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十篇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十篇

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7:41

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1

【关键词】iCU护士健康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280-02

iCU是集中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对重症病人进行生理功能检测和积极治疗的专门单位[1]。各种仪器集中,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无陪护,加上治疗、用药、护理多变,故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与其他专业护士相比,这种只有长期慢性压力源的工作环境中极易产生疲惫感,护士往往承受着更大压力,若不注重调解,提高适应能力,将导致不同程度的身心疾病,必将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

1工作压力对iCU护士的健康影响

1.1工作环境的特殊性iCU患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时常面对来自环境的不良刺激,如各种仪器的报警声、患者的声,加之均携带多种管道,用药频繁、复杂多样,护理难度大、突发事件多等特点。这就要求护理工作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能准确区分各种仪器工作的正常声音和各种强度的报警声音并及时排除故障。poncent[2]报道,在iCU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约1/3的iCU护士患有极度劳累综合症。

1.2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担心工作出错是临床护士的主要压力源,iCU是全封闭、全方位、高质量的精细护理场所,患者病情危重,护理工作责任重,风险大,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并不十分了解,同时因为费用相对高昂,家属对iCU的期望值高,,由此常会引起一些护患纠纷。加之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可能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实施抢救多、动作要快而准。在抢救过程中口头医嘱相对较多,易发生医嘱错误,一旦对患者造成伤害,医护均有责任,这无疑又给iCU护士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

1.3护理工作负荷过重iCU护士除需要具有多专科医疗护理基础知识外,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医疗监护仪器的使用及临床监护参数的分析。护士时刻处于备战状态以能及时果断地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危急变化,因此,不仅需要高度饱满的精神状态,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1.4心理因素iCU收治病种多而病情复杂,仪器复杂并不断更新,要求护士的专业知识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及时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不断更新知识。因此,iCU护士往往存在对自身的不满足及过高的期望,由此逐渐产生心理压力。

1.5护士人员编制的变化由于护理工作任务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冲突,导致护理队伍的不稳定性增加,人才流失、人员流动。在较大型的综合教学医院里,教学任务重、教学难度大、考试项目多。同时由于担心人员流动大,带教过程中不敢“从严带教”,这些都是加重工作压力的来源。

2社会、家庭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2.1护士的个人价值观与现实冲突虽然护士的学历普遍增高,但护士角色在社会人群中被认为是“医生的嘴、护士的腿”。长期以来“医尊护卑”的观念和偏见依然存在于大多数人包括同行的心中,令护士们感到职业前景暗淡,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工作无成就感。目前,医院的护士多为聘用制,在医院不能被平等对待,加上工作极不稳定,护士群体普遍存在无归属感。与此同时,iCU护士工作繁琐辛苦,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责任重,风险大,加之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使护士产生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不良心理反应。

2.2职业病的风险长期接触的各种消毒机、床旁X线摄片、化学消毒剂,患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配制各种药物以及针刺伤等。所以,iCU护士遭受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机会相对较多,感染的几率很高,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很容易造成自身伤害。

2.3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护士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护护、医护之间处理意见不同,不能相互尊重和很好的配合。加之缺乏管理者的支持和医生的不满都会使护士感到不被接纳,降低归属感,出现心理压力。尤其是护患冲突,它将直接影响到护患双方的利益、健康、经济、道德与法律问题。所以,护士在遇到患者情绪激动、无理取闹甚至辱骂护士时,还得保持冷静、理解患者的心情,心平气和地解释,并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作出精神妥协。长时间的感情压抑使护士精神耗竭。

2.4家庭支持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护士不能很好的照顾家庭,在妻子、母亲、女儿、姐妹这些多重角色压力下,不能一一诠释兼顾,从而造成的个人的理解/被理解程度下降,进一步造成了个人身心损害。

3解压应对

应对是人们持续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努力及评估个人能力而缓解内外压力的一种需求,是缓解心理压力的过程。人们遇到压力后,常采取情绪调节或压力处理的方法来减轻自己的压力感[3]。

3.1劳逸结合放松心情合理安排作息,适当进行不过劳的体育锻炼,静坐、倾听音乐、放慢呼吸,这些都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精神负担。

3.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优秀的护士除了具备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技术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要有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及适应力,乐观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3提高护士的业务应对能力护理人员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及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提高应激能力。管理者重视iCU护士的专业培训,结合临床特点,温故而知新,定期进行技能培训,举办各种业务讲座。

3.4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帮助iCU护士建立最佳身心状态合理布局抢救室,制定周密抢救程序,定点、定位置、定数量、定人管理抢救药品及仪器,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缓解护士紧张情绪。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医护之间、临床和后勤之间要团结合作,学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的技巧,做好宣传工作,争取病人及家属理解与支持。

3.5处理好家庭事务,取得理解和支持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将家庭、工作事务安排合理,去除后顾之忧,取得家人理解和支持,获得释放压力的空间,并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4小结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工作压力可以损害生理健康,而在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中,工作压力是最强的预测指标,其次是自尊,说明高工作压力可以导致低生理、心理健康,而高自尊在维护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4]。iCU严密的监护、治疗和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各器官功能的维护,以力求及时、有效地阻断和逆转危重症的进程。其繁、重、急的学科特点要求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健康的身体,还要有较强的心理应对和承受能力。应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愉快、团结进取的工作与学习的良好氛围;以人性化的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与照顾,提高护士的地位与待遇,才能将护士身心健康及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张锦.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身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107~108.

[2]poncentmC,toullicp,papazianL,eta.lBurnoutsyndromeincrit-icalcarenursingstraff[J].amJRespirCirtcaremed,2007,175(7):698-704.

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2

[关键词]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产前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714.7;R749.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32-0008-04

Surveyofpregnantwomen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andinfluencingfactors

CHenJun

theSecondwardofobstetricalDepartment,ningbowomen&Children'sHospital,ningbo31501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urveypregnantwoman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andinfluencingfactors.methodsthreehundredpregnantwomenweresurveyedaboutsocio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antepartumdepression,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sleepquality.ResultsBpscoreofpregnantmetaphasewashigherthanlatepregnancy(p

[Keywords]pregnantwoman;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antepartumdepression

随着人们对围产健康的重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以及孕产妇的重视。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孕妇在妊娠期间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内分泌系统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孕妇也会出现恶心、呕吐等问题,部分孕妇还会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妊娠期并发症,这些变化都会对孕妇精神状况造成负面影响[1]。本研究调查孕妇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以及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3年1~3月选择孕妇300例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岁,能够顺利完成调查,知情同意。

1.2调查方法

1.2.1一般资料调查采用社会人口学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年龄、体重、身高、文化水平、工作、烟酒史、胎次、孕龄、流产次数、怀孕勤快等。

1.2.2健康状况调查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2]进行调查。测量受试者身心健康状况8个方面36个条目,pF:生理功能;Rp:生理功能角色受限;Bp:身体疼痛;GH:一般健康;Vt:活力;SF:社会功能;Re:情绪角色受限;mH:心理健康。得分越高则健康状况越好。

1.2.3产前抑郁筛查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3]对孕妇产前抑郁进行筛查。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总分0~30分。得分>9.5分判定为产前抑郁。

1.2.4睡眠质量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4]进行调查。本量表共有24个问题,其中19个为自评问题,5个为他评问题。自评问题中有18个问题参与评分,第19条自评问题和所有他评问题不参与计分。总分0~21分,得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总分>5分为睡眠质量差。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

2结果

2.1社会人口学资料

纳入调查的孕妇社会人口学资料见表1。孕妇年龄在26~35岁,只有1例孕妇为18岁。

表1入组对象社会人口学资料

2.2不同孕期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

不同孕期孕妇身体疼痛(Bp)存在差异,孕中期孕妇得分显著高于孕晚期的孕妇(p

2.3产前抑郁孕妇与无产前抑郁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

采用卢森堡产后抑郁量表对纳入调查的孕妇进行筛查,结果显示有119例孕妇得分>9.5分,定位产期前抑郁组,另外181例孕妇定位无产前抑郁组,比较两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见表3。产前抑郁的孕妇与无产前抑郁孕妇比较,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各维度以及生理部分总分、心理部分总分均有显著差异,产前抑郁的孕妇得分显著低于无产前抑郁的孕妇(p

表3产前抑郁孕妇与无产前抑郁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x±s)

2.4不同睡眠质量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

对纳入的调查对象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有216例孕妇得分>5分,存在睡眠障碍,定为睡眠障碍组,另84例孕妇定位无睡眠障碍组,比较两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见表4。无睡眠障碍组健康生活质量各维度以及生理部分总分和心理部分总分均显著高于睡眠障碍组(p

表4不同睡眠质量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x±s)

2.5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对可能影响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5。睡眠质量是影响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各个维度的影响因素(p

表5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3讨论

孕产妇的心理保健问题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受关注的问题。妊娠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但是孕妇在欣喜期待、生理经历改变的同时,心理也同样经历着应激过程。妊娠期间孕妇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从而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部分孕妇会出现妊娠合并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变化一方面导致孕妇生理功能下降,一方面也会对孕妇的精神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完善,孕产妇的生理健康状况得到提高,但是其心理健康在目前的围产期保健中还没有完全引起重视。而孕产妇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均会造成不良后果。与产后抑郁比较,产前抑郁在我国临床上受到的重视程度还相对较少。而国外的研究显示孕妇产前抑郁比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更高。产前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疲劳、睡眠紊乱、焦虑、饮食习惯改变等[5,6]。产前抑郁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均造成负面影响。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下,个体受到病情和治疗的影响时,对生活和环境的主观知觉感受,包括对身体症状、社会关系、心理情绪、环境互动等的评价[7]。医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随着这些变化,在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不再只关注生理的治疗和康复,还要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变化。

有调查显示妊娠过程中,孕妇的生理功能会随孕期的发展而下降,因生理功能受限而出现角色受限的情况在孕中期会更加明显。也有研究学者发现孕中期的孕妇除生理功能下降外,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显著下降。有研究认为怀孕和孕妇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下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其他人群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相关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社会因素、疾病、心理因素等。另外,有研究显示,低收入、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压力等均会对孕妇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国外产前抑郁症已经成为围产期保健服务的一项内容,但是通常围产期保健人员仅能发现一小部分的产前抑郁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在预测产后抑郁方面被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目前,它也被用于产前抑郁症的筛查。根据我国的情况,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得分的临界值定位9.5分,超过临界值,可以初步判断为产前抑郁症。在本次调查中,有119例孕妇得分大于9.5分,占39.7%,高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可能与地域、所选择调查对象、调查工具的差异有关。有研究显示孕晚期的产前抑郁率要高于孕早期和孕中期,也有研究显示不同孕期产前抑郁症的发病率并没有差异。本文受篇幅所限,没有对不同孕期的孕妇产前抑郁发生率作进一步的分析。

睡眠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与人的主观感受有关,包括入睡的难易程度、睡眠持续时间、总的睡眠时间、觉醒时间、睡眠障碍等。优良的睡眠有助于精力和体力的恢复[8,9]。孕妇的睡眠质量在近二十年才逐渐得到重视。研究显示孕期激素水平的改变、孕妇生理和心理的应激等对睡眠质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孕妇与非妊娠的育龄妇女相比,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在本次调查中,216名孕妇睡眠质量得分>5分,存在睡眠紊乱,占72%,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说明有超过2/3的孕妇存在睡眠质量下降。有研究显示,孕晚期总体的睡眠质量均较差,睡眠效率低。孕龄与孕妇睡眠质量存在相关性,孕龄越大,则睡眠质量越差。影响孕妇睡眠质量的因素有激素水平的改变、胎儿长大、年龄、孕妇、产前抑郁等。年龄和孕龄与睡眠质量得分呈正相关,说明年龄和孕龄越大,孕妇的睡眠质量越差。

孕妇的安适感受身体和情绪的影响。在本次对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调查中,在8个维度中,生理功能角色受限、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受限、心理部分总分得分的平均值

在本次调查中,孕晚期的身体疼痛程度较孕中期明显,对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也较大。而孕晚期的生理功能受限程度亦较大。孕中期孕妇容易出现心理不适,可能与孕妇在向母亲角色转变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抑郁等情绪有关。

在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分析中,睡眠质量是影响生活质量8个维度的相关因素,可见睡眠质量对影响孕妇健康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说明在临床围产期保健过程中,关注并改善孕妇的睡眠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显示,压力也是影响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压力会加重身体的疼痛,影响到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孕妇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等。在本次调查中受篇幅所限,未进行相关的分析。

产前抑郁症是影响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对因生理功能角色受限、因情绪角色受限、社会功能等具有显著的影响。产前抑郁症与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受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孕妇的健康状况的改善有赖于产前抑郁症的改善。另外,产前抑郁还会影响到孕妇的睡眠质量,间接地影响到孕妇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影响孕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其他因素还有:孕期工作是身体生理功能、因生理功能角色受限的影响因素;孕龄是身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年龄是身体疼痛的影响因素。本科及以上学历是身体疼痛、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妊娠合并并发症是一般健康的影响因素;运动时间是活力的影响因素;体重指数是因情绪角色受限的影响因素;意外怀孕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临床工作中,应关注这些影响因素,以提高孕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毛学群.高龄初产妇孕期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1,28(27):10-11.

[2]wareJe,Jr,Kosinskim,BjornerJB,etal.User’smanualfortheSF-36v2HealthSurvey[m].2nded.Lincoln,Ri:Qualitymetricincorporated,2007:73-81.

[3]黎秋妹,朱凤娟,顾淑贤,等.epDS量表联合焦虑自评量表在产后抑郁症中的预测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89-90.

[4]SteinmB,Chartierm,walkerJR.Sleepinnondepressedpatientswithpanicdisorder:i.systematicassessmentofsubjectivesleepqualityandsleepdisturbance[J].Sleep,1993,16(8):724-726.

[5]高丽萍,夏雷.产前抑郁的影响因素与治疗[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5):20-21.

[6]施丽洁.孕妇发生产前抑郁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2013,5(01X):117-119.

[7]朱小秋,吴,赵微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关系[J].护理杂志,2013,30(8):16-18,24.

[8]黄秀芹.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65-66.

[9]熊建光,程正位,吴娟,等.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0):1988-1989.

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3

关键词:工作压力;教师;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57-02

一、前言

1.问题的提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已被提到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然而,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对、如影随行的教师,他们的心理健康至今尚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教师是最神圣的职业,他们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才,同时他们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未来,中小学教师更是如此,因为中小学生是接触知识的开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开端,那么必然会对他们的将来有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水平是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反映和指标。教师只有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在与学生的接触和施教过程中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但是,大量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随着现代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教学改革压力,社会竞争激烈等带给教师不少身心方面的问题,例如,身心失调、职业倦怠、人际关系差、自我价值感低等。2008年发生并引发声讨的“范跑跑”事件,到引起热议的“杨不管”事件,更是突显了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潜在危机,并进而引发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极大关注和思考。当然在教师的队伍中,该类事件虽并不具有普遍性,但也并非偶发性。教师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历来已久,“范跑跑”、“杨不管”事件只是反映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如果教师的个人心理出现了差池,那么就会影响到他的教学日程,同时会影响他所教育的群体,更有甚者会影响到社会的下一展。所以,一定要培养一代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2.研究意义。中国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学生心智的指导者,他们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教师心理的健康是保障日常教学正常进行的基础,心理健康是教师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素质。教师良好的状态是教学的要求,也是对教师个人素质水平的要求。这种要求是非常合理的,同时也是必然的。教师的个人性格也会直接或者是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状态。如果教师总是把情绪带到教室中,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情,学生会在忐忑中读书。这种状态得到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不但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反而会因为这位教师的素质而影响到他们的终身。教师水平和素质会直接作用于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制约整个社会健康的持续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教师心理健康和谐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重视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保护,对我国教育事业及教师自身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探讨和分析教师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维护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笔者通过本文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以期能引起社会各界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并加强研究,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这种研究意义是非常大的,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当他们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他们才能够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

二、教师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成因

1.教师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目前,教师心理不健康现象在许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身心失调。从主观心理上看,教师心理不健康主要表现为:焦虑水平偏高;自卑心态严重;性格忧郁孤僻。②人际关系差。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身心症状会影响到他周围的人,例如,学生和同事以及他们的家人。教师心理不健康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深的,因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所以他们对教师的言行都非常在意。由于教师的人际交往以师生交往为主,多处于校园之中,人际关系单调、狭窄,教师群体成为孤立、封闭群体,与社会联系及参与社会的活动较少。据调查,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6.99%,在校外与他人经常交往的只有14.69%,且在人际交往中有不适感,往往表现出固执、偏激、好为人师等不良倾向。此外,由于内心失衡、环境的不和谐,也导致了一些教师在人格上出现了很多问题,他们会和同事、领导等发生矛盾,和同事无法正常交流,得不到领导的重视,等等,这是属于个人性格方面的问题。教师本应该是最阳光的,但是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让他们把自己圈在了一个小圈子里,过着封闭的生活,所以他们会出现人际关系差的现象。③职业倦怠。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这就导致了他们厌恶教学工作,对工作没有热情。在工作过程中,他们的内心顶着巨大的压力,而且还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由于工作的压力、紧张的心情及较低的成就感,所表现出来的是情绪低落和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感、应付、易发牢骚,甚至开始厌恶教育工作,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觅职业;对学生缺乏爱心和热情,总觉得自己的工作无实际效果,任务永远不会结束,而且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回报,进而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所有这些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职业倦怠是一种普遍的症状,教师对教学没有兴趣,或者是带有情绪。他们一旦把懒散的情绪带到教室,必然会传递给学生一种不好的信号,学生们也会因此而改变对待学习的方式。学生一旦对学习没有兴趣,或者是麻木的状态,就会导致学习成绩的落后,最后导致学生失去对学习的信心。

2.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分析。教师的心理问题形成因素有很多,其成因也各有不同,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因素分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①社会因素;②学校因素;③家庭因素;④自身因素。总之,社会、学校、家庭、自身这四方面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教师的心理问题。

三、维护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针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希望能够有效地维护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1.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2.学校内部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3.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4.强化自我维护意识,掌握自我调节策略,加强身体锻炼,促进健康体魄。①教师要有自我维护、自我调节的意识。②教师应该多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对当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及其表现作了简单的描述,并从学校、社会、家庭、自身这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了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学校内部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营建幸福和谐的家庭、强化自我维护意识、加强身体锻炼等方面来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4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96-02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1.1教师的心理健康辅导关注不够

一般情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由于工作压力、家庭原因或者是其他的因素,很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偏差,甚至是心理上有疾病,可是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2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不明确

很多高校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只是来充当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角,不少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无非是为辅助德育教育而进行的。

1.3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很多高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多数是普通的教师、辅导员和政治教师兼职,缺少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又缺乏专业的知识,工作的深入程度往往不够。

2.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影响因素

2.1个人自身因素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的往往是大学生。大学生自身所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能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或者是消极的影响。如果大学生所持的是正确的、和学校教育要求相符合的价值观,可说这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大大地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相反,如果大学生所持的是错误的、和学校教育要求不相符合的价值观,那么他们必然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抗拒的心理,这就大大地降低了教育的实效性。

2.2教师的素质因素

教师在教学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所以教师的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教师素质是影响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高低的重要因素。教师会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况传递给学生,由此看出,教师素质会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技巧和知识水平的高低也会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生动灵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够赢得学生的普遍接受和认真学习,产生积极良好的效果;比较呆板的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灌输会使得学生产生抵触和厌恶的情绪,实效性也不会很高,这样不利于学生接受和学习知识。

2.3环境的因素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环境因素会对教育的实效性产生影响。可以说,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环境有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同时也是大学生最信任的人,父母的思想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大的。如果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时,那么家庭因素将会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挑战,降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变革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分配的不均,不公平的竞争等思想会蔓延到校园,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产生冲突。学习的环境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软硬条件很难跟上学生规模扩张的速度,大学生享有的各种资源也会逐渐的减少,这样对大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也会显得力不从心,直接导致教育的实效性下降。

3.增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应采取的措施

3.1建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学校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工作奠定基础和条件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能够全面客观具体地了解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为学校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工作奠定基础条件。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后,特别是可以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对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沟通活动,可以进一步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追踪了解和帮助。

3.2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扩大教育培养对象的范围,增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实际作用

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即着眼于正面的、积极的、长远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其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培养教育活动。因此,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的主要工作不是少数人的;而是全体的,是面向促进所有人心理素质和人格成长和完善的教育。根据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高校的特点、两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作用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需要,应该是发展取向和问题取向并重。二者在诸多方面都是相互联系,有所交叉,但又存在着重要不同,因此两方面的工作不可偏废。从心理障碍和问题给人造成的伤害和影响以及高校校园的稳定发展,问题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其迫切性和必要性。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普遍需要和人自身的需求考虑,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更重要和广泛的作用。目前,由于主客观的条件,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活动中,在观念和实践中都偏重于问题取向而忽视于发展取向的教育,甚至在观念和实践中都没有提到日程。这与高校素质教育和社会实际的要求很不适应。

3.3增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地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和质量

目前有些高校心理辅导治疗还无专业人员,或无论有无专业人员而辅导治疗水准不高,效果差的,应聘请有职业资格的校外人员来校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作为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社会工作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教育培养活动的重要形式。高校在充分重视的前提下必须配备部分专职和专业人员参与组织和教育工作。对于目前从事心理健康专门教育活动的专兼职人员,如心理咨询和心理课程教学人员,还达不到专业水平的,学校应提供条件,使其参加学历或资格教育,至少是系统的培训,尽快达到专业水平,提高能力,胜任工作。因为是全员都有责任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应根据不同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参考文献:

[1]潘玉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5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教育心理健康青春期性健康家庭教育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230-02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健康理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也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做好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本文将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意义,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少年的性格形成、行为养成、心理发展将展现出不同特点,这些“个性”将潜移默化的融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伴随其一生。

1.1家庭因素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模式呈现“四二一”(四个老人、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趋势。唯一的孩子成为家庭的焦点,家长难免出现娇纵溺爱的现象,孩子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会出现自私、蛮横、脆弱、不善于沟通等问题。因此,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子女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学校教育的影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学校教育片面追求文化课成绩,升学率成为判断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虽然教育部门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仍然严重。德育教育的滞后意味着忽视青少年在德、体、美、劳方面的发展,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教师单纯用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好坏,无法做到一视同仁,更有甚者对成绩差的学生冷嘲热讽,体罚学生,这种师生的紧张关系不仅会增加学生的逆反,还会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

1.3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青少年对信息有极强的接受能力,他们在众多生活方式中吸取社会文化营养。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网络已渗入到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中,网络的开放性带来丰富的信息,但有毒信息如色情、暴力,对青少年具有极强的诱惑力,迷恋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与日俱增,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可能导致青少年的性格缺失和道德失范。

1.4青春期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发展期,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将给青少年带来自我接纳、人际交往、情绪控制、压力承受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背负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沉重使命。这种生理发育逐渐成熟,儿童模式被打破,但成人模式尚未建立让他们很难适应这种变化。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开始拒绝与父母沟通,形成所谓的“心理断乳期”,自身又无法解决因成长带来的烦恼,从而产生迷茫的心理。另外,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经不起诱惑,容易误入歧途意气用事。

2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意义

2.1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尤其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人格障碍等。此外,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对自身生理发育存在困惑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帮助青少年了解健康成长知识,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缓解学习和精神压力,使其适应社会发展节奏,促进其全面发展,对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十分关键。

2.2提高家庭发展能力

青少年健康发展与家庭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孩子的健康是每个家庭的共同期望,青少年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家庭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方面的照顾养育能力,对促进家庭和谐、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3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将影响青少年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是使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要以青少年的实际需求为本,用科学的方法做好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工作。因此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3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缺失

我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缺失不容忽视,其原因在于家长和学校普遍认为性健康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尺度把握不好容易形成“教唆”青少年过早发生。一方面,家长对于这部分知识通常避而不谈、即使想讲也不知道该如何讲;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程是让学生自学课本,老师的泛泛带过无法满足青少年对此类知识的需求。目前,市面上针对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书较少,而且大都可读性不强,不符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

3.2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我们不禁反思,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青少年既要承担中考、高考的学习压力,又要承担成长中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发展不一致的矛盾,很容易出现封闭、抑郁、焦虑、强迫症等方面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方面的老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仍流于形式。首先,多数心理健康的老师不是科班出身,老师的数量也无法满足全校学生的需求。其次,在一些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仅是在一个办公室外面挂了块牌子,形同虚设。最后,青少年即使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却迫于压力不敢去找心理老师咨询。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那些本可以早发现、早疏导,可以避免的惨剧才会一再发生。

3.3缺少权威的教育阵地

目前社会上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多是以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才能和配合学校教育为目的,课程多为钢琴、书法、英语等。近期较为流行的体验式活动基地如比如世界、欢乐之都等是以扮演社会角色让青少年体验成人的职业行为,进而理解社会的组织机构,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但也无法承担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功能。在社区也有青少年教育场所,但多为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放学后的活动场所不定期的组织专题讲座。这些机构普遍缺乏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权威性,没有系统的教材教案,只有确立教育机构的权威性和公益性,才能树立品牌,全国推广。

3.4家庭教育方面力不从心

家庭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但很多家庭在青少年健康教育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一是家长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容易忽视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家长自身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缺乏教育经验,面对出现的问题无从下手;三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容易出现逆反情绪,对于家长善意的帮助会出现敌对情绪。因此,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教育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3.5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忽视

根据全国妇联近期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习惯养成、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价值观和人格完善的关键期。另外,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残疾青少年等特殊群体也面临着成长中的种种问题。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缺少得到正确信息的来源和不健全的成长环境,他们的健康教育需求被忽视,尤其是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不普及,容易导致他们心理的不平衡甚至扭曲,并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埋下隐患。

4应对问题的措施

根据上述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应多方合作,相互融合与补充,共同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应对措施。

4.1建立联动机制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学校、社区相互融合、补充的青少年健康发展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与教育部门、团委和相关社团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工作。

4.2社会正面引导

扩大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门户网站、手机信息终端等媒体,加强对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宣传,加强正面引导,开设专题或栏目普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知识,推出适合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文图宣传品和科普影视作品。

4.3进行阵地建设

在政府的指导下,利用社会资源建设青少年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机构,搭建面向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服务平台。建立多渠道、多形式、互动式的服务平台。向青少年提供便利、快捷、准确的青春期健康知识的咨询服务和困难援助。

4.4针对家长开展培训

开办家长学校,动员家长参与,提高家长素质。家长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长能够满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操,配合学校、社会,科学引导,教育子女健康成长。

4.5开展师资培训

以青少年健康发展教育内容为基础,建立专业化师资队伍,向学校、社区等青少年活动场所输送人才,为青少年提供系统、专业、优质的服务,提高青少年自我认知,增强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保护青少年远离伤害。

4.6关注特殊人群

特殊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比正常家庭孩子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应加强对特殊家庭青少年的帮助与关爱。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为特殊家庭的青少年提供健康服务,加大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残疾青少年等弱势人群的服务与帮扶力度。

青少年健康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性工作,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培养,除了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外,心理健康和青春期性健康的教育不容忽视,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迅速得到解决,但找到应对策略,有的放矢的改进,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将有效的服务青少年及其家长,确保青少年顺利成长。

参考文献

[1]石梅,台世强.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3).

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6

学生心理健康危害成才健康心理是每个人健康、快乐、幸福的基础,对于心理不健康的人而言,阳光太刺眼;雨天太潮湿;阴天太沉闷……所有的外在事物都会给他带来忧郁、烦闷、愁苦等心情。在这些人群中容易出现悲观、自卑、暴躁等不良情绪,其个人的人格、价值观等也会受到一定的扭曲,是学生获得幸福、获得成功的最大阻力,也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此外,学生还处于思想意识的逐渐成熟阶段,其心理健康发展对他们的未来有深远的影响,对个人将来的发展、成就意义重大。

一、不健康心理对学生的危害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首先可以通过心理不健康发展的危害来证实。由于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遇到问题,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令人难以理解的异常。学生的道德水平、个人追求等方面,就会展现出一些低级的趋向。而且学生心理的不健康,会导致学生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容易走上违纪犯法的道路。首先,不健康的心理会使人走上歧途,影响个人的学习、发展以及未来的成就。例如,一些学生受“拼爹”思想影响,情绪消极、悲观,觉得自己家境不好、爹不是官也不富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容易使学生产生悲观、仇富等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一些学生就将自己的未来寄托于“潜规则”这类的捷径,而不思进取、游手好闲。一些学生大量的向父母伸手要钱,乱请客、乱拉关系,觉得这是“不富有”“不出息”的父母欠自己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寄生”的心态,父母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时,甚至对父母大大出手。一些学生受仇富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不正当、不合法的“致富”思想,如经营网站聚集财富、抢劫、勒索等,从此走上了不归路,将个人的未来、前途毁于一旦。其次,不健康心理使学生的思想难以成熟,难以担当时代的大任。一些学生自小生长在溺爱之中,思想幼稚、抗挫能力极差,稍有不如意就会觉得整个天都要塌了。如因考试成绩不好,难以面对挫折而选择上吊、跳楼等极端方式。如在与同学游戏、交往中稍有不如意就挥刀相向,造成严重的。如受到冤枉、误解时不能理智处理,易走极端等。再次,一些同学在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还会将自己内心的愤恨、妒忌发泄到无辜人的身上,如欺负比自己弱小的群体、破坏公物等等。毁掉自己前途的同时,给别人的家庭及自己的家庭造成了沉重的伤害,给我国社会发展的健康、和谐制造不和谐的“音符”。

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第一,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关注及情感关怀。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学生的逆反心理会很强烈,容易形成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如一些学生片面的认为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坏”学生。这种错误的认识,抹杀了学生的天性与独立自主的个性发展,致使学生的自立能力、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第二,家长的过分溺爱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一些缺陷。现在社会独生子女较多,特别是城市90%以上的学生都为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祖辈的溺爱,使孩子养成了一种自私自利的心态,不懂得与同学和谐相处。事事都要拔尖出头,与人相处矛盾频频、计较多多,使自己的情感陷入人际关系的泥潭,导致学生忧郁、激动,容易走上偏执道路。第三,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是不可推脱的。一方面,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打骂学生、在校园发生意外等都有可能造成学校名誉受损,甚者牵扯上官司。因此,在学校,老师对于学生的关爱也是多方面的,而且更加深入。随着这种关爱的过度发挥,学校对于学生的约束力减弱,学生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下,学生减压却始终落不到实处。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下,成绩仍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因此,形成了教育问学校要成绩――学校问老师要成绩――老师问学生要成绩,学生的重担不管学生愿不愿意都必须扛着。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被动和苦闷,同时受成绩“压榨”,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也发生了扭曲。如为考高分作弊、贿赂考官(有的学生不会答题在考卷上贴一张百元大钞),等等,不论学生的行为是否成功,这些思想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在泛意识行为下,一些不道德行为甚至成为学生相互仿照的“榜样”。如为考试过关买卖答案,买到答案的学生再转手卖给其他同学,不管真假就这样热火朝天的买卖交易,极大的降低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性。第四,社会对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影响也是较为突出的。一方面,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面对社会的强大压力,一些学生无法平稳调整自己的心境,滋生了一些不良的情绪,这些情绪的积累促使学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大众传媒比较广泛、廉价、自由,学生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的一些不良的信息,影响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如学生通过手机、网络浏览涉黄网站,造成了认识表面的早熟,加之学生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就会犯一些荒唐、无知的错误。犯错后,如不能正确地认识、排解等,就会造成心理的阴影,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三、学生心理健康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

相对于学生不健康心理造成的危害,健康心理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就显而易见。第一,积极、健康的心理使学生能够轻松、自在的应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状况,养成了学生对立思维、敏锐观察、正确判断的能力。减少了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犯错误的几率,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更广泛、更轻松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第二,社会与梦想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健康的心理提高了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使学生更有信心迎难而上,勇敢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学习、事业的成功。第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德智美体劳的全面。有利于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及时的纠正了学生思想、意识、行为中的不当观念、动作,促进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能够更多的展现心灵“美”,使学生的“才”和“德”紧密的结合起来,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精英人才。第四,健康的心理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如使学生形成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对于运动、对于锻炼的重视程度,确保了学生的正常生活规律,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第五,积极、健康的心理,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理智地应对问题,避免了过激犯错、过激犯罪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积极、健康的心理,使学生身上的正能量得到更大的发扬,如乐观的精神使学生面对挫折时不至于悲观、绝望,为学生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心理素质基础。第六,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在社交场合放弃了因外部因素而造成的自卑、自傲等不良思想,提高学生社交活动中的亲切感。使学生在社交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华,为自己的成功铺平道路。同时,使学生在社交中获得更多的自信,为学生的学习奋斗提供了更多的动力,有助于学生成才。

总之,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在这个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拥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对于学生良好人格、正确人生观形成的积极作用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成才、学生的才能是否能够最好程度地发挥。就像人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性格的核心就是心理的健康趋向,在心理作用的潜意识下,学生才能更广泛的、深入的挖掘自己的潜能,最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

四、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如何纠正学生思想中的不健康意识,第一,老师应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第二,重视素质教育及学生的实际减负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主动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变换,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排泄心中的愤怒、仇怨、恐惧等不良情绪,避免这些情绪发展成为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第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多方面的为学生开辟实践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积累智慧。增加学生阅历,弱化外界因素对学生情绪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处事冷静性等。第四,重视班级体精神文明建设,以集体的思想、行为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思维习惯,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第五,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不健康心理的危害,鼓励他们积极的接受心理咨询,对于不利于健康心理形成的影响因素能积极的与老师沟通、配合,及时的进行处理。避免不良情绪在心中的积累、质变,造成难以挽回的遗憾。第六,对学生适当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选题和讲授的灵活性。避免严肃的气氛使学生难以接受。同时,重视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对问题学生及时的沟通、密切的关注。随时疏导学生情感意识中的不和谐因素,建立学生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健康心理。

五、结语

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心理形成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老师,要有足够的耐性和信心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帮助他们克服性格中的弱点、缺点,避免一些不良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和摧残。及时地纠正学生的不健康、不理智思想、行为,提高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全能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曹玲玲.试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J\].中华少年,2013,(19).

\[2\]王君君.“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干预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2).

\[3\]李铁军.社会体验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J\].职业,2013,(23).

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7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心理障碍倾向占2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10%,严重的占1%。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本文根据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题对策

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会影响其在校学习和生活,还将影响其终身发展。因此,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解析

1.心理健康的定义及评定标准

给心理健康一个明确的界定,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两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本质的区别,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又可能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所以到目前为止心理健康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准确定义。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给“心理健康”作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卡特曼在50年代初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③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保持良好人际关系;⑧适当情绪表达与控制;⑨在不违背团体要求下,能做有限度的个性发挥;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条件下,对个人需要做恰当满足。

我国学者也相继对心理健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陈家麟综合国内外学者将心理健康标准界定如下:①智力发展正常:②情绪稳定乐观:⑧意志品质健全:④行为协调适度:⑤人际关系和谐:⑥人格完整独立。

2.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国内外学者为了制定出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孟庆茂、西南政法大学梅传强等著名学者都做了深入研究,而黄希庭教授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协调:(7)适应能力强(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描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概况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从众多的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诸多严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介绍,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发病率为16%,其中以神经症为主,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可见心理障碍对高校大学生正常生活和学习及身体健康己构成严重威胁。

马晓明,徐宪春也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进行了研究(自我同一性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发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能增进心理健康,而同一性危机将会给个体带来冲突、不安、痛苦和焦虑,影响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提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及社会区域文化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人格特征,情绪和意志力等。

2.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没有紧迫感,适应困难

对刚入大学的学生来讲,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新奇,但又非常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变迁决定了新入学学生的适应和调整问题。首先是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增加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困难。第二是生活环境上的变化也很大,这种变化主要就是要自己独立生活应付一切生活琐事。第三是地位变化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能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在中学时往往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而他们已习惯了成绩比较好、比较拔尖的地位,但进入大学以后,各方面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势必使大部分同学失去原来的拔尖地位,而成为一般甚至比较差的成员,这种地位的变化越强烈,他们适应起来就越困难。

(2)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大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都存在着明显差异,更由于今天90%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与他人交往中有的以我为中心,任性、霸道、自私等心理特点便会暴露无遗。所以在大学生里对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

(3)恋爱心理困惑

时下的大学校园谈恋爱已很普遍,部分大学生匆匆加入恋爱族。由于对爱和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饱受失恋之苦,但又难以自我调适,轻者情感的漩涡难以自拔、茶饭不思、神态迷乱,重者则会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严惩后果。

(4)抑郁心理

有少数大学生因为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在容貌、体形、身材、智力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先天的生理缺陷,或在自身个性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如心胸狭窄、孤僻封闭、急躁冲动、固执多疑等。这些缺陷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深深的自卑,由过度的自卑引发出过度的自尊、敏感、多疑、敌视的性格,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有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因素、人格因素、人际关系因素,也有与性有关的不适应因素以及其他遭受重大损失、早年伤害性体验、家庭和意外因素等。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自我因素是引起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责任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现代社会不断加快节奏所带来的压力以及来自学校这个小社会的压力,是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1)社会人才竞争激烈化。知识信息的丰富、学习生活的紧张、社会竞争的激烈等往往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负担,对于心理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时一个严峻的挑战。另外,毕业分配的市场化趋势使大学生不能不对进入社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从而造成心理失衡。

(2)学校价值日标单一化。我国学校教育价值理念长期存在偏差:以学科为本位,以知识为中心,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在这种知识唯一,分数至上的理念下,学习过程不仅不能成为学生滋养心灵提升人格的过程,反而成为压制人、异化人的过程。

2.家庭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众多,其中家庭因素作为基础性和根源性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深刻而持久。亲身体验父母离异或家庭严重不和睦带来的烦恼、痛苦,或父母等有不良人格特质,教养态度恶劣;或家庭成员及其亲属的过分关注;或家庭及本人长期处于被严重压抑的环境,长期被伤害或迫害而缺乏被爱与同情;或家庭经济状况长期严重困难等都会使大学生心理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3.自我因素

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22岁,正处在青年中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

四、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思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在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应从社会环境因素、自我因素等方面深入剖析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1.从社会方面看

第一,大力改善农村面貌。农村户籍在心理健康的低水平上有很强的阳性预测值。中国的城乡剪刀差长期存在,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各项社会资源贫乏,农村人口承受着更大的生存压力和较明显的社会歧视。政府应该以比建设城市更大的力度来建设农村,进一步免除相关税费,还利于农民,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缩小、消除剪刀差。

第二,进一步推行独生子女制度。虽然独生子女在心理发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但非独生子女的问题要更突出一些。目前许多经济落后地区超生现象十分普遍,这将会带来一系列后果:人均生存资源、人均教育资源会交得紧缺。我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生存压力、抚养压力、升学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的增加,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第三,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有研究表明,家庭收入较低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如果政府和社会能关注这一现象,使特困家庭最低保障金相应增长,将大大缓解过低收入群体的心理紧张。

第四,强化民政部门的职能。双亲缺失儿童是社会的一个弱势、边沿群体,他们的许多权力无法得到保障,有的甚至无家可归。民政部门或慈善机构应该做细致工作,妥善安置好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

2.从个体方面看

第一,悦纳自我。心理研究表明,心理健康者更多地表现出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而心理障碍者则明显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如自己的家庭、才能、容貌性格等。悦纳自我最主要的是无条件地、平静而理智地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第二,情绪调适。面对学业压力、交往困惑、就业竞争、家庭贫困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许多同学跨入校门时的渴望与激情会慢慢逝去,惆怅、压抑、恐惧、焦虑等灰色情绪会渐渐盘踞心底。自我调适在很多时候就是要我们每个人要学会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以缓解压力。例如倾诉、写信、娱乐、电影、电视、音乐、旅游、聚会、运动等都是分解消极情绪的渠道。

第三,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社会适应状态良好,意味着个体与环境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协调平衡的个体,便会身体健康,情绪乐观稳定,学习、工作游刃有余。在适应外界环境时,大学生应摆正心态,降低期望值,像杨柳一样柔软韧,而不要像钢板一样板直僵死,否则只会被社会淘汰。

第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艾利斯理性情绪治疗(Ret)理论(aBC理论)认为,情绪和行为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个体合理的解释、评价、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所以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心理危机。

参考文献:

[1]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李丽,陈庆良,洪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91-94.

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8

众所周知,医学从根本来说是以人、以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医学这一特征决定了它必须植根于人文学科的基础之上。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医学高新技术引发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医疗费用高涨、医患关系疏离、医疗资源浪费、医疗纠纷增加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以及自身的发展,医学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医学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明确提出,医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知识基础来有两个主要的来源,即医学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等)和社会科学(要包括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政治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可以说,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它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医学领域,其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健康和疾病的社会属性,研究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各种社会因素对健康、疾病的影响,以及从社会的角度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社会医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未来的卫生工作者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同时,加强医学生社会医学的教学也是当前改革医学高等教育、广泛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的社会医学教学已经成为各个专业、各个层次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健康状况转变、21世纪新医学目标提出和确定的背景下,笔者就“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因素与健康”这两个社会医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来探讨如何使其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相结合。

一、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与树立医学人文精神的结合

在社会医学中,医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健康和疾病观。现阶段医学模式的转变即是指从传统、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多维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我国医学科学以及医学教育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文精神曾经一度与医学脱离了关系。例如,仍有一些临床医生在诊疗中只关注病人生物学指标的改变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在医学院校中,医学生普遍存在对医学专业课程学习很重视,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和精力,而对其他一些人文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则不感兴趣。但在今天,疾病的变化和医学科学的进步已经向将医学囿于“见病不见人”框架下的生物医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过分强调生物病因而不注意社会病因的观念,逐渐显露出它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社会医学有关医学模式转变的教学内容就是立足于科学的发展观念下,摈弃片面的生物医学模式,倡导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进步的医学观念。

1.强调医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必要性“看病不看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已明显与现代医学的要求背道而驰。医学思维的变革可具体体现在:①在临床诊断中,要了解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特征,进行立体诊断或者整体诊断(所谓立体诊断即从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空间进行诊断)。②在临床治疗中,要充分考虑影响病人康复的社会心理因素,既要有针对病人具体病症的临床治疗处方,也要根据立体诊断开出社会医学处方。

2.建构立体思维和立体知识作为一名现代的医学生,必须扩大知识面,转变观念,在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努力学习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努力学好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及医学心理学等医学人文科学知识。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真正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才有能力给病人作出心理和社会诊断。

3.强调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理。在最具人性化、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医学领域,更应该使人文精神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医学起源于人类互相关怀的需要,与人文精神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有学者提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的旗帜。医学的本质就是人文关怀。在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接受医学模式的转变,自觉增强人文学科的知识和修养,提高自身关注人生价值的能力,这样才能增进对病人的了解、对人的完整性的了解以及对病人痛苦本质和来源的了解,这既是现代化医学的要求,也是对现代化医生的要求。

二、实现综合分析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与自觉加强人文素质修养的结合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环境、人口、文明程度(政治、经济、文化等)。在现代医学中,大多数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都是以研究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现象为主。而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今天,作为医学服务对象的个人,不仅仅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而且也是有着社会属性的人,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属性会越来越突出,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事实也说明了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会医学的研究中,探讨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与疾病的影响的是一项主要的任务。社会医学认为,在疾病的产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社会因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及可以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社会因素可以导致疾病的产生和健康状况的损害,也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相关的文化因素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居民的健康状况,而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所承受的心理应激水平、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等因素则与个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在社会因素与健康的教学内容中,可考虑从以下两个层次来实现综合分析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与提高医学生加强人文素质修养自觉性的结合。

1.从医学问题社会化的背景出发来引导学生从社会的角度思考医学问题“医学问题社会化”,是指将精神或躯体疾病当成是社会问题或政治问题来看待。例如期间,有人提出精神疾病是思想病,可用思想来治疗。简单地把医学问题社会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仅会影响对疾病的及时治疗,还无益于有效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学的社会化也是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表现。医学问题的社会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健康、疾病等的概念的社会含义;对医学领域有社会人群的研究,如病人、医生、护士等角色分析,角色的社会化问题;对医患关系、医护关系、患际关系等的研究等。可以说,医学问题社会化是医学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对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了解和人文科学理念的树立将是未来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备条件。因此,对于当代的医学生来说,一方面树立社会大卫生观,自觉提高对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会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另一方面逐渐摆脱生物医学根源论的局限,学会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这不仅可以为学好专业医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可在对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了解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p#分页标题#e#

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9

一、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SCL-90量表的评定结果

病例组患者SCL-90项目总分(135.93±16.57)高于健康对照组SCL-90项目总分(130.14±10.13),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型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二、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特征肺结核患者SCL-90量表总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是否咯血、性别、有无当地户籍、治疗类型和经济收入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

三、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时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采用逐步法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当地户籍和咯血是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危险因素。

讨论

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10

关键词:高龄老人;健康;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高龄老人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HB15SH02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27日

在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的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也在不断加剧。世界人口老龄化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是高龄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有2,300万高龄老人。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000万人。{龄老人在医疗和其他服务费用以及公共福利和私人支付方面的需求远远超过他们所占人口的比重(曾毅、柳玉芝、萧振禹等,2004)。在我国高龄老人最多、增长最快的现实背景下,充分挖掘不同学科在高龄老人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对医学健康领域相关成果的动态跟进和人口学中群体研究的继承与探索,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发表在中国知网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等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搜索后发现,国内高龄老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在2001年、2004年出现两次研究高峰,这可能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开发及以北京大学曾毅教授为主的研究团队开展“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项目有关。截至2015年10月,基本呈现年均20~30篇核心期刊的研究态势。在427篇核心期刊论文中,多角度分析高龄老人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是重点内容。分学科来看,人口学、老年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是高龄老人健康研究的优势学科。

一、高龄老人健康状况

为了弥补高龄老人数据及其科研和政策分析方面的不足,北京大学和中国老龄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项目于1998年正式启动,并于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成功开展了跟踪调查。得益于大样本数据支持和描述统计的学科特长,人口学领域对高龄老人健康状况描述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本文主要从自理能力、自评健康、心理健康、慢病患病状况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

(一)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作为描述健康状况的指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主要用于测量个人在吃饭、穿衣、室内活动、入厕、洗澡和控制大小便这6个方面的功能状态,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用来检测个体未知功能损害的一个有效、实用的评价工具(陈茂芳、杨柯君、江玉秀等,2001),也是高龄老人健康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龄老人各项能力状况的系统性筛检及疾病诊断,还可为制定治疗康复计划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总体来看,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开始变差,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比例在80岁以后迅速上升(杜鹏,2013)。

不同学者分别从自理项目、性别、城乡、地区等角度的细致分析(王德文、叶文振、朱建平等,2004;顾大男、曾毅,2004;姜向群、魏蒙,2015),为我们了解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提供了相对清晰的认识。分具体自理项目看,中国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按由弱到强顺序依次为洗澡、穿衣、上厕所、室内活动、吃饭和控制大小便。分性别看,女性高龄老年人失能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分城乡看,农村高龄老人(无论男女)比城镇老人有更好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城镇高龄老年人失能率高于乡村老年人。分地区看,东部地区老年人的失能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不同时期调研数据纵向考量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失能高龄老年人所占比例降低,残障期压缩;中轻度自理能力受损的高龄老年人比例降低;重度受损的老年人比例升高。

(二)高龄老人自评健康、慢病患病及心理健康状况。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一次直接以自评健康状况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在中国人口普查史上和老年人健康状况研究上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杜鹏,2013)。现有文献关于高龄老人自评健康的结论不尽一致,可能与不同研究对象和研究时段有关。曾毅、柳玉芝、萧振禹等(2004)认为,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随年龄快速下降相反,高龄老人尤其是男性的自评健康随年龄仅有轻微下降。高向阳、康晓平(2010)则认为,80~91岁年龄组高龄老人自评健康反映的综合健康状况方面的水平较差,92~105岁年龄组的高龄老人在自我照料和综合健康状况两方面均比较差。田丰、郑真真(2004)通过对1998年、2000年、2002年高龄老人调查跟踪数据分析发现,高龄老人健康自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健康自我评价下降。

慢性病的患病状况研究可以为高龄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健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徐勤、顾大男,2001;黄荣清,2001;陶立群,2001;薛冰、陈旭波、丁东新等,2011;孙敏、刘丹萍、吴进等,2002;殷召雪、施小明、徐建伟等,2012),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具有随年龄增加而自理能力下降、认知能力衰退、多病的特点,患病高龄老年人口的比例大约为2/3。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是高龄老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晚期的糖尿病、支气管炎引发的各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了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年龄、脑梗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前列腺增生是导致高龄老人aDL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

心理状况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现有关于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认知能力、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2007;敖晋、柳玉芝,2004;张魏丽、刘殿武、刘志坤等,2009;易伟宁、康晓平,2008)。研究结论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较好。男性的心理特点评分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高龄老人心态的变化及认知能力的衰退十分显著。影响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及性格特征等。

通过以上相关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第一,高龄老人带病多、完全自理者少、心理状况较好;相比男性,女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自评健康比例低、出现残障程度高;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第二,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针对高龄老人健康状况研究呈现由单一角度向多维角度转变、由横截面分析向横纵向综合分析转变、由高龄老人总体分析向重点群体分析转变、由现状描述到影响因素及健康促进系统分析转变等特点;第三,高龄老人健康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呈现哪些新特点、具有何种演变趋势等问题有待于深入挖掘。

二、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

探讨健康影响因素是高龄老人健康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两种研究类型:一是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评健康某一方面为因变量探讨影响其状况的多因素分析;二是侧重以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等自变量为主考量其与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本文综合以上两种研究类型,主要从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等方面对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研究进行梳理。

(一)社会经济因素。高龄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技术发展、卫生状况、生活方式、社会政策、生活环境等直接或间接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术界分别从环境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受教育程度、婚姻、性格心理特征、饮食习惯、代际支持等角度探讨了社会经济因素对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更好地促进高龄老人健康提供了有益启示(曾毅,2014;张纯元,2001;顾大男,2003;翟德华、陶立群,2004;吴德清、战捷,2001;张文娟、李树茁,2004;尹德挺、陆杰华,2007)。主要结论有:考虑环境因素与个体特定基因类型的交互作用,可能大大提高老龄健康干预方案实施效益和降低实施成本。较高受教育水平、较完整婚姻状况、积极乐观的性格心理特征、合理的饮食习惯对维持和促进健康状况和长寿水平影响显著。食用新鲜水果、新鲜蔬菜、鱼类水产品、豆制品、饮茶的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趋好的可能性越高。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和心理状况有显著影响。心理因素对健康自评影响作用最显著,闲暇活动对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状况、躯体功能影响作用显著。

还有学者从医学角度(万朝晖、丁群芳、许婷媛等,2010;边平达、潘宏华、应奇峰,2013;陈建康、朱鹏立、周密等,2015;易景娜、陈利群、贾守梅等,2012)探讨住院、居家等高龄老年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明显,与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增加以及多方面的躯体功能受损有关。认知功能、听力、抑郁状态、疼痛是住院高龄老人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及行走能力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防治慢性疾病、延缓躯体功能受损和积极纠正躯体功能状态,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发病率越来越高。高龄老人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程度与骨密度密切相关,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程度可以预测骨质疏松的发生。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对居家高龄老人抑郁、孤独症状的改善及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均起到显著效果。

(二)生活方式因素。在影响制约人的健康和长寿的诸多因素中,生活方式是最主要因素。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同学科对生活方式及其与健康关系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有人口学(王伟进、陆杰华,2015;黄匡时、陆杰华、科克・斯考特,2012)、医学(袁蓁,2010;minihaneam等,2007;Lindi等,2002)、体育学(毛丽红、朱建民,2009)。研究认为,影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因素有饮酒、吸烟、性格。长期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有着更强免疫力,并对延缓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退行性变化有积极作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减少久坐等对老年人心血管健康、型糖尿病防治、骨健康、跌倒预防、改善认知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一方面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生活阅历丰富、遗传基因良好、社会预期较低、时间自由充分的高龄老人,实际生活方式如何?其饮食、日常习惯、身体活动、心理素质等有哪些特点等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在学科交叉不断深入、分类不断细化的研究背景下,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不同影响因素对高龄老人寿命与健康影响程度如何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结论

本文聚焦高龄老人健康这一现实问题,综合吸收并运用人口学、老年学、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生命科学等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高龄老人健康及其研究进展状况进行细致梳理和分析,有利于老年人口健康领域相关研究拓展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充实高龄老人健康相关内容展开新的学术空间。

通过大样本实证调查是影响因素研究的经典方式。现有高龄老人大型数据来源包括北京大学“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国家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等,为相关课题研究奠定丰厚的数据基础。充分开发现有数据、对不同数据结果相互验证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在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方面,现有成果对健康与生活方式的相互影响及不同健康状况对高龄老人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较少,在研究深度、研究方法上有待于开发挖掘。

在政策实践方面,随着中国人口高龄化的迅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政策的不断完善,高龄老人健康促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如何,如何确定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点领域,如何采取社会、经济、保健、社区服务等有效措施尽早干预,成为高龄老年人口健康研究的重点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曾毅,柳玉芝,萧振禹,张纯元.中国高龄老人的社会经济与健康状况.中国人口科学,2004.S1.4.

[2]陈茂芳,杨柯君,江玉秀,金庚明,卫志华.上海市静安区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1.10.

[3]杜鹏.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分析.人口与经济,2013.6.3.

[4]王德文,叶文振,朱建平,王建红,林和森.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5]顾大男,曾毅.高龄老人个人社会经济特征与生活自理能力动态变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6]姜向群,魏蒙.中国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变化情况分析.人口与发展,2015.2.

[7]高向阳,康晓平.基于多状态生命表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期望寿命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0.5.

[8]田丰,郑真真.高龄老人健康自我评价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9]徐勤,顾大男.中国城乡高龄老人健康及死亡状况特征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S1.

[10]黄荣清.高龄老人的健康、疾病与死亡.中国人口科学,2001.S1.20.

[11]陶立群.高龄老人自理能力和生活照料及其对策.中国人口科学,2001.S1.40.

[12]薛冰,陈旭波,丁东新,沈琪,缪以颖,钟葛瑾.高龄老人慢性病和日常生活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2.

[13]孙敏,刘丹萍,吴进,杨跃林,汪凯,袁鸿江.影响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因素探讨.中国全科医学,2002.6.

[14]殷召雪,施小明,徐建伟,翟屹,柳玉芝,曾毅.高龄老人高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的关系.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5.

[15]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中国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9.

[16]敖晋,柳玉芝.中国高龄老人认知下降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

[17]张魏丽,刘殿武,刘志坤,刘辉.河北省高龄老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2.

[18]易伟宁,康晓平.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多水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7.

[19]曾毅,程令国,阮荣平,陈华帅,李建新,张风雨,陶伟,顾军,田小利.环境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老龄健康的影响――相关前期研究综述.医学与哲学,2014.9a.

[20]张纯元.高龄老人受教育程度与健康长寿关系研究.南方人口,2001.3.

[21]顾大男.婚姻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的性别差异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3.3.

[22]翟德华,陶立群.高龄老人性格心理特征、饮食习惯与健康长寿关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23]吴德清,战捷.高龄老人饮食与其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S1.

[24]张文娟,李树茁.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25]尹德挺,陆杰华.中国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个体因素和区域因素分析――HLm模型在老年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人口研究,2007.2.

[26]万朝晖,丁群芳,许婷媛,姜爱侠,岳冀蓉.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22.

[27]边平达,潘宏华,应奇峰.高龄老人生活方式与其骨密度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2.

[28]陈建康,朱鹏立,周密,张泓,林帆,欧宓,林春锦.高龄老人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5.

[29]易景娜,陈利群,贾守梅,陆敏敏,荀雪琴.社区居家高龄老人卫生服务模式的探讨.中国卫生资源,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