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遗传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3:08

生物的遗传教案篇1

/

(1)了解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遗传性状的概念和相对性状的实例。了解优生优育的措施和生物变异的概念。

(2)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理解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和性别决定的方式。理解遗传病和近亲结婚的关系。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区别及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3)灵活应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教学重点及难点

(1)明确“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2)培养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

3.教学流程

3.1情境导课

学生活动:“小婷读报”现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婷读报”主持人小婷。今天新华日报头版头条登出了这样一条消息:因“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调控机理”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著名生物学家H?罗伯特?霍维茨将于北京时间2013年4月9日来宁挑选他的助手。据说应聘现场相当火爆。

3.2第一关:基础梳理,紧扣考点

3.2.1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4个问题:(1)遗传信息的中心是什么?(2)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什么?(3)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什么?(4)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结合染色体、Dna、基因图片,给出正确答案,并给答对的学生分发通行证。

学生填写学案:遗传信息的中心为细胞核,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为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

3.2.2复习人的性状和遗传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3个问题:(1)什么是遗传性状?(2)什么叫做相对性状?有哪些实例?(3)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结合一对相对基因,给出正确答案,并给答对的学生分发通行证。

学生填写学案:(1)遗传性状指的是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2)相对性状: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3)基因是成对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指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是指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当一对基因中有显性基因时一般表现为显性性状;当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表现为隐形性状。

3.2.3复习人类的性别决定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2个问题:(1)人类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概念是什么?(2)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给出正确答案,并给答对的学生分发通行证。

学生填写学案:(1)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2)完成表2。

(3)完成性别决定的遗传图解(图1)。

3.2.4复习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4个问题:(1)什么是遗传病?(2)常见的遗传病有哪些?(3)预防遗传病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4)有哪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给出正确答案,并给答对的学生分发通行证。

学生填写学案:(1)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2)色盲、血友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等都属于遗传病。(3)预防遗传病最有效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4)优生优育的措施主要是: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3.2.5复习生物的变异

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3个问题:(1)什么是生物的变异?(2)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区别是什么?(3)生物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给出正确答案,并给答对的学生分发通行证。

学生填写学案:(1)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现象。(2)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根本区别在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3)生物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地球上的环境是变化多端的,如果生物不发生变异,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生活环境。如果没有可遗传变异,就不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正是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才使得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地进化发展。

3.3第二关:考纲扫描,构建网络

教师活动:展示《2013年南京市中考指导书》要求。

学生活动:展示学生预先分组准备好的思维导图。教师请4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讲解。

教师活动:展示教师准备的思维导图和学生交流分享。以4组学生中最为详细合理的思维导图为依据,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总结。给以上展示的小组成员分发通行证。

3.4第三关:核心攻略?解疑点睛

教师活动:展示南京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相关中考题,让学生了解中考出题方式,教师总结点睛。

教师活动:给答对的学生分发通行证。

3.5第四关:趣味检测

生物的遗传教案篇2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效课堂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维目标 教学案例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三年来本人认真钻研《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并充分领悟其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理念,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我积极探索与实践了生物高效课堂模式:问题启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现知识与方法,形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批判、接受、创新。具体介绍如下:

一、问题启发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中,我是这样启发诱导的: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兴趣学生身临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情境中为什么F1代都是高茎?为什么F2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学生思考与讨论,自己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孟德尔提出了什么假说?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孟氏假说的要点孟氏假说一定正确吗?怎么验证孟氏假说呢?学生思考与讨论,自己尝试提出验证的实验方案教材提供了什么实验方案?学生阅读教材并分组体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的结果一定能说明孟氏假说正确吗?孟德尔怎么设计实验验证孟氏假说的?学生身临孟德尔测交实验的情境中孟氏假说升为分离定律怎样概括分离定律?学生自己尝试概括分离定律并与教材概括的分离定律作对比学生完成对分离定律的发现和接受请同学们回顾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并总结出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阅读教材对假说——演绎法的介绍学生完成对假说——演绎法的发现和接受分离定律和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就高中生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兴趣进行调查与分析显示: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式学习,其次是接受式学习,再次是讨论式学习,兴趣最低的学习方式是读写式学习。再者生物学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生物学,了解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发现知识与方法,形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发现学习的: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法萨顿假说:基因可能在染色体上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哪一种是遗传物质?思考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学生思考讨论(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等)猜测哪一种是遗传物质答案不统一(蛋白质或Dna)探究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实验思路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探究蛋白质或Dna的作用)采取什么实验方案?如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学生自己尝试提出实验方案教材首先介绍了什么实验方案?分析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实验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S型菌存在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转化因子是什么?不知道转化因子的探究分析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实验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Dna是转化因子(遗传物质)限于分离提纯技术,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Dna纯度≤99.98%(蛋白质≥0.02%),有没有必要设计其它实验方案?有必要教材又介绍了什么实验方案?学生体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计过程,学会如何标记大肠杆菌、如何标记t2噬菌体、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没证明激发学生设计探究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兴趣Rna病毒没有Dna,那遗传物质是Rna还是蛋白质?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老师介绍植物病毒重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Rna是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总结三个经典实验核酸是遗传物质教师直接阐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说明了什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样,学生完成了有关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知识的发现和接受,也提高了有关实验设计的能力,并认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奉献于社会的价值观。

四、批判、接受、创新

在相关情境中发现的知识与方法并不一定完美无缺,要引导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来选择性接受或创新。例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无法解释生物膜的某些现象和功能,所以有必要继续探究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发展和完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参考文献

[1]胡金龙编写《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远方出版社,2007年11月。

[2]刘恩山方红峰郑春和主编《生物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生物的遗传教案篇3

关键词: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知识协同保护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3-0127-003

Studyon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BasedontheCollaborationofLibrary,archivesCenterandmuseum

LvHong(CollegeofHumanitiesofZhejiangLishuiUniversity,Lishui,Zhejiang,323000)

abstract:Libraries,archivescentersandmuseumsplayavitalpartinprotecting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heybearthemissionofculturalservingoftheircountryandtheirpeople.However,problemsalsoexistinprotectionanddissemina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uchasacrossmanagement,duplication,faintprotectioninpreviousstage,imperfectworkinlaterstage,lackingofeffectivesharingmechanismandtheoreticalsupport.establishinganintegratedmechanismforthecollaborationofthesethreedepartmentsinprotecting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willimproveitsshareddegree,spreadandinherititinawiderscale.

Keywords:library;archivescenter;museum;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cooperativeprotection

CLCnumber:G253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3-6938(2010)03-0127-003

以全球化作为世界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了世界性的主题。担负着国家和人民文化服务使命的文化职能部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以下简称三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三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1三馆的使命与责任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都是由国家(政府)投资的非赢利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因此,“无偿服务”是它们共同的社会存在基础,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是它们共同的历史责任。三馆保管(存)着类似的馆藏资料,并根据各自的方针和任务制作与资料有关的信息,开发适合各自目的的资料提供方法。

图书馆是搜索、整理、收藏和流通文献资料的文化事业机构,其目的是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可见图书馆具有公共性、中介性、社会性、教育性、艺术性的特点。其社会职能是社会文献信息的整序、传递;智力资源的开发;知识的传播交流;文献遗产的搜集保存等。[1]

档案馆是集中、统一、永久保管(存)党和国家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是存贮、处理、传递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中心,同时编辑出版档案史料,参与编修史志工作。可见,档案馆具有科学性、文化性、信息性、机要性,服务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其职能是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区域范围内产生的档案史料。[2]

博物馆是保存、陈列、研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自然标本的文化教育机构,具有文化性、专指性、历史性、教育性、服务性的特点。博物馆既是社会文化教育机关,也是生活教育场所,其职责是系统、合理陈列的实物资料供参观实行普及教育,为科研工作提供研究,对文物、历史实物资料的保护。

1.2三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保护中的作用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馆作为国家文化机构,面临共同的课题――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集合的知识元素组成性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是图书、资料、档案、文物和传承人记忆的集合体,其实质都是一种信息知识,一种人类社会的共同记忆。但它与传承群体、文化场所密切相关,尤其是活态智慧文献化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就具备了客观知识的共享性质。

2006年10月25日,国家文化部审议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管理暂行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其中明确提出有关三馆的主要职责及措施:(1)《方法》第八条规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应当履行的五项职责中首先明确要全面收集相关项目的实物、资料、并登记、整理、建档。(2)《办法》要求申报项目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十年保护计划,首先要建档,通过收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档案。另外,2007年颁布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第四章“保护措施与管理”中的第三十条规定“文化馆(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应当组织开展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是图书、档案、情报、文物、传承为主题与社会环境相结合一体化的实践。三馆利用其社会地位可以从各机构收集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项目和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服务和产品。三馆还可以从本馆的馆藏资料、档案史料以及馆藏实物中挖掘开发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由此可见,三馆通过大量的收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信息,并将各类信息结合应用可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1.3三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困境

(1)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叉管理,资源重复浪费

目前我国各地方对各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数据采集工作基本结束,但是多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文献化抢救出来后,分散交叉收藏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不同的保护收藏部门,而这些部门虽然同为文化系统但却有不同的隶属关系。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部门间难以相互合作,工作各自为阵,造成资源重复浪费。

(2)非物质遗产知识的保护力度不够

对于文献化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来说,如果不进一步挖掘整理、开发、利用、传播和研究,则同样抵挡不住“消失”的命运。如我国以往民族民间文化抢救都是“文艺”行为,由各级文化馆(艺术馆)唱主角,他们在电影调查、电影采风中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等手段记录,抢救出大量的民间文艺作品。但由于当时社会背景的局限性,没有上升为全社会的文化行为,辛辛苦苦抢救的作品,因后继工作与社会环境脱离,也与文献保护技术相脱离;或因为温度等自然原因和技术设备的简陋老化影响,使得已文献化的资料面临消失的危险。[3]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后续工作不完善

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中编撰而成的作品被送到图书馆、研究所里便束之高阁;被抢救出的民俗文物送入博物馆便大功告成。以往的这种文化抢救的“运动式”工程、阶段性工程和政绩工程是目前我国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4)各文化机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有效共享机制

由于三馆的使命职责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不同,导致三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不同,因此很难有机会构筑合作关系。在当今数字化网络条件下,知识信息跨时间传播成为必然,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需要跨越职能限制的协同合作。

(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保护理论研究尚处于离散状态,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为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文献抢救保护的“一劳永逸”,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和科学的方法,从制度上、责任上落实到位。

2三馆协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整合

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在于通过重塑和再造传统,来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脉络,保障其生命活力,进而达到维持和延续族群记忆、巩固和增强族群文化认同的目的。由于真实性或原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所在,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精神就是要努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着”的前提条件下保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三馆协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整合,对民族文化历史具有再认识的价值。在带给地方民众实际利益的同时,增加了地方民众的家园感和骄傲感,并增强地方民众的族群认同意识和传统纽带,保持家园与自然、传统的和谐状态。

2.1三馆协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整合过程

(1)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保护的范畴。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利用自身优势,可设立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与保护的研究中心,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存、传播、保护和利用等领域的研究。首先是技术层面的研究,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及发展史的研究。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调查,就其发生、发展、体系和演变进行探讨。[4]其次是文化、社会层面的探讨研究,即艺术学、文化学与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结合具体的环境,探索其产生、发展、演变的原因。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变的了解,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共同体生活中的作用和在共同体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最后是现实层面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保护方法及其知识资源在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保护寻找途径和方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战略上的支持。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但它们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侧重点等方面都明显不同。

(2)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资料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知识库是凝固的文献化信息与传承人活动活态文化信息的有机结合体,通过建立专题知识库档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跟踪采集、服务、研究。专题知识库档案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传播情况,如民间传承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场所登记、联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开展、及与外界交流情况;传承人生存状况的跟踪;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联络方式及其它相关资料等。

(3)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活动和服务。之所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其目的是为了传承民族的独特文化,把我们的民族身份、民族基因传承下来,并与百姓共享。三馆联手创建的通过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方式保存非物质文化知识的数据库,通过互联网普及并保存地方“非遗”相关信息,全面掌控“非遗”项目生存现状。同时,三馆还可以分别开展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活动,如:在图书馆开展民间手工艺创作交流、传统手工艺劳动,以直观形式保存对文化形态的记忆,以资借鉴和参照,体现出对本土传统和手工劳动的尊重,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博物馆发挥传统博物馆优势,加强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介质的收集、整理、保护和研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实物展览,[5]通过展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使参观者进一步了解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2.2三馆协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整合中的社会职能部门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大规模的政策介入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加快,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此背景下,政府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干预,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必要。因此,现阶段我国国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都决定了政府进一步干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土文化一直以自发状态在民间流传,其产生、发展和传承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现代学科的发展,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部门有能力对民族民间文化方式和生活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和梳理,对其认识进行深入和细化研究,探寻其发展的脉络和源流,用现代学科的眼光去审视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策规划是政府行为,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行为。其组成必须有图书、档案、传承艺人和志愿者参与规划,并设计合理、可行、有长久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资源建设采选方针,并使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资源建设的行动指南。

3结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是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职责和使命,需要三馆的协同合作与努力,但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和继承,则需要更多的社会部门及个人的参与协同。本文只是在三馆协同传播与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距真正实现社会立体的、全方位的协同体系还有很大差距,也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如组织问题、经费问题、产权划分问题等,但相信,随着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更进一步挖掘利用,三馆协同乃至整个文化保护单位的协同体系一定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且发挥巨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方允璋.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王先发,孙二明.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J].湖北档案,2007,(9).

[3]吕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口述档案[J].甘肃社会科学,2008,(3).

[4]张文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论纲――以秦俑博物馆为例[eB/oL].[2009-10-27]..cn/template/xsb/show.aspx?SiteiD=inDeX&Code=&iD=2622.

生物的遗传教案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1-0058-04

当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2003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式全面拉开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序幕;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意见》指出,要“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队伍,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着力培养一大批艺术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积极保护和扶持少数民族优秀民间艺人和濒危文化项目传承人,对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突出贡献的传承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抢救濒危文化,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濒危文化传承人。”然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合理地培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这是目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一民先生指出:“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老艺人’来完成。他们掌握并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族技艺的精髓,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如果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延续,其保护与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1]由此可见,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构建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承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断层现象严重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绝大多数来自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些掌握“绝技”的艺人大多数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偏低,而且年岁已高,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随着这些老艺人去世而随之消失。而年轻的一代有的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外出务工,不能学习传承父辈们的“绝技”;有的对身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屑一顾,不愿意潜心学习和传承,致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大多数主要从事民族民间文学、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歌舞等的传承人,因所从事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无法开发利用自己特长的传承技艺,又无时无力投身其他行业,而无法很好解决个人和家庭的生计问题。他们大部分处于经济来源困难、家庭生计困顿、年老无力的艰难状况,生活甚至不如一般人……极大地影响到了传承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现实地影响了年轻后生学习文化传承的积极性,造成了民族文化传承人的断代。”[2]

(二)传承人才培养缺乏规范性,随意性强

当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规约,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方面却非常滞后。尽管有些地方在尝试着探索传承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规范、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国家的层面上,目前还没有出台一个具有全局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有些地方政府、高校、协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制订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计划和方案,但从整体来看,这些计划和方案大多数随意性比较强,而且缺乏规范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三)传承人才培养结构欠合理,质量不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各级地方政府及高校等机构纷纷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入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也被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全国有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一些相关专业,招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这些人才培养机构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着诸如师资力量缺乏、人才培养结构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合理的论证、人才模式过于偏重理论、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现象;而有些靠师徒传承或民间文化团体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由于对其培养的传承人过于强调实践的“技艺性”,而忽视了对其理论性的指导。这些都导致了我国传承人才培养结构欠合理、质量不高。

(四)相关部门对传承人才培养不够重视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是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之计就是要加强对传承人才的培养。当前,有许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却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其结果是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日趋消亡,许多工作甚至面临着前功尽弃的结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指出:“民间文化处于最濒危的现状有两种,一种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另一种是传承人的问题。而传承人濒危现象又在少数民族地区最为明显,极需关注。”[3]可见,传承人才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以制度的形式制定规范有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培养方案,是解决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滞后问题的前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方案是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求,国家各级政府、社会团体、教育部门等机构为了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它对于保护、传承和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走向规范化、有序化的重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体现出指导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具体可以制定国家、政府、高校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四位一体”的培养方案。

一是要从国家宏观层面制定一个具有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要明确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中的指导思想、目的、基本任务、机制、目标,以及相应的政策、资金、法律等保障体系,从而为地方政府、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等机构制定具体的传承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指导性的参照。

二是地方政府要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结合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存现状、文化特征、传承人概况等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利用本地各种资源优势,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使该地区的传承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三是各高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人才培养的优势,结合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专业性理论和实践人才。

四是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协会要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结合本协会文化研究的特点和传承人才情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制定出本协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如《刘三姐歌谣传承人才培养方案》、《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才培养方案》、《傣族孔雀舞传承人才培养方案》等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模式

要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持续健康地传承下去,除了要制定出“四位一体”的、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要有一整套切实可行人才培养策略,并采取一些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措施,培养出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从而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向深入。

(一)重视“师徒传承型”人才培养模式

师徒传承型传承人培养模式,就是俗称“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家族世袭传承和社会师徒传承两种类型。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有些专业性、技艺较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其传承模式主要是师徒传承。这种模式是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性”时代要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其“特殊性”与“专利性”,要注意保护和协调好现有传承人的既得利益。一方面,要完善“国家+省+市+县”“四位一体”的保护体系和传承人名录体系,使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救助;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命名工程,建立传承人档案,将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列入政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要进一步加大政府保护传承人的力度和投入,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生计保护,为传承人开展传统文化传习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使得老传承人无忧传承、年轻一代积极参与传承。

(二)鼓励社会文化团体“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民间文化演艺团体或组织在丰富人们的日常精神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这些文化团体或组织也以独特的团体职业型传承人培养模式续写着各自文化的辉煌。社会团体职业型传承人培养模式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一些民间文化演艺团体或组织(如马戏艺术团、彩调歌舞团等)为了职业演艺发展的需要,将一些文化演艺技艺传承给该团体或组织的成员,使这些民间文化演艺团体或组织的文化技艺后继有人,世代相传。社会团体职业型传承人培养模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职业性的团体传承方式,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积极鼓励这种传承人才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各民间文化演艺团体或组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它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扶持高校“理论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聚集有大量的理论型、实践型、管理型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的培养应充分利用好高校这个有利的平台。国家和地方政府要积极指导和扶持高校,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地方民族文化特色,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授课、讲学,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从而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良性持续发展。如哈尔滨师范大学结合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设置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专业,定向招收黑龙江省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本民族考生,对黑龙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专业化培养。而“北京城市学院2012年起也将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学校将把老北京传统手工艺老艺人请进学校,采取艺术家和学校联合培养的模式,努力培养出高学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工艺者。入读该专业的学生可同时享受课堂教学和老艺人‘师傅带徒弟’的工坊式教学。”[4]伴随着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加入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行列,高校将成为我国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重要阵地。

(四)倡导群众“业余爱好型”人才培养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它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其“活态性”。因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渊流传、经久不衰的强大动力在于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来,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日常生活。我国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广大人民群众业余爱好的方式来传承的,如广西刘三姐歌谣、侗族的芦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如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不是单一的个人或文化团体中的“圈内人”,而是爱好这些民族民间艺术的广大人民群众。因此,积极倡导群众业余爱好型传承人培养模式,也是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者祁庆富指出:“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本质不在于‘物’与‘非物’,而在于文化的‘传承’,其核心是传承文化的人。”[5]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承载着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和神圣使命。在当前,制定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培养策略,充分发挥上述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是确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薪火相传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郑一民.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J].领导之友,2008,(3):37.

[2]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20.

[3]冯骥才.民协将评民间文化传承人[n].新京报,2005-03-23.

生物的遗传教案篇5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重担。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随着国际上对于各国音乐类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而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所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教育专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音乐教育专业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一、音乐教育专业具有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责任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有关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师资的音乐教育专业是否在自身的教育体系当中反映了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并且能否承担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责任,还需要进行研究。基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音乐教育专业中传承时,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责任,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只有确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据此采取具体的措施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从始创阶段就以“中学及师范音乐师资”的培养为目标。早在1952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对全国高等师范的办学方向做了统一规定,规定以培养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为主。

1987年5月,国家教委在天津召开“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审订会”。会议对原有的22个基本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高师音乐专业”改名为“音乐教育专业”。这次会议使得音乐教育专业这一名称以首次确立,也对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一方向规定了它从课程设置到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都必须确保培养既掌握与时俱进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又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教学法的毕业生。这是音乐教育专业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志。

2004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在该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总之,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的音乐教育师资。

2、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要求方面,要求: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其中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

就如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表达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之外,突出的强调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可见教育部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必修课程学科化,选修课程类型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特色化。各校可参照《课程方案》中建议的科目开设选修课,也可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特长开设相应类别的选修课,以充分发挥本校优势和地域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见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说明)。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需要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参与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保护与传承是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参与,高等院校担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深信,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生成背景及音乐构造特征的不同,也决定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有所不同。我国的各个省份都有本地区的师范院校,这些院校一般都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在研究本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是他们培养本地区音乐教育师资的使命。

生物的遗传教案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国际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4-0070-02

1概念的由来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框架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由来和该组织的两项工作有关,一项是世界遗产的保护,一项是世界版权的保护。就前者而言,1972年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但保护的范围仅限于纪念物、建筑群和遗址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不能涵括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而此类遗产则面临着更易受到破坏乃至消亡的严峻形势。为了完善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作为与物质性、遗址性、建筑性文化遗产相对应的概念被提了出来。这个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日本对无形文化财(intangibleculturalproperties)保护的前瞻性立法的影响。就后者而言,1952年,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一次政府间会议通过了《世界版权公约》。但该公约没有覆盖到民俗(folklore)所指称的范畴。“首创民俗一词的英国民俗学家汤姆斯认为,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而这些正是后来被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属于“非西方”的文化形态,因难以得到“西方”主导的国际版权法的保护,而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包括被肆意掠夺和歪曲。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些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影响下,教科文组织开始关注从国际法的角度来保护“民俗”。

在笔者看来,上述的两个源头并不是两条线索而是一条线索的两个起点。在教科文组织数十年的工作实践中,它们一直共同影响着概念的选择,定义和使用。在日本无形文化保护的影响下,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科文组织一开始就碰到了版权保护的难题,这使得保护工作在国际语境下是超越了日本经验的。事实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教科文组织即把民俗作“全面范围的民俗”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民俗”的二元划分。并力图直接从司法保护入手来回应拉美和非洲国家的民俗保护诉求。但在这一领域,之所以难以获得一个积极的技术性成果,表面上看是民间文学艺术难以融入世界版权法体系,但其深层背景则充斥着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版权保护机制与前殖民地国家抵抗文化殖民和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强烈诉求之间的激烈冲突。劳里·杭柯指出,民俗传统的版权问题及其间产生的分歧确实主导着整个计划的方向,因为它不仅关涉着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在文化上的独特性和创造力,而且关涉着发达国家对传统民俗的经济开发,那往往是越过传统文化的本土语境,侵犯了传统文化所属社区和群体的利益,而在表现或再现上的曲解则轻诋了维系这一传统的群体,伤害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

2《示范条款》中的概念内涵

1982年,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召开了专家会议,并通过了后来颁布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表达、禁止不正当利用和其他破坏的国家法律示范条款》(简称《示范条款》)。从《示范条款》的名称就可以看出wipo的主导作用,它体现了知识产权保护思想表达而不保护思想的原则。《示范条款》使用了“expressionsofFolklore”这一术语,并将其定义为:指由传统艺术遗产的特有因素构成的、由××国的某居民团体所发展和保持的产品,尤其指下列内容:一是口头表达形式,诸如民间故事、民间诗歌及民间谜语;二是音乐表达形式,诸如民歌及器乐;三是行动表达形式,诸如民间舞蹈、民间游戏、民间艺术形式或民间宗教仪式(上述形式不论是否已固定在有形物上);四是有形的表达形式,诸如:①民间艺术品,尤其是笔画、彩画、雕刻、雕塑、陶器、拼花(拼图)、木制品、金属器皿、珠宝饰物、编织、刺绣、纺织品、地毡、服装式样;②乐器;③建筑艺术形式。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Folklore”被用来涵盖口头传统和民间表演。当然,《示范条款》最大的特色在于肯定了从版权法之外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思路,建立民俗的特别权利保护制度。

3《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中的概念内涵两个政府间组织协作推进这一工作,并于198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简称《建议案》)。但“采纳《建议案》的整个过程被一场不可调和的辩论所羁绊,分歧主要来自对民俗保护与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全面质疑的过程中出现在这两造之间的对立看法,UneSCo、wipo和相关的会员国都被这个问题所主导,而《建议案》本身则力图调和这两个理论阵营。”也正是这种务实的思路,造就了《建议案》这样一个具有界碑意义的法律文件在国际社会的积极影响力。自此在UneSCo框架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朝着鉴别、保存、保护、传播、维护以及国际合作这些容易达成共识的方面努力,这也就是被学界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的方向,这是亚洲观念主导的方向。

《建议案》采用的术语是“traditionalCultureandFolklore”,是指“文化团体基于传统创造的全部,通过群体或个人表达出来,被认为是就文化和社会特性反映团体期望的方式;其标准和价值是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流传的。其中,其形式包括语言、文学作品、音乐、舞蹈、游戏、神话、仪式、习俗、手工艺品、建筑及其他艺术。”该定义和《示范条款》的规定基本一致,只不过表达更为概括和抽象。但是却用“traditionalCultureandFolklore”替换了《示范条款》使用的术语“expressionsofFolklore”。芬兰民俗学家劳里·杭柯在回忆《建议案》草案的讨论过程时说,将“传统文化”置于“民俗”之前,是因为后一个概念带有西方人居高临下的“轻蔑”含义。

4《建议案》之后的概念及内涵

1997年6月在马拉喀什举行了“国际保护民间文化空间专家磋商会”,这次会议有三项重要成就:一是会议辩论期间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人类口头遗产”(theoralheritageofhumanity)。后来UneSCo执行局第155届会议指出,由于“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是不可分的,因此在以后的鉴别中,在“口头遗产”的后面加上“非物质”的限定。本次会议还通过了“代表作条例”,把“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二是受“保护吉马·埃尔弗纳广场大众文化表达形式联合会”这个当地组织的相关活动的影响,使用人类学的“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来描述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并对该概念进行了定义。三是向UneSCo大会第29届会议提交了一份决议草案,倡议由UneSCo设立一个国际荣誉奖项,确保被宣布为“人类口头遗产代表作”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表现形式受到保护和宣传。1998年,UneSCo大会启动了《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在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中,对非物质遗产类别作出说明时再一次将“文化空间”这一概念阐述如下:“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针对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表现于有规可循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音乐或戏剧表演,传统习俗或各类节庆仪式。另一种表现于一种文化空间,这种空间可确定为民间或传统文化活动的集中地域,但也可确定为具有周期性或事件性的特定时间;这种具有时间和实体的空间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它是文化表现活动的传统表现场所。”

至此,“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正式替换了“民俗”及其衍生出来的“民间文学”、“民间创作”等概念,其外延也明确从“文化表现形式”拓展到了“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

UneSCo于2002年1月22日至2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国际公约应包括的优先领域”为主题的国际专家会议。会议期间,专家们建议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取代“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此后,“非物质文化遗产”(iCH)成为了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法定用语,并进一步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根据上述定义,进一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以下五个领域:①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同时《公约》还对“保护”作了以下说明:“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从上述梳理可以看出,术语的更迭既有趋向于科学性的认知兴趣,也有国际社会话语政治中的利益纠葛,但后者在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如此,但对比教科文组织每一阶段对保护对象的正式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变换频繁的术语所指称的事物却始终具有一种独特的相似性。这种独特的相似性在冲突、争辩、喧嚣的氛围中显得静默而沉着,但正是它使得所有的争辩能够通向人类智慧进步的方向。这些方向是我们理解“保护对象”的重要指引。但我们不能把这种相似性简单地理解为学者们所总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些特征,因为这种相似性必须得仰赖它虽有变化却一以贯之的动态轨迹,才能被我们准确把握。是这个历史的轨迹而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为我们构建了法律上同一性判断的基础,回答了我们“法律保护什么”的提问。

参考文献:

[1]向云驹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与范畴[J].民间文化论坛,2004(3):69-73

[2]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46

[3]高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4

[4]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8(1):6-17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30872012-2-8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30882012-2-8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502012-9-13

生物的遗传教案篇7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140-02

徐行黄草编的历史及现状

嘉定徐行黄草编是我国传统工艺品之一,是采用徐行镇特产的草本植物黄草为原料,经晒干、染色、搓绞等工艺,再手工编织成各种日用品或工艺品。工艺文化是地方经济活动的一种缩影,黄草编工艺正是上海嘉定地区工艺文化经济模式的代表,是上海郊县为数不多的本土手工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上世纪80年代曾为地方外贸经济带来极大的利益。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方式变迁,黄草编工艺早已远离了地方经济活动的舞台,基本上已被淡化为曾经有过的文化记忆。

2008年,徐行黄草编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进,深刻影响了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对黄草编而言也是如此。这为黄草编制作工艺的抢救、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艺术类高职教育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古老文化记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转型和发展,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特性,使其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责任。艺术类高职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是职业教育的区域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的完美结合。

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艺术类高职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类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许多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手工技艺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类高职院校具有大量与民间工艺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储备人才,同时还有大量具有丰富设计制作经验的教师,可以为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提供相应指导。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艺术类高职教育,也是培养高职特色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

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开设民间特艺工作室,创设适合黄草编传承的情境,聘请民间艺人传授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语言、手工艺、表演艺术等,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师徒相传的方式代代延续,黄草编也是如此。最早的黄草编主要通过家庭成员内部的传艺、黄草编工厂内的师徒带教传授技艺。传统学校教育的知识传递方式更多的是课堂教学。为了使传统手工艺得以有效的传承,学校开设了黄草编工作室,对照工作场所进行环境布置,打破课堂教学的形式,聘请民间艺人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授技艺。通过这些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的言传身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体验黄草编的文化和传统工艺。

黄草编工作室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欢迎学生自由报名学习,基础不限,旨在提高技艺传承的广度。同时在报名的学生中多次筛选,确定5位优秀学生,每周固定时间传授技艺。每个学生每周在工作室的学习时间不低于8课时,旨在提高技艺传承的深度。除此以外,与学校纤维艺术社团相结合,为社团学生纤维材料的设计和制作提供部分指导,而纤维艺术材料的多样性、技术的多样化、展示效果的多元化提高了黄草编技艺的扩展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人虽然技艺精湛,但一般文化程度不高,艺术创作水平较低。而艺术类高职的学生一方面接受文化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接受比较严格的艺术专业训练,与传统学徒制比较,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为黄草编技艺传承储备力量。

(二)原真性保护与适度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而原真性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原真性是要教育传承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完整的手工艺技艺。对此,学校虽然聘请了民间艺人,但是并不规定艺人的编织题材与内容。在工作室创立的初步阶段,民间艺人只是将黄草编传统的题材与图案进行复原性编织,并不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创作。黄草编是运用天然植物纤维黄草编织而成,由于黄草本身材质不易长久保存,虽然黄草编有着近千年的历史,但是并没有传世作品。而对民间艺人不加任何干涉的经典作品制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对已有的黄草编作品进行复原和保存。

注重作品的收集与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通过口头相传,制定详细的访谈提纲,对民间艺人进行口头访谈和记录,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将材料、工具、工艺流程、编织图案、编织技法等进行拍摄,配合访谈整理而成的文本资料,建立资料库。手工艺是动的艺术,对手工艺流程进行细致的分析,编写脚本,拍成视频资料,通过文字、摄影、摄像及录音的方法对黄草编内容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整理。

在重视传承的前提下适度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模具。制造了笔记本电脑形状的模具,编织了适合放笔记本电脑的草编包。(2)新图案。与时俱进,开发了大量的新图案,包括卡通、海宝、世博等图案。(3)新产品。结合当前需要,制作了如灯罩、手包等新产品。(4)新材料。探索多种材质相结合,如黄草与麻结合,黄草与陶瓷结合等。

(三)重视理论研究,编写传承方案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对即将流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起到重要作用。学校与传统作坊的重要区别之一是重视理论研究。学院在原真性保护调查的同时,积极申请课题,深入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依托黄草编工作室的课题有上海市科研创新项目《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与思考》、上海市晨光计划《嘉定黄草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研究》,为黄草编的进一步挖掘和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而且高职院校的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院校之间互相配合,资源共享,为研究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搜集相对较难,主要通过口头相传的形式,而且很多知识是程序性知识和默会知识,难以用语言很好地表述,所以大部分民间手工艺没有配套的教材资料。学校进行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的整理,能够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方法,编写适合黄草编新手学习的项目设计方案与活动设计方案,有效地促进了黄草编的传承与教学。

(四)整合资源,多形式扩大影响力

调动与整合人力与物力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特色艺术活动。学院内部开展如讲座、民间艺术展、民间艺人进校园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喜欢黄草编工艺。对外积极参加各种展览,创造各种展示平台,扩大黄草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如2010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黄草编织艺术秀”项目入选世博会公众参与馆“秀空间项目”、2011年参加首届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和第六届中国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展等,不断扩大了社会认知度。

高校的一个优势就是平台功能。黄草编工作室既是传授技艺的场所,又是一个对外展示的平台。除了走出去参展,还吸引了大量的校外机构及人员进行参观,每年接待人员超过千余人次。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参观了工作室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同时,各高职院校参观交流,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结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其关键是教育。通过教育,可以使青年一代能够快速高效地掌握其工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发展。保护传承行将消失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是艺术类高职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通过民间技艺工作室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类型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学院内创设了良好的传统手工艺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具有特色的艺术类人才,整理保存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外扩大了黄草编的知名度与影响度,获得了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重阳.浅谈地方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教文汇,2009(5).

[2]刘慧群.民间非物质文化的大学传承[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陈又林.高校艺术教育作为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8).

生物的遗传教案篇8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横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涵盖内容较广泛,不仅因此,如何针对当前医学生的特点,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使医学遗传学课程更贴近临床,使学生更具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医学遗传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使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014年以来,为了能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制定出了一套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下我们针对各专业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

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医学遗传学课程专任教师1人,生物学副教授;实验教师1人,初级实验员;兼课教师2人,生化讲师。自中职模式开始,师资队伍就是维持这一格局,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减少了初中生招生人数,医学遗传学课程开设在高招护理专业中也划上了句号。课时减少,师资不能逆行增加,但无疑为课程开发、教学改革以及科研因为师资力量薄弱设置了不少障碍。

2开设学期认定

高中毕业生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于高招专业,医学遗传学开设在第一学期,与解剖学、组胚学同步进行,能起到承前启后相辅相成的效果。随着职业院校近十年来对教学课程的改革,生物学早已停设,没有高中的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对于以初中生为起点五年制的助产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医学遗传学中的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病的产生机制等知识对他们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综合五年制学生特点以及课程开设特点与要求,把医学遗传学设置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课程的后续课程,开设在第四个学期。

3主要教学内容

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学生按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认真学习,重点是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我们通过对一些医院的医生、护士以及助产士的调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以及本课程内容、课时特点,选取了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内容(见表1)。

选用教材:医学遗传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13年出版。

4总学时与理实比

医学遗传学是以以遗传和基因为核心,研究人类生命现象和疾病与遗传的关系,揭示遗传病的遗传规律、诊断防治措施,探索基因的奥秘,是现代医学中日新月异发展的活跃领域。针对不同的专业对本课程知识不同的需求,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学时与理实比例(见表2)。

5实验实训项目

一般开设3个实训项目:染色体核型分析、系谱分析、皮纹分析,共6学时。

我们在助产专业去掉了一项传统的医学生物学教学模式里的显微镜实验项目,增加了2项以动手为主实训项目,如优生咨询项目,我们在助产专业学生开课时先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一个遗传咨询场景,学生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来描绘系谱,然后对系谱进行判断与分析,确定它的遗传方式。如皮纹分析项目,通过提取自己的指纹掌纹再进行统计对比,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消化力度。也更好地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建设目标。

6实验实训场地及实验实训仪器

医学遗传学有2间独立的实验室,约共80平米,实训仪器仅有易耗品如染色体照片、印油等。建议新校区搬迁重新建立遗传学实验室时要参照医院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实验室重新布局,更好地体现理实一体化的特点。

7课程考核方案

以往的教学考查多采用期末结业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使大多数学生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新课程标准设置后,我们采取了“平时考核(占40%)+期末结业考试(60%)”模式,平时考核形式多样,如课堂提问、课后撰写小论文、实验报告抽查、平时小考等等。

8教学效果

2014-2015学年,在护理、助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眼视光技术等专业中开设了医学遗传学课程,本课程组共完成了助产专业医学遗传与优生学64课时;其他专业医学遗传学364课时。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执行各项教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较好,对医学遗传学的实训项目也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综合测评平均分为96.5,学生的满意度测评优秀率达94.5%,结业考核综合评价结果(见表3)。

9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生物的遗传教案篇9

关键词:遗传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自主性实验

《遗传学》是生物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农学、园艺、林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研究内容涵盖了从遗传因子到群体遗传的多个层面,对探索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以及推动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遗传学实验不仅仅是验证遗传学理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担负推动遗传学理论发展的重要角色[1]。因此,遗传学实验的教学要打破传统验证型实验的束缚,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为导向,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本文结合前人经验及自身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感受,谈谈关于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遗传学教学中实验学时相对偏少。虽然理论课教材内容非常多而且大体跟得上最新研究成果进展,如基因工程、基因组学、分子标记等内容,系统性也较强,但实验课教材内容却较为陈旧[3-4],基本上都是多年前的内容,大体上是关于细胞学验证性实验,比如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等验证性的实验,跟不上最新的遗传学研究进展,缺乏创新性,虽然增设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也多是关于基因组Dna的提取实验,且该实验在其他课程中也多有设置,存在实验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此外,实验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考核评价体系。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遗传学实验不够重视[5],更谈不上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科研意识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遗传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2整合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针对实验教材内容过于匮乏及偏验证性的问题,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应精选基础性实验,开设具有遗传学特色的实验,同时拓展分析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自选实验。在完成基础实验的同时,整合实验内容,增加自主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能力,提高综合实验能力。精选的遗传学基础性实验内容可以是“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及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基于强化学生自己动手能力和提高观察、分析问题能力,从实验的选材、材料的预处理到最后的制片观察,学生都应参与。为避免与其他课程的实验内容相冲突,可开设具有遗传学特色的实验,如“植物染色体显带技术”“植物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等。自选性实验的开设是基于学生对遗传学某个科学问题产生兴趣,希望通过具体的遗传学实验来研究,其实验方案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相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学生自主实验的开设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基因工程”这一章内容时对基因工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那么就可以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自己制订实验方案,包括如何进行受体系统的构建、表达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转基因检测、表型观察与基因表达分析,并且根据实验方案合理安排时间进度,自己动手开展系列实验。当然,这样的自选系列实验是无法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学时里完成,也需要较多的实验资源。这就需要学生合理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而实验室则要面向学生开放,实现实验教学的资源开放与时间开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应该改变原有的实验教学模式,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实验原理时采取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关于实验步骤的讲解可以贯穿老师提问和学生问问题的方式进行[3]。实验成绩的评价不能只凭实验报告,而应更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核。可以将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技能、实验结果等各环节赋予一定的分值,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实验指导教师不仅要客观地给出学生实验成绩,而且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为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不仅在实验内容方面要进行整合,精选基础性的实验,开设具有遗传学特色的实验内容,拓展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自选实验,而且实验教学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实验成绩的评价上要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核。

参考文献:

[1]严晋清.论科学假说在遗传学理论中的先导作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4,20(5):52-54.

[2]王娟,黎双飞,余少文.遗传学实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精细与粗放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244-245.

[3]熊大胜,席在星.本科生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J].遗传,2005,27(5):811-814.

[4]皮妍,林娟,郭滨,等.改革遗传学实验教学方法培养新型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0):86-88.

生物的遗传教案篇10

由于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近些年倍受关注。近年来,研究性教学在各高等院校不断地被提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也把研究性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作为遗传学教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研究性教学是在‘‘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强调将教学与研究结合作为大学教学的基本思想,注重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重要。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为基础,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使教学与研究相统一m。研究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pBL)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教师把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打破原有的完整的学科逻辑和机械的顺序;学生积极参与研究之中,在研究中学习、成长,养成独立思考的气质和批判。

笔者根据研究性教学的规律及遗传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党的十八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为高等教育提出了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大学作为本科生培养基地,肩负着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高校毕业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科技人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高校教师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具有学习能力、自我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性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研究性教学模式特别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研究性教学模式不只强调背诵、理解复述和模拟,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自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强调培养学生获取与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成果与表述观点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仅依靠获得知识,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积累,因此切实加强研究性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动手又要学会动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研究性教学为主的教学观,运用正确的教学法,积极探讨、推动教学研究和改革,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主体精神,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及创造精神。研究性教学过程从讨论问题开始,需要涉猎大量的资料,课程学习本身不仅在于学习知识,还在于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研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教师只起引导、示范、鼓励、辅导和监控的作用,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遗传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问题式、讨论式、互动式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课前的认真准备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灵活调控。

2专业知识教学和实验技术教学相结合

遗传学是一门在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尤其是现代遗传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和遗传学知识的大量增加,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遗传学采用什么样的授课方法才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倍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些遗传学教师的教学经验表明,在遗传学授课过程中,适当地讲授遗传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技术和遗传学研究材料的获得方法对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介绍分子标记选择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时,对分子标记的定义、类型、发展和每种标记的用途进行讲解,对遗传学研究材料如重组自交系和近等基因系群体的构建方法及其在基因定位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等知识进行回顾,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实验技术的教学方面,应不断地给学生介绍最新技术在遗传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技术在某一研究领域的时效性3。在内容上,尽量安排生动丰富且易于操作的实验项目,增加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尤其是近期,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日渐深入,适当地增加该方面的实验课程对帮助学生理解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等表观遗传学对生物性状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可以开展表观遗传抑制剂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分析及Rna干扰基因沉默的遗传分析等实验。

3为学生提供具有时效性、权威性和新颖性的阅读材料

随着遗传学科的快速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任何一部教材都难以跟上遗传学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借助网络等媒体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借鉴〈(Science〉〉、《nature》以及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些国际权威杂志上的综述性文章作为教学中的补充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同时,对分子遗传学和现代遗传学的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如在研究癌症的遗传学基础时发现,一半以上癌症的发生过程中伴有p53突变。p53在正常细胞中寿命短、含量低,与细胞周期控制、Dna修复、衰老、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当p53发生突变时,细胞逃脱正常细胞生长的限制,使突变从一代细胞传到下一代细胞,这为癌症的发育创造了条件。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跟踪遗传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如引入p53等遗传学研究进展,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表观遗传学目前也是遗传学重要的补充,如乙酰化酶家族和染色体易位、转录调控、基因沉默、细胞周期、细胞分化与增殖以及细胞凋亡相关,从而对生物体的性状产生了影响。而非编码Rna不仅能对整个染色体进行活性调节,也可对单个基因活性进行调节,它们对基因组的稳定性、细胞分裂、个体发育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适量增加表观遗传学的知识,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及对科技前沿知识的认识,为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4案例式和情境式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案例教学法(Casemedthodteaching,Cmt)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案例并以恰当的形式给学生展示,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引下由学生自己依靠其知识结构和背景,在这种案例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5。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模拟实践经验,增强学生实践的能力。遗传学教师在注重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要穿插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量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实践等能力。

在遗传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与人类生活及人类疾病相结合,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遗传知识的深化。在讲授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时,可与临床中真实的遗传病相联系,如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一白化病、苯丙酮尿症、黑尿症、先天性聋哑、高度近视,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一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精神分裂症、癫痫、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一“21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等。针对这些疾病,巧妙设计引导式问题,囊括大纲要求的知识点,突出遗传学的课程特色。在该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学、记忆和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置于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环境,问题情境便能够吸引并维持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积 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地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5加强遗传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人才保障

过去,很多高校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无法对教师的研究性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H。目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已经非常重视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并为此做出很多努力和尝试。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课程,其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切将成为空谈。为了提高研究性教学水平,学校组织教师到优秀研究性教学能手的课堂上听课,通过学习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为遗传学更好地进行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教学案例。此外,学校年轻的遗传学教师可以通过培训、进修等形式提高专业水平。最后,如果想成功地进行研究性教学,授课教师必须进行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授课教师要随时关注遗传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将权威杂志中介绍这门学科研究的新概念、新发现、新思路和新方法的文献综述引入课堂。这些参考文献学术水平高、内容新、难度适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很有吸引力。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真正理解本学科教材的内在联系,把握住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吸纳学科内最新科研学术成果,适时地把学生引入本学科知识和科研的前沿,引导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增长才智、得到锻炼,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通过科研、实验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