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8:00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篇1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污染;生态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72-02

一、面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刻不容缓

生活在当下的人,面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给人类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没有人愿意放弃这些安逸的享受,而回到原始社会那种艰苦的生活秩序当中去。制地开发自然资源,生产生活活动对水、大气及土壤等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现象长期存在,导致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人类的健康、生命、居住条件已经越来越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陆续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气田,从此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能源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工业的崛起,引起世界各国的燃料结构逐步从煤转向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化学工业开始迅猛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工业污染的治理率还很低,工业废水治理率仅20%,工业废气治理率为56%,工业废渣治理率为50%,因此,解决我国工业污染的任务还相当艰巨。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泛滥成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面对如此艰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潜在的巨大危害,在十六大、十七大中多次提及环境保护问题,号召全民进行节能减排,树立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社会等。特别是在党的十中,我党更是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树立环保意识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状况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生力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面对长期艰巨的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任,当代大学生必须率先树立环保意识,进而带动整个社会民众进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和谐。

二、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意识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富有朝气,掌握知识的新一代祖国建设者,更应该提高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在提高自己意识的同时带动他人共同实现保护环境的愿景。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正式符合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顺应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环境保护意识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当中的一项内容,它要求从自身的角度提高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为保护环境而协调自己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协调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自觉地保护环境。

(二)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多年以来,党和国家以及各个高校着力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但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逐步恶化,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开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道德修养,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不仅应当拥有全面的思维能力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对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意识更成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内容。因此,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要求大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和全球观念,认识自己价值是为人类生存而存在,让大学生学会自觉地关注生活环境的变化,关爱我们的家园,树立对自己、对国家、对地球的责任意识,提高自己的自律意识和带动意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这是从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项重要补充。

(三)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国家所提出的新课题,是党的十七大、十八所坚持完善的重要目标。未达到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除了通过必要的法制保障以外,还要从人民思想方面着手,改变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要求人们树立更为深远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推进人与自然与生态的和谐。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的构建者,肩负了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要在内心深处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人们树立环境意识的推行者,才能尽快带动整个社会尽快实现我国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远大目标前进。

三、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思考

(一)加强必要的环境学科教育

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必须积极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工作,承担起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责任。高校不仅要将环境保护教育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育当中,还要专门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出一定课时的环境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和必修课,使学生从各个方面获得的不成系统的环境知识通过开设环境类课程而得到系统地充实和整合,使他们对环境知识和环境理论和方法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例如,高校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的培养计划,应当有条件的设立1~2门环境方面的必修课,如《环境学》、《生态学》等,同时还可以在适当条件下为广大同学开设环境方面的选修课,如《环境资源保护法学》、《环境生物学》等,以此提高大学生对环境知识的认识,为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打好知识基础。

(二)丰富校园环保科技文化活动

首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相关纪念日载体,充分采取如讲座、沙龙、环境监测实践等各种形式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同时还可以不定时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到学校为同学们讲解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政策法规以及保护环境的相关办法等,提高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了解。其次,高校可以通过多方途径寻求与所在地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创新能力施展平台。此类活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快速

提高。

(三)加强高校内部环境保护类社团建设

高校环境保护活动除必要的学校官方组织外,高校环境保护类社团也是高校大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和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学习的重要组织者和承办者,有效地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在高校的有序开展,也提高了广大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但是不可否认,高校社团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制约着环保类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高校必须重视环境保护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从经费、师资、场地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条件,并在活动内容上进行合作指导,力求突出“小、巧、精、智”的特点,并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总之,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前提,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环境问题逐渐恶化的现实让我们感叹人类的愚昧,同时也让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忧患意识,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势在必行。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必须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因为这是为人类生存而应尽的最基本义务。与此同时,大学生还要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整个社会来关注环境保护事业,提高整个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社会上形成“时时关爱环境”、“处处节能减排”的良好环境保护氛围。

参考文献

[1]杨增谋.加强生态科学教育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J].社科纵横,2009,(1):228-229.

[2]陈真.大学生环保意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J].龙岩学院学报,2007,(8):115.

[3]徐梦婷.浅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其培养[J].才智,2009,(19):174.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弘杨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为中心,以增强职工公德意识,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展示我局良好形为目的,以团结向上,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创新发展,打造友好型机关为目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进一步知荣耻、扬美德、树形,在全局上下努力营造“知荣明耻、践行公德、打造友好型机关”良好氛围,大力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塑造环保系统良好,推动环保系统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版权所有

二、主要内容

(一)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环保局思想政治工作的头等大事。认真组织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学书记“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和工作标准,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和实践活动,掀起学习活动的高潮,进一步规范个人行为,培育文明风尚。通过组织学习,使广大干部职工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促进环保队伍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达到教育人、提升人、激励人、惠及人的目的。

(二)在贯彻落实时做到三个“对照”,争做“五个”模范。即:要与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相对照,要与自己的过去和现实的言行相对照,要与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新的要求相对照。找准差距、认清形势、提高自身素质。机关党员干部要努力做好“五个模范”:一要做敬业报国的模范,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二要做崇尚科学的模范,在工作中刻苦学习、勤于钻研、积极探索,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争做知识型干部;三要做团结互助的模范,团结一心、互相扶助、宽容谦逊、友善合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自己的力量;四要做诚信守法的模范,牢记“诚信是为人之本、守信是立事之先”,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五要做艰苦奋斗的模范,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知难而进、不怕挫折、顽强拼搏,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三)以和谐奋进,打造友好型机关的内聚力、向心力和影向力。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在全局上下大力倡导和践行大公无私、助人为乐、亲善和睦价值取向,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营造友好、和谐奋进的社会范围,广大党员干部要时时处处严于律已自觉为社会、为我局做贡献。在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生矛盾时,以全局和长远利益为重,牢固树立一盘棋观念,坚决服从和顾全大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当勤务员、甘做孺子牛。进一步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思想,结合以“满意服务”为主题的服务年活动,增强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提高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促进发展、加强管理、依法行政、服务群众、自主创新的本领。

(四)践行社会公德、把美化家园与绿色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努力塑造环保系统良好。发挥职能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创建绿色楼道、绿色庭院、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企业和绿色校园活动,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宣传,广泛参与,通过绿色创建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公德意识,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文明风尚,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做出贡献。

(五)要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突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八荣八耻”教育,贯穿于各项环境保护工作之中,贯穿于我局实施“五项重点工程”建设之中,贯穿于我局思想道德建设之中,贯穿于队伍建设之中,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立足环境保护工作,加强自身建设,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努力创造新业绩,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活动安排及时间

1、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局属各单位要在本单位设置“八荣八耻”标语牌进一步强化宣传氛围,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时间(2006年4月)。

2、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渗透到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学习,干部理论学习的各个环节,引导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时间(2006年5月)。

3、聘请专家教授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讲座,加深对“八荣八耻”充分理解,使干部职工进一步受到深刻教育。时间(2006年5月)。

4、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理论研讨,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解读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时间(2006年6月)

5、开展创建绿色楼道、绿色庭院、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企业和绿色校园活动,制定绿色创建方案,推动绿色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时间(2006年5月至10月)。

6、查摆问题、制定措施,围绕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认真查找分析影响干部职工形、局系统形的突出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加以解决,防止形式主义,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时间(2006年7月)。

7、完善自律机制,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修订各项具体行为准则、工作准则,确定执法办案文明规范用语;时间(2006年8月)。

8、树立典型、交流经验,总结表彰。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不断扩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成果。总结先进典型事例,适时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提高环保系统整体水平,对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机关处室局属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知荣明耻、践行公德”,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切实把宣传教育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谐哈尔滨的强大精神支撑。

五、组织领导

局领导、各处室和单位负责人,要加强对教育活动的领导,领导干部带头践行,发挥表率作用,才能形成落实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为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成立局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于建民、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篇3

【大学植树节活动策划书范文一】

一、活动背景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绿色就是生命的源泉,绿色就是生命的希望。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和我们相遇,再次焕发了我们心中的朝气。俗话说,要富先开路;我说,要清新的空气,要美丽的环境就要爱护我们生活中的没一点绿。植树节是我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一个方式,这个活动有益于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提供给我们爱护环境的措施。这个活动对拓展大学生知识和见识,丰富大学生生活都是有实在性意义的。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绿化环境,绿化我们的校园,使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天空下,漂亮的环境中。

二:活动意义及目的

校园对我们每一个学子来说就是一个家,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的家园也同样面临着威胁,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有责任从点滴做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建我们绿色家园。我们想通过这次活动,增强大家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让大学生有环境保护意识,让绿色成为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活。植树节策划书三、活动开展时间

三、活动对象

中国矿业大学全体学生

四、活动开展

前期调查

为了充分了解同学们环境意识,绿色意识,和谐意识;同时了解同学们对我校环境情况的认识。我们将以问卷调查形式来获取信息,同时根据同学们反应的问题,及时和有关单位沟通,更好的建设我们的校园环境。

活动内容:

(一):平台建设

活动目的:唤起人们向美之心,共建和谐绿色校园

活动地点:(待定)

活动进行:

我们将首先走访我们的校园,用相机拍下环境恶劣的地方,制作成展板的一部分,同时上网搜寻有关环境破坏对人类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洪灾,地震,大面积水污染.........并搜索相关图片制作成展板其中一部分,在学校进行展出,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们的校园环境情况,让同学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拍下我们校园环境优美的地方,制作成展板最后一部分,在学校进行展出,形成鲜明对比,让同学们在强烈的比较中,唤起大家内心对拥有美好环境的渴望,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在网上建立一个面向全校师生的“绿色矿大邮箱”,欢迎全校师生在校园建设方面给予意见和建议,定期由我们青协人员把好的意见和建议想学校有关单位报告。请几位计算机好的同学构建一个“绿色矿大”网页,欢迎所有人留言,讨论,为校园绿色建设搭建一个平台。我们青协将定期评出优秀同学给予“绿色大使”称号并在网上予以表彰。

(二):从小事做起

活动目的:保护校园环境,共建绿色校园

活动地点:(待定)

活动方式:发放环境保护绿色小卡

小卡内容:1、立即行动起来,都来关心、支持和爱护绿化,积极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

2、爱护花草树木设施,对破坏绿化设施的行为要敢于制止并举报。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烟头,不随地吐痰。

4、不使用污染环境的产品,特别是要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5、树立和倡导绿色文明意识,积极参加校园爱绿护绿行动。

6、勤俭节约,珍惜校园内的各种资源。

7、上课将通讯工具调节成无声状态,共同营造绿色文明课堂。

8、和谐师生,友好同学,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三):“往昔种树植绿,今朝认养护绿”

活动目的:亲近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地点:(待定)

前期准备工作:以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联合其他学院青协,向学校申请允许学生认养绿树,绿地。

活动方案:

1.绿树的认养。校内个人或多人团体申请,认养绿树。一旦绿树被认养后将挂上特制的铭牌作为标志。

2.绿地的认养。学校绿地分为多个小块,以班级为单位认养一块绿地。并且认养后各班将制定各自爱校护绿,绿地养护方案。

认养个人或团体将在基本护理培训(培训由我院青协组织相关人员)后担负起绿化后期的养护管理,进行定期的清洁、整理。

由于认养人全部是本校学生,毕业后就很难继续认养行动。因此我院每年会在植树节期间开展绿化认养活动,并根据认养人为树木挂上新的铭牌,将绿色一直传承下去,将环境保护精神延续下去。

【大学植树节活动策划书范文二】

关爱自然,义务植树活动

一、活动背景

我国历史上曾是多林国家,可是由于人们不注意环境保护,对森林滥砍滥伐,加上近代史上的多年战乱,使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成了世界上的少林国,森林资源锐减。植被覆盖率低导致很多环境问题的产生。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不仅使我国失去了大片宝贵的土地,还使河床升高,湖泊、水库淤积,因此洪涝灾害频繁,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峻的威胁。我国是一个农业用地较少的国家,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国的珍贵土地资源居然还在不断减少,实在令人为之叹息。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在不断扩大。

我国现有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土地广泛,盐碱化的对环境的破坏很大。经过调查分析,盐碱化是我国沙尘暴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盐碱化还是我国草原地区经济的一大“心腹之患”,因为它会而且已经造成草原大面积退化。据悉,在三北地区,盐碱化造成的草原退化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在第33个植树节到来之际,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我队将于3月份策划开展以“关爱自然,义务植树”为题的植树节绿化活动,请伸出我们的双手,投入到播种铺绿的活动中,让未来的孩子也拥有

一片洁净的天空和健康的体魄。种一棵树,育一片林,活一方人,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更精彩!

二、活动意义

为提高大家义务植树的意识,提高大家爱护花木,珍惜绿色的责任心,我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三、活动目的

增强大家对植树节的认识,提高大家对植物的爱护意识,增强大家对环境绿化的意识。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同时扩大当地绿化部门的影响力,倡导大家爱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并在活动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四、活动特色植树节策划书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邓小平提议下,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

植树节节徽的寓意:

1.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2.“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3.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五、组织机构

由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实践部牵头,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确保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六、主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党委办公室

七、承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

八、活动主题关爱自然,义务植树

以植树节为契机,奉献我们的力量,进行植树节活动。

九、活动流程

1.活动开展

a.前期准备

(一)活动宣传

1)由宣传部制作展板,海报,配合倡议书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主要的宣传形式有:文字宣传-在红会宣传栏处展出活动倡议书,海报等:广播宣传-利用黄金时段向全院师生进行宣传,使本次活动具有广泛熟知度和参与度。制作宣传板报介绍有关植树节的知识,普及环保知识等。

2)由涉外部联系植树场地,场地的选择尽量在学校周围,这样更方便有利于本次活动的进行。

3)由实践部负责筹集树苗。可以到有关绿化方面的行政部门商量,免费争取一些树苗。树苗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由办公室负责向全院招募对绿化养花方面有爱好的志愿者,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义务植树的实际活动中来。

5)由办公室负责制作“和谐校园,我们在行动——关爱自然,义务植树”为主题的活动横幅。

6)由涉外部负责活动经费的筹集,有关本次的一切宣传活动都注明赞助商名称,给全校师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活动期间

1、校内活动

1)由实践部准备有关环境改变,绿化植被,国家绿化政策以及对环境绿化具有突出贡献先进事迹等为题材的资料,申请多媒体教室向全院师生进行有关绿化知识教育。

活动时间、地点:待定

2)由涉外部,宣传部负责在校园内设立“绿色寄语”展板,展板内容必须符合本次活动主旨且外观设计美观,请在场的全校师生在其上面写上植树节标语,并征集环保建议,保护花草树木的小标语等;号召学生更多的关注环境问题,并组织参与活动的爱心人士进行横幅的签名仪式。活动时间、地点待定

3)由办公室准备相机并负责照相事务,必须保证每次活动都有素材记载。

4)由实践部准备植树工具如:铁锹,水桶等。2、校外活动活动时间;4月14日活动地点:牡丹园

参与对象:学院领导,全队志愿者,招募志愿者。活动形式:分工合作活动具体顺序见附件(三)活动后期

1、由办公室负责写一封活动总结。

2、由宣传部负责本次活动照片的展出及公布本次活动经费的具体花销。

3、由实践部负责清点剩余物资并还回活动所需工具。

4、由涉外部负责活动后期的赞助问题及横幅的张贴事务。

十、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十一、活动注意事项

1.各部门积极配合工作,各负责人及时协商,协调全队活动。

2.活动中全队志愿者穿运动服,带工作证、帽子,相关部门负责人须穿我队统一队服。

3.全队志愿者在活动期间要做到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得体。

4.若有重大事故,立即与负责人取得联系,及时处理。

5.注意场地卫生,不要乱扔垃圾。

6.植树过程注意合理利用工具,节约用水,注意方法和安全。

7.活动完毕,合影留念。

9.全体志愿者要严格依照计划履行各自的职责,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优秀志愿者的光荣使命。

【大学植树节活动策划书范文三】

植树地点

活动地点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明阳天下植树基地。参与植树劳动是为了绿化我们的祖国,使我们的祖国山更绿,天更蓝,也为了减少北京沙尘暴的威胁,给北京增添更多的绿色而贡献我们的力量。通过这几年社会各界的共同植树的努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前春天大风肆虐,沙土飞扬的场面已经得到很大遏制,显露出勃勃的生机。老朋友要是重新来到这里,会惊讶于这里发生的变化,希望我们大家今年继续努力,给我们的生态带来更多的绿色。

植树活动意义:保护我们的蓝天碧水,让北京再多一片森林!

一、活动主题: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

二、活动目的: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大家爱护花木,珍惜绿色的责任心。

三、活动时间:3月12日--4月30日

四、活动地点:明阳天下植树基地

五、活动宣传:海报,展板

六、活动过程:

1、由院青志协负责向院团委提出申请,并购买树苗和花种,铲子和水桶。

2、由院青志协向全院征集志愿者,将统计全院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并交代注意事项(每个参加者务必准时集合不得迟到)

3、由院青志协联系各系青志协,给予支持和配合。

4、3月12日举行“绿化环境,从我做起”的签字仪式

5、活动内容:

(1)院青志协征集的志愿者可以组成亲情组、友情组和爱情组,进行植树活动。(同学们在植树的过程中既绿化了环境,又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2)志愿者们分组后,分别由院青志协充当小队长负责。

6、注意事项:

a)植树过程中注意合理利用工具,节约用水。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篇4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物教学;课外活动;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11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072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索取越来越无度,自然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许多物种正逐渐走向灭亡,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正在威胁人们的生存。一些土地开始退化,水资源也开始短缺,水与大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严重问题。面对正在恶化的环境,许多有识之士发出警告:人类正在失去自己的家园!给后代留一个能够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保护环境,善待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环境保护需要从学生抓起,我们的生物教学理应担负起这样的重担。生物学教育者有义务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接受环境保护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和执行者,让他们从学生时代就牢牢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强烈意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我们要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这是一种非常直接有力、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教师应该在生物课教学中,利用各种渠道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的意识。

一、在课堂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我们的生物教材中,实际上早就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这就说明,国家生物课程书籍编辑者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教育和生物教育是不可分割的,这是一个通过传授生物知识普及环保教育的有效渠道。所以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教材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设计好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例如,在教学生物圈知识的时候,就应该提出“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这个概念,之后让学生明白“家”的含义,这里的“家”与学生们自己的“家”有什么区别。生物圈这个“家”,是怎样为动植物们提供生存条件的,生物圈这个大家庭又有哪些成员,这些成员与生活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由此引入生态系统的学习。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个地方发生环境问题,就有可能对全球产生影响。通过这一点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圈的爱护之情,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之后,要求学生阅读生物圈第二部分,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所以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对地球具有破坏力的物种,应该停止对地球的伤害,每一个人都应该担负起爱护地球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担,维护好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二、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不是仅仅通过生物课堂才能够实现,在课外活动中也是可以实现的。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性教学环节,课外活动也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尤其是当学生整日在课堂上埋头苦读时,难得一见的课外实践活动就显得特别珍贵。虽然我国已经为实现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意见,但是很多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升学率,还是采用应试教育模式,把学生禁锢在课堂教学里,淹没在试题的海洋中,压抑了学生的天性。

所以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心胸,作为生物教师,不应该仅仅为了所谓的分数,而牺牲了学生融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机会。例如,在一次星期六的作业里,我就让学生到自己的家乡了解一下,自己家乡的生态环境有没有什么污染情况发生,污染对于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之后做一个可靠的家乡环境情况调查表,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通过这一形式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真正走入了大自然,利用自己的的实际行动,了解到了保护环境的实际意义,使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并不是一个只停留在口头上的名号,而是一个切切实实能够影响到很多人的活动,所有的人都应该停止对环境的伤害,每一个人都应该担负起建设建乡、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责任。

三、积极开展生物知识与环境保护的竞赛活动

心里研究证明,当学生处在竞争性的活动中时,就会激起较强的好胜心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经常性的开展一些生物知识竞赛活动。在竞赛的知识内容里,融入环境保护的知识,这样在强化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不知不觉间受到环保意识的熏陶,同时他们也会为了取得竞赛的胜利而不断努力学习更多的环保知识。另外,教师为了提升学生进一步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在竞赛结果后颁发一些有意义的小奖品,作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奖励,也可以把获奖的情况和积极参与者的情况在学校的公示栏或者光荣榜上公开展示表扬,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积极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篇5

  关于植树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最新

  一、活动背景:

  早春三月,草长鹰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我们的热情。为了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1979年2月,中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为提高大家义务植树的意识,提高大家爱护花木,珍惜绿色的责任心,社联组织大家开展“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的植树节爱树护树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大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

  植树节是为激发人们爱木、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的节日。以三月份为植树节契机,借着与市林业局合办的机会,在全校学生和全市人民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绿化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践行动相结合。从而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三、活动主题:

  “保护环境,绿化地球”

  活动对象:

  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青志协全体成员

  四、活动地点:

  ___人民公园

  五、活动准备阶段:

  1、到梦湖及人民公园联系场地,联系来去车辆,向学校物管部门借好水桶铁锹

  2、确定植树地点、订购树苗

  3、活动宣传,招募志愿者、筹备费用,统计参加人数和名单

  4、召开志愿者会议通知各事项并交代注意事项。水和必备药品自带。要求各志愿者自己准备写好愿望的卡片和绳子,植树时将卡片挂在树上。

  5、踩点。确定植树地点和路线等相关事项。

  6、横幅制作:由宣传部做好活动横幅“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以及活动的主办单位以及赞助商名称。举行签字仪式。

  六、活动时间:

  20__年3月12日

  七、活动内容:

  1、绿地认养可在3月10日左右的时候,召集各部部长开会。会议内容是进行绿地的认养动员,并要求各部门对认养的绿地定期除草、浇水、开展捡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

  2、植物书种挂牌——可成立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在10—15人内,并由老师带领各小组对我们学院的植物树种进行分类,制作精致的卡片给植物挂牌。

  3、开展植物生长知识交流会:由各部部长收集植物常识的资料,并要求对有关植物生长知识在班会上交流、宣传。

  4、植物绘画活动,让各部门以绿化地球为主题展开想象力,制作植物绘画的蓝图,然后由各部部长交至协会的宣传部,并由宣传部进行评比。

  5、植树节短信互动,由各班团支书动员班上同学以短信的形式给身边的老师、朋友、同学发送植树节短信,并倡导我们身旁的人们播种绿色、播种文明。

  八、活动安排:

  1、宣传部必须做好宣传的工作,配合抚州市林业局加强对植树节的来历,及其意义做充分地理解,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活动中去。

  2、其它部门要对活动的开展做好监督的工作,并且要配合各部们开展工作,发放宣传单并倡导我们对植物进行保护。

  九、注意事项:

  1.活动人员必须统一配戴校徽,着装整洁。注意乘车安全。

  2.活动人员必须服从负责人统一安排,不得擅自离开队伍。

  3.植树时安全使用工具,服从组织者安排。

  关于植树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最新

  一、活动背景

  1979年2月颁布的《森林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有关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的法规。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他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

  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他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新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

  二、活动目的

  1.让同学们知道植树节的意义及重要性。

  2.增加同学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3.通过活动达到为校园、为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身边环境。

  三、活动主题

  “建设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四、主办单位

  xx

  五、协办单位

  xx学院

  六、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1日

  七、参与人员

  xx学院06级各班青年志愿者以及团委干部共50人

  八、活动内容

  1.06级各班制作一张关于“建设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海报,并张贴在学校食堂门口,以扩大宣传力度。

  ①.提前通知xx级各班班委安排同学以各自班级的名义制作一张关于活动主题的海报。

  ②.由团委统一收上以后择优选出2到4幅作品并在植树节当天张贴于学校食堂门口,以加强宣传力度。liuxue86.com

  2.在3月11日上午8点,xx级各班青年志愿者在学校食堂门口集合,由团委干部统一带到永泉寺前门停车常,参加福州日报主办的“3.12美化xx”相关活动。

  ①.3月11日早晨7点45分,各班青年志愿者准时在名师楼101集合;

  ②.8点整由团委干部将青年志愿者统一带到车站乘车前往涌泉寺;

  ③.9点30分福州日报相关领导说话,然后将大家带领到鼓山植树场地,植树活动正式开始;

  ④.植树完毕后各班青年志愿者及时负责处理好植树场地的卫生工作,然后由各班班长带领自行返回学校;

  ⑤.在青年志愿者返校后团委干部留下来处理善后事宜。

  3.3月12日各班参与活动的青年志愿者以及团委干部各写一份活动总结和感想上交团委。

  4.3月12日当天在学校校门口悬挂有关“3.12植树节活动主题”的红底条幅

  九、注意事项

  1.活动人员必须统一配戴校徽,着装整洁。注意乘车安全。

  2.活动人员必须服从负责人统一安排,不得擅自离开队伍。

  3.植树时安全使用工具,服从组织者安排。

  十、活动预算

  条幅:1条“活动主题”80

  车费:100

  合计:180

  关于植树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最新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幼儿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

  于是我们在植树节这天,为美化、净化环境,组织幼儿给树木浇水,宣传绿色植物的好处,教育小朋友要爱护树木。

  二、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养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3、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耐心、爱心,体验同伴间相互劳动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以及雾霾天气的图片。

  2、大水桶一个(装满水),幼儿人手一个水壶。

  四、活动过程

  1、谈话

  (1)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节吗?(植树节)

  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话语向幼儿介绍植树节的由来。

  (2)你知道树木有什么作用吗?(幼儿互相讨论)

  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风沙的危害”以及雾霾天气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我们居住的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害。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教师小结: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温、防风遮雨;另外,树木还可以制成各种家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树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教师与幼儿一起为小树浇水

  (1)教师提出要求:

  ①按顺序给路边的小树浇水并注意不碰断小树苗、不踩坏小花朵。

  ②水壶里的水不要装太多,以免水洒出来弄湿衣服、鞋子。

  ③取水时不要拥挤,要按照顺序排好队。

  ④给树木浇水只要浇满就行,不能溢出水。

  (2)教师示范给小树浇水。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篇6

单昭祥,男,汉族,山东蒙阴人,1921年出生。193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地方、中央等多个职位。1981年12月,根据邓小平同志倡议,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作出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年已60岁的单昭祥,受命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这一伟大事业,出任首都绿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职务,一千就是15年。1996年12月,年已76岁高龄的单昭祥老人,仍执着绿化大业,壮心不已,组织筹建了北京绿化基金会,并担负起会长重任。单昭祥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们尊称他为“中国绿化老人”,如今他已经是90高龄的老人了,然而他从不服老,仍然战斗在绿化造林事业的战线上,为祖国的绿化美化事业而辛勤的耕耘着。

我作为一名连续14年为邓小平、和中央领导同志参加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劳动的现场服务人员,忆昔抚今,喜看今朝“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绿色拥抱北京城”的巨大变化,无不得益于小平同志倡导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它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6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第25个年头,这是林业、生态建设,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国土绿化一系列亘大政策的出台,社会各方面植树、护绿、爱绿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国土绿化的内在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各种经济成分踊跃投资造林绿化。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认识到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代表着首都、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加强城市环境建设是落宴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要求,是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迫切任务。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国土绿化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紧密围绕“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的主题,以提高绿化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世纪伟人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也是身体力行的执行者。他老人家对生态环境建设一直很重视,早在七十年代他就多次带领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人在中南海、西山义务植树。我作为一名连续14年为邓小平、和中央领导同志参加首都令民义务植树劳动的现场服务人员,忆昔抚今,喜看今朝“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绿色拥抱北京城”的巨大变化,无不得益于小平同志倡导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它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与自豪。这使我对伟人小平同志更加由衷的钦佩和敬仰。

一、邓小平同志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1981年7、8月间,长江、黄河上游相继发生了特大洪灾,小平同志专门就林业问题作了重要谈话,他说:“看来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不行,是否可以规定每年每人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要包栽包活,多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国家在苗木方面予以支持。可否搞一个文件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施行。总之,要有进一步的办法”。在小平同志倡导下,1981年12月13日,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做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之后,小平同志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以上的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每年春季都积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劳动。

小平同志登高一呼,全国上下齐响应,一场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绿化祖国的人民战争打响了。年e60岁的我。受命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这一伟大事业,出任首都绿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职务,一干就是15年。在这期间,我有幸连续7年为小平同志和中央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劳动现场服务,并有幸直接聆听到小平同志有关植树造林、绿化工作方面的教诲。1983年在京郊蟒山植树劳动时,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今后其他运动都不搞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仅要搞,而且要大搞,要坚持10年、20年、100年、1000年,要世世代代地坚持下去……”。

邓小平同志不仅倡导全民搞绿化,而且身体力行带头实践。1984年在蟒山植树时,北京市有位负责同志说:“天旱少雨、立地条件差,栽的树成活率不高”,小平同志听后,当机立断说:“老天不帮忙,靠自己”。就是这种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和世人为绿化事业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1986年至1987年连续三年在天坛公园植树,年过八旬的小平同志特意带着外孙女羊羊和孙子小弟一起植树,其寓意是:绿化事业要后继有人,世代相传。小平同志早已意识到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一次,他在种完一棵树后,指着这棵树对在场的园林工人说:“我栽的这棵树要靠你们浇水、养护管理他才能活,靠我们干不了多少活,栽不了几棵树,我们就是倡导这么一种精神,希望全国人民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小平同志这番话,充分表现了一代伟人高瞻远瞩的宏伟气魄,他将是对国人的教育、鼓励和鞭策。

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推动了首都城乡整个造林绿化事业的进展。

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国民经济的整体是林业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林业只有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之中,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林业作出了科学的定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首都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从1982年开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依靠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北京的实际出发,以提高实效为中心,不断建立健全条块结合的绿化领导体制。坚持全面规划,城乡兼顾,确保重点,分片包干划分责任区,科学造林和检查评比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全体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经过20多年艰苦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

我们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基地化的管理体制,提高了全民绿化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了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密切了城乡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城乡绿化造林的进程。初步形成了从城区到郊区,从山区到平原,一个点、线、面、带、网、片相结合的绿化体系。20多年来,我们每年发动1600多个单位,近200万人次,其植树1.42亿株,成活率达88.2%,抚育幼林1.5亿株次,绿化荒山荒滩46万亩。建立植树基地近百个,同时,涌现出了全民义务植树红旗单位368个,积极分子上万人次,全国劳动模范30余人。通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全市林木覆盖率由1980年的16.6%上升到2000年的4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到2005年全市林木绿化率已高达50.5%,城区绿化率达45%,不少地区已形

成了绿荫护夏、红叶迎秋的美好景观,大大地改善了首都的生态环境。

实践证明:小平同志倡导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以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正确道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既为国家、社会尽了义务,又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增强了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了人们的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陶冶了人们情操,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造林绿化事业的正确道路。是再造中华秀美山川的必要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是负责任的中国对世界作出的重要贡献。

三、生命不熄,绿化不止。

小平同志的谆谆教导,时时刻刻影响在我的耳边,铭记在我的心上;小平同志日理万机,却心系祖国绿化大业,实在令世人敬佩。他在83岁高龄时还带领中央集体植树,这种崇高而伟大革命的精神,无不教育着我,感染着我;他那谈笑风生,挥锹铲土,培育新树的身影,在我的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我常常这样想,生我者父母,养我者党和人民,对党和人民我有报不完的恩。就是这种力量,使我与绿化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生命不熄,绿化不止”是我人生未尽的追求。

1996年,我75岁时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当时因各方面需要,由首都绿化委员会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倡导与支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报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筹备成立了北京绿化基金会,我出任会长,承担起时代和社会赋予的使命,迄今已十年了。

在建设生态城市、宜属城市和举办绿色奥运目标推动下,北京绿化基金会成立十年来。以改善和提高首都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提高公民绿化意识为准则,以培养和教育下一代为己任,为了实现“绿色奥运”的承诺,为了植树造林,改善和提高首都生态环境,我们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广筹资金,艰苦奋斗,做了些拾遗补缺的工作。我们所做的工作虽然花钱不多,但却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在这十年间,我们先后筹集资金实际投入近亿元,投资运作各种绿化项目24项,营造各种纪念林15个,其中有响应陈慕华同志倡导的,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纪念林;有弘扬革命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念林;有促进国际友好往来的纪念林;还有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团结的纪念林。从2001年起,我们集中抓了两项重点绿化工程项目:一个是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北京绿化基金会和河北省宣化县政府合作建造的“中信黄羊滩万亩治沙绿色工程”,此工程由中信公司向河北省宣化县分期投资一千多万元,当地政府作出了相应配套资金和劳力等巨大投入。在此项公益活动中,我会负责运作资金,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并负责绿化项目质量的监督管理,检查验收确保资金到位和种植各种植被的成活率。经过三方共同努力,已治理黄羊滩1.5万亩;另一个是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北京绿化基金会和内蒙卉多伦县政府合作开展的“治多伦一亩沙地,还北京一片蓝天”大型环保绿化公益活动。此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经过五年的努力,共筹集善款500多万元,当地政府作出了相应配套资金和劳力等巨大投入。经过共同努力。目前已治理浑善达克沙漠八万亩。此活动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称赞,称这一善举是造福人民的“德政工程”。这一活动曾荣获北京市2002年度“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最佳活动奖”。

十年来,我们协助政府牵线搭桥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北京绿化基金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扩大和突出。基金会通过不断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严格管好用好基金,办好绿化工程项目;紧紧围绕林业重点工程和群众义务植树、社会造林等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典型引导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广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绿化造林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广泛动员有识之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绿化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列当中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投资方、实施方和运作验收方“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和公益绿化模式的新路子。基金会以树为媒,以绿为桥,依靠政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完成小平同志生前的夙愿,多为政府排忧解难,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绿化造林是城市重要的基础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多年来,北京绿化基金会得到了中央、北京市和有关单位领导的关怀,同时也得到了各界有识之士的鼎立相助和大力支持,这是基金会多年来所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对北京绿化基金会成立以桌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作出了“突出绿化造林,为绿色奥运做贡献”的重要批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加强生态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人民的大事。人与自然的和谐,将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绿化造林的主题之一。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加强城市建设与强化城市管理并重的重要意义,竭尽全力为把我们的首都建设成为清洁、优美、有序的城市,以崭新面貌展现给世界,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盛会的到来,为首都北京的绿化事业再立新功,为伟大祖国增光添彩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篇7

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总目标是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活动任务的基本的、整体性的要求和规定。对这个总目标应该有一个层次递进的理解。

最基础性的目标就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公德意识,让他们懂得知耻和自尊,学会尊重他人。帮助他们树立自立、竞争、效率、公平、民主法制和开拓创新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文化观念,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

在初中学生能够遵守基本行为规则的基础上,应该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应该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不怕挫折,敢于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将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还应该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树立集体主义精神,牢固地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对理想的追求化作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从平凡的日常点滴小事做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分类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热爱生命不只是热爱人类,而且热爱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和自然界本身。人类的繁荣大多是依靠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命创造的:从我们身上的衣物到维持我们生命的食物和治愈我们伤病的药品。没有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命,就没有人类生命的延续。应该懂得善待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应该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会有怜悯之心,珍惜生命的价值,帮助弱小与不幸的人。只有懂得爱,青少年才会爱父母、爱师长、爱同伴、爱社会。

自尊是一个人的重视和肯定自己的道德人格价值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是促进人的健全道德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基本价值。只有自尊的人才能尊重他人,既以同等的道德与法律地位而重视别人的自尊地位。相互尊重是公共生活道德发展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让他们形成乐观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让他们知道,彩虹总在风雨后,风雨之后的阳光更灿烂。温室里培养不出参天大树,大树总是在风雨中成长。在逆境和困难中学会的东西要比平时多得多,经历磨难的人会懂得比平时多得多的道理。通过一定的磨难,人才会更加坚强、更加成熟。百折不挠,愈挫愈勇。

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热爱生命就要尊重生命的自然演化规律,尊重支撑生命存在的原始基地。传统人地关系沿着人定胜天和征服自然的方向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并且开始威胁人们的生存。我们必须形成一种新的生态文明。让学生知道,中国人口多,资源有限,环境问题突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定让孩子知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保护环境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园。一定让孩子知道,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我们的明天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必须杜绝浪费,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

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长辈的关爱。应该知道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尊重他人就是平等地对待所有人。一定树立这样的意识和态度:每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而具有的在道德与法律上同所有其它人同等的地位,以及基于对这种同等地位的意识的处理同自身和同他人的相互关系。

在学校与同学相互学习,共同切磋问题,在相互帮助中形成助人为乐的人生态度。积极地学习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能够帮助有困难和处于困境的人,体味助人和分享是人生的快事。

社会公德的立足的根本应该是“诚信”二字。应该使学生树立诚实做人、对事负责、注重信誉的生活态度。

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劳动观的教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会,掌握一定的劳动和社会生活的技能,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但是,必须遵循一些原则: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第二,适应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第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第四,不能把劳动当作处罚手段,否则青少年必然以劳动为耻。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们把学生就业那一年所具备的知识当作一个单位,那么,他们每一个人在一生的劳动生活中,还必须再给自己的精神财富增加五、六个单位,否则他们就会落后于生活,不能顺利的工作,生活越来越多地要求知识的不断更新。没有对知识的不断渴求,就不可能有完满的精神生活,即劳动的创造性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自学的需要。”这种自学的需要,就是现在说的探究精神和终身学习的兴趣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品质包括人在世界观、情感态度、心理特征、行为习惯等方面具有的独立精神、自信心、好奇心、探索意识、冒险精神等等因素。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其创造性潜力的发挥。认真、严肃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发散性思维,杜绝以偏概全,泯灭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创新潜能,扼杀学生的创造和探索的愿望。

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需要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应该让他们逐渐理解在法制社会遵守公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做一个懂得尊重他人权利、富有正义感的合格公民。

正像完美的社会是一个永远追寻的理想,世界上也不存在道德上完美无暇的人。但是,人们有自己的利益和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按照社会规则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践踏公德。为了使社会能够最有效地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社会要求人们遵守公德。优质的个人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而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大家都遵守社会规则。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能够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培养他们的公平意识和正义感,使他们在分享社会合作的利益时能够自觉地分担社会责任。

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我国新一代青少年,大多数有爱国心、上进心,富有进取精神和求知欲望,对社会有广泛的兴趣。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如现在的初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或受不良文化的影响等等),也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同情,缺乏对集体的关心,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愿与人合作,心理脆弱,经不起失败和挫折。

现代社会的发展必须有竞争,因为竞争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进取心。但是,社会发展更要有合作,如果没有合作,人们就不能形成合力。有了团结合作的愿望和态度,还必须有奉献精神。大家都讲奉献,才能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

青少年只有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准备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贡献给祖国和人民,自己的生命变得生动、精彩,自己的人生才有真正的价值。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应该有爱国心、报国志。他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掌握报国本领,将来为民族的振兴添砖加瓦,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世界各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信仰和价值观。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基本特征。我们应该维护和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就如同志指出的,在国际关系上,应该“倡导和睦相处,维护世界多样性。”这就是说,“通过沟通加深理解,通过对话增强信任,通过交流推动合作。”[1]多样性意味着差异,差异需要交流,交流促进发展。各种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和借鉴,不断丰富和发展,将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们应该培育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建立全球视野,引导他们关心人类和全世界的发展命运,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树立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意识。

能力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取和驾御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的多寡更加重要。

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植物、动物都是我们生存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因此,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因而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街道上普通的树木起着清洁污染、净化空气的作用,夏天它们繁茂的枝叶为人们遮阳,使城市降温,它们还帮助社区抵御风雨的侵蚀。另外,春天它们赐予我们绿色和鲜花,引来婉转的鸟鸣,更添了无法估量的审美价值。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重大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系统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这份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后得到了全球范围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公众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要让青少年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自然、欣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并且知道如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过去我们很少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和思考。久而久之,就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甚至失去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气。教师应该更多地给学生一些可能性和假设的情景与问题,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探讨的空间。教师不是放弃责任,而是更多地准备背景知识和材料,以便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应该设计一些有实际意义的专题社会研究,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写研究报告,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我们才能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让他们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能够自主学习和关心社会问题。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需要、欲望和利益,也都有其权利和义务,难免出现矛盾。必须互相尊重,学会礼尚往来。不能只顾自己,忽视他人的存在和权利。遇事应该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以求理解他人,与人为善,尽自己的可能去关心、帮助他人。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社会是非常复杂的,应该有意识地引入某些情景,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让他们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分辨是非善恶,作出自己判断的能力。重要的不是我们告诉学生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而是他们通过观察、体验和分析对正确与错误作出自己判断的能力。

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的能力。这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发展为基础的、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活动。只有能够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逐步实现社会化成长,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实际上,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助人、合作、共享和奉献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和意志,使自己的情绪服从理智的管理。

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在信息时代,如何负责任地获得信息、选择信息、加工信息,已经成为现代公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和手段。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信息,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分清社会现象的性质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学会如何批判地思考,如何创新,如何提出比较有意义的问题。相比之下,“刻苦”记忆大量必然过时的知识就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具有批判和反思的能力,才能有推陈出新,从旧有模式中摆脱出来的能力。

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教育,应该着眼于帮助他们树立现代法治观念,营造遵纪守法的氛围,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帮助青少年树立自立、竞争、效率、公平、民主法制和开拓创新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文化观念。

作为未成年人,初中生属于弱势群体。应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法律以及司法和行政机关,有给予他们特殊保护的义务,在他们的权利遭到侵犯时,应该让他们知道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

知识

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应该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识,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知识。

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人们对善恶是非的辨别标准,是对言行是否合乎社会习惯、行为是否正当的规定。我们应该把人际交往和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道德规范,将个人基本道德修养的要求传递给青少年学生。让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他们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让青少年学生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让青少年学生知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各种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要使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知道基本的法律规定和知识,能够自觉遵纪守法,远离违法犯罪。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让学生了解: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灿烂辉煌的文化,有比较丰富的资源,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还不平衡的事实。在这方面,尤其要注意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文件精神。

3.四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

心理健康

这个学习领域,首先要求根据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帮助他们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帮助他们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其次,结合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基本要求。在正确理解竞争及其与合作的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意识,增强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的自觉性。最后,结合初中学生在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认识自己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的要求,希望他们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增进对集体、国家和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和兴趣,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道德

这个学习领域,总体上要实现三个基本目标:自尊自强,交往的品德,承担社会责任。在自尊自强部分,要使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立、自强精神;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交往的品德部分,要使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尊重、宽容他人,能够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在承担社会责任部分,要使学生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总之,随着学生交往领域和生活空间的扩大,要使他们逐步树立起自尊自强的品质,形成良好的交往品德,并能够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

法律

法律内容安排的基本思路是:在个人的成长、实现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步适应社会、不断加强品格修养,必然涉及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的问题;要遵守规则就要了解规则,特别是法律规范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就在学生身边,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避免违法犯罪,由此需要了解有关“违法与犯罪”的知识,抵御不良诱惑;法律是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有力武器,帮助他们初步学会寻求法律帮助、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篇8

在这一天里我们齐行动,争做绿色环保大使,用我们的行动带动社会绿色环保的发展。

以此思想我们开展“绿色环保,从我做起”植树节大型公益行动!

一、活动目的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九墩塘网站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绿色环保,从我做起”这一公益口号以及爱绿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让社会各界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时间

2010年3月12日08:30—17:30

三、参加对象社会

各界认同公益并大爱无疆的人士均可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

四、活动内容

1、宣传发动。

通过3月12日在闹市区布置宣传展台,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和低碳意识,并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众人齐协力”,净化城市环境。

志愿者服务队在市区各大主干道路维护、修剪路边树木和花草,并浇水。对路边公交站台和垃圾筒等城市牛皮癣经常出现的地方进行清理,净化城市,美化环境。

3、与绿色共成长,动手植树行动。

响应市政府号召,志愿者植树绿化队伍在市郊种植树苗,并沿途宣传“绿色环保,从我做起”。

4、环境保护,我的心声。

因客观原因等没有参加到实际的爱心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者服务的网友,本版块线上组织开展以“植树节”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征文发帖内容要结合环境保护教育,低碳意识,所有征文均在2010年3月12日之前论坛【爱心公益】版块以新帖的形式出来,主题标题统一加前缀“植树节征文”-。本次参加征文均可获得100金币奖励,奖励不重复获得!

5、网上植树。

本站从即日起已经开发了网上植树系统,各位网友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植树活动,网上植树的同时可以在【爱心公益】版块发表自己心声。

6、履行公民植树义务,网上“购买碳汇”。

无地种树、工作繁忙等种种原因,使得您不能直接履行植树义务。网上“购买碳汇”(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形式,实现履行公民义务植树的愿望。您可以捐资到中国绿色碳基金,专业人员统一组织实施以吸收二氧化碳为目的的植树造林。通过中国绿色碳基金捐资造林的,将获得捐资收据,发放购买凭证(标明买到的碳汇量)和碳补偿标识——车贴。表明捐资者不仅履行了义务植树,还“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实践低碳生活,为减缓气候变暖做出了贡献。捐资者还可以在中国碳汇网上看到自己的“植树”个人账户。

中国绿色碳基金设在中国绿化基金会,它是目前我国第一个以支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而特别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该基金致力于实施以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为主旨的公益造林项目。同时,此类项目活动还可为公民履行植树义务,却又不能直接参与植树活动的人们提供了间接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的新途径。

专家认为,中国绿色碳基金向公众提供的间接造林方式既是捐资造林,也是义务植树。但其意义和价值却远大于人们所认识的义务植树活动。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在减缓气候变暖方面的重要作用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开展以吸收固定二氧化碳为主要目的“碳汇林业项目”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环境组织及跨国企业展示其社会责任与绿色形象的重要手段。此外,由于人们选择植树的地点一般都远离市区,通常需要乘车前往。汽车在行驶中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植树者在野外的其他活动也会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碳排放量。通过中国绿色碳基金捐资造林的形式,一方面满足了人们植树的愿望,一方面又减少了人们出行时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起到了保护气候和环境的作用。

公民网上“购买碳汇”可登录“中国碳汇网”主页,点击“网上捐资”,从中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捐赠金额,按照操作步骤,填写有关信息,在完成确认后,即可进行网上银行支付操作,资金即进入中国绿化基金会账户。公众还可根据网站信息,进行银行汇款、邮局汇款及现金支付的捐资方式。

五、注意事项

1、各志愿者分队要高度重视,注重活动过程。

2、对每项活动的开展,活动组织方会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篇9

一、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建立平等友善、互尊互助、廉洁和谐的人际关系

新的社会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人际关系状况是比较复杂的,各种人际关系交织在一起。面对社会复杂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环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遵循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创造平等友善、互尊互助、廉洁和谐的人际关系状态,不仅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的身心和谐,而且有利于保证廉洁行政,预防腐败。我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呈现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特点。当前形势下,大多数领导干部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能够做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但是,也确实存在一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公仆意识和政治意识,生活中脱离群众而“傍大款”,影响到人际交往的廉洁性。因此,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社会公德修养,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强化责任感;公共交往中,对待同事,谨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待群众,态度亲和,不摆架子;继承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自觉扶贫济困,真正将助人视为人生的乐趣,把为他人排忧解难当做自己的道德义务。

二、树立正确的公共利益观,维护、实现和发展社会公共利益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是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Q。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R这些观点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广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公共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把群众的利益作为言行的出发点及归宿,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首先,领导干部要带头遵纪守法。法纪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体现。领导干部要在认真学习、知法明纪的基础上自觉守法守纪,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的习惯,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其次,领导干部还必须热心公益,做社会公共利益的坚定守护者,谨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要求,培养起社会公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积善成德,真正树立起热心公益的良好形象。再次,领导干部还要坚持将艰苦奋斗作为自身重要的公德品质。这不仅是基于我国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现状,而且是为了使我们整个社会保持奋发向上的蓬勃生机。此外,领导干部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S。表现在社会公德修养上,就是领导干部在公共生活中要站在群众的立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透彻理解权为民所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建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生态伦理观的重点是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存在片面性。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观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伦理观,其着眼点放在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利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造福于人类社会。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使当代人和后代人利用自然资源,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权利和机会均等。领导干部如果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就会在制定政策和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尊重自然,科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同时,领导干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还会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人民群众上行下效,就会形成全社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良好氛围。领导干部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伦理蕴含。现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产生偏差,热衷于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以虚假政绩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这是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领导干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他们的社会公德修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广大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理应在公共生活中树立公仆意识,探求建立和谐、廉洁的人际关系,带头遵纪守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

注释:

?p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单行本)[m].人民出版社,2001:8.

?Q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85.

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篇10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实施

环境教育是指通过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传授解决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谋得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也纳入了其中。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一)环境教育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一定阶级、社会群体进行思想观念塑造、政治观点树立、道德规范养成并使之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内容包含对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以及法制观的教育。

2、环境意识教育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

环境教育的起点在于唤起人类对于环境的认识,提高人类环境意识,这就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类思想意识的巨大作用,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环境教育、提高人类的环境意识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必经之路。

(二)环境教育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不断增强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人的思维的矛盾凸显,这些都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情况、产生了新问题。实践告诉我们,自改革开放以来,环境教育始终贯穿于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因为,环境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内容,要解决不断解决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就必须多渠道发挥改革、创新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紧紧围绕环境教育,切实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合历史的、客观的必要。

(三)环境教育内在性质要求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并实施

1、环境教育具有普及性

环境,指围绕着某一事物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即是指某个主体周围的情况和条件。我们知道,我们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即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我们在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此同时环境也不断地影响着我们,我们必须与世界和谐发展。因此,环境教育具有普及性。

2、环境教育具有公益性

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了解人与环境互动的关系,培养对环境的尊重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的观点、行为符合一定社会的要求。从这两者的目的来看,都是为了使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只有这样,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会有良好的环境予以支持,实践活动才会有突破性的发展。因此,环境教育就是要人类获得最大化的、良性的公共利益。

3、环境教育具有强制性

随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时代,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的资源超出了环境本身所能够提供的尺度,然而,人类的环境教育意识却相对滞后,自从出现了一次又一次人类所无法预料的灾难之后,人类的环境教育才不断被重视,我们可以看到,在绝大部分的国家里,把保护环境(环境教育)作为法律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做出相应违反法律的行为,那么将受到法律的自裁。因此,环境教育的强制性已经慢慢被人类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使社会成员的观点、行为符合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与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环境教育性质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了体现并实施在社会实践中。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内容

(一)世界观教育方面的环境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对世界本质、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生存价值等一系列观点的总和。这里的“世界”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环境的本质是物质的,人类对于环境的认识也是环境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人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是以环境的存在为前提,同时环境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起反作用,因此,人类在认识环境、改造环境时应遵循环境的一般规律。

(二)当前高校环境教育基本环境国情以及形势与政策

1、高校环境教育中的基本环境国情

我国是拥有着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比世界其他国家更为严峻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沉重的人口负担,人均资源不足。环境状况恶化,严重影响着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宏观决策,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

2、环境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及形势与政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阶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的战略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的和谐共存。这要求我们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观念创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治理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观念创新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提,是国民形成良好环境道德、养成环境友好型行为的先导,而教育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途径。

(三)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面的环境教育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明确工作和生活方向,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振奋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对大学进行的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即: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对人生价值观的评价以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为主要标准。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就是要激励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勤奋劳动。环境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问题之一,作为当代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了解更多的环境问题知识与信息,应自觉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环保的价值观,从自身做起,积极参加社会环保活动实践,勤俭节约,为环保事业奉献与奋斗,将环保事业纳入到人生价值实现的一部分。

(四)环境教育法制观教育与道德观教育

1、环境法制观教育

法制观就是人们对法制的观点和态度。其核心是对依法办事的态度,法制观的实质是指法律至上、以法治国的理念、意识与精神。在法律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法律意识或称为法制观念。

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法制观教育,帮助其形成明确的环境法制意识,引导大学生不仅知道环境保护法,遵守环境保护法,还能将以环境保护法进行环境社会实践,强调环境保护法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贡献以及对社会环境破坏行为的约束作用最终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地科学发展。

2、环境保护道德观教育

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道德与法律规范一起,作为社会的主要规范,要使人们掌握道德规范并实践,就应对其进行道德观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观教育,目的是使环境道德意识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并进而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实践,对环境保护产生作用。

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涵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环境教育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基础内容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基础内容体系包含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以及法制观、道德观方面的内容。世界观方面环境教育基础内容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环境观教育,是从哲学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政治观方面的环境教育则立足国情教育与党政政策的教育,让大学生明确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资源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当前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党和国家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政府的基本国情;人生观方面的环境教育侧重对大学生环境意识与自身人生价值与实现的结合,从个人的角度树立环保意识并成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容之一,更好的奉献于社会;法制观与道德观方面的环境教育从道德约束和国家的法律控制这一对社会最低最高规范作用于环境教育之中,目的则是真正使大学生“知法”、“守法”,也使环境保护意识成为大学生内在素质之一。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环境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形成思想政治方面的环境意识,从而为其他学科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奠定思想政治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当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环境教育因素与学科内容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之能与现实相联系,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因素的基础内容体系,提高环境教育的学科教育有效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完善并不断丰富相关教育实施资源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实施的环境教育应有独立的教学课堂与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更好效果,要做到优化课堂教学,完善并不断丰富相关教育实施资源。首先,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内容十分了解,在制作课件与教案时,应不断改善与丰富相关教育实施资源,如图片、数据、视频以及案例等,做到与时俱进,让课堂更具时效性与深度。其次,合理布局课堂时间,课堂教学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特点,深入浅出,启发式教学,教学内容资源丰富,直观性强。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进行环境教育的落脚点还是应该在树立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堂组织形式可多样化,可多让学生的讨论与分析,启发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实践,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的环境教育内容不只限于讲授知识,更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参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注重丰富大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外化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将环境教育的主题融入其中必不可少,如开展环保意识实践调研活动,科学发展观宣讲活动、环境保护辩论赛等。使大学生在实践中纠正错误环保思维,丰富环保实践知识最终使其在社会实践之中保护环境、带动他人。

(四)加强研究,丰富相关教师资源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当前对于环境教育方面研究也越来越多,因此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所属范围内的环境教育加强研究,丰富教学内容,对新型环境问题需要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便教学更具专业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即使评估改进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环境教育的辐射范围与深度。此外,高校还可组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工作研究组,加大师资力量,对该范围进行更多研究与培训,也可引进具有相关知识与研究能力的教师,丰富相关教师资源。

四、结语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为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使人类从根本上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付诸实践,最终形成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是人类树立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我国的高校环境教育,大学生作为21世纪的接班者,应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树立起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以及法律与道德观的环境意识,当然,环境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实践,希望通过本文,能为相关研究者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马桂新主编.环境教育学(第二版)[X].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

[3]祝怀新主编.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G].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7.

[4]祝怀新著.环境教育论[X].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9.

[5]冯刚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

[6]刘建伟,郭桂平.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

[7]李静.关于完善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若干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8]梁礼明,陈云嫩.论加强高校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高教论坛,2008,(4).

[9]邹淑珍.高等院校加强环境教育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