前在文明各国的实际结果。”并要求自己“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因为“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坠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由此可见,革命导师们是极其重视社会调查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理论著述的一生,也是对社会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生。他们从来没有停止对现实社会运动过程及人民大众社会生活状况的调查与了解,他们世界观的改变科学体系的形成是一刻也没离开过对社会进行调查研究的。如果我们以往总是怀着赞叹之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树上的鲜花与硕果,那么今天我们就应该更注意发掘察看大树下面伸入社会土壤里的千万支根须。

三、的社会调查理论

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社会调查就是实事求是中的“求”字。如何“求是”认为,要下马看花。他风趣地把下马看花称之为“解剖学”。就是深入到群众当中,深入到基层,直接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分析一朵“花”,解剖一两个“麻雀”,从个别找出一般性、规律性的东西来,然后以此指导实践。具体说来,下马看花式社会调查,有以下途径:实地考察,这种调查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长途跋涉,困难重重,常常使人望而生畏。但实地考察能获得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能亲身得到丰富的感性认识,是一种基本的调查方法。十分重视实地考察,抱着巨大热情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个别访问也是常用的调查方法。在访问中,谦虚谨慎,把人民当作先生,自己甘当小学生,表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对人民利益的忠诚。

走马看花是与下马看花相区别而言的,是指间接、大略的调查。走马看花社会调查有如下具体形式。

1.视察。视察的好处在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较多的情况,但缺点是了解不深。建国后,几乎每年都有相当长的时间花在视察上。

2.组织调查组。不仅是我党开展社会调查的积极实践者,也是卓越的组织者。组织调查组的历史可追溯到1926年,他在主持广州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的同时,组织学员赴广东的海丰、韶关等地农村进行实际的社会调查,把学员写的调查材料经整理后,收集在《农民问题丛刊》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1941年、1961年两度在党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组织社会调查的光辉成就,是我党历史上的创举。

3.请下面的人上来。曾说:“要解决问题,一定要自己下去,或者是请下面的人上来。不仅注重自己下去,也乐意把下面的请上来。1958年初,视察杭州时,请来谈家桢、周谷城、赵超构三位著名人士,了解他们所接触和熟悉的各方面情况,鼓励他们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为社会主义事业多作贡献。请人,不拘一格,有干部、科学家、工人、农民,晚年对来自基层的工人、农民尤其欢迎,自认还是工农的小学生。

4.的调查活动,不拘形式,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为了达到了解实际情况的目的,千方百计,采用一切可行方式搞社会调查,警卫员也成了进行社会调查的得力助手。1955年,为了具体了解农业合作化的情况,曾积极动员在他身边工作的中央警卫团战士回乡搞调查,并且建议战士们今后每个月写一次信,了解家里的情况。就这样通过身边工作人员回乡、通信等多种渠道和方式间接进行社会调查,以此联系人民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从中足见进行社会调查的一片苦心。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社会调研的方法篇8

关键词:吸毒问题;社会学;描述性;解释性

中图分类号:D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5-0073-05

中国大陆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吸毒现象,吸毒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显现,也越来越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为把握国内有关吸毒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对1997-2007年国内出版物(包括相关期刊和高校博硕士论文)的检索和分析,对国内吸毒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进行概略式梳理。从能够检索到的研究成果来看,10年来国内吸毒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大类。描述性研究可归结为人群和行为的研究;解释性研究主要涉及吸毒成瘾行为的社会学解释、问题的社会学解释、吸毒的预防与干预研究等方面,这些方面都包含着一条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思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一、国内吸毒问题的社会学描述性研究概览

社会学关注吸毒问题,首先通过描述性研究,了解吸毒问题的现象、行为,这是研究的起点。为了获得大量目标人群的实证资料,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社会调查方法搜集资料,进行相关描述性研究。其中为数不多的典型成果有中国海洛因市场调查、[1]国内首次新型大型调查[2]和《吸毒人群调查》。[3]国内较早进行的针对吸食海洛因人群的大型调查,是陈小波等通过对云南、浙江、甘肃三省的9城市强制戒毒所戒毒人员进行的1200份问卷调查。该调查讨论了海洛因吸食者的人口学特征、初次吸毒情况、复吸情况、吸食行为分析和吸毒者的社会网络状况。他们提出的很多关于吸毒人群的现状在相关研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如男女性别比接近2∶1;无业者中的青年是主体;受教育程度低;好奇、追求刺激、赶时髦、从众行为、得到同辈群体的支持是他们初次吸毒的因素;吸食场所以家里为主;烫吸是初次吸毒的主要方式;复吸率高;每个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背后有2.4个隐性吸毒人员。[1]而针对云南、甘肃、湖北、浙江、四川、贵州、新疆、广东、北京等省的其他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与这项调查研究的结果接近,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内在吸食海洛因人群的描述及观点上有基本的共识,即吸毒人群的“男性为主”、“年轻”、“无业”等特征。

随着新型的出现,上海开展了“新型滥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的实证研究,该研究提出了新型使用者的五大基本特征:男性“势众”、女性“速疾”的性别差异;低龄浪潮涌现的年龄结构;“低等”密度高、“高等”势迅猛的学历分布;非稳定就业占据半壁江山的职业状况;四成“分崩离析”的婚姻状况。[4]该研究还分析了上海新型使用人群的“群体性”特点,提出群体心理导致个体理性泯灭的观点。[5]由此可见,新型使用人群具有“年轻化”、“群体化”等特点。

此外,有学者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南京强制戒毒所、江苏女子劳教所的戒毒、劳教人员进行深度无结构个案访谈,挖掘吸毒人群的生命历程,整理出71例吸毒个案(新型个案22例,海洛因个案49例)访谈资料。[3]这项研究弥补了上述两项定量研究在展现吸毒人群的生活状况、吸毒及越轨行为细节的不足。

总之,国内吸毒问题的描述性研究,基本实现对吸毒人群的现状(人口学特征和吸毒行为特征)较为清晰的描述,为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吸毒问题打下基础。但由于当前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仅集中在人群和行为,而缺乏吸毒人群的互动与交往、回归社会状况、犯罪等方面的描述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解释性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二、国内吸毒问题的社会学解释性研究主要领域

纵览1997-2007年相关研究可见,社会学解释性研究围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个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关注吸毒成瘾行为、问题和吸毒预防与干预的社会学解释等领域。

1.吸毒成瘾行为

“社会因素对个人吸毒成瘾行为的影响”问题是吸毒成瘾行为的社会学视野需要解释的主要问题,即社会是如何影响个人吸毒行为的发生和成瘾的。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吸毒成瘾行为的社会学解释性研究,集中在初次吸毒原因和复吸原因两个方面,而更多的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初次吸毒原因的社会学解释上,而复吸行为的社会学解释较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社会学者的关注程度不足有关,更与吸毒成瘾的特殊生物心理成瘾机制及生理学、心理学既有观点对社会学者的影响有关,即认为吸毒成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问题。这种认为“社会学的解释对复吸问题研究没有任何帮助和意义”的刻板观点,削弱了很多社会学者研究“复吸”和“成瘾”问题的研究热情。从现有社会学研究来看,不同研究者围绕“社会因素对个人吸毒行为的影响”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的观点较为集中和统一在“家庭”、“亚文化”、“社会因素”,缺乏观点上的争论。

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家庭因素”与吸毒成瘾行为的关系:韩丹提出,“身处问题家庭及家庭教育问题”是走上吸毒道路的社会因素之一;[6]何志雄认为,家庭教育失败和家庭成员不良关系增加了吸毒的可能性;[7]蓝李焰认为,初次吸毒的社会原因从深层次上讲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8]而其他一些研究者也都认为,吸毒行为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7][9][10][11]可见,家庭因素是社会学解释吸毒问题的重要维度。

从“亚文化”视角解释吸毒行为,是近年来我国吸毒问题研究的概念框架和理论视角。蒋涛等认为,吸毒人群初次“追求性吸毒”行为的原因是享乐主义的亚文化;[12]夏国美提出可以从亚文化接纳的角度来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13]唐斌认为,青少年吸毒的群体性诱因在于青少年熟识和联系紧密的群体环境中存在吸毒行为交往群体的诱导;[14]王珍宝认为同伴压力的存在及其对特殊亚文化的认同是脱瘾者复吸的社会因素之一。[15]但是,由于现有研究者还没能获得吸毒人群的亚文化群体的翔实相关资料,因此,亚文化研究视角还缺乏对目标群体深入的互动模式的理论研究。

“社会因素”是吸毒成瘾研究的主要解释视角,因此众多学者把主要研究指向放在了社会因素上,提出了“社会环境”、“社会支持”、“社会控制”等概念,深化了解释性研究的视角。“社会环境恶化”是国内很多研究者的研究问题。李双其认为,容易获得、吸毒人群容易接触、政府和社会对戒毒者出所后的帮教措施未能跟上,是复吸的社会环境原因。[10]此外,一些学者进一步指出,吸毒网络的扩张[12]及黑市和高危地点的存在[8]是容易获得的原因。

此外,“社会支持”概念的引入,也是社会学相关研究的新视角。社会排斥与社会支持不足、[6]社会的支持力不够[15]是一些学者的研究观点。蒋涛在对重庆吸毒人群的社会支持网研究中认为,吸毒人员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很小,吸毒网络具有秘密性和牢固性。其相识关系提供支持,朋友关系和亲戚关系提供情感和经济支持。吸毒人员的吸毒年限、有抢劫和偷盗行为对注射吸毒行为和共用针头注射吸毒行为有明显的影响。[16]

综上所述,国内社会学者就吸毒成瘾行为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为最终找到吸毒成瘾的社会根源奠定了基础。

2.问题

吸毒问题作为西方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吸毒的社会危害上,即问题。问题是吸毒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广度上、深度上、持久性危害问题。从社会学相关研究来看,针对问题主要集中在理论归纳上。

理论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是解释框架的选择。在理论解释框架上,马永清归纳了问题的五种社会学解释框架,即社会病理、社会失控、价值冲突、越轨、标签。这些解释框架为更好研究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病理透视法认为吸毒等社会问题的产生是个人或社会的缺陷造成的;社会失控透视法把社会问题的产生归咎为不合理的社会规则,以及社会规则的协调和控制缺陷;价值冲突透视法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群体在追求和实现自身价值和利益时产生的争端和相互对抗的结果;越轨透视法提出了反常理论和微分交际理论,前者强调越轨是对社会机会不均等的修正或反动,而后者强调越轨行为是通过在交往中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标签透视法认为,某种社会现象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是由于被别人强加上了“责难”和“污名”,是人的主观定义问题。[17]这些理论视角为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外,实证研究也刚刚开始。传统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问题的现状、特点、成因及防范对策和犯罪方面,缺乏社会学研究。近年来,国内不断出现、、冰毒、麻果等人工合成的新型加剧了问题的社会危害,新型大有取代海洛因成为吸食群落最主要消费品之势。[18]大部分研究将“新型问题”等同于“新型违法犯罪问题”,涉及新型的危害及防控、新型犯罪现状与对策研究方面。公安部“新型问题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认为,吸食新型的特点在于蔓延速度快、高发人群年龄段集中、群体吸食普遍、涉毒场所和地区逐步扩大化,因此,预防吸食新型应构筑“家庭、学校和社区”三道防线。[18]王宏敏等基于调查认为,暴利驱使娱乐场所涉毒是新型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19]

总之,社会学者就不断变化中的问题进行了理论采借和初步的实证研究,但这些实证研究还缺乏理论视角,仅仅停留在“就现象研究现象”的层面,分析不够深入,制约了学术界对社会危害的认知与研究。

3.吸毒的预防与干预

社会学解释“吸毒的预防和干预”问题,主要围绕“通过改变社会环境、关系来影响个人行为”的研究思路展开。主要视角放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上。

赵翔通过对贵州的个案研究,提出中小学预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主渠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三大差别”难以消除、“两专”没有保障、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力没有形成。[20]杨丽君等通过问卷调查对云南省中小学预防教育调查,发现部分学校迫于升学压力,加之在校学生吸毒情况不突出等原因,并未将预防教育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不注重预防教育效果。[21]可见,加强学校教育在社会学相关研究观点上比较一致。

一些研究者把研究视角集中在“家庭”和“社会因素”上,对吸毒人群回归社会中的诸多问题进行阐释,提出了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社会环境)是吸毒者难以回归社会的社会原因。如杨玲等通过回顾性研究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吸毒者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复吸风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不利的社会处境是高复吸风险的诱发因素,社会缺乏对戒毒人员有效的社会支持;归属剥夺是导致复吸的危险性因素,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之后缺乏亲密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22]冯丽平经调查研究认为,戒毒人员复吸问题和后续生存教育问题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降低复吸率,巩固戒毒成果需要营造一个“洁净”的社会环境,创造就业条件,组织培训劳动技能,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实行社区戒毒管理模式,加强公安机关维护社区的治安力量和加大对复吸者的惩处力度。[23]马永清引入再社会化理论,提出家庭不接纳、社会歧视、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是吸毒人员回归社会难的社会原因。[24]这些研究都从社会学的视角解释了“吸毒的社会干预”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在具体社会工作层面,社会学者进一步对国内社会干预方法进行了研究,云南和上海走在全国的前列,提出了“社会帮教”、“无毒社区”等概念。蒋庆明提出对吸毒人员开展社会帮教工作是禁吸戒毒最为关键的工作环节。[25]朱琳等认为,有针对性进行社会行为干预,应从家庭、社会环境、个人心理三方面进行考虑。[26]张明等也提出以社区卫生所为依托、以“无毒社区活动室”为平台、以“生理―心理―社会”为一体的治疗康复综合模式,可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吸毒防治模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27]张俭琛提出了禁毒社工在社区禁吸戒毒中的重要作用。[28]罗健等提出以参与性方法培训戒毒者中的自愿者为同伴教育者,之后由同伴教育者开展同伴教育活动和参与性的交流支持活动(ieC)。[29]

总的来看,吸毒干预研究为吸毒人群戒毒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逐渐成为禁毒社会工作探讨的主要课题,并日渐成为社会学研究吸毒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

4.其他研究领域

国内相关社会学研究还从吸毒人群的社会救助、“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犯罪等视角开展研究,这些研究借助西方理论来阐释问题,引入了一些研究吸毒问题的新视角。

社会救助研究就是社会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姚建平在社会救助研究中指出,“把吸毒者当作病人和违法者”的传统做法忽略了吸毒者首先应当作为公民这一社会身份。他认为,作为公民的吸毒者应当享有社会政策中赋予每一个公民的相关社会救助权利,主要包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和社会服务三方面。[30]

未成年子女监护问题是法社会学研究的课题。在上海举办的“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问题”研讨会,针对吸毒人员对其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不力或监护缺失的现状,深入探讨了终止、剥夺乃至转移吸毒人员监护权的问题。涉及到监护权转移实践方面的问题,与会专家提出了临时监护人,短、长期寄养家庭,机构性质的儿童之家,儿童福利院等多种监护权转移方案。[31]这次会议也为吸毒问题的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研究做了有效的尝试。

知识社会学是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褚宸舸提出,在犯罪研究中采用知识社会学视角,前提是对问题复杂性的判断,把(犯罪)视为社会中被建构出来的“知识”,人们对这种知识的认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32]

概言之,上述研究充满新意且观点鲜明,从不同侧面扩展了吸毒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视域,但由于缺乏其他相关研究的争鸣,也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在这些领域的研究热潮。

三、国内吸毒问题的

社会学研究思路、方法及存在问题

国内社会学有关吸毒问题的研究,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但也存在问卷调查样本代表性低、许多相关问题尚待研究和深化的问题。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吸毒问题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思路

对现有研究进行剖析,很显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都始终围绕着社会学的一个研究思路,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描述性研究,主要从定量研究视角对吸毒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都是把研究指向放在吸毒者作为松散社会群体来研究,因此,研究集中在群体性的人口学特征、吸毒状况、戒毒状况、回归社会状况,目的是寻找吸毒人群的一般性特征。

从解释性研究成果来看,吸毒成瘾行为的社会学解释性研究实际上是在研究“社会怎样影响个人行为”问题;问题的社会学解释性研究探讨“个人行为怎样影响社会”的问题;而吸毒行为的预防与干预研究实质上还是探讨“如何通过改变社会(关系)来影响和改变个人行为”问题。

社会学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社会学研究主线,才有可能通过这些解释性研究更清楚地透视吸毒问题,为政府和社会通过社会手段(社会管理、社会动员和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社会福祉、法律、文化观念等)干预和减少吸毒行为提供理论和现实支撑。

2.调查研究是主要研究方法,但问卷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存在问题

从十年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社会学研究采用在公安机关开设的戒毒所和劳教所抽取样本的问卷调查方法,少量研究采用个案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可见,问卷调查已成为社会学研究获取资料的最重要的手段。但值得商榷的是,相关定量研究的问卷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存在疑问。

从社会学方法来看,问卷调查是定量研究中抽样调查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问卷调查目的是希望了解中国吸毒人群总体的属性和结构。抽样调查的方法论的逻辑基础要求样本应检验代表性问题。所谓代表性,指的是样本的一种属性,即样本能够再现总体的属性和结构的程度。[33]因此,样本的代表性高,把对样本的研究结论推论到总体的可靠性程度就高;样本的代表性低,把对样本的研究结论推论到总体的可靠性程度就低。

国内大量相关社会学研究采用在戒毒所和劳教所抽取样本的问卷调查基于吸毒人群的特殊性这一事实:吸毒人群作为一个隐蔽的边缘人群,人群分布不规则且很惧怕接受调查。在社会中进行抽样调查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研究不得已通过戒毒所和劳教所进行抽样调查,这就出现了大量研究缺乏代表性检验或存在样本代表性低的问题,即存在“对戒毒所、劳教所样本的研究结论能否推论到整个吸毒人群”的问题。也就是说,吸毒人群的各种属性和结构,能否简单地通过对集中收治在强制戒毒所、劳教所中的戒毒、劳教人员反映出来?可能还不能完全反映,因为戒毒所、劳教所里收治的戒毒劳教人员在各种属性和结构上的偶然性较大,例如公安部门所进行的一次专项打击“麻将档”的活动,就有可能把大量出入赌档的吸毒者一网打尽,他们被送到戒毒所里将会极大影响戒毒人员的人群构成、男女性别比例和其他人群结构。所以,对现有戒毒劳教人员的问卷调查可能会因为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代表性的问题。至少,大量研究没有重视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也没有在研究中明确探讨样本的代表性检验问题。

当然,如果当地戒毒所里的人群样本总量和当地吸毒人群总体相对较为接近,样本和总体的代表性将不是问题。但问题在于,从现有戒毒劳教体系规模和实际吸毒人群规模来看,显然样本和总量相对接近不太现实。因此,如果从严格的方法论上来讲,现有研究大多数采用强制戒毒所、劳教所等机构的问卷调查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代表性问题。代表性的问题的后果在于,大量抽样调查研究的代表性存在质疑,研究的价值和吸毒人群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将不能推论到总体,研究的普遍性意义和价值将受到严重影响。

如何来解决吸毒人群的方法论上的代表性问题?笔者认为,在对吸毒问题的方法选择上,如果选择抽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可以使用“受访者推动抽样”的方法。这种非概率抽样调查方法引入社会网络概念,弥补了滚雪球抽样方法的不足,具体步骤是先任意找到几个要研究的隐蔽人群的成员(种子),对种子进行调查后,给他们发放一定数量的物质奖励,然后要求他们帮助找到新的具备调查要求特征的目标群体成员。[34]当然,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研究者也可以选择定性研究方法来避免代表性问题,因为定性研究不存在这一问题,它更多地追求研究的典型性和深入性。

3.研究逐步深化,但许多课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较多的相关社会学成果集中在近五年(2003-2007年),其成果不仅深化了2002年以前吸毒问题研究集中在“危害、毒瘾成因、吸毒人群现状、影响吸毒的干预措施”[35]等方面的研究,而且扩展到问题、新型相关研究等领域。究其原因,主要是2004年国家禁毒委提出“打一场禁毒人民战争”的社会动员的影响以及国家加大了对吸毒、艾滋病问题的重视和投入。

但从目前的研究深度来看,总体上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结构和成熟的体系,不论是出于时间上的局限还是囿于传统研究模式的影响,一些问题还没有引起主流社会学界的关注,仍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与拓展的问题,制约着整个研究的进展和深入。笔者尝试提出尚待研究两个课题。

“成瘾机制”是否需要社会学去参与研究?作为高危边缘人群,吸毒的高复吸率是一个全球未解的难题,很多学者提出了吸毒成瘾的多重视角的综合解释框架,希望找到降低复吸率的有效途径,认为吸毒的根源可能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机能障碍有关。杨波提出了成瘾行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36]对吸毒成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较强借鉴价值。各学科都从自己的学科深入开展吸毒成瘾的成因研究。有学者提出生理因素是根源,[37]也有学者提出了心理根源的观点。但社会学关于吸毒成因研究中,不仅没有提出“社会成因是吸毒成瘾的根源性成因”观点,也还没有学者用实证研究来说明社会成因在这个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中的位置和作用。到底社会学视角研究“成瘾机制”的价值在哪里?如果吸毒成瘾的根源是生理的或者是心理的(心瘾),那社会学是否就没必要去研究这个问题了呢?这些问题都有待于社会学学者去研究和探讨。

新型相关的社会学研究亟待加强。笔者认为,新型人群和海洛因最大的差异是新型人群向一般社会群体的扩散,特别是向一般青少年的扩散。目前有关新型的专门性著作鲜有见到,已有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新型吸食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上。当前对新型的研究中,现状研究较为充分;原因分析则力度不够;对策探讨不够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38]

在这种情况下,与新型相关的社会学研究亟待加强,特别是新型吸食者的人际交往模式与吸毒之间的关系研究、新型吸食人群的越轨行为研究、新型吸食行为的成瘾的社会原因分析、新型问题等诸多课题,都可以从社会学视角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小波、王卉.中国海洛因市场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04:114.

[2]国内首次新型大型调查报告[J].社会观察,2007,06:4.

[3]韩丹.吸毒人群调查[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沈康荣.新型使用者的群体特征[J].社会观察,2007,06:10.

[5]王水.疯狂的群体――群体心理学对新型使用群体的解析[J].社会观察,2007,06:15.

[6]韩丹.吸毒的社会成因分析――南京吸毒人群个案研究[D].南京大学2006博士论文(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1/0).

[7]何志雄.对吸毒原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01:20.

[8]蓝李焰.吸毒者初次吸毒行为原因探析――以成都市一家脱瘾康复医院的实证调查为例[J].社会,2003,09:54.

[9]严红英、陶志阳.吸毒者家庭环境因素分析[J].青年研究,2005,10:41.

[10]李双其.福建少吸毒者吸毒原因调查报告――基于对240名吸毒者的全面调研[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01:101.

[11]廖龙辉.当前青少年吸毒行为现状及其成因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01,04.

[12]蒋涛、朱玲怡.初次吸毒行为的社会学解析[J].青年研究,2005,08:33.

[13]夏国美.青少年滥用的成因与禁毒教育模式的转换[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02:58.

[14]唐斌.青少年吸毒的群体性诱因及防治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03:31.

[15]王珍宝.吸毒者复吸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2003,03:42.

[16]蒋涛.吸毒人群社会支持网研究――对重庆市南岸区戒毒所的调查[J].社会,2006,04:160.

[17]马永清.问题的社会学透视法[J].学术探索,2004,09:71.

[18]宋晓明.吸食新型的特点及其防控对策[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06:92.

[19]王宏敏等.新型的流行趋势调查分析[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07,01:26.

[20]赵翔.中小学预防教育的困惑与出路――以贵州为个案进行研究[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7,01:70.

[21]杨丽君.云南省中小学预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4,02:09.

[22]杨玲、程.吸毒者回归社会的过程:归属与认同的剥夺[J].心理学探新,2007,02:20.

[23]冯丽平.对吸毒人员后续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6,01:25.

[24]马永清.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思考[J].社会2002,09:51.

[25]蒋庆明.对吸毒人员开展社会帮教的调查与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5:06.

[26]朱琳、地力夏提•牙合甫.吸毒人群社会行为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06:53.

[27]张明、史俊.吸毒人群监控救治综合模式初探[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04:10.

[28]张俭琛.禁毒社工在社区禁吸戒毒中的作用初探[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06:12.

[29]罗健等.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减少伤害同伴教育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02:14.

[30]姚建平.病人、违法者与公民―吸毒者的社会救助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5,14(6):456.

[31]刘程.“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问题”研讨会综述[J].当代青年研究,2007,6:1.

[32]褚宸舸.试论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63.

[33]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J].社会学研究,2002,05:123.

[34]赵延东.受访者推动抽样:研究隐藏人口的方法与实践[J].社会,2007,02:192.

[35]程巍.对青少年的危害及干预―近十年有关吸毒方面的文献综述[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01:46.

[36]杨波.人格与成瘾[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31.

社会调研的方法篇9

   「关键词社会法学、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教训

   经济法学与社会法学都是研究第三法域中的法律现象,介于公法学与私法学之间的学科。在我国法学界,虽然作为社会法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法学的研究先于经济法学,但作为社会法学整体的研究却晚于经济法学,尤其是鲜见社会法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回顾和总结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曲折历程,既有可贵的经验,更有深刻的教训。反思和吸取其教训,对于社会法学的发展,特别是刚刚起步的社会法基础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一、研究对象的范围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存在窄、宽两种范围和是否承认经济法为独立法律部门两种选择。窄者以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经济法部门内的法律问题,而对于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大多在部门法总论层次给予研究。这虽然有助于集中资源探索经济法的原理和构建经济法的制度,但不利于将经济法放在法律体系中展开研究。宽者以关于经济的法为研究对象,其中否认经济法是独立法律部门的学者认为,所谓经济法学就是研究各个传统法律部门中涉及经济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跨越传统部门法学的学科,主张把散见于各个传统法律部门中的经济法律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专门和系统的研究;而在承认经济法是独立法律部门的学者的研究实践中,唯恐经济法失去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故对研究范围多作窄的选择,忽视了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未能把以经济法为核心的整个法律体系作用于经济建设这一主题作为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所以,不仅经济法学与相关部门法学如何沟通的问题至今未能解决,而且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作用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未能得到论证。

   社会法学以社会法为研究对象,然而社会法的外延可作多种理解:(1)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社会法,有的限定为劳动法或社会保障法,有的限定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2)作为法律群体的社会法,即包括第三法域中除经济法之外的其他法律部门,(注:我国官方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描述为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七大法律部门,其中,宪法、行政法、刑法属于公法,民商法属于私法,经济法、社会法属于第三法域。)如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教育法、卫生法、环境保护法等若干法律部门。(3)作为法域的社会法,即介于公法与私法之间的第三法域。(4)作为法律观念的社会法,除第三法域外,还包括公法和私法中的法律社会化现象。

   鉴于经济法学研究的上述教训,社会法学的研究范围宜宽不宜窄,至少应当以作为法律群体的社会法为研究对象,还有必要扩及第三法域,甚至可以将公法和私法中的法律社会化现象纳入其中。社会法基础理论可以有两种模式:一是涵盖社会法群体的社会法基础理论,二是涵盖第三法域的社会法基础理论。由于经济法基础理论已由经济法学界作出较多的专门和系统研究,现阶段应当着力研究涵盖社会法群体的社会法基础理论,而不宜仅依据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甚至只依据劳动法来抽象出社会法基础理论。待涵盖社会法群体的社会法基础理论比较成熟后,再试图构建涵盖第三法域的社会法基础理论。无论构建哪种模式的社会法基础理论,在研究中都不应当忽视公法和私法中的法律社会化现象,因为没有公法的私法化和私法的公法化,第三法域及其各个法律部门都不可能与公法、私法衔接和相容。

   二、调整对象研究的陷阱

   经济法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中耗费学术资源最多的问题,但至今尚未形成共识,被许多人视为一个“理论陷阱”。之所以会掉入这个“理论陷阱”,主要有以下几点教训:

   1、过分看重调整对象的地位。许多学者把调整对象视为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生命线”,以为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唯一依据和经济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对调整对象问题锲而不舍。无可否认,研究法律调整对象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法律调整对象就是法律所要规范的客体,对被规范的客体进行研究,肯定有利于法律自身的设计。并且,明确某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也有助于相对界定相应部门法学科的研究范围。但是,经济法调整对象并未达到成为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生命线”的程度。经济法作为现代才出现的一种新法律现象,对它展开研究,首先应当研究的是它何以为“新”的特征,它与传统法律现象的联系,它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在这些研究对象中,法律调整对象仅是其中一个因素。

   2、互相对立的观点都以“一种社会关系只能由一个法律部门调整”为既定前提。例如,横向经济关系由经济法调整就不能由民商法调整,纵向经济关系由行政法调整就不能由经济法调整,反之亦然。于是,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与其他法律部门调整对象的界限,至今未能分清。其实,在法律实践中,一种社会关系不可能只由一个法律部门调整。这是因为处在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每一种社会关系都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从而呈现出多方面的属性,而各个方面的属性都有其不尽相同的法律需求,不同的法律需求往往需要由不同的法律部门来满足。于是,需要不同法律部门分别基于不同的目的、按照不同的原则、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对同一种社会关系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调整。因此,把调整对象作为区分不同法律部门的唯一标准,就不可能分清不同法律部门的界限。

   3、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只作定性归纳而不作实证描述。其实,研究法律调整对象是为了解决法律对调整对象应当如何进行调整的问题。法律应当如何调整,首先取决于调整对象本身的运行规律及其法律需求。因而,法律调整对象研究,就是要对作为或预设为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或行为的运行过程进行实证描述,从中探索其运行规律和法律需求。经济法是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新法律现象,研究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首先应当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运行规律,即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构成、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关系和行为,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资源配置的规律和原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需求,即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需要法律为其提供什么条件,传统法律部门(特别是民商法和行政法)可满足此需求的程度和局限,需要经济法在哪些方面弥补和如何弥补传统法律部门的不足,以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需求。

   鉴于上述教训,在研究作为法律部门的社会法时,应当摆正社会法调整对象的地位,选准研究社会法调整对象的思路,尽可能避免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争论在社会法学领域重演。为此,社会法调整对象的研究,应当着重描述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的社会政策需求;在此基础上,研究民商法、行政法等传统法律部门和经济法等新兴法律部门满足这种需求的程度和局限,进而研究需要社会法如何满足其它法律部门未能满足的这种需求,并研究社会法在满足这种需求时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其中,还要特别重视研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以及其中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特殊问题,描述现阶段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的种种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探讨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的体制原因、政策法律原因和其他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研究其对体制改革、政策调整和各个法律部门的特殊需求,从而为社会法如何满足这种需求而进行制度设计提供现实依据。

   三、总论与分论的关系

   各个部门法学都由总论和分论构成,总论的原理应当涵盖和指导分论,总论的分析框架应当为分论提供示范。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实践中,对总论与分论关系的处理有两点教训值得记取:

   1、颠倒了总论与分论的研究顺序。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看,民法学、刑法学等传统部门法学都是先有分论后有总论,对于经济法学这样的新学科而言,应当遵循先研究分论后研究总论的顺序,先就个别的突破传统部门法的新法律现象逐个展开研究,有了一定的学术积累,再从若干个案研究中抽象出共性的原理和规则,研究总论的问题。抽象地研究诸如“经济法调整对象应当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不宜成为经济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却正是从抽象地研究这类问题开始的。因而,总论的构建特别艰难,虽然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地位、宗旨、观念、本位、原则等问题,已经取得了许多争议不休、玄而又玄的研究成果,但对主体、行为、责任等制度层次的基本范畴却缺少研究。

   2、总论与分论脱节。研究部门法总论的问题,应当与分论问题结合起来,使总论中的各种原理都有相应的具体立法、案例和分论原理作支撑。然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实践中,长期以来存在着总论与分论脱节的问题,呈现出总论与分论“两张皮”现象。在这样的研究中,总论研究难免空洞。可能出于对这种空洞现象的厌烦,有学者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注:管斌:《第八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法商研究》2001年第2期。)笔者认为,这种主张是不适当的。因为,经济法总论在当前仍是薄弱环节,而经济法分论中的问题在经过20多年的实践后已有了一定的学术积累,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多一些“问题”与“主义”结合的研究,少一些“问题”与“主义”脱节的研究。

   鉴于上述教训,我国社会法学研究,切忌把总论研究放在优先位置,更切忌仅依据某个社会法部门(如劳动法)的素材和研究成果抽象出社会法总论,而应当先研究各个社会法部门的具体制度、案例和对策,在此基础上研究各个社会法部门的总论;然后,再在各社会法部门总论和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社会法群体和社会法域的总论。同时,还应当将社会法总论问题的研究与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的研究结合起来。例如,对社会法的公平价值进行研究,不仅要研究公平价值的内涵、要求和依据,以及公平价值与其他价值目标的关系,而且还应当研究实现公平价值的制度安排,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和现行立法、执法中存在公平价值实现不足的表现及其原因,为充分实现公平价值在体制改革、立法和执法中所应采取的对策。

   四、本学科与他学科的关系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利用他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是发展经济法学的必然选择。但利用不等于照搬,也不能毫无选择地利用。正确的作法,应当是选择他学科中适合于经济法学研究需要的原理和方法,并将所选择的原理和方法与经济法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即运用他学科成熟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经济法学中已经出现而在他学科中不曾有过的新问题和新现象,从而得出突破性的创新,尤其是形成有经济法学特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在他学科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借鉴上,经济法学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重视:

   1、对于公法学和私法学的已有成果存在着不加选择地利用和照搬的现象。例如,由法律关系要素和法律事实所构成的法律关系分析框架,是与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单一性相适应的,一直是民法学的特色。这种分析框架不宜为经济法学所简单套用。因为,经济法的内容有别于民法,其调整对象远比民法调整对象复杂、丰富,并且经济法对各种经济关系的调整要同时满足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需求,既涉及微观经济又涉及宏观经济还涉及中观经济,法律关系分析框架不足以对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作全方位和深入的分析。然而,有的学者运用法律关系分析框架来论述经济法律关系一般理论和具体的经济法制度,显得机械和表面化。又如,民法和行政法中的法律行为相对比较单一,民法学和行政法学中,都有一套涵盖各种民事行为或行政行为的一般法律行为理论。但是,经济法中的行为则具有多样性,既有宏观行为,也有微观行为;既有政府行为,也有市场行为,还有以市场行为为形式的政府经济行为;既有交易行为,也有竞争行为,还有合作行为;既有市场规制行为,也有宏观调控行为;既有运用行政手段实施的行为,也有运用经济手段实施的行为。各种行为之间个性多于共性,尽管在本质上有共性,但在制度要素上的共性甚为单薄。因而,在经济法学中极难形成甚至无多大必要形成涵盖各种行为的经济法律行为一般理论。然而,在经济法学研究实践中,有的学者仿效民法学和行政法学,试图研究相当于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和行政法律行为理论的经济法律行为理论或政府经济行为理论,以此来涵盖经济法中的各种行为。实践表明,这种努力并未取得应有效果,其理论成果在经济法分论中的普适性甚微。因而,在经济法学中,与其着力研究涵盖各种行为的经济法律行为一般理论,不如对各种行为进行分类归纳研究,形成类型化经济法律行为一般理论,这对形成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和设计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会有更大贡献。

   2、利用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忽视了与法学原理的结合。经济法学需要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但是,经济学理论成果的利用并不能取代法学的分析,经济学理论只能作为说明制度设计的理由,而不能取代制度设计本身,经济学的理论依据与法学的制度设计相结合才是理想的状态。然而,许多经济法学成果在利用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忽视了与法学原理的结合,甚至反客为主。研究具体问题时,在照搬经济学理论之后,显示不出法学成果的品格和特色。

   3、法经济学在经济法学研究中的泛用。对各种法律现象都运用成本与收益分析的方法来评价其效率目标的实现程度,当然有助于按照效率最大化的目标来设计和选择法律制度,扭转以往只追求法律的公平正义目标的倾向。但其中至少有三点教训值得记取:(1)过分提高效率目标的地位。作为法律制定和实施主体的国家虽然越来越重视经济,但毕竟不是经济人,或者说经济人不是其主要角色,于是在国家的政策目标和法律的价值目标中,公平正义和安全稳定不能不摆在首位。所以,强调法律的效率目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效率目标置于法律的整个价值目标体系中来思考。(2)过分扩大经济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效率目标对立法的影响表现在制定法律时就充分考虑法律的效率后果,亦即法律实施的成本和收益;而对执法的影响只宜限于执法者有自由裁量权的场合,公正执法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执法的最高原则,执法者追求效率目标时不得超越此原则,这也是近些年来执法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等借口考虑效率目标而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盛行的深刻教训。(3)忽视运用来源于我国实践的数据资料进行量化分析。在分析某项法律制度时,如果只是列出其成本和收益的构成因素,而不运用经过调查、统计所得到的数据资料对各项构成因素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各成本因素与各收益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加以分析,那就不是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如果虽然进行了量化分析,但所依据的只是外国的数据资料,那其结论对我国仅有参考意义,而不宜用来说明我国法律的成本和收益。在有的法经济学论著中,虽然画出了反映一定函数关系的图像,但未注明其数据和图像的来源,(注:如,吕忠梅、刘大洪:《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第237—238页;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02—403页。)那就不可能有说服力。

   社会法学同经济法学一样也应当利用公法学、私法学和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成果和方法。鉴于经济法学研究的上述教训,基于社会法学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社会法部门、社会法群体、社会法法域、社会法理念)和社会法中主体、行为、关系的多样性,社会法学研究在利用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对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的利用,应当有所选择,即只宜选择适合于研究社会法现象的成果和方法。(2)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只宜用来弥补法学成果和方法的不足,而不能取代法学成果和方法本身。(3)他学科的成果只宜作为社会法的制度设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律对策的理由,而不能替代社会法的制度设计和对策建议。(4)法经济学的运用应当在社会法的价值目标体系中将效率目标放在次于公平目标的地位,适当限制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且坚持以来源于我国实践的数据资料作为量化分析的依据。

   五、求同与求异的关系

   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是研究问题的两种路径,各有其学术价值。对于传统学科而言,同中求异更便于学术创新和学科发展;而对于新学科而言,异中求同更便于统一认识和学科完善。经济法学作为一门新学科,起始于理论纷争,几乎各个问题上都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共识远远少于分歧;在论战中,批判多而建构少,对异己观点着重批驳、否定、排斥而忽视尊重、肯定和吸收。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经济法学走向成熟造成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一是经济法学作为一门年轻学科,缺乏学术积累,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和制度设计,都需要通过争论才可形成共识;二是经济法学由于研究起点低,理论空白点多,创新难度相对小于传统学科,易于激发学者的创新积极性,更易于刺激学者标新立异、建言立说、自成体系的欲望;三是学者中自以为真理的心态甚浓,而宽容异己观点的心态甚淡。于是,许多问题本来可能或者已经达成共识,但却有意自以为是、拒同存异。

   在我国社会法学领域,劳动法学虽然是一门老学科,但就计划经济的劳动法理论转向市场经济的劳动法理论而言,面临着内容更新和体系重构的任务,仍然相当于一门新学科;至于社会保障法学、教育法学、卫生法学等学科,则刚刚兴起或起步时间不长。鉴于经济法学研究的上述教训,社会法学研究中,虽然要重视求异,但更要重视求同;虽然要重视批判,但更要重视建构;虽然要重视争鸣,但更要重视宽容。在论战中,尤其应当善待反方观点。因为在反方观点中往往不乏科学性、合理性或与正方观点有共识之处,反方观点所指出的要害往往也是正方观点的缺陷所在,反方观点的理由也往往可成为完善正方观点的启迪和道理。甚至可以说,对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很难用正确与错误来判断。因而,应当重视从反方观点中吸取完善正方观点所需要的理论营养。唯有这样,才有助于社会法学在论战中不断走向成熟。

   六、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

   经济法是公法与私法相融合的法律部门,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不可能与其完全对应。因而,经济法学研究应当将实体法与程序法结合起来研究,这样不仅可以给论证经济法的独立性提供新的依据,而且还有助于研究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和可诉性问题。然而,在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实践中,一直重视实体法研究,忽视程序法研究。经济法作为一种突破传统法律部门的新实体法现象,对程序法必然有其特殊需求,如果失去程序法的支撑,其实施效果将会打折扣。还可以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相应的程序法条件,实体法的某些制度设计就会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行。特别是实体法中的法律责任制度与程序法的联系甚为紧密。正由于经济法学界长期以来未把程序法研究置于适当地位,在近年来司法界发生了将“经济审判庭”更名为数字化排序的民事审判庭的“改革”(注:在已有二十多年改革实践的我国,对“改革”的涵义还值得探讨。如果没有发生体制、机制上的变动,仅是将机构更名,就很难说是真正的改革。)后,在经济法学界引起了一阵恐慌,出现了理论上的批评和论证与情感上的担忧和不满不相称的现象。于是,将实体法与程序法结合起来研究,才引起经济法学界的特别重视,因而,经济法责任和经济公益诉讼被作为当前经济法学界的两大热点问题。但这两个热点问题的结合研究则显得不够,在现有的经济公益诉讼研究成果中,实体法基础仍显得单薄。

社会调研的方法篇10

关键词:社会调查;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关键步骤

一、引言

当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社会调查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应用于经济管理、数学、教育、生物、医学、心理学,而且还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满意度调查、薪酬调查等方面。另外,它也越来越受社会工作者的青睐,成为他们了解社会、研究社会现象、研究对策的最好工具。做好社会调查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界政府部门的重视,因为社会调查结果越来越成为政务部门工作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基础。正像同志所说“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才是正确之路。

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它是制定、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它是密切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联系的桥梁。

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性质可以用四句话表述: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方法性学科;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带有认从论的学科,它包含管理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基础学科是统计学,所以涉及很多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尤其是对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必须应用的统计学知识和方法。之所以说社会调查包含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是因为在社会调查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贯彻着管理学的思想,如社会调查目标确定、调查计划制定、实施调查的组织监督与实施、调查工作的控制与调整、调查工作总结等,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构成了社会调查的完整过程,而且还体现了管理学在社会调查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做好社会调查的管理工作是实现社会调查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社会调查的关键步骤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程序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步骤:选题、准备、调查、分析和总结。

关键步骤一:选题。选一个合适的调查问题在初学者看来并不困难,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从程序上看,选择调查问题是一项社会调查活动的起点,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第一步,调查问题一旦确定,整个调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就随之确定,调查问题选择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调查工作的成败,决定着调查成果的优劣。因此,应当对选题阶段的工作给与高度的重视。选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出一个有价值的、创新的、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澄清调查工作的思路。

关键步骤二:准备。如果选择调查问题的意义在于确定调查的目标,那么准备阶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为实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所谓道路选择是指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就像实施一项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工程设计一样,要保证一项社会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调查目标的完满实现,也必须进行周密的调查设计。这里所说的工具准备,主要是指调查所用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当然,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关键步骤三:调查。调查阶段也被称为收集资料阶段或调查方案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基础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在这个阶段,调查证往往要深入实地,接触被调查者,调查工作中所投入的人力也最多,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最多。因此,需要很好地组织和管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或者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我们事先所考虑的调查设计往往会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或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弥补,发挥研究者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关键步骤四:分析。分析阶段也被称为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就像从地里打下的粮食,要经过很多道加工工序,才能成为香甜可口的食品一样,从实地调查中所得到的众多信息和第一手资料也要经过调查研究者的多种“加工”和“处理”,才能最终变成调查研究的结论。这里既有对原始资料的整理、转换和录入计算机等工作,也有利用各种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的工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加工、处理得方式及手段主要是定量的统计分析,这是由现代社会调查的特定方式、方法,以及所收集的资料的性质所决定的。

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研究,使用不同的方法,描述性研究侧重于单、双变量的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主要依赖于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事件分析等多种量化分析方法,而探索性研究则往往倾向于定性分析方法。

关键步骤五:总结。总结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调查报告是一种以文字和图表将整个工作所得到的结果系统、集中、规范地反映出来的形式。它是社会调查成果的体现。撰写调查报告也可以说是对整个社会调查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从调查的目的、方式、到资料的收集分析方法,以及调查得出的结论、调查成果的质量,都要在调查报告中进行总结和反映。同时,还要将社会调查的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应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发挥社会调查在认识社会现象、探索社会规律中的巨大作用。

在本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在修改调查报告时要考虑以下问题: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调查报告的整体机构是否完整,各部分的安排是否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检查观点是否明确,表达是否准确;检查引用的材料是否恰当,是否有说服力;通读全篇报告,检查语言是否流畅,图表的制作是否清晰美观。

三、实例说明社会调查的关键步骤

为了更好地说明以上关键步骤的具体内容,下面举一个实际的社会调查准备阶段产生的社会调查规划的例子作为参考:

第一步:选题。根据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的需要分析,本例是党校中对干部信息化能力的调查,希望根据本次调查获得三方面信息:一要了解领导干部对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二要了解领导干部现有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三要了解他们对已开的信息化课程的满意度及意见。学校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相应的课程更新与调整,更切实地满足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提高的需求。确定了调查目的后,确定调查题目为“领导干部信息化技能水平及需求调查”。

第二步:准备。根据调查目的和题目,进行调查前的准备,首先,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实施部门和具体人员职责,确定调查方式;其次,确定调查工具,即调查问卷;再次,进行相应的调查前培训。

调查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访谈、座谈、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本例因为调查的人员比较多,希望了解的信息比较普及,所以选用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制定需要非常科学的方法,问题不能太多,最多让填写答案的人在半个小时内完成。问卷涉及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并要覆盖要调查的内容。语言要简洁易懂,尽量减少专业用语,如果有专业用语,需要加以说明。

调查前的培训工作,是针对实施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主要是要讲解如何进行调查前的指导语的陈述,如何辅助调查,还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如何处理的培训,这个培训关系到是否能获得全面而真实的调查数据。

第三步:调查。实施调查期间,需要认真执行计划中的步骤,调查员要组织好被调查的学员,宣读调查问卷填写规则,并负责说明解释。最后,收回整理调查问卷并统计回收率。

第四步:分析。统计分析可以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当前,用于社会科学调查比较好的统计软件有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theSocial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图形菜单驱动界面的统计软件,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操作界面极为友好,输出结果美观漂亮。SpSS采用类似eXCeL表格的方式输入与管理数据,数据接口较为通用,能方便的从其他数据库中读入数据。其统计过程包括了常用的、较为成熟的统计过程,完全可以满足非统计专业人士的工作需要。

第五步:总结。调查报告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描述了整个调查工作,也体现了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结果,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一些结果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下面是该实例准备阶段的规划文档。

对党校学员的信息化能力调查规划:

第一,调查目的:领导干部信息化水平是否达到一定标准,让学员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和应达到的标准之间的差距。另外,通过对学员信息化水平的调查,给党校计算机课程设置和课程的侧重点提供依据。

第二,调查标题:领导干部信息化技能水平及需求调查。

第三,调查范围:在党校学习的全体学员。

第四,调查时间:入校初期(培训前)和毕业前期(培训后)。

第五,调查内容:(详细内容请参见“信息化能力调查问卷”)(略)。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应用能力;局域网组件、维护、管理的能力;现代网络媒体的使用(物联网、微博);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网上购物、预订机票和酒店);数字图书馆的使用和信息检索能力;办公安全管理能力;工作计划进度管理软件project的使用能力;社会调查与统计软件的使用SpSS;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如杀毒软件、压缩软件winRaR、备份软件gost、pDF阅读器、聊天软件QQ或mSn、图片处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多媒体播放器);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相机、移动存储设备);综合应用能力。

第六,调查形式:调查问卷(或电话访谈)。

第七,调查统计、分析内容:根据培训前调查确定哪些知识需要确定为信息化能力培训课程的重点内容;分析培训后调查问卷结果,与培训前的调查问卷比较,得到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分析哪些培训内容完成较好,哪些培训需要加强,哪些内容需要调整。

第八,调查数据分析软件:SpSS。

第九,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读者是校级领导、教务处、计算机教研室教师。

第十,组织调查部门及人员:计算机教研室教师及教务处教学管理人员。

从这个例子看出,要想实现高效的社会调查,必须从两方面入手,既要抓好组织实施社会调查的管理工作,又要运用好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具体内容要经过深思熟虑,问题设计要有能体现显示情况,并能反映正确的信息。规划必须周密,尽力将社会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在规划中设计出来。只有将五个关键步骤的工作都认真执行了,才能够得到预期的结果。

四、总结

社会调查是一个实践过程,每一步骤都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具体表现在:数据来源的代表性、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数据处理结果对问题或情况的说明性、解释性,最终关系到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的决策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