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日常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3:01

医保日常管理制度篇1

1物资管理

1.1管理范围

医院物资包括各种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药品、加工材料等。其主要内容是对物资的计划、采购、领用、消耗、分析等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管理。

1.2管理目的

在保证物资数量和质量的情况下,用最少的购货成本,以最小的库存规模,较好地维持医院的业务活动。

1.3管理原则

采取“统一采购、集中库存、归口管理”的原则。由医疗器械部门负责对卫生材料、医用低值易耗品的日常管理,总务部门负责其他材料及其他低值易耗品的日常管理,药剂部门负责对药品的日常管理。

1.4管理责任

(1)物资日常管理部门。根据医院月度需求状况,编制月度物资采购计划。结合物资周转速度、进货费用、储存成本、库存安全天数等因素,确定月度采购数量和结构,以保持维持业务开展的最佳库存量。建立健全物资的收、发、领、退、报废管理制度,制定其操作程序及办法。制定物资的外出加工、仓储保管制度。定期组织物资盘点工作,落实盈亏责任。实行物资采购询价制度,建立采购单价对比台账,为掌握时常变化服务。建立物资品种、数量明细账(手工或计算机)。

(2)财务部门。制定并执行有关物资管理基础制度,包括存货报废程序及控制内容。对物资管理部门的采购计划进行审核,对采购计划中的超常规单价进行再询价。对物资的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对盘点结果进行检查,保证账账、账实相符。分析物资采购和使用的变动情况,掌握有关物资成本消耗的动态情况。

(3)使用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报送每月物资使用计划。本着节约的原则,保管和使用现有物资。

1.5管理要点

(1)流程管理:物资的流程管理包括物资的采购、付款、入库、领用等环节,对其流程进行调整,有利于医院规范采购行为,节约采购成本,确保物资使用质量。

2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是指单价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物资;或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医院固定资产规定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价在800元以上。

2.1医院固定资产分类

(1)房屋及建筑物:凡产权属于医院的一切房屋、建筑物以及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施。(2)专用设备:直接用于临床治疗服务的各种固定资产,如核磁共振、Ct、直线加速器等。(3)一般设备:不直接用于临床服务的各种通用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等。(4)图书:各种专业图书和重要专业杂志。(5)其他固定资产:不直接用于临床治疗服务的各种其他固定资产,包括家具、交通工具等。

2.2管理目的

(1)保证医院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做到合理配置、合理使用,才能使国有资产得以充分运用,才能提高国有资产增值水平。(2)保证医院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和利用效果: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也是资本投入的产出过程,保持固定资产的良好技术状态,一方面可以提高医疗治疗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缩短投入与产出的周期,提高经济效益。(3)合理预测固定资产的需用量:添置固定资产过多,会引起固定资产的闲置和投资浪费;数量过少,则导致临床短缺,影响临床正常工作开展。适度的固定资产数量,可以直接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效益。(4)正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固定资产投资是一项资本性投资。在投资过程中,需进行充分的论证、调研和评估,正确的投资决策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任务。

2.3管理原则

实行“归口管理,突出重点”的原则,由器械部门负责专业设备的日常管理,图书室负责图书的日常管理,总务部门负责其他固定资产的管理。

2.4管理责任

(1)日常管理部门①制定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②制定各使用部门(责任人)对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责任。③建立固定资产实物增减、调拨卡片账,保证卡片与实物相符。④按使用部门的申请,提出医院固定资产购置、报废计划。⑤组织对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前期论证。⑥组织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招投标活动。⑦进行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⑧定期组织对医院在用、闲置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⑨对报废固定资产进行妥善处置。

3货币资金使用管理

3.1管理范围

医院货币资金是医院经营活动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是医院日常经营活动中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最强的项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3.2管理目的

足额、及时地满足医院业务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货币资金,合理安排、节约使用,保证重点项目资金需要。

3.3管理原则

实行“量入为出。合理使用”的原则,按照国家《现金管理暂行规定》和《银行结算办法》,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医院资金的使用。

3.4管理责任

制定各项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并负责其日常控制。负责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保证货币资金安全、完整。具体处理医院货币资金的日常收支业务。编制货币资金使用计划,并检查其执行情况。组织资金调度,保证医院日常及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持货币资金正常合理的余额。贯彻执行有关货币资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审查有关货币资金收付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收入管理

4.1管理范围

医院收入是指医院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医院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医院收入管理指上述收入的取得和确认。收入确认标准为:医院提供服务,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凭据时确认收入实现。

4.2管理目的

遵守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积极组织收入,拓展收入渠道,使医院耗费得到最大程度的补偿。

4.3管理原则

(1)编制收入预算,落实有效措施。(2)执行物价政策,正确合理组织收入。(3)开辟财源,加强收入管理。(4)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

医保日常管理制度篇2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无法全面的进行医院内部管理,也无法更加全面的完成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而在2012年1月实行的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更加适用于现阶段的很多医院,新医院会计制度明确的划分了可使用的范围,明确了经济活动的各类事宜,同时也细化了医院会计的日常管理。而对于很多医院会计而言,基建工作也与医院会计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但是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的衔接又十分重要,所以尽早的完成准备工作也是新医院会计制度实行的重要方向。在对医院的调查中发现,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的并轨运行其实实质是对医院的会计实务进行统一划分的处理,从而保证在医院的日常经营过程中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出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的衔接并轨对医院的发展有着积极地意义,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从而更好的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衔接工作的思路探析

在进行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衔接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部分保留原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从而确保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存在信息漏洞的现象,两种会计制度的相互配合可以更好的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在基建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将基建工作的相关账目放入医院的会计账目之中,从而确保医院整体会计账目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也为基建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一个更加完整的依据,进一步推动医院整体的发展。由此可见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运行不仅仅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同时还需要相关医疗管理人员放宽视野,更全面的看待新会计制度,合理科学的完成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衔接的工作。

1.更新会计管理运行模式

在进行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的衔接工作过程中,需要完善更新会计的运营管理思路,全面的看待这一问题。医院的日常运转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医院日常经营管理和医院基本设施的建设,在这两个方面都需要医院会计的介入。而现阶段很多医院会计已经着手管理医院的基本建设工作,但是处理的思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医院的日常经营当中,医院会计的处理比较灵活,对会计信息的处理也更加全面有效。而在医院的基本建设当中,处理方式较为死板,而多数事宜是以合同为基准的,但是在医院的基本建设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件灵活性较强的事情,处理的不当会导致对医院的基本建设工作控制力降低,无法更加全面的对医院基本建设进行监管和控制。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推行和使用也需要崭新的眼光来看待,对医院基本建设的管理也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考量。

2.医院会计与基建工作之间的融合

在医院的日常经营过程中,基本建设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当中是将会计工作与基建工作进行区分处理的,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不利于会计信息的全面性,有时也会产生会计信息混乱的现象。而医院的基本建设本身也是医院日常经营的一部分,新医院会计制度将医院的基建工作与会计工作进行一定的融合,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从而更好的完成医院的日常经营和内部控制。在基建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有很多流程是可以与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融合的,明确细化基建工作流程,流程的统一化可以有效提升医院运转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管理的效率。在进行融合的工程中需要对医院内部岗位设置有更加明确的要求,合理的设置相应的岗位人可以更快更好的实行新医院会计制度,强化医院的管理。

3.提升医院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

将基建工作交由医院会计人员管理的时候也需要提升医院会计人员的素质,由于在基建工作中会存在一些医院会计人员不了解的知识和操作,想要有效的完成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的衔接工作也需要医院会计人员自发的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相关的基本建设管理工作。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运行不仅仅需要管理层的努力,还需要相关会计人员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更好的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自发的进行学习,从而更好的完成相关会计工作,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医保日常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廉洁行医记分制;运用;探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及《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风作风建设的意见》精神,加强医院医德医风和反腐倡廉建设,遏制行业不正之风,维护患者利益,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自2011年开始我院在廉政建设中实行廉洁行医记分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探讨如下:

1廉洁行医记分制在医院廉政建设管理中运用

按照常卫监察[2011]2号《关于印发常熟市医疗机构廉洁行医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为加强我院党风廉政建设,特制订管理办法如下:

1.1制订《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廉洁行医记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制订廉洁行医12分管理办法。

1.1.1目的意义加大医德医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力度,坚持从严治医,强化监督制度,从制度与建立廉洁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廉洁行医管理实行不良行为记分和保证金制度,加强廉洁行政管理。

1.1.2实施范围和对象领导班子及全院中层干部和各级各类人员。

1.1.3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公开、公正、公开;优奖劣罚相当;民主集中制

1.2廉洁行医管理采取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对违反廉洁行医规定的不良行为,以科室为单位进行扣分。

1.2.1记分周期按年度计算,由自然年1月开始,至当年12月31日止;一个记分周期满后,自动转入下一周期,重新开始计分。

1.2.2记分标准全年记分满12分,扣缴科室全体人员全年“廉洁行医保证金”100%;全年记分满8分,扣缴科室全体人员全年“廉洁行医保证金”75%;全年记分满4分,扣缴科室全体人员全年“廉洁行医保证金”50%;全年记分满2分,扣缴科室全体人员全年“廉洁行医保证金”25%;全年记分满0分,不予扣缴科室全体人员全年“廉洁行医保证金”。

1.3实施廉洁行医记分制要求组织领导。由院长担任廉洁行医领导小组组长,副院长担任副组长,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组成管理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1.3.1宣传活动召开廉洁行医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实施廉洁行医管理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统一医务人员的思想认识,形成人人自觉参与的良好氛围,并每年评比廉洁行医标兵。

1.3.2考核按照组织实施原则,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每半年实施一次。院部根据科室自查,考核小组考核,日常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记分,报院部廉洁行医领导小组审定后兑现结果。

1.4实施廉洁行医记分制考核结果兑现对照廉洁行医管理记他要求及“廉洁行医保证金”扣缴标准,年度进行兑现。对没有扣缴“廉洁行医保证金”的,将全年廉洁行医保证金返回本人,对部分扣缴“廉洁行医保证金”的,将剩余部分“廉洁行医保证金”返回给本人。对全部扣缴“廉洁行医保证金”的,不予返回。

1.5“廉洁行医保证金”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管理

1.5.1院财务科应加强“廉洁行医保证金”的账目管理,严格执行廉洁行医保证金收扣、返回要求,逐年结清账目。对于扣缴的“廉洁行医保证金”,用于廉洁行医先进的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院部廉洁行医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1.5.2监督管理院部设立廉洁行医投诉箱、电话,定期组织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深入门诊、病区进行廉洁行医患者满意度调查,对出院病人随机抽样进行廉洁行医满意度回访。对所在科室进行廉洁行医满意度测评,设立院长接待日、意见箱,切实建立通畅的廉洁行医投诉渠道,接受社会监督。

2廉洁行医记分制在医院廉政建设管理中探讨

2.1有利于规范医务人员的廉洁行医行为使医务人员忠实履行职责、廉洁从业,严禁利用医疗业务工作上的便利,谋取和索取、接受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钱物和回扣。对患者要热情耐心,不得推诿患者,不能开人情方、人情假单、人情检验报告单或采用其他弄虚作假手段,从中谋取私利;不许“搭车开药”。

2.2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纯洁队伍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利益格局必然重新组合,人们的价值标准和思想观念引起了强烈震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诱发出来的种种消极腐朽的思想和现象,不可避免地要从各方面侵袭影响着医务人员。实行廉洁行医记分制,严格考核的规定,规范医务人员行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使之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3有利于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廉政管理,促使他们廉洁自律,远离腐败对医务人员的廉洁行医记分规定,明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增强了干部职工廉洁从医意识。形成风险防范内容和范围,可认真查摆和分析个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和监管风险点,使风险防控管理更加严密有效。

2.4有利于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激励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树立廉政典型。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告诉医务人员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此规范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思想和行为。还要善于运用对典型案例的剖析,积极开展警示教育,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滋生漫延。

2.5有利于形成廉洁从政的外部条件,使医务人员远离易于腐败的环境实施“廉洁行医保证金”制是一项新生事物,也是拓展源头治理腐败、强化监督制约、从政治上关心和爱护干部的一项新举措。把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纳入对领导干部的日常廉政教育工作中,一起制定计划,一起安排部署。提高干部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形成了人人关注风险,主动参与防范的良好氛围。

医保日常管理制度篇4

1.1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一个舒适安全的看病就诊医疗环境,是医院对患者和医务工作者负责任的体现,也是医院一贯秉持的宗旨。医院应该保证消防报警设施和电梯运行,空调设备、照明系统等设备的安全和应急性,确保其能正常运行。所以,后勤保障人员应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其正常使用做出充分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1.2与医院的经济效益相关联

医院对于人们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而为了促使医院内部能安全高效率的开展工作,这需要先进医疗机电设备的支持。然而,投资这种高技术的医疗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的成本和维护开销也是巨大的。所以,完善其设备的管理工作,能够保障医院展示出一个优秀的医疗环境。

1.3医疗设备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繁杂,医疗机电设备种类多,如何能够有效管理,这并非易事。要保障其正常运行,管理者要有着相应的知识及其操作技术,而且与不同岗位间能进行高效良性的沟通,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机电设施上出现的维护或使用问题。所以对于机电设施的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有着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岗位素养。

2加强医院机电设备日常运行与安全管理的探讨

2.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实现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首先必须提高机电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大力开展亲情化、人性化的宣传教育活动,采取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育人的安全教育方式,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教育网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职工切实认识到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对自己的负责,对医院的负责,更是对患者的负责。在宣传教育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新的安全价值理念,营造人人“珍爱生命、关注安全、关爱患者”的浓厚氛围。

2.2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到位

认识到人员存在思想上麻痹大意的可能性,以及所面临的医院机电设备复杂性,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包括建立一套设备的安装、更换、调试、日常维护管理制度,以及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巡视、记录、抽检等制度,还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应急处理机制制度。让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让每一项操作都形成标准化的模式,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避免设备运行事故的发生,提高医院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要设立一定的岗位学习制度。面对日益复杂的机电设备系统,对员工个人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全面性要求更高。要使他们获得更好的服务技能,需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培训学习,特别是对于刚上岗位的新员工,本身缺乏相关工作经验,更加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培训制度和体系。让他们尽快的熟悉业务,达到维护过程当中不出错,解决效率高的目的。在日常运行当中也要做到当班有专人巡视,重点部位定点巡视记录等。对各大块系统和关键设备落实到责任人,确保医院机电设备正常且安全运行。

2.3更新维护观念、构建科学维护体系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机电设备日益走向智能化、集成化。日常维护的观念需要随着设备管理的要求进行更新,通过引入一些现代科学的管理经验和思想对医院的机电设备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这样,一方面确保了医院后勤机电设备在运行中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解放了生产力,不再让员工每天都忙碌在各个设备处,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我们要更加注重经济利益这笔账的计算,毕竟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维持医院这个“大机器”的运转需要考虑综合经济效益。以往的机电设备维护只注重技术的管理和提升,忽视了人员冗余,工作效率不高,所投入的财力大等问题。同时,现在医院设备众多,分散于每个科室。相对以前更加难于管理,仅仅依靠以前后勤保障处的几个机电维护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树立人人都是机电设备维护的责任者这种观念,让设备始终随时随地都处在监控当中,将静态单点式的管理变成动态、全面的管理。这样,大大减少了专职人员的繁杂的工作,将主要的精力用到复杂而关键的设备当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减少一定得人员配比,使得综合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而这些收益又会实实在在的体现到每一个医院员工身上。

2.4提高专职运行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思想上重视了,观念上更新了,制度健全后,关键就是切实提高专职运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医院机电设备趋向大型化后,系统更加复杂,需要的专业知识就更多。而且现在的机电设备,对于机械和电气甚至液压方面的知识都需要一定得了解,我们目前的高校培养体系或多或少又是注重其中一方面,或者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要求日常运行维护的人员在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以及试运行当中都需要对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培训等要安排相应的人员去学习和掌握。从上来看,针对目前年轻员工的特点,在选拔和培养运行管理人员方面,一开始就要充分了解其兴趣爱好,对那些热爱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员工要重点培养,对于那些对设备管理兴趣不大的,作合理的引导和必要转岗,确保运行管理人员队伍更加专业化,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主动适用设备运行维护的需要。

2.5构建合理的设备管理体系

在维护制度方面,确保做到维护周期合理,维护措施到位,维护责任明确等。同时要对大型关键设备准备必要的备件,在采购合同当中和供应商明确相适应的售后服务和定期专业化维修检查等。同时,也可以考虑对有关设备委托专业化的公司进行定期维护与管理,利用在线诊断、检测和给出处理意见等,特别是对于那些进口设备,完全由供方负责运行成本很大,但是借助专业的维护管理机构相对成本降低很多。健全各关键设备的运行档案,将检查和维护记录做好纸质和电子档案,以便于后期的巡视和维护。全面掌握各关键设备的运行动态,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对于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设备提前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零故障运行。

2.6安全应急管理

成立安全应急小组,确保应急反应迅速,有序。日常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进行触电安全救护措施、漏电溢水应急措施、安全知识交流和宣讲。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方案的设计不是静态的,而要随着发展进行动态跟踪,不断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医院秩序良好的目的。经过对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具体了解,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实现医院生产稳定、健康发展,医院就必须要从最基本做起--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实施。不管是从机电设备的改革换代,还是从员工责任的切实承担,各个服务业有理由相信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会为企业本身带来不可估计的利益。

作者:高伟伟单位: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李木均.机电设备运行安全与防护措施研究[J].科学之友,2013.

[2]黄立业.医院机电设备日常运行与安全管理探讨[J].科技风,2015,10.

医保日常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医院;收费管理;价格

医疗收费管理是医院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收费标准》中项目及价格标准来进行医疗服务收费的,是医院货币收入的主要源头,是实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医院根据自身的医疗配置特点,上报卫生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在行政许可的范围下,开展诊疗服务项目。物价管理人员要通过临床一线调研,进行成本价格的测定,确定申报各科室医疗收费项目价格,上报物价管理部门批准,医院才可以按照批准的项目及价格进行医疗服务收费。医院收费管理属于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医院整个就医环境,从病人走入医院,挂号开始收费到检查收费、住院收费、进行治疗收费等等,即牵涉医患关系的好坏,又牵涉到就医病人、医院的切身利益,同时又体现国家医保管理执行的好坏。医院收费是在国家价格允许的条件下,对每项药品、治疗项目、服务项目,明码标示医疗收费标准,进行医疗服务的,国家禁止乱收费,私下抬高药价,扰乱医疗市场,损害就医患者的利益,破坏国家医疗价格体系。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医疗服务工作之一的医疗收费工作逐步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加强医院收费管理,在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笔者从事医院财务管理多年,就自己的管理经验从以下几点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方便大家交流。

一、加强医院的管理

1.加强医院收费制度建设管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收费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规范医院收费行为,强化约束机制。收费管理制度应遵守医院财务管理统一制度,不违背医院行业财务法规和价格政策。主要有收费人员岗位职责、预收款管理制度、门诊收费管理制度、住院收费管理制度、退款管理制度、收费流程管理制度、交款管理制度、挂号费管理制度、药品划价制度等等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收费行为,为医疗发展服务。

2.加强医院收费监督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医院收费是医院的窗口部门,收费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医院90%的收入归集通过收费窗口实现,加强收费管理非常重要。(1)建立完整的收费账目和台账,做到日清月结,减少呆账发生。(2)做好一日清单的核对复查工作,既保证医院收入正确性也保证患者的利益,降低差错率。(3)做好收费处方的核对工作,按照收费价格标准,复合处方划价收费,防止多收漏收。(4)及时做好收入上缴,经常核对收入日报表,盘点月报表和日报表的正确性。从各个方面堵塞漏洞,保障医疗收费“颗粒归仓”,防止医院资金源头流失,确保医院良性发展。

3.加强医院退款管理,严防恶意退款行为发生。现在有些医院出现恶意退款现象,给医院和患者总成损失。因此,强化医院收费退款手续,规避减少风险发生。(1)如遇门诊收费退款时,结账前退款时必须原票据各联齐全,并由经办处方医生和辅助检查科室的医生签字,确认病人医治行为没有发生,由收费室直接做退款处理。结帐后需退款时,需做红字冲减报表出并有原票据各联齐全和领导签字,并打印出退款数据由相关科室签字后由财务室直接退款。(2)住院病人需退款时必须设专人管理,在住院收费管理系统中有明确收费员的退款权限,退治疗费和药费时,需经过医疗科室和药房签字的处方住院处可为病人办理退款手续。

4.加强医院收费信息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采用先进的医院收费软件开展收费工作,提高收费工作质量及及工作效率。(1)加强收费软件维护升级,防止软件漏洞,及时更新收费补丁,保证收费软件正常工作。(2)建立收费软件档案管理,及时双份拷贝各项收费数据信息,严防数据丢失,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3)及时更新新的收费项目,录入最基础的收费信息,随时调整价格差。(4)禁止收费电脑装入游戏设置,装入安全防火墙,严防病毒浸入,破坏医院收费系统,影响医院正常收费工作。(5)医院应设置专人管理收费系统,设置各级管理口令,互相监督牵制。信息输入员必须保证信息及时、准确。需要经常学习专业技术,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收费信息既可以动态观察,又可以提供综合数据,为医院各级管理者提供人均医疗费用真实情况,掌握医院的运行“脉搏”,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医院调控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提高了管理层次,促进了医院全面管理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水平

1.加强收费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及业务培训。医院收费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提高医院窗口单位服务非常重要。有些收费人员对收费岗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收费工作做得不够严谨,不注重国家法律、法规学习,政策法规观念淡薄,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不给力。(1)加强会计法职业道德培训,爱岗敬业、不贪不占。经常组织收费人员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和财经纪律,开展警示教育,提高收费人员自觉性。(2)强化收费人员的自身素质培养,收费人员应胸怀宽广、脚踏实地、工作作风严谨,有较好的服务行为和礼貌用语,经常举办收费人员创优服务技能比赛,调动他们的热情和创造性。(3)通过参加自学、单位集中培训等方式,外请其他医院收费管理者来院推广其先进的收费管理经验,提高本单位收费水平。

2.加强医保收费管理,及时收回垫付医疗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城镇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少儿互助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各种商业保险的发展,会出现很多新的医疗服务措施。全民医保是国家对国民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现,医院作为具体服务实施单位,必须做好医保人员就医指导及服务。抓好医保收费工作,确保医院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患者来源做治疗,首先是医院垫资医疗费用,然后再去医保管理部门结账,才能及时回收医院垫付的医药费。加强医疗保险系统和医院数据接口结算系统正常运行,数据接口结算要求准确,避免过于频繁的操作常造成数据流出,数据接口结算系统常发生故障,影响了收费处的工作质量。

3.强化医疗收费票据的管理。医院收费票据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刷,医院购买后按编号登记验收入库并有专人保管,收费票据领取时按票据编号登记并签名;已使用并作废票据联另登记在册,正常收费票据按编号交到财务纳入财务档案统一管理。

4.加强一日清单管理规范。近年来,医院医疗纠纷很大一部分是医疗收费不规范、不透明造成的。加强医院监督管理,增加收费透明度,保障患者知情权和监督权,全面规范和推进一日清单制度,实现诊疗费用一日清单名称、内容、格式、纸张、软件“五统一”,并重点公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收费标准、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等信息,严格实行费用清单制和费用查询制,不仅较好地规范了医院的收费行为,还取得了医院管理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加强医院收费管理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也利于患者利益的保护,更有利于建设和谐医患关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无形中给医院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收费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医院货币资金及收入的主要源头通过收费窗口实现,是医院经济活动的重要部门,加强收费岗位人员的法纪教育,加强收费处的稽核监督管理,以防资金流失、为确保医院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霜英,徐旭东.《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方法》.《中国医药导刊》.2009(11)

医保日常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四个机制;妇幼保健机构;医疗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1(b)-0168-03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在当前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医患矛盾较为突出的特殊时期尤为如此[1],如何做好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成为医院管理者一直以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2]。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全覆盖政策的深入推进,妇幼保健院自身医疗业务量不断增大,快速发展的业务必须要有不断提升的医疗质量作保障。然而,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相对薄弱,如何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努力缩短与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之间的差距,切实为广大患者服好务,增强基层妇幼保健院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我院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四个机制,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取得一定的成效。

1建立约束机制,强安全意识

1.1制定质量标准

每年初制定《医疗、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方案》,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点目标,量化评分标准,引导医务人员不断增强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1.2编印管理手册

编印《医患沟通实施指南》《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全员岗位责任制》《科主任工作手册》《护士长工作手册》《职能科室科长手册》《质控员工作手册》等,将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相应的流程和操作规定,从而规范医疗行为[3]。

1.3建立质控体系

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方式[4-5],我院建立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病案五大质量监控体系,实行院部、科室负责人、科内质控员三级质量控制,设置住院总医师、实习护士长、班组长岗位,协助科室负责人参与质量管理。

1.4落实每日无差错签名制

每天科室交班会后,由科主任、护士长带头,全科职工在无差错警示本上签名,不断提升安全意识。确定每月第四周为“安全警示教育周”,科室及每名职工小结当月医疗安全质量工作情况,查找日常工作中的问题,科室负责人随时完善整改措施,健全医务人员自控和互控机制,教育引导职工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职业安全操守。

1.5坚持医疗安全例会制度

医院每季度一次安全例会,医务科、护理部通报季度全院医疗安全情况,各科室负责人汇报季度科室医疗安全工作情况,查找日常工作中的环节安全隐患,针对问题,汇报整改措施,相互借鉴管理经验,不断提升管理质量。

2建立考核机制,强环节落实

2.1强化检查力度

①强化医疗质量检查:医务科每天下科室,针对临床医技科室重点督查,对特殊限用药品进行清查,统一规范使用程序,制定各级医生使用权限。定期对医务人员急救水平进行普查,要求临床科室对所有新患者、疑难、危重患者一律要求床头交班,医疗、护理二线值班随叫随到;各手术科室严格执行手术分级制度;辅助检查科室所有阳性结果及时通知责任医生;二线医师每日巡查病房2次,一线医师每日查房至少3次,危重患者随时查看。②强化护理质量检查:护理部每天下科室重点查看护理人员操作规范,“三查七对”执行情况,急救药品、器材和高危药品管理,危重患者护理措施是否落实,护士站、治疗室、值班室、库房管理是否规范等,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要求二级质控组做到“走动式管理”,每周对基础特1级专科护理、科室管理、整体护理与优质服务、医院感染控制、护理病历书写等开展专项检查,每周进行案例剖析、安全讲评。要求一级质控组成员熟悉质量控制内容的细则,掌握检查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明确职责[6],对照考核标准及《患者安全目标》自查科内护理质量标准落实情况,强化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与科内护理绩效考核挂钩。通过三级质控体系,形成了时时监控,层层把关,及时落实的良性循环机制[7]。③强化院感质量检查:重点做好传染病防控,针对手足口、麻疹等传染病多况,督导应急预案演练、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留观室的启用、就诊流程、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确保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院感办每日到科室指导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检查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情况,普查归档病历,动态分析医院感染发病率,开展生物监测,监督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督促病区开窗通风,采取综合管理措施,降低院感率。

2.2强化环节监控

①院部强化科主任作为科室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注重关键环节质控,对“特殊”患者的管理,要求科主任主动介入,主动沟通,增加查房次数,仔细评估患者预后,不安全动态及时向院部反映,防患于未然。②门诊部严把医疗文书关、检查关、安全用药关、医患沟通关、输液巡视关、留观标准关、特殊患者签字关、层级上报关等,确保门诊工作安全。③住院部强化核心制度的掌握程度和执行力,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熟悉科室近期安全工作重点及阶段性安全隐患整改措施,熟悉消防、治安、生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事项。

医保日常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大型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医院管理

[作者简介]黄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医务部副部长,经济师;肖常青,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教授;杨丽,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副主任护师;广西 南宁 530007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101―03

平均住院日是指一定时期内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是一个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从平均住院日可以反映一所医院的医疗、护理、医技力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大型综合医院普遍存在平均住院日较长的现象,如何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已经成为大型医院经营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医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逐步消除影响平均住院日的瓶颈问题,从而缩短平均住院日,使医院在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最终达到医院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保障国家、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多方利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谐发展。

一、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分析

(一)病区诊疗工作的影响

由于病区的诊疗工作流程不够科学、便捷、高效或者流程运行不畅,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导致平均住院日延长。主要原因:(1)住院病人多,医生人力资源不足,工作压力过大;(2)临床医生对病床工作效率的认识不全面,不少医生还没有真正理解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性;(3)医务人员诊疗水平不高,诊疗规范、医疗核心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如病人人院第一天未能将全部的常规检验、检查项目开出,上级医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查房等;(4)需请其他学科会诊的病人等待会诊时问过长;(5)择期手术病人因手术室手术台、消毒器械、麻醉人员不足导致等待手术时间过长;(6)需转科治疗的病人因转入病区无空床而无法及时转出。

(二)医技辅助科室工作的影响

目前,预约、等待检查和等待检查、检验结果时间过长导致病人平均住院日延长是大型综合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型医院的医技检查项目一般都需要预约,而且等待检查的时间不等,一般3~5天,也有超过1周的,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主要原因:(1)医院投入不足,辅助检查、检验设备无法满足临床工作需要;(2)设备老化或保养不当,故障较多,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3)医技工作人员不足,尽管已超负荷工作但仍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4)预约、候检查、发放检查报告单等过程中人工处理环节多,检查科室信息处理不及时;(5)检验、检查科室与病区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不能有效解决。

(三)病区护理工作的影响

病区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不高同样影响病区平均住院日。主要原因:(1)住院病人太多,护士人力不足,工作压力过大;(2)护士工作效率不高,执行医嘱不及时,导致病人的各种检查、治疗不能及时完成;(3)护理工作不到位,导致病人出现并发症;(4)病人痊愈后未能及时办理出院手续等。

(四)医院管理工作的影响

医院管理一直是中国公立医院的软肋,目前大多数医院都还是粗放式、经验式的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等不够规范、科学、高效与细化。主要原因:(1)很多医院还做不到全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医院对各病区、医技科室的接诊能力和具体应该配备多少台设备,配备多少名工作人员,配备多少间手术室,手术如何安排,一个月总共需要做多少台手术等等,都缺乏科学、精细化的规划、测算与安排,医院领导无法准确把握投入产出的合理性,导致有的科室资源过剩,有的科室资源短缺;(2)很多医院绩效管理落实不到位,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科学,有的医院甚至没有将平均住院日纳入医疗质量考核指标;(3)激励机制不够,医生工资基本固定,缩短平均住院日意味着要多收治病人,工作量大大增加,但是对医生来说通常只是增加部分奖金,往往这部分增长的收入对大多数已经处于高强度高风险工作状态的医生来说并没有太多吸引力;(4)信息管理系统不够科学、高效,职能管理部门工作效率不高,后勤保障不力,影响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患方的影响

大型综合医院收治的住院病人多为疑难杂症患者,受其基础疾病、身体状况、经济能力等因素影响,要缩短平均住院日相对比较困难。还有部分涉及纠纷、司法、保险等可以向对方索赔住院费用的住院病人,病人出于个人目的而小病大养、痊愈后不愿意出院或拒不办理出院手续等。

(六)社会医疗保障工作制度的影响

公费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制度为社会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但是医疗保障制度中不合理的规定却影响了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比如其费用支付形式和支付比例通常都实行住院治疗费用自付比例低,门诊治疗费用自付比例高或者全自费,这种规定往往促使医保病人小病大养,其住院时间明显比自费病人延长。

二、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对策

(一)医院管理层面

1.提高经营效益意识

医院首先要充分认识缩短平均住院日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改变过去只重视病床使用率却忽视平均住院日的传统管理观念,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培训,要把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作为减轻病人住院负担、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医院经营效益的具体行动,用正确的利益导向来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

2.创新管理机制

医院要实施全成本精细化成本核算和全方位绩效管理,并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医院实施全成本精细化成本核算和全方位绩效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可以引导各科室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效能。在收入分配制度中要明确把平均住院日作为科室和医生的考核指标,并且与经济利益适当挂钩,在核算科室收入时必须把各专科的门诊收入完全纳入病区收入进行分配,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确保病人入、院前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能够全部在门诊完成。

3.提高信息处理和后勤保障水平

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水平,在诊疗过程中尽量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确保临床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准确。职能、后勤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与工作流程,确

保临床日常诊疗工作高效运转,出现突发事件能反应敏捷、处理到位。

(二)病区管理层面

1.实施科主任综合目标责任制

医院对病区严格实行以科室管理、医疗质量及效益指标、医疗安全、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科主任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在医院与科主任签定的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中,明确各病区必须完成的各项医疗指标,如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治愈好转率、医疗安全等主要指标。医院要把责、权、利统一放给科主任,使其对科室管理、人员调配、奖金分配、各专业组医疗指标确定等有高度决策权与自。科主任在强化科室管理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可以通过经济杠杆作用调控科室的主要医疗指标,增强各级医护人员的责任与压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医疗工作。

2.实行分专业组进行绩效考核

各病区根据本科室情况制定出专业组质量与效益的考核目标、考核指标、实施细则等,目标到组,任务到人,并根据不同岗位及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奖惩兑现。通过加大平均住院日的考核与奖惩力度,督促各专业组加强住院病人的管理,规范、优化诊疗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优化诊疗流程

入院前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全部在门诊完成,病人人院后尽快诊断、治疗,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减少诊疗负效益,这样大多数病人人院后便可开始治疗或手术。这一机制,将从根源上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提高病床周转率,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4.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诊疗水平

各病区要进一步完善诊疗规范,强化质量管理,落实好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积极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积极引进和开展诊疗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病区的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面发展。

5.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落到实处。医院要加强护士三基培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确保护理安全。护士长要合理利用护士人力资源,通过弹性排班、优化流程、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减少护士的非治疗、护理事务性工作,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在病人身边,加强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保证病人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意外和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三)医技科室层面

1.医院科学论证需求关系,有计划地添加或更新设备,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提高其使用率与完好率。

2.充分挖掘医技科室内部的潜力,提高辅助诊断的时效性。

医技科室要重视人员配备与人才培养,改善内部运行机制,合理排班,取消双休日停检的规定,确保临床科室能够及时预约、检查和领取报告单。

3.采取激励政策,通过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奖勤罚懒,在人力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激励大家加班多干,并提高双休日加班补贴,通过经济杠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医保日常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现代医院管理;行政总值班

当前,医院行政总值班肩负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确保医院工作正常运转之责,代表医院在特定时间或空间内行使管理职能,在现代医院管理中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医院管理者要重视和强化行政总值班的建设管理,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对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意义重大。

1医院行政总值班的定义

行政总值班是医院在正常工作8小时之外的临时最高行政指挥,负责处理班外时间和节假日的医疗、行政和其它突发事务,及时传达、办理上级单位的紧急指示和通知,签收有关文件,承办尚未办理的事项,以保证医院日常医疗工作的有效运行、连续开展。行政总值班工作任务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不确定性,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处置,进行人员调配,信息联系沟通,采取特殊措施,以实现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医疗行为正常开展,医疗水平正常实现。行政总值班体现医院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也是医院实现科学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虽然在不同医院参加行政总值班的人员有不一样的规定,人员结构也有所不同,能力也不尽相同,但对参值人员均明确提出基本要求:一是素质要求,要按时到岗、坚持原则、勤于请教、恪尽职守、机动敏捷。二是职务要求,要以医院利益为重、熟悉掌握医疗流程、不断增强主动应变能力[1]。行政总值班负责较高层次的管理职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具有强制职权性,即可根据值班工作需要命令调度相关人员;直接规范性,即可直接确定相对一方的权利与义务并付诸实施;主动积极性,即主动采取所需要的处理措施以实现其职能[2]。

2行政总值班现状分析

2.1专业多样化,能力参差不齐

参与总值班的人员大都是行政人员,多来源于日常工作不直接参与医疗运转的部门,其所学专业和从事的管理岗位不一致、对全院工作流程的了解程度也不尽一样,有些人员拥有医学教育经历,处理医疗事务时得心应手,而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不足;有的行政人员都没有医疗或管理经历,亦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管理和专业培训,不熟悉医疗工作制度,无法正确处理。

2.2职责不清,坐等通知

部分值班人员不熟悉值班职责,不及时转接甚至不转接电话,不能灵活规范处置突发事件,不注重总值班规范记录,没有及时跟进总值班问题的落实等。大多数医院总值班实行单人值班,要求坚守岗位,不得擅离岗位,没时间深入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或病人遇到问题时无法现场及时处理,常常只能坐守值班室等候通知。

2.3跨科、跨部门协调不力

值班时,如遇急危重病人需多学科协调以实现会诊和救治病人,部分临床医务人员没有全局观念,经常相互推诿不收治危重病人,总值班人员难以有效协调。

2.4心存侥幸,得过且过

部分值班人员认为行政总值班不是一项日常工作,而是由总值班人员轮流值班,且值班周期长,通常为一个月甚至更长,以致得过且过,不认真积极学习管理知识和医疗流程,遇事举棋不定,处置能力不足,不能正确解决值班遇到的问题和隐患,也无法帮临床医务人员准确反映利益诉求,造成总值班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质量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否定。

2.5无暇休息,影响工作

如今有不少医院一些值班人员不喜欢参与总值班工作,原因在于:一是值班待遇、值班环境及设施配备不理想,二是值班人员本身日常工作繁忙,值班后休息无法保证,影响自身健康,降低工作质量和效率。

3提升行政总值班工作水平的举措

3.1提高对行政总值班工作的重视

首先,行政总值班工作的开展关键在于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不断推行优化改革管理方法,改善其工作绩效,提高工作质量。其次,作为行政总值班一线人员,思想上要重视行政总值班工作,明白该岗位的重要性,牢记行政总值班的管理本质是服务临床一线,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职责,增强工作责任心、敬业心和使命感;参与总值班工作,既是对总值班人员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也是对总值班人员处理问题能力与协调能力的考验。在平时工作中,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工作积极性,明确工作职责,注重与全院职能部门、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协调沟通,主动关心服务临床,掌握沟通技巧方法,以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3.2建立完善总值班工作制度

健全规范科学合理的总值班规章制度,制定维护医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行、激发积极性与责任感、确保科学运转的总值班工作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使每项工作都能做到按章办事,有据可依。实行总值班交班例会制度,做好如实登记,在次日早上交班时汇报当值情况与办理事项。建立总值班情况反馈督导机制,及时督促改进。此外,编印总值班工作手册,要纳入医院相关管理制度、应急处置预案及其流程,总值班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各个科室内线电话、院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联系电话,突发事件应急、防汛指挥抢救等组织名单及其负责人联系电话,值班需要的外部电话等内容。

3.3合理科学排班,提高值班待遇

院办公室作为行政总值班的安排部门,要充分征求值班人员的意见,遵循值班人员的专业特点、工作能力和岗位资历尽量做到合理排班。对新参值人员,适当增加其值班次数,跟班高年资、有经验的值班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对日常工作繁忙、已超负荷的参值人员,要适当减少其参值班次;如遇节假日放假时间长,行政总值班面对的工作与压力增大,要针对性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参值,保障值班工作效率与质量。加强医院人文关怀,合理调整值班人员的年龄结构,如规定年龄满55周岁以上的男性、50周岁以上的女性、博士生导师、怀孕职工不参加值班。积极回应值班人员的合理诉求,提高总值班人员的值班待遇,改善值班室工作环境,实现办公信息化,使总值班在处理事务时能迅速精准掌握各科室相关信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3.4加强岗前教育与培训

对于新参值人员,要开展岗前培训,内容应包括总值班岗位职责、卫生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医疗工作流程、突发事件处理、救治绿色通道、医疗保险支付、投诉接待流程、医疗设备管理、媒体采访规定、三无人员处理、沟通技巧等,逐步使其尽快熟悉总值班职责及素质要求,明晰行政总值班工作的重点。定期培训值班人员,强化值班工作制度、医疗流程与医学知识、卫生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处置管理等学习,交流、分享自身值班体会及经验,及时熟悉、掌握医院医疗动态,调动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改进值班工作质量和效率。

3.5完善工作质量考核评价

参值人员都有自身的本职工作,其绩效考核大都针对其日常工作,致使其对行政总值班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总值班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监督。要建立总值班工作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行政总值班工作的考核,制定指标,构建科学有效的工作评估考核体系,在医务人员年度考核考评时对其总值班工作情况加以考核,置行政总值班于一个有压力、有动力的监管之下,督促参值人员高度重视总值班工作,积极履行工作职责,确保高效、有序完成总值班工作。

3.6转变管理理念,创新值班内容

实施行政总值班巡查制度,全面推进医院医疗、治安、消防方面的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3];推行行政总值班参与质量查房,巡视病房及急诊第一线,加强夜间及节假日医疗安全的控制,实现医院无缝隙管理[4];实行行政、医疗总值班或发挥医疗总值班、护理总值班的专业特长,建立各科室二线班值班制度并纳入行政总值班统一管理,为行政总值班处置应急事件、多学科会诊等提供技术支持[5];运用pDCa持续改进行政总值班管理水平[6]。总之,行政总值班作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构成和管理职能的必要补充,在医院正常运转中的作用与日俱增[7]。医院管理者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总值班工作制度,充分发挥行政总值班之职能作用,值班人员要切实服务临床一线,时时处处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就诊病患排忧解难,真正确保医院日常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学斌.现代医院管理中行政总值班的作用[J].山西中医,2008,24:71-72.

[2]杨敏.提高医院行政总值班工作绩效的策略探讨[J].中国医院,2010,14(12):48-50.

[3]杨国胜,李惠君,李志远,等.实施行政总值班巡查制度保障医疗和消防安全[J].中国医院,2011,15(6):73-74.

[4]张斌渊,朱晓平,李军.行政总值班参与医院质量查房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25-27.

[5]朱建萍.略谈行政、医疗总值班的设立及作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6):108-109.

[6]黄象好,林芳,吴淑慧,等.pDCa在医院行政总值班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5,32(4):44-46.

医保日常管理制度篇9

1.1医院信息化水平较差

首先,医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由于没有及时存储医生的电子档案,不能利用电脑对医生进行科学的排班,医生的绩效管理信息记录不到位,造成了医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影响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热情。其次,对患者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患者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体现在一些医院未及时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患病信息、治疗信息和用药信息等上传到网上并且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导致患者一旦换了科室、换了主治医生或换了医院,医生就不能及时完整地了解患者的各项信息,从而造成治疗效率低下。

1.2医院经营管理制度化水平较低

对医院进行制度化的经营管理有利于避免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单纯依靠人管人的弊端,有利于医院在任何人的管理下都能够正常运行。但一些医院经营管理的制度化水平较低,导致医院绩效难以有效提升。首先,医院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行为规范都未纳入到医院的经营管理制度中,这使得医院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无制度可依,难以保障医院的经营活动在制度的范围内有效进行。其次,医院经营管理制度不科学。一些医院的经营管理制度不够科学,直接导致根据这些制度而进行的医院经营管理活动绩效低下,甚至出现各种问题。

1.3医院经营管理组织不够健全

要想对医院进行高效科学的经营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健全、高效的经营管理组织。但是,很多医院经营管理组织不够健全,导致医院绩效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首先,组织机构建立不完善。组织机构建立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很多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导致医院的很多事务没有相应的组织来进行管理,处于混乱状态。其次,组织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不明确,这导致各个组织机构管理内容重叠,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相互扯皮和推诿的现象。最后,医院经营管理组织人员的管理知识缺乏,难以高效地承担医院的日常管理任务。

2基于绩效提升的医院经营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2.1提高医院的信息化水平

以提高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为起点,提升医院绩效。首先,对医生进行信息化管理。将医生的个人信息编辑成电子档案,包括医生的学历信息、治疗康复的病患信息及专长信息等,然后在网上公开。并且让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网上选医和网上挂号,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也能对医生进行信息化管理。其次,对患者进行信息化管理。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患病信息、治疗信息和用药信息等录入电脑,使医生能根据相应的权限查询患者信息,及时完整地掌握患者情况,最终实现对症治疗,提升医院绩效。

2.2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的制度化程度

首先,完善医院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使医院的经营管理制度有章可依。通过完善医院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能实现医院经营活动中的各项事务都有规则可依,从而有效避免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无序性,显著提升医院绩效。在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可参照规模较大、运营较为规范的医院经营管理制度,并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制度,最终完善整个医院的经营管理制度,提升可行性。其次,保障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的科学性。通过聘请医院管理方面的专家或医院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等参与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的构建,促进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保障医院的经营管理制度能有效约束医院日常的经营管理行为,提升医院的绩效。

2.3完善医院管理组织

以完善医院管理组织为路径来提升医院的绩效。首先,健全医院管理的组织机构。通过健全医院管理的组织机构,使医院日常管理中的各项活动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承担,避免出现问题时没人处理的情况,有效杜绝管理真空区。其次,明确医院管理组织的责任权利。对医院管理组织的责任权利进行明确,保障责权一致,明确责任边界,以避免医院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责权不一致、责任边界不明确、互相推诿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提升医院绩效。

3结语

医保日常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医院设备设备管理管理重点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诊疗活动的物质基础,设备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需要设备管理部门、使用科室、财务等多部门参与,且采取必要的措施,方能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营运成本,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么,医疗设备管理的重点又是什么呢?笔者从日常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遵循医疗设备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维护人员,明确岗位责任制,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

1.医院应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和业务特点,配备专业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在管理方面,医院应实行三级一卡管理责任制,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后勤科作为设备管理的直接部门,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全院仪器设备的购置、二级明细账登记、日常管理、维修保养等工作,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保证账账相符;财务部门应根据医院规模配备专职会计人员,负责设备的总账和一级明细账登记工作,定期与使用科室核对,保证账实相符;使用部门作为设备的使用科室,在科主任领导下,安排专人对本科室的设备从申请到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定期与财务科核对,保证账实、账卡相符。明确岗位责任制,有利于加强设备管理,保证设备的充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2.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是做好设备管理的重要保证。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制定合理的制度可使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另外,在处置有关资产时,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

二、购置设备要经过立项申请和可行性论证,采购过程要公开、公正、透明

1.设备购置立项。现代医院的治疗和诊断不再单纯地依赖“望、闻、问、切”等传统手段,医疗设备的添置是提高诊断和治疗技术所必需的手段。必须明确一点,医院购置设备必须成立可行性论证小组,其成员由分管领导、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由使用科室或者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和可行性分析报告,在遵守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下,统筹安排,合理布局。购置立项是否可行由单位领导集体决策审批。尽量减少决策失误给单位造成的损失。

2.可行性论证是购置设备的关键。可行性论证一般应从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实用性四个方面进行论证。购置的设备要符合医院所在区域病种需要、符合本单位业务发展需要、符合本单位技术特点,既要考虑本医院的实际,又不至于功能过剩;既要考虑购买设备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要考虑使用该设备时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尽量减轻医院和患者的负担;同时,购买设备时,还要符合医院的长远规划。

3.采购过程要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医院购置设备应遵循政府采购制度,除特殊设备采购外,应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询价及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货商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三、做好医疗设备使用效益分析,建立设备效益分析档案

开展医疗设备使用效益分析,是加强设备使用管理的有效方法,也是后续管理的关键所在。通过效益分析报告使医院领导层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从而促使使用科室加强设备管理。通过建立使用效益分析,实现对已有设备使用的动态监督。

四、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和后续维护保养

1.设备投入使用时,要有专人负责日常管理。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厂家或供货商要对使用科室和设备管理部门技术人员做使用和维护培训,让使用人员能熟练操作、懂得日常维护的常识。

2.建立设备巡查制度。设备管理部门技术人员应按设备维护保养要求,对全院设备进行巡视、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遇到重大问题应立刻报告主管领导,并做好详细记录。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记录和维护记录,实地勘察设备的运行状态。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应急能力。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设备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和日常维修保养的理论学习,相互交流经验,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五、加强设备处置管理,防止处置收入流失

1.设备处置管理的原则。医院所有仪器设备,不论其购置经费来自何种渠道,均属于国有资产,应遵循《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由单位统一管理和处置。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设备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设备处置需报主管部门审批。在处置设备时,由使用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向归口管理部门写出书面报告,提供有关资料,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对百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处置需经有关部门技术鉴定后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以拍卖等市场竞争方式公开处置;对长期不用的闲置设备,由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调剂使用。

2.严格处置审批。对报废处理的设备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未经批准处置的设备,单位不得擅自处理。处置收入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防止收入流失。

六、医疗设备管理节能手段与方法

笔者建议,对医院系统进行节能智能控制。这样做,可大大提高医院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同时将节约20%以上的能源,亦可延长设备的寿命,从而将大大减少设备的维修工作量。这样在减少使用电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因电力生产时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七、加强医院设备管理的意义

首先,医院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医院设备管理既能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必需的先进医疗设备满足不断增长的病患需求,又能提高医疗技术质量,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其次,医院设备管理是保证医疗设备安全、准确工作的重要环节,医疗设备维护是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维护状况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管好用好医院的医疗设备意义重大。对于医院设备而言,使用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管理,方可有效的使用,也才能促进医院管理技术及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石胜江.现代医院设备管理细则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1,8,(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