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工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0:16

农业信息工程篇1

[关键词]农村广电;村村通;农业信息化

[作者简介]谢春林(1965―),男,湖南兴宁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3级博士生;(上海200433)彭麒(1986―),男,江西南昌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3级本科生。(湖北武汉430000)

2004~2006年中共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连续发了3个一号文,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广电总局也把2005年确定为“农村服务年”。开始于1998年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迎来了它的又一个热潮。窘迫已久的农村广电问题从此能够得到根本解决吗?

一、农村广电处境艰难

目前农村广电面临的困境是中央台、省台、地市台所不曾面对的。

1.底子最差。2004年县乡基层广电部门收入只有115.38亿元,仅占全国广电系统总收入(824.72亿元)的13.99%,其中广告收入26.67亿元,仅占全国广电系统广告收入(414.50亿元)的6.43%。长期以来收入很低,投入不足,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薄弱,发射台、转播台设备陈旧老化、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超过80%的农民群众仍然主要依靠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接收的节目套数少,质量不稳定。2005年广电总局对河南、江西、贵州等九省(区)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的调查表明,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农村地区的无线覆盖率平均只有30%左右,省级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覆盖也比较差。而城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已100%,已普及有线电视,城市居民能看到30套左右的电视节目,并且节目内容丰富、节目种类多样。

2.负担最重。转播上级台节目是国家给县级台的主要职能定位。中央的、省里的、地区的,哪一级都要求它转播“上级党委政府的声音”,县级台如果不执行,上级台会利用自己的组织资源如请求省委宣传部或省政府发文来解决问题,县级台最终还是得转播。

转播上级台使本县的广告市场被中央台、省级台、地市台覆盖了三次,较大一点的广告商对县级台一点兴趣也没有,县级台只能靠本县的一些小企业作一点十分便宜的小广告,经费拮据可想而知。

县级台的另一个重任是作为县级党委政府的喉舌,县级主要领导活动必须播发新闻。

这些都使得弱小的县级台疲于应付,难以发展。

3.约束最多。长期以来农村广电发展缓慢,问题较多;问题越多,约束越多;约束越多,发展越慢。我国对城市和农村的广电改革目标是不同的。对城市多以“发展”为指向,对农村多以“治理”为指向,“治散治滥”几乎成了管理县级台的同义语。如要求机构合并,从三台合一到局台合一;不能自办频道,职能定位到转播上级台为主,本地的自办节目只能在公共频道的规定时段插播,等等。农村广电发展的自越来越小,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4.关爱最少。近十几年来,在商业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出现了广电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到2004年底,经广电总局批准的对“三农”的广播频率、电视频道分别只有10套(包括山西、江西、山东、河南、陕西以及广西南宁、河北张家口、浙江嘉兴、广东茂名和揭阳电台开办的共10套对农广播)和5套(包括中央电视台第7套少儿军事农业频道、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山东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山东临沂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分别仅占全国2371套广播频率、2262套电视频道的0.42%和0.22%。而且针对农民科技普及和技能培训的节目很少,农村题材的广播剧、电视剧很少。广播电视内容的城市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农村受众越来越被边缘化。

二、农村广电问题必须解决

单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农村广电落后与“三农”问题一样可以解释为“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因此人们习以为常。这是农村广电多年未见根本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分化越来越明显。社会分化是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社会问题大量涌现的根本性原因。“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形式趋于激烈,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对日益分化的农村社会进行有效的整合已成为当务之急。

社会整合有三种方式:即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认同性整合。制度性整合是指运用国家的各种政策、法规和法律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条理化和合法化梳理,使其纳入统一管理和控制轨道的整合。功能性整合是从统一社会劳动的角度出发,对伴随社会化分工出现的职业异质性而进行的整合。认同性整合则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思想性整合。这三种整合既相互联系又独立存在,并分别从社会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三个方面对社会进行整合。勿庸置疑,广播电视可以在农村社会整合特别是认同性整合中担当重要角色。

三农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解决农村广电落后面貌,加强广电对农村社会的整合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三、单有“村村通”工程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广电落后面貌

为了解决农村广电落后问题,国家广电总局采取的方式是“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即以扩大中央台和省级台节目在农村的覆盖率为奋斗目标。

在村村通工程带动下,我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了2005年的94.48%和95.81%。成绩是明显的。但村村通工程存在根本性缺陷:

缺陷一:“通”给农民的节目内容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

如上所述,以农民为目标受众的频道、频率不到总数的0.5%,而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有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广电节目供需矛盾非常大。专家调查发现,目前广电等媒体内容离农民的实际生活很“遥远”,绝大部分是城市化的题材,与“三农”有关的题材和内容非常贫乏,很难引起农民的兴趣和心理共鸣。

广电节目不能满足农村受众需要原因有:

一是因为上级广电从业人员的职业态度和价值取向不在“三农”上。因为他们都生活在城市,对农村的隔阂越来越深,想贴近农民生活也不容易。

二是因为农村市场目前不能给上级广电媒体带来经济效益。广告是电台电视台的生命线,而视听率又是广告的生命线。视听率调查的主要样本户都在城市,电台电视台必然会把资源集中在视听率调查的样本户群体――城市居民身上,而不会投入到农村受众身上。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3月24日央视七套中的《农业新闻》栏目因其在七套所有栏目中名列末位而遭停办。

三是县级电视台作为县委县政府的喉舌,首先得保障县级领导新闻的报道,在人财物有限的条件下,为农服务的节目自然就办得少了。

缺陷二:单靠国家财政难以保证村村通工程“长期通”。直到2006年初,还有10多个省(区、市)没有落实村村通工程的维护经费,大部分省区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维护队伍,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村村通“返盲”问题,难以保证村村通、长期通。2004年全国农村广播喇叭由2003年的4千多万只下降到2千多万只,有线广播专线杆路由2003年的101万杆公里下降到76万杆公里。“反盲”的主要原因是资金得不到保障。设备损坏后得不到及时修复,少数因经济条件较差实行集中收看的行政村的收看场地、管理人员和电费得不到落实。凭着国家财政的支持,一时扩大覆盖率是可能的,但要长期保证村村通、户户通就不是容易的事。

缺陷三:村村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上级台在农村的覆盖问题,而非为了满足“三农”的需要。有关部门也只管覆盖,至于覆盖了之后农民是否对播出的内容满意,考虑不是很多。所以即使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节目内容的都市化也会使农民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传播效果不是整合社会,相反还会造成社会差距感的加深和强化。在那些能够收到电视节目的农民中,即便是农村节目也很少看,原因是“那些是假的”或者“看不懂”,传媒的现实状况与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形成极大反差,使农民与媒体的心理距离越拉越大。

因此,“村村通”不能真正满足农民的视听需求,不能根本改善农民在传播格局中的弱势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广电对农村社会的整合作用。

村村通只能解决上级台“通”的问题,没有解决农民“用”的问题。

四、农村广电应纳入农业信息化工程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这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前六个一号文件中是不曾有过的,体现了中央关于“三农”政策的时代特征。2006年中央1号文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中央文件精神已经内含着将农村广播电视纳入“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取向。

本文认为,将农村广电纳入农业信息化工程是十分必要的。第一,这一工程是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信息针对性强,可以解决农村广电内容的“有用度”问题;第二,这一工程整合了各方面的“三农”信息,可以解决农村广电信息贫乏的问题;第三,这一工程利用了多种渠道资金,可以解决农村广电覆盖的稳定性问题。

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经验,农村广电纳入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必经的历史阶段。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差、起步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农民拥有计算机的比率还很低,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和发展十分落后,广播、电视仍然是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初期的情形十分类似。如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的农业信息化进入广播、电视、电话阶段,1962年开始,美国开始资助在农村建立教育电视台;日本农林水产省对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农事广播(有线放送)建设开始,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逐步建立完善农业管理(计算机)中心、农村有线电视放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德国农业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时广播、电话、电视等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

从国外的经验看,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其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也越高。在农业信息化起步阶段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育信息化市场主体,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政府的作用要逐步转到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上来,要鼓励和支持各类有条件的协会、企业以及生产经营大户等社会力量开展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的信息服务,推动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注重吸引社会资金,走商业化运作的道路,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

这就对目前农村广电体制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五、农村广电体制改革的关键点

目前农村广电体制的主要问题有:1.单一喉舌定性导致广电的应有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2.单一国有产权缺乏竞争压力和内部激励,导致效率低下。3.行业垄断使农村广电投资不足,势单力薄,满足不了农民日益增长的视听需要。4.条块分割决定了县级台市场狭小,成本高,收益低。5.管办合一导致广播电视台难以自立、资源配置低效和寻租腐败。

不可否认,传统广电体制在我国广电发展史上曾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广播电视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变,“广播影视的体制机制问题,已经成为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本文认为农村广电体制应在以下几个关键点进行改革。

(一)突破喉舌定性,把农村广播电视纳入农业信息化工程。“村村通”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发挥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在“村村通”满足了喉舌需要之后,应该将县级广播电视台从“喉舌”的单一定位中解放出来,纳入到农业信息化工程中,从“转播台”过渡到“自办台”,即改变目前县级台以转播上级台节目为主的职能定位,鼓励县级台多办为“三农”服务的自办节目。同时把转播上级台节目的工作从县级台中剥离出来,作为国家的公用事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由财政拨款或其他市场方式解决,让县级台轻装前行。这样有利于解决农村广电负担过重、内容单薄、影响力微弱的问题。只要强化监管,确保舆论导向,纳入农业信息化工程的广播电视只会增强其整合社会的功能,而不是相反。

(二)打破行业垄断,树立社会参与意识,调动社会力量发展以广电为主体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农村广电纳入农业信息化建设后,应该允许由农业部等涉农部门开办专业农业电视台,整合各种涉农部门信息资源,提高广电为“三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应允许各种国有的农业专业协会、科研推广机构、中介组织以及各类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等参与广电为主体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使用和经营,充分发挥广电在服务农村、整合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未来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改革农业信息化工程管理体制,通过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责权利相结合,彻底解决“村村通”长效机制欠缺的问题。

(三)拆除市场壁垒,建立全国联通的农业信息网络,把农业信息工程做强做大。目前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在物理上是联通的,因为条块分割的体制,网络的整体优势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未来的农业信息化工程,一定要打破地域分割,形成一个信息能够自由流通的网络。在喉舌的定位下,虽然现在国家政策层面允许跨地域经营,但在广电实践来看还没有成功的例子。纳入农业信息化工程,全国联通的农村广电信息网络不会损害地方既有利益,还可以解决县级台目前市场狭小限制下的高成本低效益的难题,县级台甚至也可以实现做强做大的梦想。

(四)实行管办分开,建立相对独立的规制机构和完善的规制制度。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中除了农村广电还有电信等其他部门,应该成立一个综合性的规制机构来监管各类信息的,现有的县广电局(未来也许叫别的名字)可以作为唯一的信息内容规制部门的派出机构存在,重点监管农业信息网络的内容导向安全。为了避免管办合一的弊端,县广电局应独立于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断绝与业务部门的利益联系。同时理顺相关管理部门的关系,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还应尽快完善我国广电信息规制法律体系,依法规制,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与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

农业信息工程篇2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经验的举措。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第三代、第四代移动信息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是为人们改进生产生活状态提供了科技保障。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无线移动、宽带传输、互联互通、智能互动、海量处理等独特技术优势,探索打造信息化条件下智慧农民数字工程(即:智慧农民工程),创新农民素质提升方式,改善农民素质提升的手段,更多更快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一、智慧农民工程

智慧农民工程是为加强农民文化服务,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

智慧农民工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等手段为依托,把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快捷高效地送到广大农村,可以多快好省解决农民培训问题,特别是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络和信息智能终端可以有效地把基层农业从业人员、专家与管理人员连接在一起,形成移动互联、智能互动的基层农业技术培训网络。从而实现基层农技培训与服务手段的创新。

 

二、打造智慧农民工程的基础与条件

1.农广校丰富的媒体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传播手段

广播资源不断扩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拥有“致富早班车”固定播出时段,每年播出广播节目152小时,在“中国乡村之声”和“乡村大讲堂”每年播出节目365小时,在此基础上,又承办了“中国乡村之声”频率“三农早报”、“科技直通车”和“乡村大课堂”三档栏目,年录制广播节目943集,时长330小时。农村“大喇叭”广播站数量达到12000个。

 

电视资源稳步增长。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拥有“农广天地”固定栏目,每年播出电视节目550小时;开办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专用频道“农业生产经营”栏目,年报送节目907期,时长365小时。 

 

网络资源全面发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了面向全国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卫星通信专用网络,拥有600多个卫星远端站和4个省级直播分中心,可开展远程培训和举办视频会议,每天分4个频道各播出6小时的农业技术推广节目。利用卫星网每月开展2~3期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远程培训,年培训农业系统干部、基层农技人员近60万人次;与《荷斯坦》杂志社合作开办“荷斯坦奶牛卫星大讲堂”,每月举办2~3期直播培训,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授课,利用目前流行的微信、3G视频回传等功能与奶牛场管理人员、奶业工人开展交流互动,培训形式新颖,培训效果明显。

 

2.农广校完备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除具有较为完备的信息技术与多种媒体传播手段,海量的数字化农业知识技能节目资源外,还拥有遍及全国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以及6.5万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未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内容优势、媒体优势和体系优势合理整合,更好服务于农民教育培训,服务于农家书屋,必将大大促进农家书屋的转型升级,实现文化服务功能拓展,延伸农民教育培训覆盖面,有效满足现代农民的多样化教育培训需求。

 

三、智慧农民工程实施内容

1.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智慧农民数字工程服务的条件和基础。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实用技术、社会文化生活音视频资源点播,实现远程培训课堂进村,实现资源的数字化传输和移动式传播,将搭建高效、便捷、即时互动的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配备互联网电视、卫星远端接收站和移动终端系统对全国农家书屋进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依托云服务平台的移动终端系统包括农民教育培训移动多媒体资源库、农用智能手机、立式触摸屏和平板电脑等多种互联互通移动终端产品。

 

2.智农惠农数字化资源建设

智农惠农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持续稳步推进智慧农民数字工程的重要内容支撑。为实现进一步拓宽知识传播渠道,实现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即时互动的服务形式,实现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村社会文化资源存储传播的主阵地,将着力开展农家书屋传统媒体资源数字化、中央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资源进书屋、文化生活、基础教育等多种类资源进书屋等工作,将教育培训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实现数字化资源建设。其中,中央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资源进书屋是指将中央农广校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数字资源通过数字基础设施进入农家书屋,进行传播共享,丰富农家书屋资源内容建设。

 

3.文化服务功能建设

在做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智农惠农资源建设的基础上,为实现文化服务功能的延伸与拓展,为农村的文化生活、农民教育提供学习的多种形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文化功能服务。工程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文化服务站点、远程培训课堂、基层教学站点和自助学习平台建设。

 

4.CCtV—7《农广天地》走进农家书屋

策划制作农业特色节目,丰富资源内容,通过CCtV—7《农广天地》电视栏目走进农家书屋学习场所、走进基层农民培训课堂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社会影响力,促进农家书屋有效使用。

 

5.职业农民手机报创办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农民实用信息为核心内容,编辑“职业农民手机报”,及时准确发送到职业农民手机终端,让农民及时了解各类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农业信息工程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有关精神,搞好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现就农业部门“*”期间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化认识,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时期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党的*大明确“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年中央1号文件把“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六中全会进一步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作为九大目标之一。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列入“*”时期重要议事日程。“*”时期,各级农业部门认真组织实施我部提出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狠抓“网络延伸、资源开发、信息”三个着力点,农业信息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建立了以农业部门户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的农业网站群,成功开发并投入使用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指挥调度卫星通信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农产品监测预警、遥感监测等应用信息系统,启动了“金农”工程和“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等重点工程,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但是,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总体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偏低,信息工作队伍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需要,广播、电视、电信、报刊等常规媒体传播农业信息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此,各级农业部门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有关要求上来,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强化面向“三农”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举措,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做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把握方向,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二、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三)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要把握好以下发展趋势。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信息化工作面临新的发展趋势:一是政府主导化趋势。国内外成功实践表明,公共信息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需求复杂化趋势。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各类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主体有不同的信息需求。新品种、新技术、供求、价格、预测等信息成为需求的热点。三是渠道多样化趋势。各地经济实力和信息化整体水平的差别,造成农业信息化推进方式各不相同,信息服务呈现出多渠道、多模式、多手段综合应用的态势。四是工作交织化趋势。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消费等各个方面,工作外延扩大、内涵更加丰富,与农业各产业结合更加紧密,工作交织推进。五是发展社会化趋势。实践表明,除了政府主导外、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然选择。

三、理清思路,明确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与总体目标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以*、“*”重要思想和党的*大、*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服务为中心,强化公共服务职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合信息资源,推广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建设完善应用服务系统,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五)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的工作原则。一是统筹规划,逐步推进。要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系统协调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各地要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立足本地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建设工作。二是强化服务,注重实效。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在努力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支持服务的同时,重点加强面向农村广大生产经营者的微观信息服务。要求真务实,以服务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三是加强引导,合力推进。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开放农业信息服务市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服务社会化。四是积极探索,鼓励创新。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以创新增活力,在创新中谋求更快的发展。

(六)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计划用3到5年时间,通过“五抓”促使“五个根本提高”。一是抓工程,促使进村入户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覆盖面有根本提高。二是抓标准,促使农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标准的统一规范程度有根本提高。三是抓资源,促使面向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成效有根本提高。四是抓应用,促使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对建设现代农业的贡献率有根本提高。五是抓队伍,促使农业信息人员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根本提高。

四、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七)注重研究不同主体的信息需求。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主体的信息需求日益多样化。各级农业部门要加查研究,根据不同主体的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扩充、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需求。

(八)加强信息资源采集与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基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采集渠道,丰富信息来源;优化信息采集手段,提高信息采集的网络化水平。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联合各涉农部门,重点做好涉农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动植物疫病、农产品价格、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农资质量监管、农垦信息以及农村劳务、文教卫生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特别应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分析工作,提高农产品监测预警水平,努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九)加快重点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建设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力度,对各级农业部门现有数据库资源扩充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快重点数据库的建设。各级农业部门建立的数据库要联网运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库资源效益。

(十)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要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做好信息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健全信息制度,使信息工作尽快制度化、规范化。农业部要根据“经济信息日历”的安排,及时信息,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信息制度,开辟窗口,拓宽信息渠道。

五、实施重点工程,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基础

(十一)全面实施“金农”工程。“金农”工程是国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点工程。各地要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积极落实配套资金,根据全国统一的项目建设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一期工程项目的实施。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在实施好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及早规划设计和及时启动二期工程。

(十二)加快推进“三电合一”工程建设。“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农业部门强化信息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举措。各地要认真总结项目建设、运行管理、资源整合、服务机制的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改进创新,本着“着眼于需求、着力于服务、着重于成效”的原则,把农民急需的农产品市场和科技信息传播到乡镇村屯,努力提高“三电合一”平台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信息服务支持能力。力争到“*”末,“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服务覆盖面达到80%以上的县。

(十三)启动实施“信息化村示范工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信息网络快速向农村基层延伸的实际,“*”期间,启动实施“信息化村示范工程”。计划完成“十万村庄建站、百万村官在线、千万农民上网”的建设目标。“十万村庄建站”,就是要在全国以省(区、市)为实施主体,共选择十万个有条件的行政村,建设信息服务站(点),面向村民开展信息服务。“百万村官在线”,主要通过整合面向农村农民的培训资源,在十万个示范村培训100万名村、组干部,使之能经常“在线”获取信息,成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员和引领村民利用信息致富的带头人。“千万农民上网”,即主要通过已培训的村干部,以“一带十”,帮助辅导1000万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服务信息。

六、加强整合开发,推进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十四)建设完善农业综合信息门户网站。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服务“三农”为目的,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龙头,建设完善各级农业综合信息门户网站。各级农业综合信息门户网站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整合,形成合力,打造协同合作、上下联动的农业门户网站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农业门户网站信息(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权威性,使之成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依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窗口。力争“*”末,中国农业信息网在世界农业网站的综合排名位居第一;各省级农业门户网站在本省(区、市)各行业门户网站的综合排名位居前列。

(*)开发完善农业信息应用系统。要以增强农业部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主要目的,开发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三大应用信息系统。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主要建设农产品市场预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和农村经营管理等信息系统。市场监管系统主要建设统一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实行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督管理的网络化。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一要完善农村市场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主要工作包括扩展系统功能,完善服务,探索发展电子商务等;二要建设完善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到2010年,网络化信息采集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三要建立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系统。通过整合中央与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农技推广部门的农业科技信息,实现数据库群的联网信息服务。

七、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各地要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的成功创造和有益探索进行发掘、总结和提炼,丰富和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理论并用于指导工作实践。要注意跟踪国际农业信息化发展动态,把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增强工作预见性、主动性。

(十七)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创新。创新信息服务内容,重点要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农民的信息需求,不断丰富、充实和更新信息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就是要注重传统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有效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

(十八)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创新。农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及社会各个方面,必须合力推进。各级农业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措施健全机制,动员、整合各方面力量,特别是要重视发挥电信运营等工商企业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

八、强化培训,抓紧抓好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

(十九)提高农业信息工作队伍素质。要注重提高各级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农技推广体系、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机构建设,为农业信息化提供组织保障。要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二十)切实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信息员的整体素质。要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的培训,通过培训要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力争到“*”末,平均每个行政村有1-2名合格的农村信息员。

九、加强研究,加快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二十一)研究建立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结合信息工程项目和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软硬件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信息采集和加工标准。重点研究制定“金农”工程、“三电合一”信息平台、乡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标准和运行管理制度。加快制定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政策法规等信息采集、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基本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业信息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农业信息化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规划,明确职责,把农业信息化建设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二十三)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要从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等资金中,适当安排一定份额,专项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央资金要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对服务效果好的建设项目给予适当支持。要积极主动联合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多渠道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格局。

农业信息工程篇4

为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粤发〔*〕4号)和《广东省信息化发展纲要(*-2020年)》(粤发〔〕11号)的要求,加强部门资源整合,共同推进农村信息化,促进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背景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我省相继启动山区信息化建设、“金农工程”、“金保工程”、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开始在农业和农村广泛应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联合推进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

二、指导思想

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作用,大力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的信息资源整合,促进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和机构人员的有效利用。主动开放政府信息资源,调动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共同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农民信息应用能力,有组织、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三、工作目标

到“*”期末,建成较为完备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各类涉农信息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发利用。农民的信息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利用信息化手段增收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农村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的促进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力争“网络进村,应用入户”。具体目标如下:

——完善全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自然村通电话,宽带网、移动通信网络和有线广播电视覆盖全部行政村。农村计算机普及率达到20%,网络应用普及率达到10%。广东省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和条件具备的村卫生站实现网络连接。

——整合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建成一个面向广东省农民和各涉农部门的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和交换平台。广东省县(市、区)全部建成农业信息应用平台,50%的乡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信息服务站,培养一批农村信息员,基本建成覆盖广东省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

——部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普及率达到100%;50%的乡镇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联上互联网,各类农村信息化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全省50%的乡镇和3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

——对10万名以上的中青年农民进行信息能力培训。

四、推进机制

(一)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协调。建立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通报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各单位在制订项目建设方案、资金投入计划和实施计划时,要加强沟通,相互通报,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形成联合共建农村信息化的强大合力,避免重复投资、分散建设。

(二)整合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整合利用山区信息化、“金农”工程、“金保”工程、校校通工程、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与网络运营商的整合力度,鼓励利用已建成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开发各具特色的农村信息化应用,并逐步建设统一的农村信息服务门户网站。积极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手机、固定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进村入户服务。

(三)构建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以县为重点,依托农技站、供销社、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以及通信企业的营业场所等,建立布局合理、分层多样、功能完善的县、镇、村多级信息服务网络。以各部门的基层服务人员以及基层党团干部、协会商会人员为基础,培养一支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制订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办法和信息服务规范,明确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维护模式、服务功能、资金来源等内容,通过统一授牌管理等办法,促进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规范运作。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积极推行政务一站式服务。

(四)促进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制订部门信息交换、共享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建立各部门系统互联互通平台,实现信息化主管部门和科技、农业、经贸、劳动保障、民政、卫生、教育、气象等单位的信息资源交换,构建农村生产、商贸流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信息资源库。制订农村信息采集管理办法,确保合理、高效、保质地采集信息,促进信息共享。

(五)加强政企互动。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针对性强的信息产品、应用和服务。通过政府组织带动,各方共同投资,企业化运作,开发面向农村的信息资源和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开展农村中青年信息能力培训,建设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制订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培育农村信息化市场,建立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格局。

五、主要任务

(一)以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推动我省农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整合广东省山区信息化建设、“金农”工程和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的资源和成果,加快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动植物疫病预警、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等信息系统。抓好各类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选择一批乡镇的农技站、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信息服务站,开展镇、村信息化示范;结合“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经济模式,开展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示范。依托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科研活动,力争使广东省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引导信息技术企业开发、生产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电子产品和应用软件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探索无线射频、现场数据智能采集、基于本体的农业知识管理、“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建设农村防灾减灾信息化体系和预警服务系统,确保重大灾害性预报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广大农民中。

(二)以信息畅通带动商贸流通。

依托山区信息网和广东农业信息网等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开发市场信息,做好商情预测,及时准确提供农情信息咨询服务。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资商贸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实现农产品商贸信息的流畅传递,促进市场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国家和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为依托,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等农业电子商务系统。鼓励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网站,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搞好现代农产品物流,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包装、运输、加工、贮存、分销等环节的应用。

(三)以信息化提升乡镇企业竞争力。

利用山区信息化建设、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以及技术改造项目等资源,大力支持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扶持有条件的专业镇建立信息化创新服务中心,采用专业化、网络化、平台化的开放服务方式,以点带面,为乡镇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产品研发、产品检测和质量认证、技术支持以及教育培训等服务。结合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指导相关市县利用“山区信息网”、“农业网”、“金科网”等省级系统网站,拓宽优质特色乡镇企业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促进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涉农项目的培训体系,加强乡镇企业经营者信息化培训,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开展面向乡镇企业信息化的专题讲座和论坛等培训活动。

(四)以信息能力培训造就新型农民。

加快全省教科网向农村中小学校延伸步伐,实现广东省大中小学网络连接。发挥省教科网作用,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鼓励广东省高等院校开设面向农村的远程教育课程。整合各部门、企业和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建设集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党员干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现代农业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文化生活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教育服务体系。实施广东省农村中青年信息能力培训工程,采用集中面授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农民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技能和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力争在3年内培训不少于10万人,辐射1000万广东农业人口,并为县培训300名培训教师,为乡镇培训1000名远程培训辅导教师,为村培训2万名信息员。

(五)以信息化促进农民就业和农村社会保障建设。

开展“金保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广东省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将劳动保障信息网延伸到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连通省、市、县、乡镇四级劳动力市场,开通远程可视见工系统,运用信息网络在广东省农村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之间建立劳务信息沟通渠道,将企业招工信息与农村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匹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建设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服务和管理系统,促进农村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建设农民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管理系统,推广农村低保对象管理、农村五保户管理、农村老年优待、在乡优抚安置对象管理等民政管理服务系统。

(六)以信息化辅助农村医疗卫生保障。

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全省卫生信息化网络,将卫生信息网延伸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构建起县(市、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信息化网络,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服务。加强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为行政区域内的镇卫生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为当地居民提供网上医疗卫生咨询和健康教育服务。建立完善农村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村卫生管理工作的一体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传输系统和信息交换平台,在医疗机构、紧急救援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前哨监测作用。抓紧建设各类卫生信息资源库,加大向农村地区提供公益性卫生信息服务的力度。整合现有的医学科研教育信息系统,建立比较完备的网络化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发展数字医学图书馆,开展面向农村的远程医学教育、远程医疗咨询服务等。

(七)以信息公开加强农村管理与基层组织建设。

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信息化试点和示范,支持广大农村建设完善农村信息数据库,加快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农村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村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政治,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探索农村基层党团员队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党团员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开展“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村党团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改善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八)以质优价廉的信息产品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鼓励信息产品制造商研发和推广适合农村使用、质优价廉的信息终端和软件产品。积极引导电信运营企业、各类信息内容提供商和软件企业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内容,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气象等信息服务。支持电信业务经营者制订符合国家政策的农村信息服务优惠资费措施,大力推动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普及服务,将山区信息化扶持政策落到实处,把信息化成果推广应用到广东省农村地区。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省委农办以及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农业厅、科技厅、教育厅、民政厅、卫生厅、劳动保障厅、旅游局、广电局、气象局、农科院和团省委等单位参加,每年组织1-2次农村信息化工作协调会议,研究、制订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等重要事项,加强对广东省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宏观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省的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

(二)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

省直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制订信息化支农、惠农的政策,切实落实已有的优惠政策。要及时总结、推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加强农村信息化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信息兴农、助农的良好氛围。各地要根据本意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信息化支持农村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各有关部门在推进山区信息化建设、“金农工程”、“金保工程”、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校校通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项目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重点向山区和东西两翼倾斜。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大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信息化建设,支持质优价廉的信息终端和系统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加强农村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四)抓好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建设。

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信息兴农重点工程建设,提高整体推进效果。进一步加强组织农业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培训等的试点和示范工作,通过示范带动,全面推进“信息兴农工程”。

农业信息工程篇5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f490.5;f29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7-1695-05

interactionandsynchronizeddevelopmentof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

lishi-bo

(departmentofsocialsciences,zunyimedicalcollege,zunyi563003,guizhou,china)

abstract: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reimportantcomponentsofsocialistmodernization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dustrializationpromotesinformationizationdevelopmenturbanizationadvancement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level.informationizationdevelopmentisthebellwetherofindustrialization,theboosterofurbanizationandthesupport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urbanizationdependsoninformationizationandindustrialization,anddrives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dependsoninformationization,assistsindustrializationandacceleratesurbanization.thesynchronizedpromotionof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stheinevitablechoiceofthecoordinatedinteractionofthe“fourmodernizations”.onlythesynchronizeddevelopmentofthe“fourmodernizations”canpromotetheintegrationofcityandcountryside,speeduptheadvancementofmodernization,andrealizethegoalsofharmoniousandstablesocietyandthesocialistcommonprosperity.

keywords:information;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teractiverelationship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论断充分表明了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诠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同步发展的要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1.1工业化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一般指传统农业型社会向现代化工业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增加,工业生产量快速增长,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推进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即日益彰显出工业发展的显著特征,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指出,工业化是一种过程,此过程主要体现为工业生产活动、工业产值及工业就业持续增加的发展过程。然而从广义上来理解,工业化过程不仅仅是工业产值增加、工业就业人数增加及物质生产能力提高,而且还包括社会、政治、文化、人口及就业等方面的变革,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由此带动整个社会结构及人们思想观念、习俗的变迁。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强调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质上就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着力

动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速度和效益相结合,走高技术、低污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工业化道路。 1.2信息化

信息化是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个以信息技术运用为标志的新阶段,通常指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从以物质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化。主要体现为日益采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来装备社会各生产领域,具体生产活动中以信息的不断获取、加工和传递为前提,促进信息技术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实现从有形物质创造价值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转变,同时引发社会观念、社会经济、社会结构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和变迁。目前我国强调的新型信息化就是以现代通讯技术手段来装备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及社会管理等相关领域,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充分开发信息新技术、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培育国家信息化体系,发展信息产业,使信息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中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以此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1.3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同时人口向中心城镇转移和集中,从而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原有结构和功能实现转变的一种历史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有所提升的表现,对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基本发展趋势,也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1]。当今我国新型城镇化强调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以产城互动、和谐发展为指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拓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所谓新型城镇化的“新”特指从实现片面扩张城镇规模到提升城镇产业集聚、公共服务及生态宜居等的转变,实现城乡分割状态到城乡一体化的转变,实现从过去偏重外延扩张向提升质量内涵的转变,探索产城互动新路径,统筹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

1.4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一般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强调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先进经济管理方法管理农业[2],促进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向具有先进科技水平的现代农业生产转变。农业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手段[3],包含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的转变以及农业产业效率的增加等,包括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发展理念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来实施,它是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基础。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一方面重视农业产出效益,另一方面则愈加注重提升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产具体环节上强调推进专业化、组织化及合作化,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向纵深程度发展,注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

2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

2.1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主要载体,工业化的发展为信息化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日益推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是拉动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工业化与信息化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下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中新型的信息化;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信息化是推动工业化的重要手段。从工业化进程的角度来说,其成果日益产生对信息化的广泛应用需求,生产中需不断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创新,以此带动信息技术与设备的普及应用,通过工业化来促进信息化发展,提高信息化水平。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和助推器,城镇化则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工业化以城镇化为基础,是城镇化的经济内涵。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方式促进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并向城镇集聚,城镇规模渐趋膨胀。现代工业呈现关联性强、聚合度高的集群式发展态势,生产的规模性和集中化日趋加强,催生着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带动了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

展。

工业化实质就是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化的过程。在此进程中,工业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致富增收的渠道,同时工业化能促进农业内部的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实现规模化经营。由于农业产业化是以工业企业为载体,以工业化发展为基础和条件而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工业化越发展就越能为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生产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增强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整体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2.2信息化引领工业化,助推城镇化,支撑农业现代化

信息化对工业经济的结构、工业化社会的就业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信息技术催生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和调整传统产业结构,赋予工业生产全新的时代特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表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应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包括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信息资源与工业资源及虚拟经济与工业实体经济等方面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及产业衍生等环节上的融合。作为现代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兴信息产业发展,能直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促使信息转化为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其高速发展有助于增强工业化能力,提高工业化水平。

信息化是城镇化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和提升机,城镇化则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信息化优化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的城镇资源配置,强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是城镇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通过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两种形式优化城镇产业结构,使其向信息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提升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使城镇空间呈现扩散化或积聚化趋势,对城镇经济、文化和管理等产生影响并引发城镇功能的转换,信息技术同时带动信息产业,从而改变就业结构,拓展城镇就业空间。显然,信息化通过推动工业化进程,支撑和拉动城镇经济增长,加速城镇化的发展。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必备方式和重要条件,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改变传统手工劳动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效益,加速现代农业发展。以信息化助力农业现代化,可提供共享农业科学研究的高性能计算设备和分布式数据库资源,创建农业科技人员依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构筑网络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强化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3城镇化依托信息化,仰赖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的发展程度往往取决于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城镇化是信息化的有效载体和物质基础,也是信息化演变发展的空间形式,城镇要素禀赋和资源配置能力是城镇信息化体系发展的核心,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进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日趋演变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题和驱动力,成为缓解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诸多矛盾的有效手段,而作为信息集散地的城镇,广泛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为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推进城镇现代化进程。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和平台,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基本土壤,工业化则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和经济支撑。城镇化保证工业化要素集聚,城镇丰富的知识信息技术资源禀赋为工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要素条件,城镇化的基础地位越牢固,工业化的产业支撑作用就越强。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既可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二者互动发展的良好契合点就是推进“产城”融合,通过有效整合工业产业与城镇资源,提升产业支撑、城镇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发动机”和“加速器”作用。

城镇化是农村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有效载体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催化剂,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体现和重要标志,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城镇产业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产品、技术支持、资金积累以及农业现代化需要的农业机械、水利设施和化肥等的投入,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产品就能以低成本购得;城镇化还有利于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农业产品提供数量上和结构上的需求变化,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市场条件,从此意义

来说,工业化和城镇化就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4]。

2.4农业现代化依赖信息化,协助工业化,加速城镇化

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革命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的核心标志,农业科技进步程度决定着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下,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是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强劲动力,也是农业现代化赖以实现的有效途径。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进步,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原材料保障,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则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支撑,对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协助、推动作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农产品结构,满足了工业化对农产品供给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促进了农业技术、农业结构和农业管理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的实现,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富余劳动力,也带动了农业人口逐渐向中心城镇的转移和集中,从而推动了城镇工业化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制约因素,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进程创造市场条件,提供要素来源。城镇本质上就是劳动力、土地、市场和资本等各种要素在地理上的集中,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带动农业企业不断聚集,且所需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为城镇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依靠大量农业机械、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逐步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工业制成品和服务需求的绝对数量,从而为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需求,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3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协调互动的必然选择

“四化”互动体现了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逻辑关系,构成了“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四化”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表现在当下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四化”的共存,决定了推动“四化”必须实现长期均衡的发展趋势,而要实现均衡态势就要求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并日益彰显工业化的主导作用,突出信息化的引领作用,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内涵,加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3.1“四化”同步愈益彰显工业化的主导作用

相对于机械化大生产的传统工业化而言,新型工业化强调“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同时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在“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新型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力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四化”协调互动的主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没有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四化”协调互动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无法催生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也就无法实现。

3.2“四化”同步突出强调信息化的引领作用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日新月异,信息化促使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内涵有了质的变化,深刻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技术体系的基础技术,信息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使传统产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推动以物质和能源投入为主的经济形态向以知识和信息投入为主的知识经济或信息经济形态转变,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信息产业是战略性先导和支柱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四化”同步发展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物资消耗和交易成本,对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集约型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3.3“四化”同步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内涵

与传统提法不同,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体现的是经济社会发

展的和谐与协调。从偏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偏重依赖工业化向农业现代化等多力支撑体系的转变,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5]。“四化”同步发展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调整经济结构,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促进农业功能的拓展与开发[6],发挥城镇在沟通城乡的重要枢纽作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最终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4“四化”同步更加强调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与以往的农业经济政策相比,“四化”同步着重把农业现代化放在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我国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7],农业的发展正如西蒙·库兹涅茨所指出的,对经济增长提供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4个方面的贡献。“四化”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决定着只有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深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战略地位,才能有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真正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3.5“四化”同步凸显我国经济社会全局的科学发展

“四化”同步彰显系统思维视阈下的总体布局,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同步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同步,而且是“四化”之间空间上的同步。就层次性而言,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是强国之本;信息化则为其他三者提供现代化管理、支撑的手段,是实现科技兴邦的源泉;城镇化是我国公民基本生活的需求保障,有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信息技术装备的农业现代化能促进我国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工业化的人力资源源泉,也是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有力支点。“四化”同步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地推进,倡导低碳发展,强调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路径,更加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总之,“四化”之间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生共在,协调互动。当前“四化”同步核心是注重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没有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业化,就无法推进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才能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更多的生产要素和更广阔的农村市场,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引擎。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推动“四化”同步发展,以此提高综合国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加速现代化进程,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全民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2]罗必良.现代农业发展理论——逻辑线索与创新路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黄祖辉,林坚,张东平,等.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林毅夫.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4):12-15.

[5]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11):3-15.

农业信息工程篇6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6―0018―02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报告特别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用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贯彻落实十精神的有力举措。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的融合,以现代信息管理及技术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履行的重要职能。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业管理、农村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一个地区农业信息化程度越高会使得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向更加科学、精细、高效、透明和便捷化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目前来看农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尚处于初级阶段。以开展农业信息化较早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例,该市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设有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目前已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本目标;拥有“齐齐哈尔农业信息网”等市级专门网站,以及“金农工程”应用系统、“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技宝”等多种面向农民需求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各县乡农业管理部门及其他组织进行农业信息采集与推广工作,配备有农业信息员,并且农业信息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在农业生产信息化方面该市也做出了较大努力,如在齐齐哈尔奶站等试点单位实施GpS定位系统和调奶自动抓拍系统,对泰来大米、麦饭石大米、甘南大米等部分产品借助网络营销平台实施了实时场景展示及二维码信息溯源;该市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及物联业方面也开始了初步探索,除了拥有满乡食品厂、黑龙江富裕老窖酒业有限公司、泰来绿色起源商贸有限公司、国奥农业等公司型网站外,2016年年初成立了“东北黑土”这一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平台。信息化促进了该市的农业发展。但通过调研却发现该市的农业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及农村经济组织普遍反映能够获得的农业信息存在数量少、缺乏指导性、更新慢等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农民仍是在没有充分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决策与生产运营。在食品信息方面,除个别试点单位及产品外尚未建立起全面完整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和食品安全控制系统。此外该市缺少全市范围的农业信息及农业产品详细数据档案,信息管理手段初级化。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及物联业方面该市刚刚起步,各公司型网站知名度低,影响力度较小;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平台“东北黑土”由于刚刚成立,入驻商家较少,许多栏目尚为空白,依托其进行农产品营销效力尚未彰显。在国家大力倡导农业信息化及现代化的大环境下为何会出现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研究其制约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二、制约农业信息化推进因素分析

(一)缺乏足够的农村公共产品加以支持

农业信息化需要有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加以配合,特别需要农村公共工程加以保障。农村公共工程包括大型水利工程、农业生产及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以及卫星通信、GpS、光缆等信息传输设施等。从农村公共工程的作用来看,卫星通信、GpS、光缆等信息传输设施本身就是农业信息的传输路径和手段;而大型水利工程、农业生产及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则是将农业信息转化成生产力的依附载体和基础前提。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特别是农村公共工程供给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齐齐哈尔市为例虽然目前该市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本目标,但在农村公共工程建设方面还很落后。县乡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各村基本没有自己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GpS、节能喷灌系统、飞机播种技术等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水利工程存在较为严重的失修报废现象;缺乏大型农产品集散地及物流工程。正是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缺失使得该地区农业信息需求层次低、同时使得部分农业信息缺乏存在的基本条件,无法用来指导农业生产与运营。

(二)农业信息供给机制不完善

目前农业信息供给机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两个方面。首先信息运行机制缺陷主要有:一是没有将农业信息网、广播、电视等信息供给工具充分利用起来。不少地方信息供给部门的主导思想是将农业信息网、广播、电视等媒体当成政府或部门的政策宣传和树立形象的窗口,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侧重于政务及业绩宣传,由此导致在内容设计上新闻内容多、政策罗列多,而没有真正从农民及农村经济组织的需求出发供给出他们所需求的多样、系统、易懂的自然资源、科技、市场、供求等信息,也缺少为农民及农业服务的指导、教育、咨询等媒体窗口。二是信息采集与确认系统缺失。不少地区缺少农业信息采集渠道,也没有专门的农业信息整理、确认与交流部门,由此出现如下现象:即一些媒体或部门供给的信息以转载为主、缺乏独特个性和精确性,信息偏重宏观、微观不足,信息原始缺乏整理,信息重事后、事前预测不足,以及信息无用甚至虚假等。虽然有些地区如齐齐哈尔市设立有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实施了农业信息员制,解决了信息采集问题。但是对农业信息却未制订统一的采集标准,农业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处于初期,使得数据共享程度低,不能使采集的信息发挥出应有的效力。其次从农业信息的约束机制来看其不完善之处体现在缺少规范的农业信息采集与供给制度,并且缺少对虚假农业信息惩戒与问责制度,由于缺少制度的约束,这使得农业信息从源头上不能得到数量和质量的保证。

(三)农业信息需求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农业信息需求不足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如下: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往往凭借经验;农业生产的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又决定农民在接受新的技术与信息时往往报着非常谨慎的态度,这使得农业信息推广受到抑制。同时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知识层次有限,使得他们信息意识差、缺少寻找农业信息的主动性、也缺少运用农业信息的能力。长期的低收入、传统消费观和投资观的影响下较少有农民舍得在农业商业信息上进行投入。通过对齐齐哈尔市的调研发现目前在农村农业信息的获取途径主要来源于农业信息推广部门以及熟人之间。多数农民家庭没有电脑,虽然现在智能化手机较为普及,但智能化手机并没有被农民当成搜集农业信息的工具,农民普遍反映不清楚是否有手机信息供给平台,网络上搜集的信息真实性也受到质疑。

(四)缺乏专业农业信息化服务人才

专业化的服务人才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因素。一般来说这类人才由政府及各部门从事农业信息推广与管理人员、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人员、农业信息处理人员等组成。以齐齐哈尔市为例,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及部门配备有专门从事农业信息管理人员,但在基层乡村从事农业信息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是缺乏的,从事农业信息处理人员更是凤毛麟角。同时由于信息处理技术属于新兴的学科,技术方法更新较快且专业化程度高,需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不断补充知识。但在不少地区却缺少农业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即使有的地区有这样的机构但对从事农业信息服务人却缺少定期培训制度,这使得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人才专业化水平不高,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进程。

(五)农业信息化环境建设滞后

农业信息化环境建设滞后体现如下:首先,立法缺失。一般来说农业信息化需要有健康的法律环境作为保障。但目前我国对于农业领域内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知识产权等只有农业信息保密规定来加以规范,而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约束;同时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营销、网络信息等加以规范。其次,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速度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全社会尚缺少社会征信机构,企业与个人信用档案建设刚刚起步,全民讲信用氛围尚未形成。立法缺失和社会信用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了某些个体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来散布虚假信息来换取利益的现象,进而阻滞了农业信息化良性发展的步伐。

(六)缺少农业信息商业运作模式

农业信息商业运作模式是指信息企业或农业龙头企业向农民提供的有偿信息服务。目前看我国农业信息商业运作模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农业信息提供还主要依赖于农业管理部门的公益。究其原因在于农业信息供给者和需求者并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如前所述受农民支付能力及其他因素影响,市场上农业信息需求严重不足。没有商业化的运作市场很难筹集来农业信息维护与建设的投入资金,进而抑制了农业信息产业的发展。

(七)缺少资金支持

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业信息产业也不例外。农业信息产业是一项具大的工程,其成本至少包括基础设施投入成本、信息采集成本、信息整理与推广成本以及系统运营维护成本等。目前我国对农业信息投入还主要单纯依赖政府及农业部门,而巨大的资金投入显然使他们力不从心。资金支持短缺抑制了农业信息产业的发展。

农业信息工程篇7

加快基础建设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是重中之重。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构建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吉林省信息产业厅厅长毛健博士如此评论农业信息化在吉林省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吉林省地处东北,农村的基础信息网络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数字鸿沟”的挑战。毛健认为,做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要做好如电视网、广播网和计算机互联网“三网合一”工程、远程党员教育卫星网络和“村村通”工程等等。这些工程能够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接入问题,实现城乡之间的信息传递互动,使城乡居民共享各种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不仅如此,还能够有效缩小“数字鸿沟”,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社会文明的成果,促进农村市场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

毛健谈到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的下一步工作重点时说:“吉林省要继续推进乡村宽带网络建设,扩大互联网业务服务范围。抓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扩大农业信息网络服务范围,逐步形成覆盖县、乡镇、村、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批发市场、生产经营大户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校校通’工程,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保障农村教育信息化设施应用与维护的长效运行机制。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实际上,他所说的这些内容,都是从基础建设的角度出发的,只有加强和完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生活的需求。

建立信息服务体系

有了良好的基础建设网络平台,就需要考虑在这个平台之上,如何建立起一套良好的服务体系,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吉林省的做法是建立面向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信息服务体系。这套服务体系发挥的作用是: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科技、市场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拓宽市场渠道,实现增产增收;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农民收入。

毛健认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之一是培养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人才。他说:“要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抓好不同层次的人员培训,突出抓好农村信息员队伍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的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信息技术高级人才和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引导鼓励涉农信息技术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面向农村的信息技术培训;制定吸引高层次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优惠政策,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目前,吉林省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建联动信息服务组织网络,培育了农业信息服务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培训农村信息员1.5万余人。同时,全省3231个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18个农业科研机构、10所农业院校、70所省地县三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343个乡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站、3900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根据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信息服务。

培植现代农企特色

虽然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但农业生产还是以一家一户为主要经营方式,普遍存在着农业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农业生产成本高且质量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实行标准化生产、精准化投入、科学化筛选贮藏和加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培植起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在国内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毛健介绍:“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我们注重对涉农企业和农业种养大户进行信息技术改造,坚持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培植具有我省特色的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户种养殖的规模和水平,搞好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会带动广大农民学习和应用农业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生产和管理。”

例如,长春皓月清真肉业公司建立了屠宰线等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了生产管理等信息系统,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快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吉林华正公司建立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生猪屠宰、生产、库存、成本管理以及企业与供应商、用户间信息的高度集成。

另外,吉林省积极发挥省内科研机构的力量为现代农业服务,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通过大规模现代农业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863计划),建立了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DGpS(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田间定点取样、遥感技术的估产和动态监测、基础数据的数据规范和标准接口,实现了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eS(专家系统)技术与智能农机设备的配套集成。这些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增收节支做出了贡献。

“开展农业龙头企业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示范工程,一方面指导农户科学种植,预防农作物病虫害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保证农民能够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实现增产增收;另一方面,农户大量的种植信息与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相连接,将有利于企业正确决策和科学管理,并使企业与农户、市场这两端连接起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进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起到带动作用。”毛健说。

链接

基础建设效果显著

吉林省已有708个行政村、404个5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全省广播、电视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广电系统光缆已连通9个市州和41个县(市),总长14108公里,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6.7%。有线电视用户为211万户,正在建设的数字电视服务平台具有覆盖全省千万户级用户的能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分别在长春、吉林、延边等试点地区建成终端接收站点3610个,乡镇、村建点率达到100%,并将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以及党校、科技、教育、农业等农业信息资源,统一纳入到远程教育资源库,实现了资源共享。

农业信息工程篇8

本文系2014年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号K201429)资助成果之一。

摘要:农业信息人才作为农业信息系统的主体,其知识和技能水平是能否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信息的时代特征,探讨当前农业信息人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优化农业信息人才结构,促进现代农业信息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农业信息人才;农业信息资源

引言

internet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使得任何机构、团体、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在互联网上信息,特别是微博、微信、BBS等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目前,人们已经开始注重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利用,数据已被认为是具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大数据时代的悄然来临,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和决策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与挑战。作为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大数据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此国家提出科技兴农战略并将其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需要农业信息化的推动,而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培养高质量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人才[1]。大数据时代下,对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当前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分析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创新的培养模式,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农业信息的时代特征

农业系统是一个涉及多种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复杂系统工程。作为农业系统的子系统,农业信息系统受其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农业信息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同时,农业信息系统作为一项由人、设备、信息组成的“人机系统”,在一系列的农业信息活动过程中,信息处于客体地位,始终是农业信息活动的处理对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业信息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1)数量规模化。近年来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相关机构、组织、个人的农业信息意识逐步增强,意识到农业信息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开始注重对农业信息的搜集、组织、分析和开发利用。此外,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信息农业的转型,农业信息数量大规模增长,为农业信息服务提供了大数据支撑。

(2)载体多元化。农业信息的传递和保存同样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传统农业信息主要是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信息的保存和处理受到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磁带、光盘、软盘、硬盘等多种载体形式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信息资源的存储与检索利用的效率。

(3)内容动态化。农业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当外部环境及内部要素发生变化时,农业信息系统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甚至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具体而言,农业信息按照其动态特性主要表现为固定个体变动属性和随机变动属性两种形式。

(4)结构复杂化。大数据时代,各种载体形式的农业信息尤其是海量网络农业信息的结构类型与复杂化,主要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三种形式,这种多模、异质、结构复杂化的特点直接影响农业信息的开发利用,如何对这类信息过滤、抽取等操作直接决定农业信息的挖掘深度和开发利用的效果。

(5)传播裂变化。农业信息传播大大促进了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2]。随着互联网和各种移动应用的普及,农业信息的传播速度逐步加快,呈现出裂变式的传播特点,有利于扩大农业信息的受众范围,特别是具有普遍适用性农业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减少了农业活动的盲目性,降低了风险,提高了农业服务效益。

2、农业信息人才的时代需求特征

农业信息人才作为农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在农业信息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人才和信息已经成为战略资源的前提下,随着农业信息新的时代特征的变化,大数据时代下对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1)敏感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指人们对信息的敏感性[3]。敏感程度的高低是对农业信息进行深入挖掘的前提,直接影响人们对农业信息的后期行为活动。特别是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信息由于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必然对农业人才的信息化服务意识提出极高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农业信息人才信息意识敏感性的培养。

(2)高效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包括搜集、整理、分析、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大数据时代下海量农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活动具有连贯性,对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信息能力同样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下快速、高效地完成农业信息活动,已经成为衡量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工作绩效的重要评估标准。

(3)良好的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指在信息领域中用以规范信息人员间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分为信息道德意识、信息道德关系和信息道德活动三个层次。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使其在信息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定的价值观判断,以强大的约束力在潜意识中规范和约束人们的信息行为。

(4)规范的信息行为。信息行为指人们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活动过程,主要涉及信息的搜索行为、信息的选择行为、信息的评价行为、信息的利用行为等形式。大数据时代需要大量的农业信息人才对海量农业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如何规范这一庞大群体的信息行为直接决定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效果。

(5)互联网思维模式。大数据时代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农业信息人才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对农业信息的互联网思维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其次利用互联网将数字化的农业信息互联网化;最后利用互联网改造农业信息服务业,促进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观的形成。

3、当前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变革,近年来国家提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等战略,相关部门与时俱进的开始注重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并且意识到农业信息人才在相关农业活动中的价值,加快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进程。然而,与时代需求相比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有滞后性,具体而言当前农业信息人才队伍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型农业信息人才严重缺乏。当前从事农业信息活动的相关人员中很少具有专业化的学习或培训经历,大数据时代下要求农业信息人员即精通网络技术,又熟知农业经济运行规律[4]。近年来在国家学科体系结构中,农业院校(科研院所)逐步放开农业信息化类专业招生条件,然而由于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滞后性以及相关人员在就业意愿的偏见,从事农业信息活动的专业型农业信息人才仍然与市场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2)农业信息人才队伍结构失衡。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活动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熟练的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关联性分析能力、数据可视化能力,然而当前专业型的农业信息人才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技能结构与农业信息活动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活动的需要,导致不能充分挖掘农业信息资源,直接影响农业信息活动中的决策工作。

(3)农业信息活动工作流程不规范。由于农业信息人才在知识结构、学历背景方面的差异,在具体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具体的工作流程存在差异,即使处理同一数据源,不同人员的分析结果也存在差异。此外区域间、机构间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率较低,大量重复性、机械式的工作会严重浪费资源。

(4)农业信息人才薪酬管理体制不健全。当前我国农业信息人员主要为农业机关的事业编制人员,薪酬发放形式主要为地方财政拨款,来源主要为基本工资和岗位津贴,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虽然近年来国家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推行“绩效考核”方式评估员工工作效率,然而这种量化考核的结果仍然不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种不健全的薪酬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农业信息人员工作的态度和质量,影响农业新型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意愿。

4、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服务业的产值和产量逐步增多,从事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人员已经初具规模,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时展需要的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必须优化现有农业信息人才队伍结构,加快对专业型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1)将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纳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培养体系。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阶段已经设置农业信息化这一专业型硕士学位学科,但是具有这一学位授予权的学校较少且招生规模的人数不多,因此必须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对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力度,在大学教育阶段增设相关专业,培养专业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并且制定相关就业优惠政策,鼓励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防止人才流失。

(2)构建农业信息人才多元培养体系。针对现有农业信息人才的结构失衡问题,根据当地农业信息资源实际情况和农业信息人才的技能水平,因地制宜通过在职学习、短期培训等方式优化相关人员的知识技能结构,通过对计算机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农业科技知识学习把相关人员培养成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通过多元化培养体系方式优化农业信息人才结构,最大限度的发挥农业信息资源的价值。

(3)优化农业信息活动工作流程。从逻辑维、时间维、知识维的视角探索农业信息活动的各阶段、各步骤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为具体的农业信息活动提供统一的思想方法。通过减少冗余环节和进行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专门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和农业信息系统,通过网络服务模式扩大农业信息资源的受众,以提高农业信息活动的服务效率。

(4)建立健全薪酬管理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薪酬为员工提供了经济保障功能,并且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任何单位都需要绩效评价与薪酬管理制度相结合,通过构建合理的薪酬管理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否则会导致消极怠工、工作效率低下,人际关系紧张等不良后果,甚至会导致“效益背反”和“次优化”现象的发生。另外,由于农业信息人员可能要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搜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工作环境与其他行业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从薪酬角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5、结语

农业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从传统的刀耕火种到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的发展,农业活动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农业信息的产生与传播及其共享。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作为农业这一行业中新兴的职业,大数据时代下必须加速培养满足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服务人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时代需求与当前农业信息人才队伍结构存在的差异,探索性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业的水平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乃祥,卢文等.浅析我国高等院校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5):83-85.

[2]刘镜,刘凤侠等.试论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途径与方式[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5):31-33.

[3]明均仁.信息检索[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农业信息工程篇9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信息服务人才人才培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7.37亿,占总人口的56%,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从2004年到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锁定“三农”问题,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和2008年的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提出,并明确“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整合资源,共建平台,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一、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现状

   1.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国家在农村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逐步得到了完善,信息化应用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开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农业信息员发展到18万人。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站。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注册用户已达9万家,覆盖了全国93%的县。同时,国家教育部组织了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成立了“高等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建立了专家数据库农业信息库等综合科技条件平台,已初步完成覆盖全国的农业监测、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

   2.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现状

   信息化的关键在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与逐步完善的农业信息硬件设施和服务平台相比较,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量和质”显得尤为薄弱。由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专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信息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仅要求从事农业信息工作者有一定农业知识,而且要求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懂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真正具备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条件的科技人才极度匮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7年度统计显示,目前每百人农村人口中信息科技人员数为0.09,远低于美国的0.41,而农村人员上网比例仅为0.4%,是一般城镇企事业单位人员上网比例29.7%的0.014倍。

   3.我国农业信息化人才存在的问题

   (1)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的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我国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中,由于目前农业信息服务的直接效益不明显,各种服务条件尚不成熟,因此对从事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吸引力较小。加上目前高校中开设农业信息专业的院校较少,专业又是“农”字当差,对报考学生的吸引力较弱,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的人才数量。

   (2)农业信息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从事农业信息的人员主要来自;①某一农业学科专业;②图书馆情报学专业;③计算机信息专业;④经济管理学专业。这些专业由于培养的专业针对性强,知识面不广,因此学生毕业就岗后,往往会感到或是农业科学知识不通,或是信息意识和收集能力不强,或信息技术不精,或市场运作与经营管理经验不足,而在承担农业信息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懂农业的不懂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的又对农业知识知之甚少。这种人才知识结构极大的制约了农业信息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3)农业信息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层次培养的数量不合理。目前开设农业信息专业的院校主要以普通和重点院校为主,主要注重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和以本科教育的工程型人才培养,而忽略了以信息收集、开发、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随着国家对农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重视,对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日益加剧,这类人才的严重缺乏将成为我国信息发展的一大隐患。

   二、农业信息化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

   农业信息化需要一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又善于经营现代信息产业的集“通才与专才”于一身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其学科结构是多元的、综合的。因此,农业信息化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结构:

   1.扎实的信息处理技术和应用能力

   目前信息技术已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研究和开发已涉及农业生产、科研、教育及管理多个行业,以人工智能和3S技术为依托的虚拟农业、精准农业已现端倪,各种数据库系统、动植物生长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监测预报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迅速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引导农业生产、科研、教育、管理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这种高层次的农业信息要求使用者必须具有扎实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熟练应用技能。

   2.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

   农业信息人才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和处理,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辅助服务。农业的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包括种植业的种子繁殖、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环境保护及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等技术。只有具备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才能明确处理的数据对象的性质,才能在各种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各种信息中去伪存真,准确有效的收集、处理和利用各种农业信息。

   3.较强的营销和管理知识

   信息价值的利用和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处理人员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产业化,对市场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工作者必须了解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按照市场规律收集、分析和信息,进行农产品需要预测分析,促进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以达到农副产品产销两旺,供求基本平衡的目的。这就需要农业信息人才具有熟练把握农业经济运行规律,并能进行科学管理的能力。

   三、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思路

   为了适应社会对农业信息人才的金字塔式需求结构,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上必须遵循以应用型为基础,多层次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的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对专业办学层次予以合理调整。在努力做好本科层次培养的基础上,还要注重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较高层次学生的培养及以技术应用性为主的高职生培养,因为,农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提高整个农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意识,它一方面需要相当数量具有一定农业信息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需要更多的掌握一定实用农业信息技术的通才。

   根据目前国内高校专业设置情况,提出以下几种专业培养方案:

   1.以农业信息技术为中心,多线并举的人才培养

   (1)信息专业农业化培养。农业信息化是it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的产物,信息化过程涉及一些精深的it技术,需要精通it技术,又有一定农业综合知识的复合型it人才来解决。

   由于目前高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从理工类参照而来,所以培养的学生在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和集成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践知识,但在农业技术方面存在较大的知识缺陷,对农业生物学、土壤学、病理遗传工程学、气象学等学科比较陌生,从而无法胜任农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等工作。

   对于这类专业,高等农业院校可以通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培养既懂信息又有一定农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①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农业信息人才培养要求,调整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适应农业信息服务的需要。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一定的现代农业综合知识,并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农业科研、生产、流通服务等领域的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仿真模拟系统及数据库的设计、开发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

   ②完善课程体系。在原有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加入农业技术知识、农业经济知识方面的课程,如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中加入种养殖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等课程来增加学生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方面的知识。同时,开设一些it和农业、管理相结合的课程,如计算机农业监控技术、仿真农业技术、农贸电子商务等课程,既可拓宽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渠道,又可通过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的结合,使学生熟悉计算机农业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操作。

   (2)农业专业信息化培养。农业信息化过程有一些涉及精深农业技术和简单it技术的计算机问题,可以由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的高级农业技术人才解决。对于这类专业学生,其农业技术知识是强项,但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农业信息的分析、及系统的维护、更新是其弱项。因此在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体现计算机在农业领域的使用技能,要求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农业日常事务,同时具有通过网络、市场等途径收集、分析信息和利用数据库等工具对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充分体现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意图,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农业相关问题的思路及技能。

   2.产学结合,强调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

   无论是信息专业农业化培养还是农业专业信息化培养,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要坚持产、学、研结合方式,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人才。

   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培养过程之中。通过教学、研究与生产部门或单位的联合与协作,可以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搭建一个更加贴近农业信息化发展需求的农业信息人才培养平台,将受教育者置于其上,以学生参与生产、社会实践和科研项目为切入点,让学生进入教师及合作单位的项目组,参与和承担科研项目或社会项目,从而获得更多的科技创新训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动力源泉,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的矛盾已日益突显,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农业高等院校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多种途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业建设和农业信息化发展培养大量的、多层次的农业信息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和信息社会的需要,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eB/oL].(2007-10-22).sina.com.cn

   [2]国信办.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重要推动力[eB/oL].(2006-3-17).ii.gov.cn/news/xwdt/2006317154038.htm

   [3]张丽杨怀卿:谈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科技人才的培养[J].农业与技术,2006(3):32-35

   [4]赵君彦朱玉涛:我国农业信息人才的培育模式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3):73-75,81

   [5]梁敬东: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6(11):28-29,35

农业信息工程篇10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信息服务人才人才培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7.37亿,占总人口的56%,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从2004年到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锁定“三农”问题,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和2008年的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提出,并明确“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整合资源,共建平台,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一、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现状

1.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国家在农村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逐步得到了完善,信息化应用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开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农业信息员发展到18万人。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站。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注册用户已达9万家,覆盖了全国93%的县。同时,国家教育部组织了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成立了“高等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建立了专家数据库农业信息库等综合科技条件平台,已初步完成覆盖全国的农业监测、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

2.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现状

信息化的关键在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与逐步完善的农业信息硬件设施和服务平台相比较,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量和质”显得尤为薄弱。由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专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信息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仅要求从事农业信息工作者有一定农业知识,而且要求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懂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真正具备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条件的科技人才极度匮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7年度统计显示,目前每百人农村人口中信息科技人员数为0.09,远低于美国的0.41,而农村人员上网比例仅为0.4%,是一般城镇企事业单位人员上网比例29.7%的0.014倍。

3.我国农业信息化人才存在的问题

(1)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的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我国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中,由于目前农业信息服务的直接效益不明显,各种服务条件尚不成熟,因此对从事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吸引力较小。加上目前高校中开设农业信息专业的院校较少,专业又是“农”字当差,对报考学生的吸引力较弱,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的人才数量。

(2)农业信息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从事农业信息的人员主要来自;①某一农业学科专业;②图书馆情报学专业;③计算机信息专业;④经济管理学专业。这些专业由于培养的专业针对性强,知识面不广,因此学生毕业就岗后,往往会感到或是农业科学知识不通,或是信息意识和收集能力不强,或信息技术不精,或市场运作与经营管理经验不足,而在承担农业信息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懂农业的不懂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的又对农业知识知之甚少。这种人才知识结构极大的制约了农业信息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3)农业信息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层次培养的数量不合理。目前开设农业信息专业的院校主要以普通和重点院校为主,主要注重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和以本科教育的工程型人才培养,而忽略了以信息收集、开发、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随着国家对农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重视,对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日益加剧,这类人才的严重缺乏将成为我国信息发展的一大隐患。

二、农业信息化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

农业信息化需要一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又善于经营现代信息产业的集“通才与专才”于一身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其学科结构是多元的、综合的。因此,农业信息化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结构:

1.扎实的信息处理技术和应用能力

目前信息技术已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研究和开发已涉及农业生产、科研、教育及管理多个行业,以人工智能和3S技术为依托的虚拟农业、精准农业已现端倪,各种数据库系统、动植物生长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监测预报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迅速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引导农业生产、科研、教育、管理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这种高层次的农业信息要求使用者必须具有扎实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熟练应用技能。

2.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

农业信息人才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和处理,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辅助服务。农业的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包括种植业的种子繁殖、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环境保护及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等技术。只有具备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才能明确处理的数据对象的性质,才能在各种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各种信息中去伪存真,准确有效的收集、处理和利用各种农业信息。

3.较强的营销和管理知识

信息价值的利用和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处理人员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产业化,对市场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工作者必须了解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按照市场规律收集、分析和信息,进行农产品需要预测分析,促进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以达到农副产品产销两旺,供求基本平衡的目的。这就需要农业信息人才具有熟练把握农业经济运行规律,并能进行科学管理的能力。

三、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思路

为了适应社会对农业信息人才的金字塔式需求结构,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上必须遵循以应用型为基础,多层次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的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对专业办学层次予以合理调整。在努力做好本科层次培养的基础上,还要注重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较高层次学生的培养及以技术应用性为主的高职生培养,因为,农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提高整个农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意识,它一方面需要相当数量具有一定农业信息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需要更多的掌握一定实用农业信息技术的通才。

根据目前国内高校专业设置情况,提出以下几种专业培养方案:

1.以农业信息技术为中心,多线并举的人才培养

(1)信息专业农业化培养。农业信息化是it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的产物,信息化过程涉及一些精深的it技术,需要精通it技术,又有一定农业综合知识的复合型it人才来解决。

由于目前高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从理工类参照而来,所以培养的学生在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和集成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践知识,但在农业技术方面存在较大的知识缺陷,对农业生物学、土壤学、病理遗传工程学、气象学等学科比较陌生,从而无法胜任农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等工作。

对于这类专业,高等农业院校可以通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培养既懂信息又有一定农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①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农业信息人才培养要求,调整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适应农业信息服务的需要。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一定的现代农业综合知识,并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农业科研、生产、流通服务等领域的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仿真模拟系统及数据库的设计、开发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

②完善课程体系。在原有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加入农业技术知识、农业经济知识方面的课程,如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中加入种养殖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等课程来增加学生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方面的知识。同时,开设一些it和农业、管理相结合的课程,如计算机农业监控技术、仿真农业技术、农贸电子商务等课程,既可拓宽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渠道,又可通过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的结合,使学生熟悉计算机农业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操作。

(2)农业专业信息化培养。农业信息化过程有一些涉及精深农业技术和简单it技术的计算机问题,可以由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的高级农业技术人才解决。对于这类专业学生,其农业技术知识是强项,但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农业信息的分析、及系统的维护、更新是其弱项。因此在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体现计算机在农业领域的使用技能,要求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农业日常事务,同时具有通过网络、市场等途径收集、分析信息和利用数据库等工具对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充分体现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意图,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农业相关问题的思路及技能。

2.产学结合,强调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

无论是信息专业农业化培养还是农业专业信息化培养,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要坚持产、学、研结合方式,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人才。

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于学生培养过程之中。通过教学、研究与生产部门或单位的联合与协作,可以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搭建一个更加贴近农业信息化发展需求的农业信息人才培养平台,将受教育者置于其上,以学生参与生产、社会实践和科研项目为切入点,让学生进入教师及合作单位的项目组,参与和承担科研项目或社会项目,从而获得更多的科技创新训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动力源泉,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的矛盾已日益突显,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农业高等院校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多种途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业建设和农业信息化发展培养大量的、多层次的农业信息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和信息社会的需要,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eB/oL].(2007-10-22).省略

[2]国信办.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重要推动力[eB/oL].(2006-3-17).ii.省略/news/xwdt/2006317154038.htm

[3]张丽杨怀卿:谈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科技人才的培养[J].农业与技术,2006(3):32-35

[4]赵君朱玉涛:我国农业信息人才的培育模式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3):73-75,81

[5]梁敬东: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6(11):28-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