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7:07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篇1

9月27日的这份报告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简称“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四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剩下的研究将在2014年。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人类祸首论可信度达95%

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气候学家强化证实人类对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气候变化负主要责任,包括海洋变暖、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报告指出这一研究结果可信度高达95%。这个确定性比以往报告中的数字更高,2007年第四次报告的确定性为90%。

报告负责人之一托马斯·斯托克声称“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他警告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很多全球变暖的影响不仅会继续还会加速扩展。

二氧化碳排放引气候变暖毋庸置疑

根据ipCC报告,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远远超过在冰芯中测到的过去80万年的二氧化碳浓度。自前工业时代以来,二氧化碳浓度已增加了40%,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排放,其次来自土地的开发利用。

1880年到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升高了0.85摄氏度;2003年到2012年平均温度比1850年到1900年平均温度上升了0.78摄氏度。科学家提醒,如果没有积极有效措施,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前工业时代至少上升1.5摄氏度。

普林斯顿大学地球科学和国际事务教授迈克尔·奥本海默表示:“最重要的信息是地球在明显变热,大部分升温是由人类导致的,而这种升温会继续。但各国政府对避免2度阈值采取的措施很少。”(2度阈值是一个被广泛引用的“专业词汇”。2010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摄氏度是人类社会所能忍受的最高升温限度,也就是2度阈值。)

报告同时强调极端天气灾害的影响

据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未来强降雨的强度和密度都将会上升,而部分地区也会经历更加严重和频繁的旱灾,4级到5级的热带风暴的频率也会增加。

国际环境和发展学会负责人卡米拉·托尔敏表示:气候模型还不能预测局部或地区气候的变化。但很多人清楚地感觉到这一年的天气是如何的糟糕,很多人感到身体虚弱。

反对的声音:

二氧化碳没那么可怕

ipCC评估报告新的草案发表前后,科学界发出了很多反对的声音。科学家们认为二氧化碳对温度的影响没有那么大,ipCC的研究方法和精准性也是他们质疑的重点。

德国气候学家汉斯·冯·斯托奇在接受《明镜》采访时谈道:“目前人类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值还在加速提高,按照现有的气候变化模型,近10年来,气温应该升高0.25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15年来,气温仅提高了0.06度。”

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威廉·哈普发文,称ipCC及其支持者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妖魔化。

英国《每日电讯》9月30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理查德·林德森博士抨击ipCC是“可笑的语无伦次”。他指出ipCC在增加自己报告确定性的同时有意忽略了研究模型与实际数据间的不吻合,特别是近17年数据的确是更让人质疑ipCC报告的严谨性。林德森博士指出气温在过去的17年中并没有升高,ipCC报告忽视这一事实而攻击人类的活动是受到了政治影响。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没有紧密联系

更大的质疑来自草案发表前10天,一群由50名各国科学家组成的“非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nipCC)”发表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没有紧密联系的报告。这份报告对ipCC的报告提出两点质疑:首先,没有实质证据证明气候变暖的“2度阈值”会对地球的生态或环境构成威胁。其次,没有可信证据证实气候变化会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在这份长达1200页的“反对研究报告”中,科学家对联合国的这份报告内容进行了详细质疑,例如,“反对研究报告”指出ipCC报告中二氧化碳对大气的影响的计算模型远远高于实际,他们忽略了成千上万的证据显示大气对二氧化碳的感应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再比如ipCC报告提到二十世纪中两极的气温升高比地球其他地区快,但“反对研究报告”指出东南极洲的冰层比自1950年代起一直在变冷。

“反对研究报告”承认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确造成了一定的温室效应,但他们认为没有数据表明在工业革命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少于现在,所以ipCC的结论并不可靠。

中立方:

气候演变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德国伯尔尼科学家们的研究显示保持不增加“2度”,仅仅是人类应该达到的第一个气候目标,我们应该加入更多的目标:如控制大洋酸化等,才能让地球的环境得以平衡发展。而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地球系统模型还难以达到大规模精准统计计算的标准。研究者们还希望未来加入高温、洪水等极端气候条件的考量,但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尚难以实现如此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型演算。

冯·斯托奇说对这种ipCC的报告和其反对声音的争论感到忧心。他说科技的发展给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能,把极端气候条件简单地归咎于气候变暖,这或许是一种偷懒的行为。而仅因为气温没有增加,就松一口气,也是一种推卸。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篇2

蔡榕硕,理学博士,研究员,从事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大气科学五年制本科专业,之后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至今。其间,在日本、德国等地作为访问学者从事海洋气象观测、大气模式等学习和研究,并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并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10月,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破格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005年7月,任国家海洋局海洋大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副主任。2010年6月,入选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主要作者召集人之一。

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全球变化区域响应与对策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变化、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的影响研究与评估,特别是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反馈、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生态的影响研究与评估等,并在国内外积极开展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水天世界,烟波浩渺。我们赞叹它的壮观景象,却并不知它神秘莫测的生命动力。

600多年前,世界航海第一人郑和曾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洋……”。回首人类发展的近代史,正是一部蓝色文明史,一幅从陆地走向海洋、从蔚蓝走向深蓝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在这个进程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无疑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这片沃土上,有一个人已默默耕耘了20多年,在累累的硕果中依然淡然执著地前行着,不断给祖国带来新的光荣与骄傲,他就是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博士生导师蔡榕硕。

远见卓识――海洋环境保护

我国沿海地区是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的地区,约占全国13%的陆地面积,承载了全国40%以上的人口,产生了约70%的国民生产总值。我国近海陆架有非常丰富的生境和物种多样性,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陆架海之一,因而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我国近海的海洋生物生态有明显变化,大面积赤潮等生态灾害不断出现,海洋渔业生物资源衰退严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已受到影响,并威胁到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有关气候变化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认识还十分匮乏。

在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908”专项)的支持下,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主持并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开展了“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项目的研究。

2011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蔡榕硕教授获得了该年度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项目主要是从大气和海洋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以我国近海若干典型海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亚洲一太平洋地区海洋一大气系统的变化为切入点,采用了气候动力学、大气物理与化学、海洋水文、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应用了多种数据资料,如现场调查资料、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以及现代数理统计诊断分析、数据同化和再分析、海洋生态动力学数值模式等多种方法,较为系统地开展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近海若干典型海域特别是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和评估,提出了我国近海若干典型海域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适应性对策措施。他近年的部分成果包含有以下方面:

应用观测资料的研究显示,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由东亚季风持续减弱引起的中国近海海面风应力变弱与北太平洋西边界流黑潮经向输运的持续增强,是导致我国近海区域尤其是从长江口到台湾海峡南部附近海域海表温度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

通过采用统计诊断方法分析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迄今,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引起了热带大气环流和东亚季风气候异常,大气环流异常通过遥相关不仅影响我国华北地区气候,而且影响我国近海特别是东海近岸环境,并引起海洋生态异常。

通过综合观测资料的分析与前人成果,蔡榕硕教授研究了全球与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近海环境的年代际变异,提出了东亚气候异常影响中国近岸海域并引起赤潮生态频繁发生的概念性模型影响,揭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温上升对中国近海生物地理分布和物种组成变化的重要影响。

应用观测资料与数值模式研究发现,近30年来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的热力异常通过影响东亚大气环流成为导致中国大陆东部夏季年际气候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指出1970年代以来,发生在热带中部太平洋的伪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海洋大气异常现象对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的海温及我国的气候有独特的影响。

在我国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他参与评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区域环境生态的影响:在开展中的联合国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主持了气候变化对全球主要区域海洋环境生态的影响、脆弱性和适应性的评估,获得了若干有关气候变化对海洋影响的新认识。

交流合作――连接世界的黏合剂

2005年,在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蔡榕硕教授成立了全球变化区域响应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在国内较早且较为系统地开展了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若干典型区域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并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海洋局科研专项、海洋与气象公益性行业项目、中央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等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与海洋环境的研究,包括国家“908”专项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国家海洋局科研专项“我国沿海及近海区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对策”、国家“973”计划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公益性行业项目“西太平洋暖池与近海对东亚季节一年际气候异常的影响”、“中国海平面变化预测及海岸带脆弱性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等项目。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得到关注,并在国内外的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

通过上述的科研工作,他领导的课题组对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近海区域的海洋气候及相关环境生态取得了一定的认识,相关科研成果在我国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工作中得到应用。自2010年10月,蔡榕硕教授开始参与联合国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工作,在第二工作组中主持了有关气候变化对全球海洋主要区域的影响评估,该成果将在2014年为国际社会提供有关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对全球海洋主要区域影响的认识。然而值得指出的是,有关气候变化对全球海洋和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空白,仍需要国际社会和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投入,深入调查研究人类社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海洋影响的对策措施,以提高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

蔡榕硕教授在有关全球变化中国近海区域响应与对策研究中已取得了初步的科学价值和应用效益,尤其是他领导的课题组近年来在研究中采用了海洋、大气和生态等多学科交叉,以及现代数理统计诊断分析、动力学理论分析、数值模式等多种方法,较为深入地研究和评估了中国近海区域海洋环境与生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取得了许多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今后将继续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为我国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贡献应有的力量。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篇3

关键词: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美国;京都议定书

背景介绍

受白宫2001年5月11日的委托,隶属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家研究理事会地球生命研究部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以下简称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于2001年6月6日向白宫提交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咨询报告,以供布什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决策参考。该报告根据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工作对100年以来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对ipCC关于气候变暖的的研究成果与预测作了剖析。ipCC一直呼吁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更加严厉的控制措施,并于1997年12月达成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议定书》中明确指出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世界38个发达国家6种温室气体(以Co2作用最为突出)的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美国减少7%,欧盟成员国减少8%。但布什政府对是否存在全球变暖趋势、变暖的程度以及其在温室气体排放中应承担的义务持怀疑态度,这引起了国际上尤其是欧洲各国的不满。事实上,美国离《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却越来越远。按照美国在1995年至2000年间Co2排放的平均增长速度,到2008年时,美国的Co2排放量不但不会减少,而且要比1990年高出35%,这将严重影响全球减排计划的实现(eneRData能源信息统计所,2001年6月8日)。如何履行美国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中的义务,成为布什于6月12日的首次访欧中的第二大焦点问题(首要问题是国家导弹防御计划)。

该咨询报告承认在全球变暖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如关于自然变化对全球变暖的作用有多大等,但总体上支持欧洲国家领导人和环保组织以及ipCC的观点。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主席RalphJ.Cicerone说:“我们知道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并导致地面气温上升。但对于迄今为止的气温上升,我们还不清楚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根据物理原理和计算机模拟,我们认为气候变暖会继续加剧,因为温室气体排放仍在继续”。

对于在全球变化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认为主要是由于假设的差异、模型的差异以及替代数据的准确性等原因造成的,但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全球变暖以及海平面的上升都将伴随着整个21世纪。为减少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模型预测中的不确定性,需要在以下两点的认识与模拟上取得较大进展:①决定大气温室气体与气溶胶浓度的因子;②决定气候系统对温室气体增加的敏感性的反馈机制。对气候监测来说,规划一个全球观测系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由于人类活动,温室气体在地球大气中不断积累,引起了陆表与海表温度的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所观测到的变化很可能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但是我们不能排除这些变化的一些重要部分也是自然变化的反映。人类引起的变暖以及与之有关的海平面的上升预计会持续整个21世纪。由计算机模型模拟和基本的理论推算得出的一些相关影响(包括雨量的增加、半干旱地区干旱程度的增加)十分依赖于变暖的程度及其发生的概率。

由ipCC(气候变化政府间工作小组)对人为引起的全球变暖进行的基本可信的评估是以气候驱动力*增加为前提的,如Co2将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到21世纪末,全球温度升高3℃的预测是与云层和大气相对湿度影响全球变暖的假设相一致的。这一预测也与通过比较冰期-间冰期的温度振荡所得到的气候敏感性结论相一致,冰期-间冰期的振荡导致了气候驱动力的变化。所预测的温度升高对有关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浓度的升高的反应极为敏感。因此,国家的决策在目前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将影响脆弱的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所遭受损害的程度。因为目前对气候系统在自然状态下如何变化以及如何响应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排放的认识还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这一预测结果应当看作是暂时的,需要根据未来的变化进行调整。

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所提交的咨询报告中力求对气候变化科学问题以及ipCC研究成果的可信度进行更为清晰的描述。详尽的表述对政策制定者很有帮助,因为他们需要考虑缓解气候变化或是适应气候变化等多种选择。该咨询报告主要回答了以下一些白宫以及民众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

1自然气候变率的幅度有多大?

众所周知,在局地和区域空间尺度上,以及短至十年的时间周期上,自然气候变化的幅度十分宽广(超过几个摄氏度),降雨的变化也十分大。例如,有证据证明像20世纪30年代的“尘盆(DustBowl)”的剧烈干旱,在10-14世纪的美国中部非常普遍。通过冰川反复进退的对比研究得出,局部地区的平均温度变化已经超过10℃。评估全球平均温度的自然变化非常困难,因为现有的数据空间覆盖较小,且替代数据推断温度难度大。虽然如此,仍有证据表明,在最近一次冰期的冰川后退期间,全球变暖的速率是2℃/千年。

2温室气体和其它对气候变化具贡献作用的气体的排放正在加速增长吗?不同的温室气体与排放物是按不同的速率增长吗?温室气体与其它对气候变化具贡献作用的排放物浓度的增加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吗?

一些温室气体的排放正在增加,但也有一些温室气体的排放呈减少趋势。在某些个例中,气体排放的减少是决策的结果,但是在另外一些事例中,气体排放的减少却很难理解。

在直接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温室气体中,最重要的是Co2、CH4、n2o和CFCs。人类活动排放的气溶胶也可以影响气候(表1列出了大气中的气候驱动因素所产生的驱动力)。

分析取自格陵兰和南极的冰芯所获得的Co2浓度变化的记录具相当代表性,其范围从冰期的接近190ppmv(百万分之体积浓度)到较温暖的间冰期(如开始于大约1万年前的最近一次间冰期)的接近280ppmv。直到业革命为止,Co2浓度一直没有超过280ppmv。当1958年开始系统大气测量的时候,Co2浓度已经到达了315ppmv,目前其浓度大约为370ppmv,并以1.5ppmv/年的速率增长(这个数值比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早期的增长速率略高)。人类活动应该对这种增长负主要责任。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碳的主要排放源,其实际排放量大约是所观测结果的两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热带森林的砍伐对Co2排放也具贡献作用。过量的Co2由海洋和陆地生物圈吸收。

目前Co2、CH4等大气层中的气体含量高于其它的任何时期。从1978年以来,温室气体的浓度大致以每年1%的速率平稳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其增长的速率变得缓慢,但更具不确定性。大约当前2/3的CH4是由于人类的活动产生的,如水稻种植、畜牧业增长、矿业开采、秸杆回填、天然气处理,所有这些在过去的50年中都有所增加。

对流层中的臭氧一小部分是平流层中的自然过程产生的,到了20世纪,又有一部分臭氧补充进了这部分“对流层臭氧”。在局部区域,这部分臭氧是由阳光对污染大气(由机动车辆尾气、化石燃料燃烧、电力工厂以及生物燃烧等产生的气体造成)的光化学反应产生。

n2o由土壤和水中大量的微生物的反应形成,但含氮化肥的大量生产与使用也造成n2o的增加。能够产生n2o气体的一些人工化学过程已经得到确定。在过去的200年里n2o的浓度增加了大约13%。

自1928年首次合成CFCs以来,其在大气中的含量一直稳定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初其含量达到最高。许多工业上有用的其它含氟化合物(如CF4和SF6)在大气中具有很长的寿命,尽管有些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还不足以产生大的辐射驱动,但已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CFCs的替代产品HFCs具有温室效应,因为其在大气中寿命较短,其作用尚不明显。

3还有哪些排放物是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如气溶胶、Co、煤烟等)?它们对气候变化的贡献是什么?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篇4

今年夏天,中国、美国等北半球多国遭遇历史罕见酷热,一些地区的气温更是打破多年历史纪录。2010年7月上旬,北京遭受39℃~40℃的高温;当地时间6日,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的最高温度也达到39.45℃。极端高温事件正在频频发生,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今年的特例,于是,各个媒体惊呼:全球真的变暖了!

那份由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于2007年,宣布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的报告里说“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这个0.74℃能有这么大威力以至于引发全球“高烤”吗?

三大因素引发地球“高烧”

全球高温频现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专家们主要有以下观点:

全球变暖是全球高温的大背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认为,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所共同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尤其明显,这是北半球及我国夏季极端高温热浪频繁出现的大背景。

大气环流异常是直接原因。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等气象专家撰文称,印度半岛上空持续被东进的伊朗高压所控制,干热的西北气流造成了持续的干燥酷热天气。而在欧洲,一个较强的高压脊稳定在欧洲中南部上空,使该地区热浪不断。同样的,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任福民也表示,大陆暖性气团长时间稳定控制和太阳辐射增温是我国此次高温事件的“幕后真凶”。

城市热岛效应是催化剂。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任福民表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生产、交通集中,在工业生产、家庭炉灶、内燃机燃烧、机动车行驶等方面消耗能源的同时,都有一定的废热排放,使城市区域增加许多额外的热量收入,形成热岛。同时城市规划建设使得土地利用发生变化,植被减少等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也加剧了极端高温的酷热程度。

全球高温是由全球变暖导致的吗?

而以上这些说法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便是“全球变暖”了。“人类活动―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全球高温”这似乎是一个完全顺理成章的逻辑。

2010年7月,原中央气象台台长李小泉在谈及中国北方出现高温天气时就说,“虽然极端高温事件,每年都会出现,不过近年来确实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频率比较高,这个就和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背景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这里,他用的是“有一定关系”这样的说法,但,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李小泉并没有说明。

2007年5月,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理论实验室主任莫霍夫就表示,俄部分地区近日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可能由全球变暖导致。2006年7月,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首席科学家斯托特说,虽然气温屡创新高不能直接证明全球气候在变暖,但全球变暖无疑增大了出现异常高温天气的可能性。他指出,反常的持续高温天气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反映。

美国的科学家们用的是反证法。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2009年11月美国《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报告说,如果全球变暖现象没有发生,美国每年创纪录的高温天数和低温天数应大致相等。但目前的情况是,从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全美创纪录的高温天数要远远多于创纪录的低温天数。

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诊断专家翟盘茂则认为,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出现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现在还不能贸然下结论。全球变暖主要体现在冬半年(每年10月~次年3月),有两个最明显的证据:霜冻日数的下降和极端冷的天气事件的显著减少。然而,事实上,这两项证据并没有出现。而且,从过去50多年的变化来看,35℃以上的高温日数没有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因此,这种高温天气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要受自然原因支配的年际变化的表现。

为何看上去这么顺理成章的事儿,到了科学家那里,却变得复杂了呢?因为我们把还有待验证的假设当成了结论。

全球变暖导致全球高温,这个因果关系里其实包含了多层问题:第一,全球到底是不是在变暖?第二,全球变暖是一个气象学上的概念,还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就是说,全球变暖的程度是否足以如此强烈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而更重要的一个隐含问题是:即使全球在变暖,那么,这是人为导致,还是地球的自然规律呢?层层分析下来,你会发现,事情根本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一半是寒冷,一半是火焰

2006年5月24日在美国上映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让全球变暖的话题变得家喻户晓。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2007年2月ipCC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声明:“气候系统正在变暖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这个结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像真理一般铁定的事实。

但是,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却对这个“事实”产生了巨大冲击:俄罗斯黑客入侵了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计算机服务器,并盗载了该中心主任菲尔•琼斯教授等气象学家上千封电子邮件和三千多份有关气候变化的文件,并在一个气象科学家网站上将这些邮件等资料公布了出来。资料显示,一些科学家涉嫌操纵数据,选择科学流程,支持其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结论。

自此,“全球变暖”这四个字后面被打上了问号,关于这个结论的激烈争论浮出水面,并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认为,全球变暖是一场骗局,是政客们为了通过限制碳排量而限制某些国家发展的闹剧。

2007年的冬天,本来美国国会计划要在华盛顿召开全球变暖的听证会,结果不但预期的暖冬没有降临,天气反而变得异常寒冷,最后这个全球变暖的会议因为天气太冷而推迟了。2009年底,哥本哈根大会后罕见的严寒席卷了几乎整个北半球。2009年12月中旬,暴风雪横扫欧洲,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交通瘫痪;2009年12月19日至20日,美国东部普降暴雪,华盛顿地区的积雪深度达61厘米,创下1932年12月以来之最;2010年1月6日,北京最低气温达零下16.7℃,突破1971年以来1月上旬最低气温纪录。

这些与全球变暖说截然相反的事实,都让ipCC的报告受到了质疑。

全球变暖证据不足

有科学家指出,2007年ipCC的评估报告是基于公元1400年以来的北半球平均夏季温度序列作为对照的古气候资料。但是15世纪是一个介于“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之间的时期,如果用包括了中世纪暖期的10世纪以来的气候资料作为对照的古气候资料,就会发现现在所谓的全球变暖还根本未达到中世纪暖期的温暖程度。

“气象记录并不能被看作是气候变化的证据。”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大气科学教授约翰•克里斯蒂指出。他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的着眼点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数千个气象站。150多年来,它们被用于收集气象数据。但城市化进程、土地使用的改变等因素对它们产生了严重的干扰。气象学家安东尼•瓦特原本是全球变暖的“铁杆”支持者,但在实地调查534个气象站后,他的看法改变了。按照美国官方的标准,他们发现已调查的气象站中有56%是严重不合格的(误差高于5℃);87%的气象站是不合格的(误差高于1℃)。这些为“全球变暖”提供原始数据的气象站,有的位于空调设施附近,有的位于废弃物处理厂边上。在英国,曼彻斯特机场旁边的一个气象站原本被田野包围,而现在,它周围全是散发热量的建筑。

当然,ipCC在报告中所描述的、证明全球变暖的证据,确实有一部分是大家都能看见的事实,比如:地球上冰川覆盖的面积正在减小;20世纪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0.1~0.2m等等。

科学家们在那边口诛笔伐,而我们,面对一半是寒冷,一半是火焰的世界,还是不知道:这个地球是不是在变暖。

全球变暖是人为造成的吗?

其实,大家之所以对全球变暖如此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基于一个定性思维:人类活动引发温室效应,从而导致了全球变暖。

那么,如果全球真的在变暖,就一定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吗?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因素是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升高的主要原因”。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的海洋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全球主要由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比重占所有原因的95%”。

我国气候专家郑国光说:“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仅考虑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自然因子,是无法解释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只有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特别是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大幅增加,才能再现出近50年来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20世纪后半叶的全球气候变暖不能排除人类活动的作用。”

但这并不是被所有科学家都承认的一个结论,其主要原因是科学家不可能造出一个没有人为影响的实验地球,以对照确定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为因素还是其他因素。气温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根据数学模型拟合的,即在数学模型中不断加入各种因素,直至达到最佳拟合实际观测的气温。现在的纳维叶―斯托克斯模型(该模型于1800年初,由英国的G.G.Stokes和法国的m.navier推导而来)正是在加入了二氧化碳因素后达到了最佳拟合。因此,科学家们认为,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导致了近几年的全球高温。

对碳排放影响的多方面质疑

但由纳维叶―斯托克斯模型推导出来的人为活动引发温室效应的结论,正受到越来越多方面的质疑:

比如说,实验并不能严谨地验证各因素的得失。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即每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研究其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就是控制变量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正因为无法造出一个实验地球的原因,专家很难只控制单一变量(即二氧化碳)来得出准确结论。

另外科学观测与研究表明,由于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气候系统的内部调整过程等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的变化并不是直线式上升或下降,而是存在着多种时间尺度的波动。这一结论表明,高温产生可能其中包含了一些我们尚未确认的由其他活动所带来的间接影响。

还没有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随机漫步模型的新观点,即全球气候变暖是自然随机现象。这是由广西科学院研究员严少敏和吴光提出的新解释,他们认为,全球气温变化犹如用随机漫步解释醉汉行走的路线,醉汉向目标行走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会儿向左侧一会儿又向右侧,地球气温变化或许也如此。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发现,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因而当前的高温,很可能是地球冷热交替中较热的一个时期。

人类碳排放仅是“零头”

并且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已有证据显示人类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威力巨大,甚至可以说是九牛一毛。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克里斯蒂安•比尔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今年7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报告,研究人员通过在全球采集数据和具体测量,首次回答了气候变暖所涉及到的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平衡问题,即有多少二氧化碳通过人、动物和植物释放到大气中,又有多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这项研究对气候变化后果的预测比迄今的气候变化数学模型要准确和可靠得多。他们的测量数据显示,大气中每年约有1230亿吨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吸收掉,而在另一方面,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所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每年约有70亿吨。也就是说,人类的“高碳”相比较于光合作用的吸收量,仅仅只是个零头。更进一步说,这个数据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一些人士所鼓吹的“减排”、“低碳”更像是个骗局。

据2001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地球气候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是有联系的。太阳辐射只要稍微变化,就能引起地球气候的明显变化。另外,印度地球科学家夏尔马认为,全球变暖是太阳磁活动的一个周期变化。他认为,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而非人类活动。如果我们以100万年历史的气候变化为对照,将会发现现在的气候变暖并不剧烈,它只是1500年气候自然周期中的一部分。

ipCC的评估报告里说,“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然而,即使这个数据是正确的,它横跨的区域是整个地球面积,而纵向囊括的时间是100年,并不意味着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一年比一年高,也不意味着地球所有地区均同步发生同样幅度的变暖现象,所以,全球高温,并且准确地说应该是“北半球高温”,和“全球变暖”之间最多是个远亲关系。

“地球变暖”从何而来

全球变暖的理论于1824年被首次提出,当时法国数学家让•B•J•傅里叶发现,地球的气温正在缓慢上升。19世纪后期,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伦尼乌斯把傅立叶的理论贴上了“温

室效应”的标签,用以说明二氧化碳是如何在地球大气层圈闭热量的。1976年科学家斯蒂芬•施奈德首次预测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篇5

关键词:气候变化风险;社会经济影响;风险评估;风险管理;CGe模型;ipCC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1-0074-07

ReviewoftheResearchesonRiskassessmentfortheimpactofClimateChangeonSocietyandeconomy

tanLingZhia,wanGGuoyoub

(a.YangtzeUprivereconomicResearchCenter;b.experimentCenterforeconomicsandmanagement,

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abstract:Besidesthecharacteristicssuchasuncertainty,perniciousnessandsoonofriskingeneralperspective,climatechangehasthefeaturesofcomplexity,difficultlycompletequantificationofinnervalue,dynamicstateandobjectivityandsoon.Currently,theresearchoneconomicandsocialriskassessmentofclimatechangeathomeandabroadmainlyincludesmodelingandassessingriskprobability,modelingandassessingindexsystemanddynamicmodelingandassessingmethodonsituationsimulationaswellassocialandeconomicevaluationiconsystemforclimatechangerisk.Duetotheacrossperiodfeatureanduncertaintyoftheimpactofclimatechangeriskonsocioeconomy,therearestillmanyunknownresearchfieldssuchasquantification,atlasbaseddescription,methodsforevaluationonnaturalimpactandtheirdistinctionandcombinationandfutureresearchstillhasmanyspaces.

Keywords:climatechangerisk;socioeconomicimpact;riskevaluation;riskmanagement;CGemodel;ipCC

一、引言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近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174℃,最近50年有加速之势,未来全球仍将表现为明显的增温,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可能更加严重。许多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威胁:加剧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引起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某些传染病的传播过程等,甚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来管理和控制这些气候变化衍生的风险。

对于气候变化潜在的社会、经济及环境影响,许多学科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考虑到风险管理方法对于决策的各种优势(不确定性管理的方法、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政策选择的方法评估、多学科研究的综合等),ipCC(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在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别强调要在风险理框架下,采用更为系统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但气候变化具有内在混沌的特性,且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存在多元性,目前对其运作方式和反馈机制尚未完全了解,研究者对气候变化的许多过程及其可能影响的认识还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争议性,许多气候变化风险还处于灰箱,甚至是黑箱状态,故而对各种评估方法及其评估结果仍存诸多争议。

谭灵芝,王国友: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风险评估研究评述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现实中的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各种风险的原因难以用单一的方法进行评估。早期气候变化风险以自然生态评估为主的方法显然难以合理及完全地评判其后果,以此为基础的各种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因此存在偏颇。而气候变化风险的多结果性与单一评估方法之间的矛盾困境,促使学术界在反思评估方法和评估对象局限性的同时,逐渐转向重视人类经济社会相对应的安全建设研究,把风险评估与相应风险管理体系的形成相联系,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风险对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系统影响的研究(wiedeman,2003;Umana,2003;Kleiber,2003;apel,2008)。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已形成自然风险评估、社会风险评估和综合风险评估3个研究方向,不少世界气候变化管理组织以及政府部门都把气候变化风险研究的重心转移到社会风险评估和综合风险评估及分析管理方面。在国际多学科、多领域气候变化风险研究中,除强调气候变化系统内在机制和风险评估外,越来越关注从社会、经济、人类行为等角度,对人类自身接受风险水平开展综合研究(Remy,2003;tudesetal,2010)。

二、气候变化风险概念及特点

对气候变化风险进行界定和识别是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基础。气候变化涉及不同种类的风险,不同的人群以及非人类社区会面临不同的风险(马修・帕特森,2005)。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可以次生国家经济的不安全,风险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研究建构的主要框架之一(Hamsun,2006)。

气候变化风险结果不一而足,但目前科学界对于气候变化风险的定义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气候变化风险问题首先是由国际自然科学界提出并推动的,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ipCC。ipCC的评估报告确认了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社会和经济可能造成的各种风险,是国际社会确定目标、制定政策、采取措施的重要依据。借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历年ipCC的报告,一些研究者根据具体研究靶区和研究目标,从风险的基本概念出发,将气候变化风险定义为气候因素的波动给经济社会发展运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相应的,造成风险事故即形成损失的事件称为气候风险事件(张建敏等,2000)。张月鸿等(2008)根据气候变化的特征,提出气候变化风险是气候系统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尤其是造成损失、伤害或毁灭等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过程是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的复合过程,受许多易变因子的制约,特别是气候因子,任何程度的气候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及其相关过程带来潜在的或显著的影响,这种气候变化引致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经济社会损失,即是农业生产事件中的气候变化风险结果(段海来等,2010)。李景宜等(2009)将气候变化风险可定义为不同强度气候变化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显然,这一定义确切地反映出气候变化风险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气候变化的风险分析和评价是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和决策的依据,也是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核心和基础。除一般意义上风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等特点之外,气候变化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复杂性。由于气候变化风险的最终受体包括整个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及其各个组建水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乃至区域),考虑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组建水平的相互联系,即风险级联,因此相对于单一类型的风险而言,气候变化风险的复杂性显著提高。

二是内在价值性及难以完全量化。气候变化风险的后果主要包括经济损失、生命威胁以及各种系统的产出、特性以及系统本身的变化等。经济学上的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常用经济损失来表示其大小。而气候变化风险应体现和表征气候变迁系统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气候变化系统的内在价值为依据,因此不能用简单的物质或经济损失来表示。且气候变化风险的影响具有多向性,许多社会影响、政治影响难以完全量化,同时气候变化还存在代际代内公平性和外部性。因此,经济损失的货币化难以完全包括上述的各种后果,缺乏公平性。

三是动态性。任何系统都不是封闭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由于影响气候变化风险的各个随机因素也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气候变化风险具有动态性。

四是客观性。任何系统都不可能是封闭和静止不变的,它必然会受到诸多具有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因素的影响,也就必然存在风险。由于气候变化风险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来说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进行气候变化风险评价时要认识到这个客观性,并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评价。

上述各种气候变化风险概念和特点,代表了气候变化风险研究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对气候变化风险理解的不同角度。总的来看,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从风险自身角度,将气候变化风险定义为一定概率条件的损失;(2)从气候变化影响因子的角度,认为气候变化风险是各种风险因子出现的概率;(3)从气候变化风险系统理论定义出发,认为气候变化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社会及经济三者共同作用,并重视人类社会经济在气候变化风险形成中的作用,即人类自身活动会对气候变化风险造成的“放大”或者“减缓”作用。但或许是由于对经济学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抱有怀疑,因为在增长和减缓之间确实存在着十分尖锐甚至不可调和的矛盾,或许是由于受古典经济学的视野所限,加之主流经济学对无止境的GDp增长的迷恋,在市场体制固有的成本转移倾向的支配下,人类往往不顾后果地滥用资源,气候变化风险无可避免,庇古税、产权界定等新古典理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风险问题(张林,2006;Schelling,2007;诺德豪斯,2009;约克等,2009)。

三、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的政策领域往往从风险计算方面来关注风险。因此通过利用风险评估的方法,人们可以计算出风险发生的几率。从研究方法学的进展来看,风险评估是针对不确定情况的判断。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优势包括使用已成形的方法管理不确定性、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政策方案评价方法的使用、不同学科方法的整合以及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主流纳入到更广泛的决策范畴(Unep,2007)。但总体而言,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而又综合性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和数据很多,包括自然环境数据、空间地理数据、人口分布数据、土地利用与规划数据、经济和社会统计数据等,需要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保险等学科的综合研究。

1990年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从大量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事实出发,有力地得出了全球气候正在变暖的结论,也由此揭开了气候变化风险自然评估的发端,也因此,许多气候变化风险评价多基于生态风险和灾害风险评估的指导方针。典型如proVention联盟与UnDp启动的“全球风险辨识计划(GRip)”,就是一个全球性评估、辨识和分析灾害风险和损失计划。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Ri)和热点计划(Hotspots)都以全球尺度进行灾害评估,DRi提供了第一个以国家为单位的人类脆弱性指标,开发了两个脆弱性全球指标(相对脆弱性和社会―经济脆弱性指标),运用emDat等灾难数据库,把死亡人数与自然灾害暴露人数的比值作为脆弱性的度量指标(proVentionConsortium,2006)。

1996年的第二次评估报告充分论证了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因果关系,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风险评估逐渐进入更多研究者的视野,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及评估的议题在判断某种政策的实施是否合理中也变得极受重视。如alean(2006)年对哥伦比亚的大气、水、土地、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环境政策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判断有效的减缓和适应性政策措施的实施是否达到当初的设计目标,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目标与现状对比,在总体上有一些对气候变化风险社会经济影响费用和效果的评估。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只是一份政策评估报告,并不是一项专门对社会经济风险评估的研究,但其研究方法和角度仍值得借鉴。

理论上,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可由其产生的极大化的成本或损失分析而得(tietenberg,2000)。但是准确计算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仍难以实现,因为此时所谓的成本或者损失包含各个层面的影响,诸如经济性、社会性、人文性与环境性等,并且影响效果更是跨期性的,同时亦不可忽略各层次影响效果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此,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涉及如何评估许多非市场性价值的困难性,使得要满足上述范围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必然牵涉许多不同层次的问题,诸如:损害评估、市场折现率、经济个体调整机能、减量效果的决定与资源配置的影响,故不同研究的结论存在显著的歧异(agostinietal,1992;proostetal,1992;manneetal,1992;Jorgensonetal,1995;whitmarsh,2011)。典型的,从1990年代初开始,经济学界就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关于提前采取措施预防气候变化是否合适的辩论,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代价和气候变化有可能带来的经济代价进行了比较。以诺德豪斯等人为代表的消极派主张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时采取慢行战略(slowstrategy)(黄卫华等,2010)。诺德豪斯认为,2100年因全球变暖趋势延续而导致的世界总产量的损失将是微不足道的。在其2008年的著作谈到均衡问题时,诺德豪斯根据成本―收益模型的计算,就全球变暖政策的选择权衡提出了气候政策斜坡理论(climatepolicyramp),主张最优的全球减排路径是先期缓慢减排,然后逐步加大力度,最后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700ppm的水平,因此减排不是一个紧急行动(nordhaus,2008)。诺德豪斯的这种观点被斯特恩斥责为在道德上是不可饶恕的(Stern,2007)。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影响,调查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和经济损失,“斯特恩报告”曾选用集成评估模型对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总体影响进行评估。斯恩特认为没有谁能够精确地预测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我们至少能了解这些风险。减缓,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去减少排放,应该被看成是一项投资,它是一种现在花费而使将来几十年免受严重后果侵扰的一种投资。“斯特恩报告”的评估结果显示,气候变化的影响很有可能要比前人的评估要高;当然这种评估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斯特恩报告”也指出了这一点(斯特恩,2006)。

对气候变化风险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认识存在差异,导致在研究方法上的多样性。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社会经济评价工具更加模型化,评价由定性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常定性评价可以用例如低、中等、高或者有、无来说明风险级别,这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定量评价对于风险的精确估算,在数据和信息有限的条件下,定性评价可能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是,定性评价对于多重风险表达不足,不能用数学运算(如相加求和等)来表达,而且定性的风险评价目前至少不能满足两个重要的科学原则――透明性和可重复性。当数据、信息资料充足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定量的方法来评价风险。定量风险评价允许对可变性进行适当的、可能性的表达;能迅速地确定什么是未知的,分析能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功能组分,从数据中获取更加准确的推断;并且适合于反复的评价。但是,定量的风险评价存在不“客观”的问题,即所有的可能性推断都依靠统计模型,而统计模型的选择本身就是十分主观的。因此,针对定性和定量评价的优缺点,在不同条件下,两种方法通常被综合采用。目前常用的定性和定量的转换方法有:层次分析法、量化加权法、专家打分法,或者是定性分析中夹杂着一些数学模型和定量计算(阳文锐等,2007;tudesetal,2010)。

利用模型进行分析已经成为趋势。早期对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的研究,一般是用相对静态的方式来表征的,通过前后对比来判断社会经济变化情况。然而,对于复杂性问题这显然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因此,更多研究者强调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必须集中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动态的资源因素和经济因素,并特别注意极端的气候事件,同时应考虑到人口和技术等其他因素。如pizer(1999)使用的基于最优动态行为的综合气候―经济模型,该模型估算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另外,Xie等(2000)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开发了一个适合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政策分析的环境经济模型,但要得到使用该模型的可计算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参数非常困难。基于斯恩特的分析基础,一些研究者从代际公平的角度,利用跨期一般均衡模型和气候变化风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模型(pauletal,2007;Laffont,2007;whitmarsh,2011;woodetal,2011)阐释了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效果是跨期性和扩散性的,因此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结果必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利率的变动、贴现及对资源的如何配置等,而较早采取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和控制可以减少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后果。

从ipCC报告使用多情景模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碳减排的不同结果开始,基于情景模拟的气候变化社会经济风险评估是成为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情景模拟主要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风险模拟中(mcBumey,2003;Kapur,2005;marshall,2005;LopezBaldovin,2006;wei,2006;eeRi,2006;poskaetal,2008),以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此外,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评估也较多地借助较为成熟的气候变化损失的经济评估研究方法,目前主要运用的气候变化损失评估模型有部分均衡法和一般均衡法两类(陈迎,2001)。但从各国对模型的运用和发展来看,CGe模型逐渐发展成为该领域的主流分析工具之一。由于CGe模型基础理论清晰、结构规范、代码公开,能够进行多种政策分析,许多国家都开发了自己的CGe模型用于本国和世界的环境及GHG减排问题研究,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模拟功能促使它广泛地应用于气候政策的定量分析,几乎涉及所有的焦点问题(ipCC,2001)。但CGe模型反映的是各种均衡状态,一般认为更适合于长期比较静态分析,而不能给出由一个状态调整到另一均衡状态的具体过程。另外,CGe模型中的大部分参数是通过校准得到的,其可靠性受到计量经济学家们的质疑(Harrison,1993),而且其稳定性普遍不理想,特别是受基准年(Roberts,1994)、参数(ableretal,1999)、函数形式(meKitriek,1998)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实际应用中,这类模型更多的是用于对某个具体能源部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如应用在电力部门温室气体减排的经济影响研究分析中。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研究方面,国际上已出现一系列CGe模型,其中较为著名的模型有:经合组织(oeCD)的“GReen”模型和“LinKaGe”模型,美国能源部的“SGm”模型和“CrCubed”模型,美国“西北太平洋国立实验室”的“miniCan”模型,荷兰的“worldSean”模型、“imaGe”模型和“HaSa”模型,日本国家环境研究所的“aim”模型和京都大学的“maRia”模型等。它们分别在全球尺度、国际与区域和国家尺度上研究了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各种减排机制、适应性政策对国民经济的综合影响。

我国研究者较早仍是借助国外的研究方法,对某种特定的气候变化领域进行社会经济风险评估。Lave等(1998)给出了一个对变化的损害进行模拟和评估的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分析。王铮(2001)等根据上述模型提出了一个评价气候变化复杂性影响下的环境经济安全影响评价模型。葛怡(2006)等则利用Hoovering改进模型,选择湘江流域的长沙地区为研究区,对研究区内的家户进行了社会脆弱性评价。借助情景分析,陈文颖(2004)等人在研究Co2排放对中国GDp的影响时,将中国未来Co2减排设计了6种情景,运用能源环境经济耦合的中国maRKaLmaCRo模型进行了研究。郑艳等(2006)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增温的影响。秦大河(2007)列举了包括气候变化使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气候变化使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使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等气候风险可能给我国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孙小明等(2009)计算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冀、蒙、辽交界地带)1961―2007年的气候风险指数,将其与土地易损性系数综合得到生态风险指数,分析了气候风险和生态风险的时间序列变化和空间分异规律。段建军等(2009)则依据1957―2006年近50年的气象及水文监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另外,李志军等(2010)则讨论了北极气候变化对加拿大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在行业研究方面,巢清尘(2000)较早提出可以设计一个气候灾害对交通系统影响的分析评估框架模型,对气候异常对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评判。最新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方面,更多地体现在农作物气候风险分区和适应措施的研究方面。郑艳等(2006)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工业行业、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主要部门的影响。马树庆等(2008)通过建立玉米低温冷害的气候―灾损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将东北地区划分成5个玉米低温冷害灾损综合风险区域。方一平等(2009)系统地对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脆弱性评估方法进行了梳理,介绍了主要评估方法的目标、框架、测算指标和基本要求,分析了这些评估方法在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应用中的局限性,并指出了不同方法在空间尺度降次、升级转换过程中的不足和难点。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可以定性地反映区域的灾损敏度,许多研究者利用社会经济易损性指标来进行气候变化风险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程度和易损性的大小的评估,一般认为社会经济条件可以定性反映区域的灾损敏度,即易损性的高低。社会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城镇密集,产业活动频繁,承灾体的数量多、密度大、价值高,遭受气候变化时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大。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区域承灾能力相对较强,相对损失率较低,但区域绝对损失率和损失密度都不会因此而降低。社会经济易损性分析一般以一定行政单元为基础,从而可直接利用各类统计报表与年鉴。关于采用何种社会经济指标来反映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大小,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会因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周成虎等,2000)。

四、现有研究的总结与不足

当前,国内外对于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风险评估可归纳为:

一是对风险概率的建模与评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以往的气候变化数据进行分析、提炼,找出气候变化发展演化的规律,以达到预测评估未来气候变化风险的目的。

二是指标体系的风险建模与评估。建立以指标为核心的风险评估体系,在方法上侧重于气候变化风险指标的选取、优化以及权重的计算。

三是情景模拟的动态风险建模与评估方法。其基本方法:首先对已发生的灾害、影响程度与范围、灾后救援、恢复和重建进行全面调查;之后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极端危害场景模拟,以评估和预测未来灾害造成的损失和范围;最后进行验证或辅助制定控制预案。

四是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评估图标体系。在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评估中,通过不同形式的图表反映评估的依据和评估结果,多种不同内容、不同用途的图表组合在一起形成风险评估图标体系,主要反映气候变化类型、特征、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果等;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成本或者损失评价与防治工程效益评价图表,则可反映破坏损失评价模型、评价参数、期望损失、损失分布以及防治工程经济效益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等。

诸多学者在气候变化风险的评估和管理的研究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工作,但至今关于社会经济风险评估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尤其是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回顾总结近期国内有关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仍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管理文献资料以自然影响评估较多,而综合进行气候变化复合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动态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而且在时效和精度上远不能满足实际评估的需要。因此,必须开展气候变化风险的动态综合评估,强调气候变化发生后对气候变化而引发的灾害链或多影响复合群进行实时评估。另外,有关气候变化自身规律的研究较多,而对气候变化造成社会经济影响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内容尚有待完善。

第二,由于不确定性存在于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中,例如,在风险源的识别、风险可能性的判断、各种外推(如物种间外推、不同等级生物组织间外推、由实验室向野外情况外推、由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等)中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要加强不确定性评估。可以通过实验方法的改进和对生态系统的深入认识,发展各种外推理论,建立合适的外推模型,逐步减少不确定性。

第三,由于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评估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它需要采用各种模型,应尽量综合利用数学、系统学、计算机和GiS等先进科学技术来建立不同层级水平、不同链级的社会经济系统风险评价预测模型。

第四,针对目前大多数的社会经济风险评价结果偏重于定性表述,而缺少定量表征的情况,为了使评价结果具有预测未来变化的能力,在评价中要加强定量方法的研究。同时,以后对评价标准的建立也要全面,可以考虑通过制定相对评价标准和绝对评价标准来实现。另外,也要重视对气候变化事件的社会经济风险的定量评价及适应性对策的研究,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巢清尘.2009.气候政策核心要素的演化及多目标的协同[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5):151155.

段海来,千怀遂,杜尧东.2010.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气候风险评估[J].地理学报(3):301312.

尼古拉斯.斯特恩.2009,2010.气候变化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6):113,2010(1):4754.

潘家华,赵行姝,陈正洪,汪金福.2008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分析与政策含义[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9):309314.

apeLH,aRoniCaGt,KReiBiCHH,tHieKenH.2009.Floodriskanalyses―howdetaileddoweneedtobe?[J].naturalHazards,49:7998.

aDGeRwn,HUGHeStp,FoLKeC,etal,2005.SoeialecologicalResiliencetoCoastalDisasters[J].Science,309(12):10361039.

ammannwJ,DannemannS,VULLietL.2006.RiSK21CopingwithRisksduetonaturalHazardsinthe21stCentury[m].London:taylor&Francis:181190.

amoLDm.,CHenR.S,DeieHmannU,etal,2006.naturalDisasterHotspotsCaseStudies[R].washingtonDC:HazardmanagementUnit,worldBank:1181.

BaLDaSSaRReGD,CaSteLLaRina,montanaRia,BRatHa.2011.probabilityweightedhazardmapsforcomparingdifferentfloodriskmanagementstrategies:acasestudy[J].naturalHazards,50:479-496.

CaRDonaoD,HURtaDoJe,CHaRDonaC,etal.2005.indieatorsofDisasterRiskandRiskmanagementSummaryReportforwCDR[R].programforLatinamericaandtheCaribbean,iaDBUnC/iDea,1-47.

CUtteRS.L,2003.theVulnerabilityofSeienceandtheScienceofVulnerability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J].Geographers,93(l):112.

DowDeSweLLJa.2006.theGreenlandiceSheetandGlobalsealevelRise[J].Science,311:963964.

poSKaa,Seppe,VeSKiS,KoppeLK.2008.UsingquantitativepollenbasedlandcoverestimationsandaspatialCa_markovmodeltoreconstructthedevelopmentofculturallandscapeatRougeandSouthestonia[J].VegetationHistoryandarchaeobotany,17:527541.

tUDeSS,YiGiteRnD.2010.preparationoflanduseplanningmodelusingGiSbasedonaHp:casestudyadanaturkey[J].BulletinofengineeringGeologyandtheenvironment,69:235245.

wHitmaRSHL.2011.arefloodvictimsmoreconcernedaboutclimatechangethanotherpeople?theroleofdirectexperienceinriskperceptionandbehaviouralresponse[J].JournalofRiskResearch,11(3):351374.

wooDLJ,DRaGiCeViCS.2011.GiSbasedmulticriteriaevaluationandfuzzysetstoidentifyprioritysitesformarineprotection[J].BiodiversityandConservation,16:25392558.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篇6

关键词:温室气体;核算报告;钢铁行业

中图分类号:tF089,X24

1引言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5次评估报告,以新气候观测、时间序列更长的气候数据集和更多的古气候信息,证明在最近的三个十年中,每个十年均已平均暖于自1850年以来之前的任何一个十年,地表到对流层普遍变暖,平流层变冷,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并进一步证明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气候变暖95%的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2006年以后,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2012年中国排放总量超过欧盟与美国的总和,在国际气候谈判形势越来越不利、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2008年北京、上海、天津成立交易所开始探索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公平、公正、有效开展的基础。

虽然,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给我国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包括企业碳排放报告方法,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业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指南还有待于加快研究完善。《我国主要行业温室气体检测与核算技术研究》课题旨在研究编制行业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指南,并通过相关行业企业试用加以修改完善,最终,以国家标准形式实施。云南省承担了钢铁行业的碳排放信息指南试用、评估。

2温室气体核算指南与标准

目前,现行的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排放核算标准根据不同对象分为国家、区域、企业、项目、产品和服务等多种层级[1]。

部级层面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帮助缔约方编制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为代表,涉及能源,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农业、林业和其它土地利用、废弃物五个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水平、排放因子、全球变暖潜势选择和核算方法。

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我国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试行)》,属于区域级层面的温室气体指南,包括能源活动、工业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等五个领域的温室气体清单。在国家的指导下,各省市已完成了2005年和2010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

针对企业法人或视同法人的组织边界,即行业企业级层面的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国际标准主要是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protoco1)、iSo14064-1[3],涉及边界内的排放源广,例如包括灭火器等。国内除七个试点了各自不同行业企业的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包括电力、热力、制造、建筑、航空、服务等行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两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共计14个工业行业企业核算方法。

项目级层面的温室气体核算指南或标准运用于碳减排项目,主要包括iSo14064-2、paS:2050、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等。

3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分析

iSo14064-1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是一种通用型的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不再细分钢铁、电力等行业。国内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仅北京、深圳未涉及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国家发展改革委了《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我国主要行业温室气体检测与核算技术研究》主要针对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石油等行业进行了温室气体核算指南编制并进行了试用。

3.1iSo14064指南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protoco1)提供不同层面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和计算工具,包括企业组织层面的《企业标准》、项目层面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项目核算方法》,以及2011年出版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产品核算与报告标准》和《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价值链核算标准》。200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根据《企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制定了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核算标准(iSo14064-1),iSo14064-1标准与《企业标准》相兼容。iSo14064-1是一种通用行业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不再细分钢铁、水泥、电力等,也不再分工序。核算边界指组织拥有的一个或多个设施上的一个或多个GHG源或汇。核算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六种温室气体。核算排放边界包括从财务和运行控制的角度确定组织运行边界内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消耗的外部电力、热力或蒸汽的生产而造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因组织的活动引起的而被其他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包括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3.2国家发展委试行钢铁指南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4]。

核算边界包括净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如钢铁生产企业内固定源排放(如焦炉、烧结机、高炉、工业锅炉等固定燃烧设备),以及用于生产的移动源排放(如运输用车辆及厂内搬运设备等);钢铁生产企业在烧结、炼铁、炼钢等工序中由于其他外购含碳原料(如电极、生铁、铁合金、直接还原铁等)和熔剂的分解和氧化产生的Co2排放;企业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热力(如蒸汽)隐含产生的Co2排放。该部分排放实际发生在电力、热力生产企业;铁生产过程中有少部分碳固化在企业生产的生铁、粗钢等外销产品中,还有一小部分碳固化在以副产煤气为原料生产的甲醇等固碳产品中,应予以扣除。

根据《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可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边界作为一个整体,仅分化石燃料燃料直接排放、工业过程直接排放、电力热力间接排放及固碳量,而不再从工序过程分为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分别计算。

同时,《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也仅提供了基于计算的核算方法,没有提供基于测量的核算方法。

3.3本课题钢铁指南

排放主体原则上为独立法人,与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的统计边界基本一致。排放主体的核算范围包括预期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其中,直接排放是指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间接排放是指因使用外购的电力、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生活能耗导致的排放原则上不计入核算范围内。钢铁行业具体核算范围包括:

(1)固定燃烧设备(如焦炉、烧结机、高炉和工业锅炉等固定燃烧设备)及厂界内用于生产的移动运输等生产辅助设备使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直接排放;

(2)生产过程中石灰石和白云石等含碳熔剂分解产生的直接排放;

(3)使用外购电力、热力导致的间接排放;

(4)余热回收发电上网、副产煤气制外销其他产品所蕴含的Co2排放量应被扣除。

根据《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与报告指南》,同时提供了基于计算的核算方法和基于测量的核算方法。基于计算的核算方法,首先分炼焦、烧结至炼钢、钢材深加工三个环节。炼焦环节分化石燃料燃烧直接排放、电力热力间接排放及外购焦炭间接排放;烧结至炼钢环节分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业过程排放(包括石灰石、白云石使用过程排放,电极消耗产生的排放,炼钢降碳过程含碳量变化产生的排放)、电力热力间接排放及其他外购材料间接排放;钢材深加工环节分副产煤气燃烧排放、电力热力间接排放。

分三个环节分别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是与《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核算方法的最大区别。其优势是能够清晰的识别出钢铁企业的流程长短,届时实施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时,以保证分配给流程长短不同钢铁企业的配额公平、公正。

4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试用

经与钢铁企业多次交流培训,一家钢铁企业积极参与温室气体报告试用。

4.1工艺流程

经调研,该钢铁企业属于短流程工艺,仅有烧结-炼铁-炼钢过程,无炼焦和轧钢过程。

温室气体直接排放源包括:一是与生产相关的固定燃烧设备类型、数量:2台烧结机、3座高炉;厂区内运输车辆类型、数量:铲车4台、汽车4台、火车3台;使用的化石燃料类型:无烟煤、洗精烟、柴油、全焦、二次能源(高炼煤气、转炉煤气)。二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白云石、石灰石。三是焦炭外购。温室气体间接排放源包括:部门电力外购。

4.2活动水平

因该钢铁企业还不具备时时测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能力,采用基于计算的方法核算该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源活动水平采用层级一数据,其计算方法是根据年度购买量或销售量以及库存的变化来确定实际消耗或产出的数据。购买量或销售量采用采购单或销售单等结算凭证上的数据,库存变化数据采用计量工具读数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方法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消耗量=购买量+(期初存储量-期末储存量)-其他用量

产出量=销售量+(期末库存量-期初库存量+其他用量

该钢铁企业按照指南要求,提供了化石燃料(无烟煤、洗精烟、柴油、全焦、二次能源(高炼煤气、转炉煤气)、碳酸盐(白云石、石灰石)、净购电力及自发电年活动水平数据。

从该钢铁企业提供的活动水平数据来看,除高炼煤气和转炉煤气混合自发电使用比例没有测量外,其它数据均能与该企业自身能源、原材料等统计相吻合,企业基本能够提供相关温室气体排放源活动数据。

4.3数据分析

2013年,该钢铁企业燃烧直接排放包括燃结-炼铁-炼钢和高炉煤气发电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各占总排放量的30.3%和58.9%,共计89.2%,该短流程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工业工程排放包括石灰(包括白云石)及电极消费直接排放,各占总排放量的2.9%和3.7%;间接排放仅电力,占总排放量的4.2%。在炼钢工程中,有1.1万吨被固定在钢锭中。

5建议

通过指南对比,国际iSo14064-1现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指南是不分行业通用指南,在碳排放权交易配额过程中,存在公平性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虽然了《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但是不分钢铁企业长短流程,与国家iSo14064-1存在相同的问题。经本课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试算,形成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报告指南分以流程分别核算,有利于公平分配企业碳配额。由此,建议国家标准委员会以此核算报告指南定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标准,成为国内钢铁行业通用核算报告指南,为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分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童俊军.国际温室气体核算标准比较分析[J].中国标准导报,2011(12):13-15.

[2]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oL].[2006].http://www.ipcc-nggip.iges.or.jp/public/2006gl/chinese/pdf/2_Volume2/V2_2_Ch2_Stationary_Combustion.pdf

[3]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温室气体第一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oL].[2006].http://.cn/~/media/Local/China/Documents/technical%20Documents/newsletters/eCS/iSo14064%20CaRBon%20VeRiFiCation%20SeRViCeS.pdf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篇7

今年2月,位于北半球的英国受到了340年来最高温的“青睐”,同期莫斯科也出现了绿草茵茵的景象,美国东部原本应在4月份盛开的樱花也提前数月绽放。与此同时,北京也出现了167年来的最高气温――16℃,进入5月份以来,中国北部一些地区的平均气温高于往年1到3℃……。无数事实指向同一个结论:全球气候变暖。

联合国的气候变化政府座谈小组(ipCC)提出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过去50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500年和1300年以来可能是最高的,20世纪的北半球可能是过去1000年中最热的世纪。

持续“发烧”的地球

在气候不断变暖的过程中,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面积比19世纪中叶缩小了1/3;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冰冠自上个世纪初期至今已经缩小了80%;北极冰层在过去的50年中已变薄40%;“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冰川消减速度近年来呈加速趋势,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比现有面积减少28%。

根据专家的分析,地球接收到的太阳光一半多被地球南北两极的冰盖和高原冰雪以及云层反射掉,大约只有47%照射到地球表面。而冰盖面积缩小,被反射掉的太阳光减少,地球的温度就会进一步增高,从而使冰雪融化得更多,冰雪面积进一步缩小。在这种“恶性循环”的作用下,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已经不可逆转。据ipCC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

残酷的现实以及振聋发聩的预言让人们为一个日益“发热”的地球绷紧了神经。ipCC在其报告中称,国际社会对气候变暖的关注度已经超过了美伊对抗等国际事务。在前不久世界知名的《自然》杂志评选出的十大年度科学大事中,全球气候变暖榜上有名。无独有偶,英国气象学家警告说,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人类是“元凶”

虽然导致地球变暖的因素中也有自然活动,如火山爆发,但以大规模工业化为主要标志的人类经济活动,才是气候变暖的最大推动力。ipCC的最新评估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过去50年中,全球气温异常和快速升高与人类进入温室气体排放密集期正好相吻合。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例如工业生产过程直接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等;二是人类活动改变了气候,如森林砍伐直接削弱了大气消化Co2的能力,农业活动改变了土地利用状况而增加了大气中的甲烷。而在上述两个因素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气候变化最为猛烈。

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研究表明,从地球上无数烟囱、汽车排气管排出的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而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自1750年以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长了35.4%,且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工业革命前的浓度范围,达到了65万年以来的最高峰。仅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增加了33%,达到了地球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而一个约定俗成的研究结论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将会升高0.5?C。

除了二氧化碳之外,甲烷、一氧化二氮等致热气体也在近百年人类工业化过程中与日俱增。目前发达国家仍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发达国家人口虽然仅占全球的20%,但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却占到全球的66%,其中美国名列第一,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占到四分之一。

世界经济的噩梦

动植物灭绝、各种瘟疫流行、飓风与热浪等恶劣气候频频出现……,尽管气象学家们制造的预言有点危言耸听,但由于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所导致全球变暖,人类所遭受的的“惩罚”其实早已开始。

而且气候变暖,全球经济也将为此支付巨大的代价。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一项报告认为,如果在未来50年中,各国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每年就将有高达3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无独有偶,ipCC也认为,如果在2030年前不能将温室气体的浓度控制在450ppm至550ppm二氧化碳当量之间,全球的GDp可能每年损失0.2%到3%。而英国政府《斯特恩报告(SternReport)》则指出,气候变暖将导致全球GDp每年降低5%到10%。

冰川的加速融化必然导致海平面上升。根据ipCC的调查,全球平均海平面在上个世纪上升了10到20厘米,而海平面上升50厘米会直接导致海岸线后退50米。目前,世界大约1亿居民居住在海平面1米以内的区域。海平面仅仅上升10厘米就可能使马尔代夫、塞舌尔等许多南太平洋海岛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难逃厄运。人类数百年苦心经营的工业化成果将付之东流。

干旱、火灾、热浪、风暴等极端天气是气候变暖的直接结果。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球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比1950年代多了5倍,因此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从1960年代的40亿美元飚升至1990年代的290亿美元。ipCC报告也预测,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上近10亿人受到缺水的影响。而且由于气候恶化和生态失衡将产生大量的“气候难民”。据英国“眼泪基金会”的报告称,目前已经有2500万气候难民,预测未来50年,将会产生2亿气候难民,全球经济发展过程的补偿成本将随之无节制地放大。

农业是气候变暖中最为脆弱的行业。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旱灾,世界银行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开展的农业扶贫项目中有四分之一面临危机。不仅如此,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报告指出,如果气温升高2摄氏度,农业可能减产30%;如果不对气候变暖采取任何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全球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6%,进而严重影响全球的粮食安全。

经济落后国家将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重灾区”。特别是非洲地区,撒哈拉沙漠面积扩大已经成为该地正面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的主要“标志”。尽管非洲是废气排放量最少的大陆,但由于经济落后,贫困严重,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更脆弱。

克服变暖知易行难

面对“全球变暖”,世界各地都泛起了一股象征式的运动:悉尼全城熄灯一小时警示全球变暖问题,并把这一小时命名为“地球时间”。法国首都巴黎等多个城市也拉闸关灯数分钟,埃菲尔铁塔的2万盏灯全部熄灭……事实上,这些立足于选举政治或宗教信条的行动不足以抵抗全球变暖。抗拒全球变暖需要全球协同行动和各国制定长效政策。

从目前来看,抗拒全球变暖有两条思路,分属于两大相互不妥协的阵营。持第一种思路的国家相信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因,并主张通过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来遏制全球变暖。这一派由《京都议定书》批准国,尤其是欧洲国家代表。持另一种思路的国家则不相信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因,他们主张通过本国科技创新来减少能耗和发展替代能源,并主张用高科技来应对地球自身不可避免的全球变暖问题。持这一种思路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

在G8峰会之前,美国总统布什抛出了一项名为“气候变化动议”的计划,呼吁全球主要经济体与美国一道,在他任期结束前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全球目标达成一致。但布什的“气候变化动议”仍然没有就减排规模做出承诺,更没有提及具体的时间表。不仅如此,布什仍主张不通过政府的强制措施而是市场的自主安排达到减排。

6年前,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制温室气体的义务”为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如今布什旧话重提,其精心策划的“气候变化动议”无非是原有心迹的再版。

当然,“气候变化动议”要最终取代2012到期的《京都议定书》恐怕没那么容易。布什的倡议必然会遭到欧洲国家的怀疑和反对。

让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同步或同等份额的减排和限排义务,是不公平的,但是,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利永久逃避此类义务。因为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如果只顾自身利益,最终也逃不过全球变暖的惩罚。正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所强调的,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谁都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中国无法置身事外

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招徕全球关注的目光一样,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规模和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成为国际舆论的关注点。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署估计,中国2007年将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国。

《纽约时报》甚至在最显眼的位置作出评论,虽然中国正在快速发展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但煤炭的消耗量仍然很大,煤炭虽然便宜但污染更大。所以美国担心如果中国不设置二氧化碳的排放限额,将抵消其他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

按照《京都议定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国家并不承担减排义务,而且还可以依托“清洁能源机制”享受到发达国家提供的减排技术与资金的支持,但中国政府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联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总趋势一致。近100年来的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0.5至0.8℃。今后气候变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到2020年,中国的平均温度有可能上升1.7度,到2050年可能上升2.2度。

ipCC的报告也指出,由于中国的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已十分紧张,全球变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比对发达国家要大得多。事实也确实如此,据统计,我国每年受各类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2000多亿元。

中国气象局的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暖将使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加15%左右,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并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预计2010年至2030年中国西部地区每年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不仅如此,到2030年,中国沿岸海平面可能上升幅度为0.01米至0.16米,导致许多海岸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产值近3亿元的沿海旅游业将丧失殆尽。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篇8

杨学祥

近十年全球变冷是客观存在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数据,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之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这也被德国气候研究专家马杰布•拉夫提的研究结论所证实。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对此提出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将使地球降温近20年。

十年全球变暖受到自然力的抑制是客观存在的,但科学界的主流声音却将“2008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改写为“2008年是第十个最暖年”,目的就是隐瞒全球变暖处于停滞状态的事实。

徐冠华院士最近指出,有一些科学家对人类活动引起全球变暖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全球变暖已成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而编造的气候灾难故事。这些科学家找出证据证明,在自然进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并不总是和温度正相关。

叶海林

一所大学撒不了弥天大谎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专家

一个大学的数据能造假,全世界的数据能不能造假?东英吉利大学自己可以说谎,全世界其他2000多个科学家是不是在说谎?阴谋论我承认是有的,但并不是这些科学家在蓄意编造一个阴谋愚弄全世界。

CRU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它的报告被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发达国家自己在这里面也争吵不休,如果是他们的阴谋,他们自己为什么要吵来吵去?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只是谁出钱的问题,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多减1%和少减1%的问题。特别是美国,在这个事情上显然是没有动机的,因为美国是一个顽固地抵制京都议定书的国家。

关于阴谋论,除了国家以外,还要分析哪些公司最有动机?石油公司,现在都是以碳氢能源为基础,他们最有理由反对全球气候变化,但同时他们也是花最多钱资助新能源的公司。他们为什么要资助新能源?

R.K.pachauri

关于“邮件门”的声明(节选)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

我首先要澄清的是,ipCC作为一个公平、公开和客观评估气候变化各方面的团体,评估工作是完全透明的。ipCC是对同行评议的文献进行评估,并且遵循一个流程,不可能剔除任何同行评议的文献,即使其反映的观点与单个作者相对立。

我想要强调的事实是,ipCC所有报告的决策者摘要都是经过世界各国政府接受和认可的。在决策者摘要批准阶段,摘要要经过逐字逐句地审查。在此过程中,如有何遗漏,政府代表将会指明。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篇9

关键词:寿光市;地面温度;气温;气候倾向率;气候突变

中图分类号p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9-137-03

ipCC第4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100a(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1]。我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揭示:在最近的50a全国年平均气温增加1.1℃,增温率为0.22℃/10a[2]。廉丽姝等对山东省近40a(1961-2001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山东省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24℃/10a[3]。多项研究证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温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制约着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发展[4-7]。

本文选用寿光市1961-2010年的地温和气温资料,运用现代气候学诊断分析方法,对寿光市近50a的近地面温度和空气温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寿光市的温度变化规律,旨在为寿光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开发气候资源、科学预防和减少各种气象灾害提供参考,同时为当地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选用寿光市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平均地温(0cm地面)和气温、极端平均(包括平均最高、最低地温、气温)资料。按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生成逐季序列。多年平均值采用1961-2010年的50a平均。

3结论

(1)近50a来,寿光市平均地温和气温均呈递增趋势,年、季、月平均气温的增温率均高于地温的增温率。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地温与气温增温率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

(2)平均最高、最低地温和气温均呈递增趋势,最低温度的增温速率远高于最高温度的增温速率,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高于最低地温的增温速率,最高气温的增温速率低于最高地温的增温速率。

(3)由于平均气温的增温率远高于地温的增温率,故二者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小,平均地气温差递减率为-0.18℃/10a,50a来年平均地气温差已减小了0.9℃。年平均最低地气温差也呈递减趋势,递减率为-0.09℃/10a,平均最高地气温差呈递增趋势,增温率为0.04℃/10a。

(4)寿光市地温与气温的显著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可以看作是对全球和中国气候变暖的一种响应,气温对气候变化反应较地温敏感,冬季较其他季节敏感,气候变暖在最低温度上表现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ipCC.ipCCFourthassessment(aR4)[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1-12.

[2]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3]廉丽姝,李为华,朱平盛.山东省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06,34(1):57-61.

[4]白美兰,沈建国,裴浩,等.气候变化对沙漠化影响的评估[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7(4):457-464.

[5]廉丽姝.山东省气候变化有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气象科技,2005,33(1):73-76.

[6]丁丽佳.潮州农业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J].气象科技,2009,37(2):190-195.

[7]张星.福建粮食生产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研究[J].气象科技,2007,35(2):232-235.

[8]贾金明,王运行,王树文,等.濮阳市多时间尺度气温变化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气象,2006,32(9):99-105.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篇10

[关键词]碳信息披露;CDp;现状;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14.006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14-0013-03

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后果越来越显著,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二氧化碳排量也已达到世界第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的能源消耗强度较大,由于技术和设备陈旧落后,使得我国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较高。为此,我国政府努力做出了一系列关于碳减排、新能源、低碳经济等措施。我国环境保护总局于2007年颁布并于2008年5月1日起执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随后深证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以及上交所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等文件都力求鼓舞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告中披露相关环境信息。但是我国采取“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态度。

作为环境信息披露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无论从理论还是实务角度看,各界人士已对碳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达成共识,然而针对碳信息披露的研究依然比较缺乏。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成分二氧化碳,我们应该更加给予关注。以CDp发展历程为背景,本文拟对我国碳信息披露现状进行描述分析,总结我国碳信息披露的经验和不足,并就此对我国碳信息披露的发展提供些许对策建议。

1碳信息披露项目(CDp)的发展历程

在当前国际上还没有出现一部较规范的碳信息披露会计准则,使得碳披露的口径大小不一,缺乏可比性。针对这无法可依的情况,英国伦敦由35家关注气候变化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全球主要法人机构共同发起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碳信息披露项目(CDp),其主要目的是用来评估气候变化对企业造成的机遇和风险,试图以一场高质量信息对话来促进全球企业对气候变化作出合理的反应。自2000年发起以来,采取问卷方式对全球部分具有代表性上市公司进行碳信息披露调查,以此推动企业与投资者之间进行高质量信息披露交流,有利于企业更理性地面对气候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并对此做出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CDp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4个方面,分别是:①低碳战略,它包括碳风险管理、低碳发展机遇、管理战略和碳减排目标;②碳减排核算,它包括碳核算方法、碳排放的直接核算、碳排放的间接核算;③碳减排管理,它包括减排项目、碳排放交易、碳排放集中度、能源成本和计划等方面;④全球气候治理,它主要包括气候变化的责任分担、总体和个体减排成效、国际气候治理机制等。尽管国际上有很多类似于CDp的机构组织也在进行碳相关方面的工作努力,但是CDp相对而言,显得更为全面、系统、深入且应用广泛,受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青睐,为其获取企业碳信息披露信息开辟了一条较完整的渠道。许多国家也将CDp中的相应项目作为自身努力的方向。

2011年是碳信息披露项目(CDp)第九次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调查,同时中国也连续4年参与其中。根据这次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气候变化因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据碳信息披露项目执行主席保罗·辛普森介绍,2003年全球只有235家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而到2011年已经有3566家企业愿意将碳信息披露作为其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①。依据公司财务报告和其他重大事项披露的内容所示,2011年全球500强企业的问卷回应率高达80%以上,体现出大多数企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和资源投入程度较高。

2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

在中国,作为CDp执行机构的商道纵横,自2008年至2011年连续向中国流通市值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发放问卷调查,收集其温室气体排放信息以及应对战略等相关信息,呼吁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社会责任。2011年,在100家应邀参与CDp中国2011的企业问卷调查中,有46%的企业对CDp问卷积极回复,达到了历年来首次参与度高峰,其中有11家公司填写了问卷,有35家公司提供了相关信息。有54%的企业不愿提供碳信息,其中39家没有任何回应,15家公司拒绝参与调查。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100涉及28个行业,填写问卷的只有11个行业,分别以银行、运输、煤与消费用燃料、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信息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建筑与工程为代表,4家来源于银行业,占据着绝对数量。在餐饮业、娱乐业、金融服务、航空、金属与采矿、建筑材料、工业集团等行业并没有对CDp2011做出积极回应。与2010年13%的回复率相比,稍有下降趋势,这说明中国企业在碳信息披露方面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缺乏披露碳信息的动力。

《CDp中国报告》中还指出,中国上市公司对气候变化的了解与认知程度不断加深。在中国100的样本公司里,有71%了社会责任报告,其中62家公司明确提到气候变化,有11家成立了节能减排的战略治理机构或类似部门,有16家披露了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激励机制及日常绩效考评情况。社会责任报告的71家上市公司中,有92%披露了其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70%的公司披露了节能减排的定量信息,且该数据披露比例有所上升。

3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对中国碳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可以明确以下点:

(1)目前,我国企业对碳信息披露的认知还比较欠缺,主动披露的意愿不强。现阶段,由于碳信息披露在我国历时时间较短,国内多数企业还没有明白“低碳”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些企业甚至认为低碳和自身没有多大关系,有些则仅仅知道低碳的概念,却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对于如何建立低碳目标、采取低碳手段、实施低碳战略等均不知所措。

(2)尚无具体政策措施指引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规范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对于企业而言,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导,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去规范企业行为,在碳信息披露的标准、形式、内容、质量要求等方面都差别很大,没有可比性。

(3)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国家。自从碳信息披露项目在我国开展以来,很多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自身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随着对CDp项目越来越重视,我国理论界开始进行深层次研究碳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但是作为社会责任的新兴领域,更多学者还是比较关心环境信息披露情况研究,相对来说,碳信息披露研究少之又少,而且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由理论指导的实践自然也相对滞后,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系统认知,使得碳信息披露的进展也略显艰难。很多企业在问卷调查和CSR报告中以定性描述为主,较少能提供碳排放的数据定量信息,能邀请第三方对碳排放数据进行独立审计的企业数量极其有限。

(4)极少数企业在碳信息披露中设计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及战略部署。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日常企业活动中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极少数企业将其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更没有企业在对外报告中提及节能减排的具体信息。

4促进碳信息披露的建议措施

在CDp2011中国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覆盖节能减排、新能源、低碳城市、碳排放交易等领域。这些政策开始具体落实到实处,特别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了17%的碳减排目标,并将碳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其中,这些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就上述我国披露碳信息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企业应当积极参与碳信息披露

不可置否,我国是CDp问卷调查参与度与回复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国处于一个被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处境,基于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对碳信息披露抱有一种不太认可的态度,我国更需要普及相关碳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企业的低碳意识。企业作为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主体,应当积极承担碳信息披露的社会责任,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和行业使命感。积极参与碳信息披露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将会使企业在无形中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2尽快制定统一规范的碳信息披露准则

低碳发展战略势在必行,来自社会公众、舆论媒体、利益相关者等各方的压力,都使得企业不得不以书面报告形式披露碳信息。然而,由于我国没有相应行政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规范,企业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方式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且碳信息披露不全面,大多零散地分部在各个会计报表中,未形成一个独立公开的报告形式,没有系统规范可遵循。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碳信息披露的发展,我国应尽快制定并颁布相关的碳信息披露准则,指导企业逐渐过渡到使用独立、统一、规范的报告形式披露碳信息。

4.3推动我国碳信息披露的学术研究

我国学者目前对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一定的成果,但研究主要聚焦于对CDp问卷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以及国外文献。在大多数的碳信息披露文献中,主要体现出以定性描述为主,以定量分析为辅,缺乏数字性论证,各执己见,未形成一致结论,使人难以信服。在实际生活中,碳信息披露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包括碳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披露框架、披露方式与内容,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等,都需要政策、准则、理论等的规范和指导。由此,我国学者应当从全方位、多角度展开对碳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用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去更好地指导企业提高碳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披露质量。

4.4建立和完善相关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合理的信息披露奖惩机制

鉴于目前我国企业披露碳信息主动性不强,这就需要政府的强力协助。政府可以借助法律、政治、经济等手段,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强度和全面性给予相应的规范。在法律方面,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法律规范进行中国特色的条文制定,比如碳披露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等,使得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性;在政治方面,实施适当的国家调控与干预,加强政府环保部门与监管部门对碳信息披露的监督与管制;在经济方面,实行环境经济政策,通过经济手段来调控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和完善相关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信息披露,并建立合理的碳信息披露奖惩机制,有奖有罚,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让更多企业投身环境变化的应对中。

5小结

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博指出,中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CDp的不断完善和持续跟进,国际国内相关制度逐渐健全,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身于碳信息披露队伍中来,将意识具体落实到行动中,更好地把握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和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谭德明,邹树梁.碳信息披露国际发展现状及我国碳信息披露框架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0(11):126-128.

[2]张彩平,肖序.国际碳信息披露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务与金融,2010(3):77-80.

[3]张彩平,周晓东.国际碳信息披露发展历程书评[J].广州环境科学,2010,12(4):5-11.

[4]马微.碳信息披露,让企业贴近投资者[J].科技中国,2010(2):50-52.

[5]陈莉.国际碳信息披露项目的基本框架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会计,2011(19):4-5.

[6]贺建刚.碳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管理绩效[J].财经论丛,2011(4):87-92.

[7]徐颖.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的披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39-42.

[8]项苗.影响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因素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0(16):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