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2:33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篇1

关键词:科研;心理辅导;平等交往

科研意识是指教师积极从事心理辅导活动的科研的心态,潜心捕捉和发现科研课题的求知欲。它是科研活动的内在动力。科研意识主要包括自身角色意识、问题意识、信息意识、合作意识、反思意识。衡量一个教师有无科研意识,主要标志就是看其是不是不愿简单重复传统观念、行为、做法,对新理论、新经验保持敏感,能在学生心理状态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在新理论、新经验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大胆创新。

科研知识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及进行教育科研所必备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心理辅导教师由于教育科研对象的特殊性,所需的知识与方法非常广泛。一般而言,教师进行教育科研,除了具备必要的学科知识外,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不可缺少。教育科研知识包括教育科研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教育科研专门的理论知识(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规范、要求方面的知识),教育科研的相关知识(国内外教改动态、政法学、论理学、美学等)。

科研能力就是把教育科研知识运用到教育科研情境中,解决相应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心理辅导教师科研能力是指教师作为实践工作者的同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从事与教育教学相关各类课题的教育研究能力。教师要能独立选择有价值的课题,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能熟练操作、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表述和评价研究报告等方面。它主要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预测设计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与书面表述能力等。

科研精神是指善于探索、刻苦钻研,不守旧,勇于创新等品质,衡量一个教师有无科研精神,主要标志就是看其在科研中是知难而退,使课题半途而废,还是知难而进,使课题善始善终。

心理辅导教师的教育科研基本功的形成与提升必须在教育科研实践中进行,就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一般而言,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拓宽视野,确立现代教育观念;第二步,建立课题,积极探索。从复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课题,开展研究,积累经验;第三步,善于思辩,提炼规律。在研究过程中经常反思,总结经验、挖掘规律、撰写论文。

心理辅导教师科研基本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1)知识经验的积累。教师要做好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苦练基本功,积极尝试,不断积累实践过程中得到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2)知识经验的质变。经过长期的积累,教师需要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将经验成果化,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能通过这些方法解决一定的相关问题。最后是知识经验的拓展。心理辅导教师在经历了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质变两个阶段后,逐步将其内化为一种科研观念,使教师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

心理辅导教师的科研基本功如何炼就?

就学校而言,心理辅导教师要进行校本研究,校本研究就是要建立教师合作学习的机制,构建教师学习型组织,形成教师校本研修的制度,实施教师自修――反思式的校本培训模式。

就教师个人而言,形成教育科研基本就是要开展反思型教学、参加课题研究。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

(1)转变教育角色。教师要从以前的教书匠转变成科研型教师。

(2)改变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产生学习主题,基于问题进行行动学习,多方位拓展学习和研究资源,进行交流与合作。

(3)改变教学方式。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从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和体验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心理体验的过程,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交住的对话,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4)改变反思方式。注意反思的过程、讨论交流、自我提问等常见的反思方式。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篇2

关键词:任职教育;能力;整合;课程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e251文献标识码:a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核心是建设一支信息化军队。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随着我军人才战略工程的加速推进,任职教育院校将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面对新形式和新任务,如何保证和提高任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任职教育特点及课程设计要求

要正确实施任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必须明确任职教育的内涵,准确把握任职教育的特点。从一般意义上讲,任职教育是指以解决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1]。我军院校的任职教育,是指军官(士官)在完成基础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晋升或转换需要而进行的职业教育[2]。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较,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学历教育旨在打牢基础、提升发展潜力,注重学员素质的长效性、稳定性、基础性,是为学员的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教育[3]。任职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大学后军官的岗位任职能力和创造素质,注重学员素质的导向性、实用性、针对性。

任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为目标,以大学后教育为基础,以岗位任职需要为牵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这就要求课程设计必须有明确的导向性,即课程设计要以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以任职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4]。同时,课程内容还必须做到实用性和针对性,必须根据任职需要选择课程内容,具体来说要考虑:针对任职岗位需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的学习,发挥理论指导和知识储备作用;针对受训对象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增设新的讲授专题,进一步拓宽受训对象的知识范围和视野;针对任职岗位的多样性和不同能力要求,将课程内容与能力要求相对应,以能力来进行知识整合。

二、基于能力要求的课程内容设计过程

根据任职教育课程设计要求,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即通过课程分析确定课程体系结构,通过教学对象分析确定能力要求,根据能力要求对课程知识进行整合,以确定最终的授课内容。

(一)课程分析

课程分析主要是明确所讲授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合理规划课程内容以确定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由基本知识单元和基本知识点组成,基本知识单元是对课程内容模块的基本划分,包括基础知识、理论和技术;基本知识点是支撑基本知识单元的重要概念、模型和方法。基本知识单元和基本知识点是进行课程内容整合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主要是了解受训人员的背景、工作岗位及经历、基本知识结构等,结合岗位任职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和所需解决的问题,最终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受训人员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能力要求是整合课程内容的重要驱动。

(三)确定核心知识点

确定核心知识点就是在能力要求与基础知识单元和基础知识点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从基础知识点中整合出课程讲授内容。这些核心知识点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一个或两个学时的基本授课单元,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三、任职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实践

以《装备维修工程基础》课程为实例,按照课程分析—教学对象分析—确定核心知识点的基本过程进行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分析

《装备维修工程基础》是现职干部任职培训军械装备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员树立维修工程“三全”(全系统、全寿命、全费用)的基本观点,掌握维修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能够结合实际分析和解决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问题[5]。本课程的特点是以维修工程基本观点为核心,以维修工程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和专题讲座为主干和组成[6]。如图2所示,维修工程基础知识包括绪论、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基础等基本知识单元;维修工程应用技术则由RmS(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论证、分析、设计、试验和评估技术等基本知识单元组成;而基础知识点将贯穿于装备的全系统和全寿命过程,由此构成《装备维修工程基础》的课程体系结构。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陆军营级以下干部,既有任职于部队修理分队和仓库的专业技术人员,又有装备机关的管理人员,主要从事装备使用过程的维修保障技术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部队实际工作经验,但缺乏维修工程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为了更好地履行其岗位职责,受训学员必须牢固掌握维修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装备使用过程中应具有分析和解决维修保障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具备与本工作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素质。因此,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员具有以下能力:全面、系统地认识装备维修保障问题的能力;装备维修保障中的故障分析和解决能力;制定维修保障方案和计划的能力;规划和确定维修保障资源的能力;装备使用过程维修保障的评估能力;掌握国内外装备维修保障发展动态的能力。

(三)确定课程核心知识点

根据教学对象分析和课程分析结果,建立能力要求与基础知识点的对应关系(如图3),如全面、系统认识装备维修保障问题的能力需要维修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三全”观点;故障分析和解决能力需要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ta(故障树分析)、RCma(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和LoRa(修理级别分析)等技术以及可靠性、维修性基础知识。因此,从对应关系可以看出,以能力要求为目标和需求,本课程核心知识点应侧重于维修工程基础知识和装备使用过程的RmS分析和评估技术,以及维修保障资源确定、维修保障方案制定、维修保障发展动态。

四、结语

任职教育是军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必须大力加强任职能力的培养,而课程设计是影响任职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根据军队任职教育的特点及要求,提出了能力整合知识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以及课程分析—教学对象分析—确定核心知识点的课程内容设计过程,并结合具体课程进行了尝试和应用,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任职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2]曲炜.军事任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讨[J].继续教育,2005,(1).

[3]管飞.军事任职教育教学特点比较研究[J].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学报,2006,(2).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篇3

一、《标准》的整体结构

《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标准》的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具体结构如下(见“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结构图”)。

二、对“基本理念”的认识

《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⒈“学生为本”的理念

《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坚持一个“尊重”一个“遵循”,落实一个“促进”。即: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最终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⒉“师德为先”的理念

师德是作为教师的第一要素。《标准》注重以师德为先,要求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热爱职业,即: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是关爱学生,即: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三是示范引领,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专业理念与师德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专业知识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实施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院校中学中学教师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结构图

⒊“能力为重”的理念

教师的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标准》突出以师能为重,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实践能力,即: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二是专业化水平,即: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三是专业能力,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⒋“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标准》倡导终身学习,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先进理论,即: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二是提高文化素养,即: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三是形成终身学习习惯,即: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三、对“基本内容”的认识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每个维度下设若干领域,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有四个领域,“专业知识”维度有四个领域,“专业能力”维度有六个领域。每个领域又设了若干“基本要求”。

⒈“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

《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了十八项具体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中学教师,既体现了对“学生为本”理念的细化,也体现了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细化。

⑴职业理解与认识。从中学教师对待职业的角度,《标准》提出了五项要求,落着点在于教师要明确自己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⑵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从中学教师对待学生的角度,《标准》提出了四项要求,落着点在于关爱、尊重、信任、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⑶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从中学教师对待教育教学的角度,《标准》提出了四项要求,落着点在于明确要求中学教师要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⑷个人修养与行为。从中学教师对待自身发展的角度,《标准》提出了五项要求,落着点在于中学教师应该注重修身养性。首先,作为平凡人的教师,应明确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作为“教育者”应该融入哪些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

⒉“专业知识”维度

《标准》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教育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关于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具体要求。

⑴教育知识。《标准》提出了六项要求,包括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⑵学科知识。《标准》提出了四项基本要求。作为中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这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

⑶学科教学知识。《标准》提出了四项要求。在提出“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后,提出“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是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的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

⑷通识性知识。《标准》提出了四项要求。其中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方面对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⒊“专业能力”维度

《标准》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六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二十五项基本要求,涵盖了中学教师应有的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教学能力涉及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开展班级管理与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⑴教学设计。这是中学教师教学的主要工作之一,《标准》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要“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二是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三是要“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⑵教学实施。这是中学教师教学的中心工作,《标准》提出了五项要求。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要“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三是要“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四是要“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五是要“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⑶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这是“教书育人”使命所决定的教师教学以外的基本工作,《标准》提出了七项基本要求。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针对中学生特点开展“德育活动”“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多方面发展,“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等。

⑷教育教学评价。《标准》提出了三项要求,落着点在于中学教师应该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⑸沟通与合作。这是中学教师应具有的人际交往能力,《标准》提出了四项要求,落着点在于中学教师的人际沟通与人际合作,在人际沟通方面要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人际合作方面,包括与同事合作交流、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合作、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等。

⑹反思与发展。这是中学教师应具有的自我发展能力,《标准》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为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二是要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三是要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四、对“实施建议”的认识

《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分别对教育行政部门、中学教师教育机构、中学和中学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

⑴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

总的要求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具体要求:一是要依据《标准》建立中学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二是依据《标准》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三是依据《标准》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⑵对中学教师教育机构的要求

总体要求是: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

具体要求:一是要依据《标准》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二是要依据《标准》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三是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四是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⑶对中学的要求

总体要求是:中学要将《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

具体要求:一是中学要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二是要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要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

⑷对中学教师的要求

总体要求是:中学教师要将《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篇4

一、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将素质教育

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活动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就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我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1.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

要对教育事业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要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愿意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以深沉的爱、执着的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2.教师要热爱学生。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一切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只有真心地热爱学生,心中有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合格的人才。

(二)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来丰富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这样的教师才是新型教师,才能不为社会所淘汰,才能将素质教育深入落实。教师主要应具备以下几点:

1.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

这是进行教学的基础。作为体育教师要掌握体育学科的基础知识与理论,不仅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态势与最新信息,要站在时代与科技发展的前沿,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学习。

2.具有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要讲究方式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系统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有效的教学,才能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深入贯彻与落实。

3.具有科学文化知识。

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素质教育下我们所要培养的学生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也要具体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以此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样的教师才是素质教育形势下合格的教师,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热爱体育,对体育活动感兴趣,才会产生积极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的持久力,才能产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挖掘学生对体育的潜力,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优化我们的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这种兴趣内化为学生自身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1.课堂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要富于变化,富有趣味性,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体育是一种室外活动,但也要注重体育基本知识的教学,这些大多采用室内授课。要避免那种单调陈旧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初中生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融洽、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我们的课堂充满趣味性与艺术性,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到知识。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将枯燥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多媒体的运用使我们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多媒体教学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参与教学,有效地激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多媒体课件里还可以加入一些原本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示范动作,实现了课堂理论教学与大量示范动作的结合,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动作要领。

2.灵活组织室外实践活动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室外的体育实践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继承和延续,是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增强体质,强化体育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打下基础。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要注重体育活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参与。如排球这一运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对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被列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阶段主要学习排球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如准备姿势、起动、移动、传球、垫球、发球以及简单的组合动作。如垫球的学习,在让学生讲解基本的要领并进行教师示范后,给学生一段练习的时间,随后在学生间展开竞赛,看哪位同学做得最好,这样将竞赛机制引入活动中,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与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练习时非常认真,各个动作做得也都非常到位,学生都希望能在比赛中一展身手,取得最好的成绩。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篇5

一、知识的分类

对于知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1986年,舒尔曼(Shulman)对教师的知识分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7种类型的知识,即一般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其他内容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以及教育目标的知识。我国学者认为,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也称为本体性知识)、条件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学科知识方面,要求教师既要熟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知晓知识的由来、组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还要具备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困难,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条件性知识,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学生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掌握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也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大多数来自于实践,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二、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l.化学学科知识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因人而异,但根据当前化学教师的工作任务,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是如附图所示的“鸡蛋式”结构,包括核心知识、紧密知识和知识。核心知识是指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教材的结构安排等内容。紧密知识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较高层次的化学理论、化学学科的体系框架、化学学科发展史、探究化学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考方式、对化学学科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等内容。知识是指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化学学科最新成就等内容。核心知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紧密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纵深度,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讲清“是什么”,更有助于教师讲清“为什么”,使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这部分内容可帮助教师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缩小教学内容与新知识、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影响乃至制约教师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所内化的知识的性质、数量、类型和程度不同,其创造力的强度和方向也就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自学、参加继续教育、阅读报刊、查阅网络资料等可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

2.条件性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个性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彻底改变“学问中心”的应试模式,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新的课程标准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化学教师形成了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主动学习,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与发展,重考分轻能力和情感的陈旧教育观念,根本不能适应新课程中让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现代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有关于青少年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即要真正拥有这两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知识增长各方面指导他们全面发展。

可以说,没有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就不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镣铐”,根本不能成为一名新课程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其他新课程中的角色更是无法胜任。

条件性知识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但更多的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地把握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可通过请进来(专家引领)、送出去(在职培训)等方式使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得到充实,但关键还需要广大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内化,只有把外部的知识纳入个体的知识体系中,才能把理论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从而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实践性知识

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使化学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以及课后评价等方面游刃有余。专家型的化学教师能够根据过去的教学经验有效地勾勒出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方案,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能够补充很多课外的东西。

实践性知识得以提高的基础是教育教学实践,核心是反思。化学教师开展研究是提高化学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课改实践,并要善于经常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反思和总结,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通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研究”,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可以得到扩展和提高,从而使化学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学者型”教师和教育家。不仅要自己重视研究,还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注重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能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化学专业知识,有深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还须积极追踪现代专业前沿知识,还要广泛融入综合性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多方面、广视角融人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教育实践,通过教育科研不断反思,为落实新课程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l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篇6

关键词 日本大学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是二战后从美国引进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消化”吸收后,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吸取经验、摒弃问题,积极探求通识教育课程本土化模式,努力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

(一)日本通识教育课程结构

日本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基本上由三部分构成:基础课程、综合课程、面向新生的大学入门课程等。基础课程一般包括外语、信息收集与处理、保健体育等技能性科目和专业基础科目。综合课程主要是由知识性科目组成,一般设置为核心课程模式、分类必修模式,也有按主题讲座或研讨的形式开设。大学入门科目或教养研讨课主要为新生开设,目的在于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大学开设的课程,学会如何选课,培养学习兴趣、科学的思考方法以及正确的表达方法等。这种课程一般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每班20人左右。

(二)日本通识教育课程内容

日本大学比较重视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大学一般都要求学生掌握两种外语。把外语作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要求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化的基础上,既能阅读外文教材和学术性文章,又能够用外语交流,为学生将来作为一个国际人才打好良好的语言基础。

信息科目的目的是锻炼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适应信息化社会。作为与专业教育有机相联的专业基础科目,主要是向学生开设学习各类专业课程前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了解基础学科的逻辑框架或体系,并掌握学习高深学问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思考方法等。

保健体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根据对自身体力等测定所得的数据,了解自我身体的资源现状,基于科学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体魄;其次,根据自身特点或运动技能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养成终身喜爱运动的态度以及培养遵守公共秩序或培养协调性等社会公德。

综合科目一般都是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核心,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知识的广泛性、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综合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

主题讲座或研讨主要涉及学术前沿话题或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问题,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从不同立场出发,对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了解现代社会,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1、目的明确,目标具体。

2、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趋于融合,通识教育课程融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之中。

3、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占毕业学分的比例较高。各大学对通识教育课程学分的规定不一样,同一学校各学部也不一样,但从整体上来看,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比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4、结构合理,内容比较全面。各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指导下,精选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在基础理论指导下,合理安排通识教育课程结构。选修课和必修课比例适当,技能类和知识类课程根据各校特色合理安排。

5、核心课程设置模式多样化,既有模仿美国的模式,又有自我创新的模式。

6、根据文、理科性质的不同,向文、理科学生提供不一样的通识教育。

(四)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启示

通识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经验,实质上就是通识教育本土化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经验,避免在引进通识教育课程后出现的问题。联系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思想等因素,结合各大学的教育理念、特色和传统,合理设置、科学管理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把外来的(美国的)通识教育变成“我们的通识教育”,对提高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

第一,明确通识教育目的和目标,是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第一步。只有根植于大学理念,在目的和目标指导下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才能真正融入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之中,才能为学校师生认同。

第二,遵循一定的课程设置原则和通识教育课程理论指导,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通识教育课程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必须在阿容上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在结构上遵循一定的通识教育课程理论指导。日本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都是在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指导下设置的,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成为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基本上不会出现课程结构失衡、内容狭窄等问题。中国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均衡,理工科学生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文科学生缺乏自然科学素质。因而中国大学更应该注重文理平衡。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篇7

那么,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知识结构和能力要素以满足核心素养背景下新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英语课程的功能定位和英语学科能力的表现维度,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版课标”的理念、要求和目标,找到英语教师教学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构成理据,研究和分析英语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建构要素。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功能定位与学科能力表现

(一)英语教育的课程功能定位

从中国外语教育功能特点的历史发展溯源来看,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是根植于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规律之中。从元朝最早的以培养官衙译史为目的的外国语文学校“回回国子学”到明朝的官办外语学校“四夷馆”再到清朝康熙年间的俄罗斯文馆,外语教育均以培养外交译员为主,主要突出外语在人才培养中的工具性作用。晚清时期创办的各种包括语言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综合性学堂等在内的洋学堂,如京师同文馆,把外语教育和翻译工作相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兼顾“翻译实践”和“人文教育”,英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当代中国的英语教育功能也经历了民国时期以“学术型英语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去功利主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停滞期、改革开放后的“英语热”和“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带来的工具性压倒人文性等不同发展时期。

在英语教育的理念上,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曾一度成为外语界的争论焦点。持“人文说”观点的学者认为外语是一种素质,英语教学应该侧重人文性,认为语言的功能作用不仅限于工具和交流手段,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载体,是塑造人的思想、灵魂和情操的重要手段。[1]“工具说”倡导者认为英语教学如果只强调人文素质,而不肯下功夫到工具的掌握上,就丧失了外语学习的目的。[2]持工具论者是从语言的功用角度来界定英语的作用,而人文论者则从英语对学习者的文化素养形成所起价值的角度来定位其作用,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取向。但不论争论的焦点如何,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是来源并根植于我国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需要、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国家的语言教育方针需要以及英语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之中的。

在高度国际化的当今,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承载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沟通工具、民族文化与思想的传播载体、人类科技和文明成果的汲取媒介、国际理解的增进器等多重功能和作用。因此,“核心素养版课标”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强调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3]确定将这四大方面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挥英语学科对学生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塑造的学科育人价值。这四大核心要素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协同发展(见图1),与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对应吻合。其中,英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的体现,学习能力则是英语核心素养构成的发展条件,其目的是通过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基本理念。[4]

(二)英语学科能力的表现纬度

在明确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育人功能之后,还有必要明确英语学科能力的维度,以进一步明确英语教师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和自我教?w发展方向。

学科能力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学习者掌握某种学科的特殊能力;二是学习者学习某种学科的智力活动;三是学习者对于学习某种学科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上的个体差异。[5]学科能力起着承接教育目标与课程内容、教学与评价的桥梁作用,教育总目标通过学科能力达成,学科能力通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达成,同时学科能力又决定着课程内容、教学与评价。如图2所示,学科能力在教育运作效能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学科课程标准建立在学科能力模型基础之上,作用于课程教学效能达成的课程内容、教学、评价、师资、管理等各个层面。

特定学科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其学科能力。要探索英语学科能力,首先要揭示英语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找出有别于其他学科、最能直接体现英语学科特殊要求的特殊能力。“核心素养版课标”提出,高中英语课程旨在“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与运用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树立多元文化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定对祖国文化的文化自信,为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参与科技和知识创新奠定基础。[6]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英语学科能力是学生在顺利进行英语学科认识活动和问题解决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殊能力与心理特性。因此,从中学生的心智水平和认知能力角度出发,英语学科能力在核心能力纬度上表现为英语语言的学习理解能力、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和语言思维的迁移创新能力。英语学科能力在课程内容纬度上体现为“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大要素,[7]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语境,通过不同类型语篇的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语言知识、探究文化内涵,深化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促进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发展,学会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构建多元文化视角,增强多元思维发展。

二、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英语教师知识要素

(一)英语教师知识构成特征

在教师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知识这个问题上,学者们的观点不一。伯利纳认为教师的知识包括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斯腾伯格把教师的知识归纳为内容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舒尔曼认为教师知识包含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格罗斯曼将教师的知识分为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者与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情境知识和自我的知识;申继亮则认为教师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一般文化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8]申继亮的分类基本上涵盖了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类型,具有一定的学科普适性。

“核心素养版课标”提出英语课程要构建与课程目标一致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建构“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9]这六大要素在主题内容上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方方面面,对英语教师在英语语言、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学习策略、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知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明确了英语教师知识构成的特殊性。英语教师知识与其他教师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互通性,但也有其特有的异质性。因为英语作为语言学科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的应然知识结构包含多种学科领域。结合申继亮的教师知识分类,本文认为,一般而言,英语教师知识包括英语学科本体性知识、英语教学条件性知识、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性知识;在知识架构上,具有整体性、有机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具有明显的专业知识群特征。

(二)英语教师知识的构成要素

1.英语学科本体性知识。英语学科本体性知识是英语教师开展教学的学科专业性基础知识。对于高中英语教师而言,学科本体性知识包括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各种课程内容、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核心素养版课标”提出英语课程内容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主题语境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话题语境;语篇类型包括各种常用的连续性文本(如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议论文、对话等)与非连续性文本(如图表、广告、漫画、网页等)的口语和书面语篇;语言知识涵盖词汇、语音、语法、语篇、语用等知识;文化知识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中外人文与科学知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等;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10]这些知识与要求的明确化为英语教师学科本体性知识的建构作了很好的方向性指导。英语教师的学科本体性知识至少应该包括英语语言学知识、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英语学习策略知识和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等。英语教师对学科本体性知识的掌握应该迎合并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建构起顺应以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英语学科本体性知识。

2.英语教学条件性知识。英语教师要顺利进行教学,需要具备的第二类知识是英语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包括教育学知识、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技术知识等。教育学知识主要体现在英语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和教学管理水平上。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知识有助于英语教师针对英语学科特点,掌握英语学科教学所特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增强教学的指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心理学知识有助于英语教师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准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教育技术知识则能提高教??在教育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3.英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也反映和体现着教师的个人特征。英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表现为英语教师在其个人的教学实践和问题处理过程中积累和反映出的教学智慧、个人品质和个性特征,是英语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关键与核心,对教师的教学发展和专业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英语学科教学主要围绕主题语境、通过不同类型的语篇展开,内容涉及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知识。因此,本文认为英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的语言教育信念、教学情境知识、语言教学策略知识、学生知识、自我知识、教学机智等。

语言教育信念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及英语教育目的的理解、对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控制与评价、对自身英语教师身份的认同等。英语教师的语言教育信念会决定着教师对英语课程性质的定位和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情境知识主要是指英语教师对教学环境和班级环境的认知;它将对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主观体验产生影响,促使教师做出积极的教学策略与行为决策。语言教学策略知识是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对理论性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包括英语教师对英语学科内容、英语教学法、英语课程论等的理解、把握和整合,是基于英语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考的学科教学知识(pCK,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学生知识是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的经验性认识,有利于英语教师加强“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指导。自我知识是英语教师对自我知识与能力水平、自我教学效能感、自我概念、自我评估、自我调节等的认知,有助于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提升和专业自主发展。教学机智是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灵感、直觉、想象力和顿悟的即兴发挥,在教学瞬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事物的本质,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帮助教师处理好复杂教学情境中的突发教育问题,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学行动与教学反思的同步。

4.一般文化性知识。“核心素养版课标”把“文化意识”作为英语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势必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一般文化性知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多元的文化认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语言总是根植于一定的文化之中,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语言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教育。因而,相较于其他学科教师,一般文化性知识对于英语教师尤为重要,甚至关系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英语教师对于我国及英语国家的民族、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发展、流行时尚等一般文化性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提升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让英语教师更具学识风范,而且也有利于英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知识背后的文化知识,加深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全方位提高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三、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要素

(一)教学能力的特征

教学能力,顾名思义,是指教师进行教学所应具备的能力,属于能力的概念范畴。不同学者对教学能力的理解和定义角度有所不同,概括而言,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某种特定教学情境中,借助恰当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帮助与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生成与生命发展的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学能力总是和特定的学科教学活动及教学情景相联系,融合了教师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的知识与技能的统一,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实践性、创新性、发展性等特点。因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学校性质等不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求会有不同。纵向来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对同一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要求不完全相同。从横向来看,同一教育阶段的不同学科对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

芬克(L.DeeFink)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由专业知识、教学设计能力、与学生沟通的交互能力、课程管理能力四个维度构成,专业知识和教学设计能力体现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师生交互能力和课程管理能力表现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后。[11]莫莱纳(w.m.molennar)等认为特定情境中的教师行为包括教学领域、组织水平、能力构成三个纬度。教学领域纬度包括开发(development)、组织(organization)、实施(execution)、指导(coaching)、测评(assessment)和评估(evaluation);组织水平纬度包括教学力、协调力、领导力;能力构成纬度包括知识、技能、态度。[12]

“核心素养版课标”倡导“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规定英语课程内容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大要素,要求课程教学要以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为目标。因此,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维度构建应该围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达成这个目标进行。结合芬克和莫莱纳的教学能力构成观点,本文构建了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见图3),认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活动领域、组织管理领域和语言能力领域三大纬度11个子能力。它们共同决定了特定情境中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语言能力领域][组织管理领域][教学活动领域][特定情境下的英语教师行为][图3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三维结构模型]

1.教学活动领域。教学活动领域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程管理能力、课程实施能力、教学指导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课程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之前,反映出一个英语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发生课堂教学之中,能够体现教师对英语学科本体性知识和英语教学条件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累积及教学机智。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来增强课程实施与教学指导能力将是每个英语教师面临的新挑战。信息化技术所带来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时空的多模态化为教师提供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跨时空的学习机会,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变革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式,营造信息化教学情境,提升课程实施和教学指导能力,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深度学习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学评价能力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英语教师对教学的自我评价和对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要突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导地位。科学的评价能够改善教师的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监控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学业质量。

2.组织管理领域。组织管理纬度包括微观层级的教学力、中观层级的协调力、宏观层级的领导力。微观层级的教学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各个教学小单元中的不同授课形式下的教学组织、管理和监控能力,比如讲座式教学、小组研讨式教学、单独辅导式教学等等。英语教师的教学力还体现在各种语言教学方法的掌握与灵活运用方面,如交际教学法、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听说法等。协调力是指教师能够将英语课程标准与课程教学、选修课与必修课协调并发展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能力,以及协调师生关系的能力。领导力是指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是教师对教学活动施加有效影响,使教学活动顺利而有效运转以获取预期教学目标的能力。

3.语言能力领域。语言能力纬度包括英语语言技能、文化能力和态度。英语语言技能位于洋葱圈的中心、文化能力居中、态度在最外层。英语语言技能是英语教师学科专业性和个体性的体现,也是英语教师从事学科教学的基础,处于语言能力领域的核心,是指基于英语教师学科本体性知识掌握所表现出来的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文化能力是指英语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各层面的了解、熟悉和掌握,以及对该文化的分析、鉴别和批判能力。相对其他学科教师而言,文化能力是英语教师开展学科有效教学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其一,文化能力是达成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核心素养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的需要;其二,文化能力是交际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从业者的必备能力。态度是指英语教师对待自我、对待学科、对待学科教学等的自我认知能力,是促进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有效教学和自我教学发展的本源性动力。

四、结语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篇8

(一)教育目标:从“精英”到“大众”

出于政治和科技竞争的原因,“做个科学家”成为20世纪60年代科学教育的目标,尤其是在美国。为了达成这一科学教育的目标,美国科技界与教育界共同研制了一批反映当时科学发展最新水平、呈现学科知识基本结构的小学科学教材;与教材内容改革同步,引进“发现教学法”和“过程”观念,试图以此两者为核心,为社会发展培养科技精英奠定基础。然而,只适合20%的学生的精英教材,对80%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现代科学技术在人类生存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更加明晰地认识到,科学课程应体现对所有学生的价值;对一个国家来说,普通民众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因此,科学教育的目标逐渐由培养“精英”转移到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上。科学教育目标的转换,对小学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能力构成了挑战。在“精英”模式下,教师需要传授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的科学知识,教学所需的是充裕的知识储备,教师知识和教学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而在“大众”模式下,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理解以及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教师缺乏科学素养,缺乏探究的实践和能力,仅靠书面化的知识系统,显然难以胜任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从“过程”到“探究”

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课程改革,强调科学的“过程”性。与“知识”取向所秉承的静态知识观不同,基于“过程”取向的科学课程反对科学教学中静态、僵化的知识灌输,希望中小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知识结构。然而,这一时期的科学观仍然以“静态知识”为主流,“探究”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掌握体系化的“知识”,体验“过程”与“探究”只是学习人类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科学课程依然难以跳出唯“知识”的窠臼。伴随着对科学性质的重新认识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探究”将“过程”取而代之。建构主义珍视儿童对自然世界的天生的探索欲望,希望通过儿童与他人共同的学习和研究建构知识,让儿童形成对科学本质的更现实的观念。同时,建构主义强调科学、技术发展史对儿童科学知识建构的价值,把科学史、科学哲学作为中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认为研究科学知识的创造和协商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知道科学中人性的一面”。建构主义理论和实践为中小学科学教育贯注了极大的活力与创造力,但也因过度强调儿童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导致科学教育的形式繁荣和实际教学质量的下降。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始,“科学的探究”成为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新举措。“科学的探究”与“探究”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探究不仅仅是儿童自我建构的过程,这个建构的过程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规范,这个基本的规范即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成为儿童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科学界的代表”,如何在学生的自由活动和教师的引导、讲授与活动、动手与动脑之间形成平衡,让儿童通过探究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提高科学素养,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中的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应对与建构:关于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思考

没有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就谈不上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这已被反复证明。在当代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的转换,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师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动态的教师素养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科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学科内在的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等系统知识以及知识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师的素养层次。在学科知识方面,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关注小学科学课程所涵盖的相关学科的结论性知识,更要关注对科学学科性质的理解,以及科学知识和技术与个人发展、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经历科学探究实践;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质,形成一定的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形成猜想、技术设计、交流合作和科学思维的能力”。唯有如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才有可能将系统的学科知识内容贯穿于具体的科学探究任务之中。第二,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强调他们经历过程、体验过程、在思考与探索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思想方法;除此之外,探究式科学教学还旨在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思考和探究,在智慧的积极参与中,理解现象、探究本质、交流观点、建构知识。毫无疑问,把科学探究简化成课程上的科学教学,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正如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阿瑟•a•卡琳所说:“虽然探究教学是模仿科学家进行研究所经历的一般过程,但由于儿童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像职业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中小学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形式,学生在探究中能够理解自己在做什么,使科学探究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准备材料、设置情境、进行引导、提出问题、提供信息、讲解、解释———教师要为儿童在真实世界里动手做科学探究进行各项准备。这些是教师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所负的责任。”

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和对一般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与特定年龄段和不同能力层次孩子的现实以及特定的教学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加以强化的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要想形成这种基本的探究教学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职前与职后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探究习惯,把知识的系统学习融入科学研究的过程;另一方面,小学科学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将前科学概念转化成科学概念的机制和特点。一旦具有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同时对学科课程中不同分支学科间关系、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学科内容与学生发展之间关系形成了深度理解和把握,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生成和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高水平的小学科学教学素养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第三,教育、心理学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形成教师专业知识的基础。新的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观念,形成一定的科学文化积淀,包括新的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索观、科学教育观,同时关注有关儿童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关心自己所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并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学习融入专业实践之中。小学科学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所需要的,并非仅仅是纯粹的系统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很难直接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与学校生活中。因此,如何把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和性质结合起来,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转化成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的态度和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的核心任务,即是培养小学科学教师基于教育理论建构自己对小学科学及其性质的理解,形成恰当地处理知识的确定性与教学现实的情境性之矛盾的能力。第四,对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学习与把握。把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纳入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必修课程体系之中,是当今国际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基本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后,“如何通过科学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从而不仅学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国际科学教育界的核心话题。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课程,是有助于教师形成对科学性质理解的基础学科。正如论者所言,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给我们提供了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轨迹,以及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失误,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功过得失,以及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所存在的局限性和破坏性”。对科学哲学、科学史的了解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性质的洞察力。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篇9

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首先是基于对教师专业地位和特性的确认。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虽然也是基础教育,但与学前教育、中学教育有不同的特点;小学教师虽然也是教师,但与其他类型教师有不同的专业特性。小学生成长的特殊地位、特殊规律和特殊需求,需要小学教师形成不同于其他教师的专业态度与行为、专业知识与能力。因此,“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基本前提。

分析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必须以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为取向,主要包括专业道德(或称之为专业精神、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此,《专业标准》从三个维度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进行了细致、专业的梳理和规范,进一步凸显了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

小学教师专业理念的先进性与师德的崇高性。小学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专业理念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在教育实践中,师德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师生关系展开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的情感问题,也就是要关心、热爱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小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等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理念的先进性与师德的崇高性主要表现在特别有童心和爱心,最重要的是对儿童的感情和热忱以及个人的道德品质,还有正确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以及对教育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因此,《专业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4个层面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大到献身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小到个人修养、言谈举止,蕴含着对小学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和教育理想与信念的培育。特别是在对待小学生的态度方面,本着“爱是小学教师的灵魂”这一理念,着重要求小学教师“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并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将师德作为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

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小学教育为小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各类人才奠定基础。根据小学教育基础性和全面性等特点,小学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不同于其他教师,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综合性。小学教师不一定要求掌握某一门学科的高深知识,不要求成为某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但要努力成为通晓人文、自然等多种学科知识以及在音体美等方面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性的人才,成为儿童教育的专家,如斯霞、霍懋征、李吉林老师等。

因此,《专业标准》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4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小学教师在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和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基于小学教育综合性的特点,《专业标准》还特别要求小学教师关注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性。小学生的认知、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形象性特征,容易受外部具体事物的影响。他们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兴趣,便可以直接转化成推动其介入活动的内在动力,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小学生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教学内在内容的兴趣,因而,对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现代教育技术以及音体美技能的要求,比中学、大学教师更为全面。

《专业标准》从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5个层面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如根据时展的需要,要求教师“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等。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如增加了体现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特殊性的一项新能力要求,即“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级和少先队活动”;针对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师要“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这是《专业标准》中对小学教师提出的特殊要求。

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是通过专业教育、终身学习、自主研究和专业发展获得的。因此,开展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要依据,“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提高小学教师培养质量。

1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贯彻实施《专业标准》,小学教师的培养要始终坚持“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学生为本”就是以“儿童的发展为本”,这是小学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小学教师要“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师德为先”既是《专业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也是社会对教师的普遍要求,更是实现“学生为本”的必要条件。要“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小学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要求,也应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小学教师应当“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完整的培养模式应包括纵向学习时限模式和横向培养过程模式两个方面。从纵向时限模式看,目前我国培养本专科小学教师的模式有: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以及“5+2”、“2+4”模式,高中毕业起点的三年制专科、四年制本科等。在这些培养模式中,“5+2”模式虽然是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有效模式,但这毕竟是一种过渡模式,随着小学教师本科化的推进将会逐渐被其他培养模式所替代,而“2+4”(或“3+4”)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培养模式。实践证明,以初中毕业生为起点的小学教师培养卓有成效。因其年龄小,可塑性大,可以培养掌握艺术技能的适合小学教育的教师。在最近举行的江苏省首届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中,一些高中起点培养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师资的本科院校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明显不如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师范生。

当下,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也将会得到有效改善。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优化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在学科方向上主要有综合型、大文大理型、先综合后分方向、分方向(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现代教育技术)等4种。根据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综合性的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及小班化教学的趋势,需要积极探索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全科综合培养模式,即由高等师范院校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或多门课程教学工作的小学教师。如我国台湾地区文化课实行包班教学,称为级任教师,音体美等技能学科的教师称为科任教师,担任一个年级的学科教学任务。我国小学的师生比与国外差不多,实施小班化教学的难度就在于缺乏全科型师资。2012年年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小学教师全科培养模式”的要求,并将进行改革试点。这几年,我国的湖南、山东、浙江等省已开始探索培养全科小学教师,值得借鉴。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大学文化基础教育与教师专业养成教育相融合的综合培养模式,既要注重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的发展,更要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和文化熏陶。

3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是师范院校建设的根本,学校的水平和地位取决于其学科水平。师范院校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专业结构调整为指引,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目标,依托学科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不同于培养中学教师的各个学科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不是单一的任教学科或教育学科,而是由多种相关学科共同支撑的。

小学教育专业应将初等教育学以及小学各科课程与教学论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师范院校的学科优势,增强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初等教育学是彰显小学教师专业特性、支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应当从研究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特点人手,立足于儿童心理学、儿童哲学以及小学教育特有的养成教育理论,探寻初等教育自身的内在逻辑和丰富的实践智慧,以此增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意识,组建具有本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队伍。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促进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强化育人是根本、质量是生命、教学是中心的意识,不断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课程方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修改完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把教师教育融入当地的基础教育,实现小学教师培养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零距离对接。改革传统的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取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增强师范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教育课程在广义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或称“教育专业课程”),而目前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专指教育类课程,因此要根据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培养模式,抓紧研究制订小学教育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便于学要求与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教师职业是实践性职业。在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更要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为小学教育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职业技能过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优秀小学教师。要坚持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实践环节,建立长期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和优秀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制度,实行“双导师制”。要落实师范生到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以“临床教学”作为教育实习的基本模式,使师范生真正融入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其职业情感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要根据《专业标准》要求,通过加强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兼顾,教学与科研并重,加强高端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要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篇10

论文摘要: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的几点要求入手,提出本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特点,探究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提升小学教师教育a.4-培养质量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结合实际认为,提高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应用性、多元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加强科研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反思学习等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之本在教师教育的发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原有的培养模式、培养思想及课程观念已经不能满足高素质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而,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的新要求、明晰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思路,重建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结构,提升小学教师专业水准,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对提升小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作用。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的新要求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新要求。

林崇德教授等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知识进行了研究。他们提出: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一个基础,从其功能出发,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接起理论性支撑作用的知识,可以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与之相关的知识。基础教育新课程提出,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底蕴,而且要对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和对本专业知识体系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教师不仅要有宽度更要有深度,不仅在知识面上要求广、宽、泛,更要有探索精神、研究精神,了解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要善于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专业技能的新要求。

教师专业技能与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和专业能力的核心。只有具备娴熟教育技能的教师,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知识资源和教学资源,传授知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尤其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教师在关注学生文化知识发展水平的同时,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强调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面对挫折的心态调整、应激状态的反映能力,关注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明确教师职业的压力和挑战,发自内心的喜爱教师职业,以高尚的师德情操、宽广的育人胸怀、稳定的情感特征、健康的心理素质面对自己的小学教师职业。

二、本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特点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要求,我国提高中小学教师基本素质是当务之急。结合国内外关于教师基本素质的研究。本文认为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小学授课的需要,更大激发、引导小学生智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以后的教育奠定基础。每个小学教师都有自己的授课任务和教学计划,因此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学科技能,教师要熟透教学科目的每个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将学科发展历史、背景资料以及与学科相关的知识体系都要了然于心,明确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教师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或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以科学、合理、学生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二)完备的综合素质。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体现者,而是活生生的个人,他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可见,优秀的小学教师不应该仅仅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师德、一专多能的才干和勇于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健康的身心、高尚的师德才能更好应对职业压力、职业强度、负荷度等,才能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才能稳定自己的情绪情感,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能够做到一专多能,满足小学教学的不同需要,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并且勇于打破课本和教学大纲的局限,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此乃“学生之幸、教育之幸、社会之幸”。

(三)熟练的教学技能。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获得和把握,是评价一个教师工作能力强弱的关键。教师教学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是教师培养、培训中的重中之重。教师教学技能的优劣是决定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专业发展重点加强和培养的领域。培养教师熟练的教学技能的养成需要从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调整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等四个方面入手。

(四)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小学教育面临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双重冲击,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压力,突出现象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及影响,这对小学教师来说,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新观念,适应社会变革。仅仅会教的小学教师是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以及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小学教师要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究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育思想。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过科研的过程、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本地起小学教育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利用科研结果,探究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师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培训与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上升。

三、提升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途径

提升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要注重扩宽培养口径、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和完善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巩固职前培养与职后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一专多能的小学教师专业人才。

(一)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加大课程实践环节,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立稳定的、长期的联系,将课堂搬入小学实践活动、毕业实习、课堂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规范实践课程量化标准和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对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开设丰富的艺术实践课程,培养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设置艺术教研室,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小学教育对综合素质人才需要的实际现状,制定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学的课程方案,辅之以第二课堂活动方案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强调了基本理论、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强化训练和表演过程,培养了师范生观察、想象、感染、创新的能力。

(二)开展应用性、多元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突出教师教育专业的技能特色,提高职业技能培养的课时量,提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丰富性、多变性,锻炼学生多媒体操作能力、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和传统课堂授课艺术。大学生在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双重指导下,亲自体验小学教育情景,观摩、学习和模仿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而后内化为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的实践活动。采用微格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应激能力和课堂活动艺术: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本科大学生投标、竟聘上岗,具有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者,每人都承担一门或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直接参与实习基地的班队管理工作中,将小学儿童群体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展开讨论与分析,适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对班级发生的问题及时给予妥善处理,培养自己多种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学智慧的提升。