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1:04

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篇1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计算方法

1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目的和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分配问题,致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表现出类似上述的各类自然生态问题。为根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制定并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生态环境用水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研究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对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区域间、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需考虑的几个指标:①河流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河道内应保证60%的水质达标水量,流量减少会直接影响其生态功能。人类为维持生活、生产和生态的河道外用水,一般不应超过河流径流量的40%;②湖泊的面积与水量:城市水体面积的比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是城市生态的重要指标。采用河湖占城区面积比来反映城市水生态状况;③湿地指标:湿地面积比率反映了湿地影响的大小。以湿地面积、湿地水体面积和湿地比率作为衡量湿地状况的指标;④地下水指标:地下水位直接反映了地下水储量,如果地下水位很低,不仅不能补给地表水,而且湿地和河流就很难蓄住水,地表植被也难以生长。抽取地下水后,地下水位应不低于保持原植被的水平,更不能造成地面沉降;⑤水质指标:水质状况决定了水体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和发挥功能的大小,污水危害生物的生存,降低水的生态功能。水体水质是反映水体好坏的定量体现;CoD是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实现“总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污水处理率反映了污水治理的程度,决定着进入水体污染物的总量。流域排污总量,应在河流径流量的1/40以内,以达到自然稀释,超标的一定要达标排放。

3湿地生态环境用水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但关于湿地生态环境用水的核算,还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目前关于湿地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核算,大多参照河流生态环境用水进行核算。如湿地基本生态环境用水量,可采用湿地的陆面和水域蒸发量代替。

4回补超采区地下水生态环境用水量

在地下水超采区,用于保护与恢复地下水位所用水量即为回补超采地下水生态环境用水量。1993年世界银行的水资源政策文件明确了地下水可再生性维持的标准,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决不能超过地下水补给量,但缺乏有关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确定标准,因此计算比较困难。

(1)全局出发,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主要目标就是协调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保证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实质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水的分配效率,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合理解决各部门和各行业(包括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竞争用水问题。

(2)建立健全水权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用水的权属管理:在过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下,水资源使用成本近乎为零,挤占生态环境用水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水资源任意开发利用,很难避免无序侵占和浪费。当水资源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其使用价值相应提高,这就更加剧了资源的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而这种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更加明显,如河道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等。

水权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利于明晰用水者的权益界定。特别是生态环境水权的确立及其水权主体的明确,则将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用水,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从国外经验看,生态环境水权通常由政府机构监管或由专门成立的非政府公共机构享有。南水北调水资源的分配为调整界定初始水权、确立生态环境用水权提供了最好的契机。而这一水权,在初期可以暂时由流域机构等各级水权管理机构分级监管,待时机成熟后再转入特定的公共机构。

此外,水权制度的引入,可以改变过去取水许可以一次性授权水量分级标准而不控制总量的弊端,真正实现由流域机构统一管理水权,并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际水权管理权限的划分等法定程序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相应的水权,必要时省也可以通过市(地区)际水权管理权限的划分等法定程序授权市(地区)分级管理各自的水权:从而,在总量上控制、限制和避免超量用水,真正保障生态环境水权名实相符。

(3)实施水资源分类分级优化配置管理:目前,在流域内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下,水资源的管理方式较为粗放。首先,从水资源的特性上看,尚未将可更新的水资源(如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与难以更新的水资源(如更新时间达千年以上的深层地下水)加以区别对待,也未将可以导致地面沉降、含水层破坏的承压水超采与一般潜水超采相区别。这实际上模糊了生态环境破坏成本,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今后的水资源管理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以及承压水超采的限制,一方面在取水(水权)许可中严加限制,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水资源费等手段提高取水成本。

其次,在流域水管理中还有必要建立鼓励水资源优质优用,污水监管的管理模式。如,一般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农业用水标准的,可以再利用;农业回归水经过必要的处理后,还可以进一步用作湿地、河口冲淤等生态环境用水。而水资源优质优用的目的,则是通过对不同水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可利用水量。其关键在于,污染的控制方式。一方面,需要通过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总量,促进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生态环境污染,提高水资源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合理利用导污、治污、天然降解等治污手段,最大限度地合理提供生态环境用水。

此外,还应注意到,由于流域生态环境破坏积重难返,生态环境的恢复必定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因此,选取合适的治理恢复目标极其重要。从用水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分析,上游生态环境用水是最容易获得和保障的;河流的排盐、排沙及鱼类泅游等功能的恢复、河口冲淤平衡的实现以及河口生态恢复则可能需要数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篇2

摘要: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用水的研究情况,对解决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路,并综述了各项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论文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计算方法1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目的和意义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分配问题,致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表现出类似上述的各类自然生态问题。为根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制定并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生态环境用水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研究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对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区域间、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方法计算时需考虑的几个指标:①河流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河道内应保证60%的水质达标水量,流量减少会直接影响其生态功能。人类为维持生活、生产和生态的河道外用水,一般不应超过河流径流量的40%;②湖泊的面积与水量:城市水体面积的比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是城市生态的重要指标。采用河湖占城区面积比来反映城市水生态状况;③湿地指标:湿地面积比率反映了湿地影响的大小。以湿地面积、湿地水体面积和湿地比率作为衡量湿地状况的指标;④地下水指标:地下水位直接反映了地下水储量,如果地下水位很低,不仅不能补给地表水,而且湿地和河流就很难蓄住水,地表植被也难以生长。抽取地下水后,地下水位应不低于保持原植被的水平,更不能造成地面沉降;⑤水质指标:水质状况决定了水体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和发挥功能的大小,污水危害生物的生存,降低水的生态功能。水体水质是反映水体好坏的定量体现;CoD是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实现“总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污水处理率反映了污水治理的程度,决定着进入水体污染物的总量。流域排污总量,应在河流径流量的1/40以内,以达到自然稀释,超标的一定要达标排放。3湿地生态环境用水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但关于湿地生态环境用水的核算,还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目前关于湿地生态环境用水量的核算,大多参照河流生态环境用水进行核算。如湿地基本生态环境用水量,可采用湿地的陆面和水域蒸发量代替。4回补超采区地下水生态环境用水量在地下水超采区,用于保护与恢复地下水位所用水量即为回补超采地下水生态环境用水量。1993年世界银行的水资源政策文件明确了地下水可再生性维持的标准,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决不能超过地下水补给量,但缺乏有关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确定标准,因此计算比较困难。(1)全局出发,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主要目标就是协调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保证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实质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水的分配效率,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合理解决各部门和各行业(包括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竞争用水问题。(2)建立健全水权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用水的权属管理:在过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下,水资源使用成本近乎为零,挤占生态环境用水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水资源任意开发利用,很难避免无序侵占和浪费。当水资源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其使用价值相应提高,这就更加剧了资源的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而这种无序侵占与过度利用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更加明显,如河道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等。水权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利于明晰用水

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篇3

[关键词]环境审计;政府环境审计;生态文明建设;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尽管国内外在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环境审计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将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环境审计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并不多。我国现阶段正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资源环境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主要工具与手段,其应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主动顺应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要在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源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为此,就要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和要求为出发点,科学理解环境审计与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内涵,分析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工具”职能,以期能有效发挥国家审计在资源环境审计中的积极作用。

二、科学理解环境审计与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内涵

(一)科学理解环境审计的内涵

目前有关环境审计的界定国内外还不尽统一。thomson(1993),Hillary(1998)将环境审计看成环境管理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刘威(1996)从环境监督鉴证角度理解环境审计;张以宽(1997),Lightbody(2000),todea(2011)认为环境审计是一种系统化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高方露、吴俊峰(2000),李雪、杨智慧(2004)基于受托责任观提出环境审计是对企业受托环境责任履行过程的一种控制活动;而上海审计学会课题组(2001)总结了学界有关环境审计的认识;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1997),陈思维(1998),陈正兴(2001)认为,环境审计是由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第三方独立审计组成的体系;李永臣(2007)提出广义的环境审计概念应能恰当解释和说明环境管理绩效和环境管理监督问题。尽管以上观点各有偏重,但不容质疑的是,环境审计是在传统审计学的基础上,吸纳了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结合以上分析,本研究将环境审计理解为“是由审计主体针对被审计单位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客观地收集和评价证据,判断其认定与既定标准间的符合程度,并将评价结果以报告形式传达给利害关系使用者的一种监督行为。”

(二)科学理解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内涵

资源环境审计是在委托人的驱动下,适应可持续发展及外部经济性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其变化而不断变化。因为资源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而使得资源环境审计的范嗣也极为广泛。当下我国面临十分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对资源环境审计提出了迫切需求。根据以上对环境审计的理解我们不难看出,环境审计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因为政府审计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体系依然以政府审计为主导。众所周知,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在资源环境审计中履行公共监督评价职能的政府审计部门及其人员义不容辞应担当起主要审计主体的责任。基于此,本研究将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理解为“是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国家审计机关及其授权机构,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审计准则、会计理论、专业规程、技术标准等,对相关行为主体的与资源环境相关的活动及其效果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资源环境影响等进行预测、控制、监督、评价的活动。”因为资源环境审计有助于监督、制约、纠正行为主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的不良倾向,有助于直接或间接摸清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家底,有助于防止资源资产及其收益的流失,所以其对促进资源环境科学决策、保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及其收益、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三、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理

2012,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国家治理免疫系统论”,认为国家/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内生的一个“免疫系统”,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功能。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资源环境审计作为维护包括资源环境生态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其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庞大工程的新要求,积极发挥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对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存续和长远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反映相关风险,保持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类活动、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但人类不当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引发土地、森林、空气、水等的滥用与污染问题,进而形成环境风险;而每一类环境风险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公众的健康,从而形成健康风险;当人类活动带来的这些环境风险、健康风险与自然资源的滥采乱伐和不当利用混杂在一起时还会导致经济社会文化风险。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基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不断解决人类活动带来的上述问题及相关风险,努力保持生态的动态平衡与安全。近年来资源环境领域不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越来越需要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主要责任,政府审计机构通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能够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能够通过对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情况的有效监控来化解生态风险,并借助审计机关的检查权、调查取证权和结果公布权揭露和查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从而为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发挥保护性作用。

(二)威慑被审对象,弱化违规动机

社会公众以政府资源环境审计为依托,有效监督和评价政府部门公共受托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而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其对生态安全的监督是经济社会整体正常发展的基本保障。可见,由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审计主体的资源环境审计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有其严肃的权威性和高度的强制性,能够使得被审计的有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对这种资源环境审计产生足够的敬畏;同时审计法也授予政府审计机关有权对被审计对象的账户进行查询、对其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对其违规资料与违规资产进行封存、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对其不合理的财政收支暂停拨付使用,在必要时还可提请国土、规划、环保、水利、财政、发改委等部门提供行政协助,能够使其对有关资源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和资源环境管理政策等依法实施监管,从而降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寻租动机,提高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力,达到查处一个、震慑一片的目的。

(三)预警生态风险,促使提前应对

政府资源环境审计能够为防范系统性生态风险发挥预警性作用,其通过监测具体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项目,及时发现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对资源不利的因素或生态安全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并把这些预警信息传递给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部门,促使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时切断风险源头,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预警机制,需要不断拓展其审计内容与审计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关注资源环境政策、重大环境治理项目等的跟踪审计,以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过程性、时效性和预防性,切实提高资源环境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其次,要借助审计程序的自动化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持续的动态跟踪,推动资源环境审计过程的连续性与审计信息收集的及时性,以便为预警资源环境问题与生态风险奠定基础;最后,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屡审屡犯问题,如资源环境绩效问题,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深挖问题根源,从而为优化资源环境审计制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完善治理机制,抵御违法乱纪

资源环境审计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的纠正与违规违纪问题的防范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需要,为此,政府审计机关应充分利用资源环境审计优势,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与政策制订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措施执行的有效性实施审计监督,着重发现政策不完善及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有针对性的给出审计建议,以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度发生。其中资源环境审计建议及其实施是完善资源环境治理机制,抵御资源及生态方面违规违纪行为的关键。因为没有高质量的审计建议及其实施,就找不出资源环境制度与生态治理机制的缺陷,自然也就无治对环境治理机制进行合理地改进与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环境想健身强体,生态系统想抵御病毒就成了一句空话。为此,在政府资源环境审计中,建议做好“审计建议、审计建议实现机制以及后续审计制度”的合理安排与有效衔接。此外,审计机关可以联合环境保护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利用他们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提高资源环境审计的效率、效果和权威性,这也能强化政府资源环境审计抵御资源环境领域违法乱纪行为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李雪,杨智慧.对环境审计定义的再认识[J].审计研究,2004(2)

[2]孙成显,徐学军,汪照全.深化资源环境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审计,2013(8)

[3]邢祥娟,陈希晖.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机理和路径[J].生态经济,2014(9)

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篇4

江泽民生态思想主要是从人与自然关系、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深刻阐述了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揭示了人在处理环境问题所要注意的方面,这对于深刻理解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江泽民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吃祖宗的饭,断子孙路。”“在加快发展中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提高质量和效益,注重优化结构,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和可持续的。”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生动体现。江泽民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江泽民认为,“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如果环境保护搞不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就会受到影响。”“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二)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

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但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江泽民多次强调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在谈到耕地问题时,江泽民说:“我国人多耕地少,而且耕地还在逐年减少。因此,保护耕地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我们既要凭借现有耕地解决现有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对子孙后代负责。”在论及水资源问题时,江泽民指出:“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强调:“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实现我国的长远发展,必须下大气力解决水的问题。……没有水,人都不能生存,还谈什么开发和发展,解决我国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要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总的要求是开源节流并举,以节水为主。一要广泛采取节水措施,特别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二要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适时进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因此,江泽民同志要求,必须严格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他说:“总的原则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积极推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新体制,以加强对全国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他强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工作,要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来进行,以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保护生态环境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保证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在环境问题已涉及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众多领域。江泽民指出:“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定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进一步控制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重点地区环境质量,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在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力争环境污染的状况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重点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要防治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及区域开发和城市规划,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对资源开发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应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努力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确保全国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继续淘汰落后的、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企业、产品和生产方法,采用技术改造、清洁生产等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工业污染。努力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切实控制城市污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污染。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保证农产品安全。继续抓好重点环保工程,切实抓出成效。各地也要确定重点环保工程,抓紧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坚持预防为主,把防止人为生态破坏作为重点。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进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建立环境安全防范体系,严格控制境外污染物和有害物种入侵。泽民强调:保护环境是全民、全社会的事业,只有全民动手,全社会重视,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也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目标

经济建设既要统筹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又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我国经济建设的长期积累、科技创新的丰富成果以及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科技创新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

江泽民指出,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虽然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致使科学技术进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环境资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在合理有效使用现有资源的同时,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并使传统的工艺设备不断更新,以逐步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江泽民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为基础的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使这些产业的发展实现有主要依靠外延到主要依靠内涵增加的转变,建立节约、节能、节水、节地的节约型经济。”要建立生态技术支撑体系,即包括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产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来尽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把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实现少投人、多产出、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六)加强国际合作、协调行动,共同携手解决国际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既有局部性或区域性的,又有全局性、全球性的,局部的区域的问题影响全局和全球,全球性的问题又对区域或局部产生影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有全球观念和世界眼光。江泽民多次指出:“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和共同拥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地球,需要各国的共同行动。”当今许多重大的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单纯依靠一个国家已无法得到解决,需要世界各个国家协同配合、共同行动。保护地球,各国有责,各个国家都要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都要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各个国家在选择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环境问题,不仅要考虑本国人民的利益,还要考虑世界人民的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不仅要考虑本国的、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还要考虑全球环境问题。在涉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上,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加强合作,而且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义务。

二、江泽民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江泽民生态思想是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不断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准确把握当今时代主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一)江泽民生态思想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借鉴

江泽民的生态思想主要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对于当今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重要参考。“当前要突出生态优先,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式转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些生态文明思想在江泽民同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中能够找到一观点,因此,可以看出生态思想是一个继承、发展、借鉴和创新的过程。

(二)江泽民生态思想为从整体性和全局性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

江泽民的生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整体性和全局性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了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面对许多建设中出现的难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出现的问题,江泽民生态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道路,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拓了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局面。江泽民系统阐述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关于经济、环境、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确立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并认真贯彻落实到党执政活动的各个方面,巩固了生态思想在社会实践和党的政策方针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执政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具有开创性意义。同时,同志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强化党的领导、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这些生态思想都是采用整体性和全局性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发展理论体系。

三、结语

江泽民生态思想正是基于对发展问题和生态问题反思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进行历史考察和实践思考而形成的创新理论。它表明了我们党认识到,生态问题不仅仅是生态保护问题,更是关系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要把生态保护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当中,从根源上和整体上对生态问题进行统筹考虑。只有从发展层面上来思考和理解生态保护,才能真正解决生态问题。江泽民生态思想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生态保护经验的总结,又深化了党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开拓了生态思考的理论视野。这对于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陶良虎.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学习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理论探索,2014(2).

[6]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2-11-18.

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篇5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问题;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中,并在以生态问题为核心的绿色运动中兴起,它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社会发展起来的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它指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应和谐统一等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社会主义思潮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潮流中一股影响显著的社会思潮。该理论体系中的精髓部分对我国有效解决生态问题及顺利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启示童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生态学和系统论为指导思想,旨在把维护生态平衡和实现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它提出了一套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的重要理论体系。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的出现。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是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的,其生产的无限扩大造成了对有限的自然资源的极度掠夺和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上的优势,侵占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珍贵资源,并对其进行掠夺性地开发,导致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的严重枯竭。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导致了大量生态资源的极度短缺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其中最为突出的生态失衡表现为:大量珍贵动植物的灭绝、全球性的温室效应、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等。在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的现实面前,资本主义不得不进行了大量的调整,但是这种调整治标不治本,仍然是以牺牲全球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只有消除资本主义,才能改善全球性生态资源严重枯竭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

第二,20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兴起了以生态问题为核心的“绿色运动”。70年代后期,在西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越演越烈的现实面前,兴起了一系列的新社会运动。在这场激烈的运动潮流当中,绿色运动抓住了西方国家最为关注的生态问题,从而使生态问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意义,且事关人类存亡的全球性问题。绿色运动实则是一场防止生态灾害、改善全球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现状的社会运动。面对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残酷现实,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只有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形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影响整个人类的生态危机问题。

第三,社会主义模式未能保护有限的生态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各种伤害,从而有效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但是,社会主义模式,不但未能解决好这一危机,反而存在更为严重的生态危机问题。究其原因:首先,社会主义模式固有的局限性。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实行封闭式的发展,使其发展与外部世界严重割据,这导致了该模式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要以牺牲更多有限的生态资源为代价,从而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污染;其次,社会主义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严重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从而导致生态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最后,社会主义模式没有处理好人类生存与生态问题的关系。在追求经济的增长过程中,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未能有效处理好发展与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从而导致了更为突出的生态危机问题。

二、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

生态社会主义倡导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的途径来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模式作了许多新的探索,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该理论体系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为我国有效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启示作用。

第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应坚持马克思“人类尺度”的观点,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原则。首先,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自然虽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但自然不能独立于人类之外,只有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使得自然的存在具有社会性,也只有与人类共同生存,自然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不能离开自然界,都必须依赖于自然界,因而二者是共存的关系。其次,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人类通过其实践活动才使得自然界具有了社会属性,有它存在的价值。人类的一切活动则都是建立在使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离开自然,人类将失去生存的支柱。最后,人类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应以“人类尺度”为标准来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而发现生态问题不是自然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二者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生态问题已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问题。生态社会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绿色运动中发展壮大起来,绿色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从而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对资本主义产生强烈的不满和愤恨,使得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生态社会主义随之产生。随着绿色运动的不断发展,绿色运动提出了许多不同政治流派的绿色主张,使得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问题。“1987年,国际绿党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生态社会主义运动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生态社会主义运动以崭新的面孔进入了世界政治性视野。”

第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首先,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了生态资源的极度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频繁发生。有学者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工业化等因素导致的,但生态社会主义者从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盲目和过度的利用生态资源,致使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和生态资源的极度浪费,从而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发生。其次,资本主义自身对利润最大化的无限追求导致了生态危机问题的产生。资本主义的发展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其唯利是图的本质导致了生产的过度和消费的过度,造成生态的严重失衡,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再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无限扩张。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凭借其占有的先进技术、经济优势,对有限的生态资源连行疯狂的掠夺,这导致了全球性不可再生的生态资源的严重枯竭,使得大量稀有资源的濒临灭绝,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恶化。

三、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治理生态问题的重要启示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要思想,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为了追求生态效益,其目标是为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模式,它产生了许多具有时代价值的宝贵思想。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使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治理、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资本主义对利润的无限追求,使其发展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产生。另一发面,由于社会主义内在的局限性,导致其不但未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生态危机问题,反而使生态危机进一步恶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制约了人类的发展。因此,有效解决生态危机问题、顺利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有优势,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建立在人类与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必须改变过去以牺牲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使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将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之上。

第三,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合理改造我国人口结构。因为单方面在数量上控制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在继续面临人口数量压力的同时,面临着人口结构失衡的问题,不控制好人口结构的良性状态,人口素质以及社会福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只会进一步加剧生态危机,严重阻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所以,有效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在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基础之上。

第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新的消费理念。生态社会主义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的基础之上的,从而造成了生态资源的严重匮乏、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峻的污染。我国在进行生态问题的治理时,应合理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转变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在社会主义思潮的启示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另外,倡导适度消费,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拒绝使用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因此,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生产、消费、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的有效治理有机统一的社会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健康道路。

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篇6

我国尚未建立环境资源基本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日趋增多和复杂的环境生态问题,其处理方式和解决手段也需要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对策措施,在需要建立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时,“实践中各国认识到必须先确定一个统一的综合性政策目标,这种综合性的政策目标在整体上转变为国家意志时就是现在的所谓基本法。”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苏联、日本、美国、瑞士、罗马尼亚、凶牙利等国都制订了综合性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我国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环境资源基本法,法学界多将与此类似的内容称为“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相关表述有:“我国1979年试行并于1989年修订重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一部综合性的基本法,该法对环境保护的所有新问题作出全面的规定。”“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环境保护法律系中这一层次的法律规范,是适应环境要素的相关性、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环境保护对策的综合性而出现的,是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原则、制度和措施所作的基本规定,其特点是原则性和综合性的法律规范。”故在我国一般将《环境保护法》视为基本法范畴,但实际上作为基本法其一般只对该部门法的基本和重大问题作些原则性的规定,不是也不应该是具体的实施法,综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不难发现,由于历史的原因《环境保护法》在规定综合性目标的同时,还规定了相当多的具体法律措施,远远超出了作为基本法的内容界限,实际上基于此法制定的背景而更突显了污染防治法之浓厚色彩。

为此,作为一部完整的环境资源基本法,应将其中具体的操作性规范删去,保留原有的原则性规定,并相应地增加立法宗旨,相关概念界定,环境资源法主体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及有关机关对环境资源的管理体制;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等等,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及国际上有关国家的环境基本法的内容,我国《环境资源基本法》的体系应包括:1、立法宗旨: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环境与资源法的保护范围。包括环境要素、资源要素、生态要素、地区要素中的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自然和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和自然生态的保护;3、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资源开发和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原则;开发者保护、污染者治理、获利者付费原则;群众参与原则等;4、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许可制度、环境标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举报、监督制度、环境保护奖励与处罚制度等5、自然资源开发者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环境污染者治理污染的义务;6、环境资源保护的管理体制。包括中央和地方环境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环境资源管理的权限划分,环境资源管理机构的权责,环境资源管理的监督;6、生态保护的特别规定;7、环境资源主体对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和义务。8、涉外环境资源保护的特别规定。包括参加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公约、条约和协定、与国际上环境资源保护国家和组织的合作,组织和参与国际环境资源保护活动和交流;9、违反环境资源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二、环境污染及公害防治法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向环境排放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使得环境化学、物理、生物等性质发生变异,从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破坏了生态平衡或者危害了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公害主要指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对人类生活环境的一种社会性危害。可以说环境法的产生主要归因于污染现象的出现,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工厂与城市的公害事件就不断涌现,而突出的“公害事件”更是震惊了世界。1962年,美国科学家卡逊女士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则深深地提醒世人警惕过度使用农药的恶果。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而环境法的研究也正于此而愈发繁荣。

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更是严峻,考察我国97到99年的《环境状况公报》,同样可以发现我国环境污染的状况愈发严重。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多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相当多的城市水、气、声、土壤环境污染仍较严重;中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辽河、海河污染严重,准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1999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01亿吨,比上年增加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7亿吨,比上年减少4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204亿吨,比上年增加10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首次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1999年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少数特大城市属煤烟与汽车尾气污染并重类型;酸雨污染范围大体未变,污染程度居高不下,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故污染及其他公害防治法将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而与此相关的污染及其他公害防治法将是环境法的重要内容。

环境污染及公害防治法是指调整在预防、治理环境污染及其他公害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传统环境法的基本内容。当前,根据我国污染物存在的形态,我国污染可分为如下三个类型:(1)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污染,包括湖泊、河流等淡水污染和海洋污染;(2)以固体形式存在的污染,包括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农药污染及有毒化学物品污染;(3)以气态形式或依气体为媒介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环境噪声污染和光污染。(4)其它公害污染。相应地,调整这些污染及公害防治法的体系可以分为:液态污染防治法、固体污染防治法、气态污染防治法及公害防治法四个部分。

1、液态污染防治法

液态污染防治法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和海洋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包括基本的水污染防治法、江、河流域、湖泊的水污染防治法、生产过程的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有水污染及防治的标准规定等。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有:《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暂行条例》;《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等。

2、固体污染防治法

固体污染防治法涉及固体污染物防治法,包括固体污染物防治管理体制,固体污染物监督管理,固体污染综合利用制度;工业固体污染物的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防治法;危险污染物防治法;固体污染物的污染控制标准法;禁止境外固体废物入境管理法等例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的报告的通知》、《生产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工业固体废物十一种污染成分污染控制标准》、《有色金属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含氰污染物控制标准》、《关于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

3、气态污染防治法

气态污染防治法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涉及对大气污染法的管理体制和监督管理,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的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的防治法、废气排放标准法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包括:噪声防治的管理体制,防止噪声污染的监督管理,环境噪声的标准、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以及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等,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噪声污染防治法》、《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试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等。

4、公害防治法

公害污染是指对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三大类:化学物质、农药、放射性物质等。许多国家都对这三类物质的控制和防治进行立法。我国公害防治法包括: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管理法、农药管理法、放射性物质管理法、电磁辐射管理法等。例如:《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防止含多录联苯电力装置加强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管理规定》;《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登记规定》、《农药登记审批办法》、《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试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放射环境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事故管理规定》、《核电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电磁辐射环境办法管理办法》、《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等。

三、自然资源法

自然资源是指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自然要素。为土壤、水、矿物、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阳光、空气等等。也有学者认为“自然资源,从法律上来说,是指能够供人们生产或生活中利用并作为所有权、使用权客体的自然物质,目前一般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其他生物资源(野生动植物)、海洋资源、草原资源、风景名胜资源等。”不管如何,都突出了自然资源的价值所在,但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人们更多地是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认识自然资源。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又是一个人口泱泱大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正基于前期人们从经济利益考虑而造成自然资源状况恶化,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水土流失,沙漠化威胁严重,耕地锐减,农业分摊水量降低,城市严重缺水,森林覆盖率萎缩,草地退化,物种濒危面扩大,矿产、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明显,如何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目前,已有学者就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自然资源角度、法律角度提出了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的必要性,认为制定自然资源(基本)法势在必行,并提出了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的现实条件、立法方案及框架方案等,自然资源(基本)法的制定迫切性也正反映了自然资源法在环境法中的重要位置。

自然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开用、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由各种资源法组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渔业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构成。自然资源法保护对象即自然资源,其调整的是公民、法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和改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针对的是现有的资源环境,贯穿于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改善的全过程之中。这些社会关系,则包括资源权属关系、资源流转关系、资源管理关系和其他经济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自然资源均为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内在有机联系便使其构成统一的整体,首先,在存在形态上是相连的,森林、草原、矿藏、水都依附于土地之上或蕴藏于土地之下;其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着连锁性、结构性的变化效应,并形成各种资源的多种功能。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要求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不仅从个别资源的效益出发,还必须把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种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要求,必须要求一部自然资源母法来规范,协调相关的子法,使立法、执行、守法和司法各个环节达成一致,实现整体自然资源系统的高效运作,该母法正是目前学界探讨的轰轰列列的自然资源基本法。自然资源法的体系包括自然资源基本法和自然资源部门法两部分组成。

自然资源基本法应将宪法的基本原则贯穿其中,将自然资源法中共性的规定进行规范。其中包括:自然资源法的立法宗旨: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及珍贵的动物和植物,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法的原则:对自然资合理、适度开发的原则,源综合勘探、开发和利用原则,自然资源利用与营造相结合原则,自然资源保护原则;自然资源的保护范围;自然资源利用和开发主体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的权利和义务;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自然资源的公众保护;自然资源的国际保护和合作开发;违反自然资源法的法律责任等。

我国自然资源部门法的体系主要有:《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生物资源法》(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法》)、《旅游资源法》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实施条例和规章等。

四、生态环境保护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远没遏制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而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严重破坏。这些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而生态环境保护法的体系完善已成为时代的任务。

生态环境法是环境资源法体系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强调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全局保护,保持生态(包括物种)的多样性,达到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和兴起源自人们对生态学的认识之发展,生态学“为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随着二战后国际生态科学蓬勃发展,至60年代,生态系统生态学成为生态学研究的前沿,(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动态与演替,以及人为影响与调控机理的生态学科),它的出现使生态学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改观,生态系统生态学所强调的“整体性”是人类认识自然生态的系统的具有革命性的进步,对该学科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满足了社会在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下,保持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该学科与法学的结合,在时代的蕴育下,使得生态环境保护法应运而生。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出现充实了现代环境法的内容,“现代环境法是在环境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注重对生态系统全过程的整体保护,强调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并重。这些都是传统的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所不能企及的。”

生态环境保护法之所以必须得以提出和构建,盖系本世纪以来,人类生活的地球上,生态破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尽管科学和技术在过去的100年里获得了突发猛进的发展,却正是20世纪新技术的发展成为导致生态衰败的祸首,实际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态的衰败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平衡。究其原因,唯“技术只重视处理分离部分的方法,即分解论方法,生态系统恰恰与技术不同,生态系统是不能也不应该被划分成可随意处置的几个部分的,生态系统的特性就在于它是一个整体,在于其各个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处理方式之不同使得人们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正确处理方法,使生态环境保破坏愈演愈烈,而生态环境保护法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及内容,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生态环境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调整有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称谓上,生态环境法与环境法并不对立,所谓生态环境法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法,因而生态环境法亦可简称为环境法。”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法最大化的解释,也即实际上为环境法,这个概念实际上跟俄罗斯法学界对“生态法”的界定相类似.

本文此处所指生态环境保护法系指调整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整体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以及特殊自然环过程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法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态学密切相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法里必然要体现和遵守相关的生态规律,如物物相关规律、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规律、多样稳定规律、物质能量输入、输出动态平衡规律等等。它通常是在各个自然资源法规范和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个综合性法律部门,有时往往要通过土地法、水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等自然资源法部门来实现,这些法律部门相互联系、有机配合成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为生态环境法的重要内容,但生态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仍各不失其独立性,二者有质的区别。

生态环境建设要求防止土地资源的被破坏(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多基于此)、水土得以保持,防治沙化、水资源污染的防治以及发展生态农业,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确保有限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更要坚决杜绝掠夺性、破坏性经济营,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防止资源开发正在造成的生态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有效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和生态环境,以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我国环境法学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我国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国务院在2000年12月21日发出通知,印发了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结合前述我国学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的体系主要由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法组成。

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宗旨。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合作战略,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原则等。

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具体内容: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度,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体制,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级环保部门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管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加强自然资源考核和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重要渔业水域等)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省级及地(市)级的生态功能区,跨省域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跨地(市)和县(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对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的保护措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和监督。

对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生物物种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对生态良好地区特别是物种丰富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一批新的自然保护区。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开展公共绿化和家庭绿化,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县的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生态科技经费的投入,推动生态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生态破坏的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处罚制度。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行政处分、经济赔偿和刑事处罚。

生态环境保护法的部门法包括:国土防治法、土地荒漠化防治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自然遗迹保护法、人文遗迹保护法和国家公园保护法、风景名胜区保护法、防洪减灾法,与自然资源相关的有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法、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法、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另外还有全局性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等。

五、涉外环境资源法

环境资源法的体系还应包括涉外环境资源法。因为目前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即国际环境问题。所谓国际环境问题,又称全球环境问题、地球环境问题或人类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一国国界的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国际化的产物。

当前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耗损)、酸雨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淡水短缺、森林破坏、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破坏、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等。国际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并导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设立,大大推动了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在1992年6月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发出了建立起一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口号,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的新开端。

我国作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必然是参与解决国际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力量,我国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和有关公约的制订。1972年我国派代表团出席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我国发起并召开了“发展中国家发展与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等。我国在与他国共同处理国际环境资源问题、遵守国际条约、履行国际环境义务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属我国涉外环境法调整的内容。因此,涉外环境资源法是指调整我国与他国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遵守国际环境条约、履行国际环境义务的国际合作与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涉外环境资源法的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我国制定的有关涉外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二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签订的保护环境的双边协定。三是我国参与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及有关国际性会议的协定等。

关于我国制定的有关涉外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这方面我国目前较薄弱,我国法律对这方面的规定仅在《宪法》中涉及涉外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法》中涉及的有关条款,《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涉及的涉外环境保护条款,还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涉外环境资源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在制订涉外环境资源法中,须贯彻我国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包括经济全球化必须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尊重国家对自然资源拥有永久的原则;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原则,处理环境问题应兼顾各国现实的实际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国际间合作保护全球环境资源的原则等。

涉外环境法要充实的内容还需制定和实施与iSo14000环境体系相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以及适应我国国情的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生态标志认证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检疫制度等环保市场准入制度。此外还需对我国一些陈旧环保制度和措施进行改革,取而代之国际先进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污染权交易制度、总量排污收费制度。这些都为涉外环境法制建设的“重头戏”。再者,入世后,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又会面临发达国家要求我们多承担保护全球环境之责的更大压力,从而使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难度不断增加,加大了我国涉外环境法的执行难度。这些都需要涉外环境资源法加以研究解决。

二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签订的保护环境的双边协定。据有关资料,至1999年5月,我国与美国、日本、朝鲜及各周边国家签订了保护环境的双边协定25项,包括环境保护的合作议定书、环境合作谅解备忘录、环境保护合作协定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美利坚合众国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环保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环境保护合作协定》等。

三是我国参与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及有关国际性会议的协定。据统计至1999年5月,我国已经参加了一系列有关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条约、公约约50多项。其中涉及臭氧层保护公约例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气候变化公约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生物多样性变化公约例如《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公约例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例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公约例如《国际捕鲸管制公约》等;核污染防治公约例如《核安全公约》等;南极保护条约例如《南极条约》等;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例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危险废物控制公约例如《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环境管理公约例如《化学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公约》等;环境权的国际法规定公约例如《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等;其它国际条约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关于例如《外空物体所造成损害之国际责任公约》等。这些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公约,构成了我国涉外环境资源法体系的主要内容。

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责任;生态补偿;保证金;方法建议

1明确补偿主体责任主体

1.1煤炭生产企业的恢复责任

针对矿区土地复垦问题,《矿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条例》都规定了“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煤炭生产企业直接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并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因此,煤炭生产企业应是对煤矿区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直接责任主体。

1.2政府的恢复责任

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内形成的大量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难以找到责任人或责任人已经灭失的,应由政府负主要恢复责任。政府承担的主要义务包括:成立专项恢复治理小组,提出已报废和即将报废煤矿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实施方案,并组织方案的实施。

1.3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责任主体

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的责任主体应是煤炭生产企业、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煤炭资源输入地区、煤炭消费者和消费企业等煤炭资源开发的受益者。

2补偿途径与方式

在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过程中,补偿主要有以下4个途径:

2.1国家补偿

对煤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直接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中央政府应对煤矿区生态环境(尤其是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的恢复给予一定财政拨款和补贴,或通过项目支持形式对重点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也应安排配套资金。

2.2区域补偿

区域补偿主要是指煤炭资源输入地区(如华东、华南地区)对煤炭资源输出地区(如晋陕蒙地区)的补偿或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产煤落后地区的补偿。如山西省将部分煤炭资源输出至浙江省,而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山西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这些生产活动给山西省带来了环境损失,则应当由受惠地区浙江省反哺煤炭资源输出地山西省。

2.3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的环境补偿

上游产业煤炭企业为下游产业如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企业提供了煤炭资源,却造成了煤矿区的环境破坏,煤炭工业经济发展往往更多地受生态保护责任的制约而不如下游产业发达,受益的下游产业应当反哺煤炭企业。

2.4自我补偿

煤炭资源城市或省区地方政府对直接从事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个人和企业进行的补偿。

3合理确定保证金的征收渠道、标准与办法

3.1多渠道筹集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

3.1.1政府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转移支付

目前矿产资源补偿费是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用于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比例很少,而且补偿费用返还到资源所在地的比例也非常小。应当明确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按一定比例用于生态环境治理,使生态治理费用合法化;调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分成比例,并对地方分成资金的流向做出相应的规定,使更多的补偿费留给资源所在地,使之实至名归,体现补偿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地区的原则。

3.1.3矿产资源输入地区的转移支付

根据矿产资源的流量,对矿产资源销售价格进行按比例提取废弃矿山保证金,通过输入地政府向输出地政府财政转移的支付方式来实现,也可由矿产资源富集区政府根据矿产资源输出情况,按照比例统一征收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

3.2以重置成本确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标准[1]

以现有的技术水平,还拿不出能客观评价生态环境资源损失的标准,矿山开发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难以货币化,加之矿山开发波及影响范围广,涉及行业和人口多,因而生态损害程度难以准确测算。

因此,按照重置成本法来确定矿产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标准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当然,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收取,应该略高于可能产生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费用,这样可促使单位和个人尽早采取措施,积极去恢复和治理;如果过低,就难以达到用经济手段管理矿山环境的目的。

4适合我国的保证金制度的方法与建议

4.1加大中央财政对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的转移支付力度

加大国家对资源省份的政策倾斜,尤其是加大对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和一些闭坑的老矿区的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专项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等中央财政转移支持力度[3]。政府的直接预算支持和各种专项补贴以及必要的政策支持,是资源型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4.2制定实施区域间、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生态补偿政策

可以通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煤炭产区提供援助资金或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或变相补偿西部地区[4]。还可以在煤炭源价格中增加部分环境补偿费用或对煤炭消费企业征收环境恢复补偿税(费),将这些税收或收取费用用于对煤炭企业进行环境补偿。

4.3征收生态环境税

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进行征收[5]。可以对资源型城市给予税收全额返还,专款专用。所返还的税收专门用于资源开采的生态环境治理。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一的生态环境税。设立固定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金渠道,不仅可以统筹解决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规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而且可以消除部门交叉、重叠收费、资金使用效益低的现象。

4.4引入市场经济手段[6]

4.4.1排污交易制度

目前由于中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还没有全面实施,排污权交易还处于试点阶段。建议尽快健全排污交易制度,利用市场规律保护和改善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

4.4.2配额交易制度

配额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CDm)关于削减二氧化碳是配额交易的重要实施途径之一。我国在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问题上可以借鉴此机制,积极开展配额交易制度,实现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补偿。

5结语

建议现阶段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办法应以国家补偿和煤炭生产企业补偿为主,自我补偿为补充,并逐步开展区域补偿和下游产业对上游产业补偿的办法较为切实可行。由于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的缺乏,现阶段补偿的方式应以资金补偿为主。但从长远来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和技术形式的补偿即造血型补偿,能帮助煤矿区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自我发展机制,使外部补偿转化为自我积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卜华,吴丽君,曹创.煤炭成本核算体系的研究[J].中国矿业,2007,16(3):64-66

[2]黎元生,胡熠.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恢复补偿机制.中国国土资源济.2008,08

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篇8

1.1空间地理边界

空间地理边界包括两种,一种是自然的地理边界,另一种是管理的地理边界。自然的地理边界是根据监测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划分的,如平原、丘陵、海湾、河口等。管理的地理边界是根据行政区域划分的,依据各级管辖区域,分为国界、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市界、区(县)界等。空间管理边界应采用最新的地图来确定。

1.2空间生态边界

空间生态边界是适应生态系统监测需要的,主要是根据生态系统区系划分,如森林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湾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等。由于生态系统经常会重叠,生态系统的范围往往难以精确划定,因而空间生态边界不必精确划定。

1.3动力空间边界

对于流体类环境介质(如大气、河流、海洋)的监测,有时需要划定动力空间边界。动力空间边界是根据流体动力特征划分,如海洋中的沿岸流区、上升流区、扩散型海区、沉降型海区等。在污染物排放扩散监测中,采用动力方法确定空间边界是有必要的,这涉及到结合污染源强和动力模型模拟水质或空气质量,预测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1.4项目空间边界

项目空间边界是指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范围。在工程项目环境监测中,需要依据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环境监测的空间边界。在工程项目监测技术规程中,会有相关原则性的规定。对于影响范围较大的项目,仍需要根据预测的影响范围,结合实际监测获得的结果,优化监测边界。

1.5时间期限

环境监测一般是重复性的,但任何环境监测项目都有时间期限。环境监测时间一般根据出资或任务下达者的要求,结合监测本身的技术要求确定。一般常规监测任务以年为基本时间单位,长期监测计划可能会持续很多年。建设项目的环境跟踪监测时间主要为工程建设期间。环境污损事件的监测一般持续到污染基本消除或环境基本恢复之后。

2监测参数设计

对于一般监测污染物质的项目,监测参数比较明确。而对于环境质量类监测项目(包括生态系统监测),监测参数的确定非常复杂,在此主要讨论这类复杂型监测项目的监测参数设计。这类监测项目监测参数的设计一般遵循“识别环境问题-分析受害资源-选择环境要素-确定监测项目-确定监测参数”的流程。这里实际上包含监测要素和参数两个层次。在设计中要注意,在一些监测项目中,监测参数不需要以同样的频率测量[1]。

2.1环境问题和受害资源分析

2.1.1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面临的、政府与公众关心的,且与人类生活和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6-7]。环境监测要针对环境问题,获得充分的、可防御的信息。管理者在决策中,一般需要环境监测者提供以下信息:①目前环境存在的具体问题,预期这些问题会造成的后果;②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③解决这些问题的把握;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资源和经费;⑤其他的建议。(1)环境问题的一般形式环境问题发生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要回答什么位置出现了环境问题,与位置关联的特有环境空间模式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发生,未来演变趋势如何,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需要从时空角度归类环境问题(表1)。(2)常见的环境问题常见的环境问题有:①环境污染(介质上有大气、水体、土壤等,污染物有化学物质、生物、噪声、电磁波等);②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损失、生态系统退化、外来物种入侵、栖息地丧失等);③突发环境事件(化学品泄漏、溢油等);④人类健康(水、空气、食物供应和安全等);⑤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海水酸化等);⑥资源枯竭(过度开发、不可持续开发、增长的资源利用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认识的深入,新的环境问题会不断出现或被发现、认识。

2.1.2环境中的受害资源

环境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环境问题发生后存在受损者,即受害资源[1-3]。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个环境问题作用的受害资源可能不止一个,同理,一个受害资源可能遭受多个环境问题的损害。环境中的典型受害资源一般有:人体健康、经济生物、珍稀或濒危生物、生物多样性、空间资源。(1)人体健康。人体健康是首要关注的受害资源,对于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主要是污染问题。通过食用受污染的产品或接触受污染的环境介质,人体会遭受直接或间接的健康损害。(2)经济生物。经济生物资源是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价值所在,污染损害、栖息的破坏、过度利用、生态退化、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都会对经济生物资源造成损害。(3)珍稀或濒危生物。珍稀或濒危生物往往是生态系统中关注的焦点,对生态环境的退化较敏感,是环境监测关注的“热点”。(4)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的核心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可能预示着生态系统在退化,污染损害、生态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都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5)空间资源。很多行业生产都需要空间资源,尤其是农业。用于农业上的土地、水域等空间,对生态环境有要求。环境问题对空间资源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可利用的空间资源缩减或丧失,如围填导致水域丧失、建设导致耕地丧失等;第二是环境质量下降导致可利用的空间资源减少,如环境质量恶化导致养殖用水域资源缩减。

2.2环境要素、监测项目和监测参数

环境要素即环境基质,是构成环境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如海水、大气、沉积物、生物等。监测项目是样本单元中按性质分类的现象或实体,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如温度、溶解氧、浮游动物。监测参数是由采样样本确定的、某变量总体的函数,如溶解氧的含量、浮游动物密度、浮游动物种类数、浮游动物生物量。从监测参数的学科角度分类,监测参数可分为物理参数、化学参数、生物参数、地理参数、社会学参数等。(1)物理参数:描述环境介质物理状态的参数,例如温度、流速、流向、气压、风速、风向、放射性等。(2)化学参数:环境介质或污染物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如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营养盐等。(3)生物参数:生物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状况参数,如生态系统类型、生物种类、生物密度等。(4)地理参数:描述地形、地貌等地理特征的参数,如海岸线、河流等。(5)社会学参数:描述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参数,如人口、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污染物排放量等。从监测参数在监测系统中的作用考虑,环境监测参数可分成3大类:(1)优先监测参数:代表环境“热点”的特征参数,重点监测对象。(2)辅监测参数:对于评估环境问题起辅的参数,如盐度、水温。(3)可选择的监测参数:按地点、主导功能区和测定意义选用,如营养盐、重金属、有机氯化合物等。

2.3环境质量监测参数选择原则

在对环境系统了解有限的情况下,设计者可能会希望监测的参数越多越好。然而,新的环境问题会不断被发现,新的环境科学认识会不断被提出,并且实际的监测资源限制也不允许监测所有的参数,因而需要从众多参数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参数。在环境质量监测中,选择监测参数一般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监测参数必须与要回答的特定影响和受害资源紧紧联系在一起,且对变化反映灵敏。监测参数状态的变化,必须清楚地反映出受害资源的变化。两者的联系程度,要取决于对系统的了解深度和对监测过程了解的广度。(2)监测参数与要回答的特定影响和受害资源之间能给出因果关系,能描述反应的特定性和可靠性。(3)监测参数具有可靠的分辨能力,采样的代表性(信噪比)较好。好的监测参数能用最少的采样,获取最大的信息量。高度变异的参数或未知统计分布的参数往往妨碍从监测数据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不适合作为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参数。(4)监测参数应尽可能测量方便、成本较低。监测资源总是有限的,选择的监测参数过多往往导致监测方案无力执行或不得不降低采样密度。

2.4环境质量监测参数选择方法

有限的监测资源应该分配到那些最重要,而且能对整个环境状况起关键作用的参数上。在筛选监测参数时,可采用专业判断、因果链分析等方法。(1)专业判断法。专业判断主要是基于长期积累的环境科学研究成果和设计者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做出监测参数的选择。对于选择的监测参数,还应从逻辑分析其合理性。(2)因果链分析法。用因果链分析能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该方法用于监测参数的筛选有实用价值[7]。

3结语

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预算制度;市场机制;理念;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3日

一、运用财政政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运用财政政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其可行性与必要性,生态文明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且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生态文明建设又面临着市场失灵的危机,这些都需要政策性的支持与改善。

第一,当前的生态环境处于恶劣的状态。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使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在以“资源产品废物”的经济增长模式中,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失衡、气候变暖以及资源短缺等问题频现,在危害环境的同时,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

第二,外部性。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着外部性的问题,外部性体现在:(1)公共的外部性。生态环境具有外部性,生态环境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但是却因为生态环境的外部性,无人管辖,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2)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着生产与消费两个部分的外部性,20世纪70年代,生态环境的外部性由生产扩张到消费方面,拉夫尔在《我们的家园―地球》一书中指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减弱了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从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解决外部性问题;(3)代际外部性。资源的耗竭及气候的恶化留给后代的只能是灾难,如果生态环境的外部性不能得到解决,环境不堪重负,就会使经济发展丧失基础与后劲,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发展难以维系,人们将会处于水深火热。因此,解决好生态环境的外部性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得到长效发展。

二、财政政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运用财政政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首先,生态环境承受巨大压力。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面临着较大的资源压力,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消费已经高于能源生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根据数据表明,我国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水平,并且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能源需求将会对能源供给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从长远来看,我国的资源供求矛盾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加大:环境压力,我国的空气污染、水污染非常严重,远高于欧盟、日本等国家;生态压力,我国森林数量虽然出现上升的状态,但是总体质量仍然不高,并且出现了下降的态势,究其原因,是人工造林的面积不断加大,但是天然森林面积却在不断的缩小之中,生态环境的单一,会导致生态系统单一性的出现,因此,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表1)

其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存在漏洞。(1)生态文明建设机制过于单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机制依然依赖于计划行政干预机制,行政干预体制虽然作用巨大,但是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缺陷,导致横向与纵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在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中存在着不协同的现象,导致供给的整体效率偏低,建设机制中存在着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缺乏有效的协同,供给效率整体偏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中问题严重;(2)质量不高。结果不合理等现象也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最终落脚点是基本环境质量,但是当前环境质量较差、空气质量差、地表水轻度污染等问题普遍存在。下面对工业污染治理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从表2中可以看出,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受治理废水完成投资额与治理废气完成投资额的影响。因此,空气污染、水污染的治理是工业污染治理的主要治理方向,但是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却影响着中国环境质量,使之不能有效的提高。(表2)

三、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

(一)生态文明与循环发展理论。循环发展理论指的是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目前,循环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效率已经得到大大的提高,但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已经使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污染,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供给不足与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压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性不断下降,于是,很多国家开始在生产和消费的末端对污染物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可能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的同时,还需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很多发达国家开始从生产与消费的源头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工艺,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使用和再利用,提出了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减量化”、废旧产品经过处理后“再使用”等综合解决方案。对原本无经济盈利性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经济的负外部性的问题。

(二)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理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生态文明理论是指人在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客观的改造世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是在克服工业化进程中的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的理念应运而生,生态文明的理念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友好发生冲突的产物,是传统工业模式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进行的深刻反思。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政策选择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政策,可以从财政政策引导与制定、财政支出、财政预算制度的健全等方面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财政政策的引导方面。对于一些市场不愿意介入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财政要进行负担,可以利用财政政策的手段,比如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基金,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环保事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将每一项投资于环保事业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为生态文明事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政府多渠道融资,调动市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采用财政贴息等间接的优惠方式,调动社会资金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降低其成本,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引导调控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发展。

(二)财政政策的制定方面。税制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科学合理的税制对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及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环境税制缺失,缺乏税收激励与约束措施。因此,推进税收制度创新和完善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对于财政政策的制定,可以根据当前形势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首先,是资源税的改革,提高资源税的税率,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适时调整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环保企业的所得进行税收减免政策,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对企业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资源综合产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财政监督方面。加强生态资源环保资金监督与管理,提高生态资源环保资金使用效率,对提高政府支持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保效率,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加强财政监督,严格生态资源环保资金管理,对生态资源环保财政资金的预算要落实到位,严格执行预算,不能留有“缺口”或虚列开支。并且审计部门要对生态资源环保财政资金进行监控,将日常检查与重点抽查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违规、违纪事件的查处力度,提高生态资源环保资源的使用效果,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

(四)预算制度方面。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需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预算比例,创新财政投入手段,根据各类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结合生态环境发展不同领域,综合各种财政投入形式,如财政预算投入、设立基金等,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投入的效益。财政投入手段的创新包括以下几个重点:首先,在补贴环节上,从以往主要补助生产环节,转向在补助生产环节的同时扩大对消费环节的补助;其次,下一步财政还要大力扶持担保行业的发展,包括财政注资成立担保公司,同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担保市场。

(五)合理事权方面。在生态资源保护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的界定和范围,直接关系到生态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范围和效果,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和生态环境污染的状况,合理的界定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一般来说,对于跨地区的大型生态文明建设或是大型的污染治理工程,可由中央负责筹集资金并实施;而对于地区性的生态工程、地区性的环境治理、地区性的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技术研究等由地方财政负责。

(六)构建政府间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地方财力差异较大,而生态环保对宏观的影响和地方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反差:在宏观方面,生态环保的综合经济社会效应更大;在地方层面,生态环保往往会影响某地经济,地方的经济利益会受到损失。为了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实现宏观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平衡,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因素纳入到财政转移支付中来,构建政府间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一是中央政府在安排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主要针对全局性的补偿问题。切实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态效益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二是要完善生态转移支付的测算方法。要用“因素法”,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对生态文明的支持力。

(七)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核算机制。现行的GDp核算体系只注重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经济效益,并不能真实的反映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生态文明因素没有纳入到核算内容中去,反映结果不全面、不合理,会对政府造成误导的结果,因此应探索建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现行的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或以生态资源的拥有量和增加值作为“绿色GDp”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得生态建设的经济性得以体现,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可持续生态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蔡秀云.财政政策与可持续发展[J].财政研究,2010.2.

[2]车永侠.低碳经济模式下财政政策的选择[J].经济研究,2011.10.

[3]程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11.

[4]邓可斌.财政支出结构与环境污染:碳排放的角度[J].财政研究,2014.2.

[5]邓远建,严立冬.绿色财政政策与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J].财政研究,2009.12.

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篇10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问题解决途径河南省

0引言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河南入境旅游人数的增加,在旅游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逐步显现。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倡导人们认识自然、善待自然和观赏与感受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绿色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省入境旅游人口增加,人们对更为健康的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更为加大,这就加速了河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业及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河南省生态旅游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对策和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河南省生态旅游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河南省绝大多数生态旅游区是在有着较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很浓的地方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经济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当地大部分旅游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及景区经营者把景区当作一种为其不断创造财富的商品,更有甚者,为了摆脱当地贫困的现状对生态景区过度地开发破坏,对游客人数毫不限制,造成当地环境与旅游之间的矛盾突出。有些景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顾对景区生态的破坏,一味迎合游客,例如:对生态景区过度改造,生态景区垃圾超出承载力,焚香不节制等等。管理部门不是依靠合理的规划生态旅游区增加收入,而是靠不断地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建设更多的宾馆、餐馆、旅游消费场所等等。这些对河南生态旅游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1]。

2防治对策及措施

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需要长期的过程,当地生态旅游中的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2],如下:

2.1控制生态旅游开发强度,限制景区游客数量、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容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生态所能净化和吸收的污染物和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数量,也就是说生态环境自身恢复所允许的游客数量[3]。数据显示,一个旅游区主要景点的游客容量应为60~100平方米/人,一般景点的游客应该为100~200平方米/人,如果超过这个界限,就会使生态环境超出其承受能力,从而导致生态失衡。

为了保持河南省旅游环境的质量,使后来的旅游者能够体验与现在旅游者同样的旅游经历,需要河南省旅游局、旅游企业、产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因此,必须加强对当地游客及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让入境旅游者认识到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人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在加强生态教育的同时,也相应做好惩罚措施。

2.2合理规划布局河南省生态旅游景区的功能区

不同的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不同,作好河南省景区规划可以减少旅游活动对风景区环境的破坏,将区内各地块的用地性质与游憩利用方式相对应[2]。以南阳市旅游规划为例:如老灌河水上游戏漂流等户外运动区;西峡恐龙遗迹园特殊自然区;宝天曼原始森林中央保护地,社旗山陕会馆、内乡县衙等历史与文化古迹区等。对于部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要坚决禁止游人进入。

2.3生态旅游景区的服务单位

对导游进行定期考核,培养其环保意识,主要形式以考试及对所带游客团队问卷调查。对生态旅游景区内的垃圾采用管道集中收集,固体垃圾要及时定点收集处理,对那些随意排放废水和乱倒垃圾的单位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4]。

2.4建立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游客容量

加强生态旅游过程中的技术参与和指导,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商业运作这些都是允许的。为了更好地使河南省的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科学的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入境旅游人员进行规范要求;另外应该规划出更为合理的旅游人数、游览路线,计算出每个生态区的环境承载容量。在这些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走景区可持续发展路线;对旅游区淡季、旺季时入景区人数作更为合理的规划,使在旺季不能超出其承载能力,淡季制定出吸引游客政策,提高旅游区的功效,增加游客数量[5]。

参考文献:

[1]庞少静,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自然生态保护,2004(9).

[2]段文霞,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04,23(1).

[3]王佳等.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环境承载力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2):203-207.

[4]赵燕丽,生态旅游中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7).

[5]佟敏,我国生态旅游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企业,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